男子试探煤气罐罐不合格充气了谁的责任

社会>>>>正文八成以上家庭使用瓶装燃气 该行业乱象丛生隐患多来源:作者:
刘曜 彭天翔
核心提示:瓶装燃气经营“黑户”大量存在,导致行业乱象丛生、监管乏力、缺乏规划,扰乱正常市场的同时,严重威胁百姓用气安全。
  已经明令禁止的螺丝瓶还在使用。
  在黑经营点现场缴获的倒灌皮管。
  黑点仿制的正规燃气公司钢瓶封口。
  梧田原禽蛋市场窝点,记者现场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倒灌(红圈处)。
  一辆外表打着&开锁&名义的厢货车里面却全是充满气的燃气瓶。
  温州网讯 瓶装燃气,是很多家庭每天都要用到的生活必需品。据市燃气行业协会统计,全市80%以上的家庭都在使用瓶装燃气,仅温州市区每天的用气量就在两万瓶左右。瓶装燃气质量好不好、斤两足不足、钢瓶质量合不合格,不仅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生命安全。
  今年4月份以来,&党报热线&和市长专线12345不断接到市民和温州市区、永嘉等地燃气企业的反映&&瓶装燃气经营&黑户&大量存在,导致行业乱象丛生、监管乏力、缺乏规划,扰乱正常市场的同时,严重威胁百姓用气安全。
  事实真相如何?记者经过数月的调查和暗访发现,温州瓶装燃气市场问题扎堆,亟待整治。
  (一)乱象调查
  一瓶燃气,需要经过充气站充气、车辆运送、送气到户、空瓶回收、检测等流通环节,由于属危险品,每个环节国家都制订了严格的标准。但记者跟踪调查发现,几乎每个环节均存在诸多乱象。
  视生命如儿戏居民区里倒灌
  煤气一点就着,煤气瓶一旦爆炸,破坏力可想而知。但当下的瓶装燃气市场,却活跃着一大批置百姓生命安全不顾的经营黑户。
  9月15日,在市区梧田原禽蛋市场后的停车场里,记者发现一个铁皮屋,屋内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用一根皮管,连接一个中型煤气钢瓶(50公斤装)和一个家用煤气钢瓶(14.5公斤装)的出气口,依靠两者间的压力差,将大瓶里的煤气导入小瓶中,屋子里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市燃气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黄显忠说,这种倒瓶极易漏气,非常危险,一旦出现火花,就可能引起爆炸,甚至存在连环爆炸的可能。
  铁皮屋外,还停着5辆小型厢货,均堆满已充足燃气的钢瓶,记者仔细查看,这些钢瓶很大部分是报废瓶、逾期未检测的超期瓶。黄显忠介绍,报废瓶已经超过15年的使用期限,绝不能再用;而使用年限内的钢瓶,每4年需要检测一次,通过压力测试、密封性测试等,保证钢瓶质量,而超期瓶没有安全保障。
  在现场,记者还发现很多仿制的正规燃气公司钢瓶封口。一名开着电动车来运气的送气工被记者候个正着,据他说,他们来这些黑点拿气,用仿制的封口封住钢瓶后,冒充正规燃气公司燃气送到用户家里。如果出现问题,用户会找正规公司的麻烦,而不会找他们。
  在市区勤奋路原瓯海区府后的居民区里,记者又发现三个黑点,将报废的厢式货车当瓶库,一名妇女正在车上用同样的方式倒瓶。该妇女坦承,这样做确实很危险。而这三个黑点,就在居民区里,紧挨着住宅楼。
  在新城一小区内的一个货车黑点,经营者甚至在车厢上一堆煤气瓶中烧菜做饭。
  这样的经营黑点,在温州还有没有?市燃气行业协会介绍,每天他们都会安排几十名工人24小时排查这些黑点,但防不胜防,他们记录在册的就有数百家,举报了,又冒出来。
  充装乱象重重什么人都给充
  燃气管理条例规定,瓶装燃气充装站不得给没有燃气经营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充气,不得异地充装,不得给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钢瓶(报废瓶、超期瓶、无主瓶)充装。
  这些燃气是从哪里充来的?
  4月份以来,记者多次对一些黑点的运输车辆进行跟踪,发现气源主要来自乐清和瑞安的几个充装站。彻夜守候发现,乐清万家液化气公司、乐清华兴燃气有限公司储配站,进去充装的车子很多都是无经营资质的黑户。
  据市燃气行业协会和永嘉多家燃气公司、充装站介绍,现在乐清万家、华兴和瑞安塘下瑞安液化气有限公司、瑞安鑫龙液化气有限公司等六七家充装站,是违规充气的&重灾区&,燃气企业屡屡举报,但屡禁不止。
  同样是充气,黑户们为什么选择这些充装站?
  9月26日凌晨3点多,记者跟踪并截停永嘉瓯北一家黑户,车主马某说,他们没有经营资质,钢瓶很多不合格,正规充装站不给充装,而在华兴等站充装,不仅不管资质等,价格还低近30元。
  价格差这么大,这些违规充装点利润在哪里?
  市燃气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军说,一是缺斤短两,二是黑户运回家后,再经过二次倒瓶,再抽出一部分气。永嘉楠溪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董事长胡文伟介绍,一些充装站还将国家明令禁止充入家用液化气罐的二甲醚混入,而二甲醚的成本比液化石油气要低很多。二甲醚一旦与空气发生接触,极易引发爆炸。
  各种类型运输车都在运燃气钢瓶
  根据国家危险品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瓶装燃气属于危险品,运输从车辆到驾驶员都需要一系列严格资质。这些黑户,是通过什么方式运送瓶装燃气的?记者调查发现,几乎什么车都在运。
  厢式小货车。这是最常见的。除了运输,这些车还成为流动的瓶库,给打击带来难度。
  各类三轮电动车、两轮电动车。很多三轮电动车在车斗上盖张帆布,把煤气瓶盖住,就上路了。
  危险品运输车。在调查中,车身印有永嘉长顺危险品运输公司的数十辆厢式货车不断进入记者的镜头中。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具有危险品运输资质,但这些车运送的瓶装燃气,其目的地均是燃气经营黑户。很多该公司车辆甚至直接成为移动瓶库,车主自己做起了燃气生意。
  在市燃气行业协会和永嘉多家燃气公司、充装站提供的调查材料中,记者看到,仅市区涉嫌从事燃气经营的长顺公司运输车就超过30辆。
  (二)根源追问
  一个与全市八成以上家庭生命安全生活利益攸关的行业,为何各个环节均存在问题?其根源在哪里?
  乱象屡禁不止部门打击乏力
  为了打击这些燃气经营黑户,市区4家燃气公司、永嘉各燃气公司、充装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队伍,几乎每天都紧盯这些黑户,进行追踪打击。但燃气企业没有执法权,无法给予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打击力度又如何?
  在温州,燃气行业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充装站和钢瓶归质监局管;运输车辆主要归运管管(交警也有部分职权);经营黑点,市区主要是城管与执法局管,永嘉等县市区主要归住建局管(部分县市区又将职权下放街道、功能区管理);非法倒气等威胁公共安全行为,公安也可管。
  多部门管理,充装、运输、经营利益链的跨县域性等特点,让实际监管成效甚微。
  而更大的难度是,这些黑户,大多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充装、运输,而大部分主管部门,晚上都没有常态化打击机制。
  正规燃气企业市场处境尴尬
  燃气黑户的燃气,钢瓶和气的质量没有保障,分量又不足,用户为什么还要选择他们的产品?
  记者随机对市区50户使用小区黑户燃气的家庭进行调查发现,近半用户不知道他们所使用的煤气是来自黑户。市区到底有几家正规燃气企业,怎么向他们购买燃气,三成用户并不了解。而知道正规燃气企业却依然使用黑户燃气的居民的理由是,正规企业送气太慢了,家里煤气用完了,他们要半天甚至要次日才能将气送到家,而从黑户购气,几分钟内就送到了。
  市区华颢、昌泰、华昌、长江能源4家燃气公司的负责人均告诉记者,现在市区几家燃气公司处于非常尴尬的处境&&他们的瓶库大多在郊区,市民用气他们需要从郊区将气瓶送过来,时间耽误极大;而一般用气高峰在下班时间,也正是交通拥堵高峰,更不能及时送气上门了,同时,交通高峰时间,危险品运输车是不能进入市区的,又增加了他们送气的难度。
  不少正规燃气公司为了与黑户竞争,也铤而走险,将送气车长期停靠在小区附近,和黑户一样用车做起流动生意,安全同样没法保障。
  燃气供应站点建设进度停滞
  市区尤其是鹿城区是燃气消耗最大的区域,燃气供应站严重不足,燃气企业为什么不增加供应站呢?
  记者了解到,市政府2012年4月通过了《温州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修编》,近期规划90个瓶装燃气供应站,其中一级站20个,二级站39个,三级站31个。从规划图中记者看到,仅鹿城区,就规划建设16个二级站和22个三级站。
  但实际情况是,市区三个区目前总共只有22个供应站,分布在市中心的只有儿路、东屿、将军桥等三四个供应站,剩下的全部在瑶溪、瞿溪、娄桥、泽雅、仰义等车程半小时以上的远郊,而从该规划修编至今,市中心的供应站几乎没有任何增加,完全不能满足市中心居民快捷用气的要求。
  刘军说,这正是燃气经营黑户丛生、屡禁不止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失范的市场根源。
  金华燃气市场极少黑户
  相对于温州瓶装燃气市场的混乱,省内其他城市管理是如何的?9月底,记者前往瓶装燃气用户同样占八成的金华了解相关管理情况。
  相比温州市区每天2万瓶左右的瓶装燃气销售量,金华市区每天只有5000瓶;但相比温州市区22个供应站,金华市区的供应站却有68个,近期还将建设5个。
  据金华燃气行业协会和金华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华市区共有3家燃气企业,2008年后金华对燃气行业进行了整治,将原本私人经营的供应点,强制归并到燃气企业统一管理。与此同时,金华对全市瓶装燃气行业进行了详细规划,按照1平方公里一个供应站的标准,审批符合国家标准的供应站。现在金华极少出现燃气经营黑户的问题,因为正规企业的供应站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了。黑户没有空当可钻,也就不存在违法充装、滥用不合格钢瓶等一系列问题。主管部门只要监管好燃气企业,把好安全关就可以了。
  瓶装燃气乱象 电视问政现场实录
  昨天晚上,第四场电视问政也对瓶装燃气市场乱象进行了现场问政,市城管与执法局副局长吴松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行业代表、问政嘉宾等则进行了现场追问。
  主持人:从原来的400多家经营点,变成现在的十几家,看起来好像把危险缩小了,您感觉是小了还是大了?
  吴松海:这其实是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原来400多家因为没有规范经营,2008年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颁布以后,我们也是出于规范管理的角度,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进行合规的设置。但是事实上,因为温州的特殊情况,土地指标的紧张、区域的限制、人口的密集,所以在瓶库的规划落点上,确实有很多的困难,造成目前的经营点确实不足。
  主持人:符合规定的房子很难找?
  吴松海:按照规定,必须是平层的房子,必须有符合规定的房屋手续,并且还有对道路的间隔距离要求。
  现场大屏幕打出两幅2006年和2013年供应站分布的对比图,2013年的供应点分布明显减少。
  主持人:请问行业代表黄显忠,对比两幅图,哪幅图更危险?
  黄显忠:2013年的更危险,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瓶装燃气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现在问题卡在瓶库(经营点)审批的环节。2008年整治后,460多家正规门店全部关闭,新的又批不出来,现在我们只能加大车辆的配送力度。从现状看,要满足市民需求,需要500多辆车进行配送(主持人:这其实也很危险。),第二个,即使这么做,交警也不允许,因为这是危险品运输车,高峰期不能进入。(主持人:就是说正规的点少了,非法的就多了。而且为了达到配送,路上的危险也多了。)
  主持人:对相关部门,你们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黄显忠:瓶库一直批不下来,我们千方百计找原因。开始审批中心告诉我们瓶装燃气没有专项规划,不能批。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专项规划,审批中心说要土地指标。没有土地指标怎么办,我们买,但是三四十平方米的土地是不可能拿来拍卖的(是买不到这样的土地的)。
  主持人:请问吴局长,一方面是市民对瓶装燃气的刚性需要,市场上非法的就多了,把看得到的危险放到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而正规的点又很难批,这个两难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吴松海:配送是为了解决站点不足的问题进行的补充办法。2009年的时候,市政府有个专题意见,能不能作为应急工程、临时堆场来审批,具体审批权限在区里,我们作为市局一直在督促。最近,我们积极争取国土部门的支持,突破土地指标难的问题。明年,能不能根据规划要求,从土地指标里切出一块,分年度来落实土地指标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在多方想办法。目前离规划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现场播放金华的做法。
  主持人:金华的做法,对温州有没有启发。
  吴松海:金华的有些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但金华的情况毕竟有不同,不能全部模仿它。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到一个既要确保安全,又要能够便民的、规范的结合点。
  问政嘉宾:能否给我们一个时间节点,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具体问题?能否给我们一个明确答复?
  吴松海:金华和温州不同,它管道燃气占有率比我们高一倍。温州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快管道燃气建设,减少瓶装供应量。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和国土等部门协调对接,按照规划分步进行落实。但对一些突破技术规范的做法,我们还是持慎重的态度。
本文转自:
编辑: 李思思(见习)|责任编辑: 黄作敏关键词阅读:瓶装燃气 乱象
下载温州新闻移动客户端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温州爱购¥68¥88抢购 | 四川露天草莓¥100¥120抢购 | 马站四季柚¥58¥78抢购 | 四川 枇杷
爆料平台扫描二维码关注温州网新闻热线:(66爆料邮箱:欢迎网友提供线索编辑推荐
精彩策划温州网视
两、三轮摩托车
轻便摩托车
发送短信777至,立即订制交通小秘书!
新闻排行滚动新闻渭南煤气罐加气管理城乡差异大 超年限仍敢充气 - 陕西频道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渭南煤气罐加气管理城乡差异大 超年限仍敢充气
时间: 16:07:03
移动用户发送SX到,订阅陕西手机报。早报+晚报,每月3元钱。
“超过年限的煤气罐现在都不让用了,可前几天我回老家给父母换气时发现,在农村,有些人依然拿着已经禁用的‘超龄’煤气罐前往气站去充气,而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气站居然给充了。不合格的煤气罐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这个责任到底谁来管?”近日,渭南市民赵女士向媒体反映临渭区三张镇气站违规操作给已超过年限的煤气罐充气。
随后,记者经过两天的暗访后发现,临渭区城乡对于液化气罐(俗称煤气罐)的加气管理把关严格程度差异很大。城区的加气站基本都能够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严把安全关,而部分乡镇的加气管理站则存在一些违规现象。
乡镇部分气站明知故犯
12日,记者手提一罐“螺丝瓶”以充气为由走进崇凝镇充气站,一进气站可以看到里面堆积着很多14.5公斤装家用中型瓶。当记者表示要充气时,该站一位女工作人员上前问道:“要充多少,9元一公斤。”当记者表示要充12公斤时,该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就让记者将“螺丝瓶”放到称重磅上进行充气。
充气过程中,记者发现称重磅旁摆放着多个新液化气钢瓶。
记者:“我这钢瓶已经旧了,这新钢瓶是以旧换新还是要重新买?”
工作人员:“以旧换新也行买新的也行,你这是螺丝瓶现在都不让用了,按道理都不能给你充气。”
记者:“那你还给我充气,让管理部门发现了咋办?”
工作人员:“在农村换气谁还管的那么严。”
整个充气过程中,该工作人员并未对已经禁止使用的“螺丝瓶”进行检查,也未向记者叮嘱“螺丝瓶”不得再次使用。
12日17时许,记者依旧拿着这罐“螺丝瓶”来到故市镇气站。走进站内记者表示要充气时,一位年过6旬的老者推着一辆小车上前问记者要充多少气。
记者:“多钱一公斤?”
充气者:“6块8一公斤,你充100元的就行了,你这是‘螺丝罐’现在都不让用了。”
记者:“啥是螺丝罐?为啥不让充?规定都不让充,你还敢给我充?”
充气者:“螺丝罐就是气罐上面提的地方有螺丝,前几年这种类型的罐在西安发生过爆炸,之后就不让用了,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临走前,记者注意到称重磅上显示所充气的重量为14.5公斤,而液化气钢瓶标准规定只能充到13.5公斤。
而在辛市镇气站,该气站的工作人员则是直接上称重磅充气,装卸煤气瓶,对不合格钢瓶严禁使用的规定置若罔闻。
13日上午,为了调查乡镇气站除了“螺丝瓶”外是否会严查钢瓶使用年限,记者来到三张镇气站。走进气站后,记者在充气处上方看到了一条显眼的红色横幅,横幅上注明:严禁不合格钢瓶。充气处坐着两名中年男子,当记者表示要充气时,其中一名男子二话没说就将钢瓶放在了称重磅上。当记者表示不理解横幅内容时,气站工作人员的回答与行为让记者诧异。
记者:“师傅不合格钢瓶是啥意思?”
工作人员:“不合格钢瓶就是‘螺丝瓶’以及像你这种已经超过年限,而且瓶身已经严重腐蚀的钢瓶,这都是严禁使用的,你看你这钢瓶瓶身都成啥了?”
记者:“那你还敢给我充?”
工作人员没回答。
让记者感到不解的是,既然已经检验出使用年限并且瓶身已经严重腐蚀,却依然违规给顾客充气,更让人惊讶的是,该气站工作人员头顶就是严禁不合格钢瓶的标语。
【】【】【】
来源:华山网&&编辑:
张悦(实习)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三轮车路边给人充煤气附近居民:不怕炸了?|三轮车|充气_凤凰资讯
三轮车路边给人充煤气附近居民:不怕炸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郑孝然)开着三轮车,蹲在马路边,车上大罐子接上根管子就敢给民用煤气罐充气,过往市民纷纷侧目:“看着真害怕,炸了可咋办?”
原标题:三轮路边给人充煤气附近居民:不怕炸了?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郑孝然)开着三轮车,蹲在马路边,车上大罐子接上根管子就敢给民用煤气罐充气,过往市民纷纷侧目:“看着真害怕,炸了可咋办?”沈阳市燃气集团工作人员表示,路边充气摊可能无合法手续,充入气体和充气过程安全性无保障。张先生家住沈阳市铁西区,昨日早上,出门上班的张先生发现路边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大罐子外接一根塑料管,几名居民把自家煤气罐送到车前,准备接上管子充气。“这样充气安全吗,要是炸了可咋办?”张先生表示,充气的车上没有燃气集团的标识,不知道来自何处。短短半小时内,就有五六名居民在三轮车处充气,张先生称,三轮车充气的价格和在正规充气点一样,但这种“送气上门”的服务显然更便捷。“会不会在重量上做手脚?”一名附近居民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但他同时表示:“差不多就行了,省得走很远。”“充气时我都离得远点,怕万一炸了能躲躲。”更让居民担忧的是这种路边摊充气点的安全性。“要是把煤气罐抬到充气点,不但上下楼很吃力,还可能排长队,雇人抬罐子每次要四五块,又觉得有点贵。”一位附近居民表示。沈阳燃气集团工作人员表示,燃气设备都要有监管,这种路边流动充气点的合法手续可能不齐全,其气体和充气过程的安全性很难保证,建议市民选择正确的充气点。奖励线索提供人孙先生50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75059
播放数:246461
播放数:4053830
播放数:4011200
48小时点击排行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渭南新闻网(渭南日报社)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 邮箱:wnrb.你家的“煤气罐”“体检”了吗?
&&&&&&来源:
&&&&&&责任编辑:
每年检验数量不足千只,及时检验切莫因“火”生“祸”
11月9日,家住科区天王小区某住户因“煤气罐”使用不当引发火灾。“煤气罐”的使用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居民关心的话题,可是“煤气罐”需要定期检验钢瓶,过期的钢瓶需要及时更换这些事项却很容易被居民忽视。据了解,许多用户只关注“煤气罐”里的气体是否用完,而很少关心定期检验和报废的问题。那么,“煤气罐”多长时间需要检验一次,使用多久需要更换新罐体,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1月26日,记者采访了通辽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总工室相关工作人员。
部分充装站由于利润问题,不提醒市民及时检验罐体
据通辽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总工室特种设备检验工程师史记介绍,老百姓俗称的“煤气罐”其实是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煤气罐”不是永久耐用消费品,它是具有爆炸危险的压力容器,在充装、搬运、使用过程中,瓶体要经受很大的内部压力作用,磕碰、变形、高温、外力、泄漏、腐蚀会使钢瓶“受伤”,一旦损伤处的承载能力超过2毫米瓶体钢板强度极限,钢瓶会爆炸,将发生灾难性事故。“从2006年开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正在使用期的钢瓶每4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最长的使用寿命为8年,对制造年限超过8年的,必须做报废处理,以免出现安全隐患。”史记对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市区大约有四家煤气充装站,如果市民携带“煤气罐”至充装站充气,一般来说,遇见超期服役的罐体,充气站工作人员应主动告知市民到相关部门进行罐体检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时间、利润等问题,部分充气站工作人员只负责充气、收钱,如果市民不索要票据,一旦发生煤气罐爆炸事故,很难分清是哪一方的责任。”史记提醒市民,如需至充气站充气,市民应主动询问罐体是否过期,过期应到特种设备检验所气瓶站进行检验。
每年检验不足千只
11日,对于“煤气罐”市民是否到相关部门进行过检测这一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位市民,只有一位市民了解“煤气罐”检验的年限与地点。对于此结果,史记也显得很无奈:“今年到目前为止,特种设备检验所气瓶站只检验了300余个‘煤气罐’,按照以往情况,每年最多也就检验1000个,这个数字是很低的,据我了解,像首府呼和浩特,每年检验‘煤气罐’的数量至少是一万个。”
据了解,按照规定,液化气钢瓶检验的费用为60元/个,而现在对于检验费进行了部分减免,现在只需要40元就可以检验。“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健康,液化石油气钢瓶按照规定,每4年就要检验一次,检验由特种设备检验所气瓶站承担,由于煤气罐需要专业检验设备,无法上门为用户检测。”史记说。.
正规渠道购买,定期送检
对于使用“煤气罐”的安全问题,史记表示,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液化石油气钢瓶,同时由于不同厂家的液化气之间存在差异,倒气、串瓶极容易带来事故隐患,最好到专门的燃气公司购买钢瓶,并按法规按期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液化石油气钢瓶充气时千万不要超过要求的充装量,放置位置也要远离热源,例如暖气、炉子等,安装使用时要检查液化石油气钢瓶软管和灶具连接处有没有漏气的地方,不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把总阀门关掉,除此之外,燃气快用完的时候也要直立使用,不能放倒,摇晃,如有液体泄漏就会有极大安全隐患。”史记提醒说。
记者 张晶晶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200?fdh:200)//code by Tencent.nokersang">
网站备案: 蒙网警号
通辽日报社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刹车检验不合格责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