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丶攻城掠地gm工具旧巷丶c的lol关键词

当前位置:
>>>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小题1: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可以印证。(2分)小题2:这两首词都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从辛弃疾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陆游的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可以看到,同时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分)小题3:这两首词都写了作者当年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不过辛弃疾是写_____________中的畅想,陆游写的是对往事的_________________ 。从表达方式看,第一首主要是____________,第二首主要是____________ ,不过两首词都融入了浓重的抒情。(2 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小题1:可怜白发生&&&&&鬓先秋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小题3:醉梦&&&&&追忆&&&&描写&&&&记叙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的提示,“可怜白发生”“鬓先秋”是提示。点评:理解诗歌的意象要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小题2:试题分析:注意“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提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都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点评: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一定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创作的背景等来理解。小题3:试题分析: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以看出辛弃疾是写醉梦中的畅想,从“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写的是对往事的追忆 。第一首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第二首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点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016617959276951200855184457192082梦回宽巷子(结尾)
骚客寻芳“玉带桥”,当年基址已全销
空余石块萧条甚,留得新诗望古遥
      ――成都竹枝词
多少次我在以崭新面貌示人的宽巷子里留连,最终驻脚在X号门前。这里,我觉得许多时光过去了,又凝滞了,再往前流去。这里,我想起一个我喜欢的诗人说过的话:当我十八岁的时候看六十岁,那是在看一个遥远的港湾;当我六十岁的时候,回过头来看十八岁,那又是一个遥远的港湾。
其实,岂止是六十岁,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一个少年时,十八岁都让我仰视、紧张、庄严,在内心唤起一种特别的崇高感。因为十八岁就意味着成年,意味着有了选举和被选举权;还有很多。
今天,当我走在长长的宽巷子里,犹如走在一条条长长的时光隧道里。我了解的只是我住过的一个小院里几十年间断断续续发生过的事,而宽巷子里有这么多住家这么多人,他们发生的事,我不知道。那么,由此上溯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我更不知道。但是,宽巷子知道、少城知道、成都知道。宽巷子好像一个浩瀚的大海,当初,我好像驾驶着一只人生的小艇偶然闯进了这片大海。大海的浩大、广博、变幻的风景还有它的波诡云谲,我都没有来得及看到,只是在近处转了转浅尝辄止。但尽管如此,一滴水中可以窥见大海的内在,这点我是看到了。因为我最少掬起了一滴两滴海水。还听到了远海大浪的涛声。
从宽巷子X号原先是我七孃一家的私人公馆,到收归国有,成了一家大杂院;再到今天。宽巷子里,所有的公馆也都是如此同一的变幻和命运。这中间,我看到的是,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看到的是,辛亥革命的炮声,让像征特权的少城的城墙灰飞烟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之中的每一次变化,都有其内在的深刻含蕴。
我曾经开着车,载着我的父母,一路去寻找我们在成都与新津间留下的深重脚迹。我们去了牧马山宝峰寺找二孃谢恩。可是,宝峰寺只有一个名,哪里还有“峰”?宝峰寺已被削为一片平地。原先最初引起我心动不已的满眼新奇,绵绵的山岚、翠绿的松林;还有穿插有致的沟壑间没有了、都没有了。宝峰寺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街市。问二孃詹素文还有二姑爹,当然是问到了。但他们已去世多年。如果他们健在,也不过就是我高龄的父母这样的年纪。
三姐当然是很容易就问到了、找到了。因为她和他们一家早就富起来了,在当地小有名气。三姐和她众多的儿女,都有自己的家,他们住的都是那种一楼一底司空见惯的小洋楼,显示出先一步走的农民的初步富裕。家中的电视电话等等应有尽有;还有自己的大汽车、小汽车和适宜乡间奔跑的摩托车。他们家办有几家工厂、还要跑长途运输。在三姐家宽敞得不近情理,布置得亦雅亦俗的客厅里坐定。三姐如果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出些她当年的影子。但如果蓦然间见面,是绝对认不出来的。她头发花白,皮肤显得粗糙,还有一片两片黑云似的老年斑,飞到了她脸上手上。她和二姐差不多的年龄,但外观她显得大多了、老多了。已经是个标准的老孃了。茶点上后,三姐首先对我们的来到极表欢迎。说我的母亲陈老师还没大变。说我“大弟娃”当初来我们家时才这么高,说时弯了一下腰,比了一下,意思是当时我只高齐她的膝盖。又问惠姐――我的二姐咋没有一起来?然而,我的二姐已经因病年前去逝了。这些寒暄、唏嘘之后,话上正题。
三姐告诉我们,她的母亲、我们叫二孃的,这么多年一直在念叨你们,直到去世前,还嘱托三姐、她唯一的女儿,一定要找到我们这家人。
我点了点头,“念叨”?还有二孃去前要女儿一定要找到我们这家人?我知道,我理解、我意会。我说,我们来迟了。来迟的原因是,这么些年我们一直在忙。忙工作、忙事业、忙说不清道不明的琐琐碎碎;忙父母的平反、政策的落实,忙他们在成都的定居等等……我们现在来了。这里,我代表全家向已经去世多年的二孃二姑爹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一家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另外,我们得表示表示,说着站了起来,将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皮包双手捧在起递给三姐。年老的父母亲坐在旁边,对我的这番说辞还有现在的“表示”连连点头说是。
皮包里装的是钱,尽可能多的钱。
现在是商品社会,人家都爱钱。然而,出乎我们意外的是三姐坚决不收。我们坚决要给,她坚决不收。如是三番两次,她甚至有些生气了。她说,她的母亲,我们的二孃临去之前,是再三向她交待过的,如果我们一家以后寻来了,要给钱什么的,坚决不收。但有句话是一定要说的,这就是二孃当初说过的,当时,我们一家人是站在阶沿上不淋雨,陈老师你们一家人是站在雨坝里淋雨。我们拉你们一把,把你们从雨坝里拉起来不淋雨,这是我们应该的,心甘情愿。三姐还说,你们都是拿工资的,工资是“死”的,每月就那么一点,比较起来,我们比你们好过得多。三姐把话说到这里,我们还能说什么,还能有什么说的!三姐又说,如果以后你们有空,请随时来耍。宝峰寺随便咋个都比你们在成都空气好些,宽敞得多。我到成都脑壳都是昏的,天南地北都分不清,那么多人那么多车。逢年过节,我们通通电话相互问候问候吧!
三姐,别看这么平平常常一个人,山里人。她是多么知趣!多么替人着想!多么善良!多么大度!这就是三姐!三姐真是二孃的女儿,她的身上有二孃遗留的基因。她和她众多的儿女,之所以能成这一带的首富,这么有名。这和他们一家的气质有直接关系。不用说,三姐众多儿女一定也像她一样,而且肯定还有许多我没有来得及发现的优良品质,比如勤劳、比如能干、比如高人一等的眼力和人际关系和攻关能力等等。
我们还去了那个让我们留恋的新津小水南门,寻找那个幽静的水巷,水巷中胡大孃住过的家。可是,都没有了。原先整条幽静的水巷连带那座古城墙,早被抛弃了、铲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与成都几乎一模一样的高达二十多层的楼群。过后,我多处查问胡大孃、罗嬷嬷、王嬷嬷、郭嬷嬷以及她们的后人。罗嬷嬷、王嬷嬷、郭嬷嬷已经去世多年。他们的儿女有的在新津,有的云散全国各地,所幸都生活得不错。胡大孃有一儿一女,我们叫胡哥哥胡姐姐的。胡哥哥从部队转业回来在成都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国防大厂当了个一般干部。胡姐姐在深圳。胡大孃一直在深圳跟着胡姐姐。恰好那年她回来住在儿子家。在计划经济转为市机场的大潮冲击下,原先“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产品卖不出去,胡哥哥家的境况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胡哥哥家住的房子小了些,不方便,我们要胡大孃住到我们家来,她不肯。她要回深圳了,经商的弟弟要给她买飞机票,她也不肯。很有了些钱的弟弟对老人家说,你那时对我们那么好,我现在给你买张飞机票表表心意,天经地义,微乎其微。然而,胡大孃就是不肯、犟。她说她有儿女,要买也得他们买。甚至对我弟弟说,小毛,如果你硬是要给我买,胡大孃就不走了,让飞机票作废。我们都知道她的脾气,也真是没有敢拂她老人家的意。最后听说是她故土难离,她的儿女咋劝都不行,那么大年纪的她坚持一个人回到新津,租了间房子住,最后在新津去世。
  我们也去了我少年时一不小心走进的那条极富川西平原特色、极富川西平原精髓的小路。可是,小路也没有了。小路拉直了变宽了,成了一条铺有柏油的乡间公路。公路上穿梭着轰轰作响的载货大汽车和小汽车。小路两边原先纵横的水渠、烟村人家,绿得发黑的林盘没有了。那些一早一晚袅袅升起的炊烟;那夕阳西下时向着胭脂色的天空翩跹飞翔的鸟没有了。农家小院的蓠芭和在蓠芭上开得很梦幻的蓝的、白的牵牛花没有了。田原没有了,人口稠密了,到处都兀立着显示初步富裕起来的农民的那种小洋楼。我最初经过那条小路时,将我隐没在一片金黄色的花海中的油菜花,更是只能到梦中去寻找了。
我来到我读过书的小学。原先绿色的原野、纵横的沟渠、隆隆作响的水碾已经荡然无存。呈现在眼前的是房屋,围墙。除了房屋围墙,还是房屋围墙。原先的小学,得到惊人的扩张;而在它的前后左右,是犬牙交错的农民的小院、小院中的小洋楼。而且都有围墙围住。你挤我我挤你,很霸道地,尽可能地切割占有着空间。
我把车停在小学前面原先是一条泥土小路,现在可以过两三辆汽车的小柏油公路的一个拐点。我陪着在这所小学当了多年校长的母亲进了这所小学。那是一个星期天,偌大的学校里很空。除了一排排的教室,少见花草树木。遇到一个中年女教师,同母亲聊了几句,她是附近王林盘人,居然知道母亲和我们一家人。在这所小学,我只认识一株皂角树,原先它兀立在属于厨房范畴的一个小院里。现在,小院已经不在,但它还站在原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株皂角树没有多大变化,枝桠多刺孤独伶仃,姿态显得有些落落寡合。多年前,我和一帮老师的子女在这个小学读书时,每当夏夜,圆月升起之时,我们总是爱围在花坛前奢谈理想。凉风习习,空气清新,竹梢风动。硕大的花坛上,白天那些竟相开放,争奇斗艳的鸡冠花、七姊妹、月月红等等等等在水如银的月光下,全都睡了。大花坛之后,当校长的母亲领着老师们在大办公室里集体办公。每个人的办公桌上点的是一盏煤油灯。煤油灯有高高的玻罩。灯光温暖、祥和。远远看去,像是一个个在黑绒似的厚重的夜幕中闪灼的红宝石。
我们一帮小学生围着大花坛,一边谈着理想,一边不时抬头看天上那一轮白玉盘似的明月。在钢蓝色夜幕上,那轮巡行的月突然很亮,我觉得未来的前程一片光明;而追随着明月的云遮住了月,四周变得黯淡起来时,我又觉得前程、理想很有些缥渺。而现在,这些都过去了,人生的尘埃已经落定。
本来,我是想去看看古伟和赵水泉的。他们是我小学时期的同学、朋友,至今记得。可是,他们都去世了。改革开放后,少年时代就是天才书法家的古伟,在县城开了家店面,重操旧业;他为人装裱书画,设计居室,很火很有名。生活也是芝蔴开花节节高,一次他替一家马上就要开张的大酒楼书写酒楼名额时,突然昏倒,经查是脑癌。可惜,他的生命就像一片还不到时季就早早飘逝的黄叶,飘逝了。
赵水泉的家在赵林,离龙马小镇很近。站在场口上喊一声他应该都听得清。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穿一身农村家织的蓝布长衫,短头发,皮肤白,有一双精光闪亮的眼睛,显得很精灵。他比我大两三岁。农村的孩子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读书普遍要比城里的孩子大,何况我读书因为母亲是老师,开了个后门,要比法定年龄小一岁。而印象更深的是,他有一篇作文,老师在课堂上念了的:“那时,小小年纪的我,天天由大人带着上街赶场,像个小大人……”让大家差点笑断气。小学语文老师虽然觉得水泉这篇作文有哪里不对,但说不出个所以然,不像我读中学时的陈老师高屋建瓴,一下能从时代的高度,指出症结。这是一篇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作文,想像中,个子小小的他,穿一身家织蓝布做成的小小的长布衫,由他的父亲或是母亲牵着手,赶场天,在热热闹闹,人声鼎沸的龙马街上买香喷喷的牛舌头油糕吃。一副那个时期的农村生活景像还是显现了出来,让人想像,心生羡慕。
最让我难忘的是,当我在成都落魄时,是全国性的饥荒时期,人们都在挨饿。我偶然在离我家不远、最先是《红领巾》杂志社,后来成了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前遇见了赵水泉。这时,早就辍学回家的他,已经成了一个手艺相当好的小木匠。他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揽到了一批木工活,正带着一批人在那里做。他让我去了他那里,白米干饭随便吃。而且一连好多天。这让我非常羡慕,我说我不想读书了,读书又苦又没啥用,前途渺茫。不如跟他当个陡弟算了,当个木匠,学门手艺。天干饿不着手艺人,看来不管啥时候也饿不着手艺人。
个子矮矮小小,长得精精灵灵的赵水泉不同意我这样想,这样做。他给我上了一课。他说人各有各的命,料不同,做的家具也不同。我吧,我赵水泉就是个当木匠的料。你吧,你就是读书写文章的料!你要认准,不要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就像打井,东挖几锄,西掏几锄咋个得行。认准选准就要打下去、深打、一直打,打下去、这样才能打得成井,出得了水!他这番话对我震动很大,过后我就再没有动摇过。后来,看到杨州八怪之一,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有句话叫“咬定青山不松口”,这与赵水泉的意思是一样的。水泉虽然说不来“咬定青山不松口”这样的话,但他思想认识的高度是早就达到了的。伟人有言,“卑贱者最聪明”,水泉就是。然而,就是这个聪明的农村小木匠,就在将他的家弄富之时,也去世了,去世得比古伟还要早。
我最终回到成都,回到宽巷子X号。在我住过多年的现在两扇焕然一新却始终关闭着,让我无法窥见其中堂奥的大门前久久伫立。
我们弟兄离开这里时,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最后一个冬天。
父亲专门回来为我们兄弟送行。因为送了我们,他还要到指定的地方装车拉货,所以那天我们起得很早。离去时,前院和后院的人都还在睡觉,夜幕笼罩中的整个大杂院呈现得特别的温馨安祥。我们为了尽可能不弄出声响,将脚步放得轻了又轻,鱼贯穿过将前院和后院联结在一起的那条“马六甲海峡”。
“哐啷!”一声,父亲去拉他那辆尽管不装货也很沉的架架车时,还是很响地响了一声。因为架架车的一个轮子骑在大表哥他们那间上房朝前院的阶沿上,而另一个轮子骑在阶 沿下。好在没有把大表哥大表嫂惊醒。走在前面的我,在轻轻抽开门闩,将两扇承载了许多岁月的黑漆斑驳的沉重的大门打开时,“咿呀――!”一声,大门发出了一无无可奈何的呻吟似的回声。
又是“哐啷!”一声,父亲拉着体积庞大的架架车出了门时,我返过头去看这夜幕中笼罩的大杂院。大杂院无声无息,人们仍在安睡,各过各的日子。在隐约可见的大表哥他们那扇阔大的窗棂上镶有红红绿绿的玻璃中西合璧的窗户背景上,那株高过屋顶,每年只开花不结果的大核树,在天幕下向我们挥动着惜别、祝福的手臂。我觉得,那是早已去到天国的七孃在为我们送行。
宽巷子冬天的黎明时分有种动人的安静。影影绰绰的灯光映照下,丝丝缕缕的乳白色冬雾在轻轻舒卷。特别是,那公厕前面高杆上挑起的灯光晕黄的街灯;公厕后面的豆腐房――面街的多个板壁中透出的点点金箔似的灯光;嗡嗡的,屋里传出的的长久不断的低沉的磨豆腐声,这些都是我从小熟悉的。我没有想到,在离去的那个冬天黎明时分的情景,素常见惯不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情景竟让我以后引起长久的思念。那低沉的持久的磨豆腐声,在我心中引起雷鸣似的回声。
我们到了重庆是第二天的黎明时分,正在下雨。找到离枇杷山很近的军队接待站时,穿了地方四个口袋干部服,烫一头卷发,戴副黑框玳瑁眼镜的熊助理,看了将军亲自给我们写的介绍信。红小鬼出生的将军后来是留过苏的,不仅文理通顺,一笔字也写得相当流利、沉雄有力。将军在信中有一句很富感情色彩的话,要求他的下属单位,沿途给我们弟兄以照顾。熊助理看了这封信,眼都大了。他认为我们是高干子弟,这就在殷勤接待我们的同时,公开问我们父亲叫什么名字,供职何处?见我们守口如瓶,竟启发我们,你们的父亲是不是叫什么什么名字,是不是某某师的师长云云。
在四川,有个传诸久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民谣:山高路不平,好耍不过重庆城。重庆在抗战八年中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陪都。纵然是雨天,山山水水,回旋起伏的山城重庆,仍然吸引着我们。特别是山城夜晚的灯,更是美不胜收。当年,郭沫若在枇杷山观看了山城的灯火后,写诗《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我对山城的灯,心向往之。何况,我们住的地方就在枇杷山下,但是,我们谢绝了熊助理好心的挽留和安排,我们坚持当天就走,去“夹皮沟”。因为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总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要把我们抓回去似的。熊助理当即给我们找了一辆去那个方向的送货军车。那还是早上,山城细雨霏。我们挤坐在驾驶室里离开了重庆。川东的山路曲曲弯弯,忽起忽伏,像一根飘带,在川东的苍茫群山间飘逸、延伸。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我不禁为开车的小个子兵捏一把汗。这是个广西人,个子虽小但精明,技术很好路况很熟。黄昏时分,他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停了车。前面,两匹高耸入云的大山夹着一条大江。他将我们交给一个船老大后,嘱咐了几句。
当晚,天上有一轮昏昏的月亮。大船升起白帆,鼓风沿两边重峦叠嶂夹峙中的大江汨汨而行。既不见来路,也不清去路,直以为到了天涯海角。很快疲倦起来,我们在船舱中听着水声,伏在行李上睡着了。被船老大叫醒时,夜漆黑,天上下着小雨。船老大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的目的地舵石鼓。只见大江之上,不远处有座拦江大坝,想来这就是舵石鼓电站了。泥泞的岸边,有根竹杆挑起一盏有罩电灯,瓦数很大很亮。在夜幕与斜雨的交织中,很亮的电灯,划出一方光明的天地,起发显出四周的阒寂,天边隐隐现出一些大山的剪影。我们下船上岸,背着薄被,手中提着薄薄的纸箱。就在前途不明,方向不辩,不知所以时,前方泥泞的山路上传来啪达、啪达的雨靴从泥泞中拨起的响声。很快,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男一女,都很年轻。男的是个现役军人,二十多岁,长得很像当今著名小品演员黄宏。他给我们作了自我介绍,姓耿,我们的连长,河南人。女的与我们一般大年纪,十八九岁。想来她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很合体的无衔军服。高高的个子,剪一头短发。一又大眼睛又黑又亮,飒爽中有股北方女性的俊气。连长将她给我们作了介绍:原英,山东人,在学校时就入了党,也是知青,是你们临时知青排的排长。她和连长争相从我们手中抢过去箱子什么的,在黎明时分将我们带到那一片山凹中的帐蓬城。
工地正在兴建。一条通往矿山的盘山公路主要由我们知青完成。一切都是热火朝天的。为了挣表现,我明知抬不起,却偏要去抬一个大石头,腰一挣,只听咔地一声,当时就痛得踡起。不过当时年轻,随便上点药就过去了,不意落下了病根。现在只要是变天下雨,腰都疼。当公路修到最险要的老鹰嘴时,我为挣表现主动要求去放炮,却在检点一个哑炮时,发现哑炮又燃了,吓得站在原地发呆。
快卧倒!这时,我背后传来我们排长原英那北音清亮的呼喊声。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哑炮爆炸之时,突然冲上来的原英将我一扑,扑倒在地,她压在我身上。这时,轰地一声巨响。随着这声巨响,老鹰嘴上的石头,大石头小石头铺天盖地而下,一块巨石向我们砸来。随着轰隆隆的巨响,高高山下的江里咚、咚溅起高高的水柱。那惊雷似的轰响,在高山峡谷间久久回荡。我得救了全须全尾,而原英却将她年轻美丽的生命留给了我,留在了那片英雄的土地上。
四十年前,我离开宽巷子时,我没有想到还会回来。今天我站在这里,许多人却离我远去了。他们中,长辈居多;与我一辈的也不少,像原英、赵水泉、古伟,还有很多。特别是原英,我们的排长,为了救我献出了生命。站在宽巷子X号,回首平生,原英和破了相的乔仙,是我心中最大的两个巨痛。这两个巨痛会追随我的一生。而像居住在巷子X号中的黄嬷嬷、鲁嬷嬷,以及如今在美国纽约当精算师的小玲等等许多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在,都同我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而他们,不管是已经离我们而去的人;还是因为宽巷子修建而大都搬迁到三环路新居民区的老熟人、老邻居;抑或是远在万里美国的小玲等等;我总觉得他们离我并不远,就在我身边。我与他们之间只不过隔着薄薄一层帷幕而己。我连他们的音容笑貌都看得真真的。隔着一层薄薄的帷幕,他们与我在相互凝视和述说。
我总认为,在宽巷子X号生活过了那么久的那么多的人,不可有只有我一个人来这里反复留连俳徊、久久伫立、拍照留念。只有我一个人对这里有感情。一定还会有的,比我富于感情的人很多。说不定来过这里的还有许多。因此,在在宽巷子重新示人的那段日子里,我在X号门前,特别留意在这里出现,并且表现不一般的人,特别是那些中年男女。但是,我毕竟离开这里多年了,纵然是老邻居出现,我肯定认不出他们,他们也认不出我。除非有事前的联系。也确实有不少人对这里表现了特别的感情,特别的留意。在这里反复观察,拍照留念。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还有些外省人,甚至外国人。因此,对于我认为有点挂相,可能是某某的,我不敢冒眛上前问别人是不是原先居住在这里的某某某。我也曾经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对这里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好像是我认识原先住前院的某某。于是,我心生一计,我请他帮我拍一张照。我将手中的数码相机给他时,特意说了一句,这里,曾经是我的家;当时,我家住在后面那个小院……
哟,不简单呢!这中年男人说一口道地的成都话。他说这话,就这明他根本就不是宽巷子的人,更不是在X号住过的人。他给我拍的照还不错。我从他手上接过相机时,说了声谢谢。我用这声谢谢掩盖我的失落
于是,我将在宽巷子X号门前寻找老邻居的“希望”就此关闭。
关于宽巷子X号的故事,我讲完了。然而,有关的思绪和感情却是永远关不上的。诗人普希金有句话说得好: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然而,过去的一切,全都成了美好的记忆。
过去的是瞬间,是细节,是散落的金屑;而积腋成裘,聚沙成塔。
细节决定一切。
记住瞬间、用好瞬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发呆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