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游戏可以融合奶酪可以在苹果可以融合砖石图片项链的游戏叫什么

今日: 0|昨日: 1|帖子: 893|会员: 11163|欢迎新会员:
主题: 13, 帖数: 30
主题: 19, 帖数: 37
主题: 53, 帖数: 122
主题: 6, 帖数: 572
主题: 4, 帖数: 13
主题: 1, 帖数: 1
主题: 1, 帖数: 59
主题: 9, 帖数: 21
主题: 4, 帖数: 19
主题: 18, 帖数: 18
主题: 1, 帖数: 1
- 总计 365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1816 于 .
Powered byIT时代周刊&虚拟sim卡前景/运营商进军移动IM/运营商布局手机游戏/手机浏览器定位模糊难现王者
移动运营商的死穴
&2011年-第24期&&出版&&田锋
先讲个“巴列夫防线”的小故事。1969年,以色列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历时3年耗资3亿美元,在苏伊士运河东岸构筑起正面宽约175公里、纵深长约10公里的防御体系。最令以军骄傲的是,在运河边上构筑起的一条沙堤阵地,与陡峭的运河连成一体,平均高度约25米,重点防御地段高60多米。这个“沙阵”是以色列人的发明,流动的沙粒可以很好地抵御传统的爆破和掘进方式对防线的攻击。埃及军队实验了各种突破防线的方法,在沙阵面前都难有作为。直到1971年6月,一名年轻的埃军工程兵提出“以水克沙”。
实验发现,高压喷射一立方米的河水,就能冲掉大约一立方米的沙土,如果集中大量使用高压水龙冲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攻破以军的防线。埃军随即采纳了这一方法,从英国和德国秘密进口了450台工程用高压水泵,于日发动突袭,仅仅用了5个小时,埃军就顺利开辟出了60多条通道。埃军后续部队随即发起猛攻,以军全线溃退,埃及从此夺回运河控制权。
回到正题上,目前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个个家业大,它们通过发行sim卡,拥有和锁定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而这些用户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运营商试图通过各种促销手段,让用户拥有多个号码。这个基业看起来固若金汤,但死穴恰恰就在sim卡上。
一张sim卡对应一个电话号码,用户把这个号码看作身份识别(id),很珍惜。传统观念认为,用户是鱼,sim卡就是吊钩,鱼儿吃下吊钩就跑不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证明,这一直是正确的。主流移动运营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庞大的sim卡发卡量,似乎构成了一道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
但舒服的日子终将过去,11月3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公布了苹果所提交的一项虚拟sim卡专利申请,苹果此项专利最初是在2010年第四季度由苹果高级工程师罗本·卡巴莱罗、斯蒂芬·谢尔和摩西特·纳昂一同提交。这就直指运营商的要害。去年,以法国电信为首的部分欧洲移动运营商,对苹果发出警告,如果苹果在iphone上应用虚拟sim卡技术,它们将会对苹果采取惩罚性措施,包括要求苹果承担网络建设费用。
很多人搞不明白了,网络建设运营是运营商分内之事,凭什么要求手机厂商来承担?原因是,如果这项技术推广开来,运营商都彻底沦为苹果的小马仔。虚拟sim卡是一种革命性技术,它将彻底地颠覆运营商依赖的商业模式。其原理很简单,在手机里内置可配置sim卡单元,其构造和算法与独立的sim卡完全没有区别,安全性甚至更高。手机用户不需要再购买和插入特定运营商的sim卡,你的手机由哪家运营商来提供服务,都掌控在苹果手里。
简单来说,苹果好似变成了一个大运营商,每个使用苹果iphone手机的用户都是苹果的移动用户,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移动运营商。以后用户在任何国家和地区获得移动网络服务,都是从苹果“漫游”到该地区的某家运营商的网络。对用户而言,可以享受性价比最优的网络服务,这由苹果来提供,它会去同各家运营商协商最优费率。相对弱势的运营商,会非常乐意以优惠的资费来与苹果合作。如此一来,大运营商也只能跟进。
苹果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触角从此伸向并覆盖了移动网络运营领域,而移动运营商地位就将大不如前,它们将丢失目前的主导地位,变成一家移动网络服务提供商,依赖苹果的虚拟sim卡来推销自己的网络接入服务。
有人眼里,这是一幅美好画面——更高层面商业模式的建立,消除了低效和浪费,从而让最终用户可以以更低的代价,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但这也许会演变成一场噩梦,诸如苹果这样的公司将变得无比巨大,用户将一定程度上失去多样性选择。
作为用户,我们无法选择网络运营商,苹果会给我们安排一个“系统最优”的网络。而这个“系统最优”,用户是否也真的认为是最优呢?我们热爱向往多样性,但也喜爱便利,喜爱一站式的购物消闲。现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大商场越建越多,越建越大,它们在商业领域扮演的就是类似于苹果这样的角色,很多独立的商店都经营不下去,选择进驻这些大商场。观察大型商场与独立商店的竞争和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虚拟sim卡将要引发的革命。
如果推行虚拟sim卡技术,这无疑将引发整个电信界的革命。但谁能保证理论上的革命最终一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呢?赞同这种技术,是因为现有运营商日子过得太舒服,以致于在很多方面不思进取,效率低下,明明可以有巨大的改进空间,但又迟迟不肯前进,互相之间嘻嘻哈哈地做着忽悠公众的“竞争”。反对这种技术,是因为一旦这技术得以应用,现有运营商服务的多样性就会逐渐消失,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it世界崛起新的、更大范围的垄断者。任何垄断者在崛起之前都是可爱可亲的,垄断地位确立之后,就另当别论。&
----------
传统业务遭受互联网蚕食 运营商被逼进军移动IM
&2011年-第21期&&出版&&宋滟泓
中国电信终于也被“逼上梁山”。
  10月18日,中国电信移动IM(即时通讯)应用“翼聊”正式发布。至此,在已是腥风血雨的移动IM市场,三大运营商齐聚一堂。
  据本刊记者了解,“翼聊”的用户群基于手机通信录,用户的手机号就是“翼聊”号。除基本的文字消息、图片、对讲等功能外,“翼聊”还提供了电话会议的功能,且兼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用户。
  显然,“翼聊”是移动IM市场的迟到者。今年8月5日,中国联通高调推出“沃友”。紧随其后,中国移动在9月底发布飞信的升级版——“飞聊”。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中国移动宣称用飞聊就免流量费。
  在短短三个月内,三大运营商相继粉墨登场,除了缘于移动IM市场的热络,它们更大的诉求在于,以此作为自己从语音服务向数据服务转型的突破口。
  被逼上梁山
  去年10月19日,美国的KikMessenger正式登陆AppStore和AndroidMarket。用户只要安装此软件,就可给手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任意发送信息,无需支付运营商信息费。正是对手机通讯录这一社交资源的挖掘,KikMessenger迅速成为社交应用的新宠,两个月发展了超过300万用户,在AppStore的下载量排名中高居榜首。
  在KikMessenger获得800万美元的风投之后,国内的模仿者迅速出现,小米米聊、腾讯微信和360口信开始在国内移动IM市场掘金。像KikMessenger一样,米聊、微信等也致力于挖掘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社交圈,并在Wi-Fi及3G网络下为用户提供免费的语音通信,这无疑给了运营商传统的语音和短/彩信业务一记重拳。
  米聊、微信等移动IM提供的语音对讲功能非常接近正常的语音通话功能,但是由于其与传统的语音业务分属不同的业务模式,语音通话走传统的语音计费管道,移动IM产品则走数据流量收费通道。因此,交流成本成为两种业务模式竞争的主要着力点。
  依据三大运营商现行的资费政策,短信业务资费标准是0.1元/条,流量费用一般为0.3元/M,通过微信等发送文字信息,1M流量至少可以发送30条以上,也就是说每条纯文字信息的费用最多也就在0.01元,两者间的成本差距显而易见。如此一来,对于运营商而言,移动IM颇有些釜底抽薪之意。
  中国三大运营商每年有着数百亿元的短信业务收入,如果这部分收入都被互联网企业蚕食,运营商的利益损失可谓巨大。语音业务则更是运营商的根本,稍微动一动都有可能“地动山摇”。易观国际总裁于扬甚至认为:“米聊、微信等产品将逐渐取代短信。”
  除对运营商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造成影响外,移动IM对运营商数据业务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小觑。当移动IM成为用户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后,就可非常方便地加载其他应用,如阅读、视频等,这对运营商的手机阅读、手机电视等业务将产生进一步的威胁。
  至此,运营商不得不紧急应战,进军移动IM市场布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运营商面临的现实是既有近忧,又有远虑。近忧是移动IM产品在压缩语音和短信业务的生存空间,远虑则是运营商面临着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迫切转型。
  移动互联网与通信领域的深度融合要求运营商向用户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沟通体验,同时寻找自身业务新的增长点。否则,运营商就很可能沦为管道提供者,而非管道的主导者。
  2010年8月,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王建宙就曾在“中国移动2010年年中总结会”上点名批评腾讯移动QQ,“广东40%左右的数据流量来自QQ一家,而我们收到的套餐方案是每5元20M,把我们的2G网络容量都吃掉了。”推此及彼,移动IM所占用的数据流量,并未给运营商带来相匹配的业务收入,反而冲击了运营商的网络承载能力。
  因此,业内在今年初曾有过这样的传言:2010年年底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曾向马化腾提出,腾讯QQ不能走中移动WAP通道了,改为除了包月费用之外,还需要额外交纳一笔“信令费”,或者取消包月计费,改为限定固定聊天信息发送条数,超过部分以短信计费,腾讯可以和中国移动进行分成。
  尽管上述传闻并未得到双方证实,但运营商对移动IM的芥蒂之心可见一斑。
  对运营商而言,复制移动IM很容易,但自身业务的成功转型则并不轻松。
  中国移动的语音业务行业渗透率越来越高,消费量仍在增长,但消费收入和边际效益却在下降。2011年前6个月,中国移动累计新增用户3277万户,用户总数超过6亿户。尽管如此,上半年中国移动的ARPU值(每用户的月均收入)为70元,较去年下跌4%,语音业务日趋饱和,且更趋低值化。在短信方面,2010年中国移动收入为526.15亿元,同比下降1.8%。
  而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数据流量暴增已成电信市场的共同趋势。伦敦市场调研公司Ovum预测,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收入将从2010年的9068.2亿美元增至1万亿美元,增幅10%。相比之下,2015年全球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将从2010年的6633.6亿美元降至6079.1亿美元,下降8.4%。因此,数据业务的拓展已成全球运营商的共识。
  王建宙此前就预计,到2012年,数据流量收入在中国移动总收入中占比将超过10%,整体超过短信收入。中国电信天翼终端管理中心主任马道杰也曾表示:中国电信将聚焦流量经营,推出更多的3G应用。
  由此看来,三大运营商在短时间内急迫地纷纷进军移动IM,除了抢占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制高点之外,借此推动自身业务转型才是更深层的原因。
  喜忧参半的未来
  运营商赶上了移动IM的“晚集”,并且它们在发展移动IM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但如何在这一领域立足并有所斩获却非易事。
  有分析指出,规模庞大的用户群是运营商的最大优势,同时,终端、数据管道也是它们的强项。运营商有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非常可观的产业链资源,并且将此项应用推向手机用户。
  在“翼聊”亮相之时,中国电信有关人士就表示计划通过终端内置以及考核等方式促进“翼聊”的推广。从一定角度来说,这种方式对于拓展用户确实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目前还只有运营商能够做到数据流量的货真价实的免费。此前,中国移动在推出飞聊时就主打“真正免费”的宣传诉求,即免去用户通过飞聊发送文字或者语音信息的流量费。尽管米聊、微信也号称“免费”,实际上仅是软件免费,用户在使用时仍然要支付网络流量费,除非有免费的Wi-Fi。
  尽管运营商有着用户和网络等优势,但有分析认为它们在移动IM业务上的盈利前景不一定乐观。
  “先从用户规模考虑,赚钱是下一步的事”,在谈起“翼聊”的盈利模式时,浙江电信副总张涛就显得底气不足。
  而现实是,移动IM业务至今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虽然广告营收被认为可能是将来的盈利点,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还需要假以时日。“至少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移动广告服务商多盟首席运营官张鹤的态度就比较保守。百分通联高级副总裁王毓也持有相同观点。
  未来移动IM市场必将充满刀光剑影,三大运营商能否后来居上现在看来局势并不明朗,而能否借此实现自身业务的成功转型就更是后话了。
----------
运营商3G战事吃紧
手机游戏成竞争制高点
&2012年-第08期&&出版&&余骅
占领3G高地,已经成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当下最紧迫的新目标。
3月20日,中国联通手机游戏实验基地推出的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的游戏下载商店“手游世界”,在浙江杭州高调宣布上线。同时,联通还与知名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的芬兰开发商Rovio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两天之后,该平台即在国内首发《愤怒的小鸟太空版》全关卡收费版。
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联通的“手游世界”平台共有3000多款游戏,其中80%免费,20%收费,有Android和苹果iOS两个版本。据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出的“手游世界”为综合性手机游戏平台及应用客户端,相较于苹果公司的“App
Store”综合性应用商店,它更专注于手机游戏应用市场的开拓。浙江联通总经理于英涛在新平台上线时一表雄心,表示联通有信心凭借自身的3G网络优势,“把‘手游世界’做成国内最大的移动手机游戏应用平台”
这是联通继在上海和广州分别推出“沃商店”和“一起沃”之后,在手机应用市场的又一次重要布局。业内人士分析,最近三大运营商加速在应用渠道上发力,预计今年通过运营商渠道推广的App数量将会有较大增长。
在苹果、谷歌、微软等移动互联网巨头抢食智能手机App市场的格局下,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先后进入手机游戏领域参与直接竞争,足见运营商的3G野心。而在手机游戏业务上的布局以及一系列的战略合作部署,更是运营商为抢占未来3G高地而做的准备。
布局手游是第一步
运营商加码3G手机游戏业务,实际上反映的是运营商之间3G业务的竞争日益激烈。
2009年,中国移动最先布局手机应用商店,在广东推出Mobile
Market,并在江苏设立手机游戏基地,推出“移动游戏大厅”,力推手机游戏下载业务;次年,中国电信游戏运营中心也在江苏挂牌成立,并推出游戏客户端“爱游戏”;而此次中国联通推出全新手机游戏平台的举措,则标志着中国三大运营商全面进入3G数据业务竞争时代。
“最早布局手机游戏基地的中移动去年已实现收入22亿元。”联通“手游世界”平台合作方、杭州趣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羽向媒体透露。有业内人士据此认为,联通此次打造手机游戏平台,有可能是受到了中国移动的刺激。
在盈利方面,于英涛介绍,“手游世界”产生的流量资费归联通,其他效益则与开发者五五分成。他表示,用户下载所使用的联通数据流量和游戏道具将成为联通的两大主要盈利点。因此,尽管是最晚开始运作3G游戏平台和渠道运营商,但联通方面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表示联通在网络速度和用户质量上有优势。
手机游戏背后惊人的市场需求和成长空间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上下游的共识,手机游戏业务更是被业界视作移动互联网中流量的最主要变现渠道,也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桶金。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的分析师指出,手机游戏可以说是目前中国3G时代最为成熟的一大业务,三大运营商纷纷布局手机游戏业务,目的就在于找到新的增长点,为未来抢占3G市场的战略制高点未雨绸缪。
显然,布局手游市场仅仅是第一步,运营商之间更激烈的3G市场争夺战即将拉开序幕。
机会与挑战
业界认为,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产业资源和品牌号召力均占有优势的运营商进入手机游戏领域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但业内观点同样强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在苹果、谷歌等移动互联网巨头牢牢占据垄断优势的格局之下,整个手游市场的竞争门槛也越来越高。
而运营商渠道能否成为真正的强势渠道,也同样面临挑战。业内人士以Android软件为例分析,目前Android共有50多个推广渠道,除运营商渠道外,还有91、UC、当乐、安智等一大批民间应用商店,竞争已十分激烈,而且短期内亦难以看出哪个渠道将成主导。更有投资人表示,并不看好运营商渠道,因为与一些民间渠道的灵活性相比,运营商在体制上有劣势。
运营商的3G之路,机会与挑战并存。近日,三大运营商先后公布的2011年度财务报告也同样显示未来的挑战巨大。
过去一年,三家公司的3G用户数虽然都取得了140%以上的增长,其中联通、电信的3G用户数已达到或超过用户总数的20%,但三家公司去年利润总和1465亿元,仅为苹果同期利润(2081亿元)的七成。
而在3G领域,三大运营商各自的优劣势也十分明显。
中国移动尽管目前仍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其主要还是依靠庞大的2G用户数量。随着去年起3G手机的逐渐普及,用户在渐渐向联通、电信3G网络迁移,而移动自主研发的TD-SCDMA网络,从实际用户使用上来看并不成功。易观国际观察家王鲲在分析后指出,“中国移动在3G时代已经机会不大”,而其寄希望的4G网络至少还需数年才可能普及。他认为,对移动而言,当务之急是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保住更多的客户数,以等待TD-LTE时代的到来。
相比之下,联通依靠全球成熟的WCDMA网络优势以及大量的明星终端,在3G领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联通3G用户数已突破4000万。
至于中国电信,其3G业务则有些“不温不火”。它主要借助固网优势发展3G客户,但其终端数量仍处于劣势,即便在引进明星手机iPhone
4S后,手机用户数方面也未能取得很理想的成绩。业内分析,电信所采用的CDMA制式使得可选机型太少是一大症结,但随着未来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更多巨头的加入,情况或许将有所改善。
冲刺3G高地大势所趋
尽管还有很多困难,但冲刺3G高地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自2009年初三大运营商先后获得3G牌照,中国就算正式进入了3G时代。经过3年的建设,中国的通信市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到9.97亿户,其中3G用户1.37亿户,渗透率已达到13.7%。随着电信业与互联网、语音与数据业务的融合,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接近成熟。
但从去年三大运营商的收入构成来看,3G收入占比仍不大,占大头的仍是传统的语音收入。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三大运营商都面临着从传统的语音业务为主转向数据业务为主的挑战。从移动终端到应用商城,运营商的一系列动作,均为了加强对未来3G市场的掌控。
在联通发布“手游世界”平台一周后,中国电信宣布电信天翼开放平台上线,将在网络平台、支撑平台和业务平台三个平台方面提供开放能力对接。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介绍说,去年中国电信的移动服务收入达到682.48亿元,增长43%,占公司收入的27.9%,已超越宽带成为中国电信的第一大业务。在用户方面,电信的下一个目标是,力求到2013年其3G用户数超过2G用户,智能终端占比过半。
据悉,目前中国电信已分别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成立了六大手机应用基地,中国移动则在全国成立了八大手机应用基地。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用户已逾1.29亿户,中国移动的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累计注册用户达1.58亿户,累计应用下载量6.3亿次。
运营商掀起带宽建设浪潮通信设备行业走上畸形发展
&2011年-第13期&&出版&&杜舟
时下,国内正掀起新一轮带宽建设浪潮。三网融合以及移动互联的强劲需求,引发了运营商在带宽网络建设上的暗中较劲,光网城市、无线城市此起彼伏。
根据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要求,12个试点城市必须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下行速率100M的带宽网建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日前指出,“重复建设将不可避免,因为用户的归属最终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
相比重复建设,中国运营商“集采”机制正走向极端化。为了控制成本,它们更看重招标企业产品的价格,忽视了产品质量,导致全国网络故障频出,很多有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因为价格较高无法走上市场,一些光纤设备厂商却凭借偷工减料生存下来。
有电信专家爆出猛料,目前国内90%以上的光纤设备使用了劣质材料,这无疑为我国网络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4月19日,上海某运营商机房发生爆炸,引发火灾致使4人死亡,经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机房质量不达标,导致空调无法散热。
运营商的采购若无法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就无法有效遏制设备商不理性的报价冲动,电信设备行业的良性发展也是一句空话。
带宽建设大跃进
从2010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起,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重复建设的质疑声就未曾断过。它们掀起了宽带建设浪潮。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各种高清视频类互联网业务应运而生,用户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ADSL接入,在新业务面前也出现诸多的不适应。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广电总局宣布要在全国推广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业务,力争在10年内使NGB业务覆盖2亿人,NGB点播业务的下传带宽未来要达到100M,是现在平均速率的数十倍。
有电信专家对《IT时代周刊》表示,如果按照广电总局10年发展2亿NGB用户的计划,仅在网络建设上的投入,就将超过1000亿元。
广电大规模推进NGB建设步伐,进一步刺激了电信运营商在宽带方面的投入。今年2月,中国电信公布了“光网城市”战略。按照中国电信的规划,年内要实现100M以上宽带接入覆盖全国4000万个家庭。到“十二五”末期,南方城市以及政企用户实现光网络全覆盖,100M以上光纤宽带用户超过1亿。
中国联通也不甘落后,其董事长常小兵于今年3月透露,公司将在全国重点城市展开大规模光纤布网。
“未来三五年,中国将掀起宽带建设浪潮。”有电信专家指出,利益之争下,四大运营企业竞争惨烈,加上缺乏国家统一的统筹规划,基础电信网络重复建设不可避免。一个悲观的数字显示,未来国内电信网络的利用率仅为10%.
事实上,FTTH(光纤到户,也称最后一公里接入)在欧美国家以及日韩取得了成功,相比之下,中国发展FTTH相对缓慢。不过,今年年初,中国电信提出了“光网城市”工程计划,预计在两到三年里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
中国光纤到户试点起步并不晚,但炒了几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中国的FTTH计划,业界表示并不乐观,主要是设备价格高昂。FTTH在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发展,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收取较高的服务费,其投资的FTTH网络两三年内可以收回成本。但在中国则不同,消费者可接受的宽带接入服务资费水平,难以支撑FTTH网络建设和运营。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林中建议,中国应当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运营业,也可以由国家出资建设基础网络运营公司,提供网络租赁服务,减少重复建设。
澳大利亚就成立了一个政府资助的宽带公司(NBN),值得中国借鉴。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有很强的基础网络技术,广电也要建全国范围的基础网络。为了避免重复投资,可以把一些核心网从电信运营商剥离出来,成立一个国字头的基础网络公司,让广电、电信运营商在最后一公里接入网上展开竞争。
技术让位价格
然而,在当前宽带建设浪潮的背后,断网事故也明显增加。《IT时代周刊》了解到,今年2月,某运营商的骨干网出现全国大面积断网,持续时间长达45分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不好的影响。
林中教授认为,宽带网络如同一个国家的神经系统,但目前这个神经系统并不健康,所以出问题也就不可避免。而导致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运营商为了控制成本,采用了大量的劣质光纤设备。
持相同观点的还包括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主任毛谦,在他看来,“造成目前生产企业处境堪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运营商的招标模式存在问题。”
有光纤设备厂商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90%以上的光纤设备使用了劣质材料,这为我国网络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运营企业采取了“集采”的方式,在招标中过分注重产品报价,低价产品中标。这种做法使得我国光纤产品价格一降再降,陷入恶性循环之中。TE大中国区通信事业部销售副总裁卢嘉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的运营商在招标上的确倾向于国内设备企业,相对于产品质量,它们更看重产品价格。
近年来,凭借华为、中兴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中国电信设备企业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在卢嘉看来,尽管中国设备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它们在引领行业趋势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TE1989年进入中国,去年全球销售额达121亿美元,中国区销售总额达19亿美元,约占公司年度总收入的16%,其产品种类涵盖消费类电子、电力、医疗、汽车、航空航天以及通讯网络等。但在国内与本土设备商竞争时不占优势。
事实上,近年全球电信设备商洗牌加速,百年巨头北电网络已经被挤出市场,诺基亚-西门子以及阿尔卡特-朗讯等传统巨头也不得不抱团取暖,电信设备巨头爱立信也陷入低迷期。这些技术巨头,都抵挡不了具备价格优势的中国企业的冲击。
在TE亚太区兼大中国区通信事业部产品经理杨亚俊看来,中国市场目前仍受一些人为因素的制约,导致很多优秀的产品无法服务中国的消费者。目前中国的大部分设备商做得不够好,表面看机房设计得不错,但里面线路凌乱不堪,能耗过大。而TE的绿色机房解决方案,可通过合理布线来减少空气阻塞,形成一个冷热通道,从而避免宕机问题的发生,降低机房能耗。而在这方面,中国设备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运营商带宽建设大潮下,我国光纤光缆市场供不应求,国内主流光纤企业如烽火、富通等企业,几乎都在满负荷运转。然而,这并没有给光纤光缆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率,许多下游生产设备商们的状况堪忧。
TE方面认为,光纤、光缆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不足,低价招标的做法祸害无穷,光纤设备生产企业为了生存,只能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赚取微薄的利润,结果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乃至整个行业的恶性发展。
现在,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劣质的厂商通过模仿,以低价竞争方式生存下来,而那些有研发能力和管理较好的厂商,却因为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份额日渐萎缩,甚至威胁到了生存。
某国外光纤厂商透露,成本问题一直困扰着光纤设备商。虽然光纤的成本在整个宽带建设成本上所占比例非常小,但出于巨大的竞争压力,运营商对企业成本的控制越来重视,光纤厂商只能在设备生产环节投机取巧。
上世纪90年代,仅广东省就有通信电缆厂近百家,它们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管理也相对规范。但经过近些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大部分都已退出市场。
“运营商一直对基础网络产品不重视,认为仅是网络的最底层,无需多大技术含量,找些小规模的公司也能做产品替代。”杨亚俊对本刊表示,运营商其实犯了常识性错误--底层的产品并不代表低端,因为考虑到物理网络的使用期限,如果片面地压低采购成本,采用了质量不稳定的产品,会大大增加以后的运维成本,得不偿失。
有电信设备商指出,在制造光纤设备时采用标准合格的材料,标价可能会高出30%,很多运营商为了眼前利益,往往舍高取低。然而,优质的光纤设备平均生命周期超过25年,而劣质的光纤设备寿命仅三五年,并且问题多发。
国外运营商和厂家合作,最看重的是可持续发展性,技术的投入和知识产权等因素很重要,它需要选择行业领先的厂家做合作伙伴。还有,产品的持续性也很重要,虽然有供应商承诺产品可提供15年到20年质保,但很多公司能否生存到那个时候都是未知数。
中国的运营商更看重一次性购买成本,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总成本的考虑,还没有提到国外运营商的高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运营商会渐渐意识到这些。
------------
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恶斗频发手机浏览器定位模糊难现王者
IT时代周刊&2012年-第08期&&出版&&李萧然
扼守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手机浏览器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争食者加入,目前这一相对平静的领域变得越发吵闹和诡秘。
日前,腾讯遭到移动中国网的谴责。事情的发生源于腾讯在北京地铁举办的“有码女神”活动——用多位美女身贴二维码的方式吸引乘客注意,借此宣传其2012年2月推出的加载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浏览器。为吸引关注,腾讯对外声称“此功能是腾讯全球首创”。
这句话成为移动中国网CEO万永指责腾讯的口实。在他看来,腾讯QQ手机浏览器并不是全球最早添加二维码功能的,甚至在中国也不是。早在2011年10月,移动中国网推出的移联浏览器安卓第一版,就已经将二维码和手机浏览器结合起来。
移动中国网与腾讯的口舌之争,从侧面证实了目前手机浏览器领域的残酷现象。据了解,目前在这一市场,除了UCweb、移动中国网、海豚等专业的浏览器厂商外,腾讯、百度、360等企业也都在整合自己传统的互联网资源,杀入手机浏览器市场。
群雄逐鹿,谁能把握这一新兴的市场机会,成功扼守通往移动互联网天地的大门?
扼守移动互联网通道
手机浏览器的兴盛,与国内运营商积极打造的3G网络密不可分。据工信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3G用户达1.28亿户,3G基站总数达到81.4万个,3G累计投资达到4556亿元。
3G网络的完善,让数据更快地传递成为现实。目前,3G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ps,在4G时代则能达到10Mbps至20Mbps,甚至最高可以每秒100Mbps的速度来传输无线信息,相当于2009年最新手机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
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互联网拥有了诸多忠实的用户。据IHS
iSuppli公司研究分析,中国智能手机数量2012年将突破1亿大关,比2011年的5410万部劲增94%。迅速增加的智能手机用户,促使各种应用呈爆发式增长。
2011年,全球Android开发者数量达100.1万名,预计到2012年,这一系统的开发者数量将飙升至220.8万名。另外,2012年全球iPhone的App
Store开发者将达到84.7万名,iPad的App Store开发者将达10.9万名。
从国内市场看,目前中国市场应用创新非常活跃,应用商店呈现爆发式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160多家应用商店累计下载数量达520亿次,许多互联网、电信企业、终端企业都开发了自营应用商店,而第三方应用商店发展得更快,数量已超过120家。
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69亿元,此后每年都保持着7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市场规模高达682亿元,4年间增长了10倍。易观国际预计,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高达3204亿元。
为了从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分得一杯羹,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手机浏览器,成了诸多企业激烈争抢的桥头堡。因为,手机浏览器不但可以通过首页及导航来影响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的流量,在云时代还能够成为各种互联网应用的聚合载体。
这不是故意夸大。软件巨人微软在发布IE9时,就声称浏览器是未来所有互联网应用的“舞台”。现在,HTML5技术的出现,更是极大地强化了手机浏览器扼守移动互联网通道入口的地位——它能够提高网页浏览速度,使网页浏览更加流畅,使LBS等位置服务更加准确……
目前,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除了UCweb、移动中国网、海豚等专业的浏览器厂商之外,传统互联网巨头也将业务扩展到这一领域,腾讯、百度、360等企业在整合自己传统的互联网资源后,杀入手机浏览器市场。
竞争对手的涌入,让这一市场陷入混战。去年11月,发生在腾讯和UC之间的浏览器争斗,让人领略到了竞争的残酷。在这次冲突中,UC的CEO俞永福在微博上大骂腾讯,并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腾讯。
事实上,对于手机浏览器的争夺,国外一样激烈。其中,谷歌在去年推出的Android版Chrome浏览器,不但可以在Android
4.0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使用,而且与桌面版本同样快速,还增加了一些修饰功能。
在咨询机构Enfodesk的分析师看来,相比于国内其他手机浏览器厂商,谷歌无论是在技术、渠道、产品线,还是在用户资源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Android平台上其他的竞争对手,谷歌的力量不容小视,第三方浏览器市场的竞争激烈度将进一步提高。
然而,看似竞争激烈的手机浏览器市场,在当下却没有一个绝对的霸主。无论是最先进入者UC,还是后来者腾讯,均无法垄断这一市场。而现在,随着HTML5技术的出现,所有入局者均处于同一起点。
据了解,目前用户最常使用的手机浏览器是QQ浏览器、UC浏览器。其他手机自带浏览器大部分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和移动中国网曾做过调查,发现手机浏览器市场虽然相比前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用户对手机浏览器的黏性还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手机浏览器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鲜明的特征。
在业内看来,移动互联网人群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这就决定了企业需要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准确的战略判断,进而深度满足特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他们对手机浏览器的黏性,才有可能真正长期扼守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在2G时代,浏览器厂商强调速度,确实满足了网络速度较慢时用户的特殊需求,但随着3G网络的普及,速度已不再是瓶颈,一些浏览器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为此,有的厂商开始寻求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如谷歌推出的Chrome浏览器,最大特点是具备同步功能,移动版本可以与桌面版本无缝同步。腾讯则宣布将各种“云”功能引入其手机QQ浏览器,突出了云端存储的理念,希望将用户转化成其忠实粉丝。
突破机会在哪?
手机浏览器的市场机会在哪?
“在对技术趋势和用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商务浏览器将成为手机浏览器甚至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一片新蓝海。”万永说,“谁能更早地切入这一市场,运用新技术深度满足商务人群的需求,谁才能真正扼守住移动互联网入口。”
调查显示,从用户需求而言,目前娱乐化应用和服务比例占主流,但并不意味着商务服务和应用的需求没有机会,将来一定会有爆发式增长。商务人群购买力更高,对移动互联网需求也更为具体和稳定,黏性会更高,如果能对杂乱的手机浏览器市场进行垂直细分,深度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无疑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事实上,手机浏览器不仅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还是应用APP聚合的平台。从技术上看,HTML5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生APP格局,弥补了客户端APP缺陷,基于Web网页的APP应用会更高效快捷,用户无论是进行资讯浏览还是移动商务操作都将变得更为便捷。
商务浏览器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基于此,移动中国网开发了专注于商务市场的手机浏览器——移联浏览器。作为市场上第一款以“深度满足商务人群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手机浏览器,移联浏览器具有便捷商务、快速直达、协同分享、安全稳定四大特征。
“移联在业内首创将二维码技术与手机浏览器结合起来,实现二维码拍码快速访问网站,二维码也因此将成为手机浏览器的标配;拥有强大的内核和领先的云端转码技术,能够满足商务人群高效接入移动互联网、处理商务应用的需求。”万永说。
业内认为,目前众多企业跟风进入手机浏览器市场,对市场拓展等方面有好处,但也说明它们并没有清晰的市场规划,未来市场的分化和整合将不可避免。
-----------
上亿手机网民遭遇安全威胁三大移动安全寡头瓜分抢食
&2011年-第23期&&出版&&顾玲
移动3G时代的安全威胁,在消费者眼里是挥之不去的烦恼,但在三大手机安全厂商眼里,却无异于一块香甜可口的蛋糕。
11月3日,网秦(NYSE:NQ)发布了2011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财报显示,净营收为1130万美元,同比大增109.7%;净利润为430万美元,同比大增343.5%.预计今财年净营收将达4020万美元,同比增长127%.
作为移动互联网安全行业的老牌企业,网秦曾被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其暗中收取用户费用等不光彩的行为,但仍无碍于它在今年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这是移动安全行业集体丰收的年代。作为网秦竞争对手的奇虎360和腾讯同样取得不错的成绩。前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60手机卫士”的活跃用户已超过3000万。而腾讯最近提出的“手机健康”理念和升级后的腾讯移动终端安全架构,也受到了手机用户的欢迎。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达到3.18亿,而国内手机病毒已然超过3000种,有93.5%的用户面临安全威胁。
业内人士分析,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严峻的安全威胁,一场以网秦、奇虎360和腾讯QQ为代表的安全市场争夺战已经拉开大幕。
谁动了网秦的奶酪
“全球排名前十的智能手机中有7家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网秦CEO林宇自豪地向本刊记者介绍,今年第三季度喜人的业绩主要是由于付费用户账号数量的强劲增长,尤其是海外付费用户数量的增加,其中45%的营收来自海外。
据了解,2005年10月,林宇和两位联合创始人共创中国最早的手机杀毒企业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先入优势,网秦不仅发展迅速,而且稳坐安全软件市场头把交椅。
不仅如此,在中国手机杀毒市场刚起步且尚未形成成熟收入模式的背景下,网秦年净利润呈迅猛增长态势。据知情人士透露,网秦2008年净收入为400万美元,2009年增至530万美元,到2010年达1770万美元,年利润增长率远远超过中国传统杀毒软件市场的其他企业。
截至目前,网秦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2亿,付费用户超过400万户。
但商场没有永远的霸主。
“在奇虎360进军手机杀毒市场前,网秦一直居于市场领先地位。”一位资深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360进来以后,手机安全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开始改变,甚至可说是两巨头争锋。
据介绍,2009年,奇虎360发布“360手机卫士”,开始涉足移动终端安全市场。2010年1月,它收购了手机安全厂商信安易(2006年成立),改称360信安易,宣布正式进军移动安全市场。
据国际知名的调研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白皮书》显示,网秦仍以64.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进军移动互联网安全市场不到半年时间的360已经分食了7.8%的份额,排名第二。
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网秦启动上市计划,以获取更强的资金支持。
日,网秦递交申请材料,计划赴美纽交所上市,拟融资1亿美元。无独有偶,奇虎360也正在准备赴美上市。
“二者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该资深人士表示,不过,还是网秦抢先一步,顶住央视“3·15晚会”曝光事件的压力,于今年5月5日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
为了进一步抢夺市场,奇虎360也在今年加紧布局移动安全市场的步伐。
今年7月24日,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在参加电视节目时就表示,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暗示今后360安全卫士的主要发展方向将从PC端向移动终端转移。接着在8月份,360总裁齐向东也对外宣称,已经成立针对手机项目的投资部。
据了解,目前360手机卫士针对iOS、Android和Symbian的3个版本均推出诸如流量监控、保险箱等新功能,以配合对更多推广渠道的开拓,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成效斐然。其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29.24%.
据国际调研公司赛诺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手机安全产品激活用户数达到8310万。从注册用户数的市场份额来看,网秦注册用户数达5011万,市场份额下降至60.3%,仍排名第一;360排名第二,注册用户数达1728万,市场份额升至20.8%.金山、卡巴斯基等其他厂商只能续尾。
不可小觑的跟随者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移动终端安全领域,没有赶上早集的腾讯QQ近来频繁发力。在360、安全管家、柳丁来电等众多新进入者中,一枝独秀。
今年6月份,借助中国电信天翼3G互联网手机的强势崛起,腾讯发布了基于移动安全策略的QQ手机管家(原名QQ安全助手).这番“改头换面”充分表明了腾讯出征移动安全市场的决心。
今年9月,腾讯还在北京召开了“QQ手机管家移动安全实验室策略升级发布会”,向用户和业界抛出了“手机健康”新理念,将每年的9月16日设为“手机健康日”,并将腾讯移动终端安全架构升级为“移动设备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据了解,腾讯除了与卡巴斯基联合推出双核病毒查杀功能之外,还与三星、HTC、华为等手机厂商开展战略合作,并携手电信运营商、第三方软件厂商等产业链各方,共同打造移动互联网安全环境。
目前QQ手机管家已经覆盖Android、iOS、Symbian等多个主流系统操作平台,用户数突破3000万。
据赛诺《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现状与趋势》报告:2011年第二季度,腾讯注册用户数达690万,占据移动安全市场8.3%的份额,排名第三,位列网秦、奇虎360之后。
虽然从目前来看,腾讯与网秦、360相比,不论是注册用户还是在移动安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部分专家非常看好QQ手机管家。
他们认为,杀毒对于手机用户而言,只是一项最基本的功能。为了优化用户体验,还有诸如手机管理等更完善的功能急需推出。腾讯不仅率先提出“手机健康”管理新理念,还推出了各类手机健康管理新功能,进一步拓展了手机安全的边界。
一专家大胆预言,腾讯QQ手机管家的介入,再加上成功抢位手机健康管理,未来移动终端安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改变。
决战云安全
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据了解,为了迎接挑战,在战略上,网秦已经与诺基亚、三星等多家手机厂商,以及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展开广泛合作。
在产品线上,为了提升用户黏性,网秦不仅推出通讯管家,还推出了安全卫士、同步助手、秘密呼叫、短信小生和专杀工具等五款关联产品,以充分满足用户手机防病毒、防恶意软件、防骚扰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需求。此外,网秦明年还将发布两款分别面向iOS和WP7平台的安全产品。
针对云时代的安全问题,网秦高层表示将持续发力该领域。
网秦CEO林宇对本刊记者介绍,从今年起,网秦主打“云+端”的移动安全产品。未来5年,公司将主要立足移动互联网领域,重点瞄准通讯录服务、与Facebook等社交网站融合的社会关系管理。
据了解,今年5月,网秦发布了首款全线融入移动“云安全”服务产品“网秦安全5.0专业版”.而目前网秦基于“云+端”的双引擎可查杀已知3000多种手机病毒。
近期,网秦还发布了贴合用户需求的移动应用程序NiceDay,以“大安全”概念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工作生活管理平台。
林宇表示:“5年前,我们提出手机安全服务,并用创新的商业模式推动它成为全球性产业。现在面向未来5年,我们提出’安全舒适的移动生活平台‘,将为每个用户打造一朵智能云。”他预计,今年全球移动安全市场总量会达到3.8亿美元,而3年后,这一数据将增至15亿美元左右。
作为网秦强有力的对手,360也不甘人后。其总裁齐向东表示,公司日前已推出移动云安全技术。他介绍,360“移动云安全战略”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垃圾短信云拦截、手机病毒云查杀和加密数据云备份,层层过滤,确保云安全。
而腾讯也绝不愿放弃“云安全”这盘大餐。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其高级副总裁刘成敏对媒体表示,公司将为手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云安全”.
他介绍,当前手机用户所需要的安全服务是全方位的手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防毒、杀毒在内的系统优化,防骚扰泄密,通讯录云备份等,“此外,除了用户,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都需要安全服务,腾讯将通过开放平台服务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伴随3G手机的普及,“云安全”已成时下竞争的热点,并且涌入更多的抢食者。
据了解,继微软之后,互联网巨头谷歌也宣布将加入“云安全联盟”,致力于提供最佳安全实践。
“这对全球移动安全市场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移动安全行业的决战之地必将在“云安全”领域。伴随新势力的不断加入,这一领域可能不只是网秦、360、QQ的三大寡头决战,还可能进入群雄混战阶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砖石王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