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学校教师在绿色环保图片领域的教科研工作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2375)|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blogAbstract:'
享受研究乐趣,争创教研特色
&&&&&&&&&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8,
publishTime:1,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樟树向阳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几点思考
上传: 魏惠珍 &&&&更新时间: 10:53:50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下,全国中小学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科研活动。但在农村中小学,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如说领导、教师不够重视、教科研经费的投入少、制度的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科研的实效性不强,不能将教育和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起不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因此,探讨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无疑对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进程,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一、存在的问题 &&& 学校教育科研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教师们对待教育科研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科研实施的成功与否,然而在一些农村中小学校中,教师却对教育科研认识的不够深刻,仍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 首先是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方面。实践中,不少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科研&,然而,实际上对教科研了解的并不是很深刻,心思根本不在研究上,&搞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是为了考核,为了评先进,为了评职称。尤其是如果评职称没有这一项,教科研的积极性就更少了。这些教师的目的虽然明确,却不正确,缺乏职责性。 &&&&再者,教师的教育科研缺乏理性的思考。教育科研选题盲目,不能根据学校实际选定课题和研究方案,所以在有些地方,经常出现模仿或者抄袭他人的研究方案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1、选题类型不当。从实际的需要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应以应用研究为主。而实际上,很多课题的选择缺乏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实用价值,偏重于理论性和政策性的课题,其研究方案没有可行性论证和实际操作价值。2、课题的选择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论证,选择的课题往往过大,超出了学校的能力范围,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3、课题研究落实不到位,研究过程随意。申报课题时,往往由科研骨干教师一个人完成课题申报表,其他教师&挂个名&组成课题组。申报到课题后,不是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而是脱离课题研究计划,临时突击,致使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不全面。等结题时,寻找一些资料,由课题负责人完成结题报告。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两张皮&,导致很多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误解和轻视。 && &第二,实施者的科研素质低下。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素质不高,一些教师对从事教科研必需的基本知识,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掌握不够,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不熟悉;有些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缺乏问题意识,在选题、设计科研方案、收集科研信息、监控科研过程、撰写科研报告等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薄弱; 第三,科研队伍薄弱。教育科研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来支撑,事实上,在农村中小学既缺乏上级科研部门科研工作者的指导,也缺乏本校的科研骨干。而有些科研下乡活动,送的只是纯学科类的指导,而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指导却是一片空白,因此,在时间中,也只能是&热&一时。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其他原因,在平原地区举办的一些专家报告、科研交流活动,农村中小学教师总是无缘问津,即使自己愿意,也因条件限制而望洋兴叹。 &&& 第四,科研管理涣散。在现实中一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尚处在无序状态:学校没有专门的教育科研室,有的学校即使设立了教科研室,却没有承担起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学校教科研的目标是什么,科研工作如何搞,如何申报课题,如何管理课题,如何奖励课题成果等都心中无数。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学校领导对教科研的管理水平低下。虽然上级举办各类培训,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工作。但许多学校的教科研责任人基本上就是学校领导亲自担任,而领导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有些学校甚至一个领导多用,根本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上,主要表现有:缺少系统的有目的的研究规划;没有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忽略了过程管理;对已经开始的课题研究,对承担者缺乏定期汇报的要求,缺少日常交流的平台;不肯对教育科研投入过多的经济支援。 && &二、几点对策和思考 &&& 1.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有所思才有所为。只有真正树立科研兴教强校的信念,才会去研究。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育评价,都因社会的进步要不断改进,这就需要研究探索。不研究,有的老师就会落后于他人,不研究,有的学校就会落后于他校。不研究、不改革就不会发展,就不具有竞争力。我们只有真正明了研究的意义,明了研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兴教强校的积极作用,树立研究意识,实实在在把研究作为解决兴教难题,改革教育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研究才能收到实效。现代教育好似一座钟,教育教学工作是齿轮,教科教研是发条,只有两者相互和谐作用,教育这座钟才会运转不息。可见,教育科研对兴教强校、提高师资、提高质量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要切实重视教育科研,着力做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以研促改、以研促教。 &&& 2、开展多形式学习,转变领导、教师的思想观念 学校领导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搞科研,认为这是影响学校科研发展的首要因素,认为科研一时见不到成效,作用不大,认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低,不适合搞研究,这是目前部分学校确实存在的问题,但也暴露出有些学校的领导对教育科研还存在错误的认识,暴露出科研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使学校领导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是改变当前学校教育科研现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校领导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相关培训活动、召开相关会议来提高自己,武装自己;对全校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的学习活动,如邀请著名专家和教育名师举办报告会,上示范课,观摩课、主题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并要让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搞好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在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自觉调节实践行为,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科研中有教学,教学中融科研;还要让教师明白,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科学研究的过程,要牢固树立科研意识,排除在科研中的消极、恐惧、功利的思想,充分认识并挖掘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独有的优势。 &&&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科研素养。科研素养包括三方面,即教育基本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在教育基本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方面,一可通过自考、函授等学历进修的办法提高和丰富教师的教育基本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二可通过校本培训来解决,制定本校教科研基本知识培训方案,分阶段、分层次地对教师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基本理论,教科研的基本方法、程序等基本知识进行指导。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可邀请教育科研人员进校调研,对教师在选题、设计课题方案、信息收集整理、教研过程监控与调节、课题成果分析与撰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手把手地指导,也可通过问题研讨式、&上课&&说课&&评课& 式等适宜在农村中小学推广的培训模式,每校培养几个科研骨干,然后由骨干带动一批人,最后实现全校科研。在科研精神方面,一方面可通过科研骨干讲教科研的体会和收获,另一方面,可通过学校下达指标的方式,指令教师每年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进而培养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开拓创新和求真务实精神。 &&& 4、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取得了科研成果,并不是科研工作的终结,而应该促其推广与应用,把成果运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完成成果的转化过程,这才是教育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一些中小学校,有些领域已经取得了科研成果,但是大家却往往不能够积累运用,在课题没有解题前,还能运用到实践中,而一结题,很快就抛到了一边,似乎研究专为一纸证书而作,根本不注重运用和推广,造成许多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不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大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的管理力度,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 5、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的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经费虽然在近几年呈递增的趋势,但科研经费不足是仍是困扰学校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研经费不足有各种情况,有些学校本身就没有科研经费;有些学校本身有钱,但领导对教育科研根本就不重视,就是不愿把钱投到教育科研上,认为投到科研上的钱见不到当时效应。因此,学校科研经费应该从行政手段上给予保障,对于学校的科研经费应当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教师的科研经费的使用学校也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否则有些好的课题研究就会因为没有经费支持而&夭折&了。 &&&&& 6、建立学校教育科研评价机制,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措施上,必须考虑学校和教师的功利动机,把教科研与学校评估督导结合,与教师日常考核相结合,与教师的教研活动结合,这是功利性动机转变到自觉需要的过渡措施。教育科研列入评比、考核的内容,提高了学校教育科研的热情;教育教学论文、教研活动、公开课等与教育科研结合,促进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落实。有研究才有发言权,论文评比、教研、公开课的资格给予,必须要有相应课题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只有端正思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作用,遵循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少一点功利主义色彩,多一点实干精神,这样,教育科研工作才能健康发展,也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要我们提高了对科研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研究观念,勤于探究、勇于创新,我相信必定彩绘出一幅幅科研兴教强校的美丽图景。 在今后的学校教科研工作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前良好的教科研氛围,鼓励教师合作攻关,发扬群体优势,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档次和论文的质量,促进研究性成果的推广。学校要进一步树立&全体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理论学习者,实践的探索者,行为的研究者&的思想,继续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必将走得更远,收获得也将更多。 &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谈如何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
欢迎您访问阜南县教育局网站!
谈如何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发布时间: 15:08:49 阅读次数:3826
200987200911(),
:?:1:(()…….2: (/ 1:23—1:25 1:191:21 1:23./1:18---120,:/
&1:13.5);:();3.
(20102011):20117369267636.31%201028.30%8.01%2010;2011:12300),600 2672,21.51%,2010136611.11%)10.4
2010,,2,202010
,,,,,,,, .201160020102201120(2010186,201192);6600”9!
201157201020
&&& &&&&&&&&&&&&&&&&&&&&&&&&&&&&& &
  [字号:特大 大 中 小]  
【&学校导航&】
【&学科站点&】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阜南县教育局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建议IE5.5,
以上分辩率浏览网站
网站访问量:[当前位置:
> 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 
引导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 
引导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日 08:48:55
访问量:1148次
歙县桂林中心学校 汪志平
(2014年9月13日在全县青年教师培训会上的讲稿)
本人于1981年毕业于徽州师范学校,从事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已有34个春秋。
在学陶师陶的伟大实践中,我更加深切感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有很强生命力和现代价值,时代呼唤陶行知!陶行知是一位世界性、历史性的“一代巨人”,“万世师表”。他最善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又推陈出新,开辟创造。既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遗产之大成,又开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之先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现代价值和时代特征。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坚实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者是一脉相承的。陶行知先生不仅有与时俱进的理论,而且有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所以,我真切地体会到开展学陶师陶活动,能给学校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带来蓬勃生机,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我深切地感受到“哪里学陶师陶活动开展得好,那里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就一定有成效”!扪心自问,我工作过的学校及本人每取得点滴成绩,都是陶研工作结出的丰硕成果。
在新时期新形势环境下,如何立足本职争当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小教师?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命题。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家乡的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结合本人亲历学陶师陶的重大史实和感受,就《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引导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话题,做个汇报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富堨中心小学陶研工作初始时期(1981-1992)
1981年10月17日,成立歙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1984年10月,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在本县建成。1985年,成立“陶行知研究和教育改革徽州实验区”,以系统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此同时,1981年8月我万分幸运地分配到省级科技示范乡富堨镇的“西瓜大王”村――大里小学任教,第一学年度担任班主任、大队辅导员等;从第二学年度,我就担任了村小校长,并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我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教书育人的神圣岗位上,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生、家长和社会之中,与之打成一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在那里,我深切感受到了农民科技致富带来的无比喜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无穷魅力,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仿宋_GB年8月,我调入富堨中心小学任教的,恰巧这也是该校学陶师陶活动的起步时候。我担任五年级毕业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次年8月至1992年5月先后担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全镇总辅导员等。当时的校长是一位非常敬业、令人尊敬的女校长汪大密(全国优秀教师)。该校师生是怎样开展学陶师陶活动的,又取得了哪些效果呢?其答案就是“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努力实践行知思想,把学校办得颇具特色,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一)学陶师陶先知陶。学陶首先要知陶,要让师生了解陶行知,热爱陶行知。为此,该校利用多种渠道宣传陶行知,大造学陶声势,让“行知文化”进校园。如,邀请专家举办学陶师陶讲座,观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电视录相,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墙报、橱窗介绍陶行知先生生平事迹和陶先生教育思想,并在校园醒目处进行大量布置,写上陶行知有关名言等。学校还规定每周二、四、六晨会课,各班组织学习陶先生有关文章,听讲陶行知故事,背诵陶行知诗歌,大唱陶行知歌曲,举行学陶演讲会等等。师生在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更加领会了“教学做合一”、“手脑相长”、“六大解放”、“小先生”的真正含义,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推行“小先生制”。“即知即传人”,“小孩自动教小孩”,这些都是陶先生早就倡导,且付之于实施的经验总结。我们发挥集体教育作用,抓好班队教育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关键。因为班队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经常性品德教育的基础。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小先生必须用功求学,才能教人。自己不长进,决不能做小先生”的要求,培养得力的干部队伍,发挥“小先生”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各班普遍开展了“一帮一”活动,树立比、学、赶、帮、超的深厚风气,实行学生岗位责任制,每个学生提出一个进步向上的小目标,班上还设立了“文明行动监督岗”,定期检查评比,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共同进步,班队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一个个蓬勃向上的文明班队集体。  
(三)实施“创造教育”。陶先生“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实施的途径是“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5)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6)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  在课堂各科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启发,注重手脑双挥,由过去的“教授法”转为“教学法”,进而实行“教学做合一”,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如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注重观察、实验,改变了以前照本宣科的做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做一做,想一想,不是“读书”而是“用书”。各科教学都是狠抓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并强调“四个当堂”----当堂完成作业,提倡当堂批改作业,当堂订正作业,当堂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作业负担大大减轻,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他们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开展了课外活动。学校先后建立了课外兴趣小组7个:阅读、数学、科技、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等小组。此外,学校还因地制宜,积极创设了动动手动动脑科技活动室,开辟了红领巾植物园等,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真正增添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四)“在劳力上劳心”。坚持在劳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做”字上下功夫。陶先生说“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盲目行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都是真正的做……真正之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劳动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备军,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通过劳动,能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劳动观念,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甘苦,珍惜劳动成果,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根据《劳动课大纲》上的规定,把三至五年级劳动课排上了课表,形成制度,让从幼儿班的幼儿到五年级的小学生都参加必要的劳动实践。  
(1)以“行知园”为学生劳动的主要基地,坚持“教育与农业携手”。“行知园”是1985年命名的,此前叫“梨园山”,是原富堨大队60年代末赠送结该校作为学农基地的。富堨中心小学根据一年四季农活的需要,组织全体师生参加“行知园”农场劳动,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做到学生干什么农活就学什么知识,同时也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一般较重的、技术性强的农活由四、五年级来承担,中低年级及幼儿班小朋友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干一件事,都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干和怎样干,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生产劳动知识,同时,培养其劳动责任感和良好习惯。每次劳动,孩子们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随处可见。陶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据统计从1985-1992年“行知园”收入达7万余元,该校用这些生产出来的“利”,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2)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基建劳动和校园清洁卫生工作。学校先后建造办公宿舍楼、建造“儿童乐园”、砌围墙、铺水泥路、砌花坛等等,在校园的建设中,全体师生搬砖递瓦,出土运沙,清理杂物,平整地基等,流了大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搞好校园清洁卫生,坚持“一周一大扫,一日一小扫”的卫生打扫制度和不定期的卫生评比制度。一句话:全体师生为建设和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用自己的双手做出了积极贡献,而最有意义的是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了当一名小主人,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教育。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教育学生在家要听从父母长辈的正确教导,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助做,在校劳动与在家劳动一个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建立了“家务劳动登记卡”制度,要求学生将每次家务劳动的情况,按时间、内容逐项登记起来,并进行跟踪调查。各班还举行生活汇报会,互相促进,巩固成绩。这样学生家务劳动观念明显增强,“小皇帝”、“小公主”变成了父母家务劳动的好帮手。  
(五)服务社会,改造社会。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和理论,该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上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同时,在整个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各种有利因素的教育。如全校组织了7个送温暖小组,27个拥军优属小组,定期为五保户、军烈属担水、买东西、打扫庭院、拾柴草等,数年如一日。学校还组织少先队员定期打扫“红领巾卫生街”,围绕当地党政中心工作组织宣传队,深入社会,表演节目,宣传发动,为灾民捐款献爱心、拾金不昧行为等,受到干群的普遍赞扬。  
这个时期学陶师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1985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陶研实验基地;1988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1990年原四(1)中队被评为“全国红旗中队”;1990年被歙县教委首批评为“合格小学”(全县仅4所);1991年被省教委评为“安徽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同时,在这个时期陶研工作的具有里程碑标志的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教育工会于199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安徽省肥西师范和徽州师范联合举办的“农村师范教育改革研讨班”。期间参加研讨班的中陶会常务副会长方明、副会长魏心一,中华职教社常务理事王世杰、全国教育工会常委张道正、国家教委师范司副司长孟吉平、安徽省人大主任王光宇、副主任应宜权、江苏省陶研会会长罗明、安徽省教委副主任金汉杰等领导,有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20名师范学校的领导、专家,莅临该校(徽州师范中心小学)现场观摩,听了《按照“两个中心”的要求,办好“中心小学”》的专题汇报,考察了“行知园”,深受大家一致好评。
二、富堨中心小学陶研工作发展时期(1992-2004)
从1992年6月至2004年8月,我一直主持富堨中心小学工作,担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本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尽心尽力,做到无悔!当时,老校长刚刚退休,该校事业如日中天,我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真是喜忧掺半啊!喜的是学校有较好的基础,有一批朝夕相处的同事;忧的是在新老交替之际,如何使学校好上加好。我经过冷静思考后,提出了继续走学陶师陶的路子,明确了清晰的办学思路:即“一条主线”(稳定、巩固、发展、提高),“二个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勤工俭学效益)。并及时总结初始时期(近10年)陶研工作成功经验,将无意识、较零碎、较粗浅的陶研实验,逐步纳入有意识、系统化、专业化的轨道,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台阶,实现“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的目标。为此,在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陶研会、徽州师范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学校班子、全体教师反复酝酿,明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课题,认真拟定《富堨中心小学陶研实验方案》,做到以研兴教,以质兴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且把此课题研究贯穿这个时期的始终,取得了显著成果。 
《农村小学创造教育》课题(1993-2004)。此课题连续进行了三轮实验,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以《富堨中心小学陶研实验方案》(1993.10)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1、建立了组织机构,有课题顾问组、课题指导组、课题实验组;2、提出了具体目标: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造教育的实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教学做合一,培养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真善美新人,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本校办成具有特色的农村小学,为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3、拟定了任务与措施:(1)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对进行创造教育实验的认识,动员全体师生,做到人人参加此项实验活动。学习与培训计划另订。(2)争取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关心支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改外部环境。(3)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借鉴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实验创造教育,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遵循创造教育的原则,实行“六大解放”,培养儿童动脑动手、自学自得的习惯和能力,引发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提高创造心理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小主人的精神,以达教育教学的目的。 ①在所有学科教学中,始终要贯穿“创造教育”的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各学科要确定各自的教改实验课题,制订规划,进行实验,先从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幼教以及特殊教育(弱智儿)开始; ②组织兴趣小组,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引导并鼓励儿童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③每周开设一节“创造思维”训练课,教学有关创造发明的技法,进行创造思维的专门训练。& (4)以“行知园”为基地,对儿童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与农业科技教育,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同时做到面向农村,面向社会,使“行知园”成为镇农科教结合的中心。 ①在“行知园”的劳动实践中,让学生懂得每做一件事都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和怎样做,在劳力上劳心。为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计划,并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同时兼做本地农民的实用手册;  ②改造并发展“行知园”,具体规划是:第一,营建“绿色围墙”;第二,开辟一条长300米,宽1.7米的“行知路”,做到板车可直进直出;第三,改良梨子品种,引进“日本早花梨”、“日本苹果梨”等,进行高枝嫁接实验;第四,营建“银杏林”,并建银杏苗圃,分批将苗木发送给学生,每人2株,植在家前屋后、地头田边,逐步使富堨村成为“银杏村”(1994.4-5)。  (5)与家庭、社会沟通,为学校教育注入活力。①继续举办“家长学校”和“农民技术学校”,沟通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关系,并发展其办好教育与传播农业科技的作用;②继续巩固、发展校园“小三项”,即星星服务部、便民托儿所、红领巾理发室,努力提高社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③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第一,进一步地发挥拥军优属小组和送温暖小组的作用,定期为军烈属和镇敬老院老人做好事;第二,配合地方党政部门围绕两个文明建设,开展宣传活动;第三,组织学生到本镇“十大”科技生产基地参观、访问和实践,进一步开阔视野,亲身体验科教兴农的实际感受。
(6)在总课题下设立以下子课题组,制订具体计划,进行实验并定期总结与评估。①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组;②课外活动实验组;③社会服务实践组;④“行知园”农业科技实验组。 4、实施阶段:第一阶段(1993.9-1993.12),总结1985年以来,学校“创造教育”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组织实施,主要是进行加强师资培训,脚踏实地地实施新方案,在“做”字上狠下功夫,力求取得初步成果。 第二阶段(1994.1-1994.12)在总结第一阶段获得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对实施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扎实更科学地进行实验,力求取得突破性的新成果。 第三阶段(1995.1-1995.12)巩固、发展第二阶段成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以利于沿着创造教育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全校以陶研课题实验为龙头,认真落实《方案》,带动该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1994年10月《农村小学创造教育》课题被评为“优秀陶研实验成果奖”,受到歙县教育委员会、陶研会的表彰;1996年9月鉴于该校在陶研实验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再次荣获“陶研实验成果奖”,受到歙县教育委员会、陶研会的表彰;《农村小学创造教育》课题2000年度正式被歙县科研规划领导组批准立项,于2002年10月通过专家组验收,荣获优秀等次一等奖。2001年度省陶研会批准立项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创造教育》,于2006年1月通过专家组验收结题。  
在此期间,该校教师主动承担了几个子课题研究任务,大大丰富了《农村小学创造教育》课题研究的内涵。①<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仿宋_GB年3月,该校承担了由国家教委立项,世行货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珠数结合进行低幼儿童数学教育》研究课题(JG334)实验任务,1998年5月通过了专家组鉴定验收;② 2000年承担省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科学分类识字》下阶段实验工作,我们本着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组成课题组,大胆进行创新,拓展实验领域,经过2年多的艰苦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新成果。实践证明:《科学分类识字.&绝妙快识3000字》实验课本,不仅可供幼儿学习3年会认3000字,而且成为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自然、思品等学科的辅助教材,极大丰富了教育内容,有力地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综合效益。经过精心筛选的10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结合各自学科教学特点加以阐述,充分展示了课题实验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均在2003年11月《中国农村教育》杂志上发表,并通过专家组结题鉴定验收; ③市级课题《小学低年级珠心算教学与教材的研究》2002年10月经专家组鉴定验收荣获优秀等级。④《小学活动与作文》2003年3月荣获歙县首届科研成果优秀等级二等奖。⑤<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仿宋_GB年7月申报立项了歙县科技项目课题《徽梨品种改良》,争取资金1.8万元,对“行知园”徽梨果树实施“高位嫁接”,大量引进新品种,如“农达”、早丰一号、辛水、丰水、盛水等,不断加大科技含量,实现整个“行知园”徽梨品种优质化的目标,实现果子大小年不分的明显优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且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由科技辅导员组织科技兴趣小组同学定期进行观察,撰写了《小学生自然观察日记和科技小论文》集子一本。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深切地体会到农业科技的无限魅力。该课题 2003年8月荣获歙县科研成果优秀等级。  
此外,50亩“行知园”一直是该校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的基地,更是省、市、县“农科教结合”的实验基地,并向“农科教旅结合”发展。为顺应黄山市创办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发展,2003年春,该校根据“行知园”实际,校领导班子审时夺势,锐意创新,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农科教结合”上有新突破,那就是创造性地开展“农科教旅游”试验,努力发挥独特的城郊地域优势和千株果树的资源优势,让城乡中小学生及一般游客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进入“花园”,在累累硕果的金秋进入“果园”。我们的旅游特色突出一个“农”字(即农科教、农具展、农家饭等),逐步把“行知园”建成本市(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让广大城乡的青少年到“行知园”参观实践,领略大自然风光,陶冶美的情操,在“劳力上劳心”,进行科技推广普及教育和热爱“三农”教育。我们特别重视“行知园”景区环境文化建设,努力做到让每一棵果树和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充分发挥园内“农科教旅游”中的识字大课堂功能。来自城乡的中小学生在游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有效地培养他们热爱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生存素质。同时,实现“行知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跨跃式协调发展,为推动本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仿宋_GB年4月24日上午省老领导王光宇、省陶研会常务副会长沈培新、副会长汪权等,在歙县县委书记、县长的陪同下,莅临该校进行“农科教”调研,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行知园”“农科教旅游”基地。在调研过程中,省老领导都充分肯定了该校“行知园”从“农科教结合”到“农科教旅游结合”的路子,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实践,认为这是“农科教旅”结合的好典型。该校正在不断深入挖掘“行知园”的潜力,促使“行知园”成为“三园”目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宣传园;培养“四有”新人的育人园;带动农民奔小康的致富园。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效地实施了《农村小学创造教育》课题,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建立“行知园”(50亩)农科实验基地为两翼格局,学校办出了鲜明特色。1995年被评为“安徽省学陶师陶先进单位”;1996年被省教委首批评为“安徽省农村示范小学”;1998年建筑面积为926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竣工并交付使用;同年被省教委评为“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1999年被省教委评为“劳技(劳动)教育先进学校”;2000年荣获“全国三算教学先进学校”;2002年被省教育厅首批评为“安徽省家教名校”等。我本人于1995年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学陶师陶先进个人一等奖;全国学陶师陶先进个人等;撰写的数十篇有较高水准的论文,先后分别在天津、北京、太原、重庆、合肥、成都等地召开的全国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或中陶会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获奖,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如论文《实行教学做合一 培养真善美新人》一文,<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仿宋_GB年在《行知研究》第4期上发表;论文《实施创造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一文,1994年分别在合肥、北京、山西等省、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论文《学习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索“农村小学创造教育”模式》一文,1996年在重庆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荣获三等奖;论文《创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一文,2000年在《行知研究》第1期上发表;论文《着力培育“创造教育”的办学特色,主动发挥“中心小学”的中心作用》一文,2000年在中陶会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荣获一等奖;论文《从“长江、黄河”谈起》一文,荣获全国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三等奖,并在《中国农村教育》2001年上发表;《“行知园”是“农科教旅游”中的识字大课堂》一文,在《中国农村教育》2003年第11期上发表;论文《从“农科教结合”到“农科教旅结合”看“行知园”的发展》一文,2003年11月在全省陶研会“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交流,引起积极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10月安徽卫视“新闻观察”栏目播出了该校专访片《创造之路》;1997年11黄山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专家到该校进行调研,撰写了《从歙县富堨小学的素质教育看城乡基础教育的转轨》的报告,并在《黄山教育》上登载;2000年5月该校珠心算专辑片在安徽卫视《七彩路》栏目播放;2002年2月该校选派了8位“小神算手”赴省城合肥参加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安徽省2002春节少儿电视文艺晚会”,表演的《珠心算》节目,荣获一等奖。在此期间,学校先后接待过日本陶研专家、联合国项目官员、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等莅临检查指导; 同样具有里程碑标志的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座谈会、中国陶行知基金会会长座谈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师范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三次学术研讨会(简称“三会”)在中陶会会长方明、副会长罗明、韩邦彦、徐春轩、秘书长王铁成、管德明、陈秀云等率领下,于2000年11月13日至14月200余名领导、专家分二个半天,莅临该校实地参观指导,对学校陶研工作取得的成果领导、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一份好材料、二节好观摩课、一个精彩表演、一个令人叹服的农科教基地“行知园”。中陶会会长方明的题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陶会副会长韩邦彦的题词:“向富堨中心小学在深化教改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和敬意――行以求知知更行,努力开创新天地。”
&&& 三、桂林中心学校陶研工作成熟时期(2004-至今)
&  根据工作需要,我于2004年8月至今在歙县桂林中心学校任教,担任中心学校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主要分管小学部、幼儿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陶研)、语言文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团队)、精神文明创建、留守儿童、农远工程、科技创新、家长学校、教育宣传、乡村少年宫建设等,且坚持担任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任务。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变了,如何尽快选择突破口,打开工作新局面,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经过冷静思考,决定继续选择以陶研工作为突破口,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认真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桂林中心学校有深厚的学陶师陶根基。于是,我慎重其事地将陶行知先生巨幅画像悬挂在教师办公室醒目的正中央,开设“行知讲坛”,并主动征得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陶研会的大力支持,确定我校为省陶研会理事单位、黄山市陶研实验学校等。如<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仿宋_GB年12月申报省级课题被批准立项《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G05320),确定4个子课题组――自然资源实践组、社区资源实践组、家庭资源实践组、校园资源实践组等拟定方案进行实验,经过3年多的艰苦探索,于2007年3月通过专家组结题验收,同意圆满结题。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为后续顺利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开创了新的征程。
(一)建立校外“红领巾科技实践教育基地”,开展葡萄观察实践活动。
1、上海久富实验学校概况:歙县桂林中心学校所辖的上海久富实验学校,由上海经济开发区于2005年11月,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2006年10竣工并投入使用。它是一所村级完小,现有15名教师,学生数达200余人。该校将少先队活动与农业科普教育紧密结合,以“手脑并用,劳动创造,科学体验,快乐成长”为主题,坚持走科技实践教育之路,办学特色鲜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黄山市第一葡萄沟概况:宋村葡萄科技生产示范基地位于歙县东部的桂林镇,在县经济开发区内侧,距县城10公里。该基地地处布射河两岸,途经当时江村、岑山、宋村三个行政村,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目前,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其中3000亩已进入盛产期,产量达6000吨,产值2400多万元,仅此一项种植农民人均收入达6120元,现已成为安徽省皖南片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被誉为“黄山市第一葡萄沟”。所产葡萄不仅垄断黄山市场,而且已成功开拓省内外多家市场,并已登陆江西上饶、景德镇超市。为此,宋村葡萄基地被省、市科协及科委等多家单位确定为科普示范基地。
3、省级陶研课题研究成果:经过调研,我又了解到了桂林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很有实效,而黄山市第一葡萄沟(宋村)具有典型性,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个资源意义重大,很有价值。2007年3月我校承担了安徽省2006—2010年陶研会课题《农村小学生参与黄山市第一葡萄沟实践活动的研究》。经过近4年的一系列辛勤探索,本课题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此课题研究报告被评为优秀成果,且收录到《学陶师陶,开辟素质教育之路—安徽省陶研成果精粹集》中。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参与科技实践教育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创造热情,我校少先队组织成立了科技实践教育小队31个,聘请了爱心人士 40名为“校外科技辅导员”。在开展活动中,学校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全体学生要自觉服从辅导员、队长管理,做到定时、定户、定点,到葡萄基地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二是认真观察,细心思考,勤于记录,做到每位学生要有一本观察记录薄,填写《观察记录表》,撰写科技观察日记;三是在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四是每周一次科技实践活动后,各中队辅导员要及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观察记录表》和观察日记,及时予以评价。
每一次科技实践活动,学生们在鲜艳的星星火炬队旗指引下,头戴安全小黄帽,活跃在一块块葡萄田里,发扬团结合作精神,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学习本领,锻炼成长。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校外学习和生活,而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2)在参与科技实践教育活动中,促进了各科教学的生活化。
①葡萄沟里的科学。学生们认识了解“黄山市第一葡萄沟” 黄拇指、黑蜜、巨丰等20余个品种的名称、形状、颜色、成熟期、销售等;认识了解葡萄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摸芽、打顶、梳果、病虫害防治、催熟剂使用、葡萄田松土、施肥管理、修剪枝条、清理葡萄园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②葡萄沟里的数学。一是葡萄沟里的代数知识,如营养袋育苗、葡萄苗栽植、农药(催熟剂)配比、数量、单价、总价等数学问题;二是葡萄沟里的几何,如葡萄架搭建中长方体水泥柱子的体积、铁丝用量、葡萄架外围水泥柱子倾斜度等数学问题。学生到葡萄田里,量一量、算一算,提出大胆设想,学习身边有用的数学。
③葡萄沟里的语文。学生在葡萄田里实践、观察、感悟,与小伙伴们首先交流合作,畅所欲言,填写观察记录表;随后撰写“科学观察日记”或小论文,定期组织葡萄知识学术研讨活动,真正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目的,真正落实了大语文观。我们编印了《学生观察日记集》、《科技小论文集》等。
④葡萄沟里的艺术。在整个科技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受到美的熏陶。我们编印了《葡萄沟科技实践教育活动影集》。2008年7月我校自编自创自演的科普剧《葡萄沟里的笑声》,到安徽电视台参加“安徽省少儿科普剧电视大赛”,荣获“最佳创意奖”,并在安徽卫视“七彩路”栏目中播放。
(3)在参与科技实践教育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对“三农”的热爱感情。
①实行“六大解放”,“在劳力上劳心”。我们在有计划组织科技实践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单纯的书本“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从而解放他们的时间与空间,可以自主地到葡萄沟里学习喜欢的事物;解放他们的眼睛,学会观察,看到更加美丽的世界;解放他们的双手与大脑,学会劳动,学会思考,“在劳力上劳心”;解放他们的鼻子与耳朵,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聆听自然界美妙的声音……每一次科技实践活动,学生们都如同自由的小鸟在葡萄沟里快乐学习与生活。
②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种植、科技致富意识。学生亲身参与葡萄沟实践,深切感受到科学种植,科技致富的无穷魅力,大幅度提高产值,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给果农带来了经济实惠,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现代农民不仅需要依靠勤劳致富,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致富。从而引发他们创造意识、科技意识和环保意识,发展了创造思维,培养了综合素质。
③从小让学生深切感受家乡喜人巨大变化。“黄山市第一葡萄沟”的果农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成效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是致富的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二是农民的住房条件极大改善;三是日用家电纷纷进驻果农家中;四是交通工具日趋现代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4)在参与科技实践教育活动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自然资源,积极创造条件,与当地村“两委”、农民技术员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小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营造了宽松环境。同时,有效地锻炼了一支师资队伍,教师不仅高度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了强烈的资源意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科学、学习数学、学习语文、学习艺术的意识
,大大培养其综合能力,而且增强了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育科研的水平,更加懂得了“教育科研就是生产力”。以质兴校,以研兴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浓厚风气正在我校悄然形成。
另外,课内外结合也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一是由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校外学习资源,从校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是引导学生由课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与此同时,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遵循了小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身心发展特点,并以学生所学内容为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科技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4、陶研实验学校现场会议。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 8月歙县教育局在我校省级陶研课题实践基地----上海久富实验学校(江村),召开全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实验学校工作会议。出席今天会议有黄山市陶研会秘书长张俊杰、黄山市教育局陶研办主任程平、歙县陶研会会长王德祺、安徽省陶馆馆长左和平、歙县教育局副局长王秋冬,及各陶研实验学校校长或分管领导,还有尊贵的客人南京晓庄学院陶馆首任馆长、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团长汤翠英教授、南通市行知社区培训中心孙陈达校长等。陶研现场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桂林中心学校省级陶研课题实践基地――黄山市第一葡萄沟(宋村),同该校科技社会实践小队的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到学校查阅了陶研资料陈列室档案资料,观看了陶研活动展板;我代表学校交流陶研工作经验;汤翠英教授、孙陈运校长,发表即兴演讲,强调提出“早学陶早见效,真学陶真见效”,并交流了“师陶、研究、应用、发展、创新”深切感悟,全体与会者同声高唱最新创作的《陶研号子歌》把会议推向了高潮;市、县陶研会、教育局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我校开展陶研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积极评价,高度赞赏了我校省级陶研课题实践基地的风采,指出“农科教结合”要创新,要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2008年4月,我校被评为“黄山市学陶师陶先进单位”。
(二)开辟校内“上海久富弘德青少年科技馆”,开展黄山贡菊、大棚无土气雾栽培等实验。
1、黄山贡菊大棚实验。2011年,我校组织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辟了一个“上海久富弘德青少年科技馆”,进行“黄山贡菊大棚实验”,分为常规种植和实验区两大部分。吴兵老师自筹资金2万,请了挖掘机把校园里的3000余平方米荒地进行了整理,请了专业钻井队钻了一眼40米的深井,以解决灌溉和调温问题。在梅雨季节,由于校园低洼积水,及时组织排涝,菊花呈现出一片旺盛的长势,最终获得丰收。学生参与了黄山贡菊科学种植的全过程,这些科学实验必将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科技的力量。2011年12月,在歙县披云山庄举行了:庆丰收·“十二五”省级课题《农村中小学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开题会议。
2、建成了梦想中科技馆。2012年为加大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其科学素养,丰富校园生活,深化承担的省级重点课题,我校在上海久富实验学校兴建“上海久富弘德青少年科技馆”,这是一次大胆的艰苦的尝试! 吴兵老师经过几个月的忙碌,梦想中的科技馆建成了。在主体工程建设上,独立自主设计,且兴建了新颖的六边体锥形高架温室大棚1个,占地667平方米;兴建长方体高架温室大棚1个,占地667平方米;兴建半球形高架温室大棚1个,占地120平方米。在高技术农业上,种植优质草莓新品种,种植紫背天葵特色蔬菜等;无土栽培最先进方式――气雾栽培,引进应用3台微电脑控制系统安装完毕。但是,最终因经费缺乏,管理跟不上等方面原因,该项目无法继续,几乎到了崩溃边缘。尽管如此,但是此次有意义的实验和,积累了极其宝贵的
3、创建“上海久富青少年科技馆”。2013年3月,上海久富经济开发区总经理李华、董事长颜一行,捧着一颗赤诚的爱心,莅临上海久富实验学校视察,听取汪献忠校长汇报,看望全体师生,参观校园、科技馆等。尤其是对科技馆前期建设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华、颜当即表态,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和帮助,“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随后,在歙县人大原副主任凌成永、校长汪献忠、副校长汪志平一起,赴上海久富经济开发区汇报科技馆建设方案,68
&“上海久富弘德青少年科技馆”建在上海久富实验学校(江村)校园内,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此项目从2013年7月----11月底,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竣工,并进入了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为:一是在主体工程建设上,独立自主设计且兴建“上海久富弘德青少年科技馆”,其主要有2个建筑馆(室)组成,即科技活动室,为一列“追梦号”快速列车,共有9节车箱,有科学超市选材室、科学操作室、创新启迪室等;高科技农业大棚就是候车室,寓意为青少年从此登上通往科学领域的高速列车。&二是在高科技农业方面,无土栽培是最先进的栽培方式――气雾栽培和一叶一芽快繁技术,引进应用4套微电脑控制系统;在创新科学活动方面,制作展品、展板,选择材料,学习操作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科技意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为当地高科技农业发展起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项目产生很好社会效益。
(1)师生开阔视野。随着,“上海久富弘德青少年科技馆”进行运行阶段,师生实行“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陆续组织低、中、高年级全体小学生,到科技馆中进行轻松、自由、自主的探究科学,积极参与了“观音豆腐”苗木剪枝、迁插、喷灌、管理、起苗、销售等全过程,以及无限番茄、太空南瓜、红豆树育苗等植物实验情况。师生在科普实践体验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科技意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并撰写了大量科技习作,第一、二期优秀作品汇成了集子。
212“上海久富弘德青少年科技馆”知名度不断攀升,先后接待了
3 2011年8月,全省“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推进会”在上海久富实验学校进行现场观摩。团省委副书记周密,及各地市团委干部60余人参会。 2011年9月,我校六年级学生胡兆星被评为安徽省第三届江淮“科普好少年”荣誉称号。 2012年3月,胡兆星为《科学》课教材纠错行动,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编辑部称赞,得到了全国30余家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 2013年5月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陈杰、江欣屏同学发明作品《气雾栽培泡沫板快速打孔器》荣获三等奖;2013年9月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批准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电动铲地工具”、“大空间种植大棚”、“大棚除雪装置”;2013年11月在黄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鲍涛涛同学发明作品《可调高度的电脑显示屏》、吴明骏同学发明作品《活动能力弱的人的方便裤子》、弘德科技小组作品《黄山贡菊种植研究的实践活动》均荣获二等奖;2013年11月吴兵老师在 “安徽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3年11月汪志平、吴兵老师《科学超市---孩子做科学的自由时空》在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中荣获一等奖。& 2014年4月,在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中,汪志平老师发明作品《收折式展板架》荣获一等奖。
这个时期,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严谨治教,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办学特色明显。我校成功打造了10张亮丽名片,先后获得以下殊荣:中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安徽省陶研会会员单位;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安徽省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百强网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安徽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在“国检”、“省检”中获好评;明德项目被评为“全国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11项国家级、省级课题批准立项,有8项己圆满结题;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成绩喜人,得到安徽省教育厅表彰。 与此同时,我校先后接待了雅典、南非学者,意大利、雅典代表团,美国、加拿大、日本友好爱心人士,香港、台湾访问学者,全国明德项目(攀登英语)现场会议代表,及各级领导,得到一致好评。
同样具有里程碑的大事是,201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在中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谢若望、黄山市陶研会副会长、市教育局副局长徐荣华、歙县陶研会副会长、县教育局副局长王秋冬等陪同下,莅临桂林中心学校调研指导工作。朱小蔓会长观看了学陶师陶工作展板;听取了汪献忠校长工作汇报;深入到多媒体教室与该校教师一道,听了一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还与学生亲切交谈。朱小蔓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委员会思想品德课学科组组长,就2011年版修订课标理念作了深入浅出地诠释,与学科教师进行了广泛交流。并欣然为该校题词:“桂花飘香,桃李满园”。
四、几点体会与反思
回顾本人从事34年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伴随学陶师陶,进行有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我始终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始终从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大视野,将教育融入于广阔的农村,让学生紧密地联系农村生活实际,不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而且更为有意义的是增加了对农民的思想感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后备军和接班人。
(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我们始终坚持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和学都要在做上下功夫;坚信“认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好教育。”
(二)坚持与农业携手,实行“科学下嫁”。
即把科学下嫁给农民,下嫁给儿童,要把科学普及到老百姓中去。充分利用农村农业科技资源,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一系列科技实践教育活动,做到由课堂到校园,再延伸到校外,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三)学陶师陶,贵在实践,难在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坚持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真切地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劳力上劳心”,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本土的陶研工作新路子。
(四)学陶师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新课标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二者合二为一,而决非“二张皮”。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始终紧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才能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民主、宽容、和谐的好教育。
(五)加深对陶行知先生的情感,增强学陶师陶的自觉性。“行知故里,教育强县”。作为行知先生家乡的后来人,我们要满怀深情地理直气壮地积极开展学陶师陶活动,理所当然地更加自觉地学习陶行知,宣传陶行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唯有如此,才无愧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陶行知式的人民教师!
编辑:方有来
上一篇:没有了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环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