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种植多少克毒品判死刑原植物罪怎么判

闫润清:探讨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中的问题
时间: 15:06:00作者:闫润清新闻来源:正义网
  一、案情
  2011年4月,家住河北省阳原县东城镇水峪口村的梁某听说卖罂粟可以赚钱,遂从他大伯家拿来罂粟籽在自家院中种植罂粟,平时由他自己负责浇水护理。日,梁某得知民警去水峪口村踏查铲毒时,在情急之下把罂粟拔掉扔在自家地窖后逃跑,经清点共计1510株。日,梁某到阳原县公安局自首。法院认为,被告人梁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1510株,数量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1条第1款规定,判决梁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5000元。 判决后,梁某未提出上诉,检察院亦未抗诉,该判决生效。
  二、司法实践中关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几个问题探讨
  我国刑法第351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三)抗拒铲除的。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刑法规定的众多犯罪中,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比较简单的犯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有些情况的界定还相对模糊,各地的执行标准不一,为了维护司法的权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一是行为人并不知道种植罂粟是违法的,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罪与非罪如何界定;二是行为人在收获罂粟即割取津液后将其晒制成鸦片,此种行为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三是行为人在得知民警去踏查产毒时,在警察未发现之前情急之下把未成熟的罂粟拔掉,此种行为是否该认定为“在收获前自动铲除”;四是在何种情况下属于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五是在什么情况下属于抗拒铲除,使用暴力与否对定罪有何影响。
  (一)毒品原植物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毒品原植物主要包括罂粟、大麻、古柯、咔特树、仙人球毒碱、麦角菌等。从本质上来讲,毒品原植物是指含麻醉性生物碱较高的植物。国际禁毒公约和各国国内法予以管制的主要是罂粟、大麻和古柯三种。我国刑法只笼统规定“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而没有指明这些植物所代表的具体种类,实践中必然会出现对某些植物(含有微量鸦片)能否认定为毒品原植物的问题。因为罂粟、大麻、古柯在植物学中分别代表着多种同类的植物,而这些不同种的植物虽然名称相同,但其麻醉性物质的含量却有很大差异。以罂粟为例,罂粟有50多种,其中可提取吗啡类毒品的主要是鸦片罂粟一种,其他多为观赏植物。日,《北京青年报》以较大篇幅报道了这样一则案件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农妇岳某种植了13830株冰岛罂粟花,当地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冰岛罂粟花属于毒品原植物,岳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而在与此相关的另一起案件中,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冰岛罂粟花不是毒品,而是园林观赏植物,可作花卉种植。冰岛罂粟花是不是毒品?两地法院做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究其原因,在于两地司法机关认定毒品原植物的标准不统一。因此,确定某种植物是不是毒品,不能仅以名称来判断,还要结合该种植物的本质,即能否从中提炼出一定量的毒品来。
  (二)主观故意仅为自用能否阻却刑事违法性
  在司法实践中办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农民由于地处偏远地区,文化水平低,他们并不知道种植罂粟的危害性,只知道人吃了罂粟可以止痛、镇咳,牲畜吃了可以治疗家畜、家禽病。毒品原植物是制造毒品的源泉,我国之所以严格控制管理毒品原植物的种植,就是为了切断制造毒品的“根”,防止毒品泛滥,危害国民身体健康。毒品原植物并不是毒品,如果种植人主观上没有提供毒品原料制造毒品的故意,能否阻却其行为的违法性,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构成非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为了制造毒品,或是以营利为目的。有观点却认为上述观点并无法律根据,法律规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其目的是铲除毒源,防止毒品危害人们的健康,并无为制造毒品或营利目的的规定。还有观点认为,如果有材料证明,行为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目的在于为自己制造毒品,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但属于犯罪预备。而有的论者认为这种观点有所不妥,他们认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独立的犯罪,但如查明行为人有贩卖的目的,其持有毒品的行为已进入贩卖毒品的着手阶段,而不是预备阶段,应构成贩卖毒品罪。
  笔者认为,我国禁毒法规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规定为违法犯罪行为,是出于对毒品原植物种植严格管理的客观要求。种植此类植物数量较大的,即构成犯罪,而不要求有特定的犯罪目的,只要行为人明知是毒品原植物而仍然故意非法种植即可构成,至于行为人是出于观赏目的,还是出于出售牟利目的,亦或制取毒品的目的等,都在所不问。在此笔者也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认识到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性,避免他们由于无知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与制造毒品罪的界限
  种植与制造咋一看区别明显,不易使人产生错误理解,但实践中的情况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在此有必要分析如果行为人割取津液后将罂粟汁晒制成鸦片的行为是否能认定为制造毒品。有的人认为,将罂粟汁晒制成鸦片的行为已构成制造毒品罪,根据吸收原则,择一重罪论处。有的人认为,此种行为在客观上已触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与制造毒品罪,应实行数罪并罚。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在司法实践中也未统一认识。
  笔者认为,不宜将割取津液晒制成鸦片的行为认定为制造毒品罪。制造是指对毒品原材料的提炼、加工等工业性质的行为,种植是指播种、施肥、除草等农业性质的行为。“种植”是“制造”的前提和基础,“制造”是“种植”行为的发展方向。行为人将割取的津液晒制成鸦片,在客观上只是一种储存方式,至此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彻底完成,此种晒制行为仍包括在种植的范围内。另外,此种晒制行为并不是制造所具有的含义中的工业性质的行为,晒制是自然完成的,没有经过人工的任何提炼,完全是“天成”,不可能将其包括在有人的创造性行为在内的制造行为当中。如果行为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加工,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不实行数罪并罚。但是,既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又利用其他毒品原植物制造毒品的,则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四)如何认定“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刑法第351条第1款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强制铲除的另一面即是自动铲除。案例中的梁某在得知民警去踏查铲毒时,为了避免民警发现其种植的罂粟,逃避法律追究,而在情急之下将罂粟铲除的行为并不符合自动铲除的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自动铲除需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第一,行为人须在收获以前为铲除行为。收获以前是指在割取津液之前,即完成种植的最后一道工序之前。第二,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铲除。行为人无论是自己认识到了种植罂粟的违法性,还是经过亲友规劝或者有关部门的宣传教育而了解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只要是行为人从内心深处已经彻底放弃了种植罂粟的行为,就应认定为是“自动”。第三,铲除行为必须彻底。这里的彻底是指经过铲除后,没有再获取津液的可能。案例中的梁某虽然把罂粟铲除了,但这并不是他自己的内心所愿,而是迫于怕民警发现而给予处罚的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而且难以避免梁某再次种植罂粟。如果不对此种铲除行为予以处罚,也会使有些人产生侥幸心理,如果民警来踏查就及时铲除,不来踏查就可以躲过一劫,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可能会造成种植罂粟面积的扩大,给扫毒工作造成困难。
  (五)怎样理解“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如何正确理解此种情节,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界都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是指曾经因为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或者强制铲除过,而行为人又种植任何数量的毒品原植物的。有学者认为是指经公安机关批评教育或者治安处罚,行为人自动或被强制铲除后又非法种植的。笔者认为理解“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需要弄清楚以下问题:第一,公安机关处理的措施包括哪些。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处理的措施范畴应当包括公安机关在职权范围内的任何处理形式,既包括行政拘留、罚款,也包括治安处罚、强制铲除、警告、批评教育等。第二,前后两次种植的毒品原植物有无数量限制。笔者认为,两次种植的数量不应有所限制为宜,即只要前次行为经过公安机关处理过,无论后次种植数量的多少都不影响定罪。当然,如果后次种植数量极小时,可以按照“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来处理。第三,前后两次种植行为有无时间间隔的限制。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刑罚的目的,规定一个适当的期限很有必要,适当的期限究竟有多长,目前尚无定论。太短起不到遏制犯罪的作用,太长则有损法律的严肃性,在此可以参照一般累犯的时间间隔即五年。构成累犯需前后两罪均是故意犯罪,超过五年而没有实施同样的行为,说明行为人已经改过自新,五年的时间间隔可以起到遏制犯罪的效果。
  (六)如何界定“抗拒铲除”行为
  如何正确理解“抗拒铲除”行为,需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抗拒铲除的对象是否仅限于公安机关。笔者认为,从目前来看,可以强制铲除毒品原植物的主体不仅限于公安机关,如国家禁毒委员会2000年制定的《国家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明确规定有权铲除毒品原植物的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
&&&&第二,抗拒铲除的行为方式。抗拒铲除的方式主要有暴力、胁迫及其他方法。暴力、胁迫方式比较好界定,其他方法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界定起来比较模糊,比如软磨硬泡、言语谩骂等方式是否能认定为此处的抗拒铲除的方式,各地在认识上存在差异。笔者认为,仅是采用轻微的抗拒行为,如上提到的软磨硬泡、言语谩骂等不足以阻碍执法机关的铲除,对此可对行为人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即可。
&&&&第三,实施抗拒铲除行为的主体范围。笔者认为,实施抗拒铲除行为的主体必须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者本人,而不是其他人。因为其他人不具备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这一基本条件,如果其他人采用暴力或者胁迫方式参与抗拒铲除活动的,应以妨害公务罪对其进行处罚。
&&&&第四,抗拒铲除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如何定罪。笔者认为,实践中抗拒铲除的行为比较复杂,认定处理时要区别对待:如果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没有达到数量较大的标准,也不具有“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的情形,在抗拒铲除时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如果行为人已具备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前两种情形的,即已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情况下又抗拒铲除的,对抗拒铲除行为应单独处罚,即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与抗拒铲除行为构成的相应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作者系河北阳原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责任编辑:周怡灵]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京公网安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中国裁判文书网
&&/&&&&/&&&&/&&
高某、范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河北省赤城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4)赤刑初字第112号公诉机关赤城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高某(乳名:永军,绰号:眨眼),农民。日因犯贩卖毒品罪被赤城县人民法院判处管制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日因涉嫌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被赤城县公安局刑事拘留,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赤城县看守所。被告人范某(乳名:爱永),农民。日因涉嫌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被赤城县公安局刑事拘留,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赤城县看守所。赤城县人民检察院以赤城县院公诉刑诉(2014)8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高某、范某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于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日立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于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赤城县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于武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高某、范某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2014年4月初,被告人高某、范某伙同赵长城密谋种植罂粟后,便一同至赤城县龙关镇安家沟村东南梁头沟渠里拓荒面积为393.85平方米的八块地里共非法种植罂粟1314株。日16时许,公安民警将正在该地块割取罂粟津液的高某、范某当场抓获。其所种植的罂粟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后被全部铲除。上述事实,二被告人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赤城县公安局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抓获经过;扣押决定书、扣押物品文件清单、随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单;证人陈某的证言、赤城县公安局现场勘查笔录、现场方位示意图、照片说明;赤城县人民法院(2009)赤刑初字第48号刑事判决书;户籍证明信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高某、范某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规定,非法种植罂粟1314株,其行为均构成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高某有犯罪前科,应当从重处罚。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二被告人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二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百五十六条、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高某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日起至日止。罚金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缴纳。)二、被告人范某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日起至日止。罚金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审 判 长 陈 勇审 判 员 刘 勇人民陪审员 王 喆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四日书 记 员 侯素云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三)抗拒铲除的。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五十二条: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第五十三条: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第三百五十六条: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一、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
二、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四、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
&&|&&&&|&&&&|&&&&|&&&&|&&
Copyrights(C)最高人民法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100745 总机:010- 举报:010-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构成要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3.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概​念​、​主​观​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客​体​要​件​、​刑​法​条​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周爱琴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一案 - 判裁案例 - 110网
您的位置: &&
&& 案例正文
周爱琴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一案
公诉机关江西省广丰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周爱琴,女,日出生,汉族,江西省广丰县人,小学一年级文化,家务,家住江西省广丰县东阳乡社后村樟树底27号;因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于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5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广丰县看守所。广丰县人民检察院以广检刑诉(2010)9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周爱琴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于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广丰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朱建辉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周爱琴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广丰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09年冬季,被告人周爱琴为治胃病,从杨天全拿了两颗罂粟果实种植。2010年5月份,经村民举报,被告人周爱琴所种的罂粟经广丰县公安局清点共有1409株,罂粟清点后被铲除。公诉机关当庭宣读和出示了被告人周爱琴的供述,证人杨天全、罗某、祝岳程、包忠祥、周成节的证言,扣押物品清单,物证照片,检验鉴定报告,常住人口信息表。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周爱琴明知是毒品原植物而非法种植,且数量较大,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之规定,应当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请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周爱琴辩称,其不知道罂粟的数量且不知道罂粟是有毒的。经审理查明,2009年冬季,被告人周爱琴和杨天全聊天时说到自己的胃不适,经常会引起发呕。杨天全就想起他曾经向一个陌生男人买了两颗罂粟果实可以治疗胃病,杨天全就对周爱琴说给她两颗罂粟果实让她自己种,并告诉她要种在偏僻的地方。周爱琴得到罂粟果实后,到同村熊希根家的后院挖出一块地。由于熊希根全家外出打工,家里的房屋由周爱琴看护,熊希根家的后院菜地四周有围墙,比较偏僻。周爱琴把两颗罂粟果剥开,把果实里面的种子撒在地里。第二年,地里生长出许多罂粟苗,在春天开花,5月份这些罂粟已经结果。日,广丰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东阳乡社后村村民的举报,发现在熊希根家的后院菜地的罂粟是周爱琴所种。经清点种植罂粟共有1409株,后即把这些罂粟铲除。认定上述犯罪事实的证据有:1、被告人周爱琴的供述,证实其种植罂粟的事实经过。2、证人杨天全的证言,证实其给周爱琴罂粟果实两颗的事实经过。3、证人罗某的证言,证实其举报的事实。4、证人祝岳程、包忠祥的证言,证实周爱琴在熊希根家后院菜地种植植物的事实经过。5、证人周成节的证言,证实其妻周爱琴种植的事实。6、扣押物品清单、物证照片,证实扣押罂粟1409株的事实。7、物证检验报告,证实送检的罂粟中含有吗啡毒品成分的事实。8、常住人口信息表,证实被告人周爱琴身份的事实。上述证据,经庭审出示和质证,证据来源合法,且能够相互印证,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周爱琴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违反毒品原植物种植管制法规,私自种植罂粟毒品原植物1409株,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被告人周爱琴归案后能主动坦白自己的罪行,且能主动交纳了罚金,可酌情从轻处罚;庭审中,被告人周爱琴辩称其不知道罂粟的数量,经查,有物证照片以及广丰县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单等证据予以证明;同时,其提出不知道罂粟是有毒的,经查,与证人杨天全证言及其在侦查机关的供述等证据不相符,故对此辩解意见均不予采信。根据被告人周爱琴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周爱琴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已交纳)。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日起至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审&&判&&长&&&&刘&&小&&翠                       人民陪审员&&&&洪&&晓&&芳                       人民陪审员&&&&刘&&&&&&红                        二0一0年八月十八日                       书&&记&&员&&&&徐&&姗&&姗
==========================================================================================
==========================================================================================
相关判例: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最新已解决问题
热门裁判文书
按地域找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携带毒品多少判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