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最长时间期满检察院转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什么意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警惕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异化
相关报道专题
  【财新网】(实习记者 钟馨)长期从事刑事诉讼案件办理的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合伙人施杰律师在提案中建议,将指定居所监视居处的审批权提高到省一级检察院,指定居所应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施杰对财新记者表示,中规定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施针对重大的贪污贿赂等案件,防止出现有碍侦查的情形。实践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已经出现被滥用和异化趋势。“一些很小案子都在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我办理过的一个县级医院院长的案子,都对嫌疑人使用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细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规定,除无固定住处的采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外,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现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往往已经成为比刑拘还更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这是与立法原意相违背的。”施杰告诉财新记者,有些地方法院、检察院,甚至县一级的法院、检察院都纷纷建立起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基地”,这些地方的选址往往在相当偏僻、隐秘的地方。一些指定居所监视居所正在演变变相成为“黑看守所”。
  施杰说,实践操作中,一些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嫌疑人、被告人被关在一个狭窄的房间里,需24小时面对侦查人员轮流的“看护”。“这是一种类似双规的状态,会给嫌疑人产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并且法律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时间可以长达六个月。”施杰说,他的一些当事人事后曾经表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说的不是事实,只是为了早日离开那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所获得的笔录,能不能作为证据,实践中还没遇到。但将来有办案机关用这个证据,我们就要申请排除。”施杰说。
  目前法律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地点和监督缺乏明确的规范。施杰担忧,指定居所会成为滋生刑讯逼供的温床。
  “把犯罪嫌疑人送到看守所,看守所就成了侦查人员与嫌疑人之间的一层防火墙,看守所会对侦查人员进行隔离,不会让侦查人员在看守所里打人。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缺少这层防火墙,缺少制度约束,极容易滋生刑讯逼供。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机制,很难保障侦查人员此时不使用一些非正常的询问方式。”施杰说,“如果一旦发生刑讯逼供的行为,嫌疑人的权利很难保证,因为取证太难了。”
  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错案是否需要进行国家赔偿,目前尚无明确规定。施杰在提案中写道,“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虽然不属于拘留、逮捕等羁押性措施,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性质。”
  施杰认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亟需进入国家赔偿范畴。“实际上限制了人身自由,但是又得不到相应的救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可以折抵刑期,就是法律上也承认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准羁押的性质。”
  施杰在提案中建议,将指定居所监视居处的审批权提高到省一级检察院,由检察机关加大执行监督力度,开展不定期巡查,收集监督信息,并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
  施杰对财新记者坦陈,这些建议其实都只是些应急的方式,是在现有制度下的无奈之举。如将审批权提高到省级检察院,只是通过省级检察院的把关,去减少一些风险。“实践中,省级检察院面对本省的案子,特别是检察机关自侦的职务犯罪案件,省级检察院来批,也并不困难。”
  施杰认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制度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存在对人权造成伤害的潜在可能性,他此次提案的主要想法还是想把这个问题先提出来,希望能引起足够重视。■
责任编辑:陈宝成 | 版面编辑:王永
更多报道详见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张红力 | 文 03月23日 17:15
财新记者 李雨谦 陈慧颖 03月12日 15:43
财新记者 王和岩 见习记者 范小舟 03月05日 19:53
财新记者 于海荣 邢昀 03月04日 11:38
记者 邢昀 03月15日 14:59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wuyang
微信号:on_equaducation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具体规定 - 110网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希望您早日解决问题.
最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具体规定咨询
免费咨询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具体规定推荐律师
江西 南昌市
按地区查找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具体规定专长律师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具体规定相关法律专题浅析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 / 已阅4223次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如何有效防止侦查机关权力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成为贯彻新刑事诉讼法中的重大问题。根据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有机统一的立法精神,需要明确“居所”的范围,适用罪名的种类,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如何建立内部制约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的国家赔偿制度和刑罚制度。
一、全面理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一)指定“居所”的范围。
综合法学词典和普通词典的解释,“居所”是指短时间居住的场所或者自然人临时居住的地方。“指定“居所”的范围多数人认为,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3 条规定中“指定的居所”是指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犯罪嫌疑人原有“住处”、“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以外的可以临时居住的处所,“羁押场所”是指看守所;“专门的办案场所”包括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专门设置“办案点”以及公安机关依法设置的留置候问室。根据立法精神,笔者认为,还应当排除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各类办公场所,否则该办公场所必然转化为“专门的办案场所。
(二)关于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范围。
刑诉法修正案通过前,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修订意见便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3 条第1 款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据此,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范围应当有两类:一是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固定住所进行限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固定住所,而又符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2 条规定的监视居住条件的,可以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二是根据案件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保障侦查需要进行限定,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可以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仅是保障刑事诉讼的需要,也必然涉及错误决定和执行的国家赔偿及审判后的刑期折抵等问题,明确其适用的案件范围,对于我们认真领会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立法意图,准确执行法律,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三)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与纪委“双规”区别。
双规是纪检机关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具有行政性,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被指为将纪委“双规”措施纳入法制轨道。但二者有本质不同。
1、审批的程序不同。实施“双规”前,经纪委常委讨论同意,并备案后才能实施,其中,县处级需经市局级向省部级备案,市局级需向省部级备案,省部级则需向中纪委备案。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仅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实施。
2、产生的后果不同。“双规”时间忽略不计,不折抵任何期限。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能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因此,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应当慎重,错误时应当获得国家赔偿。
因此,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是纪委“双规”的曲线入刑,而是加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策略,检察机关应当借鉴纪委的“双规”经验,提高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使用与效力。
二、赋予检察机关侦查特别重大贿赂案件可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现实意义。
完善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增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提出的修法建议。其立足点是将监视居住定位为减少羁押的替代性措施,划分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及逮捕之间强制程度的梯度,实现强制措施体系内的合理架构,使监视居住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为检察机关侦查重大贿赂案件,提供了一个新的介于羁押与非羁押之间的一种强制措施。
赋予检察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有利于推进反腐败工作。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大量使用,改变了司法实践中由“纪委双规――纪委将案件移交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再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的办案模式,防止办案中泄秘事件的发生,犯罪嫌疑人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进行串供。同时能让检察机关延长侦查办案时间,有利于检察机关掌控办案进度,防止超期羁押。
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 “指定居所”的范围不易界定。
实践中指定居所的空间范围不易把握,设定的区域过大会增加对被监视居住人监管的难度,区域过小又难免产生变相羁押之嫌。修改后刑诉法对指定居所的界定仍较为模糊,并未对指定居所的具体范围加以规定,73 条仅仅在立法上明确指定居所的地点排除羁押场所和专门的办案场所。
实践中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8 条的规定,“指定居所”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为犯罪嫌疑人指定的犯罪嫌疑人原有“住处”、“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以外的生活居所。但不可否认,这样的规定给予办案机关的可操作空间过大。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对此没有细化的规定,如何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指定的居所及活动范围,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的限制程度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现实中容易导致同案异处的混乱局面。
(二)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实施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
根据刑诉法规定,监视居住的适用由公检法机关自己决定,并统一由公安机关执行。三种特别犯罪需要在指定场所监视居住的须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此处公检法三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之间权力如何进行划分难以分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由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但由于检察机关自身在适用此措施时也存在相应的决策权,这种自我监督机制的设定不免产生现实上的监督乏力。由于立法上未能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对违法执行行为便难以有效地预防和抑制。
四、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制度化完善。
(一)完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4 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对限制相对人的人权的较大强度,其内容和意义都无可厚非。笔者想要指出的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限折抵刑期的规定,涉及刑期确定的问题,应当属于刑事实体法规范的范畴。在我国刑法总则第3 章第1 节刑罚的种类的规定中,有关刑期折抵的规定散见于刑法第41、44 和47 条,分别规定了判决前先行羁押的, 羁押一日折抵管制刑期二日、折抵拘役刑期一日和折抵有期徒刑刑期一日。为使立法技术的统一和法律体系的完备, 笔者以为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4 条的内容,应当采取相同的立法技术, 将其分别规定在刑法第41、44 和47 条,既有助于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体系完整, 又方便法律的引用和操作。
(二)确定自行获取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情况制度。
现行刑诉法规定的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主要是通过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来发现监督线索,以书面审查为主的审查方式,难以有效地发现在适用监视居住上存在的问题,应完善自行获取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情况获取制度。
1. 构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向检察机关备案机制。在决定机关做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之日起3 日内向检察机关报送有关的法律文书,执行机关应定期告知检察机关相应的执行情况,在变更、解除、撤销该强制措施时之日起3 日内向检察机关报送有关的法律文书。
2.建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跟踪机制。除被动地了解决定、执行情况,检察机关必须积极地行使监督权,通过案件跟踪机制了解情况。对监视居住执行情况和适用条件的判断不能一劳永逸,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判断过程,对于已备案的案件,检察机关也应主动地定期去检察,倾听被监视居住人的想法。
(三)增加对错误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国家赔偿的立法建议。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对于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的强度,应当高于普通的监视居住,低于拘留和逮捕,一般认为是一种半羁押状态。而且法律也规定了对于这种半羁押状态,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刑期在确定被告人的具体刑罚和刑期的时候,要进行相应的折抵。由于侦查、起诉以及审判等诉讼行为不可避免地存在发生错误的情形,那么对于错误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法律应当设置救济的途径,以维护公民合法的权利。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在国家赔偿法中增加规定,对于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如果错误适用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应当赋予其依据相关的决定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对监视居住的实际期限比照拘留、逮捕的赔偿额度,减半进行国家赔偿,救济公民受损的权利。
  河北省景县人民检察院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网友评论&&&&&&&
《法律图书馆》公众微信
关注《法律图书馆》网站公众微信号,即可每日获取最新的法规法规,法治动态等法律专业信息。
关注方法: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law-lib
凡购《新法规速递》安卓手机版服务三年,赠预装法规软件的最新款七寸平板电脑一台。购一年服务者,另有U盘赠送。
软件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法规50万件,离线查看本地法规3万件,还可以实时下载最新的法规到本地。
软件有免费版可
&软件收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性法规约13万件。“云检索”功能,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浏览50万件法规,可下载收藏浏览过的法规。2013年推出免安装绿色版
软件可以免费,但未注册用户不提供更新和在线检索服务。
&&&收录1949年至今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事务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英文法律、英文行政法规、英文地方性法规;各地裁判文书、仲裁裁决、合同范本、法律文书、立法草案、法规释义、参考文件等信息;数据库记录近60万件,每天增加法规数百件。
提供数十种组合检索方式,并有自定义首页,收藏法规,保存浏览检索记录等多种个性化功能。
系新法规速递软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兼具数据本地化及云端查询功能,使用本软件将与您的手持终端完美结合为一部掌上法律宝典。
本软件适合安装在使用苹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或平板电脑上(iPhone或Ipad)。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法规50万件,离线查看本地法规3万件,还可以实时下载最新的法规到本地。软件有可在Apple Store下载使用。
使用4G的U盘,方便您将法规数据库随身携带,在不同的电脑上方便使用。同时也可以当作普通U盘使用,复制拷贝文件。软件功能和完全相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刑期折抵的立法完善--《人民检察》2013年19期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刑期折抵的立法完善
【摘要】:正修改后刑诉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此项立法打破了监视居住不能折抵刑期的立法缺陷,为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刑事法律规范保障。但是,笔者认为,修改后刑诉法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立法规定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925.2【正文快照】:
修改后刑诉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此项立法打破了监视居住不能折抵刑期的立法缺陷,为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刑事法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培新;;[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吕昌燕;;[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吴晓颖;;[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杨正万;;[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袁志培;[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周伟;[J];法学杂志;2000年05期
章其彦;[J];唯实;2005年10期
张禄兴;;[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张禄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邱兴隆;[J];中国律师;199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阳;;[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杨浩;伊兵;;[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宋剑锋;任丽敏;;[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周宝平;彭今香;;[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李松峰;;[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刘义辉;;[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刘庆华;王加睿;;[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戴萍;赵靖;;[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王利平;李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朱小芹;戚进松;;[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守林;[N];检察日报;2005年
孙涛;[N];检察日报;2007年
孙涛;[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南京大学法学院 章其彦;[N];江苏法制报;2005年
本报法律组;[N];检察日报;2007年
吴桂富;[N];检察日报;2007年
王富强 冒朋举;[N];江苏法制报;2007年
王亚生;[N];检察日报;2000年
王富强 冒朋举;[N];检察日报;2007年
如皋市检察院
高虹;[N];江苏法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茂宝;[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郭烁;[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胡昊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王守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袁劲秋;[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秦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余为青;[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钟得志;[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王建明;[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袁锦凡;[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华娟;[D];广东商学院;2013年
杜红翠;[D];河北大学;2011年
谭曙平;[D];湘潭大学;2013年
庄越明;[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张亮亮;[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顾汀汀;[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窦克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李超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谢菲;[D];湘潭大学;2013年
刘冬;[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淦被福建警方刑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