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个人总是吵架创新总是从西方开始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东方电气集团董事会秘书张林超依然对今年5月30日上午近一个小时的场面记忆犹新:那是来自一场为时不长的造访——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CEO伊梅尔特一行,在与东方电气集团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GE中国创新中心参加其揭牌仪式时,“顺访”了这位不可忽视的“邻居”——东方电气集团总部。回忆当时的场景,在约一个小时的参观与交流中,伊梅尔特反复重复着一句话,“GE是伟大的公司,东方电气(DEC)也是。”但作为全球电气行业巨头,GE却在数年前就放弃了水电设备的生产。
大约4年前,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在纽约出席了一次伊梅尔特与中国企业家的面对面交流。当问及GE放弃水电设备的原因,伊梅尔特当众回答的大意是:“GE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是,如果其产业没能位列全球三甲就放弃。而中国公司的水电设备设计与制造,已经取得了不起的进步!”
其实,东方电气与GE还是有些缘分的,许多年以前,GE前任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卸任前,专程来中国举办了告别活动,东方电气也很荣幸地受邀出席了在上海的一场告别晚宴。
奠定“六电并举”发展基础
总部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发电设备生产历史。其水电设备是东方电气的起家产品。但多年来,除了加强水电设备强项的研制生产,这家企业还不断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使之如今已成为涵盖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发电在内的我国最完整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并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发电设备产量,该集团已奠定“六电并举”的产品格局,这在全球绝无仅有。
为何不断尝试新兴能源发电设备?集团下属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军对此解释道,“单一产品的抗风险能力有限,要想基业长青,做百年老店,就要多电并举,相互支撑、弥补”,并能切实做到“西方不亮东方亮嘛”,他笑称。“比如火电设备要利用煤资源,而煤不可能无穷无尽,加上还有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火电设备的比重近些年下降不少,而风能、核能、太阳能等设备在国家倡导新型能源的背景下上马。”据悉,2005年,火电设备占了集团全年订单的70%以上,而现在已经下降到50%左右,核电、风电、水电则占比均在10%以上。
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正在眼下的经济环境中得到证明。
“如果没有多电并举,而是一股独大,企业现在的情况肯定会很糟糕。”在记者走访东方电气集团的几天时间里,几乎每位接受采访的管理层人士都做出了一致认同。由于欧债危机等影响,国内众多企业年景黯淡,东方电气集团也不可避免受此影响,据估计,整个集团销售收入可能会下降10%左右。胡军则分析,东方汽轮机今年各指标都要回落30%~40%,“如果不是多电并举的话,指标回落肯定要超过50%” 。
最让集团忧心的是太阳能发电,“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又困难重重”,多晶硅行业目前的情形非常糟糕,原来多晶硅400多美元一吨,现在却大跌到20多美元一吨。
与此相反的是,集团下属的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不但没有经营惨淡,而是出现了稳中有进,销售收入不降反升,比去年增加了3亿元人民币。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超告诉记者,东方电机最大亮点是三峡机组今年终于全部收官,右岸电站及地下厂房机组,全部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成就了完全的“中国创造”。
经受困境中的考验
从去年开始,东方电机出现了一个以往没有的部门——降本增效办公室。公司党委书记刘辉称,今年的不利形势,他们去年就预计到了,于是开始主动从各个方面做应对困难形势的准备,所以今年才能逆市上升。“比如规定机票要购买5折以下的,数量上也加以控制等等,通过降本,节省了1.9亿元,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对职工做危机教育,让大家做好过苦日子、紧日子的准备。另外,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
这种面对困境主动应对、自强自主的能力,在东方电气成长的历史上一直没有消失过,也成为推动这家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还记得公司发展核电之初,国家既没给钱,也没让我们来干。”张林超回忆说:“但我们认为21世纪核电肯定举足轻重,所以就算自己花钱,也要干,就当交学费也可以。最终,市场选择了东方电气,使我们一步迈入了百万千瓦级大型核电装备制造领域。”
让外界看到东方电气集团顽强意志的,是国人至今都无法忘记的四年多以前的那一场天崩地裂的地震。当时,集团下属的东方汽轮机汉旺基地彻底损毁,几乎丧失生产能力,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7亿元。但“在救援队伍到来前,东方汽轮机就组织了2000多人的自救队伍,地震第二天,就开始考虑恢复生产。”东方电气集团宣传处处长颜海英说,在大家的努力下,震后一个月生产能力就恢复到震前50%以上,2008年,产能恢复到震前的88%。感激全国人民的厚爱与帮助,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时间,就重建了东方汽轮机德阳新基地。一排排新厂房和现代化的生产线已经投入运营,除了默立厂房门口一边的旧照片,已经难以想象这家企业曾经历过被摧毁的伤痛。
东汽工会副科长谭斌也难以忘记那段艰苦的日子,当时他被派往天津基地工作。“天津基地日注册成功,刚刚半个月,大后方就发生了地震,天津基地还要不要建?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经过了激烈的讨论。”他说,“最后结论是必须建。当时的天津基地,包括我在内一共才5个人,每人身兼数职,但我们坚持下来了。”他说自己最大的体会就是,东方电气人无论在怎样的困境中、在哪里都能“干成事儿”。
不能躺在过去辉煌中过日子
如今的东方电气集团由于独一无二的“六电并举”格局而受到世人瞩目,但他们却并不愿意仅仅局限于“六电”发展,对他们而言,未来还有拓展的空间和可能,包括潮汐发电、光热发电、超导技术等在内的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仍是他们密切关注的对象。
“不能总是躺在过去的辉煌中过日子。”张林超说,“正如GE公司CEO伊梅尔特来访时所说,希望未来能与东方电气进行‘头脑风暴’似的合作,在中国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强调“头脑风暴”即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这种探索与创新、比别人“先迈一步”的态度,与世界电气巨头不约而同,或许也是东方电气获得如今一流地位的精神内核。
目前的东方电气,正在努力进行着时不我待的“三个转变”。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斯泽夫对“三个转变”的诠释是: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增长转变,注重做大向注重做强转变,由设备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而要实现这“三个转变”,管理提升是关键。“十二五”期间,要着力优化提升现有主导产品性能,积极研究开发和掌握新产业、新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着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未来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东方人”看来,未来永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机遇向来只垂青那些主动的变革者。“东方电气就要做这样的顺应时势的主动变革者。”张林超说。西方城市社会的文化进化规律及社会问题研究――新城市社会学的认知视角与创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2.00
西方城市社会的文化进化规律及社会问题研究――新城市社会学的认知视角与创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查看: 1228|回复: 14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1032 个学术水平15 点热心指数25 点信用等级12 点经验2472 点帖子159精华0在线时间1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本帖最后由 cxjcxj256 于
21:49 编辑
经济周期理论:创新、经济紊乱与萨伊定律——西方经济学思考之二
经济周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学术问题,数百年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扩张与紧缩相互交替、循环往复的现象,尽管经济学家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其中的原因,企图找到有效的应对解决措施,但是时至今日,经济周期似乎仍然是个无法根治的痼疾。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是一国经济的普遍性繁荣与萧条问题,而并非特定行业的兴衰现象,所谓经济周期,就是指经济总体活动所经历有规律性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循环一次,即为一个经济周期。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经济周期曾经做了这样的描述:“在繁荣之后,可能会出现恐慌和暴跌,经济扩张因此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价格和利润下降,工人失业。当经济最终到达最低点以后,复苏阶段开始出现,复苏即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繁荣阶段表现为长期持续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国民收入。。。。。。简单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从萨缪尔森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经济周期从宏观上就是表现为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在19世纪初期,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根本否认经济出现全面危机的可能性,也不承认经济体会出现全面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只承认个别行业有可能存在生产过剩的可能。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李嘉图和萨伊,他们的看法几乎惊人的一致,他们都认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货币只是实现产品交换的媒介,交易的实质还是产品的相互交换,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产品换取货币的原因,还是在于用这些货币再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李嘉图认为:“产品终究还是要用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是实现交换的媒介。某一种产品可能生产过多,但就全部产品来看,这种情形是不可能的。”
萨伊认为:“在以产品换货币,货币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是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结束时,我们将会发觉交易的实质总是在于以一种产品来换取另一种产品。除非ZF横加干涉,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大量过剩的现象,决不会长期存在。”
但是实际经济现象显然与这种理论大相径庭,19世纪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深入思考经济周期问题,1857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更是彰显了市场经济无全面危机论的局限性。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在解释经济周期是总是强调: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企业利润等的波动,因此,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与波动的规律和根源。
由于经济周期几乎要牵涉到经济体系所有方面,像这样复杂的现象是不太可能用任何一种特定的因素来加以说明,因此不论是在20世纪初,还是在21世纪初,我们都很难用同一种解释来说明所有的经济周期现象,也不容易正确指出经济周期的唯一原因赖。当然也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周期现象是有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发,不可能用单一因素来解释它,但是虽然存在种种困难,经济学家试图为经济周期现象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的努力却从未间断过。
在对经济周期现象的探索过程中,西方经济学家提出过很多重要的论述,并且形成了多达几十种的经济周期理论。这些解释之间在逻辑上并不是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否定的,而是它们各自过于强调一个或者几个因素,并将它放到主导地位,对于其他因素,认为它们不是关键因素,则采取忽视态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对这些理论,笔者不可能一一予以详述,只能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作一些介绍,以力求加深对经济周期现象的理解。
一、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中信用规律性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进行所造成的。此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为霍特里,后期的代表人物为弗里德曼,他们认为,经济周期乃是“一种纯货币现象”,即经济周期之所以会发生,“货币流动”是唯一的具有充分理由的原因,所谓货币流动是指以货币计算的商品需求。
著名经济学家哈伯勒认为:“货币与信用,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可以断言,不论是作为一种推动力或者是决定因素,在促成经济周期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霍特里却将货币因素推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他对经济周期提出了最充分、最坚决的纯货币解释,在霍特里看来经济周期就是一种“纯货币现象”,萧条与繁荣之所此起彼伏,原因就在于货币因素。
在霍特里的理论中,“消费者支出”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它构成了社会的有效需求。消费者支出意指来自收入的总货币支出,所包含的不仅有对消费品的支出,还有用作新投资品的支出,即消费者收入项上供作储蓄和投资的那个部分。消费者支出的变动主要是由于货币量变动。如果通货有了显然的收缩,对经济活动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商业趋于呆滞,生产将萎缩,价格将下跌,相反,如果通货有了增长,则会形成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产生刺激作用,商业趋于活跃,生产将提高,价格将上涨,。
按照霍特里的看法,“经济周期不过是显著的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一个比较缩小了的翻版而已。”周期中的萧条阶段是由于通货量萎缩造成的消费者支出减退而引起的,而繁荣阶段,通货膨胀过程则是占优势的。避免经济周期波动的前提条件是使货币流动稳定,但这个条件很不容易达到,因为现代货币与信用体系本来就是不稳定的。
霍特里认为:“如果可以使得货币流动稳定,经济局势的波动就可以避免。但要使货币流动达到稳定,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现代货币与信用体系本来就是不稳定的。从任何方面脱离了平衡时,任何细微的差离,都会造成扩大的倾向。”
现代社会中,“银行作用是主要的支付工具,流通的媒介主要是银行信用,法偿币只是属于辅助性的。创造信用并调节信用量的,是银行体系。调节的手段是贴现率,是在公共市场买卖证券。”因此,繁荣与萧条完全是银行体系交替扩张和紧缩作用造成的,尤其是短期利率起着重要作用。
周期的高涨阶段是由信用扩张引起的。信用的扩张,则源于银行放宽了对客户的贷款条件。扩张的主要工具是降低贴现率、辅之以延长贷款期限,不严格审查客户借入资金的用途等方式。霍特里认为,扩张过程中,商人是处于战略地位的。因为商人不同于工业者,商人的利息支付是其成本中的较大部分,利息率的细微变动对商人非常敏感,而对工业者却未必如此。通常情况是,利息率略有降低,就足以促使商人向银行增加借款,从而增加向生产者的订货。这样,生产的增加必然引起消费者的收入与支出提高,一般商品的有效需求随之增长,而存货则更加减少。需求的提高又足以刺激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变成累积性的扩张,这种累积性的扩张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还要指出的是,价格的提高在这一累积过程中是一个加速因素。价格不断上升,利润不断增加。商人借入资金就受到了鼓励,使得商人进一步增加借款多备存货,这时生产者也受到了鼓励去进一步扩大生产,更加大胆地借贷。这种累积性的扩张就这样随着价格的累积上涨而加速。
然而,信用扩张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银行迟早总是要被迫阻止信用扩张,甚至从事信用收缩。当银行体系收缩信用时,商人难以得到借贷,于是不得不向生产者减少定货,严重时甚至完全停止定货。这时,消费者收入与支出降低了,需求减退了,生产过剩性的危机由此出现,经济进入累积性收缩的萧条阶段。要注意,这个收缩过程也是累积性的,在这一点上并不亚于扩张过程。在萧条时期,贷款陆续清偿,资金逐渐向银行回笼,利息率很低,价格下跌,悲观心理笼罩着人们。如何度过难关,使萧条转向复苏,霍特里的态度很乐观。他认为,只须依靠银行政策中的传统方法,如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活动,就足以使萧条局面转向复苏,无须借助于进一步的激烈手段(例如举办公共土木工程)。进入复苏阶段,银行体系又忙于过度的作用扩张,新一轮的周期又从此开始。
此外,霍特里还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强化了通胀或者通缩的严重程度。当通货扩张时候,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将加快,经济繁荣,生产活跃,商人和生产者将更愿意多多借入资金,更愿意多做投资,对于原来闲置的可以由他们自由处置的一切余额,也将尽量利用,通货扩张进一步膨胀;当通货紧缩时候,货币的流通速度无疑将会下降,经济衰退,生产萧条,商品和生产者将更不愿意借入资金,也不敢轻易投资,对于手中的资金也愿意将之闲置起来,通货紧缩程度将愈加严重。
总之,经济扩张或者收缩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一旦它开始启动以后,无需依靠银行的从旁鼓动,也会依靠自己的动力继续前进。
当然霍特里在对经济如何由萧条转向复苏问题上,认为依靠银行的传统政策就足以使得萧条局面转向复苏。“低利率政策不能造成复苏现象是极其少见的。”,对于这一点,他有着牢不可破的乐观信念。
霍特里关于经济周期的纯货币理论,对扩张过程和收缩过程的累积性分析与以后要谈到的其他各派周期理论有着很大的一致性。霍特里的这一论点,大部分是从马歇尔和剑桥传统得来的。纯货币理论在描述货币因素渗入周期的扩张、收缩累积过程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具有很大贡献。然而,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却很难令人同意,正如哈伯勒所说:“认为货币额如果能取之不尽,繁荣时期就可以延长,萧条就可以永久防止,这个看法受到了多数经济学者的攻击。”
该种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年代的低落之后,后来有所恢复,特别是在当代又有一定发展,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实际是纯货币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载入中......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经验 + 20&
学术水平 + 3&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3&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1032 个学术水平15 点热心指数25 点信用等级12 点经验2472 点帖子159精华0在线时间1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二、消费不足论
该理论将经济萧条产生的原因归之为消费不足,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其最早的代表人物当推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到了近代,对消费不足理论科学地加以重新整理并提出创见的,当首推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其次,还有美国的福斯特和卡钦斯以及德国的埃米耳•莱德勒。凯恩斯自己并不是消费不足论的倡导者,但他对于储蓄行为所具有的通货收缩特征却极为重视。他在《通论》里借助于“消费倾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与消费不足论的含义殊途同归。
消费不足论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内容,不容易加以概括。就是“消费不足”,本身也不是一个充分确定的概念,其间包括许多不同的解释。几百年来,很多理论都以消费不足论为大标题,但他们所赋予“消费不足”一词的含义并不相同。诚然,一切与消费不足的有关论点总是推断某些方面的不足,不是货币收入的不足,就是收入项下用于消费支出的不足,亦或是收入分配不均导致消费支出不足等等。
这种理论的共同特点是,解释经济周期时只是解释其中的萧条时期,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危机与萧条的理论,而不是解释整个周期的理论。当有些经济学家(如莱德勒)试图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个周期时,就不免要吸收纯货币论和投资过度论的许多特点,有许多地方跟这些理论也就雷同了。
尽管这种理论难以概括,但其基本的解释可以这样认识: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发明的出现,工具和其它生产手段的改进,生产量有一种长期增长的趋势,这样就要求要有相应的消费能力相适应。但由于购买力本身不足,或者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均导致过度储蓄,使得人们的消费能力相对下降,出现消费不足,从而导致经济萧条。
英国的G、H道格拉斯以购买力不足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消费不足论,认为由于购买力自身的不足,使得可利用的购买力低于社会产品总价值,总产品不能按包括成本在内的价格全部销售出去,由此引起了产量过剩,经济萧条。
消费不足论中的代表性理论是储蓄过度论。在霍布森、福斯特和卡钦斯的著作中,他们用“消费不足”来表达“储蓄过度”的意思。所以,会发生危机和萧条,并不是人们没有充分的购买力,而是在现时收入内储蓄来的比重过大,用于消费的比重过小,人们的购买力未能充分地用于“消费”,从而造成了社会对消费品需求的不足,正是储蓄以及过度储蓄打乱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平衡。霍布森更进一步地认为,过度储蓄的起因是在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储蓄的来源,多数是出于那些高收入阶层。他指出,大部分经济学家都相信,高收入阶层具有较高的储蓄水平,低收入阶层则储蓄水平较低。因此,要解决问题,消除危机和失业,就要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ZF制定措施来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能够做比较均等的分配,将过度的储蓄转化为消费和投资,储蓄才不至于成为一个威胁因素。
消费不足学派认为,储蓄过度一方面使得对消费品的需求降低,因为收入中过多的部分被储蓄起来,没有用于消费支出,造成市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储蓄过度,造成利息率下降,使得资金更容易被使用于生产投资领域,社会资本比如工厂、铁路公路、机器等等由此建设起来,市场供给由此增加了。储蓄过度的结果就是市场需求的下降和市场供给的增加,经济的平衡从而受到干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商业停滞,生产过剩和失业大量出现,经济因此陷入萧条之中。
消费不足论由于不能全面地解释经济周期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周期理论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它的意识比较直观,便于社会大众理解,所以消费不足理论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其中的储蓄过度论在社会上则流传甚广,许多ZF甚至将它视为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理论基础,并加以使用推广,几乎在每一次的经济衰退阶段中,都会有很多的专家学者提出,消费不足是造成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认为收入均等化有助于减少经济体周期性波动,从而建议ZF采取收入再分配、鼓励消费等刺激内需的方式来摆脱经济衰退。
三、& & & & 有效需求不足论
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萌芽,182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在书中提出了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的现实使得萨伊定律破产了,认为市场会自动趋于均衡的新古典主义,在生产过剩和大量失业的现实面前也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批判萨伊定律的基础上,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也会有经济危机,其原因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此书中着重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凯恩斯认为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量,失业就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过多,投资下降,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大量增加。而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于边际消费递减倾向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资本效率递减倾向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因此有效需求容易发生不足现象,从而导致社会总就业量的不足和经济萧条的产生。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由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因为人们有天生喜好储蓄的习惯,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但是消费额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发生递减,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越来越大,这毫无疑问必然会引起消费需求的不足。
凯恩斯写道:“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的心理法则,我们可以确信不移。一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所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人们预期从投资中获得的利润率(即预期利润率)将因增添的资产设备成本提高和生产出来的资本数量的扩大而趋于下降。
凯恩斯在用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说明消费不足之后,接着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去说明投资不足。凯恩斯认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资本边际收入同样会出现下降趋势,因此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会极大地抑制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会造成投资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详细描述了对资本边际效率,即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是如何引致了经济周期的。
凯恩斯写道:“繁荣期之特征,乃一般人对资本之未来收益作乐观预期,故即使资本品逐渐增多,其生产成本逐渐增大,或利率上涨,俱不足阻碍投资增加。但在有组织的投资市场上,大部分购买者都茫然不知所购为何物,投机者所注意的,亦不在对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作合理的估计,而在推测市场情绪在最近未来有什么变动,故在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之市场,当失望来临时,来势骤而奇烈。不仅如此,资本之边际效率宣布崩溃时,人们对未来之看法,亦随之黯淡,不放心,于是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仍上涨,这一点可以使得投资量减退得非常厉害:但是事态之重心,仍在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前崩溃——尤其是以前被人非常垂青的资本品。至于灵活偏好,则除了由于业务增加或投机增加所引起的以外,须在资本之边际效率崩溃以后才增加”。
3,流动性偏好,又称灵活偏好,灵活偏好规律是指人们愿意保持更多的货币,而不愿意保持其他的资本形态的心理法规。凯恩斯认为,灵活偏好是对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反映,具体而言是由以下的动机决定的:
①交易动机,指为了日常生活的方便所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②谨慎动机,指应付各种不测所产生的持有现金的愿望;
③投机动机,指由于利息率的前途不确定,人们愿意持有现金寻找更好的获利机会。这三种动机,尤其是谨慎动机,说明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时,人们通常不敢轻易使用自己的存款。
凯恩斯以他内在逻辑一致的三大心理规律,对于经济危机作了全新的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摆脱危机,走出萧条的全新思路。既然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那么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自己的药方:扩大投资,增加消费,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
从二战后的经济历史来看,凯恩斯刺激有效需求的反经济危机的政策,确实带来相当明显的实践效果的,战后的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和破坏性,都因此大大降低了,经济周期的表现也更加缓和了,但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生的“滞胀危机”却对凯恩斯主义形成新的巨大挑战。
阅读权限80威望0 级论坛币2049 个学术水平109 点热心指数94 点信用等级61 点经验11539 点帖子750精华在线时间11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0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尴尬签到天数: 4 天连续签到: 2 天[LV.2]偶尔看看I
建议一下,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米切尔和伯恩斯在上世纪初对经济周期研究倡导的冲击-传播框架,才是经济周期研究的主要框架。用这个框架来把思想进行分门别类,可能更好,由此来看,先分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内容经济周期理论。然后再根据冲击来源,分为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然后根据传导机制,分为各类摩擦。等等等等。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1032 个学术水平15 点热心指数25 点信用等级12 点经验2472 点帖子159精华0在线时间1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本帖最后由 cxjcxj256 于
07:50 编辑 猪人 发表于
建议一下,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米切尔和伯恩斯在上世纪初对经济周期研究倡导的冲击-传播框架,才是经济周期 ...很好,多了一分理解,高手啊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1032 个学术水平15 点热心指数25 点信用等级12 点经验2472 点帖子159精华0在线时间1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四、投资过度论
投资过度论从投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的形成。其中心论点是:“生产资料或资本品工业,跟生产消费品工业对照,有了过度的发展。”也就是说,资本品工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远比日常消费品工业更为严重,资本品生产的波动比日常消费品生产要猛烈得多。在周期的繁荣阶段,资本品生产有较快的扩张,在萧条阶段,资本品生产又会发生较快的萎缩,在程度上要远远超过非耐久消费品的同期变化情况。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许多其它经济周期理论所未能做出详细回答的。按照投资过度论的说法,这种现象是在高涨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结构严重失调的症状。资本品工业的过度发展,相对于消费品工业来说,超过了实际局势所能长期忍受的程度。因此,经济学家哈伯勒写道“促使繁荣趋于崩溃的原因,是生产结构实际上的失调,并非仅仅是由于银行准备不充分而形成的资金不足。由此可见,在繁荣发展以后,逆势的到来,是不能凭借货币措施来长期阻拦的”。该理论认为,投资波动是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的波动引起了消费者收入的波动,而不是消费者收入的波动引起投资的波动。
鉴于对引起过度投资原因解释的不同,投资过度理论又可以分为两派。
第一派认为,是由于在某种信用机构(银行体系)形式下活动的货币力量引起了投资过度,称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不只是一个纯货币现象,但主要是通过货币因素引发过度投资,从而造成了生产结构的失调,结果使繁荣趋于崩溃。
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是该理论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货币金融当局的信用膨胀,是破坏经济体系均衡的,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的根本原因。经济周期高涨阶段的出现,也许是由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或者银行的扩张性信用政策引发的。如果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就会产生信用扩张。信用的扩张会引起投资增加,这种投资的增加,首先表现在对资本品需求增加以及资本品价格的上涨上。这时的价格具有加速作用,一旦资本品价格开始上涨,由于利息率与价格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双重因果关系,因此上涨过程就会变成了累积性的。较高的价格以及预期将继续上涨的价格,促使企业更热切地去借款,对信用的需求更为强烈。
这时,难以避免的情况是,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并不能跟信用创造与资本品需求的提高保持同样的速度。资本品生产的扩张,资本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使一部分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资源转而用于资本品的生产,于是消费将萎缩,消费品生产相对下降,消费品短缺不断增长。
消费品的缺乏必然引起消费者的强迫储蓄,这就出现了“强制储蓄”的现象。强制储蓄与自愿储蓄具有不同的性质,它对于经济周期孕育着更大的危险性,对于经济扩张的崩溃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扩张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利息率的下降使得原本不可行的投资就成为有利可图了,新增资金将被投入到远离消费点的生产过程中,生产结构由此深化了,到此时生产结构可以说已处于头重脚轻的状态,消费品生产部门和资本品生产部门之间比例严重不协调,后者的扩张显然远超正常水平,经济的均衡已经被严重干扰。于是银行、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力量,都要求事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特别是消费者被迫抑制了消费,他们会时时不忘要求恢复到原有的消费水平,这就引起消费品价格上升,消费品生产又成为有利可图的,生产资源产生了回流转向到消费品生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处于资本品生产部门的生产者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要保住必要的生产资源不至于回流到消费品生产部门,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
要做到这一点,银行信用具有关键作用。如果银行能够进一步提供追加的信用,那么生产结构的反向运动过程就会得以避免,因为银行可以为资本品的生产提供资金,防止生产资源的回流,但这种方法不可能持续使用,因为无论在全本位制还是纸币本位下,银行信用的扩张都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旦银行方面无力或不愿意继续扩张信用,它就会通过提高利率等方法停止信用扩张或实行紧缩政策。于是,生产资源回流转回到消费品部门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在生产结构回复到原有状态即适合自愿储蓄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困难形成了危机和萧条。
向下转折(危机)过后是漫长的萧条时期。萧条是对生产结构的一种调整过程,以使资本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之间保持平衡。这个调整过程中,处于生产较高阶段的工人失去了工作,要在生产较低阶段获得工作,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在现代,由于ZF的种种干预和其它障碍,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在部门之间的转移,在时间上会拖得很久。萧条时期,价格下跌,收入下降,工人失业,普遍存在悲观与失望情绪,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当价格停止下跌,悲观失望情绪被驱散时,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再次趋于相等,并且不久就会低于自然利率。这样,信用需求又恢复了,萧条走到了尽头,新的高涨就这样在前度繁荣的余烬中重新抬头。
经济学家米塞斯认为,“之所以会发生经济周期,是由于银行方面的行动。如果银行不扩张信用,从而把货币利率压低到自然利率以下,平衡就不至于打破。”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周期性波动源于银行信用的扩张与收缩,但周期本身并不是纯货币现象。这种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分析了经济循环期间所出现的生产结构不平衡,尤其是资本品生产与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不平衡。正如哈伯勒所说:“货币投资过度理论最有价值、最有创造性的贡献是这几点:(1)对于繁荣状态下由信用扩张引起的生产结构失调的分析;(2)对于由失调所引起的崩溃现象的解释。”
当然,这种理论虽然较深入地揭示了经济循环过程,但仍不能作为完备的周期解释,尤其是对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和迂回生产理论之间关系等问题的解释还不能十分令人满意。
第二派认为,是属于生产范围内的那些因素,如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辟等非货币因素引起了投资过度,称为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非货币投资理论与货币投资理论之间的最大差别,很明显就在于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过度上。非货币投资理论在观点上并不以货币为主要依据,他们也提到货币力量,但把它放到了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对他们来说,货币因素可以看作是当然现象而不是一种推进力量。他们所着重的是属于生产范围内的那些因素,如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辟,等等,也就是为新投资提供机会的那些环境。庇古和熊彼特的分析,则在很大程度跟这种理论相接近。
该理论所描述的扩张过程,跟货币投资过度学派的论调大致相同。投资活动的恢复,产生了收益和购买力。需求增长了,首先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的需求增长,然后是消费品需求的增长。价格上涨了,主要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钢、铁、水泥、木材、砖瓦等等)价格的上涨。这就促进了投资,经济从而迅速进入繁荣阶段。繁荣阶段并不能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它必然要走向崩溃和向下转折。
但非货币投资过度学派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正是繁荣走向崩溃这一转折过程的解释。经济学家斯庇索夫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危机,是由于资本在实际上的不足。他进一步指出所谓资本不足的意义,并不只是货币资金的缺乏,而是在一定的有限种类的商品生产中发生了严重不均衡的征象,由此货币措施决不能防止危机。
繁荣走向崩溃的造成,不是由于储蓄过度,而是由于储蓄不足;引起资本不足并使繁荣终止的原因,并不是消费不足,而是在某种意义下的消费过度。
斯庇索夫写道:“正是在这些种类的商品生产中间,失去均衡的现象会在繁荣时期有规律地发展起来,结果造成了一种局势,在这个局势中,有余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要知道,这些类型的商品是相互补充的,这一类生产的不足,这本身就意味着另一类生产的过剩。这就像是一双手套,失去了其中了一只,余下的一只,就成为了没有用的,销售不出的剩余物品,那失去的一只,所体现的就是实际上的缺乏。”
进入萧条时期以后,普遍存在的是悲观情绪。悲观情绪和对投资的厌恶,使购买力的量趋于萎缩。资本并不用于投资或购买生产品,却都被贮藏了起来,或用以填补亏损。萧条持续一段时期以后,由于工资削减、原料价格下跌、利息率下降、生产方式改进等原因,使资本设备的建造成本降低,因此新投资受到了鼓励。
新投资的出现,形成了促成萧条走向复苏的力量,但斯庇索夫认为,萧条时期自动形成的这类调整,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打破萧条下的僵局,他认为还必须借助于如新发明、新发现、农产品收获量增加等等外来的突出的刺激力量,才能打开投资的新局面,提高预期利润率。
现在有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十九世纪的周期现象,就是由种种新发现和新发明酿成的。如果利率很低,信用供应充裕,则经济扩张局面迟早会实现,假如还有诸如新发现、新发明、新贸易地区的开辟等锦上添花的外生因素刺激,则经济将恢复的更为迅速,无疑很快又会进入另一轮繁荣阶段。
五、& & & & 创新周期理论
在20世纪初期,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已经注意到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影响,并开始着手研究这一问题,在《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一书中,形成了关于经济危机比较完成的论述。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社会的发展,把创新作为社会前进的动力,由此出发,他也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认为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创新。熊彼特把创新当作研究和解释经济危机波动的基石,在创新的基础上把各种经济周期波动有机统一起来,以创新活动去加以阐释,开创了研究经济周期的一大流派。
熊彼特把创新一词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新产品之新的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新的技术;(3)开辟一个新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所以,创新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一般的企业经理不是企业家,因为他们只是遵循常规按习惯和传统的方式方法来管理企业,只有那些富有冒险精神,勇于率先把创新活动付诸实践的创新者,才是在竞争市场中赚得利润的企业家。
在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现象时,熊彼特提出了一个包括经济上升期和下降期的周期模型。在一个沿着固定轨道循环流动的均衡体系里,企业家为了追求利润,引入创新。
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首先借助银行扩大信用贷款的帮助,增雇工人,新建厂房增添设备,建立新工厂,推动国民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促进消费品生产的增加。企业家的创新利润,刺激其他企业经理也在银行信贷的帮助下群起模仿,由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引发的一系列反应,打破了经济均衡状态,将经济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经济周期的复苏和高涨。
在经济高涨阶段,厂商在乐观情绪的支配下,投资盛行,借助银行贷款扩大的投资高估了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此外,消费者的乐观情绪高估了可能的收入,常以抵押贷款的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消费者负债购买反过来刺激企业的过度投资,新产品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利润率下降,经济也就由繁荣转向衰退。所以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活动使得企业家获得利润,并为其他投资者开辟了道路,创新引起模仿,创新浪潮的出现引起经济繁荣,而当创新扩展至更多企业的时候,赢利机会就会趋于消失,经济由此面临衰退乃至萧条的局面。
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意味着新产品、新技术对旧的厂商和部门的冲击,那些在经济高涨期间过度扩大了的投资在萧条阶段的毁灭,是社会经济从失衡走向新的均衡之必然和有益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旦萧条到达谷底,新的创新引致的复苏和高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在更高的水平上向前发展,均衡-失衡-在更高的水平上均衡,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熊彼特认为繁荣和衰退是经济周期两个主要阶段,但是由于存在创新所诱发的各种从属现象,如创新者的投资活动所引发的各种连锁反应,以及随着繁荣逐渐到来而造成的投机心理和投机活动,熊彼特将这种被诱发出来的各种从属现象称之为“从属波”,无疑这种从属波现象会大大加强经济周期的振幅。
考虑到从属波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熊彼特建立关于经济周期的四阶段模型,该模型将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熊彼特认为,由于从属波的作用,由创新活动所引发的经济扩张,会导致经济在繁荣阶段出现大量的投机活动,这会造成经济超越正常繁荣的均衡点,以致形成虚假繁荣或者过度繁荣,而一旦推动经济扩张的创新活动消退时,虚假繁荣的破灭对经济会造成严重打击,经济的下降过程也会越过单纯
因为创新活动消退而产生的衰退均衡点,经济将会进入更严重的萧条阶段。
在这个萧条阶段,不仅投机活动消失了,而且许多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受到破坏,生产过剩,企业利润急剧减少,一些企业倒闭破产,失业增加,人民收入减少,但是经验证明这个阶段决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新的创新活动将会又一次将经济引向复苏阶段。
熊彼特还指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往复上下波动的创新,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而且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有的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引进经济之中。同时创新活动的进行也不是连续平稳推进的,而是有时密集,有时稀疏的,对经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不同,它们有的带来较短的波动,有的则导致较长的波动,因此这就导致经济周期,显然不会以一种非常有规律的面目出现。总之,创新的大小、所需时间及其重要性不同,决定了经济周期时间的不同。
虽然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论极具独特性和深刻性,但是创新周期理论也蕴含着非常严重的理论缺陷,因为创新理论固然可以比较容易解释经济繁荣现象,但是很难解释经济大规模衰退现象,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显然是创新周期理论所不能满意解释的,就算是创新动力衰退了,那也许会使得经济陷入熊彼特所说的增长停滞的稳态状态之中,根本不会让经济陷入国民生产减少一半的地步,况且那时候的西方世界丝毫没有创新活动大规模衰退的迹象。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1032 个学术水平15 点热心指数25 点信用等级12 点经验2472 点帖子159精华0在线时间1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六、乘数-加速原理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它吧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引起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之一。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的变动的倍数。乘数原理说明了,由于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某一个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使本部门的产出增加,而且还会对其他部门产生连锁反应,引起这些部门投资与产出的增加。而加速原理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能够引起数倍投资的变动。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中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的根源正是在于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因为乘数效应引起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然而,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会使经济进入萧条。萧条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产量回升、固定资产更新又使投资增加、产量再增加,从而经济进入另一次繁荣。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萧条,又由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过程。
经济学家阿夫坦利翁的经济周期就是建立此原理基础上的,他认为繁荣之所以会走向崩溃,并不是资本不足,而是由于在消费品产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因为经济繁荣促进了对消费品的需求,由此带来了资本品生产的增长,但是现代资本品从投资到完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并不能立即向社会提供相应的消费品。因此在消费品需求无法被充分满足的时间内,消费品价格会持续坚挺,利润率会长时间保持在一个丰厚的水平上,这就给相应的资本品生产部门不断发出刺激的信号,大量的资本蜂拥而入,投资额可能因此会远超正常的社会需求水平。
“正是这样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正是这种在消费品产量获得增长以前,必须经过一个漫长时期的情况,使得繁荣时期得以延长,也使得资本品的创建受到了过度刺激,终于打乱了经济平衡。”
当漫长的资本品生产程序终于完成,可以向社会提供消费品的时候,当该种消费品大量涌入市场,水漫金山一样淹没社会需求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该种产品已经供过于求,生产严重过剩,再也无法以原先的价格出清手中的产品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低价出售产品,价格下跌,利润急剧减少,企业开始亏损,破产倒闭现象增多,经济崩溃局面由此产生了。
阿夫坦利翁对此过程做了非常形象的说明:“如果有人想把屋子烘得暖和些,他在壁炉里生起火,但是肯定得等上一会儿,他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温度。当处于这一时间间隔内,屋里仍然觉得寒冷,温度计上的记录仍然没有动,如果他没有经验,就会再添加些煤,尽管炉子里的已经有了足够的燃料,等到全部烧着的时候,将会使他热得难以忍受,可是他还在不断地加煤。他以当时感觉到的寒冷和温度计上的记录为依据,结果就必然要使他获得超过他所需要的温度。”
经济周期中繁荣阶段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建立新的生产程度时期的长短。这一见解得到了不少经济学家的赞同,经济学家庇古和罗伯逊也认为资本创建时期在决定经济高涨时期的长短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熊彼特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当新的生产程序完成,新的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时,经济繁荣也就走到了尽头。
乘数-加速原理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会通过加速数对投资产生加速作用,而投资的变化又会通过投资乘数使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变化,加速数和投资乘数的这种交织作用,便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周而复始的上下波动。因此ZF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即利用ZF的干预(比如ZF投资变动)就可以影响减轻经济周期的破坏性,甚至消除周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七、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也称为真实商业周期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关注那些引起经济冲击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而得名,大致属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思想体系。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基德兰德(F.E.Kydland)等人基于瓦尔拉斯经济的拉姆齐模型提出了真实商业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该理论对拉姆齐模型进行两个方面的修改:在拉姆齐模型中加入了真实扰动(技术和ZF购买);考虑了就业变动。他们二人合著的《建造时间和总量波动》一文,被普遍认为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开山之作,从1980年代开始,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获得了经济学家们广泛的关注、重视与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传统看法和研究方向,至今俨然是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中的一个主流派别。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是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真实因素,经济波动是理性预期经济主体对技术冲击所引起变动做出反应的最优化结果,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能自发实现充分就业均衡,ZF没有必要干预经济,而且干预的后果不但无益反而可能有害。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基本不关注货币因素,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上,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一些对经济持续的实际冲击引起,实际冲击包括大规模的随机技术进步、生产率的波动、制度政策变革以及政治军事自然因素等等,这种波动引起相对价格波动,理性的经济当事人通过改变他们的劳动供给和消费来对相对价格波动作出反应,从而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指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市场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本身的不完善。该理论还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做法,认为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充分就业下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都将经济波动放在短期、放在总需求的变动上,并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取决于资源、劳动、技术等实际因素。与此相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将会改变增长路径,经济不再回到以前的增长趋势上,经济周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实即增长趋势自身的波动,而不是短期产出围绕趋势产出上下波动,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都来源于技术等因素的冲击。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周期的性质、经济周期的原因、如何稳定宏观经济等问题上,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成就,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特点。
真实经济周期论的理论特征
二战后,在经济波动、经济增长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等问题上,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曾经发生过激烈的理论交锋,经济周期问题就曾是他们争议的核心问题之一,经济周期的性质是什么?经济周期的原因?如何稳定宏观经济?在这些问题上,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各有各的见解,而且相互之间意见分歧严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在这些问题上均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一)、经济周期的性质
凯恩斯主义把宏观经济学分为长期与短期,他们认为,在长期中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是长期总供给,即长期中的生产能力,长期总供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资源和技术,长期中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稳定的趋势,称为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而短期中的经济状况则取决于总需求。经济周期是短期经济围绕这种长期趋势的变动,或者说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如果把各年的经济状况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长期的趋势用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经济周期就是这两种国内生产总值的背离。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他们认为,在长期和短期中决定经济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总供给又有总需求,因此,人为地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是无意义的。由此出发,经济周期并不是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即不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背离,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该理论认为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是完全统一的,经济周期是理性主体对技术冲击等真实因素变动引发的最优反应之结果,经济波动不应该被视为对经济增长长期增长趋势的暂时偏离,而是经济趋势本身的波动,即经济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在波动。因此,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抛弃了传统的短期经济与长期经济、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常规划分,通过这样新的理论观点从而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整合在一起,而且更是认为在经济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不论是在繁荣还是衰退阶段,都是符合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状态。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有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之分,前者研究长期问题,后者研究短期问题。但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一个问题,所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可以说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经济周期理论,它本身就是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
(二)、经济周期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各派尽管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认为经济周期表明市场调节的不完善性,这就是说,在短期中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出现周期性波动就是必然的。因此,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本来所固有的,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能消除或减缓的,或者说,经济周期源于市场机制自身的不完善性。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这种冲击被称为“外部冲击”,引起这种冲击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而非传统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需求面冲击或货币因素。市场经济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发地迅速作出反应,故而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这些冲击经济的因素不产生于经济体系之内,因此与市场机制无关。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把引起经济周期的外部冲击分为引起总供给变动的“供给冲击”和引起总需求变动的“需求冲击”,这两种冲击又有引起有利作用、刺激经济繁荣的“正冲击”(或称“有利冲击”),以及引起不利作用、导致经济衰退的“负冲击”(或称“不利冲击”)。有利的冲击比如技术进步,这种冲击刺激了投资需求;不利的冲击比如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供给有不利影响,类似“9•11”这样的事件也可以归入不利冲击。国内外发生的各种事件都可以成为对经济大大小小的外部冲击,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在引起经济波动的外部冲击中,技术进步占三分之二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把ZF宏观经济政策也作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外部冲击之一。
外部冲击如何引起经济周期呢?我们以技术进步来说明,假定一个经济处于正常的运行之中,这时出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如网络的出现)。这种技术突破引起对新技术的投资迅速增加,这就带动了整个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经济繁荣,技术是决定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这种繁荣并不是对经济长期趋势的背离,而经济能力本身的提高。但新技术突破不会一个接一个,当这次新技术突破引起的投资热过去之后,经济又趋于平静,这种平静也不是低于长期趋势,而是一种新的长期趋势。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与以后的衰退证明了这种理论,经济中这种大大小小、作用不同的外部冲击无时无刻不有,所以经济的波动也是正常的,并非由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引起。
(三)、稳定经济的政策
对经济周期原因不同的理论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稳定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各派在政策上也不无分歧,但都坚持短期宏观经济国家干预论,认为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和提高产出就业。所以,他们都主张国家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主张国家干预是他们的基本特点。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既然经济周期并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引起的,所以就无需用国家的政策去干预市场机制,只要依靠市场机制,经济就可以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波动不是市场失灵的结果,而主要是由技术冲击引起均衡经济增长趋势本身的变动,是理性主体对冲击的最优反应,由外部冲击引起的周期性波动不可能由ZF政策来稳定,而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来稳定。只有市场机制才会对经济波动作出自发而迅速的反应,使经济恢复均衡。比如,技术突破引起的投资热带动了整个经济繁荣,这时资源紧张会引起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就可以抑制过热的经济,使之恢复正常状态。市场机制的这种调节是反时的,从而经济不会大起大落。
相反,ZF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滞后的,由于ZF不可能作出正确的经济预测,政策本身的作用也有滞后性,加之ZF政策难免受利益集团的影响,而且决定者信息不充分,对经济运行的了解有限,因此政策不可能像决策者所预期的那样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宏观政策的失误反而往往作为一种不利的外部冲击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降低了人们的福利水平,而且政策还限制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用ZF干预代替市场机制的结果,破坏了经济稳定和经济本身自发调节的功能。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最引人注目的新发展之一,它不但提出了对经济周期现象的新观点,突出了真实因素对经济冲击的重要性,而且也改变了宏观经济学本身,打破了把宏观经济学分为长期和短期、以及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开的传统做法,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整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整体化了,况且它还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跨时间、动态特点,大大推动了当代动态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因而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推崇。当然该理论对大规模失业现象解释力的不足以及过于忽视货币因素等理论缺陷,也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依然是现代经济周期现象研究分析的最活跃、最具创新的理论框架。
从以上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述评中来看,西方经济学家主要分析了一个经济体中可能引发经济周期现象的各类重要因素,当然在实际经济中,除了内在因素之外,很多的外部因素也能对经济造成重要的影响,比如自然灾害,矿产资源短缺,对外贸易衰退等等,但是笔者以为在理论探讨过程中,排除掉外部非经济类因素的干扰,使得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把握造成经济周期现象的更为本质,更为内在的原因。
在这七大经济周期理论中,除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之外,经济学家们都普遍认为经济周期是由经济体中某些内在因素所引起的,因此,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不过人们可以利用相关政策来减轻经济波动的幅度,降低经济波动的破坏力。这些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差别,是在于对引发经济周期的关键因素认定不同,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是从货币方面来解释经济周期,有些则从消费、投资以及生产结构等因素来理解经济周期现象的,还有从技术冲击等真实因素出发来解释的,显然他们的意见显然并不统一,分歧相当严重,也缺乏一个明晰简单的经济周期解释框架。可能是影响经济的因素太多了,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加以完全的概括。目前来看,虽然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大,但在经济学界尚没有形成一种真正为大家所完全信服,能够完全解释各种周期现象的经济周期理论。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1032 个学术水平15 点热心指数25 点信用等级12 点经验2472 点帖子159精华0在线时间1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八、& & & & 经济稳态与经济增长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了“循环流转”的概念,所谓循环流转就是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过程的现象。这样的经济循环流转状态其实是笔者所称之的经济稳态现象,然后,熊彼特从“动态”和“创新”的观点分析了“经济发展现象”。他在这里通过引进“企业家”和“创新”而导出了创造性破坏的理论。
在此书中,熊彼特非常直观地描绘了循环流转的经济稳态现象
。。。。。。屠户出售的肉是多少,这要由他的顾客,比如裁缝,将要购买多少肉并按什么价格购买来决定。可是这又依存于后者的营业收入,这种收入又依存于后者的顾客比如制鞋匠的需要和购买力,而制鞋匠的购买力又依存于他所为之生产的人们的需要和购买力;如此等等,直到最后我们遇到那些收入来自将自己的货物售与屠夫的人。这一经济天地所由组成的数量上的相互连锁和相互依存关系是随处可以见到的,不论人们选择什么方向去走动。不论你从什么地方进入这一点,不论你从什么地方离开这一点,你或许走了许许多多然而又是一定数量的步子以后,到头来还是必须回到这个起点。这种分析既不会自然而然地完全停止,也不会由于一种原因——即能更多地决定其他的因素而不是由其他的因素所决定的那一种因素——而走入歧途。
如果我们不用习惯的方式来表示消费的行为,那么我们的图画就会更加全面。例如,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面包的消费者,而不是土地、服务、铁等等的消费者。可是如果我们把人们看作也是这些其他东西的消费者,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各种货物在循环流转中所采取的途径。现在很明显,每一种商品的每一个单位并不总是像它的先行者在前一个经济时期内所经历的生产进程那样,经过同一的道路走向同一个消费者。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种事情确实会发生,而不致改变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年复一年地,生产力的永久泉源的每一次重新使用,目的均在于达到同一个消费者。过程的结果不论怎样总归相同,就像这种事情发生了一样。因此,可以说,在经济制度的某一处,一项需求可以说是正在等待每一项供给,在这个制度中没有一个地方是有商品而没有它的补充物,即为人们所持有的其他商品,这些人会根据从经验上确定的条件,用它来交换上面所说的货物。再根据所有商品都能找到市场这一事实,可以说: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就结束了;换言之,所有商品的卖主又以买主的身份出现,足够地去购买这些货物,用来在下一个经济时期按照已经达到的水平维持他们的消费和他们的生产设备,反之亦然。
可见,各个家庭或厂商的行为,都是按照经验给定的数据和同样由经验确定的方式来做出的。显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他们的经济活动中不可能发生变化。数据可能改变,每一个人一旦注意到了这种变化之后,就会立即按照它来行动。但是每一个人都会尽可能地紧紧墨守习惯的经济方法,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屈从于环境的压力。这样,经济制度就不会自行随意地发生变化,而是在所有的时候都和以前存在的状态联系着。这可以称为“威泽尔的继续性原则”。
倘若经济制度实际上并不“自行”改变,那么,如果我们只是假定它保持原状,我们并没有忽视任何对于我们现在的目的至关重要的东西,我们这样作,也只是用理想的精确性来表达一个事实而已。如果我们描述一个彻底没有变化的制度,我们确实是在做出一种抽象,然而其目的只是为了表达实际发生的事情的本质。暂时我们将要这样作。这同正统的理论并不相悖,至多也只是同习惯的说法有些不符,而后者却不能清楚地表述我们的论点。
通过另一个途径,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一个社会在一个经济时期内生产和销售的一切商品的总和,可以称为社会产品。为了我们的目的,不必更加深入地去钻研这个概念的意义。社会产品本身并不是作为社会产品而存在的。它并不是系统活动的自觉向往的结果,就像经济制度本身也不是一种按照统一计划运行的“经济”一样。然而这是一种有用的抽象。我们可以想象:在经济时期的终了时,所有个人的产品在某个地方凑成了一大堆,然后根据某种原则将其分配。因为这个假设不包含对事实的重大改变,它至今为止是完全可以容许的。然后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对这个巨大的社会库藏作了一种贡献,后来又从它得到一些东西。对每一种贡献,在制度的某一处有着与之相应的另一个人的请求权;每一个人的份额都在某个地方随时准备着。由于所有的人均从经验得知,为了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就必须贡献多少(考虑到每一份额包含一定贡献这个条件);这个制度的循环流转就结束了,所有的贡献和份额必须互相抵消,不论根据什么原则去进行分配。至此为止所作的假设是:所有的相关数量都是由经验给定的。。。。。”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他借用生物学上的术语,把那种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这种过程,称为“产业突变”。并说“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应特别予以注重。”所以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都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这些,就没有资本主义。在这里,熊彼特特别强调了创新行为对经济稳态的突破作用,而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取得发展的本质原因。
于是熊彼特简单地运用他的“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和特点。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出现,不是像人们按照“概率论的一般原理”所预料的那样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时间序列之上,而是时断时续、时高时低的,有时“群聚”,有时稀疏,这样就产生了“商业循环”或“经济周期”。同时,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因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有大小、久暂之分,这就形成了周期的升降起伏波动。
笔者相当赞同熊彼特对创新行为的分析,也认为不断的创新活动才是经济体前进的根本动力,但是关于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笔者却认为过于简单和片面化了,虽然它能够比较完美地解释经济增长现象,却不能完全解释经济周期所有现象,特别是经济萧条问题。正如熊彼特所说的经济发展是一种打破经济稳态状态的现象,创新行为就是这种现象的内在动力,创新是让经济体系由稳态转变为发展。
但是经济衰退同样是对经济稳态状态的打破行为,某种力量使得经济由循环流转的状态转变为经济衰退状态。那么这种力量究竟是什么呢?经济体为什么不能由繁荣转为保持循环流转的经济稳态,反而会陷入经济衰退之中呢?很显然,这种力量必然不可能再是创新,因为创新是经济体内一种积极的向上的突破力量,它不可能充当经济消极向下的破坏因素,我们必须寻找创新之外的因素来充当这一消极角色。
九、、萨伊定律:否定之再否定历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否定生产全面过剩的存在,提出了著名的“供给能够创造自身需求”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萨伊定律。萨伊认为产品买卖实质上是产品交换,货币只在一刹那间起媒介作用,每个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生产活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欲望,就是为了将其生产的产品与他人换取产品,产品总是用产品来购买,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卖是完全统一的。因此,产品的供给总会为自己创造出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
该定律包含三个理论要点:
1,& & & & 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 & & & 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现象,但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3,& & & & 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产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著名英国经济学家穆勒对萨伊定律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穆勒认为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消费,人们为了取得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必须透过生产某些产品来跟其他人进行交换另外一些产品。由于货币仅作为媒介,若不存在货币的假设下,生产者没有必要储存多余的产品,也没有必要储蓄财富,所以他会立刻将产品出售。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个人所得最后仍然会用于消费和投资用途,因此社会的总供给会等于总需求。
但是萨伊定律认为不会出现普遍性生产过剩局面的断言,却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西方经济大萧条中受到致命打击,高达25%的失业率和普遍的生产过剩局面,让人们对萨伊定律的信念大大动摇了。但是给予其致命一击的则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通论》一书,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给予了强烈的批判,他一反古典经济学重视生产的观点,而是把需求提高了至高的地位,认为总需求才是决定总供给和总就业的关键因素,由此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概念,认为古典学派盲目笃信萨伊定律而忽视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结果建造了一个脆弱的理论根基。
“……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增加的量不像收入增加那样大……根据这一心理规律,就业量越大,与之相对应的产量的总供给价格与企业家能够从消费者支出那里收回的社会愿意消费数量之间的差距也越大。因此,如果消费倾向不变,那末,就业量便不能增加。”
凯恩斯以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发生递减现象来否定萨伊定律,并相应提出有效需求不足概念,认为边际消费递减,边际资本效率递减,灵活偏好等三大心理规则导致了有效需求不足,而生产和就业水平决定于有效需求水平,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生产和就业水平无法维持充分就业的状态,因此经济并不会自动趋于充分就业均衡,总供给不会自动等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才是经济衰退和大量失业的原因所在。为了让经济能够维持充分就业的状态,凯恩斯认为ZF需要采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实行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迎合了西方大萧条之后人们恐惧失业的心态,因而成为了二战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顺风顺水过了二十多年后,美国经济却出现了“滞胀”局面,即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而这一现象却是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也无力解决的。按照传统凯恩斯理论,出现通货膨胀问题,说明经济过热,总需求过盛,总供给跟不上总需求水平,此时绝对不会出现经济衰退现象,更不会出现大量失业,而现实却是通货膨胀与大量失业并存。而且更无奈的是,面对“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根本无法开出有效的药方,因为要想抑制通货膨胀,那么ZF就要实行打压需求的紧缩性经济政策,而这同时无疑将会加深经济衰退程度;而要想经济摆脱衰退状态,那么ZF就要实行刺激需求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但是这肯定又会让通货膨胀如脱缰之马,更加难以遏制。
在凯恩斯主义面临极大困境的情况下,以芒德尔、拉弗、万尼斯基为代表人物的供给学派登台亮相了,该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的有效性,重视生产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而需求则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并提出美国经济之所以出现“滞胀”现象,原因就是凯恩斯主义人为胡乱刺激需求造成的。
该学派认为,年的西方经济大萧条并不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由于当时西方各国ZF实现一系列错误政策造成的,萨伊定律是完全正确的,凯恩斯主义则是错误的。供给学派认为,就全部经济来看,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来购买它的全面产品,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普遍生产过剩,萨伊定律不仅概括了古典经济学的精髓,而且鲜明指出了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
因此在供给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之后,认为ZF不应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因为资本积累决定着生产增长速度,ZF应当鼓励储蓄和投资,该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谋取报酬或者利润,因此对报酬和利润的刺激会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实际工资的刺激将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对储蓄和投资报酬的刺激会影响资本的供给和利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能够使生产要素供需达到均衡和有效利用,ZF应当消除不利于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因素。
供给学派指出了ZF经济政策对经营主体的刺激作用,在分析经济政策对企业和个人行为的影响时,反对凯恩斯主义只注意总供求分析,而忽视经济政策对生产活动、经济主体行为巨大的影响作用。
在萨伊定律被凯恩斯打倒三十年后,供给学派又一次将它举得高高的,完全肯定了它的正确性,这看似荒诞的事情却是真实发生的,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正确的复杂性。对于萨伊定律,笔者赞同供给学派的态度,认为萨伊定律从长期来看是完全正确的,并以它自身的简洁直白震撼性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虽然以他的歪理将萨伊定律驳斥的似乎一文不值,一时将萨伊定律压制住了,但是萨伊定律以它的简单明确却重新征服了世人,简单但极具解释力,这才是真理的表现形式,这才是真理所具有的美。如果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定律是正确的,那么岂不是说越富的国家,越容易发生有效需求不足现象?岂不是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容易发生经济衰退现象?岂不是说除非ZF一直在进行刺激需求的政策,否则经济滑向衰退,就向水往低处流一样正常而普遍?可不论从经济历史来看,还是从简单的逻辑思维出发,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凯恩斯这一理论蕴含的巨大错误。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1032 个学术水平15 点热心指数25 点信用等级12 点经验2472 点帖子159精华0在线时间1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结尾还在继续思考,现在都用高深模型,可惜我业余的,这方面不给力
阅读权限32威望1 级论坛币9148 个学术水平39 点热心指数47 点信用等级30 点经验3282 点帖子1439精华0在线时间81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29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千斤顶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619 天连续签到: 10 天[LV.9]以坛为家II
不错,慢慢梳理
阅读权限26威望0 级论坛币101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4921 点帖子119精华0在线时间3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4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无聊签到天数: 464 天连续签到: 68 天[LV.9]以坛为家II
论坛好贴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