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木价格老树兜如何栽?

昆明百年老树近万棵 半数古树集中在金殿
缺乏保护知识,古树名木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泥土变水泥 筇竹寺两古树被“闷死”
虽然对古树名木的普查工作、保护和管理工作得以积极的开展,针对各种人为损坏古树名木也有相关的管理办法,但是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兴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为数不多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甚至濒临死亡。比如老化严重,生存环境较差,夹在道路边、混凝土地面下等问题,都给古树生存带来影响。再说汽车尾气、污水、垃圾等直接污染和采光不足等因素也给其生存带来危机,古树名木的生存状态仍不容乐观。
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不少古树没有挂牌,或是之前挂的牌掉落后没有进行补挂,也没有围栏保护,古树周边杂草丛生,一看便知是疏于管护。
其次,市民、游客保护意识较差。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在一些寺庙或是景点,就有游客爬进古树的围栏拍照。“现在很多市民并不清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何在,更多时候都是抱有猎奇的心理,还有市民甚至还在树上钉个钉子晾晒衣物、拖把等。这些看起来微小的动作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何瀚说到这些情况时有些痛心。
甚至由于缺乏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知识,在为古树建围栏时树池留置过小,铺砖面积过大,不利于为古树名木浇水、施肥,阻碍了树根呼吸,影响了树木的生长,甚至造成古树死亡。“筇竹寺的两棵山玉兰就属于这样的案例。”
“古树名木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来自于人为的损坏和周边生存环境的改变,树周围被混凝土封死、硬质路面的铺设、回填土等都会造成树木根茎缺氧,严重的可能致命。死亡的古树不少,存活的古树名木中不少长势也不佳。据上世纪70年代统计,金汁河边上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柏树群数量超过一千棵。但是后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周围环境急剧变化,到2002年百年柏树只剩314棵,去年再一次统计时只剩下166棵。”说着,何瀚只有叹气。
不过,何瀚也希望市民能够理性看待一些古树死亡的事实,“人为损坏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是除此之外,树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它也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树木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也会自然死亡,所以在一些古树死亡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追究人为因素的责任。”
●“绿色昆明”走访滇池周边144个村庄
●发现散落的294棵古树有10余棵生病
一棵古树,一段历史。昆明NGO组织“绿色昆明”的志愿者耗时一年多走访了滇池周边144个村庄,发现了散落在滇池周边的294棵古树及古树后备资源,它们是这片红土地的见证者,但它们中的多数并未纳入行政管理。迟暮之年,它们如白发苍苍的老者,惟有孤独和疾病作伴。
就在不久前,2012年底,本报记者跟随NGO组织“绿色昆明”的工作人员,以及自主参与古树保护的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专家何翰,一起对生长在滇池周边的十余株生病的古树进行了“问诊”。
当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相冲突,当滞后的制度遇上意识先行的民间志愿者,该拿什么又该怎样来拯救你,我们的古树?
“绿色昆明”问诊滇池边病树
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NGO组织“绿色昆明”通过招募市民成立古树野外调查队,耗时一年多,经过25次寻找和调查,徒步走访了滇池沿岸144个村庄,并形成《市民环滇古树调查报告及名录》,报告显示,滇池周边共有确定年龄的古树24种141棵、树龄在80年左右的古树后备资源11种91棵、5个古树群,共计21科31种294棵。
滇池周边的古树除了没有记录,多数未被列入政府部门的监管、保护范围,除了正在遭受的人为破坏,如被剥皮,树根被水泥封住外,志愿者们发现,有部分古树正在遭受“病痛”折磨,枝叶稀少,虫害滋生,生长状态堪忧。
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专家何翰多年参与各项古树调研,在一次展会上,他听“绿色昆明”志愿者介绍了环滇古树调查项目,在得知有古树生病的情况后,何翰表示,愿意抽出周末休息时间,自发参与对古树的救助活动。
2012年最后两个月,本报记者跟随“绿色昆明”志愿者,以及自主参与古树保护的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专家何翰对昆明周边发现的十余株生病古树进行了“问诊”。
白鱼口村:300岁清香木“半死不活”
白鱼口村,一棵估测树龄为300岁的清香木没人会多看一眼。扛着锄头在此路过的白族村民段大妈一脸漠然:“要死不活的,有啥子用?”话语间,她对这棵树显然谈不上有任何感情。的确,满是枯枝黄叶,树根一半被水泥封住,有两个枝桠被砍,上部树干中空,树向一侧歪斜,实在不惹人怜爱。
一旁的绿色昆明工作人员香雪看得煞是心疼。“现在看它活得好可怜……”香雪说,早在几年前寻访古树时,这棵清香木的四周,都还不是水泥路面,自然的土地滋养着,当时,它生长得不错。“想不到短短的几年,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树根被水泥地封死,树自然无法很好地吸收营养。”这是一条联通村里村外的公路,新修的路面看起来光亮整洁。出门就是干净宽阔的大“马路”,村民自然心里乐开了花。在段大妈看来,这树“应该还能活好些年”,毕竟,它“像这样要死不活的好几年了,一直都没死”。似乎无论活着或者死去,树就在那里,不闻不问。
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若要挽救这棵树,得打开封闭路面,建树池,建围栏,清除古树周边杂物,做透气铺装,修补树洞,病虫害防治,做支撑,修剪枯枝、清除树体上杂物,预计共需经费约15000元。当然,若是这样就能解决了,倒也容易,只是,若要让村里人将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公路改道,谁愿意呢?
晋宁县:180岁黄连木被路包围
而在晋宁县中谊村村头鱼塘铁路边,一棵树龄为180岁的黄连木,身世更加不堪。一边是公路,一边是铁路,高高的围墙下,这棵黄连木早已变成“秃顶”模样,树枝被砍,或干枯至死,让它看起来无精打采的,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秃头老人。根部至树干部分被厚厚的垃圾、尘土以及其他杂物埋了,旁边还有一棵不知何时已经死去的大树。
“树干被泥土杂物埋着,就像人被土或其他东西捂到胸口一样,呼吸不了,怎么会好受呢?”绿色昆明总干事梅念蜀说道。
当乡村逐步向城市靠近,盖工厂,修公路时,这些曾经见证过历史的滚滚车轮的古树,沉默着,忍受着不堪的命运。它们,再一次用年轮见证了城市的美好,也一同见证着自我的被遗弃,以及受到的威胁和破坏。
诊断:自然+人为原因 苦了古树
本次“问诊”共走访了古莲村、杨林港村、白鱼口村等10余个位于滇池周边的村落,问诊古树包括滇朴、柏树、黄连木、清香木、合欢、云南柳、滇皂荚、女贞等8个树种。其中,病虫害是最为常见的病况,大多古树都有树洞,而硬质路面的破坏也越来越成为古树生存中遭逢的挑战。
人为方面,也有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生病或死亡。如嵩明白邑乡的一株树龄500余年的云南山茶古树,黑龙潭公园的一株云南梧桐等;再如金汁河的部分古柏,就是由于有人在树上钉钉,在树下倾倒建筑垃圾,在树根下生火烧伤树木,在树根部取土使古树根系裸露等因素导致死亡,呈贡七甸马郎小村永丰寺的一株云南山茶古树,则是因过度嫁接导致死亡。
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表示,古树生存的立地条件差,土壤板结,树池过小,古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面积,都会导致古树生长逐渐衰弱,最终走向死亡。如盘龙宾馆的银杏古树,嵩明县盘江源头的古柏群就是因为地面被混凝土彻底封砌导致死亡的。
民间组织:给16棵树治病得花20万元
“绿色昆明”团队于2006年6月起组建并开始开展活动,作为一家由志愿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绿色昆明在推动昆明市古树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早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绿色昆明招募各种专业背景的市民成立古树野外调查队,对滇池沿岸村庄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古树寻找和调查工作。市民志愿者最终发现了合计21科31种294棵古树,并参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测量和记录了这些古树的树龄、树高、胸径、冠幅、树种、GPS位置、近远照片。
就拿本次古树问诊情况来说,根据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预算及建议,对昆明周边16棵生病古树的保护尚需花费20.8万元,且将牵涉到公路、铁路、依树建房的住户等,其难度不言而喻。
村民:还没养成爱惜古树习惯
昆明市绿化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社会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有一定意识,但一些地方的群众还未养成爱惜古树名木的习惯,在大树上乱刻乱画、在古树周围乱搭建筑物或堆放物品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使得有的古树名木生长环境恶劣。
采访中,村民各式各样的态度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环湖路从晋宁到海口方向,公路边一个叫“太阳垭口”的地方,人们也将大树像神一样供奉起来,他们甚至在旁边修缮了一间庙宇。但在海口里仁小村,有一棵树龄约为100年的云南柳,在树干底部可以看到有不少钉上去的铁钉。为何村民要在这棵树上钉那么多的钉子呢?早在2008曾参与寻访古树的志愿者介绍,当时,村民的解释是,树长大了,就会生出树妖,钉钉子,是为了将妖魔钉住。
当然,古树的“所有制”有时也是牵绊村民的一个方面。在白鱼口村,有一棵估测树龄为120年的滇朴,枝叶茂密。一旁掰玉米的李大妈介绍,这是村里另一位李姓人家的树,通常,村民们若是嫌它挡着高压线了,就传话给李家,说想砍掉几枝,李家也“很好说话”,因而就可以随便砍了。
除了被认为是“私有的”,村里的树,多半就是“公家”的了,对于这样的古树,不管持何种态度,不管树长势如何,村民们都不会觉得跟自己有任何关系。只说“政府会照管的”。
编辑:朱仁严
相关新闻· ( 16:52:01)· ( 19:36:25)· ( 19:13:07)· ( 08:37:44)· ( 16:46:44)· ( 11:12:12)· ( 21:37:38)当前位置:-->-->正文
低温霜冻频频来袭 云南农作物如何“不受伤”?
08:56:11 星期日 &来源:云南日报 &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元/月) 娱乐版发送CCYL到元/月)
调温防冻好过冬
设施农业的出现,使得传统露天农业逐渐摆脱了季节的束缚,实现了瓜果蔬菜的反季节上市。虽然相对于露天农业而言,设施农业更加“坚强”,但在冬季,设施农业也惧怕大风、大雪、凝冻等灾害性天气。如持续低温会让大棚蔬菜、露地蔬菜受冻,用于早春栽培的幼苗也易冻死。
该如何规避恶劣天气对设施农业造成的影响呢?农科专家认为,首先,设施的建造要科学、规范。像那种支几个木棍、盖块塑料布的简单大棚,是扛不住大风及大雪天气的。因此,在建造大棚时候要提前考虑天气因素,做到提前防范;其次,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遇有大风,要提早加固大棚;遇有降温,要增加保温被,防止棚内温度过低,冻坏作物;第三,在冬季来临前就对作物进行抗寒训练,提高其抗冻能力;第四,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节棚内光照、温度、湿度、水汽、土壤墒情等设施内环境。如遇有雾霾天气光照降低时,应及时打开补光灯,提高光照度;遇有下雪天气,棚内湿度会增加,应及时通风,降低湿度。
“适地适树”巧配置
低温霜冻,让昆明街头的花草冻死了不少。在省农科院花卉所于去年12月中下旬进行的调查中,昆明园林绿化植物受冻害最为严重的为草本植物,其次为灌木,乔木类树种受害最轻。
专家们提出,防止低温冻害最关键的措施是“适地适树”,不能不顾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随意种植各种园林植物,应充分利用城市特殊小气候、小地形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种类。同时,要开展以提高园林植物耐寒力为主要目标的株选、种源选择和抗寒育种。此外,要改善栽培管理方法,做好抗寒保护措施。如冬季来临前可给易产生冻害、冷害的园林植物覆盖干草、草席、塑料薄膜、遮阳网等,在根茎处培土或在主干处捆绑草绳、薄膜以及采取树干涂白、树冠喷白等措施。尽量避免秋季修剪,防止园林植物新长的嫩梢受到冷害及冻害,也可多种植云南油杉、黄金菊、脉瓣卫矛、清香木、高山杜鹃、南天竹、球花石楠等抗寒性强的园林植物。
覆盖保温抗寒潮
温霜冻天气给我省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省农科专家纷纷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并提出防范低温霜冻的救灾科技措施。
国家及云南省现代甘蔗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提出,当前首先要科学及时地收砍受灾甘蔗,减少蔗糖分损失。在收砍甘蔗时,首先应采用锋利的锄头或蔗刀实施快锄低砍,促进受灾甘蔗低位芽的萌发,避免蔗蔸再伤害,影响来年宿根;其次,对收获后的甘蔗要及时进行施肥培土,以保护蔗蔸,增加蔗蔸营养。培土后及时进行地膜覆盖,提高蔗地土壤温度,促进蔗蔸蔗芽的萌发。再次应以保护宿根甘蔗为重点,适当发展新植蔗。在受灾蔗区,因在土壤深层的蔗蔸低位芽伤害较小,来年萌发影响少,建议少挖宿根甘蔗,合理保留现有的宿根甘蔗;新植甘蔗要注意选用抗寒能力强的甘蔗良种。
普洱、临沧等我省咖啡产区咖啡新植苗及老树都受到了低温霜冻的严重危害,省农科院茶叶所咖啡研究中心专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了对咖啡园采取覆盖法、喷雾灌水法、风障法及熏烟法等抗寒减灾措施,力求通过科技应用,减轻低温霜冻对咖啡的侵害。
记者 陈云芬
责任编辑:
使用可获得本页面链接地址
版权声明: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授权云南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0报4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南网”或“来源:云南网-云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香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