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圣经马可福音3解读十三章(主的恢复)解经

【福音】《铁证待判》|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2)
《《铁证待判》|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2)》由微信公众号发布,以下是舍得街小编收集整理的标题:《铁证待判》第九章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转)...2C.新约圣经的作者们引证弥赛亚的预言已经应验在耶稣身上“但上帝曾藉众先知...,希望对您有帮助.《铁证待判》|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2)(最新篇)新约圣经的使徒们经常使用基督生活中的两件事来证实他是弥赛亚。一是他由死里复活,另一是他应验了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的一切预言。旧约圣经是历经1500余年的时间,陆...《铁证待判》|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2)(精选篇)31 升天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你已经升上高天……”——诗篇六十八篇18节上段“……他们正看的时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使徒行传一章9节32 坐在上帝的右边预言部分应验部分“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诗篇一一0篇1“……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希伯来书一章3节(参阅马可福音十六章19节;使徒行传二章34、35节)5B一天之内所应验的预言下面我们将列出自旧约圣经中所摘录出来的二十九项预言,论及我们主耶稣基督之被卖、受审、死亡及埋葬。这些预言是由不同的作者在公元前1000年至500年这五个世纪中所写成的,便它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却完全无误地应验在耶稣一人身上。33 被朋友出卖预言部分应验部分“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诗篇四十一章9节(参阅诗篇五十五篇12-14节)“……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马太福音十章4节(马太福音二十六章49、50节;约翰福音十三章21节)诗篇四十一篇9节又可译为:“我平安时的朋友,如同犹大一样,以吻安致意。”(比较马太福音二十六章49节与耶利米书二十章10节。)11/19134 以三十块银钱被卖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撒迦利亚书十一章12节“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马太福音二十六章15节(参阅马太福音二十七章3节)35 钱被丢在神的殿中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撒迦利亚书十一章13节下半段“犹大就把那银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马太福音二十七章5节下半段36 钱被用来买窑户的地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撒迦利亚书十一章13节下半段“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马太福音二十七章7节“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马太福音二十七章7节1被卖。2被朋友所卖。3以三十元被卖(而非二十九元)。4是用银元(而非金元)。5丢在殿里(而非放在殿里)。6在神的殿中。7银钱后来被用来买窑户之地。37 被其门徒所弃预言部分应验部分“……击打牧人,羊就分散……”——撒迦利亚书十三章7节“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马可福音十四章50节(参阅马太福音二十六章31节;马可福音十四章27节)雷胥(TheodoreLaetsch)评论撒迦利亚书十三章7节时说道:“当耶稣受击打时,论及他门徒四散的预言必然要应验,因此耶稣事先把这些话告诉他的门徒(马太福音二十六章31节;马可福音十四章27节),事后此事果真发生(马太福音二十六章56节;马可福音十四章50节)。但是我们的主并不丢弃他的羊。神经由与他同等的‘子’(约翰福音五章19、30节),举起慈手,帮助那些绝望、惊慌的门徒(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11、17……37等节及约翰福音二十章2、11……19、26等节。),于是这群软弱、背弃主的门徒一变而为弥赛亚国度中勇敢、不畏难的使者。”20/491,492(录自雷胥著《旧约小先知书注释》〔TheodoreLaetsch,BibleCommentary:TheMinorProphets,ConocordiaPublishingHouse,1970年出版。〕)38 被假见证诬告预言部分应验部分“凶恶的见证人起来,盘问我所不知道的事。”——诗篇三十五篇11节“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马太福音二十六章59-61节39 被告却不开口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以赛亚书五十三章7节“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马太福音二十七章12-19节40 因鞭打而受伤预言部分应验部分“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以赛亚书五十三章5节(参阅撒迦利亚书十三章6节)“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马太福音二十七章26节“他所受的不单是心灵的忧伤,肉体也一样受伤。希伯来文Mecholal乃指刺伤之意,这字形容弥赛亚十分恰当,因为他的手、脚与肋旁均被刺透了(参阅诗篇二十二篇16节)。”10/37041 被击打与吐唾沫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以赛亚书五十章6节(参阅弥迦书五章1节)“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马太福音二十六章67节(参阅路加福音二十二章63节)亚兰文的以赛亚泰根译本(TargumIsaiah)这样翻译以赛亚书五十章6节说:“我任人打我的背,任人拔我脸边的胡须,人辱我、吐我,我均不掩面。”23/17042 受嘲弄预言部分应验部分“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说:‘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罢!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罢!”——诗篇二十二篇7、8节“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马太福音二十七章31节43 被十字架所压倒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因禁食,膝骨软弱;我身上的肉也渐渐瘦了。我受他们的羞辱,他们看见我便摇头。”——诗篇一0九篇24、25节“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约翰福音十九章17节显然耶稣太软弱了他的膝盖,无法支撑十架的重量,因此他们必须叫别人代背十字架。44 手脚被扎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诗篇二十二篇16节(参阅撒迦利亚书十二章10节)“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3节(参阅约翰福音二十章25节)耶稣是照罗马人当时的习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他的手、脚被粗钝的大钉子刺穿,好使身子挂在木头上。45 与强盗同钉十字架预言部分应验部分“……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至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以赛亚书五十“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马太福音二十七章38节(参阅马可福音十五章27、28节)布林兹洛(JosefBlinzler)说:“钉十字架的死刑在犹太法典中是闻所未闻的。犹太律法中规定,要将拜偶像及亵渎神的人用石头打死后,挂在木头上,这是对已处死者另加的处罚,但没有把他钉死在木头上这种刑罚。旧约申命记二十一章23节说:‘因为被挂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诅的。’犹太人把这节经文也应用在被钉十字架的人身上。如果对犹太人以外的民族来说,钉十字架是最羞辱的一种死刑,那么对与耶稣同时代的犹太人来看,耶稣岂不是一个完全被神所咒诅的人么?”1/247,24846 为逼迫他的人代求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2节“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他为罪人代求的职份自十字架开始(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现在仍在天上继续为我们代求(希伯来书九章24节;约翰一书二章1节)。”11/73347 被自己的百姓所弃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象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以赛亚书五十三章3节(参阅诗篇69:8;一一8:22)“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官长或是法利赛人岂有信他的呢?”——约翰福音7:5,7:48(参阅约翰福音一章11节;马太福音21:42-43)“由约翰福音七章5节的记载,我们看见以赛亚书五十三章3节的预言被应验,因为连他的弟兄也不信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翰福音一章11节)。最后甚至他对待如自己弟兄的门徒们也都离弃他。”16/29248 人们无故地恨他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无故恨我的,比我头发还多。”——诗篇六十九篇4节(参阅以赛亚书49:7)“这要应验他们律法上所写的话说:‘他们无故的恨我。’”——约翰福音15:2549 朋友远远地站着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的亲密朋友,因我的灾病都躲在旁边站着。我的亲戚本家,也远远的站立。”——诗篇三十八篇11节“还有一切与耶稣熟识的人,和从加利利跟着他来的妇女们,都远远的站着,看这些事。”——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9节(参阅马可福音十五章40节;马太福音二十七章55、56节)“当我受苦格外需要他们接近我、支持我的时候,他们反而因怕受连累都站得远远的。只有仇敌围绕在我四周,朋友都站在远方,这真是弥赛亚的写照。”(参阅马太福音二十六章56节;二十七章55节;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9节;约翰福音十六章32节)。11/18450 人们对他摇头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受他们的羞辱,他们看见我便摇头。”——诗篇一0九篇25节(参阅诗篇二十二篇7节)“从那里经过的人,咒诅他,摇着头说……”——马太福音二十七章39节“摇头表示旁观者对受苦之人之无望有轻蔑、咒诅之心。”(参阅约伯记十六章14节及诗篇四十四篇14节。)10/14851 人瞪眼看他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诗篇二十二篇17节“百姓站在那里观看……”——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552 外衣被夺,又为内衣拈阄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诗篇22:18“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他们就……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约翰福音19:23-14旧约诗篇在乍年之初似乎互相矛盾(因原文中,里衣和外衣都作衣服讲),直到我们看见在主十字架旁所发生的事后才明白,兵丁分了外衣,内衣则凭拈阄的方式给抽中阄的人。53 受干渴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篇六十九篇21节(参阅诗篇二十二篇15节)“这事以后……耶稣……说:‘我渴了。’”——约翰福音十九章28节54 兵丁拿苦胆和醋给他吃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篇六十九篇21节“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马太福音二十七章34节(参阅约翰福音十九章28,29节)法萨特在《新旧约全书批判性、试验性与实验性之注释》(A.R.Fausset,ACommentaryCritical,ExperimentalandPracticalontheOldandNewTestaments,Wm.B.EerdmansPublishingCo.,1961年出版)一书中写道:55 他被遗弃时的呼喊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诗篇二十二篇1节“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6由诗篇二十二篇1,2节中,“有两处重复‘我的神’的呼喊,这表明无论外表看来如何地孤单无助,这位受苦者仍坚信神是他的神。这种执着的态度乃是他绝望中唯一的支持,他坚信神终久要成为他的救赎者。”11/14856 将灵魂交给神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诗篇三十一篇5节“耶稣大声喊着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6节57 他的骨头一根也不折断预言部分应验部分“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诗篇三十四篇22节“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不打断他的腿。”——约翰福音十九章十九节虽然圣经中没有明言,但另有两处论及他骨头的预言也都一一地应验了:1诗篇二十二篇14节:“我的骨头都脱了节。”只将手脚钉在木头上,因体重的压力,骨头脱节都是必然的事。尤其耶稣是被平放在地上钉上手脚后,他们才把十字架竖起来。2诗篇二十二篇17节:“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当他全身只靠钉着的手脚来挂在十字架上时,他身上的骨头很容易都在皮下撑出来,尤其当他被挂在十字架上有段时间后,骨头会更显得突出易见。58 他的心裂开来预言部分应验部分“……我的心在我里面如蜡熔化。”——诗篇二十二篇14节“……唯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约翰福音十九章34节由他肋旁有血和水流出来,证明他的心真的破裂了。59 他的肋旁被扎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撒迦利亚书十二章10节“……唯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约翰福音十九章34节雷胥(TheodoreLaetsch)在《旧约小先知注释》(BibleCommentary:TheMinorProphets,ConcordiaPublishingHouse,1970)中写道:60 黑暗降临全地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阿摩司书八章9节“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5节犹太人将一日(由日出至日落)分为十二个时辰,午正到申初约是十二时到下午三时。61 葬于财主的坟中预言部分应验部分“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以赛亚书五十三章9节“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马太福音二十七章50-60节4A预言的应验证明耶稣是弥赛亚、是基督、是神的儿子1B异议:预言得以应验在耶稣身上,乃是出于人特意的安排。答辩:但当我们知道这些有关弥赛亚的预言是完全超越人所能控制的,那这些异议就不那么合乎情理了。比方说——1诞生之处(弥迦书五章2节)。2诞生时间(但以理书九章25节;创世纪四十九章10节)。3诞生方式(以赛亚书七章14节)。4被出卖。5死的方式(诗篇二十二篇16节)。6旁观者的反应(嘲弄、吐唾沫、瞪眼等)。7被扎。8埋葬的细节。2B异议:预言得以在耶稣身上应验完全出于巧合。1第10项5.第34项2第22项6.第35项及36项3第27项7.第39项4第33及44项8.第44及45项(论及钉十架时的情形)“我们发现若这八项预言要全然言中,其可能发生的机会是1017之1次,也就是1/100,000,000,000,000,000。为了使我们能进一步地领悟这个庞大的数字,董彼得教授举例说:我们用1017个银币来铺盖美国德克萨斯州,他们不但可以盖满该州全部土地,且可厚达二尺高。现在我们在某一银币上做上记号,丢入银堆中。然后请一个将双眼蒙起,在全州银堆上任意拣选,好找出那个做了记号的银币,其命中的可能率会有多少呢?先知们若单凭自己的智慧写预言,而期望八个预言全部应验,他成功的可能性正与那位蒙着眼找银币的人机会一样,均是微乎其微的!弥赛亚来临时有何特征1C杖要离开犹太家1犹大的杖要被挪去。2犹太人的律法要遭破坏。第一个杖被挪去的情形是发生在大希律王年间(公元前37?-4年,)他无犹太人的血统,却继承利未族的耶路撒冷城的最后一个君王马克比王子而登基(见犹太马克比后书〔Maccabees,Book2〕)。1开除会籍(参阅约翰福音九章22节)。2监禁(参阅行徒行传五章17、18节)。3施行苦刑(参阅使徒行传十六章22节)。犹太教耶路撒冷的他勒目(Talmud)中有以下的记载:“在圣殿被毁前四十年,犹太人已失去判决自己百姓死刑的权柄。”(参阅Talmud,Jerusalem,Sanhedrin.fol.24,recto.)。但这个记载显然有误,那时还保有生杀大权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失去判决死刑之权似乎应发生在公元七年左右。因为犹太教法师拉克蒙(Rachmou)说:“当撒都该人发现他们控制生杀的大权被夺之后,大家惊惶失措,头蒙灰尘、身着麻衣,哀号说:‘我们有祸了,犹大的杖被夺,而弥赛亚却还未到!’”20/28-302C圣殿被毁1弥赛亚要先来。2他要被剪除(死亡)。3圣城耶路撒冷及其中圣所(即圣殿)要被毁。到公元后70年间,圣城及圣所果然为罗马大将提多所毁。在此之前,弥赛亚若不是已经来过,此预言即为谎言。4B应验了的预言1C但以理书中的六十九个七(或称六十九周)2C预言的解释1D.此段预言主要论到但以理的百姓以色列人与但以理的城耶路撒冷(九章24节)这里提到两位君王:1弥赛亚(25节)。2尚未来的那一位(26)节。一切事均将发生在七十个七(即七十周)之内(24节):1一并发生(24节)。2分期发生,共分三期:七个七,六十二个七及一七之内(25、27节)七十个七将由何时算起(25节)。2D.此七十周所指的时间:1希伯来文之“周”字为shabua,也就是7的意思。(天使长迦百列对但以理所说的一周,与西方观念中的一周,略有不同。)因此希伯来文中的七十周即七十个七。2犹太人的七字,有时指天,有时指年,有时更强调为七年。(参阅麦克林之《但以理七十周的预言》〔AlvaJ.McClain,Daniel’PropheeyoftheSeventyWeeks,P.13〕)3利未记二十五章2-4节中曾提及以上的事,二十五章8节中则提到以七年为单位的说法。略为了解以上犹太人对七字的观念后,我们即可明白为何但以理书中的七十个七乃指七十个七年而言。1但以理在九章前段时就已经提到七倍数的年份。2但以理明白犹太人之所以被掳至巴比伦,乃因他们干犯安息年之故(摩西律法规定每七年应有一安息年),而以色列人在巴比伦为奴七十年,代表他们曾有490年的时间未守过安息年(参阅利未记廿六章32-35节;历代志下三十六章21节;但以理书九章24节)。3将七十周作七十年解释,该处经文前后才能解释得通。4Shabua一字在但以理书十章2、3节中也曾出现过,但由该处上下文字中看来乃指“天”数而言,若九章24-27节日亦指“天数”,为何但以理不用与十章同样的希伯来字表达?由此可见九章中之“周”实指年而言。3D.预言年数的长短:1历史上的记载:试比较创世记七章11节与创世记八章4节;又试将以上两节与创世记七章24节及创世记八章3节(可见一月以30日计)。2预言上的记号:圣经中多处指及大灾难,描述时间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均一致同意一年为360天。但以理书九章27节——第七十周之“半”(约是三年半)。七十个周的开始:1公元前539年居鲁士法(参阅以斯拉记一章1、2节及四章1-5节。)2公元前519年大流士法(参阅以斯拉记六章1-8节;12-14节。)3公元前457年亚达薛西法(参阅以斯拉记七章11-13、20、27节。)4亚达薛西至尼希米法令,公元前444年。然而唯一可能之正确重建日期是第四个亚达薛西至尼希米法。a“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三月)”b亚达薛西王在公元前465年登基,因此尼希米记二章1节所指的日期应为公元前445年。c因为经上没有注明是哪一天,故按犹太人之习俗,应为尼散月的第一天,公元前444年。d根据我们自查的史料,得知应为公元前444年3月14日。第一个七结束的日期1犹太人需用49年重建耶路撒冷城(25节)。2旧约先知书和旧约圣经最后一卷玛拉基书均在公元前445年再过49年后正式结束的。六十九周结束的日期:1将周转为天数:a69周×7年×360天=173,880天。b如果但以理是正确的,那么从敕令到恢复重建耶路撒冷(公元前444年居散月的第一天)到弥赛亚来耶路撒冷应是483年(69×7),每年相当于犹太纪年的一年360天(即173,880天)。由公元前445年三月14日开始计算,向后推173,880天后应是公元32年4月6日。2据罗拔·安德生爵士(SirRobertAnderson)在《将临之王》(TheComingPrince,P.127)一书中的计算,六十九周结束的那天应是公元32年4月6日,他说:“第十个尼散月的那一日应是星期日,也就是公元32年4月6日。那么自亚达薛西王公元前445年下令重建圣殿至西年32年4月6日耶稣降世,其间共相隔多久呢?共隔173,880天,正合天使长加百列所宣告的769年(每天360天为计),也就是全部六十九周的日数。”3按我们的年历来证明,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后32年,其间共是476年(因公元前一年至公元一年为一年)。476×365天=173,740天1王与他的国度降临:在六十九周末与第七十周之间共发生两件事:a弥赛亚被剪除(钉上十字架)。b城与圣殿被毁(罗马大将提多毁耶路撒冷)。如果你不愿接受安迪生爵士的计算,你亦可自己推算,但无论如何,弥赛亚都已经在圣城被毁之前已降临了(不似犹太人所说,他们今日仍在等候弥赛亚的来临)。基督降临之预言29/事实:创三:15;申十八:15;诗八十九:20;赛九:6;二十八:16;三十二:1;三十五:4;四十二:6;四十九:1;五十五:4;结三十四:24;但二:44;弥四:1;亚三:8。基督之使命和职分的预言基督之先锋的预言基督的诞生与早年事迹之预言基督受难之预言基督复活之预言基督升天的预言基督再来的预言《铁证待判》| 耶稣的身份--是主?是骗子?是疯子?《铁证待判》| 大前题《铁证待判》| 大前题 (2)《铁证待判》| 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铁证待判》|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2)(相关篇)铁证待判---铁证待判---耶稣基督应验旧约中弭赛亚的预言新约圣经的使徒们经常使用基督生活中的两件事来证实他是弥赛亚。一是他由死里复活,另一是他应验了旧约...看过此文的人还找过:旧约中的弥赛亚旧约中的弥赛亚预言旧约中的弥赛亚 华德旧约预言弥赛亚的经文耶稣是弥赛亚吗弥赛亚 耶稣为什么耶稣不是弥赛亚耶稣不是弥赛亚旧约预言耶稣福音贵州毕节地区认证的【福音】这是一个可以了解基督信仰的福音平台,也是一个可以帮助您传福音的工具平台,欢迎订阅转发每日的福音布道节目到朋友圈引人归主。
这是一个可以了解基督信仰的福音平台,也是一个可以帮助您传福音的工具平台,欢迎订阅转发每日的福音布道节目到朋友圈引人归主。
微信号:vfuyin
电话: [离线]&&&&马可福音——摩根解经从卷
自营订单满3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248字 数:225000印刷时间:日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丛书名:摩根解经丛卷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摩根解经丛卷&系列
马可福音/摩根解经丛书
【编辑推荐】
《马可福音》全无学术研究气息,而是以一位牧者情怀,通过清新、活泼的语言,让圣经的话语发出属灵的亮光.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坎伯&摩根 译者:詹正义
坎伯&摩根(CampbellMorgan,)是全世界公认的&解经王子&.日申请要成为英国伯明翰卫理公会牧,当他站在75位考牧委员面前讲完道后,考牧委员竟然评定摩根是&不适合讲道,没有讲道恩赐&的人,这份差事因而告吹.此举对摩根而言是一次重大打击,摩根伤心地打电报给担任牧师的爸爸,他父亲立即回电说:&地上拒绝,天上接纳.&摩根没有放弃神给他的呼召,在神的带领下尽他的职份,8年后成为伯明翰卫理公会理田路礼拜堂的主任牧师,而且日后成为最会讲道的解经牧者. 在英语世界中,听过他的信息的人说:&这位牧师真是相信圣经,他传讲自己所信的事时,又是具有那么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位长期追随摩根的朋友约翰&哈理斯(John Harris) 观察他大有能力的讲道,对他的分析是,&摩根讲道的能力是出于他对神、对圣经的坚定信心,他所传的是他内心所确信不疑的.&许多传道人向他请教秘诀,摩根的回答永远不改变:&用功,用功,再用功.&用功于每天清晨进入那块神圣的领域,呼吸天上的空气,取得新的能力.坎伯&摩根将一卷圣经最少读50遍,才着手解释它.此外,他熟记经文,让熟记话语成为他生活的习惯,使他的讲道及解经更正确、深入和生活化.
1?马可福音一1-3
2?马可福音一4-3
3?马可福音一14-34
4?马可福音一35-二12
5?马可福音二13-三6
6?马可福音三7-19
7?马可福音三20-35
8?马可福音四1-34
9?马可福音四35-41
10?马可福音五1-20
11?马可福音五21-43
12?马可福音六1-6
13?马可福音六7-56
14?马可福音七1-23
15?马可福音七24-八26
16?马可福音八27-九13
17?马可福音九14-29
18?马可福音九30-50
19?马可福音十1-16
20?马可福音十17-31
21?马可福音十32-52
22?马可福音十一1-26
23?马可福音十一27-十二44
24?马可福音十三1-37
25?马可福音十四1-26
26?马可福音十四27-52
27?马可福音十四53-72
28?马可福音十五1-32
29?马可福音十五33-47
30?马可福音十六1-20
马可福音第1章1-3节
马可福音是四本福音书中最简短的.但很可能它是最早写成的,也许是在保罗死前就已写成,最迟不晚于耶路撒冷被毁.爱任纽(Irenaeus)肯定地说,本书是在保罗和彼得死后写的.但最近的研究,把它放得早一点,就是主后六十三年以前写成的.
教父们的见证一致同意,本书受到了彼得的影响.事实上,本书可能是彼得在讲道中论到有关耶稣的事,由他的朋友马可所记录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最近学术研究的支持.
马可所记的资料,实际上都已包括在马太福音内.这两本福音书的差别不在内容,而在方法.马可所用的方法特征是直接、简洁,有时有点粗率,又带有某些亲临其境的味道,所以读来在外表、手势和说话习惯等许多细节上,使我们对主有最活泼的感受.
就新约所能提供的资料看,这本福音书作者的历史,是最有趣味的.他的犹太本名是约翰,马可是他拉丁文的姓.按照路加在使徒行传(十二12)中的记录,他的母亲是耶路撒冷一个富有的妇女,显然是彼得的朋友.五旬节以后,早期的基督徒就在她家聚集,在彼得前书一节经文中(五13),我们知道马可是彼得属灵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是在这位大使徒带领之下认识主基督的救恩.他也是巴拿巴的表弟.马可第1次在新约历史中的出现,是随同保罗和巴拿巴由耶路撒冷前往安提阿.然后他又随同他们从事第1次传道旅行,不过在别加又突然离开他们.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有趣的是,大部分解经家都以为,他是怕所面对的事工,所以才回家去.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他是因为怕才回家的.后来,保罗和巴拿巴再次开始传道旅行时,为这事发生了争论,且二人因此而分手.原来巴拿巴希望再带马可同行,但保罗反对,因为马可曾离开他们.可能就是因为这句话,人们才认为,马可回家是出于害怕.虽然保罗不肯,巴拿巴却愿意带他同行.很可能巴拿巴没有错,保罗也没有错.所以对马可的这问题,我们还是存疑好了.后来他真的和巴拿巴往居比路去,并和保罗一同在罗马,成为他的同工和安慰者.从彼得前书的经文看,我们推测他曾陪伴这位使徒到巴比伦去.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提摩太后书,保罗吩咐提摩太把马可带到罗马去.
一般意见都同意,本书是马可在罗马写的,对象主要是外邦人.请注意,这本福音书根本没有提到犹太人的律法,引用旧约经文也只有两次,其中之一出现在这个简短的引言里.他又常常对犹太人特殊的词汇和习惯加以解释,假如是写给犹太人的,他大可不必如此.不过这一点无关紧要,它对本书所要介绍的主耶稣没有任何影响.
伯尔纳(Bernard)对这本福音书有一段很精辟的描述,他说:
&这是一部行动的、迅速的、活泼的、生动的福音书.一开始作者即记载主正式公开服事的生涯,然后以快速的方式,带领我们一个接一个看到祂所行的大能奇事,但对细节方面的记录仍很逼真.本书最明显的特征,乃在于祂胜过眼睛看得见的有形世界和看不见的无形世界之能力,这一点特别从祂赶鬼的事上可以看出来.彼得对哥尼流所讲的那段话,恰可用来形容这本福音书:&神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祂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
所以,马太给我们描绘的弥赛亚画像是王,祂的身份是高贵的,祂的职分是尊严的,祂的使命带着恩慈.而马可给我们描绘的弥赛亚画像是仆人,除掉了祂一切的尊贵,惟独献身于祂的工作.
我们首先要思想的是,第1章头三节这短短的一段经文.
我要用一种比较不拘束的方式,来研读这本福音书,就是不受目前分章分节的限制.
这段经文虽然简短,却是整部福音书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地思想它.其实这段经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段落.马可的记录是从第四节的&约翰来了&开始的.他的故事是由约翰的出现开始的.经过详细的研读,我认为马可最后所写的,很可能就是开头的这一段.在他写完了这个故事以后,又回过头来写这一段序言.我们若研读马可这生动而奇妙的记录,跟随耶稣迅速踏过祂在世上服事工作的路径时,往往都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在这段序言中,他写道: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
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
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
预备主的道!
修直祂的路!&
马可首先宣告,他所写的乃是按照先知以赛亚所记的&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然后他立刻引用一句先知的宣告,不是出自以赛亚,而是出自希伯来人最后的一个先知玛拉基,&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
接着他又引用先知以赛亚的一个预言,这个预言所论到的是福音的起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
为了了解玛拉基那句宣告的背景,我们必须翻开他的书.&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接下去的预言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祂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玛三1).在这预言中提到了两个使者,&立约的使者&和在&立约的使者&前面预备道路的那个&使者&.而马可所引用的经文,只是提到那位为&立约的使者&预备道路的使者.
然后他又回到了起先所讲的,就是按照先知以赛亚所记的&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并从以赛亚书第二部分的序言中,引用一段话:
&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啊&&报好信息给耶路撒冷的啊!&(赛四十3,9).
读以赛亚书第四十章到该书结束,可以找到神的仆人.这一大段圣经启示了神受苦的仆人,不过同一位神的仆人最终将得胜,并且是从痛苦中赢得胜利.这本书接着就记录了福音的起头.按照马可的理解,这福音的起头是记录在以赛亚书里的.
我们已经说过,马可的资料很可能都是从彼得而来的.彼得前书(一24~25)也引用以赛亚书的同一段经文: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
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
草必枯干,花必凋谢,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
接着他又说,&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可福音的精神:这福音书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是出发点,这也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记的.而这段简短的经文,乃是以下所记诸事的总序言.&起头&一词所指的不是这段经文,不是约翰的事工,也不是耶稣的事工,而是整个福音.从这本福音书,我们所读到的是整个福音的起头的故事.在这里,马可所记的是,以赛亚所预告的福音如何成为历史的事实.对于这一点,从路加所写的第二本书之序言,我们可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阿非罗啊!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一1).他的&前书&是论到&开头&的事,显然路加福音所记的就是&福音的起头&.
这里提到以赛亚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接着所记一切事的精神,也构成了以属灵的意义解释这些事的关键.以赛亚所预告的,耶稣都成就了.以赛亚预先看到:走上安慰的道路,惟一的方法是耶和华藉着祂受苦又得胜的仆人之来临,对付了罪,并把公义带进来.这里所记的,是福音如何在人类历史中成为事实.
在这里,我们只要注意两点就够了.第1,所讨论的超越题目;第二,这本书的特别主题.
超越的题目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福音&一词的意思是什么?用&福音&一词来翻译希腊文的这一个字,从许多方面看是最恰当不过的.马克利尔博士(Dr.Maclear)指出,在古希腊文中,这个字原来是指赏给带来好消息者的礼物,后来演变成是指为好消息而献上的感恩祭,最后是用来指好消息本身.
新约使用这一个字时,都是指最后的这个意义.&福音&本身就是救恩的信息,是安慰的信息,是盼望的信息,是喜乐的信息.这个信息激发诗人、音乐家无穷的灵感.这个信息绝对没有任何定罪的成分.传福音不是定罪.福音是给罪人的好消息,是从罪中得救赎的信息.
这一个字在福音书中不常出现,但它的出现,可以使我们看到这书的主题.马可写了开头的这一段话以后,这一个字立刻出现了两次.马可告诉我们,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传道,是&宣传神的福音&(14节),就是从神而来的福音.只有马可告诉我们,耶稣开始传道时,不但说&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祂还加上&信福音&.出现这两次以后,这个字一直到在凯撒利亚腓立比,彼得认耶稣为基督时,才再次出现.那里也是马可所独有的记录,耶稣呼召门徒要舍己,为祂的缘故,也为&福音&的缘故,背起十字架.接着,在那些阴暗的日子中,当祂教训门徒,并朝着十字架前进时,祂再一次使用了同样的这句话,&为我和福音&(八35)的缘故.在记录妇人用香膏膏耶稣的那一件美事时,这个字又出现了一次.当时门徒误解那个妇人,认为她浪费.祂说,&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十四9).最后一次是出现在这本福音书的最后一章,祂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十六15).&福音&一词带有音乐,带有盼望,带有安慰,带有欢喜.这是一首可以振奋人心,鼓舞勇气的歌;福音就是好消息.
开始时的&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这一词已经把一切都包括在里面了.我们开始研究这本福音书时,这几个字立刻提醒我们,基督本身乃是这福音的中心点,也是这福音的圆周.不管这一首永恒的音乐,是由多少不同音符所组成的和音,总是以祂为中心,以祂为依归.这本福音书的作者,在开始时就用一个旧约的名字&耶稣&来称呼祂,这并不是随便用的.这个名字把祂放在我们所能了解的层次上,因为在名为耶稣的这个人身上,我们和祂降世所要启示的神之间,才有一个接触点.没有祂,虽然我能看到祂管理宇宙的能力,但我仍然是失丧的,因为我无法把握住那不可测透的真理.没有祂,不管人如何对我述说神的奇妙和奥秘,我仍然无法了解神.&神的福音&如果不是用我所能了解的语言说出来,如果不是用我这有限的能力所能观察到的,这福音对我仍然不是福音.马可是从神开始应验祂众仆人的预言着手.这一本福音书吸引人之处,在于通过它,我们可以跟随耶稣,与祂同行,看祂的手势,听祂讲话的习惯.
藉着&基督&这个称号,马可让我们看到神执行救恩的方法.宣告这救恩就是宣告好消息.基督就是弥赛亚、受膏者.&耶稣&这个名字,让我们看到祂是加利利的乡下人;&弥赛亚&、&受膏者&这个称号,让我们看到祂是被圣灵所膏的.因着圣灵的恩膏,使祂有能力可以服事,使祂有能力可以死,因为祂是藉着这永远的圣灵将自己献上的.
&神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词句.这个伟大的词句也可以提醒我们,人能够看到祂会流泪,会表现出人的欢笑,祂也可以看见人类忧伤的悲剧.但是从祂的眼睛中,也流露出永恒神性的光辉.耶稣,受膏者,神的儿子.这是那一位奉差遣,被圣灵所膏,又有父神本质者的福音.祂所说的就是福音.祂所作的也是福音.福音是关于耶稣、受膏者、神的儿子的好消息.然而,有的人在传扬福音时,却仿佛没有什么喜乐的音符.其实它应该是集一切最美妙音符而成的音乐.一切有价值的音乐都是因这福音的感动而写就的.
这就强调了这本福音书的特别主题.我们不应在这福音书中找福音的哲学,即使找也找不到.在这福音书中,我们也找不到说明,可以让我们了解神用什么方法,使这福音成为可能.福音的全部内容,以及最后的应用,在这里只有一些暗示,而没有直接的说明.这就是&起头&.以赛亚预告了这福音,那些希伯来人对古代的预言,再没有比这个更熟悉了.保罗传扬这福音.马可很可能知道这事.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本福音书是在罗马写的.所以,请想一想,保罗写一封信到罗马,里面包括了对这福音的说明和这福音的哲学.他写道,&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罗一16~17).接着他又对这福音加以解释.很可能马可在写这本福音书以前,已经读过这封信.马可到罗马,并和保罗一起住在罗马,而这封罗马书在保罗未到罗马以前,就已经寄到了.所以马可写完彼得所述说的故事,就以福音如何开始为序,这福音是以赛亚所预告,彼得所述说,而保罗在他信中所加以解释的.这就是福音的起头,记录了所预告的如何在历史中成为事实.
我们研读这本福音书的目的,是要观察耶和华的仆人耶稣基督神的儿子,而不是要观察祂四周的人.我们要看祂的心路历程,看祂对待那些亲近祂的人的态度,看祂怎样藉此启示自己.
马太所写的是王,以及祂建立国度的方法.路加所写的是完美的人,以及祂是普世的仆人职分.约翰所写的是祂隐藏的神圣奥秘.或者说,马太写的是基督,路加写的是耶稣,约翰写的是神的儿子.马可在这本福音书中所描绘的,则是耶稣,是基督,又是神的儿子,祂是神的仆人,是这福音的创造者.我们若思想祂,就可以认识这福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可福音解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