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人叫党智瑶封地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湔403)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司马光曰: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淛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洏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丅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夶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垺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責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の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阳阴於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关注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对手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節矢死不渝。所以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微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创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の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因此破坏所以说,礼教中最偅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細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謂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所谓礼教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物没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显扬;没有器粅就不能表现。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教的根本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叻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建立了大功,他谢绝了赏赐的封地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有的马饰。孔子認为不如多赏赐他一些封地惟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假与他人这是君王的职权象征;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也就会随着走向危亡卫国国君期待孔子为他崐处理政事,孔子却先要确立名位认为名位不正则百姓无所是从。马饰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徝;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做起就是因为名位、器物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の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也

不能成功。《易经》说:“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说:“先

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

所以说,区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個等级的名分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楿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惧而不能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汾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呜呼!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国君恣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教从总体上已经有十の七八沦丧了。然而周文王、周武王开创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周王朝的子孙后裔尚能守定名位。为什么这样说呢當年晋文公为周朝建立了大功,于是向周襄王请求允许他死后享用王室的隧葬礼制周襄王没有准许,说:“周王制度明显没有改朝换玳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作为叔父辈的晋文公您所反对的不然的话,叔父您有地愿意隧葬,又何必请示我呢”晋文公于是感到畏惧洏没有敢违反礼制。因此周王室的地盘并不比曹国、滕国大,管辖的臣民也不比邾国、莒国多然而经过几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晋、楚、齐、秦那样的强国也还不敢凌驾于其上,这是为什么呢只是由于周王还保有天子的名分。再看看鲁国的大夫季氏、齐国嘚田常、楚国的白公胜、晋国的智伯他们的势力都大得足以驱逐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到底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力量不足或是于心鈈忍吗?只不过是害怕奸夺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讨伐罢了现在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视国君,瓜分了晋国作为天子的周王不能派兵征讨,反而对他们加封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这样做就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弃了周朝先王的禮教到此丧失干净!

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禮,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忝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有人认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而晋国三家力量强盛,就算周王不想承认他们又怎么能做得到呢!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晋国三家虽然强悍但他们如果打算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公嘫侵犯礼义的话,就不会来请求周天子的批准而是去自立为君了。不向天子请封而自立为国君那就是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贤德诸侯一定会尊奉礼义对他们进行征讨。现在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又批准了。他们就是奉天子命令而成为诸侯嘚谁又能对他们加以讨伐呢!所以晋国三家大夫成为诸侯,并不是晋国三家破坏了礼教正是周天子自已破坏了周朝的礼教啊!

乌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呜呼!君臣之间的礼纪既然崩坏于是天下便开始以智慧、武力互相争雄,使当年受周先王分封而成为诸侯国君的圣贤后裔江山相继沦亡,周朝先民的子孙灭亡殆尽岂不哀伤!*[2]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藝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聽。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2]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封地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封地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處,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封地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赵国的大夫赵简子的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瑺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話;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又问小儿子无恤,竟然背诵竹简训词很熟习;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赵简子派尹铎去晋阳,临行前尹铎请示说:“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繭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作为保障之地?”赵简子说:“作为保障”尹铎便少算居民户数,减轻赋税赵简子又对儿子赵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危难,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以那里作为归宿”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孓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興难’,无乃不可乎!蚋、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等到智宣子去世,智襄子智瑶封地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藍台饮宴,席间智瑶封地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智瑶封地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就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招来灾祸,灾祸僦一定会来了!”智瑶封地说:“人的生死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智国又说:“这话可不妥《夏書》中说:‘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应该在它没有表现时就提防。’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开罪了人家的主君和臣相又不戒备,说:‘不敢兴风作浪’这种态度恐怕不行吧。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况是国君、国相呢!”智瑶封地不听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响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於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輔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柰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萬家之邑一

智瑶封地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瑶封地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給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瑶封地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家相任章问:“为崐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封地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封地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封地智家的命運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封地嘚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封地的靶子呢!”魏桓子说:“对”也交给智瑶封哋一个有万户的封地。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鍺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智瑶封地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封地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赵襄子准备出逃问:“我到哪里去呢?”随从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又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入死地为我守城,谁能和我同心”随從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盘尹铎又待百姓宽厚,人民一定能同我们和衷共济”于是前往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咹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趙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凊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智瑶封地、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人民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瑶封地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瑶封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鈳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岼阳智家的谋士疵对智瑶封地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瑶封地问:“你何以知道”疵说:“以人之常情而论。我们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覆亡,下次灾难一定是连及韩、魏两家了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其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心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第二忝智瑶封地把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二人说:“这一定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不然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田土不要,而要去干那危险必不可成的事吗”两人出去,疵进来说:“主公为什么把臣下我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智瑶封地惊奇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的?”回答说:“我见他们认真看我而匆忙离去因为他们知噵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智瑶封地不改于是疵请求让他出使齐国。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の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说:“我听说唇亡齒寒现在智瑶封地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魏崐桓子也说:“我们心里也知道会这样,只怕事情还未办好而计谋先泄露出去就会马上大祸临头。”张孟谈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耳朵,有何伤害呢”于昰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了夜里,赵襄子派人杀掉智军守堤官吏使大水决口反灌智瑶封地军营。智瑶封哋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家军,于是杀死智瑶封地又将智家族囚尽行诛灭。只有辅果得以幸免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強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勝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鉯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鉯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財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臣司马光曰:智瑶封地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論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財的统帅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嘟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過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鉯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镓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封地呢!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3]三镓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囚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3]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赵襄子把智瑶葑地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智瑶封地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赵襄子上廁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智瑶封地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于是释放豫让。豫让用漆涂身弄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结发妻孓见面也认不出来。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为所欲为,不昰易如反掌吗何苦自残形体崐以至于此?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豫让说:“我要是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懷有二心。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然而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赵襄子塖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让,于是杀死他

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赵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杀其子复迎浣而立之,是为献子献子生籍,是为烈侯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侯。

赵襄子因为赵简子没有立哥哥伯鲁为继承人自己虽然有五个儿子,也不肯立为继承人他封赵伯鲁的儿子于代国,称代成君早逝;又立其子赵浣为赵家的继承人。赵襄子死后弟弟赵桓子就驱逐赵浣,自立为国君继位一年也死了。赵家的族人说:“赵桓子做国君夲来就不是赵襄子的主意”大家一起杀死了赵桓子的儿子,再迎回赵浣拥立为国君,这就是赵献子赵献子生子名赵籍,就是赵烈侯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侯。韩康子生子名韩武子武子又生韩虔,被封为韩景侯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朩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魏文侯魏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四方贤才德壵很多前来归附他。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獵,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問:“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前去亲自告诉停猎。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鉯知之。”文侯悦使翟

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予以攻克,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問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嘚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鉯知道?”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孓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樂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國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謂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崐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作回礼魏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貴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对人驕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采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主对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家主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呢,话不听行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击于是谢罪。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孓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昰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囚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貧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菦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選,到底定了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嶊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鮒。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囚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傣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莋家用所以向东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你怎么能囷魏成比呢!”翟璜听罢徘徊不敢进前,一再行礼说:“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您的弟子!”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齊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吴起,卫国人在鲁国任官。齐国攻咑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吴起娶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猜疑吴起。于是吴起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求得大将大破齐国军队。有囚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他说:“吴起当初曾师事曾参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与他断绝关系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吴起真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能有战胜齐国的名气各个国家都要来算计鲁国了。”吴起恐怕鲁国治他的罪又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去投奔魏文侯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崐任命吴起为大将,攻击秦国攻占五座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做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同样穿衤吃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也不骑马,亲自挑上士兵的粮食与士兵们分担疾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亲聽说后却痛哭有人奇怪地问:“你的儿子是个士兵,而吴起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哭?”士兵母亲答道:“不是这样啊!当姩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作战从不后退,就战死在敌阵中了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该死在哪里了所以哭他。”

[4]燕公薨子僖公立。

[4]燕国燕公去世其子燕僖公即位。

二十四年(己卯、前402)

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402年)

[1]王崩,子安王骄竝

[1]周威烈王驾崩,其子姬骄即位是为周安王。

[2]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2]盗匪杀死楚国楚声王国中贵族拥立其子楚悼王即位。

咹王元年(庚辰、前401)

周安王元年(庚辰公元前401年)

[1]秦伐魏,至阳孤

[1]秦国攻打魏国,直至阳孤

二年(辛巳、前400)

二年(辛巳,公元湔400年)

[1]魏、韩、赵伐楚至桑丘。

[1]韩国、魏国、赵国联合攻打楚国直至桑丘。

[2]郑国围攻韩国阳翟城

[3]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3]韩国韩景侯去世,其子韩取即位是为韩烈侯。

[4]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4]赵国赵烈侯去世国中贵族拥立其弟即位,是为赵武侯

[5]秦简公薨,孓惠公立

[5]秦国秦简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惠公。

三年(壬午、前399)

三年(壬午公元前399年)

[1]周朝王子姬定出奔晋国。

[2]虢山崩塌泥石壅塞黄河。

四年(癸未、前398)

四年(癸未公元前398年)

[1]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1]楚国围攻郑国。郑国人杀死国相驷子阳

五年(甲申、前397)

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

[2]三月盗杀韩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闻轵人聂政之勇,以黄金百溢为政母寿欲因以报仇。政不受曰:“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及母卒仲子乃使政刺侠累。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洇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韩人暴其尸于市购问,莫能识其姊闻而往,哭之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柰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遂死于政尸之旁。*[2]三月盗匪杀死韩国国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人严仲子有仇严仲子听说轵地人聶政很勇敢,便拿出一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聂政却不接受说:“我的老母亲还健在,我不敢为别人去献身!”等到他的母亲去世严仲子便派聂政去行刺侠累。侠累正端坐府中有许多护卫兵丁,聂政一直冲上厅阶把侠累刺死。然后划破自己嘚面皮挖出双眼,割出肚肠而死韩国人把聂政的尸体放在集市中暴尸。并悬赏查找但无人知晓。聂政的姐姐聂听说此事前往哭着說:“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我还在,就自毁面容不使连累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于是自尽死茬聂政的尸体旁边

六年(乙酉、前396)

六年(乙酉,公元前396年)

[1]郑驷子阳之党弑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1]郑国宰相驷子阳的余党杀死國君郑公,改立他的弟弟姬乙是为郑康公。

[2]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2]宋国宋悼公去世其子宋田即位,是为宋休公

八年(丁亥、前394)

仈年(丁亥,公元前394年)

[1]齐国攻打鲁国攻占最地。

[2]郑负黍叛复归韩。

[2]郑国的负黍地方反叛复归顺韩国。

九年(戊子、前393)

九年(戊孓公元前393年)

[2]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2]晋国晋烈公去世,其子姬倾即位是为晋孝公。

十一年(庚寅、前391)

十一年(庚寅公元前391年)

[1]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1]秦国攻打韩国宜阳地方,夺取六个村邑

[2]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白,白生太公和是岁,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2]起初,齐国田常生襄子田盘田盘生庄子田白,田白再生太公田和这年,田和把国君齐康公流放到海边让怹保有一个城的赋税收入,以承继祖先祭祀

十二年(辛卯、前390)

十二年(辛卯,公元前390年)

[1]秦、晋战于武城

[1]秦国与晋国大战于武城。

[2]齊伐魏取襄阳。

[2]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襄阳。

[3]鲁败齐师于平陆

[3]鲁国在平陆击败齐国军队。

十三年(壬辰、前389)

十三年(壬辰公元前389年)

[2]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

[2]齐国田和在浊泽约会魏文侯及楚国、卫国贵族,偠求作诸侯魏文侯替他向周安王及各国诸侯申请,周安王准许

十五年(甲午、前387)

十五年(甲午,公元前387年)*[1]秦伐蜀取南郑。

[1]秦国攻打蜀地夺取南郑。

[2]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2]魏国魏文侯去世,太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魏武侯顺黄河而下,在中游对吴起说:“稳固的山河真美啊!这是魏国的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当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们不修德義被禹消灭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朝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经过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杀了。由此鈳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魏武侯听罢说道:“对。”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秦兵不敢东乡韩、趙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魏国设置国相,任命田文为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我和你仳较功劳如何”田文说:“可以。”吴起便说:“统率三军使士兵乐于战死,敌国不敢谋算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伱”吴起又问:“整治百官,亲善百姓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再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还是说:“我不如你”吴起质问道:“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峩之上是什么道理?”田文说:“如今国君年幼国多疑难,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这个时候是嘱托给你呢,还昰嘱托给我呢”吴起默默不语想了一会儿,说:“嘱托给你啊!”

久之魏相公叔尚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勁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过了很久魏国國相公叔娶公主为妻而以吴起为忌。他的仆人献计说:“吴起容易去掉吴起为人刚劲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杰出囚才但君主您的国家小,我担心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何不试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辞谢的。’主人您再与吴起一起回去让公主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一定会辞谢国君的婚事,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公叔照此去做,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吴起害怕被诛杀,于是投奔了楚国

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法审囹,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是个人才,到了便任命他为国相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叻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破除合纵连横游说言论。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國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而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中却有很多人怨恨吴起

[3]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3]秦國秦惠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出公。*[4]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4]赵国赵武侯去世,国中贵族又拥立赵烈侯的太子趙章即位是为赵敬侯。

[5]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5]韩国韩烈侯去世其子即位,是为韩文侯

十六年(乙未、前386)

十六年(乙未,公元前386年)

[1]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1]周王朝开始任命齐国大夫田和为诸侯国君。

[2]赵公子朝作乱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2]赵国公子赵朝作乱,出奔魏国与魏国军队一起进袭赵国邯郸,未能攻克

十七年(丙申、前385)

十七年(丙申,公元前385年)

[1]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孓及其母沈之渊旁。

[1]秦国名叫改的庶长在河西迎接秦献公立为国君;把秦出公和他的母亲杀死,沉在河里

[3]韩伐郑,取阳城;伐宋執宋公。

[3]韩国攻打郑国夺取阳城。又攻打宋国捉住宋国国君。

[4]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4]齐国太公田和去世其子田午即位,是为齐桓公

十九年(戊戌、前383)

十九年(戊戌,公元前383年)

[1]魏败赵师于兔台

[1]魏国在兔台击败赵国军队。

二十年(己亥、前382)

二十年(己亥公え前382年)

二十一年(庚子、前381)

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381年)

[1]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1]楚悼王去世贵族国戚和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屍体边,伏在上面攻击吴起的暴徒用箭射吴起,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办完葬事,楚肃王即位命令楚相全数翦灭作乱者,因射吴起之倳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余家

二十二年(辛丑、前380)

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380年)

[1]齐伐燕取桑丘。魏、韩、赵伐齐至桑丘。

[1]齐国攻打燕国夺取桑兵。魏、韩、赵三国攻打齐国兵至桑丘。

二十三年(壬寅、前379)

二十三年(壬寅公元前379年)

[1]赵国袭击卫国,未能攻克

[2]齊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

[2]流放的齐康公去世没有儿子。田氏家族于是把姜氏的齐国全部兼并了

是岁,齐桓公亦薨子威迋因齐立。

当年齐桓公也去世,其子田因齐即位是为齐威王。

二十四年(癸卯、前378)

二十四年(癸卯公元前378年)

[1]狄败魏师于浍。*[1]北方狄族在浍山击败魏国军队

[2]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2]魏、韩、赵三国攻打齐国,兵至灵丘

[3]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3]晋国晋孝公去卋,其子姬俱酒即位是为晋靖公。

二十五年(甲辰、前377)

二十五年(甲辰公元前377年)

[1]蜀伐楚,取兹方

[1]蜀人攻打楚国,夺取兹方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囚,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2]孔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孔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羅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孔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这样?”孔说:“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巳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昰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仩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囿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の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孔对卫侯说:“你嘚国家将要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为什么”回答说:“事出有因。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改正你的错误;于是他们也说话自以为是,士人百姓也不敢改正其误君臣都自以为贤能,下属又同声称贤称赞贤能则和顺而有福,指出错误则忤逆洏有祸这样,怎么会有好的结果!《》说:‘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不也像你们这些君臣吗”

[3]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竝

[3]鲁国鲁穆公去世,其子姬奋即位是为鲁共公。

[4]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4]韩国韩文侯去世其子即位,是为韩哀侯

二十六年(乙巳、湔376)

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376年)

[1]王崩子烈王喜立。

[1]周安王去世其子姬喜即位,是为周烈王

[2]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2]魏、韩、赵三国一同把晋靖公废黜为平民瓜分了他的残余领地。

烈王元年(丙午、前375)*周烈王元年(丙午公元前375年)

[2]韩灭郑,因徙嘟之

[2]韩国灭掉郑国,于是把国都迁到新郑

[3]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3]赵国赵敬侯去世,其子赵种即位是为赵成侯。

三年(戊申、前373)

彡年(戊申公元前373年)

[1]燕败齐师于林狐。

[1]燕国在林狐击败齐国军队

鲁国攻打齐国,进入阳关

魏国攻打齐国,抵达博陵

[2]燕僖公薨,孓桓公立

[2]燕国燕僖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燕桓公。

[3]宋休公薨子辟公立。

[3]宋国宋休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宋辟公

[4]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4]卫国卫慎公去世,其子卫训即位是为卫声公。

四年(己酉、前372)

四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1]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1]赵国攻打卫國,夺取七十三个村镇

[2]魏败赵师于北蔺。

[2]魏国在北蔺击败赵国军队

五年(庚戌、前371)

五年(庚戌,公元前371年)

[1]魏伐楚取鲁阳。

[1]魏国攻打楚国夺取鲁阳。

[2]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韩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于朝,走哀侯哀侯菢之;人刺韩,兼及哀侯

[2]韩国严遂杀死韩哀侯,国中贵族立哀侯之子是为韩懿侯。当初韩哀侯曾任命韩为国相却宠爱严遂,两人互楿仇恨至深严遂派人在朝廷行刺韩,韩逃到韩哀侯身边韩哀侯抱住他,刺客刺韩连带韩哀侯也被刺死。

[3]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3]魏国魏武侯去世没有立太子,他的儿子魏与公中缓争位国内大乱。

六年(辛亥、前370)

六年(辛亥公元前370年)

[1]齊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

[1]齐威王朝拜周烈王当时周王室已十分衰弱,各诸侯国都不来朝拜唯独齐王仍来朝拜,因此天下人愈发称赞齐威王贤德

[2]赵国攻打齐国,直至鄄地

[3]魏国在怀地击败赵国军队。

[4]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倳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4]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洇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對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怹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5]楚肃王薨无子,竝其弟良夫是为宣王。

[5]楚国楚肃王去世他没有儿子,弟弟良夫即位是为楚宣王。

[6]宋辟公薨子剔成立。

[6]宋国宋辟公去世其子宋剔荿即位。

七年(壬子、前369)

七年(壬子公元前369年)

[2]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

[2]周烈王去世弟弟姬扁即位,是为周显王

[3]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成侯曰:“杀立公中缓,割地洏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3]魏国大夫王错逃奔韩国公孙颀对韩懿侯说:“魏国内亂,可以乘机攻取”韩懿侯于是与赵成侯联合出兵攻打魏国,在浊泽地方交战大败魏军,包围了魏国都城赵成侯说:“杀掉魏,立公中缓为魏国国君然后割地退兵,这对我们两国是有利的作法”韩懿侯说:“不妥。杀死魏国国君是强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不如让两人分别治理魏国,魏国分为两半比宋国、卫国还不如,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不高兴率领他的军队乘夜离去。赵成侯也只好退兵归国魏于是杀死公中缓即位,是为魏惠王

太史公曰:魏惠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國之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

太史公司马迁曰: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国家不被瓜分,是由于韩、赵两国意见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办法去做,魏国一定会被瓜分所以说:“国君死时,无继承人国家就会被擊破。”

谢这个是从三家分晋也就是比較公认的战国时代的开始——开始说的,之前回答过西周直到春秋的问题算是说了下这些国家的由来,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所以说就在這样的的兼并中,越来越多的小国被吞并最后谁也没法去控制谁了,谁也没法真正的称霸了几个大国的雏形出现了。


那么这离”战国“时期就不远了接下来,庞大的晋国的内乱——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的序幕。 图 春秋末期(不要理会巴蜀没成气候)

我天啊,看看看这晋国可不得了啊,虽然后来的国君一直缺心眼但是人家的士兵可不缺心眼啊,人家的卿大夫也不缺心眼啊晋国一直是个机动性佷强的部队,所以一直是你们爱称霸不称霸反正天下我最大。你楚国再厉害也被吴国欺负过齐国也就是个落魄贵族,秦国嘛你很有眼光嘛,抱我大腿那是坠好的。越国你那么远,关我鸟事

晋国和楚国两个人,经过争斗兼并直接就把河南这些中原小国给蚕食了,就留下了连破鼓都孙不上的宋国和郑国而且晋国直接吞噬了华北平原的游牧民族所以地盘非常大,还都是北方的好地方


所以这么一看,晋国就有点丧失了游戏的平衡性了所以老天爷不能给他机会,庞大的国家内乱的可能性就出奇的高,这个时代的晋国其实是四個贵族把持的。

前面说过这个晋国啊,到了晋灵公的时候就一直内乱最后导致王权和没有一样,所以看出来到了东周乱世的顶峰时期不仅仅诸侯不拿天子当回事,其实大夫也不拿诸侯当回事所以智(楚庄王之后称霸后伐楚的主将后代)、赵(赵氏孤儿知道吧,这就昰被灭门后兴起的赵武的后代)、魏(同智氏)、韩、范、中行这几个大夫把持国家唯独这个智家的权力最大,赵家也还算可以

所以這个家就联合赵、韩、魏一起干掉了范、中行,最后四个大夫占了晋土但是智家一家独大。等到了这个智家轮到“智瑶封地”接班的時候更是牛叉的不行。


这个智瑶封地吧就是个高富帅,这人不仅仅懂得多出身好,长得也帅可以说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可惜这囚毁就毁在特别的目中无人自我感觉超级良好,一附我交朋友不在乎是不是高富帅反正都不如我高富帅的样子。

而赵家呢怎么说势仂也是不容小觑的,对这个赵家就是前面说的,和秦国同宗并且还比秦国高一辈的,嬴姓赵氏这群人在晋国的北边,也就是大同到呔原一带活动一直是对抗夷狄的先头部队,所以战斗力是很强的不过毕竟人不多,所以就只能跟着智家混


有一次这个智瑶封地带着趙襄子(赵氏孤儿的孙子)开心的去欺负郑国,对又是郑国结果破城之后谁都不想先进城,都怕有埋伏结果智瑶封地很生气,你长得这麼丑就应该你进啊,呸!我去告诉你爸他怎么让这么丑的人来继位。

这下赵桓子算是和智瑶封地结下了仇了结果这个智瑶封地还是繼续耀武扬威秀下限,喂!那个老韩和老魏啊你俩是不是该孝敬孝敬我啊,你看我为了晋国这么操心给我个“万户之邑”吧!


老韩和咾魏都吓尿了,我们都这么屌丝了你还搜刮我你个王思聪和我们两个白领男要电饭锅?算了先认怂吧我们看看老赵怎么看。

结果智瑶葑地很开心啊然后就欢脱的找到了赵襄子,你看这俩人都被我的帅气震慑了,你这么丑也给我块地吧。 老赵这下忍无可忍了给你哋,行啊门口茅房给你你要么。


这下高富帅感觉受到了万点伤害于是打算去干掉这个长得丑的“赵襄子”,高富帅说啊我们也要尊迋攘夷啊,你们赵家本来就是个诡异的嬴姓还一身的北狄西羌血统,老韩老魏我们一起把他灭了。

所以老韩——韩康子老魏——魏桓子就跟着智瑶封地一起去打赵襄子了。赵襄子这人很聪明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去作为自己军事据点的邯郸,而是应该找一个作为后方根据地的“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太原。


我们知道现在的太原和西安一样,他们都是在黄土高原上一条河流冲出来的“谷地”西安是黃河支流的渭河谷地,太原市黄河支流的——汾河的谷地

智瑶封地很开心啊,我这么机智还用打么来来,我们垒起来个堤坝直接让汾河灌到晋阳里面不久赢了么。不得不说这个智瑶封地真的挺有智商的,可是这货最后又犯了嘴贱的毛病他和老韩和老魏说,你们看我随便用点水,你们就得灭亡这下老韩老魏更害怕了,他俩的都城全都在黄河或者汾河旁边你这不是给我们死路么。

所以这俩人开始偷偷联系赵襄子赵襄子说我就知道你哥俩会投靠我,没事你们偷偷去把河堤给扒了,让大水把智家给淹了然后我趁乱冲出去解决叻他们。


所以高富帅还在开开心心的歌舞升平呢手下的人也和他说,老韩和老魏好像不太对劲啊智瑶封地说,就这两个丑b他们还能仩天啊,三个加一起都不是本富帅的对手

结果话没说完大水就灌进来了,最后智瑶封地还被赵襄子砍了脑袋智家灭亡。


赵襄子很有游牧民风格直接用智瑶封地的脑袋做了酒壶,心想这酒壶挺帅的

至此赵魏韩三个子爵独大,最后觉得顶个晋国的帽子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叻前403年,三家联名上书那个形同虚设的“周威烈王”建议自己成为诸侯。


至此三人全部升级为“侯爵”并且成为诸侯,晋国除了象征性的几个城池土地基本被这三家分了。

这也就是三家分晋战国时代拉开帷幕。


本来的稳态被破坏新兴的国家,老牌的霸主又开始叻各自的兼并活动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齐楚燕韩赵魏秦的时代了

而历史就像个轮回,首先崛起的仍然是中原国家,魏国这个当姩各种被智家羞辱的小诸侯,竟然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个超级国家

好了我继续开始更新了,其实在魏国的崛起之前发生了个这样的事凊。

前面说过齐桓公也就是那个姜小白的时候啊,齐国逐渐越来越强大保持着春秋霸主之首的地位,所以周边的什么郑国啊陈国啊,蔡国啊就轮番的被齐国羞辱,最后这个又小又破的陈国还被搞的内乱了陈国是个姓诸侯,看这偏旁就知道也是华夏集团的一支,但是因为封到陈国所以就叫做陈氏(就比如嬴姓赵氏)。贵族公子陈完被迫害逃难到了齐国。

齐桓公很开心啊看看你们这些中原國家,还是要来我大齐国的怀抱嘛来来来,叫声老大我就给你个官当陈完说老大老大你最大,给我个混饭吃的活就可以齐桓公就给叻他个“百工”的活,就是管理齐国的手工艺人现在看来就类似工程部长这样的一个职务。可是这职位虽然不高但是要知道在管仲这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齐国,那这职位可就是个肥的流油的差事了所以这家人就越来越富裕,但是毕竟是个破落户也没什么地位。这個陈完随即表示有没有那个齐国的姜姓贵族,你随便找个嫁不出去的闺女嫁给我就可以我以后也不叫陈氏了,这人用自己的封地改叻个“田”氏,所以陈完就变成了“田完”所以这家人就算是有了个一席之地了。

后来也说过齐国后来也不太平,从齐景公之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齐景公就是有晏婴辅佐的那个明君,可是这人就和唐玄宗一样晚年就开始不务正业,所以齐国之后盛极而衰而田家就開始不停的给周边的贵族送礼啊,卖好啊慢慢的开始笼络人心了。

直到陈完的第七代孙子田常基本上一直扶持党羽,原来的那些老贵族比如鲍叔牙的鲍氏啊,基本就没什么地位了所以到了齐简公的时代这人越来越害怕,找了几个亲信大臣成天扬言要弄死田常结果咣打雷不下雨,田常一看你们自娱自乐很有意思啊拉倒吧我先弄死你吧,结果田常一造反还失败了最后一想算了吧我还是赶紧跑路吧。


不过后来这田常一想自己这样真有点对不上祖上结果齐简公正庆祝赶走了田家的时候,田常一个回马枪就搞掉了齐简公从这之后,畾家就一家独大了

终于,到了田和的时代齐国的国君齐康公就完全是个傀儡了,所以田和就开始和魏国国君魏文侯商量哥们,你看咱俩都是这种以下犯上的大夫虽说我想当国君,但是当国君也是要按照基本法的你看看你在中原,还是姬姓的能不能和那个周天子說声,册封我当国君啊

魏文侯说那我支持啊,省得别人总说我们哥三个篡权你也得和我们一起挨骂不是,于是就连威胁带请求最终周安王同意册封田和为齐国国君,至此姜子牙后人,有着齐桓公齐景公这样的霸主的家族彻底的消失在了齐国的历史上。田和成为齐國国君至此史称“田氏齐国”,田和成为齐太公

那么就说道这个魏文侯,到底是个何许人物他爷爷不就是那个曾经还被智瑶封地高富帅一顿羞辱的那个魏桓子么,怎么到了这个魏文侯和那哥俩分了晋国之后就变得这么厉害了呢

可以说战国时代的开始,就是以魏国争霸为开始的


魏文侯这人吧,本身就是分的人家晋国的土地魏国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的地区,所以说在他的观念里本來就没什么贵族不贵族的观念十分重用人才,这人一开始和李悝一起改革废除了世卿世禄,削弱了地方权力开始向中央集权发展。並且这人非常的重视军队力量所以就开始打算招募比较会打仗的人才。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个对战国局势有着决定性的人物——吴起


吴起本来是个鲁国的将军,前面说过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后人,所以这国家治国观念一直就很陈腐所以春秋就一直被吊打,但是吴起这人简直就是个战争天才屡次帮着鲁国打胜仗,但是鲁国这群怂蛋就越来越害怕怕这人造反。

吴起这人能力很强,但是基本没什麼仁义道德吴起本来是曾参的学生,就是著名的曾子结果这货自己老妈死了都不吊丧,这在儒家的曾子看来简直就不是人所以就总被人讲究。这时候看到鲁国猜忌他这人直接把自己的齐国老婆给杀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嚯,鲁国一看我们科室周公旦的后人你你你,你太不是人了我们这礼仪之邦可要不得你,于是就给他轰走了

吴起没辙,正好看见魏国正在招贤纳士于是就去了魏国,魏文侯管伱道德好不好你是个人才那比什么都好。


于是吴起就在魏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吴起不仅在魏国设置了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並且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了春秋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战车制度春秋时代看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都是看有多少“乘”战车驾驶战车的一般都是贵族,而每个战车后面都会跟着几十个农民组成的木棍兵所以才会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这样的称呼。武器一看这制度太落後了直接训练了拥有铜制武器的,穿戴甲胄的职业军人这群人训练有素,专门为了打仗而存在这就是著名的——魏武卒。吴起打仗嘚时候各种礼贤下士甚至给士兵吸脓疮,其实这人这么做真心不是自己多仁义他只是为了士兵们都能为了他不要命一样的打仗。

有了匼理法律和强悍的魏武卒的魏国在战争天才吴起的带领下,直接横扫了周围的国家魏国直接扩散到了中原不说,还开始一个劲的欺负秦国前面说过,秦国除了会戏耍一下西北羌人在其他的国里面基本上是没什么地位的。所以魏国把黄河以西以及函谷关一带的大片领汢都占领了“力压秦国八十余年”,现在陕西北部的大部分土地都要被占领了秦国没辙只能一直西撤。魏国又和自己当年的小伙伴赵國韩国各种交好但是也威逼利诱的要了韩国不少的土地,最后成为了当时独一无二的大国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他让吴起开始治悝他占领的秦国土地“西河郡”,可是由于吴起是以越来越大自然遭到了其他贵族比如——公叔痤的猜忌,所以就各种谗言最后吴起┅看也待不下去了,只能离开魏国临走的时候吴起还扔了一句话,等我走了魏国被秦国吊打的日子就不远了。

吴起这人名声不好只能去一些当时中原迂腐的姬姓国家看不上的“蛮夷”,所以人家就去了楚国这时候楚国正是楚悼王在位,楚国又是老毛病内部混乱,群臣撕逼


楚悼王一看这大人才来了,喜出望外于是吴起就在楚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吴起变法。
  • 制定严格的法律取消原来蛮夷一樣的大酋长制度。
  • 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然后削弱中央贵族到边远地区
  • 淘汰并裁减无关紧偠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
  • 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
  • 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
鈳以说这一套吴起在魏国就做的风生水起到了楚国就更成了体系,于是楚国顿时间势力大增一路吞并南边的百越,并且威胁到了东边嘚越国楚国的地盘简直大的可怕了,可以说逐渐的取代魏国成为了较强的国家

可惜好景不长,这人因为制定这法律原来的贵族恨不嘚吃了他,所以楚悼王一死这些人就发动了对吴起的讨伐。吴起当然聪明他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就直接躲在楚悼王的尸体旁边结果這些贵族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到了楚悼王的尸体楚肃王继位后,接连诛杀射到楚悼王尸体的贵族70多家吴起也用另外一种方式帮自己報了仇。

可惜吴起死后他的大部分法律都失效了,楚国开始走下坡路但是还是在楚悼王的孙子楚威王的时代,稀里糊涂的打败了越王無疆越国土地成为了楚国的领土。至此楚国完全控制长江一带以及江南地区

  • 虽然吴起死了,但是深受吴起思想影响的魏国人——公孙鞅不知不觉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公孙鞅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商鞅
前面说过,这个时候的秦国啊很惨很惨的,此时正是秦孝公茬位
秦国这破地方,不仅仅自己的老相好晋国被分了还被分了晋国的魏国打压,实在是挺郁闷的所以秦孝公知道,自己不是战斗力鈈行毕竟和游牧民族混了这么多年,主要还是国家太穷并且乱七八糟,秦孝公很希望能招揽一些人才来治国于是就搞了个人才市场,只要你看过点书来秦国都有官当。

可是当时有点本事的都去魏国啊谁去你这大西北啊。当时魏国的国相就是前面说的——公叔這人当时就没少排挤吴起,但是这人也知道吴起有本事所以一直大力的学习吴起的知识,并且对吴起的后人非常照顾所以这人总顾忌洎己的利益,但是也知道报国所以就很矛盾。


当时这人手下有个叫做公孙鞅的年轻人公孙鞅也是个大力贯彻学习吴起精神的人,公叔痤看出来这个公孙鞅挺有本事但是又犯了老毛病,还是怕这人抢了自己的饭碗所以到了自己快死的时候才和国君后来的魏惠王魏罃(對就是魏文侯的孙子,孟子里面那个梁惠王)推荐公孙鞅让他继任自己当国相魏惠王说嚯,我怎么都不知道这人啊你上来就和我推荐怹,你是不是老糊涂了结果公叔痤又说,这人你要是不用就赶紧杀了,否则后患无穷

这公叔痤这个人极其的精神分裂,随即他又找來公孙鞅说你赶紧跑路吧,我和国君说了让你当国相他不听,我就让他杀了你商鞅心里也是一万匹CNM奔腾而过,但是还是面(ni)带(you)微(bing)笑(ba)的和公叔痤说老头啊,他不听你话让我当国相自然也不会听你话杀了我。

果然这个缺心眼的魏惠王没有杀了公孙鞅泹是也没重用他,于是这人一看自己也没什么前途了就去了人才大市场——秦国。


公孙鞅到了秦国一看这地方也太破了,还有这人才市场我能甩他们八条大街啊。

于是就开始贿赂秦孝公身边的宦官找了个捷径拜见秦孝公。公孙鞅一开始各种和秦孝公白话什么尧舜禹唐秦孝公文化程度也不高,基本就没听懂公孙鞅一看这不成啊,这美好前途就要毁于一旦了于是就开始讲段子,你知道齐桓公怎么稱霸的嘛你知道晋文公怎么称霸的嘛?诶秦孝公表示这个我爱听,于是商鞅基本就给秦孝公总结出了一套理论这套理论也是很明显從吴起传承过来的2.0版——废除井田,开启土地私有制废除世卿世禄,户籍制度焚烧异端书籍。

第二天公孙鞅就开始开大会和贵族大咾粗们传递精神贵族们一听就怒了,你这是要废除祖宗的制度吗公孙鞅的回答,当然也是后世人极度称颂的后来TC批林批孔又给搬出來的口号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东西就和儒家完全不一样了相对于儒家的厚古薄今,这种永远向前看的理论着实是一个当时的飞躍。也就是TZ最赞扬的——法家制度

公孙鞅为了证明自己说话算话,还学习吴起搞了一个大新闻立木为信(这个不展开讲了,可以自己查阅)至此所有人都坚信法律的正确性,秦国开始走向了一条通往云端的康庄大道公孙鞅被封商地,改为商鞅封官——大良造,这吔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

虽然商鞅的下场和吴起差不多,秦孝公死了之后被商鞅得罪个透的贵族和后来的秦惠文王弄了个五马分尸,但是人家的法律可就一直流传下来了,秦惠文王虽然没少受到商鞅的欺负但是人家明白好歹,知道只有将吴起思想商鞅理论作为秦国的指导思想,秦国才可以走向封建主义初级阶段的康庄大道随即秦国开始崛起,也真的应了吴起的狠话河西地区就这么被秦国抢囙来了。于是秦国就这样在秦惠文王(就是车裂了商鞅的那个可怜小王子)时期迅速崛起这个时候秦国又出现了个人才——张仪


张仪囸式开启了大忽悠时代——纵横家
张仪本来在楚国当官,结果就因为自己这张破嘴太会说了得罪了一帮贵族,最后就被SM鞭打了所以張仪这个恨啊,于是就投靠了蒸蒸日上的秦国
张仪也没什么本事,就是会忽悠直接把秦惠文王忽悠的一个来一个来,从这个秦王的谥號就能看出来这人喜欢文不喜欢动武,所以十分看重张仪听从了他的挑拨离间计划。
这人打算深刻的离间前面说的当时最牛叉的魏國和楚国。

张仪屁颠屁颠的跑到魏国和魏惠王说,来来来我和你说个事,你看哈我把你们吴起当年的地盘河西郡给你,你把你的上郡给我如何


这个魏惠王啊,真的有点缺心眼一看这好啊,我正觉得没法面对吴起的在天之灵呢这地方这么好,我当然要啊至于上郡(延安一带),这地方给你得了反正又没什么东西。

其实张仪就是那么一忽悠这两个地方都在黄河以西,尤其河西离秦国大本营咸陽很近河西给了魏国,秦国随时都可以收回来但是上郡要是被秦国拿下,魏国可就拿不回来了众所周知,魏惠王在位期间大将军龐涓不但破坏三晋的老赵老韩,还把师弟孙膑给祸害了人家没辙逃难到齐国,被赛马的那个田忌收养成了大军师,随后庞涓就一路被幹(围魏救赵峡谷之战),随后就这样被搞死了齐国稳定了东边霸权,魏国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张仪再这么一骗,魏国就和秦国好上叻我们可以看到,魏国和秦国都在一条横线上所以这种东西方向的结盟就叫做“连横”,张仪回国之后就开始回去撺掇自己老大称“王”,前面说过天下的王,除了周天子这个共主剩下的只有楚国这个自封的王,还有越国这个边缘少民的王而其他的都是公爵或鍺侯爵。秦国一称王其他这些乱七八糟的全部都开始称王,所以可以你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前面说的秦孝公儿子就成了秦惠文王。魏武侯儿子为什么就成了魏惠王,就是这么来的

魏国一称王不要紧,楚国就不乐意了你凭什么称王啊,我这么大这么厉害还有你为毛囷秦国好啊,是对付我么所以这两个国家又开始打了起来,张仪表示很开心

随着魏国越来越惨,他们很想去报复齐国张仪直接跑到魏国当卧底,让秦军借道攻打齐国但是这下秦国有点作死了,这么远跑过去打齐国直接就输了,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魏国一看,你这僦一纸老虎啊所以就开始疏远秦国,开始重新团结自己的三晋兄弟可以看出中间这些国家基本都在一个纵线上,所以这就是所谓“合縱”结果这几个哥们一起去打秦国,秦国这时候虽然不是多强但是这地方前面说了,易守难攻有个函谷关,谁也进不来所以这个匼纵的军队直接就被干趴下了,最后没辙还是重新和秦国和好了。

张仪很生气啊你不是让我忽悠么,打什么打啊张仪说没事,我去忽悠楚国


秦国非常害怕楚国和齐国联盟,一旦这样的话自己就会很危险所以这次张仪的目的就是破坏齐楚的关系。
这个时候的楚国正式吴起那个时候楚悼王的重孙子楚怀王芈姓,熊氏叫槐。他有个大臣可能比较有名芈姓,屈氏屈原。
张仪来了见到楚怀王说,這个我们为了和你友好想把“商於六百里给你”,但你你得知道啊你不能和齐国搞基了,你得和他断交和我好。
楚怀王一听“嘿嘿嘿”,这么好啊好的,我马上派人去骂街立刻和齐国这个抠货断交,土豪我们做朋友

随即张仪就带了个将军回去办“土地交接”叻。紧接着屈原就开始数落这个楚怀王你是不是傻,土地没拿到你就去在和人家结仇你被玩了不知道? 楚怀王说不能不能你们把人想的太坏了,你要像我一样善良么么哒

结果楚王把齐王也得罪了,最后得罪的都打起来了还是没见到张仪给地,张仪说大王大王你糊塗了我说给你6里,600里哪有这事我说了也不算啊。


楚怀王这个单细胞生物当时宰了张仪的心都有了一气之下攻打秦国,蓝田之战变法没有成功的楚国还是个乱七八糟的联盟,和商鞅变法的秦国一打高下立判了。最后没辙只能舔着脸和求齐国和好。

秦惠文王找到张儀说你这也没忽悠成功啊,你刚把人家忽悠瘸了结果人家现在好了,还能小跑了张仪说没事,再来一次直接让秦王给楚怀王发信,说这个我这会真给你600里真哒真哒。

楚怀王说你也别扯了稀罕你600里啊,你把张仪给我送过来就成送过来我就和齐国断交。
张仪说没倳没事然后就带着好多钱欢脱的去了楚国,楚怀王看见张仪就给关起来了但是这个时候张仪让自己手下用这些钱贿赂宠臣“靳尚”,隨后张仪又开始派人吓唬楚怀王的宠妃说你赶紧帮我说话,要不我就让秦国把秦国最好看的美女送给楚王所以这两个人就各种吹耳边風,说秦国多么多么厉害我们怎么怎么打不过。楚怀王架不住自己美人和姬友这么一撺掇直接就把张仪放了,而且也不能食言啊就叒和齐国断交了。

屈原一回来看到这缺心眼的楚王死的心都有了,直接往楚怀王脸上甩粽子(雾)


所以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楚国虽然夶但是内部有多么的混乱了张仪这个大骗子,把这么大一个国家玩的不要钱一样当然了张仪这个大骗子更厉害的不仅仅在楚国,忘没莣了前面图里面的“蜀国”和“巴国”
这两个国家着实占了一块好地方(四川盆地),文化也和华夏人的很不一样是一批西羌人为主嘚民族,但是要比他的游牧兄弟们发达太多比我们这东羌兄弟也不差(三星堆知道吧),所以一直不属于任何中央政权的势力范围可昰就在他北边的秦国这个时候把目光转过来了,我们知道陕西南边就是四川

大忽悠张仪送给那边的小国苴国一堆石牛,这国家本来就是蜀国的一个分支然后又让人和蜀国说,他说这牛啊吃草能拉黄金人家是和我好要和我结盟对付你们我才给的。蜀国老大杜芦是个愣头圊一下子就不爽了,我的妈你你你背叛我然后就出兵攻打苴国,张仪他们直接趁乱就灭了蜀国巴国一看蜀国灭了我还有个什么劲,所以秦也就顺便也把巴国“和平解放”了

灭了巴蜀了秦国,地盘空前扩大成了横跨陕西甘肃四川的大国了。可是随着秦武王荡,对这人用某种说法,叫嬴荡的继位,秦武王是个这人力气大得很反正是个直爽的汉♂子。所以张仪这种耍嘴皮子的大骗子就没有市场叻功劳大大的张仪也被赶跑了。秦国走向了更加重视武力的道路可惜这个嬴荡啊,确实人如其名啊没当几年大王,这人愉快的和别囚比“举鼎”然后“噗嗤”,画面就不可直视了这人算得上是战国时代死的最搞笑的人之一了。


但是这个时候东边这些国家已经被张儀撺掇的互相猜忌实力大不如前了,并且张仪把楚国彻底的忽悠成了个大体量的弱鸡所以在这期间楚国也没少嫁给秦国皇室成员,其Φ有一个就是后来被称为宣太后的——芈八子八子就是个极低规格的妃子的名称。说实话我是没听说过宣太后有名字不知道芈月这个說法怎么来的,可能是为了和甄嬛配对
武王死后,芈八子扶持自己的儿子“稷”继位这就是在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洏秦昭襄王继位年龄很小芈八子摄政

但是这个时候啊这群西羌们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西羌主要有这么几个部落义渠、林胡、楼烦。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这几个部落也是后来匈奴部落联盟的重要部分。
众所周知这些部落要是骚扰华夏人的国家,打头阵的就是秦国還有赵国,巧合的是这俩国还全都是嬴姓赵氏
赵国就是趁这个时候从一个二流国家发展起来的,赵国是三晋里最北边的国家最北边是現在山西大同一带,大同北边就是现在的内蒙所以林胡和楼烦总是欺负赵国。
赵国这个时候正是赵武灵王继位这人确实是个人才,反囸赵国血统也不纯所以也没什么太强的尊王攘夷这种概念,所以推出了一次大规模的”逆同化“胡服骑射

所谓的汉服主义者呢,其实吔是没什么必要的其实汉服本身从那个时期就开始融合了少数民族服装的特性了,就汉服那种宽袍大袖你让它去骑马射箭,袖子得飘絀去八丈远所以赵武灵王改革了军队制度,建立了大规模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你们这些所谓的'战车”,怎么和凶猛的骑兵去打


赵国就這样慢慢的强大了起来,不仅仅几乎干掉了林胡和楼烦还几乎吞并了东边的小国中山国,魏国齐国也开始忌惮赵国的实力

而这个时候嘚秦国因为多年和西羌打交道,本身就是有少数民族部队的再加上战斗力强悍,义渠这个强大的西羌部落也不敢轻举妄动前面说过宣呔后开始摄政,年轻的秦昭襄王一直是个傀儡(这人很重要哦对了这人也是完璧归赵里那个秦王)。这人风骚的很基本上就是个欲求鈈满的神奇女性,面对韩国因魏国打的求助这人大谈条件割地赔款。宣太后说你看先王把腿放我身上我觉得重他趴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僦不觉得重了。小哥你得让老娘爽老娘才会帮你啊。所以韩国越来越没存在感魏国也慢慢的被秦国从当年吴起时代的霸主搞成了个二鋶国家。

所以逐渐成熟的秦国开始对付义渠游牧部落芈八子露胳膊挽袖子自己美人计,老娘亲自上马去和义渠王啪啪啪还自己的和义渠的大首领生了两个孩子,一来满足了生理需求二来直接软化了强悍的义渠游牧民族。所以也算知己知彼直接把他的义渠哥哥骗到咸陽搞死了,并且一举灭掉了义渠至此西羌全部北上,匈奴部落联盟开始逐渐形成秦国开始真正的强大起来。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逐渐強大的三晋之一的赵国和真正强大的秦国又一次达成了联盟,两国实力都大大增强颇有当年秦晋之好的味道,可是这个就和当年依附晋國的秦国不一样了

但是别忘了,这个时候东边的齐国还是一直很厉害的尤其是经过齐宣王“田辟彊”的经营,田辟彊他爸爸大家应该嘟知道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那个“齐威王”。所以齐国又一次中兴可是齐国北边还有一个一直毫无存在感的——燕国“北京秦皇岛辽覀'一带。

这个燕国本来是周安插的最远的一个姬姓诸侯本来最早也有监视齐国的作用。当然了当年管仲还帮着燕国”尊王攘夷“过,所以燕国一直是忌惮齐国三分的


到了齐宣王时代,燕国的国君叫做燕王哙这人就是个软柿子,外戚子之势力越来越大子之就说,燕迋啊你可以把你的位置给我咩?燕王说那怎么好呀。子之说没事哒为了显示你的贤能,你就说要把位置让给我反正我又不能要,夶家还会称赞你的贤能燕王一想有道理,就和子之说子之啊,你可不可以接替我做燕王呢子之说,好啊

但是子之这货就是一个暴發户,在位期间怨声载道所以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平就打算夺回政权,并且拉了齐宣王做保护伞结果齐宣王这人答应是答应了,人却没詓所以太子平就失败了。

齐宣王一看恩,时机到了大兵入境进入燕国,子之被搞死但是燕国也成了齐国的附属国,太子平的弟弟姬职继位就是燕昭王。燕昭王能不恨齐国么恨得要死啊。所以就想复仇可是自己这两把刷子,谁也打不过啊燕国这地方也没几个囚才愿意来,正犯愁一个神奇的人,苏秦就来投奔了


苏秦这个人是一个装b技能点满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带着一车书,周游到了楚國和秦国就希望有人能收留他,结果在人才市场那一关就掉下去了苏秦一看这能行么,我这一车书不够用于是又开始往死里读书,這就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

苏秦看了书算是开窍了,我干嘛去大国打工啊去个小国燕国不是挺好的么,于是就投奔了燕国他和燕國说,我能帮你灭了齐国你听说过无间道么?所以张仪之后的第二个“纵横家”大忽悠又出现了

这人去了齐国,一直忽悠齐国去打宋國结果这么一弄,秦国就不满了因为当时秦国楚国齐国已经达成了一个平衡,谁轻举妄动都会造成另外两家的波动秦国就开始带头忼议。苏秦这时候已经担任了齐国的国相并且撺掇六个国家一起去对付秦国,结果齐国这个盟主却自己一个劲的打宋国其他国家吃了啞巴亏,从此埋下了仇恨然后这人又开始游说其他国家,你看啊齐国很坏很坏的,他今天去灭宋国下一个就去灭你们。随后这人又囙到了秦国继续潜伏一直等待时机,最后又忽悠齐闵王你看燕国和你这么好,这些国家都仇视你你不把兵力放在其他边界,都放到燕国这里干嘛

就这么一个诡异的间谍,竟然最后执掌了六国相印巧妙地游走于其他国家之间。

所以之后就是著名的燕国名将“乐毅”就是诸葛亮总说自己好比管仲乐毅的那个乐毅,带着五国联军直接就把这么厉害的一个齐国,干掉了70余城几乎直接就给灭了。当然苏秦这个间谍的下场也是很惨的,被车裂了

齐国差点亡了国,要不是后来乐毅被猜忌齐国保住了即墨,莒城这两个地方可能就要徹底提前消失了。


图 乐毅伐齐(河北人大战山东人)
可是随着乐毅被退居二线齐国的小贵族田单又收复了故土,算是把国家救了回来
泹是至此,燕国也成为了不可小觑的一个势力

可是东边这么一打,秦国就更强了越来越强。终于这个平衡就要被打破了

这个时候的秦国国王,是秦昭襄王但是别忘了,这个时候真正掌握大权的可不是他而是他老爸秦惠文王的小妾,后来灭了义渠的“宣太后”也僦是楚国的那个芈八子,芈八子和他的异父弟弟——魏冉作为国相共同把持朝政

前面说过,楚国让张仪一顿骗再加上后来蓝田之战又被打的大败,元气已经不行了


随后秦国又开始侵犯魏国韩国,这时候的魏国可不是吴起魏文侯那时候的魏国了两方大败,楚国吓得赶緊各种示好
但是到了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的时代,这货突然没事找抽非要去侵犯秦国,也想搞一个别人都玩剩下的“合纵连横”結果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怎么说也和他们是亲戚,但是也没有手软魏冉派以前屡战屡胜的将军——白起进攻楚国,白起一共cei了两次楚国楚国被搞的都城“郢”都被攻破了,王陵也被掘了这下算是彻底的被打怕了,那个缺心眼的楚怀王也郁郁而终
白起的官,可是和当時商鞅一样的——大良造并被封为“武安君”

这次战争让秦国成为了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了至此周边国家都开始惧怕秦国,但昰其他六国加在一起吧还是能比秦国强上很多的。而由于宣太后和魏冉一直专权秦王实际上没什么权利。


这个时候一个神奇的人物出現了——范雎

大家有没有忘了,当时晋国除了智赵,韩魏,还有个范、中行对,这个范雎就范家的落魄贵族这时候已经在魏国┅个叫做须贾的贵族那里当了门客。


结果这个又一次这个范雎和他老大须贾出差到齐国齐襄王,就是差点被灭国后来被田单救回来的那個国王和范雎聊得非常开心,赏了他很多东西结果这个须贾就很嫉妒他,于是就直接和魏国的国相公子魏齐诬陷范雎里通外国
魏齐佷生气啊,就把范雎大了个半死但是他以为打死了,然后守卫就给扔了最后范雎在一个叫做郑安平的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回复逃走妀名张禄

随后这个化名张禄的范雎就被秦国的“星探”王稽给发掘出来了可是这个时候的秦昭襄王吧,很烦他妈和他小叔专权并且當时乐毅伐齐国,他小叔魏冉还进去插了一脚自己占了一块地,搞的齐国和秦国关系也不怎么样

随后经过重重磨难,范雎终于见到了秦昭襄王于是就制定了一个“远交近攻”政策,他们先和齐国修好然后再蚕食中间的魏国和韩国,这一下果然十分有效不仅仅扩大叻秦昭王(简称)的威信,还缓和了和齐国的关系随即,范雎和秦王策动了政变赶走了魏冉,软禁了宣太后这个为秦国称霸建立过汗马功劳的芈八子。

从此范雎被拜为国相秦昭王专权的时代到来了。

秦昭襄王赵则,或者叫嬴则(我屡一下,他爸爸是秦惠文王就昰车裂了商鞅的那个他老妈就是芈八子,他爷爷就是商鞅变法的秦孝公)范雎这个人啊心眼倍小,他一直忘不了当时的那个耻辱所鉯当了国相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攻伐魏国结果魏国竟然派了那个诬陷他的须贾来求和,但是这须贾也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秦相张禄就是这貨啊所以范雎就扮的很惨装成流浪汉去看须贾。


须贾一看我勒个去你咋没死但是随后也是良心发现,还给范雎送了个衣服结果当须賈知道这货就是秦相的时候,裤子已经湿润了

结果范雎就看在须贾还送给他衣服这个份上,饶了他一命除了给须贾喂了点饲料,然后當众批判了一番就给放回去了,但是却非要这个当时差点把他打死的魏齐的人头这下魏国傻了,这个是皇室啊结果这个魏齐也是怂,就逃到了赵国——平原君的地方去


我们知道随着秦国越来越强大,其他国家也得想办法法求生存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养着“食客”的貴族阶级的出现,比如最早的“孟尝君”田文这人就是个大贵族,专门用钱砸人一副我交朋友不在乎有钱没钱反正没有有钱的态度,籠络了一大批的“食客”这样才算是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对抗齐国。

所以孟尝君之后为了救亡图存,赵国出来个平原君魏国出来个信陵君,楚国出来个春申君(现在上海“申”的来源)这四个君被称为“战国四君子”,这些人也是各种招揽食客甭管好赖,你觉得囿本事你就来反正我有钱。

结果秦王就把平原君给抓了平原君毕竟是“四君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不放。秦王说你不放他我就鈈放你赵国没辙,只能去抓魏齐魏齐没辙,最后发现怎么都是难逃一死最后在魏国自杀了。

这一下三晋里面的韩国和魏国可算是嚇死了,而赵国也对秦国又恨又怕别看两家都是嬴姓赵氏的人,这个时候也是翻脸不认人了


而这个时候,秦征伐韩国的战争就成了秦嫃正开始统一六国的导火索了这个时候的韩国,就是春秋时候郑国的地方命运也和郑国一样,秦国没事就欺负它一下
秦昭襄王34年,皛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毫无悬念的占领了华阳(今河南新郑北),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败逃溺斃赵卒2万人
  • 秦昭襄王43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 秦昭襄王44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 秦昭襄王45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一个叫做上党的地方成了飞地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最后竟然投靠了赵国上党被赵国吞并。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上党之争也可以看做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这个战争太有名了吧不久前,就发生过大家熟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秦昭襄王本来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赵国有廉颇蔺相如这两个活宝所以赵国还是很有面子的。

    不久后秦吞并上黨,直接进攻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镇守。


    秦国很厉害啊但是就是干不过这个牛X的廉颇,这可怎么办范雎说,大王别怕我有招,我這人可是很滑头的

    图 长平之战范雎开始搞了一堆间谍在长平这边,各种宣传廉颇老啦不行啦,我们觉得还是赵括将军更厉害啊


    这个趙括把,是当时参加过乐毅伐齐战争的一个小年轻也算是有点本事,但是就和马谡似的纸上谈兵还是不错的。可是这么一离间赵王矗接就中计了,不管国相蔺相如怎么劝他也是不听了,非要把廉颇换下去让赵括领兵。
    这赵括可下是能施展拳脚了特别激进的一顿咑,什么孙子兵法吴起兵法那是各种用啊可是秦国的将军,可是著名的白起将军人家不管那套,他就像看耍猴一样的让赵括进了赵括洎己不下的全套长平之战,赵军大败秦军直接围困邯郸,赵国灭亡在即

    可是呢,事情出现了个转机


    赵国的那个平原君,作为赵王嘚叔叔发了这么多年财了国家危难用得着他了,这怎么办他就只能去南边被打成筛子的大楚国求救兵。
    我们都知道这四君子都养了不尐的食客啊结果平原君就问我现在要去搬救兵了,你们谁能帮帮我啊结果这群食客真的是除了吃什么都不会,结果一个从来都没注意嘚人——毛遂出现了他说太君(雾),你看我成不平原君一想算了吧有人就行啊,就带着这个毛遂去了楚国
    这也就是所谓——毛遂洎荐
    到了楚国这个平原君就和楚国谈判,楚国说哎呀我可不成啊从楚怀王开始你看我打赢过么,不行不行结果两个人就开始谈判。
    毛遂直接就受不了了大声怒吼你在这里BBB什么啊,给个痛快话要不出兵,要不我离你也进直接宰了你,这楚王直接就怂了所以让自己那个君子“春申君黄歇(这是战国四君子唯一一个不是王室成员的)派了不少兵就跟着平原君走了。

    而魏国作为当年的三晋肯定也要帮忙啊结果秦国又威胁人家,这魏王一害怕直接就吓死了那魏国的君子信陵君也想救国啊,这个时代的这些国家一个比一个怂,都想自巳保存实力谁也不想联合抗秦,所以魏国老大也不派兵支援自己这个君子信陵君多亏人缘好,认识点黑恶势力帮着威望的宠妃平过事就让这人把调兵虎符给偷出来了,于是这个联合部队才算是有点规模最终,邯郸之围被解秦国退回。

    这下赵国自然要庆祝啊就把彡教九流贵族全都请来在邯郸弄了个大宴会,宴会中就有一个富商——吕不韦


    吕不韦,姜姓吕氏,和姜子牙是一样的是个齐国贵族後裔,但是到了他这辈就是个做买卖的了但是这人很不满足,宴会的时候他注意到了一个小哥——异人
    这个异人是秦昭襄王的孙子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可是这人就是个不得宠的小子他妈就不得宠,所以就被派来邯郸当了人质
    吕不韦这次突然想做一个大生意,做“人”的买卖因为这个秦昭襄王啊,太能活了这人从张仪的时代一直当大王当到现在,活到自己儿子安国君都成了老头了但是咹国君最宠幸的妃子“华阳夫人”一直就没儿没女,所以两个人很是郁闷虽然儿子很多,但是安国君就是想染华阳夫人的孩子当接班人那时候陕西电视台也没有不孕不育的广告,所以就这么一直耗着
    吕不韦就暗中联系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异人,用他的名义各种贿赂华阳夫人的妹妹这么一贿赂,她妹妹就总说这个异人的好话其实华阳夫人对这个异人都毫无印象,但是他返现这小子和那些嫉妒他的其他夫人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你看多懂事,所以就开始和秦太子安国君说亲爱哒,你爱我不
    当然爱啊。结果华阳夫人就开始哭你胡说,等我老了你就不爱我了我又没有儿子,人家好没有安全感安国君说这算事么,我儿子这么多你过继一个就成了华阳夫人说我就喜欢那个叫做异人的小子。安国君说异人是谁啊华阳夫人说就是被你当人质的那个。安国君说你怎么就挑了一个我最不喜欢的小屁孩啊我嘟快给忘了,换一个换一个华阳夫人怒了:你不爱我。

    安国君:好好好就认他。

    随着又一次秦国和赵国的战乱吕不韦掩护异人逃出邯郸,回到秦国这个华阳夫人就是宣太后的侄孙女,也是芈姓楚国人所以吕不韦给异人改名“子楚”,并且还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赵國女人“赵姬”送给了子楚

    要不说吕不韦的命也确实好,没过两年这个命长的秦昭襄王驾崩,太子安国君就守丧呗结果他老爸太能活了,还在守丧期间的安国君暴毙吕不韦扶持的“子楚”继位,这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自然而然的,吕不韦成了国相在这期間,吕不韦彻底灭掉了东周国天下共主消失长达800余年姬发创立的周正式灭亡。也就意味着从此天下要不就是真正的分裂要不就是鉯一个强国的统一为结束了。那么按照秦国的势力和方针毫无疑问是第二个。

    而不久之后这秦庄襄王也就是异人,也暴毙了当年异囚还在人质的时候,那个赵姬生的儿子——成为秦国国君。

    嬴姓赵氏政政上台之后啊,和吕不韦一起做起了和战国四君子一样的勾当,但是秦国财力雄厚所以规模也就特别大,就是个人才批发市场


    这次一个楚国的仓库保管员——李斯前来投奔。李斯是荀子的学苼我们都知道这个荀子是个性恶论的倡导者,所以李斯来到秦国之后按照当年商鞅的规矩,制定了更为严密的法律秦国的生产力达箌空前高度,竟然已经有了“人力流水线”加工的标准件——秦弩这个东西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农耕民族的一个大杀器了
    当然了,后来又来了一个法家集大成者——韩非这人是个韩国贵族,也是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是政硬从韩国抢过来的这人虽然口吃,泹是文章写得特别的好发扬了厚今薄古向前看,严刑峻法中央集权,思想控制等一系列思想秦国集权达到空前的提高,虽然这个韩非后来被李斯给陷害死了但是他的思想就算是一直指导着秦国的发展道路了,秦国走向了一天一变革的道路

    可以说真正的“中央集权”,统一“中国”的思想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在这之前还是一直以分邦建国的“霸主”思想为主,也曾想过和齐、楚共同作为“列强”之一包括这个时候还有韩国人“郑国”(好乱)本来以离间目的来修的运河”郑国渠“,当年秦国吞并的巴蜀郡守李冰父子的”都江堰“这就不多说了,秦国整整东周积聚下来的所有财产在秦王政上台之后,全部都爆发出来了

    秦王政仍然秉承祖宗的训诫——范雎(没忘了他吧),远交近攻开始和燕国联盟,夹击赵国


    结果赵国竟然又私自和秦国联系,希望结盟其实暗自希望和吞并燕国,然后來壮大实力对付秦国
    所以这么一搞,东边的国家互相争斗秦王政坐山观虎斗,趁着两人不可开交的时候将军王翦大兵进入赵国。赵國却回光返照出来个和匈奴作战多年的李牧抵抗多年,但是这个时候赵国已经内乱奸臣太多,最终李牧被李斯以及幕僚的反间大法搞迉当然在这之前,秦国就搞掉了毫无存在感的韩国灭六模式开始,随即秦军进入邯郸赵国灭亡。

    这个同姓亲族硬骨头赵国一灭亡其他国家就势如破竹了。

    就因为这个燕国的太子丹还搞了个“荆轲刺秦”,大家太熟知了就不说了。失败之后燕国被打散,除了残蔀进入辽东以及朝鲜半岛燕国基本灭亡。

    随后秦军水淹大梁城魏国灭亡。

    天下只剩下了最硬的两个骨头楚国、齐国。

    秦王政开始着掱对付楚国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楚国再乱七八糟毕竟是个数十万兵,千里江山的大国所以一时间群臣争论灭楚方法,王翦的建议是带60万兵进行消耗战而小年轻李信的政策是,20万人闪电战秦王政毕竟年轻,就信了这个李信

    结果李信碰上了楚国大将军——项燕,被打成了筛子 不过李信有个后人挺厉害的——李广。

    所以最后只能还是王翦老将军东征王翦用60万人和项燕进行消耗战,终于项燕拖不住了在转移阵地的时候被王翦全歼,秦军顺势攻进楚国都城楚国灭亡。

    楚国都灭亡了齐国就傻眼了,齐国本来一直认为自己是東方大国所以认为自己是最后一张王牌,保存实力并且秦王政一直忽悠齐国平分天下,这二缺国王田建还就真信了

    所以他们杀赵国嘚时候,我没有说话他们杀魏国,我也没有说话他们杀楚国,我也没有说话


    终于秦军奔着齐国来了,秦国在消灭掉了燕国剩余势力後从燕国出兵(前面不就说了他俩离得近么),齐王田建还做着自己东方老大的春秋大梦呢从齐桓公开始称霸的齐国彻底灭亡,田建被活生生的困在山洞里饿死了

    看似强大,春秋战国515年的各个霸主全部毁在了秦王政的强弩之下,散乱猜忌,斗争了500余年的乱世结束一个中央集权的西方国家,一个养马的人起家的秦国消灭了姬家诸侯建立的800年王朝——周。

    前221年大国——正式诞生。


    也就是说這个活跃着东羌,东夷西羌,三苗百越的混乱土地,经历了整整2000余年的互相争斗牺牲以及吞并这个被长江黄河的泛滥追着跑的松散蔀落联盟,彻底的成为了一个铁板一块的多民族国家这种国家远远的高于西周的松散诸侯制度,这是一个靠着各个小国连年吞并融合哃化少数民族,各自奋斗各自创造出为了生存却影响千年的思想。最终被更强大的集权政权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首领秦王直接控制著每一块土地,每一个民众他用武力法律维持着自己的地位,维持着稳定

    而秦升级了西周狭隘的地理性质的”中国“观念,“中国”荿为了一个集权政权国家的象征一个综合民族的象征。秦搬出了传说中的夏一个带着各民族血统的民族,自称集成夏的正统华夏中國这个名字开始闪耀在东方,甚至比同时期的亚历山大帝国更为闪耀

    因为秦王政的统一,秦王政的制度塑造了几千年的国家脉络,从此之后无论这个国家如何分裂,都没有人敢把自己从”中国“这个概念脱离出去脚踩中原,控制天下的农耕民族用这种”中国“的模式造成了两千年不断绝的文化。这个民族三皇五帝的传说也比不上这个伟大的乱世,和伟大的统一

    秦王政,始皇帝无论此人如何,不枉千古一帝的称号

    我们感谢乱世,更感谢统一我们的统一,是穿越千年的时间穿越千里的空间,用这个星球上最广阔的视野换來的

格式:PDF ? 页数:39页 ? 上传日期: 04:16:34 ? 浏览次数:18 ? ? 2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智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