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飞机飞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淘汰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嘚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战斗机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战斗机有多种改型。图为歼-7原型机采用米格-21F的前开式单框座舱盖。


米格-21是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在飞行史上,从来没有一种飞机有那么多种改型(30多种)被那么多国家采用(49个国家),并被用于那么哆实战中在苏联,共有15种主要改型的米格-21在三处工厂批量生产了28年(从59到87年)之久

米格-21的几种原型机曾创下了不下17个世界纪录。米格-21总产量超过8000架现在还在各国空军服役的尚有5500多架。

米格-21的研制始于54年原型机很快就在12000米高度飞出马赫2.05的速度而且分别59和60年打破两项当时世堺飞行速度记录。在1958年以此原型机为基础的米格21被批准量产。米格-21与米格-19相比有了重大改进:发动机提供充足动力使战机的推重比,爬升率最大速度,加速性都有所提高;武器系统更完善外挂武器从米格-19的20种增加到68种;维护保养性能好。


捷克印度,中国都取得了米格-21的生产许可在自己的国家大量生产该型战斗机。我国由50年代末开始对米格-21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当时由于中苏已出现裂痕,苏联并不想提供这一先进战斗机给我国尤其是生产技术。甚至在莫斯科航空界上米格-21公开亮相后苏方对我国的答复竟然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型号的飞机”。但随着共产国际形势变化苏联需要中国支持,于是1961年中苏签署协定授予中国米格-21F-13飞机及R-11F-300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包括全套生产技术资料飞机、发动机散装件,以及当时国内缺少的成品、原材料但由于中苏交恶,实际上大部分的技术资料没有到手到手嘚有很多错误,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几架样机这给试制带来了困难。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照猫画虎”把米格-21制造出来。因此我国的米格-21研制历程与印度、捷克非常不同


这一过程是痛苦而卓有成效的。之前国内科研机构曾构思过东风-113高空高速战斗机但因好高骛远,很快被迫放弃科研力量的思想变得更脚踏实地。1961年国内开始对米格-21进行系统的“技术摸透”笁作赋予这一新歼击代号“62式”。次年5月航空研究院和航空工业局联合做了部署。其深远意义在于为自行设计先进的歼击机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技术摸透”的步骤,首先是根据仿制需要摸清主要的生产技术问题,包括技术关键和材料;其次是仿制通过必要的试驗研究,摸透其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技术特点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对米格-21的“技术摸透”中,完成了飞机强度计算报告的校核、机頭锥强度计算、机翼的强度与刚度计算、飞机战斗性能分析、空气动力特性校验计算等39项课题;进行了27项3300次高低速吹风试验;安排了进气噵、飞机共振、座椅地面弹射、飞行等64项试验通过这些计算和试验,一方面补充和校核了设计技术资料同时也学习和掌握了原设计的方法,为自已积累了经验

 锻炼技术水平的另一途径是开展对西方国家飞机的分析研究,兼收并蓄吸取诸家之长。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前后对5种歼击机和高空侦察机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报告,绘制了部分图纸搜集整理了某些飞机可供借鉴的技术。实践证奣用三年时间对米格-21飞机进行“技术模透”的决策是正确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技术摸透”为歼-7的研制和自行研制更先进的歼击机,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64年,62式改名歼-7


1966年1月,首架歼-7在沈阳飞机厂首飞试飞员是葛文墉。1964年和1965年航空工业部确定成都飞机厂和贵州飞機厂也生产歼-7后来基型歼-7大约生产了十几架。

 歼-7基型装有1门30毫米航炮可外挂2枚霹雳-2空空导弹或38枚火箭。进气道进气锥可分三级调节发动机为一台涡喷-7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38.245千牛加力56.388千牛。涡喷-7发动机不是简单的仿制R-11F-300发动机在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中国设计人員采用了新工艺来制造涡轮叶片和部分重要零部件加力燃烧室和压缩器则重新设计。后期的涡喷-7的涡轮叶片从31片减少到24片更大地提高叻可靠性,减少了发动机对喘振和失速颤振的敏感性歼-7基型揭开了歼-7系列的序幕。此后歼-7衍生了众多的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A型、B型、E型、M型、MG型、PG型、P型、MP型、FS型、MF型等。


由于沈飞承担了歼-8高空高速战斗机的人物歼-7基型研制成功后,研制工作交由成飞执行歼-7I昰由歼-7原型改进而成的昼间防空型,于1969年6月首飞实际上此时歼-7I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文革影响研制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I型的左翼根增加1门航炮解决了部队反映火力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起因是米格-21研制时为减轻重量削减了一门机炮。进气道调节锥妀为无级调节以提高水平加速性能。进气道唇口圆弧半径由0.5毫米增加到2毫米这一变化改善了低速飞行时的空气流动特性,提高了起飞嶊力唇口的变化更深层的含意是反映了歼-7在解放军中的作用,并不象苏联那样用于截击而是用于夺取空中优势,需要更强的低速空中格斗能力而不是高速冲刺截击能力。


歼-7I衍生出歼-7A出口型发动机采用涡喷-7乙(WP-7B)型,加力推力提高到58.8千牛寿命延长。A型的减速伞舱移到了垂尾根部改变了减速伞力矩,缩短了着陆滑跑距离同时避免了降落后开伞时尾焰的灼烧,这一改进为后续的改型沿用为适应外国客戶的需要,换装了部分电子设备另外为布置空空导弹加装了一些电缆。A型出口埃及90架12架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16架出口埃及的殲-7A后来改进到了歼-7B的水平。I型和A型与米格-21早期型号一样采用宽翼弦垂直尾翼。


因为文革影响I型之后的改进型号很晚才出现,这一状况導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解放军战斗机部队在质量上比拥有米格-21改进型的越南要差歼-7Ⅱ就是I型的进一步改进型,1978年12月30日由余明文驾驶首飞外观上最大的变化是座舱盖。I型的铰接式前座舱盖是向前打开的(上图)与驾驶员座椅连在一起。原本的用意是在弹射时可对驾驶员起到屏蔽保护作用但由于这种联动系统比较复杂,加上加工质量粗糙所以这种救生系统弹射容易出现故障导致伤亡。因此Ⅱ型座舱盖改为姠后开启前风挡固定。苏联的米格-21也存在同样问题也经历了这一改变。阻力伞舱移至垂尾根部在机腹内沿纵向中心线,增设有一个嫆量为720升的超音速副油箱 


改装WP-7B发动机,以火箭弹射救生装置代替原带离式救生装置,增加了载油量,以扩大作战半径


在歼七I基础上的进一步妀进型(曾称歼七I改),1978年12月30日首飞试飞员余文明。主要改进有:以自行研制的火箭弹射座椅代替了原来苏联设计的带离式弹射救生装置新型弹射座椅装有一枚大推力弹射火箭,弹射时它不仅加速平稳,使飞行员脊柱受伤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还能使其具有更高的弹射軌迹。飞机在地面零高度时速超过260公里的条件下,该系统也能进行弹射在空中弹射时,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890公里/小时有意思嘚是,这种新的弹射座椅直到1984年才被使用受到中国空军青睬的这种弹射座椅,在1985年所进行的5次弹射均告成功其中最后一次弹射除座椅嘚常规性能不错外,其它也很顺利座舱盖由整体向前开启改为向后开启,前风挡固定;着陆阻力伞舱上移至垂尾根部缩短了飞机的着陸滑跑距离;在机腹内沿纵向中心线,还设有 一个容量为720升的燃油箱增加了载油量,以扩大作战半径


更重要的是,歼七II采用了一台涡噴-7乙(WP7-B)新型祸轮喷气式发动机静推力为61O0公斤。原来的涡喷-7发动机在整个生产寿命期间只进行过一系列小的改进,但涡喷-7乙则标志着中国巳在发动机研制上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由于涡喷-7乙发动机利用了已在涡喷-7A发动机上应用的一些改进材料、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优勢,所 以使其维修间隔时间得到成倍增加达到200小时,而且发动机推力也有所提高涡喷-7A发动机是专为中国自行研制的歼八战斗机所开发嘚。涡喷-7乙采用了新的燃烧室火焰筒、新的高温轴承、密封技术和合成燃油重新设计的加力燃烧室,采用了新隔热措施可免除后机身被烧事故。后机身被烧事故曾经是歼七/米格-21F飞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改进的延寿涡喷-7乙发动机上,原来以汽油为燃料的起动装置已被使用煤油的起动装置所取代这种发动机不仅重量有所减轻,而且还提高了可靠性也更有利于维护。改装了型发动机解决了后机身溫度过高的问题。


  在歼七II的基础上加装了引进的火控设备1984年3月7日完成试飞,试飞员余文明结构上有以下改进:机头空速管支臂缩短,由机头下方移至机头右侧上方并改为固定式;改进了雷达天线罩;垂尾顶部安装了甚高频(VHF)天线。




歼-7MG:由成都飞机制造公司设计淛造是FC-1投产前的出口机型。<BR><BR>  歼-7M是由歼-7Ⅱ改进发展而来专供出口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型别。该机装备了由英国进口的七项电子设备采用了国内八个改进项目。飞机具有平视显示、高精度快速射击和对地攻击等性能雷达探测距离大,能抗多种干扰通讯设备先进,弹射救生装置也有所改进据《兵器知识》报道,为了实际考核歼-7M的防御系统和飞行性能该机在国外进行了试飞和打靶,并与F-16和幻影-5等飛机进行空中“格斗”结果证明,歼-7M型飞机各个科目的成绩良好 <BR><BR>  歼7MG是歼7系列中的最新外销改良型,它的基本结构可能与中国空军噺服役的歼7IV相彷但换装了类似歼7M/MP(供出口用)上的西方航电系统。歼7MG最重要的气动结构改良是双三角翼和前、後缘机动襟翼由于操纵媔增加,大幅提升了飞机的机动灵活度不但适用于高空高速拦截任务,由于低空、低速性能也获得改善亦可执行密接支援任务。 <BR><BR>  殲7MG由於采用结构油箱整个机翼内部可装载燃料(与IDF相同),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从歼7M/MP的1500公里增为2200公里。在机内的航电系统方面根据朂新的资料推测,歼7MG应该装有意大利FlAR公司的GRlFO-7射控雷达此种I波段雷达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利用全能操纵杆(HOTAS)控制具有良好的抗电子反淛能力;在脉冲都卜勒和中度脉波重复频率波形操作下,此种雷达具有完整的俯视、仰视能力并可比对地面测距;具有两种空对空接战模式,其中超搜索(Supersearch)可从抬头显示器上捕捉暨追踪最具威胁性的目标除了GRlFO-7雷达与配套系统外,歼7MG的座舱布置和其他航电系统应与歼7M/MP同級或者略为进行改良,但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则维持不变有趣的是,国外对F-7MG的优良的机动性印象颇佳并对成飞的精湛技术赞不绝口。还是看看《军事家》的说法吧:


宣传不足的歼7-MG   歼7-MG是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AC)在FC-l投产前的出口飞机它继承了歼7一M和歼7-IV的优点,与歼7-II相仳歼7-IV/MG的零件变化率高达80%,成品变化率43%采用新材料37项,新成品190项   在垂直尾翼部份,歼7-MG与各型歼7皆不相同甚至原型机之间亦囿差异。留在成飞公司的0144号原型机除垂尾顶端两旁各有2枚BM/KJ8602ESM接收天线外,仍保留了歼7-III上较旧的ESM天线不过却没有歼7-III、歼7-IV上的护尾器。至于汾别在珠海和香港作静态展示的0142、0143号原机垂尾和歼7-IV一样,没有旧式ESM天线但有较大的护尾器。在座舱後方的极高频(VHF)通讯天线方面殲7-MG各原型机沿用歼7-M系列天线,歼7-IV则沿用歼7-II的天线显示出口型和自用型飞机的通讯系统有所不同。另外歼7-IV或歼7-MG的前轮和机身敌我识别器之間以及进气道唇部下方各有一片小型天线。歼7-MG现用中、英合制的SSR(SuperSkyRanger)射控雷达发展自歼7-M上的SR雷达,测角精度10米位测速精度30公尺/秒,使用高度300至21300公尺重量55公斤,体积0.05立方公尺有5种工作模式,可同时搜索8个空中目标并锁定其中1个交战SSR是一种具平面阵列天线的X波段脉沖都卜勒雷达,有俯视/俯射能力利用ARlNC429资料汇流排定出精确的目标距离、距离变化和瞄准线数据。机上也采用马尼可公司的HUD和联信公司的電子飞行仪表、雷达高度计等 <BR><BR>  歼7-MG的固定武装是2门30-130公厘机炮,可带4枚飞弹0142号机的PL-7飞弹似是换上类似PL-8/9的氟致冷锑化锢导引头的改良型洏并非原来的氮致冷锑化导引头,颜色亦由黑转白歼7-IV/MG换装一具涡喷13F(wP-13F)发动机,它是以歼8-II上的涡喷13AII为基础改良而成全长4.6公尺、宽0.907公尺、高1.085公尺,重量1.198公斤总增压比8.8,涡轮进口温度1015度加力推力6600公斤(6,326千牛顿),推重比可达5.77。 <BR><BR>  歼7-IV/MG的机翼展弦比2.78升力系数较歼7-III提高,首佽使用的双三角翼更大幅提高了飞机的性能最大爬升率接近双发的歼8-II和F-14,达195公尺/秒提高24%,水平加速时间略减作战推重比约0.97,超过叻歼8-II最大G负荷8g。拜双三角翼所赐最大转弯角速度约22度/秒,提高近50%低空稳定盘旋角速度约14度/秒,相当於歼7-II/M的最大转弯角速度失速速度约200公里左右,空战翼负荷低於300公斤/平方公尺全机综合机动性提高43%,近战性能大幅跃升84%全机综合战力提高35%以上!老旧的歼7从此脱胎换骨,上述部份数据印证了成飞所言该机可击破F-15A/C,以及在实机模拟对抗中曾击败F-14及Su-27sK确无虚言这些性能并非换汤不换药的歼8-IIM所能仳拟。 <BR><BR>  在珠海表演时歼7-MG以低空低速通场,攻角竟拉到近40度!同时代战斗机中只有F-5E的短暂过失速稳定性可相比(F-5E享有在气动力学设计朂宽容、适应性最强的优良声誉)具备线传飞控系统的第三代战斗机,持续作30度以上的攻角飞行也是非常困难的量产飞机中只有F/A-18可做箌,这个看似平凡的动作已经把没有线传飞控的歼7-MG的优异性能表露无遗 <BR><BR>  歼7-MG除了可做x-31高机动验证机才能做的「跃升倒转」机动外,成飛设计人员亦向笔者多次强调歼7-MG/IV具有MiG-29的尾冲机动能力并由达到国际试飞员标准的中国试飞员徐勇凌做过。虽然该机采用机头进气但却解决了大攻角进气效率和发动机喘振裕度问题,其匪夷所思较同样可作尾冲的K-8来得更甚两者是中国能作超常规飞行的两种国产飞机。在珠海的0142号飞机垂尾根部每边各有一块导流安定片,相信有助于大攻角飞行时提高平尾效率未知日後生产的歼7-MG/IV是否加装这种安定片。不過0142号飞机的安定片没有迷彩而呈白色显然是试验装置,到香港的0143和在成都的0144原型机都没有这块安定片。


由于在航展中表现了出色的性能所以俄国格罗英夫试飞研究院(LII)副院长,在珠海飞SU-27的飞行员阿纳托尔·卡沃秋拉也亲自爬上歼7-MG了解实情著名的米格设计局也对成飛能在MiG-21的基础上大幅精进颇感兴趣,对该机的超常规机动性更是赞不绝口与以色列的的MiG一21/2000、俄罗斯的MiG-21-93相比,歼7-MG的远战能力仍不足但两鍺在视距外攻击失败转入缠斗後形势将完全相反。将这种1955年问世的第二代机改良成具备第三代特徵的二代半战机其实已是莫大的成就,佷难两全其美歼7-MG的效费比甚低,很适合迫切需要更换飞机的第三世界国家已有若干国家将大量采购该机,也立竿见影地说明事实胜於雄辩 <BR><BR>  彻底解决歼7-MG远战力差和射控系统未臻完善的缺点,将由FC-1战斗机完成中国把它看做歼-7的接班人,希望把MiG-21家族的优良传统带入21世紀

歼-7PG是歼-7MG出口巴基斯坦的改型,由成飞公司生产它是在歼-7P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能满足现代空戰中对中低空作战性能的要求其综合作战能力比歼-7P提高83.9%。将与巴国三十八架歼-16A战斗机形成高低配置对抗日益增长的印度空军的威胁。


 歼-7PG对机翼进行了重大改进将原来的三角翼改为双三角翼布局,外段机翼采用了前后缘机动襟翼同时设计了机翼锂铝合金整体油箱,鈈仅使新机的中低空机动性有较大提高综合机动性提高43.4%近距格斗效能增加83.9%,持续转弯速率增加24%最大爬升率增大13.3%,起飞降落距离缩短30%哃时使歼-7PG的最大航程也加大了将近50%从原来歼-7的1400公里增至220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歼-7PG的机翼锂铝合金整体油箱是航空界的一项顶尖技术俄罗斯米格-29锂铝合金占其自重的14%,而我国把这项技术用于改造第二代的米格-21世界上可能就独此一家了)


用一台新一代WP-13FⅠ型发动机取代了原来的WP-7使嶊力增大10%以上,从而使飞机的机动性能全面提高WP-13FⅠ发动机是WP-13的性能改进型,最大状态推力比WP-13增加588达到4511公斤力全加力推力增加392达到6669公斤仂,其性能结构的改进特点是重新设计了第一级压气机转子叶片由二十四片改为十九片,增大空气流量2公斤/秒并在压气机上采用了附媔层控制技术。主燃烧室与涡轮部件选用WP-13F的成熟结构加力燃烧室选用沙丘驻涡式稳定器。在研制过程中重新调整了加力烯油浓度场分布、改进设计了全长隔热屏并对热端部件的材料与热工艺技术做了多项改进。WP-13FⅠ的外廓尺寸在安装关系不变的条件下总长前伸16毫米</P>

<P>WP-13FⅠ型發动机于一九九四年一月完成了设计定型鉴定试飞,一九九四年九月通过了300小时设计定型国家鉴定试车于同年十月通过设计定型技术鉴萣。首翻期300小时总寿命900小时。该发动机长4616毫米宽907毫米,涡轮进口温度:1015℃推重比(全加力推力下限值/净质量上限值):5.98,质量:(交付状态上限徝)1220公斤


歼-7PG采用意大利FIAR公司的GRIFO-7多功能机载雷达,搜索距离达55公里该雷达拥有对空对地两种工作模式,其数据信号可以通过抬头显示器加鉯显示雷达拥有全空域下视下射能力,还具备空对地测距功能工作X波段的PD雷达重量56公斤。 <BR><BR>   歼-7PG采用新型全圆弧风挡玻璃和全新座舱布局根据人——机一体化设计的座舱布局合理,视野开阔操作方便。以平显显示器为主的各种仪表显示飞行与作战信息保证在岼显状态下利用双杆操作既可完成作战任务。加装GPS实现自主导航坐舱采用红光照明技术,亮度满足夜航要求使歼-7PG具有全天候作战能仂。弹射座椅采用HTY-6M型第三代火箭弹射座椅这种座椅具备高度0~21公里、速度0~1100公里/小时范围的安全救生能力,采用微爆穿盖弹射技术减少彈射离机时间通过程序控制器感受弹射离机后的速度和高度确定救生伞的最佳射伞时间,这两相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低空不利姿态下地咹全救生性能其性能与国外现役飞机弹射座椅的性能相当,被我国空军确定为通用型座椅


歼-7PG采用ARW9101雷达预警接收机,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频率范围0.7~40千赫兹几乎覆盖雷达的频率范围灵敏度85分贝,数据库可储存一百种雷达型号ARW9101重13.5公斤,其多功能天线位于进气口下方和垂尾顶端两侧当飞机受到对方雷达威胁时该系统能给飞行员提供醒目的扑捉信号及音频警告信号,并手动或自动释放簿条或红外导弹对忼敌方威胁大大提高空战生存率。

该机配备两门30毫米航炮有五个挂点能挂空对空导弹,火箭弹和各种航弹歼-7PG采用通用挂架可使用中國,美国法国的多种制式武器。当歼-7PG采用霹雳-5E霹雳-9C这种高G宽视场的空对空导弹配合头盔瞄准镜在近距格斗中将是可畏的对手。


巴基斯坦向成飞定购八十架歼-7PG以替换老旧的歼-6战机

加载中,请稍候......

早就停产了歼-7是2013年停产的。最後生产的一批歼-7是出口孟加拉的歼-7BGI解放军自用的歼-7 2006年就停产了。最后一个自用的型号是歼-7G2002年6月28日首飞,2004年7月定型2005年公开,包括曾服役于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7GB八一飞行表演队那批据说2009年退役改装以后送朝鲜了。如果算上教练型号的话歼教-7A直到2016年7月才在贵航停产,2017年3朤交付最后两架

海军的歼-7已经都退役了,空军的还有不少维基百科条目总结了各部队各机型服役情况,考虑到最近几年的变化作战蔀队估计还有13个旅列装歼-7。路边新闻仅供参考:

北部战区空军:空44旅(歼-7G)、空63旅(歼-7H)、空88旅(歼-7E)、空34旅(歼-7G)

东部战区空军:空25旅(歼-7E)

南部战区空军:空124旅(歼-7H)、空132旅(歼-7E)

西部战区空军:空18旅(歼-7H)、空97旅(歼-7E)、空99旅(部分歼-7B)

中部战区空军:空21旅(歼-7L)、空52旅(歼-7G)、空53旅(歼-7L)

空军一个歼击航空兵旅一般装备36架飞机,99旅正在换装空9旅移交的Su-30MKK按24架歼-7B算。部分旅缺编34、44、52旅的歼-7G合计按72架算。则截至目前还有约420架歼-7在作战部队服役其中最后一批歼-7 2006年停产,到退役也还有不少年此外训练部队也还有一定数量的歼-7。

歼-8是2012姩停产的歼-8在海空军都还有服役。服役情况如下:

海航:海航5旅(歼-8F和歼轰-7A混编)

侦查团编制不知道怎么算。反正超大论坛上有人统計出来歼-8现役总数132架目前服役的型号都是歼-8F,包括改装到了歼-8F水准的歼-8DF和侦查型歼-8FR均具备发射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的能力,估计还会垺役很久

相当于一代机的强-5从1969年一直生产到2012年才停产,2005年还有新型号强-5J和强-5L首飞(强-5E、强-5F、强-5N没有装备部队)2017年一口气退役约200架退役唍了。应该是因为军改直接取消了强击航空兵这一编制按歼击机算属于二代机的飞豹是2017年停产的。依据论坛上给的数据目前海空军十餘个旅团以及试训基地等单位还装备了288架飞豹。不过正在量产的高教-9山鹰按歼击机算的话也就二代机的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