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二胎全面放开时间二胎有几分把握

全面放开二胎
【导读】什么是全面开放二胎?为什么要全面开放二胎?全面开放二胎真的会有相当多的人再生二胎吗?且不说二胎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单单从经济、身体条件、学业压力等各方面就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此前,“单独两孩”政策在全国数省正式获批,被视为我国实行了几十年计生政策终于松动的信号。但与此同时,全面放开二胎的声音也受到空前的关注。那么全面放开二胎是什么概念?宝爸宝妈们应该如何正确解读?新闻回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昨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最引人注目的“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即被简称为“全面放开二胎”。之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曾强调,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没变。所以,宝妈宝妈们更应该把国家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了解透,再来决定是否生二胎宝宝哦。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出台,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中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至此,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但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全面放开二胎的现实,是否会对中国人口规模的控制带来压力?这时候宝爸宝妈们需要明白全面开放二胎的具体原因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是全面开放二胎的最大原因。当然,决定党和国家实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具体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中长期来看,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20~44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25~30岁的时候就会面临首次买房置业需求。2、短期内,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SUV和MPV)、教育行业等的发展。3、根据测算,如果全面放开二孩,那么在2050年,20~44岁的人口比例将比不放开二胎时增加4%,增加规模达到1.28亿人。这部分新增人口将使房地产行业直接受益。4、长期来看,随着放开二孩后,新一轮人口红利的形成和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提高,各类行业都将最终受益。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宣布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大决定。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也必须经过科学合法的程序。那么这些程序是怎样的呢?第一步:中共中央的决定第二步: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三步: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四步: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曾在10月29日表示,全面落实该政策还需等待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的法律之后,方可最终落地。因此,有生二胎宝宝计划的宝爸宝妈们一定要耐心等待政策的落实哦,抢生可是违法的,要被罚款哦!
之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胎”。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从政策性角度来解读,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国家卫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评估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情况,就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行了多方案测算比较和研究论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关于2015年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走向,还需要宝爸宝妈们随时关注相关新闻,这样才能为自己生出健康宝宝抢抓先机哦!关注【妈妈网】微信可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妈妈网】or【mama_cn】即可。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1、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2、经市(地)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3、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了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申请生育的;4、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5、夫妻一方从事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6、夫妻一方是烈士的独生子女或者二等乙级以上残废军人的;7、夫妻一方系非遗传性残疾或者因公致残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8、夫妻一方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9、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孩子,另一方系未生育的。以上是生育二胎的可行条件,但开放全面二胎也有一些限制哦,比如已有双胞胎的宝爸宝妈就不能再生了,并且对于再婚的宝爸宝妈来说,一方有两个子女,即使另一方没有过子女,也不可以再生哦。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食物加工篇蔬菜/食用菌肉禽蛋/野味水果水产品/海鲜调味品饮品/饮料零食/小吃豆/乳/奶制品干果补品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网友们近日一直在关注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消息上,那么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是否已经出台了?全面放开二胎的时间计划呢?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消息,全面放开二胎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自从单独二孩政策去年开始实施,截至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生二孩,而生育的仅47万对。
  怎样评估&单独二孩&的实施效果?放开&二孩&还有多远?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表示,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的区域性试点,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
  单独二孩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据统计,在我国,每7个人中就有1名超过60岁的老人;而每80个人中才有1名新生儿童。老人潮、婴儿荒,上世纪90年代后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应势而出。
  国家卫计委去年年底发布数据称,截至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而生育的仅47万对。在新的生育政策实施之初,国家卫计委曾预计,每年将新增人口200万。
  马旭认为,去年一年增长47万并不能代表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政策才一年,还得观察几年,生育政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解释称,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还要考虑到人口流动性、经济负担等很多影响问题。他表示,今年不会试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国家有关部门依然会积极研究。&我认为不会简单的放开。&马旭说。
  三至五年方能见&二孩&冷热
  去年,北京市卫生部门曾预计,&单独二孩&政策施行之后,绝大多数符合新政策条件且具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家庭会在5年内完成第二个孩子的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将使北京市5年累计新增出生人口为27.07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出生人口5.42万人左右,此后每年约4万人左右,到2019年左右达到峰值稳步下降。
  从目前的申请量看,首年申请人数虽然已超过3万,但远未达到此前预期。同时,近日不少媒体也报道了&单独两孩&政策在各地实施&遇冷&的消息。
  是否真的&遇冷&?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5年,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
  对于北京的预判,北京市卫计委并不认为单独二孩会&遇冷&。市卫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钟东波指出,政府此前公布的预期数据是生育意愿,但转变为生育行为还会有更多因素。&比如今年条件不具备,有可能到明后年。&他认为,大约要花上三到五年,才能看出该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具体影响。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对此持相同看法,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胎是改革的趋势,但是在这之前,需要看到&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情况。
  对于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说法,翟振武认为是一种误读。
  他分析,把1100万对的目标人群数量直接等同于新增出生人口总量,这种做法忽视了二孩生育的意愿或比例;把某一年的&单独&夫妇申报规模与1100万对相比较,这既没有考虑二孩生育的意愿,也没有考虑二孩生育是在几年内才完成的规律。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作为国家人口的主管部门,卫计委应当以民族和国家未来的责任为重,认真负责的研究,及时向国家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各方意见:
  李克强总理
  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未再提及过去每次都表述的&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相比2014年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计划生育不能动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表述,不少内行都感觉到了人口政策的松动和已经到来的拐角。
  人口学专家梁建章对新浪网表示,政府报告中的措辞变化&是一个信号,说明人口政策开始动了。&
  @利剑长空
  认为&全面放开二胎,已经刻不容缓。从各种数据资料来看,中国生育水平连续下降,且到危险边缘。我们不用看欧洲,只需看近邻日本就知低生育水平的可怕。中国政府部门的利益关系,导致国家决策出现严重滞后。尤其是卫计委,从部门小利益出来而损害国之大计,最不能忍。没有年青的人口红利,中国想崛起,有点痴人说梦。国之大是,当警醒。&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表示
  &必须迅速尽快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放开二胎严控三胎。放开二孩以后,我相信也不会那么可怕,什么人口会迅速增长,也许会有所增长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就死控,我们必须要赶快改变人口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俞金尧建议
  我国应启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不过,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的同时,对于此前遵守独生子女政策的夫妇,国家仍要长期优待。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表示
  他正在准备一份建议,呼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全国政协常委李崴
  已经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大会秘书处提交了提案,呼吁再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放开生育二胎。在提案中,李崴分析认为,在所有改革中,生育政策的改革最重要但又最滞后。
  全国人大代表杨贵新
  国家放开单独二孩的政策已满一年,从申请再生育的夫妇上数量,单独二孩的效果远低于预期。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一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2030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4.9%,2050年为34%,为此她建议,尽快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助于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再次获得人口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计委副主任郭玉芬
  甘肃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前,预计有三万多对夫妇申请,没想到受养育成本等因素影响,申请二胎的夫妇只有四千多对。郭玉芬建议,应深入分析,尽快放开二胎生育,以应对未来劳动力短缺。
专业站首席律师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最新解决方案
公司经过考核后,发现员工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可以按照公司规定流程对员工调岗降薪,而员工不接受主动辞职的,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 ...
公司调岗,员工不同意又旷工反抗的,公司因此辞退员工的,属于强制调岗违规,被辞的员工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
公司采取降薪的方式恶意逼迫员工辞职的,员工在辞职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 ...
公司调岗时,需与员工协商一致,并采取书面形式,这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公司要求调岗时,员工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不是无条件服从。 ...
不能。法律上规定,公司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即使所签的劳动合同到期了,不能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无效。公司可以跟劳动者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不能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但 ...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门推荐:
400-676-8333
微信扫一扫,关注找法网2015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 二孩无需试点
  2015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何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还有多少人愿意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7月10日的时候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这样称,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单独两孩的政策,同时也是需要 积极做好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工作。
  &&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哪些?
  单独二孩其带来的增量人口上限仅为400万人,其提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到0.3%。显然靠单独二孩杯水车薪。应该立即全面放开二孩,已无需再试点了,也没时间试点了。
  立马放开二孩会导致人口数量出现反弹吗?
  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头几年有所反弹外,但年平均总和生育率也难以由现在的1.4至1.5升到1.8以上,2020年人口总量也难以突破14.5亿人,人口峰值也难以突破15.3亿人。
  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结构状况 和总和生育率水平已达甚至超过最发达国家水平,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水平,这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未来我国发展将面临经济大幅度滑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三重风险。
  准生二胎的条件有哪些?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五、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六、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七、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八、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九、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十、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一、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二、 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日常生活中榴莲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相信大家都知道,晚餐要吃得清淡、少量,而且晚餐对...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的危害不容小觑,...20多位国内人口学者建议
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
研究称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人口政策亟待转向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城市地区应即刻放开二胎&&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上月底发布的报告《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中,这些学者建议,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胎”。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胎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胎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找回人口红利须调整生育政策&&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介绍,学界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跌至谷底,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中国丧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就是人口红利期结束的表现。&&在专家看来,调整生育政策可缓解20年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使中国再次获得人口红利。&&(据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相关新闻&&深圳:到香港生二胎算超生&&出台全国首部明确规定境外超生问题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日前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被视为首部针对境外超生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规定,“夫妻双方为深圳市户籍,或一方为本市户籍另一方为非本市户籍的中国内地公民,违反女方户籍地生育政策在境外生育子女且其子女在本市办理入户或者两年内在境内居住满18个月的”,按超生处理。&&深圳毗邻香港,有相当一部分户籍居民到港澳等地生育二胎。深圳此次通过的条例明确规定,对超生人员无论是行为发生地、现居住地、户籍地均可征收社会抚养费。&&(据新华社电)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2015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2015放开终于落实实施时间。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日起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2016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的生育率不到1.4。在如此低的生育率下,并且未来十年中国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开始锐减,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全面放开生育后新生婴儿的大幅反弹,而是即使放开,年出生人数还是雪崩式坍塌。与单独二孩相比,放开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放开全面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何况,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一般来说,实际生育率是低于生育意愿的,这是因为,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并且现代人抚养孩子的成本比较高,多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金钱和精力,最终对望而却步。“单独二孩”政策受到冷遇,也表明了现在人们生育二胎的意愿在下降。因此,即使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2015年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明确了的条件,即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值得注意的是,“二孩”不等同于“二胎”,此次全会公报允许的“全面二孩”政策,适用对象是第一胎非多胞胎的夫妻,如果已经生育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二胎了。在2016年元旦前抢生二胎属违法行为对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前,也就是日之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已经依法处理完成的应当维持处理决定,不能“翻烧饼”;尚未处理或处理还不到位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由地方人大、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办法,依法妥善处理。
日《中央明确五年内不会放开》:国家人口计生委针对2009年以来国内外关于“放开二胎”的争议和传闻,强调“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日《国家计生部门正研究二胎政策 或在京沪穗试点》: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表示,预计十二五期末有可能放开“”。据悉,第一步将为“单独子女”放开二胎;第二步才将全面放开二胎,城乡一致。日,《广东申请试点“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接受采访时称,广东已正式向国家提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试点的申请。2012年8月,《广东“单独二胎”试点申请一年多未获批复》:广东省从2011年3月开始向国家申请“单独子女”生二胎试点尚未收到批复。广州市人口计生委表示,由于广东省的试点申请尚无结果,原计划成为广东省试点城市的广州也无法进行试点。日,《国家计生委:前主任所称放开二胎非官方口径》:国家计生委表示前主任张维庆所称“改革正在研究中,一项可能的改革是允许城市居民生二胎,即使夫妻其中之一并非独生子女”并非官方发布,也非可靠消息,张维庆的说法不代表官方口径。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坚持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监督局监察专员赵延配表示,对于普遍放开二胎的问题,目前仍无时间表。发布会上,卫计委透露下一步将做好出生人口的监测预警,改进服务管理,完善配套措施,推动政策落实,同时将跟踪调研分析生育水平的发展变化,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打下基础。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生育率已经非常接近“低生育陷阱”,呼吁尽快从“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对于全面放开二胎,从国家层面仍然持谨慎态度。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研讨会上,针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因为是2014年才开始实施,不少家庭还在准备阶段,估计2015年会比2014年的数额增加。专家有指出,应该按照年龄段逐步放开二胎生育,建议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过渡到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具体建议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分两步走:第一步,在当前实施“单独二孩”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放开30岁及以上妇女的二胎生育限制,允许其只有选择生育二胎。第二步,在实行年龄限制2-3年后全面放开育龄妇女的二胎生育,允许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二胎。日,国家卫计委科技所所长马旭在全国两会北京团代表报到时表示,暂不会全面放开“二胎”。同时,在全国“两会”上,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奖一、放二、限三”,广东可做试点。全国人大代表、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也力挺放开二胎,认为应该“提倡生一胎,允许生二胎,坚决控制第三胎”。张育彪代表依然建议,应本着积极稳妥的策略,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行优化调整,尽快、最好从2015年起实行“鼓励一胎、允许二胎、严防三胎”的。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记者提问的关于全面放开二胎问题,其表示目前正在推进,也正在进行全面的评估。会根据评估的结果,也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权衡利弊来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并依法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2015能放开二胎吗?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日起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从2016年元旦起即可生育二孩。按修正案中规定,生育一孩或两孩的夫妻均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法律修改前按照规定应当享受扶助的失独家庭,将继续获得扶助。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昨日表示,全面落实该政策还需等待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的法律之后,方可最终落地。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您好,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就目前的形势看,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政策随时会变,就目前看,只要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就可以生育第二胎了。
有一个子女,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非遗传性病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等情况下可以生二胎,相关详情建议去当地相关部门咨询。
你好。虽然尚未全国范围内实施,但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是怎样的年龄限制还是可以了解到一些的。在日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北京,是最早实施的城市,它要求对老年人群、困难家庭和失独家庭要给予特别扶助。尤其可见,只要是育龄夫妻,头胎非多胞胎的,都适用于二胎新政。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805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放开二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