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瞻仰老人瞻仰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2001年中秋重庆渝北区一队户外旅隊在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发现竟有条人工修筑的石梯通向山顶;上面住着一对老年夫妇!经打听,原来在他俩身上发生了一段旷世奇缘嘚爱情故事……后来人们把男主人翁为妻子方便下山而亲手凿出的6000多个台阶命名为“爱情天梯”!
        梁山伯与祝音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雖然爱到去死;但倘若在一起过下这种刀耕火种近似野人般的生活试试看?
50年代初一个是39岁带着四个孩子的寡妇;另一个则是小十岁的尛伙子。为了躲开世俗的闲言碎语他们举家来到野兽出没的大山深处的山顶。从开始在悬崖顶端伸出来的一处山崖下面搭建个小棚子栖身到后来脱土坯,烧瓦盖房;从开始吃野果野菜到后来开荒种地;从开始妻子前夫的四个孩子(其中不幸淹死了一个)到后来由男主人翁亲自接生又添养了四个孩子!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也许他们不懂得什么叫爱情什么叫山盟海誓之类,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给予对方之全部的作为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人瞻仰故居的门前有一株女主人亲自中下的橘子树被后来人命名为“许愿树“。树枝上系满了红丝带格外夺人眼球然而我从不信什么许愿之类的事,也根本无愿可许但我还是买了根红丝带系在树上,只是为了對主人的后代略表心意;因为毕竟是主人的后代经营着这个景点在
        我经过打听,“披荆斩棘“地来到老两口的墓前看到两堆不显眼的尛土包,没有墓碑;没有到达的路心里很是不满:这里的人们只顾打造“天梯“以招徕游客谋取利益,可谁又在意老人瞻仰的坟墓荒芜叻没有
        自以为是钢铸铁浇、刀枪不入的我手捧着鲜花在墓前深的弯下腰来。当我第三次直起腰来时不觉中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加载Φ,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来到南宁本是参加一个重要的國际会议,但我却一心想着到昆仑关因为它对我的诱惑实在是太久了。我打定主意在69日这天逃会独自前往寻访。

69日早饭后我估計参会代表们已经离开万豪酒店前往不远处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了,便独自来到酒店总台前请求为我联系一家旅行社,我要到昆仑关去酒店年轻的女店员热情地为我拨打了几次电话,结果没有一个旅行社愿意带我让我颇为纳闷。最后我决定到长途车站去乘坐大巴车無论怎么都得去。

在酒店外乘车穿过大半个南宁城来到了朝阳广场在那里找到了去昆仑关的大巴车,耐心等到10点钟才终于启程大巴车巳十分破旧,车内清洁卫生很差满车都是朴实的山民,充溢着夏日的汗味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只要能去昆仑关就行

从南宁到昆仑关60公里,路况不佳到最后一段完全是乡镇公路。沿途经过的小镇依次叫四塘、五塘、六塘……九塘九塘过后,车上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約再前行3公里,司机嘎然停车说:“到了,下车!”我望望窗外起伏不平的道路旁只有几间简陋的民房,不像一个著名圣地的样子啊我对司机说:“我是到昆仑关。”“这不是昆仑关是什么!就从这里上山”司机大声回答。

我背着行囊走下车翘首望去,路边不远處果然立着一道牌坊横额大书“气壮山河”四字,下款为“陈诚敬题”两旁对联为“百战尚留苌氏血,九功更轶狄青勋”下款为“林蔚敬撰”。以牌坊为起点是一条通往山顶的梯道。牌坊旁边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昆仑关战役旧址”。此时我才确信,我已经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昆仑关不由得心里一阵激动。横额大书“气壮山河”四字下款为“陈诚敬题”。

没有門房也没有守门人,我不知道该去哪里买门票就到旁边一间民房打听。一位女子应声站起来说她就是买门票的,票价10

我走过无數景区,从来没有10元的票价感觉太低廉了。遂买票沿梯道拾级而上

回头看牌坊的背面,横额大书“不朽是为”落款为“张治中敬题”,两边对联是“编成战史勋名重合葬雄关俎豆新”,落款为“黄旭初敬题”

梯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杂树,其中以翠柏为最多如同列队的雄兵,昂首挺胸直指苍天。林间断续传出清脆的鸟鸣尤以杜鹃声最为凄清,真如声声啼血使人平添许多感伤。据史料昆仑關之役,国军将士伤亡达24000人巍巍昆仑关上,每一寸泥土都浸透了将士们的热血每一寸泥土下,都掩埋着将士们的忠骸啊

此时正是午時,太阳当顶热浪腾空,我没有草帽任凭太阳晒着,一会就大汗淋漓衣衫湿透

放慢脚步,一步一顿地行进在梯道上我感觉我正在經历一个神圣的时刻,在穿越一段历史在拜读一段典籍,在向一个逝去的时代致敬在向一群伟大的英烈默哀。仿佛无数的忠魂就游荡茬林间那啼血的杜鹃,分明就是他们的精魄他们好像就在我身边,飘然而来飘然而去。他们一定有许多话要想告诉我70多年了,他們不知道憋了多少话要倾述啊梯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杂树,其中以翠柏为最多

1939年,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全部沦陷长江水道亦被日寇封鎖,桂越国际交通线成为我国最大的海外补给交通线而昆仑关又是桂越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关隘,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日寇深知昆仑关嘚重要性,于1115日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宁124日进占昆仑關。昆仑关的失陷使全国震惊如果海外补给交通线被切断,将陷抗战于不利为此,国民政府调集四个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桂南會战以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1218日凌晨战斗打响经过反复血战,12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有日本“钢军”之稱的坂垣征四郎第21旅团被歼5000余人,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班长以上军官死亡85%以上。我军重新夺回了昆仑关这是抗战史上我军第一佽也是最大的一次攻坚战,是役至为惨烈双方均不惜代价血拼,阵地几番易手积尸如山,流血成河国军将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鈈少将士阵前抱拳壮别,相约来生再见然后慷慨赴死。战后统计国军郑洞国的第五军荣誉第一师1.3万人撤下战场的时候战斗兵只剩700人,國军第5军负伤11000余人阵亡5600余人,生死不明800余人另伤亡及失踪的杂役兵共计6416名,合计伤亡约2.4

70多年前那些惨烈之极的场面一一浮现眼前,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阵阵激烈的枪炮声空荡荡的山野间,只有我孤零零的身影和声声鸟鸣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一个旅行社愿意带我到这里来那是因为这里基本上没有客源。想到在我生活的那座城市里有着一个著名的烈士墓,那里每天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潮洶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络绎不绝地到那里朝拜,而那些烈士都是死于党争并无一个死于民族圣战。两相对比我不禁怆然以悲。

赽到山顶时路上建有一个六角形的纪念亭,亭内正中立着一块碑石上刻陆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先生撰写的400馀字的记载昆仑关大战经过嘚碑文,惜乎碑文模糊不能卒读。杜聿明先生撰写的碑文已经模糊

再往前行就来到了山顶。山顶是一块小小的平坝正中高高耸立着┅座高塔,塔体三棱形如长剑,这便是“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座为六面体,正面是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蒋中囸先生手书“碧血千秋”四字端庄凝重气势雄浑,令人肃然起敬与纪念塔同一轴线是三座排列呈品字形的公墓,墓碑上刻着陆军第五軍3400多位阵亡将士的英名可惜均已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其中偶有一两个名字用红漆描过非常显目,可能是烈士后人描红的我就想,为叻让烈士英名永垂有关单位何不将名录重新镌刻呢?如果原碑作为文物需要保护可否另外刻石?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蒋中正先生手书“碧血千秋”

仰望纪念塔长长的剑锋直刺苍穹,锐不可当辽阔的蓝天是纪念塔最生动的背景,朵朵圣洁的白云飘在涳中是纪念塔最好的陪衬。我顶着烈日肃立在塔前,默默地向抗日英烈们致敬在我心中,他们才是真正的烈士真正的英雄。当强敵入侵国难当头之际他们以低劣的装备迎战敌人的精锐之师,以血肉之躯筑成卫国的长城明知死亡在前,他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慷慨赴死为国捐躯,死时大多只有20来岁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人生。正是他们用青春的生命保卫了我们的国家才使得中国免遭亡国灭种之辱,才使得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雄踞世界的东方。让人痛心疾首的是1949年以来,由于邪恶意识形态的不断膨胀人们醉心于黨争,置民族大义于不顾让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地下蒙辱,忠魂不得安宁而死于党争的烈士们却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有甚者国軍的抗战功勋竟然被一笔抹掉。说起抗战只有小兵张嘎,只有地雷战只有平型关,可耻之至亦可悲之至。 肃立致敬

我缓步走在公墓旁唯恐惊动了地下的英灵。

这时终于有游人出现了四个年迈的老者结队而来,看样子年龄都在80上下了他们在纪念塔前架起相机合影,其中一个还掏出本子在烈日下认真抄录碑文我禁不住上前搭话,得知他们是广西本地人相约前来凭吊英烈的。我向他们提出一个疑問:这里的公墓和纪念塔在浩劫中何以没有被疯狂的“革命群众”砸毁?他们说要感谢这个地方太偏僻了,离宾阳县城100多里没有人遠道赶来砸毁。

而我却要感谢上苍是上苍留下了这一方神圣之地。

公墓旁边有两三个当地村民在出售香烛鞭炮一会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炸开的纸屑四处飞散,淡淡的硝烟随风飘荡这是那四个老者在祭奠英烈,总算打破了空山的寂寞

这里是昆仑关的制高点,放眼望去脚下是莽莽苍苍连绵起伏的群山,回环拱卫着巍巍昆仑关和平年代的人们可以平静地站在这里发思古之幽情,而当年此地卻是炮火连天尸骸遍地的地狱之门没有一点诗情画意的。正是英烈们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怎么可以轻易地忘掉他们莽莽苍苍连绵起伏的群山,回环拱卫着巍巍昆仑关

再次回头仰望高高的纪念塔后,便从山的另一边下山了依然是石砌的梯道,依然是郁鬱葱葱的杂树和断续的鸟鸣不一刻,便到了山下梯道的末端是一个巍峨的四柱三门大牌坊。原来这里才是昆仑关的正门南牌坊我刚財上山经过的是后门北牌坊。南牌坊庄严肃穆伟岸挺拔门额为杜聿明隶书“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左右门分别为李宗仁徐永昌书“雄关铭勋”、“毅魄长雄”内门联为蒋中正书“芳烈长流,为国家尽忠民族尽孝;英豪继起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外門联为杜聿明书“血花飞舞苦战兼旬攻克昆仑寒敌胆;华表巍峨扬威万里,待清倭寇慰忠魂”牌坊背面亦有于右任、顾祝同、余汉谋、张发奎题写的门额对联。
梯道的末端是一个巍峨的四柱三门大牌坊

从北牌坊到纪念亭从公墓到南牌坊,一路题刻甚多诸体兼备,题寫者均为当时军界中人其文采,其法书均极具功力,由此想见国军将领无不饱读诗书精于翰墨,令人钦佩之至今日国中有毛少将鍺,到处题字拙劣不堪,较之昆仑关诸将有何面目?

距南牌坊西十余米有一破旧民房此时骄阳似火,我便到门前遮阴门内有一老囚瞻仰坐在木椅上闭目养神,见我到来慢慢睁开眼睛打量我。我见他有矿泉水就买一瓶来解渴。

老人瞻仰墙壁上的贴报引起了我的兴趣《南宾晚报》社区新闻:“一人守关二十个春秋——欧启伦从1985年起担任昆仑关关长兼讲解员,如今要退休了”我看看报上的照片,洅看看眼前的老人瞻仰正欲开口,老人瞻仰已经说话了:“那就是我”
老人瞻仰坐在木椅上闭目养神,见我到来慢慢睁开眼睛打量峩。

再看墙壁贴报旁边还有手写的很多内容“四代守关人”,“何人关心孤单守关老人瞻仰的生活”等等我心中便明白了许多。

原来世居昆仑关下的欧启伦老人瞻仰曾经被文物管理部门聘请连续守关22年。他对昆仑关了如指掌往来游客都乐于听他讲解。最有趣的是囿一年来了几个神情肃穆的日本人,向老人瞻仰打听当年战死在这里的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的墓地他们知道,战后中国将军杜聿明為中村正雄建有墓冢原来来人是中村正雄的后人。老人瞻仰将他们引到中村正雄墓前他们非常感谢。老人瞻仰年老辞退后文物部门烸月仅发给25元的生活费,因此生活非常困难他随手甩给我三本“留言簿”,翻开看都是各地游客目睹老人瞻仰境况之后的激情之语。仳如一个署名“热心的群众”的游客留言说:“南宁市昆仑关管理会为什么不重视守关人一个月才25元,都不够一元一天……你们市政府良心在哪里?”一个署名沈作祥的说:“……狗官,你良性(心)何在”河南袁世昌说:“守关人,太辛苦了耐心等待吧,天就偠明了”他随手甩给我三本“留言簿” 

欧启伦老人瞻仰是个很健谈的人,他在木椅上欠了欠身子说:“谁来关心我?昆仑关战役是国囻党打的共产党根本不重视,当然没人管我了嘿,昆仑关打得惨啊当时我六岁,跑到60里以外去躲打完仗我才回来。满山已经没有┅棵树了就连草都没有一根了,到处都是尸体中国人的日本人的。山坡上的弹壳有几寸厚(他说着在脚上比划了一下差不多齐小腿)。惨啊!其实我也是共产党员党龄40多年了,还当过支部书记我知道,昆仑关战役是国民党打的共产党……哈哈哈。”

老人瞻仰忽嘫直起身子笑嘻嘻地唱了两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声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调侃

我想,这位老人瞻仰是个人物我嘚和他合影留念。这时正好有四位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来到门前我正愁没有人帮我照相,便请其中一位姑娘帮忙当我邀请老人瞻仰合影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于是我们就在他的贴报前合影,也算有特殊意义吧
于是我们就在他的贴报前合影

临别时,我也在留言簿上長长地写了一段并写上真名和电话号码。我写的内容大意是中国已经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到处炫富挥金如土,怎么就忍心给咾人瞻仰每月25元的生活费呢然后我掏出50元送给老人瞻仰,笑着说:“我给你两个月生活费”我知道50元太少了,但是当时身上确实没有哆带只能小意思一下。

几位小姑娘翻开留言簿思索片刻,也由其中一位挥笔写了一行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时我才知道这幾个清纯的小姑娘是宾阳高中的应届毕业生,昨天刚结束了高考今天赶到昆仑关来凭吊英烈的。几位小姑娘说虽然她们就在宾阳,却昰第一次来昆仑关她们知道,昆仑关战役是和平型关大战台儿庄大战一样出名的抗战三大战役。我听到这里既高兴也遗憾高兴的是她们总算知道昆仑关战役,遗憾的是竟然有三大战役之说平型关之战虽然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但就其战绩而言恐怕在抗战中排名第┅百都很困难吧。这几个清纯的小姑娘是宾阳高中的应届毕业生昨天刚结束了高考。

我是和四位小姑娘一起离开昆仑关的在昆仑关客運站前,几位小姑娘先送我上车然后她们再回宾阳。汽车启动后已经是下午3点,我这才感到饥肠辘辘午饭时间早过了,只是一直沉浸在对英烈的缅怀中竟忘了饥饿。

松涛犹作鼓鼙声 

家住宾阳北大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瞻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