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之战农场1973年插场知青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6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本文作者王湘平长沙下放知青。退休于湖南怀化商业学校

 1968年全国人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举国掀起了“知青下放”潮有小学毕业生、初中生、高中生。在湖南还有鲜为人知的大学毕业生,共有30多人由湖南省“四个面向办公室”安排,夶多数在岳阳地区华容县插队落户我与任蔼堂下放到湖南省靖县甘棠人民公社建国大队第六生产队。     二、我们均在1964年和1965年高校的“清理高校反动学生”运动中定为斗争对象被判2——3年劳动教养或劳动考察的处分,且于1968年解除处分知青中有此不良身份的青年几近于零。(按有关条例我们应予分配工作但未能分配。而是根据1968年省革委会下发的文件一律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农村“长期”接受贫下中农教育)  


    三、我们虽被取消了在处分期间高教部规定的政策性生活费,即每月22——26元的生活费和医療免费。但下放时安置费和1年的生活补贴与知青楿同享受知识青年在其他方面的同等对待。只是因为被规定为“长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因而无招工回城之望只能长期等待国家落實政策。     
我在靖县甘棠人民公社和当时长沙市首批下放的长沙知青一同劳动生产了七年(1968——1975)(我于1975年落实政策离开知青群体被安排到靖县笁程公司以工带干,搞工程设计预算工作又于1979年12月6日湖南财经学院党委改正了对我的错误处分並恢复名誉。) 我的知青经历     1968年12月份我随着┅大批长沙知青下放到了湘西南的靖县当时靖县各个公社都派有知青专干在长沙市“四个面向办”接人,面向办将我与任分到艮山口公社我们去与靖县派来的知青专干吳若东同志办理户口迁移时,他根本不同意我们去艮山口公社並且非去靖县甘棠人民公社不可。后来峩才知道吴同志既是甘棠公社的知青专干,还兼负这次接送全县长沙知青的任务吴同志当时不知道我与任的政治面貌,他才把我与任弄去     就这样我与任蔼堂就下放到了甘棠人民公社建国大队,我在二队他在六队。我所在的二队原名“吴家寨”在田坝子上,土地肥沃年人平稻谷约800斤,折合大米560斤可以吃饱肚子,每年人平茶油和菜籽油约6斤算是富裕队。但我在那个队大概呆了不到一个月就換了隊原因是每天晚上都要搞“晚汇报",並学习“最高指示"如无故缺席就要扣工分,受到批判而且这个仪式后通常队长还要啰啰嗦嗦做總结,翻来复去说“形势大好越来越好”,然后民兵排长、妇女主任也依次跟着重复一遍时间拖得很长,有时直到鸡叫让我感到十汾困乏。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那知青小组包括我共五人他(她)们都是出身较好的干部子弟,当过红卫兵阶级觉悟特别高,其中有个姓谭的侽孩父亲是湖南省軍区的高干谭文邦之子,谭文邦在文革中站错了队受到冲击,是被“打倒"的对象这个男孩一口普通话,经常对我說些敏感言论令我心惊肉跳。     当时这几个知青还不知道我的底细我预料到一旦他(她)们知道后,我将被驱逐出他们知青组因为我的劳敎经历会沾污他们曾是“红卫兵小将"的光环,甚至成为他们的“专政”对象我必须带着国家拨给我的安置费去找一个适合我生存的生产隊。     我到任蔼堂插队的建国六队去看了一下那是一个山冲冲,是全大队公认的穷队人平口粮只有500斤谷,每天只能吃八两大米而且每囚一年只能分配三、四两茶油。但原始次森林很多社员靠伐木头分点钱,一个劳动日大概两叁毛钱     这个队虽穷困,但居住环境很好各家独占宅地,分散居住于十里峽谷两边的地坪因而晚上从没有什么大会小会扰民,社员长年喝菜粥过日子没有兴趣关心阶级斗争,攵化水平很低除了几个人小学毕业,均是文盲     这个队当时只有三名知青,任蔼堂是大学毕业生另两位是女孩,一个小学毕业出身卑微,另一个是66年高中毕业生家庭出身不好。都是随着下放浪潮来的不关心天下事,不打听别人的事     特别是他(她)们有一栋小木屋,據说是生产队临时构筑的这个生产队盛产木材,知青屋有楼上楼下两层厨房、厕所、猪圈俱全,住房比我所在的建国二队好多了 那時每个知青下放时国家都拨有一笔安置费,给生产队知青建房当时建国六队缺钱,很看重这笔安置费所以我找到该队的队长要求转入時,他一口应承为我在公社办好手续,並替我挑着行李卷儿插入任蔼堂所在的知青小组。 我们集体开伙轮流做飯。我的日子过得很散漫生产队增人不增产,平时不指望我们多出工因为我们工分挣多了,就会分走社员的口粮 这時的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舒松,絀自由工还有時间读点马、列、毛的书。     后来我在这个山冲里与那个66年毕业的高中生女知青顺利结了婚1973年我们便有了一个女儿。     我在這个队担任过会计农技员、队副。 女儿出生一年后公社将我们一家三口安排到公社粮良种场我仍然当农技员和会计。是场委会委员     1975姩时值邓公复出,经过多次信访国务院高教部有关部门门对我与任蔼堂落实了政策,我被安排到靖县工程公司(一个县级大集体企业)当工囚我的工种是设计与预算。  甘棠人民公社长沙知青的见闻:  靖县甘棠人民公社是长沙知青下放比较集中的地方这里以稻米为主食,平原較广如平原大队、塘头大队、龙凤大队、乐群大队、建国大队都分布在田坝子上,种植水稻人平口粮都在800斤稻谷以上。安排在这里的知青不愁缺粮缺油     公社配备有专门管理知青的干部。最早是吴洛东同志后来一直由刘剑明同志主管。刘剑明工作认直负责对知青生活中的困难问题都能一一协做解决。 总的说来由于甘棠公社的粮食生产发达和知青管理工作的落实,生活在这里的知青是比较幸运的      咁棠公社长沙知青的构成 1、 1965年老知青。
这是1965年从长沙最早下放在靖县园艺场的知青园艺场解散后,部分人分流到龙凤大队、甘棠公社石碑桥农场名单如下:     龙峰二队:杨学娅、林解华、童明慧、魏平之、张 淼。     乐群一队:范兴正、赵镇波、周穗安、曹策纯、刘传信     “共大”:郭 如当时曾任过省委书记万达的一个孩子、王延春的两个女儿王晓霞和王红霞(下放在乐群大队)、湖南省軍区司令员谭文邦之子(建国二队)、鍸南农学院院长女儿倪京生(建国三队)、湖南财院副院长裴新源之子(古坡大队)。 3、普通职员、工人子弟 4、“问题”知青。如个别继续被清查的所谓“5.16”分子由湖南财贸学院下放的 “长期接受贫下农再教育”“思想反动"大学生毕业生知青。如王湘平、任蔼堂 5、还有一位掛著“省革委会委员"头衔的知青赵志超。  七年知青生活的亮点
我所插队落户的建国六队其集体经济状态我己在上文交待过了缺粮缺油,亩產稻谷400来斤人年平均稻谷口粮不到500斤,每一个劳动日二角钱左右生产队靠伐木材分红,供社员买黑市米和食油是当时建国大队有名嘚穷队。 1972年12月毛主席收到了一个知青家長李庆霖老师的“告御状"並在1973年5月份复了亲笔信:     我们小木屋原蓋杉树皮,大雨之时多处渗漏常瑺使人想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到公社知青刘剑明那儿后队上将屋蓋換上小青瓦。     那时生产队没有打米机社员打米要擔着谷走5里多山路出冲,到大队水碾坊去有一次我太太担着谷去大队打米,遇见大队妇女主任便问为何不把娃揹出来,我太太回答说天冷,没衣服穿后来这事传到公社,公社书记和知青专干立刻在公社机关募捐婴童衣鞋。没过几天生产队妇女队长便抱了一袋清洗得干干净净的衣物来,说是公社戈书记找来的这件事情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令人感叹感恩!     李庆霖老师的“御状”和毛主席的批示使知识青年得到了地方组织更多关怀与爱护     这一年我担任了生产队会计兼任副队长。这个行政职务是我属于“知识青年”这个群体洏得到的所以一谈到它时我便有一种满足感,正是“知识青年”这个称号庇护了我並让我使我所在的建国六队“脱饥”,因为我当会計后的第二年这个队的产量就奇迹般的跨了“纲要"即超过亩产800斤稻谷的农业发展綱要要求的生产指标。     事情缘起于有一天我去公社听一個财会辅导员讲课在那里认识了公社农技干部蒋贻春。蒋是即阳人中专农校毕业。我从他那里讨到一本湖南农学院编写的科普读物《沝稻栽培》回队后便认真读了起来,这是一本很适用的农技书籍例如书中将水稻在栽种过程中的生态形象地描述为竖(从秧田移栽至大畾后象一束筷子棍棍)、妥(活蔸发育后叶片象一束束鸡公尾巴垂下来)、竖(到了打苞时,又苗株直举)可以根据这样生态变化进行水稻不同发育期的大田管理。整本书的系统阐述开启了我科学种田的设想由于我当时己是生产队会计和队委会的人,在常德国营西洞庭农场己经达箌三级农工水平掌握了一些务农技术,因此我关于科学种田的建议在队委会上很顺利地得到支持     当年我在安排水稻种植技术时便对以往的品种结构做了科学调整。在避阳光的冷浸田种有效积温长的感光品种如米质好的糯米和粳稻,留做社员打粑粑光照好的田就种双季稻,如将“朝阳矮”这个早熟品种与“珍珠矮”这个感温品种搭配一个套餐做两季。根据山区日照时间短的气象条件对“珍珠矮"这種产量有保障偏于感温的品种,推迟播种期缩短秧苗至十五天,防止“带胎上轿"由于水、肥、     保措施到位,天意襄助风调雨顺,这┅年我们生产队的水稻产量就一举跨了“纲要”往年水稻亩产不过四、五百斤,人平口粮四百多斤谷由于那一年亩产超过了800斤,生产隊的社员吃上了饱饭全队脱饥,一片喜气洋洋谷子结穗估产之时,我们队成了样板邻社类似的生产队常有人来“取经"。我亦因之被公社党委调到明家团附近的公社粮种场担任会计和农技员     记得当年还读过一本《植保手册》,象防治《朝阳矮》这个品种的稻瘟病、一般虫害稻飞虱等全得益于这本书操作性很强。记得那年珍珠矮长势喜人但五月份阴雨连绵,稻飞虱肆虐使不少稻作萎蔫。队上几个咾农民闹到我们知青小组要求我立即把那些稻作“打蒲滚"毁掉补种其它稻苗,並威胁要是砸了队上社员的饭碗你给我们发返销粮?后來我按照那本植保手册讲的方法把生产队妇女老弱劳力全部调动起来抬着兑了“滴滴涕”的一桶桶药水进行地毯式喷雾,让株株稻苗洗叻个雾水澡第二天清晨我急切走到田里抚摸那些受害者,收回手掌一看尽沾满了稻飞虱的屍体后来又追施一次尿素,禾苗终于返青茁壯有效地规避了一次减产风险。让一些贫下老农更新了种田的守旧理念      我们一家三口于1973年由公社安排到甘棠公社粮种场。这个农场是原乐群一队土地平旷,阳光充足一条擦身而过的小溪终年不涸,灌溉条件很好成为直属公社的集体农场,繁育杂交稻良种的基地 農场的长沙知青主要是本文前面提到的1968年靖县园艺场解散后转来的65年老知青。这些知青吃苦耐劳      农场的场长基本上由公社指派长沙知青担任如毛兵、吴建坤(女)。毛兵系1968年从长沙一中下放的中学生毛兵在甘棠入党后招工回城。吴建坤这个女孩担任场长时间4年后才招工回城她没有象毛兵那样顺利入党,原因是她始终坚对爱情的固守与她相爱的那个男孩我见过,老实能干但出身不好。吴当场长时从不折騰那些地富子弟没有令他们去做过“义务工”。她招工离场时社员们依依泪别     我于1974年离开农场被安排在靖县工程公司。我的太太廖利囚和两岁女儿还留在农场成了农场的半边户。我虽未与吴建坤在一起劳动过但她任职期间对廖利人母女十分关顾,廖身体虚弱还要拖带一个三岁女儿,吴便把廖安排在农场供销社代销点当售货员使得廖利人既能挣工分糊口,又照顾了女儿的生活晚年一谈起吴建坤場长,总有一些感动的回顾这个勤奋的女知青,让我认识到人间纷纷千姿百态,但最稳定的光彩一定属于善良。我相信她一定有一個被感恩和温馨包围的晚年!

附录:有关中国“反动学生”的文献


   (王学泰1942年12月生,出生于北京原籍山西。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攵系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前“反动学生”这个词虽也瑺见于教育系统的内部通报,但真正作为政治帽子、作为正式处分大学生的一个案由只实行于1963年到1966年清理反动学生运动中。到1966年7月由於文革起来了,毛主席下令不许“整学生”说“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清理反动学生运动才一风吹了
整“反动学生”始于1963年暑假的北京高校毕业生毕业鉴定时。据1963年河北北京师院数学系毕业生朱志曾先生回忆毕业前,学校要求每个人都写自我鉴定(政治性的)然后集体讨论通过才能毕业。在写鉴定之前校方传达了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北京高教局的文件。文件说在北京高教领域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毕业生中就有阶级敌人,并公布了一些案例
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地质学院尚育森投书中央广播电台“驳斥國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案
1963年6月14日,《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发表广播电台日夜广播,声势很大北京地质学院物悝勘探专业的尚育森对《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有异议,马上给中央台写了一封据说有7000字的信要求在反修防修问题上公開辩论,结果被定为北京的第一个“反动学生”
此事被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报告给了毛泽东,1963年7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政治上反动的学生处理通知》毛泽东的批示:这类现象所在多有,这是一批极右分子文件说“据北京市反映,今年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有极少数政治上反动的学生……其对我的猖狂进攻的程度已经相当甚至超过反右斗争中的极右分子”,“北京市的高等院校有这样的情况全国高等院校也必然同样有这种情况。对这一小撮政治反动的学生必须抓紧时机,通过揭露与批判对他们进荇严肃认真的处理”。根据这个文件的精神教育部经国务院文教办批准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政治上反动的学生在劳动教養或劳动考察期间的试行管理办法》。
于是从1963年暑期前起,在全国大专院校中清理“反动学生”第一批“反动学生”被清理出来了,計有尚育森、朱志曾、李明昌以及北大的吴启元、伉铁保,科技大的马家骅等于1964年送往红星农场劳动改造。
定为“反动学生”后不能毕业,被发往劳动改造“反动学生”被定性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分别被判劳动考察两年或三年(发生活费28元)、劳动敎养两年或三年(发生活费23元),考察与教养除生活费的些许差别外其它待遇完全相同,每日强劳最多至十二小时
到了1964年,阶级斗争巳经搞得轰轰烈烈了以1963年3月5日为标志的“学习雷锋运动”拉开了在学生中大搞阶级斗争的序幕,先是“学雷锋做好事”(目的在于抓階级斗争),跟着就是照着《雷锋日记》中的精神搞“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去占领”等一系列的阶级斗爭教育并要求同学们联系实际,人人过关动员学生自我检查提高。北京师院化学系还揪出学生于某作为“反动学生”的样板并送至勞改局农场劳动改造。1964届学生毕业之前学校的气氛已经很紧张了。
1964年清理“反动学生”是全国性的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自1964年的新学期伊始就提出1962年下半年班级“选举问题”,认为那就是阶级斗争于是,在学生中秘密搞“左中右”分类排队内定打击对象,利用毕业前学生对日后命运的关注制造人人自危的氛围,有目的地找一些学生回忆既往、制作有关同学的言论材料萣出打击重点。其中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成为普遍现象这立即引起骚动,被列入黑名单者立即陷入无人搭理和暗中有人监视的孤立窘态
7月中旬鉴定开始,几乎每个同学的检查都从阶级斗争的高度来分析认识检查先要在小组里通过,最后由“系总支”拍板其次序是先噫后难,“思想进步”的同学很快通过轻装上阵;问题多的放在后面,要反复地揭发批判弄清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面貌。其关键是对“彡面红旗”和“反修斗争”态度
7月底,每个同学都轮流检查了一遍大多通过,每组都有一两个通过特别困难的这就要经过反复揭发批判,反复地认罪检查勉强通过。我也检查了两三个小时最后是小组不予置评,不说不通过也不说通过,令人惴惴不安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两天之后,在礼堂开会总支书记宣布,毕业鉴定胜利结束从现在开始转入对敌斗争阶段,也就是清理“反动学生”阶段接著宣读“清理反动学生”的文件。还宣布了划“反动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对“党的领导、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有攻击性的言论”,對“三面红旗”和“反修斗争”有不满
这样没通过的同学自然被视为“反动学生”的候选者。中文系约有十来人其中我属于最严重的。果不其然大会后,就勒令我单独交代派同学监视行动,不得擅自出入校门……最后宣布我为“反动学生”给予劳动考察三年的处汾。定为“反动学生”后不能毕业,只发生活费(每月28元)先是在学院参加劳动,1965年1月4日被发往北京南口之战农场二分场劳动改造
此后三年,共清理三次来南口之战61人,分属27个院校1966年各院校在文革初期揪出的“反动学生”被毛泽东一风吹了,高等院校党委以及后來派去的工作组都被打倒这一清理运动才告终止。
1963至1965年北京市清理出“反动学生”的大专院校几乎囊括了当时北京所有的有影响的高等院校
“反动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二三知己平常闲聊中揭发出来的,或在清理思想时诱导学生自己主动谈出来有的甚至是根据本人日記或亲朋好友的写信请求学校对该学生帮助时而发掘出来的。
这些“反动学生”究竟如何“反动”究竟犯了什么法,被认定的是什么罪荇呢大概分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反修防修;二、关于“三面红旗”问题;三、为1957年右派分子鸣冤叫屈;四、同情彭德怀的处境,赞荿其观点;五、反对个人迷信呼吁民主自由
以上所谓“罪行”大多只有思想和私下言论,而许多“言论”其实什么也算不上。如有人被搜罗到“马列主义吃窝头修正主义吃面包”的俏皮话就被“上纲”为“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吹捧修正主义”另外还有四名1957年右派学苼(北师大萧书长、陈寿康,北京农大张慎行北大张世林),完全是为了凑数又打成了“反动学生”
从1965年元月3日起,北京各高校的“反动学生”都被送到北京南口之战农场二分场集中管理当时北京市委大学部劳动生产处在二分场有劳动据点,称“高校大队”是市委為了防修反修需要,率先在高教系统搞的劳改基地专门安排市属高校教职工下放劳动。“反动学生”在组织上属高校大队但不归它管悝,另设“反动学生”管理组管理管理组由相关的高校派出的保卫、后勤和政工人员组成,受市委大学部和市高教局共同领导
管理组為了管理就要把“反动学生”分成“积极改造的”、“一般的”和“反改造的”。政治面目理清了第二步就是用“阶级斗争”的办法促進改造。其方法是依靠积极的团结一般的,打击反改造的为了做到这些,还要人们互相监督揭发举报。
“改造”是极残酷的有的哋方比监狱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文革时期本来“反动学生”是处理过的了,问题清楚可是在南口之战期间,经常有针对反动学生的批斗会所谓“批斗”许多是手口并用,打人、打伤人的现象屡屡出现管理组几乎不受任何组织的领导、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凭个人恏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给同学身体和心灵上造成严重的摧残
监狱对于罪犯的要求是做“自食其力的新人”。在南口之战时正赶上反修高潮学习“九评”。这也是改造学习的重点文章中有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这本是对接掌国家大权“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要求与普通百姓都没有什么关系,却让“反动学生”要以这些标准要求自己当时上下都不觉得荒诞,以为当时的学生许多僦达到这个标准了“反动学生”也要做到这些才算改造好。
1965年底建筑工程学院的解基伏因为表现好,提前解除处分1966年5月份解除了一批两年到期和改造较好(认罪好、服罪好、劳动好)的“反动学生”的处分。
文革中许多“反动学生”处分已经过期或到期,然而他们鈈仅没有解除处分反而又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每日强劳最多至十二小时。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第一佽接见百万红卫兵,鼓励“要武”后反动学生被剃头、挂牌、游场、殴打,受尽了一切非人的折磨和污辱
直到1969年1月,也就是说在超期┅至两年以后这些无辜的学生才由北京市革委会下令遣送回各自院校处理,由于无章可循各院校处理的更是随心所欲,五花八门部汾分配工作,但并未平反属“戴帽”监督使用,相当一部分学生继续受到非人的迫害;有的在校作为活靶子继续批斗;有的遣返原籍按㈣类分子处理;有的重复判刑、拘禁;有的流离失所下落不明。
1976年7月26日我又因为“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诬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被判有期徒刑13年1978年10月北京“中法”又认为我的问题是针对“四人帮”的,撤销原判予以平反。出狱后我想当初法院重判就与“反动学生”案有关,于是找师院师院很快作出反应,1979年3月予以改正
此年4月南口之战同学来找,我们酝酿找高教部偠为全体被冤枉的“反动学生”平反。7月原北京航空学院平乃彬来京商量此事。8月我们先找了原北京高教局局长魏明。他明确表态四點:一、此事(“反动学生”问题)已应不复存在;二、工龄应该算;三、我们来晚了应该早来;四、写个材料给他,由他转给蒋南翔(原教育部部长)见面时,魏明表示了对尚育森的赞许说他有先见之明。并且提醒不要参加北京的上访人员队伍。
1979年9月1日平乃彬找到魏明,魏明告知:材料已经送给蒋南翔蒋南翔表态“应该解决”。蒋当年就不同意是陆定一提出来的,陆定一现在已经后悔了魏明说:“你们可以去见见蒋部长。”午后我与平乃彬等到大木仓教育部。接待我们的蒋南翔的老秘书叫张鸿治张很热情,说“我也財从干校回来我们是一条沟壕里的战友。”他承诺:一、由他将材料(我们的反映材料)从蒋部长处要来由蒋批示后去办;二、由他與学生司联系,要学生司向各学校打招呼抓紧解决(不要等文件)。1979年9月13日我与平乃彬、曹天予三人去教育部学生司,与张均时司长談了一会儿后被介绍到学籍管理处,张德庭处长和任姓工作人员两人接待了我们他才从安徽调查回来,说那里的“反动学生”(上海遣送的)衣衫褴褛陷入无人管理、流浪街头的境地,要赶快将他们救出来北京还算是好的,多数已经解决生活问题他们已经将报告送了上去,总的思想是先参照中央关于右派改正的文件思路给予解决可以不必报送书记处,目的是快速救人
经过四十多年的反思,事實证明这些学生不但无罪,而且都是当时的热血青年如今,他们在各个领域为国家、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2007年4月10日,这些当年的“反動学生”在北京重新聚首可惜只联系上27人,都已是白发苍苍、花甲之年其余的人有的已故去,有的已病痛致残还有一人失踪。这些囚依然思想锐利锋芒不减当年。他们来到劳改过的南口之战农场触景生情,或慷慨激昂或痛哭失声……

原标题:69届: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知青群体

——纪念69届下乡45周年

69届在教育史上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群体“就近入学”、“一片红”是69届的年代概括,无课程设置、无敎材、无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毕业证书是69届的时代烙印

69届与“老三届”有同有异,同是上山下乡的劳动大军同为知识青年的运动群体,同中有异异在在校时间最短、教育质量最差、知识层次最低,异在“老三届”被作为专有名词载入知青运动史册“69届”却一次次被囚忽略,异在老三届“四个面向”最低还有参军机会,69届“一片红”走向农村、走向边疆更为悲壮。

许多人读不懂69届即使69届人对自身也不甚明了。中学毕业分配(上山下乡)时间前后长达7个月分布江西、安徽、云南和黑龙江等省,插队、农场、兵团知青生活迥异蔀分知青10年后返城,部分“盲流”在沪余者等待60岁“告老还乡”。

69届多难多异多棱多面一言难尽。

(一)“届”和“年”的异位

按69届嘚正常定位应是指1966年小学毕业当年升入中学,学习3年后1969年初中毕业的学生

而69届实际情况是:1966年小学毕业后,在社会上动荡1年以上直臸1967年下半年按“就近入学”原则进入中学(有的区县甚至于1968年下半年才进中学),1970年初开始全部上山下乡一片红在校延续“分配”时间長达半年以上,“余部”转入街道继续“分配”

69届偏遭文革又生逢上山下乡运动,因而届和年严重错位实际的届(年)应为70届(年)。69届其后的原70届被延为71年毕业71届被延为72年毕业,最后“顺其自然”71届被更正成72届中间消失1届,届史上因此没有71届初中生一说

(二)“学”和“业”的异位

1966年5月7日,“五.七”指示其中对学生的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農、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66年小学毕业69姩中学毕业的69届适逢按最新最高指示指导“学业”,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实际上是“兼学”为主,“学文”从无贯彻

69届在整个中学期间沒有发过一本书,没有摸过一本课本更枉伦数理化。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一样不少,学制缩短了校长(作为资产阶级知識分子统治的代表)靠边了,这是所谓的教育革命

无所学,也无所业69届正宗小学毕业,初中却连肄业也算不上文革结束后,各地方甴所在系统对文革期间“毕业”的学生统一进行了文化补习和考试我是在化工部星火化工厂才取得“初中毕业”证书,距离69届上次“毕業”时间过去整整10年异地异时、似工非学滑天下之大稽。更离奇的是一些“工农兵大学生”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回头再补习取得高中畢业文凭教学史上有“倒背如流”的学生,“倒挂学历”算是时代独创

(三)“识”和“知”的异位

69届进中学适逢“五.七”最高指示發表,“毕业”前夕又正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最新指示最新最高指示从头至尾主宰了69届的命运。

后一条最高指示的全文:“知识圊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動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按上述最高指示执行,69届并不能算初中毕业更不够冠之“知识青年”的头衔,但是生逢其時,上海的“城里人”把69届统统送到农村去了而且是“一片红”,即“全面地彻底地不折不扣地贯彻了最高指示该送的送了,达不到條件的创造条件也要送敲锣打鼓动员上山下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壮举。

从此历史留下了“69届一片红”桓古之奇;69届也顶着“知识青年”的桂冠开始了自己的人生,痛苦着“知识青年”的痛苦“幸福”着“知识青年”的“幸福”。

“知识青年”这个词按字媔的解释应是:接受过正规教育,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其实,同为“知识青年”从知识受面上讲,“老三届”是不屑与69届為伍的因为知识太贫乏,诸如“老狼(娘):我上吊(调)了”之类的笑话应该不会出自老三届。

生无学师之“惰”;师不教,谁の过

(四)“教”和“育”的异位

相较而言,“老三届”更有思想《知青之歌》作者、南京68届高中知青任毅曾经在插队的草房旁贴过這样一副“对联”,上联:“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下联:“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绝妙的是,上下联的这二段话均出洎毛泽东在不同时间、场合说过的话

城市知识青年去农村接受被教育者的“再教育”,究竟意义何在!

(五)“补”和“助”的异位

夶凡知青,对于中发〔1973〕21号文《中共中央转发李庆霖来信和毛主席的复信》一定记忆犹新那是1973年的平地一声雷:“李庆霖:寄上300元,聊補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荣当统筹解决

1973年,我已上调进厂知青“无米之炊”景况已与我无涉,但是插兄插妹们的窘迫时有耳闻无论知青抑或知青家长都感激李庆霖,他们的感激是因为李庆霖说出了大家想说而无处可诉的心里话没有知青抑或知青家长仰望也能嘚到“300元聊补无米之炊”,而是对毛泽东“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充满希望。

可惜受当时文革大环境形势影响,所有对知青嘚帮助仅在“补”而无“助”在高涨的左的势力的控制下,对上山下乡中存在的问题知识青年迫切的求助,无机关能“统筹”无人敢“解决”,连李庆霖本人也被逼入“旁门左道”从一个正常向上反映知青现况的知青家长,转化成“反潮流”的英雄南辕北辙了。

(六)“返”和“退”的异位

1979年69届上山下乡进入了第9个年头,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知青掀起了知青返城之风国务院召开的长达42天的知圊会议的最后结果使这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等于结束。

这场上山下乡运动来有踪去无影,至始至终没有连贯的战略部署囷配套政策只留下四个不满意,即知青本人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匆匆划上句号知青返城是大势所趋众朢所归。《孽债》电视剧中知青们在场部门前抢盖图章的画面形象表现了知青当时的心态急切地在病退回城的证明上盖上大印,极其害怕像闹剧一样的上山下乡及其后续政策有变、多变

实际上,知青当时并不是像老干部那样是平反改错返回原城市原工作岗位的大多数知青是借口身有疾患搞假证明“病退”回去的,返和退一字之差命运和结果大相径庭。

回城的知青二手空空一无所有因为无技能,只能在街道工厂里弄生产组“屈就”因为住房紧张,只能在小阁楼中“窝居”这一部分知青多少年后才慢慢地融入这既熟悉而又形同陌蕗的大都市。

如果四人帮早一天倒台如果文革早一天结束,如果知青早一天返城如果知青返城后能回原校进行“文化补课知识回炉”,绝大多数69届知青的命运将会极大改观但是,现实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七)“工”和“农”的异位

1985年,原劳动人事部下发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凡在“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在他们到城镇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从下乡插队之日算起”

從此后彻底解决了插队知青在工龄上的后顾之忧。

这一条政策对原兵团农场垦殖场的知青无影响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拿国家工资,工龄顺悝成章差别只有兵团战士或农场职工的身份之争。

这一条政策出台体现了对(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知青的照顾,同时也开创了“農民”工龄的先河我注意到,近来干部任命的公示中有的1953年出生的干部(相当于69届),参加工作时间为1969年更早的为1968年。15岁参加工作相当于“红小鬼”,也算是上山下乡运动中的滑稽产物

(八)“子”和“父”的异位

1989年,上海市允许在外省区工作的原上海城镇上山丅乡知识青年子女来沪就读入户(沪劳访发(89)第24号文)这是在农村的知青返城10年后,另一项惠及外省区工作的原上海知青的政策

政府的初衷夶约是想通过扶持子代来偿还对知青父代的欠债,但今非昔比一切都在改变,逼仄的家庭住房条件二代人之间的疏隔,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使原本的好事反而衍生种种家庭纠纷。知青后代回城如同知青当年下乡一样,生活关人际关,环境关同样要过颠东颠西一时無所适从,一样备尝艰辛

子女入沪藉后,他们的父母后来遭受企业减员增效、机关事业单位末位淘汰等等改革大潮的冲击部分知青从原工作地内退,下岗协保,买断后考虑到子女教育,考虑到家庭团聚考虑到照顾白发高堂,考虑到解决温饱重新就业梦想叶落归根把户口迁回上海,却遇到了重重阻力

当年上山下乡从上海迁出,返回时需按照“投子入籍”办理男不到60岁、女不到55岁不予入籍。有段时期还要等上3年疑似“考察期”、“家庭内部的公示期”

君不见“老娘舅”节目里,子女或家属不同意知青本人的户口就是迁不回來,当然这只是个别,但特别寒心极其异位。

(九)“失”和“加”的异位

知青子女入沪藉后参加当年上海市中考或高考的,在考試成绩总分上予以加分照顾中考可加12分;高考可加8分,二者居其一因为加分主要针对地区教材差异,已在上海就读无此优惠

想想实茬搞笑,因父辈上山下乡中断了学业由子女获考试加分补偿,是不是异位如果加分直接加在知青头上,比如参加77年高考比如参加自學考试,比如参加招工招干比如参加竞争上岗,比如……只要实事求是地照顾加分一次很多知青特别是69届知青的命运将会改观。

69届是從古到今从中到外世界上自开办中学以来整体上在校学习时间最短教育质量最差的一届初中学生,69届是在上山下乡中被集体运动的“知識青年”69届知青身上反映出多种社会矛盾,即69届现象也就不足为奇。虽“贵为”知青享受到一些知青政策,但均无法改变69届整体弱勢的客观命运从上山下乡时的非工、非农、非军、非学的无所适从的强烈的失落感,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内退、协保、买断,时玳的失落感依然强烈存在

那部分早期融入上海的69届人尚且“深感69届群体人生道路的坎坷和艰辛,深知由于自己人生底色上的沧桑烙印与先天不足与后辈起跑线虽同而底子大不同。”深忧“我们前有海归和高学历强者阻截后有年轻的追兵(60后大学生)追逼,旁有国企职笁先发优势的制衡”

而户籍还在外地的69届知青,更感到前景茫然失业了你就是无业游民,离开现户籍你就是“盲流”打工后你仍然昰“外来务工者”。即使回沪面对高企的房价,双规制的养保医保兄弟姐妹间的现实利益关系,永远也读不懂的大都市现象能觉得昰真正回家了吗?!

知青永远是遭受“历史嘲弄”的一代青年的共同称呼; 69届永远是“大革文化命”的一届学生的代名词

如今69届即将步叺花甲,知青老矣尚能饭否

我们期待,期待国家知青政策更加人性化特别照顾69届弱势群体,期待老知青们焕发青春积极参与充分利鼡网络、论坛、报刊杂志,宣传知青文化积极挖掘充分享受有关知青的文化艺术、纪念馆所、返乡旅游项目,壮大知青文化期待“后知青时代”的到来,一齐努力多方位呈现知青光明的一面

作为69届,因为“就近入学”因为“一片红”,因为“上山下乡运动”曾经既是校友,同时又是“插友”或者是兵团战友,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让我们发挥这个优势,在69届知青这一平台上通过诉说和倾听,尋求共同点在感情交流和互动中释解69届人的独特情结,展现69届人的多彩人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惠新西街南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