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圣争霸天下txt下载怎么把仇人删除的

七圣争霸天下电脑版 v1.6.0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孔教授,春秋走读大学校长,学士、硕士、博士生导师。    看来,吃饭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有人的地方就有张嘴,有人的地方就要吃饭。    在原始部落茹毛饮血的年代,那个负责切肉的猴猴,便是人类最早的改刀师傅。通常这只猴猴是整个原始部落里最帅、最拉风、最有地位的了。    由此不难看出厨艺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所以厨师走上政坛是件很普通的事情。    今天我要讲的这个人也是一位厨神,    孔子孟子都很欣赏他做的菜,    韩非子却很鄙夷他的为人,觉得他应该接受法律的审判。    他曾四处逃亡,也曾让别人四处逃亡,    回顾他一生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厨师、大使、间谍、杀人犯、政客等等角色。    他到底是食神,还是奸臣?    欢迎听我来讲述烹子之客——易牙的故事……         易牙,男,生卒年代不详,在《史记》《左传》《东周列国志》《公羊传》等史书中均有所记载。    先让我们来看看易牙的前世今生,可以让我们对其生平经历的背景有所了解。    易牙的祖先为有易氏部落。其先祖因商王荒淫而弑君,后被商报复,有易之君绵臣被杀。有易氏北逃至易水流域,改名鲜虞。春秋时这一族被称为白狄。所以以地为姓,也有人称易牙为“狄牙”。    有易氏的族人们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繁衍生息,建立了许多小国,其中最盛的就是鲜虞了。他们在春秋的史册上也曾留下过自己的印记。         易牙出生在雍地的白狄部落。和秦国的发祥地一致。从民族性格上来讲,和秦人一样属于豪迈奔放的一族。在这一族中,切猪头的菜刀远不如斩人头的利刃看的入眼。    但是,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就像北方遍地的大米和南方生猛的海鲜在对方的地区都格外吃香一样,易牙的厨艺在虽然随便点也能吃下去但吃的精细复杂点更好的雍地迅速闯出了名气。    这一方面是源于易牙的勤奋刻苦,认真研究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依赖于易牙过人的天赋。    厨师都要有很好的味觉,易牙在这方面有着超人的能力。“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看见了吧,两条河水汇合的地方,他尝一口就知道哪是淄水,哪是渑水。有够神奇,虽然不排除他胡说的可能。    这样的奇人异士,怎能不好好使用。那个时候,白狄各部落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于是奇人异士易牙被白狄部落联盟中最强的鲜虞以状元秀选中,奔赴北方古易水河畔的鲜虞去了。         我们不妨来看看春秋时的地图,很多历史上的政治行为都是和他们所生存的地域有关系的。看了地图我们就不难了解易牙的行动轨迹。        鲜虞一直属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远离沃野千里的中原。在那个时代,谁说话有力度,得看他的国土面积、耕地数目。鲜虞也是国家,也想放马中原,让各国首脑们看看他们的脸色。所以他们要进军中原市场!    在白狄人的面前有三个选择:    ——晋国?天杀的仇人。白狄联盟中的几个国家俱是被晋国所灭。虽然有深仇大恨,但还是要冷静思考下,晋国虽然内乱,但丝毫不影响其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强硬的军事实力及后勤补给能力,显然不是擅长养马、奔袭、打个劫的白狄所能够照量的。    ——齐国?如日中天!齐桓公在管仲、鲍叔牙等贤臣的辅佐下,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建设国家。如果不想做撞石头的鸡蛋,还是不要打齐国的主意好。    ——卫国?上风上水、南北通透!白狄人的眼睛亮了!我拿什么来统治你,我的卫国……         ——————————————————————    有空来我的醉花堂: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谢谢支持!磨磨笔,准备发第二部分。
  为什么不发在同一个帖子里呢
  因为原来的帖子只写了第一回的名字,这里又没法编辑原帖。没办法了……
  我拿什么来统治你,我的卫国……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话一点不假。白狄惦记上了卫国的花花江山。     卫国虽然不比晋、齐这样的大国,但也算中上之质,远不是白狄驰马投鞭就能灭掉的。  这个时候,间谍战的效果要远胜于刀兵——一把无形的菜刀逼到了卫君的脖子上。  可惜的是卫国的国君卫懿公还未曾感觉到。     《尔雅》中对于“懿”的解释为“美好”的意思。  卫懿公这位国君也真是够“美好”的,他有一个独特的爱好——喜欢养鹤。  鹤自古就被视为吉祥的鸟、有气节的鸟、一只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鸟。  卫懿公的这种爱好显然比那些提笼架鸟的主儿文雅多了。但玩物丧志却是一个国家统治者的致命伤。  普通老百姓喜欢玩个鸟,大不了败光了自己了事。国王喜欢玩鸟而亡了国,在几辈子以后,后代过的不如意的时候,还会戳祖宗的脊梁。可谓影响深远。  而这位卫懿公爱鹤已经到了成癖的地步,鹤就是他的一切。不要说什么后世功业了,就是眼前的家国也无非就是鹤巢食盆而已。  凡是能够进献鹤的——赏!凡是能够驯养鹤的——升!  这些鹤也不枉主公的厚待,卫懿公出门的时候,这些鹤竟然能分班列队尾随着卫懿公的车驾出巡。场面极其壮观。  卫懿公于是变成了鹤仙人,人间的疾苦已经入不了他的“法眼”。老百姓的粮食——鸟食、老百姓的房子——鸟巢、老百姓的田地——仙鹤游乐场、老百姓——动物园饲养员兼清洁工。至于老百姓的死活,他已经不管不顾。     于是,厨师易牙出发了。准备在卫国遍体的伤痕上狠狠的撒一把盐。     历史上记录的易牙,除了会做菜之外,记录最多的就是“善逢迎”,也就是情商高,善于公关。这也是他被从雍地选出,派往卫国执行任务的原因。  像卫懿公这样性格特征过于明显的对象,根本逃不出易牙的算计。投其所好便可轻松搞定。  易牙虔诚的向卫懿公进献了鹤,并借此机会附赠了颇多溢美之词。卫懿公原本以为自己的世界只有鹤会懂,谁想到这个蛮夷之国的来臣竟然如此知心,于是对易牙欣赏有加。易牙成功的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间谍工作。这份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让实力本来就不甚扎实的卫不停的搞些败家的活动,逐渐积弱就好了。易牙的努力很快见到了功效,卫国已经岌岌可危的国势在易牙的推波助澜下走到了尽头。  在白狄兵马的刀光间,那些鹤回复了野禽的本性,向着自由飞奔而去。而卫懿公面对着败亡的命运,无奈之下也只好和这些鹤一起,奔着西天飞了去。     这个时候,晋和齐注意到了白狄的动向,这些大国们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新的对手逐渐坐大。干掉白狄,把在自己枕边酣睡的家伙赶出去——将会是齐和晋的共同选择。生存还是死亡?白狄也需要作出个选择。在经过考虑之后,他们决定选择齐国作为自己的保护伞。原因有二:  一、白狄王的堂兄弟、表爷爷都死在了晋国的车马下,白狄王的叔伯姐妹、嫂子婶婶之类的都被晋国劫了色。他自己琢磨着:如今和晋成了盟国,这上边对不起祖宗,下边对不起后人,而且自己兜里的钱,自己炕上的女人随时都有可能被翻了脸的晋王一把夺取。自己的小命也随时可能被晋王斩了草除了根。不妥。  二、齐国现在势大。不妨想办法影响齐国的政策,给白狄点优惠条件。齐国是当时的霸主,咱成了齐国的经济特区,看你晋王能把咱怎么样?  主意拿定,那么派谁去狼窝里劝说狼来保护羊呢?  刚刚搞掂了卫国的易牙进入了白狄王的视线——这位厨师在自己的新秀赛季表现不错,场均贡献n多真金白银,并且在中原联盟的北区决赛中,打出致命一击,了解了卫国。“为了咱们有易氏的荣誉,请易牙先生走趟齐国吧!!!”     易牙收拾自己行装的时候,踌躇满志。但这并不是一个美差——因为就在此时,在齐国的都城,刚刚灭亡了的卫国的公子开方已经将妹子卫长姬进献给了齐桓公,当上了正八景的王室高干。  仇人见面,将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
  顶到有人欣赏!!!
  呵呵,好文。
  谢谢帮忙头球摆渡的朋友。偶也要自救!
  鼎立!!!
  易牙的这次齐国之行,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在这个时候,大齐正处于鼎盛时期。周室到了周襄王的手里,已经彻底的变成了祭礼仪式上的摆设。  “来,天子,我儿子满月册封,一起来合个影!”  “天子,我要去攻打别的国家,借个道使使……”     主弱则仆强,在当时的诸强中,齐楚秦晋四国在军事实力方面最为强大。  但秦国偏安一隅,自行其道,视中原礼乐为累赘,从不遵循什么礼法。中原各国虽然面对秦国的军马避之唯恐不及,但嘴里依然是念念有词,打心眼里看不上秦国。  而晋国献公老糊涂,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都放在和他几个儿子的战斗中,晋国的公子们死的死逃的逃。尚且没有余力顾及中原。  楚国刚刚南征结束,正在安定新的城邦,还无暇来参加这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是齐国在这次大会上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们很强,我们南征北战东伐西砍,多少山我们翻过,多少水我们涉过。我们曾三次带兵参加维和行动,六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三皇五帝的功业不过如此,我难道不能担当天下的大任吗?  在这个靠实力说话的年代,陈列在边境上的齐国士兵的磨刀声足以让诸侯抓狂。齐桓公如愿当上了诸侯的盟主,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     好大一棵树,身边自然不乏靠树乘凉的人。  人多了。如何用人,成了这位霸主头痛的问题。     这个时候,易牙来到了齐国的都城。  现在,易牙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1、靠近齐桓公,表达自己的声音,让齐霸主知道俺的存在。这样才能不断加深俺的影响力,才能影响齐国对白狄的政策。同时还可以缩小同卫公子在个人实力上的差距。  2、改善同卫公子的关系。毕竟大家都在一棵树下站着,毕竟这里是人家齐国的地盘,现在齐国的主流是合作不是对抗!只有真诚的改善睦邻友好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于是,易牙决定找一个人来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     ——————————————————————  有空来我的醉花堂:  
  顶一下
  生命不息,写作不止。尽管没有人看,我还要继续写。尽管没有人听,我还要继续说。嗯,能给口吃的吗?——卡卡米        女人能顶半边天!  “吹面不寒枕边风”就是这个道理。  况且这个女人身份特殊。     齐桓公小白先生,妻妾甚多。齐桓公先是有两位夫人——王姬、徐姬。这在齐桓公的后宫等级序列中算是高级职称了,但英年早逝,且膝下无子。后来蔡国进献了蔡姬,可这位正高职称的夫人做事太大小姐脾气。  一次桓公和蔡姬出去划船,当两人漾波湖上春情无限、浪漫气氛达到高超的时候,蔡姬做了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不停的晃船——看来这位大小姐的精神生活是太空洞了,这种行为竟然让她高兴的开怀大笑。然而桓公却笑不出来,桓公不会游泳,狗刨都不会,怕了,大声的喝止蔡姬。  ——别晃了!  这个河南妮儿蔡姬的脾气也上来了,  ——为啥??  ——叫你别晃你就别晃!!  ——俺偏晃俺偏晃!!!  于是,上岸之后齐桓公就把这位艮头梨退回给了蔡国,蔡国更狠,直接把蔡姬重新打包嫁了别的国家,做了二次营销。为此齐桓公还和蔡国狠狠的打了一架。  夫人们留给了齐桓公严重的心理创伤,所以他创造性的设立了“如夫人”这样一个副高职称——看见没,正高职称在那里空着呢,那就是你们的终极目标,想达到吗?好好的伺候本霸主吧。哈哈哈哈……  在如夫人位置上,最早上位的是卫国的两位公主,也就是卫公子开方的两位妹妹——卫长姬和卫少姬。而且这两个女人也很争气,都为齐桓公生了儿子,在所有如夫人之中属于佼佼者,在齐桓公的心里也有份量。     易牙选择了卫长姬作为突破口。这实在是漂亮的一步。因为卫长姬特殊的身份。她一方面可以做易牙在齐桓公枕边的强力吹风机,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易牙和卫公子之间的矛盾。  大多数后妃的生活是很单调的。除了晚上把自己洗白白放在床上等主公来,实在是没有什么事情好做。能够填满她们空虚的只有奇珍异宝了,何况这位易牙师傅还有做菜的绝活。什么活鱼两吃、五味鸡等等珍馐美味,让卫长姬渐渐相信日子每天都是新的!     易牙在厨房里忙活的正欢,他知道自己每天送进宫去的那些鸡鸭鱼肉正在齐桓公宠妃的胃里起着美妙的反应,并逐渐控制着她的大脑,开始在齐国的王庭中微微的为易大厨送着暖风……
  第一年冬天,家里有冻梨、冻苹果、冻柿子吃,    第二年冬天,家里冻柿子没了,还有冻梨冻苹果吃,    第三年冬天,冻苹果也没了,    第四年冬天,家里只剩下冰了……    
——贫病交加的卡卡米和人烟渐稀的博客         关于易牙后来在齐国的故事,有这么一件事情可以印证:    管仲病了,而且看来这一次病的不轻,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人都觉得他熬不过这一关了。    齐桓公很焦虑——没有你的日子里,我该怎么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齐国该怎样保重自己。    于是他来到了管仲的病榻前。    “仲父,您走了,谁能来接替您的位子,保着我的位子,去争天下人的位子呢?”    “大王,您的位子下面有很多人,您觉得谁合适呢?”——管仲答道    “鲍叔牙应该可以吧?”    “叔牙为人正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作为大臣是很好的品格,可是如果作为宰相,必须要有容纳的心态,善恶曲直要有所权衡。叔牙恐怕不能胜任。”    “那么隰朋呢?”    “隰朋可以,他具备做宰相的素质。但是他年纪太大了,恐怕干不了多久就去和我下棋了。”    “竖刁如何?他为了我不惜阉割自己,这样的人够忠心了吧?”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为了权势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为不孝!这样不孝的人难道就不能为了权势伤害您的身体?”    “那么开方呢?他放弃了自己太子的身份来侍奉我,这样的人够忠心了吧?”    “离家弃国,他身为太子连自己的国家都不顾,是为不忠!难道会顾及你的国家吗?”    “那么易牙呢?他为了我连自己的亲骨肉都杀!”    “他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怜惜,真的是不仁不义,这样的人更不能用。这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大王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对他们委以重任,切记切记!”    齐桓公含泪点头答应了。虽然不久之后他就把这些当成了耳边风。         这里面就有一个易牙杀子的故事。    话说易牙自从搭上了卫长姬之后,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内廷之中有一位齐桓公的宠臣,叫做竖刁。易牙通过卫长姬间接的巴结上了竖刁。竖刁最擅长谀媚,于是竖刁左耳鼓噪,卫长姬右耳吹风,白狄名厨易牙先生便出现在了齐桓公的面前。齐桓公夜里睡不着,易牙使出十八般厨艺,做了些小菜,齐桓公吃了后安心睡到天亮。如此种种,易牙通过操纵齐桓公的胃,继而征得了齐桓公的信任。    白狄和齐结成了联盟,有了身背后老大哥的力挺,白狄的腰杆也立马硬了起来。         有一天,齐桓公开玩笑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我都吃了个遍了,就差吃人了。易大夫,你说这个人肉是个嘛味呢?”    这位春秋霸王的生活也真的是空虚,竟然说的出这么无聊的话来。    而易牙这位间谍界的厨神更是荒唐,第二天他三岁的小儿子就成了齐桓公盘子里的菜……         这中间或许有无奈有挣扎,但最后血淋淋的结果却实实在在的标示着一个人性的泯灭。    纵然我只是个讲故事的人,这父屠子的故事我还是无法调侃的起来……    总之这齐桓公从此对易牙的信任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一位易牙的老熟人,多次想置易牙于死地的人,出现了……    
  严重的顶
望楼主速速更新
  我站在某名人的博客面前,    发现除了访客我什么都看不见。    回到自己的博客,    发现我写的小文章们除了我什么都看不见。    
——欲哭无泪,且行且退的卡卡米和千盼万盼却无声无息过千的博客。         开方,卫国的大公子,抛家舍业的来到齐国,可不是为了看到易牙——毁了自己的国家的人风光的。    开方在齐国虽然是齐王的大舅哥,但是日子并不好过。    在后宫之内,卫长姬虽然迷的齐王七荤八素的,但毕竟是女流之辈,时不时耍点小性子,未必能时时掌控在开方的手心里。所以开方的另一个妹妹卫少姬被送给齐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昨天赶着下班,此处未写完,今天继续)    在朝堂之上,以管仲为首的党魁们都在尽量扶植自己的生意伙伴、同学部下什么的。自己一个老外,在朝堂之中实在是势单力孤。他讲话的时候,管鲍的臣僚们集体拍衣服上的灰就能将他的声音湮没。    唉,谁知道我的心里有多苦,谁知道我的明天在何处?         说起这位卫国的大公子,其生长的卫国真的是饱经政治洗礼的国家。    我们看到的很多历史中,都是某某公卒,子某某立,是为某某公或者某某王。以此相继。    但卫国的历史不寻常,基本上就是一个老子和儿子打得头破血流,哥哥和弟弟掐的抱头鼠窜的历史。    开方的曾祖父是卫宣公。一个美色当前,什么都不顾的家伙。抢了自己太子及的老婆,生了两个儿子——寿和朔。宣公的这个本来该当儿媳妇的媳妇整天在宣公面前讲太子的坏话,于是宣公派太子出使齐国,朔就利用这个机会派盗贼埋伏于齐卫边境,谁想到寿洞悉阴谋,替自己的太子哥哥送了死,太子追寿到了边境,痛陈盗贼们杀错了人,自己才是此次伏击的主要目标,他慷慨陈词——然后over了。    朔于是当上了卫王,是为卫惠公。结果大臣不服,造了他的反,让他在海外流亡了八年——唉,八年,别提它了!最后在齐国的帮助下回到了卫国,赶走了坐了他凳子八年的太子及的弟弟黔牟。黔牟逃到了周王门下,卫惠公心生不忿,竟然以诸侯的身份攻击周王,打得周王也丢掉了自己的宝座跑路。由此可见卫惠公的人品!    卫惠公挂了之后,他的儿子赤也就是卫懿公掌了权。这个败家子后来玩鹤丧志,被人家白狄革了命。    众臣思谋了半天,太子及兄弟几个全都在历场政治斗争中呜呼了,他们子一辈的人里只有太子及的另一个兄弟昭伯的儿子还在,于是昭伯的儿子申被立为卫戴公。谁成想戴公初立便撒手人寰,卫国能否复国的重任便落在戴公的弟弟卫文公毁的肩上。    开方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经常会有人给他指点    ——嘿,那是你太爷爷劫你大爷爷媳妇时盖得台子!    ——哦,那是你及爷爷、寿爷爷让你朔爷爷设伏干掉的树林!    ——咦,这里应该是你赤叔叔养鹤的地方吧?玩物丧志啊!    ——唉,你申叔叔在这里屁股都没坐热,白狄鬼子就杀进来了……         卫文公为了复国,把自己的大公子派往了齐国求援。国是复了,但大公子却不再回来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更强大的国家,与其依靠它不如想办法控制它。于是,控制齐国成了开方的最终目标。    “现在,这个卫国的仇人——易牙送到了门前,怎能让我不想——干掉他!”开方这样想着。但现在开方手里紧紧握着的却是易牙胖乎乎、热乎乎的手,他嘴里说的全是什么“相见恨晚”“俱往矣”“烧黄纸拜把子之类的话”。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政治家如是说。    过河才能拆桥,驴还在磨上,你杀个屁啊!——老百姓这么解释。         开方如果想达到控制齐国的目的,方法全在卫长姬和卫少姬的肚子上了。这招已经在历史上无数次的上演了,我就不细谈了。    卫长姬是个女人,扇风还凑活;竖刁是个阉人,只能呆在后庭;开方是个外人,需要在朝堂内给他找个和声——于是易牙就巧妙的利用这种关系,达到了利益联盟内的平衡。         易牙通过种种努力,虽然他被朝中的重臣们所不齿,但他终于在齐国站稳了脚跟。    但是白狄可不是很高兴。他们打家劫舍的生意遭到了很大的打击,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齐国。齐桓公看不起白狄,而且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边荒宵小,敢犯中原,来一次打你一次。这样的君主种族观念太根深蒂固,不是我们需要的,易牙,给我们想想办法!         水是故乡的甜,月是家里的亮啊!正在这个时候,他知道了管仲病榻前对齐桓公说的话……  
  积极顶!
  管仲啊管仲,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易牙难以抑制的暴怒。    家乡父老催命似的盼望他掌权,他不惜点头哈腰、杀子逢迎,却敌不过管仲死鬼临终前的几句话。         易牙抓了狂,于是四处找人倾诉。可惜,那个时代没有网络,他的倾诉无处着落,于是倾诉到了鲍叔牙的家里。    ——您看看,管仲有今天全赖您的提携,可是他临死前说什么呢?说您根本就不是当相国的材料!他批评批评我也就罢了,可是不该这么说您啊。唉,我都替您难过……    ——哈哈哈哈,这件事啊,还是管仲了解我,他说的没错!!!你还有什么事吗?    ……         于此同时,齐桓公也开始疏远易牙、竖刁、开方等被管仲列上了黑名单的人。    易牙陷入了空前的低谷。每天抚摸着儿子的灵牌度日。    他憎恨,憎恨自己也憎恨齐国。    他绝望,丢了自己也失去故国。         骄傲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健忘,忘了满头包、忘了狂蜂刺,只记得舔蜜时的快感。    齐桓公就是这样的人。    管仲死后,隰朋当了相国,没多久隰朋也死了。但在群臣的呼拥之下,国家仍然繁荣的一塌糊涂。    齐桓公呢,更是失去了很多人生追求,每天吃大餐、造小人。除了六位副高职称的如夫人所生的六位公子,其他妃嫔所生的子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好久没听过竖刁的笑话了,好久没吃过易牙的菜了……    齐桓公的肠子早就被紧紧的拴在了易牙的锅台上,转世投胎也会拒绝喝孟婆的汤,因为那汤没有易牙做的鲜美。         重新走进齐国富丽堂皇宫殿的易牙,在一年多的仇恨当中,已经从一个附势的间谍变成了一个复仇的杀手了。    正在这时,齐桓公病了。戎马生涯出身的齐桓公,这么容易就病了,很容易让人想到负责他起居的竖刁和负责他饮食的易牙身上。    齐桓公的这一病其实也是有因缘的。    齐桓公子嗣众多,大家都是公子,谁能够继承大统、雄霸天下呢?按照春秋时王位继承的基本原则——母亲的地位决定了儿子的继承顺位。几位高级职称的夫人早就死的死、走的走了,于是六位如夫人的儿子脱颖而出,进入了最后王位竞争者的行列。    而齐桓公在选择继承人这个问题上的犹豫不决引起了朝堂内外的不满,也为齐国王庭的血雨腥风埋下了伏笔。管仲和群臣中的实力派更加属意公子昭,认为他贤能仁厚、知书达理,还为公子昭拉来了国际上的赞助,宋国成为了公子昭的国际盟友。管仲更是利用政治实权的影响力,让公子昭获得了名义上的承认——被齐王立为太子。但是卫长姬的枕边风、竖刁的座边风、易牙的席边风都让这位君王怦然心动,稀里糊涂的答应立卫长姬的儿子无诡为王。         正在众多儿子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们的老爸,病了。         而且,这一病,齐桓公——一代霸主,竟然就此——卒了!  
  这是一个阴谋!  ——齐桓公在作客《鬼日鬼频道》时的发言。     齐桓公这次死的真是冤。很多崇拜齐桓公的“小白粉”们可能只知道齐桓公装死夺齐政,纳管仲一笑抿恩仇的故事。但却并不清楚齐桓公生命中最后的故事。  齐桓公一生左右了无数人的命运——大的有别国的君主,小的有普通的民女。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戏天者必被天戏、欺人者必被人欺。齐桓公最后命运的总导演竟然是被他吃了儿子的易牙。     齐桓公在这一年出去打猎,结果回来就病了。这其中不排除易牙下药的可能。为啥呢?  原因之一,齐桓公是位马上的君主,经常喜欢来个亲征啥的。精力旺盛、胳膊粗块大,属于明显的脑垂体激素分泌过旺型的。一次出游回来就莫名的一病不起,实在是不合常理的。  原因之二,易牙在宫中的官职叫做雍巫,雍是指早饭和中饭的意思。这个官职就是专门负责齐王的餐饮的。而易牙是有着明显的政治立场的,就是支持公子无诡登上王位,进而影响齐国的对狄政策。而管仲刚死,齐桓公在立嗣问题上的不明朗的态度,以及竖刁、易牙等失宠所带来的愤恨,使得易牙有可能先为未来打算、抢先动手。  原因之三,白狄在最近几年的“打秋风”运动中,屡屡进犯周室王庭。没办法啊,周室徒有天子之名,空享富庶之地,而且防卫不严。偌大块肉摆在案板上,周围连个伙计都没有,还不就是等着别人随便砍伐的。而齐国作为诸侯之首,屡屡在关键时刻给予狄戎等外族强硬的打击。出于国际关系的考虑,也使得推翻桓公、更立新主的外部条件得以成立。     于是,计划就实施了。齐桓公倒下了,但还不能马上死,因为易牙等政变者还要给自己彻底控制朝权赢得时间。  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对外称齐桓公重病,对内则彻底封锁所有臣下接触到齐桓公的可能。齐桓公的宫室周围被砌上了高墙,所有内侍都被调走。空空的宫室中只有齐桓公在呻吟。  齐桓公的儿子们炸了窝,但又恐宫中有埋伏,谁都不敢进宫,但不进宫总得做点什么吧?于是众公子们带同自己的三姑六舅,和其他公子们打成了一团。争取在正式结果公布之前,竞争对手少一个是一个!     易牙们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他们以自己是齐王最后的目击者自居,矫诏杀人,把朝堂上反对他们的官吏杀得差不多了。终于在事实上得到了全票的支持——反对票们都已经丢了脑袋,去阎王殿发短信投票支持快乐男鬼、超级女鬼去了。     可怜齐桓公,这一辈子锦衣玉食惯了,哪吃过这样的苦。饥病交加。  传说有一位白衣女子翻墙进去,看见了齐桓公最后一面。但这个传说多半和狼外婆之类的故事的说教意味相似,是以形象化的语言来重新构建齐桓公最后的内心世界的。  这白衣女子见了齐桓公,齐桓公问她“有小米粥吗?”“莫(没)有!”“那有水吗?”“莫(没)有!”“怎么会这样?”“都是易牙和竖刁他们干的啊。”  呵呵,不知道这白衣女子身手矫健的跳进高墙里是干什么去了,大概是帮着桓公祷告的,是这样吧?!     齐桓公死了。他品尽人间美味,却活活被饿死;他富有天下,死时却孤孤零零;他吃别人儿子,废了别人儿子,让别人的儿子为奴为仆,他的儿子们最终却成了齐国政坛上博弈的棋子,少有能得到善终的。     齐桓公死后67天没有人给他收尸,滋生的蛆虫从门口爬出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易牙和竖刁联合推出无诡做了新的齐王。太子昭被迫逃亡到其国际赞助商宋国门下。     至此,这位易大厨已经稳居齐国朝堂之上,齐国的权臣贵戚连同他们的君王、王子都被这位大厨给一勺烩了。狄人锃亮的马刀和疵出的白牙,成了易牙背后亮丽的风景。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后世的子孙们试图为他这段“光彩”的历史翻案。  但居其位而不谋其政,处其国而不事其君。这个人实在是无法和“美德”联系在一起的。     易牙在历史上的最后一笔,是在无诡登基之后的三个月。太子昭领着维和部队来了……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的无诡傻了眼。在易牙率军迎战来自宋国的太子昭的部队的时候,竖刁被留守的大臣祭了旗,无诡被齐人革了命。易牙还在前线顽抗,身后却已大门洞开。     在骨气和命面前,易牙的选择还是很坚决的。他抱着儿子的灵牌,留给世人颇富深意的一瞥,将自己的身影消失在了通往鲁国的界碑后面。  从此,历史上再也没有了这个人。  只是后世的几本菜谱,在知识产权还不甚健全的年代里,假借这位食神的名义跻身进了畅销书的排行榜。  也有人认为鲁菜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这位客卿的贡献。     荣辱得失,无非痴嗔怨念;  浮华绚丽,总是过眼云烟;  老板!木须肉,一盘!!!  哈哈哈哈……     如此而已!
  自顶!
  有趣,支持一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争霸天下 知白 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