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政府网财政局2015年事业单位是否增加工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关于台州市椒江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中国·椒江 - 区财政局
您的位置:
关于台州市椒江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站点:区财政局 索引号: JJ013-B01
发布日期:
台州市椒江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16)
关于台州市椒江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1日在台州市椒江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台州市椒江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 2014年,面对严峻的经济财政形势,椒江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区八届三次党代会和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努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促发展、惠民生、推改革、强管理,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有序,有效促进了椒江经济社会协调较快发展。
&&&&&&&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总体情况
&&&&&&& 2014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98475万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75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6%,比上年增长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7.6%。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901万元,完成预算的106.4%,比上年增长0.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 2.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具体执行情况
&&&&&&& (1)一般公共预算主要科目收入执行情况如下图:
&&&&&&& (2)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执行情况
&&&&&&& 教育支出72963万元,增长5.6%。继续支持学前教育,特别是加快各街道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建设;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610元、810元,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建设;加大义务教育困难生资助和免学杂费、免书簿费投入;实施高中段教师激励性绩效工资改革,加大新疆班教育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和&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实施;支持适龄特殊少年儿童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全力做好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 科学技术支出9367万元,增长10.8%。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创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型企业培育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企业自主研发意识,完善企业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推广;支持科技惠民工程,推进农业和社会领域的科技进步。
&&&&&&& 农林水支出36797万元,减少25.4%。主要原因是中央石油价格补贴和海洋渔船更新改造补贴减少。以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4900亩,完成3个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保障&五水共治&和&四边三化&等资金需求,支持深化&十百&工程、特色村精品村和&清洁家园&建设,努力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加大农村住房保险、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投入以及渔业互保和渔船安全救助系统投入,支持农村平安建设;支持依法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推进东海渔场修复振兴计划;大力推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全区共组织实施项目19个,投入财政资金1062万元。
&&&&&&&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58万元,增长25.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台州老粮坊文化创意园项目启动建设,培育文化市场建设;加大基层文化设施投入,新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0家,支持农村文化广场、体育健身路径、党报阅读栏、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和村邮站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继续支持送电影、演出、图书、展览等&文化四下乡&活动和&枫山大舞台&、&枫山书院&、&枫山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80万元,增长2.1%。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健全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别提至每月640元和500元;医疗救助筹资标准从人均12元提高到13元;提高重度残疾人托安养标准,免除残疾人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新出台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745万元,增长26.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9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元;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增加基层卫生院建设投入;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构建多元办医格局,市立医院与复星医药合作的台州浙东医养公司正式设立。
&&&&&&& 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2000万元。主要用于东二路建设。
&&&&&&&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 201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88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4.7%,同比减少69.9%。主要因为受宏观政策调控和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区域内商住用地出让大幅度减少,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40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9.9%,同比减少65.9%。
&&&&&&&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 2014年,全区各类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8309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0.6%,同比增长63.3%。主要原因是部分被征地农民按规定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转移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后,补缴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309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2%,同比增长22.6%。各类社保基金当年结余5215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04.0%,同比增长875.8%。
&&&&&&&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 201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1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10万元,均足额完成年初预算。
&&&&&&& (五)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椒江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的突破之年。为确保实现全年预算,有力支撑椒江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我们认真贯彻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决策部署,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1.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引领经济转型、培植后续财源取得新成效。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医化产业&腾笼换鸟&、设备制造业&机器换人&为重点,支持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一是支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整合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扶持政策,在股权改革、企业融资上市、技术改造以及光电子产业园、十塘三期项目等方面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2014年已累计拨付产业扶持、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涉企补助资金1.46亿元。二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等第三产业。加大台州商贸核心区前期建设和洪家市场群建设投入。三是支持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出台财税扶持优惠政策,扶持贷款公司、融资服务中心等新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全市首家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匹配资金1.98亿元,累计发放借款2.52亿元;3家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发展壮大,全年累计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37亿元,有力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缓解融资困难。
&&&&&&& 2.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社会民生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坚持民生保障为导向,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事业支出,全年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比重继续保持在三& 分之二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为21.1亿元,人均民生支出水平达到4220元,同比增长3.0%,高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幅2.3个百分点。教育、科技、农业、文化、社保、医疗卫生和城乡社区等社会民生得到重点保障。全力保障&五水共治&、&多城同创&、&三改一拆&等重点专项工作。以&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目为主的行政经费支出同比下降4.9%。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六个严禁&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要求,出台&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和进一步规范公务外出学习考察、因公出国、培训、会议、接待、差旅、办公设备配置、办公用房装修和物业管理等公务行为和开支标准。201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22.9%。其中,公务接待和因公出国等经费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所节约资金全部用于&五水共治&项目。
&&&&&&& 3.着力推动机制创新,财政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首次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股利、股息收入纳入政府预算;进一步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形成完整的&政府大预算&体系,四本预算全部提交人代会审查。进一步严格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超预算、无预算支出,当年未用完的项目预算资金统筹到下年度预算。积极稳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2014年区本级政府预决算、政府序列的部门预决算以及全区&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都按时在网上公开。二是持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与公务卡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在全区9个镇街道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乡镇财政公开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解决了公共财政服务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在社会养老、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试点,取得良好成效。积极探索民生工程建设的融资新模式,以浙东医养公司项目为试点,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民生项目建设,有效破解资金难题。
&&&&&&& 4.着力细化财政监管,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再上新台阶。实施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全程推进的绩效管理模式,细化预算绩效管理。出台并实施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对各部门50万元以上预算项目全部编制预算绩效目标,年末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开展评价考核;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15个涉及民生的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评价报告提交区人大财经工委,强化绩效结果的应用和监督。切实加强财政投资项目资金评审工作。运用项目工程预决算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工程项目审价管理,全年完成预决算审核项目703个,资金总额12.26亿元,净核减5600万元。
&&&&&&&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椒江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椒江财政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财政收入增长趋缓,收支矛盾加大;现代政府管理法制化的要求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公开性迫切增强;椒江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建设资金需求加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防控任务加重。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将进一步考验干部的理财执政能力和政府服务水平,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 二、2015年预算草案
&&&&&&& (一)2015年财政经济形势
&&&&&&& 2015年,财政改革任务艰巨,财政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椒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将是一种新常态。收入方面: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最大的房地产业、建筑业受宏观政策影响,预计近期难以回暖;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第二的医化行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有待释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壮大和显现尚需一定时日。而&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对小微企业结构性减税和清费减负政策的继续实施,将进一步增加政策性减收规模。支出方面:在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为适应政策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系列增支政策,推出一些重点专项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工资改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基础养老金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项目保障标准的提高,实施&一都三城&发展战略,&五水共治&、&两美浙江&等重点工作的推进,都需要财政资金强劲支撑,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政府性项目筹资行为会进一步规范,政府融资形势趋紧,重点工程的资金供需矛盾将愈发突出,财政风险防范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 (二)201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 按照区党代会的统一部署和我区今年经济工作总体目标,确定2015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省&八八战略&为总纲,贯彻落实市委&一都三城&、区委&首善之区&发展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大经济转型发展的投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收入质量和支出绩效;继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执法和资金运作,增强财力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推动椒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 (三)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 1.收入预算
&&&&&&& 根据财政部规定,从2015年起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1项政府性基金统筹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为此相应调整2014年预算执行数。在此基础上,根据2015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拟安排全区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5亿元,比上年调整后的执行数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主要科目收入情况如下图:&
&&&&&&& 2.支出预算
&&&&&&& 按照上述预算收入水平、结构和现行财政体制以及市、区两级政府商定的原则等因素测算,预计2015年全区可用的一般预算收入为225500万元(含税收返还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和使用结转资金),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加上预计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2767万元,收入合计为238267万元。拟安排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267万元。收支相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重点支出情况如下图:
&&&&&&& 201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除首先保证农业、教育和科技等重点支出,其他民生支出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经费外,按照&集中财力、统筹安排、优化结构、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事业性专项资金主要拟作以下安排:一是保障民生所必须安排的社会事业发展专项支出。主要包括: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和生活补助、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补助、支宁人员生活补助等弱势群体补助和养老服务支出等5453万元;春节慰问、老人高龄补贴等经费932万元;企业(含国有改制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伍军人、军残人员、城镇居民和随军家属等生活和医疗补助、就业再就业经费、安置、体检以及义务兵优待金、大专院校学生进村(社区)任职补助和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等支出4457万元;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支出11041万元;学校部门预算经费之外安排的义务教育免书簿费、免学杂费、困难学生资助和干部培训经费等教育专项及教育费附加支出9106万元;&五水共治&、农业专项资金、农民培训、薄弱村组织运行、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种粮直补、农机补贴、后备奶牛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农田地力提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补助、农业和农村住房保险、渔业互保、海洋环境监测等支农支出,以及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援藏援疆等支援不发达地区专项资金等8784万元。二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所安排的专项支出。主要包括:科技投入7961万元;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兑现1000万元;支持技术改造、节能降耗、产业扶持、外向型经济专项补助、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个转企、小升规以及医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等转型升级专项补助资金,各类物资储备补助及营改增补助等支出4913万元。三是为&保吃饭,保运行&所安排的支出。主要包括:区级预算单位和镇、街道的人员工资和基本运行及事业发展所需的专项经费174617万元;增人增资预留2000万元;会议费、接待费、办公用房补助及零星修理费、办案经费、设备购置费、货币化分房、征兵和预备役工作及训练经费、税收业务经费及精减退职人员生活补贴等4923万元。四是为应急和其他不可预见事项所安排的支出。主要包括:应急资金79万元;根据《预算法》规定安排预备费3000万元。
&&&&&&& 为确保民生支出和各单位正常运行,拟调用62361万元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拼盘使用,其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补助,主要村干部基本报酬、农民培训等涉农支出,城市管理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单位工资改革以及预算单位部分专项支出等。
&&&&&&&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 2015年,全区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071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的执行数增长86.8%。主要是考虑2015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增收。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210271万元,比上年调整后的执行数增长81.5%。
&&&&&&&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 2015年,全区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7300万元,比上年下降8.6%。主要是被征地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被征地人员补缴的养老保险基金增加量较上年下降。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0761万元,下降17.3%;失业保险基金收入6979万元,增长11.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718万元,增长9.0%;工伤保险基金收入4502万元,增长25.3%;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504万元,增长15.5%;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646万元,增长8.7%;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5190万元,增长19.2%。
&&&&&&& 全区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57425万元,增长20.2%。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0701万元,增长26.4%;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519万元,增长19.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885万元,下降8.7%;工伤保险基金支出3400万元,增长7.6%;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235万元,增长2.0%;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879万元,增长8.7%;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4806万元,增长10.4%。
收支相抵,当年收支预期结余9875万元。
&&&&&&&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 2015年,全区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0万元(全部为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收入),比上年增长192.7%,主要是提高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上缴比例。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00万元,同比增长192.7%。其中:公益性设施投资补助支出600万元,对外投资合作支出200万元,改革成本支出400万元。收支相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平衡。
&&&&&&& 三、2015年财政工作重点
&&&&&&&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以改革为引领,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服务椒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 (一)盯目标、抓落实,确保财政收入增长
&&&&&&& 立足经济新常态,密切关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在税收、财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动态,加强调查研究,科学研判趋势,为党委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以&促增收、稳增长&为主线,加强财政、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切实加强收入分析、预测和跟踪管理,努力实现收入持续平稳增长;把握组织收入的方向和力度,切实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和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增强地方财政调控能力;继续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加强和规范行政性事业收费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征管;关心和支持街道税收征收组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基层组织收入积极性。
&&&&&&& (二)准投入、调结构,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有关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全面抓好落实,通过清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减少过度干预,促进形成统一、公平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加快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以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建设为契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源配置绩效。要在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发展中积极有为、有所侧重。重点支持加快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台州湾集聚区椒江分区、台州商贸核心区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加快医化产业&腾笼换鸟&,建设医化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支持和引导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理性投资、良性发展,密切防范地方政府土地性财政风险;完善外贸发展扶持政策,支持推动外向型工业转型提质;深化科技创新驱动,重点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加快培育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金融、商贸、电商、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中介、电子商贸等新型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 (三)惠民生、保重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各类社保资金筹集与支付,支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过渡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各类基本养老保险并轨衔接;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提高整体支付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支持建立健全社会困难群众救助体系,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和农村&立改套&项目建设投入。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化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切实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健全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共文化、体育事业,支持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礼堂等文化阵地建设。支持&平安椒江&建设。完善和健全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支持生态体系建设。支持推进&五水共治&、&多城同创&、&交通治堵&、&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推进&美丽椒江&建设;健全财政惠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统筹抓好村庄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深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 (四)推改革、强创新,提高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 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创新工作举措,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细化和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做好四本预算之间的统筹衔接,清晰界定各本预算的收支范围,形成并规范全口径的政府预算收支管理体系。尝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健全预算、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同时,持续做好预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重点评价和部门自评,稳步拓展到部门单位综合整体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逐步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并做好分步消债偿债工作;创新融资保障体系,加快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切实减轻政府债务压力。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改革。推行财政性资金竞争性存放,探索专项资金基金化运作模式,加强财政资金现代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椒江的重要一年,全区财政工作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切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椒江经济社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支出功能分类:即财政支出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所做的分类。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花的钱做了哪些方面的事。现行政府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等26类科目,类下再分款、项两级科目。
3.支出经济分类:即财政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做的分类。在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基础上,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现行政府支出经济分类设置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9类科目,类下再设款级科目。
4.基本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等。
5.税收返还收入:是指中央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以及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时,将上划中央收入中原属地方的部分以一定的返还方式归还地方的收入。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等3项。
(1)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994年国家进行分税制改革实行按税种划分收入的办法,原属地方支柱财源的&两税&收入(增值税的75% 和消费税的100%)上划为中央收入,中央财政给予地方税收返还。
(2)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日起国家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所得税收入中央与地方50:50分享,2003年起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分享60:40分享。地方上划的所得税收入大于中央下划的所得税收入的差额部分,由中央作为基数返还给地方。
(3)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日起,国家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提高价内征收的汽油、燃油等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国家以2007年地方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收入为基数返还地方。
6.转移性收入:反映政府间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以及不同性质资金之间的调拨收入。包括:税收返还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调入资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等。
7.转移性支出:反映政府间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以及不同性质资金之间的调拨支出。包括:税收返还支出、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专项转移支付支出、调出资金、债券转贷支出等。
8.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办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地方政府债券。2011年,财政部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四省(市)为自行发债试点省市。2013年试点省(市)扩大为6省(市),增加江苏省和山东省。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江西省、宁夏自治区和青岛市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省(自治区、市)。自发自还是指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机制。
9.债券还本支出:地方政府安排的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10.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
11.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及政府履职中所需的辅助性服务,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
12.&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领导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3.PPP模式:全称为Public - 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投资者为建设基础设施及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和制度安排。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14.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2014年底,国务院发文部署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税收等优惠政策是指地方和部门对特定企业及其投资者(管理者)等,在税收、非税等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实施的优惠政策。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就是要通过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统一,减少政府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切实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规范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坚持税收法定原则,除依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未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起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发展规划和区域政策都不得规定具体税收优惠政策。
(2)规范非税等收入管理。严格执行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严禁对企业违规减免或缓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严禁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股权以及矿产等国有资源;严禁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减免或缓征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允许企业低于统一规定费率缴费。
&&& (3)严格财政支出管理。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对违法违规制定与企业及其投资者(或管理者)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政支出优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财政奖励或补贴,以代缴或给予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坚决予以取消。其他优惠政策,如代企业承担社会保险缴费等经营成本、给予电价水价优惠、通过财政奖励或补贴等形式吸引其他地区企业落户本地或在本地缴纳税费,对部分区域实施的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等,要逐步加以规范。
&&&&&&&&&&&&&&&&&&&&&&&&&&&&&&&&&&&&&&&&&&&&&&&&&&&&&&
台州市椒江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5年3月9日印
文件附件清单:
相关关键字:情况 台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洮县人民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