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前进最后一期 最后一期 巨大海洋球里 为什么破裂 jackie为什么哭

Copyright &
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10——
京icp备1303530文/李梓新 何瀚暐
张华的脸上有圆润的轮廓,笑容亲切——在这个时代,能够从心底笑得出来的媒体人恐怕不多了。
张华也刚离开了媒体,他短暂地去了一趟北京,想在彭博中国完成从平面媒体人到视频节目制片人的转型。然而他很快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与此同时另一件不受控制的事也发生了:他所主持的微信公众号“少年商学院”(YouthMBA)的粉丝数迅速飞涨,在半年时间里涨到了四万,现在已接近十万人。
这位资深媒体人以笔名“东方愚”从写评论起家,逐渐成长为商业财富报道者,长期供职于中国最好的新闻类周报《南方周末》,曾经采访过胡润百富榜名列前茅的诸多富豪。
2011年他萌生了建一个为“富三代”服务的“少年商学院”的想法,但很快发现定位有问题。“这帮人资源很丰富,想法也很简单粗暴,想着将孩子送出国门接受教育就行,不需要你为我启蒙。”张华回忆道。
两年之后,通过微信平台,“少年商学院”这个品牌迎来了新的内涵。张华发布经授权的关于欧美学校思维启蒙和华人家长心得方面的文章极受欢迎,粉丝暴涨。
现在,每个月花4500元,张华在广州客村立交附近租下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五六个员工加“创始实习生”在里面辛勤劳动。窗口望出去便是广州塔“小蛮腰”,张华诙谐地借用一句流行语说,“敝司虽小,却也有几分风景”。
而数步之遥便是由广州纺织厂厂区改造而成的T.I.T创意园区,在数家颇有风格的时装设计师门店之间,赫然是如日中天的微信总部所在地,其办公室门口也立了一块大牌子,记录其用户数增长的里程碑。这个2013年度最令人瞩目的互联网产品催生了无数人的创业梦。
对于10万名微信订阅者这个数字,张华说“这只是幻觉。”他想把微信上虚拟的用户引向更具体的业务对接,12月22日,“少年商学院”举办了第一场线下沙龙,和现场的80位家长交流东西方教育理念。
2013年,育儿话题在中国空前火爆,以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引领,初为人父母的80后知道自己不会再跟随父辈的育儿方式,却在新的育儿理念和方法面前莫衷一是。群体的焦虑感和对知识的渴求感一起在空气中蔓延。
张华同样是80后,孩子三岁。他正小心翼翼地耕耘着这片充满机遇和未知的土壤。他为经营“少年商学院”注册的公司叫“新童年(中国)教育咨询”,他会启发多少父母为他们的孩子带来新的童年呢?
“一般媒体人都是从记者做起,到编辑,再到评论员,专栏作者,而我完全是倒过来的,这样的经历有好有不好。”
“倒着走”的媒体人旅程
Q:你是哪一年开始接触媒体的?
A:2004年。我读书时的专业一直是国际贸易,只是在校期间爱好写作,本科在河南财经学院(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时做过校刊主编,在中国海洋大学读研究生时,开始给国内的媒体写时评。
Q:因为什么机缘进入媒体?
A:如果说最原始“催化剂”的话,是2004年我刚开始打算写时评时,武汉一份叫做《新周报》的新闻纸诞生,其一位编辑看到我博客后约我写一篇关于央行加息的评论。我第一次用了“东方愚”这个笔名,没想到文章做了这张新锐报纸第二期的社论,而第一期的社论是创刊辞。
我深受鼓舞,于是开始了写作之旅。当时的情形,是周一到周四,每天早上起来找新闻由头,然后写一篇千字文。我虽然爱好写作,但一开始肯定是冲着赚稿费来的。第一个月的稿费加起来有一千多,第二个月有两千多,第三个月三千……写了一年的时候,月收入过万,宿舍里堆满了全国各地寄来的样刊样报,汇款单一沓一沓地领。
这个时候开始考虑一个问题:我究竟是为了赚稿费还是为以后的职业铺路?我已经写了几百篇文章了,已经太熟悉评论写作了,虽然观点上绝不会投谁所好,但知道什么样的评论能够发表并得到关注。那个时候也有一些媒体向我约稿,我隐约感觉自己以后可能会进入媒体圈,那么写作最主要的是质,而不是量。于是接下来我改变了思路和方式。选择给《上海证券报》、《商界》等三五家好一点的财经和商业媒体写专栏。虽然每个月不再是“万元户”,但知名度开始上升。
我正式进入媒体应当说是2006年,先在《南方日报》做财经编辑,2008年开始到《南方周末》做记者,之后又是编辑。在日报的时候工作相对轻松,工作之余,我继续给财经媒体写专栏,我个人觉得过去十年写的最好的评论文章就是在2006年和2007年,现在变得很浮躁了。
因为写专栏,我得以认识了学界、企业界的不少朋友。譬如有一次写了一篇横店集团“重建圆明园”的财经专栏,其负责投融资的副总裁邀请我过去喝茶。还有一次写了篇经济学界某现象的评论文章,当天晚上我上夜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自己是吴敬琏。我一开始以为是哪位朋友涮我,想反击一句“我是厉以宁”,很快听出真的是吴老。他说在飞机上看到我的那篇文章觉得写的中肯,最近他出了一套新书想送我。我当时是一个25岁的小年轻,受宠若惊,话都说不出来了。
2008年中的一天,我突然有些空虚了。虽说有那么点虚名,也受到不少关注。但毕竟没有去到新闻现场。我想跳槽,于是到楼上的南方周末自荐,随即成为了其中一员。
Q:在南方周末时一直跟财经人物?
A:机缘巧合,刚进去的时候,胡润在中国做富豪榜正好第十年。吴晓波老师建议他写本书总结一把。胡润有料,有观点,普通话说的也很好,但中文写作还是要找位合作者。我被推荐过去。于是有了《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这十年》一书。
南方周末的不少同事都跟特定的产业或领域,譬如跑地产,跑IT,我呢?因为这本书,我突然觉得,何不就把财经人物当成一个方向。接下来五年,我始终在做财经人物和财富现象的报道和分析。
我觉得自己平常思考会多个角度,性格上不喜欢干别人干过的事情。这个事情很冒险的,刚开始做人物,不断垂直在积累,我每个领域都要涉猎,包括地产互联网,不断做功课,做外围采访,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时觉得没有人去做也是个方向,也没有特意要跟别人不一样,没有特意另辟蹊径,但是我一直想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Q:你采访过这么多财经人物,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A:这五年采写财经人物,至少深挖了50个企业家,我说的50个不止碰个脸熟。一开始就专门追踪比较知名的企业家、首富,到后来开始挖掘更多好玩的有趣的财富现象,像是隐形富豪,也会去关注别人没留意背后有故事可以深挖的,像是当年电子商务创业炒得很热大家都去报道马云,但我会去关注电子商务领域的老二老三,那是很少人关注的。
Q:你看过很多企业家的起起伏伏,也见证很多人锒铛入狱,这个过程有什么感觉?
A:主要有两个纬度,过去五年我写了三本书,第一本就是刚才提到的与胡润合作的《中国富豪-这十年》,讲怎么创富,讲述很多企业家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一个富豪,他们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第二本书名是《他们比你更焦虑》,不同于第一本书从时间顺序讲述,而是从内心的世界剖析,比如说焦虑分为几种,有的是真的焦虑有的是故作焦虑。因为在中国,焦虑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第三本《荷尔蒙经济学》写得是这些企业家们的贤内助,也涉及到家族企业传承的故事,比如他的儿子非常不想接班,这个企业家非要把他拽过来,这种是最困惑的。
这三本书是一步步从表面上的风光,到企业家内心的焦虑再到他们家族的后院,所以我还是非常有感触的,五年前第一本书面世的时候黄光裕还是首富,后来因涉嫌贿赂和挪用资金被逮捕,当年2008年的第二富是杜双华,他是山东日照钢铁的一把手,后来山东日照被兼并在当时也闹得沸沸扬扬。
这些年几乎每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职业记者的我曾经是观察者,透过这三本书的不同主题观察中国企业家的变迁。实际上最重要的东西是看到内心的东西,看到了每个人背后都有很多焦虑,无奈,有的人家庭可能很多矛盾,包括教育孩子的困扰,其实很崩溃。
我一边写,一边感慨。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无奈。
Q:有没有企业家能和你成为某种程度的朋友?
A: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如果说有点私交的话,不到10%吧。在南周这个平台写人物报道,虽不是为了平衡而平衡,但我们一定是尽量多地呈现人物和事件的多元,我采写过的50位富豪当中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记者的水平不错,但他们内心在不断提醒自己“得防着点”,哈哈。所谓的朋友,要看你怎么定义,如果说有点私交,逢年过节互送祝福,遇到困惑会想到找你聊聊,这样的人大概占了不到十分之一吧,也就是三五个。
在南方周末写报道不让用笔名,所以我是割裂的。有一个“张华”在写人物报道,有一个“东方愚”在写人物专栏。我觉得个人品牌比公司品牌更重要,但是这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有一个好的个人品牌,再加上良好的平台,那是最好的。
Q:听说“少年商学院”这个名字你在2011年的时候启动了,并高价买下的域名。是什么契机使然?
A:我一直跟富人打交道,也接触了一些富二代。一开始是想做一个针对富人群体的小型俱乐部,就富三代的教育做点事。很快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这些人资源很丰富,想法也很简单粗暴,觉得国内教育不行,那我把孩子送出国门就行。
另外从南方周末出来的人,身上都会有那么点小情怀,或者说“文人气”,觉得我做的事情,希望对更多的人有益、有启蒙。只围着富人圈?即使圈得起来,意义到底有多大?
这样的想法其实有好也有坏。不过不管怎样,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事就是。
“我受过媒体的专业训练知道传播很广、点击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为我要的是黏性很强的用户,我要的是忠实的读者。”
跨界教育:少年商学院的崛起
Q:最终为什么选择离开南周,然后到北京做又短暂工作?
A:做了一两轮记者、编辑、评论和专栏作者等角色后,在媒体呆着的兴奋感就开始下降。媒体写作到第十个年头,是谁都会有些厌倦。我觉得有两个选择可以考虑,一是还做熟悉的事,但形态变一变,延展新空间;第二是创业。我在两年前当了爹后对儿童教育兴趣越来越浓,2013年春节后到美国呆了一段时间,更是觉得这个方向可以做些不一样的、小而美的事。于是注册了“少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ID:youthMBA),但如果创业的话,怎么创?!
所以我当时选择了前者。受到现代传播董事长邵忠先生的邀请,7月加盟旗下iBloomberg,负责筹划一档高档财经访谈视频节目。还是与财经人物有关,但形态变了,作业方式也变了。我觉得是个挑战,可以尝试。第一季的主持人是冯仑,他老人家也答应了,与他对谈的王长田等头几位嘉宾,也确定得差不多了,但冯老师因为万通“立体城市”的项目,忙得不可开交,时间很难抽出来。而这个时候,少年商学院微信订户,靠自然增长,竟然达到了三万人。我又一次备受鼓舞。加上我的家安在广州,想念太太和孩子,索性于9月底返回广州,决定创业。
Q:那个时候,“少年商学院”的微信已经慢慢做起来了?
A:在北京的三个月,我看到订阅量的慢慢积累,到九月份已经到了三万用户,表面上看到的是用户的增长,背后其实是一种交流。虽然之前没做过教育,但工作之余慢慢地开始关注,发现很多人的诉求,在国内还是比较少人关注欧美国家的文化教育。订阅少年商学院的这些人群有固定的特征,他们的诉求也是相同的。这时候我觉得可以做点事情,所以微信的订阅量上涨给了我一点信心。但我肯定不是只拿着微信去创业的。
9月份在虎嗅网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最大的贡献就是三个月之内订阅量多了一万人,那也是过去9个月以来唯一的一次用户大量上涨,很多企业后来问我怎么做微信的营销推广,其实我哪有时间做推广。
自从8月份通过微信后台的数据统计,我发现这个工具很便利让你知道你做到了什么,但微信只是个工具必须有专业素养帮你提炼背后的商机。我受过媒体人的专业训练知道传播很广点击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为我要的是黏性很强的用户,我要的是忠实的读者。我们的账户曾经发表过一篇《中国教育是最大的假冒伪劣品》得到了很高的点击率转载率,当时这篇文章传阅量很广,但是我们知道这是篇口水文章。所以单纯在互联网,单纯为了微信做微信的人,很容易就拉不回来了。
对我来说,11月1号创立的新公司“新童年”,这个新旅程真的带给我很奇妙的感觉。我一直是个很细心的人,从高中开始记日记,不会每天都写,但是两三天会写一篇,记下对我影响最深的事和人,这样会引发我的思考,而以前思考的东西也会带来新的碰撞。所以所有的经历都不会白费。这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收获,都有一些延伸,去探索。
Q:少年商学院的目标和核心是什么?好像大家还不是很清楚。
A: 肯定不是财商教育。哈哈。中国人一般会把“商学院”理解为经商、理财。其实商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逻辑方法。现在的少年商学院微信所分享的,皆为儿童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它的两个标签,一是全球视野,其中以欧美为主,给中国的家长提供故事化、顾问式、可借鉴的国际化人文教育资讯、内容和服务。二是跨学科。譬如一枚硬币,既可以做经济学的角度讲给孩子,还可以从历史、艺术、社会等角度,两两交叉进行再解读,加上一些欧美的创意思维训练方法,会让孩子的视野和思维得到拓展。在孩子眼中,世界本就应当是多元的、无限延展的。
我们把自己形容为一座桥,将欧美的人文教育理念,以故事化和顾问式的方法,通过改造、融合,嫁接到中国孩子的教育上。如果说目标的话,我们的目标就是给国内的家长给孩子触手可及的国际化教育,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生活。我们会有系列在线产品,和线下教育产品。我们是一家智库机构,未来我们可能会针对企业客户开发一些产品。
我没有把自己定位成教育培训机构,我一直希望做成跨财经、媒体和教育的跨界智库,不一定针对普通的终端用户产生服务。
Q:少年商学院服务人群的年龄定位是怎么来的?
A: 我一开始就把受众外延化,现在的主要受众是家里孩子5岁到15岁的中产家庭,家庭平均年收入在30万以上。这个数据是做过调研的,前期我们在微信做调研,包括推送内容的时候话题设置希望订阅者回复相关问题,包括“你的孩子多大,有多少个孩子”等等。我抛弃了早教这一块市场,因为年龄太小的孩子及家长可能无法理解我们的理念和产品,其次上了中学之后时间不太多,这部分孩子的家长也不是我们的主要受众。所以一开始我想服务的受众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及家长。现在的微信订户当中,65%为女性。不过最近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受众当中,有20%的家长的孩子在读中学,这个数字比我们预想的要高。
Q:你是如何推广微信的?传统媒体人运营微信的优劣势是什么?
A:我没有做过任何推广。如果非要说“推广”的话,就是刚才提到的9月份在虎嗅、钛媒体等科技博客写过谈微信运营心得的文章。我把后台的数据全部公开。从订户数量,到每日新增人数,到图文阅读量,到转发量,以及用户地区分布等属性等。
我觉得对微信订阅号来说,做好内容是不二的法宝。其实少年商学院微信虽说十个月积累了近十万订户,但从0到1万,是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的。在传统媒体受过专业训练,相对而言,生产的内容的品质会好一些。另外就是,让你知道传播很广、点击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为我真正需要的是黏性强的用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绝不是割裂的。我其实一直觉得硬要用“新”和“旧”来区分事物是非常不妥当的。最可怕的其实是思维的陈旧与僵化。
还有一个和在媒体写作不同的是,教育是垂直的服务性行业,你提供好的内容,读者希望从中得到价值,一个学习方法或教育方法,最好马上能够借鉴甚至模仿,用到孩子身上。这和大众媒体的受众希望从媒体内容中得到的价值是非常不同的。
少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当前关注人数
11月份时微信每天阅读量
Q:我注意到你们一般都是早上六七点发文章?
A:最主要还是规律。最近有团队,可以值班定期发,前期我们试过早上,中午甚至晚上发文章。一开始公众号试运行,最初的5000人是最忠实的读者我做了个调研,画了数据表,发现60%的读者选择早上阅读文章。微信最大的读者高峰是早上7、8点上班的时候,第二个高峰是晚上十点,第三个是中午十二点吃中饭的时候稍微多点,所以要尊重规律。但是现在公众订阅号基本都是早上发,谁是最后一个发文章谁就能停留在公众订阅号板块的最上方,往往留在最后发的也最多人读。
所以你要么避开高峰,要么你有足够的自信即使早上这么多公众号发文章你的读者也会看你的内容,现在这个自信我慢慢积累起来了。
我每天都在公开我们的用户订阅量,很多人觉得我的数据不可置信,微信公众平台一篇文章的打开率在20%-30%算是不错的,对我来说,我有近10万号订阅者,如果按一天30%的打开率,就有三万人次的阅读量。
我的图文转换率还有用户的阅读量一般在6、7万,还有一天达到11万。这说明有60%-70%的阅读量是在历史文章中诞生的,我只要保证一周平均有一篇文章传播量在100%,其他文章在20%-35%左右,内容就足够好了,而且可以通过提取往期文章为循环。
订阅号的订阅者其实还不是我们的用户,我更愿意称为我们的关注者(Follower)会比较好。要从关注者(严格来说还是读者)转化为你的客户,我们是一个垂直的领域,读者黏性强的话有转换成用户的可能,但中间还有很长的转化过程,这是我们要做的,没有这么乐观。
“最猛的一天”
Q:你们是否已建立起海外作者组织的机制?
A:少年商学院微信的一个特色,就是所有文章都获得授权。我自己是一个写作者,所以从一开始这就是常识。现在我们自己建立联系的作者有几十位,而主动找过来,想给我们投稿,或成为专栏作者的朋友(海外华人和海归为主)每周都有。但我们到今天还没有建立系统性的海外作者机制。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现在微信上,天下文章一大抄。我们已经发现了许许多多个微信公号,在抄我们的文章,来源不注明,甚至作者名也省去了。如果我花大精力去约稿,去做专题,可能事倍功半。所以现在我们这些作者,我请他们尽可能不增加自己负担的情况下,提供干货多的文章,譬如孩子在上实践课的时候他直接拍照发给我,或是把当天的日记发给我。
我的计划是,2014年我们的电子杂志、APP等多平台都上线时,我们的海外作者组织正式成立。多平台,或多或少,能够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屏障。这个组织会有两个方向的尝试。一是成为专栏作者,二是成为我们不久将来的会员之教育顾问。
Q:现在教育类公众微信很多,少年商学院的内容如何差异化?
A:我背后有一个逻辑,少年商学院有五个关键词:独立、好奇、未来公民、勇敢、快乐,就是我们的文章内核是这个。还有五个关键词:科技、人文、沟通、拓展等,把文章栏目化。明的暗的分别五个关键词。还有一个逻辑我希望是跨学科的,为什么孩子能够画出怪兽大人不可以,这个话题表面是关于绘画,但背后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很多内容可以挖掘,我希望每篇文章都是这个领域这个方向,但又能够超出具体阐述的这个方向。
“商业模式对我来说,无非是自己做产品,还是成为一个平台。我们很可能成为后者,让这个池子越来越大,然后借力打力。”
摸索中的商业模式
Q:不能免俗地谈到商业模式这个问题。
A:很多人知道我要创业的时候大都问我两句话:“拿到投资了吗?商业模式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第一,没拿到投资就不能创业吗?第二,商业模式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谈商业模式,先谈产品。我想做一些“傻”的事情。之所以说“傻”,是因为一家创业公司不想着赚钱,而只惦记着理想。2014年,我会推出一系列在线内容产品,除微信以外还会有电子杂志、APP、视频公开课等,所有这些形态的内容、资讯和服务都是干货十足,并且全部免费!线下,我们继第一站广州后,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以及二线城市继续举办高品质的分享沙龙,沙龙会成为常态,最重要的是每一场都免费。
第一次线下沙龙,从线上走到线下还是很有符号意义的
我们是NGO吗?当然不是。但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如果你真正能够解决人的实际问题,牛奶和面包都会有的。我们会成立youthMBA俱乐部,招募付费会员,提供一些专属的线下和线下服务与产品。
那到底是做平台还是做垂直的产品呢?我们未来是朝向平台的方向去的。与培养孩子独立、好奇、未来公民品质的人和企业一起,真正为万千纠结的中国家长分忧。但此之前,我需要有一两款垂直的小而精致的教育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了解这个市场。否则我们总感觉吊在空中,不够接地气。
Q:线下活动这个领域很多教育机构在做,少年商学院怎么培养出自己的特色?
A:我的一位合伙人在斯坦福大学旁的一所中学当过老师。我们现在正从硅谷引进一个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具有颠覆性的青少年创意思维工作坊的项目。我们线下针对孩子的活动,就会以此为主。每次都有不同的topic。而针对家长的线下活动,我们一方面自己邀请嘉宾,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我们许许多多微信读者就是非常好的分享嘉宾人选。12月在广州的线下沙龙证明了这一点,参加沙龙的朋友当中,多为家长,但也有幼儿园、小学老师等等,还有教育机构希望与我们合作开展沙龙。总之我们从没把自己定位成一事实上的教育培训机构,而是一家跨教育、媒体和商学的社区式智库机构。
Q:创业至今碰到什么困难么?
A:困难还没有真正到来。如果要说困难,无非两种,经常有人说,你们做的这个东西没人做过?为什么没人做,肯定是这个不好做,看起来比较理想化、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这一点我们没有太在意。因为过去十年是课外辅导班和的十年,未来十年,一定是东西方教育真正融合和具象化的十年。现在的这一代家长与你们同龄,他们的分辨能力也越来越强,好产品好服务一定会被发现。再说我也没有想着一开始赚多少钱。我希望自己理想,但不理想化。我还没有真正把产品推向市场,去验证商业模式是否可行,因此困难还没有来。第二个困难还是家庭和创业的平衡。事实上我现在投入的精力不比在北京分隔两地的少,我现在无非就是每天都能回家,但加起来陪家人的时间并不多。
Q:创业不易,家里人都支持你吧?
A:是的。包括我之前去北京,很多人觉得当时我去北京留下老婆孩子在广州,一定是因为待遇高或我执意去。事实上,我一直很犹豫的,是我太太鼓励我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我回来创业的时候,她也是很支持我的。我很感激她。
Q:当父亲的感悟如何,怎么看待父亲这个角色?
A:我在儿子1岁生日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儿子小报一年里教给我的十件事》。今年他两岁时,我又写了一篇文章,这和我十几年一直有着日记的习惯一脉相承。我会坚持写下去. 我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多花时间陪他,包括在北京的时候我经常回来,我写过一篇文章认为孩子长大后财富多少取决于早期爸爸跟他聊天的多少。当父亲是个体验,有了孩子就像创业一样需要不断摸索。我觉得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能够从孩子身上学到太多东西了。
Q:有了孩子之后最大的改变?
A:学会做减法。心态也变得更平和,说实话我是个很急躁的人,但现在觉得我可以慢一点,做一个精致的东西,可以抛弃一些东西,这跟生了孩子有很大关系,慢慢就明确方向了。
听潮 Hear Tide
Reconnect with Your Hometown & Soul
中国大陆第一场方言“TED”
第一次在“五线城市”举行的社会创新分享会
六位来自同一故乡的青年讲者
在春节,在故乡,和您分享
他们从同一起点出发,所经历的不同世界
让我们和故乡以及灵魂重新连接
为什么要做“听潮”
故乡是我们的母体,也是我们的灵魂和脚步的出发点。
作为在外的游子,在这个时代,我们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需要重新定义自己和故乡的关系。我们在外界习得的技能和经验,是否能够连接到故乡?我们的母语是否已经不再有现实意义,我们的下一代也即将或者已然不会说母语了?我们难道真的不能帮助故乡的进步?
在急剧发展的中国社会,回到自己的精神原点,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我相信对驱除自身的迷茫会有极大帮助。而如果在这同时,你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家乡的年轻人拓宽思路,带领他们来到新世界,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所以,在今年春节,趁着回家的时候,我想在我的故乡潮州,举办一个TED形式的分享会。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在《古文观止》里面,关于潮州的文学名篇有三篇,学士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里用这一句开篇,谈及了自唐以来,潮州文化之盛。
然而近百年来,潮汕地区在中国文化和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每况愈下。人们很难想起关于潮汕的什么。李嘉诚?人们更多把他和香港联系在一起;潮州菜?在中国各地它是一个名贵菜系的代名词,不像川菜那么深入人心;潮汕旅游?潮汕的旅游还是一个价值洼地,风物不逊于近邻厦门,却难以像厦门一样被打造成一个小资圣地?
在《第一财经周刊》推出的“新一线”城市调查专题中,汕头和揭阳被列为三线城市,而历史文化沉淀极厚的潮州市恭列五线城市,与之并列的是汕尾,以及四川大凉山等等。
现在,在厦深高铁终于贯通,潮汕北通上海,西达广深,然而,像众多硬件发展已经上去的中国小城市一样,文化和灵魂仍然亟待建设。这个曾经因为韩愈兴教而文化斐然,又因地近南洋而出了众多名商大贾的名城,已经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上沉默很久了,更不用说如何接入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浪潮。
在这种现状之下,做中国第一场方言“TED”,是母语和国际化的碰撞,是故乡和游子的重新连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把它命名为“听潮”(Hear Tide)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和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一场集结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每人用18分钟的时间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的大会。从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通过网络传播被浏览近亿次,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TED更通过TEDx的授权方式,在各地开设各分会活动。我就曾在上海的TEDxJingAn活动上担任嘉宾。
而在国内,也有不少模仿TED的自创品牌分享会,做得最好的当属“一席”(yixi.net),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活动品牌,积聚了一批忠实粉丝,还获得了通用别克的赞助,活动讲者的视频在优酷上的点击率经常达到数十万次。
我本人从1998年离开家乡,远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求学于新闻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新闻和公关传播领域打拼,居于上海也有十年了。2009-10年曾经在伦敦求学,归国之后创办关注三十岁上下中国人生活的网站“中国三明治”,到现在已经接近三年。
我在“中国三明治”网站采访了很多同龄人的故事,他们像你我一样,往往来自中小城市,在大城市不仅想谋求立足之地,还想寻求自己生活的意义。我们“三明治一代”是在生活压力中保留梦想的一代,是父辈一代的经验无法全然指导我们,需要靠自己探索的一代,也是把故乡抛在身后,与我们平时生活并没有太多关联的一代。
这场用母语讲述的“TED”,我们会拍摄视频,打上字幕,放上视频网站让这样的分享给全世界都看到。我相信这样的尝试,这样的分享不仅仅属于潮汕,而属于每一个疏离了家乡的游子,属于每一个在当下中国不清楚自己可以为故乡做些什么的年轻人,这是一种精神的重新连接,以及在新的平台上把故乡独特的精神延展到全世界。而母语是我们永远的灵魂密码,我们需要让母语有持久的生命力。
如果条件允许,中国三明治将帮助你回到你的家乡,做你家乡的一场TED,湖南、贵州、内蒙古……我相信每一场都有独立的价值。
这一次,在“听潮”,我邀请了在各行各业中有着精彩故事的潮州“三明治”,回到自己的故乡潮州,和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是:
邢立达,青年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1982年生于广东潮州,高中时期便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取得古生物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古生物学家Philip J. Currie,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一批古生物科普书籍,并多次在CCTV各频道为公众介绍古生物知识。他最令人吃惊的经历是:把一块在永冻土里保存的上古生物猛犸象肉解冻后煮了吃…(参见中国三明治对他的采访: )相关视频点击查看。
蔡延青(阿菜),潮州庵埠人,前腾讯交互设计师,社会创新传播平台创始人,广州“一起开工社区”联合创始人。2012年7月发起”环球社会创新纪录片计划“,游历20多个国家,用影像与文字记录世界各地正在积极改变社会的年轻人的故事,以启发和鼓励更多的中国年轻人用自己的才华与行动力将世界变得更好。坚信“梦想需要践行,everyone is a changemaker。(相关视频点击查看)
黄少滢,现任新加坡科学与技术大学助理教授,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主攻电磁场理论及其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她1998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随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完成了她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学位之后,她在香港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事前沿的计算电磁学和核磁共振方面的电磁场研究。至今,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
陈熳莎,现任世界银行城市专家,驻美国首都华盛顿,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相关的全球培训和交流项目,以及非洲和东亚城市发展相关业务。她2000年毕业于潮州高级中学,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城市规划和经济学双学位,2008年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硕士学位,随后就职于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至今。她业余时间喜欢音乐,旅游,爬山,现在最大的乐趣是陪伴9个月的豆豆认识这个世界。
吕汉钊,2003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2007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歌舞团艺术学院,大型电视专题片《潮州印象》音乐制作人,2013WWF地球一小时主题主要制作人,2013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X》深圳赛区评委,参与两届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音乐制作,现坚持在潮州本土做流行音乐,任香港羽田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潮州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
李梓新,1998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同年求学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2年毕业后任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等媒体记者,又涉猎公关、新媒体等领域。2008年8月-11月受李嘉诚基金会和汕头大学派遣带学生采访团赴美采访总统大选。编著有《灾难如何报道》一书,2009年1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2009年9月起获世界银行奖学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国际公共政策硕士。2011年3月出版介绍英国民主制度的《民主是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一书。现居上海。2011年3月创立关怀三十岁上下中国人的公益组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
他们将各自用18分钟,向您讲述他们在各自领域最精彩的故事,也将讲述他们作为潮州人,故乡对他们的意义。 欢迎各位帮助我们这个初试啼声的项目,扶持这个独立活动平台的发展。如您有意进行赞助和合作,请发邮件到。我们也在国内最大的众筹平台追梦网设立了个人捐助的通道(点击进入),请帮助我们把这个活动做得更好! 捐助费用将用于现场拍摄、后期制作、后勤、外联等基本成本。每项捐助都有具体的礼物回报。 最后,也请您多转发这条消息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欢迎您到现场聆听演讲!即使您来自外地,厦深铁路的开通也使到潮州的交通极为方便,从广州深圳过来只需要两个半小时,从厦门过来一个半小时,从上海过来也有九个半小时的火车直达,更有春秋航空等多班优惠航线,即使从北京飞过来也只要两个半小时……
活动时间: 日(正月初五)下午2点-5点
地点:潮州聚福楼 (潮州大道南南较西路嘉裕华轩4号,华禧大厦隔壁)
观众人数:200人左右
活动类型:免费公众活动
报名办法:即日起发送 个人名字+年龄+性别手机+邮箱 到“听潮”公众微信或,即可报名预约座位,需收到确认短信或邮件凭票入场。
主办:中国三明治
合作单位:潮州聚福楼酒家、潮州市天狼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潮州市林768品牌策略
媒体支持:城市画报
听潮公众微信:heartide
听潮新浪微博 :
现在就点击到追梦网捐助我们,让活动办得更成功吧!
“中国三明治”:中年一代的哀愁(BBC)
“三明治一代”源自美国,指三、四十岁群体,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状态像上下受压的三明治。
初遇“中国三明治”(China30s),是因为一篇朋友在微信上转发这个网站发表的文章,,转发者为60年代生人。
对网站名字好奇,登录浏览,发现它是由30岁上下这个特定群体成员为这个特定群体而建的网站,“是一个倡导30岁上下中国人进行‘生活创新’的公共平台,也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化故事传播平台。”
不属于三明治一代,本可事不关己,去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地方溜达。但曾经的“30岁上下”年月的记忆犹新,觉得后生可畏可敬,但且细看。
“中国三明治”颇具新意,独树一帜,很难熨贴地归入现成的类别。网页设计简洁,但内容丰富,头条特写、“三明治访谈”、“创业”、“育儿/家庭”、“个人规划”、“公益/生活”、“故乡/他城”等栏目,加上不时更新的小调查和线下活动预告、报道,营造出一个精彩的社区。
初步印象:精彩的世界,精彩的人和事,真情实感,平和随意的姿态,信息量极大。
只是,假如想在这轴不断展开的画卷上找寻乌云、阴霾、雷雨、风暴、罪与罚、善与恶的殊死搏斗、尔虞我诈、穷凶极恶、贪污腐败、贫富悬殊、社会紧张、人格扭曲等等,就很困难。
这是否因为三明治们的前辈承担了更多的阴暗、不公、艰辛?
开篇寄语中如此定义“三明治”:1975-85年之间出生的一批人,“包括我们自己”,因为这群人在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时,年龄在30岁上下;关注这批人,是因为他们“正是中国社会未来10年的中坚力量”。
李梓新在开篇辞中说,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经历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使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具有了不同于60后,不同于1970-75出生的人,也不同于85后的“群体特性”。
他着重指出的“中国三明治一代”传承(保持)了勤劳的品质,与85后的“责任感涣散、无根无力感强烈”或“官二代、富二代”群体特色对比鲜明。在一则招募告示里,这个群体还被称为“中国最富创造力”的群体。
但是,勤劳的“中国三明治”面对的却是机会大都被比他们年长的人掌握,“只能从时势的缝隙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做着“有趣而有意义的事业”,生活“远未达到富足”,不甘心安逸,“在一个不确定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
“所以,这个网站……或许就像一门行为艺术,我们每个人每天在行动着,然后书写记录下来。这会是属于中国社会个人生活的一部断代史。而通过写作+行动,会成为中国的三明治们寻求自己精神世界治愈的重要方式。”
如此开篇文字,不知为何令人联想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一位知名文人的感概:时间开始了!
可是,时间并不是在某位在世者指定的片刻开始或终结的。用夸张手法表达的心境,折射出言者的时代感。
那么,“中国三明治”网的记录果真能构成“中国社会个人生活的一部断代史”吗?还是说只是这一个特定群体目睹的、经历的一个片断呢?
前辈和晚辈
三明治一代确实源于美国,指“上有老、下有小”的三、四十岁那群人。李梓新和他的伙伴们很聪明地为1975-85出生的中国人抢注了这个概念的中国版。
其实,三明治状态并不独独钟情于“现在三十岁上下的中国人”;66-76年出生的中国人、外国人都曾有过甚至仍在体验这个状态,1986-96及以后年份出生的人,将来某个时候也会遭遇这种状态,无论狭义还是广义。
创办者所言“三十岁上下,感受到来自事业、发展、生活、家庭等多层次压力,同时又试图保留自身理想的一群人”,任何一个时间截面都存在。
通过在网站上互动和分享来帮助三明治人“三十明志”,“生活创新”,确实是这个时代和这个群体的创意。
中国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从“立”到“不惑”之间的过程,集中在一个信息平台上交流、分享、传播,可以说是这群特定的“中国三明治人”的创新。
但如果说“三明治一代是第一代思考并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中国人”,相信会招致已经被排除在外的其他年龄段中国人的异议。
问题在于“第一”这两个字。
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不乏思考并寻找属于自己生活方式的中国人,1976年文革结束后,潮涌般出现的“伤痕文学”中也不乏这类思考和求索,思考、寻找者当时大多就是三十岁上下。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国门渐开,当年二十上下的一大批中国人也经常在思考并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三明治人”在这个群体中营造了归属感,是否无意中也与其他群体拉开了距离,形成“你们”、“我们”之势?而无论哪个年龄段的群体,其生存环境里总归是由很多不同年龄段的群体组成。
如果说这个群体担当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则还需时间来证明。
但是,换一个角度,用“三明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作网站品牌,而不用更通俗的“80后”,客观上赋予了这个网站无限的有效期。
中国三明治网创办之初主体和主题确定在1975-85时段;许多年后,当这个群体再怎么削足适履也不好意思再自称三明治的时候,网站及其创办理念应该生命力依旧,仍可传给新一代三明治们。
或许也可以把它比作一列行进中的列车,相对于旅客来说,车厢是相对静止的,变换的是窗外的风景地貌。
车、人、景和时间组成的行为艺术,则在持续变化。
这些天,“中国三明治”网贴出了招聘广告,职务是“报道者”,没有薪酬,但有各种钱买不到的收获。告示里说,报道者将与中国三明治共同成长。
多问一句,成长到何时算一个阶段?
点击,进入原文地址。
编者按:2013年,中国三明治组织志愿者团队对三明治一代的生育观进行了定性调查研究。项目进行了约半年,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计划生育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之前,我们便着手开始了这项调查研究,访谈了北京、上海、广州的数十位朋友。现在,定性调查的初步报告已经出炉。
我们还想请广大三明治读者继续帮我们做一个网上的小问卷,以便我们从定量角度更好了解三明治一代的生育观。请大家点击填写这个小问卷。
另外,我们近期也将整理出访谈过程中的个案人物故事,供大家参考。
中国三明治一代生育观研究
将要为人父母时,我们在想什么?
文/ 张晶晶(三明治研究项目负责人)
当面临人生重要课题——生儿育女,在职业观念和家庭观念上都与上一辈有着诸多不同的三明治人群又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
中国三明治人群研究项目针对三明治一代的在生育问题上的态度与思考以定性访谈的研究形式进行了深入发掘。数十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三明治女性与我们分享了她们在和生育相关的多个问题上自己的观点与困惑。
我们的受访者来自媒体、IT、零售、咨询、传统制造、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她们中有进入育龄的未孕女性,也有备孕妈妈,还有2个孩子的母亲。我们的访谈主要围绕“生育时机选择”、“是否会生二胎”、“关于境外生子的考虑”、“怎样早教”以及“中西教育孰优孰劣”五个子话题进行。这份报告选取了定性研究阶段在这五个方面的一些发现。尽管由于定性研究样本有限,许多观点与发现尚需进一步的量化研究加以佐证,我们依然认为在第一阶段的定性研究过程中很多有趣的发现值得与三明治的读者进行分享,至少它们代表了一些思考,一些声音。
成为母亲 —— 我能更好的控制节奏
女性对于能够更好掌控自己生活的自信正在逐渐增长,这使得过去在生育时机问题上困扰女性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力响应地逐步减弱。
在职业规划与适龄生育的权衡上,职业女性呈现出更多样性的考虑。对于首次生育,相较于以往一味为了尽早到达职业高峰而延迟生育的选择,不少职业女性开始持有不同的观点。一些适龄职场丽人认为,尽早完成结婚生育, 反而可以减少在30-35岁之间的因处于育龄而随时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长远来看更加有利于今后稳定持续的生活状态或者是职业生涯。“换个角度想问题,其实是耽误在开头,还是耽误在中间,都不重要。完整这件事情之后,在奋力追上,就可以了。要动态地看问题。”
而女性对于自身健康和婴儿健康的考虑对于生育时机的选择开始起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即使非常职业导向的女性,在生育规划中,也开始将这两方面的因素放到与职业规划同等重要的位置。“长远来看,三十岁之前完成生育对于自己和孩子的健康都更加有利,这或许是比事业更为重要的。”
二胎政策 —— 愿望诚美好,实践需谨慎
能够生育二胎依然是不少女性受访者的心之所向。在适龄未育女性中,这种向往和计划更为多见与强烈。身为独生子女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孤单感”,自身必须独自负担父母养老的困境,以及对于孩子性别的特殊偏向促成了年轻一代对于二胎的热衷。而来自长辈的亘古不变的对于儿孙满堂的期盼,毋庸赘言也为二胎意向添柴加薪。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已经完成第一胎生育的母亲尽管仍然将拥有一个以上的孩子作为理想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基于第一个孩子的生养经历,她们会在决定是否要将二胎付诸实施时,更加现实与谨慎。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完成第一次生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削弱二胎意向的可能性。
此次调查中,真正已经将生二胎付诸实践的妈妈尚为少数。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家庭经济条件宽裕,有较大家族/族谱构成。 这两点为第二个孩子的生养提供了良好的人力、物力双重支持。相应的,对于大多数母亲来说,家庭经济条件、作为母亲的个人精力是最为普遍的影响二胎意愿变现率的因素。
有趣并值得赞赏的是,在是否选择生二胎的问题上,家庭民主决策的机制已经不仅仅限于考虑配偶与长辈的意见和态度,第一个孩子的意愿在这样的决策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如果孩子对拥有一个家庭新成员的态度不积极甚至反应很大,不论他是真的理解这件事情而不愿意,还是只是小孩子本能里对于有一个竞争者的不安全感。我都不会只顾大人的需求去生二胎。”
对于大部分想要生第二个孩子的女性,尤其是其中较为职业导向的人来说,第二次生育的生育时机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而影响生育时机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精力投入的多少、对于职业稳定性或发展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我们的受访对象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倾向:
一些受访者认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生育之间的间隔,在不影响母体和婴儿健康的情况下,应当尽量缩短。一方面,两个孩子处于相近的成长阶段,作为父母更容易养育,所需要投入的人力与精力都更为合理。“同时照顾一个5岁小孩和一个5个月的小孩,等于同时要在2个养育状态下不同切换,需要更大的精力,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考验了。”而两个孩子之间的相互接受和共处也会更加容易。另一方面,对于非全职 母亲来讲,间隔不长的两次生育也避免了母亲本人在工作、生育修养之间多次不停地反复切换。
但同样是基于母亲个人生活状态和职业稳定性的考虑,另一些受访妈妈的考虑截然不同。首先,为了个人发展不因为连续长时间的备孕/孕中状态而受到影响,即使打算生育二胎,也需要和第一胎幼较长的间隔。其次,在第一个孩子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以后再养育第二个孩子,可以减轻母亲及家人的负担。“第一个孩子能打酱油了再养第二个吧,大的可以帮着点手,或者至少可以自己照顾一点自己。”
然而不论基于哪一种理念,实际时间点的选择依然是一个难做的决定。不同于第一胎,必要性相较弱的二次生育,更多被视为生活的锦上添花,也就相对更难以在多种因素的考虑和平衡中找到清晰和确定的行动指南。
境外生子 —— 跳脱出潮流的深入权衡
我们访问的三明治女性和大多数人一样,曾经多多少少思考过是否前往境外 生育的问题,并主动了解过海外生子的具体细节。更好的医疗条件和生存环境、身份(国籍)转换的机会,身份转换后带来更好的教育和社会福利资源是境外生育吸引大家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同在二胎问题上的态度类似,虽然境外生子有不少吸引力,受访女性对于这一需要付出高昂金钱代价的选择,会有更深入的权衡:
尽管诸多境外生子代理机构宣称完美服务全程无忧,受访者仍旧担心基于社会文化、人文理念的差异和将要面对的非语言类障碍和问题难以消除。例如,不同国家对于备孕和孕妇修养的医疗理念不同,不同人种的生理特性与耐受性不同,换一个国家生育极有可能意味着要在一套并不适合孕妇本人的体系和理念内完成生育,这反而违背了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的初衷。“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欧美,但是中国人和欧美人不一样,那可能那边生孩子的一整套方案和流程并不一定是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好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两国对于生完孩子以后的孕妇修养采用的是完全对立的观点。但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方案,一定是有用在中国人身上的道理的。”
也因为这些考虑,在地理位置上更临近中国大陆的香港、新加坡等正在显示出成为更受青睐的境外生子目的地的潜力。前往这些国家和地区不需要大费周章地远渡重洋,花费也相对便宜,需要面对的文化语言、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比在欧美国家更小,备孕和生育过程中也更加轻松顺利。
早教—— 两代人的共同成长
多数受访妈妈并不愿意让孩子过早接触到模式化的教育,她们认同早教,但更倾向于兼顾来自家庭和父母的亲子教育和影响,而不是一味依赖流行的早教机构课程。“来自父母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都可以称为早教,而不是商业化的早教课程才是唯一 。”
也有受访妈妈提到,对于市面上名目繁多的早教课程,普通的父母其实并没有办法鉴别哪些课程真的是必要并且有效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新晋父母开始自己去钻研各种育儿书籍,自己来完成孩子的早期教育。这对于大多数仍然需要承担工作重要的父母来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但这更是一个和孩子共同进步与成长的过程。这样的共同成长与自我发掘过程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的增益,是仅仅依靠早教机构难以实现的。“我自己去读一些儿童教育理论的书,自己去给孩子找绘本,自己一点一点发现孩子喜欢什么,我能更好地理解我的孩子,更好地体会她的感受。而在早教机构,即使有些活动是家长和孩子协同参与的,也还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共同。”
学龄教育——中西之辨
受访母亲都能较为辩证地看待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各自的优劣。人们的困惑不再如几年前一样停留在究竟是中式教育更好还是西式教育更好的问题上,而是如何将两者完美的结合。
尽管认为目前的中式教育体系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受访母亲中的大多数不会在正统的学校教育阶段就放弃中式教育转投西式。一方面他们认为西式的并非皆是精华,另一方面认为毕竟孩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临的都是中国社会,西式教育也有让孩子难以在中国国情和社会中很好适应的潜在危险。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被不少受访母亲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减少当前中式教育体系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的渠道和方式。但很多母亲也因此陷于另一种困扰,就是应该给孩子创造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弥补传统中式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缺憾,而又不至于与孩子在学校里接受到的重视教育产生冲突。
其实在没有真到达相应的教育阶段时,不少父母并没有非常明确清晰的思路以及行动方向,他们知道自己不要怎样的教育,但对到底怎样的教育是终点正确的,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在我们的访问中,三明治一代对于下一代教育的观念,总体体现出希望突破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模式的牢笼,却又无法真正寻找到更好的方式方法的矛盾状态。很多家长既真心希望孩子可以快乐成长,又在潜意识里担心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力。
编后记:以上观点是在中国三明治一代生育观调研的定性研究环节中一些值得思考的发现,更多更深入的三明治一代生育观解读将建立在进一步的量化研究的基础上。
感谢为此次研究定性阶段付出努力的三明治访问员相梅、钱铮、周密、陈奕伊、朱轶凡,以及积极报名申请充当受访者的三明治会员和粉丝。尤其是报名之后,由于三明治目前人力物力限制未能成为受访对象的会员的,我们希望你可以继续支持与关注三明治人群研究项目,相信在后续的三明治不同主题的研究中,你将很快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你的见解。
请大家点击填写小问卷,帮我们继续开展这个研究,也请期待我们的三明治生育观个案小故事。
点击看团队大图
自造态度:中国三明治×LetsTEE官方T恤等你表达
纵使有越来越多人追逐一成不变,
我们仍敢于选择割裂昨天。
纵使有越来越多人从梦想中出走,
我们还在相信梦想比现实耀眼。
纵使很多人还在忽视我们的存在,
我们会继续努力,让表达不断。
······
模特:Stewart W Robertson & 赵瞳
在这个信息繁复、信源多变的时代,
我们的态度,
即使是最毫不起眼的一个,
也需坚持。
模特:Jill Tang & 丁宁宁
今年夏天,中国三明治官方T恤,
陪你一起,自造态度,
见证我们的态度大爆炸!
全面梳理你的表达,我们穿T出场!
模特:丁宁宁
我们的爱情态度,更需自造!
一份爱的表达,可以享受更友善的价格礼遇!
LetsTEE情侣T恤节活动:-
1)多买多送,买3送1(2套情侣装) 买4送2(3套情侣装)买5送3(4套情侣装)限时仅限情侣款。
2)全场满200元包邮。
模特:吕国维 & 黄莺
LetsTEE的T恤介绍:
面料:采用100%棉,200克40支丙线精梳、高密、不变形;
印刷:图案由丝网印刷工艺完成、其中黑色款为烫银工艺比较炫目,蓝色款采用鲜亮胶浆印制色彩丰富,多次洗涤不掉色;
领口:本布包边,紧致罗纹,多次洗涤不变形;
洗涤方式建议:可常温机洗,不要加热。
Let’s TeeV,LetsTEE!
参见Let’s Tee 创始人郑竹的三明治访谈:
模特:何之是、孙春晨、何可依一家
请点击三明治×LetsTEE官方合作T恤专题页面:
模特: 赵瞳
任何购买过程 产生的问题,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注意分下白班和夜班客服)
客服支持电话:
,客服支持:小月
白班:letstee官方旗舰店:朱雀
晚班:letstee官方旗舰店:应龙
物流:统一圆通快递,如有特殊要求可备注或联系客服。
模特:何之是
鸣谢大片拍摄团队:
策划:@墨色如瞳 @何鸣晖
摄影师:@小黑-色眼眯眯
造型师:@孔磊from30
平面设计:于文卿
文案:宋飞
统筹:潘慈炎、宋飞
模特:吕国维、何之是、潘慈炎、唐文洁、丁宁宁、赵瞳、黄莺
特邀模特:Stewart W Robertson
模特:Stewart W Robertson
模特:Jill Tang
模特:吕国维& 潘慈炎 & Jill Tang
编者按:这是2月4日,中国三明治在广东潮州组织的听潮讲坛上的最后一场演讲,由中国三明治创始人,听潮讲坛发起人李梓新带来的。他认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可以带来对四五线故乡城市面貌的改变。用自我探索的精神来做事情,你所处的城市也会自然发生改变。社会创新同样可以在小城市开花结果。
文/李梓新(在“听潮”讲坛上的演讲,有所整理润色,日,广东潮州)
大家好,我想这是我35岁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演讲。虽然我之前跑过很多国家,采访过总统政要,也举办过很多活动,发表演讲,可是在家乡,真的有一点不一样。
我19岁离开家乡,至今在外已经漂泊16年了。这期间每次回到潮州,都有点亦真亦幻的感觉。1998年,我第一次踏出潮汕地区,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就经常有庄生梦蝶之感,究竟是庄生做梦梦见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梦见庄生?究竟潮州的生活是在做梦,还是外界的生活是一场梦?
潮州,这两个字眼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它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时至今日,我写文章还是用潮州话在组织字句,尽管口语上普通话可能更流利了。我曾经在生活的各个阶段写下过和潮州有关的文字,早在小学时写一些现在看来有点俗套的爱家乡作文入选过冰心主编的全国小学生作文选,到后来写潮州金中,到大学后,每次回家都会写一篇对潮州的感受。
我在家里有一本本子,叫做“潮州日记”,那是我每次,时隔一年半载回到潮州,就会在上面写上几笔,写自己过去这段时间的生活变迁——我是一个一直生活变动比较大的人。所以现在每次回家看这本日记,给它添上新的一页,都有一种我看见潮州,潮州也看见我的感受。
我之前写的关于潮州的文章,有热爱,也有遗憾,有叹息,也有希望。古人所云的,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我觉得对一个人看自己的家乡也适用。童年时,看自己的家乡,是见山是山,一草一木,无不深刻铭记于心;青年时,开始离开家乡,有另外的一种角度来看家乡,会看到很多不足,看到另外的层面,这又是“见山不是山”;当更加成熟之后,你再去看那家乡,它还是童年的那个样子,有它的足迹和路向,你可能不再对它简单苛刻要求,但你又知道仅仅维持那个样子是不够的。你会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为它在另一种层面再造一个新世界?
现在,潮州还是那个潮州,我们童年很多痕迹今天还在,而它同时也在时代的轨迹里前进,有很多新事物。但在总体上,它作为一座城市,在今天中国乃至世界的价值坐标体系里,还是有令人遗憾之处的。
因为工作关系,我有幸接触了很多潮人精英。包括李嘉诚先生、饶宗颐先生、杨受成先生。我在英国和法国采访到这两个国家分别有史以来第一位竞选国会议员的华人,都是潮州人。我也深深为他们感到骄傲。
然而,不得不说,潮汕地区存在某种悖论,全球的优秀潮人那么多,他们和故乡的连接,可能只停留在传统的一笔笔捐助阶段。优秀大脑带来的对软性环境的放射性效应,各行业精英聚合的交叉效应,我们还没有看到。
我在想,在互联网和各种创新思维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每一个潮人个体,其实有一种以全新方式组织起来的可能。在外界流行的种种社会创新模式,不应该是和小城市,特别不应该和潮汕地区绝缘。
比如,这次的听潮,就是借鉴了风靡全球的TED分享会的形式。或者有人说,这不就是传统的讲座么?是这样,又不尽是这样。首先它是开放而又聚合的,同台的讲者有共性,却又来自多元的不同背景,它又是充分重视互联网传播的,这些分享出来的思想和知识不仅仅是给在场的几百人享有,而更是让互联网那一端的几亿人受益。
说起为什么办“听潮”,其实还是有一个小故事的。大概是去年10月底,我在上海一个朋友办的帮助高中生留学的机构里看到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指导美国学生如何申请大学的。作者提到他自己每周三固定在社区图书馆给青年学生做免费咨询。我忽然被击中了。我是深知信息不对称对年轻人成长选择的重大影响的。1998年,当我准备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对潮汕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当时19岁的我,也未能有机会踏出潮汕地区半步。而现在,即使有网络,小城市的年轻人仍然无法清晰地知道外部的世界,他们或许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患上选择综合症,也或许因为未能与外界有具体实质的接触,未能在大脑里建立起清晰的世界观,也就谈不上清晰的个人理想选择了。
可是以前,每次返乡,我也只是匆匆来去,和亲人朋友聚聚而已。做这种免费咨询,内心的第一感觉是会不会被人说太“大头”(骄傲)了。可是看了那本书之后,我忽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能够在家乡少年们命运选择的关口,帮助几个乃至十几个少年,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在自己的人生能够有更合适的起点,被人说“大头”又何妨呢。
而更重要的,这不是我个人的事,而是公益理念在家乡的导入。为什么我们在外界努力倡导公益,却不能将这些观念和行动连接到自己的家乡?
去年11月底,我在广州出差,因缘巧合认识了阿菜,我记得当时是一个朋友介绍我去参观阿菜筹备的“一起开工社区”,我记得我们最开始是用普通话聊天,后来切换到粤语,聊了两句发现大家都是潮州人。说实话,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我之前就知道bottle dream, 知道阿菜的社会创新之旅。但没想到这么一个充满锐气的青年来自潮州,他甚至辞去了腾讯的工作,做着自己喜欢又这么酷的事情。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实在太需要让家乡更多的青年人知道了。于是,我和阿菜说,我们做一个潮语版的TED怎么样?
为什么阿菜所做的事情这么受人关注?因为社会创新,已经是全球和中国很大的一个社会变化趋势和潮流。一大批活跃的社会力量正在改变我们社会的运作模式。我自己认为,广义的社会创新包含的具体形式有下面几种:
科技创新:硅谷文化、车库文化、创客文化
社会动员:众筹、众包、长尾理论
公益:特别是民间草根公益
文化创意产业
我觉得,这些方面,在潮汕地区都很有前途。比如文化创意产业,潮汕地区其实是非常具有这方面的基础的。前两天我在台湾台南过年,这座老城市,正是被文艺创意风潮赋予了新的灵魂。整条老城区的马路,海安路被改造成一个“街道博物馆”。艺术家在老房子进行创作,给老房子新的生命,也带动了游客和周边的创意产业,很多漂亮的小咖啡馆建起来了。类似这样的角落在台南也很多。于是你在台南会看到这样有趣而错落有致的景象,在热气蒸腾的老字号旁,各种非常有创意的空间点缀其间,和老房子形成了非常好的呼应,而又不显得突兀。
这一届听潮,其实是众筹和众包最好的例子。听潮源自我一个小小的创意,可是在网上张贴出来之后,募集到40多位志愿者,他们大多数是我素不相识,从未谋面,却一起做出这么精彩的一个活动。讲者也来自全球各地,借着春节才聚到一起。
一切事情的背后都是人推动的。这些现象意味着一种可能性:年轻人完全可以在一个老城市做创新,做很酷的事。但是如何让年轻人能够这么做呢?
这又要从我近三年来所做的“中国三明治”(公众微信号china30s)的经历来说起。
中国三明治的定义,是夹在理想和现实中的一代人,他们是三十岁上下,他们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夹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夹在上司和下属之间,夹在都市与家乡之间,夹在自己与自己的挣扎之间,像极了一只三明治。
我做中国三明治,是从2011年我从英国留学回来不久,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虽然都在抱怨着中国的这里那里,但很多人都回国来了。回国之后的生活,一方面有很多事业机会,另一方面,生活里面,也有很多我们需要忧虑和去注意的事情,比如空气、食物安全等等。中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种巨大而真实的存在,每个人都深深地包裹其中。那么关注中国,关注本我,关注当下,再试图以一种国际化的,超越现实的,纵深的眼光来看待之,是很有必要的。而我觉得最好的关注方式,其实是发掘普通人中的故事。
于是,三年来,通过众包的方式,我们采访写作了近800个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的统一核心,是“三十明志、生活创新”。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以前说到了三十而立,这个立到底指什么,单纯说立业,是不是事业成功了,在今天三十岁,事业也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那我们提倡,到了三十岁,你最少需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因为一方面,你已经工作了五到七年,开始有一些工作经验和积累,人也变得成熟一些,另一方面,你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个年纪的人通常面临着各种压力。正所谓“上有老,下有小”,还有父母的众多期望,我们的父母通常希望我们走主流的道路。我们自己也有同伴压力。但是生活毕竟是自己过的。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中国三明治提倡的生活创新方式,是从小处做起。每一个细小的创新,都可能迈向更深远的下一步。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可以带来对故乡面貌的改变。用自我探索的精神来做事情,你所处的城市也会自然发生改变。
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商业的运作方式,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谈90后马佳佳、谈小米、谈荔枝电台,谈黄太吉烧饼,这些趋势的共同点是:有故事、用心做、开放性。他们都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故事可以讲述,用心去做,并保持开放性,让用户乃至各方面的资源来帮助其产品的成长,甚至成为用户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谈的这些生活方式不可能和小城市无关。小城市还有其成本优势。有互联网的地方,都是可以发生创意和连接的地方。
在这次听潮的宣传语中,我引用了第一财经周刊写的,潮州是“五线城市”的说法,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我想,可能说潮州是四线城市,大家不会反对。这是和潮州的历史地位和现今的人才储备不相陪衬的。
潮汕,曾经是香港和上海中的重要一站,民国时期,很多潮汕人曾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之间来去,也造就了很多人才。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就曾经从潮州金山中学出发,到上海求学,最后成就于香港。而我单单挑两个当时开风气之先的潮人,他们都在上海做了开创性的事情。
一位是来自广东潮阳,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人蔡楚生导演,他所导演的《渔光曲》是百年来中国第一部现代电影,另一位是来自广东饶平的性学专家张竞生,他在民国时期的研究可谓是石破天惊。潮人不缺敢于突破和创新的精神。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潮州在全世界的语境下得到重新连接。潮汕需要一场整体的策划和宣传。
如果向外界包装潮汕?我觉得潮汕有全中国最好的美食。在这个“吃货”盛行的时代,我们要抓住机会宣传自己。2012年《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期封面故事,请了著名的美食专栏作者殳俏来采访和执笔,题目叫做《乡愁里的潮汕味道》,这期杂志卖得很火,让潮汕美食也进入了中国大众传播的主流视野。此外,《舌尖上的中国》,包括我曾经介绍上海SMG前来潮州拍美食纪录片,这些媒体的宣传都在给潮汕美食宣传起了一个好头。
可是,我们的小吃店铺杂乱四散,没有包装好,没有环境尚可的美食广场。而黄太吉一个烧饼可以卖出十几亿的价值,这启示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营销很多东西。我们在潮汕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另外,老潮人和新潮人:老一辈和新一辈的人如何连接起来,一起做更多放射性效应的东西。潮汕的工艺美术,能不能有符合时代性的设计?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我的这些想法,都只是为各位方家抛砖引玉。
至于听潮自身,接下来有哪些发展?我觉得可以有以下这些方面:
讲坛定期化,系列化。
在北上广等地有分会活动
出版电子杂志,报道潮汕创新文化,创新群体的优质平台
与潮汕各界资源广泛合作
探索会员制
这一次,是我们在潮汕大地发出的第一次啼声,以后还会有更多。让我们一起推动潮汕地区的本土创新!
谢谢大家!
点击,了解本次听潮活动的介绍。
2014年2月4日,正月初五下午,第一届“听潮讲坛”在广东省潮州市举行。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讲者用他们的母语——潮州话,向300名潮汕听众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对潮汕地区如何创新发展的想法。
这是一场借鉴TED模式举行的分享会。这类分享会通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举行,鲜有到中小城市开展的案例。活动策划人,现在在上海主办“中国三明治”网站的李梓新说:“我们经常在大城市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和讲座,为什么从来没有想到能把这些活动形式介绍给自己的家乡呢,家乡的年轻人更加需要这种形式的鼓励和激发。”
听潮活动的主题是TIDE,分别是英文Teochew (潮汕文化)、Innovation(创新)、Dream(梦想)、Education(教育)的缩写。旨在将社会创新文化和观念导入到潮汕地区,鼓励潮汕地区的年轻人敢于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突破,从而也帮助到自己的家乡发展。
活动筹备时间仅半个月,全程由28名从网上征集的潮汕各地志愿者完成的。活动报名人数大大超过预期,不到两天就超过了1000人,主办方根据场地规模,只能以随机抽取的形式筛选,并提前截止了报名。
正如李梓新在发起“听潮”的活动介绍中说到的,“这样的分享不仅仅属于潮汕,而属于每一个疏离了家乡的游子,属于每一个在当下中国不清楚自己可以为故乡做些什么的年轻人,这是一种精神的重新连接,以及在新的平台上把故乡独特的精神延展到全世界。而母语是我们永远的灵魂密码,我们需要让母语有持久的生命力。”
主办方期望这场活动能起到“蝴蝶效应”,让社会创新的风暴在故乡来得更猛烈些。这场分享活动全场录像,视频将打上字幕,放上视频网站,让身处不同地方,各种语言的观众都能领略这场分享会的思想火花。
主办方还在筹划将“听潮”活动系列化、定期化,接下来将有更详细的推进计划。
“听潮”微信公共帐号:heartid
新浪微博账号:
嘉宾介绍:
邢立达,青年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1982年生于广东潮州,高中时期便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取得古生物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古生物学家Philip J. Currie,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一批古生物科普书籍,并多次在CCTV各频道为公众介绍古生物知识。他最令人吃惊的经历是:把一块在永冻土里保存的上古生物猛犸象肉解冻后煮了吃。
蔡延青(阿菜),潮州庵埠人,前腾讯交互设计师,社会创新传播平台创始人,广州“一起开工社区”联合创始人。2012年7月发起”环球社会创新纪录片计划“,游历20多个国家,用影像与文字记录世界各地正在积极改变社会的年轻人的故事,以启发和鼓励更多的中国年轻人用自己的才华与行动力将世界变得更好。坚信“梦想需要践行,everyone is a changemaker。
黄少滢,现任新加坡科学与技术大学助理教授,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主攻电磁场理论及其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她1998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随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完成了她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学位之后,她在香港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事前沿的计算电磁学和核磁共振方面的电磁场研究。至今,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
陈熳莎,现任世界银行城市专家,驻美国首都华盛顿,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相关的全球培训和交流项目,以及非洲和东亚城市发展相关业务。她2000年毕业于潮州高级中学,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城市规划和经济学双学位,2008年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硕士学位,随后就职于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至今。她业余时间喜欢音乐,旅游,爬山,现在最大的乐趣是陪伴9个月的豆豆认识这个世界。
吕汉钊,2003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2007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歌舞团艺术学院,大型电视专题片《潮州印象》音乐制作人,2013WWF地球一小时主题主要制作人,2013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X》深圳赛区评委,参与2013及2014两届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音乐制作,现坚持在潮州本土做流行音乐,任香港羽田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潮州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
李梓新,1998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同年求学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2年毕业后任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等媒体记者,又涉猎公关、新媒体等领域。2008年8月-11月受李嘉诚基金会和汕头大学派遣带学生采访团赴美采访总统大选。编著有《灾难如何报道》一书,2009年1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2009年9月起获世界银行奖学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国际公共政策硕士。2011年3月出版介绍英国民主制度的《民主是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一书。现居上海。2011年3月创立关怀三十岁上下中国人的公益组织“”。
三明治报道者成长计划招募!
想加入中国三明治的报道者队伍,一起访谈中国最富创造力的三明治人群么?
中国三明治推出了“三明治报道者成长计划”,希望培养一批中国三明治内容的长期报道者,与中国三明治共同成长,共同见证中国社会最激动人心的变化,描绘这个时代中个体的美妙灵魂。
鉴于中国三明治目前的条件所限,我们还无法为报道者提供创作报酬,但我们可以让您得到:
认识有趣的三明治,通过访谈等方式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了解中国社会正向改变力量的脉搏源泉。
接受专业的访谈培训或摄影摄像指导,由新闻界富有经验的从业者为您不定期授课。
您的作品可通过中国三明治传播平台(网站、微信、微博、电子书)等向数万读者传播。
您将和其他富于激情、才华多样、背景多元的报道者一起工作。
我们希望招募这样的报道者:
有可投入的时间。
有Commitment :
认真、负责,有deadline观念。
新闻触觉灵敏,乐于认识新朋友,有基础写作能力者。
我们还想招募有摄影、视频摄像及制作能力的报道者,和三明治一起完成对这个人群的影响纪录计划。
同时招外联人员一名,有对外宣传经验、活动策划能力者优先。
本招募长期有效,请发邮件至
所在城市:
联系方式:
简单个人自我介绍:
由于目前能力条件所限,招募人员倾向于在上海区域。我们收到申请材料之后将组织简单面试。
中国三明治
编者按:中国三明治与@拇指阅读 合作的电子书合计《创业者档案》已经上线了,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更多合集,读者可以通过Appstore和安卓下载。以下为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写的合集序文:
看,这群三明治创业者
创业是三十岁上下的中国人寻求“生活创新”、自我突破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创业更大程度是一种心灵需求。
2011年3月,当我按下“中国三明治”网站发布键的时候,我不能预知到我的生活即将和一个激动人心的人群连结在一起。通过这个网站分享的文章和活动,我认识到了众多有趣的“三明治”个体。他们丰富的经历、创新的思考和迅猛的行动力,也使“中国三明治”这个原本可能有些消极意味的词汇变得积极而有趣起来。
“三明治”其实不一定特指年龄层次,更是指生活中的夹层状态。很多人在数年职场之后,开始想拥有一份自己能完全掌控的事业,很多人在东西方社会之间来去,进行着艰难的生活和事业机会选择。还有很多女性,因为生育之后决定不再重返冲锋陷阵的职场,转而开始时间更灵活自由的创业,她们之中涌现了不少出色的创业成功者。
三明治是中国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真实状态,这一点我们无需抱怨,这也构成了这个国度在21世纪最大的景观,新的一代人站起来,他们不再追寻前一代人整齐划一的生活方式,而是在不确定的年代寻找自己不确定的未来。
我见过这个合集里的大部分创业者,他们有一些是我的朋友,有一些是各种机缘认识。他们的梦想或广阔或聚焦,他们的道路各有前因,却相同地指向挑战自己极限的未来。他们大部分就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受过中国式的大学教育,初步经历了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有一颗不安分的心灵,跳动在一个最好抑或最坏的年代。
所以,来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故事,那些高高低低,那些不为人知,那些辗转反侧,那些扬眉吐气的时刻,最为珍贵。
更多的同龄人故事,也欢迎您移步中国三明治网站(),或加中国三明治微信(china30s)关注我们。
这些创业者访谈文章,是在@修斯小T和@欣华社非官方两位编辑的带动下,由三明治会员和志愿者合力完成的,这是团队的成果,在此也向大家表达谢意。美好的事物产生于每一天微小的累积之中。
中国三明治故事沙龙
China30s Storytelling Meetup
这是中国三明治的第二期故事沙龙。(点击可查看第一期故事沙龙实录)
在过去的近三年里,我们以文字的方式讲述了将近700个故事。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你我,来自虽然普通却又独立而精彩的灵魂。这些灵魂汇聚起来,成为见证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清晰脉络。
现在,我们将这些灵魂带到您的面前。希望您和他们面对面交换故事。我们相信,故事是最好的传播载体,它使信念和思想在大脑之间流通,它跨越边界,跨越分歧,让美好和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传播。
每一场三明治故事沙龙,我们将邀请一名嘉宾讲者,他/她通常接受过中国三明治的深入专访,可能来自某个具体行业,也可能跨界,甚至天马行空,但他们的故事,能给在这个时代中酝酿变化的你一些能量交换。
我们将采用一种新型的谈话方式,来让故事交换变得更加有趣。为了让谈话更加紧凑,每次听众的人数会有所限制,他们将和讲者、和主持人一起,交换故事,交互提问,交流观点。
中国三明治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化故事传播平台,创建于2011年3月,洞察与呈现中国社会人群变化脉络,并以众包写作的方式鼓励三十岁上下中国人进行生活创新。
p.s. 长期征集嘉宾讲者,可推荐或自荐。
对话复古照相馆主人润熙陈
时间:日(周六)下午14:00-17:00
地点:上海中心城区(只通知入选听众)
主持人:(中国三明治创始人)
来自古都咸阳,从小体弱多病,与体育课无缘的他爱上了画画和看古装剧。大学只读了一年,之后又改学医,最终却成为了中国最早一代的职业修图师。跨越千年的古装梦却一直没有醒。他卖掉北京的房子来到上海,开起了自己的复古照相馆。
他出色的复古照片引起了复古照相迷的追捧。而他更将复古照相看做是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和挖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开照相馆的故事,也观看他的精彩复古大片。
润熙陈作品
请参见中国三明治对润熙陈的访谈:
我们邀请您来聆听润熙陈的故事,也分享您的感想,或者交换您的故事,并谈谈您对中国古文化传承的理解。您更可现场看到润熙陈筹备三年之久,刚刚拍摄杀青的明代婚礼大片。
需提前 1),并填写发送到 。
2)关注中国三明治微信公众账号:china30s,进入文章《中国三明治故事沙龙第一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填写申请表。
本期报名截止1月15日(周三)。我们将在1月16日(周四)通知入选者。
我们会根据行业背景、经历的相关性和您讲述的参加理由来选择听众,并调节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平衡。在同等条件下,三明治会员优先。
故事沙龙将成为三明治的系列活动,相信大家都有机会参与。我们期待与你相约!
(鸣谢海报设计师Mika)
欢迎关注中国三明治微信公众账号!
只要在添加朋友处输入微信号china30s, 或者扫描上图二维码就可以加上啦。我们每天向大家推送中国三明治网站的更新和活动信息,这样大家就能保持接受三明治网站的最新故事啦!
三明治实验室项目
Sugr Cube的创始人宋少鹏Sean,是一位腼腆的理工男,却对音乐有着狂热的追求。他曾任职于微软亚洲硬件中心,在声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却在2013年离职追梦,他和他的团队做了一款没有按钮的无线wifi音响,并在Kickstarter上完成了5万美元筹款。
覃叩,目前就读于哈佛大学,主修公共卫生管理,每周花40多个小时学习,40多个小时创业,做“羊你个驼”,希望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羊驼产业链的公司,卖羊驼肉、羊驼宴、羊驼纺织品,甚至引进羊驼活体。
“三明治实验室”搜集各领域的创新人才,集中展现他们的新思路、新项目,以及个人成长故事。
Latest Stories
“知识分子之所以存在,就是他们和主流意识是存在一种批判作用的。”蒙志刚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豁然开朗。
蒙志刚是青年油画家。生于1975年,桂林人,现在生活在北京。他2007年在北京798大库艺术空间举办了个展“越建筑越会画”,2013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不进城”。他的画风偏向于对空间的解读和提炼。
1984年的苏州女孩徐内向,是隐藏在苏州最热闹的观前商圈里“城南艺苑”的当家人,曾是“白日梦”青年旅舍的掌柜。2006年她辞职去西藏过了gap year,当了一年多摄影助理,之后辗转北京回到苏州,在30岁前开了一家自己的工作室。这个看似文静的姑娘,一直执着地追求内心的想法
三明治特稿是我们的新栏目,以专题的形式写作第三人称的人物特稿,本文是“生活设计师”专题的一篇,更多的文章可期待我们今年将与“单读”以及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杂志书。
他庆幸自己来自乡村,从小与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时尚摄影圈、拍过时装广告之后,他遵循了自己的内心,将镜头瞄准大自然。
现在的他是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会的公益组织里的生态摄影师,2014年初,他注册了一个叫“野孩子”的网站(www.),是为了提倡父母去培养孩子与大自然的感情。
从一开始拍各种“咆哮式”电视购物广告,到成为剪辑师,最后成为冯小刚的“御用剪辑师”,肖洋的心中还想要做个好导演
这个非电影专业出身的“名剪”说,剪辑师最大的骄傲应该都是能把观众钉在座位上,全片无尿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钟汉良极速前进第一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