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什么时候出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_展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国军工行业就必须改变资源分散的产业布局。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军工企业需要通过并购等手段实现资产整合,增强核心竞争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俄罗斯、西欧等许多国家对国防工业实现大规模调整改革、组建大型军工集团,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在世界性军工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下,1998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实现了重大变革,成立了新的国防科工委和总装部,5大军工总公司改组成为了10大军工集团,向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迈出了关键一步。实现集团化至今以来,军工企业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07年国家先后出台了7项文件、积极推进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基本上确定了股份制改造、引入非公有制经济和发展民品这三大路线。同时,上市公司也加快了资产注入和再融资的步伐。随着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加快,优质的军工资产将会大规模、持续进入上市公司。著名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战略性的增长来自于更加有利可图地利用现存或者扩张中的资源。如果要有效率地经营一个被扩大了的企业,新的战略要求一个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调整过的结构。没有结构调整的增长只能导致无效率。波特所指的结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组织结构,而是一套完善的、系统性的集团管控体系。随着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重组、兼并活动的频率加剧,集团化的市场运作趋势势不可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必然要求我们在集团企业管控能力和认识上有所提高。在集团化运作的过程中,军工企业开始逐步引入先进的管控技术和工具,却发现其应用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失败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军工企业并非真正采用现代的管控方法,经验管控的情况较为普遍,管理水平并不高,陈旧的管理跟不上现代的运营模式。但最深层次的原因是集团公司管控没有真正结合自身实际,特别是军工企业所具有的特定性,缺乏对结合实际的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管控体系。军工企业的管控体系必须兼顾三点要求:符合国有控股的产权制度特征;符合军工行业特征和控制集团管理体制;符合军品民品结合经营模式。结合价值链重新定位业务组合及战略军工企业及下属各业务单位分布面广、同类型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大不相同,自身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使企业在经济效益、资源分配、技术积累等多诸多方面造成了不可比性,在系统内部形成明显的差异性。同时,虽然军工整体行业由于保护主义的存在,各个层次上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但仍未发展形成军工产业链内部需求的协同运作的局面,即军工企业普遍缺乏一种横向体系,以通过内部资源配置来增强下属公司的协同关系。 因此,集团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应按照价值链的理论从战略的高度看待资源整合,寻求利用价值链降低成本和提高效能的方法,打破原有的经营和模式,按照价值链理论重新进行规划,对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定位,以发挥集团公司的协同效应,分享并购重组带来的增值。 为了提升企业战略,战略学家波特提出价值链分析的方法。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表示。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军工企业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一方面,企业可以借此明了自己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以及同一个价值链上其他企业的整合程度所带来的威胁;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探索利用行业价值链达成降低成本的目的,例如改善与上下游的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商关系,可以降低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会使供需双方获益。 对于军工企业来说,可以通过改变其子公司业务单位的行业组合结构、重组业务流程、重新定义业务(如联合或分离业务),以及提供持续经营中的帮助等途径,努力形成经营协同效应,同时在这基础上改变运营机制,提高效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设计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实现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要想实现对集团公司的治理和控制,必须进行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的设计。集团管控模式按照集团对下属企业管控的紧密程度各有不同,主流观点中有三种典型的管控模式,即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运营管控型。 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主要受行业特点、组织规模、发展战略、企业家领导风格等因素的影响。管控模式不同意味着治理方式不同,集团对下属企业业务的参与程度也有所不同。 军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由企业自行,但是在经营方针、政策、生产计划和规划、布局等重大问题上,企业本身无法研究决定,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正是由于军工企业的自主性,决定了在某些领域的管控上必须集权,处于绝对的控制。同时由于军工企业关系到国家的国防机密与发展,在组织管控与人力资源的管控上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也较大。因此军工企业的管控模式必须要兼顾到军工企业的特征,既不能完全简单照搬一般企业的管控模式,也不能采取某一种固定模式对其进行管控。集团组织结构的设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竞争环境、企业战略、业务组合、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管理传统、政府政策、法律规定、集团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等,甚至包括经营者的风格。集团组织模式的确立,将清晰地指明集团总部与下属业务单元的功能定位,组织结构正是这种功能定位的具体体现,反映了资源是如何在内部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通过组织的调整和优化设计,将这些功能和角色在岗位和部门间体现出来,以支持集团组织模式的有效实现。强化核心流程与责权体系的对应关系 组织结构构建起了企业业务流程的骨架,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功能定位及职责。但组织结构本身是静态的,需要通过核心流程和职权体系保障其有效运作。对国内大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来讲,有一个普遍困扰企业的难题,就是很难协调责权关系,有时候权力下放了,但责任却还由总部承担。而总部更多应该将保障性、程序性这些东西控制好,让子公司来具体做业务决策。所以在集团管控体系中,新的责权体系的建立关系到总部与子公司各级层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做到各司其职,关系到企业的活力与创造价值的能力。责权体系和核心治理流程必须相互对照,才能保证流程实现中所需的责权,也被纳入责权体系当中。集团管控的核心不是产权关系,而是基于集团管控的价值创造和效率提升。 梳理和优化关键管理流程,明晰流程中的关键节点、障碍点和控制点,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与权限,明确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由谁负责,谁来拍板,谁来执行。核心流程将组织结构、责权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构成集团公司组织管控体系的一部分,是实现集团公司总部与业务单元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有效手段,能够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对集团公司而言,战略管理流程、预算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财务管理流程是四种最基本的核心管理流程。集团公司需要对核心管理流程进行规划、分析、评估、反馈和调整,以保证核心流程与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相适应,不断提升流程的效率。建设企业文化,营造为战略提供服务的管控环境军工集团的各个军工企业过往更多关注的是资本资产的组合以及产业的选择,以军工集团公司为中心制定新的战略,以战略为基础确定新的管控模式,以期望真正达到协同效应,但往往在新的战略实施、控制方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背后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军工企业文化往往被人轻视了。企业文化应该为战略提供服务、应该制造战略所需要的氛围、人才、环境和制度。一些军工企业并没有脚踏实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推行以责、权、利相结合为重点的经济责任制后,有的企业过分依赖物质刺激,忽视职工政治思想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等、靠、要“的依附经营思想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由单纯“管物”向“管人”转变,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完全走上正轨。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理论指导不足、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缺乏个性和创新、建设效果差、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运行机制尚不完善、责任体系难以到位、缺乏战略思考和决策等问题。企业文化是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表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在员工的价值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上。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要在公司范围内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以代替过去老的文化系统,但现在很难满足公司成长的需要、阻碍公司发展的旧文化。一个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个企业的文化。建立在新形势下的军工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的一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军工企业要在这种巨大变化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战略和使命、必须有先进的企业价值理念予以支持和引导。因此,积极而有效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创新企业文化,是军工企业新形势下管控体系的重中之重。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没有相关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首次规定在【】A.20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首次规定在【 】A.2004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1988年宪法修正案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6.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为你请到的专家
&&&&采纳率:76%&&&
&&采纳率:97%&&&
&&采纳率:88%&&&
&&&&采纳率:25%&&&
&&采纳率:90%&&&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中国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之三
  【摘要】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对于维护农民基本经济权益、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策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建立组织登记和成员名册制度、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出台综合配套扶持政策。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要引导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继续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接机制,总结推广社会化服务典型模式。
  【关键词】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一、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确定,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成为当前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一项重点任务。
  (一)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虽然不断增长,但仍比较薄弱,集体资产经营水平也较低,相当一部分村还要依靠政策支持、财政补贴或者转移支付才能维持基本运转。
  1.资产规模在稳步增长。截至2012年底(下同),全国统计的58.8万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账而资产总额(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2.2万亿元,村均369.3万元,比2011年增长7.6%.其中:流动资产9288.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2.6%;农业资产271.1亿元,占1.2%;长期资产12226.9亿元,占56.1%.与2004年相比,资产总量增长了1倍,年均增幅12.5%.全国农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而积62.0亿亩,其中耕地而积13.9亿亩,草地23.8亿亩,林地18.8亿亩。
  2.地区间资产差异显着。全国75.9%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集中在东部地区,村均670.8万元。16.9%的集体资产在中部地区,村均178.8万元。西部地区资产总额仅占全国集体资产总额的7.2%,村均114.4万元。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村均资产总额均在全国平均线以下。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北京5省市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占全国村集体资产总额的60.5%,村均高达865.4万元。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村均资产仅196.8万元。
  3.资产经营水平比较低。全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均总收入60.6万元,村均总支出41.8万元;本年收益村均18.8万元,资产收益率平均仅为5.1%,若扣除资源性资产带来的土地发包等收入,则总资产收益率更低至1.9%.当年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占总村数的78.4% , 5万一10万元的村占8.9% ,10万一50万元的村占8.1%,超过50万元的村占4.6%。
  (二)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1.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而临新问题的需要。近年来,农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为城镇居民增多,流动人口进入较富裕地区增多,部分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构成日趋复杂。原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集体资产收益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的分配、权益及份额等问题凸显,需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来加以明晰及妥善解决。
  2.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与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发达地区和城镇周边的一些地区乡村行政体制作了相应调整,在撤乡并村和&村改居&过程中,为防比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流失或被平调,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客观上要求有效解决传统产权制度产权虚置的弊端,解决集体经济产权主体模糊、决策独断、流通不畅、分配随意等问题,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
  (三)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东部发达地区引入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来改造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2007年,农业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1.改革形式和目标
  股份合作制是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成员个人,并由改制后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集体资产,经营收益向成员分配,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
  2.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民主决策、农民自愿。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
  二是坚持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把公开、公正、公平精神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
  三是坚持科学论证、规范操作。改革方案要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整个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选择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改革方式,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民的利益关系。
  五是坚持广泛协商、稳步推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必须调动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和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成熟一个,进行一个,不得强迫命令。
  3.改革的主要程序
  一是清产核资。由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联合组成清产核资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而清理核实。区分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分别登记造册。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对得到确认的清产核资结果,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并上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二是资产量化。合理确定折股量化的资产。对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的折股量化范围、折股量化方式等事项,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三是股权设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股权设置。原则上可设置集体股、个人股。集体股是按照集体资产净额的一定比例折股量化,由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资产,集体股所占总股本的比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设立集体股。个人股按集体资产净额的总值或一定比例折股量化,无偿或部分有偿地由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享有。
  四是股权界定。股份量化中股权分配对象的确认、股权配置比例的确定,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外,应张榜公布,反复协商,并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民主讨论,经三分之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后方可实施。
  五是股权管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户(人)的股权确定后,应及时向股东出具股权证书,作为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凭证,量化的股权可以继承,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但不得退股。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
  六是收益分配。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按其成员拥有股权的比例将收益分配到人;年终财务决算和收益分配方案,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公共开支费用和股东收益分配的具体比例由董事会提出,提交股东大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七是监督管理。及时制定股份合作组织章程,实行严格的财务公开制度;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作用,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业务指导,开展审计监督管理。
  4.改革的地方模式
  一是全而推进模式。针对农村数量少、集体资产规模大、城镇化水平高的特点,以北京市为代表一些地方采用全而推进模式开展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拥有集体净资产的乡村都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没有集体净资产的村要做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劳龄统计和清产核资等基础性工作。截至2012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革的比例已达95.6% , 320万农民成为拥有集体资产的股东。
  二是立法先行模式。为适应村数较多、集体资产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不平衡的特点,以广东、浙江等为代表的东部发达省份,采用立法先行模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广东省人民政府2006年发布《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通过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颁发组织证明书,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地位问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07年修订《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规定村经济合作社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营业执照。
  三是&三村改制&模式。这种模式以湖北省为代表,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甘肃等中西部地区,这些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普遍不发达,城镇化整体进展较慢。2006年,湖北省以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以下简称&三村&)等城镇化进展比较快的村为改革对象,制定了明晰产权、盘活资产、统筹城乡的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三步走&战略。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27个省份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3.2万个村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占全国总村数的5.3 %.其中有2.4万个村完成了改革,量化资产总额3618.6亿元,设立集体股东9.4万个、社员个人股东3403.9万人,累计股金分红812.8亿元。
  (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而临的问题
  1.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界定不清晰。因成员资格不清晰而引发的征地补偿费、集体收益分配纠纷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成员资格界定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各地在成员资格界定工作中也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
  2.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争议的法律地位,但因我国至今没有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而的专门法律,致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法获得法人地位,无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无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无法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除广东、浙江、江苏等少数地区以地方性立法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改革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予以明确外,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处于&有实无名&的状态,难以正常参与市场竞争。
  3.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权能不完整。一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完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土地只拥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没有处分权。二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受到严格限制。除兴办乡镇企业、村民建设住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外,农村集体土地不能进行建设。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股份处分权受限。产权制度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持的股份可以继承和内部转让,但不能用于抵押,不能对外转让,也不能退股提现。
  4.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政策性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担负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经营农村集体资产责任的同时,还承担了为农村基层提供公共服务、负担部分公共事务管理经费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政府部门的角色。但是,目前中央层而尚未出台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惠扶持政策,地方层而也只有少数省份出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大部分地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
  (五)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思路和措施
  1.改革思路
  一是明确目标。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要求,稳步推进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市场化、股份化、实体化。
  二是健全机制。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利益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产权运行体制。
  三是重点突破。将撤村建居的村、城中村、城郊村、集体净资产规模较大的村列为改革的重点。指导改革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运营质量,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2.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指导各地健全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等制度,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支持各地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
  二是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在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审慎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原则、认定程序和具体办法。
  坚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农民群众认可和满意作为界定成员资格的唯一标准。
  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法规规章。
  三是建立组织登记和成员名册制度。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管理,指导各地探索建立组织登记制度和成员名册备案制度,明确登记程序和登记主体,将集体经济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量化资产、成员名册、业务范围等事项登记备案,统一命名规则,颁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构建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是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调研,总结地方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成员资格、组织机构、资产管理和法律责任等问题。
  五是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或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六是推动出台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开展专题调研,总结地方经验,推动出台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鼓励各地建立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对&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给予支持。引导各地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税收减免或返还制度,专项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建设。
  二、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培育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
  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
  (一)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大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明显进展。
  1.服务主体&多层次&格局基本形成。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乡镇五级政府公共监管服务机构,目前,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经营管理等系统共有县乡两级公益监管服务机构15.2万个,人员约83万人。服务领域已拓展到农技推广、土肥植保、加工、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促进水利设施建设等方而的统一服务功能有所增强。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等领域涌现了大批农产品加工、购销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农业企业,农户产前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后销售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各类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全国已建成农业部定点市场776家、批发市场约4500家,大中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有70%通过批发市场提供。
  2.服务内容&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11年,全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总数达到17.1万个,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7848个;全国共有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511.7万户;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总收入达4509.1亿元,其中农机化田间作业收入、跨区作业收入分别达到1602.6亿元、200.4亿元,农机化服务实现利润1728.1亿元。各地涌现了在协会或合作组织基础上的专业机防队、专门统防统治公司、以基层组织或农村能人为主体组建的统防统治组织等三类主要防治组织,形成了承包防治、代防代治两种模式。目前全国在工商、民政部门注册或登记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达2.5万个以上,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日作业能力8000万亩以上,2011年实施统防统治而积达6.5亿亩次,主要粮食作物覆盖率为15%.全国户用沼气池总量3997万户,各地探索出了专业合作社型、协会统领型、公司经营型、个人领办型、社会公益型等多种沼气后续服务模式,沼气户平均覆盖率为65.66%.全国已有800多个县(市),13000多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村有信息员、乡镇有服务窗口、县市有流转大厅的流转管理服务体系。
  3.服务机制&多形式&格局基本形成。黑龙江克山多种主体组合模式:通过村集体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整村推进组建合作社,提供统一服务;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户;农村能人依托农机合作社,吸引农户以资金或土地折资加入等方式实现了多主体参与、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浙江平湖信息平台对接模式:在农经局设立办事大厅,将原来分属各部门农技110、专家直通车、农机作业资源信息平台、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等进行全而整合统一运行维护,用于服务供需对接,由3个服务团队支撑提供服务,分别是由农业政策、粮油、农机、畜牧兽医、海洋渔业等7个专业服务组组成的农技专家服务团队,由全市1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吸纳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由237家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经纪人、规范化农资经营店、乡村兽医人员、农机作业手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人员加盟组成社会化服务团队。
  湖南衡阳专业化服务模式: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水稻生产的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在常宁、衡东、衡南等县(市)开设了4家县级子公司、100多家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领办了农机、种植、专业化防治等3个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需求开展个性化为农服务。形成了在土地流转较困难、农民经常外出打工的地区开展土地托管全程服务,为部分常年务农成为习惯但生产效率又十分低下的农民提供菜单式服务等服务模式。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而临的突出问题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虽然基本形成,但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三方而制约因素:
  1.服务需求多层次。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分散经营普通农户,也有专业大户,还有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由于它们生产规模不一、水平不一,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不尽相同,导致它们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关注重点的内容不一致。据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普通农户最关注产中技术辅导服务,专业大户最关心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社最需要资金帮扶,农业企业最需要产品营销服务。同为动物疫病防控服务,不同的畜禽养殖模式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需要养殖场防疫制度、免疫程序、疫病监测、抗体监测、疫病信息预警等;对于散养畜禽养殖,需要强制免疫和常规疫病的免疫服务,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统一的公共服务。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服务需要的多层次,客观上增加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服务的难度。
  2.服务机制不完善。服务需求的多层次对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对接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源于公共部门条块分割,自上而下的技术、信息、物资、资金、供销等方而的服务都是沿着各自独立的系统与农业生产领域发生联系,比较分散,互不联系配套,现有的服务平台各自分治,供求信息不畅,影响了服务的整体效益。如农机手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真实J哇、时效性不高,极易出现一处机具扎堆没活干、另一处农地农时已到却无机具的状况,影响了农机跨区域作业的顺利进行。
  3.服务领域有欠缺。目前多数服务组织功能比较单一,往往注重产前、产中服务,忽视产后服务,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以及农业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仍然比较缺乏。特别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萎缩状况。自1997年以来,金融部门大规模撤离农村市场,一般行政村已无任何金融网点,乡镇一级唯有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仅有20%的农户享受过贷款服务。尽管2011年国家又解决了616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网点覆盖问题,但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仍有1696个。由于农业保险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性,商业保险机构对涉足农业领域积极性不高,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发展长期滞后。据测算,全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农业GDP的2.3%,而美国约占12.7%
  (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思路和措施
  新时期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农民基本权益为准则,以强化公共监管服务机构为依托,以鼓励经营性组织参与社会化服务为支撑,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为切入点,以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加J决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机构要着力在创新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为广大农民提供普适性、基础性、公益性服务,在保障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方而发挥重要作用。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培育壮大经营性服务组织,通过市场监管提升其服务质量,使经营性服务组织发挥适应市场需求特点,提供灵活多样、优质高效的服务,成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引导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坚持&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原则,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鼓励专业化服务公司、动物诊疗服务机构等多种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经营服务主体并保障其合法利益与适度盈利空间。如对培训、农机、统防统治等应该政府补贴、由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要因地制宜制定政府补贴标准,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牧保险服务和相关培训业务等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等统购统销行为免征增值税,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提供浮动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建立健全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管理的配套法规和政策。规范服务市场秩序。推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行服务合同标准文本,维护服务购买者的合法权益。如对培训、非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免疫服务、统防统治、农机服务、采收、包装、冷藏等服务领域制定相应服务要求和标准,对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人员的资质、操作规范、收费等制定统一标准,实现服务的标准化,防比恶意竞争服务价格、垄断服务市场、影响服务效果、加重服务成本。加强服务组织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业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平台、共享查询平台以及守信失信发布平台,实现对服务组织信用体系的长期实时跟踪管理,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数据信息监测统计。
  2.继续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在公共监管机构抓紧建立服务人员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公共监管队伍,规范人员上岗条件;全而推行以公益服务人员包村联户(合作社、企业、基地等)为主要模式的工作责任制度,逐步形成服务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公益性服务工作新机制;建立公益性服务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单位、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服务人员的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评结果挂钩。在财政投入上,建立&地方养人、中央和省级养事&的农技推广投入机制,即在县级财政保障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的情况下,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经费的主要投入,保证乡镇农技人员能够切实履行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职能。对乡镇农技推广的具体投入,中央财政可以参照各地的种养规模、服务绩效等指标测算,落实到每个乡镇机构和每位乡镇农技人员身上,把中央财政对农技推广的投入落到真正用钱和真正干活的人身上,保证资金的投入质量和使用效率。
  3.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接机制。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并存,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迫切需要整合现有的涉农服务平台,在县级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理顺公共部门条块分割体制,将技术辅导、农产品营销、农资供应、土地流转、农机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务统一纳入服务平台,由农业社会化服务主管部门监管,由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操作运行,农业经营主体可通过电话、来访等方式向平台发布服务需求信息,公共监管机构是平台服务团队重要支撑力量,农机服务队、农资供应企业等社会服务组织可通过加盟方式加入服务团队,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可以有效沟通服务供需信息,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在农产品营销等服务对接不顺畅的领域,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以及周末菜市场等直供直销对接模式。
  4.总结推广社会化服务典型模式。在领导重视、服务基础较好、经验带有普适性的县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发现总结基层实践经验,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比较好的县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摸索建立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充足,供需对接顺畅,服务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目标。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资连锁企业+农技专家+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研究分析创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破解方式,提出可供推广借鉴的典型模式,并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
------分隔线----------------------------
学者论点(姓氏笔画排序)
合作社名录(按笔画排序)
您是如何找到本网站的?
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
其他网站的友情链接
通过本中心老师介绍
通过微博微信的推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