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假如我是一名律师你是律师

其它关键字
作 者 推 文
[收藏此章节] [下载]&&
假如你的心是一片海
  生活还在继续,叶野依旧放纵自己过着快乐的日子,看他认真的姿态。。abd815286b  和同事约好一起吃晚餐,都到了餐店门口才发现手机居然留在办公室里没有带,只好折回去拿。  到了公司所在的楼层,远远地只看见从他办公室里传来的光源,心里一阵温暖。只要能看到他,就是一种幸福。。51ef186e18dc00c2dc5《》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他真的是很在乎这个案子吧,到现在还在加班,而且已经连续几天了。轻手轻脚地到自己的桌子上找到手机,塞进包里,却听见异常的声音。。9183《》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你真这么想?”是搞笑老板的声音,可他的语气听起来一点也不开心。也难怪,当老板的还留到现在,火气肯定小不到哪里去。。248ee《》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可是听到下面的话,她再也笑不出来,只好让翘上去的嘴角僵在那里。。d  “对,那你要我怎么想叶野?”他的声音很冷冽。。642e92efbb53e1e1b  “你知不知道她喜欢你?”。598b3e71ec378bd8《》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她喜欢我?哼!”他冷笑一声,接着说:“知道又怎样,不知道又怎样?”  “我就说,几乎每个人都看得出来,你怎么可能这么迟钝,原来是装的。”  “那跟这个案子无关。”。f73b76ce8949fe29bf《》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你脑子里除了案子还有其它的东西吗?你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直避免她接触这个案子的核心内容,是吗?你怕她背着你将这些资料泄露给她爸?”。6faa  “对,我就是这样想的。这个案子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必须要帮陆裳取得自由。”  “然后呢?跟她重新开始?”。f2fc《》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是。”他的声音很坚定。。c74d97b01eae257e《》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陆裳?这个女人对他来说好象很重要?她自嘲地想,腿却开始颤抖。。25ddc0f8c9d3  “所以你就可以不顾叶野,亏得她这么相信你,从来没有怀疑过你。你知不知道,她其实早已经通过司法考试,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你,她现在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律师。真不知道那个笨蛋怎么会看上你?她放弃在自己父亲事物所里大展拳脚的机会,窝在你后面给你打杂,你却这样对她,不爱她也就算了,居然还怀疑她。我真的替她不植,我也没有想过你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后面的话,叶野已经听不下去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样走出大楼的,盲目地在街上走。华灯初上,尘世里的喧嚣声鼎沸起来,人来人往中,忽然一切都好象失去了意义。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对他来说竟是这样的。。692f93be8c7a41525c0baf20《》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她一直以为爱情不能勉强可感情可以培养,即使不爱,当个可以陪伴信任的人也好。连这,也成了奢望。。5ef698cd9fe1c15af3b160《》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林路,假如你的心是一片海,那我就是一尘埃,惹不起你的任何波澜,是不是?  是不是?我就跟路上与你擦肩过去的甲乙丙丁一样,都是不相干的人?。  。fa14d4fe2f19414de3ebd9f63d5c0169《》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2e65f2f2fdaf6c699b223c61b1b5ab89《》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插入书签 
手机网wap.jjwxc.net支持二维码阅读
↑返回顶部
第3章 假如你的心是一片海
作 者 推 文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描述您我想問你假如是女方起訴男方,會得到些什麼?_?要咨询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请描述您我想問你假如是女方起訴男方,會得到些什麼?_?要咨询
广东-广州&06-10 11:46&&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1)
请描述您我想問你假如是女方起訴男方,會得到些什麼?_?要咨询的问题……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广东-深圳]
109197积分
回复时间:
要具体分析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南昌市
江西景德镇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最佳律师解答
(张朝辉)()&
(张书正)()&
(李先祥)()&
(张朝辉)()&
(李建成)()&
(郝孝伟)()&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6861
人气:62501
人气:54404
人气:34464
人气:9309
天津 红挢区
人气:9753[转载]专题阅读:《诗经&氓》赏析之比较阅读&马茂元&赵齐平&傅道彬
&&&&&&&&&&&
《氓》赏析& &作者:马茂元 赵齐平
  《卫风·氓》叙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痴情女子负心郎,诗人们曾千百次地用以作为创作的题材;然而今天我们读着这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时代的遥远、题材的习见而厌倦。诵读之中,仿佛仍能听到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仍能看到她那哀伤坚贞的感人形象。一首诗歌,何以能具有如此强大的、不朽的生命力呢?
  近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无论是创造艺术的艺术家,还是欣赏艺术的观众,都只需要普遍与特殊,或则说得更精确些,都只需要特殊化的普遍,即全归结和集中到一种独特心境的表现上那种普遍的艺术活动。”(《美学纲要》第二章)克罗齐把这种能表现普遍的独特心境称之为“直觉”,直觉是每个人在一定情境中的心境和情感的表现。如果我们舍弃克罗齐在认识论上的本末倒置的唯心主义立场,将直觉视作激于现实而产生的,真实的不加矫饰的勃生的感情,那么这段话正道出了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包括《氓》之所以成功的第一义谛。《氓》的作者并没有任何文艺理论作为指导,他只是将即时即地(一定情境)所触发的忆念与感触(独特心境)一一写来。潜在意识的顺次涌现,感情节奏的自然起伏,衍成了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塑成了主人公浮雕般具体生动的形象。其寓神理于自然的艺术胜境,足以使后世的一切大手笔叹为观止。正由于《氓》产生于文艺创作的素朴时代,因此它的杰出的艺术成就,就更能启发我们去深入领会创作论中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作者主观意识,或称“独特心境”,在文艺创作中的重大作用。
  全诗共六章,情节很简单,少女为一青年男子所追求,终于结成了夫妇,尽管她甘贫操劳,三年如一日;然而色衰爱弛,最后仍逃脱不了许多弱女子共同的命运──丈夫变心。这首诗,就作于归途之中。
  后人可以从这首诗中分析出许多结构与修辞上的匠心来。它并不是平铺直叙事件经过。显然,三、四两章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是女主人公在三年婚嫁生活中所得出的痛苦的经验教训:“作为女子,千万不能沉溺于男女的情爱之中。男子沉于情爱,还可以自我解脱,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间,就总是不能自拔!因为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纵其心欲而无所拘忌!”围绕着这一主旋律,前此一、二两章,写了当初男子求婚,女子于归的可宝贵的甜蜜回忆。后此第五章,又追溯了婚后三年女子不暇的操劳与不幸的遭遇,结末第六章,发为浩叹。这样围绕着主题,前后分成了两个鲜明而强烈的对照,一是男子前后态度的变化,“三年前他来求婚时,面带着嗤嗤然的敦厚的笑,还玩了一个可爱的小小花招,他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却是来找我商量婚姻大事”。然而三年之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的欲望一旦达到,就变得如此不仁和凶暴。二是女子际遇与心情的对比,“三年前,我深感于他的爱恋与诚意,曾有过多少美好的憧憬与苦乐相融的梦。他来得匆忙,连媒人也未找好;我送他过了淇水到顿丘,约他秋天再来结同好;我登上颓垣将他归来的车儿望(复关,回车。关,车厢。参看高亨《诗经今注》注。),不见车来,我涕泪汪汪,一旦车来,我又是说来又是笑”;然而三年后,“尽管我担当了一切的辛苦与操劳,我早起晚寝,不分今日与明朝。谁知到头来,他却翻然变脸!”这种强烈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那男子凶暴不仁的性格与女子善良温厚的品质,从而激荡起人们的无比同情与义愤。
  然而上述分析,总是隔了一层的,设身处地体味一下女主人公的特定情境,就能感到这种看似精心的结构与修辞,其实是她潜意识最自然不过的流露。
  这首诗中有三处提到淇水,首章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四章之“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六章之“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三写淇水正为我们提示了女主人公思绪的轨迹。作为弃妇,她的心情悲痛而又惘然,人处于这种心情之下,所产生的忆念,往往是由近边的景物唤起的,这在心理学上称作“暗示”。“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是弃妇归途中的实境,当年初议婚约时,她曾“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正是渡过了淇水,他们才订下了“秋以为期”的誓约,也才有了以后的一切。淇水,是她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因此诗人很自然地从涉淇订约为中心的初恋的回顾,开始了她的歌唱。涉淇订约后经过焦心的盼望,终于盼来了行媒迎娶的归车,“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是涉淇订约的自然延展,是他们爱情的高潮,欢乐的顶峰,然而同时也是以后三岁为妇不幸遭遇的起点。正因为这是欢乐与痛苦的交点,所以回忆至此,诗人万箭攒心,不可压抑地迸发出了三、四两节的痛苦呐喊:“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当初那达于顶峰的欢爱,原来是这么不可凭依!可见在回忆中插入的这两节抒情议论,并非诗人自觉的巧思结撰,而是意念感情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看来这是布局上的跌宕之笔,其实这是奔腾江河的自然曲折,所以虽然曲折,却更具有澎湃汪洋的力量。
  这里可以讨论的是三、四两章起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个对比性的托兴。为什么诗人这里不用其他景物(比如用“桃之夭夭”),而偏举桑叶?我们以为桑树应当也是弃妇归途中所见的实物,以实景起兴的例子,在《诗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都是以眼前实景为发端起兴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弃妇归返涉淇时所见到的河岸上桑树的实际形象(《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可知淇上确实有桑林。),(所以下面又紧接着写道“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而由此暗示,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对比联想”,又回忆起行媒时,“桑叶沃若”的景象(这样说似乎与“秋以为期”有矛盾,其实是合理的,首章虽说“秋以为期”,但是二章又云“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可见这男子并未按约于秋日遣媒来迎,而女子有过一个时期的焦心等待。正式行媒,很可能拖到春季。《礼记·月令》“仲月三月,立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高禖.”传曰:“立鸟燕也。燕以来巢,室于嫁娶之家,媒氏以为候也。”可见先秦时以为行媒宜在春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的男子,应当是遵从这种习尚的。)。淇水之畔,桑叶现时的黄而陨与忆念中的“沃若”润美所构成的触目惊心的对照,使得弃妇自然地取以为三、四段的起兴,所以能一气贯下,其势正与汤汤淇水浑融为一,荡人心魄。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是爱情由盛而衰的象喻(用欧阳修说),因此由叶落的黄,又自然转入了婚后三年不幸生活的回忆。在这一节中“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两句尤可玩味,第四章前半是回忆婚后之不幸,而“兄弟”两句则是女子返渡淇水时所预想的到家后的情景,这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休归途中预想到“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出于同样的心理状态。由回忆到预想的跳跃,只有在弃妇返归的特定情境中方会出现,是潜意识在此诗中主导作用的又一鲜明表现。往事不堪回首,前程又复可畏,至此这女子不禁发出了“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哀叹,而最后第六章十句又正是想到这种进退维谷的困境时烦乱心情的自然延展:“像这样下去,即使与你白首到老,只怕更增加我的哀怨。淇水还有个岸,河岸还有个边(隰,低湿的地方,此解河岸。闻一多云隰当作湿,指漯河,卫境中又一大河,恐非是。由河及岸,由岸及边,是连贯一致的。),我的怨愁又何时能完?温存的言笑,旦旦的誓言,还在我眼前,又何曾想到竟一朝反悔;既然你反悔了呵,那就不必再苦苦追思,过去了的一切,也只有一丢了事……”诗人至此,已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只有那无声的哀思,在引动着读者对女主人公后来遭际的担心与关怀。
  诗是需要反复诵读的,前析女主人公的感情起伏变化,可从本诗的音乐节奏中去体味,诗的首章,音调于缠绵中带有渺远之韵,平顺中微见恻然之感,读来似闻话语絮絮,这正是诗人刚回到久远的往事忆念中惘然若失的心声。回忆的逐渐深入,使她逐渐忘情,诗的节奏渐趋热烈而亢扬。然后乐极生悲,触物伤神,从美梦中惊醒,三、四两章长歌当哭般的呼号,又显示出诗人对一去不复返的已往情爱的深重痛惜与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于是更变为五章前半的急调促弦,从中似可闻历数切责之声。至此回忆已尽,想到前途茫茫,从激奋中落入空虚,故音节又急转直下发出五章末的哀叹,并衍为六章的一片如泣如咽之音。“诗言志,歌永言。”全诗节奏的这种起伏,扬抑曼促变化,正有助于我们理解《卫风·氓》是女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心境的自然发展。
  《氓》的杰出的艺术成就,形象地说明了作者为环境所促发的意识流、感情流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这并不是说,诗作是纯主观的产物,《氓》中女主人公的这种“独特心境”,既是被弃归返,重涉淇水,面对枯桑的具体环境所引发的,更是古来无数同类妇女呼声的反映。她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实际上是过去时代以经济支配权为基础的男子在婚姻上的支配权所造成的(参考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二章)。所谓一定情境正是上述具体的与一般的,或者说特殊的与普遍的两方面的结合。《氓》的艺术成就,既说明了克罗齐所论“创作中的一定情境中的独特心境”有相当的合理性,又有力地驳斥了他把创作的原始归结到独特的心境(直觉)的唯心主义立场。从对《氓》的分析赏鉴中,可以进而理解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文艺理论,我们应当取慎重的扬弃态度。
  《氓》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它的写形传神,自然焕美的语言特色,它的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使之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已有不少同志论及,就不再赘言了。
作者:马茂元(1918--1989),字,文学研究所教授。人。193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安徽省教育厅编审、秘书。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唐诗、楚辞研究。著有《古诗十九首初探》、《晚照楼论文集》,编有《楚辞选》、《唐诗选》。
赵齐平,四川崇庆人。195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55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去世。生前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中国儒林外史学会理事。著有《谈谈〈三国演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宋诗臆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等。
&&&&&&&&&&&&&&&&
至于顿丘&&作者:傅道彬
每次来到河南,总会想起一个地方,这就是顿丘。对顿丘的向往,源于《诗经·卫风·氓》中那段著名的诗句:“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氓》被选入过高中教材,也是各类《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作品选》等选取的经典篇目,可以说这是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现代中国人大都熟悉的诗篇。诗篇中那个纯情的卫国少女在付出一片深情之后而被遗弃的命运,曾经无数次打动过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热恋中的卫国少女不辞路远,而将心爱的恋人送过了淇水,来到了顿丘。每看到此,常常发问,顿丘何在?痴情少女钟情的蚩蚩之氓,是顿丘人吗?
  2008年7月去河南鹤壁参加“淇河文化研讨会”。会散了,代表们纷纷离开,而我坐的返程列车却是晚上的。还有一个白天的时间,何不趁机寻找那个叫顿丘的地方。便约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姚小鸥先生,去寻访一下顿丘故地,同行的还有小鸥兄的研究生王克家及《鹤壁日报》的总编姚菊泉女士。河南有两个顿丘,一个是汉所置顿丘县,三国曹操还做过顿丘令,在今河南清丰县,属濮阳;一个是《诗经》中的春秋卫邑顿丘,即《诗经》的“顿丘”,在今河南省浚县,属鹤壁。清代嘉庆年间编撰的《浚县志·古迹》云:“顿丘有二:一在黄河故渎之东,后魏景明年间置,今清丰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顿丘城是也;一为古顿丘城,在浚县境之古顿丘城,即《水经》之顿丘也。”《诗经》的顿丘,是属于古顿丘城的。《诗经》的顿丘,紧邻淇水,显然不是河南清丰的顿丘。《氓》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卫国国都朝歌,无论她怎样痴情都不可能越过黄河而将“氓”送到百里之外的濮阳城西的。《诗经》中的顿丘,应当就在淇水之畔,就在离朝歌(现淇县朝歌镇)不远的地方,即《水经》的顿丘,是属于古顿丘城的。
  《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下》记:“顿丘,一作敦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浚县西。《诗经·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110页)可是“浚县西”实在是一个范围宽广的地域,还是语焉不详。倒是当地一位对淇河文化感兴趣的王革勋先生的一篇《千古文明话淇河》的论文,说出了准确的方位:“浚县蒋村的顿丘城,位于古淇水南岸,以《诗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而名扬中华数千年,是齐、晋、赵、卫的交通重镇。”[《淇河文化资料汇编(一)》内部资料)]虽然标注已经明确了,而寻访顿丘也颇费周折。
  带我们去的司机,就是浚县人,自然熟悉这里的地理。而当我们曲曲折折找到蒋村的时候,村民却告诉我们这里是大蒋村,真正的蒋村在屯子镇,当地人叫小蒋村。之所以有大小之别,是因为小蒋村人是从大蒋村迁移而来。沿着宽阔的乡间柏油路,车子走了不到十公里,就到了屯子镇,我们把屯子读成tunzi,而当地人古音犹存,读得重,称为dunzi。镇里人告诉我们,只前行二三里就是蒋村了。
  可是到了蒋村,并没有人知道有顿丘城的存在。我们以为知道顿丘的人,应该是当地的老人,于是问遍了路边乘凉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但老人都说根本没听说过有什么顿丘城在。小鸥兄更是走进了不少农家,连村委会也去过了,也没有人知道。这让我很着急,会上发的资料里明明写着顿丘城就在蒋村,为什么当地人一点都不知道呢?为了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我甚至和路边的老人开起了玩笑:“你这村里有个叫氓的人吗?”老人认真地追问:“氓?啥样个人?姓个啥?”“爱笑,蚩蚩地笑。不知道姓啥,活着的话,已经好几千年了。”“几千年了,那往哪知道啊?”老人浓重的河南乡下话,诚恳而动听。小鸥兄看我还有闲心开玩笑,便急匆匆地拉了我走。在村外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上,遇到了一位骑摩托车的青年,倒是这位青年说得清楚,他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田野说:“从屯子镇到蒋村这一带都是顿丘,没啥看头了,啥也没有了。”
  当我们重新返回蒋村时,路边一位做手工的妇女说:“恁不是找顿丘吗?我家老头知道。他刚从田里回来。”热情的大嫂还找来了她的丈夫蒋廷保,一位五十五岁的农家大哥。蒋大哥迟疑了一阵后,还是把我们带到了村西边二百米的一片田地上,他指着一片茂盛的庄稼地说:“这就是顿丘遗址,地里尽是砖头瓦块。”功夫不负有心人,顿丘终于找到了。
  顿丘遗址位于善化山下,放眼望去,沃野十里,满目葱翠。走进田里,细碎的瓦片、砖头,俯拾皆是,散发着古老文明的气息,述说着往日的辉煌与繁荣。走进田野深处,有季节河冲刷的痕迹,形成了一米多高的冲击断面。断面显示着文明的层层积累,有周代的筒瓦、战国的瓦当、汉代的青砖,小鸥兄还找到了一块汉代砖雕,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一层层地累积着早周、周代、战国、汉代的历史文明遗迹。昔日繁华热闹的顿丘城,已经归于沉寂了,连废墟也已经消逝了。彼黍离离,草木深深,掩映着人类从远古走向现代的历史足迹,只留下些许残砖断瓦,挣扎地叙述着往日的繁荣。这曾经是一座历时久远美轮美奂的古老城邑啊!卫国国都朝歌与顿丘之间不到二十公里,当年深情的朝歌少女就是越过了淇水,将氓送到了顿丘城来。
  淇河发源于山西,东流经林州市和鹤壁市,再折向南流,至淇门附近入于卫河。现在的淇水流经河南的淇县和浚县之间,是淇县与浚县的分界线。朝歌在淇县,顿丘在浚县,两地之间尚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而春秋时代的淇水与顿丘更近。淇水历史上曾发生过改道的现象,史念海先生根据《水经注》的有关记载考证,蒋村一带包括刘庄、张贾店、瓮城、余营、东王村等村庄,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大量的“白蚌壳的粗砂卵石层,而且埋藏的深度都大体相当”,把这些村庄连成一线分明可以看出这里就是淇河故道(史念海《河南省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历史研究》1984年2期)。
  顿丘之“顿”,与现在“屯子镇”的“屯”字,当是一音之转。春秋时代的顿丘,应当包括现在的蒋村与屯子一带,面积是相当广阔的。顿丘一带,还有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历史遗迹。《山海经》在提到颛顼的埋葬之地时,均言颛顼死后葬于鲋鰅山,也写作“附禺”“务禺”。其实,三山是一山而异名,是三种不同的写法。杜佑《通典》释“顿丘”曰:“鲋鰅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今名广阳山。”而马世之先生撰文认为,广阳山得名是因该山位于顿丘广阳里而得名,“古顿丘在浚县西北5公里的屯子镇蒋村西200米”(马世之《颛顼活动地域地理新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3期)。顿丘历史上更是繁华的商业城邑,《史记·五帝本纪》谓舜:“就时于负夏”,司马贞《索隐》引《尚书大传》云:“贩于顿丘,就时负夏。”《索隐》谓“就时”:“若言乘时射利也。”即根据季节不同,价格差异,在各地奔走贩卖,以获取经济利益。关于舜的经商活动,《帝王世纪》云:“帝有虞氏,……始迁于负夏,贩于顿丘,债于传虚。”《尸子》的记载更为详细:“顿邱买贵,于是贩于顿邱;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顿丘一带物价较贵,所以虞舜便从物价相对便宜的传虚买了货物到顿丘贩卖,虞舜曾是一个机敏的商人。这里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一般说来越是生活富裕的地方也越是物价相对较高的地方,由此可以想象,顿丘一带曾有的商业繁荣、生活富足。远古的顿丘,一时间交易频繁,商贾云集,曾吸引过赫赫有名的虞舜,也是许多人淘金和追梦的地方。
  这里就可以考证那位来自顿丘的头脑活络精于算计的蚩蚩之氓的文化来源了,他就是来自有着商业传统的顿丘城,是往来于朝歌与顿丘之间的商人。朝歌与顿丘之间虽然相距不远,也就十几公里的路程,但这是两个城邑:一个是殷商故地,是卫国的国都;一个是历史名城,繁华的商业城邑,这不仅给往来于两个城邑之间的商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商业利益,也给朝歌少女与顿丘青年商人的情感爱恋创造了机缘。以前多种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都把“氓”看做偶尔搞一点小商小贩活动的乡下人,实在是对氓的身份的误解。无论是氓,还是《氓》中的“我”,都是城邑中的贵族,其中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是城邑青年贵族的故事。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读诗应该讽咏涵濡,可是如果所谓涵咏仅仅是语词的吟咏,而缺乏足够的风物地理的实地考证,无论怎样细密,那都是远远不够的。站在古顿丘城的遗址上,遥望十几公里之外的朝歌,忽然对这首诗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春秋时代是典范的城邦社会,中原大地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邑,朝歌与顿丘不到二十公里的路程,就有着风光各异的城邑。城邑间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往来频繁,贵族们坐在车子上,马鸣萧萧,旗銮声声,穿梭于奔走于各个城邑之间。这些来来往往的贵族,有思想家,有政治家,有军事家,也有商人。在这样频繁的往来中,传递着思想,推进着文明,追逐着霸业,也提升着精神品格,由此形成了春秋“文化轴心时代”的一道壮丽的文化景观。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曾有过如此非凡的旅行。像晋文公重耳、郑子产、鲁叔孙豹、孔子等,都曾远游四方。艰苦而浪漫的旅行,一方面他们遭受了生活的种种挫折与磨难,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获得了意志的磨砺和锻炼,由此增长了见识,宽阔了胸襟,而拥有了被称为“天下”的独到目光。
  在往来的春秋贵族中,也有看起来不那么崇高、不那么伟大的人,他们不会心怀天下,不会心系苍生,而只是想获得一点世俗的利益,以求生活的富足与安康,而这却也是历史进程中最基本的普通的也最不可忽视的力量。例如“氓”,他往来于不同的城邑间,以布贸丝,对人露出讨好的蚩蚩的笑。正是这样的往来,不经意间促进了交流,促进了发展,也让不同城邑的青年男女有了相识的机会,有了爱恋的机缘。
  如果“我”与“氓”之间的爱恋不是以悲剧结尾的话,他们的爱情完全是值得赞美的具有现代爱情意义的婚姻。首先,这是以城邦经济交往为背景发生的情感恋爱。“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在“抱布贸丝”的商品交易中,氓总是露出让朝歌少女感动的灿烂笑容。这里的“布”,不是布匹,不是原始的以物易物,而是货币,是成熟的以钱购物的商品交易活动。毛传谓:“布,币也。”郑玄笺曰:“币者,所以贸买物也。季春始蚕,孟夏卖丝。”尽管贸丝仅仅是手段,流行的注解也认为这里表现了氓的精明世故与老谋深算,也有的说他一开始就居心不良。其实,即便现代找一个借口接近自己心仪的女孩,或是借书,或是看戏,或是雨中送伞,或是雪里问寒,都算不得什么老谋深算,更算不上用心险恶,而只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原谅的,甚至想起来让人会心一笑的小聪明小伎俩。朝歌毕竟是国都,纺织业发达,能生产出华丽的丝绸来,让顿丘等地的商人们觉得有利可图,促使了交换,也为氓接近朝歌少女制造了口实。这至少反映了当时城邦的成熟与发达,反映了商品交换和人际交往的活跃与频繁。《氓》中的爱恋是以城邑社会及其经济活动为背景的。他们是在商业交往中结识的,而他们最初的爱情却没有什么功利的色彩,完全是青年男女之间的天然吸引,从这里可以想见当时城邦社会青年男女交流的自由和情感的浪漫。其次,这是一场深刻而自由的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许多流行的《诗经》翻译本都把“氓之蚩蚩”译成了“那个家伙笑嘻嘻”,这是一种误解,“我”对“氓”有谴责有埋怨,但即使如此,她回忆起恋爱的岁月仍然是美好的留恋的,而不是全面的否定,他最初的留在嘴角的笑容仍然是灿烂的富有感染力的。所以《毛传》解释蚩蚩是“敦厚貌”,而《韩诗》释为“美貌”,比起朱熹《诗集传》解释的“无知之貌”,更符合《诗经》的原意,符合当时的社会真实。“我”与“氓”之间,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而是自由结识,自由恋爱,所以她才说“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而在这场自由的婚恋中,主人公的火热至诚让我们至今感动不已。“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顿丘与卫都朝歌之间有近二十公里的路程,痴情的少女竟然越过淇水将心爱的商人送到了他的家乡顿丘,虽是乘车往返,其真诚也可见一斑,因此“氓”才匆匆催促她确定结婚的日期。朝歌少女爱得真诚,爱得热烈,天真自然,毫无遮掩:“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以前人们或认为“复关”是氓所居之地的城关,或是氓所乘坐的车子。顿丘和朝歌分属平原上的两个城邑,近二十公里的距离,女主人公站在墙头上,也是望不到“氓之所居”的复关的。复关只能是氓乘坐的车子。氓是商人,车子是贸易往来中必备的交通运载工具,氓因为贸易的原因经常往来于顿丘、朝歌之间,这才有了见不到恋人的车子,就泪水涟涟,见到恋人的车子,就有说有笑,是一派天真自然毫无遮掩的情感流露。按照郑玄“季春始蚕,孟夏卖丝”的解释,他们的爱情开始于盛夏时节,而仅仅到了秋天便匆匆结婚了,可见他们当时是怎样地一见倾心,爱情又是怎样地火热。
  顿丘是主人公爱情升华的地方,也是爱情结束的地方,是新婚燕尔的地方,也是悲剧发生的地方。“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朝歌少女嫁到了顿丘城,时光荏苒,华落色衰,遭到了“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氓的无情背弃。“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引来了抒情女主人公的无尽哀怨:“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场自由爱恋引发的婚姻以悲剧结束了,不过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也应该追问,这仅仅是始乱终弃遇人不淑那样简单吗?难道所有的爱恋所有的婚姻都只能允许成功而不允许失败吗?难道春天所有灿烂的花朵都能结出秋天丰硕的果实吗?
  顿丘城虽然不在了,可是顿丘的故事却仍在继续,“我”与“氓”的爱恋,在今天依然让人觉得惊心动魄,“我”与“氓”的婚姻悲剧,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令人同情。“于嗟鸠兮,无食桑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朝歌少女的善意劝告,也没有让后来的怀春少女由此变得矜持而庄重;“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男人屡见不鲜,爱情的悲喜剧仍然不断地千万次地重复发生着。春秋时代的爱恋故事和今天的爱情故事没有什么不同,春秋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和今天也没有多少差异。我们惊异于物质世界变化得如此迅速,也感叹精神世界演变得如此缓慢。
  离开蒋村的时候,已近正午,村民们三三两两坐于树下,或做手工,或话桑麻,一幅乡间的古朴图画。车子经过两公里之外的屯子镇,渐渐有了些商业气息,一些小商小贩,沿街吆喊,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有种想法:说不准他们哪位就是“氓”的后人呢?可顿丘一带的村民们谁又知道“氓”是何许人呢!耳边又响起蒋村树下老人动听的河南话:“几千年了,那往哪知道啊?”
作者:傅道彬,现任黑龙江省文联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南岗区人大代表、副校长,1988年获得历史文献专业博士学位,是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该文原载于《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
思考:(略)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是死道友 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