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史上最难就业季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问题,如何处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数据统计显示,我省重点本科高校签约率最高下降5%
“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了 大学生求职有多难
  专家建议,学生需适当调整自身的就业态度和期望值
糟糕!链接失效了。
稍后刷新本页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浙江在线首页
  专家建议,学生需适当调整自身的就业态度和期望值
  开栏语
  699万。这是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这个夏天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数月来,小戴和小陈,就奔波在求职的道路上。对无数像小戴、小陈这样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眼下最急迫的&梦想&,就是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开启新的人生之路。
  建设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离不开莘莘学子们在完成学业后全身心地投入各行各业的建设,释放他们的梦想和激情,成就他们的人生规划和未来。
  眼看着,又一年的毕业浪潮即将来袭,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陆续整理好行李,走出校门。旧书义卖、毕业舞会&&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都在&无情&地提醒着小戴:大学生涯即将远去,还未踏入职场的他,该何去何从。
  小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一名大四学生,打算毕业后就工作的他,跑了大大小小好几场招聘会,投出的简历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笔试、面试都参加了七八次,可几乎每一次都石沉大海。
  小戴只是众多求职大学生中的一个缩影。
  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以699万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这个夏天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浙江的大学生们,就业情况如何?有哪些原因,导致就业形势紧张?高校就业办老师和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又有何感触和建议?
  这个就业季,我们对各方作了一番调查,试图了解&史上最难就业季&传言背后的现象和原因。
   为找工作,自掏腰包参加培训
  &最初对公司还比较挑,看中了才投简历。可是连续好几封下去都没消息,自己也慌了。转而开始看见专业对口的就投,结果等来的也都是自己不喜欢的。&昨天晚上,小戴在寝室里,继续搜索相关招聘信息。
  小戴很无奈,曾有一家软件公司向他投来了橄榄枝,工作地点在西溪,待遇还不错。但公司要求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8点,中午只给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比较辛苦。
  再加上公司离学校比较远,租房子住成本太高,每天在学校与公司之间赶来赶去又很累,小戴想想还是放弃,继续在寝室里等消息。
  小戴的寝室共住了四个人,除了小戴,室友小丁和小李也是跑招聘会的专业户,两人加起来跑了十多次。
  在开学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戴三人都在为找不到工作发愁。&好的工作找不到,差的工作不想去,于是三人天天坐在寝室里,盯着各种各样的宣传单、公司简介看,比较待遇高低。&小戴说。
  不过,小李最近刚被杭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录用,主要负责网站的策划。
  和小戴一样,在此之前小李也被有去无回的简历苦恼着。所以这次被录用后,小李没怎么多想,就先来上班了。尽管待遇不高,但小李觉得工作环境还不错,先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也是好的。
  小丁也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在滨江一家公司做程序开发。远是远了点,但转正后大概可以拿到3000元的月薪,公司还提供员工宿舍。
  眼看其他同学都找好出路了,自己却还守在寝室里,小戴很是着急,每每接到陌生电话,都希望是自己投出的简历有了回应,&心都是咯噔一下的,紧张啊&。
  无奈之下,小戴自掏腰包3000多元,在下沙附近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学习。除了练练实际操作,也得到了一些培训中心介绍的招聘机会,但左看右看,还是不满意。
  &再等等看吧,&小戴说,&估计下个月开始要整理寝室,准备搬出去了。实在不行就先找一份工作做着,看准机会再跳槽。&
  寝室里,还有一名室友小陈的床铺已经空了。原来,小陈觉得自己专业课的成绩不太好,怕在杭州找不到好的工作,早在学期初完成毕业设计后,就回老家绍兴找工作去了。
  室友四人,一个工作两个保研一个出国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的俞根伟,出生于1990年,桐乡人。
  今年4月份,俞根伟开始了他在杭州招商银行软件中心的工作。因为工作地点在滨江,他特地在附近租了房子,月租800元。
  &做的是编程、测试等工作。挺适应的。&俞根伟说这话时,很有典型工科男的特色,简洁、低调。他的这份工作,转正后月薪在六七千元左右。
  &当时在论坛上看到有学长发的这个招聘消息,就去投了简历。&那是去年的9月份,笔试、面试后,10月底,他就收到了正式录用通知。
  俞根伟说,虽然自己的专业是硬件方向,但因为一直对软件很有兴趣,着重在这方面下功夫,&其实,大三就抱定了这个决心&。他说,自己的功课成绩在班里只属于中等,但在软件编程方面的竞争力,赢得了银行的橄榄枝。
  这是他投的第四份简历。大三刚结束,他就着手找工作。之前,他投了淘宝、网易等大公司,但石沉大海。后来被杭城一家媒体网站录取,在那边开始了实习。&但正式工工资只有4000多块。觉得还是少了点。这里实习期有5000左右。&
  俞根伟的寝室,只有他一个人选择就业,其他三个同学,两个保研,一个出国。
  &我们班同学整体水平都不错,总共有31个人,一半读研和出国了,剩下的一半,按一般要求都可以找到工作。&他说的这个&一般&的要求,指的是,月薪在4000以上。今年经济的低迷,对信息方面的毕业生影响并不大,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选择的是对口的硬件工作,其中不乏华为、华信通讯等大公司。
  &如果没有准备,盲目去找,胜算不高。但如果提前时间准备,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特点,很快发现自己的适合之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俞根伟说,他对自己的择业要求并没有放得很高,&我父母年纪比较大了,他们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能留在杭州,就可以了。&
  &这段时间和高中同学也有接触。文科生的工作还是比较难找的。主要是岗位不多,大部分只好去读研了或者去考公务员。还有一些同学,以女生居多,回老家了。&
   现象
   重点高校签约率,最高降幅约5%
  2013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约26.9万,加上外省来浙江求职以及往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今年将有40多万名毕业生在浙江求职就业。&日前,浙江省政府布置工作时提出,&就业压力非常大,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4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召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会,在杭州的高校均有参加。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全省高校签约率为22.52%,较去年同期下降0.95%。&这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往年也有过小幅下降。&浙江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说。
  具体来看,重点本科高校签约率下降最高的达5%,而独立学院,降幅则更大。&这是预判中的,独立学院夹在两头。&丁松泉说。下周,丁松泉将对浙江省内的独立学院逐个做调研。
  在浙江省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看来:&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估计比去年要低6到7个百分点,但是,实际上,可能下降的幅度会更多一点,因为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一些独立学院的,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可能签约会更很难一点。&
  浙江工业大学就业处老师孙艳燕则不大赞成把毕业生最多的年份,就说成&最难就业季&。&一方面这会给今年毕业的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有招聘意愿的企业,也会觉得既然有那么多毕业生,可选范围很大,慢慢挑好了,会降低用工待遇。&
  截至昨天,浙工大今年的就业率在40%左右,与去年接近。而往前推到5月20日,和去年同期比底了4个百分点。今年的本科毕业生有5565个,去年的本科毕业生有5346个。
  孙艳燕老师说,学校也做了相关的调研,发现就业情况并不是像传言那么难,比如有本科毕业生去银行搞研发工作,月薪到达近1万元。
  浙工商招生就业处周老师认为,对一批本科而言,冲击并不大。
  目前,浙江工商大学生签约率约20%。&较去年,只下降了1%。&不过,周老师说,这个数据将不断攀升。因为经管类的学生,6月集中回来答辩后,到时会交三方协议。而经管学生,是浙工商的主力军。
  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下降10%至15%
  虽然,目前的数据不算坏,但高校就业处的老师却普遍感到就业市场&低迷&。校园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较往年下降10%至15%。
  &人文社科和经管专业方向的岗位,明显减少。工科学生的就业,相对稳定。&丁松泉说。
  浙工大孙老师也明显感到企业用工的降低。每年五月份,浙工大会举办实习招聘会,为下一届学生就业做准备,&去年来了180多家企业,今年只来了120家左右,提供的岗位数也在下降&。
  今年浙工商的校园招聘会,3000余家用人单位共提供1.9万个岗位。而去年,&有3万个岗位。&减少的岗位中,不少是大型企业。&像阿里巴巴就明显减少。&浙工商周老师说。
  对此,浙江财经大学学生处处长沈水法也深有感触。&五大银行的需求明显减少,有些大的证券和房地产干脆不来招财务了,像保力、万科和绿城。&
  可同时,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在扩张。&但是,这些岗位多不在杭州,&学生不太愿去。&
  在浙江省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看来,&总体来看,我们市场进场招聘的单位和需求的岗位,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虽然传统的人才市场可能&略有下降&,但是,因为网络招聘的渐热,不可避免的要分流一部分求职者和岗位,比如,省人才网每天都挂着6万个岗位等待应聘的,但是,&应聘人数很少。&
  经济放缓,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吸引力下降
  &每年都喊狼来了,今年狼真的来了。&作为独立学院,今年的冲击更为明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工委老师周笑平说。
  就目前签约率而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较去年下降约15%。什么原因?
  &天灾人祸。&周笑平概括。
  经济放缓,岗位数减少。独立学院又处在尴尬之位,缩减岗位的好企业自然就盯着重点高校。
  &有的大型银行不来了,今年,只来了农行。提供的岗位,也比往年少。&周笑平说。
  对此,浙工大之江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霄也有同感。&大企业宣讲明显减少,有的干脆不来了,像阿里巴巴和不少银行。&她说。这导致&好岗位&的应聘人数爆棚,&建设银行岗位的招录比例已高达1:400。&
  可同时,基层岗位却紧缺人手。&用人单位群里,民营小企业喊着招不到人。&陈霄透露。但它们本身的规模及提供的月薪,却无法吸引学生。
  &1800元一个月,远低于学生的预期。文科生的心理预期约3000元。&学生不仅对薪酬有要求,对工作地点也有要求。&偏远的地方不去,出省的也不去。&陈霄说。
  这一切,导致的学生结果是:观望,等待更好的机会。&签约走得慢,并不一定是坏事。学生对工作有一个自己的规划,不仅只是找一份工作。&周笑平认为。
  可是,观望的尺度,学生却往往无法把握。&拿着本科文凭的他们,又想跟其他普通本科的毕业生比。但现实企业提供的岗位,确实不如普通本科。&她说。
  两成大学生承认,是自己太过挑剔
  &学生淡定找前程,雇主尴尬求人才。&来自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感受是:毕业生似乎全然不顾市场的低谷,&从容&和&挑剔&比往年更甚。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向本报提供了一份最新调查:&应届生面试爽约率再创新高,近二成的雇主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面临着超过75%的面试爽约率。&
  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印证大学生淡定的求职心态。
  前程无忧网上调查了2357家企业和1230位应届毕业生。企业HR将高爽约率归咎于求职者&职位申请太多,答应的面试太多&以及&毕业生比较挑剔&的最多。
  而受访的应届生也将这两项作为自己&爽约&的主要原因, &企业提供的薪酬比较低&也是他们直接放弃面试机会的原因。
  有超过20%的学生承认&其实工作不难找&,只是自己比较挑剔。而挑剔的背后,是对&上班&的缺乏兴趣。受访的学生中竟有超过六成的应届生认为,求职是需要父母帮衬的,如同当年他们的求学和未来的婚姻。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就此现象分析:&今年的低签约率和2009年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2009年初,雇主对经济走势正处于观望期,缩减招聘数量成为相对安全的选择。但如今的低签约率则更多是由于年轻人的就业观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对薪酬的期许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家长因素,成&拉低&就业率原因之一
  另外一方面,家长因素也是&拉低&毕业生就业率的原因之一。
  在孙艳燕的印象里,80后的毕业生普遍比较现实,有工作机会,往往会选择先去做着。但90后的家长,大部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出生,自己没怎么吃过苦,家庭条件好的有不少,&他们给小孩一个月的生活费,都超过了小孩一个月的工资,他们不愿让孩子吃苦。&如果不是一份薪水高或者比较稳定的工作,家长会说服小孩不要急着找,可以考个公务员或者更稳定一些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刚进去收入低,对家长的吸引力不大。&
  孙艳燕分析说,各种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一样。法学院、政管学院,几乎整个学院会去考公务员。而经贸专业、计算机专业的,会比较倾向直接就业。比如信息学院,不缺offer,尤其杭州的信息产业比较发达。而一些文科专业,相比较就业的困难大。
  省人才市场相关人士对记者分析,&在没有签约的大学生中,大约有30%的大学生属于主动就业积极性不高者。&
  &这些大学生都有共性,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孩子没有经济压力,甚至有的女大学生家长觉得,嫁个老公比找工作更重要,工作有个稳定点的就可以了。&
  这里面形成了两方面的反差:
  一是&岗位和愿望的不匹配&,大学生愿意坐办公室,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作,愿意去大企业,去国营公司,而不愿意去中小民营企业,而浙江恰恰是中小民营企业集中的地方。
  最典型的事例是:2000多块钱一个月的财务,会有大学生愿意做,但是,5000块一个月的蓝领,就没有大学生去做了,这就是所谓的&体面就业&。
  二是&地域和需求的不平衡&,杭州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早几年,浙江省70%的大学毕业省大学生留在杭州,近几年来,比例有所下降,今年,估计是50%的留在杭州,排在第二的是宁波,第三是绍兴,现在,温州、台州也有毕业生(非本地)愿意去了。
  大学生和用人单位
  都需要反思
  就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丁松泉建议,学生适当调整自身的就业态度和期望值。此外,高校在今后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也需加强。&就用人单位而言说,他们希望毕业生与用人需求更为贴近。&丁松泉表示。
  同时,&用人单位是不是也该做改变?&丁松泉认为。在他看来,不少中小企业给予员工的人文关怀还不够。而这,也是导致学生跳槽的原因。
  在好岗位缩减的情况下,怎样的毕业生仍&屹立不倒&?用人单位,更喜爱怎样的毕业生?周老师则转述了用人单位的想法。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必备基础。而与岗位的匹配度、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则是决胜条件。具体是什么样的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敬业精神。
  这些能力,并非只在实习中可得到锻炼。其实,&在校园的生活过程中,就能培养。&集体生活,就很有学问。&大家个性迥异,如何相处沟通,如何团队协作。这与今后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周老师认为。
  此外,&社团活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尤其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得到培养。&周老师发现,大学担任过社团干部的学生,多能拿到理想的就业岗位。
  对于&挑三拣四&的学生,高校就业老师一致的建议是,&先就业再择业&。&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谈何积累经验?&陈霄直言。有了一份工作,就有了积累的开始。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郑司琪 高逸平 金丹丹 魏皓奋
糟糕!链接失效了。
稍后刷新本页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浙江在线首页
糟糕!链接失效了。
稍后刷新本页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浙江在线首页“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求职有多难?
699万。这是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这个夏天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数月来,小戴和小陈,就奔波在求职的道路上。对无数像小戴、小陈这样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眼下最急迫的“梦想”,就是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开启新的人生之路。
建设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离不开莘莘学子们在完成学业后全身心地投入各行各业的建设,释放他们的梦想和激情,成就他们的人生规划和未来。
眼看着,又一年的毕业浪潮即将来袭,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陆续整理好行李,走出校门。旧书义卖、毕业舞会……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都在“无情”地提醒着小戴:大学生涯即将远去,还未踏入职场的他,该何去何从。
小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一名大四学生,打算毕业后就工作的他,跑了大大小小好几场招聘会,投出的简历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笔试、面试都参加了七八次,可几乎每一次都石沉大海。
小戴只是众多求职大学生中的一个缩影。
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以699万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这个夏天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浙江的大学生们,就业情况如何?有哪些原因,导致就业形势紧张?高校就业办老师和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又有何感触和建议?
这个就业季,我们对各方作了一番调查,试图了解“史上最难就业季”传言背后的现象和原因。
为找工作,自掏腰包参加培训
“最初对公司还比较挑,看中了才投简历。可是连续好几封下去都没消息,自己也慌了。转而开始看见专业对口的就投,结果等来的也都是自己不喜欢的。”昨天晚上,小戴在寝室里,继续搜索相关招聘信息。
小戴很无奈,曾有一家软件公司向他投来了橄榄枝,工作地点在西溪,待遇还不错。但公司要求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8点,中午只给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比较辛苦。
再加上公司离学校比较远,租房子住成本太高,每天在学校与公司之间赶来赶去又很累,小戴想想还是放弃,继续在寝室里等消息。
小戴的寝室共住了四个人,除了小戴,室友小丁和小李也是跑招聘会的专业户,两人加起来跑了十多次。
在开学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戴三人都在为找不到工作发愁。“好的工作找不到,差的工作不想去,于是三人天天坐在寝室里,盯着各种各样的宣传单、公司简介看,比较待遇高低。”小戴说。
不过,小李最近刚被杭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录用,主要负责网站的策划。
和小戴一样,在此之前小李也被有去无回的简历苦恼着。所以这次被录用后,小李没怎么多想,就先来上班了。尽管待遇不高,但小李觉得工作环境还不错,先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也是好的。
小丁也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在滨江一家公司做程序开发。远是远了点,但转正后大概可以拿到3000元的月薪,公司还提供员工宿舍。
眼看其他同学都找好出路了,自己却还守在寝室里,小戴很是着急,每每接到陌生电话,都希望是自己投出的简历有了回应,“心都是咯噔一下的,紧张啊”。
无奈之下,小戴自掏腰包3000多元,在下沙附近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学习。除了练练实际操作,也得到了一些培训中心介绍的招聘机会,但左看右看,还是不满意。
“再等等看吧,”小戴说,“估计下个月开始要整理寝室,准备搬出去了。实在不行就先找一份工作做着,看准机会再跳槽。”
寝室里,还有一名室友小陈的床铺已经空了。原来,小陈觉得自己专业课的成绩不太好,怕在杭州找不到好的工作,早在学期初完成毕业设计后,就回老家绍兴找工作去了。
】【】【】大学生冲刺“最难就业季” 毕业生签约率全面走低
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2%,同比下降13%
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同比下降12%
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同比下降9%
教育部此前数据显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刷新纪录。步入5月,2012—-2013年度高校毕业生求职周期已逐渐走向尾声,但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对部分应届生而言,如何顺利度过这“最难就业季”仍然是个难题。
本科硕士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全降
日前,社会知名教育调查咨询机构麦可思发布一份针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同比下降9%;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同比下降12%;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2%,同比下降13%。
这份调查报告是该机构联合腾讯所作,始于日,截至日,共收回52827份独立IP地址的有效答卷。报告指出,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英语等专业登失业榜。
企业对应届生需求“降温”
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受经济景气的影响,在经济景气波动中有滞后跟随效应。因此,企业对应届生需求出现“降温现象”可能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
“就业难和岗位多少有关,而岗位和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解释,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就业市场又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例如,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城市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但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手段并不是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想要的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想到机关单位、大城市”。
英才网联主要经营建筑、化工、机械等行业人才招聘,其网站总编苑航发现,前两年,上述行业在北京的校招会仍很活跃,但“今年估计至少下降约三成”。
原因就是相关行业不是很景气,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服务加工业,因为整个国际市场前景都尚不明朗,导致招聘需求增长十分缓慢,“今年三四月都没招聘高潮”。
英语等专业连登失业榜
“现在全国高校到处都开会计、法律专业,但会计所、律所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毕业生。”莫荣认为,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南方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杨先生称,高校中设置的专业确实“冷热不均”。例如,土木工程、机械等与社会实践结合紧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就较为抢手,而类似历史、中文等专业则相对较难。
根据前些年调查状况来看,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专业结构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
以2012届为例,本科失业最多的前10个专业的人数占失业总人数的32.8%。
其中,英语、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6个专业,连续3届都在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中。
杨先生认为,目前高校开设的很多课程确实与企业真正需求存在脱节,实践课程、机会太少,理论性东西太多。
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因为一边是创下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来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数字称:,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一边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北京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一边是观望者多,与毕业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导致他们观望心态浓厚;除此之外,还与经济增长率的降低有关。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以至于有人称今年可能是“最难就业年”。
“史上最难就业季” 症结究竟在哪里?
其一,大学的管理问题。现在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校学习不是那么努力。恐怕远不及“北大保安”,人家“保安”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就是努力出来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不是把精力放在学业上,不是放在提高技能上,一旦面临找工作,问题就凸现出来了,这显然是与学校的管理是有关系的;
其二,也与大学生的定位是有关的。有些大学生非公务员不行,非事业单位和国企不进,眼高手低,找到工作当然会很难;
其三,跟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不浓和制度不够畅通有关。如果制度优惠够多,大学生在创业上就多些动力。如果一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无疑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其四,与社会上的就业歧视有关。有些单位招聘员工,过于注重学历,过于注重“出身”,非重点大学不要,还有女性不要。这些就业歧视多了,也增加了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
其五,就业路上“拼爹”现象依然突出。那些家庭中有“人脉”,有权有钱的,基本上很早就业了,而要靠自己的能力打拚的大学生,则不容易找到工作。
就业缘何难之一:
就业缘何难之二:
就业中的不和谐之:
就业中的不和谐之:
三大“就业门槛”:
身份:学历查三代、 性别:要男不要女、 疾患:拒之门外
五大热门岗位眼下最缺应届生
面向应届生发布需求职位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房地产开发、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而最缺应届生的5类职能岗位是:销售人员、行政/后勤、客服与技术支持、对外汉语教师、储备干部/培训生/实习生。
@ 华西都市报:“最难就业年”的提法,不过是提供个背景参考。毕业生们绝无任何理由,因之拒绝努力
@重庆苏华: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这回美的是用人单位了。
@米苏:再怎么样,也不能让“最难就业年”成为“最低就业年”啊。
@王敏德:我的青春只有我做主。所以,努力吧,兄弟们!
@赵碧霞:估计到头来还是那些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农家子弟找不到工作,富二代官二代哪里需要操这门子心咯!
@王茜: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年代,人人都有“中国梦”,但靠什么逆袭你准备好了吗?
快速分享:
·&& ·&& ·&& ·&&
······
······
·····
·····
·····&微博频道:
&&站内新闻检索
&您的位置:>>&
字号:  &&
最难就业季,大学生该如何选择?(下)
作者: &&来源:&&时间:日 17:24:15&
&&& &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每当熟悉的栀子花香飘散时,意味着这个伤感而残酷的季节到来。伤感的六月&毕业季&,残酷的是七月&就业季&。
&&&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与之相对的,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部分行业人才需求不旺盛,供需不平衡,使得2013年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一边是蓄势待发的2013年毕业潮,一边还有数以万计的往届待业的毕业生。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各大高校,感慨他们的处境,聆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选择。
那些声音:应届毕业生心声实录
&&& 2003年,被称为 &就业元年&。这一年是全国扩大招生规模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在面临择业、就业的时候经历了痛苦与挣扎。一晃十年,尽管国家和社会已经为之付出艰辛和努力,但2013年,还是称为了&史上最难就业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届毕业生有怎样的想法?
&&& 【被遗忘的自己】 程嘉雯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大学生,在台州学院学习英语专业。一个自认为并不出色的姑娘,朴素的外表和略微拘谨的谈吐,性格偏内向,学习成绩不上不下,在校期间也很少参加校园活动。在毕业前几个月,她就做好了100份简历,在网上海投。
&&& 嘉雯和记者透露,临近毕业,她才惊觉自己这四年的大学似乎过得过于平淡,除了两个三等学金外,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疯狂投简历的后果倒不是石沉大海,嘉雯陆续收到一些公司的通知。近的有台州的,宁波的,远的还能远到济南的,贵阳的。经过一轮删选,没几个靠谱的。经过面试后,最后的结果不是你看不上我,就是我看不上你。
&&& &喜欢的岗位,薪酬很低,有一家公司,实习期6个月,实习工资是500元,还是用高高在上的恩赐态度。以前看过很多就业建议,不要看眼前利益,要目光远大,看岗位潜力,发展规划,培养计划&&其实,这些建议都是对于那些有资本的毕业生吧,我们这样一抓一大把的,被挑中是多么难。&嘉雯袒露中学时期积累的自信早已土崩瓦解,现在觉得自己已经被淹没在一大堆相似的毕业生之间,成为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然后被这个社会慢慢遗忘。
&&&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同时被杭州广发银行和宁波兴业银行录取的蒋昊仿佛是个&幸运儿&。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身为非金融专业毕业生,却收到两大商业银行抛出的&橄榄枝&,他的秘诀在于&提前准备&。
&&& 和其他在大学里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同学不同,蒋昊在大一那年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大一大二两年,他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竞选班干,学生会干部,参加社团,在学生组织中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此外,每到寒暑假,他都没有闲着,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义务教学、环保宣传,市场调查员,实习销售。在校期间,还做过几次小生意,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好的结果,但他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累积了社会经验,那些丰富的阅历让他在最后的就业竞争中,淘汰了那么多硕士生和名校生,获取了最后的胜利。
&&& 面对记者时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相信蒋昊也是用这样的态度征服两家银行的HR(人事部门人员)。&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一直是有规划有积累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并重。大三开始我确定自己想去银行,一年前就开始准备银行考试。临阵磨枪赌的是运气,而我不相信运气。参加银行面试时,竞争特别激烈,在最后一轮面试时,剩下的都是实力特别强的毕业生,看着他们的文凭,我也有过心虚,后来都克服了。因为,我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有准备的那个人。&蒋昊说。
&&& 【择业还是就业?】到底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辩论话题。先就业就意味着第一份工作在&将就&,一边工作一边在寻找更好的机会。&鉴于就业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先就业再择业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更现实。&刚领到毕业证的张寅啸同时也带来了&就业协议&,一个看起来不尽理想的岗位,在一家商业银行做大堂经理,基本工资才1500一月,虽说叫&经理&,其实是做的是为顾客导储、咨询服务等工作。
&&& &有人说我大学毕业做这个有点可惜,其实我刚走出校园,毫无经验,先找份基层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后,再选择高一些的岗位也不错。&张寅啸觉得大堂经理是一个不错的跳板,在那里可以熟悉银行的氛围。在那里,他接触最多的就是客户,可以多和客户沟通,更方便识别大客户。他对于工作有自己的规划,所以并不介意起点低。&如果想在银行工作,不妨把这个(大堂经理)作为起点。一开始就想找到一份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很难,与其浪费很多时间在找工作上,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与实践。&
那些往事:说说他们的就业故事
&&& 在应届毕业生拼命&厮杀&在就业大潮中时,那些已经就业的师哥师姐们,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在他们的就业道路上,是否也有过徘徊和迷茫,有过和他们一样的挣扎和痛苦?或许,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值得借鉴?
&&& 【漫漫&公考&路】2007年末,大学毕业前,陈诚就参加过公考,那个时候&公考热&还没那么白热化,趁着大学时期的学习劲头,他差一点点就挤进了面试。遗憾之余,只能在杭州找了一份保险业务员的工作。但由于外地人的身份,而且人脉有限,他的业务始终无法突破,这不仅让他精神上倍感压力,同时微薄的基本工资让他在生活上也倍受压力。双重压力下,工作半年后,他只好辞职回临海。回到家乡,找工作依旧无法突破,在父母的建议下,他就待业在家,一心准备公考。
&&& &除了公考,我一时间找不出其他的路子。在我决定待业的时候,身上的压力就无比巨大,堪比高考。这是就业压力下的无奈之举。&陈诚坦言,他的专业是广告学,小城市没发挥余地,大城市轮不到你发挥,何其尴尬。
&&& 事实上,这条&公考&之路也并非好走。从2009年起,他前后共参加10次考试(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的考试),总是屡战屡败。&有两次笔试通过了,但面试却被刷下来。&三番四次与成功失之交臂,让他一度心力交瘁。 2011年,他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向父母要了最后的两万元,报了公考&包过班&。有了前两年的基础,再加上系统的辅导,果然在当年省考中。陈诚在&千军万马&中成功突围。
&&& 工作第一年,看着依旧微薄的工资(实习工资),他觉得自己还是&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但是心却踏实了很多。&其实地方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甚至比不过一些大城市里的小公司员工。但是,心就这样安定了下来,这就是公务员的魔力吧。&陈诚说。
&&& 【为稳定而&折翼&】和其他受访者比起来,2006年毕业的冯一鸣能说会道得多,全身上下透着股精神气儿。刚毕业,她就接到了杭州一家大公司的见习通知,作为品牌部的一员。当时新入公司的几乎都是和她一样的高校毕业生,骨子里就是一股闯劲。见习期间,他们受到专业的培训,拧成一股绳&团队作战&。而她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以团队第一的好成绩,走过见习期。正在和公司正式签约时,受到了家里的阻挠。
&&& &家里人觉得女孩子,在公司上班听起来让他们不舒服,讲出去不响亮。何况独自在大城市工作,生活成本大,赚的钱还不够租房。& 现在说起来,冯一鸣无不讽刺。虽然很喜欢这份工作,觉得非常适合自己,但还是经不住家人的软磨硬泡,最后她放弃了那份合同回了临海。随后,她顺利通过一家事业单位的笔试和面试,然后真正&稳定&了下来。
&&& 去年,和之前见习期的一帮朋友在杭州相聚。团队里大部分人都已经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当年表现平平的前同事,都已年薪20万元。他们在杭州买了房子,充满了自信,聊天所说的都是未来的职业规划,已然和她是两个世界。&曾经,我是他们中最强的那个人,现在我做着一份每天整理资料,收发文件的工作,拿着不到他们三分之一的工资,就是为了稳定。&冯一鸣说,小城市狭隘的择业观让她的人生扭转了方向。&以我为戒,如果你有翅膀,就不要把自己关在笼子里。&
&&& 【创业难 难于上青天】如今,已经名利双收的冯仁方回想起创业之初的压力,还是不胜唏嘘。几年前,他决定辞掉一家上市公司的白领工作,回家当农民卖橘子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让他不寒而栗。
&&& 身为涌泉人,他知道多如牛毛的柑橘品牌让人眼花缭乱,很多老果农做了十多年都没有闯出名堂。父母亲做了一辈子农民,希望让孩子有一个体面的生活,但是他却放弃唾手可得的一切,回来当农民。
&&& 刚开始成立合作社,他厚着脸皮到处求人加入社团。一开始,合作社停滞不前,一些大品牌占据了最有利的市场,如果品牌没有得到认可,就永远只能捡别人剩下的。2011年,他偶然中得知,浙江省第13届大学生运动会将在台州举办。&我想这是个机会,如果我的橘子能成为&指定专用&水果,一切就都不同了。&冯仁方说。为了能见到相关负责人,并报上名,他常常在运动会组委会的接待室一等就是一整天。也许是运气好吧,主办方考虑到申请的商家太多,就采用随机购买台州当地各品牌蜜橘的方式来决定选哪个品牌的橘子。在这场硬碰硬的较量中,他平时注重柑橘品质的优势此次就显现了出来。就这样,他顺利打响了品牌,还通过参加特色美食节农副产品展销会赢得口碑。合作社也在不断地壮大,社员人数从最初的34人增加到了139人,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00余亩,观光休闲园50亩。他也成为临海市创业青年的代表人物。
&&& &创业并非一片坦途,我目前的一点点成绩不是来自于运气,而是另辟蹊径的努力。时代不同了,创业所需要的条件也正发生着变化,现在创业需要有不同的思维,所以我想说年轻人创业要有激情,更要有思考。都说农业是最后&一桶金&,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年轻人不要惧怕基层,不要觉得回农村就是丢脸的事,这里的空间很大。& 这是年轻的冯仁方给青年人的告诫。
那些现象:职场之怪现状
&&& 十年前,大学一直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场所,而今,当大学过多受制于统一招生制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学习深度不够等&综合征&并发的时候,大学还能改变人们的命运吗?
&&& 【职校生逆袭】当近大学生在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寒冬&为找饭碗着急上火时,高职、中职院校毕业生展现了惊人&耐寒&能力和淡定。记者从我市几家应届职校生中了解到,大部分应届职校生在4月底就被用人单位招录。甚至一些企业单位特地到学校内部来招人,都出现无人可招。临海职教中心招生办负责人王国荣也对此现象无不自豪:&几乎没有学生来来找学校推荐,在这里没有就业压力。&此前,教育部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也显示,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95%以上,高职就业率达到87%以上。职校生成&香饽饽&,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有分量的参考借鉴。
&&& 社会上长期存在的&技工荒&致使职校生成&香饽饽&。他们不仅就业没有压力,而且步入职场之后,所享受的待遇还远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如果高考这个关卡让职校生和高校生拉开了距离,那么高校生在经历4年养尊处优的象牙塔生活后,在就业季被职校生逆袭。
&&&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还有社会观念的问题。职校生认同自己的&蓝领&身份,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能吃苦,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就多;而有些家长误以为只有考大学才能成才,有些大学生也舍不得放下身段,最终限制了就业时的选择面。这种&过时&的观念急需改变。
&&& &德国在欧债危机等袭击下仍保持很低的失业率,就得益于有强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市在高职、中职教育,从政策、投入等方面都进行了倾斜。&王国荣说。在临海电大,最热门的专业莫过于学前教育专业。在温岭蓝孔雀事件发生之前,我市就已经非常注重幼儿园教师素质的提升,可谓是未雨绸缪。如今,在职幼师如果想继续教育,将会受到学校和市教育局的双重补贴。电大还免费开启幼师职业资格证培训,争取在每年增加200个持证上岗的高素质幼师。自2006年&农民大学生&启动,2010年和乡镇企业合作,为我市不少企业和镇输送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为那些农民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铺平了道路,可谓是一段佳话。
&&& 【轻高薪重编制】面对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毕业生一味抱怨自己运气不佳,其实大家铆足了劲非要捧上个 &体制内&的铁饭碗不可的想法是一大阻碍。记者在采访毕业生时就发现,面对众多企业的热情,很多大学生毫不动心,眼睛只盯着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一心追求体制内、有编制,这成了求职成功的一大障碍。
&&& 记者发现,在我市一些招聘会上,凡是单位名称中有&学校&&中心&&集团&等字眼的,展位前求职者排起了长队。而很多&公司&的展位前则非常冷清。在应聘者扎堆的那些带有&体制色彩&的招聘单位展位前,应聘者对薪酬的要求并不高。而这些用人单位显然也因为自己&体制内&的身份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公司&们的态度则要热情得多,很多企业都安排员工在展台外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求职者疑问。一些民营企业,对求职者开出的薪酬和福利都比&体制内&单位高,但很多企业招人还是很难。应届毕业生侯宇星告诉记者:&民营企业没有编制,去那里工作,就是打工,总给人不稳定的感觉。如果说要在月薪3000元的民企和月薪1800元的事业单位当中选,我肯定还是选后者。&
&&&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普遍认为,到民营企业工作就是去给别人打工,无论薪酬、福利有多高,身份终究是&打工仔&。而一些&体制内&单位,虽然薪酬、福利不高,却能给求职者一个比较光鲜的身份,亲朋好友都会感觉有面子。
&&& 【难弃白领情节】有这么一个普遍现象,这边地产文案专员月薪2000元,衣着光鲜的应届大学生排成长龙阵争当小白领;那边某建筑公司招聘高级木工月薪5000元,包吃包住却无人问津,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出现在各大招聘会上。传统的技工,多半是师傅教徒弟,手把手传承、&纯手工打造&,而大学生是&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工资待遇相差甚远,这&一荒一剩&的现象,其实并不出奇。
&&& 实事上一些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甘当&蓝领&,其前景非常广阔。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名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小赵,在我市某豪华品牌的4s店里当汽修工。由于专业相关,又有英语基础,小赵上岗后拜了老师,出师后没多久就受到重用,收入超越了普通汽修工,也超越了大部分前台工作人员。而且他身为有学问又有技术的&高级蓝领&,其在公司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大学毕业干裁缝的,大学毕业做农民的&&成功例子屡见不鲜,何必纠结于区区一个&白领&。
&&& 与技校生和普通学徒工不同,大学生有较好的文化功底,容易成为熟练技术工人,他们有了技术、懂得生产过程后,就可以发挥管理等才能,成为挑大梁的&白领&。大学毕业从&蓝领&做起,是实现&白领&甚至&金领&的可靠一步。
&&& 记者手记:在采访中,不得不说 &最难就业年&实际上是&结构性就业难&。说白了,就是难找到好工作、不愿做差工作。但是,所谓&好&、&坏&其实是靠简单地附着在工作上的&面子&&普遍价值观&的差别来判定的。一个基层环卫工人职位,引来众多大学生竞争;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却去当了城管。大学生眷恋着所谓&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形成求职时的一种集体想像,也是给人以&最难就业季&的错觉。真正的&行行出状元&,依托在就业观念的转变。希望那些失落的&天之骄子&们可以深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相关新闻: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本网快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