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的表格反映国共双方俄罗斯军事力量量的什么情况

八年级历史练习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八年级历史练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 20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选择题2013 年题组1. (2013·安徽文综·16)图 4 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注:1941 年 12 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图4)【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安徽的一个特色每年都有一个漫画题,从漫画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漫画的时 间 1941 年,漫画形象日本军人一脚陷入中国大陆,一脚又踏进太平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 段是在 1938 年,所以排除②,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不是为了海上封锁中国,排除①,故选 D。 【答案】D 2. (2013·北京文综·19)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当“全中国 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 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战争 【解析】从“苏区”可判断出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而材料中多次出现“全中国”可判断出是 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项符合题意。A 项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D 项发生在解 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始创立于 1927 年,而“苏区”建立于 1931 年,排除 B。 【答案】C 3. (2013·福建文综·20)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 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 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第 1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太平洋战争爆发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本题要求我们回答出中国正式对日宣战的背景。教材上的表述是“1941 年 12 月 8 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12 月 9 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材料中“过去四年余之神圣 抗战”可以看出时间是 1941 年,ABD 三项的时间分别是 、1937,所以从时间上 也可以选出 C。 【答案】C 4. (2013·广东文综·16)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 “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 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红军长征前的左倾错误 【解析】 “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 ,可知反对资产阶级尚不是正确的。故选 A。 【答案】A 5. (2013·山东文综·13)1923 年,陈独秀说: “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 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 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C.民族革命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时间 1923 年,人物陈独秀,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之新 的方向,向俄国人学习,走俄国人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体现其新。故选 B;武装革 命以往都有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 A.民族革命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经提出了,也无法 体现革命之新方向,排除 C,国民革命尚未开始,排除 D. 【答案】B 6. (2013·四川文综·6)图 1 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 (1938 年)的漫画。 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B.无产阶级革命 D.国民革命)第 2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C.③④ 【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战争。 B.②③ D.①④图1【解析】本题是图片类试题中的漫画类题型,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 意读图时整体和局部的结合,充分利用图片的文字信息。从题干“1938 年”和漫画中“china” 英语单词信息可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是 1940 年,①的表述不符合,排除;美国向日本投 放原子弹是 1945 年,②表述时间也不符合,排除。该漫画讽刺的是 1938 年日本深陷于中国战 场。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正是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联合抗战,因此③④正确。 【答案】C 7. (2013·天津文综·8)毛泽东说: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 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这里所说 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抗战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在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 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他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 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故选 B。 【答案】B)B.新民主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8. (2013·浙江文综·19)右图是 1945 年 7 月 7 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 可以用来佐证()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第 3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A.①② C.②④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B.①③ D.③④【解析】①③表述正确,②④表述错误。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① 具体分析 这是一枚 1945 年 7 月 7 日颁发的纪念“抗战八年”的印章,纪念的 应该是 1937 年七七事变之后开始的“全面抗战” 。 ② 八路军主要是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 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而新四军则是由南方 8 省的中国工 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而成。从图中文字可知“第六 军分区”位于冀鲁豫(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隶属于于八路 军,而非新四军。 ③ ④ “冀鲁豫”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日占区,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是 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与纪念章反映的史实无关。 【答案】B 9. (2013·重庆文综·8)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迁移运用能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被破坏的首要原 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答案】D 10. (2013·全国新课标卷 I 文综·30)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 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 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井冈山道路 正确 错误 错误 结论 正确)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第 4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 1928 年这一时间 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 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必须要联结“ “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 。这充分反映 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选择 B 项。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 【答案】B 11. (2013·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 30) 抗日战争期间, 湖北省政府曾发布 《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 , 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 明当时国民党中央()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时间信息为抗日战争期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 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 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 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 项表述错误,D 项符合题意。并结合材料中湖北省土地改革取得一定成 效,排除 B 项和 C 项。 【答案】D 12. (2013·海南单科·17)1941 年 2 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 声明: “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 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从材料信息“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 可能有任何进展。”可知,美国援华的重要条件是“国共纠纷”的解决,联系 1941 年 2 月这一时 代背景,由于美日矛盾的激化,美国准备援助中国抗日,以中国牵制日本。由此可见,美国援 华的目的是抗日, 而国共的纠纷不利于抗日的大局。 因此美国的声明意在敦促蒋介石协调国共 矛盾,全力合作抗日。故 D 项正确。 【答案】D第 5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13. (2013·上海单科·27)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此次大会召开于( A.抗日战争初期 B.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考点】中共七大的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从图片可知这次会议是 1945 年在 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故选 B。 【答案】B)2012 年题组1. (2012·全国课标卷·31)1920 年 12 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 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 单要采这个 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 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可知,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 项 正确; 从时间信息上看, AB 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 不符,排除,D 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排除。 【答案】C 2. (2012·广东文综卷·15)图 5 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 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第 6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民大革命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通过图片信息的获取,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握时间信息与历史阶段特 征。从图片中的“民众的力量、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行、联合起来打倒军阀 及一切帝国主义”等信息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代战争的历史现象。ABC 项的与题干 时间信息不一致, 排除。 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并提出三大政策等, D 项正确。 【答案】D 3. (2012·上海单科卷·26)右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A.1924 年 C.1926 年B.1925 年 D.1927 年【解析】民国十四年即 1925 年,具体方法是:=1925 年。 【答案】B 4. (2012·重庆文综卷·1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 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 随之北移至图 6 中的()图 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考点】北伐战争 【解析】根据地理知识,ABCD 分别是上海、南京、武昌和南昌。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并结 合所学知识,当时的全国革命中心是在武昌, C 项正确。第 7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答案】C 5. (2012· 山东文综卷· 13) 与辛亥革命相比, 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北洋军阀的混战导致社会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国民革命运动消灭的吴佩孚、孙传 芳两派军阀,重创奉系军阀张作霖,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最 大的阻碍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D 6. (2012·北京文综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 年 7 月,中 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 8 月 1 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考点】对南昌起义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名称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 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 ; 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成立于 1931 年 1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 1945 年之后的称谓。故选 B 项。 【答案】B 7. (2012·全国大纲卷·18)1931 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 通讯。1932 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解析】考查通讯方式的影响。1930 年 10 月国民党军队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红军破 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 无疑对于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 争取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 条件。国民党军队处于军事优势地位,1935 年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AD 项错误,C 项与 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关。 【答案】B 8. (2012· 江苏单科· 7)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 “我们在不久以前, 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 以为?? 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第 8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解析】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原因是“国家又濒于危亡” ,AC 项蒋介石、汪精卫叛 变革命直接导致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D 项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为日本侵略中国 提供可乘之机,都反映的是国内矛盾,与国家危亡没有直接关系。B 项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 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 【答案】B 9. (2012·重庆文综卷·18)1936 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 , 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 。该“主张”最 早见于()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 《论联合政府》A. “八一宣言” C. “国共合作宣言 ”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析】关键信息:1936、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本题是最佳型选择 题,从时间上看,A 项正确;BCD 项分别是抗日 1935 年 12 月、1937 年、1945 年。AB 项时 间较为接近,容易出错,A 项是 1935 年 10 月。 【答案】A 10. (2012·四川文综卷·18)1936 年 12 月 28 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 西安事 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本题解题要从西方列强对法西斯国家的态度来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 1936 年是采取中立政策,ABC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 项正确。 【答案】D 11. (2012·上海单科卷·2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 侵略华北的同时, 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D.武汉会战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第 9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解析】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 战。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A 项战场在华东上海,B 项战场在山西,C 项战场在江苏, D 项战场在华中武汉。 【答案】A 12. (2012·海南单科卷·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 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 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的现象,说明战争的特殊时期文化教育得以的南移,A 项正确;BC 项题干无从反映;D 项说 法与题干相背。 【答案】A 13. (2012·江苏单科·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 步究竟是东越运河、 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 徐州、 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 捉摸不定。 ” 解放军的 “下一步” 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解析】1947 年 6 月,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 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并不是与国民党 设想的那样,从而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计划。 【答案】A 14. (2012·四川文综卷·19)1948 年 6 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 “一年以前, 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 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 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 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考点】解放战争)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第 10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解析】关键信息:快点给他们和平。从题干材料反映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再结合解放战争爆 发的原因与相关事实分析,A 项正确;BC 项与题干无关;从时间信息上看,D 项说法错误。 【答案】A 15. (2012·海南单科卷·19)1949 年 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 转变,这意 味着()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考点】七届二中全会的意义【解析】由时间信息可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前夕,结合其由农 村转向城市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内容说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B 项正确; A 项说 法与史实不符;C 项无从体现;D 项应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B2011 年题组1. (2011·广东文综·17)20 世纪 20 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 1 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省份 农会会员数 时间 1926 年 6 月 1927 年 6 月 647,766 700,000 ,150 4,517,140 2,600 , 617 284 284 ,000 245,500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A.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表 1 中时间“1926 年 6 月” 、 “1927 年 6 月” ,属于国民大革命时 期,南昌起义在 1927 年 8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927 年月 10 月,与表中时间不符, 故排除 A、B 项;1927 年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明了农民问题和无 产阶级领导农民的重要性,并非导致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 D 项;1926 年下半年起,随 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 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国民 革命的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才会呈现出湖南、 湖北、 江西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 故选 C 项。 【答案】C 2. (2011·天津文综·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 “毛先生此次去 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第 11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解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信息中 “毛先生此次去重庆” ,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 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答案】B 3. (2011·重庆文综·20)1946 年 7 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 “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 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 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 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C.阵地战 B.攻坚战 D.运动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作战方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 息和所学史实 1946 年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 为主的战略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 【答案】D 4. (2011·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 阀! ”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 “中国红军万岁! ”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C.西安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 D.八一三事变以后【解析】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 ,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 “打 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长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军阀, 如青海的马家军对中 共屠杀甚烈(1935 年后) ;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可能是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 年底) ;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应该是 1935 年 12 月瓦窑堡会议之 后; “中国红军万岁! ”出现于
年间。A、B 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 ,故 排除。C、D 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 当为最佳答案。 【答案】C 5. (2011·江苏单科·8)1938 年 4 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 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 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 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第 12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A.③④ C.②③④B.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①表述错误;武汉空战属于 正面战场组织的武汉会战的组成部分,②表述正确。 【答案】C 6. (2011· 安徽文综· 16) 图 5 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 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图5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解析】 建滇缅公路于 1938 年开始修。 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 的运输通道。 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 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 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以 B 符合题意。滇缅公路 致力于打通中国西南与外界运输大通道, 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 供应。不能上升到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的高度,排除 A。滇缅公路修建时日军还没有打通大 陆交通线, 1944 豫湘桂战役日军打通日军打通了中国贯穿南北以铁路大动脉为中心的交通线。 但这和滇缅公路并没有关系, 所以滇缅公路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的提法是不成立的, 排除 C。日军的投降是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指导下英勇抗战、苏军出兵东北、美国向日本 投放原子弹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所以滇缅公路的修建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的提法不正 确,排除 D。 【答案】B 7. (2011·上海文综·29)如图为 1927 年至 1937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 1928 年至 1934 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 主要历史原因是()第 13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注意关键时间信息“1928 年” ,1928 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点燃了中国革 命的星星之火,表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和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 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 所以 1928 年红色政权的建立后导致了 1928 年至 1934 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 B 项符合题意, 选 B。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局部抗日战争发生于 1931、全面抗日战争发生于 1937 年, 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 1949 年, 都不符合图片 1928 年党员数量急剧上升的信息, 故排除 A、 C、 D。 【答案】B 8. (2011·上海单科·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 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析】扣住关键词“滇西”主要在中缅交界,另从“岛寇” 、 “十荡十决”等角度综合分析概 括可知是中国远征军第八军的抗日活动。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主要在黄河流域作战; 中国人民 解放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故 A、C、D 不符合题意,排 除。 【答案】B2010 年题组1. (2010·安徽文综·16)图 4 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 “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 “共赴国难”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解析】从图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从广州出发,进军 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为北伐,本题主要考察 学生的读图能力。 【答案】B 2. (2010·全国Ⅰ卷文综·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 “这一结 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第 14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A.国民党“一大”召开 C. 《双十协定》的签订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解析】注意题中提供的关键信息: “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强调国共内战的爆 发有一定因素的限制。 A 项是在 1924 年初, 会议召开后,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项是在 1936 年底,说明当时国共两党为即将实现的国共第二次合作铺平了道路;C 项是在 1945 年 10 月,双方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D 项是在 1949 年,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国共合谈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但最终国 民党政府未在协定上签字。C 项正确。 【答案】C 3. (2010·北京文综·18)图 7 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 主力即将参加(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入关)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三大战役的掌握。根据图示反映的东北解放军入关的重要提示,应该 先排除辽沈战役, 因为根据史实此时的东北解放军入关是为了参加解放平津的战役, 所以此题 正确的选项是 C。 【答案】C 4. (2010·全国Ⅱ卷文综·18)192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 994 人,10 月增加到 3000 人,年底发展到 10000 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解析】注意时间是 1925 年,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以“时间”作为基点的选择题类型。 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历史 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指出: “中国的民族革命运 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二是提出 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中国革 命需要“工人农民及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普遍的参加” , 三是对 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 封建的军阀政治” ,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 。这次大会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的要点提出来了,宣传了自己的思想主张;1925 年 5 月的五卅运动,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 多次开会研究对策。蔡和森提出:应当把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变到民族斗争。反对帝国主义的民 族运动浪潮, 以不可遏止的浩大声势迅速席卷全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 得到很大发展。这年年初党召开四大时还只有党员 994 人,同年 10 月即增加到三千人,年 底更达到一万人。说明共产党快速发展是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所产生的作用。 【答案】D第 15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5. (2010·重庆文综·18)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 “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 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 要是指中国共产党()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解析】 “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 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 A. 【答案】A 6. (2010·北京文综·17)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 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 我们也不会灭亡, 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 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的掌握。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 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 1937 年,上海“八〃一三”战役,所以正确选项是 D。 【答案】D 7. (2010·天津文综·8)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 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 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 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C.抗日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 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抗日战争。分析:从“亡国灭种的危机”等关键词 不难做出判断。 【答案】C 8. (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 称: “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 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D.武汉战役)【解析】 “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 ,这一描述适合于运动战,选 项中符合这一战法的战役只有百团大战。故选 C。第 16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答案】C 9. (2010·重庆文综·19)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 “为向中国人民— —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 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 ”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解析】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 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故选 D。 【答案】C 10. (2010·江苏单科·10)某年 9 月 6 日重庆《大公报》社评: “自上月 20 日以来,我军在北方 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 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C.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的理解。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此次战役的特点 是破袭战,规模较大,冀晋豫三省同传捷报,进分析应该是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是在山西东 北,属于伏击战,故应排除;太原会战是在山西省境内,属于会战,故排除;台儿庄战役是在 徐州境内,属于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故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A。 【答案】A 11. (2010·上海文综·12)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①台儿庄战役,②平型关大捷, 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⑤武汉会战等,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 A.①④⑤ C.②③④ B.①②⑤ D.②③⑤)【解析】题干要求的时间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③④发生解放战争时期,所以选 B。 【答案】B 12. (2010·上海单科 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遵义会议 D.中共十二大)【解析】 “中共七大”确立毛择东思想为指导思想,选 A。 【答案】A2009 年题组1. (2009·海南单科·17)表 1 1925 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第 17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绥远 湖北 广东0008%3%80% 8.9% 39. 1%63. 1% 2.3% 21. 2% 20. 1%表 1 表明,1925 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国民党在人员组成上吸收了学生和工农力量,成为各 革命阶级的革命联盟。 【答案】C 2. (2009·上海单科·21)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 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B.领导工人运动 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注意题干时间:20 世纪上半叶,独特的革命道路是指“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 市。 【答案】C 3. (2009·上海单科·22)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 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解析】从材料“东三省”可以看出,该事件是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 【答案】B 4. (2009·山东文综·12)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 “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 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 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 ”(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北上的旅客以“济南”为终点,津浦路北到沧州,不能 到达天津,同时材料反映了大量旅客南流,综合以上信息,与之相符的是 B 项。 【答案】B 5. (2009·广东理基·64)1937 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 年伉 俪” 。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B.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 D.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 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第 18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解析】抓住题干的时间“1937 年”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四大会战抵抗 日本侵略。 【答案】B 6. (2009·全国文综一·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 《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 “我 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 ” 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解析】符合“引敌深入” 、 “予敌主力以打击”等特征的是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中,一路日 军孤军深入台儿庄被我军包围歼灭;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节节抗击,最后日军占领上海;百团 大战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深入敌后根据地的日伪势力赶出根据地; 平型关大捷是伏击日军的运 输队;A、B、D 都不存在诱敌深入的战术;故 C 正确。 【答案】C 7. (2009·福建文综·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 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C.跨越陇海线)B.北渡长江 D.挺进大别山【解析】长征后中共领导的红军后改编为八路军主要集结在西北,要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 战必须东度黄河进入晋察冀一带。B、D 容易排除,C 项陇海铁路是中国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 线之一。它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八路军华北战场活动和控制地域,西起 同蒲线, 东至津浦线, 北抵正太路和沧石线, 南临黄河和陇海线, 因此八路军无须跨越陇海线。 【答案】A 8. (2009·北京文综·19)图 8 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 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的资料的是()A.① C.③B.② D.④第 19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解析】八路军 115 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时期的首次大捷。①②③都与国民党抗战有关。 【答案】D 9. (2009·安徽文综·16)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 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解析】解题关键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成为外国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 日益重要,故项正确,A 项归集个人魅力,不全面,B 项中共的抗日主张未被资本主义国家认 同,C 项表述有误。 【答案】D 10. (2009· 四川文综· 15) 图 6 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 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解析】题干中“木兰”一词是关键词。C 项效法古人,抗战救国符合题意。 【答案】C 11. (2009·海南单科·18)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 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 期应是()B. 年 D. 年A. 年 C. 年【解析】这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注意歌词中的“驱除仇寇”是指驱除日本侵略者, “复神京”是指收复北京。 【答案】D 12. (2009·山东基能·40)《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A.五四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第 20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勇军进行曲》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答案】C 13. (2009·广东单科·9)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 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 时()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直接管辖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解析】抗战的爆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陕北革命政 权也改称陕甘宁边区, 虽然还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 但名义上的中央政权还是蒋介石领导的南 京国民政府,所以在此背景下才可能出现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的现象。 【答案】C 14. (2009·广东单科·12)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 “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 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 ”由此可知(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解析】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原陕甘革命根据地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于 1937 年 9 月建立的,不是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 据是《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以及 1984 年通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 ,因此 A、C、D 三 项表述都是错误的,早在陕甘宁边区时期,部分地区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说明共产党在新 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答案】B 15. (2009·上海单科·30)20 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 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 、1979 和 2009 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解析】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体现了中国人民真正地民族觉醒;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 独立;从 1979 年至今,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 30 个春秋,人民生活富足,中华 民族已经走上振兴之路。 【答案】C第 21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16. (2009·山东基能·29)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 爱国口号。 如①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 保卫黄河, 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解析】①项是在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喊的口号;②是节选在保卫黄河歌曲,是抗日战争时 期军民广为传播的口号;③是在 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自发掀起抗击日军时 喊的口号,是在台湾保卫战时期;④是在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D 17. (2009·山东基能·30)下列对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的描述准确的是( A.圆月高悬的夜晚,伟大文学家屈原投汨罗江而亡 B.张骞出使西域时,友人弹奏《阳关三叠》以表达惜别之情 C.金田起义发生时,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南昌起义发生时,江淮大地已过了梅雨期 【解析】A 项屈原投江是在端午时期,不可能夜晚圆月高悬;B 项《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 、 《渭城曲》 ,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而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C 项金田起义在 1851 年,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是在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D)2008 年题组1. (2008·广东理基·6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解析】中共二大在充分分析和认识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 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答案】D 2. (2008·上海历史单科 A 组·13)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 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 年 10 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 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 年 7 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 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第 22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解析】因为中共一大是 1921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的,因此最接近当时、当地的原始材料才是最 有力的证据。因此 C 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 3. (2008·山东文综·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 4 的宣传 标语应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图片明确党的政策是针对封建势力和反动势力、反动武装等,拥护工人利益,武 装工农群众,由播撒革命火种可知是长征,故选土地革命时期。 【答案】B 4. (2008·广东单科·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 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 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 描述成()B.专制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A.民族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解析】由“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这一句话,可以得出,美国《时代周刊》把蒋介石描述成 A。 【答案】A 5. (2008·海南单科·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 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 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解析】本题题干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的评价,也就是要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的最主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 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不是正式建立。AD 不合史 实,B 是次要的。故选 C。 【答案】C第 23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6. (2008·海南单科·21) 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 431 件,比此前 20 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 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B.军工企业的激增 D.战时需求的刺激A.科技人员的内迁 C.民营工业的发展【解析】从试题中的时间可以判断此时我国正处在全面抗日时期,而此时专利以机器、电器、 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不难得出其主要原因在于适应战争的需求。 【答案】D 7. (2008·上海综合·10)在周恩来诞辰 110 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 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的外交方针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④参加重庆谈判, 同学们自 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时间 20 世纪 20 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 20 世纪 40 年代 20 世纪 50 年代 A.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主要事迹)评价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 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 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 B.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解析】①在 1955 年,②在 1936 年,③在 1924 年,④在 1945 年。 【答案】B 8. (2008·广东文基·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 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 标志是()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A.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析】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 “蒋介石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 、 , 可以判断,该事件发生在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二十年之后,符合要求的是 D 项(刘邓大 军挺进大别山是 1947 年)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 1945 年,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和三大战役的胜 利是 1949 年。 【答案】D 9. (2008·上海历史单科共同部分·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 60 年日记,20 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 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第 24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掌握,淮海战役的中心战场在徐州,徐州是国 民党军队的指挥中心,所以 B 项正确。 【答案】B2007 年题组1. (2007·山东文综·12)图 8 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 他的研究课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解析】 图中材料显示阴影部分集中在我国的华北、 华东一带,属于抗日根据地的范围;A 项工农武装 割据形成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位于南方,故 A 项排除;七七事变前日本侵略势力并没有到达 这块区域,故 B 项排除;三大战役后解放区远远不止以上那片区域,故 D 项排除。 【答案】C 2. (2007·广东单科·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 “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解析】年是八年抗战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的是全民抗战,故1942年若“逃兵役”则会被“骂为冷血运动” 。 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 (2007·广东单科·9)1945年8月, 《大公报》 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 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 主自由的人士”期盼()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解析】抗战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光明的道路; 一是蒋介石继续坚持独裁内战,黑暗的道路。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代表了中国“爱好民主 自由的人士”的心声,即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第 25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答案】A 4. (2007·海南单科·17)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C.义勇军 B.新四军 D.抗日联军)【解析】此题关键在于读取材料信息, “扬子江” “敌后”是指在长江淮河一带的敌后根据地与 敌进行英勇斗争的应是新四军。八路军活动在北方地区,黄河流域,义勇军和抗日联军活动主 要在东北。 【答案】B 5. (2007·海南单科·1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 A.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B.发动群众,全面抗战 C.依赖国际援助,持久抗战 D.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解析】A、B 为中共提出的,应排除,持久抗战是毛泽东的观点,排除 C,从国民政府抗战 期间的多次组织大规模会战看,是在抗战中与敌拼人力、物力上的消耗,从“南京—武汉—重 庆”的迁都路线看,是在以空间的转移拖延时间、拖垮敌人。 【答案】D)二、主观题1. (2013·江苏单科·22) (13 分)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右侧示意图)第 26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 年)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 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 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 以为只要给 中国有力的“一击” ,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 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 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5 分)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 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4 分) 【考点】国民革命,抗日战争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根据地图中相关信息, 特别是注解的三大军阀、国民党和地图名称,不难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国民党在 南方建立了自己的据点。 军事斗争从地图名称可以归结: 北伐。 结局一是从取得的成果上归结, 而是从最终国共关系的破裂上分析。第(2)问错误估计据材料二可以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 量、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表现政治上主要从统一战线角度回答;军事主要从国共两党两个 战场的配合抗战上归结。 【答案】 (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2 分) 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 (2 分) 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 次国共合作破裂) 。 (2 分)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 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2 分)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2 分) 2. (2012·福建文综卷·38) (37 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 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第 27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之民心耳” 。黄炎培也说: “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 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 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 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 年 3 月)材料三 1952 年一 1965 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 年=100)图 14——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材料四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 由来时说: “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 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 的原因。 (8 分)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 、 “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8 分) (3)据材料三,概括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 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15 分)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6 分) 【 解析】本题的中心是社会发展问题,涉及教育、时局、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属于跨度大, 范围广的大题,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分析表格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总体上没有超出教材范围, 中规中矩的试题。 【答案】 (1)主张:教育救国。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原因: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 (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第 28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 年代持续增长;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下降;60 年代中期恢复。 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一五”计划完成等; “大跃进” 、 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 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功的重要保障。 3. (2012·海南单科卷·27)(13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 1935 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出 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 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 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 渐趋明朗。1937 年 7 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 宣布: “ (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 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 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 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8 分)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第(1)问,本问旨在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分析归纳能力,材料共有四大内容,依 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不同点。第(2)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双方、人民的愿 望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 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 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5 分) (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 策的调整与相 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8 分)第 29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4. (2011·浙江文综·38) (26 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 是被推翻了,代 .......... 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 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伟大 ............ ............... 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着重号为本试 卷所加)——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939)(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 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9 分) 【解析】回答“新的变化”时要注意“直至近百年来”这一时间限定,要在中国新旧民主革命 的发展历程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答案】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 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9 分) 4. (2011·北京文综·39) (28 分)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 成就。据图 12,回答第(1)题。(1)描述 1934 年至 1936 年革命根据地颁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 分)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 出的贡献。 (8 分)第 30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第(1)题从材料中的图片可以总结革命 根据地的变化。第(2)题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抗日根据 地等。 【答案】(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2)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 主义理论。 5. (2011·北京文综·37) (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 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 (8 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 以简要阐释。 (4 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 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资料江南制造总局 “文学革命” 武昌起义 “自强” “求富” 三民主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京张铁路 南京大屠杀 北伐战争 虎门销烟 中国同盟会 南昌起义 【答案】(4)选择主题示例:①主题: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 序号:4、5、6 ②主题: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斗争 序号:3、5、11 ③主题: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 序号:3、5、9、10、11、12 补充的新资料: 简要阐释: 6. (2011·上海文综·28)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第 31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志路 106 号召开,为躲避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 【解析】回顾课本所学知识作答。 【参考答案】嘉兴南湖举行。7. (2008·北京文综 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 2008 年 5 月 4 日开 始在国内 113 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北 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图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图 14 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 图 15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 义。 排序:图( )→图( )→图( )(2 分) 历史意义:(6 分) 图 13: 图 14: 图 15: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可作答。图 13 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1931 年,标志着红色政权的建立;图 14 井冈山会师发生于 1328 年 4 月,对军队进行整编;图 15 南昌起义发生于 1927 年 8 月 1 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 派的第一枪,人民军队诞生。 【答案】(3)排序:15→14→13 图 13: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 图 14: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 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8. (2008·江苏单科 22)(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 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第 32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 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 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自 1963 年至 1969 年, 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 ……中国贸促会 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 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 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 表示深刻的反 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 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 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3 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 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3 分) (4) 材料四的 “不正常状态”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 四, 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 “不 正常状态”的因素。(4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了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基本史实。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 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主要是找理由从政治、军事两方面说明观点,考察学生对抗日 战争整体的把握。第(2)问要分析材料中话错在哪里。第(3)问考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中 国胜利的原因;第(4)从民间、政府两个角度根据材料概括。 【答案】(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 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 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 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 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4)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 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9. (2008·广东单科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 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 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第 33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据韦克吕耶斯 《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 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 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 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 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 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 世纪)②轻视阶段( 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 年)④赞赏阶段()⑤清醒阶段() ⑥敌对时期(1949—) 问题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 作为武器的目的。(4 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 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4 分) (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 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形象”为切入点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发展的 基本脉络的掌握情况,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⑴问的“中国形象”的含 义可以结合材料中的“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等文字加以归纳,而目的的 归纳可以从启蒙运动的背景分析,特别是应注意其宣传的内在动力以及减少阻力的角度来把 握;第⑵问从“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归纳 “中国形象”的内涵,原因可以结合鸦片战争前西方对中国的鸦片输入的影响来分析;第⑶问 可以从不同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其背景分析,如
可以联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1949—可以联系新中国成立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影响等等; 第⑷ 问的启示可以把材料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归纳。 【答案】(1)“以德治国”(1 分)。以此抨击法国的君主专制、宗教愚昧,倡导理性(3 分)。 (2)抽鸦片的国家(1 分)。希望扩大对中国鸦片贸易;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西方的舆论宣传; 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很多中国人吸食鸦片;中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4 分)。 (3)第④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2 分)。第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 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朝鲜战争(2 分)。 (4)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3 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第 34 页(共 34 页)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广而告之: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词条解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军事力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