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顺福生平

余顺福板画作品及生平
余顺福板画作品及生平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美术设计领域专家有一种滑铁卢叫作亚运会--国乒征战亚运沉浮史_综合体育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 > & &gt 正文&
有一种滑铁卢叫作亚运会--国乒征战亚运沉浮史
.cn 日09:59 《乒乓世界》杂志
  从1974年的伊朗德黑兰,到2002年的韩国釜山,中国乒乓球队一共参加过8届亚运会。这8届亚运会留给了中国队太多痛苦的记忆,有些失利堪称刻骨铭心。
  1974年德黑兰,第7届亚运会 梁戈亮张立所向披靡
  1973年11月,亚洲运动会联合理事会在伊朗召开特别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
确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亚运会联合会会员,并取得次年参加亚运会比赛的资格。此项决议震动世界体坛,它意味着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与世界各大体育组织隔绝的严冬时期即将结束,世界体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亚运会是亚洲各国体育综合实力的大比拼,前六届亚运会,日本体育代表团掠走绝大部分的金牌,其他国家只能望其项背。当时中国的优势项目不多,要在亚运会金牌上缩短与日本队的差距,只能在传统的强项上做文章。
  乒乓球作为夺金的重点项目,其目标自然是夺取更多的金牌,但在当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条条框框下,如何把握这个尺度,确实是一个学问。
  中国乒乓球在第七届亚运会上究竟能获几块金牌,谁也心中无数。1974年4月举行的亚洲锦标赛上,男团尽管获得冠军,但和日本队苦战八盘。紧接着5月的中、朝、日、瑞、南五国友谊赛,男队再次5比3险胜日本。直拍生胶两面攻的河野满在这两次比赛中表现得相当突出,分别打败李振恃、许绍发和郗恩庭,并获得五国友谊赛的单打冠军。河野满对中国的直拍快攻的优势很大,对李振恃、许绍发赢多输少。加上一直对中国队威胁很大的长谷川信彦,中日两队的实力其实在伯仲之间。不少人对1973年32届世乒赛上中日两队恶战九盘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到底鹿死谁手,很难预料。
  与男队相比,女队的情况也很不妙,亚洲锦标赛团体输给日本队,被大关行江一人拿下两分半。单打也全军覆没,没有一人能进入前四名。五国友谊赛尽管回敬了日本队一个3比0,但朝鲜队的小将朴英顺却如入无人之境,团体和单打保持不败,女单冠军就被这位16岁的小姑娘夺得。至于最强的对手韩国队,自她们夺得32届女团冠军后,中国队还未与她们相遇过,在众多的强敌面前,女队能否杀出重围?
  1974年的德黑兰第七届亚运会,是教练李富荣执掌帅印后的第一次出征,阵中的五员战将是梁戈亮、李振恃、许绍发、郗恩庭和曾博雄。阵中的前四名均是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但乒乓球爱好者对曾博雄这个名字却非常陌生,他何许人也?原来曾博雄是北美的台湾籍华侨,曾参加过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这次他是以中国代表团台湾省籍人士的名义参赛,他的入选是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水平当然无法和中国队员相比。这样一来,中国队排兵布阵的余地就少了很多,可以说中国队是一个死阵。郗恩庭近一年来对河野满和长谷川信彦鲜有胜绩,中日之战,梁戈亮、李振恃、许绍发必出无疑,中国队能否取胜日本队关键是看梁戈亮的发挥。
  梁戈亮是一支重型武器,他的攻削打法令日本队无所适从,大刀砍去所向披靡。他的一生注定成为日本队的克星,每次交锋都是全取三分。亚运会前的中日两次交锋,梁戈亮都免战高挂,这次他随从出征,大大增强了中国队的实力。
  亚运会的男团决赛,仍然打得天昏地暗,中日胜负的关键在于梁戈亮和久世雅之的表现。日本队苦于三号人物太弱,前几次起用田阪登纪夫和仲村渠功,效果并不理想,这次用久世雅之,目的是想冲一冲。但是,日本队的目的未能达到,久世雅之痛失三分,将日本队送入失败的深渊。与此相反,梁戈亮尽显英雄本色,全取三分,但作为中国直拍快攻代表人物的李振恃和许绍发却各丢两分,对河野满和长谷川信彦全部告负,李振恃在第九盘先失一局的不利局面下,力挽狂澜,打败久世雅之。5比4的结局使人们看到中国直拍快攻对日本队进攻型打法(尤其是河野满的打法)的劣势,其影响深远。以至三年后的34届中日男团决赛,中国队在决赛中第一次弃用直拍快攻,这是后话。
  梁戈亮在团体赛所向披靡,单打也锐不可当,对中国选手威胁最大的长谷川信彦第一轮被香港的前国手李光祖淘汰,为梁戈亮打掉了一个强劲对手,梁戈亮顺利地进入决赛,对手是淘汰了李振恃、许绍发的河野满。决赛中,梁戈亮再次扛起“抗日”大旗,3比1打败河野满,其中有两局仅让河野满拿了6分和7分。在最后一项混合双打的比赛中,梁戈亮再为中国队锦上添花,和郑怀颖配合默契3比0击败韩国的金文洙/金顺玉。梁戈亮一人为中国队拿下三块金牌,可以说,第七届亚运会男子乒乓球是梁戈亮一个人的舞台。
  男队的梁戈亮表现出色,女队的张立也当仁不让。作为传统的直拍快攻,张立的技术风格是快速多变、稳中带凶,善于对付不同类型的打法,32届后张立逐渐成为女队的头号主力。然而在亚洲锦标赛上,张立却碰到了钉子,团体赛输给日本大关行江,擅长打搓攻的大关行江让擅长打快攻的张立怎么也快不起来。在亚运会前的集训期间,张立一改其左推右攻的打法,盲目侧身攻,但命中率很低,严重脱离了她原来的风格。女队主教练李赫男见状,很是着急,找她谈了几次,她仍然不通:“这次在日本比赛个别场次打得不好,有人说我软,主动进攻太少,打得不凶,现在我就拼命打。”李赫男随后和徐寅生一起做她的思想工作,使她明白到,以往取胜主要是控球能力好,能调动对方,无谓失误少,在控制、调动的基础上起板。通过这次思想工作,张立坚持了原来的技术风格。
  第七届亚运会上,张立大放异彩。她带领女队连续打败朝鲜、日本队后进入决赛,在和韩国队的硬碰硬较量中,张立发挥出色,接连打败李艾莉萨和郑贤淑,并和郑怀颖配合,击败李艾莉萨和金顺玉。张立在和李艾莉萨的比赛有个小插曲,由于她两人第一次相遇,张立有点怕对方的弧圈球,接发球失误很多。第一局结束时,徐寅生走过去问女队的教练李赫男:“张立第一局吃了几个发球?”李赫男回答说:“9个”。他便对张立说“吃9个发球还能以21比19赢,少吃两个不就很轻松了吗?”张立听罢信心十足,第二局注意了对方发球,结果只让李艾莉萨拿到8分。
  而张立对郑贤淑的比赛是一场斗智不斗力的巧妙杰作。削球稳健、反攻有力的郑贤淑是少有的横拍两面反胶的削球手,她和同样是两面反胶的高岛规郎被称为七十年代最佳的削球手。她的特点是稳,对手没有一定的攻击力,很难冲垮她的防线。由于反手是反胶,她的反手进攻能力也相当强,关键时刻常用反手发出侧上旋抢攻得分,团体赛的第一盘她以2比1击败郑怀颖。为了限制张立侧身攻,郑贤淑连续削张立的正手,张立以不变应万变,站在正手位发力拉长球至郑贤淑的反手位后,突然拉其正手位的短球后突击,使郑贤淑疲于奔命。郑贤淑见此路不通,连削正手位突然变反手位,这时张立并不忙于侧身而用搓球过渡,郑贤淑本来是打算张立侧身轻拉后反攻的,看见来球搓得很低,只好乖乖地将举起的手再放再削。郑贤淑反攻不成,又防不住张立的进攻,张立2比0获胜,中国女队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这届亚运会是中国女队称霸世界的开始。
  张立一气打败了李艾莉萨、郑贤淑、朴英顺、朴英玉、大关行江、枝野富枝等所有名将,令人无可信服地摘取女团、女单、女双(和郑怀颖)三枚金牌,其中单打是以3比1战胜郑贤淑后获得女单冠军。中国队的另两员女将也表现不俗,黄锡萍在单打中淘汰李艾莉萨,女单世界冠军胡玉兰在击败朴英顺和朴英玉后也获得一枚铜牌。
  第七届亚运会中国队丢失的唯一金牌是在男子双打,河野满和长谷川信彦连过许绍发/郗恩庭、李振恃/梁戈亮这两关,获得金牌,李振恃和梁戈亮只能遗憾地拿到一面银牌。第七届亚运会在人们赛前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共得到六金、一银、二铜优异战绩(这届亚运会不设并列第三名),给了国人一个意外惊喜。
  1978年曼谷,第8届亚运会 中国队席卷7金
  梁戈亮和张立在第八届亚运会中延续他们的辉煌。此时长谷川信彦、河野满、李艾莉萨、郑贤淑已经退役,日本男队紧靠老将高岛和新秀小野诚治支撑大局,韩国女队也靠金顺玉担纲主力,实力大减。朝鲜女队刚在亚洲锦标赛遭受沉重打击,信心受折。日本女队的情况也是每况愈下,大关行江、横田幸子退役之后就显得青黄不接。与此相反,中国队成长的新人,如男队的郭跃华、陈新华、黄统生、鲁尧华,女队的张德英、杨莹、曹燕华等无一不能征善战,实力超群。以当时国内宽松的政治环境加上无出其右的整体实力,中国队岂有放过这届囊括七个金牌的机会?
  果然,1978年的曼谷第八届亚运会,中国队如风卷残云,第一次在重大比赛中囊括七项冠军,张立夺得女单、女双(和张德英配合)、混双(和郭跃华配合)四面金牌,成为第八届亚运会的一颗明星。梁戈亮再次蝉联男单冠军,男双金牌则被郭跃华/黄统生所夺得。这届亚运会上,囊括七个冠军的乒乓球队和囊括四个金牌的跳水队在中国代表团中最为风光,而游泳队连续在两届亚运会金牌榜上颗粒无收,严重拖了整个代表团的后腿。不过,中日金牌的差距在逐渐缩少,从第七届的33比74追到第八届的51比70,中国队的成绩比上届提高了不少。在中国代表团两届亚运会的84块金牌中,乒乓球贡献了13块,成为金牌大户。
  1982年新德里,第9届亚运会 曹燕华横扫女线
  1982年的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是亚洲体坛一个新的里程碑。通过三届亚运会的较量,亚洲体坛头号霸主终于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以61块金牌力压日本的57块金牌,第一次坐上亚洲体坛盟主的宝座,结束了日本队称霸亚洲体坛长达三十一年的历史。而乒乓球男子的中日之争,也随着韩国队的崛起,开始演变成中韩之争。
  第九届亚运会,是日本乒乓球在亚洲领地的最后挣扎。凭借着有“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之称的斋藤清,日本队向中国队发起冲击。在团体决赛中,尽管斋藤清打败郭跃华,但谢赛克和陈新华牢牢地掌握了场上的局面,5比1,中国队第三次获得男团冠军。男单决赛,谢赛克以他那旋风式的快攻再次降伏斋藤清,为中国队保住男单的金牌。但男子双打仍然是在中国队最薄弱的项目,郭跃华/谢赛克、陈新华/惠钧只获得铜牌,金牌被日本的老将阿部博幸和小野诚治夺得,韩国的金浣和金琦泽取得一面银牌。中国队在这届亚运会上,越来越感到来自韩国队的压力,金浣打败郭跃华,他和金琦泽给了中国队以很大的威胁。
  女子中韩相争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曾经光芒四射的李寿子,在36届后状况一直不理想,另一个主力黄楠淑已经退役,这届亚运会改由尹Z美和梁英子充当一、二号主力。中韩女团决赛同样打得紧张激烈,中韩之战,中国队首先上场的是削球手童玲,迎战尹Z美。自31届两位削球手林慧卿和郑敏之在团体赛失利后,中国女队在以后的大赛的决赛中再不敢上这类打法。原因是亚洲选手一般都拉攻能力强、球路毒。这届亚运会中国女团由两个削球手童玲、卜启娟和两个攻球手曹燕华、戴丽丽组成。赛前被给予厚望的戴丽丽在团体赛中输给日本的岛内美子,团体决赛不得不起用童玲。直拍生胶打法的尹Z美一上来就掌握主动,比分一直领先,看到童玲如此被动,场外的人不免担心起来。陈新华见状,笑着说:“不用担心,童玲在试探对方。”果然,在童玲变化多端的旋转面前,尹Z美的失误开始增多起来,还不时被童玲的反攻打得措手不及,童玲以2比0取胜。第二盘曹燕华对梁英子,梁英子在1981年的欧洲巡回赛中就表现出极佳的潜质,战胜许多欧亚名将,被誉为是李寿子的接班人。面对世界名将,梁英子毫不手软,打得积极主动,两人打成1比1后,曹燕华显示出高超的球艺,拿下决胜局。前二盘中国队以2比0领先,谁知第三盘一向以擅长双打而著称的戴丽丽发挥欠佳,她和曹燕华的双打输给梁英子和尹Z美。戴丽丽在亚运会上的失常发挥,使她入选37届世乒赛女团的希望成为泡影。第四盘曹燕华显示了她“乒坛一姐”的地位,2比0击败尹Z美,3比1,中国女队在亚运会实现“三连冠”。
  女子单打,曹燕华和童玲分别以3比0淘汰尹Z美和梁英子后会师决赛。决赛中曹燕华3比0战胜童玲获得女单金牌。女子双打,曹燕华/戴丽丽、童玲/卜启娟分获金银牌,混合双打是中国的优势项目,走上冠亚军领奖台的是谢赛克/曹燕华、陈新华/童玲。曹燕华在本届亚运会上,显示了她过人的实力,继张立后,成为囊括亚运会四块金牌的第二人。
  1986年汉城,第10届亚运会 男团女团双走麦城
  当中国乒乓球队囊括36届世乒赛七项冠军后,有人预言:八十年代将是中国队的天下,尤其是女队,其辉煌可以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未。37、38两届世乒赛,女队囊括所有冠军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38届后,尽管曹燕华、童玲、齐宝香、倪夏莲等人退役,但中国女队的实力丝毫不减。第十届汉城亚运会,由于朝鲜队的缺席,女队唯一的对手就是韩国队。韩国队的梁英子一年多来由于受肝病的困扰,技术和体力上大打折扣,曾先后败在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的手下,就连在37届被她淘汰过的耿丽娟,也在1985年的汉城大奖赛轻松地将她击败。在耿丽娟打败梁英子夺得汉城大奖赛冠军后,韩国队教练失望地说:“中国队已经找到对付梁英子的办法。”而第十届亚运会的中国队恰恰是由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和耿丽娟所组成。戴丽丽和耿丽娟的双打自配对之后从未失过手,是1984年亚洲锦标赛和38届女双冠军。这样的阵容,夺取女子所有金牌可以说是如囊中去物。相比之下,韩国女队补充了1986年在亚洲少年锦标赛中表现出色的玄静和和洪次玉,但她们俩无论在实力和经验上都无法和中国队相比。
  中国男队由江嘉良、陈新华、陈龙灿、滕义、惠钧组成。其中江嘉良、陈新华、陈龙灿是38届夺得团体冠军的主力,滕义和惠钧是横拍两面攻,对付亚洲选手有一定优势。中国队最大的对手是韩国队,韩国队在这几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每次和中国队交锋都有长足的进步。36届还不堪一击,0比5输了个干干净净;37届1比5,金浣打败范长茂;到38届打满九盘才分出胜负,头号主力金浣赢江嘉良和陈龙灿,金琦泽和安宰亨分别赢了王会元和陈龙灿。这次韩国队的另一员主将金琦泽因故缺席,由在1986年亚洲少年锦标赛为韩国队夺得团体冠军的主力刘南奎顶上。
  看来,中国队夺取男女团体冠军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无论赛前的舆论还是教练员、运动员都没想过会输。
  偏偏在汉城,中国队摔了个跟斗,而且摔得很掺。自26届中国男队夺得团体冠军以来,还从来没有一支队能够同时双双战胜中国男女队,然而,韩国队做到了。
  韩国在这次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花费了不少心思,为了在金牌数上赶上日本甚至超越中国,韩国利用东道主的优势增加了自己擅长的项目,像跆拳道和保龄球,对自己原有的优势项目如射箭,把金牌从4个猛增至12个。为了争取好成绩,韩国队乒乓球队关起门来,每天进行长达10个小时苦练,而中国队对他们的动态所知甚少。
  38届赢过金浣和安宰亨的王会元,38届之后就退役了,致使中国队缺少了对付韩国队一个制胜的锐利武器。他在1985年的汉城大奖赛中如秋风扫落叶搬地横扫金浣、金琦泽和安宰亨。相对而言,中国队其他选手对韩国队没有王会元这样大的威慑力。由于陈龙灿在38届团体赛中输给金浣和安宰亨,这次对韩国队的决赛首先被否决。陈新华在38届的发挥出色以及他在上届亚运会拿下日本队两分,与江嘉良一道自然成为决赛的最佳人选。中国队的第三号,派上了1983年全运会冠军、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惠钧。可是,这个打法齐全、阵容整齐的队伍在韩国队如狼似虎般的进攻面前失守了。
  这场决赛中国队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谁也没想到,前五盘中国队居然以1比4落后。更没想到韩国队的三号人物安宰亨会连取两分,而且赢得相当轻松,2比0击败陈新华和江嘉良。金浣也以2比0战胜惠钧和陈新华,如果不是刘南奎经验不足,在领先一局的情况下,后两局把握不住机会仅以微弱的劣势败北,他很可能在第三盘就赢了江嘉良,韩国队恐怕已经以5比0高奏凯歌了。看着世界冠军之师如此狼狈,韩国拉拉队更加起劲,呐喊助威声几乎将屋顶掀翻。背水一战的中国队连扳三盘,其中第七盘双方主力的交锋最为激烈,金浣相持中的命中率非常高,尤其是反手位的推中转攻,给江嘉良很大威胁。江嘉良不断用推中突击与之周旋。决胜局江嘉良21比19险胜,最后一球落地,江嘉良紧握拳头对着金浣大喊了一声,仿佛出了在38届失利的恶气。但连扳三盘的中国队没能坚持到最后,安宰亨在第九盘打败惠钧。面对梦一般的结局,韩国队上下欣喜若狂。独得3分的安宰亨赛后说:“我出场只是想向他们学点东西,没有敢想赢中国队。”
  当人们还未从男团失利的恶梦中清醒过来时,女队的长城也随之倒塌。原以为梁英子会打一号主力,没想到梁英子肝病初愈,体力已经大不如前,没体力连打几场,而将新秀玄静和放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上,这是中国队万万没有料到的,情报不准、用人不当而导致大败。
  中国队的四员女将中,数焦志敏对付韩国队最有办法。凌厉的攻势、大角度的凶压令梁英子防不胜防,38届时梁英子就是被焦志敏以3比0挡在女单八强之外,梁英子的职业生涯中最怕就是焦志敏。可是,这么重要的人物却没有出现在中国队的决赛名单上,不能不说是个失策。为中国队打头阵的是戴丽丽,她对梁英子保持全胜,所以安排她来抓梁英子。谁知梁英子排到二号。戴丽丽在第一盘与玄静和的遭遇战中,以她拿手的发球和快速的推挡很快地拿下玄静和,但接下来,战局却发生了扭转。
  第二盘由何智丽迎战梁英子,两人曾在1984年的亚洲锦标赛单打争夺四强时交锋过,当时何智丽以3比1取胜,从而第一次登上亚洲女单冠军的宝座。何智丽原来的打法旋转强、速度快,但38届后的风格却变成与对手拼速度,原来凶狠的风格也改为借力打力。尽管如此,何智丽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强大的攻击力是很难将她击垮的。何智丽以21:13赢了第一局后,第二局,何智丽还占据着优势,但打丢几个机会球后,思想上无法摆脱,结果打到22平后连丢两分失去第二局。本应拿下的未能拿下,何智丽不免急躁起来,这种情绪影响到第三局,21平后再丢两分,何智丽1比2负于梁英子!尽管输了,但中国队还有获胜的机会,后面还有世界女双世界冠军戴丽丽和耿丽娟顶住。
  曾经是女单一号的耿丽娟当时巅峰已过,竞技状态不断下降。虽然梁英子和玄静和这对组合均是直拍,反手位是弱点,但她们俩跑位恰到好处,一板反手攻球弥补了反手位的不足,一旦展开攻势则如排山倒海,戴丽丽和耿丽娟顶不住对方的强大攻击,0比2再失一城。
  1比2的比分使已无退路的何智丽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沉重的包袱使何智丽举步艰难,几经拉锯还是以23:25丢了第一局。第二何智丽振作精神,以21:14扳回,但第三局何智丽完全垮掉,失误频频,最后一球玄静和在相持中侧身猛扣一板,何智丽回球下网,13:21。韩国队令人难以置信地以3比1打败中国女队,全场再次沸腾起来,这一胜利犹如强心针,激发了韩国代表团的士气,各路人马疯狂般地抢金夺银,金牌数如潮水般地进帐,很快就超过日本,直逼中国。而韩国队打败中国队这两场比赛的录像,被韩国电视台天天反复重播,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大声叫好。中国队在团体赛中的失败就这样被对手放大,这给了全团上下大大的刺激!到单项比赛时,每个人的眼睛都打红了。
  由于两个单打名额给了何智丽和焦志敏,戴丽丽未能报上。双打是她的强项,女双和混双自然榜上有名。团体失利后,戴丽丽发了狠:“一定赢,一定要争这口气”,混双她和滕义搭档在半决赛遇到金浣和玄静和,在拉拉队震耳欲聋的狂热声中,第一局打成20:19,戴丽丽发球,金浣接球过网后,犹豫了一下,举手示意:过线。裁判员想也不想,立即判戴丽丽失分,戴丽丽火了。团体赛对玄静和比赛时就发生过裁判误判,戴丽丽当时站在球台边罢打。这次又再误判,她再次拒绝比赛,要求看录像,交涉了40分钟,裁判被换掉,但比分维持原判,比分变成20平。好在滕义和戴丽丽稳得住阵脚,23:21胜了这一局,把韩国观众的哄叫声给压了下去。第二局一路领先,终于以2比0取得胜利,与另一对组合惠钧和耿丽娟会师决赛,最终滕义和戴丽丽将混双的金牌收入囊中。
  戴丽丽和韩国队斗得火爆,何智丽也拼红了眼。双打不是何智丽的强项,她和焦志敏在半决赛硬是将梁英子和玄静和淘汰,戴丽丽/耿丽娟也在半决赛中淘汰日本的星野美香和橘川美纪,与何智丽/焦志敏会师于决赛。戴丽丽和耿丽娟获得女双金牌。
  女子单打,何智丽和玄静和在争夺四强时再度相遇。此时的何智丽杀气腾腾,每打上一个好球就紧握拳头为自己打气,3比0,何智丽扬眉吐气淘汰玄静和后,再击败星野美香进入决赛。另一条线上的焦志敏半决赛同样打得惊心动魄,苦斗五局才打败梁英子。焦志敏的球路比较克梁英子,但面对着敲锣打鼓的拉拉队还是心理准备不足,前三局以1比2落后。后两局焦志敏心定了些,注意打开落点和角度,连扳两局反败为胜。女单决赛,焦志敏和何智丽分获女单金银牌。
  男子单打,在团体赛连失三分的刘南奎表现判若两人,接连打败江嘉良和惠钧夺走男单金牌,刘南奎在这届亚运会崛起,最终成为中国队的心腹大患。
  中国队靠滕义为男队挽回一点面子,他和惠钧的双打在决赛中打败金浣和刘南奎,滕义反手对付弧圈球的能力很强,正手正胶的连续进攻给了韩国队很大威胁。至此,中国队在汉诚亚运会一共获得四面金牌,是参加亚运会以来最差的成绩。亚运会的失利暴露了中国队打法上的陈旧,以汉城的失败为起点,中国乒乓球开始陷入低潮。
  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 男团再败,小邓走红
  汉城亚运会失利后,中国乒乓球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1989年40届世乒赛上又遭受到一连串的打击,随后,江嘉良、滕义的退役,致使陈龙灿一人独力难支,新人马文革的发挥时好时坏,难堪大用。打法陈旧、后继无人、人心不稳,中国男队进入了一个寒冷的冬天。中国队不但对欧洲已居下风,在亚洲对的韩国和朝鲜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北京亚运会前夕的朝鲜乒乓球公开赛,朝鲜队18岁的新秀崔敬涉一连打败马文革、王涛、张雷,比分均是2比0,朝鲜队的老将金成熙和李根相本来就具有一流的实力,崔敬涉的出现使其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韩国队的金浣退役后,金择洙顶了上来,同样具有向中国队冲击的实力,前虎后狼,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就在这样的乱世中开锣。
  按照实力,中朝两队的实力最强。韩国队对世界各强列构成重大威胁,却偏偏未能从朝鲜队那里占过什么便宜,每次交锋总是落荒而逃。不巧的是,抽签时中朝两队抽在下半区,两强只得提前相遇,尽管朝鲜队呈上升势头,但实力上还是中国队占优。自中国队参加世界大赛以来,朝鲜男队从来未赢过中国队。在之前的世界杯团体赛,中国队就很轻松地3比0获胜。按照人们的估计,第一盘如果能赢,说不定5比0或5比1就能解决战斗。谁也没想到,中朝的半决赛居然会出现一面倒,以5比1取得胜利的不是中国队而是朝鲜队,而为朝鲜队敲开胜利之门的竟然是初出茅庐的崔敬涉。
  两面弧圈打法的崔敬涉颇有欧洲弧圈球手的味道,又冲又转。毫无包袱的他一上来就将陈龙灿给打懵了,陈龙灿对他非常不熟悉,始终陷于被动局面,最终1比2失利。开局不利给下后面的马文革和陈志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往战绩对李根相和金成熙占优的他俩竟然也输了。像传染病一样,陈龙灿随后以21:15、16:21、20:22败给李根相。5月份的世界杯团体赛陈龙灿曾将有“世界第一削”之称的李根相打得满台溜,比分是21:13、21:11,仅仅过了几个月就倒了个个儿,台柱一倒,中国队只得俯首称臣。最后决赛,韩国队和朝鲜队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鏖战,以5比4险胜,再度蝉联男团冠军,金择洙一人独赢三分。
  与上届亚运会相比,中国女队全部是新面孔。人员更新速度之快除了受何智丽风波影响外,陈静在40届之后状态一直低迷也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乔红和邓亚萍的上升势头凶猛。乔红在40届如一匹黑马,连夺女单和女双两项冠军,她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单冠军,在乒乓球历史上也只有日本的松崎、深津、小和田敏子和朝鲜朴英顺等寥寥几人能够做到。乔红是两面弧圈打法,特长在于发球和反手位,整体技术显得非常厚实。邓亚萍尽管个子不高手臂不长,但凭借着她灵活的步伐、凌厉的攻势和咄咄逼人的杀气成为女队的一员主将。
  亚洲的女子乒乓球一直是代表着世界的最高水平,世界大赛的奖牌一直是被中、韩、朝三队所瓜分。进入90年代,香港女队也想参与进来分一杯羹。香港女队的主将齐宝华、陈丹蕾原来代表河北和石油体协,前者是直板长胶结合倒板进攻,后者是一面反胶、一面生胶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两人移居香港后,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因而水平提高不少。齐宝华在1988年的中国公开赛上曾淘汰过焦志敏和戴丽丽,她忽攻忽守的打法令很多人很不适应,在一系列的比赛中成绩斐然。她俩的出现,将称雄世界多年的日本女队挤出四强,世界女子乒坛进入亚洲人唱主角的战国时代。
  香港女队击败日本队进入四强后,和中国女队打满五盘才告负。齐宝华发挥出很高水平,连续战胜高军和邓亚萍。第五盘,高军以2比0取胜陈丹蕾才使中国队进入决赛。另一个决赛席位由朝鲜和韩国队争夺。亚运会之前的世界杯团体赛上,朝鲜队曾经以3比0胜过韩国队,人们普遍认为,朝鲜女队进入决赛的机会最大。而在余顺福首盘打败玄静和后,韩国队似乎大势已去,谁知斜刺里杀出个洪次玉。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洪次玉以快速、凌厉的攻势打败李粉姬。洪次玉和玄静和在同一家公司打球,彼此之间不仅配合默契,更重要的是,她从玄静和身上学到不少东西,球技和意志品质提高不少。发挥失常是洪次玉的毛病,但这次亚运会她发挥出很高的水平,不仅单打发挥出色,和玄静和的双打也给人眼前一亮。以前玄静和与梁英子的反手位主要靠灵活的步伐来弥补,而洪次玉和玄静和的配合,大大加强了反手位的攻击力,照顾范围更广,21:14、21:17很快就将李粉姬和余顺福打败。第四盘玄静和将功补过,2比0击败李粉姬,韩国队靠洪次玉出色的发挥进入决赛。朝鲜队经此打击后,一蹶不振,在争夺第三名时以0比3败给香港队,最后连铜牌也未能得到。
  为韩国队进入决赛立下头功的洪次玉,在与中国队的决赛中再次掀起惊涛骇浪。首盘她面对乔红反手拉过来的弧圈球,以快制转,反手的弹压逼得乔红连连后退,乔红的反手一向以稳健、旋转强而著称,洪次玉这次却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频频向乔红的反手施展攻势,伺机侧身扣杀,以2比1先拨头筹,运动生涯中首次战胜乔红。接着邓亚萍大战玄静,她怒目圆睁,每打上一个好球便振臂高呼,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抓住玄静和反手的弱点连扳两局。玄静和战功累累,却从未能赢过邓亚萍,这也许就是宿命。
  中国队追成1比1后,洪次玉和玄静和的双打再起波澜。面对世界女双冠军邓亚萍和乔红,洪次玉和玄静和步伐轻盈、跑位如蜻蜓点水、恰到好处。决胜局一直打到20平后,双方你来我往,局面始终处于胶着的状态,观众也随着比赛场上的变化而骤惊骤喜,最后在一片叹息声中,邓亚萍和乔红以28:30不敌。第四盘乔红出战玄静和时,看着前两盘发挥不佳的她,人们并不抱太大期望。
  哪知乔红好像换了个人,把玄静和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第二局让对方只拿到6分。“这盘球上场前我想,就是输,也要输得明白,豁出去了!”乔红将比分扳成2比2,邓亚萍在第五盘牢牢控制住洪次玉,干脆利落地以2比0取胜,阔别四年后,中国女队重新夺回女团冠军。
  女团邓亚萍得到两分,随后的单项比赛也威风八面,再夺女单和混双的金牌。她和韦晴光对刘南奎、玄静和的混双决赛,也胜在气势上。韦晴光在这届亚运会男子单项比赛中气势是最盛的,整个单项比赛的士气就是他打出来的,单打拼下崔敬涉和金择洙,随后和陈龙灿获得男双金牌,对外保持不败。韦晴光和邓亚萍高超的球技加上永不言败的斗志,使得前混双世界冠军刘南奎和玄静和也不得不俯手称臣。也是从这届亚运会开始,邓亚萍超越乔红,奠定了自己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
  中国队在单项比赛丢掉的唯一一块金牌是女子双打,洪次玉和玄静和如秋风扫落叶般地打败高军/陈子荷、邓亚萍和乔红,为韩国队取得乒乓球项目的第二面金牌,洪次玉和玄静和获得女双金牌后,泪流满面相拥而泣。洪次玉和玄静和在双打项目上崛起,成为中国女队最强劲的对手。
  1994年广岛,第12届亚运会 小山智丽冲击波
  1994年广岛,这个昔日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再次引发一轮新的冲击波。这个冲击波来自乒乓球赛场,始作俑者是本名何智丽的小山智丽,冲击波的源头是1988年奥运会的人选风波。
  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乃至体育史上,还没有像何智丽风波这样影响大而深远的,它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何智丽风波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后果使得她自己和戴丽丽、焦志敏等中国女队的一代高手过早退役。但正因为如此,乔红、邓亚萍等才有机会参加第40届世乒赛,从而一炮打响,否则有何智丽等人压着,乔红、邓亚萍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才有出头之日。何智丽风波令何智丽从此和中国乒乓球界种下心结,并远走它乡。1989年,他嫁给日本的小山英之,妻随夫姓,她也改名为小山智丽。
  身在日本的小山智丽,时刻关注着中国乒坛的动态,为自己日后的复出作准备。1992年,小山智丽加入日本籍,可以代表日本参加1993年42届世乒赛单项比赛。得知小山智丽参加42届世乒赛,张燮林教练向媒体表示:小山智丽离世界冠军还很遥远。的确,缺乏国内的训练环境对于年近30岁的小山智丽来说,想重登世界冠军宝座是一件难以想像的事。当陈子荷在42届世乒赛将小山智丽挡出女单八强后,人们更加深了对张燮林教练的见解――小山智丽的实力也不过如此。
  其实陈子荷能够打败小山智丽,球路相克是一个重要原因。早在1987年全运会时,陈子荷在团体赛中就曾击败过何智丽。小山智丽后期打球的风格是借力打力,任凭你狂轰烂炸一律以不变应万变,将你的攻势一一化解。直拍长胶打法的陈子荷也是借对方的之力回出不同的旋转,诱使对方失误而得分,小山智丽遇着更精于此道的陈子荷只得认输。
  42届的失利和张燮林教练的话,刺激着小山智丽敏感的神经:她要证明她自己、她要复仇!亚运会前夕,小山智丽进行了大运动量的训练。有报道说,她每天坚持训练4到5个小时,竟将男陪练练到尿血,小山智丽在实力上也提高了一大块。
  42届世乒赛后,玄静和功成身退,李粉姬和余顺福也不见踪影。真正对中国女队构成威胁的当时被称为“海外兵团”的陈静、小山智丽和齐宝华。陈静从未赢过邓亚萍,对乔红也处于下风,齐宝华的打法早已被摸透,剩下的小山智丽说不定没和中国队相遇前就被陈静淘汰。自1987年后,陈静对小山智丽赢多输少,亚运会女单比赛,刚好她俩抽到一块,争夺四强的一个席位。按照赛前的预测,女单决赛恐怕又是自己人喜相逢了。对于小山智丽的动向中国队基本上不知不觉,正是此一时彼一时,正当中国队沉醉于乔红和邓亚萍的“双保险”时,风暴正悄悄袭来。
  由于小山智丽未能达到国际乒联所规定的年限,团体赛只能作壁上观。当乔红和邓亚萍在团体决赛中艰难地拿下香港队蝉联冠军后,随后的女单比赛,小山智丽出场了。
  邓亚萍分在上半区,对手较弱,她比较轻松地连过佐藤利香和齐宝华两关进入决赛。下半区高手云集,小山智丽出人意料地以3比1淘汰陈静。但邓亚萍很不以为然:小山智丽即使过了初一也过不了十五,乔红这一关她绝对过不了。乔红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相持能力强,在邓亚萍的眼中,只有乔红才是她真正的对手。在小山智丽和乔红争夺决赛权时,教练张燮林要邓亚萍认真观看,可邓亚萍没认真看上几眼就转移了注意力。赛前轻敌、准备不足,忽略小山智丽实力的提高,胜负的天平实际上已经向小山智丽一边倾斜。
  赛前,小山智丽不止一次声言要会一会中国选手,可谓来者不善。她和乔红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双方大斗相持球,乔红没料到对手如此难弄,连续拉十几板也难以奏效,乔红屡攻不下,反被对方借力打力打回头,看准机会还抢攻得手,就不免急躁起来,频频失误,1比3失利,把小山智丽放进决赛。
  这时候邓亚萍才意识到,自己面临的不单纯是一场激烈的竞技,它的背后涉及到六年前那场恩恩怨怨,她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被对手带入了这场纷争的旋涡,她感觉到了这场决赛的份量。
  邓亚萍打法凶狠,只要她抢先上手,连续进攻如排山倒海,别人即使能防住三、四板,却很少能顶得住她五、六板。但决赛那天晚上小山智丽的防守真是绝了,无论邓亚萍如何进攻,她一律就一个节奏回击过去,邓亚萍重蹈乔红的覆辙,打得急躁,最后1比3败给小山智丽,这是中国队参加亚运会以来第一次丢掉女单金牌。
  小山智丽的胜利在广岛引起极大的震动,加上忘乎所以的她在获胜后那几句不适当的话刺痛了国人的心,这不啻引爆另一颗原子弹,立即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应。小山智丽继1988年奥运会人选风波后,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小山智丽打败邓亚萍后,为了保持她对邓亚萍的胜果,在以后的各项比赛中她总是避而不战,让邓亚萍报仇无门,这也成为邓亚萍的一大遗憾。
  1994年对于中国乒乓球男队来说,可以说是双喜临门。以王涛为一线的主力在亚运会上重夺团体冠军,以刘国梁为二线的主力也在世界杯团体赛中登顶,它预示着男队已经从低谷中走出来。一直以来,朝鲜男队在国际乒坛中忽隐忽现,其水平也飘忽不定,韩国队成为中国队在亚洲最大的对手。韩国队的刘南奎和金择洙,正手冲击力的威胁相当大,多年来一直给中国队构成很大威胁。中国队除了王涛对他俩有取胜把握外,其余的胜负难测。
  广岛亚运会上,王涛继续充当韩国队克星的角色,在马文革在团体和单打相继败给刘南奎和金择洙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两次击败刘南奎和金择洙,为中国队夺得团体和单打两个冠军。但在擅长的双打项目中却意外失利,未能进入决赛,男双冠军被韩国队的秋教成和李哲承所获得,女双冠军则被刘伟和乔云萍摘取,而邓亚萍和乔红只能再次获得银牌。邓亚萍和乔红获得过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世界杯的女双冠军,唯独未能够在亚运会上登顶。而同样有趣的是,王涛和刘伟连续取得三届世乒赛的混双冠军,偏偏在亚运会上毫无建树,混双冠军是孔令辉和邓亚萍。在亚运会连续获得混双冠军的邓亚萍,在世乒赛上恰恰少了这项锦标,而未能凑齐所有金牌,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1998年曼谷,第13届亚运会 金择洙冲破中国包围
  曼谷,中国乒乓球队的风水宝地,1978年曼谷亚运,中国乒乓球队在这里首次囊括七项冠军。时隔20年后,1998年的第十三届亚运会再次光临这个城市。此时的中国乒乓球队,新一轮的新老交替已经完成。乔红、邓亚萍、马文革、王涛相继退役,王楠、孔令辉、刘国梁等成为新的领军人物。
  亚洲的其他强队,也进行了新老交替,但冒出有实力的选手不多。韩国男队的金择洙仍然是一号主力,刘南奎多次声言要退役,但重要的比赛中不时见到他的踪影,新秀吴尚垠的发挥时好时坏,三号选手更成为对方取分对象,总的来说韩国队的总体实力不如前几年。但王涛退役后,中国队没有一个人能有绝对把握对付金择洙,曼谷亚运为金择洙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久未露面的朝鲜男队也在曼谷登台亮相,这支曾经给世界各强队造成很大威胁的队伍,打法已经明显落伍,主将金成熙正手弧圈球的力量、对拉能力曾经让人惊叹不已,但到了1998年前后,他与世界超一流选手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曼谷亚运会他和刘国梁比赛时,就被刘国梁多变的发球和球路弄得狼狈不堪,看上去就像小孩子在被大人戏弄,多年来和世界缺乏交流的后果导致朝鲜男队在男子项目中无一项能进入前四名,至今还未有多大起色。
  日本队启用前中国国手韦晴光,加入日本籍后改为伟关晴光。亚运会前一个多月的亚洲锦标赛上,年已36岁的伟关晴光击败直拍打法的高手马林和刘国梁,被列为亚运会上单打的主要对手之一。按理说伟关晴光的单面拉需要很强的体力来支撑,其反手位的漏洞明显。但伟关晴光对中国队的打法很熟悉,而且经验老到,他带领日本队闯进半决赛后,在与中国队争夺决赛权的比赛中把中国队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盘中以2比1击败王励勤,第三盘,日本游泽亮竟然以21:11,21:13轻取刘国梁,日本队反以2比1超出。好在孔令辉表现出色分别拿下田崎俊雄和伟关晴光,双方打成2平,最后一盘王励勤以2比0取胜田崎俊雄才使中国队险涉过关。
  12月12日的中韩决赛,是双方第一主力金择洙和孔令辉的较量。别看金择洙是单面拉,但由于步伐好,斗志顽强,中远台的攻防转换能力很强。在他和刘国梁的第一盘比赛中,经常化被动为主动,屡放出高球与之周旋,刘国梁的正手攻球与江嘉良相比毕竟稍逊一筹,攻球不是失误就是被对方打回头,以1比2失利。赛后刘国梁分析道:“我与金择洙的交锋互有胜负,现在金择洙反手的漏洞比过去少,而正手的杀伤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打得太保守,战术变化不大,没能压住他,几个关键的机会球也没能打上。”
  此次出征曼谷亚运会,孔令辉已经从上届的三号上升为一号主力,在这四年中连夺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的男子单打冠军,也经过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失败,他已经逐渐成熟起来。第一盘刘国梁失利,自己又对阵曾经输过的吴尚垠,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孔令辉还是扛住了,2比1赢得胜利。第三盘王励勤战胜了李哲承后,孔令辉再度出场迎战金择洙,在比分僵持时敢于接发球抢攻,以2比0取得胜利,孔令辉在团体赛中稳定的发挥,是中国队夺取团体冠军的重要砝码。
  中国队女队的实力比其他队要高出一线,但没有邓亚萍参加的女子团体总让人担心。小组赛李菊输给日本的小西杏和香港的桑亚婵,连对泰国的末流选手也仅以2比1险胜,李菊状态的低迷使中国女队的夺冠前景蒙上阴影。中朝两队争夺女团冠军第一盘,杨影败给金英姬,大家的心不禁一沉:金英姬的进攻如此凶猛,后面的杜贞实也一样骁勇,王楠能否顶得住?紧张的场面使人们怀念起邓亚萍来。
  好个王楠,利用自己两面弧圈变化落点始终控制住局面,杜贞实的进攻尽管进攻凶猛,但凶而不稳,王楠很快以2比0轻取。第三盘李菊也摆脱了失败的阴影,2比1打败怪球手韦福顺。第四盘王楠梅开二度,2比0再取金英姬。王楠为中国队夺得女团冠军后,又囊括单项的所有金牌,继张立、曹燕华后成为亚运会大满冠的第三人。
  王楠取得的第一个单项冠军是混双项目,决赛惊心动魄。在世界混双冠军刘国梁和邬娜意外失手于金成熙/金英姬的情况下,夺取首面亚运单项金牌的重任就落在她和王励勤身上。他俩在决赛中,面对人高马大的吴尚垠和金茂校打得异常艰苦,双方都是一左一右,王楠和王励勤按照着赛前制定的部署,围绕金茂校打,决胜局19平,王楠两板大胆的进攻才以两分险胜。赛后李富荣评价:“这是近几年混双比赛争夺最激烈的一次。”
  王楠在取得混双冠军的第二天,再夺得女单金牌。但她在半决赛对柳智惠却苦战四局,柳智慧在相持中偏向于凶狠,王楠先失一局,后三局注意了接发球和多拍回合的稳定性,连扳三局。女单决赛,王楠控制了比赛的局面,3比0战胜李菊。
  本来,韩国的柳智惠和李恩实在女双项目中的夺标呼声最高,他俩刚在亚洲锦标赛上获得女双冠军,本届亚运会被韩国队寄予厚望,不料半决赛就被香港的陈丹蕾和桑亚婵淘汰。王楠和李菊在决赛中兵不血刃,以21:7,21:8很快就拿下这块金牌。王楠在亚运会出色的表现,成为了继邓亚萍之后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连续获得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双打冠军的孔令辉和刘国梁,在亚运会上继续确立了他们在这个项目的优势,再度夺得男双金牌。
  中国队丢掉的唯一一块金牌是在男子单打项目上。在乒乓球比赛结束的倒数第二天,中国队在夺得女单和男双金牌后,剩下的女双和男单成了韩国队最后的机会。就在女单决赛期间,韩国队教练安宰亨有意无意地对陆元盛说:“你们能不能别七项全拿,给我们留一个。”当时任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表示:“作为国际乒联主席,我希望金牌不要一个协会全拿,但作为中国人,我还是愿意中国队多得金牌。”徐寅生的这番说话,彻底打消了韩国队想中国队让出金牌的意图,类似第七、第八届(让出银牌)亚运会的情形一去不复返,想拿金牌必须靠自己真刀真枪地去拼。
  韩国队的女双失利后,金择洙只得背水一战。全队上下的期望使得金择洙抱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在半决赛拼掉孔令辉后,气势如虹。对刘国梁决赛第一、第三局都是在12:16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最终以3比0战胜刘国梁获得金牌。
  2002年釜山,第14届亚运会 王楠的滑铁卢
  如果说曼谷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福地,那么朝鲜半岛则是一处刻骨铭心的伤心之地。说来奇怪,凡是在朝鲜半岛举行的大型乒乓球比赛,中国队总是惨遭滑铁卢。1976年平壤亚锦赛、1981年诺维萨德世乒赛、1986年汉城亚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均留下痛苦的记忆。非常巧合的是,1976年亚洲锦标赛和1986年汉城亚运会所丢掉的女团冠军均是一号主力张立和何智丽在单打中连失两分所造成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02年釜山亚运会,一号主力王楠不仅在团体决赛连失两分,以至丢掉女团冠军,单项的比赛中也全线崩溃,一金未得,与她在上届亚运会一人独得四面金牌形成强烈的反差,王楠在这两届亚运会上的表现可谓悲喜两重天。
  随着李菊的退役,王楠的双打少了一个好搭挡。另一对双打好手杨影和孙晋也已退役,女双从原来的强项变成一个难以预测的项目。张怡宁在2000年的奥运会落选后,痛定思痛,两年来在思想上和技术上上了一个台阶,大有赶上王楠之势,成为紧追王楠其后的二号人选,而三号人选在经验和实力上与王楠、张怡宁都有一定差距。但这差距并不很大,整体实力上,中国女队比其他队要高出一筹。主要对手朝鲜女队在小组赛被日本女队以3比1击败,淘汰赛艰难地战胜韩国队,半决赛经过五盘苦战才战胜日本队。看着朝鲜队在进入决赛前的艰辛,中国女队更加坚定了拿下冠军的想法,一股金牌就要到手的气氛在女队中蔓延,谁也没想到会输。
  朝鲜队被称为“神秘之旅”,经常在家埋头苦炼,和外界的接触极少,外界也对他们的动态所知甚少,加上朝鲜女队经常以不整阵容参加世界比赛,团体的四个名额有时只报三人,而男队更是经常不见其踪影,很多时只见娘子军的单独出征。朝鲜女队偶然露峥嵘时,足以令世界各强列汗颜,但是,朝鲜女队的弱点一旦被对方抓住,就很容易兵败如山倒。闭门造车的后果,一方面人家可能对你不适应,但另一方面也造成朝鲜队对世界乒乓球发展的动态一无所知,跟不上世界乒乓球的发展潮流,这就是近十年来她们既可以获世界亚军,但很多时连四强都进不去的原因。
  金英姬、金香美是同一类型打法,都是正手反胶、反手生(长)胶。这种打法近台抢得凶,速度很快,对付这种打法必须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并用旋转和落点取而胜之。中国横拍两面拉一向对这种打法比较有把握,像何智丽、乔红对李粉姬。生胶打过来的球虽然带有下沉,但何智丽、乔红两面都能起弧圈,且相持能力强,只要来回球一多,生胶不稳的弱点就暴露出来。王楠在这之前对金英姬、金香美,就是用旋转和落点控制对方而获胜的。
  根据朝鲜队上几场的表现,教练们估计金云美会打第三单打。金云美打法独特,直拍进攻型打法,她和其他人不同的是直拍的反面是长胶,正手位以拉扣为主,反手位用背面的长胶挡、磕,引使对方失误或者回出机会球后侧身攻。不熟悉她打法的人还真觉得别扭。金云美在46届女单比赛中一鸣惊人,连续淘汰李菊、匈牙利的托特和罗马尼亚的斯蒂夫进入四强,后不敌林菱并列单打第三,中国队派出善于对付长胶的李楠迎战金云美。
  首盘张怡宁对金英姬,在张怡宁两面弧圈的压迫下,金英姬以0比3败毕。第二盘王楠按照以前的战术对付金香美,但金香美一上来就一改往日的球风,一见王楠的球稍微偏软,就一板杀过去,而且减少了无谓失误,王楠越打越软,很快就以0比3失利。第三个出场的李楠压根没想到王楠会输球,压力陡然间大起来,毕竟打这样的团体赛李楠还是第一次。双方都明白这盘比赛的重要性,比分一直咬得很紧,紧张的气氛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决胜局,李楠在9:6领先的大好形势下未能把握机会,被金云美连追6分,反而以9:11失利。第四盘是双方第一主力的较量,王楠能否扭转乾坤,就看这一盘了。如果王楠获胜,第五盘张怡宁有很大机会取胜金香美。但是,此时的局面王楠已经无力驾驭,第四局曾经在5:9落后的情况下反超为10:9,最后还是以11:13失利。
  获胜后的朝鲜女队喜极而泣,她们做梦也没想到能从中国队手中得到冠军,她们终于圆梦釜山。
  男团冠军争夺在中韩之间展开,此时的刘南奎已经是韩国男队的主教练。当双方交换上场名单时,刘南奎呆住了。赛前的排兵布阵,是教练之间的大斗法,是考验教练智慧的一大挑战。无论是对瑞典队还是对韩国队,蔡振华总是棋高一着,从而占得先机。蔡振华赛后说:“我们的排阵完全出乎韩国队的预料,当刘南奎拿到我们的名单时,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劲地问尹霄教练是不是这个名单。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我们会让王励勤打三号,所以他们是按照马林打三号来排的。当然,我们排的是个凶阵,要冒很大风险的,万一韩国队不是吴尚垠打三号,我们就比较被动了,因为马林和孔令辉曾输过吴尚垠。我们从昨天晚上就开始研究,直到今天凌晨4点才最后确定这个出场名单。团体赛排阵就像制定作战计划,双方都在斗智斗勇,这次我们排出了一个经典排阵。”
  与上届亚运会相比,韩国队的整体实力提高不少。其三号选手柳承敏的步伐和击球力量与金择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欠缺的不过是经验。由于韩国队的排阵正对上了我们的胃口,马林打败金择洙后,其后上场的孔令辉、王励勤也分别战胜柳承敏和吴尚垠,中国队以3比0取胜,连续三届获得男团冠军。
  在团体赛遭受打击的王楠,在单项比赛中还未缓过来。失败的阴影影响到全队的士气。她和王励勤的混双在半决赛败给香港的张钰和帖娅娜后,马林和李楠又输给韩国的柳承敏和柳智惠,中国队无缘混双决赛在亚运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过,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多多少少为中国人挽回点面子。张钰和帖娅娜在决赛中战胜志在必得的韩国队,为香港队夺得有史以来第一面亚运会乒乓球项目金牌。帖娅娜在决赛中简直打神了,屡屡将柳承敏极强的前冲弧圈球挡回,且角度刁,甚至还发力击打了对方拉出的前冲弧圈球,令柳智惠只能望球兴叹。
  继混双比赛,男女双打也全军尽墨。中国队除阎森和王励勤是老搭档外,其余的三对都是配对时间不长,默契程度有限。在奥运会和世乒赛双料冠军阎森、王励勤败给金择洙、吴尚垠后,中国队已无力抵挡韩国人前进的步伐。李哲承和柳承敏继在半决赛淘汰马林和孔令辉后,再在决赛打败同胞金择洙和吴尚垠取得一面金牌。
  女子双打是韩国队早已计划好的一快金牌。李恩实和石恩美均是右手直拍生胶打法,她们尽管单打实力一般,但由于长期的配合形成了高度默契,前三板很具威胁,进攻非常流畅。王楠/郭焱、张怡宁/李楠配对时间不长,失误较多,无法形成两面攻的优势,面对李恩实和石恩美不同节奏的打法,有劲使不上。先是王楠/郭焱在半决赛中失守,随后的张怡宁/李楠也未能挡住李恩实和石恩美夺金的步伐,决胜局张怡宁/李楠在10:9的情况下,未能把握机会,最后还是以10:12不敌。
  如果说女双输了有点可惜,男子双打输了则输得心服口服。用蔡振华的话来说,男子双打重在变化,我们自己要善于变化,更要注意对手的变化,从这两场男双比赛看,人家先走了一步。
  双打项目原来是中国的强项,男子就是以双打为突破口从而带动了整体实力的提高。这届亚运会,韩国队也效仿中国队,在双打项目上成功地实现了突破。
  10月8日,中国队在剩下的单打比赛中做最后的冲刺。在动员大会上,徐寅生要大家放下包袱,输了就要接受现实,双打不行不等于单打不行,要经得起摔打,不要因为团体赛输了就趴下。团体赛的铩羽,双打比赛的失利,人们对王楠不免担心起来,也希望她能在单打中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虽然赛前我对困难做好了准备,但由于近几年成绩非常好,准备得不是很仔细,对对手研究不够。比赛中发现对手技术有新东西,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王楠的状态慢慢恢复过来。单打这条线上,王楠对手的实力都很强,恢复自信的王楠以3个4比0击败金茂校、金英姬和李佳薇,和张怡宁会师决赛。张怡宁在决赛中打败一直压着自己的王楠,摘取女单金牌。
  男子单打,世界男单冠军王励勤再次显示出他超人的实力和越来越稳定的心理素质,在对庄智渊的决赛中,中台、远台全是他的球,第二局在0:7落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扳回,王励勤最终4比0获胜。
  釜山亚运会,中国队只获得三块金牌。这是中国队自参加亚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以来成绩最差的一届。
  (《乒乓世界》独家提供 文/周广平)
相关网页共约篇
【】【】【】【
】【】【】【】【】
相关专题:专题   专栏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01:29)
? ( 20:10)
? ( 16:57)
? ( 16:54)
? ( 16:35)
“乒球”的相关新闻
<font color=#06-11-18)
<font color=#06-11-18)
<font color=#06-11-15)
<font color=#06-11-14)
<font color=#06-11-14)
<font color=#06-11-14)
“亚运”的相关新闻
<font color=#06-11-19)
<font color=#06-11-18)
<font color=#06-11-18)
<font color=#06-11-18)
<font color=#06-11-18)
<font color=#06-11-18)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沃尔特奥布莱恩生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