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热门职业30年孩子所面临的职业世界会是怎样的

本版块为『小学中学』版块,欢迎网友在本版内学习交流,分享学习、考试信息及资料。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要不断学习充电,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一些学习资料,教育理念,推荐专业书籍等。
为保证大家的有效交流,请勿重复发帖,请注意语言。
请注意发贴内容是否与版面主题内容相符,不要发与本版无关的内容。
★谢绝任何类型的广告(包括一些软广告)将在不通知发帖者的情况下删除(合作单位除外)。
培训机构推广请到&& (烟台培训网)
合作机构请发帖之前联系管理员。QQ:&&梁老师。
未提前通知误删莫怪。
请大家遵守版规,谢谢
3554 / 1万
1 / 215 页
1 / 215 页
Powered by当前位置:
为了孩子幸福为了国家未来 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辉煌30年回顾
作者:上海法院&&发布时间: 09:39:23
本报记者 骆惠华
30年前,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以这一重要的司法创新为起点,人民法院开启了一项崭新的审判事业,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由此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少年司法是一个国家法治进步和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司法人权保障的重要体现,做好少年司法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30年来,少年法庭的法官们立足审判,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心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倾注了极大的爱心和热情,树立了司法育人的丰碑;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不平凡业绩,也引起国际少年司法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法院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及其创设的一些特色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少年法庭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从国际上看,针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和违法犯罪防控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仍然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2013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关于《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四次合并报告,少年司法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对外交流不断增多,相互学习借鉴日益增强。
就国内而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对儿童工作提出了专门要求;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情况,对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历经30年的发展,少年法庭的机构、队伍建设更加健全完善,少年审判特色工作制度和机制逐步成熟。
同时也要看到,少年法庭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由于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出现新情况、新特点,恶性犯罪、犯罪低龄化问题仍然严重,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不容乐观;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近来媒体不断报道的侵害儿童犯罪,成为当前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更加关注,对少年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在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建立30周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法院要认真回顾和总结少年法庭工作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展望和谋划少年法庭工作未来的发展与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宗旨,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全面落实少年法庭工作“坚持、完善、改革、发展”八字方针,不断推动少年法庭工作科学发展。
■ 辉煌成就
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有力保障了涉诉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过去的30年,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大量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案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30年来,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共判处未成年犯150余万人,经过少年法庭教育矫治,其中绝大多数都能悔罪服判,并最终重返社会,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公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考入大学及各类职业学校,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自2002年以来,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远低于全部罪犯的重新犯罪率。同时,少年法庭在依法审理大量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抚育、监护、探视等民事案件中,坚持对双方当事人平等保护,从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依法给予涉诉未成年人必要的特殊、优先保护。这种做法,有力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好评。
形成了多元化的少年法庭审判组织格局。少年法庭从最初的合议庭发展到独立建制的审判庭,从只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庭发展到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综合审判庭,从开始只有基层人民法院设置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机构到中级、高级人民法院也设置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目前,全国四级人民法院均已建立了少年审判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一些中级、基层人民法院还从审判工作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设立了跨区(县)指定管辖、集中审判的组织模式,进一步推动少年法庭审判资源的优化和科学配置。在少年法庭机构建设过程中,各地人民法院相继打造了不少特色鲜明、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少年法庭机构模式品牌,比如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首创的“合议庭模式”、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首创的“综合审判庭模式”、江苏省连云港市首创的“指定管辖、集中审判模式”等等。这些机构模式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广大少年法庭法官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集体智慧,极大地带动了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设立少年法庭2253个,合议庭1246个,少年刑事审判庭405个,综合审判庭598个,少年法庭呈现出多元化审判机构模式的发展格局。
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少年法庭审判队伍。30年来,全国法院高度重视少年法庭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锻炼、产生了一大批精通相关法律,掌握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善于做青少年思想工作,具有丰富审判经验和较强司法能力的法官,涌现了一批像尚秀云、李其宏、詹红荔等先进法官代表。她们被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法官妈妈”,少年法庭工作被人们称赞为“特殊的希望工程”。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有7200多名法官专门从事少年法庭审判工作。少年法庭广大法官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努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感,严格公正文明司法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树立了人民法院为人民的优良风范,为建立和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少年法庭诞生的30年,是全国法院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和改革创新未成年人审判制度机制的30年。各地法院积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比如圆桌审判方式、社会调查报告制度、轻罪记录封存制度、法庭教育制度、心理评估干预机制、延伸帮教以及对未成年人出庭和作证采取的各种保护制度等等。有的制度机制经过实践检验,已经上升为国家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的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赞同和采纳,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有的正在开展相关试点论证,作为实施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树立了少年法庭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国际形象。30年来,少年法庭的法官们立足审判,积极深入社区、学校甚至田间地头,栉风沐雨,不畏艰辛,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心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倾注了极大的爱心、耐心、诚心和工作热情。他们亲民、爱民的形象跃然报章,口口传颂,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司法育人的丰碑。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不平凡业绩,也引起国际少年司法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也派员或者组团到我国进行学习和交流。人民法院创设的一些特色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其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和所取得的良好工作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少年法庭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司法人权领域的一大亮点,为树立我国司法保障人权的良好国际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 宝贵经验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少年法庭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之路,是实现少年法庭工作健康、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30年来,少年法庭的蓬勃发展,各项改革举措的稳步推进,始终坚持了这一根本方针不动摇。
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作为少年法庭发展的不竭动力。3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少年法庭是我国过去从未有过的司法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产生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产物,它所取得的每一个发展进步与成功,也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结果。
始终坚持把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作为少年法庭工作的基本方针。30年来,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始终坚持把“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以及“寓教于审”工作方法,作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庭前、庭中和判后教育感化工作,创造出一系列适合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庭审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坚持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着眼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大对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以及民事、行政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创设“社会观护员”、“诉讼引导”等制度,妥善处理了一大批涉及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案件,切实保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适合于未成年人审判的司法理念,建立健全适合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制度和庭审方式,少年审判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少年法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始终坚持把现实国情和司法需求作为少年法庭发展的基本遵循。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之所以能够在短短30年中就取得令西方国家赞叹的重大进展,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始终把现实国情作为谋划少年司法工作、开展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少年法庭工作的第一考虑,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人民群众对少年法庭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深化对少年法庭工作的科学认识,努力探索少年司法特色和规律,逐步构建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少年司法审判体制、制度机制和方式,充分发挥少年法庭的职能作用,切实保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始终坚持把部门支持和群众参与作为少年法庭发展的合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社会系统工程,少年法庭建设涉及的人财物保障、诉讼裁判活动等,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多年来,全国法院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积极争取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政法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主动与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开展沟通和协作,努力形成社会各个方面积极参与的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网络。许多地方法院努力推动本地区建立起“政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工作机制,共同研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司法工作中的问题,联合制发规范性文件,统一执法司法尺度,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
■ 重大历程
1.1984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少年法庭;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建新作出批示,将少年法庭工作推向了全国。
2.2004年至今,是少年法庭的深化改革健全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以中央21号文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初步方案的出台为契机,以《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任务为目标,以改革和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为中心任务,启动了少年综合审判庭的改革试点工作。
3.2006年,全国法院第五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召开后,少年法庭的各项改革和重大工作措施统一被纳入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工作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启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确定了15个省、市、自治区的17个中级法院作为试点单位。
4.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研究决定在研究室成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少年法庭的指导职能,提出了“坚持、完善、改革、发展”八字方针,随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法庭工作的意见》,并多次召开全国性会议,少年法庭各项工作不断得到深化巩固,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制度与机制初步形成。
5.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少年法庭工作会议;这一年,经中央司改办批准,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扩大到49个。这项改革是带有体制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对地方三级法院少年法庭组织机构的巩固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深远。
■ 热词解读
政法一条龙/社会一条龙:“政法一条龙”是在政法部门各个环节上开展接力帮教,以公、检、法、司、管教部门相互配合,侦查、羁押、预审、起诉、审判、辩护、管教等环环相扣,形成链条式的帮教体系;“社会一条龙”是社区工会、妇联、团委、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就业安置部门等与法院相互协调、落实帮教和解决就业、就读等问题,形成网络式的帮教体系。
社会观护:对于涉罪未成年人采取非监禁措施,交由社会力量组成的专门观护组织,在诉讼期间接受观护人员的辅导、监督、观察、矫正、保护、管束等,以达到改善行为、预防再犯、保证诉讼顺利进行的目的,并为司法处理提供依据。
圆桌审判:去掉戒具的未成年被告人,与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人同坐一桌;通过控、辩、审三方合力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帮教与感化。
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由一些具有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专门知识,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丰富未成年人工作经验的调查者,对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相关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基于其专业知识和经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该未成年人进行客观、全面、综合、公正的评价,并对造成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险性进行科学的、深层次的、专业的分析判断,然后提出处理意见,做出专业的书面意见报告,为法官对未成年被告人定罪量刑时考虑从轻、减轻处罚提供法律依据。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未成年人的较轻犯罪,有关部门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非因法律特别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其目的在于减轻未成年犯的心理负担,促使其树立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
心理干预:又称“心理学干预”、“心理矫治”、“矫正治疗”、“改造干预”,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对其心理进行评估,并开展促使未成年犯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活动。
法官妈妈:30年来,少年法庭严格公正文明的司法活动和亲民爱民的司法作风,展示了人民法官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水平的司法技能以及司法为民的良好风范,一些优秀的少年法庭女法官,如尚秀云、李其宏、陈燕萍、詹红荔等,被亲切地誉为“法官妈妈”。
特殊的希望工程:少年司法审判工作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绝大多数犯罪少年都能悔罪服判,重返社会后多数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同时,少年法庭工作成为我国人权保障领域的一大亮点,获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因而被人民群众称赞为“特殊的希望工程”。
来源:上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上海法院[转载]未来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兼谈大学专业的选择
[转载]未来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兼谈大学专业的选择
( 10:55:13)
转载▼
未来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兼谈大学专业的选择
草根堂主人
原文地址:
因为我在大学里工作,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很多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来向我咨询,家里的小朋友要读大学,究竟应该选择什么专业?
提问时,他们往往还附带着许多关联问题:是先看专业还是看学校?是尊重小朋友的愿望还是考虑现实的社会需求?是选择大城市还是留在本地?如果要说下去,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究竟选择金融还是计算机?甚至好几次有家长直接告诉我,刘老师,你们学校哪些专业毕业好找工作,我们就选哪个专业。
大学专业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自此之后,原本一路同行的小伙伴们,经由不同的专业选择,将会遭遇完全不同的人生路径,遇到不同的老师,结识不同的伙伴,从事不同的职业,乃至选择不同的伴侣。
专业选择是人生的重要战略决策,取势明道优术是指导重要战略选择的思考方法和实践路径。所谓“势”,就是指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的前进方向,
“势”往往无形,却有具体方向,顺势而上则事半功倍,逆势而动则事倍功半。所谓“道”,是指理念、规律和原则,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未来要选择的人生路线。“术”则是指能力,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就是究竟选什么专业。
家长们的问题,大多停留在“术”的层面上。势不明,道不清;道不清,术不行。如果不看清未来大势,则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确定不了人生方向,选择专业就是瞎选,乱选。
一、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
所有的家长及小朋友都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现在选专业,是培养面向未来30年的年轻人。面向未来,是专业选择的第一考量要素。
来讲个跟趋势有关的故事吧。十多年前,国内某著名高校新闻传媒专业的两个好朋友大学毕业,碰巧,我和他们俩都很熟。
A成绩好文笔好,B成绩差点文笔也差一点。毕业那年,他们都想进某大型国有报业集团。A成功地考进报业集团,B落榜,无奈,进入某互联网公司。
2003年,报纸行业的收入达到历史最高峰,无论在还是中国。那时,A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新锐记者,文章常常见诸报端。而B在去互联网公司后,索性不写文章了,天天干着把传统媒体内容搬到互联网的机械活。A和B时常碰面,A总是劝B,待在互联网公司,天天干文字搬运工的活,这不是长久之道,不能荒废了笔,每周再忙也得写点东西。B很无奈,一天到晚,累得要死,哪还有时间写东西,也就只能一笑而过。说得多了,A也就不说了。
以后的日子,B常在媒体上看到A的文章,A也常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搬到网站头条,A知道这肯定是B干的。A每年要写大约好几十万字,高产的年份曾超过100万字,努力能干的A拿遍新闻行业的各种奖项,并且很快被提升为一家新报纸的高级管理人员。B照样干搬运工的活,照样不写文章,网站流量越来越大,B也被一步步从主管到经理到总监。
变化的一天终于来了,2003年以后,全球报纸行业的广告收入开始锐降,中国的情况也基本类似。2013年,A所在的报社集团大规模重组改编,A所在的报纸被宣布停刊。而B所在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年却越来越强,越做越大,成功上市,B的身家迅速超过千万,现在B已经是这家互联网巨头的高级副总裁。2013年底,A、B在一起吃饭,A讲完报社整合的冗长故事后,B沉默了一会儿,对A说,“来我这儿吧。”
所谓趋势比人强,就是这个道理。看错趋势,选错方向,再多的付出,也只能付之东流。如果趋势看对,方向选对,那结果就完全不同。借用雷军广为人知的那句话,“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对于专业选择,需要认清未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趋势: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但从基本面而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经济依然持续看好。
对内,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独立市场。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市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城市。那专业选择、学校选择,是不是应该离中心尽可能近一点?或者为什么不直接在中心呢?
对外,中国企业大规模参与海外并购,国际化合作步伐日益加快。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出现类似丰田、SONY、三星、松下这样的全球行业巨头,它们需要大批语言有优势、专业能力强、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海外市场拼杀。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
从理论上说,国际化虽然是个互相交融、彼此学习、共同进化的过程。但实际上,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国化,这很容易理解。至少,国际化不能非洲化吧。
看看中国互联网行业这十几年的变化就能知道,互联网巨头们在发展之初,都是比照着美国的某个样本,照样学样,再结合中国的国情,迅速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互联网行业,从思想上,根子还是在美国。
市场经济的形态,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在学习美国的同时,在某些单项领域,已经大幅度超过美国。比如房地产领域的万科,现在是全球第一大房地产公司。通信领域的华为,已经成长为中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
在未来可预期的较长时间内,美国依然是我们在经济、创新领域的重要参照标本。因此,美国的职业分布和职业选择,对中国的年轻人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
每年,美国求职网站CareerCast都会根据美国劳工部和统计局数据,公布美国年度最佳职业和最差职业排行榜,如下表所示。
我们所处的世界,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中所经历的巨变,可能超过以往任何年代。未来30年,我们无法精准预测会发生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速度一定越来越快,变化一定会越来越大。
看看过去十多年间发生的事情就很明白了。十年前,报纸行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峰,然后就开始迅速下跌,到2011年,美国报纸行业的收入水平回到1984年的水平;十年前,淘宝才刚上线不久,谁能想到,淘宝的年交易额去年已经超过万亿人民币,放在中国各省GDP总排行榜里,淘宝已经能位居中位;十年前,百货零售行业正处于行业巅峰,短短几年,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再不转型,百货公司真的开不下去了。
巨变就发生在眼前,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未来的世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美国著名未来学家Daniel
H.Pink在其著作《全新思维》中提出:
未来将属于那些具有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人,即有创造性思维、共情性思维、模式辨别思维或探寻意义的人。这些人包括艺术家、发明家、设计师、小说家、护理员、咨询师和有全局意识的人,他们将会获得最大的社会回报,并享受到极大的快乐。
未来,职业成就和个人满足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六大必备能力: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
二、选择专业的原则
对于专业选择,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1:择世所需
专业选择,意味着对未来人生和职业生涯的设计,所以,第一原则就是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从“我想要什么”到“社会需要什么”,从“我想要怎样发展”到“我怎样适应社会发展”。
2011年6月,全世界最顶级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名为《大数据:下一个竞争、创新和生产力的前沿领域》的研究报告。这份长达150余页报告的主要观点囊括了大数据对国民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推动、大数据的快速增长及IT技术对产能的贡献率等等。麦肯锡预计,截止2018年,美国大数据领域中深度分析人才职位的需求会超过供给,缺口为14万到19万个职位。这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固有的数学能力,还需要数年的培训。此外,麦肯锡预计截止2018年,美国需要增加150万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管理者和分析师。
这也是我特别推崇数学系的重要原因。如果再回头看看美国最佳职业排行那张表,你也许会说,数学家排名第18,并不靠前呀。可是,没人说过,学了数学就得当数学家?我强烈推荐有想法、有愿望、有能力的小朋友去念数学系,可我从来没有建议大家去当数学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学完数学,你可以去当精算师(排名第1)、计算机系统分析师(排名第10)或者统计学家(排名第20)。
1992年,我高中毕业。填大学志愿时,没有任何指导,也没有任何材料,可以说完全是凭感觉。当时,只有班主任老师手里有一本志愿名录手册,我们只能借来大致看一看。我的同桌张鹰告诉我,他的一些好朋友告诉他,计算机专业分数高,不好考。这话,我就听进去了,于是我填了计算机专业,运气好,也就考上了。
从那以后的20多年间,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共同推动下,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在这个变化中,我所选择的专业恰恰是社会最广泛需求的专业。直到今天,我还受益于当初的专业选择。今天,我服务的机构从政府到企业,从媒体到汽车、从航空到百货、其根子还在92年的专业选择。当然,我后期也对专业做了调整,2003年读博士的时候,我没有选择计算机,而选择了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这样既能发挥我的计算机专业背景优势,也能更好地从应用、从管理的角度切入更真实的商业社会,从结果来看,这次专业转型基本成功。
原则2:择己所长
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和特征,集中资源,让强者越强,是年轻人面对未来残酷竞争必须要采取的战略手段和战术选择。
未来的社会,是个更加强调特色,更加强调个性化,更加强调创造力的社会,所以,我们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不能用于低效的短板,必须在长板下足功夫,让长板更长更结实。
原则3:择我所爱
专业选择时,一定要尊重年轻人的愿望,只有热爱,才能激发真正的活力。但是,家长和小朋友自己,一定要分清楚,究竟什么才是真爱?
我已经碰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了。小朋友说喜欢历史,要读历史系。其实,号称要读历史系的小朋友,至少有一半只是喜欢当年明月、喜欢明朝那点事、喜欢历史故事、喜欢历史小说,这和选择历史系作为专业,完全是两码事。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文学;一个是技术,一个纯属娱乐。
原则4:择人所利
专业选择,必须要考虑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预期收益。简单地说,你对社会贡献越大,你的收入越高,你的个人幸福感和家庭幸福感相对也会大很多。
三、选择专业的建议
1、不要让父母的眼界阻挡了小朋友们的前程
几年前,上海大学开始实行通识教育改革,一年级结束,根据学生的志愿和成绩排名,确定专业。
我的一名学生王心远,上海大学数学系二年级,来自江西一个小城市的普通公务员家庭。一周前,草根堂的小朋友们在我家中,为他庆祝18岁生日。心远聪明好学,勤奋努力,在我的影响下,去年专业选择时填报了数学系。
心远爸爸迅速给我打来电话。在一番客套之后,心远爸爸切入主题,心远爸爸说,“刘老师,我们这里是个小城市。心远铁了心要读数学系,亲戚同事们都不理解。我们也不知道数学系有什么用?我们看起来,数学系念出来就只能做个小学老师。这个又就像没有专业一样,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我们的想法是,心远念个实在点的专业,就是以后回来,我们也好想办法给他安排个工作,比如电力局或者事业单位,我们努努力还是有希望的。刘老师,您看看,能不能劝劝心远,让他换个专业,他听您的。”
心远爸爸说话特别客气,而且温和。我特别尊重和理解他的心情,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就耽误了一个小朋友的前程。我对他爸爸说了很长一番话,概括起来,大致内容如下:
(1)心远爸爸,心远选择这个专业,是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是正确的,所以,我不会去劝他换专业,请您理解,这是为心远未来考虑。我和您一样,都希望心远未来有大发展。
(2)在我看来,数学系是大学里最好的专业。原因有三:其一,就业市场空间巨大。互联网公司、航空公司、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对接受过严格数学训练的数学系毕业生,都非常欢迎,数学系学生供不应求。其二,上升通道完备。数学系的毕业生,如果要念研究生,他可以去读除了文学、艺术之外的几乎所有热门专业。至于管理、经济、金融领域,数学系的毕业生受到几乎所有导师的青睐。其三,很多学科,尤其是管理类的一些学科,很多课程,实在太简单了,甚至自学都能完成。可是数学就没那么容易自学了。大学期间,小朋友用这最宝贵的4年时间,去掌握一门最困难而又最基础的学科。打好这个基础,本科毕业后,无论接触什么工作,无论再学什么,在心远看来,这个世界不会有更复杂的东西了。
(3)心远未来的职业梦想是金融学教授,而数学是金融学的根基。他今年18岁,快的话,博士毕业才25岁,按照他的聪明才智,努力一下,30岁就拿到教授了。想想看吧,这样的孩子前程无量,他怎么可能再回江西?
(4)做父母的,爱护孩子是对的,但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眼光,我们的视界,而影响了孩子的前程。他的面前,有无比广阔的世界和无比精彩的生活,我们需要在后面默默支持他。
看看心远本科两年来的成绩吧:(1)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3)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上海赛区一等奖。他还拿过上海大学英语演讲比赛的名次,现在是上海大学数学建模社的社长。2014年7月,心远要去台湾参加全球年轻数学家论坛。2014年9月,心远准备再次参加数学模型竞赛,这次的目标是一等奖。
2、不要用已知判断未知
在腾讯工作的师弟顺子曾给我讲过他的故事。
顺子来自河南农村,家里省吃俭用供他读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被腾讯录用了。去腾讯报道前,他回了趟河南老家。
一进门,他爹就问他,儿啊,你寻了个啥单位工作呀?
他说,腾讯。
他爹问,啥是腾讯呀?
他说,就是隔壁二黑家那几个娃娃天天在村头网吧玩的那个“秋秋”。(师弟告诉我,老家人都发音秋秋)
他爹一下子不说话了。
半晌,他爹说了句话,儿呀,你读恁多书,咋就去秋秋呢?他家给多少工钱呀?
他说,一个月8000元。
他爹又不说话了。
他离开老家回上海那天,他娘拉这他的手说悄悄话,儿啊,你爹这几天一宿一宿地睡不着,秋秋那个公司就是给隔壁二黑家那几个混混娃儿玩的东西,他咋能给你恁高的工钱,肯定是骗你的呀。儿呀,外头打拼不容易,你爹娘一辈子就供你一个大学生,不求你发达,就图个平安,回去重新找个工作,成不?
师弟是个孝子,知道和爹娘说不清,也怕爹娘担心,立马就答应他娘回去就换个工作。
顺子回到上海工作,再没跟爹娘提过腾讯的事。在腾讯游戏部门干了几年,顺子师弟在上海买了房娶了妻,把爹娘接到上海来玩。
进了新家,他爹一屁股坐在地毯上,点起烟袋,就跟媳妇聊天,“顺子他媳妇呀,咱家顺子是个孝顺娃。毕业那年,要是不听我的话,去了那个秋秋工作,他哪有这能耐,在大上海买得起房?”
“爹,顺子一直在QQ,没有换过公司呀?”不明就里的顺子媳妇道出真相。
顺子他爹的故事是个极端案例,您可能会说,他爹是农民,多土呀。好吧,那我们来看这么一个案例。
如果您的小朋友选择兽医专业,您会同意吗?我相信,很多家长不同意。可是,您知道吗,兽医专业在全美最受欢迎的职业排行榜排名第15位,仅次于大学教授?而且,根据另外一个排行榜,兽医在美国的平均收入排名前10,仅次于投行、律师。
面对纷繁变化的未知世界,很多父母和顺子他爹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3、追求稳定的会最不稳定
很多人试图追求稳定。说到稳定的职业,大多数人马上蹦出来的念头就是公务员。好多孩子还没进大学,父母就给他设定未来的方向是当公务员。
那好吧,我们来说说公务员。1998年,朱镕基宣布中直机关人员精简一半,省市县机关也纷纷精简,对公务员队伍大规模裁撤开始进行。很多公务员就在那个时候离开了公务员岗位。
不要以为公务员就是金饭碗,也不要以为公务员就是最稳定的职业。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只有自己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4、不要把孩子留在身边,能去大城市就尽量去大城市。
前年,我曾和新浪华东的朋友一起,面试实习生。有个南京大学的女生,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结果最后还是被拒。新浪的朋友这样向我解释,第一,这个女生的条件很优秀,我们很喜欢,但是我们不能招。第二,不能招收的原因是,她在南京念书,暑假实习就必须来上海,来上海就涉及到住的问题,如果出了事情,公司是要承担责任的。而对于在上海念书或家住上海的小朋友,你一下班,回学校也好,回家也好,公司就没有任何责任了。
上海有数不清的跨国公司、外资机构和各种公司,每年为在上海学习的大学生提供着无数优质的实习机会。
另外,上海每年有数不清的各种大型国际活动,比如近期的电影节,即将开始的国际艺术节,所有的活动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志愿者。不得不说,大型活动对人的训练和熏陶是极其重要的,参加过和没参加过的,差别真的很大。
这是一个前年毕业的上海大学的小朋友的实习履历表:Sony中国、新浪微博、联合国驻华某机构、德勤中国(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而这个履历表对于在上海学习的大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履历而已。
很多学生毕业后就留在了实习的公司。从一定程度上讲,就竞争而言,起跑线从来就不在一条线上。
大城市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资源等待着小朋友自己去发现去挖掘。所以,有时候,甚至我建议:宁愿降格去大城市念书。
5、先选学校再选专业
选择合适的学校就是选择一群合适的伙伴。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如果只能选择一个项目,我先选择学校。
6、我的选择序列
如果我有机会再读一次大学,我会:(1)先选择城市,国内城市只选择:上海、北京。(2)选择学校,这个简单,按照排名和专业顺序依次往下。(3)最后选择专业,我喜欢的专业包括:数学、统计学、会计、计算机、设计(此处没有省略号)。
我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文字只是基于我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感知。所以,挂一漏万或有得罪之处,请您原谅和海涵。
草根堂主人 ,
感谢校对支持:楼旭峰、伊永健、Emma、Cherry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职业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