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些不是中低水平冲突有哪些解决方式的作用

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泉州市机关幼儿园的博客
模板1-教育博客
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上一篇:下一篇:
No.1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紫贝儿(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1 11:50:00
“低结构”材料是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从而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环境创设中对于低结构材料的提供我的感触比较深,因为这学期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结合课题研究的侧重点,我们对区域进行了合理的设置,注意循序渐进地更换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在“玩色小创意” 的材料投放上,我们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原生活、低结构的材料作为幼儿创作的物质资源,让幼儿自由创作、自由表现。同时鼓励幼儿参与区域环境、材料的收集,共同创设环境。如:在区域中我们投放了鹅卵石、沙石、线轴、卫生纸圈、大小不同的瓶瓶罐罐(可乐瓶、酒瓶、纯净水瓶等)、让幼儿尝试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由组合各种材料、在物品上构图和设计图样,学习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作用,我们不规定具体的玩法,允许幼儿跨区使用材料,增加选择的余地。如在线轴及纸芯的使用上,美工区的幼儿对它进行装饰,制作组合成汽车、彩瓶;建构区的幼儿用它来垒高、搭建房子;角色区的幼儿则用它来替代围墙、杯子等;孩子们在游戏创作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同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个人主页 |
No.2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相思豆(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1 16:36:00
其实我们平时是经常在使用低结构材料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把他们归类起来而已。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提供的材料更应具有多功能性,更应提供一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如有趣的多棱镜、开锁、会变的颜色、磁铁、沉浮、翻板、石磨、木瓶堆放、沙漏、小家具、奇妙的转盘等。又如生活坊中的给小动物喂食、夹弹子、刨萝卜等,还有计算角中的多变几何体、七巧拼板等等,凡是所提供的材料既有趣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的,孩子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动手能力都很强,所以在主题“泉州小吃”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美食坊”的区域,为孩子提供了各种材质的纸引导他们在不断的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知泉州小吃的魅力。……
个人主页 |
No.3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柳絮凝妆(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1 17:31:00
我觉得低结构材料是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并创造出多种玩法的来自与生活中随手可取废旧物品.这种材料可使幼儿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感觉与想象.它是一种有趣、可变、可操作性、有层次性、有挑战性,而且容易收集的材料.低结构的材料更受幼儿欢迎,这样的材料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对他们能力和已有经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所选材料进行塑造、改变,以满足幼儿求新、求奇、求变的心理.我们在小班区域中曾经尝试提供了一些材料,如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瓶口大小不一的瓶子,还有一些各种颜色的豆子,孩子自由玩,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出几中玩法,有的根据颜色不同豆子找不同的&家&、豆子放进瓶子会有不同的声音,豆子放进瓶子,可瓶盖拧不上去等等,在我们的材料中隐藏着多维的教育价值:小手肌肉的锻炼、颜色的认识、大小的感知、探究意识的培养、音乐节奏的感知尝试,后来孩子还边摇装有豆子的瓶子边配上自己喜欢的歌曲演唱,有的孩子想出踢、滚、夹的玩法.
个人主页 |
No.4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潇洒走一回(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1 18:05:00
材料是孩子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孩子建构知识的依托,也是促进孩子发展的载体,孩子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 低结构材料的特点是玩法开放自由,操作简单,体现多样性功能,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应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行探索,向目标迈进。 在11月份参加“全国教玩具比赛”中,看到全国各地的老师发挥聪明才智,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低结构材料制作成教玩具,我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比如用瓶盖制作的玩具造型,用纸箱组成的龙门阵组合式迷宫,充分体现了一物多玩。 (姐妹们,稍后我将“教玩具比赛”的一些教玩具照片上传到“老师共享文件夹”里,让我们在分享中一起学习吧!)
个人主页 |
No.5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休闲一刻(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2 16:37:00
何谓低结构材料,顾名思义,其结构松散,可变性强,内容宽泛,在大力倡导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形式下,低结构材料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
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因此,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幼儿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的互动,就不能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因此如果我们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中多考虑其层次性、递进性,将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如同样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月饼盒,我们在小班阶段可以让幼儿学习沙上印画;中班就可以让他们尝试滚珠画;而到了大班又可以引导幼儿用它来进行建构活动等等。
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逐步懂得了“低结构活动是高结构活动的有序投入延续、先期导入”的真谛,高结构和低结构的活动都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给幼儿提供一堆材料让其操作,进行探索的活动就绝对是低结构的活动。而在高结构的活动中,相对来说,可能解决的是整个班级中的共性问题,比较注重幼儿经验的积累、提升。两者的衔接上,讲究的是自然,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师在低结构的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共性问题,通过高结构的活动来解决,从而产生新的问题,再回到低结构中,去引导幼儿进一步的探索,积累各自的经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再回到高结构的活动中去,如此的良性循环,使得孩子们的经验不断地丰富。
个人主页 |
No.6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Mary(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2 16:54:00
低结构活动也就是我们泛指的区域活动,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区域活动有着一定的区别,它更重视幼儿个别化活动,设置的活动内容紧贴幼儿生活,材料投放丰富多样,充分体现游戏化、情景化和人性化等特点。
高结构材料规范、精致、目标明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达到和检验自己的活动结果,(蒙氏教具大多如此)。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时注意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相结合,既有买来的现成材料,还要有自己制作的活动材料;既要有成品,更要有半成品的材料。各种瓶罐、盒子、袋子、报纸、纽扣等,都是孩子们喜爱的操作材料。
个人主页 |
No.7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sunnyyang(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0:34:00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越小独自游戏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社会性获得发展,竞赛的合作游戏增多,集体游戏的比例也就增大了。因此,不同年龄的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上不同,兴趣和爱好也不同。如:小班幼儿看到老师脱在那里的鞋子总喜欢着抢着去穿一穿,试一试,中班幼儿喜欢把积木铺成路在上面比赛谁走的快,结果积木常常被踩破,发现这一情况后,老师提供各种各样的高矮不同的木桩,幼儿用木桩进行造桥、铺路、垒高、滚接等游戏.
个人主页 |
No.8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小雨(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1:07:00
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低结构的操作材料,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为小班幼儿提供适合其年年龄特点的操作材料?结合实践谈谈点滴体会。 1、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造型,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当孩子们看到这些惹人喜爱的动物时,情不自禁的就去投入区角游戏的活动中去。2、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游戏化情景强的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尤其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人们对游戏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而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然而,在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老师选择的游戏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熟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选择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而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更便于老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比如在小班“喂娃娃吃饭”这个区域中,为了配合不同层次孩子的不同发展,老师在提供材料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豆,有小的绿豆、赤豆,大的白扁豆、蚕豆等,而对于用具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有不同质感的勺子(塑料的、金属的)、筷子、镊子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能力进行选择。总之,作为教师就应该精心为幼儿创设适合的区角环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和区角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使区角活动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游戏乐
个人主页 |
No.9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风儿(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1:15:00
低结构活动能更好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摸索,自主地了解未知的道理或生活知识。鼓励和帮助幼儿发展独特的兴趣,针对幼儿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种能力设立活动内容,并提供练习的机会,能够更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活动中是孩子的玩伴,活动的观察者以及问题的帮助者,充分凸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低结构活动中提供的材料还可以巧妙地与近阶段开展的主题自然整合,使孩子带着情感在操作低结构材料时,进入主题情景。但是我觉得低结构活动对于教师也有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观察、研究孩子,排查、挑选最适合的材料,使孩子在安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游戏。
个人主页 |
No.10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木头人(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5:07:00
教育来源于生活,幼儿教育要与他们的生活经常联系起来,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适合幼儿低结构活动的材料。如生活中的纽扣、夹子、各类纸盒等,还有许多废旧物品经过加工可以变为幼儿活动的材料。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废品角”,将收集的各种材料分类摆放,供幼儿活动时自由取放。丰富的废旧材料是孩子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各类废旧材料在孩子的手中将会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小盒子与纸筒变成了滑滑梯、房子等,吸管变成的花茎……这些作品都是孩子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孩子自主自信的表现。
个人主页 |
No.11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FISH(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5:49:00
我觉得低结构活动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材料是孩子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孩子建构知识的依托。孩子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因此材料是促进孩子发展的载体。但由于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又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活动材料是关键的。   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老师应该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如何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材料呢?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幼儿间的差异,估计可能出现的操作层次,将材料的操作要求细化,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要求。逐步增加难度,使各个层次的幼儿都有合适自己练习的材料。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
个人主页 |
No.12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安然(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5:57:00
在我印象中,所谓低结构材料是指一些原始的、现成的材料,它的特点是可变性、可塑性强,能让幼儿变换多种玩法或创造成各种其它的造型物,低结构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它们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这就是我对低结构材料的原始认识。在看了楼上众多姐妹的观点后,更是受益匪浅,对“低结构材料”的概念及其功能和在幼儿园的使用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低结构的材料,我们班在“运动广场”也提供了一些奶粉罐、橡皮筋、广告纸等材料,让幼儿创造性地游戏,如:奶粉罐可以用来滚、走平衡等;橡皮筋可用来钻、跳等;广告纸可用来投掷、钻、跳、走平衡等。低结构材料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幼儿园可充分挖掘这方面的资源加以利用。
个人主页 |
No.13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木棉树(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6:05:00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园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它能更加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也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和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幼儿提供低结构材料相对较少;中班幼儿提供的材料介于低结构和高结构之间,可以开始提供一些废旧物品(半成品)让幼儿游戏,特别是创造性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到了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更进一步提高,这时候就基本以低结构材料为主。比如,我们在动手区提供了小石头、碎布、彩纸、泡沫、小木棍、可乐瓶、吸管、旧光盘、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等材料。鼓励幼儿根据材料的特质选材,来自制玩具、制作“小吃食品 ”或者是美术创造活动。另外,在制作活动或科学实验等操作性强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结构层面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来选择。
个人主页 |
No.14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悠悠(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6:40:00
我们一直认为高结构的游戏材料很适合低幼年龄的孩子,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低结构的材料同样能引起并能更好地维持幼儿的游戏行为。比如提供纸盒子,各种大大小小、不同形状、颜色、图案的废旧纸盒,孩子们可以数纸盒,比大小,把盒子垒垒叠叠等。但是托班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他们兴趣随时会改变,对一件事情的注意的时间也较短,操作行为也同样短暂,针对这样的年龄特征,老师及时注意活动的内容和材料随幼儿的兴趣做不断地调整、补充,如当孩子逐渐失去兴趣时,我们可以以玩伴身份参与,引导他们装饰纸盒,把纸盒变成小房子、小动物、小汽车。通过这些活动,让这种低结构材料的功能从封闭的、单一的转化成开放的、多元的,维持并满足了托班孩子的游戏行为。
个人主页 |
No.15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忘忧草(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7:10:00
低结构活动材料的投放应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最近的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投放相适应的材料,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幼儿各种经验发展的平衡,帮助幼儿在低结构活动中积累和提升相关经验。
教师提供的低结构材料只有贴近孩子的生活,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引起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例如春天到了,花园里到处是开放的漂亮花儿。有大有小,有红有黄。老师可用大大小小的花,各种色彩的花,制作成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节奏的“强弱”、“强弱弱”、“强弱弱弱”……的节奏卡片,挂在墙上,并提供了幼儿喜欢的各种节奏乐器,激发孩子对感兴趣的熟悉的花的探索。其中隐含着色彩的排序变化、节奏强弱的变化,不同节奏的变化等等,使材料、主题和幼儿生活有机整合一起,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个人主页 |
No.16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小河流水(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7:32:00
高结构材料虽然颜色鲜艳、使用方便,但功能较单一,价格较昂贵,不宜广泛推广,而低结构材料来源于生活,价格低廉,随处可得,又可引发幼儿的无限创意,符合我们当今所提倡的创建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要求。记得有一次听虞永平教授的讲座,虞教授说起在意大利瑞吉欧的所见所闻,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展示的一些瑞吉欧幼儿教室里的材料,一盒盒装的全是生活中收集的废旧材料,其中收集最多的是各种形状的树枝,虞教授说,他们利用这些树枝让幼儿做各种探索,如将几根树枝捆起来,这一活动既能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及关节的灵活度,又能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此外,树枝还可以让幼儿学习造型、学习测量等等,真可谓一物多用。本学期,我园有几个班级在美工区设立了几个百宝箱,供幼儿将收集来的废旧材料陆陆续续地投放于此,当幼儿的材料收集比较多的时候,及时地开展了一个“废旧物品DIY”的小主题,我觉得就非常好,值得大家学习。
个人主页 |
No.17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咖啡缘(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7:45:00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几乎都是购买的现成品,这些材料大多是高结构型的,这种材料开发商及生产商都较易做到,且这种成型的材料更容易被大部分消费者所接受。当然,购买的也有部分低结构的成分,但创造的空间甚少。记得孩提时代,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及时代的限制,几乎没见过一件像样的玩具,然而,这并不影响孩子们游戏的兴趣,各种生活中的东西都可以引用为游戏的替代物:随手可得的树叶绿的是青菜、黄的是蘑菇、红的是萝卜……,地上捡来的瓦砾方的是盘、圆的是碗、长的是勺……,树下捡来的果实大的是蛋、中的是豆、小的是米……。两块石头架一块砖就是灶,拔一些枯草就当柴。过家家就这么简单,却是那么地快乐!孩子们自由地挥洒无边的想象,恣意地享受自己的空间!共同陶醉自创的成果!这种乐趣完全来自于自主、自发与自创。同时,这种游戏亦充满着社会性的因素:合群、合作才能与人共享。可见,低结构活动给孩子们自主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如今,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的富裕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裕的物质需求与五花八门的玩具,这些玩具不乏创造性,和想象性,但却是在已经规定好的范围内寻找游戏的规则或答案。部分玩具也不乏合作要求,但必须遵循一定的轨迹,只是纯粹的操作合作,缺乏意识与态度的合作。因此,幼儿园应注重低结构材料的提供(班级百宝箱就是提供低结构材料的很好途径)。当然,百宝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们有序运用和管理,否则,百宝箱将演变成垃圾箱。更重要的是教师应重视低结构游戏的开展,以祢补独生子女时代凸显的种种普遍性缺陷。同时,低结构活动的开展还可让老师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兴趣、已有经验,观察孩子的经验走向,捕捉孩子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判断进行什么样的高结构活动适合孩子们的发展需要、符合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挑战性教育!
个人主页 |
No.18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流云飞渡.(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3 18:19:00
废旧日用品、素材玩具,结构化程度相对较低,属于低结构的材料。低结构材料对幼儿游戏行为的限制比较少,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地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估计可能出现的操作层次,将材料的操作要求细化,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要求。逐步增加难度,使各个层次的幼儿都有合适自己练习的材料。我认为投放的材料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比较少,投放的材料最好是生活中常见的、常使用,不需要太多创造的物品。如果投放的材料脱离幼儿的经验范围只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个人主页 |
No.19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萍水相逢(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4 9:53:00
低结构活动在幼儿的自主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成活动中大比重的教育活动延伸、认知范围拓展、自主学习经验、区域活动都需要以低结构活动来完成或作为有效补充。低结构活动对于教师也有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观察、研究孩子,排查、挑选最适合的材料,使孩子在安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游戏。因此,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是我们活动的原料。比如自己的照片(我的像框),凋落的树枝、树叶、野果子(秋天的装饰画),各种色彩的塑料袋、吸管(自制表演服装)等等。材料不再停留在纸质物品,自然物与废旧物都是孩子们创造、想象的物品。低结构活动材料的投放应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最近的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投放相适应的材料,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幼儿各种经验发展的平衡,帮助幼儿在低结构活动中积累和提升相关经验,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例如:尝试在低结构活动中设计一些非主题的活动内容,如生活类,思维训练类,探索类等活动。在提供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小班幼儿往往对于富有情趣的情景及活动材料有很大的兴趣,针对他们所表现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倾向,我们在提供活动材料时充分考虑到材料的情趣性,以此来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个人主页 |
No.20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叶子(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4 10:16:00
每一个区角均有其相应的规则、活动要求、区域范围和时间控制,因此区角活动中低结构玩具材料的提供计划性和指向性比较强,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觉得创游戏角、劳作区中投放低结构玩具材料对发展幼儿能力、开发智力十分有利!老师也比较容易做,教师还可以将收集材料和环境创设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组织幼儿参与到材料的准备和设计制作当中,幼儿能做得到的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做,尽可能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来发展幼儿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样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会更高。
个人主页 |
No.21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心帆(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4 10:41:00
“低结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大,能为幼儿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产生自豪感、自信心。教师应根据各个年龄班幼儿活动发展的特点,分别提供适宜种类和数量的低结构材料。例如,小班幼儿大都处于平行游戏或独自游戏的阶段,教师就应多准备一些相同种类的玩具和其他材料。而到了中、大班以后,则应更多地为他们准备、提供适宜于发展合作性游戏、能挖掘幼儿潜力的活动材料。教师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与材料互动,通过自主地探索来获取知识,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个人主页 |
No.22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雅洁(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4 11:07:00
幼儿的兴趣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不同。低结构材料与废旧材料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的.具有原生的多变特点,生活中的一纸一木都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一根树枝可变成弹弓仙鹤小桥;一块布可变成一朵花一条裙一块头巾.小班幼儿所选玩具与具体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对玩具的形式、色彩要求较高.由于动手能力较差,因此提供的材料要有层次性.比如:用酸乳纸箱做成的小拖车,幼儿游戏一两次后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下一次活动中,可提供可乐瓶易拉罐等让幼儿装载,以后游戏中提供一些小的障碍物.对于老师设置的障碍,刚开始有一点兴趣,过后就失去了兴趣点。他们还是喜欢他们自己的发现---装运货物。在孩子装运货物的过程中,老师还发现有的孩子刚开始摆放物品时,乱堆一气,结果一拖,噼哩啪啦地掉下来,几次尝试后,他就开始学着把物品堆放整齐。能力强的孩子还会算计如何摆放能够放最多的东西。可以看出,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关键是教师如何投放并有目的地引导.
个人主页 |
No.23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岁月如诗(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4 13:17:00
“低结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想法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从而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类似于枯枝绳子等这些原始的废旧的材料,其可塑性大,可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次的摆弄,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新问题,调整操作。又如:数学区域中扑克牌可以排序、也可以玩分解组成、又可以玩单双数等等。各种豆子可以用来观察种子发芽,也可以用来操作数学中的各种学数活动,我们最常用到的是花片,本身是建构材料,可以进行建构游戏,并根据它的颜色进行又规律排序、又能当数学操作材料。一物多用的功能极强。幼儿通过对低结构材料的运用,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探索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探索欲望。
我们要在平常生活中积极探索和挖掘不同的低阶构材料,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材料使孩子能更好的发展。
个人主页 |
No.24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枫叶若染(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4 17:37:00
低结构材料具有多种玩法的功能,很受幼儿欢迎,例如线轴、枯枝、树叶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废旧物品,不要花费钱财买来的东西,放在孩子面前,老师只要稍微引导一下,孩子就能发挥想象百玩不厌。只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低结构材料供孩子建构游戏和探索。
个人主页 |
No.25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蝶飞(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7 12:06:00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厂家商家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推出了很多高科技的玩具,这些玩具造型美观,新颖有趣,可以说都是一些成型的高结构的玩具。在幼儿园,低结构的材料对幼儿来讲,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们园,随处可见的低结构材料在每个班级的区角中:美工角内,树枝、树叶、塑料袋、纸盒、小石头、报纸做成的剪贴画,脸谱、服饰即可欣赏又能表演:音乐角内,用瓶子、豆豆、竹管、矿泉水瓶做的小乐器,孩子门乐此不彼;户外游戏玩具用的低结构材料也有很多。这些材料成本不高,都是些废旧的物品,较容易搜集。每种低结构的材料在不同的年龄班里,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的主题等多方面考虑,在自主探索和教师启发指导下,更好地发挥低结构材料的最大功用,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个人主页 |
No.26 讨论: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与运用
媚媚(游客)发表评论于<span id="t_07-12-17 16:05:00
低结构材料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极其重要的载体。特别是低结构的材料。因为,低结构的材料它所蕴涵的价值更为丰富多样,幼儿在操作摆弄中的自由度更大,过程更为随意。朱家雄教授非常赞同给孩子提供低结构的活动材料,我个人认为,高结构、低结构并存,根据孩子需要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低结构的材料,例如: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稻草、芦苇、各类种子……让幼儿在自由的摆弄中变成美丽的小制作、图画等。如:在运动中为幼儿提供富有野趣的竹梯、竹竿等……,每投放一份材料都要体现层次性的原则,从而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让每一位幼儿都与材料户互动。
个人主页 |
发表评论:
&&&200812&&&日
我的分类(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突有哪些解决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