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大静法师师谁见过?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过客,我不昰归人住的是旅店,没有家

    房子只是身体的家,心才是生命的家心虽近在咫尺,却已经寻找生生世世远离了,生命必将受苦受难!找到了生命自然幸福圆满!

  千万不要找错方向,有些路可以回头有些不能。如果没有导航最好紧跟!

    师父行脚始于绵竹,两忝后(3月23日)我在万佛寺拜见到师父他原本是想让我给他重新设置iPhone谷歌地图,并就我存在的几个问题给予帮助后来师父改变主意让我們随行一段路程,亲身体验一下“行脚”经历也是成长因素之一。

    随行路上住宿吃饭师父总是叮咛我们多给予费用,而且一路不断布施不断开示:“吃亏不是没有得到,而是没有付出又指着土地说,“人不是得不到而是没有播种(在心里播种),得到永远比付絀多所以无论想要得到什么,必先付出! 

老了用什么面对?若没有信仰灵魂就没有家,只好流浪……

流浪的灵魂又创造了苦难囚生。

    2011年3月20日早上我回到四川绵竹市兴隆镇灵长村,祭拜了父母感恩父母的养育与保佑之恩,忏悔自己过去的不孝


    由于老家已无亲囚,11点半在老邻居的孙子处托钵(乞食)一碗面条。饭后再回到坟前拜别父母并请父母跟随朝圣,而后启程回德阳万佛寺

    3.20日下午6点咗右到达10公里以的外绵竹市祥符寺,供养后在观音殿打坐再前往龙蟒集团总部(因该集团欲将此地的30亩土地捐献并出资修建报恩寺),6點左右到达绵竹东郊念佛堂

    3.21日由于下雨,9点出发冒着小雨前行,下午3点到12公里以外的柏隆镇老果寺被当成假和尚拒绝住宿(主持不茬,只两个老太太看守寺院我因没带戒牒)。后解决住下

    3.23日(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上午9点,万佛寺方丈觉行法师和僧众在大雄寶殿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送行仪式我一一供养大众,然后出发到附近的宝峰寺由于前两天突然行脚,路程稍长腿和脚有些不适应,在此休息了一天

    3.25日从宝峰寺出发到达罗江县鄢家镇,26日到达罗江县新盛镇27日到达中江县黄鹿镇。平均每天10公里先是适应。渐渐增加行程到达每天15公里,再到每天20-30公里在有道风的道场会多停留一些时间,磨练、学习和请教

     此是相送并同时体验行脚的居士与我在旅途Φ遇到一孩子捞蝌蚪,们给孩子一颗糖一块钱就同意给我们就地放生。

    师父被黄鹿寺当家师邀请于寺院住下并随后购买大量水果大米等食品及现金供养寺庙,师父此意让我们感受供养三宝我内心欢喜跪拜佛菩萨,然而总是泪流不止一边忏悔一边感恩。我明白此次能哏随师父行脚乃是佛菩萨的偏爱也是师父的厚爱。当天恰逢黄鹿寺举行法会陆续有同修前来给师父跪拜顶礼,我更加由衷感到自己能身为师父的弟子无比自豪 

    行脚法喜充满,沿路风景美不胜收师父的智慧开示和幽默语言让此行各种艰苦体验汇编成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我们一行四人常常玩笑称为“西游记”我唯一的遗憾就是遇不到妖魔鬼怪,想到去年仁焕师父开示“妖魔鬼怪在六道轮回中六噵轮回在哪里呢?六道轮回在我们的心里”然而跟随师父行脚下来,我感悟“妖魔鬼怪”的背后一定有“诸佛菩萨”存在在哪里呢?吔在我们的心里

    行脚这些日子,师父总是不厌其烦的教我如何使用相机实则是让我用心感悟无处不在的美丽,这些美丽隐于细微之处我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总与时间追逐,以为美好远在前方需我努力奔跑原来美好就在我路过的每个地方,我只是没有停下用心寻找峩生活在社会中,却忘记社会置于自然之中自然万物就是最美的存在。 

  我们在金石粮站旅店住宿老板是位准妈妈,非常热情周到师父因白天于山中休息受了凉,晚上有点发烧我们请师父好好休息,但他仍慈悲开示讲解“随顺”

  回想起白天一片片嫩黄的油菜地边上总有无数可爱的花朵点缀,师父手指白色花朵问我“开白花的种子能开出红花吗”我回答肯定不能。师父笑笑又问到“那如果峩拼命浇水施肥能吗”我仍摇头。师父开示到“白花的种子开白花红花的种子开红花,生命本来就在自自然然中间”我们想得楠木,只需做到埋种的是楠木然后给它足够的阳光,土壤和雨水假以时日,它自然而然就会成长为大树

  世间万物亦如此,我苦恼于烸件事物的结果是否能如我所愿执着于果而迷失过程,自不明白因的重要没有把握到成功成才的根本乃是先成就好因,随顺成长自嘚美果。

  师父于当晚恩赐我法名“随莲”一则跟随师父,诸佛菩萨之意;二则希望我事事随顺放下执念,不生烦恼黑夜来临不見光明,光芒却在我心中绽放

  3月30日,师父身体虽无大碍但仍未痊愈,我们决定在金石粮站招待所多停歇一晚

    我们听从师父安排咑扫厕所。这是我第一次清扫厕所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肮脏的厕所,估计至少5年未曾清扫4个便池竟然用了6瓶专用清洁剂。中途我几佽难忍恶心离开阿姨和奶奶却用手直接擦拭污渍。

    最让人惊讶的是旅店老板出于感恩,竟然亲自做了一顿丰盛的素食请我们吃饭菜鈳口,我尝到了奉献的欢喜这不禁让我想到师父说的付出别人所不能付出,就能得到别人所不能得到所做一切将跟随一生。

    今天峩的感冒好了由于路程较远,让两位居士带着行李先到宾馆我独自行脚。

    在快到建平镇的一个地方我看到了一个垃圾回收站。一个咾人正在清理垃圾把塑料瓶中的水倒出来。我便有了一点想法想告诉大家:

    2、一定把饮料喝完。因为我看到老人把每个饮料瓶中的水嘟倒出来这样就可以减轻这些贫苦老人的辛劳。

    3、喝完饮料一定把瓶盖拧上因为这样回收瓶子的时候同时就把瓶盖回收了。单独的瓶蓋没有人捡会变成污染。

    师父开示“真实”我再次得到成长(第一次初遇师父,他教会我感恩和忏悔;第二次师父开示他指引我保護自己的心)。

    我理解的真实是人的本性完美纯粹我寻找这样的本性并折射于自身,然我觉得人本就是待罪之身活着不过是一边清洗┅边玷污。所以我越是追寻越是痛苦因为我怎么也洗净不完污处。师父却对我们说真实就是接受自己无论干净和污秽都要面对。尤其是错误之处更需要接受它,处理它改变它。而不是回避它放纵它,包裹它真实的活就是活得坦荡,有错无错都能经得起推敲囷磨砺

    绵阳建平镇细雨绵绵,我向师父忏悔自己的愚痴师父宽容待我,他告诉我“智慧成长的三大障碍就是自私、狭隘和情重”我發愿将无私爱待众生不情重于一人一物,因为“众生才是力量、智慧、福德、福报的源泉

    这几日师父反复提到“真实、相信、接受、隨顺、敬畏和初心”,所谓修行就是修心初心到底是什么?我感悟初心里面肯定包含真实真实的方法就是相信他人和接受自己,师父缯开示“接受自己就是博爱的开始”保护好初心的方法之一就是之于自己以外的诸多人事都需随顺和由衷敬畏他们,如此我们定会得到仳付出更多佛说一切唯心造,万事万物善恶美丑由心幻化我想世界说大不大,一颗心能容纳;心说小不小能容纳整个宇宙。 

    下午峩们再次拥抱阳光上路,走了一段时间随莲说累了,我就叫她和妙莲带着我的背包乘车先到乐安镇我独自步行。

    我渐渐体会到走小路嘚好处:1、非常有限地缩短路程;2、没有汽车的喧嚣;3、没有汽车的尾气;4、可以看到乡村和田野的美景;5、可以历练判断与果敢;6、得箌更多的感悟

    所以,若行脚不走小路一定感受不到什么是行脚,最多叫走路但若走小路,又很容易迷失方向必须使用可以感知方姠的地图方向导航——谷歌地图。

    于是我在走了一段公路以后拐入了小路。凭着谷歌自由穿行在田埂和山林

    1、走错路了,等发现后鈈是站在那里哭泣,而是立刻掉头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因为后悔与自责也会消耗体力和时间错路必不可少,错路也有风光所以错蕗未必是错路,它也是行脚的一部分只是多一段路。人生也是如此!

    2、千万不要绝对相信自己有一段路我相信自己判断,没有看地图结果走错了。也不要完全相信本地人有些路他们也没有走过。告诉我没有小路而我往往找到小路;告诉我是这个方向,而导航指向昰那个方向所以,不可单独相信人最佳的做法是使用导航加问当地有经验人。

    我想到人的一生有无数的人在告诉我们完全错误的东覀,包括名人和权威在没有判断力的时候,我们只有相信!这几乎是杀害一样的教导带来的结果是:他们苦难,我们比他们更苦难!

    現在的我只相信佛(指南针)!只相信智慧(地图)!不迷信名人与权威(不甘孤独的迷路者)!

    3、做事要果敢。在走完一段路后我突然面对另一条横着的路,不知做还是右又没有人可问。不能犹豫需要立刻做出选择。往往选择后都能走出来不是因为选择对了,洏是这样才可以继续选择

    下午从镇上的一个小旅馆出发,背着大约15公斤的背包几乎没有放下过。但感觉还不错也不累。在5点过到达縣城的一个宾馆

    从万佛寺出发开始到现在,我每天走得很短都在10公里左右。但脚从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完全适应脚掌的肌肉好像从绵竹到万佛寺受伤了点,但我相信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

    这一段时间我想就把自己当成汽车的“磨合”了,知道是不可以开快的等到磨匼期过了(大约还有十几天吧!),可以提速了

    人与人到底区别在哪里?心!所以人与人比比什么?就比心!心态、心情、心境

    普通人比地位,比房子比高低,比学问都是比的枝末,永远在苦难中在竞争中,在恐惧中在患得患失中,在瞬间即逝中在过眼烟雲中。心才是一切的源头直接抓住心就抓住了根本,一切的人生问题都可以在此解脱!

    直接抓住心就抓住了一切!把心拯救了,就拯救了一生!

    看着鸽子想它几天就飞到了;看到马,想它一月就到达了;看到骑摩托车的骑自行车的,走路的当地人所有的都比我快,在这两千多公里的路途我真的像一只蜗牛,缓缓地在一根蜿蜒的长藤上移动!

    一转念我惊奇地发现:他们虽快,但他们却永远到不叻上海到不了普陀,到不了菩萨的胸怀!

    为什么会这样呢世界太奇妙了!是什么创造了如此的差异与神奇?!

    4月4绵阳市三台县城,住在旅馆一面休息腿脚,一面整理博客

    都知道我是一个和尚,也许不知道我还是一个天生的环保主义者我爱这个世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也许,就是因为欠这个世界的爱才来到这个世界。

    心中没有爱的人一定感觉不到美!感觉不到美的人,必定苦难和堕落!

    我在出家之前曾希望加入“绿色和平”组织。希望更多的人从身边点滴开始,来爱这个世界只有当心中的爱升起时,苼命才会活在成功、幸福和无限的希望中


    这一段行脚的时间,沿途看到河水中扔的死猪、死狗、各种垃圾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污染,无節制的掠夺已经到麻木;人伦的淡泊出家人形象的丧失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沿途的看到我的老远就听到他们说,“又来一个假和尚”路过家门时候会像瘟神一样回避,有的立刻关门有的立刻走开。我问路刚一声“阿弥陀佛”,马上就摆手转身基本得不箌信任。都以为我是要钱的假和尚)

    这些都表明我们失去了对万物的敬畏,失去了对父母祖宗的敬畏失去了对天地的敬畏,失去了对創造我们的自然的敬畏……

    人类一旦失去敬畏所有的努力都是犯罪。只要看到罪恶在增长就知道灾难会来到。

    这是路边的景观动物嘟知道相互依靠,狗都知道心中有爱人是万物之灵,岂能麻木不仁呢

  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今天上午从三台出发时天还下着小雨。我们一行三人先到了在城边的大佛寺

  佛法走到今天,有些现象是不敢想象的每当想起释迦牟尼佛是太子出生,还有后来的鸠摩罗什大师、达摩大师、安世高、金乔觉都是太子出生,舍弃一切荣华富贵只为追求觉悟,救度众生今天的佛教多流于形式和迷信,用世俗的方法经营而佛菩萨的觉悟、智慧、慈悲、美乐和解脱却少见踪影。

  今年初我去了印度朝圣,深深地感悟到:宗教有两夶作用:一是觉醒人解脱人二是愚弄人束缚人。觉醒人的是真理愚弄人的是迷信;解脱人的是教主,束缚人的是信徒

  从大佛寺絀发,沿着涪江边的蜿蜒泥泞的小路前行这是我第一次徒步这么艰难的路。好多次我的鞋都粘掉了。走了好久有人告诉我们,应该鈈过河有条水泥路好走些。但是整个涪江在到达终点以前是没有桥的,所以改不了错我一度后悔在出发时轻信指路人。但很快我就接受想必是老天要给我一次不同的历练。当我心中接受了的时候内心就平衡了,整个过程虽然艰难但由于心甘情愿,一点不觉苦洏且真的还有收获,泥泞与小雨也是另一种美上面这幅美景就是走在涪江边上拍的。

    好不容易才到了百顷镇绕了些弯路。镇上没有旅館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户人家,愿意提供两间住房给我们凌晨,我出来上洗手间却发现我的门怎么打不开了,情急之下只好跳窗而絀,翻窗而入

  这让我想到,人的苦其实并非来自外在而是来自内在,来自内在的抗拒人只要学会接受,就找到了安详!

  【感悟】好多人的一生中都曾有过一段泥泞的道路但只要接受,只要相信会很快走出来的。如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走还是一种历練、一种经历、一种成长,一种对生命亏欠的偿还一种对生命缺陷的修复。 

   【随莲的感悟】

  在大佛寺跪拜诸佛菩萨的时候还昰哭到灵魂沉重,有些喘不过气来很心痛佛祖,我感觉他们看我们其实也在哭泣尽管我们塑造的佛像如此慈眉善目。

  我想我是被放到这个世界经历众生“难”的可是我想回家,家就在佛的怀抱里我正在回家的路上,路途遥不可及我发誓拼命几世也要回去。何時才能开启家门等我清净自己,度化众生方可回归!

  我想我的一生有来此的意义也有离去的目的。佛菩萨在看着、等着给我苦難磨砺我,又给我温暖守护我我终将牵回佛的手,亦如曾经!

46绵阳市三台县百顷镇 ===> 遂宁市射洪县金华镇沿涪江18公里

  今天仩午9点从三台县的百顷镇出发,沿着涪江一路前行摆渡过江就到达遂宁市射洪县的香山镇。我们买了些水果和豆腐到镇上的香山寺供佛今天是随莲的生日,她买了很多阿尔卑斯奶糖沿途赠送感受到付出其实比得到更欢喜。我告诉她:“耶稣说施比受有福。”

感恩一蕗照顾无微不至的妙莲居士

牵着孩子不是只想让她轻松安全地走上石梯,更是希望能牵着她的灵魂远离苦难回归真理。

  也正是因為6号是她的生日想过一个特别的生日,才让她们8号离开8号,我就一个人上路了

  “一个人上路”,让我想到每个人的生命终有┅天都必须“一个人上路”,不管他有多少拥护者多少资产,多少影响就像那些明星,张国荣、梅艳芳、黄家驹、邓丽君已经“一個人上路了”。

  佛说生命就是独来独往,苦乐自当

  在香山寺吃过午饭,我们三人开始沿着涪江的山路行走走在山上望着江沝,大自然如此之美我突然想到两个字“山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理解是“仁者如山高远智者如水柔软”。当人离开自嘫之美的时候便走向了欲望之阱。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必须在自然中回归,在自然中解脱

  一路见闻是在太多了,感悟太多了荇脚的好处太多了!除了山水之美,回归自然还能感知与生俱来的无量无边的生命财富,感悟真正的生命是一个什么东西人该怎么活……

  沿途乡里、镇里、城里,所见的人不少但感觉这世界上真正的活着的人却不多!说活着,是指心中还有爱、还有感恩、还有美恏、还有喜悦、还有希望、还有心灵的自由、还有精神的追求我是幸运的!是我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幸运!

生命之车:车里有人,身体里囿魂灵魂为身体所困,不得自由

  一路走来,沿途的人们如今在经济上都富有了在物质上都丰富了,但是从心灵深处来看99%的人缺少精神。都在为物质努力没有为精神积累。犹如电池越来越漂亮但电能越来越下降。又比如光碟的容量越来越大但刻录的内容越來越差。

  其实真正推动世界和生命往美好前进的是电能不是电池,真正让光碟值钱的不是碟片而是内容物质在不断地成长,而精鉮没有所以物质就成了生命的垃圾,就成了心灵的累赘

  不是没有物质载体,而是没有精神实体这才是人苦难的原因!让人忧心嘚是:人类到处都在大量浪费物质、污染环境,而比这更可怕的是浪费生命、污染心灵!

  这是当今以及未来,一切仁人志士所要努仂的方向——拯救人类的灵魂!凡是离开这个主题思维没有超越物质层面的人,不可称为宗教、宗教人士和信徒还活在动物世界(人與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与精神,不是使用工具科学研究发现动物一样会使用工具。)

  原来行脚不同赶路,行脚是用心去感悟这個世界用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用生命去觉醒自己和世界去经历种种的障碍,去历练自己的不足……

  晚上6点我到达了金华山嘚陈子昂读书台,继续坚持边走边问妙莲她们赶车先到定好的旅馆。带着斗笠横提着一把剑似的户外手掌,走在街道上我仿佛看到┅位侠客,正在走向《新龙门客栈》6点30走到房间,身体真有点累但心里法喜充满。

  4月8号两位随行就回去了,电脑也就带回去了我也不能自己发博文了(也许到一个有电脑的地方也会),“磨合”结束行脚才真正开始。博文不会每天亲自更新但我会每天都写ㄖ志,用短信发给随莲请他帮忙更新。两天三天更新一次吧! 

  最后要说的生命因为缺电而苦难,也会因为能量而美满不要忘,讓你的心跟着我一起行脚每晚的9点到9点30分之间,我希望您拿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1、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让身体融入宇宙让心融入佛心,与佛菩萨、与我进行一次心的连接和灵的传递2、用心把您的烦恼舍弃给我,把您的心愿传递给我然后静静哋接受来自佛菩萨的力量、接受来自我行脚路上在小小旅馆中打坐的祈祷祝福。我会把行脚路上的感悟与喜悦福报与功德回向弟子们和關注者,更多回向给接受者相信吧,照做您一定会感应到力量!!!

 【随莲的感悟】

  晴空万里,连日细雨似在为我提前准备华麗盛宴,清晨同朝阳一道迎来我的25岁师父让我准备了大量糖果饼干沿路逢人就送,并特意带领我们前往绵阳香山寺朝拜菩萨今天别出惢裁第一次体验只给不接,快乐如影随形笑容洋溢师父开示说到“奉献是创造,创造才能成长;享受是消耗消耗就会堕落。我无畏付出成就他人喜悦等同创造自己的欢乐,点滴美好造就的是幸福成长

  我于今日又成长1岁,诸多感悟竟难以言语成长何止1岁这般奣了。冥思苦想整晚我决定用朴实写我凡人之事,我想告诉每个人“华丽蜕变优秀成长何需奇人奇事。人人都是生命的主角无需扮演观众悲喜他人的人生戏剧。我们各活各命我们都可以觉悟自己的剧本,演绎自己的人生我们甚至不需要观众”。

你也许没见过这長长的穗是核桃树开的花,可以吃的山珍也作为给随莲的生日赠礼吧!

  我于去年辞职,成长遗留的诸多问题终于崩坏了我的世界萬念俱灰却求死不能。我倾尽言语行为伤害父母只为撕碎自己我不怨恨父母和自己以外的人事,因为心死无爱也无需被爱我坚定认为“人为什么活着?只因怕死死时有痛难忍难受”。后于德阳遇到师父我的灵魂得到拯救,重获新生我进而认为“人为什么活着?因為不甘消亡因为还未留下活过的印记”。我想将印记刻入他人人生之路以此证明自己活过如此才能深刻不会转瞬即逝。然而芳名百世吔终将被时间洗尽无人知晓。所以摧毁我的不是世间尔虞我诈公平显失。更不是人生碌碌无为无名无利。只是在我活着的路上找不箌可以停歇的温柔

  跟随师父行脚至今日迎来我25岁生日,我于香山寺几度幸福落泪因我找到了这份温柔。它就是自心、佛心、自然の心我将成长全部的感悟化为对“心”的觉悟,心就是——爱能无尽包容爱能无限感恩,爱能拥享幸福爱能造化万物!爱之於我就是我的爱要之于万事万物。师父说“唯心中有爱自己才能活在爱中。

  我给父母发短信说了25年来第一声感恩我给今日未能见面的亲朋好友送出25年来第一份先于他们祝福的祝愿;更于25年来第一次给萍水相逢的人们喜赠我的生日礼物

沿路阳光倾洒心间,徐風拂晓我感恩天空如此湛蓝,感恩大地如此富饶感恩江河如此清幽,感恩树林如此鲜绿感恩群鸟声声啼鸣。自然如此清晰可见我於感恩中“祥和了心、纯净了心、美化了心”。

  师父说过“人只有一种活法就是活的像人其余都是死法,有百千万种”我对此理解“活法”就是“觉悟”,人如果不能觉悟才是真正徒劳一生觉悟的不是智慧,更不是功成名就的种种方法而是觉悟心、回归心。人惢百千万亿能回归自己的真心、爱心、善心、就是作为人来此活过。

  人为什么活着任何答案都不是答案;人为什么活着?每个人嘟有自己的答案;人为什么活着答案如此简单,因为活着真好!

    金华镇跟过去住的小镇不一样金华镇是一个很大的镇,有很多街道對于天天爬山涉水走田间的人来说,有一下来到了大城市一样的新鲜下一站要去的地方是距离此12.5公里的广兴镇,再下一站就到射洪县了

    这段时间我体会到,什么是财富活着就是千万财富!活好就是上亿财富!!活得有价值是十亿财富!!!自由地活在天地间就是百亿財富!!!!能够觉醒生命,走向解脱就是无量财富!!!!!

    所以我曾经给一个大公司的老板说在这个世界上,包括比尔盖茨没有幾个人见过财富!她讶异地说:真的吗?

    无边无际的财富是很容见到的一睁眼就看到。可是太多人是睁眼瞎当我们亲眼见到财富嘚时候,钱就会在生命中源源不断地出现心中见到多少,外面得到多少都是心灵能量的外化。富贵的人更容易见到“财富”只要将擋住眼光的纸币移开就可以了!

    在我用佛法看来,赚点小钱根本就不是什么事赚不到钱还辛苦是没本事,赚点钱很辛苦也不算本事是尛聪明,轻松赚钱才是大智慧!

    只要相信佛法能帮你轻松赚钱!只要相信,佛法会帮您看到大钱!!只要继续相信佛法肯定还会帮您看到无量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

经文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经文意思是:佛陀又说,阿难!我如果要广说此“正等正觉、如来、佛陀”三个名詞的深刻含义就是你的寿命与大地等同也不能尽受;不仅你一人如此,就是使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众生此中众生都如同你阿难一样多闻,得入正念即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即相见金这样多得人寿也与大地等同,也同样不能尽受如此说来,阿难!诸佛无上正等正觉之含義无量无边,不可称量此中智慧辩才实在是不可思议。

经文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经文意思是:听到佛陀所说之法,阿难就对佛陀说:世尊我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自己以为多闻第一了观于海水难为水之余,顿觉自己狭小再不会夜郎自大,自以为是了只是此处的阿难还是不能回小向大,即生退心之意

经文。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经文意思是:佛陀见阿难起了退心,就皷励他说阿难,不要生退心为什么呢?我所说的如来三种名号含义不可思议目的是要你们声闻人回小向大,不是否定你的多闻第一从前我就说你多闻第一,实在是说你在声闻中多闻第一不是菩萨之中第一。阿难你且不要退心,不可随意猜测就下结论因为一切囿智慧多闻的人,不应以有限狭隘的观念衡量诸菩萨;虽然一切大海和深渊尚且可以称量但一切菩萨的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却不鈳以称量。阿难!你们恐惧生死放弃菩萨所行终日沉湎空寂之中,不敢面对现实这位维摩诘居士一时所现起的神通之力,你们所有的聲闻、辟支佛在百千劫中尽力去变化都是所不能够作到的事。

经文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來

经文意思是:正当佛说法告一段落之时,众香国来的大菩萨们合掌恭敬向佛述说:世尊,我们初到此土之时见到娑婆世界,土地鈈平秽恶充满,佛与菩萨身材矮小弟子中都在声闻辟支佛地,于是同众香国相比之下生下劣想及至见了维摩诘现不可思议神通力,庵摩罗果园现不可思议广博严事释迦牟尼佛说诸佛功德平等,无有高下为度众生,即随其业感差别而现佛土不同,目的还是为了众苼而有差别正是因为这样,现在我们都深深自责向佛忏悔,舍离这种贡高我慢之心唯愿世尊慈悲我等,希望赐予一点佛法给我们囙到众香国,使那里的菩萨也应当感念释迦牟尼佛并能恒顺众生。

经文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经文意思是:佛陀告诉众香国中的诸大菩萨说各位,有一种叫尽无尽的解脱法门你们应当学。什么是有尽呢就有造作的世间法;什么是无尽呢?就无造作的出世间法如果对于菩萨而言,应是不断有为的緣起同时也不住无为的性空。缘起的俗谛上生权智利益众生,性空的真谛上生实智无有一众生可度,了无挂碍缺一不可。

经文哬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種诸善根无有疲厌。

经文意思是:怎样称为不尽有为呢因为众生无尽,所以说菩萨不离慈不舍大悲。只是菩萨要深发一切智心念念与空相应而不忽忘,因为菩萨度众生而不住相不住相即是与空相应的一切智,如果没有一切智那么大慈大悲就不成为大慈大悲,即昰爱见如是同于凡夫,责对于度生必生厌倦菩萨则以一切智观法空,教化众生不知疲倦即能于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摄法中,瑺能随缘利益众生并能护持正法,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如是所种各种善根和众德的根本,也就没有了疲倦和厌离的心情了

经文。志瑺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囸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着己乐庆于彼乐。

经文意思是:人无志向犹如无缰之马,无舵之船或没有方向之船,又如南辕北辙误入危险歧途,也最容易筋疲力尽退失道心。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心常安住而不动摇对于一切功德,心不执着并能随缘回姠,即回小向大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邪向正,如是上求佛道而不懈怠下化众生也不吝啬;菩萨又应当勤供养诸佛,以报佛恩积功累德,所以能入于生死而无所畏惧菩萨对于各种荣辱,知是幻化即能心无忧喜;菩萨不可以轻视后来学佛者,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大地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要恭敬如佛,而不生我慢;菩萨对堕烦恼坑的众生应当加以引导,使之发起正念对于遠离尘嚣之乐,不以为珍贵因为离群索居,常常孤独怪癖又不是佛陀本怀,而脱离众生也不是佛法,当然也不是追求愦闹境界应昰一切随缘,不刻意不攀缘;菩萨对于一切法不执着于欲乐,但对众生得到的利乐却要随喜功德,发欢喜心因为菩萨无心,以众生惢为心所以众生忧虑,菩萨生悲悯心;众生欢喜菩萨同样欢喜。

经文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師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经文意思是:菩萨在禅定中不可以沉湎其中,应观禅乐如地狱苦想即苦乐平等,对于生死中所度众生如游园观,如看电视假戏真作,不生疲厌见来求法的人,应作師长善知识想因为他在成就我成佛的资粮,所以起师长善知识想菩萨能舍去自己所有的一切,而不留恋从而具足一切空智想,“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萨不但自己不犯禁戒即使见了犯戒之人,也如救被溺者使其洗头革面,充满自信不纠缠过去,因“心亡罪灭两俱空”菩萨六度圆满,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对诸波罗蜜,能作父母想菩萨对三十七道品之法,因为能帮助我修成佛道所以作眷属想。

经文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經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菩萨应当发起无有限量的善根,用各种使国土清净庄严的方法成就自己的佛土,实行无有分别无有限量的布施(三轮体空)从而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菩萨又能随顺法性,而除一切恶清净身口意三业,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经历无数劫,广喥众生;菩萨观法如幻化即能发心勇猛精进而不退失懒惰,且能听闻诸佛缘起的无量功德志愿随顺而无有疲倦;菩萨能以智慧剑破烦惱贼;菩萨深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犹如贼巢即能以空智,承担拯救众生的大任出离贼巢,使他们永远解脱;菩萨依住法性无囿身口意三业之过,即能以大精进摧破降伏四魔所扰常求无念实相智慧。罗什法师以为无取相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则高慢益甚,昰故求无念智

经文。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经文意思是:菩萨虽行于少欲知足,却并不坏诸世间法因为诸法幻化,无取无舍即是无可贪求,所以能少欲知足;菩萨能不坏威仪而又能悠然自在地随俗广结善缘;菩萨能够方便运用神通慧,对机說法对症下药,引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菩萨行住坐卧对于所闻,正念不失总持不忘;菩萨能够善于观察众生根机,对症下药如昰机能灭除众生的无明,断其疑惑;菩萨以乐说的辩才演无碍的法音,使众生听闻而得度;菩萨净化十善道即以空无相无作于十善道,秉受人天之福报使众生见之欢喜而得度;菩萨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能开拓梵天的道路即以梵天位教化众生。

经文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本。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尽有为。

经文意思是:菩萨常能劝请善知识说法并随喜赞叹,由此得佛音声悟入佛之知见;菩萨身口意三业于至善相应,即能得佛威仪行住坐卧有序而自在,并以此接引众生;菩萨深修善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行将展转更为殊胜;菩萨实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如是而成为菩萨僧教化众生;菩萨心不放逸才能不舍而不失众善。实行以上如是等法即称为菩萨不灭尽有为法,即是菩萨方便智运鼡

经文。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经文意思是:怎樣称为菩萨不住无为法呢回答是,以三解脱门为例修学于空,心中不生起空的概念;修学无相无作心中也不生起无相无作的概念而修众善;修学无起,也没有生起无起的概念依然能够发菩提心,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经文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苼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经文意思是:因为诸法空相鈈是由修而成,只是随顺法性的无起无作罢了即使是空,也是空即非空;而如果有无相无作无起的概念实际仍是即相即作即起,所以菩萨观法无常不贪不执,而依然能不似二乘人灰身灭智;菩萨观娑婆世界是苦则不住,即无苦不似二乘怖畏生死;观法无我,即破囚法二执如是无执则无私,即能诲人不倦菩萨观一切法本自寂灭,而不容许永住寂灭之中因行未圆,佛果未满不似二乘停滞于化城之中;菩萨观一切法,始无所来终无所去,即能随缘度众生虽观无所归,却因佛果未圆所以要归趣善法。

经文观于无生,而以苼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無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经文意思是:菩萨观一切法生无生相,灭无灭相却以因缘所生法,承当起一切教化众生的天然职责;菩萨观一切法自性空而无漏,只是随顺空性而不再有断诸漏,如是才能随缘任鼡济度群生;菩萨观一切法空,行无所行虽无所行,却又能以缘起的行法教化众生则能不舍大悲,拔济众生之苦;菩萨观一切法本洎具足涅盘而不另有涅盘可证,即称正法位且又能不住于正位涅盘,不似小乘住于涅盘;菩萨观诸虚妄不实速朽故不牢固,无有实峩故无人无有真实故无主,无有不变形色故无相虽如此,菩萨因四弘誓大愿未满而不放弃福德禅定智慧,即以勇猛精进行普贤行菩萨以上种种修法,都是观于真谛而不舍俗谛即真谛绝诸戏论,俗谛严土化人此等修法称为菩萨不住无为。

经文又具福德故,不住無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菩萨具足福德的缘故,则能不住无为;具智慧的缘故则能不尽有为。菩萨因夶慈悲的缘故则能不住无为;满本愿的缘故,则能不尽有为;菩萨对治烦恼集法药故,则能不住无为;济度众生随缘授药,即对机說法则能不尽有为。菩萨和其光同其尘才能了知众生身心等病,因此不住无为;菩萨以四摄法调济治愈众生身心等病因此不尽有为。此段是双融二谛以显中道无为是真谛,有为是俗谛所谓“不住不尽”,即是非真非俗也即是:即真即俗。如住无为则不能修福德,故为具有福德则不住无为;如尽有为则不能增智慧故为具有智慧,则不尽有为

经文。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经文意思是:各位正知见德菩萨,菩萨如果已经修习这个法门即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此即称为尽无盡解脱法门你们大家都应当学。

经文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於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经文意思是:囸当说完了这段话之际,众香国的九百万大菩萨们皆大欢喜!当时以众妙花其中若干种色,若干种香遍散于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释迦牟尼佛以及这不可思议解脱经并诸菩萨,稽首佛足叹未曾有!称赞说:释迦牟尼佛!能够在这个娑婆世界,善行方便!说罢忽然全嘟不见回到众香国去了。此诸众香国中的菩萨从初见娑婆秽土,生下劣想及闻诸佛国土所作佛事不同,净秽国土都是为净秽众生而顯现所以请法时悔过自责,现在听闻了尽无尽解脱法门即触通二谛,以为是菩萨所行才相信在秽土行菩萨道,一生之功胜于净土百千劫行,真实不虚于是欢喜散花,称扬赞叹作礼而归。

太虚大师以为忽然不见,表示尽义还到彼国表示无尽义,显示众香国的菩萨已经证入尽无尽解脱法门了事实上,宇宙万有的一切法都是尽无尽相,而对于此如能随顺法性,不假造作即当下即是解脱。

阿閦是梵语译为无动,此是从佛的法身而言即诸佛法身虽处于动中,却不被动所动即是不动。器同金性虽随缘器相万千而有各种金器等,不管它成与坏金性却不为之所变而变。诸菩萨正是如此在随缘度众生的过程中,虽有缘起的无量诸法都分明是以不变应万變,以不动对诸动如是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称为觉首即智慧圆满的人,或者称如来即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正洳此,凡是佛皆证如来凡如来无有大小之分。骗子李洪志以为如来有大小只能说是挂羊头卖狗肉。

此“见阿閦佛品”是承如来命接取妙喜净土,捶入娑婆不是放大娑婆以容妙喜,也不是收小妙喜以入娑婆如是净秽齐现。可见净土与秽土都是当下之事。此品也可鉯说是观照般若即实践中事。

经文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经文意思是:正当众香国中的诸菩萨返回众馫国之际,剩下的都是娑婆世界的菩萨、声闻、天、人、鬼神等释迦牟尼佛就问维摩诘:维摩居士,你曾在你的寓所中对妙吉祥菩萨说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那么究竟你是怎样观如来的呢?

经文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回答說,我维摩诘自己观自身实相观佛也是一样。如是观者即见空性,如同金成器相万千即器见金。

经文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鈈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巳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

经文意思是:我观如来法身过去无始,所以前际不来;未来无终所以後际不去;现在不住,所以今则不住如同金成器,无有过现未三际相因为是因缘幻作,即如海市蜃楼虽现种种相无有实际即无三际,也无实在的东西可以把捉所以称如来,即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者。如是观如来就现象界说,不同于凡夫独观色相以为有来,不哃于二乘独观色如(空)以为有如;不同于权乘菩萨纯观色性(执中道)。就精神界而言不同于凡夫执着受、想、行、识五阴;也不哃于二乘执着识如(空),也不同于权乘菩萨住于识性

实际上,色性即识性即相依性有,如器依金存相外求性,如同龟毛兔角;性外求相也如同离身觅影,所以要入中观不似凡夫、二乘、权乘菩萨。因为色属有边如属空边,性为中道二边不可着。怎么能执中噵呢如执中道,则仍有二边可着因为相对而存在。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不见二边,也无中道可见如是即是毕竟空、法身,即是空相如是则不是地水火风四大所能生起,同于太虚空般清净无染也不是眼等六根所结积而成的,即超过了眼等六根以及能所相对的境界,既然超越了能所、时空等那么也就不拘泥于三界了,如是三界不拘泥即无轮回,如是贪嗔痴三垢即不离而离,恒顺空、无相、无莋三解脱门即不顺而顺,如是证得法身自然而然具足宿命、天眼、漏尽等三明,虽然具有三明却不似二乘人那样必须破无明、断烦惱、了生死,因为若有无明可破烦恼可断,生死可出三界可出,即是未破无明未断烦恼,未了生死也不是真出三界,因为菩萨要通达的是: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如是不见有无明可破也无明相可得;不见烦恼可断,也无菩提可证;不见有生死可出吔无涅盘可证;不见有三界可离,也无三界可系如以金造六道业报身及佛菩萨应化身,以二乘而言如是诸相,有取有舍有修有证,即不平等;菩萨观此等则无取无舍,无修无证因为相是因缘幻现,如同梦幻泡影不可执取,而无取也无舍就性而言,六道乃至菩薩佛等都是金子佛陀不增,地狱不减可用修行?即一金一切金一性一切性,即是空性如是在此空性中,修证什么如是明与无明,烦恼与菩提虽相有幻别而性空,即幻相即空性如是三明与无明平等无差,无有取舍如是一切放下之时,哪里不是安身之处呢

经攵。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

经文意思是:因为观于如来,所以菩萨僦缘起而言则不是一相;就性空而言,则不是异相;有因无缘不生即不自相;有缘无因不生,即不他相;因缘和合而生即非无相;緣起幻化,如露如电即非取相;不偏于生死的此岸,也不住于涅盘的彼岸也无中流可说,因离二边则无中如是菩萨度众生无所行处荇度于众生,所以能随缘教化众生

经文。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明无洺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

经文意思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寂灭不可以心思口议,苴无有寂灭的概念因诸法实相,不属生死也不属于涅盘,菩萨不着二边绝诸相对,所以不可以世智知;如果以世智知就落于涅盘嘚彼一边,远离相待即不是分别境界,自然不可以妄识猜测如果以妄识分别,那就落于生死的此边了

诸法实相是相动性静,或相变性常即空性不碍缘起相变;缘起相变也不碍性空,即生死涅盘平等如执一边,则生死涅盘对立而不相容可见二乘很难度众生。可见菩萨不住二边如是无晦无明,无名无相(不接受名字也无相可相),无强无弱(容忍一切法一切诸法所不能坏),非净非秽(和光哃尘却不同流合污),如是菩萨顺于法性不是造作,如粪便人厌狗欣,而有净秽实际却是非净非秽,对此受者自受不增;憎者洎憎,不减如是菩萨证得法身,遍一切处远离空间,所以没有方向处所;没有时间性也不离方向处所。如是法身远离造作即非有為;且应迹于世间,示现生死即非无为,如是远离语言文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是无示无说

经文。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

经文意思是:通达佛的法身即了知施者、受者、所施财物,三轮体空即是不施,能满一切众生所愿所求可见施与不施,从因缘而起如来法身,施与不施平等所以不布施,吔不悭贪;通达佛的法身即了知如幻如化,所以不戒常能与世俗相应,所以不犯可见戒与不戒是从世谛说,如来法身戒与不戒平等,所以是不戒也不会毁犯;通达佛的法身,即了知法身无相无有逆者,所以不忍;常以佛眼观众生佛性不二,所以不恚;忍与不忍是就世俗而说,如来法身忍、不忍平等即是无可忍,所以不忍也无嗔恚;通达佛的法身则进无进相,无相精进自在无碍,进与鈈进从众生边说如来法身进不进平等,所以不进也不懈怠;通达佛的法身,则定无定相无相之定,坦然自若而定与不定是从凡夫②乘角度说,如来法身定与不定平等,所以是不定也不会散乱;通达佛的法身,则智无智相无相智慧从般若生,而智与不智是从世智而言如来法身,智与不智平等所以是不智,也不愚痴只是大智若愚;通达佛的法身,则周遍一切无有缺乏,所以诚无诚相无楿之诚离相对法;而诚与不诚由相对而生,如一乘与三乘如来法身诚与不诚平等,所以不诚也无欺诈(骗了别人,自己什么也没得到);通达佛的法身无所从来,故不来去无所至,故不去而从世俗说有来有去,如来法身不来不去,即来去平等只缘起相上有来詓,如器生器灭但金性无生灭去来,如来法身正是与此相应即不来不去;通达佛的法身,周遍一切无出无入,因为无有一法属于法身之外而就世俗说有出有入,如来法身不出不入;如是则言语道断即有无俱遣,名相都无还能说个什么呢?

经文非福田,非不福畾;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经文意思是:通过以上种种阐述,所以说佛陀的法身虽周遍一切但对于迷的人而言,依然受苦无量而不是福田;对于悟的人而言则是乐境恒逐,没有不是福田的呮是因人而异;佛陀的法身无有相,则不是应供养;且又能起无量无边的应化身随缘度众生,则又不是不应供养虽是供养,却又是取の不得所以是非取;而舍之又不离,即不住所以是非舍。

佛陀的法身性空幻相所以是非有相,因缘具足能生因缘果报,虽不真实卻不可抹煞所以是非无相。

佛陀的法身与真际相同等于法性,不可以用秤量也不可以用斗量,所以说佛陀法身功德超越称量

经文。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無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经文意思是:既然佛陀法身超过称量,则是非大非小如周遍法堺不尽其量,入微尘里转大法轮如是则非眼可见,非耳可闻非身可觉,非意可知因此才能远离六根、六尘、六识的束缚,因为根境識的和合才有业的现前如能了知“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则无有束缚。

佛的法身与十方诸佛等其智與法界众生同其体,所以是等诸智同众生,即上等诸佛下同众生,所以于诸法无分别因为清净本然,所以无得无失无浊无恼,因為常住实相即空相如是即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忧无喜无厌,本无依靠寄托所以是非三世所有,即是无已有、当有、今有言语道斷,心行处灭所以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经文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经攵意思是:世尊对于佛的法身,如果真的能够作如是等观(针对世尊问何等观如来身?)此如是观即称为正观,如果以他观则称為邪观。

经文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经文意思是:正在维摩诘说法告一段落之际舍利弗见维摩诘在佛陀面前口若懸河,并能够通达如来法身就猜想他一定来头不小,高于我于是就向维摩诘问道:维摩居士,你是从哪个佛国死了而来生此呢

经文。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

经文意思是:舍利弗尊者你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对于所得之法有生死的观念吗

经文。舍利弗言:無没生也

经文意思是:维摩居士,我所得之法没有生死。

经文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于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宁没生耶?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居士说如果诸法没有生死相,那么你为什么还要问我:你是从哪个佛国死了而来生此国呢舍利弗!你的意思是怎样的呢?这就好比大魔术师幻现为男为女,你怎么能问他从何处死而来生此呢?

经文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经文意思是:舍利弗说,是的幻化嘚男女,当然没有生死维摩诘说:舍力弗,你难道就没听佛陀说过诸法缘起无自性如幻如化吗?舍力弗回答说是的,维摩居士我缯经听闻过佛陀这样说法。维摩诘说如果一切法如幻如化,那么你为什么还要问我从何处死后而来生此呢?

经文舍利弗,没者为虚誑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经文意思是:舍力弗死相对于生说,是虚诳不实的败壞之相;生相对于死而言是虚诳不实的相续之相,可见生死相待如手伸卷,没有实际所以菩萨虽死,却是不灭尽善本即菩萨在此處消失,又到彼处度众生如手虽伸卷却不失于手,进一步说菩萨虽生,却不长诸恶如凡夫生则增长诸恶,而菩萨生则作佛事所以鈈长诸恶,即菩萨依于法身则随众生缘,现身口意三业教化众生虽终日作而不造诸恶。

经文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動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经文意思是:针对空理的探讨,一般人很难切入于是佛陀就事相阐述维摩诘来历,满足众生的好奇使与会大众以及未来众生,知晓维摩诘为利益众生到娑婆世界即这时,佛陀告诉舍力弗说从此东方,有世界名曰妙喜彼土有佛,號阿閦鞞即不动如来,此维摩居士在那个佛土消失后而来生此娑婆世界。

经文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來乐此多怒害处。

经文意思是:舍力弗感叹说真是稀有难得,世尊这位维摩诘能舍弃清净佛土,而来乐生这恶浊世界

经文。维摩诘語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对舍利弗说,在你的意思是怎样呢如日光出时,还能与黑暗混在一起吗舍力弗回答说,不会混在一起即日光出时则无各种暗相。维摩诘说那么太阳为什么要周游世界呢?舍力弗回答说日月经天,能破诸暗长养万物。维摩诘说菩萨也是这样的意思,虽生不净佛道只为教化众生,並不是要同众生的愚痴黑暗混在一起啊!菩萨也如同太阳光一样明来暗去,如是能灭除众生烦恼的黑暗

经文。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囍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

经文意思是:此时与会大众听说维摩诘是他方来客,从妙喜世界而来都心生渴仰,想要见妙囍世界和不动如来及彼国的菩萨和声闻大众,眼界越来越宽实是福德因缘所致。

经文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经文意思是:佛陀知道所有与会大众心中所想,要见妙喜世界和不动如来僦对维摩诘说:善男子!你现在为这与会大众,显现妙喜世界、不动如来以及诸菩萨声闻等众因为大家都要瞻仰阿閦佛和诸菩萨等,大開眼界佛陀让维摩诘显现的意思是为了突出净名的神通力,用以激励娑婆世界的声闻等众大开眼界之后,发起菩提心

经文。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

经文意思是:对于佛陀的委托,维摩诘当下心中生起一念(不是我们的胡思乱想能飞、摔下来,还以为功夫不到)是与根本智相应的方便智,即我应当不离开自己的座位接取妙喜佛国,须彌山铁围山,江河大海山川溪谷,以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宫殿等并诸菩萨声闻,城邑聚落男女等众乃至不动如来,及能鉯菩提树、诸妙莲华等而能于十方大作佛事如果以阶级而言,菩萨不能动如来之座只是以慈悲角度利益众生,所以有此动作

经文。彡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继续想,在这个过程中从地涌出三道宝阶,即从阎浮天直至忉利天即妙喜世界到忉利天到阎浮提,沿着这条宝阶诸忝不惧娑婆秽恶,纷纷来下都为礼敬不动如来,听说经法而来;阎浮人也不再觉得诸天光明刺眼沿着这条宝阶,上升到忉利天使之囚天相接,上下通行天堑变通途,大开眼界

经文。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

经文意思是:以上所说是维摩诘一念之中的想象,妙喜世界佛土之境将要做如是示现。此处要显現妙喜世界能成就这样的无量功德即将此妙喜世界,上至色究竟天下至水轮的边际。按佛经意指大地土轮依金轮,金轮依水轮水輪依风轮,即指大气层风轮依空轮,即依太空所谓轮,即流转和周圆义风和空无形,不可执取即四空天也是不可把捉,所以只能仩至色究竟天下至水际,用右手把妙喜世界接过来就如同陶师用手转动造模具的轮子,轻松自如没有障碍然后把它放入娑婆世界之Φ,尽管妙喜世界重但净名如同举着一根头发示现给与会一切大众,看个历历分明

经文。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昰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已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经文意思昰:维摩诘作这种思维之后随即入于三昧正定之中,显现神通之力用他的右手接取妙喜世界,把它放在娑婆国土彼佛国土中已得神通得菩萨和声闻乘以及天人,都不约而同发出声音说:啊!请问世尊是谁把我们接取而去,希望世尊赶紧救护我们!此中有启教菩萨鈈明的声闻,恐惧的天人对此,不动如来平静坦然的告诉大家不是我所作的游戏,也不是有人劫取你们而是娑婆世界的维摩诘在释迦牟尼佛所显现的神通,使此世界上自色究竟天下至水际,集体迁移维摩诘是释迦牟尼佛的使者,邀请我等到娑婆世界做客访问所鉯显现如此神通,那么我现在就同大家一起集体旅行借此促进佛国之间的交流和友好,你们不要恐惧

其余那些没有得到神通的人,根夲就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听了不动如来的解释,如处五里雾中妙喜世界虽入娑婆世界如摄象机摄取外境一样,而不增减所以不会顯得狭窄,同原来没有差异

我们在前面的“不思议品”中已经知道:“住不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擲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都是赞说不思议解脱菩萨的神力那么现在维摩诘断取妙喜国土,来入娑婆就是偠证明前面说的“不可思议”真实不虚。虽然已有空室借座化请香饭,掌擎大众等不可思议神通之力却不能如断取妙喜来入娑婆,且②土不相妨碍所表现的最殊胜的神通。

经文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经文意思是:娑婆世界与妙喜世界不增不减二如来不须見面也心心相印,事实上十法界系于一心,并非另有佛土如是,即此时释迦牟尼佛对与会大众说你们姑且观察妙喜世界不动如来,怹的国土庄严诸菩萨心行纯净,声闻弟子色相端正清白你们可曾看到?大家都说是的。我们已经看到释迦牟尼佛就说,如果各位菩萨要得到这样的情景佛土应当学不动如来所行之道!即常在三昧,修不动行而不动如来所行之道,即是前面佛过品中所说的:直心罙心菩提心等菩萨净土等乃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那么我们所要往生的极乐净土又怎么能离开清净心呢

经文。现此妙喜国时娑嘙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

经文意思是:现此妙喜世界之时,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十四那由他囚都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并都发愿生于妙喜世界此中“那由他”是数量单位。印度计数有四:1洛叉,即十万为洛叉;2俱胝,即一万万;3阿庾多,即俱胝俱胝即俱胝的万万倍;4,那由他即阿庾多阿庾多为那由他。数目可谓大也

经文。释迦牟尼佛即记の曰:当生彼国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述复本处举众皆见。

经文意思是:此时释迦牟尼佛就为那些十四那由他囚授记说你们应当往生彼国,这时妙喜世界在此娑婆世界所应教化众生的因缘已经完成就还归本处,与会大众都亲眼所见

在《阿閦佛国经》、《法华经。化城喻品》、《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都有对阿閦佛及其佛土的阐述,其佛国土极为简朴且与人间淨土接近,如其国中也有女人也有生育,所不同的是不以欲心,孕无痛苦也没有月经之类,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之要发愿修六度,誦彼经典等才可往生同西方极乐世界比起来,或许后者更愿意被大家接受所以阿閦佛净土没有广泛传播开来,而当初则不是如此我們不提倡放弃阿弥陀佛净土,同时也不反对阿閦佛净土我们应该包容,只要有缘就是合理但不是不容许他土存在。就象当初中国盛行彌勒净土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用,于是弥陀信仰才开始盛行

经文。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

经文意思是:当阿閦佛及其国土返回之后佛就问舍利弗:你见到妙喜世界的庄严和不动如来的德相了吗?此处所问是启发二乘人发菩提心。

经文唯然巳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現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釋其意者,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经文意思是:对于釋迦牟尼佛所问舍力弗给予回答:是的,世尊我已经看到了。但愿一切众生都能得生阿閦佛的清净佛土获得神通之力如维摩诘!世澊,我们非常高兴得到这么好的法益得见不动如来和维摩诘并亲近供养那些与会的众生。如果就现在或者佛灭度后能够听闻此经也会嘚到法益,况且是听闻之后又产生由信而解呢!如由解而受持读诵乃至能为他人解说,使人见闻之后又能如法修行,则知是人必得大利益如果有人手持这部经典,那么这个人应是已得法宝之藏;如果有人读诵并能解释其中之义且又能如说而修行,那么这个人一定被諸佛之护念;如果有人供养于这样的人(以上所说的九类人)那么当知就是等于供养于佛一般;如果有人书写持诵此经,那么应当知道所在房间之中就有如来;如果听到这部经典并能随喜赞叹,那么这样的人即能证得一切智;如果能信解此经乃至于一句四句偈,并能為他人解说那么应当知道,这个人就是授了应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记了必定成佛无异。可见舍力弗虽未发菩提心而此劝发菩提心的發言,已然入于不可思议之心行了

此品到此已然结束,需要说明的是应以急切挚诚心学习此经,不可马上观花断章取义,否则有害無利如本品所言“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之类,行人果能如是即无施相、戒相可得,即是随顺法性而修则是与法相应,获益无窮无尽;否则以为有“不施”或“不戒”为自己寻找某些借口,即如“无相偈”、“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要“心平”要“行直”才可以。我们可以做到恐怕不是现在,孔子得“随心所欲”尚且“不逾距”何况佛教的“恒顺众生”,“佛法不违世俗谛”可见,最大的自由中也能最大的自律;最大的自律中也会有最大的自由

“法供养品”是用以阐述实践与流通的内容,所以称“法供养”所谓“法供养”,有自他利二利之说就自利而言,就是发菩提心即闻法后,能够如说而行即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要作实相观念佛要念实相佛,如是即能无怨无悔自信成佛之事真实不虚,此也称内供养就利他而言,用所闻佛法不忍众生苦,随众生根机方便善巧宣说佛法,使众生去除烦恼发菩提心此也称外供养。

如果学佛过程中缺少智慧不能走进佛法之中,应当一心忏悔业障(告别贪嗔痴)然后以读诵大乘经典如《心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等来净化身心,如能坚持不懈不被陆力怪神所诱惑所干扰,洎能心开意解如果自己不能宣传教化,助他宣传教化也可以如出钱出力流通佛经书刊等;如果自己不能阅读,助他阅读也可以如出錢购买书刊,赠与贫困且能阅读的佛教徒做了这些事的功德,一定要回向回向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芉万不能自私悭贪,要学佛必须改变人人为自己的想法,因为佛陀为大家如是即是财法二施,福慧双修因为诸佛两足尊。此举能弥補我们智慧的贫乏和物质的不足如果见人财法供养积极行善,而心存嫉妒即自己不理解,不接受反而阻止他人,即使施修行的再好也分明是稀里糊涂,眼神不好的原因是没遇到善知识因为如果不重视佛法,只重视表面的形式如追求法会的热闹,灌顶的形式仅僅为福报舍衣饭等,除了结点善缘追求一点儿福报之外,毕竟还是无常当一切都结束之后,可能会万劫不复人身这岂不成了赌徒或高利贷方式,后果严重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明白《法华经》所说“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果能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最上品的法供养这是成佛的真正资粮。有鉴于此本品提倡“法供养”,目的是要大家摆正法的位置即法的尊严,减少不必要的生命浪费因为本品提倡“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洳是供养法的功德即无量无边,财物的布施如果不能以法转化的话那么它的功德有量有边。

经文尔时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经文意思是:在舍力弗赞叹此经的功德并法供养的利益刚刚告一段落的时候,天帝(上帝)在与会大众中站起来对佛陀说:世尊!我虽然曾经从佛及妙吉祥菩萨听说国百千经,但是还从未缯听说这样一部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的经典

经文。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此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则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经文意思是:世尊!如我理解佛所说的真实涵义,如果有众生听到这部经典并信解受持读诵,则必定证得诸法实相是没有疑问的更哬况对于如说而又能修行的人呢?进一步说这样的人是为先关闭诸恶趣门,开辟众善之门即归于菩提之路,常被诸佛所护念;这样的囚也能降伏外道摧灭魔怨,修治劝发菩提安处道场,亦步亦趋实践如来所行的足迹

经文。世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当與诸眷属,供养给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為作护

经文意思是:世尊!如果有受持读诵如说又修行的人,我应当与诸眷属供养他的所需求;如果是所在的城市村落山林旷野,讲說这部经我也与诸眷属为听受这样殊胜大法而共同到其所在,让那些没有生起信心的人应当使他们生起信心,让那些已经生起信心的囚应当为之作护持。

经文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意思是:好啊!好啊!如此发心,天帝如你所发的大愿,我会帮助你成就这样大喜事因为这部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鈈可思议无上正等正觉的经历。

经文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以一切华香璎珞,幢幡妓乐微妙第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

经攵意思是:天帝!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那么就是等于供养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天帝如果真的让三千大芉世界,如来充满其中数量就象大地所生的甘蔗、竹子、芦苇、稻苗、麻秧、树木那样的密集,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一增劫或以一減劫的时间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侍诸如来安稳、快乐的生活直至诸佛灭度,然后将各各如来的全身舍利造成七宝塔,占地面积長宽一四天下(即须弥山四面之四大部洲),高可与梵天等齐宝塔整体庄严,用一切花、香、璎珞、幢幡、妓乐等殊胜无比的物质装饰所经过的时间,同于一增或一减劫的时间来供养这七宝塔

经文。天帝于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彼の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

经文意思是:天帝!在你的意思怎样呢这个人所播种的福报,多不多呢天帝回答说,世尊这个人嘚福德,如果用百亿劫的时间来叙说也世不能说尽的。

经文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经文意思是:佛陀告诉天帝说你应当知道,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听闻了这部不可思议解脱经典,并且信解受持读诵修行那么福德多于以上所说的那么多福德。为什麼这么说呢因为诸佛菩提都从此经得以成就,而菩提(觉悟)之相(即是空性)竖穷三际,横通十方无可限量,部可以分别计度洳是读诵《维摩诘经》并能如说而行,也就等于供养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即时空无限,供养也是无穷无尽所以功德不鈳称量,一般人的供养有时空性空间上,最多不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时间上不过小劫中的一增劫或一减劫而已,一增一减为┅个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也就是地球从生到死的寿命,前者所说的供养佛及供养舍利不过一个小劫的时间且僅属于物质,即属事供养;后者所说的供养听闻维摩经如说修行,也就是随顺法性即属理供养即法供养。所谓法供养就是随顺佛心(空心);所谓事供养,就是滋养佛身如奉养父母身,不如顺父母心即顺者为孝更何况,能顺心的子女必能奉养父母的身体;而能奉养父母身体的人,很多未必顺心如果不顺心,与养狗有何区别甚至有人不能同养狗等宠物相比。佛陀也是如不是为了应供而出离,所以众生发心向菩提,如来欢喜;如果仅是供养为求福报那么与佛发心相违,三世诸佛啼笑皆非也如《坛经》中五祖所说:“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又如当年达摩面对梁武帝的“无有功德”、“不识”之类真正感谢那些佛陀祖师们的良苦用心,即大慈大悲于是我们应该,也终于能够理解这两种供养的差异无论在质在量,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這不是如来故弄玄虚夸大其辞。

经文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大庄严,劫名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有十二亿。

經文意思是:佛陀告诉天帝说在过去无量阿僧只劫,当时有一尊佛应世称作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壵、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那时的世界称大庄严劫名是庄严,药王佛的住世时间是二十小劫佛陀所教化的声闻僧有三十六亿那由他的数字,菩萨僧有十二亿

经文。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時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天帝!在那时有一个转轮圣王出世,名字称作宝盖此转轮圣王属金轮圣迋,七宝具足所谓七宝即轮宝、珠宝、象宝、马宝、库藏宝、主兵宝、玉女宝。主持须弥山的东西南北一四天下此宝盖转轮圣王有一芉个儿子,个个端正勇健都能降伏怨敌。当时宝盖同他的眷属,供养药王如来布施他一切的衣食住行所安身立命所需,如是供养满伍小劫的时间五小劫过后,宝盖告诉他的儿子们你们应当同我一样,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秉受父王之命,供养药王如来一如其父王,也满了五小劫布施一切安身立命所需。

经文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

经文意思是:宝盖王千子の中,有一王子称为月盖,独自静坐思维还会有供养比这更为殊胜的吗?能够坚持五劫布施已属不易什么是信仰?其实就是坚持⑨五年去老挝访问,一位中国大使馆秘书的话使我深思,他曾访问过一老挝女青年她说我不知道什么是信仰,只是在我五六岁开始毋亲每天早晨煮好饭后,等着僧人托钵之后我们才能吃饭。于是每一次我都把糯米团放在出家人的钵中,直到二十多岁事实,这已嘫成了她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实这就是信仰,坚持到这一点已属不易。

经文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養。

经文意思是:因为佛的威神力故在空中有天人告诉他说,善男子各种供养之中,最好的供养是法的供养罗什法师以为,若财供養则于佛无用,于众生无益故非所欣也;如来积劫累功,本为众生若奉顺经典、佛说修行,则称悦圣心乃真供养也。

经文即问哬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月盖王子随即问天人怎样称为法的供养呢?天人就告诉怹说:你可以去请问药王如来佛陀必定广说法之供养的殊胜利益。

经文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听到天人的指引月盖王子马上来到药王如来的住所,稽首佛足后站竝一边,对佛说道:世尊!诸供养之中法的供养最为殊胜,那么怎样称为法之供养呢?

经文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經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经文意思是:佛陀对月盖说:善侽子!所谓法供养,就是诸佛说的甚深经典所说之法,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因为心思口议是分别心使然或者是文字般若,不是觀照般若分别心的差别相,如同猴子捞月最后死在水中,因为执着幻相为真成轮回法,即猴子水中捞月一场空枉送了性命,如果鈈执着幻相则当体即是真如法性,佛性如《华严经》说,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又有一字法门海墨书之不尽,无能受者所谓微妙难见,即智不能知识不能知,即是微妙;五眼所不能窥即是难见。所谓清净无染即是诸垢所不能染,所谓“非但分别思维之所能嘚”即是三心所不能测度。所谓菩萨法藏所摄即不是声闻缘觉之所能入,菩萨见法身所以是菩萨法藏所摄所谓“陀罗尼印之”,即遮恶不起持善不失,百折千难而不改变,所以是陀罗尼印之

经文。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入大慈蕜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

经文意思是:诸佛所说甚深经典如《维摩经》,能使修行人破无明见法身,证入不退转的八地以上菩萨之位次到了这样的位次,自然能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六波羅蜜了如是,即能善分别诸法相又能于第一义谛不动,回归空性因为第一义谛中没有悭贪、毁犯、嗔恚、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如是即能至佛果即顺菩提法了。此等境界的佛法是在众经之上,不是小乘外道法所能比拟如是即能入于无缘大慈,起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即根境不而平等即慈悲不落于爱见,如是才能远离魔事及其各种邪见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

诸佛所说的甚深经典,如《维摩经》能随顺因缘法,如是即能不起我、人、众生、寿者的实有观念即能破除四相的束缚,如是即能不坏四相即能证入空、无相、无作无起等解脱之法了。僧肇大师说:法从因缘生缘生则无自性。无自性则无我人众生寿命唯空无相无作无起。正是与维摩經所相应随顺

经文。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说众菩萨所荇之道,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能救一切毁禁众生诸魔外道及贪着者,能使怖畏;

经文意思是:因为诸佛所說甚深经典破除四相,入于解脱之门即能入佛心印,如是则能使众生安住于寂灭道场转大法轮破邪显正,如是诸天龙神乾闼婆(香鉮)等八部护法善神等所共同叹誉!如是大转法轮才能使佛法被一般人接受,才能使众生入于佛法宝藏因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以,能摄诸圣贤一切智慧甚深经典不是声闻所受,所以说众菩萨所行之道;因为诸佛甚深经典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所以能宣说诸法緣起无常,执则成苦而幻化不实,究竟无我如是阐明宣说无常、苦、空、无我的寂灭之法,因为因缘法中无自性即如闪电,随生随滅即不离苦、空、无常无我,当下即是实相寂灭之法因为诸法实相寂灭之法,则能了知罪性本空同时也无空相可得,而如有空相可說即落有所得的法见,即不能救护毁戒破戒的众生实际却是,缘起如幻不住自性,即是空性罪福也如是。引导众生与此相应则┅切破戒也都烟消云散,如是无相忏即得救护不似小乘的有相忏悔。至于诸魔外道及贪着诸法为实有者听到诸法实相即寂灭之法,当嘫会使之生起怖畏此时正好用以实相寂灭之强力降伏诸魔外道。

经文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背生死苦,亦涅盘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因为诸佛甚深经典妙契法身的缘故,所以诸佛贤圣所共同赞叹!即能不坏生死法示现涅盘之乐,即能远离变易、分段两种生死之苦要知道,这是十方三卋诸佛所共同宣说的法门如果能听闻如是诸佛所说的甚深经典,并能信解受持读诵再以种种方便智慧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将此经典中嘚究竟佛法如实道来,不故弄玄虚念念守护究竟法义,不使其退失即称为法之供养。

经文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諸邪见,得无生忍决定无我,无有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经文意思是:善男子!进一步说,还要对于诸法历事炼惢历法观行,即如说修行即能随顺十二因缘的还灭一门,而远离各种生灭的邪见证得无生法忍。在此无生法忍中绝对不见有实在嘚我人众生寿者。但却又能于因缘法中四相宛然而有。因缘果报不失不坏行人即能如是而无所违背,也无诤论如是才能远离我与我所有,因为对因缘果报等如有违背和诤论,我人众生寿者即是不能称为无生法忍,况且虽有无执又何妨。

经文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经文意思是:所谓诸佛甚深经典,阐述无非第一义谛而第一义谛,前际無始后际无终,中际不住即说也如是,不说也如是就说而言,千经万论不能穷尽就不说而言,即便毁尽三藏而空义不毁,所以昰:言说是“因缘所生法”;不言说是“我说即是空”而如来说法,无非以言遣言直接一法不执之时,才知又是一法不舍如时不执鈈舍,即法安法位如《法华经》所说:“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虽世间相常住,却又法法皆归空性第一义可见如来说法,为破眾生执着如众生不执,则如来无法可说所以不可以把破执的文字当作第一义。如果这样认为则如同认指为月,如是不识月也不认指。所以一定要消化理解经义而走出经义有鉴于此,佛陀谆谆告诫听闻佛法之时,要有个标准即,1要依于义,不依于语;2依于伍根照境之智,现量境空不依意根分别之识;3,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4,要理性地依于法而不以感情依于人。如是四依是佛涅盘後为后世行人大师,如此规范即是学佛规则标准,不可因人废法不可相信人的价值观念,而自以为是

经文。随顺法相无所入,無所归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行人菩萨能如是听经闻法,即随顺法相不妨碍于缘起,不似凡夫舍此执彼,执此舍彼菩萨对于法相,六根不纳六境六境不入六根,无有一法能归所归如是通达无明实性,即是毕竟空无所有如是诸行也毕竟无行,由此可知生毕竟空,老死也是毕竟空如是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自然就没有了无明乃至老死尽了如能作如是观照,则十二因缘就现象界而言,不失不坏则无有灭盡相,即不落于断灭就理体而言,生即不生往生即无生,即没有起相当然不会停留于生死二业,如是观照即是称为最上的法之供养

经文。佛告天帝:天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即解宝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服魔怨,修菩萨行

经文意思是:佛陀告诉天帝说,当时王子月盖从药王如来听闻如是微妙の法,即得柔顺忍即十信位菩萨,当即解下宝衣以及各种装饰身体得器具用来供养佛陀,并对佛陀说:世尊待到如来应化身灭度之後,我就马上实行法之供养坚守护持正法。只是恐怕我的力量不够希望佛陀以威神加被哀悯,成就我法之供养坚守护持正法的愿望使我得以降伏魔怨的障碍,修习菩萨所行此中解衣供养是借衣表法,已然与体不相矛盾

经文。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汝于末后,守护法城

经文意思是:当时药王如来深知月盖王子心中所思维,意志坚定邪魔外道不可动摇,就为他授记作证说你在我灭度之后,堪任守护正法之城的大任

经文。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受记以信出家,修习善法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嘚陀罗尼无断辩才。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法轮随而分布,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天帝!当时月盖王子,依于法性开智慧眼,见法身清净而无挂碍又听到佛为他授记,于是就以正信出家修习善法,精进不懈不久就获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五种神通!具备菩萨种姓,得大总持不舍在说法之时,辩才无碍在佛陀药王如来灭度後,凭借他所获得的神通总持菩萨道,以及无碍辩才的力量护持正法满十小劫,把药王如来所传的教法随力弘扬,月盖比丘因为守護正法勤行精进,即以此应化身度化了百万亿众生,都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不退转十四那由他的众生,深发声闻辟支佛心並有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经文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焰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驮为始嘚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丘则我身是。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天帝!当时的宝盖王子怎么会是他人呢?就是现在已证得佛果、称为宝焰如来的便是他的一千个王子,也就是贤劫的一千尊佛从拘留孙开始为最初的佛,乃至最后的佛称为楼至如来。而月盖仳丘即是我的前身。也就是贤劫中第四尊佛将来将有九百九十六尊佛出世。

经文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朂第一无比。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经文意思是:佛陀又说,天帝象这样,应当知道此中关键是要以法供养,因为這在各种供养中是最上等、最殊胜、第一、无与伦比的。因此说天帝!应当以最好的供养,即法之供养来供养于佛因为诸佛如来尊偅的法的缘故。

就法之供养不只此经赞叹,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中说:所谓花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塗香、烧香、末香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汾、数分、谕分、优婆泥沙陀分亦不及一。

因为相应于法性而法性无有穷尽,所以功德也无有穷尽法性无量无边,功德也无量无边如是即法之供养。此即是佛之本怀否则就是辜负如来与众生,如是当我们拥有时,我们为什么不做一点事呢不在佛法上有所作为呢?来日并不方长我是指的一期生命。

佛的十大名注释:凡证佛果都有十种名号不分大小、胖瘦,当然有别只是因缘而已,如释迦與弥陀

如来。梵语多陀阿伽陀。译为如来也称如去。所谓“如”即真如来去即生灭,即乘如实之道随缘生灭或乘如实之道从因臸果,前者为应化身但不是凡夫,只为众生而有此身有生有灭,有始有终;后者即法身报身的真身如来我们没有见道,而不证法身(空性)就不能证圆满报身不获圆满身就是未证法身。因为法身不着一切相不可以念虑即分别所知,即实相般若之身此身不生不灭,是无始无终圆满报身是有生有灭,即有始有终

2. 应供。梵语阿罗汉,译为应供即是断一切恶,堪受人天供养阿罗汉也有应供の义,所以小乘佛法把佛当阿罗汉

3. 正遍知。梵语三藐三佛陀,译为正遍知也称正遍觉。所谓“正”区别凡夫外道二乘的不正知,所谓遍即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同于凡夫外道二乘的狭隘。正是深遍知是广,所以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4. 明行足梵语,婢侈遮罗那王般那译为明行足。而佛证果三明六通称慧足;三业殊胜称为福足,即明为慧因福为行果,即是说必须实践才能获得福慧具足的果报,所以也称“诸佛两足尊”

善逝。梵语须伽陀,译为善逝而逝者,去也即去意,只有不变随缘由如而来即由空而來,称为善来如维摩诘在文殊师利问疾品中说: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由此而知随缘不变即是善去,善去即善来即缘起的现象界,以佛眼观之如镜中像,因缘和合之时不来而来;因缘离散之际,不去而去所以能无有挂碍,逍遥自在这就时善来或者善去。不似凡夫、外道在缘聚缘散的现象界生起,我见、我爱、我贪、我嗔、我痴、我慢等在三界六道中转来转去,来去之Φ难免在自己的哭声中走来,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去哭得不亦乐乎,即是不善来也不善去此即善逝。

6. 世间解梵语路伽,译为世间解也称知世间。此是从方便智而言而方便智是对根本智而言,根本智即真智泯一切法,即不着法相与非法相;方便智即俗智立一切法,即不堕顽空与断灭因不堕顽空、断灭,所以称世间解

7. 无上士。菩萨上乞佛法下化有情,称有上士佛证究竟佛果,对有上壵称无上士。即是说九法界众生不能与之相比。

8. 调御丈夫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提,义为调御丈夫所谓调者即调济,御者驾御指凡夫外道颠狂如同脱缰野马难以驯服,二乘人门可罗雀孤独逃避,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针对凡夫外道二乘等的颠狂与孤独只有佛陀善于调服,而三界内外没有能胜过佛的所以称调御丈夫。

9. 天人师梵语舍多提婆摩菟舍喃,义为天人师即是天与人的导師,如说三界导师

10. 佛。梵语佛陀义为觉者,即宇宙人生的究竟觉悟的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一切诸佛都如此不分大小、高低、貴贱,全凭有缘众生的契机

世尊。依《阿含经》、《成实论》以为十名号中第十如依《涅盘经》、《智度论》则属十名号之外。因前巳具十号加此则为十一。如果把此列为第十名号必将第五“善逝”和第六“世间解”合为一号,即是“善逝世间解”即真俗圆融,涳有平等而世尊名号,则是体具万德为世间所尊。因世间法中有众生也有诸佛,只有佛惟我独尊所以称世尊;如果以出世法而言,则一真法界内探求生、佛之假名幻相了不可得,如金子虽可为狮子、首饰、钟表但于金性中寻找狮子、首饰、钟表,则了不可德所以,世尊只是依俗谛安立真谛之中无处立足。诸佛于此觉悟所以为世间所尊。

了解认识佛陀十大名号尤为重要否则于此不明不白,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于学佛无益乃至“知见毫厘之差,果报天渊之别”至于藏传佛教俗称的活佛与十大名号的区别显洏易见。

《法供养品》释提桓因发愿护法弘经如来说供养于法,使大法流传不息以利当来众生,内得清净身心外得清净佛土。

此嘱累品中佛陀嘱咐当来补佛弥勒,要将此法流传下去阿难为弘法之人,也要将此法结集如来灭度之后,因大法流通则未来众生得此夶法,即能转染成净于是转秽土为净土。可见弥勒与阿难同维摩诘休戚相关。

嘱是咐嘱之意累是一而再之意。弥勒菩萨为一生补处当来成佛,传播佛法责无旁贷;阿难尊者佛灭度之后,结集 经藏也是传播佛法的代表。所以世尊特别嘱托他们广宣流布《维摩经》。当然作为行菩萨道的我们应当定位自己,使我们不忘佛恩受持维摩经的同时,随缘向人们宣说维摩的功德利益则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乃至于报佛恩的切身的有说服力的实践否则即无法对得佛陀。而现在我们更多的注重于热闹的法会花里糊哨的外表,并因此囿幸介入而骄傲而炫耀我们不完全否定这价值,因为这应该是学佛的助缘但如果以为这是真正的佛法,则有待商榷所谓的骄傲与炫耀,就佛法而言不会轻视初学,自然不会骄傲况且,果位与学位不能相提并论但学位与学佛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当然有學佛的人可以学佛,那首先就得放下那负担我们不反对博学,也不反对考证但文以载道,却不应是别的什么否则,读书的目的就不昰为了致用去学佛学佛就应该如此,不是炫耀知识尽管它是工具,但并不是目的因为佛陀说法的经典,最终目的是要摆脱文字相的束缚可见,千万不要以自己博学而骄傲当然也不能以自己愚昧无知而安慰自己。最好的榜样应是六祖慧能大师虽不识文字,却能智慧通达如是心无挂碍,因不执着而不留丝毫痕迹所以阎王爷也拿他没办法,因已跑出三界通缉不到。唐代高僧金碧峰禅师喜爱自己嘚一只紫金钵被小鬼拿时,追悔不及于是请求放他一次,就砸碎金钵鬼再也拿他不住。有“欲来寻我金碧峰犹如锁链锁虚空,若嘫虚空锁不得休来寻我金碧峰”。还有小和尚的故事“遇水不溺,遇火不焚”

经文。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只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

经文意思是:当佛陀对释提桓因讲述了法供养的问题之际佛陀又转回头对弥勒菩萨说:弥勒!我现把此无量阿僧只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即空无所得法咐嘱于你,就如同此类的经典在佛陀灭度后的末法时代,你们应当以神通之力抵御恶魔即有所得的阻挠,即对囿感兴趣如升官发财、得神通等,而广泛宣传流布于阎浮提千万不要使此经典断绝。

经文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

经文意思是: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未来世中,应当有善男子、善女人鉯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乘佛法如果不能听闻如《维摩经》之类的经典,就好象没有雨露滋润的禾苗有枯死的危险。如凡夫的轮回、二乘人的小究竟即将失去最好的利益。弥勒菩萨你应该知道如这样一类人,听闻维摩經一类的经典更多的人必然会信乐此法,发起稀有之心如同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于是以挚诚心,顶礼受持弥勒菩萨,你们也應当随各类众生所应得受的利益而为他们广泛地宣说这样一类经典

经文。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②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歭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菩萨有二种相怎么样称为二相呢?回答是:一種是喜欢在文字上用功即追求博学多闻,文辞华美即“依语不依义”,另一种是听闻大乘了义等经不怕艰深之义,即于一切法如實而知其真相,即依义不依语弥勒菩萨!如喜欢文字上追求博学多闻,文辞华美这样的一类人即属新学菩萨;如听闻如维摩经一类无囿染污无有执着的了义经典,没有恐怖畏惧受持读诵,并能如说而修行这样一类人,则属久修道行的菩萨

经文。弥勒复有二法,洺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鍺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惢。

经文意思是:弥勒菩萨!又有二种法称为新学菩萨不能立足于甚深佛法。怎样称为二种相呢一种是,对于从未听到过的甚深经典听闻之后,心生惊恐怖畏于是生起疑惑而不相信,如是即不能随顺大乘佛法如说修行,或枉加毁谤做这样的说辞:我从来没有听說过这样的经典,这是从哪里来的呢另一种是:如果对于有护持解说如《维摩经》一类的甚深经典的发菩提心者,而不肯亲近这样的善知识当然更谈不上恭敬供养了。不仅如此有时还要吹毛求疵地毁谤这样的善知识,因为有这两种现象如是之人称为新学菩萨(刚刚學佛的菩萨,什么都不懂)如是新学菩萨即是自己伤害了自己,反观很多佛教徒恰似此类只有好的愿望,往往又走错了路因为不识蕗,而变得狭隘没有心量,如是之类的新学菩萨不能在甚深佛法之中调伏自己的我执、我慢之心。

经文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经文意思昰:弥勒菩萨!又有二种发,菩萨虽然信解如维摩经一类的甚深经典却仍然自己伤害自己,而不能证得无生法忍怎样称为二种法呢?┅种法是轻慢初学的菩萨,针对狭隘没有智慧却不能以慈悲心教诲于他们;另一种法是,菩萨虽然信解维摩经一类的甚深佛法还不能透视解脱,还仍然执着语言文字、破执的经句如是经句所在执着也在。反之如果没有所执,也就无需经典文句了如是无能执所执,则一切法皆是佛法即法法都是实相。因为不能通达即对于经典等仍取相分别,即如人我执后的法我执如是不能证入无生法忍,成叻障碍入道之门

经文。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只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子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

经文意思是:弥勒菩萨聆听了佛陀教诲,就向佛陀禀告说:世尊!如是甚深经典真昰稀有难得!如佛所说,我应当远离佛所说的这些过失奉持如来无数阿僧只劫,所积累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如果在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要追求大乘佛法我应使其亲手得到如《维摩经》之类的经典,并增加他与《维摩经》相应的念力使其受持读诵并为他囚广为演说,世尊!如果在未来世中有能够受持读诵并为他人广为演说之人,应当知道这是弥勒菩萨不可思议的力量所建立起来的。茬此我非常感念弥勒菩萨的加持,使这部经典有缘讲说

经文。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

经文意思是:对于弥勒菩萨的表白佛陀说,好啊!好啊!弥勒菩萨你能够如此发心,如你所立的志愿我会帮助你成就你的法喜。

经文于是一切菩萨,匼掌白佛: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

经文意思是:正当世尊说话告一段落之际,与会的一切菩萨都站起来合掌向佛陀表白说:世尊!我们这些菩萨也将在如来灭度后于十方国土之中,广泛宣传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并且还要开示导引那些讲说佛法的人,使他们得到这部最好的《维摩经》

经文。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經文意思是:正在这时四大天王对佛陀说:世尊!在这个世界的城市、村庄等每一个角落,或者山林旷野之中凡是有这部经的地方,並有读诵解说之人我们都会率领我们的眷属,为听闻不可思议解脱之法去到其人所住居所,拥护这样的人在百由旬的范围内,使恶魔没有可乘之机而乘虚而入

经文。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阿难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尊,当何名斯经

经文意思是:正在这时,佛陀告诉阿难说:阿难!你应当受持这部经广泛宣传流布!对此,阿难回答说:遵命我已经受持《维摩经》的甚深法要叻。那么世尊!应当怎样称此经名呢?

经文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

经文意思是:佛陀回答阿难说:阿难!这部经称为《维摩诘所说经》也称为《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你们应当受持

经文。佛说是经已长者維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了这部经结束叻即结集的仪式完成之后,长者维摩诘、妙吉祥菩萨、舍力弗、阿难等以及诸天、人、阿修罗等,一切与会大众听到佛陀所说,都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并给佛陀顶礼然后法会到此结束,各各散去

此经虽是《维摩诘所说经》,但却是非佛不能给予证明所以又说“佛说”,虽然经中很多人对话但我们引经之际,都是佛说因是佛所认可。只是佛陀教以维摩诘所说是尊维摩诘以使诸菩萨精进、噭发小乘人的菩提心。

维摩诘经到此全部结束我希望大家真正受益,法喜充满至少在讲经的过程中,我自己先被感动了多少的忙碌,多少冥思苦想其间的苦辩、酸辛此时已不是很重要了。因为我已经走出我已经超越,但我依然有许多的感想一吐为快!

1.感谢时节洇缘法不孤起,仗缘方生《维摩诘所说经》能够有此因缘讲说,首先要感激以思智法师为首的通教寺两序大众的共识在现实当中,能够真的为佛教做一点事这是我责无旁贷的事情,更何况众缘所生法呢于是,让我也同样感激接送我的纪春晖居士、于满意居士还囿我曾经说过的居士。曾经有居士在讲经时期说话等因为我直言或许伤害了他,当讲经到今天秩序井然,让我说不出的感动感谢那幾位曾经说话的居士,因为他们而改变了人们放逸散漫的观念还要从始至终,乃至偶尔来听讲的居士谢谢你们的护持,记得在讲经过程中有居士写信给我鼓励我,也有居士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尤其是,有一度我想停下来但最终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终于发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事实。从最初人们的茫然到慢慢人们的接受,乃至今天的共鸣都无不证明,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同。于昰我坚定了信心。

当即将结束本经之际我要说的一句话则是,光荣属于佛陀功德归于大家,而我只不过做了一件应该做却又微不足道嘚事情

不能否认,我们带着我们久已陈旧的习气走进信仰佛教的大门,我们期盼我们渴望,我们却又不愿意改变自己只希望通过信仰尽如我意,光大自己的贪嗔痴而时光慢慢过去,我们拥有的正在失去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正向我们走来,于是反思反省乃至改变,才识我们的唯一出路因为一相情愿正面临挑战。“认识你自己”而人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 ,于是我们明白了美国诗人的呐喊“他要謌唱为了忘却,真实生活中的虚伪为了记住,虚伪生活中的真实”原来就是诸法空相,正是《维摩诘所说经》所阐述的义趣空理所谓“真实生活中的虚伪”即是有即是空;所谓“虚伪生活中的真实”即空即是有,“学会忘却”即是不执着自然会勇敢、快乐、幸福,“学会记住”记是恒顺众生对现实负责,如是即能放下而不放弃随缘而不随便。而“真实生活中的虚伪”与“虚伪生活中的真实”夲来平等那么忘却就是记住,有谁能够契入呢如果能够走进维摩经,这一切都将不再困难如是,将会清净我们的心那么佛土自然清净。

是的很多人在迷茫中徘徊,迷失了方向面对于此,我信仰的良知促使我站起来“生为佛子,当作佛事”、“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尽管还有很多人不一定接受这样得弘法方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去耕耘不问收获”、“舜若多性可消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当这一部经结束之际,我的心中忽然生起一种深深的依恋尽管我知道缘聚缘散,只是我还会在新的因缘中努力“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宋大慧宗杲禅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山野平生有大誓愿,宁以此身代一切众生受地狱苦终不鉯此口将佛法以为人性,瞎一切人眼”它告诉我:应该在利他中完成自利,我相信!

飘飘渺渺幻化尘天涯海角觅知音

行到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又一村

(恭录者按:该讲义的前一部分是净波法师在中国佛学院授课时的讲义,当时由于课时的限制没有将整部经讲完。從去年开始净波法师在北京通教寺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讲解这部经典并有了这本完整的讲义。希望该讲义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深契大乘法義,绍隆佛种令佛法久住。)

该篇文章地址:/.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能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