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沪港通场地原始状况严重破坏

侗 族 概 况(一)--- 富饶的土地 秀丽的山川-桂林旅游,阳朔旅游,桂林酒店,桂林山水,-- 品味桂林旅游网
欢迎拔打免费热线:400- 转 8
                 
                 
 桂林地图
 桂林旅游手册
当前位置:
侗 族 概 况(一)--- 富饶的土地 秀丽的山川
文章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 16:42:17
侗 族 概 况(一)
富饶的土地 秀丽的山川
  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剑河、三穗、镇远、岑巩、玉屏、石阡、江口、万山、铜仁、松桃、荔波、独山、都匀等县,湖南的新晃、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城步、绥宁、洞口、黔阳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安、融水、罗城、东兰等县;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宣恩、咸丰、利川、来凤等县。其住地位于东经108度至110度,北纬25度至31度之间。西至贵州都匀,东至湖南洞口,北至湖北恩施,南至广西罗城。
(一)侗族人口及其分布
  1、侗族人口的分布特点  据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统计,侗族共有251万余人,其分布特点是:   (1)相对聚居。仅贵州省就有侗族140余万,湖南省有74.9万余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28.69万人,湖北省有5万余人。黔、湘、桂的侗族地区山水相连,清代迁往鄂西的侗族,也多居住在恩施、宣恩、咸丰、利川交界之地。其内聚力强。  (2)依山傍水。各地侗族总是傍水而居,故有“水上民族”和“水稻民族”之称。侗族村寨风光秀丽:寨前是田园阡陌,寨后是翠绿山林,村寨左右还有竹林或古老的樟树或枫树,溪流绕寨而行或穿寨而过,寨中布满鱼塘。  (3)与兄弟民族杂居。侗乡境内,杂居有汉、苗、壮、瑶、仫佬、水、布依、土家等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族人民彼此交往,相互学习,团结友爱,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侗族地区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专区或自治州、县或自治县、乡或民族乡三级建制。其中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还有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会口、晓关、猫山、张官、八台、桐子营和恩施市黄泥塘等侗族乡。
  2、侗乡的重要城镇
  侗族地区的城镇,是侗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与侗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城镇有:
  凯里市 凯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黔东南共有侗族106?4万人,占贵州全省侗族的76%。凯里市位于自治州西部,雷公山北麓,西距省城195公里,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清水江畔。它四面环山。全市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其中有苗、侗、汉、水等兄弟民族。辖4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22个乡,是一个以轻纺、电子、建材和木材加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解放前,凯里是一个人烟稀少,街道狭小,房屋破旧,市面萧条的农村小镇,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自治州成立后,凯里的城市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城区面积已达31平方公里,城市建筑面积已达169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大阁、水塔山为界的南北两个片区。市内街道宽阔,市容整齐,办公楼、学校、商店、医院等井然有序地掩映在林荫道旁。北京路、韶山路、遵义路等主要街道路面宽40米。两条干道交*处是大十字,也是商业和民族娱乐活动的中心。每逢节庆之日,苗族和侗族人民汇聚于此,吹奏芦笙,唱歌跳舞,通宵达旦。市郊周围,已先后建起水泥、玻璃、砖瓦、木材、造纸、棉纺、电子元件等150多家工厂,1983年工业总产值已达5279万元。交通、邮电、商业、金融、教育、卫生、文艺、体育等各行各业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位于大十字的民族贸易商店,是一家富有民族特色的商业贸易中心。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苗族和侗族姑娘所喜爱的金丝银线、栏杆花边等,还有苗族、侗族姑娘所特需的服装、首饰、“银角”、“银花”、“银梳”、耳环、项链、手镯等等。
  怀化市 怀化市是湖南省怀化地区专员公署所在地。怀化地区是湖南侗族居住地,湖南全省75万侗族中,怀化地区占了72万。怀化地区位于湖南省的西南部,西靠贵州,南临广西,东部和西北部与省内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接壤。巍峨挺拔的雪峰山雄踞于东南,神奇秀丽的武陵山绵亘于西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使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全区辖10县2市,居民有汉、侗、苗、瑶、回、土家等民族。区内矿藏品种多,名胜古迹多,交通四通八达,是全国和全省山区开发改革开放试验区之一。怀化市原名榆树湾,历史悠久,高坎垅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四千年以上。但过去只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山区小镇,七十年代初,其区域不足半平方公里,人口仅4000余人,工业产值100多万元,只有一条不到1公里长的石板小街。1972年湘黔铁路通车,1978年枝柳铁路建成,这里便成为我国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1974年,地区党政等机关从黔阳县安江镇迁入,中央、省、地属的一些厂矿和单位也陆续迁进怀化市内。兄弟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的厂商也先后来这里考察并开设窗口,使得这里的面貌日新月异。在荆棘丛生的山坡上,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栋栋高楼凌空而立。崎岖不平的泥泞小路,已为宽阔平坦、纵横交织的城市道路所代替。汽车、火车、轮船取代了过去肩挑手提的小买小卖;1986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在这里举办的“湖南西部地区商品交易会”,有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万多名代表参加,总成交额达7?5亿元。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目前,怀化市区建设面积已达18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达15万多人。工业门类逐步齐全,已有电子、电力、纺织、食品、机械、服装、建材、化工、采掘等34个行业,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金原值3?4亿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商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已提前三年翻了一番。过去的穷乡僻壤、孤街小镇如今变成了繁华的闹市,一座五光十色的不夜城给侗乡增添了新的美景。
  柳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侗族地区通往国内海外的东南大门,也是侗族祖先在历史上的安身立命之地。侗族古歌中说:从前我们做大款,“头在古州(今贵州榕江),尾在柳州(即今柳州市)”。如今,柳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现代工业城市,侗族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物资,有相当大的数量是来自柳州。柳州市区面积561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其中有汉、壮、侗、苗、瑶、仫佬等27个兄弟民族的居民,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基地之一,全市有工商企业上千家,工业产品数千种,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方发展最快的新兴城市之一。1992年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城市。柳州又名龙城,是一座具有2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古迹十分丰富,其中有5万多年前的“柳江人”文化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白莲洞”;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和诗文;还有山青水秀并富有民族风情的龙潭公园等,是国家甲级旅游城市之一。
  剑河柳川镇 柳川镇是贵州省剑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清水江中游。居民有苗、侗、汉、水、瑶等民族。位于清水江上的主跨径150米、全长241?1米的预应力悬臂拼装桁架剑河大桥,是我国同类型桥中跨径最大的一座。从县城有公路通往凯里、三穗、榕江、黎平等县,改变了剑河县过去交通闭塞的状况。
  镇远舞阳镇 舞阳镇是贵州省镇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居民有汉、侗、苗、仡佬等民族,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距州府所在地凯里151公里,处舞阳河中上游峡谷地带,四面环山,舞阳河由西至东穿城而过,北岸称“府城”,南岸称“卫城”。全镇总面积46?9平方公里,人口24000余人。舞阳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经是黔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于此设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二十年(1283)改为军民总管府,建府治于中河山。明洪武四年(1371),设镇远州,二十二年(1389)增设镇远卫,并筑卫城于舞阳河南岸的五老山下(今卫城由来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设镇远府治。弘治十一年(1498)设镇远县治。嘉靖三十年(1551)始筑府城。清代一直为府、县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贵州省镇远专员公署设立于此。1956年7月,在此宣告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之后,但一直是镇远县府所在地至今。舞阳镇地处交通要塞,“接沅湘之下游,当滇黔之孔道”,清乾隆《镇远府治?序》称其为“黔东门户、滇楚要冲”。元至明初,中央王朝军队和汉族商人纷纷进入,使这里从一个大村寨逐步向军事城堡和商业城市转变。至明朝中期,这里已“城堡罗列,长江大河舟楫通利,辰沅以此为上游,云贵以此为门户,商贾辐辏,物货富饶,亦檄外一都会也”(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镇远府?形胜》)。至清代,因汉族商人及手工业者大量涌入,这里便成为“西南大都会”。据《镇远府治资料汇编》载:“镇远历乾隆、嘉庆百年中,民安物阜,商贾麇集,五方杂处,万户烟火,诚一富庶之郡”。1936年修筑湘黔公路之后,镇远是重要站口之一。二十世纪70年代初,湘黔铁路修通,横贯镇远县境,交通大有改善。舞阳镇地势险要,风光绚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文人名士荟萃之所,因而留下许多文化古迹,如古寺庙、古殿宇、古民居、古巷道、古桥梁、古关隘、古驿道、古码头、古城墙等。镇中,有传统的吊脚楼和高封火墙四合院民居;有石板铺路的幽深小巷。城东,有被人誉为“入黔第一洞天”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城区还有火神庙、邹公祠、光裕堂(苏元春旧居)、白极宫、谭公馆、总兵府、和公祠、周公馆(中共镇远地下党支部旧址)、“和平村”(日本战俘收容所旧址)以及冲霄插汉的笔岫山文笔塔,气势磅礴的府、卫城墙,居高临下的石屏山天后宫、四宫殿、紫皇阁等古建筑。正如从北京来此考察的文物专家们所说的那样,“整个镇远城也是一大文物”。舞阳城池,山川奇雄,溪河纵横,泉井密布。城之东面,中河山临江壁立,笔岫山、白云山“岩 箭峭”;南面,龙头山高入天际,吉祥山、五老山俯瞰江城;西面,石屏山切岩千仞,天枢山穿云破雾。城区有松溪、小田溪、惠泉溪、铁溪等从南北两面汇入舞阳河。惠泉、白云泉、味泉、青龙泉、万寿泉、青狮泉、云泉、猪槽泉、雷家井、陈家井、龙王井,云龙泉及六根五漏泉等分布各处。舞阳镇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音乐、舞蹈、民歌、戏剧、绘画、雕刻及手工艺品等无所不有,且历史久远,享有盛誉。清乾隆初年,小说家吴敬梓的名著《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中指明这里有“苗戏”。晚清时期,城区戏楼达12座之多,其盛况可想而知。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踩鼓舞、板凳舞等,节奏活泼明快,动作质朴粗犷,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赛,观者数万,其场面热烈非凡。镇远的民间绘画和雕刻艺术,主要用于房屋建筑和家具装饰,其图案丰富多彩,具有多民族的特色。民间工艺品有苗族挑花,侗族刺绣和汉族刺绣,彼此借鉴,针法细腻,图案精美,曾参加过全国展销。还有苗族、侗族妇女佩戴的银饰,其制作工艺、花纹图案和设计造型,在黔东南属上乘之作。这里生产的霉豆腐在国内享有盛名,陈年道菜风味独特,清代曾作过贡品,如今已畅销全国。镇远舞阳镇文物众多,风景秀丽,是舞阳河名胜风景区的中心。1985年开始对外开放。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镇远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在,每年来此观光的旅游者达10万人次以上。
  天柱城关镇 城关镇又名“凤城”,是贵州省天柱县人民政府所有地。居民有侗、苗、汉等民族,是清代著名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姜应芳的故乡,文化教育比较发达。这里的各族人民历来重视教育,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早在明代,就兴办了“凤山书院”。解放以来,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现在全县建有374所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每年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达500人以上。
  锦屏三江镇 三江镇是贵州省锦屏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清水江下游。居民有侗、苗、汉等民族。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是全国有名的“杉木之乡”。这里人工栽培的“八年杉”、“十八年杉”驰名全国。名胜古迹有著名的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龙大道烈士故居;为纪念唐代诗人王昌龄而立的状元桥;启蒙侗寨婚礼改革“八议”碑;以及飞山庙、铜鼓老城等。
  黎平德凤镇 古称“五垴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面,距州府凯里271公里。明洪武十八年(1385)建五开卫,次年始筑土城。宣德九年(1434)黎平府迁治于此,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贵州古镇之一。德凤镇为贵州省黎平县人民政府驻地,住有15000多人,有侗、苗、汉等民族。明清时期,城周筑有围墙,料石垒砌,长约5公里,开东、西、、南、北门,今还存有东、西城门两座。城内有主街四条,其东、西为东门街,长1公里,是解放前黎平县城的主要街道。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成片的风火墙和翘檐古式民居。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此镇二郎坡52号(原胡家店铺)召开,史称“黎平会议”。会址经过修葺,庄重整洁,其内陈列有红军长征文物和会议文献,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会址100米处的荷花塘,是当年红军长征时召开群众大会、喜分胜利果实的遗址,还有长征时毛泽东的故居。城西有纪念明末抗清将领何腾蛟墓遗址及“浩气常存”摩岩。城南有古人誉称为“黔南胜地”的南泉山。城区有数十眼泉井密布其间。德凤镇四山护翠,人才辈出。明万历辛酉进士梅友月,官奉通政副使,里人称梅天官。何腾蛟支撑明末一主三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道光丁未进士胡长新,文笔韬略,投教桑梓。文才武将,各领风骚。德凤城区由五个小山垴组成,主要街道沿山垴谷地修建,山垴上多为民居,故昔日有“五垴寨”之称。解放后,古城建设日新月异,笔直宽敞的大街,两旁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商店、旅馆稠密,机关、学校整洁。1987年,贵州省志副总纂陈福桐在黎平考察时,曾用诗以颂:“一别黎平三五秋,林荫大道市场稠。当年拒虎孤城闭,换了人间万家讴”。如今公路东接湖南靖州,西连榕江、凯里,北通锦屏、剑河,南达从江、三江,交通日趋便利。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火柴厂、水泥厂、美术工艺厂等小型企业起步腾飞。工艺厂生产的各式拼花地板、烙花筷子,远销各大城市。曾为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提供的场地地板,受到用户和运动员的好评。德凤镇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风情旅游区的中心。近年来,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每年已达数千人次。
  榕江古州镇 即今贵州省榕江县城,座落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南面173公里处的都柳江畔,岗峦四绕,江水潆环,古榕苍翠,环境优美。镇区海拔245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近2万,居民有侗、苗、汉、水、壮、瑶等民族。古州,是一个具有250余年历史以上的古城镇。清雍正八年(1730),贵州巡抚张广泗以武力“平定苗疆”后设置古州厅,以今镇地为厅治。九年(1731)筑土城,建厅署于大东门内。因厅城地处“里古州”腹地,军事战略地位突出,乾隆元年(1736)清廷在此置分巡古州兵备道,并建镇署于小东门,设总兵领左、中、右三营,以“御外侮”。四年(1739)在大东门内建道府。十年(1745)筑石城,“周九百四十四丈,计五里二分;高一丈二尺,雉碟一千;炮台九,为门五楼”(即:大东门、小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城楼)。三十七年(1772),升格为分巡“贵东兵备道”。外建辕门、甬壁,内设议门、大堂、中堂、三堂、箭厅,中暖阁,并有亭池花榭。五十九年(1794)扩建厅署,重修辕门甬壁,内设议门、大堂、中堂、三堂、书屋、诸葛台、航亭、池沼等。厅署“四周环以墙垣”,面积“方可里许”。咸丰五年(1855)后,厅署、道府均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至光绪三年完工。石城随山势自北向南连绵起伏,宛如巨龙雄踞江边。民国十九年(1930)四月三十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攻克古州城后,在原古州镇总兵署设军部,于次日在今第一小学校址内召开群众大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古城留下了革命的足迹。以后,石城被逐渐拆除,今仅南门、北门附近残留十余丈断垣残壁。厅署址今正建八层民族综合贸易大楼。道署址上已建有县人民政府办公楼。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2月公布红七军“五一”集会旧址和军部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州镇地处都柳江、榕江(平永河)、车江(寨蒿河)三水交汇处,历为黔桂水上交通运输枢纽。自乾隆九年(1744)起,古州人民用红方石块筑城东河堤,“计长一百丈,高一丈六尺,海漫宽一丈。十九年复修接砌一百丈”。以后,河中商船往来如梭,港湾经常停泊200艘左右,最多时达500艘。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江西等省商人先后在此建立会馆,古州商业兴盛一时。古州气候温和,山水秀丽,具有都柳江畔的独特风光。遍布城内外的古榕枝繁叶茂,形如华盖。城南有五榕山临江而立,山上榕树青翠欲滴,山花烂漫。山脚河面碧波荡漾,舟楫穿梭。《古州厅志》将此处列为古州八景之首,名“五榕翠色”。如今,古城面貌发生了昔不可比的变化。“古州”、“五榕”两条宽阔平坦的大街纵贯全城,取代了早时厅城的狭窄街巷。现代高楼拔地而起,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农贸市场更是活跃。城内兴建有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电影院、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医院等文教卫生设施。城东河岸,1987年修筑1650米长的防护堤。城南山上,1985年建有榕江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塔;城西山顶,1982年建有电视差转台;城北,榕江大桥横跨车江河上,长达543米。古州城外盛产西瓜、甘蔗、苎麻。榕江西瓜在全省享有盛誉。
  从江丙妹镇 丙妹镇是贵州省从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清代置永从县下江厅。1914年改下江厅为下江县。居民有苗、侗、汉、壮、水、瑶等民族。从江民族民间文化古朴多姿。增冲、信地、则里、高增鼓楼和鼓楼群在侗族地区首屈一指。这里的侗族大歌系国内外“多声部合唱”之佼佼者,在国内外多次举行的多声部合唱会演中受到欢迎。
  玉屏平溪镇 平溪镇是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舞阳河南岸,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350米,人口1?5万。湘黔公路、铁路穿城而过。东有“天马腾霄”,南有“七星叠秀”,西有“玉虹饮涧”,北有“万卷书崖”,中有“瑞雪禅林”等名胜。绿水青山,风景秀丽,交通方便。自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在这里建卫筑城以来,500多年间,一直是玉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解放以来,经过城镇总体规划及实施,变化显著。现在,城内有解放路、中山路、中华路、县府路、下巷子路、菜市路及环西北路七条新街,还有馆驿、北门两条老街。城中建有街心花园。道旁绿树成荫,楼房林立,街道整洁,被誉为“卫生城”。平溪镇是玉屏箫笛产地。这里生产箫笛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已驰名中外。为继承和发展民族工艺,镇内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箫笛厂房,每年都精制出大批“玉屏箫笛”和手杖,远销国内外。酒厂、锁厂、元丝厂生产的产品已成为畅销省内外的紧俏商品。此外,还有电力、机械、建材、糕点、服装、工艺、饲料等17家企业。平溪地处黔东门户,在历史上是商旅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商业贸易曾几度兴衰,解放以后才日渐繁荣起来。镇内有中学3所,小学5所,在校学生3500多人。还有幼儿园、托儿所、医院、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灯光球场、田径场等新建设施。
  三江古宜镇 古宜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横跨浔江河畔。清代和民国期间都曾在这里设立分署。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治从丹洲迁至古宜,即成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前的古宜镇,只有现在的十五分之一,大部分是歪斜黑糊的木楼店铺,只有中长街、兴沙街、长西街等几条狭窄的街道。解放后,古宜镇新修了兴宜路、中山路、沿山路、稻香路、义山路、观鱼路、柚子路、蚂蝗冲等新街。如今,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雄伟壮观。镇内有农贸市场3个,物资丰富,市场繁荣。改革开放以来,镇内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程阳桥牌菊花糯米蜜酒已畅销国内海外。新中国成立前,水上木帆船是这里的唯一交通运输工具。食盐及日用百货从柳州、长安逆融江、浔江而上,装运到此,每次需要3-7天时间,且船翻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现在每天有班车直通桂林、柳州、融水、融安、龙胜和湖南通道、贵州黎平等地。每天有班车往返于县内15个乡镇。铁路可直达湖南怀化、湖北襄樊和本区的柳州市。乘坐汽船可通贵州从江和本县富禄、良口、老堡和麻石电站等地。解放前,古宜镇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场所,只有几个破烂的戏台,唱些彩调和桂戏,现在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应有尽有。还成立了侗族艺术团,侗族风情表演团等。教育、体育、卫生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龙胜镇 龙胜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一座新兴的城镇。位于桑江与和平河汇流处,成品字形,石拱公路大桥和凌空飞架的铁索桥把三个区城联成一体。近处绿水绕流,远处万山苍翠。城东北是松杉葱郁的迎春山;城北是上尖下阔的观音山;城西是高出云表的香炉山。还有形如笔架的笔架峰,形似石门的石门山等。山城内一座座新式建筑拔地而起,临江矗立;一幢幢楼房,依山而居,鳞次栉比。桥东是县城中心,中共龙胜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和宿舍,耸立在葱笼挺拔的大樟树间;龙胜中学和师范学校,高踞于山城之上。白竹山麓,有龙胜小学的教学大楼;翠绿丛中有龙胜人民医院。联阁重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湖南会馆如今已改成自治县民族文物展览馆。街道两旁,商业大楼、旅社、招待所、新华书店、图书馆、邮电局、银行等互比高低。农业局、交通局、汽车站隔河相望。镇内猕猴桃制品厂发展较快,1985年已创产值60万元。该厂生产的中华猕猴桃晶,1983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工业百花奖,1984年选送第39届世界博览会展销。山城处处碧树成荫,十几株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在绿荫中犹鹤立鸡群。山城近处,片片菜园,层层梯田;山城远处,座座青山,朵朵白云。每到节日或场日,各族妇女穿上节日盛装,进城观光和赶集,更为这座山城披上一层艳丽的民族色彩。
  新晃镇 新晃镇是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位于舞水之滨,由新晃城、龙溪口、老晃城三个部分组成。居民有侗、汉、苗、回等民族。新晃城与龙溪口位于河流上游,南北隔河相望;老晃城在河下游,西北距新晃城三华里。公路、河流、桥梁又把这三个自然区域连成了整体。老晃城历史最为悠久,是唐代渭溪县的治所。五代晃州“蛮酋”田氏在这里筑城。清代系晃州厅治所,兴修了官衙、兵署及文庙、武庙等建筑。民国时期,是湘黔公路运输的重要中途站。解放后,老晃城面貌一新。几条破烂的街道整修得宽广平坦,矮小木房已被高耸的厂房取代。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卷烟、酿酒、肉食加工、农业机械、水泵、汽车附件、木材加工等10多个县办企业和镇办企业,成为县内工业基地。如今,舞水两岸有铁路大桥和公路大桥连接,设有湘黔铁路新晃站,是全县乃至附近侗乡各族人民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龙溪口兴起于明末清初。到道光年间已是晃州厅的重要集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地商人纷至沓来,在此临水架楼,修筑码头,使市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治年间,龙溪口成为湘西、黔东一带的重要市场,不仅湘黔两省的物资有很多是在这里集散,甚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溯水而来的商船也集中在这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沦陷区的人民不断进入,社会商品的需求量一时剧增,商业店铺增至560余家,手工业作坊增至200余家,成为湘西三大商阜(洪江、沅陵、龙溪口)之一。解放后,商业中心虽已转移到新晃城,然而龙溪口的手工业厂及街道工业仍继续蓬勃发展,先后办起了织布印染厂、纸盒厂、面粉厂、鞭炮厂、木器厂等企业。新晃城与龙溪口隔江相望。本世纪20年代以前,大部分地方还是坟山、菜地。县政府迁来这里以后,逐步建起了东南西北四条街,以后又修了中山路和太阳坪路,一些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商行也从外地迁到这里。到40年代,已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新晃城风光秀丽,蜿蜒的舞水穿城而过,周围有起伏的群峰环抱,东有尖坡,南有大坡垴,西有岭占坡,北有冷风坡,为山城设置一座座天然屏障。春天,当四面山上的草木还在沉睡,城中已是桃李争艳;冬天,当周围高坡已身着银装,城内仍然是叶绿枝红。新晃镇正发生着新的历史变化。
  芷江镇 芷江镇是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明山脚下,舞水之滨,是一座已有9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宋朝为沅州治所,清代为沅州府城。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会谈在此举行,使这座古城闻名中外。新中国成立后,已先后建起68家工厂,4处贸易市场和各种商店及服务部门710余处。芷江镇是芷江各族人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体育运动的中心。现有1所中等师范学校,2所职业中学,3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院、16处门诊部和药店。有电影放映场2处、录像放映场2处,电视差转台1处。有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剧场、娱乐场、旱冰场、足球场和灯光篮球场等。到1986年,建成楼房面积33万平方米,人民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昔日的小路已修成柏油大道。今日的芷江镇,街道宽敞,楼房林立,绿树成荫,到处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繁荣景象。沅州时期,芷江镇即已有八大景观:明山叠翠,秀水拖蓝,杨溪云树,木洞烟萝,景刹星辉,谯楼月朗,雁塔秋风,龙津春浪。其中还有内外八大景点,内八景是:铜壶滴漏,五爪抓天,铁打栏杆,雄溪亮虾,过桥不见桥,三步两拱桥,大庙对小庙,过庙不见庙;外八景是:西郊大佛,南寺铜像,石籀古文,泥沙仙迹,绣岩雨霁,七里桥松,八洲芳草,巽岭晴云。如今,内景新添异彩,外景又现新容。
  通道双江镇 双江镇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绿波荡漾的双江河畔,因两条小河在这里汇合而得名。清乾隆六年(1741)临口巡检司移驻这里,改为双江巡检司。解放前,属绥宁县管辖,只是一个农村小集镇,仅有一条小街。1956年,开始修建双江新城。1958年,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治迁驻双江。从此,这里成为通道侗乡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时新建的风雨桥雄跨双江两岸,涟漪倒影,别具风光。走进山城,道路两旁的樟树郁郁葱葱,樟香扑鼻。所以人们赞美双江是“樟树城”、“公园城”。如今,双江城里,民族工业、民族贸易蓬勃发展,建有农业机械厂、水泥厂、造纸厂、印刷厂、木器厂等几十家企业。还有中学、小学、电影院、体育场等各种文化教育和娱乐场所。
道县溪镇 县溪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老县城,古时的罗蒙寨。宋崇宁元年(1102)在此置罗蒙县,次年改为通道县。直至1958年县城迁双江前,县溪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它位于渠水河畔,青山环绕。著名的“通道八景”均在附近。登上古香古色的文庙,举目四望,近水远山,尽陈眼底。尤其亦晴亦雨之时,风光格外迷人,有诗赞道:“日隐青霄云叠叠,溪面碧树影重重,林花湿雨明还暗,浦溆含烟淡复浓”。县溪镇,如今气象一新:机关、医院、电影院、银行、邮局和各类商店,整齐地排列在渠水河畔。中小学校舍矗立在花海绿荫丛中。十多家工厂企业生机勃勃。仅松香厂每年生产的优质出口松香就达1200多吨,受到国外客商的好评。贮木场也颇具规模,可贮材2万多立方米,平均每年有8万多立方米木材,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十多个省市,支援祖国四化建设。过去,县溪有“蛮烟瘴雨,鸟道羊肠”的说法。如今,枝柳铁路、黔桂公路平行于渠水两岸,铁路大桥、公路大桥飞架在渠水之上。通道火车站,就兴建在罗蒙古寨山脚。火车汽笛长鸣,为昔日寂静的罗蒙古寨增添了新兴山城的热闹气氛。县溪,还是侗乡著名的革命纪念地。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过通道,在这里进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通道转兵”。从此,县溪这座小山城的名字,就与伟大的长征联系在一起,载入了光辉的革命史册。
  靖州渠阳镇 渠阳镇是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居民有苗、侗、汉等民族。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3?6%,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38?5%。渠阳镇,古为诚州,五代后周末建城,宋时为渠阳县,隶诚州。宋崇宁二年(1103)改诚州为靖州。在旧社会,靖州县城“交通阻塞,兵匪交乘,人口锐减,城市毁破,商业萧条”。新中国成立后,渠阳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街道宽阔,交通发达,城市繁荣。渠阳镇背山临水,地势开阔平坦,焦柳铁路穿城而过,5条公路干线从渠阳镇分别向五个方向辐射,与湘、黔、桂三省(区)相邻各县贯通,每天从靖州县城发出的客车班车有110多次。集散于渠阳镇的流动人口每天都在万人以上。到1988年,县城建设总投资达到6654?97万元,其中用于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为819?52万元;城区由解放前的0?99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3?5平方公里。到1988年底,已完成渠阳镇建设总体规划。解放初期,靖州县城的商店多集中在河街、下熙街等狭窄的巷道里,集市贸易也以街为市。如今几条主要大街几乎都成了国营、集体或个体商业场所。城内有集贸市场2个,有一定规模的各类专业商场10个,各类服务店1000余处。中心综合贸易市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有固定摊位400多个,日平均上市商品5200多种,年成交额达1800多万元。在城西大门建成占地74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在城西正街建了十二层7000多平方米的供销大厦;在镇中心四鼓楼十字街口建有10层9500平方米的民族贸易大楼,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区有工厂70余家,有机械、电子、化工、造纸、建材、服装、印刷、林产品加工、羽绒制品、食品加工等十几个行业,年总产值突破4000万元。城区小学由解放初的2所增加到7所,中学由1所增加到6所,还办有中等教师进修学校和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幼儿园,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影院、剧院、新华书店、体育运动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医疗卫生机构也设备齐全。
  会同林城镇 林城镇是湖南省会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沅水上游。会同有侗族154769人(1990年),占全县总人口的48%。1950年3月20日县人民政府由洪江迁至林城镇,从此便成为会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枝柳铁路、湘桂铁路、渠水均穿城而过,交通方便。新中国成立后,林城镇不断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昔日破落的旧山城,如今街道宽阔平坦、楼房林立,供销贸易中心商场、百货大楼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繁华的农贸商场热闹非凡,一派勃勃生机。
  (二)秀丽的侗乡山川
  侗乡正处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界部位,地形复杂多变,地貌奇丽多姿。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许多青山绿水。我们的侗族人民就住在这青山脚下,绿水旁边,与苗族、汉族、壮族、瑶族、仫佬、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等为邻,处居交融,并肩联手,共同开发这片富饶的土地。侗族虽有聚居区,又和这些兄弟民族交错居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有些地方居住的主要是兄弟民族,也有较多的侗族。本书也作介绍。
  1、侗乡境内的主要山脉
  雪峰山脉 位于侗族地区的东面,湖南省的西部和沅资两水之间。走向近于南北。大致自越城岭佛顶山以北与南岭分界。自北行到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为云山、巫山,后稍向西称唐纠山,转而北行绥宁东北叫神坡山,再北行为望阳山、罗翁八面山,再北走是雪峰山的主峰,更北为黄泥山,从此转向东北行叫兴隆山、太平山、金竹山、岭溪山,到淑浦之东叫紫荆山,再往北叫杨公岭,至桃源之南叫金牛山,直到益阳县终止,没于洞庭湖冲积湖积平原。雪峰山脉向沅水倾斜的坡度较缓,而东侧坡度较为陡峭。由于流水侵蚀下切,常形成深渊峡谷以及嶂谷地形。在山地河谷中,平地极少。雪峰山脉的最高峰为苏宝顶,海拔1934?3米。雪峰山脉对冷、暖流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得各山间盆地冬季较暖,利于农作物和果木越冬,但夏季较凉,从而延长了作物的成熟期。山上气候垂直变化大:1500米以上的迎风坡面,因风力大,生长着矮短而稀疏的山坡草甸植物,常遭风力吹损的地方则光岩裸露。山坡上气温低,云雾多,湿度大,有利于耐寒喜湿的杉、竹等多种林木生长,因而是湖南最大的林材基地。雪峰山在第四纪初期,曾遭受轻度的冰川磨蚀,所以有冰蚀地貌和冰碛物的遗迹。在望阳山,现在仍可看到有二个高度不同的冰斗遗迹和冰蚀谷地形。在罗翁八面山与望阳山之间的谷地发现有巨砾。在罗翁八面山以东的太溪谷地,仍然保留较明显的U谷地貌。在U谷中且发现带条痕的石块。安江至洞口一带也有显著冰蚀地貌。同时,在雪峰山东麓江口附近(海拔700米)泥砾沿着出山口分布,直达洞口。依雪峰山谷溪河两岸而居的有几个兄弟民族,其中有城步、绥宁、靖州、会同、天柱、锦屏、黔阳、芷江、洞口等县的侗族。
  苗岭山脉 苗岭在贵州省南部,位于舞阳河以南、都柳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从贵阳、贵定向西部延伸,东至天柱、锦屏直达湘黔边境。山脉呈东西走向分布。北部由沙帽顶(黄平上塘)、团坡山、黄飘山和施秉黄土坡、镇远沙木山(海拔1100―1334米)等山峰组成舞阳河与清水江的分水岭。南部由龙泉山、冷竹山、黄阳山、三转坡、三省坡(海拔1100―2000米)等山峰组成清水江与都柳江的分水岭。舞阳河与清水江主流之间,由于上升幅度较小,夷平面保留较为完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000米和800米两级夷平面。从黄平谷陇到镇远鼓楼坪的分水岭地带,受断裂构造制约,地势平缓。切割不深的沟谷,地表有主河支流源头,流量极小,在两级夷平面的台阶处形成许多小的瀑布。在舞阳河的黄平旧州、施秉,清水江的宣威公瓮城河、凯里、施洞口、锦屏、天柱等地有规模不等的河谷盆地。盆地之间常以峡谷相连,谷深壁陡,水流湍急,其中有施秉的诸葛峡,镇远的西峡、东峡,剑河的10里长滩、稿箭滩、黄连滩等。其间还有凯里、天柱等山间盆地,盆地内有典型的河流冲积物。苗岭南部的清水江与都柳江之间的山体与北部显著不同,这里多为细碎屑浅变质岩,浅变质火山凝灰岩,岩石坚硬,加之以雷公山为中心的强烈隆升,大型断裂构造发育,造成这一地段的山脉多呈北东向延展。山地地貌特点是山体大,切割深,坡降陡,山顶尖,常见切割深度大于500米的陡坡尖顶山,陡坡脊状山,陇状脊状山等。雷公山的平顶山,在本区实属罕见。山脚平地少,多以大小不等的构造谷相隔,其中形成平寨至启蒙,铜鼓至大稼,黎平顺寨至隆里槽谷等宽阔的谷地。一般宽100米左右,大者可达500米,长度由数公里到50公里不等。谷底平坦,形成平直的北东走向槽谷。南部黎平一带还可以见到由褶曲构造(不排除地层岩因素)控制而形成的黎平中潮、皮林至贯洞等地的槽谷地貌。俗称向斜槽谷。依苗岭山脉而居的主要是苗族兄弟,也有榕江、从江、剑河、独山、都匀等地的侗族人民。
  雷公山 雷公山是苗岭山脉的主峰,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地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主要为苗族聚居区,其中也有部分侗族聚居或杂居。主峰在雷山县城东32公里处,距州府凯里76公里。雷公山由10多个1800米以上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178?8米,相对高差1500米,万山拱卫,岿然独尊,为黔东南第一高峰。雷公山,史称牛皮大菁。山上夏季雷暴频繁,民间传说“山有连天之高,是雷电之源”,雷公山因此得名。这里,曾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包利、红银领导的苗民起义军和咸同年间(1855-1872)张秀眉、杨大六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的主要据点。至今,山上还有“秀眉野”(秀眉营)、“杀略野”(大六营)的地名和起义斗争的遗址遗迹。雷公山顶呈一平台,长约350米。其上有井,水深过膝而终年不涸。这里景色优美,是观日出、望云海的好地方。清晨,旭日东升时犹如火红金球,光耀万峰,遍野金红。半山腰茫茫白雾,填壑塞谷。春夏之交,时而风云滚滚,雷声隆隆,大雨滂沱;时而豁然开朗,晴空万里。雷公山气候独特,晴雨变化莫测,阴天较多,盛夏如秋,宜于避暑。冬天,当半山腰和山下冰封凌冻,或雨雾迷蒙时,山顶则往往开朗放晴,娇阳艳艳。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象,当地诗人罗雨峰《浪淘沙?雷峰烟雨》咏赞:“四百里纵横,雾销云吞,出头敢说众山惊,五岳移来休比峙,空负虚名。有原始森林,烟雨沉阴,长年草木不知春,反是冬来气候暧,顶上晴明”。雷公山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和都柳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地表有大片原始森林涵养,使辐射状溪流常年不竭。这里山高水高,飞瀑甚多,尤以西面山麓高达100余米的响水岩三级瀑布享誉。飞瀑一泻三叠,银练直下,远远望去,像银龙飞舞。瀑布底下是装机容量640千瓦的响水岩电站。从电站幽谷中,有1983级石阶可上雷公山顶。1982年6月16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雷公山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雷山、剑河、台江、榕江四县,总面积47300公顷,这是国内第一个以秃杉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区内保存完好的秃杉天然林有35片,面积约15公顷,最大一片约2公顷,主要分部在雷公山东南坡的沟谷地带。据初步统计,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现存5000多株。树姿优美、挺拔,最大的高达近50米。枝条伸展达七八米以上。保护区内有大片原始森林,总面积28199公顷。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雷公山成为许多古老生物的“避难场所”,生物种类近2000种,已鉴定的植物有1390种,分属273科,679属,属中国特有的有16属。除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秃杉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秋、马尾松、钟萼木、十齿花、香杲树、水青树、金佛山兰、福建柏等;三级保护植物翠柏、穗花杉、白梓树、长苞铁杉、木瓜红、红花木莲、柔毛油杉、黄杉、半枫荷、乐东拟单性木莲、银鹊树等。在雷公山林海中,树梢间飞翔着色彩斑斓的鸟类,密林里奔跑着形形色色的走兽。据有关专家考察证实,雷公山的动物有518种,分属132科39目,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大鲵、猕猴、黑熊、林麝、苏门羚、鸳鸯等23种。爬行类动物占贵州省总种数的52?8%。雷山 蟾,为雷公山特有,其上唇有齿,人称“雷山角怪”。雷公山具有明显的2-3个垂直植被谱。在海拔1300米以下为常绿叶林,海拔1300-1850米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海拔1850米以上为落叶林和苔藓矮林。昔日人迹罕至的雷公山,如今已筑成盘山公路,从雷山县城可驱车直达山巅。峰项建起69米高的调频电视转播台。雄伟绚丽而又神秘的雷公山,正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武陵山脉 在湖南省西北部及湖北、贵州两省边境。山体由贵州东北部及湘黔交界地区向南延至舞阳河以北地区,是舞阳河与乌江的分水岭。主体山脉与支脉多呈北东走向,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内燕山期北东向构造关系密切。其主要山峰由北而南逐渐降低,北部的大燕山、凤凰山海拔1600-1500余米,往南的老青山、椅头山、小顶山则降至1200米左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佛顶山、九龙山、云台山是武陵山系南端的主要山峰,海拔分别为1896米和1066米。武陵山的主体部分,常见北东走向,延至黔东南州北部,常显近东西向。武陵山间,风景优美,古寺众多,生物资源丰富,有不少珍稀种类,是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依武陵山脉而居的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其中也有岑巩、玉屏、江口、万山、铜仁、松桃、新晃、咸丰、利川、宣恩、恩施等县市的侗族人民。
  佛顶山 北接武陵山脉,南邻苗岭,南部多为低中山,切断深度一般小于500米,山体多为缓坡园顶山或缓坡平顶山。夷平面范围内地势较平坦,其上常见比高小于100米的丘陵,在施秉、镇远以北及岑巩一带,规模较大的断裂带上亦有北东向、近东西向构造的谷地。在舞阳河北侧残留的夷平面范围内,常见深切峡谷,局部地段还出现嶂谷。依佛顶山而居的有石阡、镇远、三穗等县的侗族和其他兄弟民族。
  九万大山 一称九万山,即大苗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融江、龙江之间,延伸到贵州省南境的榕江、从江等县。九万大山出露地层为浅变质碎屑岩、火山岩及花岗质岩。其地貌形态与苗岭山系南部相同,即山体巨大的陡坡尖顶山,以脊状山为主,强切割的构造谷相间出现。由于构造线以北东东向为主,加之都柳江南侧支流多由南西向北东流入主河,造成山脉走向向北东延展。南部黔桂交界地带的花岗岩分布区展现缓坡圆顶山或陡坡圆顶山。该区域内山体大、海拔高,常见1600米左右的山峰。由于都柳江深切至200-300米,在黔东南州南部一带山峰较高,造成山地向北倾斜,逐渐低降。区内的都柳江是黔东南州海拔最低的河流,由三都县入境处海拔303米。在从江县城附近海拔173米处出境。境内流长约180公里。两岸峡谷仅在断陷盆地的基础上发育一个长20公里、宽约1000米的南北向榕江盆地。九万大山的主峰为元宝山,海拔2081米。依九万大山而居的主要有壮族、苗族、仫佬族、水族、瑶族等兄弟民族,也有罗城、融水、融安、荔波、榕江、从江等县的侗族。
  越城岭 系五岭之一,亦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越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的西南部,长200公里,。主峰苗儿山海拔2142米,在资源县东。与都庞岭间有湘桂谷地,湘桂铁路经此。越城岭山脉同样与构造有密切关系,从古老构造上看,为东西走向褶皱山地,只是到中生代和新生代,古老的南岭又受到地壳运动(特别是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干扰,花岗岩体浸入,造成穹窿山体,因而使南岭山地变成复杂的构造山地。同时,又受到强烈的流水冲刷切割,使山体破碎,高低不平。按构造形式为北东--南西走向的山地。依越城岭而居的有苗族、壮族、瑶族兄弟和三江、龙胜、城步等县的侗族。
  三省坡 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坡的西面是贵州省黎平县平架乡,东面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南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故名三省坡。主峰海拔1336?7米,为越城岭、雪峰山和苗岭山脉过渡地段的最高峰。三省坡地处亚热带,植物丰富,阔叶树成林,牧草茂盛。坡的西面,从高山村后到主峰顶端,一片葱绿,树种繁多,除大量的栲栎类树木外,还蕴藏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伯乐树、马尾树,三级保护树种白辛树、红花木莲、凹叶厚朴等珍贵树种。山中中草药材丰富,人们经常采集的有勾藤、厚朴、桂皮、灵芝、百味莲、独角莲、九牛胆、桔梗、续断等几十种。史载,清乾隆初年,石金元领导的南江、苗江农民起义,以三省坡为大本营,神出鬼没地打击清廷官军。以后,多次农民武装斗争,都利用这块可攻可守、又有退路的有利地势抗击官军的追剿。1969年,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与贵州黎平县洪州区共同协商,利用大塘坳山高水高的优势,在黎平县平架乡救寨村和垒寨村境内,由三江侗族自治县出工出料建造水库。经双方合作,于1972年建成,取名“团结水库”,容水220万立方米,灌溉三江独洞乡和黎平平架乡救寨村的农田。同时还在湖上置游艇,供人们浏览高山平湖风光。夏秋时节,毗邻的人们到水库开展游泳比赛和泅渡等活动。如今,三省坡已成为三省地区各族人民浏览的名山。依三省坡谷地溪河两岸而居的侗族村寨,是保持侗族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2、侗族地区的主要河流
  侗族地区不仅山美,水也很美。东有渠水、沅水,北有舞水,中有清江水,南有浔江、都柳江,鄂西有清江。这些江河沿岸都有侗族聚居或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现简介如下:
  渠水 又称渠江,即古叙水,有东西两源:西源出贵州省黎平县地转坡,称播阳河,又称洪州河,向东至流团入湖南省境内。自此东流5公里至黄寨,黄寨河(独坡河)汇入。又东北流10公里经播阳至地阳坪,牙屯堡河汇入(牙屯堡河源出通道县金坑,长52公里,自同古至地阳坪11公里,可季节性通航3吨以下小船)。又北流4公里至秀溪口,又有四乡河汇入(四乡河源出贵州省黎平县的潮阳,长70公里,自八垭至秀溪口13公里可季节性通航)。又东流2公里至犁头嘴与东源汇合。东源称通道河,又名临口河,源出城步县南山大茅坪,西北流至绥宁县的丝毛坪入通道县境,折向西南流,经临口至县城双江镇,双江汇入(双江源出通道县的陇城,长52公里)。又西北流16公里至菁芜洲,洋溪自北来汇(洋溪源出绥宁县的丁塘界,长71公里)。又西北流19公里至犁头嘴,与西源汇合,自此以下称渠水。渠水又北流13公里至蓑衣江入靖州县境,又北流22公里至肖家角,横江桥溪(小江溪)汇入,又北流8公里至老鸦溪口,老鸦溪(又名寨牙河,长47公里)汇入。又北流4公里至靖州县境,高桥河自西来汇,又北流19公里,汇合了金滩溪、地脚溪、高枧溪,至连山入会同县境。又北流25公里经岩头至会同县城,会同河汇入,又曲折西南流13公里至酿口,有广平河(源出靖州坪下山,全长83公里,其支流地灵河长74公里)汇入。渠水又曲折北流53公里经朗江、东城、洞头塘、漠浜至黔阳托口注入沅水。渠水流经通道、靖县、会同、黔阳等县,全长285公里。在犁头嘴以下,计有峡谷七段:江口至凉塘,崩头塘至门坎滩,贯头渡至伍家门,白沙游海滩至沙溪铺,蓑衣渡至渡头江,翁保至止奔,黄泥田至出山口,共长67公里,约占河长的43%。峡谷之外,还有宽600-700米的河谷平原。河面一般宽度为120-170米。河底大都为岩石,砂砾较少,滩险98处,岩礁滩占88%,朗江至马田洞一段滩险最多。播阳河自流团至犁头嘴41公里,可通航0?5-5吨船只。通道河自平坦至犁头嘴70公里,沿河共有水电站、水泵站14处栏断,自1959年起断航。犁头嘴至靖县47公里全年可通5吨船只,靖县至托口145公里全年可分段通航。
  沅水 发源于贵州东南部,有南北二源:南源龙头江,源出贵州都匀县的云雾山鸡冠岭,又称马尾河。北源重安江,源出贵州麻江县平越间的大山,又称诸梁江。以南源为主干。两江在螃蟹上汊河口相汇合后,称清水江,先后流经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县,至銮山入湖南芷江县境,东流至黔阳县黔城与舞水汇合,始称沅水。沅水在湖南境内流经芷江、怀化、会同、黔阳、溆浦、辰溪、泸溪等县,至沅陵折向东北,经桃源、常德注入洞庭湖。常德德山为沅水河口,德山以下及汉寿境内为流入洞庭湖的尾闾。沅水流域位于北纬26-30度,东经107-112度间,全长1033公里,湖南省境内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约54%在湖南境内,35%在贵州境内,4%在湖北境内,7%在四川境内。东以雪峰山与沅水分界,南以苗岭山与柳水分界,西以梵净山与乌江相隔,北以武陵山与澧水为邻。沅水流域南北较宽,东西较窄,约成西南斜向东北的矩形。左岸支流较多,主要有舞水、辰水、武水、酉水;右岸主要有渠水、巫水、溆水,汇集形成为羽状河系。在湖南省内5公里以上支流1491条。沅水干流自汊河口至常德,其间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坡度大,峡谷多,滩险多,水流湍急。这是沅水的特点。沅水自河源至黔城称清水江,多系幽深峡谷,可划为上游。上游为云贵高原地区,多高山,形成很多高峰深谷,平原很少,只都匀附近及锦屏至黔城间有一些小型盆地。黔城至沅陵为中游。中游为丘陵地区,海4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流域70%。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段,占全流域19%。丘陵中间有长短不一的峡谷。黔城至洪江、黄狮洞至铜湾之间的峡谷有几十公里。河谷平原只有溆浦平原、支流酉水的秀山平原和舞水下游芷江平原较大。沅陵以北称下游。沅陵附近,山势大部低落,多为丘陵和平地,但在北溶至麻衣伏间为峡谷区,五强溪水电站坝址,即选在此地段。桃源以下,则为冲积平原。
  舞水 又名无水和舞阳河,属长江水系,源于贵州省瓮安县尖坡,流经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等县,至鱼市入湖南新晃县境。自此东流30公里经新晃县城至江口,柳寨河自南来注入。又东流60公里经大洪山、白马铺、芷江县城至小河口,杨溪自西南流入。又东北流18公里至罗旧,罗旧溪汇入。又曲折东流33公里至怀化市,太平溪自东流入。又蜿蜒南流55公里至鸭嘴岩、中方、牌楼坳、红岩山,至烟溪口,烟溪汇入。又南流7?5公里经倒水湾至黔城镇注入沅水。舞水为沅水较长的支流之一,全长444公里。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流长208公里。舞水与主要支流交汇处形成较大的盆地有旧州盆地、施秉盆地、羊坪盆地等。盆地之间,河床深切,上塘至旧州段、施秉沙坪至镇远段,多呈峡谷地貌,谷坡上部与800米夷平面连接,其下见有海拔700米左右的宽谷台面或同高度的谷坡裂点,谷底平缓,海拔高度为450-480米,相对高度250-350米,均显示典型的溶丘--谷地地貌组合。河谷盆地均有一定的面积,多数达数十平方公里,盆地内发育数级堆积阶地。舞水在湖南省险滩57处。上游在山谷中,两岸高山皆在100米以上,河面宽200米。蟒塘溪以下河道即进入红色砂岩丘陵地区,河谷逐渐开展而为芷江平原。芷江至黔城镇全段长98公里,流行于丘陵地区,两岸有低山、宽谷、河谷平原,仅有峡谷二段:栗至口与公坪间,马士垅与杨卜湾间,约占全段的10%。全段虽有险滩45处,但卵石滩占70%,河槽沙洲很多,河湾凸岸都有沙洲;再者,河谷自怀化市以下,即转向南流,与本流域一般支流的发育规律有所不同。舞水在湖南省境内能终年通航,鱼市至怀化市126公里可分段通10-15吨船只。
  清水江 发源于贵州省都匀斗蓬山,于丹寨格老村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到天柱县下金子流入湖南沅水。清水江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长约376公里。较大支流有北侧的重安江、泸洞河;南侧的巴拉河、南哨河、亮江等。洪州河在湖南境内汇入,但中上游大部分河段均在黔东南州境内流过。其它较小支流50余条。清水江在州内流域面积14883平方公里,其补给区包括自治州14个县市(除岑巩、从江外)。支流总长183公里,水系密度为0?33-1公里/平方公里,形成疏密不等的树枝状水系。。清水江河流纵横剖面具有以下不同地貌特征:凯里以上流速缓、坡降小,多深切河曲。凯里至平寨段大部分为碳酸盐地层及少量细碎屑岩,多形成深切割的“V”形峡谷,河道平直且由窄变宽(由50―70米变为180―200米),在凯里高溪至湾溪、旁海等地,形成纵向延长的盆地,火烧寨至旁海段,谷坡常成悬崖、陡壁,但坡降小。旁海至岩门司段河道平直,岩门司以下则深切河曲较多。平寨至施洞口段河谷进入浅变质岩地区,以具有较宽的河谷,发育较好的阶地为特征。河谷显著的不对称,河流流向与构造线一致,逐渐转向垂直构造线,坡降小,流速缓,但谷坡较陡。施洞口至展架段,河谷较宽(平兆附近宽150-160米,料洞达210米),有广阔的河漫滩,河曲较多,谷坡较缓。河床坡降变化不大,仍属“V”形峡谷。至展架一带全为峡谷,河床中基岩大片出露,形成大量礁石、小岛(可长达200米,宽40-50米),下切较深、谷坡陡峻达40度以上。从河谷纵剖面看,在料洞附近略见变陡,河面宽50-60米,革东以下变为100-120米。展架至剑河段,为著名的十里长滩,河床宽20-40米,最窄处仅18米,谷底狭窄,下切极深,谷深坡陡,坡度在45度以上,是典型的峡谷、嶂谷地貌。此段河漫滩、阶地均不发育,谷底全由基岩组成。剑河以下至锦屏河段,全长88公里,多沿北东向断层发育,河谷极窄而陡,坡降大,险滩为清水江全程最多、最集中地段。锦屏以下,由于亮江汇入,水量较大,河床变宽,谷坡亦缓,河谷盆地屡有出现,其中多有宽广的阶地分布,河曲发育但切割不深。清水江的主要支流鸭塘河、重安江、巴拉河、南哨河、八卦河、亮江等,都具有与干流相似的地貌特征。重安江上段河谷宽广,阶地发育主要分布于右岸,形成不对称河谷。中段坡降大、多急流、河道平直、为“V”形对称峡谷,谷坡达40度左右,河床宽约60米,下段坡降略小,仍为对称的峡谷,多急流,仅见低阶地分布。凯里以上的鸭塘河,河道狭窄,水量小,河曲发育且深切基岩,河谷对称,整个支流除大中有数级阶地分布外,沉积物极少。其上源部分进入浅变质岩中,谷坡达40度以上。发源于雷公山的巴拉河亦有类似的峡谷地貌特点,整个支流几乎全为深切峡谷,谷底基岩裸露,且多河曲。下游的两个支流亮江、渠水(洪州河)河宽50-100米,坡降小,河曲发育,谷坡坡度10-25度,局部25-40度。阶地面积较大,尤其低阶地竟达2000米长,数百米宽。河谷盆地之间亦常为峡谷,只是切割深度较浅。
  浔江 其上游称桑江,它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和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汇合,再由东向南流经龙胜县城,又向西流经瓢里、石门、注入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沙宜,继续向西南流经斗江、古宜、泗里,到老堡口与溶江汇合,注入融江。从沙宜至老堡,长63公里,有大小滩22个,如随滩、铜罗滩、短滩、大竹滩等。其主要支流有斗江河、林溪河、八江河、泗里河。浔江、溶江于老堡汇合后注入融江,它南向流经塘库、六孟、麻石、丹洲,流入融安县境。境内长44公里,主要溪流有西坡河、田寨河等。从六孟至丹洲这一河段是融水、三江两县的分界河。浔江注入融江后再由融江注入柳江、黔江、西江、珠江,流入南海。
  都柳江 属珠江水系,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拉林,于三都县坝街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境(入境处海拔303米),在从江县城郊流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出境处海拔174米)。主要支流有平永河、寨蒿河、宰便河、四寨河,较小支流尚有20余条,支流总长约1600公里。坝街至溶江段,坡降大,河床宽约45-65米,深切河曲发育,基岩裸露,致使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河谷总体属深切“V”形峡谷。榕江地处三条河流交汇处,形成了较宽广的河谷盆地,盆地基座为白垩系碎屑岩。盆地沿寨蒿河呈南北向延伸,长13公里,宽1-3公里。榕江以下河床变宽,坡降小,水流平缓,凸岸见有带状分布的阶地,断续见河漫滩及心滩(沙洲),河谷为不对称型,谷坡陡,常见深切河曲,沉积物少。都柳江干流河谷一般为对称的“V”形峡谷,坡降大,谷坡陡,水流急。除少数盆地有沉积物外,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河水下切力强,切割很深,局部地段强烈下切基岩,形成嵌入河曲。榕江以上具先成河谷特征,各主要支流(除寨蒿河下段外)均为深切对称型“V”形峡谷、嶂谷,很少有沉积物。河谷深切400余米,河床宽20-50米不等,坡降大,岩基裸露,谷坡陡,达30-60度,两岸时见悬崖陡壁。榕江盆地是都柳江在黔东南苗族侗自治州州境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河谷盆地。寨蒿河阶地面积最大,几乎占有整个盆地面积的80%。Ⅴ、Ⅵ阶地的台面破坏严重,常见残留基座或基座面上有极少量残留砾石,堆积物较厚,Ⅱ阶地堆积的砂砾石层、砂土厚达18米。堆积阶地均具二元结构。
  清江 古称夷水,在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发源有二:一是来自利川县齐岳山;二是来自咸丰县倒流水。清江上游为贡水,自晓关甘溪流经宣恩县境9个乡和县城,在两河口汇于清江,再于宣都注入长江,在宣恩县内长81公里。可通行载重半吨的三板船和木排,通航里程为40公里。倒流水汇集大小支流9条,成叶脉状流灌县境西北部,为清江第一大支流,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贡水穿越五窖、木场、涌洞三个大峡谷,形成特有的石灰岩峡谷风光。
  侗族地区,在没有通公路和铁路以前,其农副产品,经浔江、都柳江等珠江水系和渠水、舞水、清水江、沅水、清江等长江水系出口,运往祖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和欧美各国;祖国各地和东南亚以及欧美的工业产品从长江、珠江入口运至侗族地区,促使侗族地区和外界的经济交往和联系,亦促进侗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侗乡地貌的主要特点
  (1)地形复杂。据地质家考察,在一亿多年前,云贵高原,湖南山区,广西丘陵大片地区,还处于一片汪洋大海的浸泡之中。自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之后,经过强烈的地壳变动和几度间隙性抬升、上升运动,这里才逐渐变成了陆地,形成了现在这种奇丽壮观的山势景线。其中有高山、有中山、有低山、有丘陵。山谷之间,有较宽的平原盆地。山地面积约占整个侗族地区面积的80%以上。侗族地区最高的山峰是靠从江、榕江等县九万大山的元宝山,海拔2081米;最低处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水口河出口处的地坪乡井郎村,海拔137米。低山河谷盆地有:通道的临口、榕江的车江、天柱的蓝田、伍家桥,黎平的中黄、中潮,恩施的黄泥,宣恩的晓关等。其中以榕江县车江大坝最为著名,长约40华里,宽2-3华里到4-5华里,四面环山,成一狭长盆地,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春收油菜、小麦,夏收西瓜,秋收稻谷,且适于种植双季稻,堪称侗乡好地方之一。  (2)土壤肥沃。按全国五级分类法,侗乡共有土类10个,即水稻土、菜园土、潮土、黄壤、红壤、黄棕壤、紫色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山地草甸土等;亚类21个,土属62个,土种199个,变种61个。其成土母质,除部分地区系白云质灰岩,而石灰岩的土层较浅外,大部分地区均为变质页岩、扳岩等,土质较厚,质地疏松,为侗族地区各种作物及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据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农业区划委员会调查,该县土壤按全国五级分类法,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62个土属,134个土种,61个变种。根据土壤普查资料表明,全县有水稻土15565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44%;菜园土308亩;湖土384亩;红壤113603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27%,分布在海拔650米以下;黄壤5848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94%,分布在海拔650-870米之间;黄棕壤8425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分布在海拔870米以上;黑色石灰土4977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8%;红色石灰土8178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91%;紫色土367亩。从上述资料可知,该县主要土类是红壤和黄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较好。按全国土地评级标准,在全县209?3万亩农用土地中,属一级的2?2万亩,占1%;属二级的8?2万亩,占4%;属三级的5?3万亩,占3%;属四级的4?16万亩,占2%;属五级的60、8万亩,占29%;属六级的116?5万亩,占56%;属七级的11?2万亩,占5%;属八级的1万亩。六、七级土地占60%以上,有利于林业生产的发展。
  (3)风光秀美。侗乡不仅山多水多,而且山美水美,风光如画。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怀化地区以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的统计,侗乡境内共有溪河5690条,总长19555?5公里,流域面积达42743?44平方公里,年经流总量达992?605亿立方米。横贯侗族地区的渠水、舞水、清水江、沅水、浔江、都柳江、清江,有许许多多神秘的潭水漩涡和急流险滩。在这些江河里,有古代侗族渔人利用水獭捕鱼的神秘方法。有侗家渔船利用鹭鸶捕鱼的奇特技巧。沿江两岸,有许许多多的神秘溶洞和美不胜数的侗寨鼓楼和干栏建筑。溪河之上,有一座又一座的侗乡风雨桥。如今沿河修建的成千上万的水电站,更成为点缀侗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明珠。一座又一座公路和铁路桥梁,初步改变了侗乡闭塞的古老容貌。山水如画的侗乡,已开始成为游览胜地。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诸葛洞到镇远县吴王洞之间的舞阳河面,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游览胜地。由于河上修起了红旗水电站,使得其中从龙王峡至诸葛峡25公里的水位上升,波平浪静如湖泊,因而有“舞阳湖”之称。舞阳河是沅江上游有名的五溪之一,又名舞水、舞溪、■■江、镇阳江。唐代诗人杜甫曾留下“五溪衣服共云山”的诗句。舞阳山河既有深峪险滩,又有平静湖泊,险中见幽;既有奇峰异石和溶洞景观,又有峡谷长廊和连群瀑布,古、雅、奇、秀兼而有之。  都柳江自古以来就是苗岭山区的一条重要水上通道,船只上下往来频繁。民国时期,贵州省省长周西城从香港购进的贵州第一辆小汽车,就是溯都柳江运至三都,然后经陆路抬到贵阳的。都柳江景色奇丽,沿江峰峦叠翠,竹木葱葱,古榕参天。江水如流银滚珠,形成滩连潭、潭连滩的瑰丽景观。在榕江定威乡政府驻地上下7公里的河段上,岩鹰滩、龙门滩、满天星滩、跑马滩堪称“水上天险”。岩鹰滩两岸怪石嶙峋,江心有一形如老鹰的黑褐色巨石裸露水面,水流到此,激起层层浪花形成串串旋涡,历史上常有翻船事故发生,故当地有“岩鹰滩,铁门栏,十船下去九船翻”之说。1953年后,经多次整治疏浚,如今驾舟下行,只见沿途青山绿水,山花烂漫,险山恶水变成了托舟玉带,一路平平安安。龙门滩、满天星滩和跑马滩紧紧相连,浪花飞溅,乘船而下,令人感到险中有趣。在八开区公所驻地下游10公里处的南岸有“头塘果园”,一条条冰糖柑、蜜橘、夏橙等果树林带环绕山坡,入秋时节,遍山挂果,使绿洲金光点点。由此上溯7公里的北岸小溪上有石拱桥一座,长29?7米,高11?3米,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是都柳江畔稀有的古建筑。都柳江流经榕江县城,城南三江口西3公里处有“赤壁横江”胜景,一座宽阔数十丈的岩山临江耸立,《古州厅志》将其列为“榕城八景”之一。这段江面开阔,碧水深不可测。位于北岸的古州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古榕苍翠。榕江码头,船只泊岸,木排铺江。从三江口顺江南下约0?5公里,临江耸立的石壁上有“诸葛洞”。洞前有石一方,状如书本,古人称之为“古洞石书”。再下10公里是榕江水电站。阳春三月,自三江口南下15公里,两岸竹木葱郁,杜鹃花映红了山,映红了水,景色格外可观。由此顺江而下,在从江县下江镇苏洞侗寨附近有金鸡滩和凤凰滩,两滩几乎连接,是都柳江有名的险滩。北岸有沙洲,芦苇叠翠,芳草萋萋。南岸怪石嶙峋,灌木丛丛,水竹垂吊。金鸡滩脚有一渡口,南岸为下江镇,古为下江厅、下江县治,古城垣依稀可辨。镇北坡脚关帝庙前,有一株植于明代、已有600多年历史的高大古榕,状如一把撑开的巨伞,枝繁叶茂根错盘虬,堪称都柳江畔的“榕树王”。都柳江流经从江县城时,江水环城绕一大弯。北岸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丙妹镇,依山傍水,水泥台阶分别由江边码头伸向各个街口。雄伟高大的从江大桥横跨江面。南岸是丙枚侗寨,三座鼓楼与三座戏楼错落寨中,格外醒目。江畔两岸,古榕株株,妖娆多姿。丙枚渡口,泊船列岸,木排成行。清晨薄雾笼纱,景致迷人。  侗族地区的山山岭岭,层层叠叠,千奇百态。有神秘的森林,珍奇的动物,宝贵的植物,丰富的矿泉,神奇的溶洞。雷公山位于苗岭山脉中段,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中部,离州府凯里70多公里。“苗岭山字形构造”中的雷公山凸,是南岭主干中最大的凸块。它由11个两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179米。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总面积71?5万亩。1982年,雷公山被列为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它不仅是黔东南的旅游胜地,而且是天然的森林公园和动物园。在这里,可以看到国内外一般森林公园中少见的号称“活化石”的秃杉群和三尖杉、青钱柳、马尾树、猫儿屎、鹅掌楸、水青树、钟萼木、小叶红豆杉等珍稀树种。在那些枝干披满苔藓的原始森林中,还生活着俗称野牛的苏门羚、水獭、麝羊、穿山甲、野猪、娃娃鱼、狗熊、大灵猫、小灵猫、猴子等150多种动物。深谷丛林中,山花烂漫,雀鸟争鸣。最难得的是这里的高山画眉,眉如白玉,嘴爪似金,善歌而好斗,十分珍贵。别勒”山巅,现已建有电视差转台,铁塔耸入云端,覆盖自治州16个县、市和外省部分地区。严寒季节,主峰一带,连人腿粗的树枝也会被冰凌冻断,而在山间的雷公坪,却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小气候。别处是春寒料峭,这里却漫山杜鹃,有卷叶的、长柄的、无叶的、百合型的、粉白的、朱红的、绛紫的等等。这些杜鹃,在高寒和云雾中形成了变种,它们枝粗叶厚,繁衍成大面积的灌木群,开花季节,将山头点缀得如缎似锦,云雾占香。由于气候宜林,山上至今还覆盖着大面积的原始植被,许多珍奇异禽兽居留繁衍,还有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一百余种。用雷公山的百合加工的“雷山百合粉”,历史上是进贡的山珍,它既能清火去热,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上品。为了充分利用山中的特产,如今雷山县已建起了茶场、天麻种植场、猕猴桃加工厂,分别生产猕猴桃酒、猕猴桃汁、云雾茶、天麻茶等产品。  月亮山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西南部,处于从江、榕江、荔波、三都四县交界处。主峰在从江县加鸠区加牙乡,海拔1490米,其地属亚热带气候,风雨变化无常。春夏大雾弥漫,秋冬天高气爽。月亮山方圆百里有林面积19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山中古木参天,藤葛横生,植被类型多样,区系成分复杂,物种丰富。密林中,生长有穗花杉、马尾树、十齿花、香果树、伞花木、木瓜红、白梓树、翠柏、凹叶厚朴等国家二三级保护树种。丛林中,栖息着飞虎、金鸡、白鸡、花絷鸡、竹鸡、闹山雀、白头翁、金丝鸟、野牛、虎、豹、黑熊、棕色熊、猕猴、猿猴、水獭等珍禽异兽。溪水里还有大鲵、大树蛙、虎纹蛙等动物。山林中还蕴藏着许许多多珍贵的药材。月亮山林密山高。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李明瑞、张云逸率领一二纵队在黔桂边区战斗时曾到此宿营。1948年,徐幼常、徐惠文、胡制民(邝先知)领导布依族、苗族、水族人民于此山举行抗暴斗争。1980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来此进行地质、地貌、气象、水文、  土壤及动植物等19个科学项目的考察。月亮山的科研和旅游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榕江笔架山,三峰耸秀,形似笔架,位于榕江县城北15公里忠诚镇乐乡境。东界高耙溪,西环寨蒿河,南临乐乡村,北接宰告寨,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570米。山上石峰戟削千仞,“三峰特高,屹然独立,高出云表,大有云幕为书,山峰似笔,执笔有奋书之意”,故取名“石壁书云”(民国《榕江县乡土教材》)。笔架山高险奇特。远望,惟见三峰并峙;近看,则有大小17峰,层层叠起。西部石峰,排列有致,历历可数;东部峰群,错杂迷离,难计其数。有的石峰,前看如玉笋独秀,侧看则似姊妹并立。笔架山植被极好,古松横斜,树虬藤牵,芳草萋萋,苍翠欲滴。山的东北两面为绝壁,西南有羊肠小道通山顶。西南侧有平地约3亩,地质肥沃,泉流汨汨,利于农作。清咸丰年间,山上曾为邻近村寨百姓避难场所及抗清义军营垒,遗址尚存。西南两面近山顶处,残存义军土城,北抵绝壁,东接悬崖,长约500米。西峰顶上存义军营房土垣四间,垣厚50厘米,高1?6米左右。营房土垣东下100米处,有泉井一眼,四时不竭。在笔架山脚乐乡水坝上游200米处高耙溪口,有巨石堆叠,自然形成石屋一座,顶开天窗,幽谧凉爽。石屋后有一洞天,溪水从洞顶泻下,形成飞瀑,高7米,宽1米。瀑落洞底,冲成小潭,称“洞帘”。“洞帘”南数米,崖破石裂,中开一缝,仅容一人进出;涉水入内,仰面可见蓝天一线,人称“一线天”。东石壁下山道外侧,有两块方整巨石并排而卧,状若棺墙;山道内侧,有巨石一方,雄头高翘,状若棺盖,此景人称“石棺材”。    侗乡山水,美不胜收,仅此为例。
Copyright& 品味桂林().All Rights Reserved.  旅游服务商:  旅游经营许可证:L-GX00499地址:桂林市中山南路70号桂林饭店4楼&& 邮编:541004&&& 传真:0773-2898556&&&& 全国统一免费热线:400- 转 8& 电话:&& [24小时咨询热线]: /
电子邮件:&&旅游订房Q Q:&&&&& &&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质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