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

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和谐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内容摘要】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掠夺,很多珍贵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环境污染现象也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理论阐释,从学理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意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频繁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种类减少等,这些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后果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的决心[1]。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观。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有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不断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不可否认,这样的思想虽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对于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以儒、道为代表的派系学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教育与后世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高度概括了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人与自然的相通性。儒家代表孟子倡导的“仁民爱物”和儒家经典《周易》中将“天”、“地”、“人”并列谓之三才,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3]。这些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而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人们要在遵循“道”的同时,视万物平等,这种自然规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位,要求人用友善和顺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遵自然之道而行。由此看来,儒家和道家的自然观各不相同,但又不得不承认二者的观念都有道理。他们主张在无条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违背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又不忘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众所周知,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令人瞩目,然而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人们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考查的过程中,才发觉到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马克思告诫人们“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这一思想很明确地表现出,要想让人类不受到灾难性的毁灭,就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与此同时,恩格斯也向人类发出了警告:“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5]不可否认,对自然界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很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但这也要求人类与自然相统一,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意在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所以人类生活及生产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制约[6]。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等现象不断发生,治理环境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破坏环境的速度,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7]。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地沙漠化现象不断发生,空气污染十分严峻,由此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发突出。很多厂家为了扩展经济,不惜大量砍伐森林植物,用空出的地方来修建工厂、开阔道路,这直接导致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生态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与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这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如果不能维护好生态文明,人类将会面对很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众所周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只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才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仅和谐社会的构建会出现问题,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很多地区为了经济能够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地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比如,目前黑龙江省著名的冰雪旅游景区雪乡的生态环境就已出现恶化迹象,各地滑雪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逐年增加,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河段干涸、降雪量减少,百姓们纷纷抱怨,更有甚者故意破坏景区环境以此泄愤,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协调和谐社会的安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全民构建小康社会是我党不可推卸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将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优良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自然资源不断被消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势必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巨大的影响。由此得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此问题,我国已通过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等位置,并提出“中国梦”的理念,以此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纵观全世界,只有中国与美国敢于提出“国家梦”,而中国实现中国梦主要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方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牺牲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来取得经济的发展[8]。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效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发生,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产力,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必须要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然观,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摒弃陈旧的思想,才能让人们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国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等方式,向全民普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如电影教育片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讲座等方式,呼吁全民一同保护生态资源,有效遏制对自然资源进行随意开放掠夺的现象,利用科学发展观,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来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只有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设身处地为生态环境着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维护生态的和平,这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平衡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创造新兴的技术,才能不断改造自然,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在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发展新兴的技术,也要尝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过度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生活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如果有关产业和部门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低消耗、对成本进行低投入、对废弃物排泄物等进行低排放,并坚持高效率完成工作,必然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和谐社会早日建成。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理论、制度和行动的综合,它通过科学理论指导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引导和规范行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我们应不断探索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通过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关部门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对待破环生态环境的现象,依法追究其责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弥补之前各种法律中的不足,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实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金清.论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布局[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4
[2]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6]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1
[7]宋全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8]黄娟,汪宗田.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中国梦[J].鄱阳湖学刊,~70
[9]马光辉.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2
作者:周欢欢 张宏伟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和谐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责任编辑:沈应婷&&&&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
按栏目筛选
和谐社会论文热门范文
和谐社会论文相关文章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_新闻报道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84贴子: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收藏
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团结全党,动员群众,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宣传舆论工作取得了新经验,开创了新局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和谐进步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进步。实践证明,“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舆论的宣传、造势、引导、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深度把握。
一、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令人振奋的总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有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作最高利益,才能促使更多的人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舆论环境能通过讴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和英雄业绩,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当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全面实现国家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任务艰巨。在这样一个特殊关头,更需要舆论宣传来把握基调,化解矛盾,凝集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把握基调,为稳定团结鼓劲,做好正面宣传,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新闻宣传来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舆论;营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营造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而奋斗的舆论;营造有利于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营造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促进矛盾解决、难题化解、利益平衡的良好舆论环境。面对纷纭繁杂的世界和错综复杂的形势,只有正确的舆论宣传才能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把握好政治导向、思想导向、经济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和真、善、美导向;才能在维护稳定和服务中心工作大局上,保证做到不出现背离党的方针政策的“噪音”和“杂音”,不出现“走调”、“变调”的舆论宣传,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和矛盾的焦点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做到头脑更清,基调更准,判断更明,也才能真正凝聚力量建设和谐社会。
二、舆论环境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舆论,又可称为群众意见、群众言论或民意,是众人对某种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舆论具有两面性,有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宣传脉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会控制和约束人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碰到的事件和问题的言论和行为,就会指导人们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意图去自觉地奋斗,就会协调全社会力量为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没有舆论的正确导向就不会有和谐社会的共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的社会,而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需要一个培育它的环境,这个环境的缔造有赖于舆论引导。例如:天灾须报,更要报道人民群众在灾难面前不丧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积极与灾害作斗争、尽力减轻损失恢复生产的精神风貌。在舆论宣传工作中做到了团结稳定鼓劲,激扬正气、赞赏奋斗,就能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信仰与道德规范,以此来鼓足士气,统一思想,为建设和谐社会而积极作为。再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是好的,反腐倡廉的成就更是令世人瞩目的。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大量的事实不仅让人民群众看到了面临的严峻形势与考验,更要让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势有客观准确的评价与判断,让群众对反腐败充满信心,从而,推动反腐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理解,使人们自觉形成反腐倡廉的统一战线,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中去。
(二)舆论的监督支持能有效地防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走弯路
新闻舆论,一方面,大力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深入报道全国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典型经验;另一方面,批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和做法,并将其所带来的教训进行剖析、反思,防止干部群众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走弯路。以反腐工作为例:在反腐工作中通过报道腐败分子的案例,监督警示,让蠢蠢欲动的人意识到伸手必被捉,从而打消其侥幸心理,做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又如,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正是舆论监督使一些长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得以快速解决,这样才能少付出代价,少走弯路。再如,当前一些人的思想道德落后,利己主义盛行,个人在讲诚信、守公德方面的成本要比不讲诚信、不守公德的成本高得多,而法律规定尚未对这些行为作具体限制,这时就要通过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共同发挥作用,有理、有力、有捷地揭露那些不讲诚信、不守公德的丑恶现象。让不讲诚信、不守公德者付出声名狼藉、形象受损的惨重代价。只有这样,构建和谐社会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福利不只是穿多穿少,还要有迷人的微笑!
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正确把握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引导是主流、是目的,监督是手段,它必须服从服务于主流。如果本末倒置,追求部分人员的猎奇心理,追求短时间的轰动效应,置发展大局于不顾,势必会涣散民心、诋毁领导,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发展的停滞。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必须坚持党管舆论的原则
我们党历来强调,必须党管舆论。舆论导向正确是国家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国家之祸。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管舆论这一原则同样不能丢。只有坚持党管舆论,才能保持正确的舆论方向。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具体实践中,对社会影响大,对国计民生可能造成影响的问题类报道,必须站在党的高度上,顾全发展、进步的大局,坚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我们的舆论宣传必须能够使大众紧密团结在党委的周围,形成统一的意志、共同的目标、凝聚的合力,使人民群众能够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党制定的发展规划并自觉地化作积极的努力去奋斗去实现。
(二)舆论宣传必须实事求是,促进社会进步
在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宣传中,我们不能光看报道事件的表面,必须深入分析,摸清事实的真相,否则,就有可能引起误导,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舆论宣传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于宣传的对象,不仅要看其表象,更要观其实质;不要仅仅盯住事物的一个方面大做文章,而应分析其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影响,真正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现在有个别记者为追求轰动效应而采编“奇异”新闻,在工作中不深入采访,或偏信传言,或夸大事实,一些编辑则在主题提炼和题目上绞尽脑汁,制造“眼球效应”,严重偏离了社会主流,这是不可取的。
无论什么制度的社会,都必须政治家办宣传,不能放任毫无社会责任的宣传方式发展蔓延。做好舆论引导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处理好文艺作品中党的干部的形象问题。文艺作品对人的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多年以来,随着电视、电影、文学等形式的文艺作品中反映党的干部的题材的逐渐增多,其中一些作品对党的干部形象的塑造入木三分,非常成功,树立了我党干部的良好形象。但也有不少作品,对人物形象的不准确地把握,影响了领导干部良好形象,诋毁了共产党执政的伟大成就,形成误导。因此,要积极鼓励作家、艺术家准确认识社会,以更好的文艺作品塑造、宣传干部,影响干部队伍。二是在灾难性事件的舆论宣传中要把握正确导向。舆论宣传,承担着对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共同负责的特殊职责。灾难性事件发生以后,舆论宣传应该力争在最快的时间里,对灾难性事件实事求是的宣传,起到信息传播与以正视听的双重效果。
首先,贴近受众,使人民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最真实、最直接的目击式报道,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其次,保证贴近的准确度,到位采访,深入思考,做到准确表达,报道主流。切忌为赶时效而道听途说地进行宣传,更不能让那些或张冠李戴、或数据差错、或情节有误的内容见诸报端,误导人们。这样才能实事求是,推动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三)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和党纪的保障下成为人们自觉地行为
舆论监督是约束社会行为特别是约束显要社会组织、人物的有效办法,是社会自律的必然。要保证舆论监督得到有效的落实,必须从党纪和法律上予以保障。可以尝试制订诸如舆论监督制度实行办法等方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党纪政纪执行情况、侵害群众合法权益行为、社会性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实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呈现良好势头,但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有的党政领导把舆论监督看成是消极的暴露阴暗面,给党和政府抹黑,担心会造成社会政治不稳定;有些新闻单位认为开展舆论监督会违反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的舆论监督者偏离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不讲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以消极的态度去反映落后的、错误的社会舆论;有的舆论监督无中生有,报道失实或者恶意攻击,以达到公报私仇的目的。种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对舆论监督敬而远之,一方面盼望舆论监督,一方面不敢触及舆论监督。只有在法律和党纪的有效保障下,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中心,我们才能为舆论监督正本清源,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助动力。当然,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权利的重要途径,是公民言论自由权通过传媒的实现,宣传工作者必须体现这种权利,但决不能将舆论监督形成媒体裁决和不正确的舆论压力,应从系统大局出发把握好这个度。
(四)通过舆论宣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始终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各级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长久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把“发展就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硬道理”;把自己脱离实际的发展设想硬性确定为区域发展的“科学”规划,武断地让群众必须为之奋斗。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往往是打着科学发展观的旗号,实质却反对了科学发展观,造成发展的停滞或倒退。必须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决策力量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舆论宣传还应掌握平衡。首先,在宣传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呼声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党的意志和人民愿望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干部的政绩观不仅是要向上级负责,更要向人民群众负责。因此,在舆论宣传时,我们不仅仅要把党的意志、方针和政策及时宣传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同时,也要及时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传递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党和政府不断改进工作。其次,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要把握好“度”的调控。具体说来,在热点问题的选择上,把握好一个标准尺度,切不可偏颇、过激和过分。在选择的定位上,要选择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通过工作可以得到解决的热点问题,选择不易引起负面效应的热点问题。诸如腐败问题、社会稳定问题、民主权利问题、就业就医问题等。一方面,我们要利用舆论工具的力量促进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因势利导做好教育疏导和稳定工作,化解情绪和积怨,让广大群众看到“亮点”,看到希望。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把握新闻宣传的平衡,即使是正面宣传,也要注意舆论导向的针对性、客观事物的两重性、新闻事实的准确性、正负效应的并存性以及事发原因的多元性。
(五)舆论宣传必须成为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职责
全党都要继续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各级党政把舆论引导与监督作为职责来履行,在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讲宣传,讲造势,讲鼓动。宣传,就是向人民群众告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奋斗目标,向人民群众解释,说明为什么如此这般,让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党的主张,让人民群众自觉地实践党的主张。造势,就是通过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使人民群众明确目标,知道牺牲,形成冲锋陷阵的发展态势。鼓动,就是让人民群众相信党和政府的主张,看到利益、希望,产生跟着共产党定能实现明天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动力。目前,有的领导忽视个人修养,轻视宣传思想工作,动辄行政命令,随意人海战术,结果造成群众积怨,产生社会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决定因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没有全国人民共同的认知、共同的努力是不行的。为此,各级党政特别是主要领导,一定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注重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理顺民情,凝聚人心,以科学地工作方法事半功倍地实现目的。
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新闻媒体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闻媒体要确立和谐社会的理念、理想,把握和谐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特征。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
 当前,新闻媒体尤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通过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宣传、加强和改进先进典型宣传、加强和改进社会热点宣传,实现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政治、精神道德、利益关系层面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已不仅仅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来推行,更多地要通过新闻媒体来传播。与此同时,新闻媒体日益大众化,使之处于形成社会舆论的中心位置上。这就是说,一方面是主流意识形态借助于新闻媒体形成舆论,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极大地影响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因此,新闻媒体已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重要因素,对社会建设的作用力往往是举足轻重的。舆论和谐,社会和谐,反之则不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是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根据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闻媒体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和谐社会的理念、理想,把握和谐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特征。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同时坚持“三贴近”,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奠定以和谐为基调的团结鼓劲、稳定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宣传,着眼团结鼓劲,实现思想政治层面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新闻媒体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当前,尤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发展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对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意识、团结意识、发展意识、政策意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地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新闻媒体要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形势,应当把这个最基本的事实告诉群众。同时要把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眼前的困难与光明的前途,当前所采取的举措与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及时、如实、充分地展示给群众,以此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增强团结,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建设的新局面。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各级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各地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先后精心组织“东部新跨越”、“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系列报道活动,用十分鲜活具体的事例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报道各地各部门的新思路、新成效,充分展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了主流舆论对亿万人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近年来,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重大改革决策部署。党和政府制定的每一项方针政策,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生存发展机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对党的方针政策不仅要了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为什么”、“怎么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闻媒体尤要注意解读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以党的方针政策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最大限度地统一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们的意志和行动。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和谐共识、和谐行动的桥梁。年初,《人民日报》二版开辟《回眸与展望——看形势 谈政策》专栏,特邀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访谈,发表了一系列解读政策报道文章。如2月25日《迎来农村发展的大好春天——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3月1日《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发展——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这两篇访谈文章,一是讲“三农”问题,一是讲宏观调控问题,从改革发展成效显著讲到政策的正确性与连续性,用平实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用生动的事例揭示了真实的本质,报道既有理论高度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又有新闻性、可读性,既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政策精神,又回答了干部群众提出的疑惑问题。如就支持“三农”,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正确性及长期性问题,就宏观调控,对其必要性及方法问题,通过解疑释惑,进一步明确了政策依据和发展思路。
 实践证明,形势宣传要看主流,看发展。要展示新成就,高唱改革发展颂。要避免一味的数字罗列或简单的纵横对比,可精心选择一些确具新闻价值的典型事实来报道,使整个报道既大气又颇具内涵。要按照辩证法,历史、全面、发展地宣传形势,使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形势。政策宣传要贴近群众意愿,要把改革的要点、工作的重点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通过新闻报道从理性思维上帮助群众加深认识,指导实践。要变封闭式的宣传方式为开放式的宣传方式,变训导式的宣传方式为诱导式的宣传方式,变灌输式的宣传方式为启发式的宣传方式。善于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理论政策问题,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关心的事。
加强和改进先进典型宣传,着眼积极向上,实现精神道德层面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来提供重要条件。宣传和学习先进典型,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重要途径。典型宣传是新闻媒体的优势和强项。搞好典型宣传,有利于新闻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和谐舆论社会环境。新闻媒体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典型宣传、改进典型宣传、开展学习典型活动,展示社会的主流和本质,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唱响主旋律方面的领唱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让先进典型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以强大的精神道德力量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先进典型是社会进步的代表、精神道德的标杆、人们仿效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多元化的社会,越是要构建和谐社会,越是需要推举一批代表前进方向和社会主流的典型人物,以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渗透着民主与法制、思想与道德、精神与活力、安定与有序等内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尤其要推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展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能及时反映社会和谐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先进典型。不久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几大报纸,开辟《时代先锋》专栏,先后集中推出宋鱼水、张云泉的先进典型事迹报道。宋鱼水、张云泉先进典型事迹的强大感召力,已经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
 典型宣传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高。做到选得准,报得实,报得活,让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宣传必须真实可信。要以真人真事,真实的时间、地点,真实的思想感情作为宣传的材料。作出的评价和结论要实事求是。典型宣传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尽管典型人物具有优秀的品质或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杰出才能或卓越成就,但又绝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典型人物具有一般人所共有的七情六欲和自己鲜明的个性,甚至有自己的不足。因此,对典型千万不能拔高。如果那样,塑造出的典型即使再完美,也引不起人们的共鸣。典型宣传要具有时代感。典型的时代感,是时代精神在典型身上的体现。典型事迹必须反映时代精神风貌。时代不同,人们对典型的要求也不同。只有反映时代本质特征和精神风貌的典型,影响面、感染力才大。
 三、加强和改进社会热点宣传,着眼稳定协调,实现利益关系层面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发展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带来经济社会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凸显,这也是发展的必然代价。而社会是需要整合的,新闻媒体在引导社会热点,协调公众意愿,在沟通不同利益群体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强和改进社会热点宣传,促进社会的稳定有序,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对于社会热点宣传,新闻媒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并及时跟踪,将其作为报道的重要选题;要有辩证的观点,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和主流,不以偏概全,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既不回避问题,又不渲染困难;要立足于正面引导,不能只是简单地反映问题,而是要善于分析新情况,发现新亮点,总结好的经验和典型,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增强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当前,诸如“三农”、就业再就业、住房、未成年人成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治理等问题,党和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加以解决,需要新闻媒体认真关注和研究,积极稳妥地加以反映和引导。媒体要特别注意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关心群众利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事、实事和各项举措,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倍加顾全大局和维护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器官,健康完备的“器官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肌体的重要前提。从4月6日起,《北京晚报》陆续推出“直面难点热点 构建和谐社区”系列报道,报道北京市积极想办法解决社会发展中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共接待来访群众约400人次,受理事项约250余件,群众反映的90%以上的问题及矛盾在街道这个层面得到了解决或化解的类似劲松街道“民愿接待制度”,在北京市各个城区都先后出现。在这些群众困难的宣泄口、社会矛盾的集散地上,“民愿接待制度”建立了一种畅通的民意诉求机制和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不仅成为党和政府与老百姓的“连心桥”,而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工作站”、“安全阀”。
 社会热点、难点是人们对改革发展关注、特别是对利益关系关注的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报纸上不少成功的报道告诉我们,社会热点、难点引导,一方面要敢于直面民生民情,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共享改革成果。通过报道,认真疏导和解决在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关系调整而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构筑共同利益的心理基础,以实现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和人际和谐、群际和谐、阶层和谐。当然对这类问题的反映和传播,要适时、适宜、适度。引导热点不是为了给热点升温,而是为了降温;引导难点不是为了给难点增加难度,而是为了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闻媒体在搞好热点引导的同时,还要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公信力,这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大职责。要以建设性的态度去开展舆论监督,做到据实说话,依法监督,有力有度,内外有别,出于公心,促进工作。舆论监督就其内容而言,有揭露曝光,也有一些问题调查、工作研究、探索性报道;就其推进实际工作的作用而言,也是正面报道。舆论监督要着眼于和谐,化解矛盾,在既为党和政府分忧、又为群众解难上找到最佳结合点。
 《左传》有云:“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闻媒体应该奏响这篇大乐章,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图片来自:
图片来自: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