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盘模仿游戏 720p 网盘720是什么模仿游戏 720p 网盘?

当前位置:>>TV新闻>>正文
Xbox720=集成传感器+2T硬盘+20倍速度
来源:新浪游戏 作者:eNet游戏
  随着全新Xbox 360控制台即将推出消息的传出,各界开始不断报导关于下一代Xbox360硬件的传闻,从新名字将可能是&Xbox720&到微软将与电视机制造商签订协议,让Xbox Kinect传感器集成在屏幕里面,去除独立传感器设备,从而让无控制器游戏成为可能。近日,又有国外爆出了相关传闻,不过这次是关于设计师Joseph Dumary对下一代Xbox的设想。
Xbox Prestige
  Joseph Dumary是Yanko Design的设计师,他也对下一代Xbox控制台怀有无线设想,并且还作出了几张概念图。&100%数字Xbox Prestige以前360 Kinect为基础,形成了这款完全更少控制器游戏控制台,它甚至比Xbox Slim还小。&
Xbox Prestige
  100%数字是指,他的&Xbox Prestige&没有物理媒体驱动器,所有的内容接收都通过宽带完成。我们知道,到现在为止,关于游戏物理媒介将走向死亡的预言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微软和任天堂两家公司都提供了广泛的在线商店。而索尼特别把钱花在刀口上,把即将推出的PlayStation Vita掌机的焦点定在数字分配上,但媒体也将可以通过NVG卡和UMD获得。
Xbox Prestige
  当然,Dumary感兴趣的领域并不只是内容传输系统这一块。该概念还集成了传感器,去除了Xbox Kinect独立配件。另外,它还拥有一个2TB硬盘。微软开始向云服务转移,存储将主要用于下载游戏数据,而不是保存游戏程序。
Xbox Prestige
  如果远程服务让您感到新奇,它的配置就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该控制台拥有八核处理器,超速表现,比目前的Xbox机子快20倍。它支持 3D、4K2K、multiTV (DPConnect)、 直播TV和网络摄像头,以及GPS,允许用户在活跃的地图上查看任何其他用户的位置。&
Xbox Prestige
  最后,我们还是要提醒一下,在你打算奔出房间、并卖掉你当前的Xbox 360而为这款设备付钱之前,请记住,这只是一个概念,无论微软最终将推出什么,它极有可能与Xbox Prestige非常、非常不同。
Xbox Prestige
相关阅读你可能会喜欢的游戏
最新游戏美图
游闻周报 第六期
| 加入收藏
网站合作、内容监督、商务咨询、投诉建议:010-
合作建议:
Copyright ©
硅谷动力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88号【TMD】笑尿了!盘点搞笑傻缺视频合辑(第八期)[...
方式一:扫一扫
支持各类二维码扫描软件
方式二:发一发
免费发送App到手机
看不清验证码不正确
该短信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式三:下一下
下载App观看
还有更多攻略和游戏礼包等着你
嵌入代码:
这个支持手机播放哦
专区热点·
大家都在看
手机看视频
刘小美模特女主播
?羽妡?baby?
911韩国星际频道
驿站_彭氏情歌.
远征丶阿飞Leesin&&&& 尽享高清 娱乐全方位 媒体播放器横评
尽享高清 娱乐全方位 媒体播放器横评
1播放器发展之格式大乱战
多媒体影音播放已经是当前个人电脑的一大主要应用,依靠强劲的硬件支持,如今在电脑上欣赏高清晰度的视频早已是家常便饭。然而仅仅在10多年前,一台具有多媒体能力的电脑还是个稀罕物。直到95年以后,随着微软Windows 95操作系统的推出以及高倍速的光驱和奔腾CPU的普及,多媒体电脑这个概念才被大众所认知(那个时候一台能够依靠软解压流畅播放VCD的多媒体电脑售价都在5位数)。也是在那个时候,媒体播放开始受人关注。
提到早期的播放软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多半是超级解霸(它的前身是金山影霸),它凭借独创的防死读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读烂碟的问题,使之迅速在用户中普及。当然更早一些的还有XingMPEG Player,PowerVCD Player等国外的软件。在这个时期,由于网络(尤其是宽带网络)还没有普及,大家基本都是在看VCD视频,因此这些播放软件只需要支持VCD播放就足以。
经典的超级解霸5.5控制界面
到了2000年之后,宽带和DVD视频开始普及。很多新兴的视频编码格式开始流行,有Real公司的RM(RMVB)格式、有DivX、Xvid编码的MP4格式等。其中,因DivX和Xvid能以较小的画质损失来获得较高的压缩率而被广泛用于DVD视频的压缩处理(DVDrip)。此外,伴随网络发展还诞生了一类新兴的论坛,这类论坛通常名称里带有“字幕组”的字样。这些字幕组利用DivX、Xvid等工具把一些优秀的国外DVD视频压缩成几百MB的AVI视频,并添加中文字幕翻译,或者为了进一步减小体积再压缩成RM格式,然后分享给论坛里的网友。
但是当时很多人对这些新兴的视频格式并不了解,他们发现辛苦回来的视频要么画面一片黑,要么没有画面,更有甚者干脆无法打开。一时间这些论坛里到处都是询问播放问题的帖子,很快,这些论坛纷纷将相关的解码器和播放软件的介绍,使用,下载等内容作为一个置顶帖放在论坛的显眼处,并且诸多论坛的版主们也耐心解答网友的疑问。进过一番努力,大家都知道了众多视频格式的存在,懂得看VCD要装超级解霸,看MPEG4编码的AVI要装DivX或者XviD,看RM格式的要装Realplayer……从此各种播放器,以及各类解码器纷纷进驻我们的电脑。
著名的MPEG4编解码器:DivX
2播放器发展之全能整合时代
伴随着安装的播放器和解码器增多,相互之间发生冲突的概率也随之增高,尤其是对于那些初级用户,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好在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太多时间,诸多国内外的高手开始寻求解决方法。其中一些人尝试将众多的解码器打包整合到了一起,让网友一次性安装好各种解码器。在国外,比较知名的要数K-lite codec pack和ffdshow了。大约在2002年的时候,一个名叫Gabest的匈牙利人适时的发布一个优秀的播放器:Media Player Classic,这个外观酷似微软Windows Media Player的播放器一经发布就大受好评。这是一个基于DirectShow平台、自带部分分离器的并且对已经存在的解码器有着良好的兼容性,更重要的是,作者将它开源了。那些制作解码包的热心人,开始将它吸收过来,和原先的解码包整合到一起,于是集播放器和解码器于一体的全能播放器就这样诞生了。
03年的时候,在国内,一款名叫“My MPC·暴风影音”的从众多的集成包里脱颖而出,它就是如今大家熟知的暴风影音。除了它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DIY版,美化版等等。但是只有暴风影音的影响力在当时是最大的,几乎是那个时候的装机必备软件之一。
早期的暴风影音界面
Kmplayer等基于Linux平台上的Mplayer再编译移植而来的播放器则由于语言界面和其他一些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为国人所熟悉,尽管他们在更早的2001年就已经出现。
来自韩国的KMPlayer播放器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种解码器加播放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如今的全能播放器遍地都是:国内的有暴风影音、QQ影音、完美解码,终极解码以及超级兔子快乐影音等;国外的则有K-lite系列;就连Linux平台下的播放器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到windows平台,其中以Kmplayer、Mplayer为代表。除了这些,其他不是非常出名、或者是刚刚起步的全能播放器还有很多很多。
全能影音播放器的出现,让视频播放变得非常简单,用户只需安装软件,然后双击视频文件就可以慢慢的欣赏了。但是,当全能播放软件越来越多后,用户或许又会面临一个新的困扰:在这些大大小小、知名的不知名的播放软件里面,究竟该选谁?在啰嗦了这些话后,下面我们将对一些流行的全能播放软件做个横向比较,也许会对诸位用户的选择有所帮助,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3测试前的准备,小调查
播放器的选择
由于目前的全能播放器数量众多,因此本次横向评测只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软件。另外还有一个最后更新时间的条件:把进入2008年后还没有更新过的播放器排除在外。因此综合考虑下来,本次评测的播放器软件有如下几款:
选择版本(截至11.10)
暴风影音 2008
超级兔子快乐影音 高清版
K-Lite Mega Codec Pack
MPlayer Full Package
2.9.3.1433
1.0 Beta1 Build210
完美解码 2008
Build 1031
终极解码 2008
Build 0808
注1:因为本次横向测试的对象是全能型的影音解码包,所以,RealPlayer、Windows Media Player、Quicktime等本身支持格式有限的播放器不考虑在内。同理还有一些流媒体播放器也不包括。
注2:在选择版本的时候,不区分正式版、测试版,都以11月10日之前发布的最新版为准。国外播放器方面,以原版为准,有官方中文版则采用官方中文版,暂不采用第三方汉化版,故KMPlayer这次选择了英文的原版作为测试对象。
测试用电脑平台
因为是播放器软件的横向评测,我们没有使用高档的游戏级电脑,而是选用了一台普通的品牌机作为对象,相信可以代表多数人的实际情况。主要的配置情况如下:
Intel EGHz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SP2
显示芯片:
Intel G33/31 主板集成
19'LCD @ 分辨率
主要评测这样几项,安装文件大小、安装过程、主界面外观、视频播放时的资源占用以及一些常用功能。这些项目由每个播放器依次分别进行,最后进行汇总。
*注1,资源占用我们主要观察播放时的CPU占用率情况,因为CPU占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播放时的流畅度,这一点很容易感受到。比如,在我们一台比较老的赛扬 2.8GHz的电脑上尝试播放720p视频的时候,CPU基本处于100%,根本没法流畅播放,等于是在看幻灯片。至于内存占用方面,播放软件不像杀毒软件那样需要常驻系统后台运行,而且在如今1GB以上内存早已成为主流的情况下,这点差异不影响系统,所以我们决定不做比较。
*注2:测试的时候所有播放器均采用默认设置,如果本身自带多个播放软件也以默认那个作为测试对象。
*注3:限于显示器分辨率的关系,1080p没法做到1:1的全尺寸播放,因此各个播放器的1080p视频资源占用测试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测试用视频文件
这次用于测试的视频文件主要有两种,mov格式的1080p视频(121MB,1分50秒),mkv格式的720p视频(1.09GB,43分钟长度)及对应的字幕文件。1080p选择短片是因为完整的一部1080p视频文件体积过大,除了高清视频的发烧级用户,一般很少有人去下载完整的视频节目。720p虽然也不小,但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还是会有不少人感兴趣。至于网上最流行的rmvb视频,因为它本身的播放要求比较低,就不再作单独的播放测试,仅用于播放器附加功能的测试。
*关于视频格式,因为所选择的都是通吃型播放器,常见的视频格式都能很好的支持,所以这次的横评就跳过这一项。况且具体的格式数量多少对一般用户并没有多少意义,而且真要找一个非常冷门的视频格式也不容易。
此外,由于同时安装多个播放器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冲突,所以我们的评测采用每次只安装一款播放器,然后将系统还原到先前的状态再安装另一款软件的方法,尽量避免冲突发生。
最后在开始前,先让我们做个小调查:您现在使用的播放器是什么?
暴风影音KMPlayerQQ影音终极解码完美解码K-lite解码包MPlayer超级兔子快乐影音其他,可在右侧填写
好了,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毕,接下去就开始正式的横向评测!
4项目:安装包容量和安装过程(上)
1、安装包容量对比
由于这些影音解码包都整合了众多解码器以及播放器,所以安装包的容量不会太小,不过在我们这次选择的中,各个播放器之间的差距确实相当明显:从12.4MB到77.7MB。容量的大小会影响到时间的长短,以当前比较普遍的1Mbps的ADSL来说,77MB的文件下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这一点上,KMPlayer,QQ影音和K-lite都不到20MB,下载起来会快一些。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体积大也许他们集成的东西更多一些,比如更多的解码器甚至是不同的播放器(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就集成了3种不同的播放器,超级兔子快乐影音则集成了Windows Media Player 11);或者是更多的附加功能(快乐影音还支持显歌词等)。除了包含的组件外,制作安装包时的压缩比率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文件体积。
2、安装过程比较
可能有人会问了,安装过程有什么好比较的,不就是一路下一步到底么?其实不然,软件的安装过程是有不少花头的,有的软件需要在安装的时候预先设定一些参数,有些软件会在安装过程中附加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一些工具条什么的),因次在软件安装的时候稍稍留点心还是有价值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关注下参与评测的这几个播放软件在安装的过程里有些什么。
首先来看下
的安装,双击后经过一段短暂的自解压过程,出现安装向导,如果你采用默认路径,那么总共只要点击4次鼠标就可以完成安装,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快速。应该说这种傻瓜式的安装过程很适合初级用户,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定义安装设置,也许会让一些中高级用户不太乐意。
暴风影音2008安装界面
接着是 ,相比较来说,快乐影音的安装过程就多了一些选择,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需要安装的组件,这步之后就是常规的选择安装目录。当然菜鸟们也不用担心,因为默认设置下是安装全部组件的。安装完毕的时候,快乐影音会自动打开浏览器访问它的主页,除此以外,快乐影音安装包里还带了一个超级兔子升级天使,用途是帮你下载Windows系统的更新补丁。
超级兔子快乐影音安装界面
再接着是 ,虽然是英文界面,但基本过程还是很常见的,先选择安装路径,之后是组件选择。这里要提一下的是,klite在选则组件的时候,提供了几个预设好的安装方案(Profile),相比快乐影音的完全手动选择更人性化一些。此外,klite集成了Media Player Classic的2个不同版本,一个是原版MPC,一个是增强过的Home Cinema版本,反正后者仅多出1.4MB,还是建议选择home cinema版本。选完组件之后还有个额外的选择,主要是文件关联,这里按照默认选项即可。安装完毕后会自动打开浏览器访问主页,可惜该主页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访问。文件复制完后,最后向导会提示你是否进行一些解码器的设置,嫌麻烦的就不用理睬,直接按“Finish”结束就是,默认是不选中的。
k-lite解码包安装过程:选择组件
K-lite安装过程中的文件关联设置
5项目:安装过程(中)
出场了,启动安装程序后,首先要注意的是第一步的语言选择,原版的KMPlayer默认是韩文,如果你没学过,记得改选为英文。之后就和前几款没什么大区别了。在组件选择方面,和K-lite一样,KMPlayer也提供了几种预设方案,不过并没有细分组件,只列出了几个大的类别,一般只要用默认的推荐方案或者完全安装就可以了。文件复制完之后,会运行设置向导,第一步就可以选择语言,这里能找到简体中文的选项,选择后,界面就变成中文了,对于接下去的设置就会方便许多。这些设置也能另外更改,如果觉得麻烦可以取消并跳过这个过程。
注意一开始的语言选择
选择设置向导的语言
了,第一感觉,MPlayer的安装界面比较精致,比起大多数软件的安装界面窗口,MPlayer多了一个全屏的背景图。其次是需要点击确认的次数比较多。在常见的用户协议外,在正式安装前还有一项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许可证)需要你同意。这是个和自由软件有关的协议,和一般用户关系不大,当然同意这个协议是没有坏处的,它允许你自由使用该软件甚至是修改再发行。同意该项内容后,你就可以选择安装方式了,有“Minimal 最小”,“Complete 完全”和“Custom 自定义”三种方式,选择“自定义”后可以看到组件选择,不过它提供的可选项目很少,所以之前选择“Complete”安装就可以了。之后,安装向导还会检测你的CPU类型,这在其他几个播放器的安装过程中是没有的。跟着,还需要做些初始化的设置选择,安装才算正式进入文件复制阶段。
有所不同的MPlayer安装界面,点击看大图
MPlayer安装过程中的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比较特别的CPU检测过程
6项目:安装过程(下)
,虽然新近推出没多久,却已经累积了不少的用户,和腾讯其他产品相似,安装过程很简单,一路“下一步”到底就可以,虽然提供了组件选择,但是却只有一个“文件关联”可选,另一个是主程序(必选),显得有些多余,也许以后会增加更多的内容吧。
最后出场的是
,之所以放在一起,主要是它们俩的安装过程和KMPlayer差不多,开始也需要选择语言,不过这两者默认的都是简体中文(终极解码还多一个繁体中文可供选择)。完美解码安装进行到选择组件的时候,会自动检测并排除本机已安装过的解码器,在安装的最后会提示运行其相关设置界面,当然你可以选择不运行直接结束安装过程;
完美解码的组件选择,其检测功能比较人性化
终极解码则会检测是否已安装过其他的全能型解码包,并给出提示是否强制安装,并且在安装的结束阶段先会启动“解码中心”让你选择分离器、解码器、主播放器等,在这之后还要选择一次关联的媒体类型,考虑的非常周到,不过也略显繁琐。
在已有播放器的电脑上安装终极解码就会出现这种提示
和完美解码一样,终极解码的组件选择也很详细
从安装操作来说,暴风影音无疑是最简便的,适合初级用户使用。QQ影音基本和暴风一样,傻瓜式安装。快乐影音则提供了自定义选择组件的能力。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不仅提供了细致的组件选择,更事先检测了电脑中已存在的解码器,结束阶段还会有其他的设置选线,更适合喜欢DIY的中高端用户。而几款国外和完美、终极类似,在安装过程中会有多个选择过程,都需要用户在安装过程中留意。
最后来看下各款软件安装所需的空间(以完全安装为准)。
至此,安装过程的对比全部结束,接着将逐个对播放器进行外观、系统资源占用和常用功能方面的比较,先从国产播放器开始吧。
7暴风影音 - 第一印象
有人说第一眼的印象比较重要,那么我们就先瞧瞧暴风影音吧。
安装后,默认会自动启动程序,同时系统托盘里会自动驻留一个“暴风影音媒体管理”程序,通过双击它也可以直接启动播放器。看到暴风影音第一次启动的界面,我第一感觉是很有RealPlayer的风格:除了主程序,还一同启动了一个名为“暴风影视”的东西,上面排列了众多影视和娱乐的内容,见下图:左上部分为播放器主体,左下是播放列表,右侧就是暴风影视了。
暴风影音主界面,点击可看大图
平心而论,这种形式的启动界面有利有弊:好处是它提供了不少影视娱乐内容,我们可以省去另开浏览器专门去网上找;缺点则是占据了本该属于播放画面的空间,会影响到画面本身的大小,这一点在之后播放720p和1080p视频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右侧的资讯被挤到屏幕外,而下方的播放列表则让视频画面无法以原始大小播放,需要手动收起。还有一个令人不爽的地方就是,当视频播放暂停的时候,在进度条上方居然还会浮现出一个广告条(见下图)!这样再加上播放程序上方的4个广告类的标签,似乎有种被次要内容包围的感觉,而主程序反而不那么显眼了。
因此,就上述表现而言,个人对暴风影音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太好。
免费软件里夹带一点广告之类的额外内容个人并不反对,但是附加的东西太多了就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总算,这些东西大部分可以关掉,找到[菜单]--[高级选项],在[全局控制]这里,将“综合设置”这里的三个选项前的钩去掉,并且选中“文件播放”里的“取消播放时赞助商推荐内容”。
通过设置可以去掉一些不想要的东西
另外,在高级选项里,有一个播放优化的设置,里面有一项是优化在线播放,原来暴风影音现在还可以当作流媒体播放器来使用,那么节目源呢?我想各位大概已经猜到了,就是右侧的“暴风影视”,随便选择一个节目后,就开始进行缓冲,稍等片刻就开始播放了。
从右边选择一部视频,直接通过播放器观看
8暴风影音 - 资源占用
播放1080p视频:采用的样片是一段,完整的播放一次后,查看系统信息里的CPU历史记录,随后再播放一次作为参照(其他播放器也采用这个方法)。综合来看,平均占用率大约在31%左右,最高达到过46%以上,最低的时候16%不到(在视频结尾几秒静止的、仅有文字的画面大概只有10%,意义不大故不计算在内)。
播放第二遍,整体情况和第一次大致相当
播放720p视频:因为视频时间较长,历史记录无法一次显示完整情况,所以一边播放一边进行观察。片源为一集美剧的HDTV 720p完整版本,外挂中文字幕。从记录来看,基本上播放时的平均CPU占用率在30%。
小结:从2个高清视频的播放情况来看,暴风影音2008对CPU的占用率处在中等的水平,是比较不错的。在这样一套硬件配置的条件下,流畅播放高清视频没有任何问题,另外你如果想在看视频的时候再做些其他事情,像是BT等,也不会有问题。不过个人不建议这么做,欣赏影片的时候还是专心点比较好。如果你在此基础上添加一块具有硬解压能力的显卡,还可以把CPU占用率进一步降低。
*在观察CPU占用率的时候,发现暴风影音最多同时运行了4个进程(如下图),系统托盘一个,播放器主程序一个,显示在线视频的暴风影视一个,还有一个以系统服务形式存在的控制中心程序。虽然在设置里选择了不打开暴风影视,但是它的对应进程仍然启动了,尽管这些进程进占用了很少的内存,但个人感觉没必要,况且在网络上对该进程存在不少争议。还是希望暴风公司在驻留进程方面更加慎重一些。
9暴风影音 - 实用功能速览
现在我们让在暴风影音里转悠一下,看看有什么比较实用的东西。
断点续播:点开右上角的“菜单”,在“收藏”一项里似乎可以记录上次的播放进度,那么我们就先来尝试下。简单研究后,找到了方法:暂停播放后,选择收藏 -- 添加到收藏夹,在弹出的窗口里选中【记住位置】,再次打开“收藏”就能看到该节目。以后只要选中该项就能直接从记录点开始播放,省去不少功夫。
断点记录和续播
这是一个比较贴心的功能,当你欣赏视频的时候,遇到一些状况而不得不关机离开的时候,这个功能就派上了用场。
跳过指定长度的内容:对于喜欢看连续剧的人来说,每一集都有固定的片头和片尾,看一两遍还没什么,连续看上十几二十遍就有些受不了了,每放一集都手动跳过显然不是最佳方案。其实,在进度条下方有个齿轮状的小图标,点击打开设置,切换到视屏设置,在右侧的跳过片头和跳过片尾两个框里分别输入时间长度就可以在播放的时候自动跳过指定长度的内容了。
为了避免观看单部影片是也被掐头去尾,你需要选中“仅在多个文件连续播放生效”,这样只有把多集连续剧一次性加入到播放列表后才会自动跳跃。
设置跳过的时间长度
显示比例调整:也许诸位网上下资源的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画面变形,主要表现就是任何东西都比实际的细长许多,这主要是16:9的宽屏视频源在转换过程中错用了4:3比例导致,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播放画面上右键 -- 显示比例 -- 按16:9比例显示。如果你选中“铺满播放窗口”的话,就可以完全依靠调整播放器窗口大小来任意调节画面的宽高比例。
播放历史记录的清理:这里分为2个地方,一个是菜单里“打开最近播放”,当勾选“每次退出播放器时自动清除”后,关闭播放器的同时就清理了最近播放记录;第二个地方,播放列表的清理,在菜单 -- 高级选项 -- 全局控制 里,选中“退出播放器时自动清空列表”即可。
从这几项功能来说,暴风影音还是很适合播放连续剧类的节目,尤其是断点记录和片头片尾自动跳跃功能,都能发挥最大的用处。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暴风影音视频调节这一项功能像是一个摆设,虽然按照提示打开后重播视频,但是下方几个选项一直是灰色不可用状态,几个测试用的视频都一样,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还有,暴风缺少像2倍放大这样的选项,在播放小尺寸的视频节目时只能通过拉伸播放器边框来实现放大。
综合上述几项测试的表现来看,暴风影音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在某些地方考虑周全一些,依然会受到用户的欢迎。
10QQ影音 - 第一印象
第二个出场的是腾讯新近推出的全能型播放器:QQ影音。第一次启动QQ影音后,它会播放一小段自带的样片,主要是为了显示QQ影音的字样,播放完毕后在屏幕区域的中央会有一个大大的按钮,上面标着“打开文件”,你可以很方便的从这里打开硬盘上的视频资源。看过自带的宣传片后,再来看看整个播放器的外观,QQ影音显得非常简介,没有多余的东西。因此,QQ影音给我的第一影响是不错的。
接下来,习惯性的在主界面上扫视一番,发现右下角有个“更改外观”,原来QQ影音现在可以像Windows Media Player那样更换外观颜色,除了颜色还可以进一步更换底纹,那就让我们先随便换一个样子吧。
更换外观的右侧按钮可以打开播放列表,同时我们注意到,QQ影音的播放列表可以在“缩略图”和“列表”之间切换,这应该算是比较新颖的地方了。
小结:在快速浏览过主界面之后,个人感觉,QQ影音在主界面上做的很干净很简洁,同时支持更换外观颜色和底纹也让整个播放器看上去更时尚一些,至于播放列表,应该说是比较具有新意的。
11QQ影音 - 资源占用
播放1080p视频,QQ影音在播放HD1080p样片的时候,平均CPU占用32%左右,峰值达到过49%,最低19%,不错的CPU使用率。
同样视频播放第二次的情况
播放720p视频:从播放时的记录来看,平均占用率在32%左右,最低18%左右,最高接近40%。
小结:综合以上测试结果,QQ影音在资源占用的控制上做的不错。
*测试QQ影音的时候,遇到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第一次安装之后播放视频的时候CPU占用率很高,1080p达到50%以上的平均值,720p也超过了40%,一开始以为是QQ影音本身比较占资源,后来还原系统后重装一次后占用率倒是下降了,重复几次后都和第二次的结果相当,有些令人费解。附上第一次的测试截图。
第一次播放1080p视频的CPU使用率
第一次播放720p视频的CPU使用率
12QQ影音 - 实用功能
外观和资源占用之后就是一些实用功能的体验了。
断点续播:QQ影音也支持断点续播,打开主窗口左上方的“主菜单”-“设置”-“参数设置”(或者直接按“F5”),选中“记忆上次关闭播放器时文件的播放位置”启动该功能。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在影片播放中途直接关闭主程序即可。下次只需直接打开上次播放的文件就可以恢复到关闭时的进度。但是如果你先点击播放控制里的“停止”在关闭的话就只能从头开始播放了,这样就显得不够灵活。所以是否启用该功能需要自己考虑好。
外部滤镜:在参数设置 - 高清加速标签里,看到有“添加外部滤镜”的选项,这应该是为今后扩展更多分离器和解码器所准备的,这样能增强QQ影音的扩展性。
播放调节:QQ影音有比较丰富的调节选项。在播放视频时按“F4”即可打开控制面板,这里有不少设置内容。比较有用的是播放和图像这两项内容。
“播放”-影片定位一项里可以设定每次步进的长度,分别为逐帧、5秒和30秒三档,时间定位可以让你任意跳转到某个时间点,但这个时间点不能保存,而且每次播放视频都需要手动输入,令实用性大打折扣。速度调节里支持从0.1倍速到最高3倍速的播放速度调节。
“图像”-画面控制可以调整画面比例,比如4:3、16:9以及自定义比例,另外还等比例的缩放和平移视频。色彩调节可以调节画面的亮度、饱和度等。
历史记录清除:点开主界面左下角的“脚印”形状的按钮,选择“立即清除播放痕迹”即可。如果你附加选择了“退出时清除播放痕迹”,那么每次关闭播放器的时候都会自动清除记录。
综合来说,QQ影音是个不错轻量级播放,从文件体积到界面再到资源占用都做得比较出色,尽管支持的视频格式不算众多,但是用户经常接触的那些都很好的得到支持。个人认为,QQ影音按照目前的简洁化方向发展下去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13快乐影音 - 外观及CPU占用
现在我们换个大块头的超级兔子快乐影音高清版,启动后的快乐影音主界面颇有Vista的窗口风格,而播放控制区的布局很像Windows Media Player 11。不过浅蓝色的外框和黑色的主菜单栏在一起感觉不是很搭配,好在可以把皮肤换成WMP 11的那种黑色风格,看上去就酷多了。
上图为默认界面,下图为更换皮肤后的效果
除此之外,快乐影音就外观来说属于中规中矩,没什么突出的地方,那么我们就紧接着进入资源占用的测试部分。
播放1080p视频:根据记录结果,快乐影音平均占用率大概有37%,基本维持在中等的水平,虽然最低只有17%,但是最高也达到过57%以上。
第二遍播放后的记录
播放720p视频:总体上快乐影音的CPU使用率平均在33%上下,最低20%,最高39%,属于中等。
综合2段视频的播放表现来看,快乐影音对CPU占用率一般,整体处在中等略高那么一点的水平,完全有余地在播放的同时后台运行一些其他的任务。
14快乐影音 - 功能和设置(上)
快乐影音的设置和选项是比较丰富的,它大部分设置项目都集中的主菜单的“视图”里面,点开之后就能看到。在使用中发现,快乐影音的播放器主程序有很多地方应该是借鉴了Media Player Classic的功能设计,比如缩放、视频大小、全景和扫描这些和MPC的功能一样,以前用过MPC的朋友使用起来想必不会有什么困难。
首先进入“视图”-“选项”,这里面主要是和播放效果有关的选项,包括回放,滤镜等,其中有些比较细致的设置需要用户对滤镜等内容本身有一定的了解,诸如“内置滤镜”这样的选项,否则还是采用默认状态比较合适。
最后在“选项”的“其他”里发现了不少有用的功能:
跳过开始和忽略最后:和暴风一样,专门为连续剧播放所定制的功能,勾选“以连续剧模式打开时启用”后,输入片头和片尾的长度。
不过要让这个设置生效,要注意按一定的步骤来。你不能通过直接双击文件来播放,需要通过“文件”菜单的“打开”来添加多个文件后,播放的视频才会跳过片头和片尾。另外通过主界面上的“PL”字样打开播放列表,添加进来的多个文件也可以实现跳转。
15快乐影音 - 功能和设置(下)
快乐歌词秀:顾名思义,就是在播放歌曲文件的时候,将歌词显示出来。这是个不错的附加功能,可以代替其他MP3播放器,不过,似乎是歌词库的存量还不够,随便放了一首MP3就显示没找到歌词,试图手工匹配查找也没有结果。
接着再去“视图”-“设置中心”瞧瞧。这里大部分都是和解码器等内容相关的设置,默认设置下播放器已经可以很好的工作,因此不建议新手对其更改。
在以上选项之外的还有一些不错的功能。
断点记录和续播:暂停影片后,用“收藏”-“添加到收藏夹”来记录当前影片名和进度。有一点需要留意,最后的确认按钮是在右边,而不是和其他设置选项那样在左边,注意不要习惯性的点成左侧那个“取消”,我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就习惯性的点了左边的取消,差点误以为这个功能本身有问题。用收藏夹方式的缺点就是需要手工记录中断点,如果遇到播放器崩溃或者系统重启之类的问题就没有用了。不过以当前主流的XP系统来说,放生意外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
A-B区段重复:可以在某个视频或者音频文件里重复播放任一片断,使用也很简单,找到你打算重复播放的起始时间点,选择“播放”-“A-B区段重复”-“设置起点A”(快捷键是 F6 ),然后定位到需要结束的时间点,重复前一步并“设置终点B”(快捷键 F7),然后“开始A-B播放”(快捷键 F8)就可以了。默认会重复播放5次,你可以在“选项”-“回放”调整重复次数。
最后,在主界面控制区左边有个时钟样子的图标,这里可以选择是否清除播放历史记录,右侧有个阴阳状的图标则是调节视频色彩用的,这些单一的功能按键只需点开它们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操作选项,非常简单。
从诸多的设置菜单来看,快乐影音吸收很多MPC的精华,并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断点记录,跳过片头片尾、歌词秀等对初级用户非常实用功能;在灵活性上,快乐影音通过提供众多视频音频解码器的调整选项,让有经验的用户能够自由调整;兼顾了不同阶段的用户的需求。在适应性上,快乐影音是值得令人称道的。一些不足之处,安装包体积问题,如果把附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 11去掉就可以减少一些,也便于用户。
16完美解码 - 各播放器外观
安装完毕之后,会有一个界面提示“运行完美解码设置”,你也可以选择不运行,这里先选择不运行设置,然后启动播放器。默认下,完美解码启动的播放器是KMPlayer,是最新的2.9.3.1433 beta版。单从外观来看,集成的KMPlayer显得非常紧凑,主界面上没有任何菜单文字显示,仅有的一些控制按钮也很精致。在右键菜单-“皮肤|主题色彩”里可以更换播放器外观。
右上为更换后的界面,左下为默认界面
除了KMPlayer外,完美解码还附带了MPC和BS Player,还支持直接调用Windows Media Player作为主播放器。想更换主播放器的话,需要另外关闭播放器,另外启动“完美解码设置”,然后在“解码切换”-“主播放器”的下拉选单里更改,让我们换其他播放器的看一下吧。
更改完美解码的主播放器程序
另一个比较出名的播放器:Media Player Classic,完美解码里采用的是Homecinema版,主界面一如既往的简单明了。
BS Player,这个播放器在国内的知名比较低,它是一个画面和控制面板分离的播放器,和早先的超级解码一个形式,在无视频播放时仅出现下方的控制面板。
小结:不管是MPC还是KMP,主界面都采用比较简洁紧凑的风格,KMP的外观还有不俗的视觉效果,MPC看上去就有些过时的感觉了。而另一个BS Player的界面在如今反而显得有些特别。
17完美解码 - 资源占用
播放1080p视频:采用KMPlayer作为主播放器的情况下,平均使用率在33%左右,最大值52%,最小值19%,中等水平。
播放第二遍的CPU使用记录
播放720p视频:平均使用率大约为32%,最高和最低分别出现过35%和23%,依然是中等水平。
小结:以KMPlayer为主播放器的完美解码在CPU使用率上和其它播放器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流畅播放高清视频不成问题。尝试将主播放器换成MPC后,播放两段视频时的使用率也大致相当,而BS Player播放1080p的时候稍高一些。不过BS Player在播放1080p视频的时候,是以全尺寸形式的,因此一部分视频的内容超出了显示器的屏幕范围,而且控制面板也因为分离式的关系被视频部分遮住,只能通过视频上的右键菜单来控制,很不方便。从这点来看,BS Player似乎不适合播放高分辨率的视频。
用Media Player Classic播放视频时的CPU使用率
用BS Player播放时的CPU使用
18完美解码 - 设置丰富的KMPlayer
别看默认的KMPlayer界面非常紧凑,其实它所包含的设置菜单内容很丰富,能够让你按照自己的习惯定制一个播放器。在主界面上点击一个小齿轮状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控制面板,在这里有很多可调整的东西,包括视频、音频等,视频下面还有色彩、效果等子项目。虽然有些菜单由于大小的关系都是英文内容和提示,不过这点英文应该难不倒诸位。
再来看右键菜单,这里还有大量的功能选项,每一项后面的三角箭头又可以列出大量的二级甚至是三级菜单。比如“播放控制”-“跳略设置”里就可以设置跳过片头和片尾,设好时间就可以,使用上也没什么限制,单文件和多个文件连续播放都可以使用。而且通过快捷键就可以很方便的开启/关闭,只需停止再播放就能生效。同样在“播放控制”里,你还能看到区段循环、播放速度调节、记住播放位置等功能。
现在我们进入KMPlayer的“参数选项”。由于项目众多,加上有些东西的专业度也较高,完全吃透需要不少功夫,就不做详细介绍了,仅以本人在试用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东西略加说明。
首先是“记忆播放位置”,这项功能在右键菜单的“播放控制”里也能找到。而且使用上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勾选这一项,以后不论你是半途直接关闭播放器,还是先停止再关闭,下次只要打开这部影片就直接从中断的地方开始播放,非常方便。
在“基本设置”-“画面设置”一项里,有一个“保持画面宽高比”的下拉选单,默认是【不保持宽高比】,在播放实际分辨率大于显示器的视频时会导致画面变形,播放1080p的时候就遇到了画面高度被拉伸的情况,所以这里建议改为“保持原始[SAR]宽高比”。
除去附带三款播放器外,在完美解码的安装目录下还有不少和编解码器有关的的工具。
小结:对于一个初级用户来说,完美解码采用的KMPlayer众多的设置和选项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但同时那些个对配置和参数比较熟悉的用户会觉得很合适,完全可以自定义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播放器,这应该是KMP最大的亮点。如果用户不喜欢用KMPlayer,完全可以改用经典的Media Player Classic甚至是系统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又或者是比较新鲜的BS Player,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相对的,由于这些播放器的集成,使得完美解码的安装包个头也不小。
19终极解码 - 第一印象
和完美解码相类似,终极解码也附带了2个播放器,KMPlayer和Media Player Classic(MPlayerc)以及支持Windows Media Player(WMPlayer)。所不同的是,安装进行到倒数第二步的时候会自动打开“解码中心”,需要你预先进行一些设定,最后还要选择文件关联,这样才算完成全部安装过程。解码中心主要是对各类分离器和解码器的选择,以及“我的播放器”的选择。文件关联选择就简单了,用它推荐的关联方式就可以。
启动我的播放器,默认的和完美解码一样,都是KMPlayer,经过一番粗略的使用,发现所不同的只是版本和一些文字的翻译,终极解码采用的是稍早一些的2.9.3.1428正式版精简版,另外附带的一款皮肤也不同。
终极解码的默认播放器,KMPlayer正式版
因为和完美解码都用了KMPlayer,因此我们后面的测试对象会将终极解码的主播放器换成Media Player Classic,当然KMP也会顺便测试一下,以便和完美解码相比较。重新打开“解码中心”,将我的播放器选择为“MPlayerc”,确定后生效。这里采用的依然是Homecinema版的,至于主界面么,还是保持着一贯的样子,只是中间的徽标换了下。
更换我的播放器
小结:因为采用的主播放器KMP、MPC和完美解码里的一样,因此给人的感觉也是同样的,就不再多说。
20终极解码 - 资源占用和功能
先来测试MPC:
播放1080p视频:平均使用率35%左右,最大和最小分别为56%和12%,上下浮动比较大。
第二遍播放1080p视频
播放720p视频:平均使用率在32%左右,上下波动在22%~41%之间。
MPC播放720p视频时的CPU使用率
作为参考,再用终极解码的KMPlayer做了一次测试。1080p视频平均在33%左右,720p在31%左右,和完美解码的几乎一致。
前面在测试快乐影音的时候提到过,快乐影音的播放器吸取了很多MPC的精华,可以说MPC有的快乐影音都有了,而快乐影音额外增加的一些功能MPC反而不具备了(如A-B区段重复,跳过片头和片尾)。同样,KMP的一些特色也在完美解码中提到了,所以终极解码的播放器功能就不再做单独的测试。各位可以参考之前的内容。
小结:由于终极解码和完美解码在很多地方都比较接近(终极解码少个BSPlayer),可以认为对完美解码的评价也适用于终极解码,至于这两者该选择哪一款,本人也觉得很为难,它们在整体上都很出色。事实上,这两款的作者原本是打算合作搞一款产品的,由于两个人一些个人喜好的不同才逐渐分为2个系列。如果硬要做出选择,我提个建议:不如就选名字合你胃口的那个吧。
21国外播放器 - MPlayer
五个国产已经全部亮过相了,下面该是国外软件登场的时候了。其实,在先前的几款国产软件里的,KMPlayer和MPC都以集成汉化的形式出现过,所以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另一款播放软件:MPlayer吧。这款软件应该说是来头不小,它一直是Linux平台下的多媒体播放软件首选,后来有人将其重新编译并移植到windows平台下。这次参与测试的就是其中一款比较有代表性的,那么它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软件安装完毕之后发现,它自带了两个播放器,严格来说是两个基于MPlayer的不同的用户界面,一个是精简的轻型播放器MPUI,一个则是拥有较多功能的SMPlayer。分别启动它们,是英文界面!没关系,这两个播放器都内建了多国语言,只需切换一下就可以了。MPUI的切换:“Tools”-“Language”-“[zh_CN] Chinese (Simplified)”;SMPlayer的步骤稍多些:“Options”-“Preferences”-“Interface”-“Language”-“Simplified-Chinese (zh_CN)”。
MPUI和SMPlayer,都内置了中文语言
切换成中文以后看起来就方便多了,其实很多的开源软件都会有志愿者提供各个国家的语言文件,以便这些软件的传播。
MPUI没什么好说的,算是一个非常精简的播放器程序,仅有播放列表,视频尺寸切换,前进快退等基本功能。虽然简单,但也能满足常规播放需求。SMPlayer在功能上则要强得多,这从菜单的布局上就能看出来,而且在文件关联上,也是默认关联到SMPlayer上的。
进入下一项,CPU使用测试。
播放1080p视频:一直以来,网上都流传着MPlayer资源占用低的优点,但是在本次1080p的测试过程中却没有证明这一点,平均播放时的CPU使用达到了40%,峰值则有50%,且有多次达到这个数值,相比其他的播放器明显增高。
播放720p视频:和其他播放器相比依然没有什么优势,平均使用率33%,最低25%,最高40%不到一点。
换用MPUI来播放,结果也和SMPlayer相当,重启一次系统后,测试结果依旧显示出MPlayer的CPU使用高于其他的几款播放器。对于这个结果,相信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正好这个时候MPlayer for windows更新到了11-13版,于是我们将其回来,卸载掉11-05版,重新安装11-13版。遗憾的是,在CPU使用方面,并没有改善。苦于没有另一台相同硬件配置的电脑,无法做对比,因此不确定究竟是MPlayer在Windows平台的表现不佳还是其他播放器优化做的比较好,抑或是个别电脑的差异。但至少在本次测试的平台上上,MPlayer传说中的低资源占用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在播放720p视频的时候,还发现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SMPlayer无法自动加载字幕(.srt格式),手动加载之后更令人诧异,除了字幕中的英文字母,其他中文字符居然是乱码!Google搜索一番后,发现不论是Linux平台还是在Windows平台,这似乎都是个普遍的现象。虽然很多人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可是参照其他人的经验进行调整后,依然无法正常显示中文字幕,仅仅是从乱码变成了下划线!用MPUI的话,字幕可以自动加载,但也是乱码。
总算,除掉字幕这个问题外,在功能方面MPlayer的表现尚可。在短暂的使用过程中,发现MPlayer能够记录下播放器意外关闭时的中断点,支持以%1为最小单位的播放速度调节,支持自定义快捷键等还算比较实用的功能。但是在目前Windows平台下播放器众多的环境里,个人认为MPlayer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22国外播放器 - K-lite
要说K-lite解码包,网龄大些的朋友也许听过这个名字,它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综合解码包了。要说它最早的版本是什么出现的,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到了,只是通过一些老网民的字里行间得知它算是第一个全能性解码包。K-lite发展至今,根据集成度的不同衍生出多个版本,从不带播放机器的基本解码包K-lite Codec Pack Basic,到整合绝大多数解码器和播放器的K-lite Mega Codec Pack,可谓是考虑周详。
同它历史一样悠久的还有播放器的主界面,K-lite所采用的MPC发展至今除了中间的徽标,其他就没什么大变化了,还是基于Windows Media Player 6.x版的样子,对于比较注重外观的用户来说,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这个简单的外观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是直接测试其播放性能吧。之前的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都用MPC作过测试,所以这里就只做一次播放测试。
播放1080p视频:应该说MPC的表现不错,平均CPU使用率在30%左右,最大值48%,最低值15%。
播放720p视频:平均使用率29%左右,最大35%,最小20%上下。
从结果来看,K-lite集成的英文版的MPC表现稍稍好于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里的中文版MPC,而且这个表现在已测试的的播放里也以微弱的优势领先(尽管这点差距主观上根本感受不到)。
功能方面,对于基本播放来说,不需要做什么其他操作,双击视频文件就可以,最多需要的就是调节下画面大小或者比例,这些还是很容易在“View”菜单里找到,就不再赘述了。如果需要对各个解码器进行设置,需要在开始菜单里找到“Configuration”,在这里选择你想要设置的解码器和分离器。在“Tools”里面则是一些相关的小工具。
做为一个老牌的全能解码包,K-lite在资源占用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出色的,虽然功能上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是日常播放是绝对可以满足的。
23国外播放器 - KMPlayer
最后终于轮到原版的KMPlayer了,虽说是原版,不过KMPlayer本身已经内置了多国语言,因此完全可以当作中文来使用。如果你是通过设置向导默认选项一路下来的,启动KMP的时候,你会发现播放器的中间有些不一样的东西,仔细观察的话,上方两侧还有几个可点击的操作按键。这是一个类似相册的东西,它可以把某个文件夹里的视频文件生成一张缩略图,然后排列显示在启动窗口里。比较可惜的是,这个功能不支持RMVB格式。
除了这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外,其他和完美解码、终极解码所集成的没什么区别了,在一些菜单文字的翻译上,终极解码的KMP和原版更相似。接下去观察原版KMP的资源占用吧。
播放1080p视频:平均使用率35%左右,最高51%,最低20%。
播放720p视频:平均使用率32%,最高40%,最低23%左右。
原版的KMP和终极解码集成的KMP表现相当,略逊于完美解码的KMP,看来,原版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至于功能方面,发现原版KMP和其他播放器里集成版本的没什么区别,也就不再试用了。
24各播放器测试结果汇总
终于七评八测的把这几个播放器全都过了一遍,为了方便大家查看,这里把结果汇总成2张列表,其中CPU使用单独作为一个表格。
表一:CPU使用率比较
平均CPU占用
最大CPU占用
最小CPU占用
平均占用情况
详细测试内容
以下图形模式,点击小图可以放大。
点击小图可以放大
表二:其他方面的比较
更换外观和皮肤
断点记录和续播
跳过片头和片尾
画面比例调整
清除播放历史
播放速度调节
区段重复播放
色彩亮度调节
25总结点评和选择建议
经过这一系列的测试,相信大家对这几款播放器都应该有基本的了解了,最后来说说播放器的选择。由于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需求,同理每款播放器也会有自己的定位,因此从需求定位出发,提出以下建议供各位参考。
对于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的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我们推荐安装原版的KMPlayer。之所以选KMPlayer,是因为从全部的测试结果来看,KMPlayer综合能力是最好的,上手也没什么难度,而它拥有的进阶功能之多又是其他几个所不能及的。综上,我们授予KMPlayer:编辑推荐奖。
如果你对影片画面没什么要求,只是希望每天都能有东西看又不想经常(或者没时间下载)的,那么我认为,拥有在线视频资源的暴风影音2008会比较适合你,它能提供丰富的视频节目;因此,我们也给予暴风影音:最丰富资源奖的称号。
如果你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播放器,能播放大多数常见视频,又不希望使用太复杂,那么目前的QQ影音可以胜任,而且15MB的容量也便于下载;做为一个后起之秀,QQ影音现在的表现已经令人比较满意了,因此它的将来会更令人期待。因此,可以给予QQ影音:值得期待奖的称号。
对于视频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喜欢看高清视频,同时手头还有不少连续剧的,快乐影音可以考虑,再加上它附送的歌词秀和Windows Media Player 11、超级兔子升级助手,还是很超值的,所以就给快乐影音:超值奖吧。
专攻高清视频的朋友,我觉得应该选择完美解码或者是终极解码,整合了更多的解码器和分离器的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显然在这方面更加专业些,其他视频更不在话下,何况集成了KMPlayer后,功能上也毫不示弱,自然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并列荣获:全能专业奖。
K-lite能够适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它的英文界面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阻碍(或许某天你在使用非中文Windows系统的时候就会想到它了),不过机器配置不佳的朋友可以尝试采用它,也许就刚好让你流畅播放视频了。看在它资源占有的微弱优势上,就勉强给它个最佳性能奖吧。
至于MPlayer,喜欢尝鲜的朋友可以选择尝试下,如果能接受它那些小问题的话。作为一款移植自Linux平台的播放器,在Windows平台上的表现并不突出,也许只有喜欢玩新的用户才会考虑吧。称号的话,实在不知道应该给它什么好了,干脆就留空吧。
不知道看完以上这些内容,是否能够帮助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全能播放器,如果你心里已经有了理想的目标,那么你可以到下面的地址给你心中的选择投上一票。这里不仅仅有播放器,还有其他各类软件也在等候你的选择。
2008年PChome下载中心软件年终评选:
最新多媒体乐园文章
搜索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rumqi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