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护国寺小吃有多少佛像

查看: 1037|回复: 4
兴化市风景名胜楹联选(二十七)·兴化戴南敕封护国寺
论坛声明: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欢迎您注册望海楼论坛,注册后您将享有更多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延令子 于
08:22 编辑
& && && && && & & && && & 兴化市风景名胜楹联选(二十七)·兴化戴南敕封护国寺
& && && && && & & && && && && && && && && && && && && &一、山门殿
& && && && && && && && && &日耀祥光弥梵刹
& && && && && && && && && &烟浮瑞气霭佛门& && &(撰者佚名& & 蒋廷海书)
& && && && && && && && && && && && && && && && && && & 二、弥勒殿
& && && && && && && && && &我笑有因真可笑
& && && && && && && && && &你忙无甚为谁忙& && &(撰者佚名& &蒋廷海书)
& && && && && && && && && &终日解其颐& &笑世事纷纭& &曾无了局
& && && && && && && && && &经年坦乃腹& &看胸怀洒落& &却是上乘& &(撰者佚名& & 谢佳银书)
& && && && && && && && && && && && && && && && && && & 三、大雄宝殿
& && && && && && && && && &只手将山河大地& &捏扁搓圆撕碎了&&挥洒空中&&渺无色相
& && && && && && && && && &一棒把混世魔王& &打死救活唤醒来&&举头天外&&竟作道场
& && && && && && && && && && && && && && && &&&(此为护国寺保存至今的一副旧联,弥足珍贵。
& && && && && && && && && && && && && && && && &&&可惜撰者、书者均佚名)
& && && && && && && && && && && && && && && && && && &四、毗卢殿
& && && && && && && && && &华藏庄严仰瞻诸佛相好
& && && && && && && && && &恒沙妙谛彻悟自性真常& &&&(撰者佚名& &&&徐建东书)
& && && && && && && && && && && && && && && && && &&&五、伽蓝殿
& && && && && && && && &&&一尘不染清净地
& && && && && && && && &&&万善同归般若门& && && && &(撰者佚名& && &顾毓才书)
& && && && && && && && && && && && && && && && && &&&六、五观堂
& && && && && && && && &&&五观若存金易化
& && && && && && && && &&&三心未了水难消& && && &&&(撰者佚名& && &徐寿祥书)
& && && && && && && && && && && && && && && && && &&&七、地藏殿
& && && && && && && && &&&法力无边金锡震开阿鼻地
& && && && && && && && &&&孝心有感宝珠照彻尼咜天& &&&(撰者佚名& &&&蒋廷海书)
& && && && && && && && && && && && && && && && && & 八、碑亭
& && && && && && && && & 日上三竿尘面净
& && && && && && && && & 泉流一道水清心& && &(撰者佚名& & 顾毓才书)
& && && && && && && && &
<p id="rate_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钱 + 10
" class="mtn mbn">
日上三竿尘面净
泉流一道水清心
<p id="rate_4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钱 + 10
" class="mtn mbn">
万绿脱去心无事
律也有问题
<p id="rate_4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望 + 1
" class="mtn mbn">
任雨读 发表于
日上三竿尘面净
泉流一道水清心
谢谢雨读好友。说得对。因为是寺中旧联,姑且先收集。
任雨读 发表于
万绿脱去心无事
律也有问题
好朋友的意见,采纳。拟在成书前删去此联。谢谢雨读。敕封护国寺,戴南老街上的千年禅院
古寺小巷深几许
唐王“跪石”依旧在
带领一班御林军来到黄海之滨,不料撞上想夺唐朝江山的冤家对头盖苏文。武艺高强的盖苏文杀散了保驾兵将,又用雕翎箭射中李世民的坐骑。李世民落荒而走,盖苏文紧追不舍。
慌不择路的李世民辗转多日逃到一个荒村——七星庄(后称“戴家泽”),见路边有座小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头钻了进去。丧魂的李世民跪对神像祷告:“孤王今日落难,求菩萨显灵,若救得我李世民,他日一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也该唐太宗有救,刹那间果然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唐太宗喘息未定,盖苏文已追到小庙前。眼看四野无人,就要进庙搜擒。只见庙门虚掩,门窗俱是缠得密密层层的蜘蛛网,庙堂里布满了吊吊灰,根本不像有人进来过的样子。
盖苏文断定李世民不会在此藏身,于是骑上快马追向别处去了。等泉盖苏文走远,老天又恢复原来的样子,间阳光灿烂。唐太宗从佛座后钻出来,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临行前,身披盔甲的唐太宗单膝下跪,虔诚地在菩萨前的拜石上深深一拜,恰在这时保驾大将薛仁贵也寻到庙前,拥着圣驾走了。
  唐太宗回到京城以后,很快派一位得力的钦差大臣来到戴家泽,制办砖瓦木石,招募能工巧匠,在小庙原址上新修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庙宇,李世民还亲笔题写山门匾额:“护国寺”,以旌表“护佑大唐国”之功。
  唐太宗李世民跪过的那块青石,至今还平放在护国寺天王殿前,上面的膝盖痕迹依然在目。
感念忠心封“护国”
传说不是历史的真实,但却是当时历史真实的一种折射。
唐太宗与盖苏文交战,正史上的的确确记载了此事。翻开172
不过交战地点不是在黄海之滨七星庄,而是在北方数千里外唐王朝与高句丽边境。贞观十九年(645),高丽国发生政变,盖苏文杀死荣留王,自己当了一国之主,并派兵攻打唐王朝臣属国新罗。
新罗向唐求救,唐太宗李世民自恃国力强盛,认为正是出兵消灭高句丽的好时机,立即颁布了一道圣旨,宣告:泉盖苏文是弑君者和专横暴虐者,他侵略忠诚的中国藩属新罗,必须受到惩罚。于是唐太宗决定御驾亲征,征服高丽。做好一切准备后,唐太宗领兵三十万,浩浩荡荡,水陆并进,向高句丽进发。
唐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下辽东十几座城池。没料到盖世文却是一位作战的高手,他将唐军引诱至安市城(今辽宁鞍山市附近),利用有利地形死守,唐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此时,严冬将至,粮草已尽,唐太宗不得不下命令撤军。
盖苏文乘胜追击,唐军又损兵折将,加上暴风雪突至,唐军大败。征东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许多人都关心李世民的安危。
在得知李世民平安归国后,李世民曾经到过的地方,甚至没有到过的地方,都纷纷因此事而更改地名、寺名。尽管当时更名之后老百姓很不习惯,但更多的是感到荣幸,于是很快就把好消息传播开去。戴南护国寺与唐太宗这一段传说,当是在这一时期产生。
2山门殿、弥勒殿及大雄宝殿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的佛教寺庙建筑布局上的独特现象。
兴废更迭见沧桑
在北宋天圣()年间,范仲淹奉命修筑的拦海大坝——“范公堤”筑成。卤水截流,里下河一带岁时丰稔,“护国寺”得以扩建。
  时间流逝到清代,由于康熙皇帝对护国寺的一次敕封,使得该寺再度荣耀一时。
相传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康熙皇帝南巡至苏州、宜兴一带,跟随其南巡的内阁大学士王士祯十分熟悉扬泰地区民情民俗,他向康熙禀报了戴家泽村“护国寺”与唐太宗这段佳话。康熙听后,遂题“敕封”二字,冠于“护国寺”题名前。为此,庙中僧人特意用白矾石刻下“敕封护国寺”这5个字。如今,这块康熙时期留下的白矾石门额已有300多年历史。
所以,人们现在看到的“敕封护国寺”前两个字笔迹明显不同于后三个字,谜底到这才被解开。唐清两朝皇帝相隔千年,一前一后携手敕封同一座寺庙,实属罕见。
时代变迁,让护国寺也随之兴废。乱世中,护国寺曾一度衰落。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戴南西侧马家庄的刘日晤等,曾捐银对护国寺大雄宝殿进行了一次修缮。
民国时期,护国寺出了一位有德的僧人,法号上法下莲老和尚,他也是护国寺被毁前最后一任住持。民国十二年(1923),由于修建寺庙,缺少经费,在隆冬季节,老和尚就光着脚去乡绅家化缘。乡绅和百姓见到后都非常感动,纷纷捐资对庙宇进行了重修。所以说在老百姓心中,他是一位持戒修行,严于律己的出家人。
建国初期,护国寺遭受重创,佛像皆被毁坏。庙内大雄宝殿、弥勒殿成为乡公所办公场所。也正因此原因,在上世纪文革期间,山门殿被毁后,大雄宝殿与弥勒殿却因属乡政府办公场所幸免于难,这也算因祸得福吧。
1998年,戴南镇人民政府新建办公大楼,让出古刹。经批准,1999年1,“敕封护国寺”重修工程启动。2011年11月10日,护国寺举行毗卢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至此,敕封护国寺又重现昔日风采,山门殿前的香火也比任何时代更盛。
现在,修葺一新的护国寺原天王殿改名为弥勒殿,里面供奉着大肚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弥勒佛背后是手执宝杵的韦驮像,只是韦驮像上已没有“上刹建自大唐”的字样。100多年前遭遇火灾的藏经楼,亦已恢复,重现往日雄姿。香火缭绕中,这座历经兴废的千年古寺,于现代建筑之中倍显沧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兴化戴南护国寺 -
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南部45公里的千年古镇———戴南,镇区中心有一条东西向长约400米的老街“护国街”。它得名于街上一座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刹———“敕封护国寺”。这是目前兴化境内保存最为完好、最为古老的一座乡镇佛教庙宇,是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兴化戴南护国寺 -
相传唐朝开国之初的一天,太宗李世民带领一班御林军来到黄海之滨,不料撞上想夺唐朝江山的冤家对头盖苏文。武艺高强的盖苏文杀散了保驾兵将,又用雕翎箭射中唐王的坐骑。李世民落荒而走,盖苏文紧追不舍。慌不择路的李世民辗转多日逃到一个临海荒村———七星庄(后称“戴家泽”),见路边有座小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头钻了进去。丧魂落魄的李世民跪对神像祷告:“孤王今日落难,求菩萨显灵,若救得我李世民,他日一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也该唐王有救,刹那间果然天昏地暗,日色无光。   唐王喘息未定,盖苏文已追到小庙前。眼看四野无人,就要进庙搜擒。只见庙门虚掩,门窗俱是缠得密密层层的蜘蛛网,庙堂里布满了吊吊灰,地上的尘土足有几寸厚,根本不像有人进来过的样子。盖苏文断定唐王不会在此藏身,于是骑上快马追向别处去了。   等泉盖苏文走远了,老天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顷刻间阳光灿烂。唐王从佛座后钻出来,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临行前虔诚地在菩萨前的拜石上深深一拜,恰在这时保驾大将薛仁贵也寻到庙前,拥着圣驾走了。   唐王回到京城以后,很快派一位得力的钦差大臣来到戴家泽,制办砖瓦木石,招募能工巧匠,在小庙原址上新修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庙宇,李世民还亲笔题写山门匾额:“护国寺”。   唐王李世民跪过的那块青石,至今还平放在护国寺天王殿前,上面的膝盖痕迹依然在目。   
兴化戴南护国寺 -
  敕封护国寺始建于唐,扩建于宋,重修于明清。清《(嘉庆)东台县志》记载:该寺建于宋,是一座千年古刹。现存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仍保持明清建筑风格。寺庙前后三进,山门殿单檐歇山屋面,四角起翘,有斗拱,门额上刻“敕封护国寺”。相传,唐贞观十九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征东,在率亲兵巡视辽水(今辽河)入海口时,突遭高丽大将盖苏文袭击,太宗坐骑受惊迷途,后辗转迁延千里,藏匿于海滨一荒村———七星庄(即戴家泽,时属淮南道海陵县,现戴南镇。)一破败小庙中,才得以保住性命。贞观二十年(647年)春,李世民敕令尉迟敬德于七星庄原破败小庙处监建禅寺,并亲笔题“护国寺”,以旌表“护佑大唐国”之功。该寺原弥勒韦驮神龛上方木匾镌有“上刹建自大唐”等字样。寺内的宋、元石础门墩,鸟兽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些历史的遗物,见证着寺庙的过去。天王殿前还有一块唐王跪过的拜石,膝窝深深,虽经千年岁月风尘的洗礼,仍以醒目的痕迹,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那段英雄末路、铁马金戈的历史。男儿膝下有黄金,何况是当年贵为天子的唐太宗李世民!那一声轰然下跪,从历史的隧道中隐隐传来,叩击着我们的耳鼓,回眸四望,寺院无语,殿宇不言,静穆中我们感到了一种分量。   护国寺的香火能延续至今,离不开历代有识之士的呵护,对寺里的自然和文化遗存,他们可谓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早在北宋天圣年间,护国寺扩建时,天王殿东侧一棵皂荚树占据了地盘,为保护这棵唐代参天古皂荚树(现已不存),庙内僧人及当地群众,没有轻易砍树建殿,而是将殿宇西移2米多,形成山门殿、天王殿及大雄宝殿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的佛教寺庙建筑布局上的独特现象。护国寺建庙保树的做法,成了千古传颂的佳话及后人学习的榜样。   镇江金山江天禅寺住持慈舟禅师,在护国寺举行玉佛开光大典上。   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范仲淹奉命修筑的拦海大坝———“范公堤”筑成。卤水截流,里下河一带岁时丰稔,“护国寺”得以扩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南巡至苏州、宜兴一带,跟随其南巡的内阁大学士王士祯(号渔洋)十分熟悉扬泰地区民情民俗,康熙从这位曾任扬州推官的王氏口中得知戴家泽村“护国寺”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历史渊源佳话,遂题“敕封”二字,冠于“护国寺”题名前,寺僧随即重制石额嵌于第一进山门上方。现存“敕封护国寺”白矾石门额,长125.5厘米、宽30厘米、厚6厘米,距今已有317年。2000年6月,曾在戴南护国寺担任过住持的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年近九旬的镇江金山江天禅寺住持慈舟禅师,在该寺对门额上的两种字体、笔法鉴定后确认:“护国寺”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书,“敕封”二字系康熙御笔。   护国寺第二进为天王殿,硬山屋面,迎门供奉大肚弥勒佛,左右为四大天王,弥勒佛背后是手执宝杵的韦驮像。第三进是大雄宝殿,前带卷棚,硬山屋面。“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德号,该殿是寺庙的正殿。大殿之北原有藏经楼,一百多年前遭火灾。大殿东侧为佛事堂(水陆堂)、斋堂、僧房。民国十三年,戴家泽人陈绍美又捐资对庙宇进行了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护国寺先后作为区、乡、镇及公社机关用房和戴南中心小学部分校舍。正由于一些公共机构设于护国寺内,护国寺才幸运地避过了历次运动浩劫,得以保存大部分房屋,为以后重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初,中共戴南镇委员会、戴南镇人民政府新建办公大楼,让出古刹,以便开展宗教活动。同年6月,在社会各界鼎沸的呼声以及慈舟方丈、泰州及兴化宗教部门支持下,江苏省和泰州市佛教协会批准戴南镇修复护国寺。日,护国寺修复委员会正式成立,“敕封护国寺”重修工程启动。日,护国寺迎请回镇江江天禅寺赠送的释迦牟尼玉佛像一尊。7月2日,经慈舟法师推荐,镇江江天禅寺年轻弟子智宇任护国寺住持。1999年7月起,庙宇修建工作全面启动,戴南镇建筑公司捐资维修大雄宝殿,原戴三村(现戴泽村)捐资修复天王殿。两殿于年底同时修葺一新。2000年春,由浙江汤丙全老技师设计和敬塑三尊大佛像、十八罗汉像、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像,2001年装金彩绘,耗资60多万元。大殿东侧两棵已有200多年历史的银杏生机盎然。这是一对雌雄树,雄树绿阴如盖,阴蔽着古寺东北角;雌树已经挂果累累。两棵古树如同两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冉冉秋光中显得安祥平静。日,护国寺举行玉佛开光大典,前来观礼膜拜的佛教信徒和善男信女达数千人。真是车水马龙,盛况空前。2002年3月拆除原镇政府临街三层办公大楼,由永丰村捐资22万元修建护国寺山门殿。2002年春,戴南镇政府将护国寺西边原戴南小学校迁出,全部移交护国寺。2003年5月又拆除原政府内4层办公楼,用募化而来的100多万元新建东厢客堂和寺院朝南正房,2004年建东厢客堂和敬塑山门殿萨。2005年6月募化10多万元修建东厢斋堂,于年底交付使用。   敕封护国寺虽然恢复佛事活动时间不长,但年轻的住持智宇和尚将佛寺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幽静的住持室,智宇和尚轻声细语地和我们交谈。从禅意到人生,从出家到入世。当然,更多的是修心向善,引导一方风化。住持室西壁挂着慈舟禅师生前手书的一副对联:“护持正法续慧命,国泰民安利有情。”智宇表示将不忘师傅的教诲,努力光大护国寺。   如今,当您走近戴南时,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街道,人气旺盛的集镇,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错落有致的农民别墅群,流光溢彩的现代建筑。而历经千年沧桑的敕封护国寺则为戴南这方热土增添了一脉幽幽古韵。 山门殿、天王殿及大雄宝殿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的独特现象。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6:41:5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查看: 7390|回复: 70
戴南美食指南
2e2ebcf42eeabe5dde7a.jpg (24.52 KB, 下载次数: 0)
13:46 上传
工农路的黄闷鸡,鱼米之乡的香椿鸡蛋饼,团结桥的熟牛肉,翟三和六子卤菜,一家人土菜馆的碎米菜疙瘩,苏果对面渔港的海鲜,沙北龙虾和螺丝,同济门诊对面的香吧岛龙虾,王胖子酒楼的包子,雅竹轩的蛇肉,护国寺附近的牛肉汤,戴南一百对面的烤猪蹄,护国寺的蒸饺和水煮干丝,永丰酒店的烤羊羔,十全九美的包子,陈记美食的烧卖,医院对面的白雪酸菜鱼,会友烧烤对面的鸭血粉丝,田园汇的榨菜肉丝炒饭,会友烧烤的烤生蚝和扇贝,田园汇的砂锅,汉金宫的诸葛烤鱼,麦香村的小肉串,老医院门口的东台鱼汤面鱼汤饺子,肯德基附近的一品老鹅汤,德信的香锅牛蛙,护国寺十字路口的宫廷酥里的肉松卷,老街麻辣烫和吉阿婆麻辣烫,罗么的红房子船上,新时代里的烧甲鱼里的鹌鹑蛋,交易城南大门的烤鸡,护国寺门口的豆腐脑和铁板鸡肉串,粮食招待所的盐水鹅还有香肠猪头肉,缘明清的恩公鱼汤,厨娘当家的烤鸭,兴海宾馆的烤牛肉,代垛羊肉汤,周黑鸭门口的烤鸭,新开的苏果东面的人民公社里的缅甸烤肉还有红烧排骨是很不错的,
尚品宫的纸上烧烤
一家人土菜馆的碎米菜疙瘩,请补充在“子卤菜
请补充在“翟三和六子卤菜”后面,这三家差不多靠在一起
嘿嘿&&把护国寺门口的盐水鹅忘记啦
行家呀!收藏了!!
收藏了,回去一一品尝
翟三香肚。。。
团结桥西的黄桥烧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国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