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只有一条中国陆地边界界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国陆地边界有多长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国陆地边界线全长约22000多公里,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老挝、缅甸和越南15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陆地边界的省区共9个,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解放初期,我国没有一条正式划定而又清楚、稳定的边界.我国同邻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1、对解放前历届政府同邻国签订的边界条约,按照国际惯例,一般都予以承认,并且通过和平协商求得公平合理解决.有些虽然是不平等条约,我们仍然同意在分清历史是非的情况下,对这些边界还是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照顾现实情况,通过平等协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至于任何一方违约占去另一方的领土,原则上必须无条件地归还给对方;  2、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边界线,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新中国也不能承认;  3、有些边界双方从未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来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线,则以这条习惯线为基础协商解决;  4、对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应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求得公平合理解决,而不应诉诸武力.在谈判中,既要照顾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照顾已形成的实际情况,经过双方同意,也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在和平解决以前,维持边界现状.  我国边界问题的解决集中在两个时期,一个是在六十年代,一个是在九十年代.1954年底,中缅双方发表联合公报,两国拟在适当时机解决边界问题,拉开了新中国边界工作的序幕.中缅双方于1956年开始边界谈判,1960年10月正式签订了边界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周边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界问题的一个范例.此后,我国又先后与尼泊尔、蒙古、朝鲜、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分别签订了边界条约,并进行了联合勘界.截止目前,我国已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越南等签订了边界协定.  附: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超过3.2 万公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pdf》
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pdf
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1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张清敏摘要上世纪50—60年代及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通过谈判与绝大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数陆上邻国和平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陆地边界争议问题,主要包括:把边界问题的解决放在国家和外交大战略框架内考虑;通经验,过谈判方式和平解决;谈判过程中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困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最高领导人的智慧和魄力。中国与既往搁置争议的政策立场海洋邻国的领土边界争议近年来不断引发热点,面临严峻挑战。海洋边界争议的解决,既需要参考陆地边界争议和平解决的成功经验,也要考虑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条件。关键词中国外交外交战略周边关系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中国与一些海上邻国围绕某些岛屿归属和海洋主权问题的争议,近年来不断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热点。这些争议不仅严重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制约中国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周边环境大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中国国内的稳定大总强调中国的立场是“明确”局。中国外交部门在阐述中方在相关问题上的政策时,“一贯的”。海外也有学者指出,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政策与中国早期解决边界问①题的政策有相似之处。那么中国与陆上邻国解决边界分歧的政策,包括具体指导思想、原则、方式和过程等都有什么样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否可以对解决当前的海上边界问题有所启示呢?当前的环境和条件与以往有何不同?这些不同有何含义?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些探讨。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与6国隔海相望,陆地边界总长22000多公里,大陆海岸张清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100871)。,“TheSouthChinaSeaDisputes:ImplicationsofChina'sEarlierTerritorialSettlements”,PacificAf-①EricHyerfairs,Vol.68,No.1,Spring1995,pp.34—54.*2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线1800多公里,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至今,中国已与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划定边界,并且与越南就北部湾的划界问题达成协议。划定的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的90%。这些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中国先后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朝鲜等国家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另一个阶段则是在冷战结束后,与越南、老挝、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之间就边界问题分别达成协议并勘界立桩。到目前为止,陆上邻国只有与印度和不丹的边界尚未得到解决。前者短时间不可能解决,但双方已经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实现了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后者的问题并不大(争议领土的面积只有1200多平方公里),双方在1998年签订了《关于在中不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边境地区基本稳①就已经解决的陆上边界问题看,定。早期解决陆上边界的政策体现出以下特点。一、解决边界问题需要放在国家和外交的大框架之内考虑边界问题是相邻国家关系的重要方面,领土边界争端的爆发通常不是国家关系恶化的根源,而是国家关系恶化的表现。换句话说,边界问题不决定国家间关系,而是国家间关系的大局决定国家解决边界问题的状况。边界问题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不是全部;中国解决领土边界问题的政策,一直是对外政策的体现和一个重要部分。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对中国执行的政治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政策。当时的周边形势异常复杂。一方面,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支持印度支那三国独立的战争,以及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后,新政权巩固了独立。通过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积极参加万隆会议,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周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亚洲邻国在获得独立后,对新中国存有疑虑。如缅甸领导人吴努在1954年访华时就②尼:“中国好比大象,”说缅甸好比羊羔,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羊羔提心吊胆。③这些国家。泊尔总理柯伊拉腊在访华期间也表示,边界分歧让他们“不是很安心”提出与中国的领土边界问题。边界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为敌视在巩固了政权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中印·中不卷》,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著北京:世界知识出版2004年,74、123页。社,第51、:《周恩来总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光辉业绩》,:《研究周恩沈韦良、左峻峰载裴坚章主编②姚仲明、——外交思想与实践》,1989年,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08页。,《毛泽东外交文选》,1994年,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第③《中尼边界要永远和平》394页。①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3中国的势力挑拨离间提供了机会。因此,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政策,一开始就是从中国对外关系的大局来着眼的。日,周恩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我们要解决边界问题,其目的是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便于进行确指出,建设,而不是使我们同邻国的关系紧张起来。如果因为边界问题使我们同邻国的关①在此之前的万隆会系紧张起来,还不如不提出、不解决为好,以等待时机的成熟。“同有些国家的一部分边界尚未确定。我们准备同邻邦周恩来就曾表示:中国议上,确定这些边界,在此以前我们同意维持现状,对于未确定的边界承认它们尚未确定。我们约束我们的政府和人民不超越边界一步,如果发生这类事情,我们愿意指出我②。们的错误,并立即退回国境”中缅边界是新中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第一个边界。从已经公布的档案看,中国一开始就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大局联系在一起。中联部的研究报告指出,要避免单纯根据边疆地区的“内部利益”处理有关问题,如对缅甸这样③周恩来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中方的思路。则应争取他们靠拢中国。的新兴民族国家,,“事实胜于雄辩,他指出只有抓住当时为多方所关注的中缅边界问题,及早加以解④因受缅甸国内局势的影响,”决,才能消除疑虑,使有关邻国安定下来。双方谈判并《中缅关于边界问题的协定》不顺利,但最终还是在1960年先后签署了和《中缅边界⑤中缅历史遗留边界问题的解决,。条约》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边界问题的解决树立了典范。随后根据同样的思路,中国先后与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朝鲜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边界问题的解决消除了这些国家对中国“阴谋”,的疑虑,粉碎了西方大国的服务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大战略。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适应这样的变化,中国外交的任务强调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领土问题的争议制约双边关系,影响这一中国外交大目标的实现。邓小平在1978年访问日本回答有关钓鱼岛的问题时,提出了搁置争议的思路来处理历史遗留、尚不能找到解决方案的领土分歧。他在1984年2月会见外宾时进一步明确指出,“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⑥其目的是暂时冻结双方间在领土主张上的争议,”权,先进行共同开发。避免发生冲突,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从而为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条件和气氛。回头来看,搁置尚不能找到解决办法的领土争议,不让它们影响中国的周边环境,为中国赢得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了发展机遇,,1990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36页。①《周恩来外交文选》:《当代中国外交》,1987年,韩念龙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4页。,中缅、中老边境问题的处理意见》③《中共中央联络部召开的边境问题座谈会对中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编号:105-00440-01。转引自牛军编著北京:北京2010年,大学出版社,第145页。:《周恩来总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光辉业绩》,沈韦良、左峻峰第95页。④姚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中缅卷》,北京:世界知识出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2004年,第3—63页。版社,1993年,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9页。⑥《邓小平文选》②4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解决陆上边界的第二个时期是冷战结束以后到本世纪初期。其基本背景是苏哈萨克斯坦、塔吉克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随着中苏边界转变为中国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边界,解决边界问题的谈判也随之由中苏之间转化为中斯坦、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分别展开。这个时期的国际形势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西方国家借口中国国内政治对中国进行制裁,中国的国际环境遭受改革开放以后的首次严中国政府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充分利用苏联峻考验;另一方面,解体给国际关系格局所创造的裂痕,改善与越南和老挝等国家关系,为边界问题的并审时度势,实现了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抓住机会很解决创造了条件,双边关系的改善是国家之间解决快与新独立的中亚邻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应该说,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边界问题的前提条件。而对于条件仍不成熟的南沙群岛问题,其琛在参加第25届东盟外长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在南沙群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东盟关于南中国海宣言》,开发”的立场。会议通过呼吁有关国家“通过和平手段,。这样的政策,而不是诉诸武力”去解决争端。对于这些原则,中国表示“赞赏”对廓①“中国威胁论”,“挑拨离间”,清反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形势看,引发东亚地区领海主权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周边个别邻国担心中国崛起后会让它们在领土争议上处于更加不利的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挑起争端,把早已存在的领海地位。他们担心未来中国的走向,②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岛屿分歧引发成为热点。中国也需要将其放在中国对外关系的大局中进行考虑。具体来说,从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睦邻友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好,③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也不断强调,。平”将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捍卫国家主权、④这一政策是富有成效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局。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在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境方面并不理想。随着中国的崛起,周边一些国家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中国的同时,对中国的疑虑不减反增,导致一些国家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外交战略的实现。当前不少人在看待中国领海争端问题时,是不考虑中国因素的,也很少人考虑中国崛起可能对周边国家造成的心理上的不适应,而是将主要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美或者是小国的故意挑衅。如环球舆情中心2012年在全国主要城市进行国重返亚太,:《中国当代外交史》,1997年,谢益显主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第500—502页。,“ChinaandtheRegion”,RegionalOutlook,CouncilforSecurityCooperationintheAsiaPacific②JiaQingguo(CSCAP),2013,pp.17—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③江泽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content_632308.htm。表大会上的报告》:《携手合作,——在“世界和平论坛”》,《人民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开幕式上的致辞④习近平,日。报》①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5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四成(41.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在背后撑腰”是菲、越①更有不少媒体发表一些所谓公知的观点,认为“没在南海不断闹事的最主要原因。,,必要跟那些无理取闹的周边小国没完没了地扯皮”周边国家是在“无理取闹”是在“逼中国教训他们”,这些都是缺乏大局观的表现。的确,近年来美国政府改变其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的“超然”立场,通过发出采取外交行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联盟,强调其利益,明确其立场。实际外交信号,上,美国正是利用中国在与邻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中所表现出的所谓“我行我素的②但是具体来看,(assertivebehavior),行为”为其重返亚太寻找借口。美国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政策是不同的。在南海争端中,美国虽然加强对菲律宾的军事支持,但美国从未表示在菲律宾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诸如黄岩礁等南沙群岛的冲突中,将援《美菲防御条约》支持菲律宾。包括学者在内的大多数菲律宾精英对此都是清楚用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美国的政策则有所不同。虽然从1971年美国将钓鱼岛作为“交还”冲绳的一部分给日本以后,美国都声称在钓鱼岛的主权争议中不持立场,但,《美日安保条约》从2004年开始,美国明确表示适用于钓鱼岛,甚至公开表示,美国④“反对试图损害日本对该岛管辖权的任何单方面行动”。历史地看,当前中国应对沿海领土争端的政策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边界争端中,美国的消极因素一直是存在的。在上世纪50—60年代,周总理不止一次表示:帝国主义希望我们同邻国发生争吵,如果能打起来,它们更高兴,我们绝不中其下怀!为推动形势朝好的方向发展,必须对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进行反击,最实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尽快以和平共处精神解决边界问题,这对帝国无疑是釜底抽薪……只要我们与这些国家的边界问题解决了,他主义的挑拨离间,⑤当时解决边界问题的思路是以争取周边们的挑拨离间势将陷入不攻自破的境地。国家为出发点。相对而言,当前舆论调查所反映的国内主流观点则可能将周边国家推向敌视中国一方。不可否认,当前美国是在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摩擦来实现自己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但是,如果过于夸大美国因素的作用,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忽“拉”,,就不是釜底抽薪方式的而是火上浇油的“推”结果视一些小国的体会和感受,正中反华势力下怀。其结果正如上世纪50年代缅甸领导人在谈到比邻小国对中国,“小国又自信是蚂蚁虽小,的忧虑时所说也会爬到大象的鼻孔里,咬其柔软的部分,,http://opinion.huanqiu.com//2679784.html。①“中国公众对南海争端的态度调查报告”MichaelSwaine,“PerceptionsofanAssertiveChina”,ChinaLeadershipMonitor,No.32,May2010,p.10.菲律③菲律宾中华研究学会代表团日访问北大并与中国学者交流。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宾学者一致表示,大部分菲律宾人非常清楚,美国在南海争端上不会援用美菲同盟条约帮助菲律宾。,“Senkaku(Diaoyu/Diaoyutai)IslandsDispute:U.S.TreatyObligations”,U.S.Congres-④MarkE.ManyinsionalResearchService,January2013,pp.2—3.:《周恩来总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光辉业绩》,沈韦良、左峻峰第96—97页。⑤姚仲明、②6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①一些毗邻的小国正是借领土争议为题,”使大象感到麻烦不安。企图将美国拖入与中国对抗的轨道,给中国制造麻烦,破坏中国对外关系的大局,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严重恶化了中国的周边环境。象,当前在海洋问题上出现的不同声音和杂乱局面,多少反映了外交在国家战略中地位的下降以及相关战略的含糊不清。如果国家大战略明确了,外交在这种战略中的地位也就清楚了,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找到航标。当前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张在媒体上互相竞争炒作,使海上边界问题更加复杂,更难解决,最终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明确解决边界问题的政策,需要明确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二、解决边界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和平方式谈判南海争端恶化后,环球舆情中心在2012年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支持中国政府采取强硬态度,甚至不惜代价维护南海主权;将近三成(28.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尽快收回南海所有被菲越侵占的岛,屿”八成半(85.7%)受访者支持中国政府制裁总在中国周边海域挑起事端的国家;②这近八成(78.5%)的受访者支持中国对南海上遭遇的挑衅和侵犯进行军事回击。样的结果并不令人吃惊,因为近年来网络媒体流传这样一种观念,即外交途径解决不了边界问题,边界问题只有依靠战争。其实,这样的认识和看法既不符合中国解决陆上边界的历史经验,也不符合当前国际规范。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的另一重要经验,是通过和平谈判,友好解决,不诉诸武力。这是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思想。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次亚非会议,“我们如何同邻国来确定边界,上表示那只能用和平的方法,不容许有别的方法。③国内有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我们如果一次谈不好,就再谈。中央便确定了安④国外研究也表明,”定四邻、以利建设的方针……不准备以武力改变已有边界。在1949年以后中国与邻国之间的23块领土争议,有18块基本上都是通过和平谈判的⑤具方式解决的,只有5块发生战争或武装冲突,也没有运用武力获得更多的领土。体来看,边界争议曾经是中越关系恶化和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因之一,但是战争并没有解决中越边界问题,只是进一步恶化了双边关系。中越陆地和北部湾的划由双方谈判和平解决的。中苏之间也曾因为界最终是在中越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下,①②③④⑤tonand:《周恩来总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光辉业绩》,姚仲明、沈韦良、左峻峰第108页。“中国公众对南海争端的态度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外交》,韩念龙主编第144页。:《解放后我国处理边界冲突危机的回顾和总结》,《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3期,徐焰第21页。TaylorFravel,StrongBorders,SecureNation:CooperationandConflictinChina'sTerritorialDisputes,Prince-Oxford: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8.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7边界问题发生冲突,也没有促成双方边界问题的解决,而是恶化了双边关系。中苏根边界问题最终也是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的。中印之间因为边界问题发生了战争,本原因在于印度拒绝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边界问题,而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将单①中国被迫采取武力,方面的主张强加于中国而拒绝谈判。战争的结果是让边界问更为重要的是,其消极影响至今仍然制约中印关系的发展。究其原因,题更加麻烦,在于边界问题是相邻国家之间的事情,任何解决都必须得到双方的认可和同意,而战争的结果只会造成双方的仇视。从历史上看,在原始和农耕社会,领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获得和扩大领土面积是政治行为体的根本目标。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对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争夺也②但经历了一战,曾经是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的主要根源之一。特别是二战以后,通过通过战争来改变边界现状既战争改变领土边界逐渐丧失了市场。在当今国际社会,违背国际规范,也不符合时代潮流。1928年签署的《非战公约》第二条规定,国家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③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解决”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第四款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国际争端,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④这些国际关系的基本规范与国际法的原则使武力”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获取领土和改变边界成为非法。实践上,在二战以后的现代国际关系中,很少有通过武力改变领土边界现状的。和平解决争端有多种方式,包括外交解决和法律解决两种。外交解决包括谈斡旋或调停。前者是指边界与领土争端的当事方直接通过平等的和平谈判与协判、商,后者则是经过国际斡旋或调停,最终达成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远者如20世纪90年代秘鲁和厄瓜多尔两国之间因为领土争端而爆发的冲突,严重恶化了双边关系,一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最后,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经过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美国四国的调解,双方于1998年达成关于边界问题的协议。近者如泰国和柬埔寨围绕柏威夏古寺归属问题也一度引发双方之间的武装最终双方也是达成协议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冲突,法律的方式包括通过国际司法仲裁的方法,即将案件提交国际法院判决,或者⑤近年来,将争端交由双方都同意的仲裁者裁决。国际法院在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NevilleMaxwell,“Sino-IndianBorderDisputeReconsidered”,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April10,1999,p.905.②KaleviJ.Holsti,PeaceandWar:ArmedConflictsandInternationalOrder,,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JohnA.Vasquez,TheWarPuzzle,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1987年,载方连庆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35③《非战公约》页。,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content_787113.htm。④《联合国宪章》:《和平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的途径与方法》,《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109—113页。⑤杨勉①8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时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显示,国际法院从1947年到2003年受理的102个①相案件中,有13个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占法院所有案件的12%还多。②但一些小国更倾向于通过国际仲裁或国际法院裁决来谋求争议的解决。对而言,是,从中国解决陆上边界的经验来看,中国从未接受过第三方的调停和斡旋,也没有接受过国际法院的仲裁或判决。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双方之间的和平谈判谋求解决。谈判解决的大前提是良好的国家关系,小前提则是让双方军队脱离接触,避免“1941年线”军方的介入或发生军事冲突。比如1954年中缅两国军队在缅方一侧的黄果园地区发生小规模冲突,导致边界气氛紧张。中国当时虽然表示不承认“1941,年线”但同意撤到这条线中方一侧,条件是缅方军队不进入中国军队撤出的地区。在这一点得到落实后,双方才通过和平谈判达成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中印边界冲)后撤20公里,突期间,中国多次主张双方从实际控制线(即1959年“11月7日线”,不仅没有得到印方的响应,而且印度还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结果发生了武装冲突。对印自卫反击战后,中国虽然占领了印度越过传统习惯线占领的中国领土,最后还是撤出了这个地区。在中国与俄、哈、塔、吉谈判达成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前夕,也是先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减少在边界地区的驻军,以增加双方之间的相互③信任。④中国在解决陆地边界分歧过程“谈判的秘密就是寻求相关方面利益的和谐。”,“有关双方中所展现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和平谈判过程中,中国领导人不断强调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另一方,而是应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中国不仅”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求得对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解决。顾虑中方的民族利益和感情,也照顾另一方的利益和感情。如在解决中尼交界的珠毛泽东表示,将珠穆朗玛峰“全给你们,我们感情上过不去,全穆朗玛峰归属问题上,⑥,“一半一半,。给我们,你们感情上过不去”提出山的南边归你们,山的北边归我们”类似的谈话贯穿于中国解决陆上边界谈判的始终。而这样做的结果,就要求双方在和平协商的基础上互谅互让。根据美国学者傅泰林的研究,中国做出的让步都超过1)。了争议领土的一半(表-:《试论解决领土争端国际法的发展与问题》,《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0期。朱利江》,《环球时报》,日。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②《国际海洋法庭不顾中国拒绝,《中、哈、吉、俄、塔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③这些协议包括:日中国与相关邻国签署的,日签订的《中、领域信任的协定》哈、吉、俄、塔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及四《中、个附件和同一天签署的哈、吉、俄、塔政府关于在边境地区不增加军事力量的谅解备忘录》等。1954,pp.63—64.④HaroldNicolson,TheEvolutionofDiplomaticMethod,NewYork:Macmillan,:《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98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第94页。⑤王泰平主编,第394—395页。⑥《中尼边界要永远和平》①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1表-争议国家缅甸尼泊尔印度朝鲜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老挝越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中国在与邻国谈判解决陆地边界问题过程中的妥协情况中国得到领土占争议领土的百分比(%)186,珠穆朗玛峰半坡按照中方早期提议可得)60。但给巴1.942平方公里)32帕米尔的4%,其余平分中国拿回51%各50%9争议领土面积(平方公里)1,,,,,,430西部没有数字东部河流岛屿黑瞎子岛408,“RegimeInsecurity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ExplainingChina's数据来源:M.TaylorFravelCompromisesinTerritorialDisputes”,InternationalSecurity,Vol.30,No.2,Fall2005,pp.46—83。作者后来出版的著作中的数据略有不同,蒙古和哈萨克斯坦两栏括号里的数据出自作者的著作,StrongBorders,SecureNation,pp.46—47。参见TaylorFravel,目前国内盛行的只有战争才能解决边界问题的观点,以及对相关国家使用强力的主张,反映了公众对历史的误解,至少是不全面的了解。媒体和一些学者主张使“武力”,用的言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崇拜以前的所谓“强硬”批评现在的“软。这种认识既不合事实,弱”更无益于问题的最终解决。——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三、解决边界问题的依据—既照顾历史背景,又照顾已经形成的现实情况,是中国解决陆上边界的另一条经验。边界是历史形成的,解决边界问题不能脱离历史。中国官方和学者在谈论中国边界问题的时候,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即某一争议领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从外交谈判的策略来讲,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说法并无不妥,但是这样的说法既不科学,在实践上也很难操作。因为中国历史上的领土疆域变迁,有过极盛时期,①这样的说法和认识,“中国威胁论”也有过大面积缩水的时期。对外为提供了依据,对内给公众提供了极不准确的信息,容易误导公众,也将自己推到墙角。:《中国政治地理》,2004年。转引自聂宏毅:《鼎定国疆:新中国成立60王恩涌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年中国边界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第2页,注2。①10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领土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领土和主权等概念是随着西方民族国以及相关观念传入中国才有的。中国古代的观念是一种天下观,而非一家的产生,“普天之下,,种国家观,即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领土观念相当淡薄。为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阻止英国公使常驻北京而将香港割让,,“这些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中国与不少邻国存在的边界问题,中国政府提出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新中国不能负责,新独立的有关国家也不能负责。中国政府主张:在处理这些边界问题的时候,既要照顾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照顾已经①周恩来总理曾有具体的指示。他说,”形成的实际情况。不能要求把凡是曾向中国也不能追溯得太远,如不能以元朝的疆界为根据提出进贡的地方都纳入我国版图,②在解决边界问题时,要求。不能把整个历史都翻出来作为依据,一般的史料只能做参考,只有最后一个时期的史料才有法理根据。所谓“最后一个时期”是指清末、北洋、民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谈判边界问题的资料可以引为法律③依据。新中国所继承的与邻国的边界情况非常复杂。少部分是已定界,大部分是未定界。前者多由当时统治邻国的西方列强与中国晚清政府签署的条约所确定,少部分,由国民党政府与相关国家签订。即使这些所谓“已定界”个别地方也存在分歧。对于大部分未定界,虽然没有划定,但与相关国家之间存在着基于历史上长期管辖范围所形成的传统习惯线。问题在于由于边界问题的复杂性,传统习惯线与谈判解决,“除守住原边界问题时的双方实际控制线并不总是一致。对于这种情况,中国主张来应该达到的地方外,便是根据历史上可以为凭的法理论点,并考虑到我们和有关④这样做的前提是,”国家的新的关系和我们的政策,来进行谈判。对历史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在分析历史材料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在处理边界问题时,对不同的情况采取谨慎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政策措施。,“根据正式条约而提出的要求,首先应该按照一般的国际惯例予以尊重,但是这并不排除两个友好国家的政府通过和平友好商谈求得对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解⑤日,”决。外交部专门转发中共中央关于边界问题的指示说,中国和外国的边界,已由旧约确定的,应该按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处理。这个原则就是:一对于旧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政治或其他性个国家在国体改变和新政府成立之后,质的条约可以继承或不继承,但是对划定两国边界的条约必须继承。如果需要进行调整,也必须在承认已经签订的旧条约之后,通过双方政府协商,加以调整。否则,不符合国际法的一般原则,而且会形成两国没有边界的形势,这就会引起两国边界①②③④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王泰平主编第94页。:《周恩来总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光辉业绩》,姚仲明、沈韦良、左峻峰第103页。:《中国外交50年》,2000年,曲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214页。:《当代中国外交》,韩念龙主编第144—14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王泰平主编第96页。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①上的严重纠纷,影响两国关系。11例如,对于英国政府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战危急之际,逼迫中国国民政“1941年线”,中国政府对此是不高兴的,因为这是英国人乘人之危造府签约划定的“如果否定‘1941年线’,成的。但是就要修改条约或者废弃这个条约,这就使人家。该线是感觉过去历史上所有划界的条约都是可以改变的,绝不是一个条约为止”“乘人之危不公道的条约,但是那是已经签订的边境条约……两个利弊相比,英国人‘1941年线’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对我们顶多提出某一点斟酌,而不是给他来个②对于中国与越南的陆上边界争议,。双方也是本着“以中法界约为基础核定否定”③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边重新签订边界条约”的原则,签订了陆地边界条约。边界,也是在沙皇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解决的。界协议,“麦克马洪线”,对于非法的中国政府则采取了不同的立场。中国政府在谈判过“麦克马洪线”程中不用这一名称,因为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未经中国中央政府批准、由英国殖民统治者诱迫西藏地方政府订的密约。但中国政府采取了具体问题具体“麦克马洪线”分析的政策。中缅边界以南的未定界地区,自清末以来已不归清政府管辖,缅甸独立后从英国手中继承了这个地区,当地的景颇族建立了克钦邦加入了缅甸。中国对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取了务实的作法,即,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从实际出发,“麦克马洪线”把视为习惯线的一部分;将中缅边界作为“麦克马洪线”“习惯边界线”一个整体来考虑;在解决过程中将作为两国的一部分予④以接受。对于条约有出入的地方,中国政府坚持按照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或国际惯例来处理其中不一致的地方。如中国晚清政府和沙俄签署的边界条约规定,中俄之间的东苏联坚持将边界划到河流中国一侧的江段以河流为界。在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岸。这是中国政府所不能同意的,也是双方之所以在珍宝岛发生战争的原因。戈尔在海参崴发表讲话,同意按照主航道中心线划定阿穆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后,⑤随后,河(黑龙江)的边界走向。双方之间的边界谈判才得以取得进展。和平谈判的结果是,包括珍宝岛在内的中俄界河中的一半岛屿划归中国所有,黑瞎子岛则由中俄双方平分。如果传统习惯线与实际控制线一致,相对容易解决。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边界被多次改动过,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并不一致。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友好协商加以解决。周恩来在中尼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时比此,,日。转引自高飞:《简评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①《中共中央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指示》》,《外交评论》,2008年第5期,原则及理念第30页。,第232—233页。②《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中越卷》,北京:世界知识出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2004年,213—214页。版社,第2、:《中缅边界中“麦克马洪线”》,《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问题及其解决第96页。④刘金浩:《外交十记》,2003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第24页。⑤钱其琛12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较系统地提出了这一原则:以传统习惯线和双方实际管辖为基础,即肯定现状;个别个别调整,按地图办事,画法一致的肯定下来,画法不同,但无争议的,可经过争议,勘查,根据地形和实际情况,使画法统一;画法有出入,又有争议,交给联合委员会解①在解决中蒙边界问题时中国主张,“基本维持现状,,决。稍作调整”对于争议地区,“根据双方当前实际管辖情况,并照顾到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②在解决中国与阿富汗的边界问题时,③”。按照双方“实际管辖情况划界”适当解决。对于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划界问题,中国本着“既考虑历④,“全线基本按传统习惯线”史背景,又照顾当前实际情况”的原则划定。中国在与印度谈判讨论边界问题时所秉承的也是这些原则。中印西部的传统⑤英国和习惯线是喀喇昆仑山山脉,中段沿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当局长期的控制范围也是历史习惯线。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暇西顾期间,印度越过传统习惯线,使传统习惯线与实际控制线不一致。尤其是在东部,印度控⑥在中印冲突前,制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中国也曾明确表示不承认也不使用“麦克马洪线”这一概念,向印度提出了以“维持现状”处理“麦克马洪线”的建议,却遭到印度方面的拒绝。中国对缅甸和印度提出了相似的原则,做出了相同的努力,⑦但由于印度和缅甸的态度不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在南海争端问题上,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周边国家才开始对南海地区提出声索,此前南海问题不存在争议。而实际情况是,南海岛⑧此外,礁和海域归属争端已经持续了近百年。对于南海的九段线问题,国内也有多种观点,包括国界线说、历史性水域线说、历史性权利线说、岛屿归属线或岛屿范围,“南海争线说等各种观点。外交部发言人在2012年2月的一次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没有任何国议的核心是部分南沙岛礁领土主权争议和南海部分海域的划界争议”⑨这只不过是重申了中国的一贯政策,。却也家包括中国对整个南海提出主权声索”遭到了网络媒体的热议甚至批评。这里需要弄清历史事实,统一思想,才能一致对外。瑠瑏?从历史经验看,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划界是中国以往解决边界问题的政策。:《当代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韩念龙主编第148—149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第4—5页。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中缅卷》:《当代中国外交》,第150—151页。②韩念龙主编第153页。③同上,第152页。④同上,:《中国外交50年》,第225页。⑤曲星:《喜马拉雅山情结:中印关系研究》,1998年,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第157—161页。⑥王宏伟:《中缅边界中“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问题及其解决》第93页;金英宗与中缅北部边⑦刘金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88年第3期。界问题:《正确看待南海争端的长期性、》,《学习时报》,日。复杂性⑧徐焰,http://www.fmprc.gov.cn/mfa_chn/fyrbt_⑨“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举行例行记者会”602243/jzhsl_9551.shtml。:《解放后我国处理边界冲突危机的回顾和总结》,第21页。瑠徐焰瑏?①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13在确定实际控制线的过程中,双方都需要对相关的历史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将相关方面都各执一词,只会激化国内情绪,导致双事实真相告知双方的公众。否则,边矛盾升级,延误谈判解决相关边界问题的机会和可能。因此,当前面临的海洋领土争端,首先不是一个国际问题,而是一个如何统一国内认识形成合力的问题。四、领土问题的解决需要最高领导人的魄力和智慧①持现实主义关于中国解决边界问题政策的研究多受研究者理论归属的影响。国际力量的平衡以及中国对威胁的感知,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边界观点的学者认为,②自由主义学派的学者认为,争议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态度与国内政治有较大的关系,民族宗教问题、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国内政治的决策形式影响③近年来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着中国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政策。中国在解决边界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中国的态度问题上政策的决定因素是邻国的政策,就趋于强硬;反之,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中国的政策选择则倾向于宽④但是,和。对决策过程的追踪显示,无论国际力量的平衡,还是国内政治的影响,都需要决策者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领土边界问题的解决需要最高领导人的魄力和智慧。有关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与有关国家领土争议问题解决的研究和当事人的回忆⑤而对表明,周恩来总理亲自参与和主导了中国与相关国家领土边界问题的解决。于敏感的问题,如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以及解决诸如敏感的珠穆朗玛峰的划分问⑥至于“搁置争议,题,都是由毛泽东亲自决定或提出方案。共同开发”的主张则是由邓小平提出的。在冷战结束后的边界问题解决过程中,领导人的主导地位仍然是与相关国家解决边界问题的关键。如随着中越关系在冷战后的改善,两国外交部门从1992年就开:《鼎定国疆: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边界问题研究》,相关文献回顾,参见聂宏毅第8—29页;TaylorFravel,StrongBorders,SecureNation,pp.11—41。ThePragmaticDragon:StructuralImperativesandChina'sBoundarySettlements,Universityof②EricHyer,BritishColumbiaPress,forthcoming.StrongBorders,SecureNation;Chien-pengChung,DomesticPolitics:InternationalBargaining,③TaylorFravel,andChina'sTerritorialSovereigntyDisputes,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2000.:《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4期,李彬第1—34页;聂宏④聂宏毅、:《鼎定国疆: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边界问题研究》。毅:《周恩来总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光辉业绩》;齐鹏飞、:《中缅边界谈沈韦良、左峻峰张明霞⑤姚仲明、》,《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1期,:《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判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第55—65页;宋凤英《党史纵览》,2005年第11期,:《周恩来与中尼边界谈判》,《理论视野》,2012年第1期,第4—10页;穆阿妮第63—65页;孔德生:《周恩来开辟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新途径》,《党史文汇》,2000年第1期,第8—12页;孔德生:《周恩来与中苏边界谈判》,《文史精华》,2000年第2期,第35—38页。,第395页。⑥《毛泽东外交文选》①14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始了边界谈判,但是一直不能取得进展。直到1999年2月越共总书记黎可漂访华,,“要尽早谈判解决两国边界领土问题,两党总书记协议并一致同意在1999年内签①随后,。在2000年内解决北部湾划界问题”两国外交部如期署两国陆地边界条约,。2000年4月,在日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越南国会主席农双方领导人重申按期完成陆上边界的勘界工作,并在2000年底完成北部德孟访华,《中华人民双方签署了湾的划界工作。在2000年12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访华时,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②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唐家璇外长在中越陆上边界协,再次按时完成了任务。协定》,“回顾两国陆地边界谈判的历程,议签署后所言双方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解③。首先应归功于两党两国领导人的亲自关心和指导”决全部争议并如期正式签约,中俄之间最后一块争议领土黑瞎子岛的划分,也是在双方最高领导人的亲自参与和推动下才达成协议的。时任中国外长唐家璇在回忆录中这样总结评价两国领:“解决复杂敏感的边界问题,需要极大的政治魄力。正是因为中俄两国导人的作用领导人富有远见卓识,决策果断,才为双方解决边界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两国领导人亲力亲为,先后13次在双边和多边的各种场合,就解决剩余的边界问题既坚持捍卫和维护各自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又能照深入交换意见。他们高瞻远瞩,求同存异,找出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并在关键时刻及时给予指导,指顾对方的关切,④”明方向,推动谈判克服困难,取得进展。邓小平之所以提出搁置争议一说,在于他认为下一代领导人有更多的智慧,总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领土争议,也需要新一代的领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导人表现出自己的智慧和魄力。五、现状难以维持,面临新环境,需要大智慧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继续搁置争议面临巨大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大大增加。在新的环境下解决老问题,首先要把握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并参考以往解决陆地边界的成功经验。领土边界问题涉及国家的切身利益和民族感情,其解决方式、过程和结果始终与一个国家国内政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不是新现象,而是一贯如此。如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中缅边界谈判过程当中,就有不少政协委员给中央政府写信,称中方在“让步太大、。为此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关于中谈判中失地太多”》,《人民日报》,日。①《江泽民与黎可漂举行会谈》,《人民日报》,日;《江泽民主席和陈德良主席②《江泽民主席会见越南国会主席农德孟》,《人民日报》,日。举行会谈》,《人民日报》,日。③《中越签署陆地边界条约:《劲雨煦风》,2009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62页。④唐家璇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15:“我们是个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缅边界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设想一些民族主义对我们是有疑虑有畏惧的。我们一方面应该坚持和维护国家和我们社会制度不同,但另一方面也必须而且的确应该在反对大国主义方面做出一我们民族的正当利益,些榜样。就边界问题来说,重要的在于我们应该做到使双方真正在平等、互利、友好①”的基础上加以解决,而不在于我们必须多占一点地方。近年来的海洋领土边界争议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争议的领土所涉及的利益范围大大扩展,参与的部门不断增加,对领土边界问题的关注也由精英阶层扩展到普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更多部门参加决策过通公众。这些都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虽然增加了政府决策过程的复杂性,降低决策过程的效率,但从决策理论上讲,程,漫长的决策过程会使决策过程中听到更多的声音,使决策结果反映尽可能多部门的②这种情况利益和观点,增加决策结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提高决策结果的稳定性。需要加强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强调有关各方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中国政府2013年3月成立国家海洋局,就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重③要一步。对于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在新媒体上就领土边界问题发表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张,也要承认这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多元化是当今国内外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社会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限制决策的随意性,摆脱意识形态的掣肘,使政府在解决涉及国家主权的领土问题时更加理性,以更加符合国家长远和总体利益的方式进行决策,与对方谈判。更为重要的是,公众舆论不仅为政而且在涉及领土边界的谈判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可资利用的谈判资府决策献计献策,源。因此,应该肯定,不管在边界问题上持什么样的立场,绝大多数国人的出发点都他们都是爱国的。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公众经历和背景不同,教育程度和掌握的信息状况有异,看问题的角政策主张和对政府的期待也就各种各样。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边界问题与一些度、国内问题联系起来,一些人借边界与领土争端发泄内部怨气,把敏感的领土边界问题作为国内舆论的炒作对象,把合作看成一味的妥协,把主张谈判与和平解决指责只有主张强硬才是爱国的,动辄叫嚣使用武力。这些绝非健康的为软弱甚或卖国,声音。正如一位华裔学者所指出,大多数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宁愿牺“为了领土不惜一战”。但是人造土地、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农业技术革命、全球化贸④边界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涉及某一小块领土,易等的发展正在改变着领土的价值。:《关于中缅边界的报告》,《人民日报》,日。周恩来②DavidLampton,ed.,TheMakingofChineseForeignandSecurityPolicyintheEraofReform,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1,pp.29,16.,日,ht-不是单设队伍而是和海洋局相结合》中国新闻网,③《王峰谈重组国家海洋局,tp://lianghui.people.com.cn/2013npc/n//c48024.html。:《国家大与小的逻辑———专访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财经文摘》,2013年3月(总124期),④陈志武第60—61页。①16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外交的大局。如果在领土问题上从强调意识形态、忽视国家利益的一个极端,回归到农耕社会、前工业革命时期的另一个极端,就如同在仍然动辄把积中国高度依赖对外出口贸易而且加入更多国际条约和协议的情况下,贫积弱时代的抵制洋货作为国家对外政策一样,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解决海洋领土边界问题的思路需要与时俱进。在国内因素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日益上升的,背景下,需要在国内通过舆论引导“中国公众对领土主权纠纷上的正确意识”避免①过激情绪对理性决策过程的干扰。从国际角度看,形势也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解决国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政策选项也在增加。当然,这些对中国有利的因素,在争端的另一方眼里恰恰是不利因素。这也是周边国家所担忧的。在解决海洋边界问题上中国所面临的国内问题也正是周边其他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且由于其国力相对弱小,受到弱国心态和受害者心理等影响,它们对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更加敏感。这种状况从外部增加了与相关国家解决边界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在解决领土边界问题时,如果一方面将中国当做被动受害的一方,另一方面动辄提出教训小国,就是没有认识到作为大国的中国对事务发展的影响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片面的思想认识很可能使我们错失有利因素和解决问题的良机。当今的中国有能力和必要将解决海洋边界问题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并引导事态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这种方向应该是符合中国国家大局和外交战略的。如果领土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可以维护和增进领土主权上的利益,而且也可以为中国稳中求进的战略、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否则有可能赢得某一具体领土上“芝麻”,“西瓜”,的丢掉了外交大局的甚至两者皆输。中国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国内政治的重要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围绕领海问题的争端已经成为中国外交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每一个爱国者在中国外交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处理领土边界问题上,都有着充满感情色彩的判断、自以为是的强烈观点和政策主张。然而,正如韩裔美国学者金淳基在批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界存在的,“通常的情况下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学者把车子放在马前面,问题时所说不确定前②这。面要解释的因变量就单刀直入直接进入到解释性分析(乃至判断性的结论)”也许是对当下国人参与中国外交大讨论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状况最公允的评价和批评了。回顾新中国解决陆地边界争议的经验,其现实含义就在于,对于当前的岛屿和领海权益争端,需要高度的智慧,弄清事实,把问题放在中国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和中国外交的大布局中寻求解决途径。:《边界意识,》,《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马小军也要进入国际体系第24—25页。ChinaandtheWorld:NewDirectionsinChineseForeignRelations(2ndedition),Boulder:West-②SamuelKim,viewPress,1989,p.6.①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陆地边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