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已经研制完成了?可以安国量产工具了吗?

      歼31自从第一次面世以来,各种争议不断。外媒也是各种猜测比较。其中最多的理论就是歼31战斗机抄袭美军的四代机。但是早在2012年,专家就全面分析了歼敌31与美军F35,证明歼-31显然不是F-35的翻版。  图片为:歼31雪地CG照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
    有媒体评论说歼-31比美国的F-35更为实用,对此,专家徐勇凌表示,歼-31这款飞机在歼-20出来以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就首飞了,这和美国F-33和F-22之间的跨度将近3到5年,显得我们进度非常快。无论是国人还是国际社会,应该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要习惯中国在航空科技领域的进步。美国人在F-22和F-35两款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大概用了20年的时间,我们从歼-10到四代机、五代机隐身飞机的出来时间跨度越来越短,这说明经过三代机的研制,无论是歼-10还是歼-11,气动力设计、发动机方面,航空电子、武器方面的研制技术都在逐步推进,特别是在航空电子领域,追随国际技术潮流的速度更快,现在基本上和国际接轨了。  图片为:歼31雪地CG照
    隐身技术这块,以前一直以为是美国独享的技术专利,但是这项技术正在逐步被各个国家,特别是航空大国所掌握。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歼-20和歼-31上采用隐身的气动力设计、隐身发动机设计、隐身涂层设计,并且在一款飞机上既具备隐身能力又具备了载弹量的水平,还有很高的超机的能力。徐勇凌说,我们的隐身飞机,包括歼-31、歼-20,可能和美国的隐身设计理念有所区别,有人评论我们是F-35的翻版,这显然不是。双发布局和单发布局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相似度比如垂尾的外倾等实际上隐身飞机必备的设计特点,这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必然规律。  图片为:歼31雪地CG照
    徐勇凌表示,中国人在四代机的研制上还有自己的考虑,既照顾隐身方面的需求,也要考虑作为军用的对地、对空作战的空空武器挂载、空地武器挂载以及传感器等方面。我们在传感器上会有更多的作为,尽可能的与国外缩短差距,并不是说这款飞机和美国哪款飞机做技术竞争,而是我们要跟上时代脚步,逐步把军用装备发展起来。  图片为:歼31雪地CG照
  是公布无所为了,前十年的科研成果,,如果是偷拍,泄密可是重罪。
  还是老问题啊,发动机这关过去了 中国才能真正说我们是空军强国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11月3日报道,为了向即将于11月8日召开的十八大献礼,中国航空企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新型战斗机歼-31开始进行飞行试验,并于10月31日成功首飞,成为歼-20之后的第二种国产第5代战斗机。由于相关信息缺乏,现在很难判断歼-31的相关报道是否完全属实,有关飞机战术技术性能的谈论显然也为时尚早,不过通过对公开图片的分析和国内外类似产品的对比,结合相关数据,仍能推测出中国新型战机的大致性能。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他们总以为大陆的东西都是山寨的  要知道 大陆人搞四大发明搞创新的时候  西方人还住在山洞里搞基呢
    俄媒称,出于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有关歼-31首飞的所有照片质量都不太高,不是特别清晰,但是仍能分辨飞机的面貌。从外形上看,它既像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第5代战机F-22,又像F-35。类似之处包括双发布局和典型的机身尾部外形。F-35给中国新型战机带来了不可调(固定几何形状)进气道、梯形机翼、前后掠翼等结构设计灵感,F-35和F-22的机身特点也在中国新型战机机身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从歼-31的前视图上也能看到这一点。但是中美产品还是有所区别,比如歼-31发动机喷口为圆形,而F-22发动机喷口为矩形。可以说,发动机喷口是引发有关歼-31发动机类型的各种推测的主要口实之一,最流行的说法是歼-31安装两台俄罗斯克里莫夫公司研制的RD-93加力涡喷发动机,或者更旧一些的RD-33发动机。支持这种说法的论据一是中国获准许可生产RD-93发动机供成飞FC-1“枭龙”战机使用;二是照片显示歼-31加速和爬高时产生了典型的黑烟流。众所周知,苏俄制RD-33发动机在一定飞行模式下通常都会冒黑烟,这就是一种独特的暗示;三是中国暂时还没有性能与RD-33/93类似并且适用于轻型战斗机的国产发动机。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五毛们的口头禅:兔子腹黑、下一盘大旗、强国。
    有关中国新型战机重量级别的推测是在飞机尺寸与地面设备、人体的对比基础上做出的。简单的推算结果表明,歼-31的长度在14-15米之间,翼展估计为10-12米。如果这些推算正确的话,那么中国新型战机在尺寸上与美国F-35大体相当。至于对歼-31起飞重量的推测,则不适宜使用上述对比法,因为F-35仅有一台大推力发动机。不过,歼-31的起飞重量可能大约相当于美国战斗机的重量。从发动机推力和可能的推重比参数可以推算歼-31大致的起飞重量,由于RD-33/93发动机加力推力可达8300千克力,因此两台发动机的推力总和超过16.5吨。近年来大多数战斗机在标准起飞重量下的推重比通常约为0.7-0.8,因此歼-31标准起飞重量可能在18-22吨之间,前提条件是飞机推重比在0.7-0.8之间。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俄媒称,歼-31的飞行性能暂时仍是谜。原则上可以结合中国此前研制的战斗机和国外飞机的类似指标,尝试推测歼-31的最大速度、航程和升限。目前中国人自己也可能不清楚国产新型战斗机的准确数据,在飞机数据正式确认之前,只能推算出大致的数字。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歼31成F-35加强版:或将量身打造新型导弹  歼-31飞机的外形符合近年来的时尚,主要目的是确保最小的雷达辐射特征,提高隐身能力,其中一种做法是所有武器都配置到机身内置弹药舱内。由于现有照片不够清晰,难以辨认弹药舱的准确方位并评估其尺寸,不过国外战机的弹药舱通常位于机身中部,因此歼-31的弹药可能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侧下方。由于无法估测弹药舱的尺寸,因此很难判断其容量和可能的武器配置。很有可能,歼-31能够携载和使用“霹雳”系列短程导弹和类似“猎鹰-60”的中程导弹,可能还配备23毫米或30毫米口径的航炮,但是这种航炮是否存在尚未得到证实。有关歼-31武器配置的唯一有客观依据的事实是它不能在机身外挂载武器。目前公开的歼-31原型机图片上看不到任何挂梁,机翼下也没有挂架。当然,为了保证最大转场航程,飞机可配备移动式副油箱挂架,但是目前尚未得到可靠的确认,唯一有利于这种说法的是美国F-22和F-35战机具备类似性能,而中国工程师未必能有其他可行的技术方案。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俄媒称,中国新型战机的作战潜力暂时尚未完全明确,谁都无法排除歼-31在开始量产前得到新型导弹的可能性,其性能或许会与国外产品旗鼓相当,至少也会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另外,目前根本没有歼-31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的任何消息。最近几十年来,机载电子设备是保证飞机大部分作战潜力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当前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水平可以为歼-31配备国产无源相控阵雷达,不过这种雷达还处在研制阶段,相关性能参数暂时无从得知。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中国现在还处于赶超西方国家的阶段,所谓赶,如同长跑只能在别人后面奋力追赶不断超车,肯定没有机会领跑。再过几年,等我们追上老美,领跑于世界的领域将逐渐增多,几十年后全面领先。
    俄媒称,应当说,上述所有推测和结论都是在对比分析歼-31原型机照片的基础上做出的,因此在正式信息公布后,可能会发现某些细节与事实不符。但是现在已经可以完全确信地指出,中国新型战机歼-31延续了中国国防工业独特的传统,每款新型飞机、坦克或其他军事装备样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充分借鉴了国外类似新型装备的研发成果,当然也有例外,尽管相当罕见。总之,再过5到7年,中国军队可能会同时装备两种第5代战斗机,即成飞歼-20和沈飞歼-31。随着这些新型战机的出现,中国空军的作战实力将会明显提升。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俄罗斯之声”广播台网站曾报道猜测说,中国不久前刚刚试飞的第二种五代歼击机是“盗版”美国F-35战机。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报道说,在第一批有关中国第种第五代歼击机照片出现后,就已经非常的明白,到底是什么能够让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设计师们产生了灵感。有关首次飞行的照片从各个角度对飞机进行了展示,毫无疑问,这种机型完全是美国F-35歼击机的翻版。可以说,中国战机是按照美国F-35试样研制出来的事实并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新闻。报道称,2009年,一家参与研制F-35战机的公司网络被来自中国的黑客攻破,然后还进入到五角大楼并窃取了大量有关此类型飞机的资料,这一事实曾经被广泛传播。早前曾认为,被窃取的信息尽管数量庞大但还不足以拷贝F-35战机,但是依然可以对其外形和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甚至能够借此研制出与其进行对抗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可能还存在其它窃取F-35资料的事实,只是美国特工部门还没有发现或者不愿对外公开这些情况。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楼主,你的标题能不能改改  
  看楼主ID就是撸多了
  直接改成歼-100就遥遥领先美国,何必就只从歼-20一下就跨到歼-31.
  @我是大陆人3
19:53:00  五毛们的口头禅:兔子腹黑、下一盘大旗、强国。  -----------------------  你的特性,泄愤屌丝
    报道同时援引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什的话说,还谈不上中国人对F-35进行完全的拷贝。为此需要掌握飞机发动机生产、机载电子雷达站和操作系统等各种技术。这些和其它一些方面组成部分的技术水平要远远超过中国的工业技术能力。从歼-31飞行样机的情况看,这种飞机大概是安装了俄产RD-93型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是向中国出口的用于装备FC-1出口型歼击机的。如果是这样,中国最新型战机所具备的动力装置并非源于1983年开始进入苏联空军最优秀第四代战机的装备。中国参照RD-93型发动机研制WS-13泰山型发动机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也许,这项工作还远未完成。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还未掌握第五代战机的一些重要技术内涵,比如有源相控阵雷达等。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天天拿着虚有的东西给自己高潮,骗别人.....你他妈人家的都服役了,你能不能也等服役了再来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影都没见站就在这要让我们陪着你这傻B一起高潮......
    因此,歼-31和一年半前试飞的歼-20看来都是进行技术展示的样品机。这种飞机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部件和系统的补充。看来,在最开始的阶段,所需要的一些部件及系统还需要用进口来满足,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国产组件。与此同时,如果说歼-20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独特的设计结构,那么,歼-31是拷贝了外国飞机的外观、主要技术指标、甚至是其它一系列设计方案。瓦西里-卡什认为,“在设计师明显缺乏创造力的情况下,歼-31将成为计算机间谍时代最终来临的显著标志”。尽管计算机间谍本身的出现已经有大约30年的历史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间谍模式还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现在已经可以告诉那些把计算机间谍看成是域外风情的人,这种技术获取手段已经相当成熟了。瓦西里??卡什还认为,对于中国来说,类似的拷贝外国技术的行动也并非完全是可取的。将发展寄托于购买或者窃取技术在某一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手段不可能被当成长期的成功战略。习惯于引进将对本国的创新潜力形成打压,为实施自主复杂项目的进程拖后腿。曾经拥有非常庞大技术间谍能力的苏联也曾积极地窃取西方的技术,但当拷贝国外样品成为某一方面主要的发展方向后,苏联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始终落后于西方。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我觉得LZ太张扬了,J31这东西有谱但不至于吹成这个样子,低配的入门级四代机而已,而且还没有定型,空军要不要还两说,有消息说海军对这个东西有兴趣,想弄成海飞丝,上舰。  做人做事要务实,有十说一,连三都没有就敢说十,咱们不是美国人,更不是日本人,低调,低调。
    与歼-20相比,歼-31体积较小,重量也更轻。两者的搭配正如美国的F-22“猛禽”和F-35联合攻击机。一些人因此担心,中国的隐形战机研制可能从窃取国外技术中获益。也有一些人认为,世界上的新一代隐形战机具有相似的外形设计;因此这很难说明什么问题。防务专家们认为,较轻的质量和双轮前起落架意味着,它未来可能作为舰载机使用。如果这样的话,歼-31战机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无用武之地。目前,中国尚未制定在航母上装备舰载机的计划;更不要说以全战斗形态部署。而且,如果不能配备足够的支援舰艇力量,航母也难以执行任务。因此,中国只有在成功组建航母战斗群之后,才可能考虑使用舰载机进行军事行动。而使用舰载机执行任务,也面临着大量不确定性和潜在障碍。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f35是3代机里飞得最慢的飞机了,没有隐身能力的f35会被苏30狂虐。  
    文章称,由于歼-31才刚完成首飞,难以对它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计算机模拟的情况显示,它能够携带12枚导弹,但内置弹仓仅能放置四枚中程武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在外部挂载武器,其隐形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此外,专家们对机载电子设备和外层隐身涂料的性能也持怀疑态度。因为多数观察家认为,中国的隐形材料研制能力极其有限。  图片为:最新歼31 CG照
  支持加大科研
  @我是大陆人3 9楼
19:53:00  五毛们的口头禅:兔子腹黑、下一盘大旗、强国。  -----------------------------  八字嘴炮无敌...
  简直帅呆了#!!!
  。。。。。。。。。。。。。。
  @我是大陆人3 9楼
19:53:00  五毛们的口头禅:兔子腹黑、下一盘大旗、强国。  -----------------------------  你看到了貌似心中很不愉快吗???这只是开始哦!!!你老死前可以看到中国是怎样发展的!!!可能对你来说是种折磨!!!
  @超级强国中国   四代機不是鐵殼外型像個樣就是四代機耶!   技術到位了沒? 吹了幾年了還在試飛?
  @每天YYGG 34楼
23:57:00  @超级强国中国  四代機不是鐵殼外型像個樣就是四代機耶!  技術到位了沒? 吹了幾年了還在試飛?  -----------------------------  你想怎样?  赞?
  IDF?呆湾国军?噗嗤~~~~~~~~~
  这些技术都是七八年前的技术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十天内免登录
专家:歼31属于低端战机 有望五年内量产
据南方日报消息,今年11月中旬将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航展确定参展的各类飞机将超过130架,歼-31也将亮相珠海并进行示范飞行。航空专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歼-31很可能在五年之内实现量产,歼-31将来上舰的可能性很大。
资料图:歼31舰载机想象图。常规布局和较小的吨位使其上舰难度较小。据南方日报消息,今年11月中旬将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航展确定参展的各类飞机将超过130架,歼-31也将亮相珠海并进行示范飞行。航空专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歼-31很可能在五年之内实现量产,歼-31将来上舰的可能性很大。歼-31自2012年首飞成功至今不过两年时间,对于试验机而言,歼-31目前还处于性能开发的初步阶段,“想要进行表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作为一款外贸机,从航展上惊鸿一瞥,制造一些轰动效应,可以起到一个展示的作用。”徐勇凌如是说。徐勇凌认为,歼-31属于第四代战机的低端版本,技术前进并不多。凭借我国航空研制企业凭借以往在三代机研发过程中所积累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歼-31可能在五年之内定型量产。
发动机是中国航空科技领域传统的短板,由于发动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导致我国突破瓶颈的难度较大,“但这块短板现在正在弥补,并且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出现。”徐勇凌说,将来我国在大、中、小推力发动机领域都会有新产品出现,像歼-31这样的主力机型一定会有配套的国产发动机,这样我国便有望结束主要机型的发动机大量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徐勇凌指出,隐形战机上舰是各国未来舰载机的远景,但用四代机全面替代三代机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以四代机为主的航母舰队与以三代机为主的航母舰队同时出现。“歼-31上舰的可能性很大,但目前还没有看到歼-31与舰载机技术相适应的消息出现,因此,预计歼-31上舰的时间会晚于其装备部队的时间。”(原标题:航空专家:歼31有望五年内量产 上舰希望很大)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NN082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大公馆: 从航空发展到航母发展
投资要点: 我国自主研发的歼-31 战斗机... - 雪球&:从航空发展到航母发展  投资要点:  我国自主研发的歼-31 战斗机首次实体亮相珠海航展,五年内有望实现量产的消息预计将直接刺激航空装备板块;军事专家称歼-31 有望作为第四代舰载机登上航母,我们认为这将打开航母编队建设的想象空间,建议关注间接拉动的航母概念板块。关注军工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的读者,如果想加入“军工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军工”,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  歼-31 亮相航展,90%的国产化率有望刺激航空装备板块  自 2006 年以来,珠海航展的签约规模不断扩大,2012 年已达到 118 亿美元,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展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包括国产的歼-31和 FD-2000 导弹等军工产品有望通过此次航展推向世界。歼 31 代号“鹘鹰”,是沈飞集团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双发中型隐形战斗机,按欧美旧标准属于第四代战机,是我国首款公开展示的四代机,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航展公开亮相的最先进战机之一。  关注航空装备产业链  《2014 年中国军力报告》显示中国空军共有超过 2800 架飞机,其中 1900 架作战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等)仅为美国的一半,而且只有 600 架是现代化的三代机,占比仅为 32%,与美国的完全三代化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战斗机的换代升级一方面直接利好战斗机制造、发动机、材料等相关产业,另一方面也间接利好空军信息化建设。关注战斗机制造相关的成飞集成、发动机相关的航空动力、航电系统相关的中航电子、机身相关的中航重机。  歼-31 有望成为航母舰载机,打开航母编队建设的想象空间  从媒体照片来看,本次航展亮相的歼-31 是双前轮(而比它重一倍的歼-20 只是单前轮),由于航母舰载机起降时要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更短的跑道和颠簸的路基),通常都是双前轮,因此歼-31 战斗机有望成为航母舰载机。量产的歼-31 将不会仅仅配备于目前仅有的“辽宁号”航母,为未来的航母编队打开了想象空间。  关注航母产业链  航母编队建设的产业链大致可以划分为上游的特种材料(包括特种钢材、合金材料、符合材料)、中游制造过程中的高端装备(包括舰体制造、武器装备制造、舰载机制造)、动力系统和信息系统(包括指挥控制系统、预警探测系统、通信系统、电子战系统和导航系统)。  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的个股:抚顺特钢(特种钢材)、中国重工(航母、潜艇制造)、北方导航(制导、火控系统)、航空动力(燃气轮机)、海格通信(通信、导航)等。  11 月 11 日至 16 日第十届中国航展将在珠海举行,我国自主研发的歼-31 战斗机首次实体亮相,预计将直接刺激航空装备板块(关注发动机相关的航空动力,航电系统相关的中航电子,机身相关的中航重机);军事专家称歼-31 五年内将实现量产,而且有望作为第四代舰载机登上航母,我们认为这将打开航母编队建设的想象空间,建议关注间接拉动的航母概念板块(特种钢材相关的抚顺特钢,航母、潜艇制造相关的中国重工,制导、火控系统相关的北方导航,燃气轮机相关的航空动力,通信、导航相关的海格通信等)。  根据媒体报导,11 月 5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歼-31 战斗机首次在珠海上空试飞备战本届航展,90%的国产化概念有望直接刺激相关的航空装备板块;从媒体照片来看,本次亮相的歼-31是双前轮(而比它重一倍的歼-20 只是单前轮),由于航母舰载机起降时要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更短的跑道和颠簸的路基),通常都是双前轮,因此歼-31 战斗机有望成为航母舰载机。量产的歼-31 将不会仅仅配备于目前仅有的“辽宁号”航母,为未来的航母编队打开了想象空间。  珠海航展召开在即,歼-31 首次实体亮相  2014 年 11 月 11 日至 16 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广东珠海举行,作为国内唯一被中央政府批准的航展,是展示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水平以及进行贸易洽谈、学术交流的重大盛会,已成为世界五大航展之列。  我国自主研发的歼-31 战斗机首次实体参展,鉴于歼-31 是双前轮(而比它重一倍的歼-20 只是单前轮),而航母舰载机起降时要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更短的跑道和颠簸的路基),通常都是双前轮,因此歼-31 战斗机有望成为第四代航母舰载机。  航展规模创新高,军品出口或成看点  本次珠海航展规模有望再创新高,与 2012 年展出 113 家飞机盒参展 650 家展商相比,预计本届将展出飞机超过 130 架,国内外展商超过 700 家,各种尖端武器装备以及众多自主研发的航空航天产品将会一齐亮相。  亮点 1:中国自研大小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200 预警机将亮相航展并进行新机飞行表演,今年刚首飞成功的“领世 AG300”轻型公务机以及赛斯纳 208B 飞机、奖状 XLS+公务机和西锐“愿景”SF50 飞机等机型也将悉数展出。同时中航通用飞机研发的大飞机项目之一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模型,H631 型和 H660 型国产地效翼船等都会首次亮相航展。  亮点 2:火星探测器、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高分二号卫星等展品将首次展出,同时航天科技集团将携 300 余项航天成果参展,另外最新立项研制的一批导弹武器系统包括精确打击武器系统、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无人机侦查作战系统及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装备等将首次亮相。  亮点 3:除了 SR-5 型火箭炮、MBT-3000 主战坦克等各种轻重式规格坦克,以及装甲车、导弹发射车、低空目标指示雷达、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统等数十种兵器将悉数展出以外,目前我国国内最先进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天龙-50 防空导弹系统”将首次实物展示。作为空袭平台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全空域克星,备受关注的 FD-2000 导弹将展出,升级版的导弹防御体系也将展出,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FD-2000 防空系统是中国红旗-9 号地空导弹系统外贸版, FD-2000 防空系统已经获得了土耳其数十亿美元的大订单。  亮点 4: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种大型军用重型运输机运—20 运输机、代号“鹘鹰”的第四代战机——国产歼-31 隐形战机以及对华军售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苏-35 等尖端装备将亮相珠海航展。  自 2006 年以来,珠海航展的签约规模不断扩大,2012 年已达到 118 亿美元,由于本次航展规模再创新高,而且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参展展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包括国产的歼-31 和 FD-2000 导弹等军工产品有望通过此次航展推向世界,预计本届军工产品的出口将会是一大看点。  歼-31首度实体亮相,有望成为航母舰载机在众多展品当中,歼-31 可以说是最受瞩目的“明星”,自 2012 年首飞成功以来,此次参展是歼-31 首次实体亮相。  歼 31 代号“鹘鹰”,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双发中型隐形战斗机,按欧美旧标准属于第四代战机,“鹘鹰”亮相航展将成为中国首款公开展示的四代机,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航展公开亮相的最先进战机之一。  歼-31 是一款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AMF)。从外形上看,该机单座、双发,采用了上单翼双外倾垂尾正常气动布局,机身两侧 DSI蚌式进气道,全机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战斗机的结构重量。战斗机具有隐身功能,中低空机动性能强,具有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机长 16米左右,翼展 10 米左右,预计空重约 12 吨左右,最大起飞重量 26 吨左右。从修长机身、大边条、梯形上单翼、前后襟翼、大角度双外倾垂尾、全动尾翼等气动外形和结构布局来看,其设计注重了超音速巡航、中低空机动和短距离起降等性能。从全机采用复合材料、无鸭翼、弹仓内臵及若干综合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的外臵天线配臵和工作口盖设臵等技术细节来看,其目标锁定了第四代飞机普遍追求的隐身攻防、体系作战等基本特性。  作为空中作战武器平台,其体量相对较小,据此似可判断机载武器有可能是以中距主动拦截和反辐射攻击武器为主。若配备以空中格斗弹药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弹药,执行空中格斗、空中截击、空中侦察、空中掩护和对地(对海)打击等综合性任务。  歼 31 在航展的平台上公开展出意味着它将来有可能进入国际军贸市场,这对中国的航空工业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不可能只靠国内的内需,军工企业研发生产必须要考虑投入和产出,仅仅靠国内的投资来发展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有效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金,是不可能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歼 31 最初并不是军方立项的产品,而是航空企业自主投资研发。军品生产采用军民结合,引入企业来参与竞争是大势所趋,作为第一个成功的产品,歼 31 的意义极为重大。  歼-31 参展珠海航展背后有着许多重大的意义,第一,公开亮相意味着歼-31 各方面技术已经能经得住考验,如若前期研制过程中仍存在某些缺陷则不会选择在如此重大展会上亮相。第二,珠海航展是国际航展,歼-31 参展意味着未来很可能将进入国际军贸市场,如果歼-31能够成功走出国门,这将是我国军品贸易的一大突破。第三,歼-31 最初并非军方立项研发项目,而是航空企业自主投资,歼-31 的成为未来或将开辟军品生产采取军民合作的新道路。媒体对歼-31 用途的猜测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与隐形战机歼-20形成高低搭配,二是推出的隐形战机出口型号,三是未来发展为替代歼-15 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战机。  我们认为歼-31 成为舰载机的概率较大,因为歼-31 采用的是双前轮,而歼-20 采用的是单前轮,由于舰载机起降时需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因此基本舰载机都是双前轮,也有专家猜测歼-31 部署于航母上将与歼-15 形成高低搭配战斗群。  另外从歼-31 尺寸大小来看,舰载机理想机长在 18、19 米左右,翼展 13.6 米左右,最大起飞重量应该在 30 吨超一点,正常起飞重量在 26 吨比较合适。而歼-31 机长 16 米左右,翼展 10 米左右,预计空重约 12 吨左右,最大起飞重量 26 吨左右,已经完全符合舰载机大小,而且还略显小了一点,具体来讲歼-31 内油量或许略显不足,无法满足留空需求。  歼-31 从修长机身、大边条、梯形上单翼、前后襟翼、大角度双外倾垂尾、全动尾翼等气动外形和结构布局来看,其设计注重了超音速巡航、中低空机动和短距离起降等性能。虽然四代机的典型特征就是4S,但要上舰必然要在 4S 方面做出一定牺牲,其中有冲突的就是超音速巡航,不过如果不追求完全的超巡而改为在加力状态下追求较好的超音速性能,歼-31或许能做到这之间的平衡。  从各方面分析来看,歼-31 均有上舰可能性,或许是成为未来中型航母匹配的航空作战平台,或许歼-31 遵循一机多用原则,瞄准多军种多市场,未来有上舰需求则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完成航电系统等的设计,从而完成适配。  关注战斗机产业链  战斗机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  战斗机以其飞行性能优良、机动灵活、火力强大特征,深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它的先进性程度决定了一国空军力量的强弱,战斗机也一直是军工领域发展得最为前沿的细分行业。战斗机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从最早的活塞式战斗机到最新的矢量式战斗机,共经历了五代的新旧更替,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战斗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公司联合开发的第四代(按欧美划分标准)F-22 隐性战斗机。美俄两国由于在战斗机的研发中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它们生产的战斗机一直都处于最顶尖的水平。中国最早生产的战斗机都是仿制苏联原型机的,80 年代以后中国才逐渐进入自主研发的过程,得益于中国国防军费预算开支的增长,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战斗机的研发,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战斗机制造水平突飞猛进。目前,中国的战斗机已经研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第四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歼 20,以及本次航展亮相的兄弟机型歼 31。  发展新型战斗机是建设空军现代化建设的必备手段  早在《2006 年中国的国防》提出的国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和空军发展战略中,对于空军目标是着眼于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信息化空中作战力量,减少作战飞机总量,重点发展新型战斗机。目前中国空军战斗机代数中,已由二代逐步向三代为主、四代研制的方向发展,新型战斗机将在空军现代化建设中大展拳脚。  根据《2014 年中国军力报告》,解放军空军是亚洲最大的空军和世界第三大空军,约有330,000 人,超过 2,800 架飞机。这些中国空军的飞机,大约 1900 架作战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战斗机,攻击和攻击机),其中 600 架是现代化的三代机,三代机的占比仅为31.57%,相较 2010 年的 25%提高了将近 6%,但这与美国几乎实现三代化的水平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从拥有的作战飞机数量来看,中国仅为美国的一半,与俄罗斯相当,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东海冲突加剧以及航母编队的建设,可以预测未来中国还需要新增很多的作战飞机。所以说,未来中国战斗机的代数升级的必然趋势和作战飞机绝对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整个战斗机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两个维度把握战斗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全球著名的航空专业杂志——《Flightglobal》指出中国战机现代程度为美国 40%左右,总体作战效能能力仅为美国的 14%左右。要着力提高战机的作战效能能力,一方面需要依赖于大力发展三代机和四代机,另一方面要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提高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直接受益于作战飞机的换代升级的公司中国目前大部分的作战飞机还是停留在较旧的二代战机,三代机占比才刚刚超过三分之一,未来空军的发展方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全面实现空军的三代化,按目前的空军作战飞机数量来看,中国空军需要采购超过 1000 架的三代机,这无疑使得有能力生产三代机和为三代机产业链的相关公司直接受益。  战斗机的生产主要包括战斗机机体制造、发动机制造以及整机制造三个部分,以美国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生产的 F-35A 第四代隐形飞机为列,英国 BAE系统公司负责生产侧翼和机体,普惠公司负责生产航空发动机,然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完成整机制造。  在中国最著名的两大战斗机生产公司无疑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都是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子公司,这两家公司几乎包揽了中国所有的战斗机制造。  航空发动机制造是战斗机最核心的技术,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工业之花”,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美国国防部直接把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作为最保密的军事机密之一。由于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出口的限制,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直发展缓慢,好在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几年有所突破,成为了继英、美、俄、法后少数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由于航空发动机行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壁垒的特性,目前国外航空发动机主要被三大生产商美国通用电气(GE)、英国罗尔斯〃罗伊斯(RR)和美国普拉特〃惠特尼(PW)高度垄断,特别在军用领域普惠 PW 公司绝对是一方霸主,无人可以撼动。中国目前虽然已经研制出第一代国产发动机“昆仑”,和最近的“太行”涡扇发动机,但是跟美国相比仍然有二三十年的距离,“太行”发动机的性能相当于美国 80 年代就已研发成功 F-100发动机,而且“太行”发动机要实现量产还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为了缩短差距,中航工业在 2011年将把航空发动机研发放在优先地位,2014 年下半年中国通过“两机专项”(即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成为了国家第 20 个重大技术专项,预计未来 10年内将投资 1000亿人民币用于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中国航空运输量目前以每年 8%的速度增长,按此速度到 2026 年,中国的飞机需求总量接近 3000 架,由此有望带动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总量达到 6500 台,总价值约为 650 亿美元。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发动机制造公司优先受益,比如航空动力、中航动控和成发科技等等。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重量的 50%-60%都是材料构成,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需要采用一些高强度、耐高温材料,包括钛、镍、铝、复合材料以及镍基和钴基超耐热合金,所以制造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制造耐超高温的合金材料。航空发动机需求的告诉增长必然带来高温合金需求相应的增加,目前我国高温合金年产量约在 1万吨左右,而市场需求量可达 2万吨以上,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明显,需要大量依赖进口。高温合金相关上市有:钢研高纳(高温合金细分领域绝对的龙头企业)、抚顺特钢(军用高温合金占有率国内领先)。钛合金生产:宝钛股份(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钛材生产商,其具备年产
吨航空钛棒材的能力,同时它是我国军用钛的主要供应商)。  受益于空军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上市公司  所谓空军信息化建设,它包括四大方面:信息感知能力,主要是指雷达对空、对地、对海的目标探测能力和平台对战场态势信息的感知能力;信息对抗能力,是指空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对抗能力,如装备的抗干扰能力、电子对抗协同作战能力等;快速精确作战能力,指空军武器装备的快速与精确的打击能力;一体化作战能力,是指空军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水平,与指挥控制系统的交联程度,与编队友机的战术协同能力,与友邻作战单元的任务协同能力等。此外,隐性无人飞机的使用是空军信息化建设的更高台阶,也是各军事强国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总体上正处于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与美国等军事强国相比有巨大差距。其中,军用通信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市场化程度高、军民融合最为紧密的领域,可积极跟踪关注北斗产业链和军用信息系统产业链的相关投资机会。  北斗产业链可积极关注:1)唯一具有卫星制造能力的上市公司:中国卫星;2)卫星地面设备提供商:北斗星通(元器件、终端、方案和运营全产业链布局,终端占比较高)、国腾电子(元器件、终端、系统、运营,终端占比较高)、海格通信(元器件、终端、系统、运营,终端占比较高)、华力创通(立足军用、面向民用,芯片、终端、系统)、中海达(由测绘设备提供商向测绘一体化服务商转型);3)卫星应用系统及运营商:四维图新(导航电子地图)、超图软件(与云计算结合的 GIS 平台软件商);  军用信息系统产业链可关注:中航电子(公司生产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在军用航空占有率高达90%)、四创电子(公司是我国气象和航管雷达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在中国气象局新一代气象雷达和军用气象雷达市场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川大智胜(公司是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领域和地面智能交通管理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和重大设备供应商。公司的航管雷达模拟机和程序管制模拟机产品占国内市场的 95%以上)。  第四代舰载机量产,为航母编队建设打开想象空间  航空专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歼-31 很可能在五年之内实现量产,歼-31将来上舰的可能性很大。量产的歼-31 将不会仅仅配备于目前仅有的“辽宁号”航母,为未来的航母编队打开了想象空间。关注军工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的读者,如果想加入“军工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军工”,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  航母发展的必然性  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不同于战列舰,航母本身并没有很强的火力,而是作为一个搭载舰载机的平台。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其能在远离国土的地方,在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利用搭载的战斗机提供的火力,进行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在一支舰队中,航母的远洋作战能力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航母作为海上军事力量金字塔顶端的武器配备来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是国家发展的坚实后盾,能有效提高政治影响力、增强军事实力以及提高对外话语权。  中国不仅是一个陆权国家,更是一个海权国家。中国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拥有渤海、东海、南海等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无论是海洋资源还是对外贸易的通道。我国的陆上邻国有 14 个,已经跟 12 个划定边界,只有印度和不丹尚未划定,但是 8 个海上邻国无一不是争端国,争议面积达到 150 万,占了我国海域面积 300 万的一半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军事实力也在迅猛增加,海军的各类船舰火炮也不停的增加和升级,从二战时期,中国海军力量的薄弱,到现在中国拥有的战舰数量位列世界第一,而海军军力稳居前三。作为海上强国而言,中国海军仍然缺乏强大的远洋打击能力。近几年,越来越来的国家开始尝试挑战我国的底线,我国南海、钓鱼岛局势复杂,部分岛屿及海洋资源被占用,单纯的近海防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对我国海域领土的保障。  2012 年之前,对于周边领土、领海的争端,我国基本上是以战略防御进行应对,但 2013年开始,我国转入积极应对,重要的标志就是海洋局下面成立了一个海警局,海警局把海监、渔政、缉私、海警统和起来,海警局局长是正部级官员,比海洋局局长还高一级,判断未来海警局成为独立部门的概率较大。  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未来我国国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0 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七版国防白皮书,其中可以总结为四大方向: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4.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值得关注的为最后一点,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诠释为深化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交流合作,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海上护航、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从以上四个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战略重心已经从一味的防御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转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一个大国所要承担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随着我国大国意识的觉醒,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战略也不再是保守的只扫门前雪,海军的发展重心也从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过渡,介时无论是突破岛链枷锁还是在区域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航母舰队的价值将更加显现。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军事战略部署角度来看,我国都需要发展航母。美国现在拥有11 艘航母,英国、日本各 3 艘,意大利 2 艘,西班牙、法国、俄罗斯、巴西各 1 艘,几乎每个强国都会拥有自己的航母,就从这点来看,我国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国,拥有自己的航母舰队是必然的。而且我们邻国的印度也有 3 艘、泰国 1 艘、韩国 1 艘。  我国目前仅有一艘“辽宁号”航母,但是一艘航母可能还达不到我国的战略目的。香港《明报》的报道称,中国第二艘完全国产的航母正在建造,未来我国的航母产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910 年美国人率先在静止的船只上起飞降落飞机,随后 1912 年英国在行驶中的战舰上起飞降落飞机,并将老巡洋舰改装成了可容纳飞机的船只,这就是航母的前身。英国作为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功阻止德国,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其在战争后期毫无作为,为一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17 年英国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纯正血统的航空母舰,日本紧随其后于 1919 年开始设计并建造,并提前与英国在 1922 年建造完成开始开始服役,而英国由于一战结束放缓了工期,于 1923 年完工。美国第一艘航母是由运煤船改造而成,于 1922 年开始启用。一战结束后,各海军强国严格控制战列舰的建造,但允许航母的建造,由此,拉开了航母的时代。航母的强大毋庸臵疑,其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得到广泛运用,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二战时期三场经典的海战:偷袭珍珠港、珊瑚岛海战及中途岛海战中均发挥了决定战局的作用。首先是偷袭珍珠港,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导致了美国 4 艘战列舰被击沉,3 艘战列舰受损,3 艘巡洋舰被击沉,188 架飞机被摧毁,155 架飞机受损。珊瑚岛海战,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后,开始对莫尔兹比港发动进攻,企图打通南太平洋的环形包围圈,并控制澳大利亚。美日两军在珊瑚岛海域进行了激烈的交战,日军损失 69 架战机,1 艘轻型航母,1 艘驱逐舰,美军损失相当,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损失均来自于舰载机。最后就是彻底覆灭日本海军的中途岛海战,日本帝国面对美军铺天盖地的舰载机攻击下,朽木难支,轰然倒下。  另外还有许多战役由于航母的存在迅速的奠定了战局,毫无疑问,单凭战列舰是无法与航母相提并论的,可以说拥有航母的国家才有资格角逐海上霸主的地位。  关注航母产业链  按照中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国防需求,北海、东海、南海至少各拥有一个舰队,那么未来中国将会新增 3 个以上的航母编队,每个编队全寿命周期需要
亿元,它将撬动着四五千亿规模的产值。  建造航母编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按产品链划分可以将这块“大蛋糕”可以切割上游的原材料——特种材料,中游舰体的制造过程——高端装备、动力系统和信息系统。建议关注特种钢材相关的抚顺特钢,航母、潜艇制造相关的中国重工,制导、火控系统相关的北方导航,燃气轮机相关的航空动力,通信、导航相关的海格通信等。  特种材料——航母编队的肉体  特种材料是航母编队的肉体,是发展航母工业的基石。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特种材料的研发最初都是为了军工需要而开展的,因此,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特种材料作为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对出口做出了过度的限制,这导致中国过去几十年特种材料成为困扰整个军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说用于建设航母工业的特种材料只能依靠我国的自主研发,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新材料上升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这表明了国家对该领域的高度重视。具体来看,航母所用的特种材料主要有:特种钢材、合金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等。  一、特种钢材:航母的特殊性要求用钢具备非常特殊的性能  1、抗海水腐蚀:海水对舰船底部的腐蚀特别厉害,会严重影响舰船的速度和防护能力。由于航母的作战环境比一般军舰更为恶劣,维修所需时间也长,因此,要求所用钢板抗海水腐蚀的能力就更强。  2、防磁:一般钢铁都带有一定磁力,由于受到地球本身是有磁场的作用,用久了的舰船会受地球磁场磁化而产生磁力,而磁力对军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容易被敌方磁力探测仪侦测到,或受到敌方磁性水雷等武器的攻击。因此,军舰用钢,磁力越小越好。  3、耐高温和耐冲击能力  飞机在陆上起飞,一般需要在三公里多,至少也要一、两公里的跑道助跑、起飞。而在航母上,飞机在一两百米内,就要从静止状态完成滑跑、起飞、腾空的过程。这除了有弹射装臵助推外,更要求飞机本身有强大的推力,当飞机加力开到足以飞起时,发动机喷射出的火焰可达上千度,足以把一般钢材制作的甲板熔化了,只有耐超高温的特种钢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几十吨重的舰载机降落对航母甲板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这要求甲板用钢能够具备非常强的抗冲击力和抗扭曲力。  二、合金材料:航母、舰载机和护卫舰等的特殊部位用于工作环境原因需要大量的合金材料  1、 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一直是现代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在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 50%-60%以上 ,其主要用于四大热端部件:燃烧室、导向器、涡轮叶片和涡轮盘,此外,还用于机匣、环件、加力燃烧室和尾喷口等部件。由于高温合金具备良好的性能,也将广泛用于航母、舰载机和护卫舰等所用的发动机的制造。近年来,我国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高温合金材料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促使国内高温合金主要生产企业迅速地更新装备、提高工艺水平,从而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我国高温合金年产量约在 1 万吨左右,而市场需求量可达 2 万吨以上,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明显。另一方面,国内在燃气轮机用大尺寸精铸叶片等先进生产工艺方面尚未突破,国产化率不高,许多高档高温合金材料仍须依赖进口。由此可见,我国高温合金行业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缺口。再加上高温合金单价高,盈利能力强,未来我国高温合金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2、 钛合金  钛合金高端发动机核心部件材料,钛合金以其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一锻件的形式被应用在飞机结构中,使用钛合金材料较集中的部位是发动机的压缩机部分,钛合金占发动机重量的20~30%;钛合金还被用作防火隔板,将发动机与其他结构隔开;也可以用作机翼蒙皮及军用飞机中的支撑结构。近年来钛合金在战斗机原材料中的占比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具备更好优良性能的钛合金替代铝合金将是未来航空航天发展的大趋势。  三、复合材料  玻璃钢(FRP)亦称作 G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由于具有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耐腐蚀和透波性好等特点,被运用于新型战斗机中的护尾罩、机翼翼尖包皮、雷达蒙皮等部位。在国外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于军用战斗机上(如 F-35 复合材料运用超过 25%),相比而言,我国由于研发落后和核心技术的缺失,飞机复合材料的运用较落后,军用战斗机使用量不到 10%,而且很多还是依赖于进口。  高端装备——航母编队的骨架  高端装备是组建航母编队的大骨架,包括舰体制造、武器装备制造和舰载机制造三个细分行业。高端装备制造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以航母舰体为代表的特大型海工装备的建造能力是一个国家海洋经济实力的最直接体现。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一只航母编队需要由 2 艘护卫舰、2 艘驱逐舰、1 艘反潜巡防舰、2 艘攻击潜舰、1 艘补给舰和30-50 架的舰载机。  舰体制造    一支航母舰队的建设中,最具挑战的是航母舰体的制造过程,由于军用舰的船体体量庞大,建造地点需要有大型的船坞和起重装备,制造工艺极其繁杂,其生产能力常受限于技术、硬件设施等等,因而只有少部分大型工业集团有能力完成一只航母舰体的制造过程。航空母舰舰体的整个制造流程十分复杂,简化后主要有四个步骤: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钢材预处理和舰体的生产设计,接下来是零件加工工程,之后是中间产品的装焊、分段组装和单元舾装加工过程,最后才是船体的总装和下水过程,这一系列的步骤需要造船厂具备很强的人力物力。目前具备该实力的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的大连造船厂(据辽宁省委书记王珉透露,我国第二艘航母分段已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预计建造周期为 6 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厂。而最近获得中船重工资产注入的广船国际也具备生产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导弹快艇等各类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  武器装备制造  武器制造对于航母舰队的战斗能力高低有相当的影响,是评价国家军事工业强大与否的重要指标。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威慑敌人的作用,它是能否在战争中先发制人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部分武器属于国际先进行列,但仍有许多领域较西方强国落后,因此是未来的重点研发方向。  目前上市公司涉及武器装备制造方面的业务主要是精确制导,北方导航(600435)、光电股份(600184)的轰炸瞄准、制导系统都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环节。  舰载机制造  舰载机是航空母舰的主要武器,是其作战精髓所在。舰载机主要用于攻击空中、水面、水下和地面目标,并遂行预警、侦察、巡逻、护航、布雷、扫雷和垂直登陆等任务。一艘航空母舰可搭载数十至百余架舰载机,可以说舰载机的性能和数量决定着航空母舰的战斗能力,舰载机快速、机动的作战能力,与航母强大的续航能力相结合,能有效提高航母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是取得现代海战胜利不可或缺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它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作战手段之一,是在海洋战场上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制海权的重要力量。舰载机按用途可以分为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飞机、直升机和教练机等。  动力系统——航母编队的心脏  动力系统的好坏决定了航母编队性能的发挥。航母发动机有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而航天发动机主要是涡轮发动机,它通常由为进气装臵、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排气装臵五大部件构成。前文提到航空发动机的重量构成中 20%-30%是钛合金,50%-60%是高温合金。将在2014 年珠海航空展亮相的歼-31 战斗机采用的是两台 RD-93 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其也是 FC-1“枭龙”战斗机的标准动力。由于我国航母工业刚发展不久,国产航母发动机一直进展缓慢,在今年 3 月 21 日,中航工业承担的国家“十五”863 计划重大专项 R0110 重型燃气轮机研制与调试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这标志这我国向航母发动机国产化迈出了重大的一大步。报相关报道称,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将在辽宁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因此被称为 001A 型。此外,该艘航母动力系统采用的是哈尔滨生产的锅炉,采用蒸汽轮机动力。  信息系统——航母编队的大脑  航母编队的信息系统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它是军事信息化的标志,电子信息技术也是航母建设的必备元素,它是航母完成各种攻防任务的前提和保障,也符合习近平主席提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以及实现信息化时代打赢“局部战争”的核心任务。古人眼中,兵贵神速是战争指导的铁律,现在也不例外,在信息化条件下更强调“速度优势”,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衡量一支军队战备水平和实战能力的重要标志。航母电子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指挥控制系统、预警探测系统、通信系统、电子战系统和导航系统。  在航母的电子信息系统中,指控系统是其作战系统的核心,它在预警探测、侦察、通信和电子战等系统的支持下,完成情报处理、指挥决策、武器系统控制和作战管理等任务,其能力决定着作战系统的整体效能。通信系统是航母内部联络和外部联系的“神经中枢”,是联络、指挥和协同作战的纽带,它由内部和外部通信组成,其中外部通信主要用于与岸上指挥部、各军兵种的联系和协同、舰队间的联系。预警探测系统是航母获取战场态势信息的源泉,是航母的“眼睛”和“耳朵”,主要包括预警系统、雷达系统、光电探测系统和水声探测系统等,它为航母构建了具有较大纵深的对空对海目标进行探测、见识、跟踪和识别的能力,使航母具有极强的攻防体系。电子战系统是航母电子信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防御“屏障”,包括舰载电子战系统和机载电子战系统,主要由于对敌军舰艇、飞机、岸基雷达、通信系统和各类反舰武器制导系统进行侦察和干扰,掩护航母及其战斗群实施海上作战和保障编队安全。  风险提示:本报告是从策略角度来分析行业投资机会,个股不作推荐,提及的个股存在行业研究员尚未覆盖的可能性。(徐彪、姚卫巍/华泰证券)关注军工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的读者,如果想加入“军工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军工”,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有欲望,就有江湖。机会,常常属于那些不缺机会的强者。某规模达十亿元人民币股票/期货二级市场MoM母基金,征寻国内量化对冲/程式化交易领域的优秀操盘团队合作。如果你们在过去三年中,具持续交易记录和稳定风控系统、是有野心、有才华、有执行力的操盘团队。那么,请进一步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我们谈谈?...↓↓↓插入表情插入股票代码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腾讯微博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盘量产工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