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4apec峰会直播期间召哪七国另开会议

> > >中国什么时候g20[篇一:举办G20,中国期待设置全球议程]
举办G20,中国期待设置全球议程
毫无计划和方向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G20峰会,与备受瞩目的北京APEC峰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G20东道主国澳大利亚颇受排挤,如英国《卫报》所描述的:“奥巴马让气候变化问题成为焦点,澳大利亚本国的议程只能靠边站了”。
一些G7代表国试图将G20峰会聚焦乌克兰事件,“抱摔”普京。但这样的分化毫无意义,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先前的投票都已经表明,世界上大多数政府都不会赞成美国和西欧国家对乌克兰的政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APEC峰会清晰地聚焦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亚太自由贸易区这两个互相关联的主题上。峰会期间,中韩两国宣布中韩自由贸易区实质性谈判结束;峰会刚一结束,中美两国就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然而,这两大峰会的不同,最主要的还不在于主办方。尽管澳大利亚想要避开气候变化议程,还提出要与普京“正面交锋”,这些徒劳之举都没有建设性可言,但却反映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
G7国家经济“新平庸”困局
IMF总裁克里斯蒂娜o拉加德形容目前的全球经济状况用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词——“新平庸”(the new mediocre)。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欧洲和日本实质上是零增长;美国经济看似在复苏,2014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3%,实质上是低于历史水平的。
巴西和俄罗斯两大金砖国家经济体相对停滞。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体正在迅猛增长,但是这些经济体的影响力不够大,不足以决定全球经济形势。
只有主要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还在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长7.3%,印度是5.7%,虽然比起他们增速最高峰,都有所下滑,但还是远高于G7国家的增长。这两大经济体是亚洲经济增长持续位居全球首列的根本原因。
大众情绪和潜在的社会冲突同样反应了全球经济趋势。G7国家公众的失望态度反应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便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在复苏,但这种复苏并没有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美国的工资中值比七年前还要低,英国也正在遭遇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个人收入水平下降。许多南欧国家的失业率高得让人吃惊。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o萨默斯比拉加德更悲观,他认为美国和G7国家的经济形势是“长期停滞”——即旷日持久的低增长。
全球最有名的民意测验机构之一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反映这些经济趋势时得出结论称,在G7国家中,“悲观是普遍的”。在表达这种失望情绪时,《纽约时报》最近也用了“新平庸”这词,它不但用来来描述经济,甚至还称,美国时尚潮流、电视节目等等,也陷入“新平庸”。
悲观情绪引发动乱频繁
经济形势不佳让G7国家的政治氛围也一片暗淡。最近的美国民意调查发现,65%的美国人认为下一代会过得比这一代还糟,美国人
对美国政治体制的信心跌到了低点,只有13%的美国人相信政府大多数时候会做正确的事情。另一个民意测验则表明只有33%的人相信美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62%的人认为美国的方向错了。在美国,民主党总统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之间僵持不下。而在欧洲,像法国国民阵线这样的种族主义右翼政党正在崛起,分离主义和独立主义的运动也风起云涌。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缓慢的全球经济增长,转化成比发酵的政治情绪还糟糕的社会动乱与武装冲突。从严重的恐怖主义到全面内战,一道不稳定的弧线正从西非穿过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利比亚、埃及),直到西亚和中亚的一些地区(叙利亚、伊拉克、也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这道弧线的西北部便是爆发内战的乌克兰。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在最大的几个经济体中,中国依然是例外,87%的中国人“对我们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很满意”。中国,尤其是西部的新疆也有恐怖袭击事件,但是与非洲和亚洲其他地区相比,这些事件都很微不足道。
将经济发展与公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相互关联合情合理。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几乎三分之二的经济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是由其经济增长有多快决定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三倍多,这就不难解释中美两国在公众情绪上的不同了。
中国的倡议对全球有益
针对这一背景,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和G20峰会上的倡议,
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是有益的。中国的增长还不足以决定G7经济体的形势,但是现在却强有力地影响着发展中经济体的大局。总体来讲,中国的增长正在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提供一臂之力,目前中国外贸的主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能够最直接积极主导的地区还是亚洲这一全球增长的核心地区。
从汇率价格计算,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银行以西方经济学家青睐的购买力平价来估测,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了。即便是以汇率价格来衡量,中国去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1,038亿美元,而美国是5,550亿美元,中国的贡献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中国是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未来10-20年,亚洲范围内仅次于中国的最大经济体将是印度。以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印度的经济已经比日本大了。再看印度和日本的相对增长率就会发现,以汇率价计算,印度经济取代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已经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印度,也共同成为快速增长的经济大国中,最具潜力国家。
然而,阻碍印度发展的决定性挑战是基础设施的匮乏。这一现实为世界上最有潜在成效的经济合作创造了基础。中国可以为印度需要的基础设施提供资本,派驻建筑公司。这也是印度不顾美国反对,执意要加入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原因。
中国往西最核心的基础设施项目是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两端将由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域压轴,其一是中国,其二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产地中东。这将连接起帮助中亚、推动北亚地区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对东南亚同样重要。即便是现代工程师,也很难在中印之间建起一条直穿喜马拉雅山的通道。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样必要。但是在东南亚,建设铁路、公路的可能性更大,中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主办G20峰会意义重大
亚洲地区最可持续也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也将成为其它经济体的最佳支持伙伴。从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便可以看出,韩国很明显是打算将自己与中国的发展捆绑在一起。甚至连安倍似乎也认为与中国对抗会伤害日本经济,最近他也在试图缓解中日紧张局势。
当然,除了经济上的挑战,仍然还存在地缘政治问题。 鉴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中国提出的 “亚太自由贸易区”计划是最佳发展策略,这一策略使得亚太地区最大可能地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与此相反,美国除了试图阻碍亚投行以外,还极力倡导主要使美国受益的TPP,而且TPP狭隘地将中国这一世界最大贸易国排除在外。与中国主导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相比,这一由停滞经济体主导、美国操纵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对世界经济来讲,本质上是雪上加霜。
基于以上因素,中国2016年主办G20峰会意义重大。2015年的峰会已经确定由土耳其主办。通常,G20东道主国会主导峰会的准备工作和议程设置。中国主办G20峰会的意愿表明中国希望设置全球日
程。因此,希望中国能够将本届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已见成效的工作带到G20峰会。
所以,接下来两年不仅是对中国经济战略的重要检验,也是对中国外交的检验。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篇二:2016年中国将主办G20集团会议]
2016年中国将主办G20集团会议
公务员考试网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准备了最新新闻事件:2016年中国将主办G20集团会议,帮助国考考生了解最新新闻动态,从而积累申论热点,预祝考生备考成功。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3月19日下午,中国与经合组织合作20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2016年中国将主办二十国集团会议,这是继APEC之后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又一重要机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讲话。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出席并发言。
高虎城表示,自1995年中国与经合组织正式建立对话合作关系以来,中方30多个部门与经合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及工作经验。双 方的合作不仅对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益作用,也推动了中国发展经验借助经合组织平台向世界传播。2014年,商务部与经合组织签署合作 谅解备忘录,这是双方合作20年来首次签署的综合性框架文件,既是20年合作的结晶,也是合作的新起点。
高虎城指出,2016年中国将主办二十国集团会议,这是继APEC之后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又一重要机遇。我们愿与包括经合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高虎城强调,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推动改革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同世界各国及重要国际组织的合作。 作为国际上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研究机构,经合组织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高虎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统筹规划合作“大棋局”,规划好 合作优先领域。二是推动合作进入“快车道”,以联合制定并实施2015/16年度合作计划为途径,加快双方合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开辟创新合作 “新领域”,探讨在21世纪经贸新议题、全球价值链、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增长等前沿领域开展政策对话,并加强双方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合作。
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发言中表示,经合组织与中国20年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这对进一步加强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应对和化解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希望今后双方在共同制定并实施2015/16行动计划过程中加强各领域合作。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易纲等出席研讨会高层对话并发言。中方参与经合组织合作的主要部门代表和经合组织成员国驻华使馆官员约140人参加了研讨会。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篇三:形式与政策—从APEC&G20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形势]
从APEC&G20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形势
本年度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的成功召开和圆满结束不仅体现我国国力和能力,而且会议上通过领导人的会晤我国周边环境紧张的局势短期内是会得到缓解的,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明确的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方针,以及强调了愿意与其他国家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态度。G20中中方积极参与峰并会取得积极成果,包括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提出新举措,制定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在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方面迈出新步伐,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共同保障国际能源安全;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形成新共识,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关键字: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峰会;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进行深化改革;维护亚太金融稳定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 最高级别的会议。会议就有关经济问题发表见解,交换看法,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由各成员领导人出席(中华台北只能派出主管经济事务的代表出席)。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
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中国将是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
为实现北京APEC会议目标,日财长会议制定了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目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复苏步伐缓慢且基础脆弱。作为全球经济中人口最多、GDP份额最大、最富增长活力的部分,亚太地区应率先复苏。APEC将利用这次会议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信息对话与合作,表明各成员共同致力于推动亚太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推动亚太区域务实合作。结合APEC地区的现实需求,把促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并将在推广基础设施PPP模式(政府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向社会力量或私人组织购买服务)方面形成系列具体成果,包括分享区域内基础设施PPP经验教训;制定基础设施PPP实施路线图,帮助区域内发展中经济体政府官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PPP模式;推动区域内PPP中心能力建设和交流联系。
第三,展示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框架的基础上,此次财长会议成为中国政府进一步展示深化改革的决心,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的重要机会。
在11月10日至11日会议中我们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他指出,亚太梦想就是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并针对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习近平主席还指出,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中的烦恼”。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①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②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③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既要深化对内开放,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也要扩大对外开放,把成员多样性和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潜力和动力;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让亚太的大门始终向全世界敞开。
会议上中国利用会议东道主的身份提出的建立亚太经合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它的参与者将包括本地区的所有国家。这一构想的提出者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打领带”会晤的第一天,习近平坦承,为了能让倡议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是从中受益的将是每一个经济体以及整个地区贸易。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此次北京APEC的首个工作会议上表示支持该倡议。他说:“我高度评价中国为推动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制订的路线图。其中提出的措施有助于协调落实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内的众多融合倡议。何况,在亚太地区有大量贸易协定在运作”。美国总统奥巴马在APEC上演讲表示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稳定的中国崛起,更欢迎中国进行广泛投资。他的讲话也预示着中美合作发展关系将走出持续、健康而稳定的未来。
最后习近平主席倡导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从北京APEC峰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主席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的经济政策,明确的向APEC各成员,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自己也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中高的发展速度。中国将大力的推进结构改革,简政放权,通过结构改革焕发中国经济的新动力。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改变为创新驱动,要走一条高效益,高质量,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刚结束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就即将召开了,会议上我国主席习近平就世界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阐述中方主张。包括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提出新举措,制定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在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方面迈出新步伐,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共同保障国际能源安全;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形成新共识,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谋求新突破,加大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并在防控埃博拉疫情、反腐败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G20全面增长战略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中国经济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国际组织测算,中国是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的最大贡献者之一。这样的贡献,源自中国自身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中国向二十国集团提交的增长战略包括了134项这样的政策措施,充分展示了中国以改革促增长的决心、理念和行动。”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势头,每年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未来5年,我们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这些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需求,创造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还指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多“治标不治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们通过逆周期的刺激政策,熨平经济波动,短期效果明显,但这多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益。”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扩大了,各国都受益。世界市场缩小了,对各国都没有好处。我们要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要继续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要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协定做到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避免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
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根据二十国集团数据透明方面的共识,中方将定期发布石油库存数据,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30年非石化能源比重提高到20%左右,同时将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它发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在反腐方面建设反腐败合作网络,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各方有望在反腐等全球性问题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加强在追逃追赃方面的合作,加强在资产返还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强在拒绝腐败分子入境,为腐败分子提供避罪天堂方面的合作,让腐败行为无处可存,让腐败分子无处可藏。20国集团除欧盟外19个成员中有18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成员。在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21个经济体已就反腐合作达成重要共识。G20峰会上如果就反腐议题达成更多的合作进展,也意味着在全世界范围内建成反腐网络。G20成员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合作,积极开展司法互助、追逃追赃、资产返还、拒绝腐败官员入境等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G20和APEC都谈国际经济的增长。当然现在的增长并不理想,美国的增
长是时好时坏,让国际上时冷时热。欧洲最近持续的负面消息比较多,尽管少数国家在支撑着欧洲的局面,但是欧洲的大局无法稳定。原来的发达国家,像希腊这些国家可能还要继续的下滑,产生更大的问题。安倍经济学受到严重的挑战,事实证明也不能拯救日本经济。这三大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尽理想的局面,应该引起中国的重视。
但是习近平主席在这两个会议中表现出了我们中方的态度和与世界互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期望,更加指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推动亚太区域务实合作,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框架的基础上,更加深化改革的决心,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的重要机会。
所以未来的中国的发展将是更加和平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趋势中国是能够做好带头作用促进各国的互融,促进世界经济的互联,促进世界各国的繁荣。相信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总结世界发展史经验,选择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针与措施使中国走向稳定、繁荣、可持续,带领世界发展的道路。
附录:参考文献
1. 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11月刊《APEC与中国:自贸区新策略》
----姚新超
财经资讯 2014凤凰财经峰会《财政部副部长:习近平在
APEC上讲话有三点非常重要》日
3. 环球网国际新闻
独家《俄媒:普京APEC发言与中方倡议遥相呼应》
4. 环球网 国际新闻《奥巴马APEC演讲以中文开场获掌声 强调美欢迎
中国崛起》日
5. 中国网
《世界都在通过G20和APEC看中国》
----刘志勤日
6. 京华时报
《习近平出席G20峰会 或在追逃追赃方面取得突破》2014
年11月15日
7. 中国新闻网《G20峰会在澳大利亚开幕 习近平出席将发表讲话》2014
年11月15日
8. 和讯网 新闻 聚焦2014年G20澳大利亚峰会 《习近平:深化反腐败
国际合作 打击逃避税行为》日
[篇四:浅析G20的未来以及中国应发挥的作用]
浅析G20的未来以及中国应发挥的作用 作者:李岩磊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2期
摘 要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G20进入了国际社会的视线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作为冉冉升起的大国,在G20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也希望中国在未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中国也十分看重G20这个平台。因此,在全球治理的思路下,认清G20对中国的意义,把握未来G20改革的方向,将自身利益点与G20的改革点紧紧结合,是中国未来在G20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G20 意义 问题 作用
中图分类号:D981 文献标识码:A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意识到,难以依靠发达国家解决这种世界性的经济问题,因此,G20逐渐取代G8成为国际社会的新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也对G20这一平台高度关注,希望依托这一平台提高自身影响,在G20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 中国对G20的定位与关注
对于G20之前的G8,中国并不感兴趣,因为中国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集团素来具有排外性,对中国的崛起也一直保持警惕。因此,中国不仅对G8保持警惕,对G“8+X”乃至所谓“G2”、“G4”、“G3”等方案也不积极。这种局面随着G20的出现而转变,自1999年起,中国积极参与了G20的所有会议。2008年G20升级为领导人峰会后,中国参与了2008至今的所有G20领导人会议,并且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阐明了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立场。
可以看到,中国对二十国集团寄予了厚望,因为它完全符合现阶段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需要:在经济层面,中国可以依靠G20推动旧经济秩序的改革,建立符合中国需求以发展为导向的稳定经济秩序;在国际社会方面,G20为中国提供了参与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平台;在价值观层面,G20符合中国独立自主的原则,也能让中国对复杂的利益格局掌控自如;基于未来考虑,中国也需要预防全球性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同时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它的出现就好像是给期望与G7/G8集团进行更密切合作而又不想现在就成为其一部分的中国政府一个适时的礼物”。
2 G20未来发展还存在的问题
作为未来全球治理的中坚力量,G20已经在金融危机中展现了它的优越性。但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在从“危机预防机制”向“常态管理机制”转变中,G20还面对许多问题。
在其成员国选择上,不仅成员国从未改变,而且全都是由发达国家选择,有批评者认为,这仅仅是美欧按照自己的利益偏好选择的,无论是议题选择还是最终的决策,都深深凸显着大国政治的印记,并没有考虑到小国的利益。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国根本不信任二十国集团,仍把其看做是大国用来维护旧经济秩序和发达国家利益的工具,而不是对现有不适合世界的旧经济秩序进行全面改革。此外,虽然成员广泛增加了二十国集团的代表性,但是成员的多元化带来了激烈的利益冲突。在发达国家集团内部,发展中国家内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冲突。发展中国家寻求改革旧经济体制,发达国家力图维护旧经济体制,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情也存在很大差异也决定了其利益诉求迥异。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失去了“抱团取暖”的目标,离心力也比原来强。成员国都对议案具有否决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家愿意做出让步,那么就很难取得有影响力的成果。而且,国际社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乌克兰危机就给原来相对平稳的美欧与俄罗斯关系蒙上了阴影,发达国家集团是全球经济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嫌隙过大势必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前景。同时,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不断将G20的议题泛化,这虽然是好事,但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更关心全球经济问题,这都会影响G20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形象,增加不信任感。
3 中国在G20中应发挥的作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外交更加的成熟,中国也更加的主动,逐渐意识到参加与八国集团的对话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并不矛盾,反而有助于南北双方增进共识,达成合作。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充分显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赢得了各国赞誉。中国在战后接受并加入了以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中,与此同时,中国一直都是国际秩序改革的提倡者,希望国际秩序更适合当前国际社会的需要,更有利于非发达国家的发展。而二十国集团就为中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可以依靠二十国集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监管作用推动两大组织的改革。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作为一个成员广泛、代表性强的国家论坛,G20目前还不需要寻求合法性。为了保持这一论坛的活力常在,并能引起广泛积极的参与,中国和G20中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主办峰会时在议程设置上的权利,对峰会上讨论的问题进行精心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中国还应推动二十国集团对本身职能的重视,经济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关心的问题,国际的经济秩序还需修补,而且二十国集团是基于经济领域产生的国际组织,其一切职能的扩展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最后,中国和众多新兴国家应该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他们目前还没有能力挑战发达国家集团的领导地位,新兴国家集团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求发展,中国应该呼吁新兴经济体通力合作,打破发达国家集团在各领域的垄断,争取更多领导权。
总的来说,中国很重视G20这个平台,就目前情况看,G20在未来必将是全球治理的中坚力量。而且,G20的自我完善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世界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中国自身来说,也希望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建成更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1] 余永定.崛起的中国与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J].学习与实践,2004(11).
[2] 李途,蒋凯.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的角色分析[J].前沿,2011(07).
[3] 陈晓进.中国与八国集团[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篇五:中国人须更了解G20 养成大国思维]
中国人须更了解G20 养成大国思维
作者:王文
11月14日-16日,习近平主席将赴土耳其安塔利亚出席G20峰会。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十次出席这个“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此后中国将正式接棒,全力筹备明年秋季在杭州举行的中国G20(二十国集团)峰会。那将是中国首次主持与主导“全球治理顶层设计”,占全球经济总量90%、贸易80%、人口70%的二十个大国领导人将同时出席。可以说,办好G20峰会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还将塑造世界历史上光鲜的“中国时刻”。 然而,国内书店里几乎找不到关于G20的书籍,媒体平时鲜有报道G20新闻,民众对G20也不关心,研究G20机制的中国学者很少,真正参与G20机制背后运作的中国人更是凤毛麟角。相比此前其他G20国家的踊跃与积极,中国人对G20的关注热度的确有待提升。因为G20离我们并不远,且与每一位老百姓的利益休戚相关。
从有G20领导人会晤机制开始,G20就深层影响着中国社会。2008年夏季,源于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大爆发。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以西方七国(G7)磋商机制的方式,召集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19个国家领导人共同应对危机。至此,新兴国家首次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上平等商议、平等决策,世界治理进入“G20时代”。当时发达国家不断恳求中国相助,并不断示好,中国人为国力增强倍感自豪。
然而,七年过去了,欧美国家渐渐从危机中走出,新兴国家却集体跌入金融危机第三波陷阱(前两波分别以2008年华尔街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为重心),就业率低,增长乏力,高泡沫与高债务风险交织等难题,时刻困扰着经济本应强劲发展的新兴经济体。
数年间,风水轮转,发达国家“巧妙地”利用国内政策与国际规则向新兴国家转嫁了危机,维系了现行国际秩序。如今再反思,在国际治理上缺乏经验的新兴国家并没有充分抓住2008年机遇,在金融危机最低谷时乘势重塑国际金融体系。G20平台虽形成,但新兴国家也为不能深谙国际博弈之道而付出了学费。
虽然中国经济仍保持着较为良好的态势,但外部市场低迷尤其是国际金融、贸易规则对中国的负面冲击仍然很大。比如,包括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减排标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则等,不仅对中国长期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与每个民众的利益也紧密相联。而这些都是G20领导人所讨论的议题。
由此看,中国社会多关注G20,从贸易、汇率、旅游、粮食、就业、能源等多个细微处了解和发现国际经济治理规则体系中的不利与改进之处,实际上是形成了对中国精英层、研究界和决策者的社会基座与舆论环境,将会大大推动智库学者、社会组织、外事力量改变国际规则,形成对中国有利的环境。
现在,恐怕不能只关注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什么,还要学会如何利用并改革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为中国崛起合情合理合法地做点什么。因为G20是中国成为全球强国的试金石,能很好地运用G20机制,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全球强国。
更重要的是,G20更像是21世纪的新型国际竞技场。20个强大经济体的政府合作机制,更像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明星联队”,既要讲求合作,相互配合,也要赛出个人风格与特色;既要看到“单打独斗”的恶果,也要看到全球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明年,中国为筹备G20峰会,中国官方和相关机构将承办近100场相关的磋商与配套会议。这本身就是中国融入全球、改善世界的绝好机会。但中国国民全球大国思维惯性的养成还有待时日。关注与了解G20,助力中国崛起,中国人任重道远。
[篇六:胡锦涛G20峰会上弯腰拾起中国国旗]
胡锦涛G20峰会上弯腰拾起中国国旗 当地时间6月18日,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在领导人合影中,主办方用国旗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这面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幕在网上引发热议。
[篇七:中国举办G20峰会]
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在中国举行
2013年峰会举办国是俄罗斯,今年是澳大利亚,明年将是土耳其。出于让二十国集团更加稳定的考虑,2011年法国戛纳G20峰会决定2016年峰会将由一个亚洲国家主办。在二十国集团中,有可能承办的亚洲国家只有中国和日本。
日本早就想举办2009年的G20峰会,但在美国的干预下,不得不将主办权让给了英国。其后几年,日本因国内政局动荡,将这一想法搁置起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很想借办峰会来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表达了对举办2016年峰会的强烈意愿。现任主席国澳大利亚对2016年峰会的主办国有决定权,而澳大利亚和日本关系十分密切,澳总理阿博特公开称“日本为澳大利亚在亚洲最好的朋友”。因此,日本认为获得2016年峰会的举办权十拿九稳。
但是,当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就2016年峰会主办国进行协商时,“大家都说,中国举办峰会至关重要”。所以,中国举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实在是众望所归。
[篇八:从G20
看中国国际地位变化]
从G20看中国国际地位变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增强,国际地位处在快速上升时期,在G20峰会①上,中国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被看成是全球经济的“发电站”,更是亚洲经济恢复的巨大杠杆。
关键词:G20峰会、中国国际地位、金融危机
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是百年罕见的、波及世界各个国家的一场破坏性极大的危机。面对这场危机,各国一方面纷纷推出各自的经济刺激方案,另一方面又意识到全世界各国必须通力协作,才能共同化解这场经济危机。G20峰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一、G20伦敦峰会中国的战略意图和战术方案
中国的战略意图就是:以“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为解决方案,切入各国关切的当前急迫问题,以“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作为终极手段,凸显中国的利益。
中国的战术方案就是:由重量级高层官员连续发动攻势作为发端,制造舆论,争取支持,最后由胡锦涛系统地揭橥战略意图。而这个战略意图的提出,让救市的方法与救市的条件相结合,既顺理成章,又容易得分。这轮对现存国际体系的挑战,让中国在G20峰会召开之前即已赢得一局。
胡锦涛主席表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稳定国际金融市场;采取符合各自国情的经济刺激举措;努力抑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等等。
无疑,要解决上述这些急切的任务,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共同携手,需要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求得平衡的全球性方案。这也是G20伦敦峰会的主要使命。但在一个共赢的格局之下,并不意味着具体成员的利益诉求就一定处于模糊状态。从中国利益诉求的角度看,就大可以得到清晰界定,这也符合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原则。
二、美国的妥协和让步
在伦敦峰会上,美国迫于国内外形势压力作出妥协和让步。奥巴马承认,这次峰会展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世界经济的规则再也不仅仅是由西方国家说了算。越来越倚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解决世界和美国面临的经济、政治问题,美国开始正视现实,学会了妥协和让步,不仅在统一财政刺激方面向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让步,而且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让步,承诺给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话语权和代表权。
三、分歧和矛盾犹存
对于美国和英国希望欧洲国家政府继续出台新的刺激方案,以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的主张,法德两国则主张应该先关注政府此前出台的刺激方案的效果,并且担心政府债台高筑将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金砖四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一致呼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且改革进程必须充分反映全球经济的变化,保证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地位。这些呼吁在伦敦峰会上得到的实质性回应相对有限。
四、中国的含金量提高
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含金量显然是最高的,这不仅由于中国拥有超
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在于中国必须担负起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的责任,积极带动世界经济复苏。2009年2月,中国在欧洲签署了超过220亿美元的采购合同,还计划于今年夏天派采购团去美国。而中国政府做出今年经济增长率争取达到8%的承诺,出台了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更是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重大贡献。
五、中国经济方面的提升
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6452亿美元,比改革开放起步时的1978年增长了近13倍。中国的一大批重要的工农业产品,如粮食、棉花、煤炭、化肥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07年中国的GDP已经超出德国,跃居世界第
三。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第三大经济体。
总之,G20峰会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折射出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国家行为对整个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世界各国对于中国国家行为的反应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为复兴世界经济所作出努力的认可与赞赏的态度。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1)G20峰会共识如何兑现[J]. 中国经济周刊, 2009, (13)
2) G20峰会:能否拯救世界金融危机?——伦敦峰会评述[J]. 对外经贸实务, 2009, (04) .
3) G20峰会:危机中的大国博弈[J]. 商周刊, 2009, (08) .
注释:①G20峰会是由欧盟、布雷顿森林机构和来自19个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组成,宗旨是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篇九:G20主办权 中国获压倒多数支持]
中国获压倒多数支持
在澳大利亚举行的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16日宣布,中国将主办2016年G20峰会。有日本媒体17日披露说,日本曾强烈希望获得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权,但在“水面下”的激烈角逐之后,最终输给中国。这将是中国第一次主办G20峰会。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现在全球很多问题都跑到中国寻找答案。如果说APEC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执政后的第一次主场大外交,那么G20就是APEC成功召开后,再次向世人展示中国勇于担当协调各国、解决区域乃至全球经济问题的角色。
日本《东京新闻》17日报道称,在2015年土耳其主办G20之后,日本非常希望能够首次成为G20峰会的东道主。本届主办国澳大利亚的总理阿博特说,日本是澳大利亚“在亚洲最亲密的国家”,他原定推荐日本成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国。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说,按规定,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国应在中日韩和印尼4国中选出,虽然澳大利亚当初打算推选日本,但日本并非获得最高呼声的国家。据报道,澳大利亚政府事前曾向各成员国问询,结果是选中国做东道主的呼声占压倒性多数。最终,阿博特只好无奈选择中国。
《东京新闻》认为,这得益于中国领导人开展外交的积极行动。该报道称,2013年3月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问足迹遍布五大洲,1年零9个月中访问的国家达31个。中国总理李克强也几乎访问了相同数量的国家。中国两位领导人访问国家的总数大大超过出访52国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习近平16日在G20峰会上表示,中方有信心当好2016年主席国及年“三驾马车”成员,同各方一起把二十国集团机制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
自2008年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法国、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分别主办G20峰会,其中美国两次成为东道主。日本《朝日新闻》称,东道主不仅要举办峰会,还将主办财长、中央银行总裁会议等相关会议。
对于中国当选,日媒的评论透着酸味。日本富士电视台17日称,打败被提名的日本,估计中国今后在世界经济中掌握主导权的行动将进一步增强。《朝日新闻》评论说,在第二次主办APEC会议之后再主办G20峰会,中国致力于成为国际经济领袖的劲头越来越足。日媒也承认中国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日本《产经新闻》17日称,中国领导人在澳大利亚、缅甸等国举行首脑会谈就经济合作达成一致意见,顺利构建起在亚洲等地区扩大影响力的基础。
李海东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次APEC峰会是我们的主场外交,展示出中国为缓解亚太区域经济问题的巨大努力,展现出中国总体解决方案和思想。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枢纽,成为解决区域和全球性问题的关键性国家。世界很多国家发现一些问题离开中国解决不了,越来越对中国给予更高期待。中国也展现出愿意承担与自身国力相当的负责任的态度。
在争夺G20主办权上输给中国的日本,17日再揪着中国渔船在小笠原群岛及附近海域“偷捕珊瑚”问题不放。据《产经新闻》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7日说,“已向中国方面要求其作出严格处理,此前渔船最多可达约210艘,目前则仅存58艘。希望大家继续严厉对待此事,一直到渔船数目减至零艘为止”。日本当天逮捕两名在鹿儿岛海域捕珊瑚的中国船长。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中国什么时候g20”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中国什么时候g20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apec峰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