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莫雷诺.科斯坦索产权原理分析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与政府购买环境资产公共品的效益差异?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产权和交易费用:公共品问题的理论分析.doc5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产权与交易费用:公共品问题的理论分析
内 容 摘 要
公共品理论是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其关涉着财政制度的选择,关涉着
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新古典经济学与公共选择理论以完美知识假设为基础分析了市
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两难困境,其意味着政府或者是市场在理论上都不能达于公共品提
供的帕雷托最优状态。
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解这种两难困境提供了一种分析视角。现实中的完美知识是不存
在的,交易费用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交易之中。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稀缺资源的有
效利用起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产权的界定不清与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的根源。在此种意义上,本文将公共品理解为人们之间关于合作分享某种资源的产权制
度安排。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或政府皆为一系列制度的组合。本文试以产权与交
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为传统理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架设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
形成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本文认为某种资源的“公共”或“私用”属性决定于其能否形成有效的排他性产权。
某种资源的获取成本与排他成本的大小及其组合构成了建立排他性产权的基础。一般而
言,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了技术因素对获取成本与排他成本的影响;实际上,内生于一个
经济的意识形态因素与外在的法律秩序因素对两种成本的大小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进
而决定了资源的“公共”或“私用”属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在长期中,技术进步会引致
意识形态的变化,进而引起外在的法律秩序的变迁,获取成本与排他成本的变化会引起
配置资源的产权制度安排的变迁,某种资源的“公共”或“私用”属性会相互发生转化。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电大文库【政府经济学】作业1-4答案作业在最下面,大家看清楚再抄写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2、政府经济学二、单项选择题1、
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政府
D、行业协会2、
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A、
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3、
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三、多项选择题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D、矛盾的分析方法2、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政府间转移支付四、简答题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2、竞争失灵3、信息的不对称4、社会公平5、经济公平6、自然垄断7、洛伦茨曲线二、单项选择题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2、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3、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B、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C、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4、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A、公共安全
B、医疗卫生C、法律秩序
D、个人计算机2、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 )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物价稳定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4、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B、
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C、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D、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5、公共资源的特征有( )A、稀缺性
B、使用不受限制
D、使用受到限制四、简答题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五、论述题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2、试论政府经济调节能力的有限性。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2、消费的非竞争性3、俱乐部物品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A、道路
D、医疗卫生服务
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3、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免费搭车的问题
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
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4、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分析中,个体是( )A、价格接受者和产量调节者B、价格接受者和产量接受者C、价格调节者和产量调节者D、价格调节者和产量接受者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竞争性
D、消费的排他性2、混合物品包括( )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3、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 )A、私人的完全供给B、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C、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D、政府和社区的联合供给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2、简述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可能性。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2、庇古税二、单项选择题1、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B、 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C、 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2、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B、交易成本很高C、交易价格很低D、交易价格很高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 )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2、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 )
A、罚款或收税
B、财政补贴
C、公共管制
D、产权界定和保护3、通常情况将外部性分为( )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B、消费的外部经济性C、生产外部不经济性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四、简答题1、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2、阐述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选择2、直接民主3、投票悖论4、票决循环5、阿罗不可能定律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 )A、马斯格雷夫
C、费尔德斯坦
D、维克塞尔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
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3、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
D、B和C三、简答题1、简述中位选民理论的内容。2、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的内容。四、论述题试分析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和多数裁定原则的利弊。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二、单项选择题1、A
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BC四、简答题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4、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5、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6、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7、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二、单项选择题1、C
3、B三、多项选择题1、ABC
5、AB四、简答题1、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再分配(2)经济稳定和发展(3)资源配置五、论述题1、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个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2、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4)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2、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二、单项选择题1、C
三、多项选择题1、AB
四、简答题1、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共提供产品,用于公共消费. 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2、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2、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二、单项选择题1、A
4、C三、多项选择题1、ABD
3、ABCD四、简答题1、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2、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科斯还认为,即便外部效应涉及到多方,即使不把公共资源的产权赋予单个的一个人,市场也可以自动地纠正外部效应。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2、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3、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4、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A和B选择,A获胜,B和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C获胜,B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法在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5、阿罗认为,一般来说在多数原则下,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所有标准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二、单项选择题1、B
三、简答题1、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中位选民理论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为选民的偏好决定的。2、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四、论述题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是,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也可达到林达尔均衡。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承担自己应分摊的税收或费用,公共物品供给量可以达到最具效率的水平。但其缺点是该原则存在两个问题:(1)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表露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要;(2)找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税负分担比率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两点解决起来都有一定困难。与全体一致原则相比,多数裁定原则存在对少数人利益的损害,构成一种决策成本,特别是在简单多数原则中更为明显。 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支出相对量2、购买性支出3、转移性支出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趋势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3、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4、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A、等于一般贴现率B、小于一般贴现率C、大于一般贴现率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国际性因素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A、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D、支出的目的不同4、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D、机会成本5、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B、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6、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竞争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2、政府采购的含义及其与政府支出绩效的关系五、论述题1、论述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和微观模型。2、论述政府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劣。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投资2、财政投融资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A、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B、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不同C、投资范围不同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2、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A、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B、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C、调节社会分配状况D、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3、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4、政府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应限制在()A、政府财政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B、政府财政负责应用技术研究C、政府财政负责开发技术研究D、政府财政既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又负责应用技术研究5、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A、放手由市场解决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投资范围包括()A、基础产业投资 B、农业投资C、职业教育投资
D、科技开发投资2、基础设施的特点有()A、投资规模大 B、建设周期长 C、投资回报率较低D、成本较高3、财政投融资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比,其特点有()A、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B、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C、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D、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单一性的特点4、BOT方式融资的优点有()A、解决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资金不足的问题B、提高了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效率C、有利项目建设和管理中资金、技术、管理的结合D、减少了私营企业建设周期内的风险,降低了民营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准入壁垒5、我国当前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有()A、教育投资总量相对不足B、教育投资总量相对过剩C、教育投资过分依赖政府D、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6、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文化支出具体包括()A、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控制B、公共文化设施建设C、加强文化市场调节D、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7、今后我国政府财政对公共卫生支出事业支出重点应放在()A、继续增加对公共卫生支出事业的支出B、加快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C、严格医疗卫生组织的管理制度D、努力发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投资的范围和政府涉入的原因。2、简述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和作用。3、比较行政管理性支出和其他购买性支出的区别。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保险3、现收现付式4、财政贴息5、税收支出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是( )A、社会保障是依靠社会共同力量进行的保障B、社会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C、社会保障是一种精神保障D、社会保障具有福利性质2、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 )的作用A、缓和需求不足B、刺激需求C、降低需求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3、社会保障与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处不包括()A、保障的经济来源B、保障的对象C、保障的范围D、保障的功能4、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5、目前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处理的方式是()A、收入退库 B、预算支出 C、即征即返 D、先征后返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A、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B、优化资源配置C、风险分担功能D、维护社会稳定功能2、社会保险与普通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A、兴办的主体不同B、前者有强制性,而后者没有C、前者有福利性,而后者没有D、达到的目的不同3、社会保险的水平受到()的影响A、经济发展水平B、政府财政收支状况C、社会保险政策D、国内关于公平化的讨论4、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根本区别在于()A、两者的内容不同B、两者性质不同C、两者的效果不同D、两者的目的不同5、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相似之处有()A、并不能换回任何相应的商品和劳务B、所进行的支付都是无偿的C、都改善了接受者的经济状况D、对价格影响方式相同6、对财政补贴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补贴的环节划分可分为()A、生产环节补贴B、流通环节补贴C、消费环节补贴D、分配环节补贴7、社会救济的功能有()8A、解救功能 B、辅助功能 C、稳定功能 D、激励功能8、一般而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有()A、用人单位缴纳B、劳动者交纳C、政府财政拨款D、国外援助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2、简述社会保险税含义和开征意义。3、简述财政补贴的含义和特征。五、论述题1、论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及各自的优劣。2、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和局限性。3、试论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收入2、税收3、收入效应4、替代效应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收入的源泉是社会总价值中()部分A、转移价值 B、工资 C、转移价值和工资 D、剩余产品价值2、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A、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B、名义负增长,实际增长C、名义增长,实际减少D、名义负增长,实际负增长3、下列部门中属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服务业三、多项选择题1、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包括()A、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B、利益兼顾的原则C、合理负担的原则D、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2、政府收入的内容主要有()A、税收 B、收费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3、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来源的是()A、税收 B、收费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4、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会导致人们()A、增加重税商品的消费量B、减少重税商品的消费量C、增加低税商品的消费量D、减少低税商品的消费量四、简答题1、简述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关系的意义。2、试述组织政府收入应遵循的原则。五、论述题试述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税收制度2、税负转嫁3、税收归宿4、税收"三性"5、课税对象 6、纳税人7、计税依据8、免征额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 是()A、营业税 B、消费税 C、城镇土地使用税 D、增值税2、我国现行企业所税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固定税率3、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A、课税对象 B、纳税人 C、计税依据 D、税目4、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基准税率5、下列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是()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所得税6、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营业税7、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商品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商品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商品8、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种()行为。A、生产 B 、分配 C、 被动 D、 主动9、纳税期限是税收()的重要体现。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法制性10、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 )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 C、资源税类 D、财产税类三、多项选择题1、税收三性是指()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自愿性2、按照计算方法和依据的差别可将累进税率分为()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全率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3、直接税的特点是()A、税负隐蔽,征税阻力相对较小B、税负不易转嫁C、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D、税负较为公平4、属于价内税的有()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关税 D、增值税5、税负的转嫁方式有()10 A、前转 B、后转 C、散转 D、消转6、按照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分为() A、直接负担 B、货币负担 C、间接负担 D、真实负担7、从拉弗曲线我们可以得知()A、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B、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按同一方向变化C、政府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高低两种不同的税率D、政府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只可以采取一种税率8、从20世纪90 年代起,OECD国家实行绿色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有()A、废除和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B、改革现行税制,使之有利于环境C、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的政策D、开征有差别的税收四、简答题1、简述直接税的特点。2、简述税负转嫁的特征。3、简述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五、论述题1、试述税负转嫁效应。2、试述税负转嫁的条件。参考答案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3、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二、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C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BC 4、ABC 5、ABCD 6、ABC四、简答题1、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有按政府职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按其功能分类和其他分类方法。按政府职能对政府财政支出分类,可以分析一定时期内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点,以及政府职能的变迁;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干预的广度、深度;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按其功能分类有利于体现政府各项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可分析资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状况。2、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竞争性原则(2)公开性原则(3)公平性原则。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1)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发挥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五、论述题1、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方面加以解释的有: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从微观方面加以解释的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认为政府支出的变化要受到公民意愿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化与社会抉择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并且认为外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因素会制约着政府支出规模的增长。鲍莫尔将整个社会分为两个部门,并得出结论: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是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2、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有"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这种方法需要有准确的成本和效益,但是在政府支出的大多数项目中,这个条件难以满足;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是针对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却难以衡量的政府支出项目,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公共定价法主要针对某些没有明确的收益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定价来确定成本和收益的政府支出项目,通过设计"公共定价法"来衡量它们的成本与收益,并可直接提高它们作为准公共品的绩效。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2、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二、单项选择题1、D 2、C 3、D 4、A 5、C 三、多项选择题1、AB 2、ABCD 3、ABC 4、ABC 5、ACD 6、BCD 7、ABCD四、简答题1、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但同时又是微利或无利的项目,主要包括着基础产业投资和农业投资。基础产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决定着其很难单纯依靠私人投资主体的力量来完成,而应当由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共同完成。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由于其自身的产业特点,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时常受到自然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政府加以扶持。2、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不同于一般商业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限制。(2)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财政投融资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较好的政府公共投资方式。3、作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与其他购买性支出相比具有特殊性。首先,公共行政部门所提供的行政管理,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管理,其数量与价值都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确定,其管理对象和接受管理的主体不具有排他性,因而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支出也必须由政府财政予以提供,因而政府提供经费的来源,是向全体社会成员收取的税收;其次,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2、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3、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4、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5、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C 2、A 3、D 4、D 5、A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ABC 4、BCD 5、ABC 6、ABC 7、ABCD 8、ABC四、简答题1、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护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2、社会保障(保险)税是强制征集社会保障基金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所以会被广泛采用,是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性,并且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深化,其费用支付的延续性与增长的需要,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与税收的征收方式相似,带有明显的税收化倾向,而这种税收化的倾向,能够保证社保基金筹资的顺利进行与征收的固定化。对我国来说,这种方式筹集基金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充足的来源。3、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2)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政策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3)时效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为国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五、论述题1、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现收现付式、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1)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简便易行,也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实现收支为基础,使得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调剂能力较差。同时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后,还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2)完全基金式。这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内,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这种模式中,进行长期预测的科学管理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时间跨度大,储备基金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压力非常大。(3)部分基金式。这种方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金,凭此确定收费率。这种模式兼具前两种的优点,为广大国家所采用。2、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在对经济起积极作用的同时,财政补贴还有以下等方面的局限性:(1)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调控功能。(2)财政补贴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3)财政补贴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3、进入90年代以来,与价格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国家对财政补贴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2)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3)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针对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弊病,我国财政补贴制度改革,应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2)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3)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4)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2、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首先表现为政府拥有课税权。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取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的,体现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的特殊分配。3、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政府收入的效应,就是我们所讲的政府收入的调节作用。由于政府的收入对经济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因此,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收入这一手段,来实现自己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政府的收入对纳税人经济的影响行为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二、单项选择题1、D 2、C 3、B 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 4、BC四、简答题1、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指标。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2、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应当包括:(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2)利益兼顾的原则。(3)合理负担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五、论述题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政府能够获取的财政收入总额也就较多,其占GDP的比重也较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社会产品匮乏,国民生产总值低,政府取得的收入就少,其占GDP的比重也就小。(2)收入分配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收入的规模也会随着政府收入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3)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收入已完全货币化,而货币收入必然受价格对币值的影响,因此,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政府收入的增减。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2、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3、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4、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5、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凡是列入征税对象的,均属于该税的征收范围。国家通过法律确定的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之一。6、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的主体。7、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8、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B 5、A 6、A 7、C 8、D 9、A 10、A 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BCD 4、ABC、5ABCD 6、BD 7、AC 8、ABC四、简答题1、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直接税的特点是:(1)税负不易转嫁。(2)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3)税负较为公平。(4)计税较复杂,征收管理难度较大。2、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税负转嫁作为一种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第二,税负转嫁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对税收负担的一种再分配。第三,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相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税负转嫁引起的。3、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有:(1)税收制度(2)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3)宏观经济政策(4)政府的职责范围。五、论述题1、税负转嫁是伴随着商品经济而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1)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3)税负转嫁可能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2、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1)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2)税种差别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3)课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4)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谋求利润的最大化,税负转嫁虽然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也会发生矛盾。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国有资产2、二部定价法3、行政规费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内容的是( )A、国有企业分立 B、国有企业分并C、国有企业核算D、国有企业分立破产2、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A、社会公共权力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C、政府信誉D、企业的自愿捐助3、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 )A、转移价值 B、工资 C、转移价值和工资 D、剩余产品价值4、公共定价的对象是()11A、纯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所有公共物品5、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收入B、增强行政执法力度C、弥补财政赤字D、配合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6、对具有拥挤成本或资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费,防止浪费的公共物品,可按()定价A、单一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高峰负荷定价法 D、B和C均可7、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 )A、国家体育总局 B、民政部C、国务院 D、财政部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内容的是()A、任免或者建议任免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B、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C、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考察D、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A、产权清晰 B、两权分离 C、管理科学 D、实行法人财产权3、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有()A、股息、红利收入B、上缴利润C、租金收入D、其他收入形式4、第二步利改税的内容有()A、对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包括金融保险组织),根据实现的利润,按55%的税率交纳所得税B、盈利的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C、国营大中型企业还要征收调节税D、废除工商税,开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及盐税5、在公共定价时,政府面临着()的选择A、按边际成本定价B、按平均成本定价C、高于平均成本定价D、低于平均成本定价6、由政府经营、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方式提供自然垄断基础设施和服务相比垄断经营有着()的好处A、增加市场有效供给B、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C、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D、稳定物价四、简答题1、简述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2、简述公共收费的功能。3、简述当前我国公共收费问题的解决方法。五、论述题试述公共定价的方法及其实用性。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公债依存度2、比例偿还法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 )的身份取得的收入。A、债权人 B、债务人 C、所有者 D、统治者2、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3、公债负担率是指( )A、当年的财政支出额/当年GDP B、当年公债收入额/当年公债余额C、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D、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4、改革开放后,我国与( )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A、 1980 B、1981 C、 1982 D、 19835、隐性债务是指()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 B、不会都变成政府现实债务的债务C、不会引发债务风险的债务D、政府刻意隐藏的债务6、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它不包括那个环节(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类 C、风险估计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三、多项选择题1、我国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 )A、国内公债 B、国外公债 C、货币公债 D、实物公债 E、 无期公债2、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 )A、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B、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C、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D、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是否有"挤出效应"3、公债市场功能有( )A、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B、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C、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D、公债市场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4、公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有( )12A、现货交易 B、回购交易 C、期货交易 D、期权交易 、5、公债偿还的方法有( ) A、买进偿还法 B、直接偿还法 C、一次偿还法 D、抽签偿还法 6、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A、当年预算直接拨款 B、预算盈余C、偿债基金 D、发行新债偿还旧债7、下列各个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中正确的有( ) A、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 B、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C、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D、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四、简答题1、简述公债市场的功能。2、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确定公债发行条件?4、公债偿还的方法有哪些?5、简述公债与税收和政府信用的区别。五、论述题试论公债发行的方法。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2、复式预算3、部门预算二、单项选择题1、在政府预算发展史上,最早提出并推行绩效预算的是( )A、美国胡佛委员会B、 美国农业部C、 英国国防部D、英国农业部2、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 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3、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 )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A、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B、按预算编制方法划分C、按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划分D、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划分4、下列描述中不是基数预算缺陷的是( )A、收支基数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界定B、方法简单、粗糙C、依靠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判断,主观随意性较大D、对所有的收支都进行审核,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 )级政府预算A、三 B、四 C、五 D、六 6、经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后,政府预算就具有( )A、法律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年度性7、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 )A、按收入类别 B、按支出功能 C、按组织形式 D、按部门分类8、部门预算下预算的调整的审批权在( ) A、预算单位 B、部门财务司局 C、财政部 D、部门业务司局9、在不突破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科目间进行经费调剂的情况是( ) A、经费流用 B、动用预备费 C、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D、预算划转三、多项选择题1、与单式预算相比,复式预算的优点有( )A、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可以明确体现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基本结构B、体现了不同预算收支的性质和特点C、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资金监督与管理D、能完全反映政府预算赤字的真正原因2、政府预算具有( )的特征A、年度计划性 B、法律性 C、集中性 D、公开性3、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算而言有( )的优点A、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B、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C、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实现了统一预算分配权D、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4、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的在预算执行中的功能是( )A、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B、按财政体制的规定划缴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金库C、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D、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5、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能有( )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统一负责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执行B、对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C、督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完成预算收入任务D、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完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规定使用预算资金6、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功能有( )A、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B、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C、预算外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D、特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7、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 )A、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发生有的资金多余,有的资金不足B、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实行重大经济变革时C、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D、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四、简答题1、简述预算编制的原则。2、简述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3、简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含义。4、简述我国的预算编制程序。五、论述题试论预算外资金的含义及改革。第十四章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划分依据是( )A、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划分B、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划分C、按政策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D、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划分2、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是( )降低再贴现率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放松对消费者信用的控制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C、产出增加,利率下降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C、产出变化不确定,利率下降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5、下列各个政策目标中,货币政策侧重的是(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6、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是( )A、消费者信用控制B、法定存款准备率C、信用配额D、公开市场业务三、多项选择题1、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造成( )A、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B、引起资源的过度分配C、导致社会资源的闲置D、阻碍资金向生产部门转移2、财政补贴从形式上可分为(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税式支出 D、财政贴息3、货币政策相较于财政政策( )14A、内部时滞较短 B、内部时滞较长C、外部时滞较短 D、外部时滞较长4、区域经济政策有()特点A、差异性 B、综合性 C、协调性 D、阶段性5、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 )A、要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B、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C、服从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D、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6、能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有( )A、超额累进税收制度B、比例税C、有明确规定条件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D、无明确规定条件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7、衡量产业间资源配置状况,一般用( )指标A、劳动力在各产业的比重B、资本在各产业的比重C、产值在各产业的比重D、自然资源在各产业使用的比重8、与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操作的缺陷有( ) A、操作简单 B、作用效果过于强烈 C、带有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D、频繁的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9、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膨胀,经济过热时,政府应采取( )A、增加税收 B、减少财政支出 C、中央银行紧缩银根 D、增加补贴式支出四、简答题1、简述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2、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功能。五、论述题1、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2、比较凯恩斯学派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传货币导机制理论的区别。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1、税收管辖权2、政府外债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下面那一项不是确定居民身份判断规则( )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 B、看其重要利益中心设在哪国C、是否有习惯性住所 D、是哪个国家的国民3、我国在对外已经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 ) A、财产税 B、流转税 C、所得税 D、关税4、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是( )A、明确所得概念 B、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C、保证收受无差别对待 D、免除双重征税5、跨国纳税人偷税、逃税最常见的手段是( )A 、转移资产 B、伪造凭证C、转让定价 D、隐瞒收入6、在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各项方法中,最彻底的方法是( )A、扣除法 B、抵免法 C、低税法 D、免税法7、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是( )。A、跨国所得 B、税收管辖权的冲突C 、税收竞争 D、税法不统一 8、我国于()年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A、1996 B、1996 C、1997 D、1998三、多项选择题1、判定自然人居民标准的标准主要有( )A 、出生地标准 B、住所标准 C、 收入来源地标准 D、时间标准 2、判定法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 )A 、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B、收入主要来源地标准C、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 D、注册所在地标准3、在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 )A、免税法 B、扣除法 C、低税法 D、抵免法 4、不会产生重复课税的条件是( )A、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B、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相同的税收管辖权C、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不同解释D、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相同解释5、形成政府外债的途径有( )A、外国政府贷款 B、国际金融组织贷款C、政府国外公债 D、国际商业贷款四、简答题1、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哪些?2、国际税收协定包括哪些内容?3、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五、论述题1、试论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2、试论外债的功能和特殊性。3、论如何衡量和防范、化解外债风险。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有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2、二部定价法是指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3、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C 5、D 6、D 7、C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ABCD 4、BCD 5、ABC 6、ABC四、简答题1、经过长期的国有资产经营的实践,人们认识到要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1)政企分开(2)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4)分级所有、分级管理(5)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利益关系(6)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2、公共收费具有以下功能:(1) 体现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目标(2)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 稳定市场物价。3、根据我国公共收费管理现状,结合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公共收费管理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 依法收费,依法理财(2) 以政府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共收费管理(3) 加强公共收费监督。五、论述题政府在选择公共定价标准后,具体可采用以下定价方法:(1)单一定价法。即根据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的数量与质量,确定一个单位价格收费的方法。(2) 二部定价法。即根据公共物品成本组成,分两部分确定其价格的方法。(3) 高峰负荷定价法, 对存在集中使用的高峰期的公共物品,在二部定价的基础上, 在使用高峰期再加收部分费用,以缓解高峰期供给紧张状况,均衡资源有效配置.这些定价方法中, 对那些与广大普通居民生活关系密切,使用范围广的基础设施服务,按边际成本定价,亏损由政府财政补贴,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对具有拥挤成本,或资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费,防止浪费的公共物品,可按二部定价法、高峰负荷定价法来定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2、比例偿还法:比例偿还法是政府按公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这种方法是政府直接向公债持有者偿还,不通过市场,所以又称为直接偿还法,这种方法包括平均比例偿还、逐年递增比例偿还、逐年递减比例偿还等具体形式。二、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B 5、A 6、B三、多项选择题1、AD、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D四、简答题1、公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有:(1)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2)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3)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4)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2、影响债务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关系类型;(3)安定政治背景;(4)国家职能范围;(5)财政政策选择;(6)金融市场状况;(7)公债管理水平。3、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债品种、公债发行权限、公债发行对象、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票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4、公债偿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买销法;(2)比例偿还法;(3)抽签偿还法;(4)一次偿还法。5、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的信用,或以债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及其信用活动,所以说公债是政府信用的一种形式。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形成这种收入的依据是政府信誉,所以相较于税收,公债有着自愿性、有偿性。五、论述题公债发行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推销公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对公债发行方法进行分类:(1)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2)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3)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主要由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预算管理权的划分、用品收支范围的确定和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组成。2、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3、部门预算:是指各主要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二、单项选择题1、A 2、A 3、A 4、D 5、C 6、A 7、D 8、C 9、A 三、多项选择题1、BC 2、ABCD 3、ABCD 4、AB 5、ACD 6、ABCD 7、CD四、简答题1、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有意识地确定和规范财政活动的计划行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目前预算编制采用的主要有四项原则:(1)完整性原则。在国家预算之外,不应有其他的财政收支。(2)准确性原则。财政收支数字应进行科学的测算。(3)合法性原则。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条文。(4)年度性原则。任何一个国家的预算编制,都必须有时间的界定,通常为1年。2、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有:(1)有利于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2)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提高了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4)部门预算是完整的功能预算的基础。3、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一切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二是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三是集中账户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4、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致过程如下:(1)单位、部门提出概算(2)下达预算收支指标(3)编制汇总预算(4)审批预算。五、论述题预算外资金,是与政府预算内资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我国财政制度中,有特定内容。一般来说,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预算外资金性质,是财政性资金,但不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分配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理财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分配政策和管理制度。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对预算内外收支范围进行调整。(2)预算外资金由有关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组织收入,其他机构不得参与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级以上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其他部门无权批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未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凭借自身拥有的行政管理职能自行收费。(3)收取、提取和使用预算外资金,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其支出用途和范围只能用于被指定的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不能挪作他用,也不能在预算内外之间进行任意调节。第十四章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D 4、C 5、B 6、A三、多项选择题1、BD 2、ABCD 3、AD 4、ABCD 5、ABC 6、AC 7、AC 8、ABCD 9、ABC四、简答题1、与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相比,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有着下列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及试探性的操作,还可以进行逆向操作,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象再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3)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的是微调,不会像准备金率的变动一样产生震动效果。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以下的差异:(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2)政策目标有区别(3)政策手段有区别(4)政策时滞不同(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3、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指导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把每个区域都纳入到全国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为全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根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点发展区域与其他区域发展的关系;根据平等互利、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区域之间分工与合作;根据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的原则,协调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之间的关系,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五、论述题1、(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2)不存在高失业率;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适宜的条件是:1)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2)社会总需求不足;3)、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4)失业率高;5)国际收支赤字。在这种条件下,用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对付经济衰退,用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1)经济过热;2)物价上涨、通货膨胀;3)社会失业率低;4)国际收支出现过多顺差。在此状态下,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是适宜的,前者可以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后者可用来减少过多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刺激进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资本流出),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上述四种组合各有特点,采取哪种形式,应视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运用。2、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给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货币学派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银行增加贷款,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升,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引致产出提高,直到物价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量完全吸收掉为止。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1、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2、政府外债: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C 6、D 7、B 8、B三、多项选择题1、BD 2、ACD 3、ABCD 4、AC 5、ABCD四、简答题1、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主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当发生两种税收管辖权重叠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通过优先承认跨国纳税人向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国家所缴纳的税收来借以减轻或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在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免税法、扣除法、低税法、抵免法等。2、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协定适用的范围。协定适用的范围主要包括人的范围和税种的范围两个方面。这是国际税收协定必须首先明确的前提;(2)免除双重征税问题。免除双重征税是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包括:明确所得概念,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确定免除双重征税的方法等;(3)保证税收无差别对待。保证税收无差别对待是指缔约国各方给对方公民以本国公民待遇,按等同于本国公民标准征税,保证不加歧视等;(4)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3、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措施。一般来讲,贸易政策主要包括:(1)关税政策。如针对不同商品进口或出口征收的从价税和从量税等;(2)非关税措施。如针对不同领域实施的进口配额、许可证、自愿出口限制等。(3)促进出口的扶持政策。如补贴、出口信贷、出口退税等措施。五、论述题1、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差别。国际税收同国家税收一样,都不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即两者都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进行的一种分配行为。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是:其一,国家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它是一国政府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进行征税,这种征税关系表现为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而国际税收主要反映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财权分配关系,脱离了这个本质特征,就不是国际税收。其二,国家税收的课税对象主要是国内所得、商品流转额和财产收入。而国际税收的课税对性是跨国性税收或国际商品流转额,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税,才引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发展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外债如与内债相比,在风险与管理等方面还有其特殊性:第一,外债一般是借外汇还外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债要承受来自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外债偿还能力受本国外贸创汇能力的制约;第二,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的商业性贷款,一般采用浮动利率,举借外需要考虑利率波动风险;第三,外债举债成本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较大等等。3、政府外债风险防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外债币种结构风险防范。必须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动态,把握好各个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预测主要货币汇价的发展趋势,正确选择好币种:①、原则上借外债应选择汇率下降的货币。②、软硬币适当搭配。③、外债币种一般应与其使用方向保持一致。④、外债币种应与我国出口贸易结算货币的构成相适应。(2)外债利率风险防范。为了避免外债利率风险,债务国在筹资时必须根据广泛的市场预测和调查确定合理的利率体系。政府化解外债风险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提前支付债务利息。(2)进行期权交易。(3)开展调期业务。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在国际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渠道。(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投资环境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稳定发展。在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应对可能引起的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3)增加了国内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了国际收支。(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我国境外投资将跃上新台阶。我国将在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提供多边、稳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下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适合开放的好处,国际间的歧视性贸易和投资限制将逐步取消,这将为我国今后的跨国经营提供更加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同时应看到,吸引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抑制了我国幼稚产业的成长,而且国外某些淘汰产业和污染行业也进入了我国,这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外商对华投资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自主和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1
----------------------------分隔线----------------------------
Navigation
电大作业网(Since From 2009)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电大作业答案,包括各专业的平时形成性作业答案、网上作业答案,电大历届试题及答案,电大英语B考试复习资料小抄全真试题库,电大考试复习资料、电大考试小抄等以及代做各种平台的电大作业、奥鹏作业以及业代做,职业技能实训作业代做!
电大学习交流群:&&|本站唯一客服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堕落的科斯卡尔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