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653号界碑碑在哪?

边防营区蚊虫肆虐 一巴掌拍死56只3天灭蚊6.5公斤
这一巴掌,拍在我国版图西北角的中哈边界27号界碑上。”  早就听说一线边防连饱受蚊虫困扰和侵害,叮得人皮肤红肿、溃烂,严重影响官兵执勤、巡逻和训练、生活。记者在北湾边防连现场看到,30台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灭蚊器,实现了营区活动区域全覆盖。
责任编辑:AP017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喜马拉雅静悄悄
关于1962年中印之间的那场战争,连国际社会也认为是由印度首先挑起的——当年,印度总理尼赫鲁首先向印度军队发出“清除边界上的中国军队”的命令,但是印度军队不是中国的对手。我军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拔掉了大部分印军的哨所和据点,一直打到中印两国传统的边界线。可是正在印度军心涣散、举国惶恐时,中国突然单方面宣布无条件撤军。有评论家说,这一仗彻底打破了印度的大国梦,但是中国为什么会撤军,今天仍是一个谜。
雪松——冬日黄山的霓裳羽衣
与访客如云的其他季节相比,冬季是黄山的“静季”。然而,就在严冬的萧瑟和寒冷中,这座皖南名山却也迎来了一场另类的“嘉年华会”—七十二奇峰成为耀眼的舞台,云霞是重量级的舞美和化妆,满山的奇松则摇身一变,成为了奇峰怪石华美的“霓裳羽衣”。它们共同打造了一场属于黄山的冬日大戏。
总第626期2012
阿克赛钦被夹在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的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之间——南边的喀喇昆仑山是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最为集中处,北边的昆仑山也是群峰突起,雪山连绵。阿克赛钦地区正好位于两列大山之间的断裂地带,……
[特别策划]
当夜色在高原上突然降临的时候,我没有丝毫心理准备。只见夜幕疾速降落,有鹰的速度和牦牛的力量。“世界屋脊”的黑夜显得那么深不可测,仿佛是挤成一团的牦牛群。所以我产生了这样的恐惧:我们的车无论……
托木尔峰不像其他大山脉的主峰那样鹤立鸡群,由于视觉上的误差,历史上人们曾认为托峰北侧海拔6995米的汗腾格里峰是天山最高峰。天气晴好时,由温宿至佳木一带的平原向北望去,可以看到极其壮观的雪岭冰峰……
巴蜀唐代大佛中,资阳半月山大佛排行老三。半月山形如一弯新月,山上遍植柑橘树。深秋,金黄的柑橘压满枝头,农家的青瓦房点缀在果林中,短短十多公里上山路,越野车几次为鸭群、鹅群挡住去路。时间慢悠……
在我的印象中,所谓雪松,不过就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黄山松再美,落了雪,也不过是满山的苍白和寂寥,究竟有何迷人之处?
亦失哈的船队在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流处登上了一座小岛,在荒芜的三江腹地,这是一个理想的落脚点和憩息地,于是亦失哈在小岛上设立了一个驿站—“药乞站”,作为连接中原、辽东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官方驿道……
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四大著名别墅区中,庐山、鸡公山、莫干山这三处别墅区都在山上,而唯一能够聆听涛声的地方,是在北戴河海湾和老房子之间。
独龙族的村寨极其简陋,留守山中的独龙族人每日所需的粮食、饮料等生活用品,全靠人力从山外背进来。村民告诉陈海汶,一箱啤酒背进山里,需要一个礼拜。挑夫走累了,于是就地扎个帐篷,睡一觉,等第二天……
中国国家地理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温宿大峡谷鸟瞰,照片左上部分可见沟谷平阔的库都鲁克峡谷主谷,它的两侧是分叉如树枝、密布如叶脉的支沟峡谷,岩层迭宕、山势起伏,演绎出千姿百态的地貌奇景。放眼望去,赤石似火,草木难生,呈现出典型的干旱区岩石地貌景观。摄影/高宗麟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高宗麟
山间飘着淡淡的云雾,谷底的江水在蜿蜒流淌,美景如斯,大家却无意欣赏。淅淅沥沥的雨,更增添了摄影师上山拍摄的难度。供图/陈海汶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陈海汶
上图:这栋已逾百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在上世纪40年代成为傅作义的别墅。这幢别墅全部是砖石结构,气度上一点儿也不比现在的大理石建筑逊色。12年前,这幢老房子成为北戴河第一批对外接待游人的历史建筑,经过修整的庭院如今愈发清幽迷人,年代久远的藤萝在夏天会爬满屋顶。摄影/于文江
北戴河老别墅
摄影 / 于文江
中国主要雾凇及雨凇观赏地示意图
培灵会是为了栽培造就信徒灵命生长的特别聚会,会有长者宣讲圣经真理。缅甸木根干村的村民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贡山人,想学汉语,参加培灵会是他们学习汉语的唯一途径。图中小女孩笔记本上是由中缅两种文字书写的“我是贡山人”(上图)。培灵会期间,村里各家会轮流为学员做饭,学员用餐不用碗,直接用芭蕉叶盛菜(下图)。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黑瞎子岛上原俄罗斯驻军的营房
在黑瞎子岛群的北代岛上有一座俄罗斯驻军留下的营房,营房是经过两国协商,中方用美元收购才保留下来的。这座营房看上去荒草丛生,颇显破败,院墙上甚至还有一些不知所云的涂鸦(上图)。营房的大厅中,木质的地板斑驳破旧,墙上的风景画也透漏出一片衰败气息(中图)。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营房的大门,其上补丁摞补丁,竟是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修修补补(下图)。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定结乡六个村庄的村民举家出动,带上悉心准备的酥油茶、青稞酒、干肉、点心、糖果,在湖畔的一片草地上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然后就开始尽情欢唱、舞蹈、嬉戏,这就是藏地的“过林卡”活动。林卡在藏语中意思为“园林”,所谓“过林卡”,就是来到像园林般美丽的地方,一起祭祀、聚会、娱乐的意思,相当于内地人所说的“踏青”、“郊游”。这种过去以祭神为主题的节日,到今天已逐步演变为自娱自乐的活动,一般也不太讲究季节,只要大家达成共识,随时都可以举行。
贡山是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这两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互有影响。图中大家举碗喝的“霞拉”便来自怒语,“霞”指肉,“拉”指酒,“霞拉”即“酒焖鸡”。“霞拉”的制作方法是将收拾干净的鸡肉剁成小块,用酥油或漆油爆炒后加入烧酒,盖上锅盖,焖煮一会儿就可食用。这种酒焖鸡,酒味鸡香四溢,颇为鲜美,是滋补身体、强健筋骨和治疗风湿病的营养上品和良药,同时也是待客的上好饮料。独龙族人朴实热情,乡民间的互相帮忙非常普遍。图为村里碧自辉搬了家,请帮忙的乡亲喝“霞拉”。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边的山崖之上,大佛脚下是大渡河、岷江与青衣江汇流之处。当初开凿佛像是为了“镇住”水患,实则是石料入江之后改变了江流的速度与走向。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在独龙族中,牛是富裕的象征。牛一般用以过年节时剽牛活动,耕牛还用以耕地。牛分黄牛和独龙牛。黄牛是老品种,独龙牛是从缅甸引进的新品种。独龙牛又叫大额牛,是一种尚未完全驯化的半野性良种牛。独龙牛面部较短而窄,额部宽阔微凸,角基部粗大向上渐呈圆锥状,两角向头部两侧平平伸出,微向上弯,公牛角长40厘米左右,角间距在100厘米之间,母牛比之稍小。被毛黑色或深褐色,四肢下部全白,有的头部或唇部具有白色斑块,体躯高大,髻甲较低平,四肢短劲、蹄小坚实,体前躯较粗重,肌肉发达,但末尾急降。整个身躯匀称,颈粗短,公牛脖颈肌肉发达,垂皮明显较黄牛发达,尾短。公牛站定时头部常常昂起,立姿彪悍。它的染色体基因介于野牛和家牛之间,主要靠野外放养。独龙牛喜群居,而且活动范围很大,一般散布在周长一百多公里,海拔在米茂密潮湿的丛林之中。在我国的数量仅有三千多头,现已经列入云南省畜种的保护品种。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英国康木恩别墅现在保存于北戴河东海滩宾馆的后院,建造于上世纪初期,整栋建筑是方形的,门窗沿袭了东方传统建筑特色,只是没有繁赘的雕花。这栋建筑尚且没有开发,看起来像荒废了一般,墙体和建筑周围生长着大片郁郁葱葱的野花野草。
北戴河老别墅
阆中唐代大佛
有“阆苑仙境”美称的古城阆中也有一尊高约9.88米唐代大佛。大佛面容端庄而慈祥,头部后面有火焰纹背光,佛身衣纹为凸纹,造型雄伟,整体线条流畅。其后背两侧有4700余尊排列整齐的小佛,均坐莲台,镌工甚精。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地点:定结县多布扎乡多布扎错
定结县多布扎乡境内的多布扎错又叫“错母折林”,丰水期的湖面面积有80多平方公里,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第二大湖(注:第一大湖是吉隆县的佩枯错)。夏日的多布扎错碧波荡漾、山水相映,水面飞鸟云集、湖畔牛羊成群。随着天气转暖,一群高原红嘴鸥来到此处安家,它们一边嬉戏、一边觅食(上)。湖边的沼泽地是黑颈鹤喜欢栖息的家园。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生长、繁育的鹤类,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非常难得的是,摄影师此次定结之行,拍到了两对正在觅食的黑颈鹤母子(下)。
摄影师团队和当地的向导在崎岖泥泞的山道上跋涉。摄影/徐晋燕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徐晋燕
这是温宿大峡谷库都鲁克主谷谷尾的魔鬼城,红黄色的砂岩、泥岩风化后,残留成石柱、石墙、石塔等,状若城堡废墟。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它会变幻出完全不同的造型,而且随着时辰、天气、季节的更替,它的色彩明灭、光怪陆离更让人着迷。摄影/李学亮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李学亮
地点:岗巴县昌龙乡境内
黑漆漆的夜幕中,我们的车行进在岗巴到定结的路上。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袭来,中巴车突然抛锚了。第二天清晨大家才发现,此前一直干涸的季节河涨满了水。比我们更不幸的是,当地的一辆小型卡车不幸陷在淤泥中,在此等候了一夜还没有脱险(上)。山洪暴发后,涨满水的季节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两个多小时后,定结县琼孜乡乡长多布杰闻讯之后,从乡政府搬来了救兵,将作者祝勇送到了对岸(下)。
一江之隔的东极广场和俄罗斯教堂
黑瞎子岛回归之后,在乌苏里江和抚远水道两水之间狭长地带的尖端,抚远县修筑了华夏东极太阳广场,作为黑瞎子岛旅游区的重点景区之一。广场核心位置是一座高高耸立的大型雕塑,不锈钢板建成,无论是东西南北,哪个方向看去,都是一个醒目的“东”字。东极广场三面环水,它的北面与西面是苍苍茫茫的黑瞎子岛,东面乌苏里江对岸是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黑瞎子岛上的那座微型的教堂和乌苏里江对岸那些颇有异域风情的村庄,不断地提醒我们,那里已是另一个国度了。与黑瞎子岛回归后中方的热情相比,在这些俄罗斯的土地上,并没有中方那样的工地和车流,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俄罗斯保持着奇异的冷淡,带着些观望也带着一如既往的警惕。摄影/肖殿昌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肖殿昌
摄影 / 赵春江,王彤
Nang sor家四周栽有一些董棕树,20年以上的树砍倒后可以制淀粉。下午,Nang sor的父亲把前些日子砍倒的董棕砍下约70厘米的两段,一剖为四,扛到田边一个棚子里。他和4个子女用小石锄把树干刨成锯末,尝了一下像老荸荠,粉感明显,有甜味,完全无法和树联系在一起。把树末倒进竹片编的槽中,加流水用脚踩,淀粉水从编织袋漏下,依次通过4个董棕树叶沉淀池,第二天早晨就可取粉了。这棵20年的树,估计可制出200斤粉。在缺粮的年代,独龙人把董棕粉当饭吃,现在这已成为珍贵的礼物了。次日晨,董棕粉团被放在火塘边烤,近火端很快就烤熟了,香、软、糯、韧,实在是好吃。Nang sor的父亲托我回国后打听一下有没有制粉机,用石锄太慢太累了。我没有回复他,有了机器,这些董棕够砍几天呢?现代人有耐心等待20年后的收获吗?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地点:定结县江嘎镇南郊
塔头草是沼泽地的标志性景观,同时也是湿地历史的见证者。在距离定结县城不远的这片沼泽地上,塔头草绿油油、厚墩墩,一两尺远就有一个草墩,有的在浅水中盘踞,有的在深水中耸立。科学家说,塔头草是一种根系发达的苔草,躯体腐烂后可以再生长,然后再腐烂、再生长,多次循环后才形成了一个个塔状草墩。关于定结湿地的前世今生,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我们,而是这大片的塔头草,因为它们中寿命最长的可达上万年,甚至十万年(上)。2011年夏天,摄影师赵春江在湿地上拍摄(下)。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北戴河的名头越来越大,北戴河海滨开始竖起了越来越多的别墅和其他建筑。不过相对于刚刚开发的滨海区而言,它们的存在依然显得宁静空旷。这些别墅的楼层都不高,人站在院子里,可以俯瞰整个海湾。供图/FOTOE
北戴河老别墅
合川涞滩大佛
涞滩石窟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向45公里的鹫峰山上,现存造像约1600余尊,存于山上二佛寺大殿中。二佛寺中有一块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的古碑,“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渠涞滩镇曰鹫峰,盖其二佛也。”意思是涞滩高达12.5米的释迦牟尼佛,是蜀中仅次于乐山大佛的古佛。其实蜀中大佛何止三处,涞滩大佛的高度如何谈得上第二!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拉达克:中国人最为向往,却最难以抵达的目的地
太阳故意制造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以使画面中的景观呈现出宗教性意味(大图 摄影/Nevada Wier/c)。在拉达克和西藏,随处可见这种具有宗教意味的景观,这暗含了二者在历史文化上的纽带关系。即使在行政归属上,拉达克也曾长期是中国的属地,但它已属印度。印度却不满足于此,它还声称中国境内的阿克赛钦地区也属于印度,从而引发了边境持续不断的冲突。在战场上牺牲的我军战士,有一部分长眠在新疆皮山县的康西瓦,与拉达克隔着一道喀喇昆仑山脉(摄影/李翔)。
喜马拉雅静悄悄
摄影 / 李翔
独龙江圣洁、宁静、翠绿、幽远,是我国唯一一条一年四季清澈见底的江河。
由于大雪封山,他们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无法和外界直接接触。
在独龙江水系上,他们创造了“桥的历史博物馆”。
他们曾经是山中矫健的猎人,他们与大山、与猎物有着天然的亲和。
摄影/陈海汶
时间/2008年10月
地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双拉村小查腊寨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陈海汶
下图:何香凝别墅原是日本人的建筑,建造于1942年,前院是典型的东方建筑,而这栋建筑属于何香凝别墅的后院,除了围墙上的月亮门外,整栋建筑看起来似乎更现代一些。摄影/赵洪辉
北戴河老别墅
摄影 / 赵洪辉
霞光中的雪松奇观
一年四季中,黄山冬季可见云海和日出日落的概率最大——在温暖的季节,层积云会笼罩峰顶,云雾起时一片混沌。可到了冬季,层积云的高度降低,登临峰顶,遂可见壮丽的云海景观。此外,黄山冬季阳光充足,日照时数长,是观赏日出和日落晚霞的最佳季节。五彩霞光投射在满山的雪松上,将鹤氅和羽衣变成了霓裳。摄影/陆开蒂
摄影 / 陆开蒂
照片中的十位老人,都是脸雕青线的文面女。这是摄影师在雄当村拍摄的独龙江乡迪政当行政村所有身体尚佳、还能行走的文面女集体合影,她们是独龙族历史的活化石。独龙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以前不用公元纪年,所以这些文面女中的大多数并不清楚自己的文面时间。几十年的岁月在她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只有那墨蓝色面纹不曾改变。如今的独龙族女人们已不愿意忍受文面时的锥心之痛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文面,这个独龙族千百年来传承的古老习俗,将随着最后一批文面女的去世而消逝。摄影/沈醒狮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沈醒狮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中国西北干旱区以赤沙山为代表的这类砂岩地貌,在山区多有峡谷、盐丘,在浅丘区常表现为雅丹。由于地层的强烈褶皱,造成岩层倾斜角度的剧烈变化,因此在地貌形态上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猪背岭、单面山、方山、峰丛、峰林、孤峰、石柱等组合。在干旱气候作用下,除了常见的风蚀、寒冻风化以外,夏季短暂性的暴雨洪流,对地貌塑造也起了重要作用。它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岩石裸露的荒漠或劣地,或点缀有稀疏的荒漠草本与灌木,与华南丹霞地貌区茂盛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完全不同。摄影/李翔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李翔
地点:定结县定结乡罗巴村
多布扎错旁边还形成了许多没有名字的小湖,附近村民常常在那里洗衣、淘米。7月5日中午,摄影师遇到了几位到湖边洗衣归来的藏族同胞。面对我们的镜头,罗巴村孩子的脸上,一半是疑虑、一半是好奇。
独龙族在每年的春节前后都要举行独龙语称为“投荣哇”的剽牛祭天神活动,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安定。独龙牛昂贵,杀得起牛的人家不多。杀过的牛要按户按人数平均分配给全村寨的人。被送牛肉的村里人,也会给主家送去一些酒和粮食。图中便是结束剽牛活动、收获牛肉涉雪回家的村民。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回归前黑瞎子岛上的中国居民
在黑瞎子岛回归之前,一些当地的中国人认为,黑瞎子岛就是中国的领土,于是他们登上黑瞎子岛的分支圈河岛,在上面盖房子,打鱼种地,一住就是十几年。当时地方政府也支持他们上岛捍卫国家主权。先前,俄罗斯也总是来驱赶,他们就是坚持不走。岛上共有4户居民。下图拍摄于2005年,岛上居民老何的媳妇站在自家开垦的菜地里,旁边还停着家里的拖拉机。左图拍摄于2006年,图中的老人姓邵,他已经60多岁了,在岛上给人看屋放羊。他的东家在岛上开了20多垧地,除老邵外还雇用了几个人,一年能打100多袋黄豆,收入几万元钱。摄影/肖殿昌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肖殿昌
资中重龙山大佛
重龙山因其“山势盘屈,隐若龙转”而得名,山上名胜古迹很多,自古以来是游览胜地。山上分布有160龛,共1648尊的摩崖造像,大都保存完好。图为重龙山第1龛,释迦牟尼站像,高5.35米,凿于北宋。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地点:定结县多布扎乡那仁村
去定结之前,一位援藏干部给我们带上了十几包可以加水自热的方便饭。没想到,三天后它们就被派上了用场。7月5日午餐时间,向导多布杰(左一,定结县琼孜乡乡长)、文字作者祝勇(左二)、编辑马子雷(右一)在湖边草地上席地而坐,一边聊天、一边享用这来之不易的食物。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进入每年的11月份,北戴河的街头已经基本看不到游人,但是在夏季,这里却是一个海风沁润的悠闲小城。清爽干净的街巷和滨海栈道让整个度假区都显得幽雅清静,掩映在密树之中的建筑别墅各自张扬着神采,也各自守候着历史,见证着日复一日的潮涨潮落。只是岁月倏忽,原本空旷悠远的建筑群因为融进了现代商业的喧闹,而显得逼仄拥挤了很多。摄影/张德志
北戴河老别墅
摄影 / 张德志
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地点:定结县琼孜乡牧村
近处,琼孜乡牧村的农田像一大块黄绿相间的地毯;远处,一条若隐若现的沟壑突然出现。原本平坦的地面突然间凹了下去——这空间上的巨大落差让我们始料未及。一条纵贯南北的大峡谷让现场所有人惊呆了——那条巨大的地沟,犹如洪荒时代的地裂,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雪山脚下延展而来。这条看起来深不可测的沟顿时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那里边会不会隐藏着更神奇的东西(上)?在向导多布杰(下图左二)、摄影师赵春江(左三)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这条深沟,里面竟是一大片像森林般密集的土(右)。
赤沙山众多盐丘的形成,是由于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天山发生由北向南的推挤作用,含岩盐层的砂岩地层形成褶皱,塑性较强的盐层向地层隆起的背斜核部聚集增厚,形成盐丘,盐丘因其比重较小容易上浮以及受挤压影响,可以辟开、刺穿上覆的砂岩地层。它既可以因上覆的岩层被风化剥蚀而露出地表,也可以沿裂隙溢出后受重力影响向低处流动,形成类似于冰川的“盐冰川”地貌。也正因为盐丘具有较强的塑性,盐丘下伏岩层的断裂和裂隙难以穿过盐丘,使得盐丘像一顶帽子,可以封闭住盐丘下部的油气藏,当油气沿着构造裂隙发生迁移时,很容易在盐丘下部聚集。因此,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许多油气田,都和赤沙山的盐丘相伴相随。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独龙族是古代氐羌系统的民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独龙族自称“独龙”,有关独龙族的族源及其历史,汉文历史文献中记载较少。元代汉文史籍中称为“撬”。清代以后称“俅人”,傈僳族称独龙族为“俅帕”,藏族称独龙族为“洛”、“曲洛”。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根据独龙族群众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只有7426人,人口总数排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倒数第三位。独龙族是云南省特有的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人口在云南省7个较少民族中排倒数第一位。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江河谷两岸,独龙族说是从“太阳初升的地方”迁徙到独龙江定居的。在贡山县北部怒江西岸的小查腊寨、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等地也有零星分布,此外还有散布于各省、市、区的干部人群,由此形成了独龙族的“大聚居、小杂居”的居住状况。独龙江地区是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区。独龙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境外主要聚居于缅甸北部的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流域。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师为拍摄向红村全景,乘溜索过独龙江上游的克劳洛河。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从迪布里入贡山县境,其支流克劳洛河与麻必洛河在斯任村汇合后称“独龙江”,独龙江于钦那当村流入缅甸,改称“恩梅开江”。独龙江峡谷的野生动物非常丰富,常见的有野牛、熊、貔子、麝、岩羊等。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渡江所拍的向红村,如今正进行着集体的搬迁—他们要为野生动物让出足够的生存空间。摄影/孔建元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孔建元
Nang sor一家的全家福。中缅两国独龙族的服饰有较大差异。独龙江乡的村民们喜欢穿独龙毯,简单方便。缅甸独龙族的服饰则要讲究许多。男子头上戴的帽子是由最细的藤条配上其亲自猎杀的野猪獠牙来装饰的,獠牙越多越大,则表示该男子越勇敢。女子的腰带由白色的贝类串起,显得熠熠有光。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难得的黑瞎子岛“全身像”
因为属于边境地区,黑瞎子岛的航空管制非常严厉,想获取一张航拍照片极其不易,只能坐在民航飞机上,透过厚厚的玻璃舷窗来为黑瞎子岛拍摄“全身像”。整座黑瞎子岛海拔只有46米,而属于我国的那部分平均海拔不到35米。从图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黑瞎子岛上东西两侧自然地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岛西侧回归中国的部分河汊纵横,多为滩涂湿地,基本处于蛮荒状态;而东侧划归俄罗斯的部分则是土地坚实,土壤肥沃,已经开垦为良田。摄影/李庚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安岳卧佛沟卧佛
安岳的卧佛全长23米,凿于唐代。它头东脚西,与佛经中释迦涅槃时“北首右胁卧,双手累双足”的记载并不吻合。这尊佛像下是稻田,人们在这里与佛共处,四时耕种,颇有禅意。 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出生于1957年的董春莲是独龙族里最年轻的文面女,2007年5月至今,她和包括自己小儿子在内的8个独龙族同胞一起,在位于昆明市的独龙族村寨中向游客展示独龙族文化。一位民族村工作人员说,当时到独龙江峡谷地区找董春莲花了3天时间,开去的吉普车轮胎也被地上尖锐的石子划坏了3个。摄影/李旭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李旭
清浅晶亮的海水随风荡漾,临岸的建筑沐浴着阳光,静静的海湾里还泊着一艘艘的渔船,这样的景致为北戴河增加了许多休闲气息。在如今的北戴河,围绕着海岸修筑了平整的水泥路,游人骑车或者漫步,都十分惬意。另外北戴河近年来还改造了海滨,把实景山水演出等消夏文化引入了海滨夜生活,以此创造一种新的情调养生方式。摄影/张德志
北戴河老别墅
摄影 / 张德志
“黄山四季皆胜景,冬雪堪称最销魂”,领略过黄山冬日之魅的人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每到冬季,皑皑冰雪遍铺峰峦,处处银妆素裹。置身其间,仿佛在仙境中徜徉。图中,雪松的枝杈构成了一扇“窗“,窗外奇峰耸峙,冰雕玉砌,如天上的琼楼玉宇,不禁让人有“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的联想。摄影/华仲明
摄影 / 华仲明
喜马拉雅静悄悄
独龙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部分独龙族信仰基督教。独龙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世上诸多事物诸如人、动物、太阳、月亮、星星、云雾、雷电、冰雪、洪水等都有灵魂。人和动物有两个灵魂即“卜辣”和“阿细”。卜辣是附以活人的生魂,每个人或动物只有一个卜辣。老人讲:婴儿一生下,卜辣就跟随降临。卜辣的身材、相貌、性情、品德及智愚与此人相同,人穿换衣服,卜辣也跟着穿换,人干什么其卜辣也干什么。卜辣累了,人也觉得浑身无力,昏昏欲睡。当天神格孟把某人的卜辣收回到了天上或其卜辣被某鬼缠住,人就会生病。人生病就要进行占卜探知病因,占卜算出其人的活魂“卜辣”不在身边,被某鬼拐走或被格孟收回到天上,就必须请巫师南木萨举行招魂仪式“卜辣鲁”活动。若不举行这种仪式祭格孟或者时间长了,格孟认为是对它不敬,就把其病人的卜辣杀掉或者给它的随鬼们吃掉。卜辣死了,其人就必死无疑。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美国西部的这类砂岩地貌,分布在科罗拉多高原地区。除了亚利桑那州境内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出露有更古老的元古界、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等地层以外,其余地区主要以二叠系至新近系的地层为主。在地壳的平稳抬升中,地层基本保持了原始的水平状态,科罗拉多河及其众多支流向下刻蚀,常形成极其雄伟的多层台阶式的大峡谷。在这些红色砂岩层中,亦多有盐丘和石膏层,反映其地质演化历史和中国西北地区有相似之处。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范书财
地点:定结县琼孜乡琼孜村
定结县琼孜乡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但叶如藏布周围的大片湿地让这里充满了生机。由于湿地的浸润,这里有大半年时间被绿色覆盖。湿润的空气迎来了清晨的阳光,草地上传来阵阵读书声。原来,琼孜乡中心小学的师生们,直接将课堂搬到了野外。对于孩子们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最生动的课堂。
独龙江乡是云南省最偏远、神秘和最难到达的地方,1999年才有汽车进入。位于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黑普破洛垭口的黑普隧道,海拔3300米,是去独龙江乡的必经之路。封山期间,大雪会把黑普垭口连同穿山隧道和公路全部裹埋,使整个独龙江乡真正与世隔绝。摄影师2003年初前往独龙乡时,该隧道刚刚完工4年。直到今天,黑普隧道内还没有装灯,隧道顶部也没有整修平坦。正在低海拔处修建的高黎贡山隧道将取代黑普隧道,成为进出独龙江乡的必经之路,两年后,高黎贡山隧道通车后将结束独龙江封山的历史。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从中国的乌苏镇看黑瞎子岛
在乌苏镇曾经的中国“东方第一哨”的哨塔上远眺,视线的最远处黑瞎子岛隐隐可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国在2008年正式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获地174平方公里。俄罗斯获得明月岛和抚远三角洲第一大岛小黑瞎子岛的大半,小黑瞎子岛西侧的一部分和银龙岛则归中国所有。照片中的工地,是正在修建的乌苏大桥,这座大桥把黑瞎子岛和抚远县乌苏镇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摄影/刘文涛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这栋被密密麻麻的藤本类植物包裹起来的建筑,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它的回廊和屋顶是如今常见的形状,尤其是木质的方柱和围栏,也十分接近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不过这栋原本位于西经路的别墅早已不在,这张照片还是一个德国人辗转送给秦皇岛的文史专家的。今天的人们,只能从那些围绕着建筑回廊的茂盛植物里,想象它当初静谧的样子。供图/闫宗学
北戴河老别墅
摄影 / 闫宗学
龙泉天落石弥勒佛
在成都龙泉驿区的龙泉山中,有一座名为大佛寺的寺院。寺里有一块当地人叫做“天落石”的青石上刻有文史界、书法界都享誉盛名的“北周文王碑”。除此之外,这块长14米、高8米、宽4.4米的巨大石块上,至今还存有唐代以来的题刻、诗碑以及50余龛160多尊摩崖造像。历史上的龙泉驿其实就是历代王朝设置的一个驿站,“天落石”上众多精美的摩崖石刻造像的来历与曾经联结川渝地区贸易与文化往来的“汉唐巴蜀古道”关系密切。寺院里的天落石弥勒佛又称“丈六弥勒佛”,高约4.24米,凿于唐代。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地点:定结县多布扎乡多布扎错
定结高原的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其东部是以多布扎错为中心的高源湖盆区,平均海拔约4500米。多布杰告诉我们:“从遥感图上看,多布扎错就像一只卧在湖边饮水的绵羊。”由于湖水的浸淫,四周形成了大片丰美的草场,湖畔的罗巴、那仁、扎西孜、舍弄等村庄成为定结县重要的牧区(上)。定结高原夏天的昼夜温差极大,正午的阳光十分刺眼。为了多布扎错中的赤麻鸭、黑颈鹤、斑头雁等珍稀鸟类,图片总监王彤不得不冒着烈日工作。当他扛着“大炮”归队时,浑身已经被汗水湿透(下 摄影/祝勇)。
摄影 / 祝勇
独龙族喜欢养狗,养狗是为了狩猎或看家,狩猎过程中猎犬十分重要。单独行猎的独龙族猎人,一般都养有五至十只猎犬,猎犬是围猎的重要工具,独龙人对待猎犬就像对待人一样,外出狩猎,猎人背多少口粮,猎犬也一样,甚至猎人吃什么,它也吃什么,用猎犬围猎而获得的野兽,第一口须让猎犬吃,猎犬死了,就用土埋葬。独龙江地区,熊、猴经常踩踏庄稼,把狗拴在苞谷地里,野兽就不会闯进地里踩踏庄稼了。主人不在家,狗还守家。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陈海汶
土生土长的独龙族学者,现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独龙族研究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民族学和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着重研究独龙族。专著有《独龙族文化大观》、《独龙族原始习俗与文化》、《独龙族文学简史》、《高山峡谷独龙家》、《独龙江畔的独龙族》等。绘图/于继东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地点:定结县定结乡定结村
解放前,西藏的宗堡建筑超过100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昂仁宗、白马宗、帕里宗、定结宗、江孜宗。图中的定结宗在20世纪前一直是定结地区的政治、军事、宗教中心。“定结”意为“长在水中”,过去为一片水域,后来水面干涸,中间高地露出,陆地最高处有一块巨石,定结宗正好建在石头之上。现在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定结宗周围有一大片湿地,中间包围着那块露出水面的巨石。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回归前黑瞎子岛上的俄罗斯人
2008年黑瞎子岛回归之前,《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绕道俄罗斯登上了黑瞎子岛,获取了第一手资料。除驻军哨所外,俄方在岛上还建有两个农场,一些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俄罗斯人,也会在周末来这里度假、钓鱼。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被大雪覆盖的独龙江公路,好似雪山冰川,美丽却暗藏风险。5月是封山解禁的日子,但雪崩随时会让公路再次陷入瘫痪。封山期间,压力最大的是乡卫生院。1964年,边防战士张卜患急性阑尾炎,但独龙江乡没有药,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军方用飞机借道缅甸把药品空投下去,但找到药品时,张卜已经牺牲。图中是一位独龙江乡卫生院的护士因有急事不得不冒险徒步出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独龙江能结束冬季封山的历史。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在中国的东北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之处,有一大片由两河泥沙冲积而成的沙洲。从卫星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一片略微高出水面的三角形地块,其上河流纵横、湖泊密布、草木葳蕤、植被茂盛。这就是抚远三角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瞎子岛。黑瞎子岛由银龙岛、小黑瞎子岛、明月岛等3个岛系共计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在它的西南是中国黑龙江省的边陲重镇抚远,而它的东北则正对着俄罗斯远东的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半月山大佛因坐落于山形似下弦月的半月山而得名。它开凿于唐代,到宋代才完工,前后历时近300年。大佛面部丰润,双耳垂肩,表情安详恬静,目光平和下视。在四川诸多大佛中,半月山大佛的体量在坐佛中排行第三。村里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爬到了大佛上,还没有大佛耳朵的一半高。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地点:定结县定结乡曲热村
根据地基分析,曲热宗残骸的体积还不到被毁前的1/10。即便已经残破至此,人类在它面前还是显得那么渺小(上)。曲热宗古堡的外围虽然已经变
成了废墟,但中间那座曲热寺的面貌还依稀可辨。尽管昔日金碧辉煌的庙宇大殿早已坍塌,但转经筒、晒佛台还在发挥作用。曲热寺的转经路旁边,一位头上扎满小辫的藏族老妇正在虔诚地祷告(下)。
木楞房是独龙族传统的房屋建筑之一。独龙族的木楞房一般分为木垒房和竹篾房,上江地区一、二、三村多为木垒房,下江四村和江尾、江心坡一带则全住竹篾房。木垒房有两种形式:一是房子的四墙用圆柱木料直接垒起而成墙的,二是用木板垒围成墙的。独龙族房子呈长方形,屋顶多以茅草盖之,或盖薄木板为“瓦”,屋内铺木板居之。地板离地约有一米高,下以石头或木柱支起,屋内按照需要设有一两个火塘,火塘上挂有竹根编织的长方形的“海木机”即竹架子,用来烘烤食物或湿柴。上方还有编制的竹篾笆为“楼”,用来存放各种东西。房门有一两个,高约一米左右,宽不到一米。壁间锯一小洞为窗以透光亮,有的没有窗门,窗门的设置也遵循设门的规矩。仓房也分木板和竹篾两种,一般建在离住房20—30米的地方。一年收获的粮食都放在里面,独龙族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无偷盗”的古老而纯朴的社会风尚,不会发生偷盗。屋内的设计很特别,火塘旁分“阿能”和“撒亚”,“阿能”一般是老人或父亲的专座,其他人不得乱坐。“阿能”的设置与火塘的设置有关,如果房屋的正门朝南方,火塘设在靠东方的那侧,“阿能”则在火塘的东侧;如门朝东方,火塘设在西侧,“阿能”也在西侧。“阿能”的右边是母亲的座位,他人同样不能乱坐。“撒亚”供青年人和客人坐,一般在“阿能”的正对面和左方。火塘边一般都铺有木板当床供其家人睡觉,有的在房内某侧安木架盖以木板作床。青年男女一般不睡屋内,另设一间木房就寝,有的设在自家房子旁边与之相接,有的则单独建房。生活用具一般放在叫“达障”的“木台子”上。房屋内侧到处设有大大小小的“达障”供存放生活用具。火塘上木方的“海木机”上还挂有竹篾编织的叫“章跃”的东西,用来存放勺等。青年人或客人坐于火塘边,一般用小板凳坐。而独龙族老人都不习惯用木椅子,一般席地而坐,有的垫有兽皮和小块木板。屋内地板某处锯个小洞,以便把房间内的灰尘扫出,屋角拉几根麻线绳挂衣被。房门外面还有平台,安有木舂。“阳台”上一般存放干柴、竹篮等,“阳台”的一角安有一根砍成锯齿状的木板,独龙语叫“拦朵”,当作是上下的“楼梯”。背柴、提水时没有任何一家是用双木梯逐级上下的。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这栋由英国人建造的别墅,如今已经看不到了,它的大概位置就在北戴河海滨东山,建筑非常靠近海岸。这张老照片是一个英国人送给北戴河的一位文史专家的。据说照片上的这栋建筑,除了主体是砖石外,廊柱、凉亭都是木质结构,英国人还在建筑外面设置了宽大的走廊,方便在自家阳台享受日光和海风,而需要遮挡阳光的时候,则把芦苇编织的席子放下来,既简单,又回归自然。供图/闫宗学
北戴河老别墅
鹤氅羽衣翠玉佩
在雪松和云海的装点下,黄山变成了一位身披鹤氅羽衣的天神。险峻的花岗岩山体英姿勃发,羽衣飘逸,层层云雾似衣裾翩跹,山下的湖水如翡翠玉佩。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黄山四绝,在严冬中越发出落得摄人心魄。摄影/陈谢
摄影 / 陈谢
尽管山上下着雨,摄影条件又受到限制,但摄影师和拍摄对象配合默契,使拍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摄影师们拍摄的时候,一位独龙族小女孩前来观看,这样的设备和拍摄一定让她感到新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她,以及更多的独龙族同胞,能够走出大山,看到更远的世界。摄影/徐晋燕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徐晋燕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这是流经中国最大的盐丘——阿其克苏盐丘的阿其克苏河,照片左上角山丘的紫灰色部分,就是阿其克苏盐丘体。河水溶解了盐丘,又在干涸的河滩上结晶出雪白的盐花。摄影/高宗麟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高宗麟
地点:定结县江嘎镇古娃村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我们决定在天黑前赶到古娃村,在那里拍摄碉楼夜景。浓浓的夜幕很快遮蔽了四周的山峦、湖泊,而那座残缺的碉楼成为比黑夜更黑的部分,显得十分突兀。当黑夜抹平碉楼的粗糙外表后,它身上居然透出了几分轻盈和灵秀(上)。祝勇在他的散文中写道:“站在合适的角度看碉楼的剪影,它们就像大山腰部挎起的一把把宝剑。”根据我们的考察,古娃村过去至少有五六座高碉。根据村民描述,插画师刘震宇复原了古娃村碉楼群被毁前的景象(下 绘图/刘震宇)。
冷木当自然村隶属于迪政当行政村,是独龙乡北边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冷木当村都会披上皑皑白雪,在冬日的轻雾中,宛若仙境。该村深处山中,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4公里,在大雪封山的时日,村子与外界交流异常困难(下图)。即使是在没有雨雪的时候,村民们行走于通往迪政当村的山路上也相当艰险(上图)。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渔民和军舰
黑瞎子岛周边江汊纵横,水产丰富,主要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白鱼、鳌花等几十种,此外这里还是鲑鱼洄游的必经之路,因此黑瞎子岛周边的水域也是中国渔民自古以来的渔场。但在黑瞎子岛被俄罗斯抢占后,渔民们捕鱼时要冒着越界的风险,俄罗斯的炮艇一直横亘在江面上虎视眈眈。黑瞎子岛回归之后,渔民们的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中国的军舰也开到了江面上保护渔民。图中远处的为俄罗斯军舰,近处的为中国军舰,军舰之间的小船则是中国的渔船。摄影/肖殿昌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肖殿昌
维修中的潼南大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潼南大佛开凿于唐,完工于宋,高18.43米。潼南大佛头上本有螺髻166个,年久失修,掉的掉,残的残。上图为文物工作者正在修补大佛螺髻。层层叠叠的脚手架架在了潼南大佛上,绿色的编织网遮住了他的面容。大佛脸部的金箔已经剥去,露出漆黑的胎体。由于金箔能大大延缓石刻风化速度,潼南大佛面容棱角分明,线条流畅,古风犹存(下)。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开昌哇(卡雀哇)是独龙族的传统年节。过节多在农历冬腊月举行。过节时一般以一个村寨或者家族为单位,有时也和几个相邻的村寨一起过。过节各家族互相邀请,被邀请的远亲或朋友,都会如期前来。过节前,妇女把自己精心编制的彩色麻布挂在竹竿上,并把竹竿插在住房上方事先打扫干净的平地上,以表示节日来临,男女老少都要洗澡,意为把身上的脏东西和晦气洗干净。主妇在家煮饭备菜,男人们在江边搭祭台。当晚,村民就开始饮酒祝贺、唱歌跳舞,节庆拉开序幕。翌日,天蒙蒙亮,全寨子的人便从各自的家里涌向祭祀的地点,他们把带来的松叶堆放在一起,当松叶点燃时,各种庆祝活动开始。先由男子们祝愿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随后进行射弩比赛,姑娘们在一旁呐喊助威,场面十分热烈。吃年饭也是过节的一项重要内容。饭菜一般是“约古”(荞面粑粑)、猪肉、鸡蛋等。习惯上,每家先按自家的人数做好饭菜,放在“谷其”上,然后,各家的饭菜集中混杂在一起,再按户、按人平均分配,饭菜每人一份,“约古”每人一个。节日期间还要举行较隆重的剽牛仪式。剽牛前,先给牛披上一床五颜六色的麻布毯,然后再给牛角挂上各色珠串,把牛打扮得漂漂亮亮,拴在木桩上。此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剽牛场上。剽牛一般由两人进行,他们手持长竹矛或铁矛,边舞边靠近牛,众人则纷纷给他们敬酒,并围成一个圆圈,敲锣打鼓,边唱边跳。两人喝足酒后,分别从两边猛然向牛的腋下刺去,牛剽死后,迅速剥皮,把肉砍成小块,然后用竹签串起,这小肉串叫“夏休”,凡参加者每人平均分得一串。头肉和五脏六腑当场煮熟分吃,一点不剩。人们也返送一些东西给牛的主人家,以示感谢,有来有往,这是独龙族的习俗。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这是1917年左右,在北戴河海滨度假的一个外国女人。有人说北戴河曾是中国海岸上最早插满太阳伞的彩色沙滩,随着别墅的陆续兴起,大批外国人开始携家带口到这里度假和居住。在蓝天、碧海、金沙、绿树和房屋营造的幽雅、恬淡里,这些外国人的休闲方式和生活态度被打上了国际生活情调的烙印,这一切无疑是让当时封闭的中国人感到惊奇的。供图/FOTOE
北戴河老别墅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独龙族的传统服饰自然而朴素。据老人回忆,在古代,独龙族的祖先曾以树叶、兽皮作衣料,女子用树叶围下体,男子则披兽皮防寒。独龙江地区盛产细麻,不产棉花,服饰皆以细麻为原料,人们的衣着也极其简朴。过去,独龙族男子上衣披麻布一幅,将左肩一角与右腋下一角拉拢到胸前打一结,再把右肩一角与左腋下一角拉拢到胸前打一结。或者将麻布中间叠起来,一角从右腋下穿过背后从左肩上拉到胸前,另一角从左腋下穿过背后从右肩上拉到胸前与左肩上拉到的吻合打一结,这就是平常的男子上衣。有的披上较大幅的麻毯一床,挂右肩向左斜,这幅麻布晚上可作铺盖。下身一般穿麻布短裤,有的不穿短裤,而是在腰间系一条麻绳,胯下前后挂一挡布。独龙族女子上身披一床花纹麻布毯长至膝下,挂左肩向右斜,上衣无纽扣,皆以竹针贯穿之或打结,披脱自如。独龙江上游一带的女子下身不着裤裙,下游和江尾的独龙族女子下身围筒裙,与景颇、傣族和江心坡一带的独龙女子相同。独龙族男女小腿上都裹麻布绑腿(独龙语:“黑道尔”),用网带结之(独龙语:“勒木过”)。男女皆赤脚,无鞋袜。腊冬下雪时,上江独龙族男子外出狩猎或围猎时穿野牛皮自制的长筒鞋。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陈海汶
北戴河部分街道现存老别墅
北戴河老别墅
地点:定结县多布扎乡罗巴村
日,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锡金邦发生了6.9级地震,山北麓的中国吉隆、定日、定结、岗巴、亚东等地震感强烈,造成了众多房屋倒塌。图中的罗巴村位于多布扎错西南角,当时还在进行灾后重建。村子西侧毗邻一座地势险要的山头,山上的大片废墟曾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古堡。
除了采集和狩猎,独龙族过去长期从事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选一块山林,用刀或者斧头把树木砍倒,用火烧毁后种植苞谷、小米等农作物。如今由于在独龙江地区实施重大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独龙族响应国家的号召就放弃了维持几千年的刀耕火种的传统生产方式。目前还尚未适应独龙江地区新的生产方式,独龙族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漆树和核桃是独龙江地区的经济林木之一,但种植面积不大,收入也甚微,无法完全解决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现大面积推广种植草果,未来草果将成为独龙族的经济来源之一。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托木尔峰东南坡主要景观分布图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迪政当村一户独龙族人家,该户木楞房由木板镶围而成,中间有火塘,在一侧的木板上凿有通风透光口。孩子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女主人在为全家张罗午饭。火塘上冒出的袅袅轻烟,以及孩子踮着脚尖贴上的代表好运的“福”字,都传递出温暖喜庆的信息—新年到。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中俄界碑,大不相同
在黑瞎子岛上的边境线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俄两国的界碑看上去大不一样。中方一侧的界碑华丽庄严,大理石贴面,混凝土底座,俄方一侧的则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就是一个简单的土堆。俄国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无钱整修呢,还是觉得这次归还领土有失颜面不愿宣扬呢,或是根本就不在乎这种形式?结合着中俄其他一些边境的界碑情况来看,似乎俄国人对界碑从来都并不重视,他们更热衷建立的是开拓者纪念碑,是考察队的探险纪念碑。在黑瞎子岛上共立有界碑15块,其中俄方7块、中方8块。左页上图为中方的施工人员正在为259/1(1)号界碑浇筑底座,这是位于黑瞎子岛北侧的界碑,是岛上最后竖立的界碑之一。左页下图为一座简单而艳丽的俄罗斯界碑。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广元千佛崖
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崖南头就是古栈道险阁——石柜阁。千佛崖是四川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是佛像传入巴蜀的第一站。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大云洞共有造像234 尊,是千佛崖规模最大的洞窟。图为窟正中弥勒佛立像。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独龙江峡谷的深山密林里有成群结队的各种野生动物,它们为独龙族人提供了丰富的肉食和皮毛。每个家族公社都有比较固定的猎场,多在高寒区。主要的狩猎工具有弩弓、竹箭、砍刀、猎狗等。狩猎活动一般多在冬、夏两季进行,分为集体围猎和个人狩猎两种形式。所有猎物都按传统习惯由大家共享,进行平均分配。图中独龙族村民手拿的便是狩猎工具之一—竹箭。他手中的竹箭因涂有的毒药剂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中图:建于1900年的邻峰馆,是德国公使史娄纳的别墅,所以又名史娄纳别墅。这幢建筑具有典型的德式风格,外部布局错落有致,内部又明朗开阔,整体富于变化。摄影/赵洪辉
北戴河老别墅
摄影 / 赵洪辉
南充凌云山立佛
今天,在四川省南充市的凌云山上,还在开凿一尊高为99米的阿弥陀佛全身像。这一石像预计还有6年才能完工,届时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图为施工现场。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地点:定结县琼孜乡琼孜村
海拔4820米的色林普峰为琼孜乡的重要地标。早晨的阳光第一时间叫醒了雪山,也叫醒了这片湿地。接着,湿润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把周围的一个个生命唤醒了。最先醒来的是露珠,然后是小草、青蛙、水鸟、马儿湿地是一个生命大舞台,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演变的大戏。
石磨是独龙族加工粮食的生活工具,有手磨和水磨。手磨独龙语叫“然塔”,每家都有手磨,属于家庭财产。磨面时,一手转磨,一手不间断地往磨孔里投粮食。水磨独龙语称“久木考”。水磨主要分布在独龙江中上游地区,每个村落至少都有两三座水磨。水磨是属于一个村寨集体共有的,不属于个别家庭或者个人,是集体共同的财产,水磨的维护也由集体共同负责。水磨是独龙江地区较为先进的加工粮食的生活工具,一般用以磨面,把小麦、大麦、苞谷、青稞及豆类等磨成面粉。水磨一般建在水流湍急而稳定,水位落差较大的台地上,或者建在自然水势或开沟引水至地势较高便于建筑磨房的地方,根据地势和水势建盖磨房。磨房内高约2米,面积约为14平方米。房内光线和空气流通较好。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手磨和水磨普遍使用,90年代后,水磨逐渐被现代的电磨替代。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这是阿其克苏盐山的地表景观,溶解了岩盐的水又在盐丘表面干涸结晶成盐的白色晶花,远望如白雪皑皑。由于岩盐的溶解作用,可以看到在盐丘表面密布溶沟、漏斗、陷坑,成为独具特色的盐溶喀斯特地貌。摄影/高宗麟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高宗麟
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看黑瞎子岛
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遥望黑瞎子岛,岛上那座新修建的教堂分外醒目。这座教堂是在1999年中俄双方国界勘界进行到关键时期时,俄国人赶在一个月之内修建完成的,教堂上那个137吨重的圆顶竟是用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的米格26直升机运到岛上。在后来黑瞎子岛回归的谈判中,正是借助这座小小的教堂,打着尊重俄罗斯的民族宗教情感的旗号,俄罗斯霸占了半个黑瞎子岛以及岛上最有战略价值的区域。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地点:定结县定结乡曲热村
跟定结、岗巴、江孜一样,曲热村过去曾是“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图中的废墟过去是曲热宗的办公地,一处将寺庙、城堡、碉楼等融为一体的庞大建筑群。古堡周围的血腥厮杀早就变成了传说,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文字记录,残存的建筑则早已融入村庄的日常生活(上)。曲热宗四角各有一座碉楼,如今只留下了被战火洗礼过的残躯,当我们走进其中,才能感受那些石块的质感和沧桑,才能体会到它们经历过的战争痛苦(中)。曲热宗碉楼的监视范围十分广阔,透过其瞭望口,远处的雪山、湖水、农田尽收眼底(下)。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大足石刻西方三圣
大足宝顶山西方三圣,塑造的是阿弥陀佛、观音与大势至菩萨。宋代的佛与菩萨体量已无区别,不再像早期石窟(比如甘肃庆阳北第165窟)中把佛塑造得无比伟岸,而故意把菩萨缩小。摄影/袁蓉荪
巴蜀大佛多
摄影 / 袁蓉荪
地点:定结县定结乡定结村
定结宗建于17世纪,原有五层,现仅存两层。由于长时间缺少维修、维护,2011年“9·18地震”期间,古堡又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创伤。现在定结宗的
墙体看上去已经很残破了,但那些木柱、木梁上的彩绘依旧光彩夺目(上)。定结宗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回”字形结构,一层有库房、粮仓、马厩、牛圈、牢房,二层为行政办公区、神殿、佛殿、宿舍、客房、肉仓、杂物室、厕所,宗教、行政、军事功能一应俱全,井然有序(下)。
只要一家有人离世,全村人便必须停下手中的工作,前往该户人家帮忙,直到逝者安葬,村民们才能复工。参加葬礼都不送钱,而代以饮料、土豆、方便面等日常食物。通常主人在葬礼结束后,也会返还物品给乡亲。碧秀仙的葬礼上,乡亲们都聚拢为其忙碌(上图)。村民背来的木柴在坟前燃起熊熊火光,为她照亮回家的路(下图)。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北戴河老别墅见证了近代历史上的风云变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经汇聚过不少时政要员、社会名流和实业商人。在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实业家朱启钤修建的别墅里,就曾经接待过黎元洪、张学良等人。图为1924年初夏,黎元洪、张学良等在北戴河疗养期间与朱启钤合影。供图/FOTOE
北戴河老别墅
前往独龙族村庄的路上尽是碎石残渣,有时候还会遇到塌方。摄影师在快速行走的过程中必须随时留意头顶可能降临的危险,他们几乎无暇顾及身边翠林轻雾的景致。摄影/陈海汶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摄影 / 陈海汶
温宿大峡谷2号支谷“石帽峡”的地貌景观,砂岩中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青灰色钙质砂岩层形成了“硬顶”,它保护了硬顶下方较软的岩层,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蘑菇状石柱群。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范书财
温宿大峡谷2号支谷内的崖壁景观,崖壁表面因竖向流水的冲刷以及岩层软硬的差异,形成奇异多变的葫芦状构造。当地人称之为“悬鼻崖”。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范书财
这是吐孜阿瓦提盐山上的岩盐岩块,经水溶蚀后,在其表面形成尖利如锋如刃的石芽,与石灰岩表面因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石芽如出一辙。照片右侧可见吐孜阿瓦提山麓的晒盐池。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范书财
这是温宿大峡谷曲折幽深的4号支谷,谷底狭窄,谷坡壁立,是典型的隘谷。在重力作用下,时常有巨大的石块崩落谷中,形成“拦路虎”。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范书财
温宿大峡谷的主谷——库都鲁克峡谷,谷底很平坦,两侧陡峭的山崖与谷底几乎呈直角相交,是典型的嶂谷。随着峡谷的开合转折,悬崖峭壁时而如斑斓的大幕,时而如洞开的山门。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范书财
碧秀仙是摄影师“三顾茅庐”才得见的文面女。她一生命运坎坷,两任丈夫先后去世,由于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乡,她离世时只有儿子一人守在身边。下图为2003年摄影师拍到的挖贝母归家途中的碧秀仙,身披独龙毯,神采熠熠地走在藤篾桥上(藤篾桥是独龙江上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吊桥,完全用竹子和藤条编织而成,一般建在江面狭窄、水流湍急的地方)。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任是无情也动人
黄山多奇松,不少已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高龄。由于生长地特殊,树形优美,在凇、冰和雪的装点下,它们呈现出远比“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更为复杂和多样的美感。山风吹过,卷起树上的冰屑和雪雾,正是“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写照。图为身着“冰雪凇衣”的竖琴松,冰清玉洁,仪态万方,任是无情也动人。摄影/袁廉民
摄影 / 袁廉民
喜马拉雅静悄悄
争奇斗艳的“凇”
雾凇和雨凇都极富个性,姿态也千变万化。雾凇可以分为叶形、毛耸形、针形、扇形、片形等亚类,雨凇也可以分为梳状、椭圆状、匣状、波状等亚类。因为富有观赏性,它们又被称为“冰花”、“傲霜花”、“琼花”、“雪柳”等。此外,雾凇还有消噪和空气净化、加湿等功能。雨凇虽可欣赏,但若积冰过多,也会成为灾害。图中展示了雾凇和雨凇的几种形态。
锡金:文化特质上与西藏而非印度更为接近
一青一白的两条云带,将位于原锡金国首都甘托克地段的喜马拉雅南麓裁剪出三段:白色村庄占据了富饶的山麓,视线往上移,蓊郁的森林将整个山体包裹,并托举出海拔8586米的雪峰干城章嘉峰。在西藏也常能见到这种将雪山、森林、村庄组合在一起的景观。事实上,相比景观,锡金在文化上与西藏的渊源更深。它曾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隶属西藏,境内也多是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民。遗憾的是,印度于1975年将其吞并,锡金国从此沦陷为印度北部的一个邦。摄影/Jane Sweeney/c
喜马拉雅静悄悄
摄影 / Jane Sweeney/c
独龙族居住的独龙江两岸,气候潮湿,雨量充沛,气温适中,水草丰富。大片的水冬瓜树和栎树林给黑木耳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茂密的原始丛林中生长着数不清的野生菌,可采食的菌类多达几十种。半山腰一带还生长着重楼、天麻、虫草、贝母、黄连等名贵药材。密林中还有成群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植物都是独龙族重要的经济来源和食物来源。独龙族每年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采集和狩猎活动。采集和狩猎曾是独龙族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由于独龙江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因此独龙江地区被誉为“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和活化石”,也是由于独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持原貌,尚未被破坏,因此成为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腹心地区。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铁丝网边界”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国界
右图:回归后的黑瞎子岛具有了一岛两国的特殊性质,在岛上中国的边防部门还修筑了一道笔直的“铁丝网边界”,非常引人瞩目。但这道铁丝网,实际上并非中俄两国真正的分界线,它距离中方的界碑还有20多米的距离,中方规定在界碑与铁丝网之间,属真空地带,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进入。而在俄罗斯一方,除了俄方的界碑,我们只看到了哨所,其间并没有再修筑类似的铁丝网隔离装置。
回归四年后的黑瞎子岛
摄影 / 马宏杰
地点:定结县琼孜乡牧村
在定结县的地面之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奇观。令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地面以下居然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一条形状奇特、诡异壮观的大峡谷。这峡谷还没有一个正式名称,由于它在牧村旁边,我们便称它为“牧村大峡谷”。时间和流水是两位伟大的魔术师,它们以鬼斧天工的手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共同创作了这规模宏大的雕像群——牧村大峡谷土林。
过去,独龙族妇女盛行文面。按照习惯,女子到了十二三岁时都进行文面,也就是表示姑娘到了嫁人的年龄。独龙族女子文面,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外族掳掠。在历史上,外族人经常翻越高黎贡山到独龙江地区掳掠十二三岁的成年姑娘,为了防止被掳掠,女子到了嫁人的年龄就开始文面。这种情况,在独龙江北部地区更突出,文面习俗主要盛行于独龙江北部接近西藏察瓦龙地区的一、二、三村。如今,文面已经成了过去的习俗。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从另一角度俯瞰温宿大峡谷,以簇拥着托木尔峰的冰峦雪峰为背景,砂岩地貌似残垣断壁,如峰丛石林。其中隐约可见有稀疏草被的平整斜坡面,那是由倾斜的岩层层面形成的,由于这种倾斜岩层面的存在,沿山峦的脊线往往形成尖塔状的石峰群,与水平岩层形成的台阶式山体有很大不同。摄影/李学亮
有盐丘、有峡谷、有魔鬼城
摄影 / 李学亮
藏南:最适合人居的“小江南”,如今被印度人占据着
在爆发于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中方将印军打出了藏南地区,这在上图这张人民日报于日绘制,新华社于日转发的“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清除印军侵略据点和进驻地点示意图”中(摄影/新华社)可以看出,中方在东段清除印军的据点,已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C图中
两条线重合,即1959年双方实际控制线与麦克马洪线重合),并直逼传统习惯国境线。和西藏其他地区相比,藏南一带因为海拔偏低、湿润多雨、植被茂密、土地肥沃,而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地区。遗憾的是,中方军队无条件撤出,印度军队重返至此,印度政府则于1987年在这里设立阿鲁纳恰尔邦,并从印度各地移民130多万人口来此居住。印度人建造的房屋密密麻麻地分布于画面中的河谷地带,这只是该邦的一个缩影(右图
摄影/Michael Runkel/c)。
喜马拉雅静悄悄
“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系列(十一)
中国国家地理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读者服务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越边境53号界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