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农村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方案上岗犯法吗

2014最新版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真题680道及名师精解(主观题)_党政公选考试_在职公务员考试_『华图图书网』公务员考试教材_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华图图书网
您好,请,&
热门搜索:
您好,请,&
加载中,请稍候...
& 2014最新版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真题680道及名师精解(主观题)
折&&&&&&扣: 5折
作  者: 华图教育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04
字  数: 736千字
开  本: 16
ISBN 号: 978-7-300-18725-9
上架时间: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适用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全面收录辨析题、案例分析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论述题等经典主观类题型,帮助应考者快速掌握必备知识,高效提升应考能力。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不同于其他任何资格考试,考试的根本目的是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干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真题680道及名师精解(主观题)》是华图教育依据党政公选考试大纲精心编写的。本教材囊括了各地历年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的主观题的所有题型,并进行了归纳分类,通用性强,方便各地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一章辨析题1
题型概述及答题技巧1
真题精炼精解2
第二章论答题6
题型概述及答题技巧6
真题精炼精解7
第三章案例分析题73
题型概述及答题技巧73
真题精炼精解75
第四章材料分析题162
题型概述及答题技巧162
真题精炼精解166
第五章写作题229
题型概述及答题技巧229
真题精炼精解240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真题680道及名师精解(主观题) 第一章辨析题
  第一章辨析题
  题型概述及答题技巧
  1.题型概述
  辨析题亦称为判断分析题或判断说理题,通常是对某个命题(概念)的陈述。它要求应试者首先对所提出的命题作出明确判断,再指出判断的依据,阐述命题正确或错误的理由。辨析题主要测试应试者判断分析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判断题不同,辨析题考查应试者对多个知识点或同一知识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间关系的理解,应试者既要对命题作出判断,也要阐明理由。作答辨析题要首先对命题的正误作出明确判断,并且要围绕论断结果作出简明扼要的分析说明。分析说明要注意运用原理、联系实际、说明理由、突出结论。
  辨析题的答题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辨析题目客观化。
  事实上,辨析题是一种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题型。因为在命题时,该题究竟是对是错,命题者已经确定了清楚的答案,考生在对该问题作出判断时别无选择,只能按照规定的“动作”解答,发挥的余地不是很大。
  (2)必须明确答题的结构,层次要清楚。
  在辨析题中,命题意图、评判标准已经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树立主观试题客观化的解题思维与理念,按照规定的“动作”来作答,不要随意发挥,以免离题万里。在作答层次方面,此类试题的作答一般要求不少于3个层次。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层次清楚不仅要求辨析的内容有明显的逻辑层次,而且要用序数词清晰地标明层次。
  (3)定性判断是第一位的。
  作答辨析题首先要辨明是非,作出明确的定性。从解题操作层面来看,就是一定要先作出“该说法、观点错误或正确”的定性判断,这是辨析题答案的一个层次,也是辨析题本身应有之义。从评判标准来看,没有明确的定性判断,缺少“辨”的层面,而是直接进行“析”,是会被扣掉一定分数的,一般情况下扣1分。另外,先析后辨也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4)重在“析”,即进行辩证分析、正反分析、双向分析。
  如对于辨析题“在我国经济活动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回答时不仅要指出政府不应该怎样,还要指出政府应该怎样。
  (5)对辨析题中正确的部分也要作为一个答题层次简要阐述。
  当辨析题是关于领导科学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时,经常用“前提结论型”。虽然辨析的主体部分是结论,但不论对错,都要把正确的前提再强调一下。
  (6)慎作“不完全正确”的判断。
  考试中的确有“不完全正确”这种类型,但实际上很少出现,即使题干前后两部分中有一部分正确,也要把该题判断为错误。原因在于一些管理类的知识或观点,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就会觉得都有道理,为了在评改试卷时减少不确定性,命题时一般很少出“不完全正确”的辨析题。例如,“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对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核,则是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尽管后半部分正确,仍要把该题视作错误。
  此外,考生还要善于运用模糊答题法。干部考试辨析题的评分规则往往规定:“辨析错误的本题给0分。”即一道辨析题通常满分5分,一旦辨别错误,不管后面分析阐述如何,一律是0分。也就是说,辨析对了未必满分,但辨析错了一定扣完所有分。考生如能正确辨别自不必说,如果对某题确实没把握辨别,就要利用该规则,不指出对错,有意丢掉这个层次的1分,只按自己对该题的倾向性判断去作适当阐述。在这种情况下,阅卷者遵循慎给0分的原则,一般会酌情给分,考生可避免该题完全失分。
  2.答题技巧
  (1)必须作出明确的判断。
  在解答辨析题时,一定要开门见山地说明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这部分是“正确”的,那部分是“错误”的。
  (2)坚持用辩证、历史、客观、全面的观点。
  “辨”就是说明题中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在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析”就是要求应试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也就是要指出其理论依据。对于正误混杂型的辨析题尤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运用矛盾分析法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分析说明其正确部分或缺陷部分的理由或依据,进行辨析,力求达到多角度、全方位地说明其理由,做到以理服人,环环相扣。
  (3)坚持用阶级、历史、创新的观点。
  对辨析题中的政治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进行分析说明,对传统观点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进行批判的继承,做到“扬弃”。
  (4)坚持层次清晰、先辨后析的思想。
  对任何类型的辨析题尤其是辨中套辨的题型,都要分清有几层意思,尽可能防止遗漏,并对每层意思的观点都进行先辨后析,并指出坚持正确的观点的意义,或者指出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
  (5)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
  辨析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解法,解答时必须因题制宜地进行分析并组织答案。
  真题精炼精解
  1.要达到公共政策的目标,根本因素是政策执行主体,而不是政策对象。
  【参考答案】 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指导准则,它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正确的政策及有效的执行,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效果;政策失误或执行不力,将导致一定的恶果。
  公共政策的因素包括:公共政策的正确性;公共政策资源的充足性;公共政策的明确性。
  公共政策的正确性是其有效执行的前提,即公共政策必须能够准确地界定和分析社会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和实施步骤。
  公共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是公共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是公共政策执行者行动的依据,也是对公共政策执行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础。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离不开一定的政策资源的支持。政策资源是有效执行政策的基础,是检验政策执行效果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2.宏观调控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参考答案】 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具体理由如下: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它能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通常把市场机制的这种客观作用,形象地比喻为“无形的手”或“看不见的手”。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的原因是:首先,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有些领域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其次,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包括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最后,宏观调控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所以,宏观调控是一只“有形的手”。3.工作作风问题:有人把干工作比作洗碗,多干者摔碗多,少干者摔碗少,摔碗多多挨批评,摔碗少少挨批评。
  【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有人把干工作比作洗碗,洗得越多摔得也多,还不如少洗碗,这是工作不积极、逃避责任、缺乏任劳任怨精神的体现。这种观点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背道而驰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牢固树立“无功即是过”的思想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有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有些单位、部门存在着这种苦乐不均的现象,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干部得不到重用提拔,而不做事、无真才实学的干部靠接近领导、搞关系却得到提拔重用。工作要推进,任务要完成,事业要发展关键在干部,需要踏实肯干的干部,而不是那种无所事事、滥竽充数的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单位干部用人机制,合理安排干部的工作,把想干事、能干好事的干部放在重要岗位,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
  针对这一工作作风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要不断强调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性;二是加快制度完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不良工作作风明确限定,明确处罚措施,为转变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提供制度保障,形成转变作风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形成上级监管部门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多角度监督体系;四是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制度,工作作风不良的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坚决依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罚。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自觉选择,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而创造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在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并赋予其以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人民意志统一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等国家权力,由此,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由此可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5.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因而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6.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不断增长。
  【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可持续发展并不单纯指经济的不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它要求: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做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利用资源,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1)此观点错误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它把哲学当成包括一切具体科学在内的理论体系,这是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它的作用是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科学之科学”,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包罗万象的科学,必然导致用哲学原则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用主观的联系代替客观的真实联系,从而阻碍科学的发展。8.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工作岗位。
  【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事业单位的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9.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但为了打击违法犯罪,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司法机关有权依法剥夺或限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1)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是说公民不违法,不受法律追究。(2)为了打击违法犯罪,司法机关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3)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但一旦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10.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第二章论答题
  第二章论答题
  题型概述及答题技巧
  1.题型概述
  为便于考生就类似题型进行复习,本书将论述题和简答题归结为论答题。其中简答题比较简单,通常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作答,而多数的论述题比较复杂,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论述题。论述题通常要求应试者对试题中提出的观点或现象阐明自己的见解。
由于论述题涉及的观点或现象一般都是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应试者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充分论证,才能反映和体现自己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题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应用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作答论述题要全面分析题干,提出鲜明论点,围绕论点展开有力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运用原理、精选论据,做到说理论证和材料引用相结合。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论述题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从提出问题的形式上划分,可分为文字材料式论述题和图表材料式论述题。
  材料式论述题的一般特点是:在材料的情境设计上,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事实材料或引文材料,可以是一组或几组数据图表,也可以是上述材料内容的交错使用;从题目设问方式上看,可以有以下设问方式:限制性设问、扩展性设问、明显性设问、隐含性设问。
  (2)从命题规定的答题方式来划分,可分为限制性论述题和扩展性论述题。
  限制性论述题是指对试题的考查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并对答案角度、层次作了不同程度限制的试题。这种限制性论述题主要考查应试者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命题形式来看,一般都直接表明考查的知识范围。这种题型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命题中的一种传统性试题,要求对知识的把握要全面准确,并对观点有深刻的理解,运用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围绕所考查的问题展开层次清楚的论述说明。
  扩展性论述题对应试者的作答方式和范围不像限制性论述题那样限制较多,它给应试者以很大的思维空间和很大的自由发挥程度,允许应试者自己采取各种方式来答题。扩展性论述题能很好地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挥创造性思维,探讨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扩展性论述题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①试题选取的情境材料具有开放性。这是指在这些材料隐含着“多个问题”,其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②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这是指问题设计都没有规定答题的具体角度,而是根据材料中隐含的“多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考查。③所考查的知识点容量、跨度大,能力要求高。④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答案多元、不唯一。⑤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具有开放性。它采取的不是“踩点给分”,而是“踩意给分”。回答扩展性论述题,首先,应仔细分析材料,找出材料隐含的问题;其次,将诸多问题联系到教材的相关知识点上;再次,运用相关知识点分析材料;最后,根据具体设问,拟定思路和答题提纲,并符合逻辑地、言之成理地进行表述。
  2.答题技巧
  由于简答题的题型比较简单,其方法技巧可以参考论述题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因此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1)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的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论述题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构成,因而审题应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第一,审材料。文字式材料的审读方法是:①弄清文字材料共有几段内容或一段材料共有几层意思,概括每段或每层材料的大意,进而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以后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有些论述题的文字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应试者必须自己划分材料的层次。②综合把握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意思。③把审读材料和审读设问结合起来,明确每层材料所包含的观点或原理。
  第二,审设问。①弄清设问所要求运用的原理、观点或理论知识的范围。限制性论述题一般都明确指定解答所运用的原理、理论观点或知识范围;扩展性论述题则需应试者根据对材料的分析,自己选定答题所运用的理论知识。②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每个设问的明确要求。即弄清设问指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③在演绎式论述题中,要明确设问所限定答题根据的原理、观点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④明确设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弄清答题的角度或设问的特殊要求。
  有一点需指出的是,审读材料与审读设问的先后顺序,不可凝固不变,机械照搬,应试者必须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处理,先审设问,明确答题要求的角度、范围等信息,带着问题审读材料,往往效果更好。
  (2)选材。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中心论点是指论述题中待论述的中心观点或中心意思),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从而确定答题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即确定论据(论据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又可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阅读理解材料,两者起到互相“昭示”“印证”的作用。
  (3)构思。下笔答题前在稿纸上列个提纲,明确答题要点的主要内容及其层次划分,以保证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卷面整洁。
  (4)下笔。完成以上三步之后,下笔书写答案。作答论述题要全面分析题干,提出鲜明论点,围绕论点展开有力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运用原理、精选论据,做到说理论证和材料引用相结合。”具体地说,必须做到:第一,完整准确、层次分明地表述答题所用的理论知识;第二,对材料的分析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由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反映的本质,做到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第三,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在论证过程中,要避免观点与材料相脱节的三个错误倾向:一是一味地堆砌理论知识,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三是观点与材料互相游离,没有有机结合,导致观点与材料“两张皮”的现象。
  真题精炼精解
  1.(行政管理类)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突破以及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人类快速进入网络化社会。据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网民已达到4.2亿人,博客1.62亿个,互联网普及率31.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民众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意见、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
  1999年5月,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后,在举国上下愤怒声讨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同时,人民网诞生了时政性极强的“强国论坛”,标志着中国“网络民主”时代的开始。
  进入21世纪,“网络民主”事件也进入了加速期。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7年的“华南虎照风波”“山西黑煤窑事件”“史上最牛钉子户”;2008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给网民的一封拜年信,以及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的交流……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E两会”栏目,邀请网民模拟人大代表在线提交议案建议;新闻中心首次设立“网络访谈室”,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做客新闻中心,与网民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在线交流。网络民意直接走进人民大会堂,“网络民主”也开始从虚拟走向现实。2009年,《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上述“网络民主”案例告诉我们:数量庞大、无所不在的网民正在成为重要的民主监督力量。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看待“网络民主”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创新人大机关工作。
  【参考答案】
“网络民主”一般是指公众以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事务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常见的形式有电子投票、电子论坛和电子竞选。“网络民主”为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渠道,为民众的政治参与营造了新的公共空间;培育了民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民主监督的效力。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等特点,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虚假信息和网民言论的非理性张扬,为网络民主的进程添加了杂音,影响了网络民主正常的发育过程。
  人大机关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担负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提供服务和保障的重要职责,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机关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人大工作的成效。为了将“网络民主”更好地融入人大机关工作,具体应该做到:
  第一,加大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力度,接受民众监督。信息公开是做好监督的前提条件,互联网技术为信息公开提供了便捷经济的条件。目前,政府部门的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站上有计划地、较为详细地公布包括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工作进展、重大事件的应对处置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及时有序的公布,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
  第二,完善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制,建立发帖、答复、网上对话机制。政府部门只有通过与民众的对话,了解民众的真实情况和意愿,了解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才能进行统筹安排,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向温总理提问”“钓鱼执法”等事情来看,每当社会上有敏感事件发生时,网上跟帖的数量相当可观,但政府或官员的帖子较少。建议政府就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事项在网上发一些帖子,让大家能够跟帖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对跟帖尽快答复,做到诚心沟通、疏通情绪和促进问题解决。另外,可建立政府职能部门网上对话平台与机制,通过网络与民众直接交流,联系群众、化解矛盾、集中民智。
  第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引导规范“网络民主”的有序开展。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各类虚假信息也不断充斥着网络论坛,歪曲事实,误导群众,甚至造成恐慌和暴乱。政府要加大对网络健康运行的法律保护,严惩造谣者,严禁造谣信息传播,保障网络民主的顺利开展。2.(行政管理类)材料:“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实施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十二五”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
  【参考答案】
第一,它是实现福建发展蓝图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福建省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坚持先行先试和深化改革;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坚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坚持实施全方位大开放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福建不懈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十二五”时期福建省发展的历史方位所在和责任使命所在。
  第二,它顺应了福建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福建发展也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福建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当前福建省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带动作用逐步显现;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持续增强;各地竞相发展、比学赶超势头强劲。加快发展已具备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和坚实基础,完全有条件做到“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只有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积极培育新的长期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福建省经济竞争力,才能为跨越发展增添后劲、开辟广阔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三,它是解决福建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同时,福建省发展也呈现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内需消费不足,投资带动、消费拉动较弱;经济结构不优化,产业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低、资源环境承载有限;科技创新不足;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城乡区域发展依旧不平衡,发展差距大,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体现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福建实际。加快转变是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福建发展阶段性特征;跨越发展是加快转变的必然结果,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愿望。必须把加快转变、跨越发展这条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优化经济结构,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3.(党务类)材料: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问题:为什么要推行打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工作?
  【参考答案】
打击腐败、廉政建设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党政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的工作。近些年,随着廉政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在反腐工作方式上、制度保障上都得到了不断完善,反腐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得到了很多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为打造一支清廉为民的公务员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廉洁政府的建设。打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引领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发展进步的伟大事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如果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任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和社会混乱,导致党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
  二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要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哪一个方面不抓紧、不抓好,都会影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更好地促进党的组织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清正廉洁的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快地促进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各项制度,增强党内制度法规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更好地促进党的制度建设。
  三是反腐倡廉工作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一旦有领导干部发生贪污腐败、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人民就会联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的利益一旦受到损害,党将首先站出来,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哪怕矛盾的对方出现在党的内部,也要坚决同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势力斗争到底。只有时刻不忘维护人民利益,才能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一旦离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来部署,在坚决查办案件的同时,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健全反腐倡廉法律和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反腐倡廉建设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如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土地矿业权拍卖等经济活动背后也隐藏着腐败问题。应该说,目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决不能掉以轻心。大量情况表明,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经受住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考验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
  总之,我们必须始终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4.(党务类)材料:美丽福建、生态省建设、水土流失保护、闽江生态保护……成为2013年福建省两会热词。许多政协委员提交提案,纷纷建言献策,建议福建省开展“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建设,让福建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民盟福建省委员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法律法规保障,建立绿色的政绩观与考核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减少对GDP、招商引资的考核,增加对生态保护完成情况的考核。引导建立绿色的政绩观,完善领导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办法,完善问责奖惩制度,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硬约束”。
  问题:试论述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义及措施。
  【参考答案】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义如下:
  第一,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符合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领导干部创造政绩,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就是引导干部把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倡导科学的发展理念,要靠正确的政绩观来实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则要靠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去量化和检验。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细化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和标准,转化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追求和目标。
  第三,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引领生态文明风尚的迫切需要。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强制度的刚性,才能为生态文明社会风尚提供保障。如果没有对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建设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往往大打折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遵循生态文明制度,用先锋言行为党争光,用实践结果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而应统筹把握、全面评价,客观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绿色政绩”,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更好地调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执政能力建设。
  首先,考核标准应把握经济发展与优化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文明作为政绩考核的“绿色标尺”,引导干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统筹兼顾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不同区域,实行有差别的绩效考核政策和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招商引资与环境治理,克服“村村冒烟、处处办厂”的发展模式。要统筹兼顾经济发展政策环境与生态优化政策环境,对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杜绝抓经济发展与抓生态文明建设“两张皮”现象。
  其次,考核标准应把握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应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GDP增长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起抓”,变“纯数字化”考核为“数字+质量效益”评价。既要考核发展速度,更要考核发展质量;既要考核经济发展,更要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考核“显绩”,也要考核“潜绩”;既看经济增长率,又看群众的满意率。
  再次,考核标准应把握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关系。在关注群众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企业环保设备设施投入、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进行对照,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态环境保护群众满意率、群众上访案件的发生率等进行考核,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优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绿色政绩”考核使领导干部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关注民生、促进和谐。
  最后,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必须有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促进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康运行,需要建立和实施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确保广大领导干部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真正创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实实在在“绿色政绩”。
  一是健全跟踪“记实”制度。客观公正地反映干部“绿色政绩”,是提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要建立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实绩档案,采取全程跟踪“记实”的办法,全面准确记录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重大事项的实事和完成情况,每年底围绕实绩档案所记事项,组织考核组及知情群众进行集中评绩,切实把干部实绩与干部奖惩、教育管理、提拔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健全群众参与制度。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衡量干部“绿色政绩”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让群众认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通过公开栏、报纸、电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全社会集中“亮”政绩,将政绩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等向广大群众公示,通过公开评议、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测准政绩的“含金量”。
  三是健全激励约束制度。“绿色政绩”考核结果的运用,体现用人导向。要把“绿色政绩”考核结果作为“硬依据”用实用好,真正使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对完成目标任务的,通过评先树优或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予相应的惩戒。对经考核确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要创造条件,优先提拔重用;对忽视民生、损害环境、贻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严肃处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5.材料: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请谈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 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年前,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道出了我党治国理政的一条真理——实干。如今,习近平同志将此重提,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将“实干”的思想具体化、明确化,更加强调了“落实”的重要性,这是针对我党在当今时代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我党总结历史和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以及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施政方针,而这些思想和方针能否落实,是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能否实现的关键。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我党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官僚主义作风在近年来有抬头的趋势,许多我党在政策上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被个别官员视而不见,他们仰仗手中的权力,暗箱操作,甚至走上贪污腐化的道路,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了我党的形象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第二,部分政府机关内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作风,文山会海已然成为“家常便饭”,非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浪费了领导干部宝贵的工作时间;另外,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依然在建,浪费了政府的资源,而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却鲜有人问津,进而成为遗留问题。第三,个别官员作风浮夸,好大喜功,只顾眼前利益,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只对上级交代的“硬任务”认真对待,而对于基础性的工作和棘手问题则能躲就躲、消极怠慢,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以上问题之所以没有有效地解决,关键的一点就是领导干部对于工作的落实抓得不好,以至于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小则会影响地方的发展,使政府丧失公信力,大则可能影响我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
  因此,习近平同志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根据这一精神,我认为,要抓好“落实”工作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政策的制定上应反复推敲,应确保能落实、易落实,从优化自身的角度,来保障我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安全着陆。
  其次,改良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将落实工作抓得好不好纳入政绩考核。对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的干部同志予以表彰,令其起到表率作用,引起其他干部对于落实工作的重视。而对那些纸上谈兵型的干部,应适时进行思想教育或集中培训,同时予以适当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再次,健全、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倾听人民的心声,关注民之所需,确保政策的实施贴近群众,能够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同时,对群众反馈的信息,予以重视及落实,以检测既定方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总之,作为公务人员,我们必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多干实事,多干有利于人民的好事,将党的政策方针切实有效地落实到基层工作中来。在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坚持不懈,狠抓落实,跟随党的步伐,坚定不移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6.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个坚持,三个更加”,请问:“一个坚持,三个更加”具体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奋斗。7.2012年全国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的主题是:迎接党的十八大,争当“三服务”优秀标兵,争创“两满意”模范部门,请问:“三服务”“两满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把组织部门真正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使组织工作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8.作为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将给下属部门召开一个县委书记会议,从发通知到报道,请你叙述需做哪些工作?
  【参考答案】 (1)确定会议的主题,明确会议召开时间、持续时间和参会人员范围、人数,预约会议召开的场地;
  (2)安排会议流程、拟定各个环节的负责人;
  (3)通知参会人员,告知其应知的会议相关信息;
  (4)准备所需材料、物品以及会议召开所需设备;
  (5)布置好会议场地,划分区域和安排座次;
  (6)做好会议内容记录和会议全程拍摄的安排;
  (7)组建保障会议顺利举行的秩序维护队伍以及各类服务人员;
  (8)组织参会人员有秩序入场和坐定,发放与会议相关的各种资料;
  (9)做好会议的服务工作和记录工作;
  (10)引导参会人员有秩序地退场;
  (11)做好会议设备收回和会议场地清理打扫;
  (12)总结会议议题的讨论结果,做好新闻报道工作。9.青岛开发区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候通过“组织”学习、“网络”学习、“户外”学习等加强党员素质,谈谈你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想法。
  【参考答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问题,这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的。建设学习型政党能够很好地把党的建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当代前沿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思想,并且完全可能成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创建学习型政党不可走形式,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长效合理的安排。青岛开发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合理。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建设活动,青岛开发区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并着力打造了“组织”学习、“网络”学习、“户外”学习三大学习平台,其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组织”学习主要是定期进行全部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培养,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学习时间为一周固定的某一天;学习对象为全部党员干部;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形势政策与社会热点,教育与管理,历史与文化,经济与金融,法律与法规,文明与礼仪,艺术与欣赏,健康与养生等方面。
  “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利用政务内、外网,及时把党的重大理论、领导讲话、学习资料、学习体会以及全市各单位的学习动态在网络上发布,引导和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进行学习。
  “户外”学习则深入群众,了解民生,学习处理民生问题。关群众之疾苦,解群众之所需,办群众之所急。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在政党建设理念上的新发展,标志着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党建理论领域的进一步深化。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党员的广泛参与。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注重“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青岛开发区打造的三大学习平台基本上实现了对党员干部的全覆盖,保障了党员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满足各层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创新学习途径。只有不断创新学习途径,丰富学习形式,才能吸引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参与,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感召力和吸引力。青岛开发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建三大学习平台,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激发党员活力与潜能,推动党组织各项工作创新。建设活动激励组织成员为了实现愿景而解放思想、努力奋斗,树立和增强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勇担重任,在挑战能力极限中实现自我超越,在团队协作、优势互补、相互激励中实现自我超越,在总结经验教训和不断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在树立标杆、追赶先进中实现自我超越。
  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总结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体现在党的建设领域,就是按照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考察党的建设问题,遵循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和理论,抓住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主线,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归根到底,也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一个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党组织。10.a南疆盛产果品,但深加工及深加工企业几乎没有;b引进几个工业企业,利税和就业都比a好。哪种发展模式更值得提倡?请你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b种发展模式更值得提倡。
  a南疆盛产果品,但深加工及深加工企业几乎没有;b引进几个工业企业,利税和就业都比a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a果品原料的供应,仅属于低水平的果品生产;而工业企业的“原料—加工—流通”模式使b形成了“原料—加工—流通”的果品产业链,属于高水平的果品生产。
  虽然a南疆盛产果品,但是,由于南疆几乎没有深加工及深加工企业,南疆的果品面临以下几大难题:
  第一,由于南疆地处内陆,远离国内发达省份和沿海地区,因此,在果品供需信息沟通、保鲜运输方面处于不利地位,造成新鲜果品大量积压霉烂。
  第二,由于几乎没有深加工及深加工企业,果品加工的区域极少,生产产品单一,加工能力严重不足,林果产业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流通与生产、加工环节脱节,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不够,商品率不高,大部分果品仍以“原”字字号产品形式进入市场,商品性差。
  第三,由于南疆林果产品的育苗技术落后,果品的销售季节性强,在鲜果收购、运输、储存、深加工等诸多领域缺乏龙头产业,产业链条不成熟,致使南疆的林果业规模不能有效扩大。
  第四,由于南疆果品深加工及深加工企业几乎没有,大多数人只能从事务农和采摘等低水平工作,大大阻碍了南疆地区就业率的提高。
  b引进几个工业企业,形成了“原料—加工—流通”的果品产业链,有效地提高了利税率和就业率。
  第一,引进工业企业,依托科技,提高果品的储存水平,创新果品采购后的处理手段,有效地解决了果品受季节和保质期影响而溃烂无法出售的难题。
  第二,引进工业企业,利用本地剩余劳动力,靠独特的优质品种的优势,购进本地优质的果品为原料,降低运输成本,利用先进的技术化生产,不仅解决了果品的滞销问题,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第三,引进工业企业,发展龙头产业,以满足大众消费者为重点,大力发展果品产业,提高林果产业的附加值,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第四,引进工业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11.“棚户区”的居住条件恶劣,亟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善,请你以相关部门领导者的身份论述如何进一步做好“棚户区”建设工作。
  【参考答案】
住房是民生之要,也是发展之需。新形势下,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增加各方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又能刺激居民消费、促进民生改善,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积极采取多种保障形式,统筹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
  对于进一步做好“棚户区”建设工作,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要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 我省对棚户区居民投资2
000万元,同时提高了对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建设的补助标准,对棚户区改造也安排了补助资金。
  第二,对低收入家庭分类实行有差别的政策。按照家庭收入状况,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为低保户,即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持有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住户;乙类为低收入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实际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额并低于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额1.5倍的住户;丙类为除甲、乙类外的低收入家庭。
  第三,实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为城镇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同时加快城镇棚户区改造步伐,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比如,对于区位较好的棚户区,主要通过市场运作来改造;对不能以市场方式改造的棚户区,将主要通过财政补助、政策扶持、群众参与的方式,由棚户区居民利用拆迁补偿资金、困难住房户自筹部分资金共建安置房,并根据棚户区实际情况,将套型面积适当放宽,房屋产权可由政府和住户共同拥有。12.(教育类)请论述教育公平在社会公平中的基础作用。
  【参考答案】
(1)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为社会国家服务,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的教育注重素质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坚持普及义务教育,完善高等教育,发展终身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和效率很难兼顾,教育在发展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而教育公平的提出,适应我国的教育现状,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
  (2)社会公平,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3)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受到社会的政治制度、生产力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等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有能动作用,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赋予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公平表现为社会主体的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等。而要真正达到这些公平,社会主体的良好素质是前提,教育的资源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为社会主体的良好素质创造了可能。只有实现了教育公平,社会主体接受平等的教育,使用平等的教育资源,才是从根本上实现了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客观要求。另外,教育公平并不只是单纯的教育政策,它涉及我国在推进社会公平进程中的其他方面,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平在各方面的进程,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助于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所以,教育公平在社会公平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客观要求。13.(教育类)贵州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贵州省发展的全局,假如你是一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请就如何加快推进贵州省“三农”建设提出策略。
  【参考答案】
贵州是一个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内陆山区农业省,“三农”更关系到贵州经济发展的前景。处理好“三农”问题,关系到贵州经济发展的前景。根据贵州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积极稳妥地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三农”建设是我省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首先,确保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集中改造中低产田,侧重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畜牧业,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健全相关农业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对重点领域提供贷款支持,营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
  实行农业产业化,在确保农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拓农产品市场,变农产品初级市场为农产品加工食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发展不同层次与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展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派遣有技术的农业工作者深入农村,讲授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方法,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其次,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环境,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文教卫生状况。建设乡村小学,改善校舍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师资力量,方便农村学生就近上学,保证乡村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对乡村教育工作者加大经济补贴。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深入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搞好农村垃圾回收、污水处理和土壤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
  再次,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劳动力素质,建设一支新型农民队伍。通过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在普及农村的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业的职业培训,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种类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向农民宣传市场观念,开拓销售思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收入;增强农民的法律维权意识,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法守法,避免违反法律的行为出现。
  结合我省的特点和当前的状况,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各有侧重地改进和完善,“三农”建设一定会在稳中阔步前进。14.(群团类)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哪些挑战?
  【参考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青年成长和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青团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有:
  一是针对社会组织形式多样、青年流动加快以及部分基层团组织不健全和软弱涣散的现状,如何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面对社会思想深刻变化、青年思想更加活跃的情况,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
  三是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功能深化、社会组织兴起的背景下,如何找准服务青年的切入点,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
  四是面对青少年权益意识增强、维权需求增多的情况,如何从青少年普遍性的维权诉求入手,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五是随着信息化对青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日益深刻,如何运用网络手段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年,提高团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六是针对少数团干部中存在的工作浮躁、工作不够深入、有短期行为的现象,如何加强培养锻炼,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扎实、本领过硬的团干部队伍。15.(群团类)近年来,“两新”组织(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发展迅猛,团组织应该如何在“两新”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两新”组织加以正确引导?
  【参考答案】
“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共青团组织要想在“两新”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给“两新”组织以正确引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坚持党建带团建,巩固党在“两新”组织中的青年基础。
  在“两新”组织中坚持党建带团建是调动“两新”组织中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团组织发挥生力军作用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强化整体意识,构建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三是要强化职能意识,明确“两新”组织中团组织的职责。“两新”组织中的团组织是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组成力量。“两新”组织中团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青年的培养教育;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两新”组织生产、经营中发挥积极作用;关心和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搞好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团的各项活动,努力使团的活动为“两新”组织所需要,为团员青年所欢迎,并得到“两新”组织经营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坚持机制创新,促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规范管理。
  一是要探索建团新模式,促进组织设置创新。要把努力扩大团建覆盖率作为做好当前“两新”组织建团工作的首要任务。组建团组织时要坚持以“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为工作目标,以“该独就独,能联就联,宜统就统,不拘一格,动态建团”为原则,以“灵活设置、重点突破、分类指导”为建团方法,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新的团建工作模式。二是要探索加强团干部和团员队伍建设的新渠道,促进组织制度创新。要按“重在素质,合理兼职”的要求,努力探索团干部队伍“选拔、培养、使用、输送”的新机制。要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团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以流动团员管理为重点,动态、开放的团员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团员的个体素质和整体水平。三是要探索社会化运作的新路子,促进工作方式创新。要创新工作方式,摒弃“就团论团”的狭隘观念,按照增强社会适应性的要求,找准团的活动与“两新”组织的发展、青年员工的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活动促活跃,以活跃促发展,力争把团的活动真正融入到“两新”组织生产经营之中,深入到团员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再次,坚持强化服务,增强“两新”组织中青年团员的先进性。
  “两新”组织团组织应紧扣“两新”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作用,体现青年团员的先进性。一是要结合“两新”组织实际,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在“两新”组织中同样也能成才报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广大青年员工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建功立业。要积极开展一些“小型”、“分散”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青年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心,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的生力军作用。团组织要善于找准“两新”组织发展与团建工作的结合点,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经营管理培训、“五小”成果评选、“青年文明号”创建等工作充分挖掘广大青年员工的聪明才干,提高青年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要加强维护青年员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服务。从长远来看,“两新”组织的利益与青年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当前“两新”组织中的广大青年员工们在工作待遇、学习培训机会、权益保护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困难,需要团组织通过与业主不断的沟通和协商,帮助“两新”组织做好利益的合理调配,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年职工的合法权益。16.(群团类)有人说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也有人说共青团组织应承担政府管理青年的职能;还有人说青少年维权应该由团委来做。请问应该如何把这三种观点统一到共青团工作实践中?
  【参考答案】
三种观点,言明了共青团在目前中国社会的整体和结构中具有的三种社会身份。不同社会身份下,共青团有其相应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在工作实践中,共青团应根据自己的社会身份做好相应的工作,实现各种身份的有机统一。
  首先,共青团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需要发挥好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共青团是联系党与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为执政党争取青年是它的社会使命。必须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青年;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培养教育青年;始终把最广大的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应当在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主张方面走在前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针对不同青年群体开展分类引导,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提升思想素质。在广大青少年中扎实、深入、持久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青年成为文明和谐新风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广泛开展“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教育,引导青年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扎实干事创业。
  其次,共青团是兼有管理青年事务职能的准政府组织,需要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在我国政府的部门和职能设置中,没有专门的青年工作机构。无论是在规定的职能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共青团都担负了相当数量的政府职能。从政府的根本职能角度看,青年工作的基本价值是满足青少年福利需求。青少年福利实际上是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提供满足需要,促进发展的社会政策、专业科学知识以及具体行为等的总称。而政府则是这几个方面的总领和根本保障。这一社会职能使得共青团在传统的面向先进青年的工作领域之外,需要重视所有青年,特别是弱势青年群体的工作,参与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事务。
  作为兼有管理青年事务职能的准政府组织,共青团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第一,在体制方面,推动设立政府青年事务机构。从发展的眼光看,设立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青年事务管理机构是市场经济条件和依法执政背景下青年事务管理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统筹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政府青年事务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在政策方面,推动制定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政府规划。青年政策是政府青年事务的核心,是优化青年发展环境、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制度保证。要加强青少年保护,支持青年就业创业,制定实施青少年发展规划,明确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优先领域,如教育、就业、健康、闲暇活动、维权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研究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争取逐步纳入政府统计序列,并开展年度监测评估,力求更加准确地掌握青少年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推动青年政策的落实。第三,在项目方面,推动政府青年项目的开发实施。青年是政府青年事务的主体,青年需求是政府青年事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共青团应紧紧抓住青年需求,积极争取和承接政府青年项目,激励广大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再次,共青团是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青年具体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在一定意义上负有非政府社会组织的功能。非政府组织是一种有严格界定的社会性组织,共青团在很多方面都不能被称之为非政府准组织。但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育状况并不理想,尤其是青年组织。共青团在实际社会生活里已经承担着青年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职能。
  竭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宗旨。作为青年具体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共青团要竭诚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雏鹰争章”、争当“四好少年”等活动和项目,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继续深化大学生村官创业成才计划、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等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搭建更多平台载体,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希望工程”“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手拉手”等活动和项目,重点关注贫困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把服务做到青少年的心坎上。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青少年维权岗”创建等工作和活动,准确掌握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更好地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使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17.(司法类)材料:日,某县公安局抓获了涉嫌销售赃车的犯罪嫌疑人谷某等人,并根据谷某交代,在平凉设伏抓捕购买赃车的嫌疑人。其间,侦查员金某为了防止嫌疑人驾驶车辆逃跑,在开枪射击销赃嫌疑人乘坐的车辆轮胎时,一枪射进车内,致使驾驶该车的陈某中弹经抢救无效死亡。县人民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金某有期徒刑3年,宣告缓刑4年。
  作为国家公安机关执行职务的公务员,人民警察无论在行政管理中进行治安行政处置、治安行政处罚、治安检查监督、治安行政强制,还是在办理刑事案件中进行立案、侦查、强制措施、刑事执行,都不可避免会使用各种武力。这是由人民警察的性质和职务所决定的,也是人民警察代表公安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所必需的。然而,近年来,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力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的威信,甚至导致警民矛盾的发生与激化,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人民警察应如何使用武力的认识。
  【参考答案】
人民警察使用武力,其根本目的是在出现法定的公务执行阻却或者紧急情况时,为保证公务的执行,使用适当的威慑、警械、戒具或者武器,使行政相对人或者犯罪嫌疑人丧失攻击的能力或反抗的能力,达到对其制服和自我保护的状态,以完成对公务的执行。使用武力是人民警察的一种职务行为,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行为,同时也是受国家法律限制的行为。
  第一,要依法使用武力。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使用武力应严格掌握使用武力的法定条件。《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对何种情形下使用警械,何种情形下使用武器,何种情形下不得使用武器,均作了明确规定。在警务实践中,人民警察应始终牢记使用武力的终极目的,对使用武力相应的法定条件内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决定是否使用武力、使用什么样的武力之前,应该迅速对犯罪嫌疑人的对抗手段、暴力程度、危害后果、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果断作出正确决定。
  第二,最低程度使用武力。在法律允许使用武力的场合,应根据使用武力的根本目的和法律精神,尽量按照武力胁迫、徒手对抗、警械控制、武器控制的级次来选择武力,尽量避免武力升级。人民警察开枪要谨慎。如开枪前必须表明身份;在拒捕或者公安干警受到生命威胁时才可以开枪,并只能打非致命部位;在对方没有武器、已缴械投降,或者歹徒手里有人质等情况下,公安干警不得开枪等。此外,在使用武力中,一旦犯罪嫌疑人中止对抗行为,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力。
  第三,坚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与敢于依法使用武力的原则。人民警察使用武力应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在场无关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命令,避免受到伤害或其他损失。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力之前,应根据使用的武力种类、方法的不同,命令在场无关人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或者远离现场。使用武力时应保护自身的安全。同时,人民警察要敢于使用武力,不能因为“怕失误”而不敢依法使用武力。18.(司法类)简述法律原则的分类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法律原则的分类: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
  (2)法律原则的作用如下:
  从法律制定的角度看: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从法律实施的角度看: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19.(司法类)简述不当得利成立的条件。
  【参考答案】 (1)一方取得利益。所谓取得利益是指一方在事实上得到财物等,包括积极取得与消极取得。
  (2)他人受到损害。
  (3)取得利益和受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4)无合法根据,指一方取得利益没有合法的原因,这是构成不当得利的实质。20.(司法类)简述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
  【参考答案】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1)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规范,但又不限于规范,还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技术性规定。
  (2)法律规范是以法律条文来表达的,两者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法律规范体现在法律条文中,但条文本身并不等于法律规范。一个条文可以完整地包括一个规范,也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反之,一个法律规范可以体现在同一法律条文中,也可能体现在同一规范性文件的其他条文中,甚至还可能体现在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条文中。
  (3)国家专门机关制作的判决书、搜查证、逮捕证、公证书、结婚证等法律文件,是依据法律规范制作的,但只对特定对象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而法律规范则是调整大量同类社会关系的共同规则,具有普遍约束力。21.(司法类)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1)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3)实行男女平等,反对一切歧视妇女的旧传统。(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家庭成员间的遗弃和虐待。(5)实行计划生育,反对封建主义生育观。(6)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22.(司法类)试述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
人格权是指作为民事主体必须具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并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民事权利。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以身份利益为客体的一种民事权利。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取得原因不同。自然人的人格权是基于出生的事实而取得,法人、其他组织的人格权是基于依法成立的事实而取得;而身份权则是基于特定的身份而取得。
  (2)权利性质不同。人格权纯为一种权利,而身份权虽然在本质上是权利,但大多在权利中包含义务;人格权纯为一种支配权,而身份权除了荣誉权外必须以相对人存在为前提,往往需要相对人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或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行为享受法律上的效果,所以身份权严格地说有支配权、请求权和形成权的性质。
  (3)利益归属不同。人格权的利益只归属于权利人自身;而有些身份权如亲权更主要是为了相对人的利益。
  (4)权利期限不同。人格权是无期限的权利;而身份权是以特定身份的存在为其存续的前提的。23.(医药卫生类)良、恶性肿瘤有哪些区别?
  【参考答案】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有:(1)在组织学特点方面,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核分裂现象无或少见,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边界清楚,常有包膜,活动度大,很少有出血、坏死等继发改变;恶性肿瘤则分化较差,异型性大,核分裂现象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边界不清,常无包膜,活动度小,常有出血、坏死、溃疡等继发改变。(2)生长速度不同: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不转移,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呈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易转移,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易复发。(3)对机体影响程度不同:良性肿瘤对身体影响较小,主要是局部压迫、阻塞和内分泌紊乱;恶性肿瘤影响较大,除压迫、阻塞外可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引起感染和恶病质等。24.(医药卫生类)吗啡镇痛作用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吗啡皮下注射5~10mg,明显减轻或消除疼痛,镇痛作用强大,疗效维持4~5小时。吗啡对各种疼痛均有效,其中对慢性持续性钝痛的效果优于急性间断性锐痛,且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吗啡可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并可产生镇静和欣快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和加强吗啡的镇痛效果。25.(医药卫生类)论述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
  【参考答案】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有三条解决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二是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经历了双方协商这一程序。应该说,这也是最经济、最便捷的一条解决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协商不一定能达成共识,甚至可能久拖不决。对此,患者方须特别注意,因为医疗侵权诉讼的时效以及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因此,当协商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时,应及时采取其他途径解决。由于患者方普遍对卫生行政部门立场的质疑,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日起施行,对因医疗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使一直以来实际存在着的人民法院受理医疗侵权诉讼以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作为前置程序的规定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医疗侵权赔偿起诉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因此,近年来,因医疗纠纷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使诉讼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26.(农业类)试述如何依靠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参考答案】
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导入和借鉴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水平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的带头作用。
  第二,借鉴工业资本运作的理念,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借鉴工业重视组织形式的理念,培育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
  第四,借鉴工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27. 目前,福建省高速公路已修建了2
700多公里。随着里程的不断扩大,一些管理单位效益却在逐步下降。请你结合所报考职位回答,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交通运输主动脉的高速公路,得到了迅速发展。高速公路作为收费还贷的新型服务性行业,它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取得效益,保持较高的经济回报率。为了提高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规范制度着手,通过建制度、抓制度,创效益。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除了需要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还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行为,保证其组织机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将制度作为营运管理的依据、准绳,严格按规定办事。做到人人有岗位,岗位有任务,任务有压力,行为规范化,管理数据化,以制度规范行为,使营运管理工作从上到下政令畅通,和谐协调,有机运作,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杜绝工作人员贪污作弊行为和私放车辆的现象,从而控制免费率,提高车辆通行费的实征率,增加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收入。
  第二,从降低营运管理成本着手,精简机构,挖潜增效。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营运工作缺乏统一的、有效的行业管理,影响效益的发挥,造成巨大浪费。为实现统一的、有效的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可以在省内组建一个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机构,对省内高速公路营运项目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做到养路不养人。根据不同的要求,对道路养护、设备维护、绿化养护等项目和编制进行招标,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新路子。
  第三,从激励人才的角度着手,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引进健康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正常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聘用制度,着重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等环节,规范聘用操作程序,强化竞争激励机制,转变人才管理模式。实行能上能下的制度,凭真才实学、凭工作成绩、凭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上岗,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的活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第四,从利用优势拓展副业着手,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高速公路的“封闭性”客观地阻隔了车辆和司乘人员与外界联系,旅客和驾驶员在旅途中食宿、购物、通讯、加油、维修车辆等都不能与社会直接联系,接受服务,这就必须借助于高速公路内部的有关服务设施提供。因此,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势,做好服务区的“品牌”文章,为车辆、司乘人员提供优质的餐饮、休息、加油、维修、通信、停车、洗车及医疗救助等服务是高速公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另外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经济走廊”优势,把高速公路办成展示地方经济、文化形象的窗口,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益。28.某县重工业多,污染企业多,新兴产业低,高科技产业低。问:该县应该如何进行产业布局?
  【参考答案】
(1)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导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结构调整并优化产业布局。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内生增长的基础上,重点攻坚大项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实施产业园区发展战略,高标准规划整合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扶持政策,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企业生产环境为基础,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4)引进一批低能耗、拉动力高的企业,发展配套产业体系;协同带动第三产业,并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29.材料: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售后服务电话:
客服中心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村干部述职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