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书豆瓣 光头上将

您的所在位置
> 多多影院电影网站地图多多影院电影推荐多多影院电影提供的记录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多多影院电影提供的战争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多多影院电影提供的综艺节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多多影院电影提供的喜剧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多多影院电影推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多多影院电影-友情链接: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电影电视剧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影片版权处理邮箱:crazedceo@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18.30 [7.4折][定价:¥25.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问吧6: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
查找同类商品
《问吧6: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为问吧系列第六种,采用“提问+答案+知识链接”的形式,精选了传统文化中的101个趣味小问题,以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休闲文化读物。
为什么用“花架子”来形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知识链接:为什么把中看不中用叫“银样J枪头”?2
为什么形容女子有才学称“咏絮之才”?知识链接:为什么用“出水芙蓉”形容女子美貌?3
“花名册”明明是清点姓名的,为什么叫“花”名册?同花有关系吗?知识链接:“黑名单”一词是怎么来的?4
戏曲中的术语“叫板”怎么就发展成现代汉语中“挑战”的意思呢?知识链接:“有板有眼”最初是指什么?5
为什么说“病人膏肓”就是指病得很厉害呢?知识链接:民间“走百病”的来历6
结婚为什么要“拜天地”?知识链接:“青梅竹马”怎么会与爱情有关?7
王母娘娘同玉皇大帝是夫妻吗?知识链接:玉皇大帝是掌管仙界和人间一切的主宰吗?8
酒店门口放置的“水牌”有什么作用?知识链接:门神的来历9
男左女右这种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知识链接:夫妻之间为什么称“丈夫”“妻子”?10
人们常用“凤毛麟角”比喻稀缺的东西,真的有“凤毛”和“麟角”吗?知识链接:“凤凰”是雌的还是雄的?知识链接:故宫中九龙壁是用什么雕成的?11
女子为什么戴耳坠?知识链接:女孩子“及笄”是多大年纪?12
“五服”是指什么?知识链接:有人去世了,为什么要送花圈呢?13
很多城市里现在都保存有城隍庙,“城隍”有什么含义?知识移链接:“寒食节”为什么不允许生火做饭?14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知识链接:为什么春节要相互拜年呢?15
“寿星”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知识链接:祝寿为什么要送寿桃?16
小孩满一周岁时为什么要“抓周”?知识链接:满族人为什么把母亲称“额娘”?17
“唐装”是唐朝人的服装吗?知识链接:“苏绣”为什么天下闻名?18
“满汉全席”分哪些类型?用途都是一样的吗?知识链接:中国的八大菜系是怎么形成的?19
养生粥“粥公粥婆”是怎么来的?知识链接:“小吃”到底指哪些食物?20
“叫化鸡”同乞丐有什么关联吗?知识链接:“曹操鸡”是怎么得名的?21
火锅是怎样发展来的呢?知识链接:“麻婆豆腐”是什么样的豆腐?22
“佛跳墙”怎么成菜名了?知识链接:“京八件”都指哪八样食品?23
“太师椅”是专供太师坐的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名字的?知识链接:“八仙桌”是怎么来的?24
贴春联将“福”字倒贴,有什么讲究吗?知识链接:中国结的来历25
本命年为什么要戴红?知识链接:本命年是怎么来的?26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它与北方有关系吗?知识链接:在中国“东西南北”除了方位之外,是怎样表示尊卑关系的?27
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县太爷审案时拍惊堂木,除了县太爷外,还有什么人可以使用惊堂木?知识链接:古代说书人表演时依据的文字底本,为什么叫做“话本”?28
“禅让”是指什么?与和尚有关吗?知识链接:为什么鲧治水失败而大禹却成功了?29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要“秋后问斩”?知识链接:中国古代执行死刑除了斩首之外,还有哪些方式?30
“凌迟”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知识链接:“宫刑”是什么样的刑罚?31
中国古代有女将军吗?知识链接:古代皇宫中除了妃子、宫女之外,还有女官吗?32
“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确定的?知识链接:皇帝的正妻称“皇后”,这一名称是怎么确定的呢?33
唐玄宗为什么又称“唐明皇”?知识链接:杨贵妃为什么又叫“太真”?34
为什么形容形势危急时说“四面楚歌”?知识链接:为什么“鸿门宴”不可轻赴?35
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知识链接:“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为什么受后人尊敬?36
“吴带当风”与“曹衣出水”是指什么?同服装有关吗?知识链接:“国画”是指什么画?它是如何发展的?37
“丞相”“宰相”是一个官吗?知识链接:知府、知州谁的官职大?38
伯夷、叔齐为什么会饿死?又为什么会被人尊敬?知识链接:郑成功为什么又称“国姓爷”?39
在古代社会,“女色祸国”的观念曾广为流传,那么商朝是因为妲己灭亡的吗?一知识链接:为什么褒姒没有父亲?周王朝的灭亡同她有关吗?40
传国玉玺上刻的是什么字?为什么缺了一个角?知识链接:中国印章的发展41
“祖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知识链接:“封建”的本义是什么?42
我国古代有经纪人吗?知识链接:“经济”在古代是指什么呢?知识链接:“经理”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43
秦汉时婚装以黑色为主,为什么当代却以红色为主呢?知识链接:“黄色”原本是古代皇家专用的颜色,为什么现代却成了“色情”的代名词?44
“风骚”原本是褒义词,同文学相关,现在却同色情关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知识链接:古代文人为什么把身上有虱子视为风雅?45
“龙”的形象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呢?知识链接:为什么中国人又称“炎黄子孙”?46
“四大徽班”进京指哪四个京剧班子?他们为什么要进京?知识链接:元杂剧中“四折一楔子”指什么?47
“九卿三公”的具体官职是什么?一铲知识链接:“二桃杀三士”是怎么一回事?48
“夜郎自大”的“夜郎”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自大”?知识链接:古代的“山东”“山西”是现在的省份名称吗?49
青花瓷是青色的吗?知识链接:“唐三彩”的“三彩”都是哪三种颜色?50
“十里长亭”是十里长吗?为什么古人喜欢在长亭送别?知识链接:古代的“亭”有什么功用?51
古代没有钟表,古人是用什么计时的?知识链接:“白云苍狗”是形容时间过得快吗?52
古代实施外科手术时有麻醉药吗?中国最早的麻醉药是什么?知识链接:神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模仿了哪五种动物?53
中国古代有医院吗?知识链接:中国古代有女医生吗?54
“狐狸精”是迷人、害人的妖怪,狐狸从什么时候有这个恶名的?知识链接:为什么用“狼心狗肺”形容某些人忘恩负义呢?55
支票上金额从什么时候开始都要用大写的?知识链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什么叫“交子”?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使用的?56
“两面派”的“两面”是说两张脸吗?知识链接:广州为什么又称“羊城”?57
三国时诸葛亮所制造的“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东西?知识链接:岳飞真的有《武穆遗书》遗世吗?58
“天字第一号”是怎么来的?知识链接:《千字文》是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吗?59
“不管三七二十一”指对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为什么用这个数字?怎么不说“不管三五一十五”呢?知识链接:“十五个吊桶打水一一七上八下”形容内心十分不安,为什么是“十五”个吊桶,而不是其他数目呢?60
为什么岔开话题时叫“王顾左右而言他”?知识链接:一般形容害怕时常说“噤若寒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呢?61
“网开三面”是怎样变成“网开一面”的呢?知识链接:“一问三不知”表示什么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这么难,问一次却“三”不知呢?62
“捞油水”是获得额外好处的代名词,它同“油水”有什么关系吗?知识链接:“分一杯羹”分的是什么羹?这“羹”真的好吃吗?63
称帮凶作“狗腿子”是什么意思?同狗有关系吗?知识链接:形容坏人沆瀣一气是“同流合污”,它有什么来历吗?64
“丑八怪”一词是怎么来的?真的指人长相难看吗?知识链接:“金屋藏娇”的成语有什么典故吗?65
“骑虎难下”形容进退两难,为什么不说骑“豹”难下?知识链接:《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赫赫有名,历史上真的有“五虎上将”吗66
为什么称两个东西一模一样为“雷同”?知识链接:“倒楣”为什么是“遇事不利”“不走运”的意思?6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蓝”是指颜色吗?知识链接:景泰蓝是蓝色的吗?68“绅士风度”的“绅士”是什么意思?它是外来语吗?知识链接:“导演”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69
称海外华人为“海外赤子”,这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赤子”又指什么?知识链接:“留学生”一词的来历70
“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是“井水”而不是“江水‘海水”呢?知识链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阳关道”与“独木桥”指什么?71
“五内俱焚”都指哪“五内”呢?知识链接:五脏六腑指哪些器官?72
“掷地有声”是指什么东西抛在地上?发出什么声音?知识链接:“一字千金”有典故吗?是什么字这么贵?73
“露马脚”是怎么来的?同“马脚”有关系吗?知识链接:朱元璋曾当过和尚,这是怎么回事呢?74
为什么用“三寸不烂之舌”来夸奖某人的口才好?知识链接:“明察秋毫”的“秋毫”是指什么?75
“缘木求鱼”,树上真的能捉到鱼吗?知识链接:“首鼠两端”怎么会是没有主见的意思?76
“马首是瞻”最初是指打仗时的方向,怎么成了听话的代名词?知识链接:“鸣金收兵”的“金”指什么?77
麻烦别人或请人帮忙时为什么常说“借光”?知识链接:人们常说的“借刀杀人”,是借“谁”的刀去杀什么人呢78
孔子所说的“三月不知肉味”跟音乐有关,这是为什么?知识链接:为什么把非常想念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的是隔了三个秋天吗?、79
“引狼入室”真的是把险恶招引进来了吗?知识链接:“登堂入室”是指走进房屋吗?它还有什么其他的寓意呢?80
“牺牲”是指为了光荣的事业献出生命,但其本义并不是指死亡,那么它指什么呢?知识链接:古代祭祀之后,怎么处理祭品?81
“尽地主之谊”是主人尽招待客人的责任,“地主”指什么?为什么把主人又叫“东家”?
1知识链接:为什么用“宾至如归”形容对客人招待得非常好呢?82
为什么求人开恩时说“高抬贵手”?知识链接:“上下其手”指的是什么呢?83
“小巫见大巫”是两个巫师见面吗?知识链接:为什么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84
“飞黄腾达”往往用来比喻升迁的迅速,它有什么含义吗?知识链接:“马上”形容时间短,它同骑马有关系吗?85
“水性扬(杨)花”为什么指女子风流?知识链接:“呆若木鸡”原意是神态自若的样子,现在却指人傻乎乎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86
“天龙八部”指哪八部天龙呢?知识链接:电影《无间道》的主人公在警察和黑社会两面周旋,“无间道”是什么含义呢?87
“六道轮回”是说走回头路吗?“六道”指什么?知识链接:佛教从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88
为什么把阴间称作“阴曹地府”?知识链接:酆都城为什么又叫“鬼城”?89
“十恶不赦”的“十恶”都指哪些罪行呢?知识链接:“六根不净”具体指哪六根?90
和尚、尼姑都剃光头,同样是出家人,道士为什么不剃光头?知识链接:“塔”这一建筑形式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被用来安葬去世的僧人?91
“批八字”究竟是哪“八字”呢?知识链接:“八旗子弟”是哪八旗呢?92
“签字画押”是怎么回事?知识链接: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按手印的呢?93
“驴唇不对马嘴”,还会对别的动物的嘴吗?知识链接:家畜的驯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94
“食言”同“食”有关系吗?为什么把“言”给吃了?知识链接:“贾人食言”是什么意思?95
“座右铭”和座位有关系吗?知识链接:中国古代的酒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96
为什么用阴谋整治人,或者利用职权给他人制造困难叫做“给人穿小鞋”?知识链接:鞋的历史97
为什么把没办好事情叫“砸锅”?知识链接:现在把事情没办好、惹上麻烦称为“坐蜡”。这是怎么来的呢?98
“马桶”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它与“马”有什么联系吗?知识链接:中国最早的厕所产生在什么时候?99
为什么把说话较劲儿叫“抬杠”?知识链接:“相声”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又为何名为“相声”呢?100
“马后炮”的词义最初就是消极的吗?知识链接:“气数已尽”的“气数”指什么?它的最初含义是什么?101
“胡同”这个词怎么成了街巷的名字?知识链接:北京胡同的名称
为什么用“花架子”来形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用“花架子”形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在元朝时,松江纺织家黄道婆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而且带动了一大批人从事纺织工作。当地纷纷开办了纺织作坊,男女老少都会织布,大家的生活也都好起来了。
镇上有个姓李的穷秀才,他不愿意从事认为低贱的体力劳动。生活不下去了,就到浙江湖州乡下当私塾先生,以此维持生活。
这个秀才教书的地方也是纺织之乡,大家听说私塾里新来的李秀才是黄道婆家乡的人,就纷纷找他请教纺织新技术。李秀才对纺织技术一窍不通,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就撒谎说自己是读书人,没动手亲自纺织过,但他
可以把黄道婆的织机图纸画给乡亲们,让他们改进工具,提高技术。
乡亲们都很高兴,拿着秀才画的图纸,高高兴兴地请来木工,照着图纸做了一架织布机。织布机看起来很漂亮、很新颖,但是却不好用,根本没办法工作。大家去问秀才,他却狡辩说,你们的手艺不行,对最新的机器理解
不透彻,所以才织不出布来。
后来,黄道婆发明的织机传到这里,人们才知道李秀才画的织布机只是样子好看而已,根本不具备实用性,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花架子”。
从此以后,人们常用“花架子”一词来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行为或中看不中用的工具。
知识链接为什么把中看不中用叫“银样J枪头”?
“银样锇枪头”这个俗语并不是指工具,也不是指武器,而是形容人或工具徒有其表、内里空虚,没有内在的实际本领或用途。
这个俗语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的一段:“你原来是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锻枪头。”这是红娘对张生懦弱的不满,因此说他外袁看起来像个男子汉,追求莺莺小姐时比较大胆,其实内里很软弱,遇到挫折就退缩,不敢和老夫人去正面抗争。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骂宝玉的话:“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一个银样J枪头”,用了《西厢记》的这段原文。
“银样铽枪头”指表面银光闪闪的钢枪实际上是焊锡做的枪头。“银样”指外表光亮,或者说很有震撼力,银光闪闪的,像是很锋利。这里的“银”并不是说用白银做的枪头,因为白银的质地也是比较软的,只是说枪头发着银色的光芒。“J”是指实际上是用焊锡做的,虽然同样很光亮,但却不姑实,一扎出去就断了,所以只是样子好看而已。后来人们习惯把中看不中用称作“银样枪头”。
知识链接为什么形容女子有才学称“咏絮之才”?
形容男子有才学常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夸奖女子有才学则用“咏絮之才”,这有什么来历吗?这个词的出处同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关。
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当朝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爱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有这么多的头衔,就知道谢道韫有多么深的社会背景和家学渊源了。
谢道韫自幼聪明伶俐,知书达理,聪慧能辩,谢安非常喜欢这个侄女,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有一天,谢安召集儿女子侄们谈论学术文章,突然天空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谢安诗兴大发,看到这样的美景,准备考一考后辈晚生的才学。谢安问他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他几个子侄也都各自说了看法,把白雪比喻成各种物体,都没有使谢安完全满意的。
这时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非常高兴,认为把白雪比喻成柳絮很是恰当,不由得点头称许。这一咏雪名句后来为世人所传诵。于是就将女子有才学称作“咏絮之才”了。
在当时能够与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只有同郡的张彤云。张彤云是张玄的妹妹,论家世自然不及谢家,论才情却不相上下。张彤云嫁到顾家。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问济尼,两个才女谁更出色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说明两个人各有长处,但谢道韫更具魏晋风流。
知识链接为什么用“出水芙蓉”形容女子美貌?
“出水芙蓉”指刚开放的荷花,却常用来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出水芙蓉”一词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钟嵘在这里把谢灵运诗比作刚出水的荷花,清新自然,不假雕饰,具有一种自然美;而将颜延之的诗歌说成是经过雕琢的人工美,则略逊谢诗一筹。
“芙蓉”最早即为莲(荷花)的别名。《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王逸注:“芙蓉,莲华也。”芙蓉一般分木芙蓉与水芙蓉两类,另有拒霜花、三变花、莲花、荚蕖、水芝、菡萏、六月春、水芸、红蕖、水华、荷华、溪客、碧环、玉环、鞭蓉、鞭蕖、水旦等等别称,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多在诗文中有所歌颂。尤其是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将芙蓉形容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将其高洁品性烘托出来,为千百年来读者所激赏。从此,芙蓉也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格。作者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的坚贞,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扣洒落的胸襟。
正因为芙蓉被历朝历代的文人赋予了这么多美好的意象,把它当作清新自然、不假雕琢的象征,是美好心愿的具象,所以被用来形容年轻女子,一方面取其美丽,另一方面取其高洁的品性,象征年轻女子的纯洁。所以“出水芙蓉”也就由形容文章的精美转变成形容女子的纯洁与关貌了。“花名册”明明是清点姓名的,为什么叫“花”名册?同花有关系吗?
在日常事务中,为什么常把名册或名单叫“花名册”呢?它同花有关系吗?是记载花的名称的册子吗?
其实“花名册”同花并无关系,它是同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户籍是登记、管理人户的册籍,亦称籍帐。其起源很早,从春秋时期就有相应的户籍制度了。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补充完善,成为古代社会统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花名册”名字的由来是由于旧时登录户口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叫做“花户”。花,言其错杂繁多。《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记载:“差科户役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开具花户姓名。”《清史稿?食货志一》也有记载:“册内止开里户丁实数,免列花户,则簿籍不烦而丁数大备矣。”里都指出“花户”在户籍中的历史地位。“花名册”即由此而来。
另外古代也把娼妓在妓院中使用的化名称作“花名”,如元宋无《直沽》诗“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里“花名册”就是妓女的名册,也有户籍的作用。
“花名”一词是从古而来的,现在用“名单”“名册”等名词取而代之,但偶尔也有使用“花名册”一词的。
“黑名单”一词是怎么来的?
提起“黑名单”,大家都首先会想到背后告密等事情,认为是将一些人暗中陷害的名录。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是“黑”名单呢?
“黑名单”一词来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国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在中世纪时,这些学校规定对于犯有不端行为的学生,将其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一辈子被人唾弃,从此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也会使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很多事情都会受到限制。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惟恐自己的名字上了这样的黑
没想到本来是学校惩罚学生的做法,却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引申到商业活动中,用黑皮书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英国商人把这类顾客的名字开列在黑皮书上,后来又将一些破产者和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书上。
事情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皮书,不少工厂老板把参加工会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雇佣”栏下。于是,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秘密地传来传去。
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法案》,同年12月,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宣布美国处于“全国紧急状态”,正式实行《麦卡伦法案》,他们编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单,按名逮捕和迫害大批进步人士。
从此以后,“黑名单”的做法在各行各业中使用。当然,在特务活动中是使用得最频繁的。戏曲中的术语“叫板”怎么就发展成现代汉语中“挑战”的意思呢?
现在说起“叫板”,具有滋事挑衅的意味。其实这个词原来是戏曲中的术语,戏曲中把道白的最后一句节奏化,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称“叫板”。
一般戏曲都把“唱、念、做、打”作为表演的基本构成。“唱”指唱功,是一部戏成功的关键。“念”就是白话、对话,也是考验演员表演技能的主要方面。“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戏曲表演程式来源于生活,它把生活里的动作,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提炼、概括、美化和一定程度的装饰、夸张,形成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表演程式可以作为旁人效法和进行形象再创造的出发点。一个或一组单独的程式,虽然具有一般的生活内容(例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划船、骑马、泅泳、滑跌等动作程式,哭笑惊惧等表情程式),但还不能构成独立的舞台形象。只有演员根据人物性格和规定情景的要求,把若干程式按照一定的生活逻辑和舞台逻辑组合起来,才能表达出某种具体的思想感情,塑造出独立完整的舞台形象。所以在表演时,为了更具有艺术美,需要“叫板”来使表演更具有节奏与韵律。而“叫板”也由引起下一段唱段逐渐演变成引起精彩下文的意思,具有了“挑战”的意味。
另外古代民间有个游戏叫骨牌,四个人打的,当一个人没钱时,还可以多打一次,这时那个没钱的人就会拍一下桌子,并且这次是由他说话,一般也称作“叫板”。
知识链接“有板有眼”最初是指什么?
一般把做事稳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称作“有板有眼”。这是为什么呢?是与做木匠活有关系吗?其中“板”和“眼”都是指什么呢?
其实这句成语原意是指戏曲的,明王骥德《曲律》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其中,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节拍为3/4的叫“一板两眼”。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便是掉板了。
所以将“有板有眼”一词指唱腔合乎节拍,后来引申为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为什么说“病人膏肓”就是指病得很厉害呢?
现在说谁病势严重,常用“病入膏肓”来形容。什么是“膏肓”呢?为什么病到了“膏肓”就无药可医呢?
“膏”在古代是指心尖脂肪,“肓”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如果病到了这里,药力已经无法达到,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这个词出自《左传?成公十年》,说的是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结果医生还没来到的时候,晋景公因病势严重,陷入半昏迷状态。
在迷迷糊糊中,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在他旁边小声嘀咕着。
一个说:“据说主人去请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我看我们这回在劫难逃了,往哪里跑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怕什么,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用什么样的药,都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等到秦国的名医请来了,对晋景公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后,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我也实在没什么办法来除去您的病痛了。”
晋景公一听医生的话,和自己梦中听到的两个小孩的话如出一辙,就叹了口气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然后叫人犒赏了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不久晋景公就去世了。
后来就用“病人膏肓”来指病情已经无药可医,也引申为事情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知识链接民间“走百病”的来历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正月十五日,但多在正月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等,活动丰富多彩,直到夜半才回家。
历史上对这种风俗多有记载。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载:“元时,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日‘走百病’,又日‘走桥’。”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都记载了民众在元宵节时出来“走百病”的习俗。
各地百姓“走百病”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地方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产主义黑皮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