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弗里奇曲线教师节的由来来

伯南克严重关切1200万美国人失业问题
  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消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正押注于新的美国经济将与旧经济一样,他正在为更多的刺激性措施安排各种参数,希望能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伯南克在上周的杰克森豪尔年会上作出了这一“诊断”,当时他对一些批评者作出了反驳,这些批评者指责称,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结构性转变中,失业率处于8.3%的较高水平,或是极力主张失业率将永久性地处于较高水平。伯南克对此表示:“最近几年以来,我
几乎没有看到证据表明(美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二战以来的每一次美国经济衰退周期过后,失业率都会回复到接近于衰退周期以前的水平。”
  对投资者来说,伯南克这番讲话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他相信被其称为“严重关切”的1200万美国人失业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更加强劲的经济复苏进程而得到解决的;在必要的时候,美联储将提供货币政策的支持来推动这一进程。有关美国经济颓势是周期性的观点在此次年会上是争论的焦点主题之一,美联储理事、华尔街经济学家和专业学者在这场争论中已经划分成为了对立的两个阵营。
  对伯南克的观点表示支持的学者包括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布林德尔(Alan
Blinder)、高盛集团(GS)的首席经济学家詹-哈祖斯(Jan Hatzius)和斯坦福大学的爱德华-拉泽尔(Edward
Lazear);另一个阵营中的学者则包括里奇蒙德联储行长杰弗里-拉克尔(Jeffrey Lacker)
、西北大学的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以及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联席首席投资官默罕默德-埃尔-埃里安(Mohamed
El-Erian)和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等人。
  埃尔-埃里安和格罗斯此前曾提出过一个脍炙人口的新词汇“新常态”(New
Normal),用来描述在经历了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周期以后,美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人在2009年提出了这个新概念,内容是指经济增长率维持在2%左右、失业率维
持上升趋势、监管措施增强、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下滑等现象。
  信贷紧缩
  伯南克及其支持者极力主张,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更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暂时性“逆风”的产物,比如紧缩的信贷状况和表现疲弱的房地产市场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援助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另一个阵营中的批评者则认为,造成高失业率
的根源是结构性的变动,如空缺岗位和工作技能之间的不匹配等。这些批评者指出,更多的货币宽松措施对此几乎起不到帮助作用,而且这些措施有可能会推动通胀率上升,从而甚至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
  “在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至少是不会迅速下降——的环境中,我认为货币政策仍有余地做一些事情。”哈祖斯说道,他预计会触发通胀的所谓自然失业率略低于美联储研究人员所计算的6%。“我与此相关的观点跟美联储的观点相似。”
  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埃尔-埃里安和莱格斯则预计,自然失业率更加接近于7%。
  “我们的分析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之间达成了一种不同的平衡。”埃尔-埃里安在伯南克8月31日的讲话后说道。“它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结构性‘逆风’上,其中包括劳工、住房和信贷市场等部门所面临的‘逆风’。”
  资产购买
  格罗斯则指出,定量宽松措施“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对这些“逆风”造成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已经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而且将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了2万亿美元之多,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却仍旧只有2%的原因所在。”他
说道。“周期性的疲弱表现更容易通过‘定量宽松’的补救性措施来加以调整,但结构性的疲弱表现则不那么容易受到这种措施的影响。”
  所谓“定量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经济萎靡不振、银行信贷急剧萎缩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对从2001年3月开始的零利率(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其内容是由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提供充裕的流动性,以便
鼓励借贷和刺激经济复苏。
  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9月12日到13日召开的下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宣布推出更多的市场干预措施,而构成伯南克与此相关之观点的一部分内容是,是什么因素正在困扰着美国经济。这位58岁的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和大萧条时期中的学者利用杰克森豪尔年会演讲对
失业问题所导致的苦难作出了哀悼,同时也对“定量宽松”等非正统的政策措施作出了辩护,这暗示他可能会再次部署“定量宽松”计划。
  政策成本
  “仔细考虑以后将会发现,非传统政策的成本看起来是可以管理的,这意味着我们不应排除继续使用这种政策的可能性,前提是经济状况使我们有正当理由来采取这种行动。”伯南克说道。“在过去5年时间里,美联储一直都在采取行动来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和培育就业
创造,而取得进一步的进展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上。”
  伯南克的挑战可能会在9月7日显得更加突出,原因是根据接收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该日发布的美国劳工部报告将会显示,8月份美国失业率仍旧高于8%,这将是失业率连续第43个月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2.5万人,低于7月份的增加16.3
  与此同时,部分美联储官员正在质疑伯南克对货币政策力量的信心,并对他作出的劳动力市场分析作出反驳。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杰克森豪尔年会上表示:“看起来美国经济在危机以前处于一种发展趋势中,而在危机过后则正处在另一种
非常不同的发展趋势中。”他指出:“将结构性和永久性要素画上等号不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人们需要接受“培训计划”来解决工作技能不匹配的问题,才会最终填补这种差距。
  真正障碍
  “这些都是真正的成本,是以我们希望的方式来清理劳动力市场的真正障碍;而与此同时,并非清晰的货币政策就能清除这些成本。”拉克尔说道。他不同意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8月1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的措辞,这份声明重申美联储将至少在2014年底以前
把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有关高失业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暂时性的争论还激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怀俄明州,伯南克获得了来自于一份研究报告的支持,这份研究报告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拉泽尔和美国人口统计局的詹姆斯-斯普勒泽(James
Spletzer)共同撰写的。
  这份报告作出结论称,疲弱的经济增长表现才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而并非是由劳动力市场的疲弱表现造成的。报告指出,在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结束以后,主要来自于“周期性现象”的失业问题比以往衰退周期结束以后的情况要更加明显。
  建筑与零售
  这两名经济学家援引此前发布的经济数据称,建筑、制造和零售等行业在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中均遭受了最严重的就业岗位损失,而自从经济复苏进程开始以来,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是在2009年6月份截止的,总共维持了18个
月个时间,是自大萧条时期以来维持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周期。
  “问题并非在于就业市场的结构,而在于经济的疲弱表现。”拉克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经济表现变强,那么就业市场也会变强。”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对拉克尔的观点形成了支持。这份报告称,美国失业率从5%上升至2009年10月份的10%,这一增幅中仅有大约三分之一与就业供应量和空缺岗位之间的分歧有关,其余的则主要是由于需求的缺乏。
  潜在增长
  但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一观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BER)在上周发布的一份由西北大学教授戈登撰写的报告称,美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受损,过去25年时间可能已被证明是“独一无二的”扩张阶段。
  “本-伯南克应该看下我的论文。”戈登说道,他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下属判定经济衰退周期起始时间的委员会成员之一。
  巴克莱银行(BARC)驻纽约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迪恩-麦基(Dean
Maki)则是另一位持怀疑观点的经济学家。他经过研究后发现,所谓的贝弗里奇曲线(用于衡量空缺岗位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表明,从当前的失业率来看,目前可用的工作岗位要多于经济衰退以前的工作岗位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自然失业率应在7%左右。他指出:“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无法压低失业率,但确实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更快地看到通胀压力浮出水面。”
  更加危险
  两大这阵营在一个领域中形成了一致,那就是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时间越长,那么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就越加危险。普林斯顿大学的布林德尔和英国央行副行长查尔斯-比恩(Charles
Bean)援引欧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经验来说明这一点,当时工人们无法找到工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了工作技能,变成了失业者。
  “我们可能正正面临着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欧洲那样的结构性转变。”曾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布林德尔说道。比恩则警告称:“周期性的失业问题可能会转变成结构性的失业问题”,尤其是如果长期失业者遭受“被剥夺公民选举权”的痛苦就更是如此。他指出:“你
不应该假设这些失业者将会被自然而然地重新吸收回就业市场中去。”
  “我们同意伯南克的观点,即经济颓势维持的时间越长,这种颓势嵌入经济结构的风险就会越大。”埃尔-埃里安说道。
已投稿到:伯南克关注1200万美国人失业问题(转载)
  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消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正押注于新的美国经济将与旧经济一样,他正在为更多的刺激性措施安排各种参数,希望能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伯南克在上周的杰克森豪尔年会上作出了这一“诊断”,当时他对一些批评者作出了反驳,这些批评者指责称,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结构性转变中,失业率处于8.3%的较高水平,或是极力主张失业率将永久性地处于较高水平。伯南克对此表示:“最近几年以来,我
几乎没有看到证据表明(美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二战以来的每一次美国经济衰退周期过后,失业率都会回复到接近于衰退周期以前的水平。”
  对投资者来说,伯南克这番讲话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他相信被其称为“严重关切”的1200万美国人失业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更加强劲的经济复苏进程而得到解决的;在必要的时候,美联储将提供货币政策的支持来推动这一进程。有关美国经济颓势是周期性的观点在此次年会上是争论的焦点主题之一,美联储理事、华尔街经济学家和专业学者在这场争论中已经划分成为了对立的两个阵营。
  对伯南克的观点表示支持的学者包括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布林德尔(Alan
Blinder)、高盛集团(GS)的首席经济学家詹-哈祖斯(Jan Hatzius)和斯坦福大学的爱德华-拉泽尔(Edward
Lazear);另一个阵营中的学者则包括里奇蒙德联储行长杰弗里-拉克尔(Jeffrey Lacker)
、西北大学的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以及太平洋(5.55,0.10,1.83%)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联席首席投资官默罕默德-埃尔-埃里安(Mohamed
El-Erian)和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等人。
  埃尔-埃里安和格罗斯此前曾提出过一个脍炙人口的新词汇“新常态”(New
Normal),用来描述在经历了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周期以后,美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人在2009年提出了这个新概念,内容是指经济增长率维持在2%左右、失业率维
持上升趋势、监管措施增强、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下滑等现象。
  信贷紧缩
  伯南克及其支持者极力主张,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更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暂时性“逆风”的产物,比如紧缩的信贷状况和表现疲弱的房地产市场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援助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另一个阵营中的批评者则认为,造成高失业率
的根源是结构性的变动,如空缺岗位和工作技能之间的不匹配等。这些批评者指出,更多的货币宽松措施对此几乎起不到帮助作用,而且这些措施有可能会推动通胀率上升,从而甚至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
  “在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至少是不会迅速下降——的环境中,我认为货币政策仍有余地做一些事情。”哈祖斯说道,他预计会触发通胀的所谓自然失业率略低于美联储研究人员所计算的6%。“我与此相关的观点跟美联储的观点相似。”
  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埃尔-埃里安和莱格斯则预计,自然失业率更加接近于7%。
  “我们的分析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之间达成了一种不同的平衡。”埃尔-埃里安在伯南克8月31日的讲话后说道。“它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结构性‘逆风’上,其中包括劳工、住房和信贷市场等部门所面临的‘逆风’。”
  资产购买
  格罗斯则指出,定量宽松措施“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对这些“逆风”造成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已经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而且将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了2万亿美元之多,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却仍旧只有2%的原因所在。”他
说道。“周期性的疲弱表现更容易通过‘定量宽松’的补救性措施来加以调整,但结构性的疲弱表现则不那么容易受到这种措施的影响。”
  所谓“定量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经济萎靡不振、银行信贷急剧萎缩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对从2001年3月开始的零利率(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其内容是由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提供充裕的流动性,以便
鼓励借贷和刺激经济复苏。
  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9月12日到13日召开的下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宣布推出更多的市场干预措施,而构成伯南克与此相关之观点的一部分内容是,是什么因素正在困扰着美国经济。这位58岁的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和大萧条时期中的学者利用杰克森豪尔年会演讲对
失业问题所导致的苦难作出了哀悼,同时也对“定量宽松”等非正统的政策措施作出了辩护,这暗示他可能会再次部署“定量宽松”计划。
  政策成本
  “仔细考虑以后将会发现,非传统政策的成本看起来是可以管理的,这意味着我们不应排除继续使用这种政策的可能性,前提是经济状况使我们有正当理由来采取这种行动。”伯南克说道。“在过去5年时间里,美联储一直都在采取行动来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和培育就业
创造,而取得进一步的进展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上。”
  伯南克的挑战可能会在9月7日显得更加突出,原因是根据接收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该日发布的美国劳工部报告将会显示,8月份美国失业率仍旧高于8%,这将是失业率连续第43个月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2.5万人,低于7月份的增加16.3
  与此同时,部分美联储官员正在质疑伯南克对货币政策力量的信心,并对他作出的劳动力市场分析作出反驳。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杰克森豪尔年会上表示:“看起来美国经济在危机以前处于一种发展趋势中,而在危机过后则正处在另一种
非常不同的发展趋势中。”他指出:“将结构性和永久性要素画上等号不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人们需要接受“培训计划”来解决工作技能不匹配的问题,才会最终填补这种差距。
  真正障碍
  “这些都是真正的成本,是以我们希望的方式来清理劳动力市场的真正障碍;而与此同时,并非清晰的货币政策就能清除这些成本。”拉克尔说道。他不同意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8月1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的措辞,这份声明重申美联储将至少在2014年底以前
把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有关高失业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暂时性的争论还激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怀俄明州,伯南克获得了来自于一份研究报告的支持,这份研究报告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拉泽尔和美国人口统计局的詹姆斯-斯普勒泽(James
Spletzer)共同撰写的。
  这份报告作出结论称,疲弱的经济增长表现才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而并非是由劳动力市场的疲弱表现造成的。报告指出,在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结束以后,主要来自于“周期性现象”的失业问题比以往衰退周期结束以后的情况要更加明显。
  建筑与零售
  这两名经济学家援引此前发布的经济数据称,建筑、制造和零售等行业在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中均遭受了最严重的就业岗位损失,而自从经济复苏进程开始以来,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是在2009年6月份截止的,总共维持了18个
月个时间,是自大萧条时期以来维持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周期。
  “问题并非在于就业市场的结构,而在于经济的疲弱表现。”拉克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经济表现变强,那么就业市场也会变强。”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对拉克尔的观点形成了支持。这份报告称,美国失业率从5%上升至2009年10月份的10%,这一增幅中仅有大约三分之一与就业供应量和空缺岗位之间的分歧有关,其余的则主要是由于需求的缺乏。
  潜在增长
  但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一观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BER)在上周发布的一份由西北大学教授戈登撰写的报告称,美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受损,过去25年时间可能已被证明是“独一无二的”扩张阶段。
  “本-伯南克应该看下我的论文。”戈登说道,他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下属判定经济衰退周期起始时间的委员会成员之一。
  巴克莱银行(BARC)驻纽约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迪恩-麦基(Dean
Maki)则是另一位持怀疑观点的经济学家。他经过研究后发现,所谓的贝弗里奇曲线(用于衡量空缺岗位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表明,从当前的失业率来看,目前可用的工作岗位要多于经济衰退以前的工作岗位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自然失业率应在7%左右。他指出:“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无法压低失业率,但确实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更快地看到通胀压力浮出水面。”
  更加危险
  两大这阵营在一个领域中形成了一致,那就是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时间越长,那么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就越加危险。普林斯顿大学的布林德尔和英国央行副行长查尔斯-比恩(Charles
Bean)援引欧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经验来说明这一点,当时工人们无法找到工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了工作技能,变成了失业者。
  “我们可能正正面临着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欧洲那样的结构性转变。”曾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布林德尔说道。比恩则警告称:“周期性的失业问题可能会转变成结构性的失业问题”,尤其是如果长期失业者遭受“被剥夺公民选举权”的痛苦就更是如此。他指出:“你
不应该假设这些失业者将会被自然而然地重新吸收回就业市场中去。”
  “我们同意伯南克的观点,即经济颓势维持的时间越长,这种颓势嵌入经济结构的风险就会越大。”埃尔-埃里安说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伯南克严重关切1200万美国人失业问题_国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伯南克严重关切1200万美国人失业问题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消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正押注于新的美国经济将与旧经济一样,他正在为更多的刺激性措施安排各种参数,希望能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伯南克在上周的杰克森豪尔年会上作出了这一“诊断”,当时他对一些批评者作出了反驳,这些批评者指责称,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结构性转变中,失业率处于8.3%的较高水平,或是极力主张失业率将永久性地处于较高水平。伯南克对此表示:“最近几年以来,我 几乎没有看到证据表明(美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二战以来的每一次美国经济衰退周期过后,失业率都会回复到接近于衰退周期以前的水平。”
  对投资者来说,伯南克这番讲话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他相信被其称为“严重关切”的1200万美国人失业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更加强劲的经济复苏进程而得到解决的;在必要的时候,美联储将提供货币政策的支持来推动这一进程。有关美国经济颓势是周期性的观点在此次年会上是争论的焦点主题之一,美联储理事、华尔街经济学家和专业学者在这场争论中已经划分成为了对立的两个阵营。
  对伯南克的观点表示支持的学者包括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布林德尔(Alan Blinder)、高盛集团(GS)的首席经济学家詹-哈祖斯(Jan Hatzius)和斯坦福大学的爱德华-拉泽尔(Edward Lazear);另一个阵营中的学者则包括里奇蒙德联储行长杰弗里-拉克尔(Jeffrey Lacker) 、西北大学的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以及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联席首席投资官默罕默德-埃尔-埃里安(Mohamed El-Erian)和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等人。
  埃尔-埃里安和格罗斯此前曾提出过一个脍炙人口的新词汇“新常态”(New Normal),用来描述在经历了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周期以后,美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人在2009年提出了这个新概念,内容是指经济增长率维持在2%左右、失业率维 持上升趋势、监管措施增强、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下滑等现象。
  信贷紧缩
  伯南克及其支持者极力主张,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更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暂时性“逆风”的产物,比如紧缩的信贷状况和表现疲弱的房地产市场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援助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另一个阵营中的批评者则认为,造成高失业率 的根源是结构性的变动,如空缺岗位和工作技能之间的不匹配等。这些批评者指出,更多的货币宽松措施对此几乎起不到帮助作用,而且这些措施有可能会推动通胀率上升,从而甚至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
  “在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至少是不会迅速下降――的环境中,我认为货币政策仍有余地做一些事情。”哈祖斯说道,他预计会触发通胀的所谓自然失业率略低于美联储研究人员所计算的6%。“我与此相关的观点跟美联储的观点相似。”
  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埃尔-埃里安和莱格斯则预计,自然失业率更加接近于7%。
  “我们的分析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之间达成了一种不同的平衡。”埃尔-埃里安在伯南克8月31日的讲话后说道。“它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结构性‘逆风’上,其中包括劳工、住房和信贷市场等部门所面临的‘逆风’。”
  资产购买
  格罗斯则指出,定量宽松措施“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对这些“逆风”造成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已经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而且将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了2万亿美元之多,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却仍旧只有2%的原因所在。”他 说道。“周期性的疲弱表现更容易通过‘定量宽松’的补救性措施来加以调整,但结构性的疲弱表现则不那么容易受到这种措施的影响。”
  所谓“定量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经济萎靡不振、银行信贷急剧萎缩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对从2001年3月开始的零利率(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其内容是由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提供充裕的流动性,以便 鼓励借贷和刺激经济复苏。
  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9月12日到13日召开的下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宣布推出更多的市场干预措施,而构成伯南克与此相关之观点的一部分内容是,是什么因素正在困扰着美国经济。这位58岁的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和大萧条时期中的学者利用杰克森豪尔年会演讲对 失业问题所导致的苦难作出了哀悼,同时也对“定量宽松”等非正统的政策措施作出了辩护,这暗示他可能会再次部署“定量宽松”计划。
  政策成本
  “仔细考虑以后将会发现,非传统政策的成本看起来是可以管理的,这意味着我们不应排除继续使用这种政策的可能性,前提是经济状况使我们有正当理由来采取这种行动。”伯南克说道。“在过去5年时间里,美联储一直都在采取行动来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和培育就业 创造,而取得进一步的进展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上。”
  伯南克的挑战可能会在9月7日显得更加突出,原因是根据接收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该日发布的美国劳工部报告将会显示,8月份美国失业率仍旧高于8%,这将是失业率连续第43个月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2.5万人,低于7月份的增加16.3 万人。
  与此同时,部分美联储官员正在质疑伯南克对货币政策力量的信心,并对他作出的劳动力市场分析作出反驳。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杰克森豪尔年会上表示:“看起来美国经济在危机以前处于一种发展趋势中,而在危机过后则正处在另一种 非常不同的发展趋势中。”他指出:“将结构性和永久性要素画上等号不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人们需要接受“培训计划”来解决工作技能不匹配的问题,才会最终填补这种差距。
  真正障碍
  “这些都是真正的成本,是以我们希望的方式来清理劳动力市场的真正障碍;而与此同时,并非清晰的货币政策就能清除这些成本。”拉克尔说道。他不同意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8月1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的措辞,这份声明重申美联储将至少在2014年底以前 把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有关高失业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暂时性的争论还激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怀俄明州,伯南克获得了来自于一份研究报告的支持,这份研究报告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拉泽尔和美国人口统计局的詹姆斯-斯普勒泽(James Spletzer)共同撰写的。
  这份报告作出结论称,疲弱的经济增长表现才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而并非是由劳动力市场的疲弱表现造成的。报告指出,在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结束以后,主要来自于“周期性现象”的失业问题比以往衰退周期结束以后的情况要更加明显。
  建筑与零售
  这两名经济学家援引此前发布的经济数据称,建筑、制造和零售等行业在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中均遭受了最严重的就业岗位损失,而自从经济复苏进程开始以来,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上一次经济衰退周期是在2009年6月份截止的,总共维持了18个 月个时间,是自大萧条时期以来维持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周期。
  “问题并非在于就业市场的结构,而在于经济的疲弱表现。”拉克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经济表现变强,那么就业市场也会变强。”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对拉克尔的观点形成了支持。这份报告称,美国失业率从5%上升至2009年10月份的10%,这一增幅中仅有大约三分之一与就业供应量和空缺岗位之间的分歧有关,其余的则主要是由于需求的缺乏。
  潜在增长
  但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一观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BER)在上周发布的一份由西北大学教授戈登撰写的报告称,美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受损,过去25年时间可能已被证明是“独一无二的”扩张阶段。
  “本-伯南克应该看下我的论文。”戈登说道,他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下属判定经济衰退周期起始时间的委员会成员之一。
  巴克莱银行(BARC)驻纽约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迪恩-麦基(Dean Maki)则是另一位持怀疑观点的经济学家。他经过研究后发现,所谓的贝弗里奇曲线(用于衡量空缺岗位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表明,从当前的失业率来看,目前可用的工作岗位要多于经济衰退以前的工作岗位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自然失业率应在7%左右。他指出:“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无法压低失业率,但确实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更快地看到通胀压力浮出水面。”
  更加危险
  两大这阵营在一个领域中形成了一致,那就是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时间越长,那么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就越加危险。普林斯顿大学的布林德尔和英国央行副行长查尔斯-比恩(Charles Bean)援引欧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经验来说明这一点,当时工人们无法找到工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了工作技能,变成了失业者。
  “我们可能正正面临着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欧洲那样的结构性转变。”曾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布林德尔说道。比恩则警告称:“周期性的失业问题可能会转变成结构性的失业问题”,尤其是如果长期失业者遭受“被剥夺公民选举权”的痛苦就更是如此。他指出:“你 不应该假设这些失业者将会被自然而然地重新吸收回就业市场中去。”
  “我们同意伯南克的观点,即经济颓势维持的时间越长,这种颓势嵌入经济结构的风险就会越大。”埃尔-埃里安说道。(文武/编译)
最近访问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秋的由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