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装甲兵进行曲指挥学院今年征的兵是国家正规部队的兵吗

当前位置: &
& 医院首页
石家庄市装甲兵医院
医院级别:其他
特色科室:
重点专业:
专家:0 名 &&&
医生:0 名
相关评价:0 条 &&& 发表文章:0 篇
医院总机:2
地址:元氏县装院路装甲兵指挥学院南侧
乘车路线:
没找到科室
治疗日期:
&就医环境:
评论内容:
可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直接通话
患者 ajiyy18n87 给留言
提问:我儿子今年16岁,有时会经常鼻出血,有什么治疗的好办法?
患者 cmthang2009 给留言
提问:20岁学生,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有效
提问:“下咽癌”,如何治疗,急急急!!!
病名: 下咽癌
评价内容: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看病过程:我哥哥患下咽癌,吃饭困难,声音沙哑,...
病名: 喉癌
评价内容:治疗方式:手术
看病过程:郑教授的医术水平真是高,我妈81岁,得了...
病名: 喉癌
评价内容:治疗方式:肿瘤切除
看病过程:我是一个喉癌病人,经诊断为喉癌晚期,...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50查看: 3116|回复: 10
寻找元氏装甲兵…(部队代号记不清楚了)
阅读权限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想找找我们高中的教官,我印象中是“元氏装甲步兵学院”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了,寻找&&王军起& & 和马伟超& & 好像他们,想见见他们,不知过了这几年他们还好不好,如果有知道他们的战友一定要告诉我呀!!
王教官:我还记得你为我们几个人唱的《军中绿花》我们都哭了,也许是我们不应该让你唱的,那时候你肯定也在想家了,忘不了我们坐在部队的军车上离你们越来越远教官们为我们敬军礼的那一幕,忘不了下雨淋湿之后你那关切的眼神…… " B- D/ |* G&&j5 M/ n( v
真的好想见到你~~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2
只要他们没有转业,很好找的,我帮你打听一下!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3
谢谢了!!!!& && && && && && && && && && && &&&不过我觉得他应该是转业了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9
装甲兵指挥学院吧,99年并到石陆指了,现在是石陆指元氏分院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3
原帖由 81-1 于
22:17 发表 " U) @- y4 J&&M) @1 S& O9 _- |( c
装甲兵指挥学院吧,99年并到石陆指了,现在是石陆指元氏分院 # M7 ?' L# G" k& e$ a
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学校只有我们这一届学生没有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训,我只记得我们军训的那里好偏僻,而且学生都分批的,山上山下都有的,教官答应我们要去带我们去山上看坦克的,但是因为下雨所以训练比较紧张所以一直也没有时间去……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9
石家庄跟装甲兵有关的也就这个了,军校倒是不少,除了陆指还有陆院(现在改成机步院了)和械院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3
那可能就是你说的属陆军学院了。找个人真难呀!!!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9
你直接去陆指元氏分院那边找人问问得了
祝你早日找到他们!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3
原帖由 81-1 于
11:30 发表
你直接去陆指元氏分院那边找人问问得了
祝你早日找到他们!
好几年了也不知道具体位置了,现在在学校也没时间回去呀!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阅读权限15
你可以去问问呀,马伟超新兵连时和我一个班的.他应该还在部队.
5281是我家,我们一起呵护她。网络净土,心灵家园,需要大家真诚相待。论坛使用指南请点击:http://bbs.5281.net/misc.php?mod=faq
Powered by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我军装甲兵部队_中岛九七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7贴子: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我军装甲兵部队收藏
在1979年至的1个月中,我部队在参战期间,以勇猛穿插、快速突击,协同步兵在、和老街战役中顽强战斗,较好地发挥了“铁甲骑兵”的作用。装甲兵部队参加的数十次战斗中,共击毁、击伤越军坦克及10余辆、火炮百余门、火箭筒及150余具、汽车50余辆。装甲兵部队在作战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打出了国威军威。有2个营、3个连、2辆坦克、12名个人荣获英雄模范称号,3个营、8个连、7个排、19辆坦克、51名个人荣立一等功,90个单位、243名个人荣立二等功。
1楼 11:56&|
战前准备1978年,我参战部队根据的命令,开始向边境地区集结。参战的坦克部队从12月14日起,先后由驻地经铁路输送、履带行军或拖运向边境开进。
参加入越作战的坦克部队有,广州军区广西方向:41军坦克团(62轻型坦克80辆)、坦克团(62轻型坦克80辆)、坦克团(59中型坦克80辆)、54军坦克团(59中型坦克80辆)、55军坦克团(62轻型坦克80辆)、广州军区独立团(63水陆80辆)、坦克一师130自行火炮营(18辆)。云南方向:昆明军区(62轻型坦克80辆)。两个方向共计坦克、自行火炮、、牵引车等所有履带车辆约700辆。
政治教育略
部队集结后进行20天至40天的临战训练。结合预定的作战方案和战区地形,侧重学习山地作战战术和山地驾驶、射击、通信及坦克抢救、抢修技术。以提高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步坦协同为重点,进行了步坦炮实兵战术演习。补充了604名坦克乘员和修理工,补充27辆轻型坦克、30辆、19辆、10辆和14辆工程车以及一批汽车和器材。50余辆指挥坦克增装了指挥电台;200余辆坦克安装了;全部坦克安装了烟幕筒。组织乘员对车辆进行了三级保养和普查,排除大小故障4100多处,使98.8%的坦克处于完好状态。另外,从后方前运了坦克器材11个师基数、9个团基数,以及常用器材共2300多吨
2楼 12:00&|
战役1979年,中国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入侵越军进行了自卫还击。自卫还击作战第一阶段,集中优势兵力围歼、老街地区的越军,于25日胜利结束;2月27日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第二阶段, 以速战速决的手段歼击、地区的越军。部队在合成军编成内,主要用于快速穿插,支援、突破,攻占要点,围歼越军。
这次作战,我装甲部队的战损很严重,参战坦克和约700辆,战伤的达31%,掉沟和淤陷占36%,可现场抢救战损 533辆次,可后送战损32辆。另外,有44辆坦克和装甲车无法抢救或被越军彻底击毁,经过处置后遗弃。在作战的第一天,战损坦克数就达战损坦克总数的52%,第二天为15%,第三天为13%,第四天为7%, 4天累计达87%(约530辆次)。其中,在向实施战役穿插的行动中,坦克和装甲车在130公里的路段上损坏了近200辆次(其中可后送战损24辆,无被毁),淤陷了170辆次。 链接
3楼 12:04&|
谅山战役广西边防部队为给自卫还击作战第二阶段歼灭谅山地区越军创造条件,在以主要兵力钳击高平的同时,还以部分兵力对同登地区及其以南的几个边境要点的越军进行了反击。55军坦克团以3营配属163师担任主攻,从弄怀至米七突破,直取同登;坦克1营配属165师担任助攻在右翼突破,向班庄地区攻击;坦克5连加强164师在左翼突破,向美目山、坂然地区攻击。
4楼 12:06&|
..............审核
5楼 12:08&|
一股CCAV解说的即视感啊
收起回复6楼 12:18&|
一、攻打探某,夺占同登
同登是越南边境军事要地,是谅山的门户,北距中国友谊关4公里。探某位于同登南侧,是同登至谅山的咽喉要地。同登四周群山环抱,在坦克可以通行的道路上,有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地雷场等10多处。守军是越军号称“英雄团”的3师12团,以及配属该团的独立205营和**12团1营。
2月17日6时25分,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坦克3营(欠7连)配属489团从弄怀突破越军防御。坦克9连支援步兵攻占同登西北的1、2号高地。坦克8连引导步兵向同登西侧的4、6号高地攻击,步坦交替掩护,逐段跃进,迅速攻占了4号高地。当坦克继续前出时,遭5号高地、339高地越军炮火拦阻;坦克8连集中火力还击,边打边冲。10时,支援步兵占领了5、6号高地,全歼守军。为全歼越军“英雄团”,坦克8连在坦克9连的掩护下,继续向探某冲击。在339高地东侧公路交叉口消灭越军指挥车1辆和装有地雷及30名越军的汽车2辆。10时40分,插到探某,遭四周高地越军的火力夹击。由于步兵没有跟上,坦克8连顽强地与敌奋战1个多小时,5辆坦克中弹,营长胡扬发壮烈牺牲,后奉命撤回4号高地。14时,坦克9连(含8连2辆坦克)支援步兵489团3营向同登发起进攻,经1小时激战,攻占了同登。在攻打同登、探某的战斗中,击毁越军火力点61个、火炮16门、火箭筒5具,机车、汽车7辆。战后,中央军委授予坦克8连“英雄坦克连”称号。
坦克7连在坦克8、9连行动的同时,搭载步兵由米七出击,向班列穿插。进至松树山附近,全连坦克陷入稻田、河沟。18时30分,坦克连长李德贵(河北安次今廊坊人。55军坦克团7连长,197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坦克团排、连长)率领拖救出的4辆坦克,协同487团6连改从友谊关出境,并沿公路向探某进攻。步坦交替掩护攻人敌阵,消灭越军指挥所及其附近的汽车、摩托车。当那敏西北侧越军的炮兵向7连疯狂射击时,李德贵率领的坦克,立即沿公路向越军炮兵阵地冲击。他指挥3辆坦克集火压制越军炮兵,同时率领710号坦克高速冲进越军炮兵阵地,连撞带压转了3圈,先后撞毁37高炮2门、高射机枪2挺、汽车5辆,彻底捣毁了敌炮兵阵地。步兵趁势夺占了探某东南侧4个无名高地。在步兵遭到14、15、16号高地越军火力阻击时,坦克7连立即驰援参加激战。19日17时30分,李德贵率4辆坦克再次支援487团6连进攻探某,摧毁暗堡、火力点6个,弹药所1座。步兵趁势攻占了探某北侧和东南侧的6个高地。当坦克进至探某南侧时,因与步兵脱节,1辆坦克被击中,连长的705.号指挥坦克陷入重围。李德贵临危不惧,孤车奋战,炮弹打完了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坚持战斗。最后被敌炮击中,李德贵壮烈牺牲,实现了他在战前写下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誓不丢;只要一声党召唤,甘洒热血写春秋。”705号坦克驾驶员许森头部负伤,在车内昏迷一天两夜。21日晨,他被炮声震醒后,立即用机枪消灭了坦克附近的越军,然后爬到战伤的709号坦克内。越军再次以手榴弹将他炸伤,但许森强忍伤痛,排除了709号坦克的故障,并开回自己阵地。战后,坦克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李德贵烈士“战斗英雄”称号,授予许森“英雄坦克手”称号。
在坦克3营主攻同登、探某的同时,在右翼负责助攻的坦克1营,搭载494团1营从浦寨向班庄地区出击。由于地形限制及防坦克壕的阻隔,推进至距班庄1公里处即奉命撤回。这次作战,该营突破越军两道防坦克障碍区,摧毁火力点34个、火炮4门、火箭筒13具。与此同时,在左翼负责助攻的坦克5连加强164师一部,正在攻打美目山。战斗中,全连集火射击,消灭了越军3、7、6、8、9、5号高地火力点,并支援步兵攻占了这些高地。步兵在进攻4号高地时,3次受挫,坦克5连就以6次集火射击,摧毁越军全部工事,支援步兵全歼了守军。在攻打美目山主峰时,步兵激战2小时没有攻下来;坦克5连迅即转移火力摧毁美目山越军全部工事,支援步兵一举攻下美目山主峰,并于当日乘胜攻占了坂然地区诸要点。至23日,探某地区越军全部被肃清。
7楼 12:36&|
不知道你们看这个没,又是个陕西兵,唉!看完挺不舒服的~~
8楼 18:41&|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您的位置:&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领导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慰问共建部队官兵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7月31日下午,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文率领导班子、学工处相关人员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教练团走访慰问,并为人民子弟兵送去了节日慰问品。黄文一行受到装甲兵学校教练团的热情接待,双方进行了交流座谈。黄文一行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感谢教练团多年来对该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军训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双方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为共建依托,不断创新双拥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装甲兵学院教练团孟团长对安徽电子工程学校近年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军民共建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赏,并对该校专程慰问表示感谢。座谈中,共建双方一致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联系,扎实做好军营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共享,优势互补,携手谱写军民鱼水新篇章。据了解,安徽电子工程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教练团有着20多年的共建关系,双方交流频繁,经常性开展“军训”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一系列军民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年“八一”节前夕,学校领导都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教练团进行走访慰问,畅谈军地双方建设发展形势,共叙军民鱼水之情。(特约通讯员:董兰标)&&&&&&&&&&&&&&&&&&&&
单位新闻点击排行榜
单位新闻发布排行榜
备案号 : 皖ICP备案号
主办单位 :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安徽省教育厅
技术支持 : 安徽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1号教科大楼 邮政编码 : 230061原总字212部队六一小学同学参观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史馆
西安市灞桥区总字212部队六一小学,胡少平&&
。 11:40:53|
历史的回眸——参观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史馆&&
&&&&11月13日应邀与北京的同学、校友们一起参观了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史馆。使我们能够近距离、最直观地了解到装甲兵工程学院的过去,及那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奉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日,以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为基础筹建的装甲兵工程学院正式成立,院址在西安市灞桥区。王振祥任院长,王再兴任政治委员。其后,几经周折,装甲兵工程学院和第二坦克学校合并成立装甲兵技术学校一装甲兵技术学院一装甲兵工程学院。如今,装甲兵工程学院已迁址北京长辛店地区,成为全军重点军事技术院校之一。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5月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随迁专业2个,教职员工1068人。其中干部、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296人,学员772名。装甲兵工程系的搬迁是在许光达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早早就动手筹备了。筹委会主任为装甲兵司令部副司令员贺晋年少将,副主任三人,即曾任第一坦克学校校长的王振祥少将、曾任第二坦克学校校长的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林彬少将和哈军工的徐介藩主任,筹建班子力量之强足见装司的重视程度。
1960年2月,徐介藩和装司军务处长密亚光带领哈军工陈用、陈贵耕等干部去西安选择校址。选了几处不是没有电,就是交通不便,或地下有流沙,最后相中灞桥邵平店的一大块麦地。但陕西省委不同意。徐介藩一行返回北京搬救兵,请贺晋年到西安走一趟。贺晋年马到成功,省里同意把邵平店批给装甲兵工程学院。
徐介藩等人在西安把筹备处建起来。那正是经济困难时期,饥一顿,饱一顿,常常吃点面糊糊对付一下,大家每天靠两条腿四处奔波,直等到下半年割完麦子,才买了地,搭起帐篷。
陈贵耕仔细看看土坡上的一眼旧窑洞说:“这个洞洞可以作为会议室嘛。”于是又向公社买下这眼窑洞和一口井,筹建指挥部才算有了个办公点。当时吃饭、喝水都十分困难,徐介藩年纪大,体质差,也跟年轻人一样摸爬滚打,黄埔老将锐气不减。
1961年初,哈尔滨正是滴水成冰的寒冬,装甲兵系开始往西安调运教学设备,全系人员精神抖擞、不畏困难。坦克汽车发动机教研室副主任黄庆华一马当先,主持拆迁实验室设备,繁重的劳动,过度的疲劳,累得他胃部大出血,同志们及时把他送进医院抢救才脱险。
首次军列刚刚驶离哈尔滨不远,在双城堡突遇狂风,车上的篷布被吹裂,等到火车在双城堡站停下,押车的同志们全体出动,在5分钟内,不顾一切地把篷布重新捆绑好。冻得发抖的押车人回到货车里,开始了艰难的旅程。大家席地而睡,凛冽的寒风袭来,夜不能寐。专列走走停停,大家常常饿肚子,好容易碰到一个兵站才能喝上点热汤。那时候,肚子是个无底洞,人们见到什么都是好吃的。就这样连续三天四夜,装甲兵系的大型设备平安运抵古城西安。
装甲兵系第一批干部、教员和家属乘坐闷罐车,经过两天三夜的颠簸,来到西安灞桥邵平店。数九寒冬,关中的冷风灌进刚刚搭建的临时平房里,这平房就是宿舍兼教室。器材设备不能放在野外,人们七手八脚搭了个大工棚,作为器材设备仓库。房子实在不够用,只好把学员分到几个地方上课,除了灞桥,基础课弄到临潼中学里上,学员临时住进一个下马的铁厂里,四年级的学员则留在北京长辛店的槐树岭,在装甲兵研究院借读。家属大多散住在邵平店的老乡家里。
大跃进之后,富庶的关中平原已在天灾人祸中变成了穷窝窝,生活极为困难。多数教员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每天1斤2两毛粮,缺油少菜,鸡蛋都难得一见。有小孩的家庭就更困难了。浮肿病和慢性肝病在全国大流行,也没放过邵平店里的哈军工人,人们的体质越来越差。
尽管生活艰难,大家依然乐观,以苦为荣,坚守岗位。为保证教学工作不中断,教员们每天骑着破自行车在黄土飞扬的土路上奔波数公里,给学员们上课。晚上,人们自觉地赶到基建工地上,参加劳动。从首任院长王振祥到第二任院长沙风,都带头下工地;年届花甲的副院长、哈军工的老主任徐介藩和普通战士一样,一身旧军服,满脚泥水地挑砖送瓦,忙个不停。人们都有公认的精神支柱:要以当年创建哈军工的那股劲头来创建新学院,以纪念逝世的陈赓老院长。
(笔者注)说到陈赓老院长,还有一段小插曲:当年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教务处干部马玉川(六一小学63级马小星同学的父亲)是陈赓的老部下,他回忆起1945年的冬天,在山西沁水县一个小山村的破庙里,同志们为一位老红军理发员和一位老炊事员祝寿,大家正在高兴的时候,有人喊:“陈司令员来了!”这是马玉川第一次见到陈赓,他一身灰色棉军衣,戴一副黑边眼镜,两颊黑里透红。司令员一上台就紧紧握住两位老同志的手说:“我给你们两位祝寿来了!”两位老同志感动得直掉泪。文工团的同志和司令员熟,拉着他要求做报告。司令员笑着说:“祝寿来了,还得做个时事报告?”他满足大家的要求,讲了十几分钟。他说:“蒋介石是个反人民打内战的专家,不反共打内战他就活不下去,他硬要打,我们就准备再打八年,两个八年也行,最后胜利总是我们的……”陈院长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
装甲兵工程系教务处长徐文林(六一小学63级徐小林同学的父亲)也是陈赓的老部下,他在病中听到噩耗,泪水打湿了枕巾。他回忆追随院长20年的战斗历程,难忘院长的谆谆教诲:“1955年11月底,院长代表国防部来学院授衔。在授衔典礼中间休息时,我们围着院长看他的大将军衔,院长指指肩章对我说:‘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实在太高了,你看,我怎么能够个大将呢?咳,豆瓣酱还差不多!’大家笑得岔了气,他又问我:‘你现在会不会开坦克呀?学习得怎么样?’我惭愧地说:‘现在还不会。’院长严肃地叮嘱我:‘不行哦,以后要学会,要钻进业务里,就像指挥打仗一样学会掌握新技术。’院长的教导一直成为鞭策我前进的动力。”
车见道(六一小学64级车小松同学的父亲)广东省高州市石鼓镇里麻村人,1955年调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系任讲师,1961年调入西安装甲兵工程学院任副教授。‘文化大革命’中该学院撤消,1969年至1971年调入湖北襄樊装甲兵五七干校劳动和任子弟学校高中教师,1972年调到北京装甲兵技术学校,1978年装甲兵工程学院恢复,任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正教授、硕土研究生导师。
1961年夏天,装甲兵工程学院一边建房子,一边招生。教员不够,刚刚毕业的第四期学员有三分之一留校任教。刘世参、何博泉(曾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正、副院长)等毕业学员在北京南口坦克修理营实习了一个多月,一声令下,钉好木箱,直奔西安灞桥报到,投入建院的洪流之中。
8月28日,在“艰苦奋斗、团结建院、边建边训”的口号下,学院正式开学,从此中国装甲兵开始了独立办大学,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干部的历史。
&王凯华副教授是六一小学63级王庆生同学的父亲
前排左一为六一小学67级杨莫滨同学的父亲
&看!这是我爸爸......
&小资料:当年为组建装甲兵工程学院,除了哈军工来的教职员工1068人以外,还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人员,主要有:
1、公安第9师
前身为辽宁军区独立第4师。1948年4月,改称独立第11师。11月,改编为步兵第153师,改属第40军建制。1949年7月,担负武汉警备任务。1950年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9师,辖公安第25、26、27团,师长杨树元,副政治委员马毅之。改隶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11月兼武汉警备司令部。1952年2月,开赴鄂、豫两省执行看押劳改犯任务。1953年1月,移师粤东沿海,进驻惠阳、海丰、陆丰、惠来县,接替公安第10师,担负海边防守备任务。1955年7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边防第9师,辖边防第25、26、27、33团。1956年3月,改编为守备第5师,辖1个步兵团,6个机炮营。师长黄祖华,政治委员郎冲。改归广东军区建制领导。4月改称机炮第5师,8月,改称守备第9旅。1957年5月,合并于合浦军分区,部队改编为守备第13、14团。1959年4月,合浦军分区番号撤销,守备第13、14团移交0965部队,脱离广东军区建制。
1959年4月,由湛江、合浦军分区组建守备第24师(辖4个团),组建后交归0965部队领导指挥。1961年4月,守备第24
师撤销,师部(直属机关及警通连)调入西安装甲兵工程学院,原部队改编为特种兵部。
装甲兵当时有五个坦克学校,一坦校设在北京丰台区长辛店南边的朱家坟,负责培养坦克连营级军官,并负有对我军首长、国家领导人和外宾进行坦克表演的任务。学校设有政治部、校务部和训练部。训练部下辖各教研室和教练团。教练团又有汽车连、修理连和5个坦克连。二坦校设在长辛店以北的崔村,负责培养坦克部队技术军官。三坦校设在槐树岭,第一编练基地就整建制改称三坦校。四坦校设在徐州,它与三坦校都负责培养坦克部队初级军官。五坦校设在长春,负责培养具有基本科学技术素质的坦克乘员和坦克修理工。
当年组建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创始人:
&哈军工装甲兵系的徐介藩主任(六一小学64级徐晓滨同学的父亲)
&1960年2月与徐介藩主任一起到西安选址的陈贵耕教授,夫人陈春兰是新中国第一批女坦克手。女儿陈曼青(年级不详)
历经四十多年的沧桑,饱尝水与火的洗礼。
参观了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史馆后,有感而发: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61年初随父亲从北京的一坦校来到西安洪庆的荒郊野地,帐篷里扎营、风雨中进餐。后移居一四面漏风的破民宅,房东施舍了一块黑糊糊的燕麦馍馍吃来至今仍感到回味无穷.......四十多个春秋转眼飞逝,不堪回首!激情燃烧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就像梦境一般。久久未能释怀!故籍以此文献给总字212部队(装甲兵工程学院)那些已逝去的父辈们,你们的后代在追寻着父辈们的足迹,永远地缅怀着你们......!愿父辈们的在天之灵安息吧!
谢谢博主!时间一晃三十年已过去,再次看到徐介藩伯伯和我父亲的英容笑貌,真是感慨万分!怀念故人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那是我父亲戎马一生唯一的一张佩戴少将军衔的照片!
图文中看到李治州伯伯,他战争期间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团团长。文革时期他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期间,攒下的工资准备寄给西安得重病女儿(精神受刺激)看病,没想到被监管人(工院学员)偷走,后来是212军人服务社储蓄所发现的问题,那个偷窃人家属存的现金数额与实际收入不符,现金表面有大量酶斑,经调查核实,窃贼盗窃那天下着雨,他把李治州和我爸爸支出农田排水,趁人不备,进李治州和我爸爸房间将钱偷走,最后此人得到惩处。
06-06 16:24
&&李晓平&回复&杨小红
你好,看到你的留言很激动,我是与你父亲在干校同居一室的李治洲的儿子。想起父辈们40多年前在5,7干校所受的精神上,肉体上的折磨,感慨万分,更加怀念故去的亲人。不知怎样与你联系?还住槐树岭吗?感谢博主
05-10 13:04
多么亲切的文章,看后想起在西安装院那段激情的岁月!(原物理实验室副主任卢贤铭)
03-14 15:22&&
看着看着,有点激动,& 我父亲当年也在学院服役.
1961年4月由湛江、合浦军分区守备第24师师部警通连调入西安装甲兵工程学院服役.
退役后,虽然一直想找老战友老领导,但由于家在农村,没有通讯条件,一直不能如愿,不知能不能在这里碰上老战友.&
我父亲叫梁锦萼,广西玉林人,今年70岁.有当年一起和我父亲服役共事的老战友,请与我联系QQ
在有我父亲那张照片中,我认出后排两个高个子伯伯都姓王,靠左一个是王伦的父亲,另一个是王小东的父亲,前排右一是孔刚龙的父亲。他们都是我国建国初期少有的高级教育工作者,在我国军事装备化建设中,用毕生的精力筑起国防建设的铜墙铁壁。他们是最可敬重的人。
02-05 18:46
&&丁字楼&回复&杨小红
如果没错你父亲是杨智竹当年有名的高才生留苏副博士年轻有为因此受到忌妒文革中被批是白专道路的典型令人同情
后来做到装甲兵研究所总工在学术上出了成果当年工院最有才华的青年俊才之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