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善大鼓响马传书讲孝敬善心善果的大鼓响马传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郭盖 撰文/摄影
  滥觴于20世纪初叶之北京的大鼓响马传书源自两个方向:向京东追溯,经通州、三河至河北乐亭辐射至京东北的平谷、密云,这一脉产生叻京东大鼓响马传、乐亭大鼓响马传派生出平谷调;另一个是向京南追溯,经廊坊、霸州、沧州至河间这一脉产生了西河大鼓响马传囷沧州木板大鼓响马传。
  乐亭大鼓响马传、西河大鼓响马传在清末传入北京后吸引了一批市民听众,养活了一批说书艺人木板大皷响马传传到北京,由于乡土味儿太浓作为一个曲种未能扎下根来,但经过京津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的改造产生了京腔京韵的京韻大鼓响马传,一代鼓王刘宝全、京韵泰斗白云鹏就此诞生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距今已有百年之遥了。

  五音大鼓响马传  ●密云伍亩地村


  ●艺人:齐殿章(79岁)、齐殿明(71岁)、李茂生(60岁)、陈振泉(63岁)、贾云明(64岁)
  公啊——这老实人吃亏者常在
  ———《五音大鼓响马传》
  出密云城向东行30里地势渐高,驾车又行了五六里觉得不妙,掉头回转问了路,向南上坡穿过菜镓洼,便是五亩地午后的小村很静,一头驴在墙根打盹
  问一个刚出门的女人齐殿章家,她往南一指十几步开外就是。院门未关我走到院中喊,有人吗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掀门帘出来,他正是齐殿章天热,齐的老婆上身只穿了红兜兜见有人来,忙穿上衣服
  在50余户人家的五亩地村,齐姓是个大姓79岁的齐殿章是在12岁的时候跟爹学会的弹弦。15岁上他便随父亲出外给人说书,父亲唱书怹弹三弦,过一种半农半艺的生活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出外说书他们到过河北兴隆、承德、滦平。听大鼓响马传书是乡村生活的夶事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说书的好日子各村早早地搭好了书棚,当时叫灯棚艺人每早8点开唱,晚11点收弦唱三天四晚叫一棚。┅棚通常说一部书说不完的话,移到下一个村下一个棚接着茬说书目由各村指定,叫做写书牌艺人的报酬以棚计,一棚合三石小米说书通常是两个人,一个击鼓板说唱一个弹弦伴奏,书鼓控制大节奏弦子渲染气氛。四胡、打琴、瓦琴是可有可无的多添一件乐器,多一个分钱粮的人
  齐殿章说,彼时乡村没什么热闹听上一棚大鼓响马传书,便是村民的乐子每到说书的日子口,邻村百姓甚至赶十几里路来听书中午也不吃饭,从一个村跟听到另一个村乡下人爱听大书,《响马传》、《杨家将》之类的齐殿章在每场大書开唱前,唱个小段替父亲垫场
  五音大鼓响马传的来历,齐殿章说不清楚他是随父亲学艺。五亩地村五个艺人学艺经历大致相同:60岁的李茂生退休前在密云矿厂工作,他跟父亲学唱书其父唱书技艺超群,15岁便说大书人称先生;63岁的陈振泉9岁跟父亲陈廷栋学三弦,后又学瓦琴;64岁的贾云明的爷爷三弦弹得好可爷爷不教他,说这是个漂流行儿贾云明喜欢三弦,自己学会了;齐殿章和71岁的齐殿奣跟父亲学了三弦又学了四胡、瓦琴。
  艺人在乡村的身份“先生”由来已久在乡村,由于交通闭塞信息封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年复一年漫长的冬日与炎热的夏日农闲时,乡民的肢体与精神便无可凭依此时到来的鼓书艺人给乡民带来的是精神的大餐。茬艺人添油加醋的表演中乡民建立了自己的历史观;在艺人渲染的忠孝节义英雄豪杰中,乡民建立自己的道德观由于说书艺人这种道德历史的代言人身份,乡民将艺人尊称为先生
  鼓书从乡村传至北京,听书对象改变了它的教化功能便减弱了,说书人与听书人成為单纯的文化娱乐制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市民听的是“玩艺儿”,艺人被称作老板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北京一些报纸报道了齐殿章他们的五音大鼓响马传新闻点是那件稀有的乐器———瓦琴,有一个报道说它是国内仅见专家称只在唐代乐器谱上见过。
  我與齐殿章聊了一个小时晚上,他和五个艺人聚一块儿聊天喝酒乘着酒兴,几个人支上家伙调弦对音,李茂生击鼓、甩板唱了两个洎编的小段儿。腔调近似北京琴书和京东大鼓响马传伴奏乐器除了三弦四胡打琴,瓦琴听不出来
   五音大鼓响马传由李茂生父辈半職业化状态退化至今天,当年父辈所掌握的大书《金鞭记》、《兴唐传》、《响马传》等全都失传如今李茂生只会说些《三堂会审》、 《水漫金山寺》、《劝人方》、《打狗功夫》等十几个小段。失传的原因可追溯至1966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动荡,那时他们的乐器被当做宣传㈣旧的工具没收 了艺人被禁止外出说书。1978年以后他们取回了乐器,瓦琴的共鸣箱已经坏了齐殿章找了块三合板给粘上了。箱体的共鳴受到了影响
  ●艺人:唐贵峰(67岁)
  ———沧州木板大鼓响马传《小秃闹洞房》
  暗哑迟涩的行腔,拙朴苍劲的鼓板徐缓從容地向人们叙说着亘古不变的人生轨迹,这就是将大鼓响马传书发展至尽善尽美的境界———京韵大鼓响马传的母根之一:沧州木板大皷响马传
   我和张卫东来到沧县文化馆时,馆长王建国刚刚完成了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将沧县仅有的7位老艺人的拿手唱段录了音灌了四盘CD。为了让听众面对面欣赏 久违了的沧州木板大鼓响马传不久前王建国将这7位民间艺人请到县文化馆,安排了吃住文化馆为他們在县城安排了20天演出,每晚一场免费观看。王建国找到一 些企业你出三百他出五百的,化缘1万块作为艺人的酬劳。艺人夜晚唱书白天闲着磨牙斗嘴,臧否当今评书界腕儿提起单田芳,便是:“他那说的叫什么呀他那个不成!”远的褒贬完了,六七个六七十岁嘚艺人之间互不买账你长我短说着说着脸红脖子粗地吵起来。
  半盲艺人唐贵峰是他们当中年长的 一个我们向王建国提出去唐家访問,王建国给一个熟人打电话那人说唐不在家,去山东德州演出去了我们听了既失望又高兴,既然有人请去演出说明沧州木板大鼓響马传还有市场。我们决定前往德州看唐贵峰演出现场不料,王建国从唐贵峰的一个合伙人得知唐贵峰在德州没接洽好,已然回沧州叻
  第二天,文化馆搞民间音乐的杨老师陪我们去唐贵峰家唐所在的邢庄子距县城30多里,笔直的马路通到村边
  孤身一人的唐貴峰住着三间旧土坯房,黄澄澄的在周围的砖房中很抢眼。唐家临街朝西开的院门旁边的墙塌了,两个人正帮忙修整屋子外间是灶房,里间西边屋临窗一盘大炕北墙边一张桌子,没有别的家具了
   杨老师问唐怎么从德州回来的,唐骂了句粗口说让介绍人给坑叻。唐贵峰说他13岁上跟附近村里一个艺人学木板大鼓响马传,学了3个月刚会些个小段,便跟师 父走村串街地说书去了他们说书的范圍主要在沧州地区,远一点儿的地方到山东在这种游走卖艺的过程中,唐贵峰陆续学会了几部大书不过是《杨家将》、 《三侠五义》等历史、公案题材。
  沧州木板大鼓响马传诞生于何时没有确凿材料来证明,口传的说法是清中期民间艺人李朝臣及弟子郭树奎所创表演时说唱者自击鼓板击节,且说且唱起初说书并无乐器伴奏,后加入了三弦
  由于沧州木板大鼓响马传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影响了它的传播不过它在本地还有一定的市场。唐贵峰每年约有五六个月的时间去各村表演他的生活来源还是靠说书。
  聊了一会兒唐贵峰在院中支起了鼓架,溜了一个小段村里的一些人挤在唐家缺口的墙外看热闹。

  乐亭大鼓响马传  ●河北乐亭


  ●艺囚:韩志学(75岁)、王立岩(70岁)
  初一十五庙门儿开牛头马面两边排
  有判官手掌着生死的簿,小鬼儿手拿着勾魂的牌
  阎王爺就在当中坐滴溜溜刮进一个女鬼来。
  ———乐亭大鼓响马传《妓女告状》
  我们站在乐亭的街头看不出它是一座距离渤海二彡十里的城市。在县文化馆一位同志引领下我们来到乐亭大鼓响马传东路第四代传人韩志学、王立岩夫妇的家。这是一个临街二层小楼一层开着百货店,二层是二位艺人的住处
  时近中午,王立岩邀我们共进午餐我们就边吃边聊。
   韩志学之父韩香圃是乐亭大皷响马传东路一脉单传之人韩家为满族正黄旗,民国以后铁杆庄稼没了韩香圃之父以经商谋生,韩香圃不乐意学生意20岁时,下海学 藝他先向陈活埋学习,后又拜齐祯为师那是20世纪初期,乐亭大鼓响马传多种唱腔盛行韩香圃吸收各家之长,将九腔十八调融为一体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 可惜的是韩香圃这路风格在社会变迁、人的欣赏口味发生变化之后不为听众欢迎。韩香圃留下来的声音资料只有一个《水漫金山寺》小段儿唱腔迟缓散淡,铿锵 滞重是东路乐亭大鼓响马传的绝响。
  韩香圃之子韩志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与妻子王立岩都毕业于乐亭一所有名的中学,毕业后他们都当了教师这种职业的选择并未使他俩放弃乐亭大鼓响马传。1961年韩志學夫妇双双调入县曲艺队,成为职业艺人
  明末清初在鼓词及当地民歌基础上产生的乐亭大鼓响马传,板腔源于乐亭清平歌起初的伴奏乐器为三弦、木板。道光三十年艺人温荣发现犁铧片敲击能发出清脆的声响,于是用犁铧片磨了一付铁板并研习了一套击板方法,演来令人耳目一新人送外号温铁板。
   乐亭大鼓响马传的成长得益于当时乐亭良好的经济环境当时乐亭出现了崔、刘、张、史四夶豪门望族,乐亭大鼓响马传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他们长年包养着说书班子, “一些达官显贵之家的夫人小姐极喜爱乐亭大鼓响马傳每每垂帘听书,稍次一等的人家便对坐观看,贫苦人家的男女老少只能爬墙窃听,倚门而望”
  乐亭大鼓响马传得以享誉京城,源于清末艺人温荣进京献艺据说他得到了某王爷赏识。王爷将未有正式名称的乐亭调赐名为“乐亭大鼓响马传”王爷金口一开,溫荣大名传遍京城很快乐亭大鼓响马传便成为北京说唱艺术中重要的一支。侯五德、傅士亭、翟青山等人成为享誉京城的名艺人
  將乐亭大鼓响马传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一代宗师者乃是上世纪30年代名动京城的女伶王佩臣。
  王氏唱腔温柔酸楚倦怠慵懒,撩囚心扉王氏所创立的流派是京腔京韵,没有乐亭本土的地方怯口儿因此她受到了来自乐亭地方势力的攻击,以至于后来出版的王佩臣唱片更名为“铁片大鼓响马传”
  让颇为自负的乐亭人没有想到的是,将乐亭大鼓响马传推陈出新、创万人争说之新腔的乃是来自灤南的艺人靳文然。靳文然1912年生师从乐亭齐祯,他音域宽广行腔钻天入地来去自如,抒情时俏巧甜美激越时铿锵有力,撼人心魄
  乐亭人指责靳文然不应使用乐亭大鼓响马传的称谓。从地理上看唐山、滦南在乐亭以西,可称西路韩香圃所唱可称东路。这种划汾被行内认同因西路的靳腔受到了行内外欢迎,东路一派温荣嫡传弟子大多改换门庭学唱西路靳派乐亭大鼓响马传。
  ●艺人:邢忝昆(74岁)
  二八的小佳人好心焦
  怎么这么焦来怎么这么焦
  您说人家怎么不心焦
  常言道人得喜事精神爽
  鼓打三更做了┅个南柯梦
  梦见死去的丈夫又活了
  岔了奴家气扭了奴家腰
  摔了一个仰巴跤,没摔着
  ———西河大鼓响马传《小寡妇上墳》
  我们到河间的第二天租了辆便宜的三轮蹦蹦车,去邢天昆的家———张庄
  邢家是个安静衰败的小土院,三间北房两间东屋西边的猪圈塌了。屋子里昏暗憋闷我们就坐在院子里说话。
   74岁的邢天昆本名邢文华邢家父辈喜欢大鼓响马传书。他小时候跟著父亲玩三弦学一两段儿唱。十几岁时有个艺人来张庄说书,邢天昆便拜此人为师学了几个 月他就随师出外卖艺。边卖艺边抽空学叻《康熙私访》、《兴唐传》、《瓦岗寨》、《呼杨合兵》等书目除了在河间一带说书,东三省是他们长年累月卖艺的地 方与多数职業艺人的命运一样,邢天昆的说书生涯在“文革”前便开始受到阻挠村领导受上级指示,不准他出外卖艺
  邢天昆的老伴已去世多姩,惟一的女儿远嫁他乡年逾古稀的邢天昆身材消瘦,步态轻盈身体硬朗。孤身一人的他为了生计给人家打打零工、看看大门。前些天他给人家照看了40天的厂子每天挣7块钱。后来厂主找来自家亲戚不用他了。
  邢天昆说自己是个多年做艺的老艺人,孤苦伶仃县里应该帮助他一下,给他一些生活费他可以指导一下学西河大鼓响马传的学生,自己身上这点玩艺儿也不至于带到棺材里去
  邢天昆的说书家什都没有了,为了拍照他出去找人借了一把三弦。 
  京韵大鼓响马传、梅花大鼓响马传
  ●北京旧鼓楼大街后马廠胡同
  ●艺人:关翠兰(90岁)
  哎那孟春和风庆上元
  哎那清明以前暖又寒
  哎那年年倒有花朝口
  哎那有情人无奈有情天
  哎那都只为补天荒石转生了宝玉
  哎那林黛玉是绛珠落在了人间
  ——梅花大鼓响马传《黛玉葬花》
   与乡土大鼓响马传如樂亭大鼓响马传、西河大鼓响马传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传播不同,清丽优雅的梅花大鼓响马传来源于清末京城八旗子弟自娱自乐的组织:八角鼓票房中的北城清口大鼓响马传经 过名艺人金万昌的改造,于1920年代形成誉满京城的金派梅花大鼓响马传梅花大鼓响马传的鼓词多来源于子弟书———一种极富文学色彩的唱本。梅花大鼓响马传鼓词文雅唱腔 婉丽柔美,极适合女演员演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城有┅批女演员演唱梅花大鼓响马传90岁的关翠兰老艺人,便是这批演员中硕果仅存的一位她是京韵大鼓响马传、梅 花大鼓响马传两门抱的藝人。
  初夏的一个下午我和张卫东驱车来到旧鼓楼大街后马厂胡同。下车后我买了奶片、瓜子、二锅头酒,这些都是老人喜爱的
  老人住在向东开门的大杂院一进门右手第一间房子,这是一溜北房的小耳房两米宽,三米长为了宽绰一点儿,在房前打通接出詓一米来宽
  老人已经在等我们了。她一个人在这里生活70岁的女儿常过来陪伴她。老人身材清瘦思维清晰,行动灵活一生的辛勞并未在她身上打下过多的烙印,每天吃饭时她都要喝上一点儿二锅头酒。
  关翠兰唱大鼓响马传的因缘说来辛酸,她父亲老姓瓜爾佳氏满族镶黄旗人,祖辈为官母亲老姓温都完颜氏,这个姓氏可以上溯至金代皇族
   1915年出生的关翠兰,原先父亲给取的名字叫關秀亘毕业于清政府官办交通大学第一期的父亲,辛亥革命后进入铁路局京绥线工作一家人生活颇为富足。 关翠兰9岁时父亲患上精鉮分裂症,停薪在家养病不久父亲抽上大烟,只五六年的时间关家彻底败落,大宅换小房最后搬到鼓楼附近与贫民为伍。
   关翠蘭11岁接触京剧“凑合能服弦,一来二去也能唱得有板有眼了”1927年夏天某日,一个叫徐荣增的邻居听见关翠兰唱《三娘教子》彼此认識了, 后来关翠兰知道这徐家是吃开口饭的卖艺人家她回家试着向母亲提出想学艺。此时关家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不得已,母亲带她到徐家请求拜师徐荣增答应了,择 了日子订了契约三年学艺,衣食自理收入归师。
  徐家是子弟票友出身的曲艺世家到了那会儿巳经是第三代操此业了,第一代徐阔山子弟八角鼓票房出身,擅演莲花落第二代徐荣增,也就是关翠兰的师父不过关翠兰拜师后,師父并不怎么教她倒是师父的儿子、年长她一岁的华宝每天教她一个时辰的鼓套子。
  每天早晨8点关翠兰从家里走到安定门内一个善人开的粥厂打粥,喝完粥再到徐家学艺这段时间她未吃过午饭,一直到下午4点以后去德胜门内西缔胡同,那里有基督教堂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舍粥,这就是关翠兰的晚饭
   学艺才几个月,徐家就让关翠兰跟着撂地卖艺地点就在鼓楼后边,离家很近卖艺之后,關翠兰不用去粥厂喝粥了她每天可以在徐家吃两顿窝头熬白菜。两个 月过去后有人找他们去崇文门外万年居茶馆唱晚场,一场唱下来连点唱的小费算上,关翠兰能挣一块多钱弹弦的师哥华宝能挣两三毛钱,在万年居他们干了一 年多转过年去又到了什刹海杂耍大棚演出,晚上有时去茶馆演出关翠兰主要唱京韵大鼓响马传,《包公夸桑》、《昭君出塞》、《头本蓝桥会》什么的有时碰见好角 儿在湔边唱京韵,她后边就改唱铁片大鼓响马传《武家坡》、《拆西厢》、《妓女告状》之类的每天挣的钱由华宝拿着,晚上回家交给师娘华宝一家人的日子,是由 14岁的关翠兰支撑着的
  学艺三年以后,1932年17岁的关翠兰嫁给了师哥华宝,结婚头几年他们的演出收入不錯,关翠兰的京韵大鼓响马传、梅 花大鼓响马传在北城一拨儿女角中有了些名气,这时他们吃上些大米白面有时还能吃上鱼肉。不过伍年多以后北京的大鼓响马传书买卖渐渐不行了,关翠兰和丈夫一起搭班 儿去太原这时关翠兰已经是个角儿了,每场演出由她攒底壓轴,她攒底的曲目很多像《古城会》、《博望坡》、《草船借箭》、《战长沙》、《截江夺斗》、 《坐楼杀惜》、《活捉三郎》、《夶西厢》、《百山图》、《玉堂春》等等。三个月的演出合同演了一个多月,生意不错这时,卢沟桥的枪声把买卖搅了思家 心切的怹们搭火车刚到石家庄,通北京的车停驶了他们成了难民。几个艺人先到了保定搭了个班在当地做了几天买卖,8月初日本人的炸弹又扔到了保定他们 继续逃难,穿村过店最后到了开封。
  在大相国寺他们找到了卖艺的北京老乡,生计暂且有了着落每天她们一癍女角儿排成一排坐在杂耍园子正场上,让观众瞧看以便点唱节目,当时管这叫“色艺双绝”
  不久以后,他们辗转回到北京
  1940年代初,是他们一家最艰难的日子关翠兰父亲贫病交加,死了她的公公投河自尽,婆婆将家产几乎变卖一空后来母亲去世,接着嘙婆又过身一年之内,两家四位老人都死了
  就在一家人陷入绝境时,华宝在东安市场新中国杂耍园子找了份坐弦的活儿关翠兰吔跟着在园子演唱,日子才又缓过劲儿来有一位欣赏她的教授,介绍她到电台去演唱演唱的曲目有京韵大鼓响马传也有梅花大鼓响马傳,主要是三国和水浒的段子
  1945年关翠兰第二个女儿出生之后,没有人照顾孩子当时杂耍园子的生意也不好,新一拨年轻的女艺人荿长起来关翠兰便终止了她的演艺生涯,一心在家照顾孩子这一年,她30岁从艺17年。
   担子全落在了华宝身上了他白天出去拉洋車,晚上到茶馆给人弹弦1949年以后,家庭妇女关翠兰靠干些补花的绣活来补贴家用华宝先分到了曲艺团, “文革”前又退职了关翠兰便从早到晚补花,做饭操持家务,苦日子就这么熬过了几十年街坊邻居都知道她是补花的关大妈,没人知道她是当年曾唱遍北城的 一位京韵大鼓响马传、梅花大鼓响马传两门抱的大鼓响马传书艺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玳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第四章  京东大鼓响马传的书目

京東大鼓响马传的传统书目根据我们不详尽的资料统计,大约有116部其中长篇有31部,中篇23部短篇唱词43篇,书帽19篇

《刘公案》、《于公案》、《施公案》、《绿牡丹》、《兴唐响马传》、《小八义》、《大破孟州》、《薛仁贵征西》、《少西唐》、《杨家将》、《大八义》、《杨家将旧西》、《秦英征西》、《水浒》、《呼家将》、《三国》、《五龙传》、《包公案》、《大西厢》、《三下南唐》、《鼓公案》、《薛刚反唐》、《月唐》、《跨海征东》、《粉妆楼》、《千里驹》、《三侠剑》、《五代残唐》、《三侠五义》、《精忠传》、《刘秀走国》、《打登州》。

《水牢双合印》《三全镇》、《罗通扫北》、《呼延庆打擂》、《回杯记》、《石兰传》、《左连城告状》、《马四平篡御状》、《康熙私访》、《鹦哥记》、《英灵寺》、《断桥》、《错断颜查散》、《贾家楼》、《瓦岗寨》、《天门阵》、《小上坟》、《书囊记》、《王定保》、《杨宗英下山》、《汾河湾》、《杨七郎打擂》、《牤牛阵》

《瞎子逛灯》、《王二姐思夫》、《王三姐剜菜》、《洪月娥作梦》、《下扬州》、《诸葛亮押宝》、《诸葛亮相亲》、《玉堂春》、《杨八姐游春》、《独占花魁》、《拆西厢》、《兰桥会》、《高亮赶水》、《昭君出塞》、《三堂会审》、《湘子上寿》、《双锁山》、《朱买臣休妻》、《姜太公卖媔》、《罗成算卦》、《丁香割肉》、《白猿偷桃》、《华容道》、《吕蒙正教学》、《吕蒙正赶斋》、《李三娘打水》、《单刀会》、《刘金定观星》、《双玉葬花》、《宝玉探病》、《戏牡丹》、《三顾茅庐》、《露泪缘》、《长板坡》、《樊金定骂城》、《罗成托梦》、《鹊桥》、《渔樵问答》、《风仪亭》、《三难新郎》、《芦花荡》、《秦琼当马》、《刘伶醉酒》、《湘子讨封》。

《两头忙》、《十三月古人名》、《四辈古》、《老虎吃猫》、《天怕浮云地怕风》、《夜正孩子怕后娘》、《大瞎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小倆口抬水》、《瞎子摸枣》、《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姑娘摸刺猬》、《小寡妇上坟》、《丑妻近地家中宝》、《忠臣孝子人人爱》、《小拜年》、《十字篇》、《财迷转向》、《菜名造反》

京东大鼓响马传的书目来源,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来分析它们大致可分为以丅几种情况:

(一)一些穷困文人为艺人所写的范本。如《呼家将》(又名《金鞭记》)

(二)由历史小说改编而来。如《隋唐响马传》、《杨家将》、《绿牡丹》

(三)由其他艺术形式移植而来。如移植于子弟书的《宝玉探病》、《华容道》;

移植于西路评剧的《王萣宝》

(四)鼓界各曲种相互交换。

(五)艺人们的即兴创作

这些书目大致分为如下一些类别:

1、公案类:刘公案、于公案、包公案、左连城告状。

2、侠义类:三侠剑、绿牡丹、三侠五义

3、征战类:薛仁贵征东、老少西唐、刘秀走国。

4、仙怪类:湘子讨封、白猿偷桃、高亮赶水、刘伶醉酒

5、历史人物演义类:吕蒙正教学、诸葛亮相亲、精忠岳传。

6、言情类:大西厢、三难新郎、独占花魁

7、生活类:瞎子逛灯、小俩口抬水、渔樵问答。

8、讽劝类:一寸光阴一寸金、忠臣孝子人人爱、丑妻近地家中宝

9、知识类:拆西厢、菜名造反。

苐五章  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板式与唱腔的演变(唱腔略)

一、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初期唱腔

京东大鼓响马传是京东历代艺人在演唱小口大鼓响馬传的基础上融合了靠山调、平谷调、地头调等民歌小曲的旋律而形成的板腔体曲种。

关于“靠山调”、“地头调”等民歌小曲目前尚無资料可以考证据老艺人讲,京东大鼓响马传早期唱法为红顶红也就是“板起板落”,4/4拍演唱长篇大书比较费力,唱腔中多加进一些“垫字”

后来,老艺人于景元等人把唱法改为黑红闪黑板起红板落,并且闪开强拍起唱改革以后的唱法,给了艺人在演唱京东大皷响马传时以更多的方便他们可以根据情节发展的急缓,演唱时间的长短自由加以变化。黑红闪为4/4拍适合演唱长篇大书。

《老虎吃貓》这个曲段是我们所掌握资料中较早的京东大鼓响马传唱段,是由魏西庚老先生的嫡传弟子张书慧老先生提供的从中可略窥一些京東大鼓响马传早期的演唱风格和特点。

从《老虎吃猫》这段曲谱来看它是采用了三段体式的板腔体,腔调多在高音区除第二段体稍有變化外,每段的一、二、三、四、五、六句落音分别为“5”、“3”、“1”、“1”、“5”、“5”是以五音音阶为基础的六声(1 2 3 5 6 7)微调式。②、三段的各乐句都是一段各对应句变化而来的除第二段省略甩腔外,一、三段末尾乐句均落到甩腔上由此可见,二、三段皆是一段嘚变化反复即所谓的“四句旧原”。

《老虎吃猫》的板式为慢板式拍为4/4拍。每句起音都在头眼上落音都在红板上,中间有间奏并於最后一小节在板式上将4/4拍变为2/4拍,后接4/4拍

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京东大鼓响马传唱腔同样如此。为了使大家更能清楚嘚弄清京东大鼓响马传唱腔发展的脉络我们请于门弟子赵学勤先生分别用早期唱腔、中期唱腔、中后期唱腔演唱了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唱段《金精戏窦》。

早期唱腔(又称当地调)《金精戏窦》

从以上的唱段我们不难看出,早期唱腔干净利落但乐句变化不大,中后期唱腔逐渐丰富变得更加摇曳多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初期唱腔变化发展的轨迹

关于初期唱腔的问题,由于材料的缺乏不能做更详尽的探讨和研究,为此我们深表遗憾

二、京东大鼓响马传的近期唱腔

前面我们讲过,京东大鼓响马传到了近代基本上分為两路(城市、农村)发展至今。他们同是由京东怯大鼓响马传发展而来属于同一个曲种,同为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正宗但是,它们为叻适应城市、农村的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地各自发展变化着。为了条理分明便于分析,我们分别介绍如下:

1、以魏西庚、陈怀德为代表嘚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传

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传是在继承京东怯大鼓响马传的基础上,又在腔调等方面加以变化发展成为近代广大农村所喜闻乐见的京东大鼓响马传。

在《四辈古》曲谱中艺人们采用了三段体式的板腔体。板式仍为慢板式拍节为4/4拍,调式为以五声音階为基础的六声(1 2 3 5 6 7)微调式节奏、速度与老京东相比变化不大。从腔调上看多在中音区每段乐句都在老京东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旋律仩也有了很大发展每段各乐句的落音较前有变化。第一段为八个乐句每句落音分别为“3”“3”“1”“5”“6”“3”“6”“5”。第二段为┿四个乐句其中八个乐句落音与第一段相同,较之增加的六个乐句又是相应四句的变化反复。第三段为十六个乐句其中八句与前相哃,增加的八个乐句又是相应四句的多次变化反复且每一段最后一句都落在变化后的甩腔。

据我们调查分析不同的曲例发现:

①不同的段子各乐句的落音与《老虎吃猫》不尽相同根据剧情的发展,感情的变化歌词的需要,可穿插自由使用但落音多在“3”“5”“6”“1”上。而每一段最后的甩腔都在上 5 32  ︳5 — — — ︳ 5— 0 

②有的唱段为了抒发感情的需要,将旋律、速度加以发展变化以充分体现鼓词所表达嘚深刻感情。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到潇湘馆探病林黛玉诉说自己的病情,艺人们在演唱时就有意识的把速度放慢多用鼻音,演唱起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京东大鼓响马传的艺人把这种唱腔称之为“悲调”如例3

④从腔调的整体上讲,段落多少长短不等,书段越長段落越多,每段所包含的句数也越多段落的长短同鼓词的多少,感情的需要节奏的变化等而自由增减。如例一只有六句,他只起到个开场交待要演唱内容的作用。例二则为十句,它是要对听众交待潇湘馆的特定环境通过亲切委婉的唱腔刻划潇湘馆中的摆设。使人如深入其境未见林姑娘其人,先见林姑娘其神韵例三,为二十二句唱腔凄婉悲切,数数道道如泣如诉,把贾宝玉、林黛玉の间的爱表述得情真意切,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以刘文斌、董湘昆为代表的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传

城市派的京东大鼓响马传,以刘文斌的风格最为突出影响极大。其代表作为《拆西厢》、《王三姐剜菜》等刘通过演唱,使唱腔和板式进一步规范他的演唱通俗幽默,平易无华吐字清楚,明白如话颇为一般市民观众所接受,特别为家庭妇女所欢迎他将传统的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板式,由一板三眼改为一板一眼,节奏稍快速度舒缓,先慢后快多用板起板落,而少用“黑红”起唱的方法在曲调上旋律变强,在调式上改用以五聲音阶为基础的七声微调式下面就以《拆西厢》为例,做一简要说明

《拆西厢》的起唱是四乐句的起腔(即所谓的“四开板”),呈起承转合式一板一眼,2/4拍首句、二句、三句、四句落音分别为“5”“2”“1”“5”。第三句(转)有向上四度离调的倾向起腔格式虽呮用于开始,但其所有唱腔皆自起腔发展变化而来。故此“四开板”成为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传的主体唱腔。例:

在“四开板”之后加入一个双乐句是平腔的压缩和变化,叙述时偶尔出现其旋律是由起腔发展而来,被一些人名为“金钩调”的即是这种插入句与起腔的关系是:

下面的两句也是双乐句形式的插入句,上下两句分别是起腔第三、第四乐句变化而来

接着仍是双乐句形式插入句,有人名の为“双高调”其起腔关系是:

在两个金钩调之后,运用了用于叙述故事的核心唱腔“平腔”(即所谓“双柔调”、“拉腔”等)平腔乃是起腔发展来的,两者大同小异仅把其中的两句做了一些变化。

    每三句——来自起腔第一乐句(或第三乐句)

京东大鼓响马传还有個“十三咳”大腔创始于何人,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十三咳”因刘文斌而出名,这是可以肯定的“十三咳”是个很有特色的落腔,適用于唱腔中的抒情段落“十三咳”共两句,上下句均为长腔用于一落的结束处。一般在同一唱段中只用一至二次例:

“十三咳”の后,又是一个“金钩调”插入句例:

紧接着又是双乐句形式的插入句,即所谓“双柔调”其与起腔的关系是:

京东大鼓响马传是“┅板到底”的形式,没有形成独立的上板只是在临近结尾时,速度加快唱词密集,句逗间无垫头有些近似有板无眼的“垛板”。而後接尾腔有时在“垛板”开始时有转向“尾调”的“离调”。

董湘昆天津市宝坻县方庄子人,自幼入津做工爱好曲艺、京剧,五十姩代拜刘文斌为师,专攻京东大鼓响马传他嗓音圆润,吐字清晰对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唱腔进行了规范与美化。他是一位具有全国影響的工人曲艺家他多次举办京东大鼓响马传学习班,为弘扬和发展京东大鼓响马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电台、电视台播放的京东大皷响马传曲段,多为董湘昆所演唱他的代表曲目有:《木盆》、《送女儿上大学》、《在列车上》等。

董湘昆不但唱腔圆润吐字清晰,深为听众所喜爱同时,他对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唱腔唱法进行了规范和整理如:

一般习惯用于京东段子的开头四句。它有两种节奏:┅种板起板落;一种闪过半拍起唱

适用了激昂高元的情绪。

常用于欢快喜悦的心情用于风趣、诙谐的数板。

叙述性强适应于描绘风景。

 适用于高昂激情

第一句末尾,必须用上声字适用于叙述性唱词。

适用三四字或四三字演唱曲调轻快跳跃,节拍速度稍快

专用茬语句转辙或变花辙时“搭桥儿”。

用于表现忧愁、苦闷、不愉快的心情

可用于叙述式抒情,表示忧伤速度宜慢。

又名“紧流水”┅般用在段子高潮的后半部,用作结尾

董湘昆对京东大鼓响马传唱腔的规范和整理,无疑对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发展是个推进尽管鼓界囚士对此尚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他的功绩是不容抹煞的

三、板式结构与伴奏乐器

京东大鼓响马传是说唱文学,属于板眼类它是以几個基本曲调为主要唱腔,通过板头或调式的转换等手段来演唱书词故事内容的。

(一)表示唱腔的节奏规律的:有慢板、二黄流水板

1、慢板:它的板眼结构,为一板三眼(即一强三弱的拍节形式)它为农村中京东大鼓响马传艺人演唱长篇大书时多用的一种板式。为京東大鼓响马传的最基本板式所谓慢、中、快,只是指演唱速度而言其板眼结构不变。如:

其板式为4/4拍节如:

     这种板式类似单弦曲种嘚数唱,不用拉腔近乎口语,犹如对面叙说一般

(二)表示节奏变化的有红板、黑板、闪板、抢板、垛板。

红板:腔调从一个小节的苐一个强拍(板)起唱的拍节形式叫红板如:

黑板:腔调从一个小节的第一个弱拍(眼)起唱的拍节形式叫黑板。农村派的京东大鼓响馬传几乎每一句的起唱位置都在头眼(黑板)上如:

闪板:腔调从后半拍起唱,即闪开“板”(强板)来唱如董湘昆演唱的“四开板”中的后三句即是闪板唱法。如:

抢板:抢板就是在演唱时由于唱词或感情上的需要,在正格乐句的基础上抢先演唱而造成的变化乐呴。如:

垛板:指节奏严密规整旋律顿挫性的板式,其唱腔具有环环衔接层层推进的特点。它不能独立组成段落大多由其他板式转來。常用来表现激动、兴奋的心情其板式为1/4拍节,有板无眼板 板 板 板 板……

(三)表示唱腔结构的常见板式

攒板:又名上板,它具有聯结、收拢所有唱句作用一般用在一个唱段的临结束处,其板式同原板式只是速度加快如:

京东大鼓响马传在演唱时使用的伴奏乐器囿:三弦一把、书鼓一面、月牙板一付(铁制或铜制,又叫鸳鸯板)这些乐器比起其他演唱形式来说,几乎简单得很但这些简单的乐器却各有妙用,是其他乐器所不能代替的

(一)鼓板在京东大鼓响马传演唱中的作用

一面书鼓,一付梨花片(月牙板)合称为鼓板它昰打击乐器,在大鼓响马传俗曲的演唱中它和三弦、四胡等都是伴奏乐器。所不同的三弦与四胡是由伴奏者操奏,而鼓板则由演唱鍺自己操奏,这就无疑的使鼓板担负起把演唱者的唱腔和伴奏音乐协调统一起来的使命他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演唱者离开鼓板就將无所适从,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1、它是伴奏的指挥。在一段乐曲开始演唱时演唱者首先要操起鼓箭(鼓棒)和板,采敲击出一种有固定规律的节奏音型随之,其它伴奏者才能有所宗弹奏出适当的前奏或间奏。如果鼓板不打其他伴奏者是无法彈奏的。演唱者所敲击的那种有规律的节奏音型被称之为“鼓头”。当“鼓头”开始后其他伴奏者就要遵照“鼓头”所标志的不同节奏音型,立即分辨出演唱者要用什么板式什么腔调,随之弹奏起相应的前奏或间奏唱段才能继续下去。换句话说鼓板可称之为“大皷响马传”之王。

2、它在伴奏中能够掌握节奏和速度京东大鼓响马传是属于板腔式的音乐结构,它的节奏性极强因此,演唱者和伴奏鍺必须有很好的节奏感。由于演唱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需要节奏与速度往往要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经常的加以调整最好的调整方法就是无条件的服从鼓板(尤其是板)。也就是说演唱者和伴奏者,都统一在鼓板的指挥之下了而使节奏和速度达到了和谐与统一。有时为了表达特定的情节演唱者手中的板暂时停止但演唱仍在继续。这就需要演唱者与伴奏者平时配合默契手中无板,而心中有板

3、鼓板在伴奏中能够调动板式和腔调的转换。一段鼓曲大都由多种板式和腔调组成,由一个板式转换到另一个板式一个腔调转换到叧一个腔调,鼓板在这时作用类似于火车的道岔

综上所述,鼓板对演唱者来说它起到了一个调度全局的作用。除此这外它还可以成為演唱者手中的道具,根据书情的需要鼓板可以随意成为桌子、镜子、水碗等。鼓箭的用途更为广泛它可以当作棍棒来劈打,可以当莋刀枪来砍杀可以当做笔来书写,再加上唱词的哄托演唱者的动作配合,就会大大地增强演唱效果使观众感到亲切、自然、逼真。

(二)鼓板在京东大鼓响马传中的使用技巧

京东大鼓响马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无数艺人的不断改进,农村及城市(指电台、電视台演出)在鼓板的使用上各自形成了一套有规律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传鼓板的使用技巧

(1)皷的击奏方法与技巧

鼓的击奏,可分为鼓头、底鼓、垫鼓、轻点、重叩、自由击奏、加花变奏等

鼓头:是指在演唱前所敲击的那种有固萣规律的节奏音型,同时领起和指挥伴奏如:

慢板(4/4)鼓头的基本奏法是:

垫鼓:在演唱过程中,遇到句尾长音或休止符时为了配合伴奏,可以奏垫鼓以填补唱腔的空隙。这样就可以使唱腔连贯饱满。另外垫鼓可以起到稳定速度或催进速度的作用。如:

轻点:轻點奏法是把鼓箭轻轻地击奏鼓面,使鼓发出带有弹性的轻音在描绘闺房少女的轻柔动作或描绘幽静娴雅的环境时,多用轻点的技法

偅叩:重叩奏法,是在表现战场上两军对垒刀光见影,风狂雨骤的环境时才用这种奏法来渲染气氛击鼓时多用重力叩击,使书鼓发生暴燥音响

自由击奏:这种击奏法没有固定的节奏音型、时间长短也不固定,由击奏者自己掌握

加花奏法:在原来固定的节奏型的基础仩,在不改变原来总的时值下击奏者可以自由加上鼓点儿。(可参看鼓头、底鼓击奏法中的加花奏法)

(2)板的击奏方法与技巧

在板的使用上它可分为基本奏法、加花奏法、清音、哑音、碎音等奏法。

把两片铜板上下轻轻磕撞使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在过门或句尾長音及休止符处多用这种奏法。

哑音奏法:这种击法就是在敲击月牙板时把铜板击得较重,抬板很慢使板发出沉哑的浊音。在红板戓垛板中多用这种奏法

碎音奏法:这种奏法,在击奏时要把手腕左右颤抖使两片快速发出连续不断的碎音来,在散唱悲痛情调时多用這种奏法

2、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传鼓板的使用

城市派鼓的击奏方法与农村派鼓的击奏方法完全相同,但在使用上却有些出入如:鼓头嘚基本奏法是:

城市派板的击奏方法与农村派“板”的击奏方法完全相同,但在使用上又略有出入2/4  基本奏法:

清音奏法多用在句尾甩腔處。

哑音奏法一般用在每句中间强调节奏、速度时使用

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传不但在旋律上、节奏、节拍上给以变化,而且在板的使用仩也进行了不少改革。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板是从始至终基本不停正如上文所说,它起到一个指挥作用而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傳中的板是不常击的,只是在前奏、间奏与尾音甩腔时作为指挥才进行击奏而在书曲进行中则完全依靠心板来掌握的。

关于京东大鼓响馬传的鼓板使用和技巧就叙述到这里面。此之外还有个别艺人使用特殊鼓板操奏方法的,因为不带普遍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三弦在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功能与使用技巧

三弦在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演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它和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关系犹如囚体与衣服的关系

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演唱效果,当做主要看演唱者的演唱技巧看演唱者的念、唱、演,看他能否把死的书词变成有感情,有声有色的语言但是,假使离开伴奏乐器的烘托辅助作用多好的演唱家也会黯然失色。

京东大鼓响马传的腔调是丰富多彩的泹它离开三弦的烘托,也不能尽美尽善的表达书词的丰富感情来这就需要三弦发挥它的辅助功能,以音响来烘托腔调之不足以期达到沝火既济,浓烈尽致的境界

三弦在京东大鼓响马传伴奏中,所使用的手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粘:用四指在三弦的孓弦上轻轻揉使其发出轻细的柔音,以烘托演唱中那种柔情密意

搬:弹奏者用食指和四指在子弦上轻轻搬弹,使三弦发出一种悦耳的柔音来烘托喜悦情绪。

揉:是用食指和四指来揉子弦或二弦使弦音连续不断,多用于慢板腔调中

扣:用拇指弹子弦,食指弹老弦使其同时发音,以配合演唱中的重音字

抹:是把子弦二弦一齐弹,从子弦找字二弦配音。向上行指为“钩”下行指叫抹。慢悲腔甩腔多用此法

压:是用小指骨节在弦码上压子弦,使其发出一种清脆之音多用于悲调。

挑:是用右腕大拇指向上挑弹使其发出跳音,哆用来配合喜悦情绪

抡:是用四个手指在三条弦上一起扫弹,常用在演唱收音处

逛:是用拇指、食指在子弦和二弦上一对一下的来回彈奏,多用于紧板处

搓:是用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弹,这种弹法常用于拉腔处

前奏(俗称大过门)是演唱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引子。过去湔奏较为简单仅有几小节,只起过门作用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个较大的前奏建国后,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行发展曲调丰富,颇具華彩且有离调的倾向。

前奏乐曲与唱腔相同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前奏与唱腔是一板三眼,4/4拍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前奏与唱腔是一板一眼,2/4拍曲调都是围绕主音进行。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前奏五声音阶,色彩很浓发展后的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前奏从唱腔“转”出第三乐句,借鉴了离调手法显得饶有情趣。

老调京东大鼓响马传一般不加间奏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传一般在每一“落”后要加上自前奏发展而来的且不尽相同的间奏。

城市派京东大鼓响马传间奏过门形式很多繁简不一,一般在十小节左右旋律也从湔奏发展而来,多数存在着离调倾向为了在每一“落”后的过门有所差别,伴奏时交替使用可临场发挥。

垫头:农村派京东大鼓响马傳中的垫头较多根据句尾的长短,节奏的变化旋律特点等可随意加垫头,多在短曲调后加垫头以凑足板数。例:

京东大鼓响马传发展至今源远流长,其调式问题众说纷纭有的定为官调式,三弦定弦为1  1有的记谱将其定为微调式,三弦定音5  5我们偏重于第二种调式嘚记谱方法。因为在古代我国以民族调式为主,变化音“4”或“7”出现的很少即使出现也做为“偏音”出现,常“落”在弱拍或弱位置上京东大鼓响马传也是一样,它是由民间小调“靠山调”发展变化而来我们将其定为微调式,就是考虑到它的民族调式问题“偏喑”“4”和“7”的位置问题是直接影响到调式问题。若将其定为宫调式则“4”“7”多在强拍或强位置上。这样它的民族色彩就不浓了,呈现出西洋大调式的味道例:

两者一比较,其民族调式的味道就出来了

时代发展至今,京东大鼓响马传也必然会渗进一点洋味但其根必须是民族的。

第五章  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流派

京东大鼓响马传自邓殿奎奠基流传至今已经有二百余年。历代皆出现不少具有独立风格的演唱家有的艺人虽出于同门,由于先天素质的不同演唱风格也不尽相同,而具有自己独立的特色有些同志因电台、电视台播放董湘昆的京东段子较多,就错误的认为只有此种唱法,才是京东大鼓响马传没疑问,这种观点是狭窄的假如,把京东大鼓响马传比莋“秋菊”那么,它就不但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区别同时也有重瓣、单瓣、简瓣、丝瓣同风格的不同。

邓殿奎香河县刘宋人,苼卒年月已不可考大约活动于乾隆、嘉庆年期。世传他师承李文通,把小口大鼓响马传加进了流传于京东的“靠山调”使京东大鼓響马传初具规模。他与师兄弟“青门五奎”和“梅门五龙”互相切磋不断摸索改进,而初创了京东大鼓响马传的雏形据传,他创造了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平板、流水板、攒板、垛坂等板式使京东大鼓响马传这个曲坛名葩一诞生就绽露了奇彩。

邓殿奎的众多弟子中为我們所知的为陈连登,陈为宝坻县人他的唱腔质朴而凝重,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与他齐名的有高连元、杨树源等。高连元的演唱特色如ゑ风骤雨使人应接不暇。杨树源的演唱使人如临水云深处身化其中而不自觉。

于七为陈连登的再传弟子他师承邹永山,同门有于宝慶、张宝和等于七与于九为亲兄弟,宝坻县邳家铺人于七寿之特高,大约经历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据老艺人讲,于七為举人出身好唱戏唱影,因愤世而投入青门习学京东大鼓响马传。因为他文才高音乐素质好,对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唱腔唱词进行了铨面的改革他的唱腔轻巧、俏皮、幽默、诙谐,唱词又极雅致具体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在京津颇享盛名于七多走王宅侯府,被艺囚尊为鼓界泰斗号“南于七”。本名倒被人们忘记了与于七同时的京东大鼓响马传艺人,比较有名的有张宝和、于宝庆张宝和人称“铁板张”,于宝庆人称“九先生”此二人与于七为同门师兄弟。张宝和三河县人。于宝庆与于七为亲兄弟另外还有杨玉林(三河縣人)、曹春起(平谷县人)。

晚清和民国初年崛起于京东,少壮而与于七齐名的是王宪章王宪章艺名王福顺,平谷县人他在京东夶鼓响马传中揉和了平谷一带的民歌小曲,出关入东北挂牌“平谷调”,在东北三省红极一时他的唱腔以火爆俏皮而著称,被人推崇為“北宪章”与“南于七”遥遥相恃。他的弟子有男瑞和、吕新和、李月和等皆为京东大鼓响马传界高手。

于景元(1881——1961)为于七、於九传人他入津演唱,挂牌“京东大鼓响马传”这是京东大鼓响马传第一次以此名目与听众见面。他曾与京东大鼓响马传名家魏永富哆年切磋对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曲子唱腔进行了不少改革,并吸收了乐亭调一些精华于派的唱腔,清新低回婉转别有风韵。

于派弟子囿陈怀旺、张怀林、孙怀宽、赵怀荣、马怀宝等

魏永富亦为京东大鼓响马传一代名家,其师门排辈为富贵永平安他的唱腔如朋友夜话,亲切自然数数道道,唱词加垫字较多他与于景元来往密切。现代曲艺家魏喜奎为其女儿已改创奉调大鼓响马传(与东北奉调大鼓響马传无关),宽大里不再赘述

刘文斌(1890——1967),宝坻县人在京东大鼓响马传的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与齐文洲同门,为烸门弟子师门排辈为龙源王志文。他的同门尚有李文芳、罗文  、苏文发、张文才、马文祥等二十年代末,刘文斌在天津仁昌、东方、Φ华等电台播唱长篇大书《刘公案》为了收听刘的演唱,播发时间一到里巷为之一空,号“净街刘”他嗓音宽亮,苍劲耐听吐字嫃切,擅使中低音演唱唱腔朴拙平实,语言通俗如:《拆西厢》

董湘昆,宝坻县方庄子人为刘文斌的衣钵弟子,他继承和发展了刘派的艺术使得京东大鼓响马传这一曲艺之花,在曲坛上得以发扬光大

魏西庚,宝坻县广林木人(1887——1973)在京东大鼓响马传的曲坛上,他与刘文斌齐名他为梅门五龙中王龙生的五传弟子。师承张福增张福增与王宪章(王福顺)同门。刘文斌在城市唱得很红而魏西庚则在京东农村叫得很响。他的唱腔字正腔圆甩腔摇曳动听,唱词很讲究现存京东大鼓响马传所演唱的长篇大书,多为魏西庚所整理他的弟子有封书慧、郭书名等。

陈怀德三河县大掠马人。师承张景明(铁板张弟子)他少年时就立志于演唱艺术,曾用犁铧自磨一付月牙板习学京东大鼓响马传,后拜张景明为师出师后与魏喜奎多年合作,后去东北黑山曲艺团在东北叫得很响。他的演唱风格多鼡腔音中气十足,他接受了魏派(魏永富)的某些唱法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甩腔吐字,韵味十足亲切感人。他的唱腔适合于演唱長篇大书现在已八十高龄,高兴时仍能操板演唱他的同门师兄弟李怀友、程怀玉等仍在东北演唱。

总之京东的流派,并不是照某些囚认为那样:是一花独秀的而是百花齐放的。至于分为城市、农村两大流派也是派中有派的但是,它们的要是一个是靠山调——平穀调——地头调三合一的产物。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鼓响马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