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前途好好伐是什么意思思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好校长的智慧管理法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與事實不符的所謂蔣介石三拒琉球
坊間有蔣介石三拒琉球之說,我經過考證,發現這種說法有些站不住腳。我搜索了一下資料,有關蔣介石對琉球問題的積極態度,有關史料還是有所著墨的。如:1、1938年4月,蔣介石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自明治以來,日本早就有一貫的大陸侵略計劃。過去甲午之戰,他侵佔我們的台灣和琉球,日俄戰後吞併了朝鮮,侵奪我們旅順和大連,就已完成了他大陸政策的初步;他就以台灣為南進的根據地,想從此侵略我們華南和華東;而以朝鮮和旅大為他北進的根據地,由此進攻我們的滿蒙和華北。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要講求真正的國防,要維護東亞永久的和平,斷不能讓高麗、和台灣掌握在日本帝國主義者之手,必須針對著日本之積極侵略的陰謀,以解放高麗、台灣的人民為我們的職志。」中國國民政府特以蔣介石的這次講話為原則,提出要光復琉球。1943 年,蔣介石發表《中國之命運》一書,提及琉球問題,稱:「以國際之需要而論上述完整山河系統,如有一個區域受異族之佔據,則全民族、全國家即失去天然之屏障,河、淮、江、漢之間,無一處可以作鞏固之邊防,所以琉球、台灣澎湖、東北、內外蒙古、新疆、西藏,無一處不是保衛民族生存之要塞,這些地方之割裂,即為中國國防之撤除。」這是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在戰時的公開文件中首次比較明確地提出琉球事關中國國防,表達了中國要求收復琉球的意向。這些動態顯然對美國政府和羅斯福總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羅斯福才會知道琉球事關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問題。沒有蔣介石的明確態度,羅斯福怎麼會想起要就琉球問題與蔣舉行高峰會談呢。有關資料顯示:日,美國政府突然致函遠東委員會各國:建議8月19日在美國舉行對日和會,由遠東委員會11國參加。由於美、蘇圍繞著和約起草程序的爭執以及表決制的分歧,該會議未能如期舉行。但此事還是推動了中國國民政府關於對日和約的準備工作。其時,面對美國獨佔琉球和對日和約即將開議的局面,中國國內再次出現要求收回琉球的運動。國民政府監察委員於樹德、王宣等提出《對日和約意見》,強調中國政府應該主張「琉球與我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關係,仍應歸屬中國。」 9月23日,中國國民參政會通過《對日和約建議案》,也明確建議「開羅會議規定日本領土以外之各島應適用托管制,琉球應托中國管理。」在這樣的背景下,9月14日、19日、30日,中國國民政府外交部主持舉行了3次對日和約審議委員會談話會,邀集軍政要員、社會名流、學界重鎮磋商政府的對日方針,在談到日本領土問題時,著重討論了琉球問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國東北、台灣及澎湖歸還中國,朝鮮獨立,千島群島劃歸蘇聯已成定論,有爭議者主要是琉球、小笠原群島、伊豆七島、濟州島、對馬島以及千島群島南部諸小島的歸屬問題。關於琉球,外交部提出3個方案以供討論:1、是否一部或全部要求收回?2、是否共管?3、是否托管?會上出現意見分歧。一種意見強烈主張收回,認為琉球與中國關係密切,歸還中國是上策,由中國托管是中策,由中國托管、以沖繩作美國基地是下策。「中國若不收回琉球,就不能成為太平洋國家。琉球若給日本拿去,台灣就危險了。」主張中國可支持美國對於小笠原群島、伊豆七島的要求和蘇聯對於千島群島南部諸小島的要求,換取他們對於中國收回琉球的要求。另一種意見主張對琉球實行托管,具體辦法有兩種:一種意見認為 「應該由中國托管,將來再使她如巴基斯坦一樣獲得獨立,若成為自治領更好」;一種意見則主張「琉球可交聯合國托管,但中國要保有一份權利,力爭收歸我有,則可不必,因為就實力言,我們沒有海軍,把它拿過來也無大用」。10月1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張群在國民參政會上報告:「琉球群島與我國關係最切」,「琉球群島的前途的解決,不外乎中國收回,或中美共管,或聯合國托管三種方式,政府對這個問題政權密切注意,無論如何必反對該群島歸給日本。」2、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中美戰時同盟在確定日本戰後領土範圍時,就決定中國應當收回被日本佔領的所有領土。1942年11月,國民政府外長宋子文在國際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應收回東北四省、台灣及琉球,朝鮮必須獨立。國民政府否定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中日間一切條約,在領土方面要恢復至甲午戰爭前之狀態,要徹底清算日本從中國攫取的一切侵略權益。正是基於中華民國政府的這一原則立場,1943年11月在開羅會議上,才有「剝奪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的宣言。也正是基於中華民國政府的這一原則立場,才有日《波茨坦公告》的第八條「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3、1945年,琉球擺脫日本的統治後,中國國民黨就深入琉球發展黨員。並於1946年成立中國國民黨琉球支部,推動琉球的民主建設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路線,準備迎接琉球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在美國監管並向日本私授琉球主權後,中國國民黨琉球支部的同仁們,與琉球所有追求獨立自主與主權回歸的政黨和民眾組織一道,又與日美當局展開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直至今日,雖中國國民黨琉球支部的招牌早已不復存在,但所有原中國國民黨琉球支部的黨員們爭取獨立自主的決心依然堅定,正在通過不同形式,不同手段反應在琉球人民的各種抗爭運動中。4、我在查找日本史料時,發現有關琉球的大事年表中,明確記載著「中國國民黨政府、琉球?中國掃屬?要求」,翻譯成中文即是「中國國民黨政府於日,正式提出要求將琉球歸還中國」。但找不到具體的要求內容,及要求對象。不過,從當時美軍已在琉球設立軍政管理機構來看,中國國民黨政府應是向美國或美國佔領當局正式提出了「將琉球歸還中國」的要求。鑒於1946年已在琉球設立「中國國民黨琉球支部」,並作好了收回琉球的政治準備。且1947年正是美國全力支持國民黨打內戰的密月時期,國民黨當局向美方提出「歸還琉球」的要求是比較順理成章的事。因為日本正在遭受戰敗清算,且已退出琉球,中國政府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找日本要收「琉球主權」。中國國民黨政府要求收回琉球的正式文件雖說有待進一步查找。但,中國政府曾經正式提出過「收回琉球」這一歷史事實是不容否認的,也是符合《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無條件投降書》的原則精神的。只是當時的中美關係生死與共,親如一家,美軍佔領著,國民黨當局也不便去驅趕而已。5、日本史料中還有一條重要記錄是「日,中國國民黨政府?「自由中國?聲」放送?琉球列島?中華民國?領土」?主張」,譯成中文是:中國國民黨政府,日,通過「自由中國之聲」廣播,聲稱「琉球列島是中華民國領土」。美國出於反華反共的戰略需要,在舊金山對日和約簽訂後,就私自將中國的領土琉球群島授予日本,而且已在1953年將奄美大島以北的廣大地區正式交給日本統治。作為一個必需仰賴美國的鼻息才能生存的國民黨殘存政權來說,雖不敢與美國對著幹,但能夠公開叫板,通過當時最先進的手段---廣播,向全世界聲明「琉球列島是中華民國領土」,完全表達出了炎黃子孫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也為子孫後代收回琉球主權指明了方向。據當時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介紹,當年類似的廣播,決不是只有日播放過,而是經常播放。6、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專就美國擬將琉球移交給日本之事發表聲明,表達不滿之意,特別是對美日之間擅自轉移釣魚台列嶼領土歸屬部份,表示堅決反對。(有關「中華民國外交部抗議美國私授琉球予日本的聲明」,被收入了日本外務省監修的日本外交文集「日中關係基本數據集年」)7、據曾在台灣「外交部」任「外交部」常務次長的錢復在其《回憶錄》中指出,台灣當局曾數次與美方洽商琉球問題,但美方表示歸還日本的僅為行政權,並非認定琉球主權應屬日本,有關主權的爭議,美國不擬介入。8、日,琉球革命同志會會長喜友名嗣正(蔡璋)等拜會中國國民黨中央秘書處,就在台灣的琉球同胞待遇問題口頭提出5點要求。 8月9日,喜友名嗣正上書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總統府、內政部、外交部,呈請早日收回琉球,使琉人得與內地人民立於同等地位,並正式提出6項要求:1、請修正台灣省僱用琉籍技術人員規定規則,船隻僱用琉籍技術人員最多不超過三分之二,並准僱用人員在被僱用市、鎮內居住;2、請准許被留用之琉籍技術人員攜眷在各僱用轄區內居住(但可規定來台後不得任意返琉);3、請台灣省政府與琉球民政府交涉,准許中國政府留用之琉籍技術人員送回用品交其留居琉球之家中應用;4、請准許琉人自願加入中國國籍;5、 請指定機關與琉球回歸祖國運動之團體聯絡,並指導其組訓工作;6、 請政府設法便利前項回歸祖國運動團體之同志來往於琉球檯灣間,以利工作。並指出「倘蒙賜准辦理,即足以普遍爭取琉人內向情緒,使回歸祖國統一國運動順利擴展,故不僅解除琉人痛苦與消弭弊端而已。」中國國民黨中央秘書處會同有關機關商議後,對此案擬定辦法如下:關於如何運用琉僑革命團體,規定先由台灣省黨部擬具草案,然後召集各有關機關商討決定之;關於琉籍技術留用人員的作用及居住問題,規定琉籍船員不予比例限制,但在20噸以上之船隻,華籍船員不得少過5名,20噸以下之船隻華籍船員不得少過3名,由各地漁會及僱主商討指定其居住地區,並應在各當地最高行政機關登記;關於接濟在琉眷屬日用品問題,規定每月由僱用人員自行設法安排船隻,運送接濟品一次,但事先應報經本部核准,然後會同海關及憲警查驗放行;同時還對選派小學教師赴琉施教、處理不法琉人、優待無職業琉人等作出了規定。這些規定對於穩定在台琉球同胞人心起了積極的作用。1948年6月 17日,中國國民黨主席蔣介石還專門致電國民黨中央秘書處吳鐵城,稱:「據密報稱,琉球原屬我國領土,現雖美軍管治,人民均甚內向,擬請秘密運用琉球革命同志會人員秘密掌握琉球政權,冀於將來和會時,琉民能以投票方式歸我統治,或由琉球地方政府自動內向,以保持我在太平洋之鎖鑰等語,應如何秘密運用,希即核議為盼。」隨著美國於日將琉球、釣魚島「移交給」日本,琉球人民爭取獨立的鬥爭一直沒停止過,國民黨政府也一直公開支持琉球公民蔡璋領導的「琉球復國運動」,希望通過琉球人民的積極鬥爭爭取獨立復國。由此可見,從中國國民黨到蔣介石本人,都不存在堅決拒收琉球的問題。然而《環球時報》日第二十三版刊登了一篇《1943年,美曾想把琉球交給中國》的文章,作者自稱汪幸福。據其文章後面的說明記載:本文參考資料:《中國國民黨與台灣》,台灣「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2月印,作者陳三井;《雷震全集》,台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雷震著。可見汪幸福先生的說法是有根據的。但是,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琉球是美國在日才打下來的。而且是經歷了3個多月的血戰,美軍傷亡75000多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此外,沖繩本島的60幾萬平民中,單是被打死的就超過四分之一。因此該戰役被丘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到了1945年尚且付出了太平洋戰爭中最為慘重的代價,才好不容易奪得琉球。1943年正是日軍全盛之時,琉球完全是牢牢地控制在日本人手裡。美國拿什麼交給中國呢?1943年,在太平洋戰場美軍雖已轉入戰略反攻,但也並非勝券在握,而且,離琉球之戰還差將近兩年,根本無法把琉球視為囊中之物。怎麼談得上要把琉球交給中國呢?在中國大陸上,1943年底,日軍正集中兵力打通大陸交通線。將戰略重心放在武漢、長沙、常德、宜昌和重慶。不惜動用細菌戰和大轟炸,企圖一舉拿下中國的陪都,結束中國大陸戰場的大戰,以便集中精力對付太平洋上的美軍。因此,重慶周邊的戰爭異常慘烈。如無天險阻隔,重慶也早已不保。休說讓美國將琉球交給中國,就是讓它確保重慶不失,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打不了包票。所謂的美國1943年想把琉球交給中國,就像是有人要把月球上的土地交給汪幸福先生一樣,只不過是癡人說夢。因為這些地方根本就不是由它說了算。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5-22 10:0205-22 10:0505-22 10:0905-22 10:0905-22 10:1605-22 10:1605-22 10:1605-22 10:1805-22 10:2205-22 10:26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4 开心网我抽的一支婚姻签:休说参禅莫等闲,但行方便在人间。修真不犯森严律,济物全身两不难。大概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我抽的一支婚姻签:休说参禅莫等闲,但行方便在人间。修真不犯森严律,济物全身两不难。大概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第一句意思是:婚姻大事不要儿戏,不要等待,有机会就把握住。第二句是:不要贪求富贵,攀龙附凤,情投意合就行。第三:不要插足有家庭之家,不要走不正常路径,四句:你若遵循我佛教诲自得美满姻缘。你是小孤山抽的吧?阿弥陀佛!清源居士释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帖子主题:[原创]水泊梁山108好汉真正的正确出路是什么?
共&37156&个阅读者&
工&&分:400782排&&名:1000劳动点:250344排&&名:1802发帖数:1712
军号:2889607 工分:400782
/ 排名:100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水泊梁山108好汉真正的正确出路是什么?
文章提交者:yy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1、占山头,保持原状,依靠梁山天险和自身强大的实力,避免被朝廷围剿,同时依靠自身补充和对外掳掠来维持自身势力,不过这与“贼寇”没有太大区别了。1、照原著那样接受朝廷招安,这是最容易实现的一条路,不过在政治上实在是玩不过朝中的奸佞实力,四处当炮灰,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也并没有留下太大的名声。2、设法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之后再接受招安,主要避免被奸臣打压和利用,可有效保住梁山军团的地位,无论是为皇帝尽忠还是篡位代之,都将很大程度的把握主动权。不过从各方面来看此项选择的可行性实在太低了,尤其是清除朝中奸佞这一项,凭什么?难道派人去刺杀他们?3、自立大旗与朝廷对抗,建立梁山根据地,广纳贤士、发动群众,对军队内部开展整顿,严肃军纪,统一思想,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取宋廷而代之。不过有两个问题:1、梁山领导层是否有此雄心大志2、即便是获得了一些胜利,扩大了一定的,谁能保证其与其他不是一样的下场(分裂、),毕竟军团的内部成分太复杂了。4、联合和利用方腊等其他起义力量,分散宋廷的注意力和力量,再图进取。当然,不管怎样,照现实情况而言,梁山真的很难创造大业,从始到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纲领和诉求,光靠“替天行道”等几个口号来作势,难上大雅之堂。而且梁山精英虽然众多,但政治上的人才却少之又少,众多好汉精通武艺军事和谋略,却在的答卷上得了0分,军事上多次大胜敌军,却在政治场上被对手耍的团团转,这无疑很是杯具!本文内容于
19:20:03 被yy编辑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赚工分: 1346本帖已赚金币: 5
编号:CCXB-0006
长城军团欢迎你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水泊梁山108好汉真正的正确出路是什么?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1排&&名:0劳动点:1排&&名:0发帖数:11 军号:3638722 工分:51
左箭头-小图标
瞎说,他们的结局就是被灭亡。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952排&&名:0劳动点:3875排&&名:0发帖数:2569 军号:1110909 工分:3952
左箭头-小图标
明知朝廷奸臣当道,招安前就先派时迁等人做杀手刺杀了蔡京、童贯和高俅等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566168排&&名:79劳动点:699076排&&名:227发帖数:19212 军号:3564827 工分:1566168
左箭头-小图标
王朝霸业笑谈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492排&&名:0劳动点:11392排&&名:0发帖数:650 军号:2445142 工分:11492
左箭头-小图标
最好还是能够坚持到金军南下这个时候反正或者独自创业就要容易多了.因为可以收拾大宋丢掉的失土和民心.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0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1 军号:3839927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梁山好汉可以通过招安把屁股洗干净,而后改做正行,有800里水泊,可以养鱼啊!进而垄断全国水产市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9排&&名:0劳动点:-169排&&名:0发帖数:36 军号:3604702
左箭头-小图标
一群山大王不去推翻朝廷就等死就行了
万年不变的定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16排&&名:0劳动点:166排&&名:0发帖数:171 军号:3361085 工分:31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三只老鼠
在第7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jcxman
在第27楼的发言:在大宋的境内建立政权, 必定会遭到赵家的倾力围攻. 所以还不如全部闯荡海外, 山东临海, 水泊梁山也有水军, 不如北上占据朝鲜, 或者东渡占领日本.
这个移民计划太NB了。不过宋朝时期的朝鲜、日本太落后,经济不发达。要是捎带着灭了棒子收了日本那可是大功一件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95排&&名:0劳动点:335排&&名:0发帖数:294 军号:3165265 工分:49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jcxman
在第27楼的发言:在大宋的境内建立政权, 必定会遭到赵家的倾力围攻. 所以还不如全部闯荡海外, 山东临海, 水泊梁山也有水军, 不如北上占据朝鲜, 或者东渡占领日本.这个移民计划太NB了。不过宋朝时期的朝鲜、日本太落后,经济不发达。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0排&&名:0劳动点:20排&&名:0发帖数:5 军号:3344294 工分:70
左箭头-小图标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574排&&名:0劳动点:4722排&&名:0发帖数:6024 军号:3320208 工分:5574
左箭头-小图标
学马列闹革命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521排&&名:0劳动点:1088排&&名:0发帖数:284 军号:3236568 工分:1521
左箭头-小图标
宋江确实不怎么样,很不喜欢他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26排&&名:0劳动点:-276排&&名:0发帖数:52 军号:3337934
左箭头-小图标
尘归尘,土归土,自生自灭就是最好归属!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51排&&名:0劳动点:101排&&名:0发帖数:133 军号:3172703 工分:151
左箭头-小图标
施大爷又不会写架空或者穿越系列小说,咱们后人也无法强求啊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271排&&名:0劳动点:18471排&&名:0发帖数:280 军号:3253700 头衔:皇帝 工分:1271
左箭头-小图标
小时候看水浒传,觉得宋江他们很厉害。现在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也就是控制了一个省份的起义军而已。其影响力比起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小多了。甚至连民国20年代的各路军阀都不如。因此最终选择被招安也是正常的。他们最大的失败就是离开水泊梁山。这使得他们彻底失去了根据地。同样的情况在80年前的东北也发生了,那个人就是张学良。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2排&&名:0劳动点:22排&&名:0发帖数:26 军号:3338121 工分:72
左箭头-小图标
哈哈,LZ说的很是明确,梁山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小弟不明白古人为什么那么腐朽,既然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幌子,还要替皇帝打仗沦为炮灰,是不是他们都想转正?要是小弟我一定会占据梁山地理位置,逍遥的当当土匪不好么?宋江非要喊着仗义的口号把自己的兄弟都送入虎口,这有什么办法。总之,宋江就是厚着脸皮、昧着良心想转正做公务员,把兄弟一起当屁放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8413排&&名:0劳动点:8191排&&名:0发帖数:1884 军号:2698778 工分:8413
左箭头-小图标
正确是出路是带着部曲东渡扶桑,将小岛归为大汉治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6735排&&名:0劳动点:45136排&&名:0发帖数:648 军号:983713 工分:46735
左箭头-小图标
就是苏33吧,改成了J14?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49排&&名:0劳动点:438排&&名:0发帖数:794 军号:2321192 工分:649
左箭头-小图标
男女比例失调,搞不了太久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9排&&名:0劳动点:-11排&&名:0发帖数:58 军号:3306761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超他也愚蠢,何不试一试反间计,江湖义气最靠不住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9排&&名:0劳动点:-11排&&名:0发帖数:58 军号:3306761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日久天长他们就会火拼,强盗都这样。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220807排&&名:27劳动点:3220186排&&名:19发帖数:29168 军号:542198 头衔:果觉·阳司令 工分:3220807
左箭头-小图标
最终都不过是为朝廷的功名所累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6排&&名:0劳动点:6排&&名:0发帖数:12 军号:3309046 工分:56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说小说宋江的作为就是树立投降派的榜样而已如果是历史,宋江等人都战死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4137排&&名:0劳动点:9744排&&名:0发帖数:4218
军号:1867052 工分:2413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xglxt
在第50楼的发言:从长远来讲,梁山根本没有出路,主要人员的来源过于复杂,目标各不相同。可以说走投无路,依赖义气才团结在一起的,维持现状,混吃混喝到死应该没有问题。
但做大事恐怕不可能了。一旦走出梁山,目标各不相同,很容易分散。
最终的招安,属于必然的结果,梁山壮大的过程,中后期吸收了大量的旧军官,官僚,地主等阶层人员,成为主力。梁山最能打的都是原来的军官。
他们的意愿必然成为主导力量。
还有一种选择,走出大宋,到南亚独立建国。陌生的环境,敌人环伺,前途未卜,可以使所有宋人团结,领先的武力,打出一片天地很有......确实如此.当时社会意识的主流是顺应天意,朝廷就是天意的代表。皇权就是最正当的权力。他们作为当时的人,必然受当时的思想、价值观左右。不说真实的历史,就说小说里的事,占山为王是脱离社会主流的举动。是不能长久的。他们的实力也不能创出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必然要回归原来的社会中去。否则就是被消灭。做贼寇总是没有出路的,与人生价值观相左,也不是可以炫耀的履历。就像现在,不论什么人,失足妇女也好、私人老板也好、大学毕业生也好,都希望当格公务员,弄个一官半职。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635排&&名:0劳动点:10283排&&名:0发帖数:16632
军号:212564 工分:1163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xglxt
在第50楼的发言:从长远来讲,梁山根本没有出路,主要人员的来源过于复杂,目标各不相同。可以说走投无路,依赖义气才团结在一起的,维持现状,混吃混喝到死应该没有问题。
但做大事恐怕不可能了。一旦走出梁山,目标各不相同,很容易分散。
最终的招安,属于必然的结果,梁山壮大的过程,中后期吸收了大量的旧军官,官僚,地主等阶层人员,成为主力。梁山最能打的都是原来的军官。
他们的意愿必然成为主导力量。
还有一种选择,走出大宋,到南亚独立建国。陌生的环境,敌人环伺,前途未卜,可以使所有宋人团结,领先的武力,打出一片天地很有......全部东渡扶桑 荡平 日本列岛 倒是不错的计划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635排&&名:0劳动点:10283排&&名:0发帖数:16632 军号:212564 工分:11635
左箭头-小图标
方腊倒是称帝了 年号永乐(汗 明成祖鸭梨很大)
国土有江南五十多个县 但是 不到一年被灭国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9排&&名:0劳动点:-11排&&名:0发帖数:58 军号:3306761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引进马克思主义,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635排&&名:0劳动点:10283排&&名:0发帖数:16632 军号:212564 工分:11635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国内的谋逆猪狗贱民 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272排&&名:0劳动点:1062排&&名:0发帖数:1155 军号:2551869 工分:1272
左箭头-小图标
事实上他们就是一群草寇...只是被历史传神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5排&&名:0劳动点:-3排&&名:0发帖数:85 军号:3301374 工分:45
左箭头-小图标
就那帮人,能成什么大气候,能想那么远,就一个“吴用”算有点计谋,也就是阴谋诡计罢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4775排&&名:0劳动点:4026排&&名:0发帖数:1910
军号:126446 工分:7477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从长远来讲,梁山根本没有出路,主要人员的来源过于复杂,目标各不相同。可以说走投无路,依赖义气才团结在一起的,维持现状,混吃混喝到死应该没有问题。但做大事恐怕不可能了。一旦走出梁山,目标各不相同,很容易分散。最终的招安,属于必然的结果,梁山壮大的过程,中后期吸收了大量的旧军官,官僚,地主等阶层人员,成为主力。梁山最能打的都是原来的军官。他们的意愿必然成为主导力量。还有一种选择,走出大宋,到南亚独立建国。陌生的环境,敌人环伺,前途未卜,可以使所有宋人团结,领先的武力,打出一片天地很有可能。水军几个将领的选择,其实可以做大!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4272排&&名:0劳动点:14261排&&名:0发帖数:4981 军号:1950353 工分:14272
左箭头-小图标
因个人遭遇及目的不同而聚集在一起,这(梁山)再好的团体(其实也就是些乌合之众)也会鸟兽散,招安,就是众位“好汉”的归宿。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43691排&&名:5816劳动点:12300排&&名:0发帖数:1249 军号:1699095 工分:143691
/ 排名:5816
左箭头-小图标
集体整编为 城管 说不定还能 留名青史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9049排&&名:0劳动点:27789排&&名:0发帖数:2728 军号:2880349 工分:29049
左箭头-小图标
梁山好汉主要是基层官员和军人,地皮流氓、卖艺的,地方豪强、骗子、小偷、抢劫犯、杀人犯等组成,虽然有个别能力出众之人,但大部分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成不了气候,注定是杯具!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8排&&名:0劳动点:-17排&&名:0发帖数:24 军号:3298965 工分:3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狐狼001
在第18楼的发言:听调不听宣。对俄这个是正解啊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635排&&名:0劳动点:10283排&&名:0发帖数:16632 军号:212564 工分:11635
左箭头-小图标
几群 作奸犯科 鸡鸣狗盗 杀人越货的 刁民 走到一切 聚众谋逆 与朝廷对抗最终结果 无外乎 内部互相倾轧 分裂 内讧 火拼 彻底 灭亡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17排&&名:0劳动点:562排&&名:0发帖数:702 军号:3018822 工分:717
左箭头-小图标
当时北方群雄并起
可以去其他国家发展 ~如果还想留在国内 就只能化整为零隐居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880排&&名:0劳动点:1277排&&名:0发帖数:684 军号:1609274 工分:18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kdjo
在第39楼的发言:楼主是说历史呢?还是说小说呢?
如果是说历史,宋江就没有招安过,知道战死!
如果说小说,那都是假设宋江历史上确实是招安过,而且是两次,不过历史上的水泊梁山根本没多大影响力,造不出这么大动静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41排&&名:0劳动点:292排&&名:0发帖数:73 军号:3298029 工分:341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宋江可以跨越时空,相信他会先择走何应钦、张群等走的人生路,他绝对不会选择池峰城、宋鹤庚、陈春霖...............走的人生路。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797排&&名:0劳动点:7541排&&名:0发帖数:3998 军号:3156962 工分:7797
左箭头-小图标
照你这样做,中华大地又刀光剑影,尸横遍野了,那时侯辽国西夏打进来,一点压力都没有!&以下是引用韶石一叟
在第38楼的发言:联合方腊灭宋,然后再灭方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从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要对付皇帝老儿,只有项羽的那句话——彼可取而代也!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9排&&名:0劳动点:19排&&名:0发帖数:37 军号:3297862 工分:6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是说历史呢?还是说小说呢?如果是说历史,宋江就没有招安过,知道战死!如果说小说,那都是假设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447排&&名:0劳动点:2331排&&名:0发帖数:810 军号:2201770 工分:2447
左箭头-小图标
联合方腊灭宋,然后再灭方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从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要对付皇帝老儿,只有项羽的那句话——彼可取而代也!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8160排&&名:0劳动点:16727排&&名:0发帖数:3350 军号:523648 工分:18160
左箭头-小图标
不可能造反成功的,会被皇帝和谐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3210排&&名:0劳动点:21435排&&名:0发帖数:3864 军号:399901 工分:23210
左箭头-小图标
最好的出路就是 联合各路义军 对抗朝廷但是不能推翻朝廷,维持各方的力量平衡,只要平衡被打破他们还是玩完,只能做王不能做皇帝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602排&&名:0劳动点:3767排&&名:0发帖数:5454 军号:2175610 工分:660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战斗的卡迪拉克
在第31楼的发言:走混江龙李俊那条路就不错
海外称王!
&以下是引用yingean
在第11楼的发言:移民。恩,会水的很多,什么浪里白条,阮氏兄弟,可以考虑去发展航海事业,发现新大陆,开辟殖民地。哪个会写书的穿越一下,说不定大家都不用讲英语了,全世界都在讲标准山东口音的汉语。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27排&&名:0劳动点:307排&&名:0发帖数:1420 军号:1465230 工分:527
左箭头-小图标
支持楼主!中华万岁!!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707排&&名:0劳动点:9319排&&名:0发帖数:1920 军号:2748893 工分:10707
左箭头-小图标
走混江龙李俊那条路就不错
海外称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97排&&名:0劳动点:47排&&名:0发帖数:40 军号:3261607 工分:197
左箭头-小图标
还可以考虑一国两制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2138排&&名:0劳动点:21546排&&名:0发帖数:630 军号:791720 工分:22138
左箭头-小图标
先说下我说的只是小说里的啊,不是历史事实。我看到的版本中梁山好汉曾经北征辽国,最后夺取幽云十六州,迫使辽国城降!其中有个情节是辽国许以辽国高官厚禄,并半壁江山。如果当时好汉们应允,而后再图进取,也许会。。。。。。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797排&&名:0劳动点:7541排&&名:0发帖数:3998 军号:3156962 工分:7797
左箭头-小图标
以宋朝的经营模式,想造反来立大业是很难的。就宋江的能耐,还不如多和朝廷打点一下关系。广积粮,高筑墙,整顿一下军队和内部关系,提高思想认识,熬上个几年,等待时局变化。到金人打入中原的时候,再接受招安,那不就成了敌后根据地。到时候两边都想招你。就算败了,往南一跑,也得到英雄般的迎接呀!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1387排&&名:0劳动点:26577排&&名:0发帖数:654 军号:301511 工分:31387
左箭头-小图标
在大宋的境内建立政权, 必定会遭到赵家的倾力围攻. 所以还不如全部闯荡海外, 山东临海, 水泊梁山也有水军, 不如北上占据朝鲜, 或者东渡占领日本.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846排&&名:0劳动点:2837排&&名:0发帖数:943 军号:1632846 工分:2846
左箭头-小图标
梁山的规模只是一个大点的山大王,根本没有叫板宋朝的实力,既然没有实力造反,就只能接受招安。宋朝虽然对外不强,但对内治理却卓有成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王朝,宋朝总体来说经济发达民生安乐,没有大规模造反的社会基础,所以梁山没有壮大的可能而这样占据一个小小的水泊长期对抗宋军的清缴是不可能的,在实力还算鼎盛时和朝廷讲条件接受招安是最明智的选择。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214排&&名:0劳动点:2983排&&名:0发帖数:1488 军号:1455114 工分:7214
左箭头-小图标
最好的办法就是招安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405排&&名:0劳动点:1355排&&名:0发帖数:564 军号:3283753 工分:1405
左箭头-小图标
要是在现代,梁山好汉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坦白从宽牢底坐穿(争取政府宽大处理),二是亡命天涯永远生活在黑暗世界里。不管是哪朝哪代朝廷都不可能容忍身背命案的亡命之徒当上国家干部(除非他爸是大李刚),话说回来要是宋江真有胆量造反但他有高明的政委吗?哈哈哈...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31排&&名:0劳动点:130排&&名:0发帖数:166 军号:1929319 工分:231
左箭头-小图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225排&&名:0劳动点:4124排&&名:0发帖数:1735 军号:1621598 工分:4225
左箭头-小图标
既然选择了与主流社会决裂,那么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建立一个自己说了算的新世界,另一条就是早晚被消灭,挫骨扬灰,最多为后人积累点经验和谈资。如果我是宋江,我就依靠梁山根据地,通过自力更生和对外战争缴获(不要说我是贼寇,在那个年代,你要是个好人,那你肯定是个死人)壮大自己的实力,成为地方实力派,等天下大势趋于稳定,时局明朗,再投诚新帝王,主动隐退,交出兵权,颐养天年。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56排&&名:0劳动点:426排&&名:0发帖数:385 军号:1770982 工分:456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就是。建立政权。有施政纲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82排&&名:0劳动点:176排&&名:0发帖数:78 军号:1355220 工分:282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欣赏无斋主人写的黑话水浒有哪些兄弟看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810排&&名:0劳动点:528排&&名:0发帖数:1786 军号:1798326 工分:3810
左箭头-小图标
什么啊!和尚的破了戒,力气大的杀国家保护动物,还有一个居然去生产山寨黑旋风赚钱,这样的联盟能不倒吗?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957614排&&名:35劳动点:2589654排&&名:27发帖数:18693 军号:1547870 头衔:叶腋 工分:2957614
左箭头-小图标
听调不听宣。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6698排&&名:0劳动点:26593排&&名:0发帖数:4109 军号:1503694 工分:26698
左箭头-小图标
梁山的人,多半是些有前科的的犯罪分子,对政府不满分子,以流氓无产者,部分地主及不得志的公职人员为主,缺乏组织纪律性,缺少能指挥大规模作战的军事人才,没有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所以,想成大事,实不可能。接受招安,是对的,但如果当时能和朝庭谈妥一些条件,不去朝中坐官,会好一些。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3098排&&名:8993劳动点:101407排&&名:7192发帖数:12493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03098
/ 排名:89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宋江想没想过要当皇帝呢?不好说。李逵是主张宋江当皇帝的。这话李逵公开说过多次,而且几乎是一有机会就要说。比如,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一命呜呼。宋江因为有天王遗命在先,死活不肯就寨主位。于是林冲等人只好请宋江“以大局为重”,权作首领,以免群龙无首。然而李逵却叫道:“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却不好!”结果被宋江一声断喝:“这黑厮又来胡说!再休如此乱言,先割了你这厮舌头!”李逵这话说得着三不着两。林冲等人请宋江到聚义厅议事,原本是要讨论寨主问题。或者说,是要让宋江出来主持工作,怎么扯到当不当皇帝上去了?即便要当皇帝,也得先当了寨主再说。但李逵是个急性子,巴不得一步到位,也有点看不惯宋江的扭扭捏捏,所以就不管合适不合适,只管喊将出来。宋江其实也是有过这个念头的。宋江江州遇难,危在旦夕,众兄弟下梁山,劫法场,破无为军,杀黄文柄,救得宋江性命,一同上山聚义。喘息未定,宋江便迫不及待地说起“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的段子,还要一句一句地解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李逵是个直人,一听这话,便跳起来叫好:“好哥哥,正应着天上的言语。虽然吃了他些苦,黄文柄那贼也吃我割得快活。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这话虽然立即被戴宗喝断,不过宋江的心思,却也被李逵有意无意地捅了出来。那么,宋江有没有这个条件呢?应该说,多少有一点。宋江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大,不好说。不过,直到投降之前,官兵和梁山交锋,没胜过一回。即便是高俅、童贯带了兵来,也不中。可见如果要和宋徽宗那昏君逐鹿中原,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宋江自己,应该说也是具有领袖资质的。他文不如萧让,武不及林冲,谋不如吴用,勇不及刘唐,这些人却心甘情愿地团结在他周围,唯其马首是瞻,可见宋江确实具有个人魅力。所以,如果宋江果真决定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众弟兄一定是一片响应:“愿随哥哥前往”。想想看吧,宋江要投降,弟兄们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还是跟着走了。要他们跟宋江去打江山,岂有不肯之理?然而宋江却不肯,因为宋江是“孝义黑三郎”。宋江的“孝”是有名的。因为“孝”,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上山落草,以免“教人骂作不忠不孝”。宋江的“义”也是有名的。因为“义”,他不顾朝廷王法,放走“劫匪”晁盖等人。正是“孝义”二字,使宋江在江湖上赢得了好名声;但也正是这两个字,使宋江在听了“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的段子后,虽不免有些飘飘然,却仍不敢有非分之想。什么是“孝”?“孝”的本质就是“恭敬顺从”,因此又叫“孝敬”、“孝顺”。不过,孝敬也好,孝顺也好,都和“造反”格格不入。所以,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为人孝悌,却又犯上作乱,那可是从来没听说过。那么,什么是“义”呢?义,有侠义、情义、正义、忠义。宋江救晁盖,讲的是情义;投降朝廷,讲的却是忠义。而且,在宋江心目中,忠义显然是第一位的。所以,晁盖一死,宋江还只是“代理寨主”,便立马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甚至可以说,在宋江看来,忠就是义,义就是忠。搭救晁盖,是忠于友谊;投降朝廷,则是忠于国家。这样的人,要他在王法之外做点小动作,是可能的;要他“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历史上那些靠暴力夺取政权的,都不是什么讲忠孝仁义的人。刘邦置生父和亲子的死活于不顾,有什么“孝”?朱元璋初登大位,便大开杀戒,屠戮功臣,又有什么“义”?正如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又译《吾土与吾民》)一书中所说,建立新王朝“需要爱好战争和混乱的天才——对费厄泼赖,对学问及儒家伦理都嗤之以鼻,直到自己稳稳地坐在龙位之上,再将儒家的君主主义捡起来,这可是个极有用的东西”。宋江还只是个“草头王”,就把这东西当宝贝,行吗?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3098排&&名:8993劳动点:101407排&&名:7192发帖数:12493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03098
/ 排名:89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晁盖战死疆场,自然不失英雄本色,但也同时说明他确实不具备领袖资质,甚至缺少大将风度。凡为人主、为将帅者,必须能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像晁盖这样沉不住气,怎么行呢?其实,晁盖不如宋江之处甚多。他既无远虑,亦无近谋,而且往往意气用事。比如杨雄、石秀两个来投奔梁山,晁盖却要砍他们的脑袋,原因只在于“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结果遭到众人反对,人情也让宋江做了。这岂非考虑欠妥?再说了,既然已经答应他两个入伙,就该唯才是举,好生安顿,晁盖却叫他们坐在杨林之下。想那杨林不过地煞星之十五,杨雄、石秀却在天罡星之列,武艺本事相去何远?可知晁盖实在没有识人之力用人之量,也实在不够资格当领袖。难怪晁盖这领袖当得有点窝囊了。最窝囊的是,他明明看出了宋江有投降的意思,自己也很不赞成投降,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投降对不对、好不好先不说,好歹也是一个纲领一条路线,晁盖却什么纲领路线都没有。他的上山,原本就稀里糊涂;上山以后,又得过且过。依照他的想法,既不必像李逵嚷嚷的那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他自知无此能耐),也不要像宋江琢磨的那样,招安投降,谋个一官半职(他明白那并非出路),最好就这么混着,当一天强盗打一天劫。只要弟兄们日日在一处厮混,有肉吃,有酒喝,就不赖。当然,晁盖并不蠢。他也心知肚明,清楚这终非长久之计,可惜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过一天算一天,或者寄希望于来人。在他看来,有本事捉得史文恭者,一定有勇有谋。有勇,就不会投降;有谋,就能找到出路。这当然是个办法,可惜行不通。因为那捉得史文恭者,如果是山寨中人,岂肯颠覆宋江的领袖地位;如果是山寨外人,又怎么颠覆得了?显然,不管是谁捉得史文恭,也仍得让宋江去坐那头把交椅。所以,晁盖的如意算盘,几乎注定要落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3098排&&名:8993劳动点:101407排&&名:7192发帖数:12493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03098
/ 排名:89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曾头市晁盖中了毒箭,神医安道全也回天无力,终于命丧黄泉。弥留之际,原本“已自言语不得”的晁盖忽然醒了过来,“转头看着宋江”,谆谆嘱咐道:“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这便是晁盖的“临终嘱咐”,也是晁盖的惟一遗言。晁盖这遗言好没道理。晁盖这“梁山泊主”是怎么当上的?不是世袭的,不是选举的,也不是指定的,而是林冲火并了王伦,众人拥戴的。说白了,他这“第一把交椅”,是林冲从王伦手里夺了来推让给他的。他现在坐不了啦,理应还给林冲和众人,由林冲和众人再作商量,岂可视为己有,私相授受?林冲火并王伦时曾骂王伦说:“这梁山泊便是你的?”当然不是。于是王伦便只好掉脑袋,而晁盖也才得以当寨主。那么,梁山泊不是王伦的,便是晁盖的么?显然也不是。梁山泊根本就不属于哪一个人。既不是他王伦的,也不是你晁盖的。王伦活着尚且不能独霸,你晁盖人都快死了,岂能再管谁当家谁做主?晁盖这遗言也好生蹊跷。照理说,晁盖升天,宋江升职,是顺理成章的事。宋江原本就是“二把手”,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地位威望均无人可比。所以晁盖一死,吴用、林冲等人便不管什么遗嘱不遗嘱,全都跑来找宋江,“请哥哥为山寨之主”。他们的理由有两条。一是“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二是“若哥哥不坐时,谁人敢当此位”。其实,还应该加上一条,那就是自从宋江上山以来,梁山的事务,实际上一直是宋江在主持,晁盖不过只是名义上的寨主。因此,晁盖死后,由宋江继位,不但天经地义,而且大得人心。然而晁盖却偏偏不想让宋江当寨主。如果他想让宋江当寨主,根本就不必立什么遗嘱,这寨主之位,自然就是宋江的;而以宋江武艺之稀松平常和根本不可能直接上阵交手厮杀,又岂能捉得史文恭?显然,晁盖这一遗言,已经几乎是公开暗示不肯让位于宋江了。这就奇怪。因为晁盖一向视宋江为“生死之交”,而且宋江上山之初,晁盖就打算要让位的。晁盖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以晁盖之为人实在和仗义,说这话不大可能是虚情假意。只是因为宋江的坚持不就,这才形成梁山领导核心晁盖第一宋江第二的基本格局。何况宋江不肯坐第一把交椅的理由,是晁盖年长。宋江说:“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现在这个问题没有了,正该那“山寨之恩主”来坐主位,怎么会半路里杀出个“临终嘱咐”来呢?这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晁盖自私,一心只顾报那“一箭之仇”,把个人的恩怨看得比山寨的成败兴衰何去何从还重。作为梁山领袖,晁盖其实一直在思考后一个问题,而且越想,就越是对宋江不放心。因为他越来越意识到,宋江在梁山上的人缘威望早已远远超过了他,而宋江对梁山前途的看法和自己又并不一样。晁盖其实是一个没有多少势力、能力,也没有多少心眼的人。他在江湖上声望远不如宋江,哥们也没有宋江那么多。晁盖去世时,梁山头领凡八十九人,属于“晁盖圈子”的不足十人,也就是最初跟随他上山的几个再加上林冲。至于杜迁、宋万、朱贵,人微言轻,无足轻重,本人的心态也是无可无不可,顶多只能算作中间力量。其余先后上山的,便基本上是“宋江团队”: 破清风寨后,花荣、秦明、燕顺、王英一拨九个;劫法场后,戴宗、李逵、张顺、李俊一拨十一个。这些都是宋江的“心腹弟兄”。以后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三山聚义打青州,一拨一拨的人马上山,不是宋江的门徒(如孔明、孔亮),便是宋江的故交(如武松、柴进),不是为宋江所收(如呼延灼),便是专奔宋江而来(如段景住)。这些人上山后,自然多半只认得宋江,不大认得晁盖。比如鲁智深在少华山上要拉史进等人上梁山,便说“俺们如今不在二龙山了,投托梁山泊宋公明大寨入伙”;被华州贺太守捉住,也说“我死倒不打紧,洒家的哥哥宋公明得知,下山来时,你这颗驴头趁早儿都砍了送去”。在他们嘴里眼里,梁山泊早就是“宋公明哥哥”的了,没晁盖什么事。宋江不但人多,而且关系铁,过得硬。花荣、李逵,是能和宋江一起去死的;武松、鲁智深、史进、燕青,还有那个“拼命三郎”石秀,都是些“水里火里不回头”而且“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汉子。这些人在梁山上,敢说敢骂,敢作敢为,说一不二,举足轻重。正是靠着他们的拥护,宋江上山不久,就成了事实上的梁山之主。相反,晁盖的圈子既小,又很松散。公孙胜是个“闲散的人”,不去管他;白胜无足轻重,也不去管他。吴用是晁盖的老弟兄,又是和晁盖一起上山的,却在宋江上山之后很快倒向了宋江。每次晁盖和宋江发生分歧,吴用都站在宋江一边,帮宋江说话。刘唐也是晁盖旧部,和晁盖一起出生入死,按说应该坚决执行“天王遗嘱”的,然而却在关键时刻“丧失立场”,成了“保宋派”,还要提供“理论根据”,道是“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指宋江)为尊之意”。似乎只有宋江当寨主,才真正是天王遗志,让捉得史文恭者为首,反倒违背了晁盖意愿。林冲的态度也很暧昧。晁盖在位时,他倒是愿意帮晁盖做些事情(比如攻打曾头市,便是林冲相随),但晁盖死后,领头请宋江就寨主之位的,却也是林冲。可以肯定,如果宋江和晁盖发生冲突,林冲多半会守中立。算来算去,和晁盖最铁的,也就是阮家三雄。可惜他们人太少,又常年在山下水寨,成不了什么气候。如此看来,晁盖其实很孤立。晁盖是什么时候感到这种孤立的?不大清楚。但曾头市事件肯定是一个总爆发。梁山泊要打曾头市,起因在于一匹“照夜玉狮子马”。这匹马是段景住盗来献给宋江的。晁盖是山寨之主,段景住要以此马作为晋身之阶,上山入伙,理应献给晁盖才是,怎么却要“献与宋公明哥哥”呢?任晁盖再大度,心里也不能不起疑。事实上,这种事情出得多了。早在宋江将上山未上山时,就有欧鹏等四筹好汉前来相见,道是“只闻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大名,想杀也不能够见面”。这话当着晁盖的面就这么说。好在大家“义气深重”,又都是来救宋江的,也就不会介意。可是,后面上山的人,也都说是冲着宋江来的。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人就更是喊得厉害,口口声声“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这就不能不让晁盖有了想法。我相信,晁盖即便再愚钝,也不会感觉不到,梁山好汉们对他的态度是客气多于敬重,对宋江却是实实在在的又敬又爱。与此同时,晁盖也一定感觉到宋江是在一步一步有意无意地架空他。自宋江上山,梁山泊的大半个家,便都是宋江当了。但有疑问,都是宋江拿主意;但有征战,也都是宋江领兵下山。每到这时,众头领的态度,不是一片响应:“哥哥所言极是”;便是一片踊跃:“愿随哥哥前往”。晁盖有什么决定,总是被委婉地驳回;想要领兵下山,也总被客气地劝阻。“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宋江总是这么说。结果,宋江的功劳越来越大,人马越来越多,威望也越来越高。这就不能不让晁盖心里有点那个。再说,晁盖也弄不明白,他这个“山寨之主”,究竟是统帅全局的领袖,还是摆看的花瓶?究竟要什么样的事,才该他出面、出手、做主,才不是“轻动”?晁盖心里,真是想不明白,好没意思。所以这一回,晁盖决计不听宋江那一套,死活要带兵下山去。不但“宋江苦谏不听”,而且“晁盖忿怒”。这“忿怒”二字值得玩味。忿怒什么呢?显然不仅仅是因为曾头市。想当时晁盖一定有一种紧迫感。他对宋江说:“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同时晁盖一定也有一种孤独感。以往宋江下山时,只要说一声:“小可情愿请几位弟兄同走一遭”,厅上厅下便会一齐都道:“愿效犬马之劳,跟随同去”。就连打一个小小的芒砀山,吴用和公孙胜都要左右辅佐。这一回,却似乎没什么人自告奋勇,得晁盖自己点将。吴用和公孙胜都留下陪伴宋江。打先锋和当军师,全靠“梁山初结义”时的弟兄林冲一人。这就几乎注定了晁盖要失败。而紧迫、孤独导致的狂躁、冒进,则是晁盖失败的直接原因。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3098排&&名:8993劳动点:101407排&&名:7192发帖数:12493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03098
/ 排名:89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宋江其实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了不少。但最蠢的事,除了放高俅,就是打方腊。认真说来,宋江和方腊,似乎是难免有一场恶战的。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满足于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毛贼”,而是颇想有一番作为的“大寇”。这样的大寇,出路无非三条: 招安(如宋江),被剿(如方腊),或是居然成了气候,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如朱元璋)。李逵无疑是倾心于第三种选择的。他多次表示,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宋江却不肯(或不能、不敢)。其实,倘若宋江果真依了李逵,则他与方腊之间,便更会打得你死我活。因为方腊也是一个想当皇帝的,而中国的皇帝又历来不准有好几个。如果大家都想当,那就只有打,打到只剩一个为止。宋江不敢称帝,也不愿被剿,因此选择了投降。既然投降了,就是“朝廷的人”。说白了,也就是朝廷的鹰犬。鹰犬的任务,不是逮兔子,就是抓狐狸。所以,朝廷要宋江去打方腊,宋江不能不去。不过,打归打,却不该是宋江这种打法。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壮大自己。除非是兵临城下,寡不敌众,不得已和敌人决一死战,就不能硬打硬拼,也不能失大于得。也就是说,打仗固然难免损兵折将,但不能伤了元气,更不能一无所获。更何况,朝廷派宋江去打方腊,其用意有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要“以匪制匪”,让“强盗”打“强盗”;而宋江接下这份差事,则和他决计投降一样,是要为梁山的弟兄们找条出路,寻个归宿,谋个前程。这个前程,既得由朝廷来给,又得靠宋江去要。也就是说,得靠宋江和朝廷不断地讲价。要讲价,就得有本钱。这本钱,一是战功,二是实力。无功固然不能受禄,但倘若把实力拼光了,也就一钱不值,什么也讨不来。所以,像宋江打方腊那样,人马越打越少,地盘越打越小,就是犯傻。怎样才能不犯傻呢?首先要旗开得胜。旗开得胜,朝野震惊,梁山这支队伍在世人心目中,就有了分量。其次,要适可而止。比如打下一两座城池后,就不宜轻举妄动再接再厉,而应该呆在城里招兵买马,养精蓄锐,一面要朝廷封官许愿,一面向方腊暗送秋波,和两方面都讨价还价。这个价钱显然是讲得成的。因为这时方腊已经尝到了宋江的厉害,朝廷也看见了梁山的骁勇,官匪朝野双方,都要刮目相看,另眼相待,谁也不敢轻易把他们怎么样。朝廷原本打不赢,除宋江外,没什么指望,自然必须笼络;方腊已经吃不消,宋江如肯倒戈,当然求之不得,岂有拒绝之理?所以,宋江完全可以两边要价,待价而沽。事实上,当宋江成为“剿匪”主力时,他就成了朝廷与方腊之间的第三股力量,而且力量还不小,正所谓“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和当年韩信攻下齐地时的情况一样。因此,战争的主动权,实际上是握在宋江手上。如果方腊不识相,则挥师南下,一鼓将其“荡平”;如果朝廷不答应,则反戈相向,和方腊做个“联手”;如果双方都拖拖拉拉,那就在已打下的城池里先呆着,喘口气也是好的。怎么着,也不至于像后来那样,把自己的一点本钱赔得干干净净,害得弟兄们一个个都做了刀下冤鬼。可惜,宋江也和当年韩信一样,没能利用这天赐良机,当然也就只能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然而宋江和韩信又是不一样的。韩信毕竟原本就是刘邦的人,而且刘邦还有恩于韩信。用韩信自己的话说,就是“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当然要报恩的。宋王朝对宋江又有什么恩呢?屁也没有。那么,凭什么要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其实,即便站在道德立场上看,宋江也犯不着那么傻。他的投降,以及投降后去打方腊,无非就是想从“匪”变成“官”。但在中国古代,官匪之间,又原本是没有什么道德界限的。作为“官”的高俅未必比作为“匪”的方腊道德高尚,王英强抢刘知寨老婆和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也很难说有什么善恶之别。既然“成者王侯败者寇”,又焉知方腊不会变成“官”,赵佶将来不会变成“匪”?何苦对方腊那么“疾恶如仇”,势不两立,必欲除之而后快?然而宋江似乎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傻乎乎地一心一意只想为朝廷尽忠,以为这样一来,他和他的弟兄们就可以青史留名了。他哪里知道,在官方眼里,强盗就是强盗,哪怕受了招安,平了叛乱。可不是么?平了田虎、王庆,群臣朝贺,宋江和卢俊义却被安排在殿外凉快;灭了方腊,两个人一个被喂了水银,一个被下了慢药,哪有什么好下场?更何况,一个做了强盗又投降的人,还讲什么“忠义节孝”?这不是犯傻么!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3098排&&名:8993劳动点:101407排&&名:7192发帖数:12493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03098
/ 排名:89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宋江活捉高俅又把他放了,这事让人憋气。高俅那厮,不但是梁山好汉的“私敌”,也是国家人民的“公敌”。不少人,是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的,只可惜抓他不到。现在活捉了,正可以“大快人心”一把,怎么又放了呢?不要说林冲几个,便是我等,也想不通。决定要放的是宋江。想当时宋江一定很为难。他夹在山寨与朝廷之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里捏着高俅这个活宝贝,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所以,宋江虽然大获全胜,心情却很沉重,忧心忡忡,一脸的难色。因此,我很想替宋江拿个主意。办法也无非三条: 杀,放,不杀也不放。杀了高俅,自然大快人心。林冲(还有杨志、鲁智深)不用说,武松、李逵、刘唐以及三阮,也一定拍手称快、喝彩叫好。投反对票的,除高俅自己,不大会有别人。但站在宋江的立场上,为他所谓“招安大事”计,却是不杀为好。宋江是铁了心要投降的。为了投降,他只想把事情闹大(闹大了才能引起注意,也才好和朝廷讲价),却不想和朝廷闹翻(闹翻可就没戏了)。所以,他可以大败官兵,也可以杀个把芝麻小官,甚至不大不小的官,比如曾是蔡京门人的华州太守贺某等等,却杀不得高俅。高俅不比别人。他不但是当朝太尉,而且是天子宠臣。杀了高俅,就等于是和朝廷翻脸,和皇上翻脸。这个脸,宋江翻不起。于是宋江便把高俅放了。依宋江的一相情愿,原本是指望高俅能在皇上面前为他说项的。宋江深知,他能不能投降,关键不在自己,而在朝廷,更在皇上。然而,作为先前的“猥琐小吏”,此刻的“犯上草寇”,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和那“至尊天子”说上话。他的种种想法、愿望、要求,包括投降的乞求,都不可能直截了当地“上达天听”,而只能通过高俅之流来“中转”。这就是宋江决计要放高俅回去的根本原因。可惜,高俅是个小人。根本不讲诚信,还使了不少坏,害得宋江“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宋江应该知道高俅是什么货色,也应该知道高俅那厮根本就靠不住。因此他的做法,应该是把高俅当作可居的奇货和讲价的筹码扣在梁山,不杀也不放。也不光是留做人质,而是要他不断地写信给皇上,催皇上快快派人来招安。如果不写呢?对不起,那宋某就只好请林冲兄弟来和太尉大人说话了,就像当初对宿太尉所说的那样:“只怕弟兄们惊了太尉。”对宿太尉那样的“清官”尚且可以连哄带骗,高俅这混蛋为什么就吓他不得?甚至在我看来,宋江还可以动点“真格的”,比如让林冲隔三岔五来臭骂一通,或者狠揍一顿(只是不可往死里打)。这既可以让林冲出出气,也能逼高俅就范。那皇帝老儿原本对高俅就言听计从,又耽心高俅小命难保,自然会乖乖地下诏招安,还得客客气气地恭请宋大人下山。如果三番五次都弄不来一纸诏书,则证明该“奇货”已毫无利用价值,那就交给林冲发落好了。送给林冲的这份人情,比招待高俅的几顿酒肉值钱得多。那么,倘若那厮果真弄来了招安诏书,又怎么办呢?也不妨碍林冲报仇雪恨。因为这时高俅已毫无用处,留下来只能是一个祸害。他会到皇帝那里搬弄是非不说,宋高两人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这么一段“过节”,岂非说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再说了,这种祸国殃民的东西,留他作甚?因此不妨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在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结果了他。朝廷来人问起时,宋江可以双肩一耸两手一摊,对不起得很,天使晚来一步,高大人一片孝心匆匆忙忙见老祖宗去了。至于死因嘛,尽管随便编: 失足落水啦,忽染暴疾啦,有的是说法。宋江身边有个诡计多端的吴用,何愁做不了这点手脚?又有个“神医安道全”,自然不难出具全套“医生证明”。反正这时生米早已煮成熟饭,朝廷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因此而收回成命吧?自古道,君无戏言,何况那“君”又是昏君,好糊弄得很。此计的关键是掌握好时间,必须是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早了晚了都不合适。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既不耽误招安(没准还能加快),又不妨碍报仇(顶多拖上几天);既不悖于“忠”(替皇上除了奸臣),又不碍于“义”(让弟兄出了恶气)。忠义双全,一举两得,好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可惜,这个办法也是不灵的。不灵的原因,是宋江做不来。也不是做不来,而是不能做。如果梁山寨主是高俅,用不着咱们出这馊主意,他早就这么干了。然而宋江不行。因为高俅是小人,宋江是君子。小人可以无恶不作,君子却须正大光明,这样的诡计,如何使得?宋江倘若果真做出这种两面三刀的勾当,他在弟兄们面前,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然而反过来一想,似乎又不对。想当初,宋江为了赚秦明上山,拉卢俊义下水,什么狠毒之计没用过?卢俊义差一点掉了脑袋,秦明则被整得家破人亡,还连累了不少无辜平民,正所谓“只为一人归水浒,致令百姓受兵戈”,宋江却并无愧疚,众人也说他是“义气深重”。这可真是咄咄怪事!莫非对自己弟兄(还有无辜百姓)就可以“使坏”,对高俅那样的混蛋反倒应该“行善”?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还是以后再说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00311排&&名:108劳动点:692810排&&名:231发帖数:49887 军号:991942 头衔:市井真小人 工分:1300311
/ 排名:108
左箭头-小图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93排&&名:0劳动点:244排&&名:0发帖数:248 军号:3111995 工分:393
左箭头-小图标
杀了狗皇帝,自己来,才能保持下去,要不让这帮大老黑去玩政治,还不如早早的把他们杀了算了,李应{扑天雕}是个这样的人才,在那个时代他的地位太低了,说话没人听,就像现在一样,没办法了,那就去灭亡吧。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43排&&名:0劳动点:-588排&&名:0发帖数:935 军号:3286965
左箭头-小图标
农民起义要接受党的领导才能成功。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80137排&&名:0劳动点:78849排&&名:9651发帖数:6450
军号:2759099 工分:8013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梁山的水平过低,低到难以形成真正的政治号召力----除了那些真正的黑道人物,有谁会死心塌地的为这些土匪卖命?!!!土匪造反,自古以来没有成功的。简单说吧,梁山的罪行昭然于天下,百姓切齿痛恨,丝毫不亚于蔡京高俅之流;而到了关键时刻,那些屈身从贼的官军将领只要得到朝廷的一点宽恕,就立刻会毫不犹豫的临阵反水;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一到面对了残酷的正规作战,溜之大吉者肯定不在少数;死硬分子当中有勇无谋者李逵等人,杀老百姓当然十分威风,但实际上真到面对枪林箭雨,挂的也很快----征方腊要不是宋江时刻带着李逵,他早就挂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00782排&&名:1000劳动点:250344排&&名:1802发帖数:1712 军号:2889607 工分:400782
/ 排名:100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黑马不黑
在第3楼的发言:在封建思想中招安是保住后代名节的最好办法,但他们被招安得过早了,假如再打几次大仗,消耗掉朝廷内四大奸手下大量兵力,并逼迫皇帝铲除朝廷内奸佞再被招安结局会好的多。嗯,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256排&&名:0劳动点:-3409排&&名:0发帖数:7112 军号:3004053
左箭头-小图标
参加国军(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wap.tiexue.net)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7排&&名:0劳动点:8排&&名:0发帖数:23 军号:3293710 工分:57
左箭头-小图标
当然是招安,当公务员撒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7674排&&名:0劳动点:25066排&&名:0发帖数:6225 军号:2833640 工分:27674
左箭头-小图标
在封建思想中招安是保住后代名节的最好办法,但他们被招安得过早了,假如再打几次大仗,消耗掉朝廷内四大奸手下大量兵力,并逼迫皇帝铲除朝廷内奸佞再被招安结局会好的多。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74排&&名:0劳动点:611排&&名:0发帖数:108 军号:3260510 工分:674
左箭头-小图标
从安全角度上讲。。。选1吧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75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水泊梁山108好汉真正的正确出路是什么?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康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