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代有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程大伟最新消息,在他...

程大位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珠算家,在他所著的《算法统宗》里有一个“荡秋千”的趣题,这个题译成现代汉语的大意是:有一架秋千,当静止时其踏板离地1尺;将它向前推两步(“一步”指“双步”,即左右脚各迈一步,一步为5尺)并使秋千的绳索拉直,其踏板便离地5尺,求绳索的长.
chachaxo383
由题意我们可以做示意图如上,并可知AC=1尺,BF=CD=10尺,CF=5尺,AF=CF-AC=5-1=4尺,而绳索长为即为OA、OB且OA=OB;设绳索长为OA=OB=X尺,则 OF=OA-AF=(X-4)尺;在直角三角形OBF中,由勾股定理可知:OB²=BF²+OF² ,即X²=10²+(X-4)²;&&&&&&& 解得:X=14.5尺.&&&&&&&& 故绳索长为14.5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道关于荡秋千的数学问题~哥哥姐姐帮我某人荡秋千,秋千的踏板在静止时离地面0.3米,秋千荡起来,踏板摆动的最大水平距离为8米,踏板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3米,求秋千的绳长.最好有图哦
一丝落末丶M8y
角1的正切=(2.3-0.3)/8=8/L-2.L=34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你把秋千看成圆上的点,秋千绳上顶点就是圆心,绳长就是半径。现要求绳长,即求圆半径。最大水平距离其实就告诉了你,两边最高连线的这个弦长是8米,根据垂径定理可知最高点和弦与最低点时纤绳交点(以下称交点)的连线(且此线与最低点时纤绳垂直)为4米,又最根据最高点以及最低点与地面的高度可知交点到最低点的距离为2米。设交点到圆心的距离为a,绳长为b可列式:b=a+2又根据勾股定理有:b的平...
以秋千的悬挂点为圆心,向下划一线,为静止线,向斜向划一线为荡起最高点的线,均为圆的半径(即秋千的绳长)从最高点向下划一条2米线,向静止线划一条8米线,连成长方形,可见:设半径(绳长)为R,则有:(R-2)²+8²=R²解得:R=17米...
扫描下载二维码华夏古诗词源远流长,有许多古诗词与勾股定理有紧密联系下面是明朝大数学家程大伟所著的直指算法统宗
我哥们一女同事叫殷静,绝对是真的我去过我哥们单位!后来听说改名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里的一道题:有4350袋盐,有若干大船和小船刚好装满,其中每3只大船装500袋,每4只小船装300袋,大船和小船只数相同;问:各有多少只大船和小船
(500/3+300/4)*X=4350X=1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歪有小爱160
(注:古时1步=5尺)翻译为现代文的大意是:秋千静挂时,踏板离地的高度是1尺.现在晃出两步的距离,有人记录踏板离地的高度为5尺.仕女佳人争着荡秋千,一整天都欢声笑语;工匠师傅们好奇的是秋千绳索有多长呢?答:可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程大伟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