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苹果6比5s好在哪里里

[][][][][][][][][][][][]
最新文章热门文章
[][][][][][][][][][][][]
[][][][][][][][][][][][]
新手必看: 游戏资料: 进阶攻略:
05-1505-1505-1205-08
05-1605-1605-1605-16
今日推荐有奖活动
FPS竞技手游《全民枪战》第五届英雄联赛报名正式开启! 群雄逐鹿,为荣耀而战!
还在为打不过副本而烦恼吗?快来抱大腿吧! 《COS大乱斗》邀请好友来助阵!
《魔力时代》5.14全新资料片上线!女神降临送苹果(Apple)Mac Book Air!
三国手游革命之作《关云长》即将首测,送祝福赢取限量激活码!
开服时间游戏名称服务器名下载号05-17 10:00674新区05-17 10:00议谥赵云05-17 11:00号令天下05-18 10:00675新区05-20 10:00676新区05-20 10:00处处受制05-20 11:00指点江山05-22 10:00677新区05-23 10:00不在当归05-23 10:00678新区05-23 11:00运筹帷幄05-24 10:00679新区
日期名称状态下载号
05-15封测05-20公测05-20公测05-20封测05-20公测05-20公测05-20内测05-20公测05-20公测05-21公测06-03公测
12345678910
日期名称号
05-1505-1505-1505-1505-1505-1505-1505-1505-14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 86当前位置: >
> 天天飞车无限之刃和命运刀锋哪个好
天天飞车无限之刃和命运刀锋哪个好时间: 来源:
天天飞车无限之刃和命运刀锋哪个好,天天飞车无限之刃和命运刀锋谁好。相信很多关注到T车的朋友都比较好奇天天飞车无限之刃和命运刀锋哪个比较好,下面就是天天飞车无限之刃和命运刀锋对比详解。
满级属性对比
无限之刃满级属性:
加速度16.1Km/s
最高速度472Km/h
节油性能36.8Km
命运刀锋满级属性:
加速度15.9Km/s
最高速度469Km/h
节油性能36.5Km
从属性来看,无限之刃从加速度到节油性能都是比较高的哦,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一般一辆新车会比一辆更好的呢,所以在属性方面,无限之刃胜哦。
天天飞车命运刀锋
无限之刃技能:
挥动华丽刀光,摧毁前方大量赛车,获得连积分,持续时间9s
变形状态下,惊险超车积分加成+22%
命运刀锋技能:
舞起剑刃风暴,摧毁前方大量赛车,获得连积分,持续时间8s
变形状态下,惊险超车积分加成+20%
技能对比:技能1都是一样的哦,只是持续时间和超车积分加成哦,从技能2来看,无限之刃的惊险超车积分加成也是比较高的哦,所以在技能方面无限之刃险胜。总评天天飞车无限之刃是比命运刀锋好,可以说天天飞车无限之刃是命运刀锋的升级版。&
文章很赞,分享给朋友
本周热门游戏专题谁能告诉我LOL中的刀锋之影好在哪啊!!! 求安慰_百度知道
谁能告诉我LOL中的刀锋之影好在哪啊!!! 求安慰
提问者采纳
对于后排弓箭手就是一个技能全收?。一个减速攻击技能,出了残暴后。追杀跑路,技能释放的循序要搞明白。团战时?GANK,所以爆发力高?死的可惨了。没错,就要利用他的优势。一个小Q!?首先弄明白他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像是法师的持续伤害,所以,那么就给你追杀逃命一个很好的契机。既然是法师!算得上是半神技能了,装备出的顺的话。‘物理法师’,顶在头里!!不能放着突进技能不用,而这个技能最大的优势在于带兵线。一个突进技能,就一定要认清自己是法师···所以插入的时间跟法师一样,各种GANK吧。想要玩好他,他就是个物理法师,由于附带禁魔。而‘影’这个字!,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群殴都很好,帮自己和队友在前期建立优势,这个技能竟然还能禁魔。因为主要是技能输出伤害!!AOE伤害,他的所有技能都是显示了这点,那就需要良好的操作,被虐了·!而且一般法师不是对手,这个时间干什么!可谓是神级技能了,攻击跟你物理最大输出有关,增加伤害而已。那么说下他的优势吧,会隐身啊,他就有大量的剩余时间,减速很多,上火了····························刀锋之影好在哪。由于清兵能力强,他可以单中的哦,不过伤害真的很高,指的就是大招了。起码能把技能按出去,证明的出装慢了,然后去玩了看样是买了刀锋的样子,即便是隐身都很难幸免于难
其他类似问题
7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15条回答
当你有一把练满的饮血再加个暴风大刀,然后W,E过去,大招。不过杀人更快刀锋之影。刀锋之影可以说是前中期秒掉一切脆皮,在从里面走出来,就算是逆风也该有的,皮城,那样你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都是这样死掉的,A一下,再A。下路adc完全无招架之力,一个w就一波兵了。一般这样一套下来。我曾经试过大嘴,很多人都喜欢出3项为第一件,开个Q。第一件三项真的没必要,除非是你能15-20分钟左右就出,更爽,ez。他的作用类似于波比。团战的时候一套技能带走一个apc或者adc。但是我个人认为应该饮血为第一件一般20分钟左右
泰隆作为LOL刺客中的代表前期爆发高中期三项或冰锤也能很好的爆发和限制后期可以半肉或爆发带走对面ADC
刀锋之影 最强的地方在于他能 秒杀很多的ADC 和 APC
而且刀锋之影优势在于单中对APC不落下风
E的伤害 还是比较客观
当然一些强势APC 刀锋压起来也是比较顺畅 但是真正的要点在于你的操作和对技能的判断 刀锋属于突进型刺客类英雄 大招可进可退
在于初期积累 如果积累太差 后期基本就是被虐的菜了
刀锋是个非常犀利的英雄。他活跃在前中期。若一方选择用刀锋在前期杀不了人,或者杀人一换一,那这个英雄就废了。到后期的话团战一般都是进得去出不来。能换一个ADC或者APC就算是赚的。刀锋出装本人喜欢一或者俩多兰,出残暴
转狂徒粪叉路线,再出轻语。而后就可以补春哥或者自然之力或者女妖==
莫非你是买了觉得后悔了?今天还有个提问里到处借号想玩这个英雄的,本人也有,刀锋带物理穿甲符文,爆发出来,物理常套,堆点血,秒AP各英雄随意,因为有被动技能10%伤害提高,外加E技伤害提高,想打高伤害,很容易,就是面对集火的时候,留闪现和R技,选择适当的时候使用,才不会觉得,取人头和逃命很难.
爆发高,秒脆皮啊,AOE清兵也快,上路逆风可以跑中路去gank下,出护甲穿透和攻击力符文,装备也这么配,核心是幽梦之灵的那个1300+的配件,一定要先出,在转饮血,逆风出三相散件也行,团的时候等对面大控没了上,直接秒ADC或者脆皮法师,其实很好打啊
Q耗蓝少,线上猛,大招AD成长,这就意味这对面要靠护甲防御你,但是他还要防你们AP的魔法技能,所以就体现出AD技能的优势
男刀锋是法师脆皮杀手 大招能逃命 别的好处貌似没了
个人觉得只要一个好处,吓人。
好在3级秒人 6级强杀
AD 爆发,基本不用出肉装,秒人比较爽
刀锋很牛的,会出装备的话剑圣都是小菜
爆发力强悍!!前期多用W磨血磨掉3分之1之后6级了就可以杀了他
高爆发的AD英雄 不过目前作为上单英雄对线能力太差 不建议使用
好在中后期能秒后边的脆皮
lol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刀锋》好在哪里
——透过经典,感悟人生
《刀锋》是儿子的同学在高三语文课前读书分享时介绍的一本书,老师说:“高考后,应该读读这部小说,或许会对你们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高考后,儿子在旅行前繁忙的学校活动和我们搬家过程中,挤时间读完了三本厚厚的《平凡的世界》,带着老师推荐的《刀锋》这部不算太厚的小说踏上了旅途。旅行中,只要一有机会,儿子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借着火车上、候车室和宾馆不太明亮的灯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还不时对我说:“这本书太好了,妈妈,你也要读读!”
于是,旅行途中,趁着闲暇,我也打开了这本小说。或许因为事多心急、或许因为旅途劳累,这本书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强烈,只是断断续续地读了一点。回到家,在高考出分后的忙乱中,终于抽时间将小说读完。
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拉里那种整天满世界乱跑的所谓“晃膀子”的生活方式让我诧异,而儿子如此推崇这本书更我不可理解。难道儿子喜欢这种生活?作者毛姆在书中留露出的虚无主义的生活态度也令我担心,即将走出家门,独立面对五彩缤纷世界的儿子,会不会被大学和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时尚与潮流引偏?
一天,餐桌上,不无隐忧的我对儿子和宽爸说:“你们都说这部小说好,可是我怎么也没有看出它好在哪儿,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读后感吧?”
“好啊!”看到我终于读完这本书,儿子很高兴。
“我已经忘了,让我再看一遍吧。”宽爸的回答虽不爽快,但是他拿起书很快将小说又翻了一遍,也加入到了我们对这本书的持续讨论中来。
&&&&&&&&&&&&
一、倾听儿子对《刀锋》的理解
&“妈妈你是不是没看懂这本书?”儿子对我说:“它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讲了一个在战争中受到心灵创伤的人生故事,而是通过拉里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嗯,你接着说。”我倾听着儿子的读后分享。
“书中除了拉里的生活方式,还介绍了古董商艾略特、投资商及其儿子马林特父子、富家伊萨贝尔母女,以及被上流社会放逐的索菲、模特儿苏珊,甚至还有矿工考斯第、农场主妇,包括作家毛姆自己等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儿子说。
“哦,让我再仔细回想回想。”跟着儿子的思路我再次打开了书。
“不过,小说主要是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主动放弃富裕的物质生活享受,而甘愿四处奔波,甚至为了体验生活下矿井当矿工、到农场当苦力,最后放弃自己的资产去当出租汽车司机的拉里追求不断丰富自我精神世界的另类的生活方式。”儿子概述道。
“你很喜欢拉里?”我问儿子。
“嗯。”儿子点点头。
儿子的回答让我害怕:“你也想过这样一种生活?”
“那倒不是,只是我佩服拉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勇气。”儿子答。
“你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试探地继续问儿子。
“现在还不清楚。”面对我的不理解,儿子耐着性子继续说:“不过,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和体验世界上都有哪些生活方式,以及它们的利弊后,才能做出选择。”。
“像拉里那样去体验各种生活方式再做出选择?”儿子的回答愈发证实了我原来的担心。
“应该不会,拉里只是毛姆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经历塑造的文学形象。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很难有时间去亲身体验过所有生活方式,再做选择。”儿子这个回答让我稍微有些心安。
“妈妈,你是不是心静不下来,没看懂这本书?”本想着与我分享共鸣的儿子,面对我这么多的疑惑,颇感意外,儿子接着说:“这本书除了介绍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外,还隐含着毛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理解。毛姆通过拉里在遭遇好友为救自己而献身所产生的困惑,展示了小说的主旨——人生命短暂而脆弱,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小说正是通过不同人物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不同人物对这一主旨的不同理解。”
静心听着儿子的分析,我对《刀锋》这本书的理解也慢慢地清晰起来。
“拉里的形象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儿子继续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拉里是主动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去体验不同的人生,而苏东坡则是在政敌的一次次打压下被动地体验了各种不同层次的生活。我更佩服苏东坡那种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生活,都能以豪放豁达的态度去应对的魄力,一种更令人向往的浪漫主义的人生态度。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能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不朽的奇葩,持续地给后人带来精神震撼……”
可以看出,阅读《刀锋》,让儿子联想了许多。
二、继续讨论
接着,该宽爸分享读后感了。
“看来你是读懂这本小说了,你对书的理解超出了我对你理解力的估计。”宽爸首先肯定了儿子:“正如你所理解的,小说通过对拉里和其他一系列人物生活方式的描述,展示了小说的主旨,展示了毛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可是,毛姆并没有明确表明他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我说。
“毛姆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表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结果,只是通过拉里之口向我们介绍了印度哲学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但是,在毛姆在另一部自传体小说《人生的枷锁》中,借助主人公菲利普之口表达了他对生活“真谛”的理解。毛姆在对人生和社会进行了长期体验和审视后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
“这样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太消极了?”我更加担心毛姆的这种人生态度会给儿子带来的消极影响。
“毛姆的人生态度确实有点消极,这可能源于他小时候艰辛的人生经历。《人生的枷锁》的译者认为,毛姆的人生哲学来源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犹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有自由。他主张人们运用想象和理智,变人生的经验为预见,这样才能掌握“未来”,才不致沦为“过去”和“欲望”的奴隶。毛姆在化用斯宾诺莎这一观点的时候,去掉了理性,而代之以东方佛教的“四大皆空”的人生哲学。这需要我们批判的来阅读,而不能全盘接受。”
为了配合儿子的阅读,宽爸在《刀锋》之外还阅读了毛姆的相关著作。宽爸接着说:“不过,毛姆的这部著作提出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小说,展示的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去了解。”
“你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是什么?”我们的讨论经常会刨根问底。
“人生对于宇宙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只是人们自己赋予的,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才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也因此而五彩缤纷。”宽接过我的问话答:“许多关于人生哲学的书上都这样说。”看来,高中阶段所阅读的课外书对儿子的思想带来很大影响。
“你呢?”继续追问宽爸。
“宽说的很好。从生物意义上讲,人生就是一段由生到死的生理过程。这一点和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正是由于人类进化出了能够思维的大脑,才使人超越动物成为了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又不仅仅是一段毫无意义的生理过程,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旅程,精神世界从空白、浅显到丰富、深刻不断发展的思想旅程。”宽爸说:“所以,我觉得,人生是一个人用由生到死的这段生理时间,走过物质世界、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构建属于自己的物质世界、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过程,而精神世界才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所在,才是人的本质所在。一个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所有收获,只有通过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才有意义。我们想想看,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读再多的书、经历再丰富,如果他失去记忆,思想一片空白,那巨大的财富、阅读量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对他还有什么意义?这正是毛姆通过拉里的生活方式提醒我们,在注重物质世界享受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存在。”
“照你这样理解,拉里的那种追求精神世界发展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听到这里,对儿子的顾虑不禁又转到了宽爸身上。
“那倒不是。宽说的对,我们不了解世界上都有哪些生活方式,没有认真考察过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利弊,如何做出选择呢?如果我们没有品尝过富裕的生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说自己甘愿过一辈子清心寡欲的圣徒生活,我想这也是违心的,这样的人生或许太单调、乏味了。除非我们是先知先觉的圣贤。”宽爸说。
“作为一个常人,我更喜欢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趁着年轻努力去攀登文化世界的高峰,用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走出校门到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去拼搏、体验各种不同层次的生活境界,进一步丰富、深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构建自己的文化世界;同时也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改变着周围的物质世界、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为社会做点贡献,打下自己的文化烙印,也就是乔布斯所说‘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等自己充分体验过物质世界各层次的生活,也拥有了高层次的财务自由,有能力选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时,再摆脱物质世界奢华生活的诱惑,带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安心过一种简朴、宁静的精神与文化生活,这才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智慧生活方式。”宽爸分享着自己的思考。
儿子盯着宽爸说:“这不就是拉里的生活方式吗?”
“不一样,拉里是从富裕的生活开始向下体验生活,他以前所过的富裕生活不是他自己打拼出来的,而是依靠父母给他留下来的遗产,他没有体验过从社会的底层向上一步步攀登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不会将自己财富全都留给子女的原因。因为那样做的话,就等于剥夺了子女们享受依靠自己的力量向上攀登的人生最大乐趣。”宽爸说。
“就像我们登泰山,徒步登山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也正因为登山过程的艰难,才会使我们对这段旅程刻骨铭心,使我们登上泰山极顶后的快乐更加强烈。如果我们像登山途中遇到的许多旅友,直接坐汽车到中天门,再乘缆车到南天门,然后步行下山,就体会不到这么多乐趣了。”宽爸借着儿子刚经历的雨中强忍腹痛登山的经历解说道。
“我明白,应该学习索罗斯,年轻时投身经济,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又能早点实现财务自由,退休后,再去研究自己喜爱的哲学。”儿子说。
“索罗斯退得太晚了,如果他真的喜爱哲学的话,他早就应该急流勇退了,他赚的钱早就几辈子都花不完了。也许他的真正兴趣已经不在哲学了。”
“那还是比尔.盖茨更厉害。”儿子说。
“比尔.盖茨应该比索罗斯更智慧,40岁就选择退休,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过查理.芒格更智慧,他能够很好地将物质、文化和精神三个世界的享受有机结合起来,既享受投资物质世界带来的乐趣,也时时不忘领略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读《智慧宝典》,你知道查理.芒格平时生活简朴,手不离书,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他和巴菲特合伙的伯克希尔公司虽然拥有私人商务飞机和豪华游艇,但是平常旅行更喜欢乘坐民航飞机,喜欢融入真正生活的平民生活方式,只有陪家人旅游时才会体验豪华的生活方式。”大家一起感叹着经典带给我们的所见所闻。“人生有限,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一一去体验过所有的生活方式再做出自己的选择。通过观察、了解前人的生活经历也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正是一部好的人物传记和小说的价值所在。”
“但是,有一些生活方式是一辈子都不能去尝试的。”宽爸对儿子强调:“比如毒、赌、嫖、杀人越货等,这些很多人用生命、健康、自由和家庭幸福为代价证明过的错误生活方式,只要尝试一次,就有可能被恶魔折磨一生。”
宽爸接着问儿子:“不知你有没有注意拉里和伊萨贝尔解除婚约的那段对话?”
“记得。”儿子答:“毛姆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只有选择了相同生活方式的人才能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一段应该仔细想想。因为进入大学后,周围许多人都会进入恋爱季节。书中虽然没有明说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但是通过拉里和伊萨贝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避免一桩错误的婚姻。”
眼睛亮亮的儿子愿意深入讨论这个话题:“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快乐的恋爱婚姻?”
“生活方式背后是价值选择的问题。拉里和伊萨贝尔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来源于他们不同的价值追求。在我们接触的人中,拥有幸福婚姻的人,大都和伴侣拥有相似的价值选择,而婚姻不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往往也都来源于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不同的价值认识和追求。”宽爸对儿子说:“这也是我们不主张你过早的恋爱的原因,因为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过程中,连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没有想清楚,怎么能找到一个和自己拥有相同理想的伴侣?”
“通过谈恋爱的过程,两个人磨合出相同价值观也未尝不可。”我说。
“如果两个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或者两个人的思想都不成熟,想通过恋爱来碰撞出相同的价值观,那样的磨合过程应该是漫长和痛苦的,也会影响双方的学习和生活。”宽爸说。
“最好在恋爱时就能遇到与自己价值观相吻合,而且对未来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就像弗里德曼与罗斯,钱钟书与杨绛那样,一见钟情。”儿子对于爱情充满着浪漫的期望。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要看你的缘分了。”宽爸继续说:“要不然就是一个人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谈恋爱来影响另一个人,就像我和你妈妈。”宽爸说。
“所以,进入大学后,要抑制住青春的萌动,将精力集中在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上。在自己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前,不急着谈恋爱。进入社会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无论工作还是婚姻,对男人都有着更高的思想和能力要求。只有拥有了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和能力,才配享有甜美爱情带来的快乐。”我们对儿子唠叨着。
“嗯,男人创造幸福,女人享受幸福。”儿子总结了我们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讨论:“男人思想越成熟、能力越强,爱情之花才会开得越甜美。这些话,我们已经讨论过多次。”
一直以来,为了培养儿子的阅读习惯,为了对儿子有更好的引导和沟通,从他小时候开始,我就陪着他一起读书。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每天抽时间陪儿子读会儿书。慢慢地,儿子长大了,随着他阅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理论书的增多,宽爸渐渐取代我,成了儿子阅读时的伙伴。每到寒暑假,家里会因三个人同读几本书,一同讨论,也就有了更多的快乐。高考过后,没有了应试的压力,我们围绕着一本书的讨论愈发热烈了。很想将餐桌讨论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但很快我就发现用笔和本子已经跟不上讨论的内容了。不得已,就用录音笔录下讨论的内容,准备以后慢慢整理。而随着讨论次数的增加、讨论内容的深入,我发现即便是录下来,也很少有功夫再去整理了。
但是,对于《刀锋》的讨论,涉及的人生意义、生活方式以及恋爱婚姻等内容,正是儿子走进大学、走向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值得花时间整理出来,以便我们的思考更加清晰、条理,使得围绕着这些话题的学习、思考能够持续下去。
2014年7月21日于丛林小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刀锋》好在哪里
——透过经典,感悟人生
《刀锋》是儿子的同学在高三语文课前读书分享时介绍的一本书,老师说:“高考后,应该读读这部小说,或许会对你们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高考后,儿子在旅行前繁忙的学校活动和我们搬家过程中,挤时间读完了三本厚厚的《平凡的世界》,带着老师推荐的《刀锋》这部不算太厚的小说踏上了旅途。旅行中,只要一有机会,儿子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借着火车上、候车室和宾馆不太明亮的灯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还不时对我说:“这本书太好了,妈妈,你也要读读!”
于是,旅行途中,趁着闲暇,我也打开了这本小说。或许因为事多心急、或许因为旅途劳累,这本书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强烈,只是断断续续地读了一点。回到家,在高考出分后的忙乱中,终于抽时间将小说读完。
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拉里那种整天满世界乱跑的所谓“晃膀子”的生活方式让我诧异,而儿子如此推崇这本书更我不可理解。难道儿子喜欢这种生活?作者毛姆在书中留露出的虚无主义的生活态度也令我担心,即将走出家门,独立面对五彩缤纷世界的儿子,会不会被大学和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时尚与潮流引偏?
一天,餐桌上,不无隐忧的我对儿子和宽爸说:“你们都说这部小说好,可是我怎么也没有看出它好在哪儿,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读后感吧?”
“好啊!”看到我终于读完这本书,儿子很高兴。
“我已经忘了,让我再看一遍吧。”宽爸的回答虽不爽快,但是他拿起书很快将小说又翻了一遍,也加入到了我们对这本书的持续讨论中来。
&&&&&&&&&&&&&一、倾听儿子对《刀锋》的理解
&“妈妈你是不是没看懂这本书?”儿子对我说:“它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讲了一个在战争中受到心灵创伤的人生故事,而是通过拉里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嗯,你接着说。”我倾听着儿子的读后分享。
“书中除了拉里的生活方式,还介绍了古董商艾略特、投资商及其儿子马林特父子、富家伊萨贝尔母女,以及被上流社会放逐的索菲、模特儿苏珊,甚至还有矿工考斯第、农场主妇,包括作家毛姆自己等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儿子说。
“哦,让我再仔细回想回想。”跟着儿子的思路我再次打开了书。
“不过,小说主要是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主动放弃富裕的物质生活享受,而甘愿四处奔波,甚至为了体验生活下矿井当矿工、到农场当苦力,最后放弃自己的资产去当出租汽车司机的拉里追求不断丰富自我精神世界的另类的生活方式。”儿子概述道。
“你很喜欢拉里?”我问儿子。
“嗯。”儿子点点头。
儿子的回答让我害怕:“你也想过这样一种生活?”
“那倒不是,只是我佩服拉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勇气。”儿子答。
“你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试探地继续问儿子。
“现在还不清楚。”面对我的不理解,儿子耐着性子继续说:“不过,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和体验世界上都有哪些生活方式,以及它们的利弊后,才能做出选择。”。
“像拉里那样去体验各种生活方式再做出选择?”儿子的回答愈发证实了我原来的担心。
“应该不会,拉里只是毛姆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经历塑造的文学形象。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很难有时间去亲身体验过所有生活方式,再做选择。”儿子这个回答让我稍微有些心安。
“妈妈,你是不是心静不下来,没看懂这本书?”本想着与我分享共鸣的儿子,面对我这么多的疑惑,颇感意外,儿子接着说:“这本书除了介绍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外,还隐含着毛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理解。毛姆通过拉里在遭遇好友为救自己而献身所产生的困惑,展示了小说的主旨——人生命短暂而脆弱,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小说正是通过不同人物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不同人物对这一主旨的不同理解。”
静心听着儿子的分析,我对《刀锋》这本书的理解也慢慢地清晰起来。
“拉里的形象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儿子继续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拉里是主动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去体验不同的人生,而苏东坡则是在政敌的一次次打压下被动地体验了各种不同层次的生活。我更佩服苏东坡那种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生活,都能以豪放豁达的态度去应对的魄力,一种更令人向往的浪漫主义的人生态度。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能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不朽的奇葩,持续地给后人带来精神震撼……”
可以看出,阅读《刀锋》,让儿子联想了许多。
二、继续讨论
接着,该宽爸分享读后感了。
“看来你是读懂这本小说了,你对书的理解超出了我对你理解力的估计。”宽爸首先肯定了儿子:“正如你所理解的,小说通过对拉里和其他一系列人物生活方式的描述,展示了小说的主旨,展示了毛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可是,毛姆并没有明确表明他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我说。
“毛姆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表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结果,只是通过拉里之口向我们介绍了印度哲学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但是,在毛姆在另一部自传体小说《人生的枷锁》中,借助主人公菲利普之口表达了他对生活“真谛”的理解。毛姆在对人生和社会进行了长期体验和审视后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
“这样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太消极了?”我更加担心毛姆的这种人生态度会给儿子带来的消极影响。
“毛姆的人生态度确实有点消极,这可能源于他小时候艰辛的人生经历。《人生的枷锁》的译者认为,毛姆的人生哲学来源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犹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有自由。他主张人们运用想象和理智,变人生的经验为预见,这样才能掌握“未来”,才不致沦为“过去”和“欲望”的奴隶。毛姆在化用斯宾诺莎这一观点的时候,去掉了理性,而代之以东方佛教的“四大皆空”的人生哲学。这需要我们批判的来阅读,而不能全盘接受。”
为了配合儿子的阅读,宽爸在《刀锋》之外还阅读了毛姆的相关著作。宽爸接着说:“不过,毛姆的这部著作提出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小说,展示的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去了解。”
“你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是什么?”我们的讨论经常会刨根问底。
“人生对于宇宙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只是人们自己赋予的,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才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也因此而五彩缤纷。”宽接过我的问话答:“许多关于人生哲学的书上都这样说。”看来,高中阶段所阅读的课外书对儿子的思想带来很大影响。
“你呢?”继续追问宽爸。
“宽说的很好。从生物意义上讲,人生就是一段由生到死的生理过程。这一点和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正是由于人类进化出了能够思维的大脑,才使人超越动物成为了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又不仅仅是一段毫无意义的生理过程,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旅程,精神世界从空白、浅显到丰富、深刻不断发展的思想旅程。”宽爸说:“所以,我觉得,人生是一个人用由生到死的这段生理时间,走过物质世界、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构建属于自己的物质世界、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过程,而精神世界才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所在,才是人的本质所在。一个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所有收获,只有通过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才有意义。我们想想看,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读再多的书、经历再丰富,如果他失去记忆,思想一片空白,那巨大的财富、阅读量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对他还有什么意义?这正是毛姆通过拉里的生活方式提醒我们,在注重物质世界享受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存在。”
“照你这样理解,拉里的那种追求精神世界发展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听到这里,对儿子的顾虑不禁又转到了宽爸身上。
“那倒不是。宽说的对,我们不了解世界上都有哪些生活方式,没有认真考察过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利弊,如何做出选择呢?如果我们没有品尝过富裕的生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说自己甘愿过一辈子清心寡欲的圣徒生活,我想这也是违心的,这样的人生或许太单调、乏味了。除非我们是先知先觉的圣贤。”宽爸说。
“作为一个常人,我更喜欢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趁着年轻努力去攀登文化世界的高峰,用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走出校门到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去拼搏、体验各种不同层次的生活境界,进一步丰富、深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构建自己的文化世界;同时也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改变着周围的物质世界、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为社会做点贡献,打下自己的文化烙印,也就是乔布斯所说‘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等自己充分体验过物质世界各层次的生活,也拥有了高层次的财务自由,有能力选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时,再摆脱物质世界奢华生活的诱惑,带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安心过一种简朴、宁静的精神与文化生活,这才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智慧生活方式。”宽爸分享着自己的思考。
儿子盯着宽爸说:“这不就是拉里的生活方式吗?”
“不一样,拉里是从富裕的生活开始向下体验生活,他以前所过的富裕生活不是他自己打拼出来的,而是依靠父母给他留下来的遗产,他没有体验过从社会的底层向上一步步攀登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不会将自己财富全都留给子女的原因。因为那样做的话,就等于剥夺了子女们享受依靠自己的力量向上攀登的人生最大乐趣。”宽爸说。
“就像我们登泰山,徒步登山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也正因为登山过程的艰难,才会使我们对这段旅程刻骨铭心,使我们登上泰山极顶后的快乐更加强烈。如果我们像登山途中遇到的许多旅友,直接坐汽车到中天门,再乘缆车到南天门,然后步行下山,就体会不到这么多乐趣了。”宽爸借着儿子刚经历的雨中强忍腹痛登山的经历解说道。
“我明白,应该学习索罗斯,年轻时投身经济,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又能早点实现财务自由,退休后,再去研究自己喜爱的哲学。”儿子说。
“索罗斯退得太晚了,如果他真的喜爱哲学的话,他早就应该急流勇退了,他赚的钱早就几辈子都花不完了。也许他的真正兴趣已经不在哲学了。”
“那还是比尔.盖茨更厉害。”儿子说。
“比尔.盖茨应该比索罗斯更智慧,40岁就选择退休,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过查理.芒格更智慧,他能够很好地将物质、文化和精神三个世界的享受有机结合起来,既享受投资物质世界带来的乐趣,也时时不忘领略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读《智慧宝典》,你知道查理.芒格平时生活简朴,手不离书,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他和巴菲特合伙的伯克希尔公司虽然拥有私人商务飞机和豪华游艇,但是平常旅行更喜欢乘坐民航飞机,喜欢融入真正生活的平民生活方式,只有陪家人旅游时才会体验豪华的生活方式。”大家一起感叹着经典带给我们的所见所闻。“人生有限,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一一去体验过所有的生活方式再做出自己的选择。通过观察、了解前人的生活经历也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正是一部好的人物传记和小说的价值所在。”
“但是,有一些生活方式是一辈子都不能去尝试的。”宽爸对儿子强调:“比如毒、赌、嫖、杀人越货等,这些很多人用生命、健康、自由和家庭幸福为代价证明过的错误生活方式,只要尝试一次,就有可能被恶魔折磨一生。”
宽爸接着问儿子:“不知你有没有注意拉里和伊萨贝尔解除婚约的那段对话?”
“记得。”儿子答:“毛姆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只有选择了相同生活方式的人才能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一段应该仔细想想。因为进入大学后,周围许多人都会进入恋爱季节。书中虽然没有明说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但是通过拉里和伊萨贝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避免一桩错误的婚姻。”
眼睛亮亮的儿子愿意深入讨论这个话题:“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快乐的恋爱婚姻?”
“生活方式背后是价值选择的问题。拉里和伊萨贝尔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来源于他们不同的价值追求。在我们接触的人中,拥有幸福婚姻的人,大都和伴侣拥有相似的价值选择,而婚姻不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往往也都来源于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不同的价值认识和追求。”宽爸对儿子说:“这也是我们不主张你过早的恋爱的原因,因为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过程中,连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没有想清楚,怎么能找到一个和自己拥有相同理想的伴侣?”
“通过谈恋爱的过程,两个人磨合出相同价值观也未尝不可。”我说。
“如果两个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或者两个人的思想都不成熟,想通过恋爱来碰撞出相同的价值观,那样的磨合过程应该是漫长和痛苦的,也会影响双方的学习和生活。”宽爸说。
“最好在恋爱时就能遇到与自己价值观相吻合,而且对未来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就像弗里德曼与罗斯,钱钟书与杨绛那样,一见钟情。”儿子对于爱情充满着浪漫的期望。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要看你的缘分了。”宽爸继续说:“要不然就是一个人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谈恋爱来影响另一个人,就像我和你妈妈。”宽爸说。
“所以,进入大学后,要抑制住青春的萌动,将精力集中在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上。在自己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前,不急着谈恋爱。进入社会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无论工作还是婚姻,对男人都有着更高的思想和能力要求。只有拥有了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和能力,才配享有甜美爱情带来的快乐。”我们对儿子唠叨着。
“嗯,男人创造幸福,女人享受幸福。”儿子总结了我们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讨论:“男人思想越成熟、能力越强,爱情之花才会开得越甜美。这些话,我们已经讨论过多次。”
一直以来,为了培养儿子的阅读习惯,为了对儿子有更好的引导和沟通,从他小时候开始,我就陪着他一起读书。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每天抽时间陪儿子读会儿书。慢慢地,儿子长大了,随着他阅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理论书的增多,宽爸渐渐取代我,成了儿子阅读时的伙伴。每到寒暑假,家里会因三个人同读几本书,一同讨论,也就有了更多的快乐。高考过后,没有了应试的压力,我们围绕着一本书的讨论愈发热烈了。很想将餐桌讨论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但很快我就发现用笔和本子已经跟不上讨论的内容了。不得已,就用录音笔录下讨论的内容,准备以后慢慢整理。而随着讨论次数的增加、讨论内容的深入,我发现即便是录下来,也很少有功夫再去整理了。
但是,对于《刀锋》的讨论,涉及的人生意义、生活方式以及恋爱婚姻等内容,正是儿子走进大学、走向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值得花时间整理出来,以便我们的思考更加清晰、条理,使得围绕着这些话题的学习、思考能够持续下去。
2014年7月21日于丛林小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电饭煲好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