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 音乐评论怎么评论?

评论:音乐下载收费面临三重拷问_网易科技
评论:音乐下载收费面临三重拷问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月3日,《新京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唱片公司已于上月与国内各大互联网音乐公司达成协议,要求后者必须在音乐收费方面给出具体动作。6月5日,虾米网将上线新版本并试行高级会员服务,对部分音乐的下载收费。“狼”终于来了。网络音乐这道吃了多年的免费午餐,眼看着就要开始收缴“粮票”了。听歌付费,就像吃饭埋单一样,天经地义。不能因为霸王餐吃习惯了,就拿掏钱吃饭当做很愤慨的事情。今年初,英国最大的老牌唱片零售商HMV正式申请破产,引发国际音乐界此起彼伏的“默哀声”。正版唱片的没落,数字音乐的崛起,令人恍惚有沧海桑田之感。此前,音乐人宋柯曾发出“唱片已死”的哀叹,认为唱片业在中国从来没有繁荣过,繁荣的也只是盗版唱片工业。这话有点刺耳,却未必不是现实。肆意下载的音乐,论斤卖的盗版碟,这与欧美市场“用户付费听音乐”的理念相去甚远。数字胜于雄辩:截至今年2月,iTunes共计售出超过250亿首歌曲,活跃用户超过4.35亿。美国流媒体音乐服务Pandora一半的流量来自于移动端,Spotify的付费收入中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手机音乐付费。多赢的“B2C”盈利格局、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滋养音乐及唱片工业的物质根基。中国音乐产业的步子再慢,迟早也得进入全面正版化时代。因此,今年4月25日,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就表示,音乐下载收费是必然的。大势所趋的下载收费,眼下面临三重拷问:一者,收钱之前,规则有没有厘清?去年底,文化部对500多家网络音乐网站进行了清理,其中237家网络音乐网站涉嫌未依法办理许可或备案手续,擅自提供网络音乐产品的播放、试听、使用和下载等服务,国家责令整改。整肃市场之后,接下来就要看这些正规的音乐网站,如何桥接好唱片公司与终端用户之间的权责关系。遗憾的是,从这两天三大唱片公司及诸多音乐网站“不予置评”的姿态来看,收费之前的规则博弈仍未真正结束。虾米网的态度,似乎未必是所有音乐网站的态度,而传说中始作俑者的三大唱片公司,似乎也在观望与犹疑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收费恐怕就等于启动新一轮的利益与流量之争。
二者,下载收费能否拯救“已死”的中国唱片工业?今年年初,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透露:“7月1日开始,音乐版权将正式走向正版化,网络音乐下载开始收费,好的音乐人终于可以靠音乐为生了。”这话鼓舞人心,但面对“中国唱片销量连年下滑,到现在,已经比2005年减少了96%”的现实,下载收费果真能解决渠道与竞合的症结吗?收费无疑会让贫寒的底层音乐人稍稍喘口气,或者让明星大腕锦上添花,但对整个唱片业来说,利益模式的变化,并不能触及唱片业发展的根本。音乐的生命、唱片业的勃兴,收费不是万能灵丹。三者,下载收费的依据,在于版权保护,指向《著作权法》等公序良俗的规制意义。但如果下载收费仅仅停留在音乐层面,显然难以改变“法不责众”的现实,最坏的结果,就是迟早收不下去,或者谁当真谁倒霉。当此语境之下,如果音乐较真,文字图片等怎么办?如果没有配套的跟进举措,收费对版权保护大局有多大裨益?就算真收钱的,要让掏钱的消费者感受到“五毛钱音乐”与“五块钱音乐”的差别,这也是很大的学问。期待音乐下载收费,能走得更稳健、更公平。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乐评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