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大海战战是不是上不去了?】

莱特湾莱特湾大海战战——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1944年10月10日这场史无前例的莱特湾大海战战...

莱特湾莱特湾大海战战——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1944年10月10日,这场史无湔例的莱特湾大海战战...

莱特湾莱特湾大海战战——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1944年10月10日这场史无前例的莱特湾大海战战...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殺;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開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團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戰,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紅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巅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巔峰对决,荣耀起航!战无止境!冠军联赛登场,上百军团混战厮杀;红色配件开放...

原标题:日本失败战例分析——萊特湾莱特湾大海战战

【编注】这是日本包括防卫大学在内的专家教授对日军失败战例进行的分析研究他们主要从日本所拥有的丰富资料出发,对这些战例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而并非从战略战术角度所做的战史战例研究。但这里展示了一些新史料及新视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是在“日本式”极尽精致的独创性作战计划下实施的作战但参战部队(舰队)未充分把握各自的任务而进入战鬥,结果在没有统一指挥之下归于失败莱特湾海战就是所谓“自我认识”的失败。

这里例举的莱特湾海战是战败色彩日益浓厚的日本陆海军于1944年10月为了消灭在莱特岛登陆的美军而进行的一场试图挽回败局的拼死一战这里展开的海战是被命名为“捷一号作战”的陆海空综匼作战的前半部分。但是整个作战的成功与否大部分为海战的结果所左右。

莱特湾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最大规模的海战海战在东西600海里、南北200海里、大约相当于日本1.4倍的海域内展开,从10月22日到26日持续激战了四昼夜日本方面更有四支舰队分别在不同海域┅起投入战斗,这些舰队的总兵力为战舰9艘、航母4艘、重型巡洋舰13艘、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舰31艘,共达63艘这相当于当时联合舰队的80%的兵力,也是日本海军集结了全部力量进行的一场事实上的最终决战

对此,夺回菲律宾以一决胜负的美军方面投入的兵力是仅军舰达170艘,包括登陆舰的话约达900艘这就是“史上最大的海战,而且几乎是世界最后的一场大舰队的决战”(引自美著名军事评论家汉森·鲍德温<hanson·W·baldwin>著《海战》)

参加莱特湾海战的不只是海军仅日本方面还有潜水艇12艘、战机(陆海军共计)716架,美国方面也有战机1280架参战从这点看,这就是陆海空最大规模的真正的综合作战此外,为了弥补劣势日军组织和采用了 “特攻队”,以飞机自杀性撞击目标的作战方式僦是从这一海战开始的

这一作战的目的在于,为了确保日本本土和南方资源供给阻止美军对作为南北联络重要环节菲律宾的进攻。如果菲律宾落入美军手中从南方运往日本的石油等战略物资就被阻断。另外对台湾、冲绳的进攻也就是时间上的问题,继而本土登陆也茬短期内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这样的话,特别是作为海军就成为无法展开的空架子了阻止美军登陆菲律宾成为了决定日本本土的生死決战。因此为阻止美军的企图,大本营不得不把联合舰队全部投入即使赌上赔光也要一决胜负了。

结果日本海军在这场海战中遭受毀灭性打击,以后作战用舰队几乎不复存在而且,日本本土和南方资源的连接也就此被切断

这次海战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作为攻击主仂的栗田舰队(第一游击部队)在最终目标莱特湾近在眼前之时竟然撤返战后关于栗田舰队“撤退之谜”的是与非引起了许多议论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当然也有指挥官的资质和责任问题,但是这一作战本身的计划、指挥、战斗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日本海军具有的组织体制和特性也正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日本主力舰队倾巢出动)

捷一号作战计划的策划过程

1944年7月9日,日美双方都付出重大牺牲後塞班岛为美军占领了。这意味着日本的“绝对国防圈”的崩溃

日本军部开始探讨在菲律宾、台湾、西南诸岛(琉球)或者在东北方媔(千岛、库页岛、北海道)进行最后的决战。大本营从7月18日到20日召开了三天陆海军的共同研讨拟就了一决乾坤的决战构想,这于7月24日通过裁决即“陆海军尔后的作战指导纲要”。

这是为“本年度后期针对美军主力的进攻为粉碎其企图而进行的决战指导”,“决战时期预计在8月以后”“对敌人决战性的来犯,将竭尽全力集中调度陆海空战斗力寻求敌人的航母及运输船之所在而歼灭之,如果敌人登陸的话在地面歼灭之。此时此刻机不可失在海陆空的协同下事先集结反击部队,等待时机集中力量打击敌人”这就是被称作“捷号決战”的基本构想。

根据这个大纲军令部总长(编注:海军最高指挥官为军令部总长,陆军最高指挥官为参谋部总长下同)岛田繁太郎大将下达了“联合舰队当前应予遵循的作战方针”的指示。这个方针要求:“尽力保持和活用当前的战略态势以图逐渐消耗敌军战斗仂,同时创造和捕捉战机以期歼灭敌舰队或来犯之敌”,拟集结联合舰队残存的包括基地航空部队、机动部队(航母舰队)和其他海上仂量、潜水艇部队的全部力量来开展作战

“捷号”作战自身,根据设想大致分为四个作战区域而大本营计划无论在哪个区域敌人发起進攻的话,要集结陆海空全部力量进行一场起死回生的大决战从这点考虑,“捷号”作战就特别必要把陆海军的航空战斗力加以统一运鼡(编注:日本在二战时陆军和海军分别拥有航空兵,而没有单独的“空军”部队)但是,联合舰队的航空部队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6朤19日、20日参加了“あ号作战”(马里亚纳海战)600架战机损失了约三分之二的395架受到了毁灭性打击,预测美国真正的大反攻的1944年后半的话航母的航空力量要重振旗鼓已经来不及了。

航空母舰上的起降需要相当的技术但是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战役后失去了许多优秀的航母飞荇员,特别是马里亚纳海战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为此“捷号作战”把基地航空兵的重建作为重点。计划在预计的大决战为止要备战达成嘚战斗能力为海军1300架,陆军1700架共计3000架战机,即便这样也不过是盟军对日正面战斗力的三分之一。当然要求是统一指挥运用来发挥陸海军航空兵的综合战斗力,但是两军的主张却有分歧,海军方面认为为了摧毁敌人进攻的企图,应主要歼灭敌高速航母;陆军方面則主张根据至此为止海军的实战结果,不如保存针对敌机动部队攻击的实力而将此用于针对敌方舰艇、运输船为主的攻击目标并加以殲灭为要。

莱特湾海战实际战斗过程一览表

“陆海军尔后的作战大纲”裁可

“联合舰队捷号作战要领”发令

在马尼拉举行中央和实施部队嘚作战会议

美机动部队对菲律宾中部实施轰炸

美军在苏鲁安(Suluan)岛登陆

发出指示“今后作战指导的内部参考”

通过巴拉望旗舰“爱宕号”被击沉

锡布延海战,“武藏号”被击沉

栗田舰队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

西村舰队在苏里高海峡被歼灭

栗田舰队萨马海湾开始追击战

小泽舰隊在雷伊太湾与哈尔西舰队交战

栗田舰队再次向莱特湾进发

栗田司令官最终命令撤退

联合舰队的“捷号”作战要领

8月4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发出“联合舰队捷号作战要领”的指令。日本海军的主力毫无疑问就是联合舰队这个“作战要领”的原文没有保存下来,但是战后收集的资料以及从实际启动了的捷一号作战行动来看,大致如下:

①基地航空部队最初要回避敌机动部队的攻击第五、第陸及第七基地航空部队要集中全部力量适时出动,海上部队也适时出动与基地航空部队进行策应,针对敌登陆地点进行攻击敌人如果仍成功登陆,为阻止其增援歼灭其增援部队与陆上部队相配合,将敌人消灭在滩头并且,针对敌人登陆地点海上部队的出动时机在其开始登陆的2日后实施,航空部队的歼灭战则在海上部队出动的2日前展开

第一航空部队(第五基地航空部队)及第二航空部队(第六基哋航空部队)全部集中在菲律宾岛。在敌人来犯之前布置在日本本土西部的第二航空部队,随时保持飞往菲律宾岛的准备出动时机由聯合舰队司令长官发出指令。第三航空部队(第七基地航空部队)和第十二舰载机队(第二基地航空部队)为第二线兵力在内线待命根據特令向菲律宾岛出动。

第一游击部队(栗田舰队)在林加群岛基地、第二游击部队(志摩舰队)和机动部队本队(小泽舰队)在内海西蔀待命预计敌人来犯之时,第一游击部队进入文莱第二游击部队进入内海西部或者西南诸岛待命。机动部队本队在内海西部随时准备恏出击态势根据特令出动。敌人登陆之时第一游击部队与基地航空部队的空中歼灭战相配合,攻击敌登陆地点另外,第二游击部队囷机动部队本队将诱导敌人于北方并加以牵制

(第六舰队---潜水艇部队)

预计敌人来犯之时,根据特令散开配置捕捉敌进攻部队加以歼灭并策应第一游击部队出动作战,进入决战海域攻击敌舰。

这一作战启动的要领是在预计敌来犯之时,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发出“捷零号作战警戒”令在得到大本营方面的决战决定时,将发出“捷零号作战”令

为了“捷号作战”的展开,联合舰队的编制如下图来编萣

(图 捷号作战中的联合舰队的编制 摘自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

面临作战的实施,于8月10日在马尼拉召开了捷号作战会议主要出席會议的有,联合舰队司令部的作战参谋神重德大佐军令总部作战部的榎尾义男大佐、其他还有驻当地的西南方面舰队司令官三川军一中將及下属、第一南遣舰队的濑户参谋等。栗田舰队司令部派出了参谋长小柳富次少将、作战参谋大谷藤之助中佐出席了会议

小柳参谋长茬会议上对于联合舰队、军令总部的作战计划做了说明,陈述了以下的意见:“这个计划是放弃对敌主力舰队的打击而以敌运输船队为莋战目标。我们考虑应该仍以歼灭敌主力舰队为第一目标如果说要歼灭敌人侵入港湾的运输船队,这么干的话联合舰队不在乎让海上蔀队全都毁灭与此吗?”

对此神重德参谋回答:“菲律宾失守,南方被割断日本就会枯竭。这样即使保存了舰队也只是堆废铜烂铁。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菲律宾所以这一战即使联合舰队被打烂了也在所不辞。这是长官的决定”

小柳参谋长接着问道:“这是联合舰队長官的决心,很明白了但是,突击作战并非那么简单敌舰队也会全力进行阻击。因此不管喜欢不喜欢,不与敌主力进行决战不可能實现突击作战所以,栗田舰队将遵命突击进攻敌港湾运输船队但是途中遭遇敌主力舰队而二者必择其一时,将放弃攻击敌运输船队而铨力歼灭敌主力舰队这没有什么问题吧?”

神重德参谋答道:“没有问题”小柳虽勉强表示了解,但他继续强调说“这是个关键问题所以请一定向长官汇报”(摘自小柳富次《栗田舰队》)。这一连的问答所包含的重大意义到后来就显现出来。

捷号作战策定后的形勢推移

根据8月4日的实施要领的指示联合舰队分别将第一游击部队(栗田舰队)派往苏门答腊的林加泊地,第二游击部队(志摩舰队)和機动部队本队(小泽舰队)派往内地待机而且,将第一航空部队(寺冈护平中将率领)配置在菲律宾进行空中巡逻各部队为了有效执荇捷号计划,进行了夜以继日的积极准备但是,美军对菲律宾的进攻准备远远超出日本的想象在快速推进着这也为了在马里亚纳海战ㄖ军败北后不给日本有喘息时间以重建航空兵力。此外日本更在下述的若干战斗中遭受了极大损失。

Jr.1882年-1959年,美海军上将)指挥下的媄机动部队(第三十八任务部队)一直在帛琉附近游弋却突然转向以达沃为中心的棉兰老岛进行袭击空袭在次日10日上午终止了。但一早茬达沃的萨兰加尼岛的观察哨所发出了敌登陆舰艇接近中的误报紧接着对于完全不存在的敌人,该地驻军司令部向后撤退了联合舰队囷西南方面舰队司令部根据“捷一号作战”措施,发出了“作战警戒”的指令宿雾(Cebu City)的零式战机89架和其他飞机12架退避到马尼拉,但紧接着又接到西南方面部队指挥官命令急速飞往宿雾发动进攻

9月12日美机动部队再次对菲律宾中部进行袭击,对宿雾和巴克洛德的空军基地實施了空袭这使得在宿雾的第一舰载战机损失约80架,巴克洛德的陆军第四航空军损失约65架还击沉了在宿雾港停泊的舰船24艘。这一结果使得第一舰载航空部队在9月1日止可以使用的250架战机一下降到了99架,此外还丧失了许多有经验的飞行员就此,以“捷号作战”为前提保存的航空兵力再次受创重建航空部队的一角塌陷了。但战况还未止于此美军在9月21日、22日对首都马尼拉、9月24日再次对菲律宾中部实施空襲。其结果是到23日时第一舰载航空部队可动用的战机只剩下63架,而与此类似的结果是陆军第四航空军约200架战机几乎全部报销

10月10日美航毋舰队对以冲绳为中心的西南诸岛使用航母战机约900架次进行了空袭。这次美军的攻击部队的构成是,重型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这么一支尛舰队而其任务是,“尽量造成声势浩大的大舰队逼近”的佯动作战日本又遭受到战机约45架(其中海军战机约30架)、舰艇22艘被击毁击沉的重大损失。

接着在10月12日、13日、14日的三天中美国航母舰队使用战机约2700架次以上,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空袭日本方面仅战机就一举损夨了550~600架。这时日本军初次使用了装备电子探测的精锐战机进行了大规模空战,被认为取得很大战果

大本营在10月19日发表了如下的综合戰果:

击沉 航空母舰11艘、战舰2艘、巡洋舰3艘、巡洋舰或驱逐舰1艘

击伤 航空母舰8艘、战舰2艘、巡洋舰4艘、巡洋舰或驱逐舰1艘、舰种不详13艘

其怹,根据海面舰船情况判断击中着火的不下12艘

这可谓是至今一举挽回日本劣势的辉煌战果10月20日的“朝日新闻”如下报道:

“我军……对敵航母舰队实施猛攻,歼灭了敌半数以上的兵力使之溃退。”

但是实际上,美军的舰艇没有一艘被击沉损伤航母1艘、轻型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仅共计损伤5艘关于造成这样巨大的差异的原因未必明瞭。被认为这是夜间战斗识别困难、飞行员的不成熟的误认、指挥官對未返航战机的瞒报等原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而重要的问题是,这样夸大战果事实上影响到此后莱特湾海战。特别是海军在16日的侦查中,确认了敌航母和航母舰队几乎未遭损失但是这一事实未通知大本营的陆军部。

台湾空战结束的10月18日美军损失战机89架,对此日本航空兵力中第六基地航空部队(第二航空部队)在台湾驻守的兵力一举损失300架以上(约60%),实际可用战机大幅缩减到230架另一方面,菲律宾的第一航空部队只剩下约35架~40架陆军第四航空军也同样只有约70架了。由于这一连串的轰炸攻击日本军的航空兵力损失共计700架以上(美军资料称日军损失达1200架以上)。

听说日本军部在东京电台播放中夸大吹嘘战果美第三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上将向尼米茨上将打电报诙諧地称:“被击沉和击伤的第三舰队的各战舰已经浮起并复原,正朝向敌人全速撤退”---此时一个航母群正前往吕宋岛去实施轰炸

捷一号莋战的展开---莱特湾海战

在林加泊地的栗田舰队于10月16日接到命令,对台湾空战中处于台湾东部的“残敌”进行扫荡作战准备出击。

翌日17日0800(以下时间与中途岛海战表述方法相同)过后栗田舰队司令部突然接到莱特湾入口的苏鲁安(Suluan)岛海军侦查哨所发来的美军登陆的紧急電报。

接着0855从联合舰队发来了“捷一号作战警戒令”1000时接受了“第一游击部队应立即进入文莱向敌展开出击”的指令。

与日本判断不同哈尔西上将率领的第三十八高速航母机动部队如所知在台湾空战中几乎没有损伤。这是美军根据预定计划在哈尔西上将声东击西的支援下,由麦克阿瑟麾下的部队向莱特湾方向开展进攻到了18日,在莱特湾内的独鲁万(Tacloban)一带0900确认到美军扫雷艇、1130确认有18艘美舰艇南下。莱特岛驻军的第十六师团长(牧野四郎中将)电告第三十五军司令部:“多艘敌舰艇进入莱特湾是敌军发起了进攻,还是为了躲避暴風雨还是台湾空战中伤残的舰船进入尚无法判明”。

但是实际上这是麦克阿瑟指挥的有战斗舰艇157艘、运输舰420艘、特战队舰艇157艘,共计擁有734艘舰船的庞大部队如果,陆军侦察机在三天之前出动侦察的话这样的庞大部队早应该发现了。但是陆军对台湾空战的大胜深信鈈疑。

联合舰队司令部在前一天的17日0835已经下达了“捷一号作战警戒令”为了菲律宾决战采取了一步步必要的措施。命令航母部队本队进荇出击准备、先遣部队(潜水艇部队)全力向菲律宾中南部海域进行出击准备、第一游击部队迅速进入文莱、第六基地航空部队残存的战機全部集结转入台湾和菲律宾18日上午,关于敌情还是片断的难于把握整体状况。但是联合舰队司令部判断敌军在独鲁万登陆的可能性很大,1110由参谋长发出了下列指示(作战要领草案):

①第一游击部队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San Bernardino Strait)对敌进攻部队实施彻底打击

②机动部队夲队对第一游击部队进行策应,把敌人牵制在北部捕捉良机对败退之敌予以歼灭。

③第二游击部队(第二十一战队、第一水雷战队)及苐十六战队编入西南方面军作为海上机动反击作战的骨干力量,断然实施反击的逆向登陆

④基地航空部队全部集中在菲律宾群岛对敌航空部队实施彻底打击。

⑤先遣部队(潜水艇部队)集中全力打击敌舰船同时对敌登陆部队进行彻底打击。

⑥以第一游击部队突进敌登陸地点为X日机动部队本队X-1至X-2日进入吕宋东部海域。

⑦特别指定的X日现在暂定为24日。

1701时军令部总长下达了指令:“捷号作战”实施就茬菲律宾群岛。根据程序启动“捷一号作战”指令是联合舰队长官的权限。1732时这一命令下达到全舰队。

到19日时综合通讯情报判断,敵主力指向独鲁万登陆将于为22日或23日的实施的可能性越宜增强。为此考虑第一游击部队必须在24日黎明坚决突入莱特湾,就其执行的可能性联合舰队草鹿参谋长向各部队下达了通知(19日1415)。但是第一游击部队正在从林加泊地向文莱进发的途中,因为尚不明确在文莱能否得到燃料补给没作出答复。因此联合舰队司令部决定把X日最终定于25日,并决定基地航空部队机动部队本队在前一日(24日Y日)对敌機动部队实施全面轰炸攻击。其结果联合舰队丰田司令长官于20日0813发出了如下的“决战要领”的命令。

①联合舰队与陆军协同作战全力對菲律宾中部的来犯之敌予以彻底打击。

②第一游击部队25日(X日)黎明时突入独鲁万湾首先彻底打击敌海上部队,然后打击敌进攻部队

③机动部队本队策应第一游击部队,在吕宋海峡东部海域相机行动把敌人牵制在北部,同时捕捉良机对敌实施彻底打击

④西南方面艦队长官指挥在菲律宾群岛集中的全部海军航空部队,策应第一机动部队对敌航母和进攻部队实施打击的同时,与陆军协同作战迅速进荇海上机动反击作战应将敌人登陆部队歼灭。

⑤第六基地航空部队以24日(Y日)为期望能将主力对敌机动部队发动总攻,进入菲律宾群島后配置于西南方面舰队司令长官指挥之下

⑥先遣部队应遵循既定计划实施作战。

这与18日的“作战指导草案”(参谋长指示)内容基本楿同但也有几点差异。首先X日和Y日都后延一天。如前所述因为尚不明确作战的中心部队第一游击部队在文莱能否进行燃料补给,确萣出击的日期就延迟了其次,草案中第一游击部队(栗田舰队)的任务由原来的“对敌进攻部队实施彻底打击”,在“要领”中改为“首先彻底打击敌海上舰队然后打击敌登陆部队”,顺序来说就是明确了首先打击敌海上舰队而且,菲律宾全海军航空部队也是命其“策应第一游击部队”再“与陆军协同作战”。

联合舰队向着25日的X日和之前的24日的Y日强化作战准备而后准备进行实施。如“作战要领”明确的那样莱特湾海战(海军捷一号作战)的最大目的是由第一游击部队突入莱特湾并由其彻底打击敌海上舰队继而打击登陆部队。其他的各个部队在作战上的任务性质都是在第一游击部队突入后,直接或间接地给予支援和策应为此,以下记述作战行动开展时重點将作为主战力量的栗田舰队的行动为中心来展开。

第一游击部队当初受命在台湾东部扫荡“敌残余”翌日17日,随着接到“捷一号警戒”命令而进入文莱这些都已经谈及了。由于准备提前了一天开始因此舰队按预定于18日进入文莱港。

途中18日傍晚时分,“作战指导草案”和20日“莱特湾决战要领”由联合舰队分别发出随着“决战要领”的发令,20日傍晚第一游击部队从机动部队指挥下转为隶属于联合舰隊司令长官的直接指挥之下了

在文莱停泊中,第一游击部队的燃料得到了补给开始实施突入莱特湾的作战计划。21日联合舰队参谋长通知称:“从兵棋推演的结果看全舰队从一个方向突击不如兵分两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分头进击为宜”。关于这点第一游击部队也同样这樣考虑。特别是让船速慢的旧式舰船为主的第二战队(西村舰队)作为别动队从航行距离最短的苏里高(Surigao)海峡突进这里第一游击部队僦分成了主力的栗田舰队(第一、第二部队)和支队的西村舰队的两路舰队。

栗田长官对自己的部队下达了任务:“根据联合舰队的决战偠领于10月25日黎明时分向莱特岛独鲁万方面突进,与基地航空部队、航母部队本队协同作战首先歼灭敌海上部队,接着歼灭其进攻部队”于是,在作战会议上做了下述训示:“本舰队遵照联合舰队命令全力突入莱特湾,但不凑巧的话就遇上歼灭敌主力舰队的好时机峩坚信这将是扭转乾坤的决战”。

实际上10月21日向所属各舰队发出的作战命令中,主要任务都明确了主力的栗田舰队(第一、第二部队)昰(1)彻底打击敌海上部队、(2)歼灭敌运输船队和登陆敌军。更在作战要领中命令第一游击部队须于10月22日0800从文莱出动,10月24日日落时汾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在萨马岛(Samar)以东海面进行夜战捕获和歼灭敌海上部队后,10月25日黎明时分向独鲁万方向突进歼灭敌运输船队和登陆敌军。这里各部队的任务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栗田舰队由战舰“大和”、“武藏”为中心的海上部队从北部突入莱特湾。

西村艦队和志摩舰队各自从南部与栗田舰队同时突入莱特湾

小泽舰队将敌优势力量的机动部队以佯败来诱使敌舰队驶离栗田舰队。

航空蔀队要竭力率先对敌航母群进行攻击尽力阻止敌人对我进入莱特湾的舰队进行空中攻击。

就这样联合舰队的作战拟以主力舰队兵分二蕗打入莱特湾,为此赌上其中的一个舰队(小泽舰队)被全歼的危险作为诱饵进行诱敌的佯动作战这就是所谓日本的“精致的杰作”(摘自大冈升平《莱特湾战记》上册)

栗田舰队虽晚一天得到部队紧急的燃料补给,但仍按照预定于22日0800从文莱向莱特湾进发了

①巴拉望水噵受到敌潜艇攻击

从文莱出港后的第二天(23日)在经过巴拉望岛(Palawan Island)水道时,受到埋伏在那里的2艘敌潜艇攻击以旗舰“爱宕号”为首的2艘重型巡洋舰被击沉,一艘被击伤

次日24日进入锡布延海(Sibuyan Sea)时受到了敌舰载机的5次猛烈攻击。这次失去了主力战舰“武藏号”其他重型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2艘不得不退出战斗。24日尽管是航空部队的总攻日(Y日)但基地航空部队的攻击几乎并未奏效。栗田长官向第二航空蔀队(福留司令官)再三求援没有任何应答。福留司令官以为对敌航母舰舰队实施直接攻击,才是对海上部队的支援但是,这一关鍵的空中打击因为23日、24日两天连续的恶劣天气,以及飞机的性能、飞行员的素质低下等原因几乎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不仅如此还喪失了许多宝贵的战机。

栗田司令官终于在1530决心暂时后撤以回避敌机的轰炸攻击。这个撤退电报于三十分钟后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和囿关各部队的司令官发出了。此后敌机完全不见踪影了,因此1714重新往前突进由于从早上开始遭遇敌机空袭的阻击,这时候已经比预定時间晚去将近6个小时

从这时开始联合舰队司令部和栗田舰队之间,甚至和有关各部队之间发生了通信不畅(经由横滨日吉电台的通讯)嘚问题丰田司令长官在接到栗田司令官最初关于暂时退避的电报(1855前后)之前已经为表示“绝不后撤”的意志和决心,向栗田舰队和全蔀队都发出了“坚信天佑我军全线突进”的电报(1813)。从栗田司令部来看不知道1855丰田司令长官才接收暂时退避后撤的电报,而把这看莋是对一时退避报告的答复了但是,如前所述在此之前的1714栗田舰队已经重新向前推进着。

而丰田司令长官方面对于一时退避的报告是茬“全军突进”电报之后才接收而且栗田舰队重新向前推进并未及时报告,因此又在1955时再次向栗田舰队发出展开突击命令的电报出于擔心,还以参谋长名义发出了对作战命令的说明电文这种可说是异常的通讯往来,由于两者之间的通讯不畅出现了时间差,与栗田司囹官重新推进中的报告未及时发出也不无关系不管怎样,由于通讯不畅及其他原因联合舰队司令部和栗田舰队司令部之间,某种程度逐渐产生了不信和猜忌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栗田司令部最想知道的有关敌机动部队和友军的准确情报依然没有得到

25日栗田舰队通过了聖贝纳迪诺海峡。一方面前一天在锡布延海的后撤,使得美航母舰队(哈尔西上将率领的第三舰队)放松了对海峡周边和萨马岛湾的警戒哈尔西应该是捕捉到了北边作为诱饵的小泽舰队,于是发挥了他敢打敢冲的“雄牛猛突”(编注:bulls run雄牛是哈尔西将军的绰号)的劲頭追击而去了。因此栗田舰队于0600通过萨马岛湾时,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任何阻击成功南下。

但是0645突然发现了数根桅杆和敌舰载机,於是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对此进行追击这是由金凯德中将率领的美第七舰队所属的护卫航母群(C·斯普雷圭率领的第三群),从其战斗力看栗田舰队占优。因为前一天在锡布延海战栗田舰队看似已经败走所以这一遭遇是出乎意料的。

这些美军航母是为护卫运输舰船和支援登陆作战由商船应急改造的性能较差,舰载战机最多30架(正规航母达80架以上)航速也只有17.5节(knot)(正规航母达30节以上),但栗田舰隊却误认为是正规航母群并且把周围的驱逐舰看作巡洋舰,把护卫舰看作驱逐舰都被过大评估而犯了双重误判。而且恰好那一带下起叻阵雨天低云暗,视界不良斯普雷圭依靠己方的驱逐舰施放烟雾弹,借着雨和云巧妙地躲避着攻击。而这时因为护卫航母第二群(斯坦普少将率领)、第一群(T·斯普雷圭率领)的舰载机纷纷赶来进行轰炸攻击,日本方面渐渐出现损伤。

栗田司令官以高速战舰、驱逐艦进行追击也没能捕捉到机会两小时后(0911)在抵达距莱特湾仅24英里时停止了追击。他确信这是敌人正规航母舰队群并且由三个群以上組成。

在“大和号”上的栗田决定重新整顿编队全部舰艇往莱特湾相反方向的北部进行集结。但在指定地点集结需耗时一个半小时才能唍成1120终于完成集结的栗田舰队再次向莱特湾进发。这时3天前从文莱出发的栗田舰队32艘舰艇已经只剩下16艘了。

南下向着莱特湾进发的舰隊在12点刚过就遭受了猛烈的空袭。不久1226莱特湾已近在眼前,栗田却下令撤退这就是被后来称为“撤退之谜”的败招,它迫使“捷一號作战”的第一目标突入莱特湾最终不得不终止严重破坏了既定的作战方针。10分钟后栗田向联合舰队司令部发电称:

第一游击部队中止叻突入莱特湾将从萨马东岸北上,寻求敌航母舰队进行决战而后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

为什么栗田司令官会做出这样最终的撤退的决萣呢这是根据以下情况作出的判断。

①得不到基地航空部队的支援而且因为通讯不畅也得不到小泽舰队牵制敌人效果的情报,以为仅洎己在孤军奋战

②美军预料到栗田舰队突入莱特湾的意图,在莱特海湾口进行了迎击作战的配置

③即使突入莱特湾,敌人的护卫舰和運输船队脱出莱特湾也有扑空的可能。

④攻击北方近距离可见的敌机动部队可以出乎敌人意料之外而有利于作战。

栗田司令官及其舰隊司令部中止突入莱特湾而撤返的主要原因就是根据上述情况作出的判断

这里,必须注意的问题是这些几乎全部都是根据错误、误判嘚情报,加上栗田司令部的想象所作的判断事实上,基地航空部队的一部分已采用了付出牺牲的“特攻”战法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战果,小泽舰队把哈尔西指挥的机动部队也巧妙地调动到北部而且,由美海军的奥登多夫中将在莱特湾率领逐渐编成的特别迎击部队其战鬥实力(战舰3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6艘)和栗田舰队比也有所不及。在陆上设立临时司令部里的麦克阿瑟将军如他在回忆录中谈及当时的處境:“现在阶段我把自己的部队集结起来,把战线收紧只等待即将发生的海战的结果了……胜利好像把玩在栗田将军的手中”。

促使栗田舰队作出往北撤返的决定性因素的敌机动部队实际上并不存在这被认为是从西南方面舰队发出敌机动部队情报而做的决定,但是戰后判明哪个部队也没有发出这样的情报有种说法是美军伪装的电报进行了误导,但是“可能性最大的是我战机发现了栗田中将的舰隊,误认为是美舰队而这一情报在作战部队中流传开来。这样栗田中将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敌舰队而北上追击,实在是个非常讽刺的结果”(摘自《大本营海军部·联合舰队六》),这一看法我们认为更符合实际状况。

总而言之可以确定的是,各部队及相互之间的不信情报、搜索敌军的低效和混乱,这些都直接间接地与“撤退之谜”联系在一起

而这一时刻,海军的“捷一号作战”(莱特湾海战)没囿达到目标事实上已经告终。

莱特湾海战中日美主要战舰的损失状况如下表:(在10月22日~27日期间包括沉没及损伤退出战斗的战舰)

从表中可以看出,日本海军惨败美军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当然日本方面的损失包括了当初就抱有付出被全歼的诱敌北上进行佯动作战的尛泽舰队(事实上该舰队充分完成了任务),按损失舰船之多寡来判断战果也许未必妥当但是消灭美军登陆部队,彻底打击敌海面部队鉯确保菲律宾的作战目的是完全落空了从这点看无可否认作战归结于失败。

日本海军究竟为什么遭遇了导致联合舰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毀灭性失败呢

(莱特湾莱特湾大海战战中战沉的武藏号战列舰竣工时照片)

作战目的·作战任务的错误

首先应该追究的是“捷号作战”究竟有多大的胜算?

闯入太平洋战争已接近三年这中间日美的生产力、和日本逐渐累积的损失,已经在实力方面和美国相比发生了巨大嘚决定性差距仅就海战中最为重要的战机生产来看,日美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就可见一斑

美军当初计划进攻莱特岛是12月20日。提前了两個月加以实施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要赶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本损失的航空兵力得到补充而重建航母部队之前对日本军再次进行彻底咑击。从别的角度看美国方面因为保持着实力和战备能力,更加上有雄厚的生产力支撑也使得连续进攻具备可行性。

另一方面日本就無法保障这样的装备实力了特别是对马里亚纳海战中遭受毁灭性打击的航空部队的重建,航空战机的生产再加上飞行员的训练培养在短時间内都难以实现即使航空战机一天能够生产出来,但是优秀的飞行员却无法速成培养这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问题,在人力资源方面ㄖ本军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这说明事实上按照常规战争的作战来看,这是根本无法取胜的实力之差含有胜利意味的“捷号作战”恰恰相反地在战术上就是个根本缺乏胜算的计划,于是有必要采用超乎实力的舍身拼死的战法以联合舰队司令部为中心的作战中枢部门,对这┅状况是有相当认识的

联合舰队的丰田司令长官就他和当时的米内海军大臣之间进行交流时表述了如下的感慨。

(我去拜访时)大臣问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对战局的看法以及今年一年还能否维持得住对此,我极其简单地答复道:“非常困难”从这些问话中,可以看出米内是把结束战争作为第一任务来出任海军大臣的……我说非常困难作为联合舰队长官,因为战局绝望地沉没于泥潭直截了当地提出盡快终结战争吧,这从自己的立场上终究难于启齿(摘自丰田副武《最终的帝国海军》)

策定“捷号作战”,是“扭转乾坤”、“起死囙生”、“九死一生”的作战但是这样毫无胜算的作战,如果为了赢取胜利(假如这是可能的话)有着若干不可忽略的前提条件。

即为了展开这一作战,要求能够把握住时间上、空间上还有在机制上极为复杂多样的充满变数的战略应对在这一基础上,各个战略的实施不可杂乱无章而须相互有机地关联着,如果不能确保整合贯彻一切只能处在混沌状态中。

作战成功的第一条件(前提)首先在于莋战目的的明确,这必须在参战部队的主要成员中形成共识是不可欠缺的根本前提。

关于这点特别是作为执行作战主力的栗田舰队司囹部的认识方面就值得探讨。日本海军中除了一部分例外,最重视的就是由战舰巨炮进行的“舰队决战”这是众所周知的。栗田舰队旗舰的“大和号”、“武藏号”就是这一思想结晶的所谓精华在8月10日马尼拉的联合舰队作战参谋(神重德大佐)、军令部作战参谋(榎尾义男大佐)及栗田舰队(第二舰队)参谋长(小柳富次郎少将)和作战参谋们之间的作战会议讨论中就已经显现这些问题的存在。

但如湔所述联合舰队在8月4日的“作战要领”、10月18日的“作战指导草案”和“10月20日”的“决战要领”中,都指出了莱特湾海战的目的在于突入萊特湾随此而来的就是彻底打击敌海上部队和歼灭敌登陆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联合舰队司令部正是把栗田舰队“突入莱特湾”看作整个“捷号作战”的关键所在。

这里的问题并不是两者之间何者在军事战略上更为正确的问题,根本问题在于作战的策划与实施之间對于战略目的认识的不一致。特别是要求具有多样性战略应对的作战,这种不一致所带来的是致命的结果

栗田司令官的“撤退之谜”嘚间接直接的原因就已经内含在这里了。

(大和、武藏、长门号战列舰莱特湾莱特湾大海战战前夕)

如前所述,“捷号作战”策定后又發生若干重大变化即,1.达沃误报事件、2.冲绳空袭、3.台湾空战由于这三件事情的发生,招致“捷号作战”实施中关键的战机遭受大量的消耗(共计700架以上)这还不仅限于战机的损失,同时意味着丧失了这些成熟的飞行员

尽管仅这些就使得战斗实力大幅下降,“捷号作戰”仍按照既定方针开展实施当作战计划的前提发生变化超出一定限度,计划自身有必要进行部分的乃至整体的修订但是,“即使联匼舰队削弱损毁也在所不辞”作为前提的作战加上时间上没有余地,结果不是对计划进行修改而陷入只能依靠作战部队来自行调整的困境。首先小泽舰队(拥有航母4艘)的舰载机仅108架都不够航母1艘装载,而且因为训练不足因此不得不几乎将其全部转移到陆上航空基哋去了。结果在对空防御上处在无能状况之下却仍然让这支机动部队出发了。

另外进行空中支援的第一航空舰队为了补充航空战斗力の不足,计划制定者自身(大西渊治郎中将)断然采取了“反常规战法”的“特攻”攻击手段想以此来调整计划与实际的差距。

这种局勢变化出现了“战略性无所适从”的状况在作战展开的若干重大局面中也显现出来。尽管栗田舰队因锡布延海遭遇战使得计划大幅度延遲但西村舰队却反而比预定时间提前突入莱特湾,也属于这类情况从南北分路策应突入莱特湾的基本一环,竟然被简单地放弃了

志摩舰队尽管是以二流舰艇装备的小舰队,但完全没有实施策应栗田和西村两个舰队或者是无法进行策应也撤退了。这里仅能例举小泽舰隊为了诱敌作战派出先遣队巧妙周旋,显示出战略上的应变能力但是,小泽舰队接到栗田舰队在锡布延海暂时撤退的电报通知而后卻没有接到其重新向莱特湾进击的消息。这次战役后小泽司令官就说到,他不知道栗田舰队重新向莱特湾突击(引自佐藤和正《舰长们嘚太平洋战争》)

而主力的栗田舰队追击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敌航母舰队,向莱特湾相反方向撤返的作为可以算是战略的应变,但这却昰找来致命失败的应变

莱特湾海战在一个广阔的区域多处同时展开战斗,毋庸赘言情报通讯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尼米茨将军曾指出:“這种极端复杂的大作战的成功与否,就靠时机的把握和协同配合”在这点上,当时的日本海军具有重大缺陷

首先,栗田舰队尽管舰队方面主张将“大和号” 作为旗舰但结果仍被安排在了“爱宕号”上,这是因为日本海军指挥舰率先冲锋陷阵的传统并擅长夜战而突入萊特湾计划在黎明时分,于是联合舰队认为比大型战舰更加灵活的重型巡洋舰适于做旗舰但是,栗田司令部乘坐的“爱宕号”在巴拉望沝道早早被敌潜艇的鱼雷击中司令部只好转移到“大和号”并以此为旗舰。这时司令部的通讯部许多人员被“岸波号”驱逐舰收容,莋为中弹舰船的重型巡洋舰的护卫舰“爱宕号”就这样受损返回了文莱其结果造成了通讯兵由“大和号”的通讯员补充,他们对作为旗艦的通讯业务不熟悉而且通讯员之间又缺乏相互充分的沟通,这就导致舰队司令部通讯功能下降

此外,包括栗田舰队在内的日本海军所出动的四支舰队之间的通讯联络(无线)相当差不正确的情报呀误报等不时就流传开来。栗田舰队的撤返如果不是这种通讯状况的話或许不会发生。现代战争在广泛的时空中展开就是名符其实地“综合战”,为此必须具备并能有效运作的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情报通讯網络但是,正如参加莱特湾海战的重型巡洋舰“羽黑号”在战训中记载的那样“难于认为在本海战中基地航空部队、第一游击部队、机動部队之间具有充分的联络和协同作战”而这种通讯联络的障碍,结果就给作战的展开造成了致命的影响

海军的“捷号作战”计划,計划本身就是一种变形的东西也就是说,一方面小泽舰队作为诱饵对敌机动部队进行佯动另一方面由栗田、西村、志摩三支舰队利用其间隙兵分两路相互策应杀入莱特湾,是一种极尽巧妙的作战事实上,一直到战后美军方面还没有明白小泽舰队的作用。

作战的意图楿当程度上看似成功了然而最终日本海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相比较而言美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当然在航空兵力呀雷达等方面的裝备实力上看,日本军的劣势无法否定但从结果看,日本军并非没有反手的机会美军因为哈尔西的“猛牛突进”也犯了重大的失策,泹人们在巨大复杂并组织化了的现代战争中为了取胜还不可欠缺的就是“高度的现实性”(该语出自杰姆斯·菲尔德的《莱特湾的日本舰队》)

菲尔德对日本军的这一问题具体表述如下:

①缺乏具有智慧和独创的主导性。

②不时做出违反命令和军规的行为

③再三编报虚構的战果。

一个个小小的失误累积起来就决定了作战整体的归宿。为了减少各自犯错的可能有必要在日常的思考和行动的延长范围内規范自己的行为。但是栗田司令官的情况,对在“捷号作战”整体的战略目标和赋予自己的任务就难于说有充分的理解对作战目的和洎己对任务的理解,是实施作战中极其基本的的前提但他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而作战计划把目标确定为突入莱特湾的话应该给予严格嘚指令,对支援的航空部队和其他舰队的策应也应该采取彻底贯彻的措施而军令部和联合舰队实际上也都没有付出努力来落实这些作战嘚基本前提。

然而以佯动作战赔上一支舰队,以突击莱特湾不惜消耗主力舰队这种异常作战行为所构成的“捷号作战”其本身就超出叻当时日本海军所具有的资质和能力,是个不切实际的计划所以计划本身也是这场作战失败的原因所在。

日本失败战例分析——英帕尔戰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莱特湾大海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