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莱三国吴国将领中吴国的丞相是谁

谁说三国东吴没有大将?这七位名将,足以让吴国鼎立于天下!
一提到三国的名将,不是什么蜀国的五虎上将就魏国的五子良将。那么三国的另一国东吴呢?难道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将吗?非也,吴国能成为三足鼎立的其中一环,怎么可能少得了能征善战的大将呢?只不过可能吴国的将军们比较低调,而蜀国魏国的将军们又太爱抢风头名气太大了,所以吴国的大将就不怎么出名了。但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其实知道的东吴大将还是非常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后来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真乃江东第一名将也!
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善于忍辱负重,不计较当前得失。巧夺荆州一战,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专注于樊城之战。而夷陵之战中,作为吴军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相机破敌的战略。陆逊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与“王佐之资”的周瑜相提并论。
吕蒙东汉末年吴国的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后来跟随孙权慢慢受到重用。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第四 太史慈
太史慈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太史慈的射术确是史上有名的。他跟从孙策讨伐麻保贼,有一贼于屯里城楼上毁骂孙策军,并以手挽著楼棼(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箭矢更然贯穿手腕,更反牢牢钉在楼棼上,围外万人无不称善。可惜太史慈死的太早了。太史慈临亡之时,叹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孙权知道慈死,十分悼惜。
甘宁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后来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先后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他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陆抗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丞相陆逊次子。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他曾经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能以弱吴逼退强晋三路雄师,成功平定步阐之叛,陆抗功不可没。此战之后,羊祜认为有陆抗在吴国就气数未尽,故而暂停灭吴大计。他与他的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 ”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陆抗死后,吴国再无良将。很快吴国就被晋国所灭。
周泰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
东吴的名将尽管没有蜀国魏国那么有名,但是也是挺给力的。虽然不说能靠他们统一天下,但是保住江东基业不失却是绰绰有余的。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和收藏我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以史为鉴,以史为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宰相)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
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宰相
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宰相)
  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人。三国时期著名、,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孙权兄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军作战,以火攻大破刘备蜀军的“”,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姓名:陆逊  字:伯言  生卒:183—245(63岁)  终属:吴  籍贯:扬州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  容貌: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上大将军、右都护、丞相、谥昭侯  家族资料
父亲:陆骏  母亲:未知  配偶:孙策之女孙氏  子女:陆延、陆抗  兄弟姐妹:陆瑁  经典之战:彝陵之战  陆逊字伯言(183-245),汉族。本名陆议,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之婿,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著名的,江东大都督。  简明历史传记  少孤,为从祖康纲纪门户。年二十一,历东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年旱,开仓济民,督农桑。讨会稽贼帅潘临、鄱阳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权配逊策女,数访世务,逊议以“平山寇叛,取精锐。”权纳其策。由虚势伏兵,破丹杨费栈,安内患,得精卒数万。建安二十四年,蒙称疾瞒,逊代献骄兵计,军暗渡取荆州,除抚边华亭侯。败詹晏、屈陈凤。破房陵邓辅、南乡郭睦,诱降文布。迁镇西将军,封娄侯。陆逊论治荆州“拔人才、未亲疏。”权纳之。黄武元年,拜大都督、假节。督军五万西陵拒刘,伐谋分兵相机而动。火攻,备军尽殁;伏兵,逊逸待劳。加拜,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吴蜀合,捆以外逊主之,权留玺于逊自裁度。皖县破,缴获从辎重。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辅太子。京外上疏:“宽刑罚、忘过记功,以成王业。阻权偏师取夷州。”公孙渊背盟,权欲征,逊陈弊利“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辍;图四海,匪怀细害大。乞息六师,定中夏。”权纳焉。嘉禾五年,逊协诸葛瑾攻襄阳。信韩扁为敌虏。逊佯攻暗退兵,袭江夏附者众。陷魏江夏太守逯式解边害。嘉禾六年,平吴遽乱,定三郡。逊忧吕壹弄权,陈曲直于权。年少丰,开仓济民。逊善赌人,昔言以、暨艳、杨竺终败丧,果应。七年,代顾雍为丞相。陈“太子正统,藩正有别,当彼此得所,上下获安。”叩头流血。权不纳,又累遣使责逊,逊愤恚卒,年六十三。孙休时,谥昭侯。
  陆逊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但历史却把陆逊推上了政治舞台。  孙策死后,继领其众,为将军,“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吴书·吴主传》)。陆逊年仅二十一岁,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湘江西南)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因此深得民心。  东汉末年,许多农民因逃避赋役而投靠豪强大族,沦落为依附民;豪强大族为了反抗政府征发、保卫和扩大既得利益,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这类豪强武装依山阻险,被官府称作“山贼”、“山寇”。他们经常扰乱地方,有的豪强集团还与曹操遥相呼应,对抗孙吴政权,成了孙吴政权的隐患。  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一带也有很多逃户。针对这种情况,陆逊采用查户整顿的方法,将其中的精壮招募为部曲,其他则用于屯田。时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便招兵进讨,终将其平定。时陆逊手下已有2000余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将军,屯兵利浦。  通过这些战事,陆逊初步显示了出众的军事才能,很受孙权器重。孙权便将孙策的女儿嫁与陆逊,并经常找他商讨治国大策。  时东吴境内的许多山区越族居民据险自守,不服从孙权政权的统治,并不断起事反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陆逊向孙权建议:“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规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孙权采纳其建议,任命他为右部督。
同年,费栈被曹魏策反,在丹阳煽动山区越族居民起事,充当曹军内应,配合曹军。孙权命陆逊率兵前往征伐。时费栈人多势大,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费栈武装。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之后,陆逊率所得精兵回驻芜湖(今安徽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是这时却上表告陆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陆逊返回知道此事后,反为淳于式说好话。孙权也有些不解,问:“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陆逊说:“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孙权说:“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孙权对其风范甚为佩服。  陆逊虽然在早期活动中初露锋芒,但并不甚为人知,直到建安末年,吴、蜀争夺荆州时,他才脱颖而出,成为吴军一位杰出的后起之秀。荆州地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与孙刘联军为争夺荆州,进行了著名的之战。战后,占据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权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南部。刘备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既阻碍孙吴势力向西扩展,又威胁着孙吴侧翼的安全,成了孙权的一块心病。从此,吴、蜀争夺荆州的纠纷越闹越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蜀前将军关羽水淹魏七军,生擒主帅左将军于禁,乘胜围攻败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征南将军曹仁,一时威震华夏(参见樊城之战)。魏王曹操采纳丞相司马司马懿、曹椽蒋济的建议,利用刘备拒不归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出现破裂之隙,派人劝说东吴孙权抄袭关羽后方,并许诺把江南封给孙权。驻军陆口(今湖北西北)的东吴大将认为,关羽素怀兼并江南的野心,是对东吴的很大威胁,建议孙权趁机消灭关羽,以解除后患。孙权采纳其计。  闰十月,为隐蔽企图,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陆逊前去拜见。陆逊对吕蒙说:“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吕蒙说:“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陆逊:“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吕蒙大惊,但为不泄露军机,便说:“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经此番交谈,吕蒙发现陆逊是可用之才。后吕蒙拜见孙权,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极力推荐陆逊,并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右部督,代替吕蒙。  陆逊至陆口,即写信给关羽,书中写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廪良规。”又说:“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参见城濮之战),淮阴拔赵之略(参见井陉之战),蔑以尚兹。闻徐晃等少骑驻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陆逊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在书中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看信后,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留守后方、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这时,关羽虽然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后方却危机四伏。关羽不善团结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满。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糜芳、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糜芳、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  陆逊见破蜀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即命吕蒙与陆逊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参见江陵之战)。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长驱直入,十一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公安、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其它据点长吏和蛮夷酋长都望风而降。接着,陆逊又派将军、等率3000人攻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水军,谢旌率步兵破蜀军詹晏等,俘陈凤。又率军大破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族文布、邓凯等招聚夷兵数千人,企图抵抗吴军。陆逊再次令谢旌攻讨文布、邓凯,二人逃走,蜀军任以为将。陆逊派入前去诱降,文布率众而降。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西蜀的大门。当关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公安、江陵已经被糜芳、士仁献给了吴军。蜀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关羽只得领兵退守麦城,十二月,关羽率少数骑兵从麦城突围逃窜,被吴将部司马马忠擒获,斩首。  陆逊前后斩获招纳蜀军数万人,孙权即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  时荆州新定,陆逊即上书孙权:“昔汉高受命,招延英异,光武中兴,群俊毕至,苟可以熙隆道教者,未必远近。今荆州始定,人物未达,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孙权纳其言。  建安二十五年(220)冬,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翌年(221)四月,刘备也在蜀中称帝。与此同时,孙权移镇于鄂,改名武昌。陆逊主张延纳刚刚返回荆州的士人,以扩大孙吴政权的影响,孙权采用了他的意见。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不顾诸葛亮、等群臣劝谏,决意伐吴,命驻阆中的车骑将军张飞率部前往江州(今四川重庆)与主力会合,张飞却为部将刺杀。七月,刘备令丞相诸葛亮留成都,上将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亲统大军沿江东进(参见)。  蜀大军压境,孙权与刘备媾和遭到拒绝,乃与曹魏修盟,曹魏趁势离间孙、刘,八月,封孙权为吴王。孙权遂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率、、、潘璋、等部5万人抗拒蜀军,派平戎将军领兵万人镇守益阳(今湖南益阳地区),以防止武陵(湘西、黔东、鄂西南)少数民族助蜀。  当蜀军4万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属湖北)时,陆逊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相机破敌的方略,令部将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长江东岸)一带,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战线伸长,露出破绽。  吴黄龙元年(蜀章武二年,222年)正月,刘备求胜心切,派将军、陈式督率水军深入夷陵地区,封锁长江两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督师。蜀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还命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袭击;命侍中马良部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的少数民族首领部,威胁吴军侧翼。  不久,刘备派前部督率兵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吴军诸将请求陆逊派兵增援,说:“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陆逊知夷道城坚粮足,有意让其牵制蜀军,而坚持不予分兵。便函回答说:“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后孙桓见到孙权,谈及此事时说:“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当蜀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军师老疲惫。陆逊说:“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太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耳”(《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九》)。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  有些老将和贵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约束,陆逊则绳之军纪,严加制止。并说:“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剪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刘备在山谷设伏兵1000人,令吴班平地扎营,企图诱吴军出战。为陆逊识破,仍不与战。但诸将却都要出击,陆逊说:“此必有谲,且观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刘备见此计不成,便率8000伏兵从谷中撤出,陆逊说:“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蜀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  六月,陆逊决定适时转入反攻,上书孙权说:“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诸将都说:“攻备当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陆逊说:“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陆逊先攻蜀军一营,但交战不利。诸将皆埋怨道:“空杀兵耳。”陆逊则说:“吾已晓破之之术”(《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命令将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营,遂令诸军趁势发起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从夷道北撤,被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吴军继施火攻,火烧连营40余寨,蜀军死伤惨重,蜀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至,依险据守。陆逊即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战死。刘备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可见蜀军损失之大,失败之惨。  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孙权闻后,说:“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陆逊则说:“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孙权听后,对陆逊的博大胸襟更赞不绝口,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为江陵候。  当刘备逃往白帝城时,部将徐盛、潘璋、等各自上书,要乘机进攻。孙权征询陆逊的看法。陆逊与朱然、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陆逊为防曹魏乘机袭吴,仅派李异、刘珂部追踪刘备至南山(秭归南岸山),而未行大举追击。黄权部被吴军截断归路,被迫降魏。不久,魏军果然发兵攻吴,但已无机可乘。  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著名战例。作为吴军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相机破敌的战略。并充分利用地势及天候等有利条件,巧施火攻,一举击败蜀军。大获全胜后,又适时停止追击,使曹魏无隙可乘,战略全局运筹周密,堪称用兵奇略。  刘备收集败将残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后,大为惭恚,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并于次年四月病亡。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即,由诸葛亮辅政,诸葛亮仍采取联合的策略,与东吴和好,恢复了吴蜀联盟。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意见陆逊可代改后再发出。孙权还专门刻了他的大印,交给陆逊,供他日常处理吴、蜀间的事物所用。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只有光武帝与唐太宗方能做到如此。  黄武七年(228年)五月,吴鄱阳太守派人送亲笔信给扬州牧曹休,谎称受到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10万人,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魏明帝曹叡(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将军率军向东关(今安徽含山西南),与曹休相策应。  八月,孙权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遣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并派奋武将军、绥南将军为左、右督,各统兵3万袭击曹休。时曹休已然发觉,但耻于被骗,自恃兵马精多,仍与吴军作战。双方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大败魏军。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杀,直抵夹石(今安徽桐城北),斩擒魏军1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陆逊班师,仍回镇荆州。孙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赐逊,皆御物上珍,于时莫与为比”(《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可谓荣宠之极。后回军西陵。  黄龙元年(229年),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同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让陆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主持吴军国大事。  陆逊为人正直。时建昌候孙虑不务正业。陆逊正色地说:“君候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朱虑怀恨在心,常暗中抵毁陆逊。  陆逊虽身在军中,但心系国家大事,常上疏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时法律过严,陆逊建议宽法待下。便上书说:“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顷年以来,将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近取,小宜恩贷,以安下情。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非奸秽人身,难忍之过,乞复显用,展其力效。此乃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怒,非怀远弘规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黄龙二年(230年)春,孙权欲派军队取夷州(今台湾)、朱崖(今广东徐闻及海南岛),曾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都认为不必,上书说:“臣愚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务。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又珠崖绝险,民犹禽兽,得其民不足济事,无其兵不足亏众。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昔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陛下承运,拓定江表。臣闻治乱讨逆,须兵为威,农桑衣食,民这本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祖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但孙权仍派将军、诸葛直率兵万人出兵,虽,但此举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陆逊也有他历史的局限性。  嘉禾元年(232年),陆逊率军向魏庐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东北)进发。魏扬州督都、征东将军见吴军舍船登陆,长驱200里而来,没有后续部队,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极好机会;主张先把吴军放进来,然后待机破敌。因此,满宠没有急于派兵救援庐江,而是督率精锐部队在杨宜口(阳泉水和决水汇合处,今安徽霍丘东北)设伏,迎击吴军。陆逊探得魏军动向,遂连夜率部撤退。  嘉禾二年(233年)二月春,辽东公孙渊向吴奉表称臣,孙权大悦。三月,孙权派使者携金宝珍货,赴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结果公孙渊认为吴国遥远,难以长期依靠,将使者杀死。十二月,魏国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孙权闻后大怒,欲亲自带兵去征讨。  陆逊即上书相阻,说:“渊凭险恃固,拘留大使,名马不献,实可仇忿。蛮夷猾夏,未染王化,鸟窜荒裔,拒逆王师,至令陛下爱赫斯怒,欲劳万乘泛轻越海,不虑其危而涉不测。方今天下云扰,群雄虎争,英豪踊跃,张声大视。陛下以神武之姿,涎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发,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窥闟,戚至而忧,悔之无及。若使大事时捷,则渊不讨自服;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借乎?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耀将来”(《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终孙权所采纳。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第五次攻魏(参见诸葛亮攻魏之战),遣使联络东吴协同攻魏。五月,孙权亲率大军10万进驻巢湖口,准备进攻合肥新城。遣陆逊与诸葛瑾率万余人进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汉口),准备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还遣将军孙韶、张承率万余人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今江苏淮南)、淮阴(广陵郡治,今江苏清江西)。  魏明帝闻报,遣护军秦朗统领步、骑兵2万人援助司马懿抵御蜀军,遣步、骑兵8000人为先头部队驰援新城。七月,明帝亲率水师继进。孙权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将张颖等力战拒守,终不能克。满宠招募将士数十人,纵火焚烧吴军攻城器械,射杀孙权的侄子孙泰。时吴军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赶到,明帝统率的大军即将到达,孙权遂撤围退兵。与此同时,孙韶也撤军退回。  时陆逊遣亲信韩扁给孙权送信,韩扁返回时,被魏军巡逻的士兵抓获。诸葛瑾闻后,心中甚惧,给陆写信说:“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干,宜当急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陆逊得信后,并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种葑、豆,并如往常一样与诸将弈棋、射戏。诸葛瑾说:“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并亲自来见陆逊。陆逊对诸葛瑾说:“贼知大驾以旋,无所复慽,得专力于吾。又已守要害之处,兵将意动,且当自定以安之,施设变术,然后出耳。今便示退,贼当谓吾怖,仍来相蹙,必败之势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遂于诸葛瑾定计,仍按原计划向襄阳进军,让诸葛瑾率水军,陆逊自率陆军向襄阳进发。魏军素来忌惮陆逊,马上回城。陆逊与诸葛瑾遂进军前行,并虚张声势,使魏军不敢进攻。进至白围(今湖北白河口)后,扬言狩猎,暗中分兵将军周峻、张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陆(今湖北云梦)、石阳(今湖北汉川西北)等地。吴军所过之处,魏人皆弃物入城,以至将城门堵住,无法关门,魏军只得自杀其民,然后才得以关上城门。吴军斩俘1000余人,尔后安全撤回。  陆逊对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劳,严禁士兵前来侵扰。陆逊此举使魏人感怀,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人都来归附,陆逊倾其财产,“周赡经恤”(《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嘉禾五年(236年)十月,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彭旦乘孙权调集重兵镇压庐陵李桓、罗厉起义之际,再次率众起义。嘉禾六年(237年)二月,孙权遣陆逊督军征讨。虽遭义军顽强抵抗,但终因众寡悬殊,为陆逊所平。  同年,吴中郎将周祗赴鄱阳郡(治鄱阳,今江西波阳)征兵,周祗问计于陆逊,陆逊认为鄱阳郡百姓易动难安,不召不妙。周祗等不听,果然激起民变,吴遽等人聚众起义,杀死周祗,攻下县城数座。豫章(郡治今南昌)、庐陵(郡治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二郡民众也群起响应。孙权闻讯,派陆逊督师征讨,吴遽被招安,部分义军被收编,得精兵8000余人。  孙权性多疑,晚年更甚。他设立中书校事监察各级官吏,而校事吕壹等恃宠弄权,离间君臣,,挟嫌报复,且手段又十分残忍,使许多大臣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即使是陆逊也不敢尽言直谏,只能与潘濬窃窃私议,“言至流涕”(《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后吕壹事发,孙权诛杀吕壹,深以自责。  赤乌七年(244)正月,孙权在前任丞相顾雍死后,任命陆逊为丞相。诏书曰:“朕以不德。应其践运,王涂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遑鉴寐。惟君天资聪睿,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弥难。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今以君为丞相,使使持节守太常傅常授印绶。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于乎!总司三事,以训群寮,可不敬欤,君其勖之!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如故”(《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陆逊素有先见之明。当初暨艳大造营府,陆逊为此多次相劝,避免遭祸。还对诸葛恪说:“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广陵杨竺少获声名,而陆逊却言之终败。这些,都被陆逊言中。  不久,陆逊卷入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的斗争,陆逊站在太子一边。孙权听信谗言,遂有废黜太子之意。陆逊屡次上疏陈述嫡庶之分,他说:“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他还要求到建业当面申述自己的意见,因而得罪了孙权。太子太傅、太常顾谭也多次上疏辨嫡庶之义,反对废嫡立庶。但是,孙权既不许陆逊还都,又以亲附太子的罪名处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流徙。太傅吾粲因几次与陆逊通信,竟被下狱处死。孙权还多次派中使前去责骂陆逊,陆逊忧伤过度,于赤乌八年(245年)二月含恨而亡,终年六十三岁。陆逊死后,家无余财。陆逊长子陆延早亡,次子袭爵。陆抗亦有大将之才,为吴国后期最著名的将领。  直到景帝孙休继位为,才追谥陆逊为昭侯。  陆逊次子陆抗,字幼节。逊死,抗拜建武校尉,率逊众还葬。明年与恪换屯柴桑,又寿春胜魏,督西陵等地。蜀亡,攻巴东罗宪,无功而返。抗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数谏朝堂,厉众治寡、安治乱,亲贤远宦戒于君。守江陵与晋车骑羊祜英雄相惜;筑围墙退杨肇平西陵降步阐众。后上疏求敕薛莹,任人唯贤。又言休养生息,以待时机。凤皇二年,就拜大司马、荆州牧。三年夏,病重上疏,陈西陵利害,劝施仁治,重守西陵,以应急变,秋天卒。
  吴国自开创江东以来,先有、、吕蒙,后有陆氏父子,皆为世之名将。而周瑜之赤壁、吕蒙之江陵、陆逊之夷陵、陆抗之西陵(参见西陵之战)及鲁肃之畴谋,也为世之奇策。而众人皆文武兼备,风流儒雅,而非一赳赳武夫,则更为难得。  周、鲁、陆皆为江东大户,孙氏政权立足江东,对江东大族由最初的屠戮到而后的任用,才使诸人得以成其功名,同时也使吴国得以长久不败。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对陆逊作了很高的评价:“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著名功绩:火烧八百里连营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番号,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暴乱。  巧夺荆州一战,他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全力对付曹操。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  夷陵之战时,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世说新语.方正》注引《吴书》)。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陆逊是跟随孙权时间较久、功劳很大的大臣,孙权早时把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拒魏、蜀二国的主要支柱。但孙权对陆逊的重用,主要在军事方面,始终没有交给陆逊军政大权。最后权令逊代顾雍为丞相时,虽口头上说:“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实是:孙权既不听从陆逊屡求保安太子、黜降鲁王之谏,又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亲近陆逊的吾粲。孙权更“累遣中使责让逊”,使逊“愤恚致卒”。逼死了陆逊。  孙权所以逼死陆逊,决不只是因逊维护太子的问题,主要症结在于权认为逊对其统治已构成威胁。根据当时情况,权所以疑忌和逼死逊,约有以下四个原因:  (1)逊“世江东大族”,从祖康,庐江太守,康子绩,郁林太守,绩从子瑁,选曹尚书。逊族子凯,建武校尉,凯弟胤,交州刺史。陆绩外甥顾邵为丞相顾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顾邵子谭为陆逊外甥,任左节度,加奉车都尉。谭弟承,奋威将军。逊外甥姚信,太常。可见逊家族姻亲甚为显赫,此为孙权忌逊原因之一。  (2)吕蒙死后,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吴国权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骘、诸葛瑾、、朱据等将相都与逊交好,特别是逊功高震主,为权所畏忌。到孙权统治的后期,疆域大致已确定,权对外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即无逊,亦可划江自保,无何重大危险。所以权只让逊做了几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孙权为身后之计,怕嗣主驾驭不了逊,所以逊等越是拥戴太子和,孙权越疑惑不安。权在逼死逊之前,先剪除其亲党。以后孙权虽然立了幼子亮为太子,但挑选的首辅,却是资望较浅、社会关系比较单薄的侨居大族诸葛恪,就可以说明孙权是不愿从陆、顾等枝叶繁茂的江东大族中选择辅政者的。从史书记载上看,孙权于武多文少的淩统、朱然、潘璋等病死后,极为哀悼伤怀。可是他不仅逼逊致死,并且还追诘逊子抗。这不是由于猜忌逊,还是什么呢?  (4)还有一个不易被人们发觉的因素,即逊为孙策之婿,权最初将策女嫁给逊时,当然是为了加强君臣间的关系,但当逊功高震主时,这门亲事便转化为双方关系的不利因素。权的江东基业本来是从兄策手中继承的,但权对策子并不与己子同样看待,陈寿即认为权对策子有亏待之处。寿在《孙策传》评曰:“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盛还为此替权辩护,认为这样作,是为了“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孙盛这种看法,是迂阔而不切合事实的。权既定孙和为太子,又给孙霸以过分的待遇,使之觊觎太子宝座,还谈得上什么“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呢?孙权诸子虽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却终身为侯,不是亏待是什么呢?这一点,连权本人也是不无内疚的。史言:“吴主寝疾,遣太子祷于长沙桓王庙”。权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坚祷告,却偏向兄长祷告,正说明权内心隐处也觉得对不住创业的兄长,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举。权之猜防逊,不会与逊为策婿毫无关联。陈寿拿权与句践相比,正是他识见高超之处。非深知权之为人,固不能道此。
  ▓孙权: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三国志·吴书十三》  ▓吕蒙: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三国志·吴书十三》  ▓刘备: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三国志·吴书十三》  ▓孙桓: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三国志·吴书十三》  ▓诸葛瑾: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三国志·吴书十三》  ▓曹丕: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书二》  ▓孙权: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於君也。《三国志·吴书二》  ▓步骘: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三国志·吴书七》  ▓孙权:伯言常长於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三国志·吴书七》  ▓孙权: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三国志·吴书九》  ▓陈寿: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三国志·吴书十三》  ▓陈寿:逊虽身在外,乃心於国。《三国志·吴书十三》  ▓陈寿:邵字孝则,博览书传,好乐人伦。少与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三国志·吴书七》  ▓傅子: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傅子》  ▓傅子: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傅子》  ▓吴书:权嘉逊功德,欲殊显之,虽为上将军列侯,犹欲令历本州举命,乃使扬州牧吕范就辟别驾从事,举茂才。《吴书》  ▓徐众评:雍不以吕壹见毁之故,而和颜悦色,诚长者矣。然开引其意,问所欲道,此非也。壹奸险乱法,毁伤忠贤,吴国寒心,自太子登、陆逊已下,切谏不能得,是以潘濬欲因会手剑之,以除国患,疾恶忠主,义形於色,而今乃发起令言。若壹称枉邪,不申理,则非录狱本旨;若承辞而奏之,吴主傥以敬丞相所言,而复原宥,伯言、承明不当悲慨哉!《三国志·吴书七》  ▓:我大皇帝,以奇踪袭於逸轨,叡心发乎令图,从政咨於故实,播宪稽乎遗风,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畴咨俊茂,好谋善断,东帛旅於丘园,旌命交于涂巷。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影骛,异人辐辏,猛士如林。于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辨亡论》  ▓陆机: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而吴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于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告类上帝,拱揖群后。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长戟劲铩,望飙而奋。庶尹尽规於上,四民展业于下,化协殊裔,风衍遐圻。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臣象逸骏,扰於外闲,明珠玮宝,辉於内府,珍瑰重迹而至,奇玩应响而赴,輶轩骋於南荒,冲輣息於朔野,齐民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而帝业固矣。《辨亡论》  ▓陆机:吴、蜀脣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夫蜀盖籓援之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何则?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厄流迅,水有惊波之艰。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轴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其势然也。《辨亡论》  ▓裴松之:逊虑孙权以退,魏得专力於己,既能张拓形势,使敌不敢犯,方舟顺流,无复怵惕矣,何为复潜遣诸将,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三国志·吴书十三》
陆逊墓位于苏州娄门外五里许陆墓乡,陆墓乡因三国时吴国名将陆逊墓在此而得名。今已湮没。不过,在赤壁市北郊有一个三国陆逊营,在此重建了陆逊墓!
  1.《后汉书》  《襄阳耆旧传》曰:“古卢戎也。县西山中有一道,汉时常有数百匹马出其中,马形皆小,似巴、滇马。三国时陆逊攻襄阳,又值此穴中有数十匹马出,逊载还建业。蜀使来,有五部兵家滇池者,识其马色,云亡父所乘,对之流涕。”  2.《三国志》  明年,吴将陆逊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赴之。  3.《三国志》《魏书》王基传  基曰:“昔孙权再至合肥,一至江夏,其后全琮出庐江,朱然寇襄阳,皆无功而还。今陆逊等已死,而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廱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此不过欲补定支党,还自保护耳。”  4.《三国志》《蜀书》董允传附黄皓、陈祗传  臣松之以为陈群子泰,陆逊子抗,传皆以子系父,不别载姓,及王肃、杜恕、张承、顾劭之流,莫不皆然,惟董允独否,未详其意。  5.《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权以陆逊为督,督朱然、潘璋等以拒之。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  权未之许,而谓将相曰:“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故先命陆逊选众以待之。闻北部分,欲以助孤,孤内嫌其有挟,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发,便当与西俱至,二处受敌,于孤为剧,故自抑按,就其封王。低屈之趣,诸君似未之尽,今故以此相解耳。”  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  冬十月,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  秋八月,权至皖口,使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休于石亭。  秋九月,权迁都建业,因故府不改馆,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  陆逊陈其素行,因为之请,权乃减宗一等,第01141页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  6.《三国志》《吴书》宗室传·孙翊传附子松传  镇巴丘,数咨陆逊以得失。  7.《三国志》《吴书》宗室传·孙桓传  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  8.《三国志》《吴书》顾雍传  壹奸险乱法,毁伤忠贤,吴国寒心,自太子登、陆逊已下,切谏不能得,是以潘浚欲因会手剑之,以除国患,疾恶忠主,义形于色,而今乃发起令言。  9.《三国志》《吴书》顾雍传附子邵传  少与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  10.《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  此语颇流闻于外,陆逊表保明瑾无此,宜以散其意。  11.《三国志》《吴书》步骘传  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顷以冀州在蜀分,解牧职。  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陆逊、朱然、程普、潘浚、裴玄、夏侯承、卫旌、李肃。  后中书吕壹典校文书,多所纠举,骘上疏曰:“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无罪无辜,横受大刑,是以使民跼天蹐地,谁不战栗?昔之狱官,惟贤是任,故皋陶作士,吕侯赎刑,张、于廷尉,民无冤枉,休泰之祚,实由此兴。今之小臣,动与古异,狱以贿成,轻忽人命,归咎于上,为国速怨。夫一人吁嗟,王道为亏,甚可仇疾。明德慎罚,哲人惟刑,书传所美。自今蔽狱,都下则宜谘顾雍,武昌则陆逊、潘浚,平心专意,务在得情,骘党神明,受罪何恨?”  又曰:“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宜各委任,不使他官监其所司,责其成效,课其负殿。此三臣者,思虑不到则已,岂敢专擅威福欺负所天乎?”  赤乌九年,代陆逊为丞相,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  12.《三国志》《吴书》阚泽传附唐固传  权为吴王,拜固议郎,自陆逊、张温、骆统等皆拜之。  13.《三国志》《吴书》韩当传  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涿乡,大破之,徙威烈将军,封都亭侯。  14.《三国志》《吴书》陈武传附子表传  陆逊拜表偏将军,进封都乡侯,北屯章阬。  15.《三国志》《吴书》丁奉传  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  16.《三国志》《吴书》朱然传  黄武元年,刘备举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  又陆逊亦卒,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17.《三国志》《吴书》吕范传  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修敬虔肃,不敢轻脱。  18.《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时陆逊为元帅,全琮与桓为左右督,各督三万人击休。  权先与陆逊议第,逊以为不可,故计不施行。  19.《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  20.《三国志》《吴书》吾粲传  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  21.《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传  权迁都建业,征上大将军陆逊辅登镇武昌,领宫府留事。  住十余日,欲遣西还,深自陈乞,以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权遂留焉。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  22.《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孙和传  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适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诉日兴。  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  23.《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齐与陆逊讨破突,斩首数千,余党震服,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  24.《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七年,权到皖,使琮与辅国将军陆逊击曹休,破之于石亭。  25.《三国志》《吴书》吕岱传  潘濬卒,岱代濬领荆州文书,与陆逊并在武昌,故督蒲圻。  及陆逊卒,诸葛恪代逊,权乃分武昌为两部,岱督右部,自武昌上至蒲圻。  26.《三国志》《吴书》周鲂传  鲂亦合众,随陆逊横截休,休幅裂瓦解,斩获万计。  嗣弟怖惧,诣武昌降于陆逊第,乞出平地,自改为善,由是数郡无复忧惕。  27.《三国志》《吴书》潘濬传  先是,濬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还复故。  28.《三国志》《吴书》陆凯传附弟胤传  太子不见,而微服至其车上,与共密议,欲令陆逊表谏。  29.《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诸葛亮闻恪代详,书与陆逊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30.《三国志》《吴书》濮阳兴传  若躬行所与陆逊及弟融之书,则悔吝不至,何尤祸之有哉?  31.《晋书》  吴上大将军陆逊抗疏请令诸将各广其田。  32.《晋书》五行志上  一曰,权时信纳谮诉,虽陆逊勋重,子和储贰,犹不得其终,与汉安帝听谗免杨震、废太子同事也。  33.《晋书》陆机传  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  34.《宋书》  其后吴令孟仁闻丧辄去,陆逊陈其素行,得减死一等,自此遂绝。  35.《宋书》州郡志三·荆州  按《吴志》,吕蒙平南郡,据江陵,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县。  36.《南齐书》  属氐陷襄阳,桓冲避居上明,顿陆逊乐乡城上四十余里,以田地肥良,可以为军民资实,又接近三峡,无西疆之虞,故重戍江南,轻戍江北。  37.《南齐书》张瓌传  柳世隆势居中夏,年浅位轻,首抗全师,孤城挑攻,临埤授策,曾无汗马,勍寇乖沮,力屈于高墉,乱辙争先,降奔郢路,陆逊之破玄德,不是过也。  38.《新唐书》  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太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39.《宋史》  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禀、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40.《宋史》儒林传六·陈亮传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邓艾、羊祜皆以其地显名。  41.《明史》  按祀典,太祖时,应天祀陈乔、杨邦乂、姚兴、王鉷,成都祀李冰、文翁、张咏,均州祀黄霸,密县祀卓茂,松江祀陆逊、陆抗、陆凯,龙州祀李龙迁,建宁祀谢夷甫,彭泽祀狄仁杰,九江祀李黼,安庆祀余阙、韩建之、李宗可。  42.《明史》任昂列传  “蜀祀秦守李冰,附以汉守文翁、宋守张咏。密县祀太傅卓茂。钧州祀丞相黄霸。彭泽祀丞相狄仁杰,皆遗爱在民。李龙迁祀于隆州,谢夷甫祀于福州,皆为民捍患。吴丞相陆逊以劳定国,宜祀于吴,以子抗、从子凯配。元总管李黼立祀江州,元帅余阙立庙安庆,皆以死勤事。从阙守皖,佥家殉义者,有万户李宗可,宜配享阙庙。”
  陆逊  作者:桓大司马  东都郊庙日将曛,江左英风最出群。  吴将雄韬重运火,汉皇骁骑枉屯云。  两州似共龙盘国,一世原尊鸟喙君。  家德幸传羊陆话,厥孙华彩续氤氲。  同崔傅答贤弟  作者:王维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紵.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陆逊赞诗  作者:罗贯中  虎帐谈兵按六韬  安排香饵钓鲸鳌  三分自是多英俊  又显江南陆逊高!  宋诗次韵答天启  作者:张耒  黄钟无声登瓦釜,蔡子青衫在尘土。  逼人爽气百步寒,知子胸中有风雨。  三年河东走胡马,绝口鱼虾便酪乳。  归来万卷付一读,不学儿曹用心苦。  周瑜陆逊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吴语。  莫徒彩笔云锦张,要是宝剑蛟龙舞。  天兵百万老西北,快马如飞不出户。  眼看六纛出麒麟,走取单于置刀俎。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作者:高适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自江陵沿流道中  作者:(唐)刘禹锡  三千三百西江水,  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  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  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  古来名将尽为神。
  在QQ三国游戏中,陆逊是位于临江八阵图副本的最后一关:杜门。不过他不能直接到达,需要在天公圣手提炼钥匙,在玉灵台处进入。  真三国无双  陆逊传  ---{自述}南中侵攻战  我是陆逊,字伯言。  虽然还只是个年轻人,但为了成为孙吴取得天下的力量,每天不断地在磨练自己的武技及军略。  前几天,我提出了&应该要掌控因专注于与蜀魏抗衡而被忽略的南方之地&这样的建议,获得了认同,我们正开始踏上南征的路途。  天下三分的今日,如果想要掌控它的话,镇压外敌,并将其吸收才是上策...  来吧!!将我们的力量展示于天下吧!!  ---{概况}孙权  自从在赤壁获得大胜以来,天下就一直胶着于蜀国军师诸葛亮所描绘的三分型态。  在这次的机会中,我们希望能够将南方的土地入手,并储蓄力量。  敌人的首领孟获似乎是将自己的兵士们当作一个家庭般的集合在一起。  那样的人们其真正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大家,心?????!!  陆逊,吕蒙对于你这次的南征论有很高的评价。  在战斗方面也是一样,希望你不要保留实力,将其完全的发挥出来吧。  那么,出发吧!!  ---{评定}孙权  成功的打倒南蛮大王孟获,制压了他的属地。  这样一来就可以不必担心他们的侵攻,向天下前进。  渐渐可以看见孙吴的天下了。  接下来的对手是曹操还是刘备呢...  不管是哪一个,这样的情势,谁都已经无法去阻止了。  ---{自述}樊城之战  制压了南方之地的我们,为了将与蜀魏之间的争斗作出决断,开始采取了行动。  目标是,荆州的支配权。  正好在这个时候,关羽向魏国的樊城进军。  我利用这个机会,向吕蒙大人提出先与魏国共同打倒关羽的策略。  光是一个英雄的存在与否就能够左右时势。  我要极尽我武勇的极限来打倒武神关羽,非将时代的潮流导向孙吴不可。  ---{概况}吕蒙  陆逊,你的计策还蛮有趣的。  这场战役获胜的话,我们孙吴就能够宣示对荆州的主权,向天下大大的迈进。  关羽小看了孙吴的战力,一心专注于樊城的战斗。  就针对这个傲慢之心来打倒他吧!  在这场战役,与魏国的合作是关键所在。  樊城的守将是魏国的曹仁。  若是关羽打倒了他,攻下樊城的话,我们就只能撤退了。  持续的援助魏军,将关羽逼到穷尽吧!  ---{评定}吕蒙  打倒武神关羽了!!这都是拜大家努力战斗并忠实地服从指令所赐。  这样一来,就能够制压天下的要所--荆州了。  今后要稳固荆州的防守,更加充实对于蜀国的防备吧!!  当然,对于曹魏的警戒也不可有所怠慢。  从现在开始会变的更加忙碌啊!!  ---{自述}夷陵之战  打倒了关羽,但在那之后,吕蒙大人就因病去世了。  我还请求他要继续?我许多的东西....真是可惜。  因为吕蒙大人的推荐,我被认命为大都督。  这是到目前为止由像周瑜大人及吕蒙大人这样的杰出人物所担任过的重要职位....责任非常的重大。  我作为大都督的第一战,是在夷陵对蜀国的防卫线。  诸葛亮先生恐怕应该已经准备好一些奇策了吧。  我一定要用尽全力打败它。  ---{概况}孙权  陆逊,吕蒙说过,在自己死后,能够托付的就只有你。  不要畏惧这样的大任,用你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吧!  刘备打算布下巨大的阵形,将我军包围并加以击破。  就用你所提案的火焰的计策,将那愚蠢的大军一网打尽吧!!  我遵从你的计策,让朱然去做火计的准备。  我命令他见机架起架桥车,然后在敌阵放火。  让这个计策成功,使胜利属于我军吧!!  ---{评定}孙权  蜀的大军几乎全被消灭了。  但遗漏掉刘备,未能将他击败,真是很可惜...  算了!!这场大败对那些家伙而言就是个很适当的答案了。  但是,不能一直沉浸在胜利的余味中。  在这样的期间,也有被义军接近并攻击的危险性。  不立刻让大军回去是不行的。  ---{自述}合肥新城之战  在夷陵的会战之后,刘备未能完成其志向而去世了。  失去了有人望的领导者,蜀的势力将会急速地衰败吧!  蜀国无法行动。  这样的话,打倒魏国就是上策。  攻打建筑在合肥的巨大城池,接着更进一步地打倒曹丕。  天下若是被二分为魏及吴两势力,对吴国绝对不会是有利的。  现在,必须在天下还是三分的状态中,击败势力强大的曹魏不可!!!  ---{概况}孙权  现在,我们为了要将魏国完全击溃而向合肥进军。  从赤壁以来一直持续着与曹魏的争斗,就在这场战役中划下休止符吧!!  敌人的防守非常的坚固。  首先以前锋的军团将敌人城池的外门全部制压,解放。  再让配置在水陆各方面的部队从那里进行突击。  在这场战役,我会亲自率领军队作战。  敌人的总大将也是他们的君主--曹丕。  希望你们能了解到这可以说是一场在国家要害之地战斗,赌上国家存亡的一大决战阿!!  ---{评定}孙权  曹魏的野心,与合肥新城一同被埋葬。  这都是兵士们拼死战斗的结果。  孙?结束?固??天下?示???????。不太懂语意...  将这个巨大的曹魏击败。  今后已经没有能够阻挡我们的人了。  将蜀国一口气击败,实现孙吴的天下吧!!  ---{自述}白帝城之战  我们孙吴在合肥的决战中获得胜利。  奸雄--曹操所建立起的充满野心的军团,已经从时代中消失。  即将走到迈向天下的最后一步,与蜀的决战。  敌人不管用什么样的奇策,都应该已经无法阻挡我们了。  这场决战获胜的话,持续已久的乱世也就会结束了吧...  为了下一代人民的笑脸,我们绝对不能输!!!  ---{概况}孙权  我们终于要讨伐在这个天下所残存的最后一个敌人--蜀。  战场在白帝城,总大将是刘禅。  应该会是一场使出全力的攻防战吧。  陆逊,你和我一起稳固中央的防守。  为了让我军展开广大的阵形并展开攻势,重要的中央区就拜托你了!  目标天下就在眼前了。  将我孙吴的知略与武勇,全都化作利齿,将蜀的命运断绝。  来,走吧!!大家,一起享受胜利的美酒吧!!  ---{评定}孙权  攻陷白帝城,打倒刘禅了。  将为了人民,以仁治世的天下作为目标的蜀....  哪样的理想或许未免太大了点啊...  人民所冀望的就只有安定的生活。  如果是我们的话,应该能回应这样的要求吧!  为了能让孙吴的太平之世能够更加完善,更加长久,我们必须更加的努力!!  智勇双全 风雅儒将
陆逊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风雅儒将,堪与周瑜、鲁肃媲美。夷陵一战,《三国演义》用了四回的篇目(第81至84回)详细铺衍,成功地刻划了一位思虑缜密、见识高远、力挽狂澜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让后人慨叹不已。令人扼腕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杀得“枭雄”刘备丢盔弃甲的陆逊,最后却是在吴主孙权的屡次派人逼问下,愤恚而卒的。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他是开创江东基业的“小霸王”孙策的女婿。从21岁步入吴国政坛后,他先后多次领兵敉平吴国不服从孙吴号令的山越部众。夷陵大战前,陆逊已任宜都太守、抚边将军,战后加封荆州牧、辅国将军。228年,陆逊又领兵打败来犯的魏国大司马曹休,次年,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这是吴国的最高军职。244年,陆逊又兼任丞相一职,丞相是吴国的最高文职,陆逊达到了他个人事业的巅峰,从此以后,陆逊走上了下坡路,他失去了孙权的信任,所谓功高震主,第二年,陆逊就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下,郁郁而死,时年63岁。  根据正史《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陆逊的死因,与他跟孙权在立太子一事上的意见分歧很有关联。229年孙权称帝时,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储君,合情合理,没有人会说三道四,可是谁会想得到,孙登却先于孙权而死,于是孙权又立他宠爱的王夫人的儿子、19岁的孙和为太子,这件事本来很正常,可偏偏孙和有个弟弟叫孙霸,孙权对这个儿子情有独钟,把他封为鲁王,对孙霸的待遇和太子孙和的简直不相上下,更不妙的是,太子和鲁王不睦。这样一来,政局的平衡打破了,也给某些阴谋家提供了投机的机遇。  像陆逊、诸葛恪、顾潭、朱据等手握重权、奉礼而行的大臣,他们坚决支持太子,但也有一些大臣眼见鲁王得宠,就积极投靠鲁王——他们把赌注押向鲁王。他们知道一旦日后鲁王真的登基,那么此刻他们的拥戴行为就是今后仕途发达的资本。太子和鲁王的明争暗斗,最终导致吴国的大臣分化为对立的两派,或拥太子,或拥鲁王,于是今天这个上疏,明天那个进谏,一时间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勾心斗角,阴谋在暗中酝酿。最后,孙权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盛怒之下,他断然采取措施,废黜太子,赐死鲁王,而另立了孙亮为太子。  陆逊在这场宫廷争斗中,支持太子孙和的态度非常明确。他先后几次上书,劝孙权不要过于偏爱鲁王,甚至要求面见孙权,讨论太子的问题。陆逊自幼饱读儒家诗书,奉行一贯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正统,他认为太子和鲁王,一为长,一为次,该拥护谁是最清楚不过的,虽说立谁作为继承人是孙家自己的家事,但这家事有关社稷和民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国家的根基不固,人民就会深受其害,而且当时吴国周围有强敌环伺,这是陆逊担心的头等大事,也是陆逊着急的根本所在。然而,陆逊的忧虑,非但没有换来孙权的理解,反而引火烧身。在孙权的心中,你陆逊在荆州为国驻守,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孙权最怕外边握有重兵的大臣和朝廷上的内臣,特别是太子勾结,一旦有了野心,里应外合,事情就难以收拾。有时候误会一深,越解释就越糟糕,还不如随他去。但陆逊是个忠诚为国的人,他想回京解释,希望孙权会接受他的建议,孰料孙权不但不同意陆逊回京,反而多次派出使者赶赴荆州,责问他意欲何为。史书上没有记载责问陆逊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陆逊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责问的结果便是他“愤恚而卒”。  按理说,以陆逊的身份和地位,他提出的建议,孙权应该有所考虑,就算不听从,也不至于对他动怒。可是,在这次宫廷斗争中,孙权大下辣手,他先把顾潭、顾承兄弟俩流放交州(今广州),顾氏兄弟是原吴国丞相顾雍的孙子、也是陆逊的外甥,紧接着,又诛杀了陆逊的好友太子太傅吾粲。这样还不罢休,他要置陆逊于死地。  这就引发一个问题,孙权为什么非要逼死陆逊?  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因素是,陆逊功高震主。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亡”,勾践诛文种,吕后斩韩信,历史上这类功臣惨遭杀害的例子举不胜举。陆逊一生,东征西讨,屡败强敌,功勋卓著,声望显赫,又在荆州镇守多年,手握重兵,权柄日重,不但在吴国上下享有极高的威望,就是魏、蜀两国也很忌惮陆逊,这些都令孙权感到潜在的威胁。所以,尽管陆逊对吴国、对孙权一直忠心耿耿,从无贰心,而且深自韬晦,但功高震主历来是中国历史上每一位封建君主的心病,孙权也不能例外。  进入垂暮之年的孙权疑心日重,很容易听信一些片面之词,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雄风。从总体上看,孙权不失为一代明君,特别是前期所为,足与曹操并驾齐驱,在用人识才方面也很有一套,比如以名不见经传的吕蒙取荆州,以书生陆逊拒刘备数十万大军等,都表现出孙权睿见卓识。步入晚年后,孙权性格中多疑、好杀的一面就显露出来。当时,吴国的文武官员稍有差错,就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守边将士的家属,要留在都城作人质。孙权对陆逊的猜疑也不是一朝一夕,自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凭吴国的国力,北上固然不足,隔江自守则有余,这时的孙权就渐渐不希望看见威望极高的陆逊在身边了——他有着如朱元璋一样,这也是所有帝王的担忧:自己的继承者能驾御得了么?不过,陆逊的名声实在太响,功绩实在太大,直接对他动手难以服众,因此只有在对待太子之争的这个时候,乘机搬去心头的这块石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大为人们注意,那就是孙权逼死陆逊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打击吴国的江东大族。江东大族是指在吴地的土著大姓,他们人口众多,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家族与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以顾、陆、朱、张四个大姓为主,《世说新语》卷四说:“三国之时,四姓盛焉。”陆逊就出身于其中的陆姓。吴地大姓中还有许多人在吴国政坛身居要职。在孙权看来,这些土著大姓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如果他们的势力过于膨胀,那是不利于他的专制统治的,因此,逼死江东大族中的领军人物陆逊,实际上也就达到了打击江东大族的目的。  在陆逊去世后的第六年,孙权向陆逊之子陆抗表示了歉意,他深为痛惜地说:“我以前因为听信谗言,有对不起令尊的地方,这是我的过错。你把以前我给令尊的诏书,全都烧毁吧,千万别让人看见。”这时的孙权,即将走完他71年的人生路,人之将死,其言亦善,尽管他仍然耍了个花招——他让陆抗把诏书处理掉,以免流传出去影响到他的英名——但毕竟当面向陆抗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或许,九泉之下的陆逊可以瞑目了。  进一步了解陆逊:  1:为什么陆逊会娶孙策的女儿?  说孙权笼络他,这个自然不奇怪,但是陆逊的年龄,小孙策8岁,那就是说,赤壁的时候,陆逊是28岁,和孙权,诸葛亮同年。为什么陆逊那时候还没娶妻呢?如果娶妻,那么孙权甘心把侄女嫁给他作妾吗?  孙策17岁丧父,如果此时他没女儿(按理说他也该没有女儿吧?),那么按照三年孝期,那么至少也要20岁有妻子,那么21岁有女儿,也要小陆逊13岁,何况如果按照大乔是23岁娶的话,24岁有女儿,就小陆逊16岁,即使那时候陆逊28,那个女孩儿最多15,可能还是12,13,孙权这个配的是不是奇怪了  些?即使把孙策的女儿嫁给他,那时候陆逊应该也在三十之后,估计是在周瑜去世左右吧。那时候正好是孙尚香和亲去了之后一两年。  2:为什么孙尚香那时候还未嫁人?  那时候女孩子一般十七八岁总该嫁人了吧,看看前面孙策女儿,估计十五六岁就嫁了,那么为什么孙尚香那时候还没嫁人呢?就算是遗腹的,也有差不多20岁了。她在等什么呢?  因此,我猜测陆逊和孙尚香其实当时是两情相悦的,或许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约,毕竟当时陆逊的地位并不高,孙尚香在等陆逊作出成绩来。可惜被政治婚姻棒打鸳鸯,可能孙权也对陆逊有些抱歉,加上这个侄女和姑姑长得可能颇有几分相似,于是聊以安慰。  3:陆逊为何突然一下受到重用。  陆逊之前一直名不见经传,可是突然被孙权器重,又取代吕蒙,几乎是平步青云,然后简直就是东吴兵权全部在握,成为江东水师的救世主。为什么突然他的地位高了这么多?在这时间发生了什么呢?好像只有一件,就是孙尚香回来了……  如果说孙权很不在乎这个妹子,我是不信的。一来,孙尚香的确起到了牵制刘备的作用,二来,孙权取荆州的时候还是一定要把妹子弄回来,就是不想她受到伤害。因此可见孙尚香说的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如果她举荐的话,孙权还是要卖几分面子的。  4:陆逊为何对蜀那么狠,尤其是刘备。  陆逊的军事才能还是大家公认的,大战役指挥有不败战绩,目前三国能有此记录的还是寥寥。按理说陆逊不至于看不到吴蜀联盟的重要性。为什么对蜀就是那么狠呢?尤其对刘备,简直不逼死不罢休,有什么仇呢?嘿嘿,这个大家都能想得到吧。  5:孙尚香为何要自杀?  你觉得尚香mm可能爱上刘备么?一个老头,娶过两个老婆,成天和一群臭男人混在一起,名言就是:妻子如衣服,并且躬亲施行,一遇难就扔了老婆,并且直接导致一个老婆挂了……而且事业也不咋样,欠自己老哥几十亿,哪个女人会爱他?为了他乐意自杀啊?估计是回来之后,发现爱人已经另娶了,而且别人都不娶偏偏娶自己的侄女儿,这样她就是甘心作妾都不行了,陆抗是叫她二娘还是姑奶奶啊?算了算了,没活头了。  三国杀之陆逊  谦逊――锁定技,你不能成为【顺手牵羊】和【乐不思蜀】的目标。  连营――每当你失去最后一张手牌时,可立即摸一张牌。  很多玩家觉得陆逊是一个很考验人品的武将,他的爆发力完全源于连营,也许你看到过疯狂出杀的连弩陆逊,也许你看到过一点血却总是连营出闪的陆逊。很多时候陆逊并不是稳扎稳打,而是要追求RP爆发。可以说要用好陆逊也是需要运气成分的。但是想要运气在适当时候出现,也需要你注意自己的出牌和留牌战术。  陆逊做反贼  首先如果你是一名反贼,即使是极度喜欢陆逊的,也要先看看跟主公的距离再选择,如果你跟主公是遥遥万里的话,我提议你还是选择香香,华佗,貂蝉,周瑜,张辽等角色吧。  但是如果你是主公的下家或上家的时候,那你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陆逊作为反贼了。  首先这在这个位置,你可以限制主公顺手牵羊的效率,不怕被乐不思蜀,可以给予主公稳定的输出,主公在你旁边,如果没得选择,他就只能杀你了,可以有效地耗去你最不喜欢的闪。  如果运气爆发,拿个连弩甚至可以给予主公终极的伤害。  反贼陆逊的一些使用技巧:  1、如果第一轮,你在主公的下家或上家,你发现你的牌不能让你马上连营的,例如有闪,如果你够勇气,留着锦囊牌,把闪丢掉,等下轮爆发。无间道一下,因为你不能被牵,别人也懒得拆你,看到你丢闪,也费事杀你,帮你耗牌。  2、如果你是一个被其他反贼包围的反贼陆逊,你更应该勇敢点,把闪丢掉,留下可以在下一轮打光的牌,准备着做一个可以爆发的陆逊反贼吧。  3、陆逊反贼玩得就是爆发和心跳,永远不要让人猜到你最后一张牌是什么。  陆逊做忠臣  作为一个忠臣,假若你的主公是刘备的话,你还是乖乖地选择其他武将吧,刘备主公玩的就是配合,这蜀国的君主就是因为你著名的火烧连营而亡的,所以某程度上,你们两并不相容。而假若你的主公是孙权,你就可以放心选择了,你手牌上的桃不能被牵,很多时候可以保证你的主公会比别人多两条命的啊。  忠臣陆逊的一些使用技巧:  1、作为一个忠臣,特别是如果你是在反贼围困中的忠臣,留着闪,保命比爆发更重要。  2、假若你是新手,作为一个需要护主的忠臣,并不提议选择陆逊。  陆逊做内奸  作为一个内奸,初期,你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先帮忙杀死2反贼,然后,你会发现你面临着选择,你是应该继续装忠臣,还是要表明你是内奸而杀忠臣呢,这里提议是要表明身份,因为你是陆逊,如果最后的1v1,主公是面对你,他是不会有绝对的信心的,如果最后剩下2忠臣和你的话,最早死的,绝对是你而不是别人。  内奸陆逊的一些技巧:  1、别总是想着每轮连营,你是孤军作战的,留一些手牌也是重要的。  2、表明身份是重要的,千万不要变成集火的对象,陆逊内奸是没人可怜的。  陆逊做主公
1、保证留在手上的一定是基本牌或无懈可击,主公陆逊是绝对有连营的机会的  2、可以把杀反贼的机会留给可能是忠臣的人,你的忠臣有牌有时候会比你有牌更重要  陆逊的一些通用技巧  1、假若你最后一张牌是顺手牵羊,对着一个有装备的人用吧,先看连营出来的是什么牌,如果也是可以马上打出的,绝对先把对方的装备牵到手,就算是马也要。  2、如果你有无中生有,不要马上毫不犹豫地用,先看看有没有其他牌可以用而没用的,特别是注意如果是一张杀一张无中,先杀吧,这样你无中才能变了无中3张牌的(同理,铁索连环重铸也能出2张牌)  3、有借刀杀人,找找贯石吧,那是你的神器  4、装备贯石,杀了,剩下一张牌而且是闪的话怎么办,看看你还有没有马吧,猛的,盾牌也不要了。  5、五谷的时候选择能锦囊的牌吧,满血了,就不要看着桃就手痒了。
  QQ三国  45级副本八阵图最后一个BOSS  怪物名称:陆逊  怪物等级:52  掉落书籍:出云幻星剑秘籍,狂沙百战秘籍,炼狱阴魔咒秘籍,疾风术秘籍,暗炎凋残星秘籍,碧海潮生秘籍,残影蚀心  掉落道具:秘籍魔箱,魂之魔箱,精气之箱,殇玉之精,雪参玉蟾丸,九花玉露丸  掉落装备:巨阙剑,龙涎衣,紫荆斧,流银泻玉扇,覆雨甲下装,覆雨护手,锁金连环铠下装,锁金连环护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莱三国吴国将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