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恋尸狂狂怎么心灵移动

还没有开通?赶快注册一个窝吧!
我们都有病
有的咨询师被督导过一次之后,再也不敢来第二次,因为他在督导中受了伤。有人说,一个人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他有内伤。如果没有内伤,谁也伤害不了他。所以,越容易受伤的人越需要被督导。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我想,受伤毕竟不是好事,能不能把督导搞得温和一些,不要伤害被督导者?有人说,...
有的咨询师被督导过一次之后,再也不敢来第二次,因为他在督导中受了伤。有人说,一个人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他有内伤。如果没有内伤,谁也伤害不了他。所以,越容易受伤的人越需要被督导。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我想,受伤毕竟不是好事,能不能把督导搞得温和一些,不要伤害被督导者?有人说,督导就应该充满攻击性,和风细雨起不到督导的作用。还有人说,武汉的精神分析督导攻击性非常强。经常有人批评我太温和,达不到震撼的效果。后来知道,武汉那边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有攻击性。施琪嘉多次来温州督导,也没那么有攻击性。而且,他很强调“稳定”,意思是在保护下督导,避免野蛮分析。我不认可“没有内伤就不会受伤”的说法。首先,没有一个人是没有内伤的。人就是在创伤中长大的,有的人修复了,有的人只是把伤疤盖住了,如果盖不住,就变成了病人。“没有内伤就不会受伤”意味着所有的人都会受伤。就算有人没有内伤,或者内伤已经全部治愈,“野蛮分析”也会导致创伤。有人说,没有伤疤就不用怕揭。问题是,野蛮分析不只是揭伤疤,而是留下伤疤,或者“植入”伤疤。督导者把错误观念和负性态度(怀疑、鄙视、批评、攻击)植入到被督导者的脑子里,就像严厉的父母、失职的老师、邻家的小混混和社会上的歹人曾经做过的那样。什么叫创伤?这就叫创伤!当你面对敌人的时候,你处于防御状态,可以减少伤害。而人们反复告诉你,督导环境是安全的,不应该有心理防御,于是你放下防御,使自己完全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结果,你却受到了攻击。这样的伤害是很大的。为什么有的人热衷于攻击性的督导和野蛮分析?野蛮分析一下,这些人的内心积聚了大量的攻击性能量。攻击性能量之所以会积聚起来,原因是“产能”过多,释放太少。根据社会心理学的挫折-攻击学说,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攻击性会增强。一个人如果老是受挫,攻击性就会越来越……。一个人如果热衷于攻击性的督导和野蛮分析,很可能是因为生活、工作中经常受挫,换句话说,人生不如意。因为不如意,所以有许多不良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到了释放,也就不会积聚起来。这说明,热衷于攻击性的督导的人平时是很压抑的,不良情绪没地方释放,只好借助于督导,一泻愤怒。许多动物都有“骑士精神”,当对手摆出“投降”的姿态时,就会停止攻击。人也一样。如果被督导者投降了,督导者的攻击性会受到抑制。不幸的是,当被督导者发现自己受到攻击时,本能的反应是自我保护(防御)。结果,被督导者的防御更加激发了督导者的攻击性。被督导者一下子掉进了“双重束缚”之中,不防御则受伤,防御则招来更激烈的攻击。不难看出,督导者把自己摆在被督导者的对立面。你软弱,我就欺负你;你反抗,我就镇压你。攻击性的督导者最讨厌别人防御,这意味着他自己是很防御的。他很防御,又不接纳防御,于是把防御投射给别人,对防御的被督导者发起猛烈进攻。所以,攻击性的督导者自己被督导时往往也是很防御的。他是铜墙铁壁,刀枪不入。他不怕被攻击,他乐于被攻击。( 16:35:14)
( 22:04:24)前几天的一个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教授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半个小时之多,他坚持站着做完了报告。工作人员怕出现意外专门搬了把椅子坐在报告台吴老...
( 22:04:24)前几天的一个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教授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半个小时之多,他坚持站着做完了报告。工作人员怕出现意外专门搬了把椅子坐在报告台吴老身后。“九旬院士站着作报告,台下学生睡倒一片。”这是媒体开始对这个新闻事件报道的标题,还附有图片。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觉得这个新闻事件值得思考的有几个方面:一、 媒体的报道角度和社会教育的关系?二、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水区”在哪里?三、 实现“乐学”和“乐教”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9月17日这样一条新闻引来了无数的评论声,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首先我们从这个新闻的选择视角来思考,媒体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条新闻作为头条或者主打,以及这个新闻报道所用的标题,是以“学生呼呼大睡老教授在台上辛勤演讲”做一个对比,在这样的两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媒体人所想要表达的,就是当今的年轻人需要在一些方面提高,比如说需要在生命观、知识观、价值观等方面。当然媒体是一个社会某一层面的代表,他们的视角决定了报道新闻时所选择的内容,内容又决定了呈现时所用的形式,或者是新闻的由头,这些充分反映了媒体对于社会价值观推动。从这件事情来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积极去赞赏的事情,区别于过去媒体只是揭露或者暴露一些现象而没有去思考这种现象对社会的正性影响以及没有具体解决方向的指引。然而,媒体所拍摄的镜头是不是对准了现场所有的学生?有没有以偏概全,甚至哗众取宠?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思考。社会教育需要人人都尽力,媒体更应当首当其冲。也就是说媒体更应该注意“低头拉车”和“抬头看路”的双结合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报道,而忽略了社会伦理导向,一些报道还不如不做。做了更坏,不做不一定更坏。这个新闻出来之后,评论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讨论,另一个是对教授授课的讨论。看似简单的分类,其背后隐含着重要的教育思想,即涉及到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点:“学”和“教”。当我们把镜头对准课堂上呼呼大睡的学生时,是不是需要思考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然后去行动呢?教育教学改革进行这么多年,从物质到精神,从方法到人文,从技术到动力,从学生到老师,从内围到外围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至今,笔者觉得已经进入“深水区”,就是人的问题。教学中的人,主要包括学生与教师。针对学生而言,主要在于“乐学”和“善学”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愿意去学习,做到“不亦说乎”。后者是指学生找到了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形成了学习的能力,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的自我探究,更是一种学习目的的自我制定,还是意志品质的一种自我控制,三者统一就会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所以,这两个方面应该是当今教育主要要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之一,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阵地也应该在这里。针对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他们的理念、方法和人格,三者都需要革新,但现在更迫切的是后者。因为只有教师的人格健全,职业幸福感高,也就是说教师的才能师德和心理资本水平比较高的话,才能快乐教学,善于教学。正所谓“老师快乐了,学生才能快乐”。所谓“乐教”和“善教”,就是指教师有能力教会别人,而且在教授的过程中又能享受教学的快乐。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乐学善学,教师乐教善教呢?从这个新闻里,我们看到老师乐教,学生不乐学。如果老师乐教不善教,诱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不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也很难善于学习。其实,学生的乐学、善学与老师的乐教、善教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比如,9月10日教师节的一条新闻———“浙大数学老师‘矿爷’将八卦融入微积分”。这位“浙大最受欢迎老师”,年近六旬的苏德矿教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矿爷”。150人限额的选修课,每次都有3000多人同时选。为此不少浙大学生感慨到,“上苏老师的课,基本上靠抢”。为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苏老师特意开了“微博”。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第一时间就是刷微博,回答大家的问题。本着“有问必答,来者不拒”的原则,苏老师的粉丝量已经突破了17000人,也成为历届浙大学子心目中公认的“浙大最受欢迎老师”之一。这位苏老师无疑是乐教的,乐教源于对教育教学的一种热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享受,对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一种希望,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苏老师无疑又是善教的。善教需要教育教学能力,需要教育教学的智慧,需要教育教学的情趣和艺术。苏老师执教的数学微积分,再枯燥不过了,可是他的课堂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解偏导函数,“当你喜欢一个人,他的一点变化你都看在眼里,别人都变成了常数,他才是唯一变量。”他还用演员孙俪和邓超一直大方承认恋情来解释显函数“暴露于天下”的本性。从苏老师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乐教善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乐学。所以,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与学生形成知识间的互动,情感间的互动,关注热点间的互动,互动中达到一种融合,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乐学,善学,乐教,善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也受着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当然,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因素。(撰写该文过程中,得到了路芳、糖糖、一香、冬梅等人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偏执的痛苦借用网友的留言: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这句话用来理解偏执型人格非常确切。偏执型的人可以肆无忌惮的仇恨别人,甚至是跟自己没有实质关系的人,因为内在的痛苦太巨大了。创伤形成越早,痛苦越大。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创伤就形成在生命早期。作者:@李雪爱与自由1至6个月的婴儿会使用“偏执分...
偏执的痛苦借用网友的留言: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这句话用来理解偏执型人格非常确切。偏执型的人可以肆无忌惮的仇恨别人,甚至是跟自己没有实质关系的人,因为内在的痛苦太巨大了。创伤形成越早,痛苦越大。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创伤就形成在生命早期。作者:@李雪爱与自由1至6个月的婴儿会使用“偏执分裂”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简单地说就是把妈妈分裂成两个人:温柔呵护及时哺乳的妈妈,就是一个完全好的“天使妈妈”;当妈妈冷漠甚至攻击自己时,她是另外一个完全坏的“魔鬼妈妈”(这是一种简单形象的说法,其实这个时期的婴儿并没有独立的“妈妈客体”意象,详细了解可参考克莱因等人的客体关系理论书籍)。婴儿每次只能感受到一种妈妈,要么是完全坏的,邪恶无比,要么是完全好的,如上帝一般,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此谓偏执。当婴儿认为妈妈是魔鬼的时候,会拼尽全力攻击妈妈,想把妈妈撕碎。如果这时妈妈给予温柔地抱持,婴儿发现充满攻击性的自己也会得到爱,巨大焦虑得到化解,婴儿会内化宽容友善的自我意象。这种爱帮助婴儿度过偏执分裂期,进入“抑郁期”。抑郁期是一种和解,婴儿逐渐明白妈妈既不是完美的天使,也不是邪恶的魔鬼,她们是一个人,妈妈也会疼,也会受伤,从而为先前歇斯底里的攻击行为感到内疚,有些“抑郁”。顺利成长到“抑郁期”的孩子会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偏执分裂机制,具有了基本的宽容,为后面的自我意识形成打下基础。如果妈妈自身也很脆弱和焦虑,会对婴儿的攻击感到愤怒,冷漠甚至还击婴儿。这时候婴儿的焦虑不仅没有化解反而加大,加大的焦虑更加迫使婴儿使用偏执分裂机制来保护微弱的“好客体”。当母亲的攻击非常剧烈时,偏执分裂机制甚至会崩裂,好客体彻底没有了(这种情况更可能造成精神分裂症或者自杀,而不仅仅是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痛苦语言很难形容,当我体会到它时,宁愿自残以转成肉体痛苦,杀死自己的渴望极度强烈。未能过度到抑郁期的婴儿会一直使用偏执分裂机制保护自己。不到半岁的婴儿即使拼尽全力来攻击,成人感受到不过是一点点疼痛,比较容易接受。随着孩子的长大,杀伤力越来越大,父母和周围的人会越来越难以忍受,这更加固化了“没有人会爱我,别人都是邪恶的”的信念。攻击行为的背后,是对爱的强烈渴望。渴望出现一个能够宽容所有攻击,无条件地爱自己的人,把自己从无尽的痛苦中拯救出来。可悲也必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这样一个“上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成年人的杀伤力何止婴儿的千百倍,当一个成年人全身心地攻击其实想伸出友善之手的人时,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可以真的承受。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如果理解了“任何行为背后都是对爱的渴望”,就理解了为何偏执者经常攻击其实并没有加害过自己甚至都没见过的人。当偏执者嗅到某人身上有些自己渴望的宽容慈悲或者其他美好的品质,就把他神化。“神”既不需要钱,也不需要爱,神不会受伤,神永远完美。如果能够稳定保持对投射出的神的美好信仰,也是种安慰。残酷的是,对于严重地偏执型人格,神的存在也许只有0.1秒就崩塌成魔鬼,正如婴儿时期坏妈妈比好妈妈强大得多。崩塌的起因,可能是神的某句话不像自己所想,某个眼神不如自己所愿,甚至是发现这个神也喜欢赚钱,也具有物质需求,也需要爱情,还会大便。在攻击的初期,偏执者经常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啊,为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当偏执者发现这个人并不愿意改正成自己要求的样子,攻击和愤怒升级,神瞬间成为“完全不值得信任的骗子,想要加害自己的敌人,应该被所有人鄙视甚至杀死的东西”。一般人的逻辑,如果觉得某个人不值得信任,远离他就好了;偏执者的逻辑,我的痛苦是因为这个人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而这个人要为此负责。偏执者会不停地追着这个“完全不可信任的害人者,骗子”跑。比如《蝙蝠侠:暗夜骑士》里,小丑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狗,不停地追着一辆车,真不知道追上了该怎么办。”小丑一次次制造更大的灾难来攻击蝙蝠侠,但蝙蝠侠不是上帝,他恨小丑,所以小丑的神还是毁灭了。偏执者的仇恨和普通的国恨家仇很不一样。典型的美国西部片,谁霸占我的土地,欺辱我的女人,我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血债血偿,这种单纯的血性让人欣赏。而偏执者的内在是婴儿的声音:“为什么我这样攻击你,你还不主动宽容我拥抱我,还不满足我的所有需要,你这个恶魔!”这种仇恨的本质是强大的怨。留美女博士和老公回乡探亲双双被父亲砍死,因为再无力给家里买第三套房。父亲在法庭上表示不后悔,死也怨恨这个女儿。这个父亲坚定认为女儿就是要无条件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的神,否则就该去死。所以说血性男儿的反击是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偏执的攻击是怨恨本来可能爱自己的人,但他不是神。救赎之路我相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受一切苦,不是为了惩罚,而是特定的功课。偏执是非常强大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完全向外时,能够毁灭所有人际关系。一旦这种能量向内觉察,它是不可思议的生命馈赠,偏执的痛苦会化作顽强的生命力和智慧。内观的时候,自己坐着坐着就开始想象很多画面,自己受迫害,被抛弃等等,越想越真实,越想越愤怒,我一惊,问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某本书上说:天人看见河流,看到的是琼浆玉液;人看见河流,看到的就是河水;地狱道的看到河流,是愤怒的烈火岩浆。我在为自己编织仇恨,制造地狱,却说地狱是别人造成的。从此以后,一旦内在生起对别人的怨恨,我会提醒自己,停止向外的投射,将能量向内觉察。这历程远比仇恨别人痛苦。最难受的时候,脑子里会跳出“干嘛要这样呢,难道别人就没有缺点吗,怨恨吧,想想他的错,他改变了你就幸福了,就不用这么辛苦”等等充满诱惑的声音时常响起。这种声音想起,我知道自己走偏,于是再对自己说,回来,继续觉察自己,救赎之路唯此一条。前几天,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不如所愿,我陷入惊恐之中。两天没有说话,也不看任何人。因为知道自己一说话就忍不住带出怨恨。这两天只向内看,经历了挣扎,绝望,甚至轻伤了身体。两天后,我开口说:好了,我明白了。我知道内在一个根本的很早期的情结已经松动,开始融化。以前梦见童年的家,都是废墟,大粪,尸体和鬼魂。现在它已经充满阳光,有许多小动物,虽然这些小动物还生活在破旧的环境里,奄奄一息,但我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救赎,充满感恩。当我再睁开眼,看到是别人友善的目光,真切的关心,那些原本被我看做毒酒的琼浆玉液。每个人都带着我无法想象的故事,特有的品质闪闪发光。正如催眠课上老师所说:不做任何预期,为到来的一切做好准备。一直提醒自己为死亡做好准备。当死亡来临,灵魂的天平会称量这辈子我的存在给别人带来多少温暖,多少句鼓励,多少次支持,多少对美和爱的信仰。同时,又给过他人多少次偏执的评判,苛责,对爱和美的绝望。那时候,我会看到,我所爱过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伤害过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有已经发生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尊重作者劳动,转载需完整注明以下信息,否则请勿转载-------作者:李雪,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微博:@李雪爱与自由微信:lixuexinlixue
小王子来到了地球,他经过一个玫瑰园,这有成千上万的玫瑰花,简直和他的花儿一模一样。小王子感到很伤心,他曾经以为他的玫瑰花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花,其实她只不过是一朵普通的花。一天,小王子遇见了狐狸,狐狸说:“你驯养我吧!”小王子不明白。“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只狐狸,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
小王子来到了地球,他经过一个玫瑰园,这有成千上万的玫瑰花,简直和他的花儿一模一样。小王子感到很伤心,他曾经以为他的玫瑰花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花,其实她只不过是一朵普通的花。一天,小王子遇见了狐狸,狐狸说:“你驯养我吧!”小王子不明白。“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只狐狸,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而你对我而言,也只不过和其他人一样,但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这世界上的唯一,对你,我也会成为你的唯一。”上海,女中学生集体援交,最小者不到14岁,最大者不过18岁;安徽,17岁小伙子为买苹果iPad2而卖肾;网上,90后女生微博上留照片留电话,愿以初夜换iPhone4;广州,16岁少女为买iPad2,辱骂并暴打妈妈,被妈妈失手闷死;…… 这些故事真是可怕。更为可怕的是,或许,它们很普遍。我最近屡屡听到类似的故事,有朋友说她读高中的儿子追债一样要买iPhone4s,并且要立即买到,哪怕花2万元,哪怕去香港排长队,而且威胁说不买就不认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该男孩有过iPhone一代和二代,也曾想要三代,但那时她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拒绝了他。还有朋友说,他读初一的儿子暴力倾向很严重,稍不如意就会攻击他,常拿菜刀比划,而且真的拿菜刀追他,最后一刀砍在门上。苹果的iPad、iPhone、MacBook Pro笔记本和Mac台式机,我都有。它们很是精美,宛如艺术品一样,与其他厂家纯工具性的电子产品很不一样,令我有些着迷。然而,拿肾换电脑,拿初夜换手机,拿性换奢侈品,以及为此对父母暴力相向……也太恐怖了吧。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对此,我在北京的心理医生朋友沈东郁在微博上解释说:iPhone、iPad都是过渡客体,在他们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就要摧毁剥夺了他们被爱感觉的那个客体。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苹果产品在他们心中等同于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幼儿。这一段话精当而到位,就是有不少术语,我解释一下吧。客体对应的是自体,自体即“我”自己,而客体即与“我”建立关系的其他人乃至万事万物。对于每个人而言,妈妈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而承载母爱的其他客体即是过渡客体。一些孩子,常见于幼儿,少年也有,他们会钟爱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不让家人洗,脏了臭了都不让,如果家人偷偷洗了,他们会大哭,有时会哭晕。如果细致回顾,家人会知道,这个小枕头或小毯子,妈妈曾与孩子一起共用过。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则说,它们有妈妈的味道。由此可见,孩子迷恋这些小东西,其实是想抓住母爱的味道。母爱是什么?孩子哭,妈妈知道他是饿了,用乳房哺育他。这一刻,母爱借妈妈的乳房而传递,妈妈的乳房就成了过渡客体。孩子哭,他渴了,妈妈用奶瓶喂他水喝。这一刻,母爱借奶瓶而传递,奶瓶成了过渡客体。如此这般的情形无数次发生,量变引起质变,有一天孩子突然领悟到,母爱并不等同于乳房、奶瓶或其他,母爱是无形无质的。有了这样的领悟,孩子就会放下对过渡客体的执着,或者说,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的执着。也可以说,有了这样的领悟,一个孩子的心就被照亮了,他懂得了灵魂的真实存在。然而,假若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这一领悟没有发生。甚至,母爱稀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最初,爱的载体都有照顾与陪伴功能,经典如泰迪熊,这是美国孩子最常见的公仔,毛茸茸地可以让孩子抱着,也可以充当孩子假想的玩伴与聆听者等。健康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对泰迪熊很有感情,但他们不容易痴迷,而太痴迷于泰迪熊的孩子,原因都可能是儿时获得的母爱太少。《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杀手里昂的“泰迪熊”是那盆植物,后来变成了同样缺乏爱的小女孩。里昂为那个小女孩而死,可套用沈东郁的另一篇微博“为了得到爱,不惜一切代价!”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一样的,正如一首歌的歌名《死了都要爱》。关键是,为什么而死。里昂为小女孩而死,有了灵魂层面的味道。为电脑和手机而死,则显得可怜而可憎。但这些故事其实是一样的。母爱获得太少的孩子,就会执着于母爱载体。既然母亲表达爱的方式给孩子买东西,而不是陪伴与细腻的关爱,那么孩子就没办 法发展到灵魂层面的爱,而是会执着于这些东西。先是很小的需求,一颗糖,一串糖葫芦,一个小玩具,最后则发展成手机、笔记本电脑,乃至其他。最初思考援交少女的事情时,我脑海里跳出一个短句——“没有灵魂,只有交易。”体悟到无形无质的爱,便会知道,爱是有灵魂的。但若体悟不到这一点,灵魂层面的爱就伦落为需求被满足的层面。满足需求,这总是要交易的,拿我所有的,换我所渴求的。看不到灵魂的存在,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贵。身体是什么?肾是什么?不知道,体会不到,我只看到我的渴求,一部iPad2,它闪闪发光,具有无可匹敌的吸引力,啊,有了它,我太心满意足了……看不到灵魂的存在,我们也不知道事物的尊贵。iPhone到手了,有形有质的美妙之物到手了,但那满足感,也就只是到手那一刻,很快的,它就消散了。于是,有了iPhone一代,还要渴求二代,有了二代,还渴求更新的……寓言小说《小王子》中,小王子居住的小小的星球上,只有一朵玫瑰花,他以她为骄傲,以为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但到了地球上,他发现了一个玫瑰花园,那一刻他很失望,原来他的玫瑰花并非是独一无二的。但狐狸让他明白,他的那朵玫瑰花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驯养了那朵玫瑰花,玫瑰花也驯养了小王子。驯养是怎么发生的?每天,小王子要给玫瑰花浇水、捉虫子、遮太阳,还要陪她说话,有时要满足她小小的虚荣心……就是在这些琐细的行为中,小王子驯养了玫瑰花,玫瑰花也驯养了小王子。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常常还有一个可怜的命运——被指称“溺爱”坏了。其实,并非是溺爱,而是缺爱。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3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如果深入了解那些被“溺爱”的孩子,你会发现,没有一个能满足这个基本条件。 达不到这个条件,孩子的心就难以发展到,真的体会到无形无质的爱,或者说灵魂层面的爱。小王子对玫瑰花的照顾中,需要时间与精力,或者说,需要心。然而,只是给孩子一部iPad,这未必是有心。我一位来访者,她觉得她基本满足了我刚刚所说的条件,但她的一开始如天使一般美丽而可爱的女儿,到了四五岁后变成了小恶魔,常常失控,激烈地攻击她和丈夫,主要是攻击她。她从未和女儿有严重分离,她读了很多育儿书,尽可能用书上的办法与女儿相处,但却收获了这样的结果,令她绝望,甚至觉得生命都没了意义。仔细地聊下去,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她很少和女儿拥抱。这源自于她的童年,她10岁前没和父母一起生活,所以得不到拥抱,最后变成惧怕并抵制拥抱。  后来又发现一个问题,她是将育儿书上的办法当成“任务”来对待的。如果给孩子喂水时就只是一个任务,那么就只有奶瓶这一过渡客体存在,而无形无质的母爱就没有传递。明白这两点以后,她开始学习,用心对待女儿,将一切任务变成与女儿一起的玩耍。譬如洗澡,当只是任务时,女儿会抓狂,但现在她仔细体会碰触女儿的身体,和她一起玩耍,结果女儿会说,妈妈,多玩一会儿,妈妈,什么时候我们还这样玩啊?   这时,洗澡这件事也成了过渡客体。但这种有心地在一起,就是彼此驯养的过程。果不其然,随着这样琐细时刻的累积,女儿的暴力倾向变得少多了。沈东郁的说法很科学,而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很感性。她说,对妈妈的那种暴力倾向,就像是,想撕碎妈妈的这个僵硬的壳,看一看是不是有一个活生生的真爱自己的事物存在。溺爱不是孩子的答案,狼爸虎妈更不是孩子的答案,答案在于心,在于灵魂。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鬼。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天使和魔鬼的大小。天使很大,魔鬼很小,心理就比较健康;天使很小,魔鬼很大,心理就不健康。只有天使没有魔鬼,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人间毕竟不是天堂。魔鬼的存在使人对危险保持警惕,一旦遇到危险,随时作出反应,逃跑,或...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鬼。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天使和魔鬼的大小。天使很大,魔鬼很小,心理就比较健康;天使很小,魔鬼很大,心理就不健康。只有天使没有魔鬼,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人间毕竟不是天堂。魔鬼的存在使人对危险保持警惕,一旦遇到危险,随时作出反应,逃跑,或者反击。所以,要善待心中的魔鬼,不要过分排斥。如果天使和魔鬼一样大,内心就会很纠结,强迫症病人就是如此,出现一个想法,就会引出另一个与之相反的想法,两者互相对抗,相持不下,内耗很大,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为了消除冲突,有的人会把自己分裂为两个部分,各自为政,同时也把他人和世界一分为二,好的和坏的,爱好的,恨坏的,维护好的,打击坏的,爱憎分明,抑恶扬善。这是偏执的表现。这种应对方式通常是有效的,但过于简单化,非黑即白。如果进入“灰色地带”,仍然会纠结。还有一种时间上的分裂,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是魔鬼。天使出场时,一切都是好的,魔鬼出场时,一切都是坏的。这是边缘人格的特点。如果魔鬼大于天使,魔鬼压倒天使,世界就会变成地狱。这样的人是邪恶的,他认为世界也是邪恶的,只能以恶制恶。他随时准备攻击别人,认为攻击别人是理所当然的。他抑善扬恶,以恶为善。最典型的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有的人比较温和,没有过激的行为,但观念上认同他人就是地狱,喜欢吹毛求疵,传播坏消息,对社会的阴暗面特别关注,愤世嫉俗。在攻击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攻击,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有的人很享受被攻击,结果变成了受虐狂,避乐趋苦,以苦为乐。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精神很痛苦,但拒绝求医,原因是以苦为乐。如果太痛苦了,他们也会求医,但对治疗有阻抗。症状稍微有点改善,很快就会恶化。精神分析称之为“负性治疗反应”。他们不但对治疗有阻抗,对他人的善意帮助也有阻抗。你对他好,他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觉得自己不配,甚至怀疑你的动机。相反,你把他痛骂一顿,他却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才”,显然是针对这种人的,说明这样的人很多,见怪不怪,已是常态,因而得到文化的认可和配合,使棍棒教育流芳百世。棍棒教育就是魔鬼教育,以恶制恶,以暴止暴,结果复制出了更多的魔鬼。为什么有的人天使大于魔鬼,有的人魔鬼大于天使?精神分析认为,与童年经历有关,特别是0-3岁。刚出生的婴儿无法整合舒服和不舒服的感受,把舒服和不舒服当成两个世界,舒服就是天堂,不舒服就是地狱。这叫分裂。妈妈如果让他觉得舒服,她就是天使;妈妈如果让他觉得不舒服,她就是魔鬼。这也是分裂。如果妈妈让他舒服的时候多,不舒服的时候少,也就是说妈妈“足够好”,天使就会大于魔鬼。孩子长大以后心态就会比较好,会避苦趋乐,抑恶扬善。如果妈妈让他舒服的时候少,不舒服的时候多,也就说妈妈不够好,魔鬼就会大于天使。孩子长大以后心态就会不好,会避乐趋苦,抑善扬恶。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才算好呢?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按人本主义的观点,就是满足孩子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按存在主义的观点,就是赋予孩子生命、爱、自由和意义。赋予生命首先是把他生出来,然后让他吃好、喝好、穿好、睡好,满足他的生理需要,同时避免意外的发生,满足他的安全需要。赋予爱就是跟他在一起,处理好分离焦虑,接纳他,关注他,呵护他、肯定他。赋予自由就是尊重他,信任他,避免控制、打击。赋予意义就是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让孩子能够从容地组织自己的经验,获得对环境的掌控感和自我同一性。不够好的妈妈常常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伤害孩子,激发出内在的魔鬼:1、忽视,冷漠,遗弃,忙于工作或其它事务,没有爱的能力,“无回应”;2、打,骂,凶,否定,贬低,虐待,羞辱,恶意的逗乐,激惹;3、控制,过度干涉,“标准化教育”(不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而是按所谓的科学的方法进行喂养和教育)。()
“俯视”与“仰视”许多年前,我回乡下看望妈妈,遇到我的幼年伙伴。他问我赚了多少钱了,那时候我还在做“少年游侠”状。就回答他没有赚到钱,但很潇洒。他立即开始“俯视”我,并说,这有个什么用,到处跑又赚不到钱。接下来,他又问同和我在广东发展的另一个幼时玩伴,混得怎么样。我回答他混得还可...
“俯视”与“仰视”许多年前,我回乡下看望妈妈,遇到我的幼年伙伴。他问我赚了多少钱了,那时候我还在做“少年游侠”状。就回答他没有赚到钱,但很潇洒。他立即开始“俯视”我,并说,这有个什么用,到处跑又赚不到钱。接下来,他又问同和我在广东发展的另一个幼时玩伴,混得怎么样。我回答他混得还可以,至少有200万的资产了。我的这位幼时玩伴,立即两眼放光。口中念念有词:我的乖乖,那么厉害。看样子好像是他自己发了财一样。这位玩伴的“俯视”和“仰视”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给了我一个思路和启示。我尝试着到村子里去寻找同样的人,发现还是有一些人有这种嗜好。有一个人站在村口的弯腰槐树下,一边吃着窝窝头,一边讲自己的美国远方亲戚多有钱。看他神采亦一样的样子,好像自己吃得不再是窝窝头,更像是他的美国远方亲戚运回来的鲍鱼。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真正做到平等、自由?我们可以脱离要不“仰视”,要不“俯视”的二元人际关系分别式?到那时候,三好学生的称号也许就可以真正被取消了,职业不分贵贱的社会理想就能够真正地实现了。时空与需要最近几天,马云的语录在朋友圈铺天盖地,大有一统“成功学江湖”之气势。一段文字往往不能独自存在,需要和时间、空间等背景放在一起,才能反映表达者部分心声。除此之外,还需要考量系统性,一段文字往往不能独自出现,一旦脱离了整体性去看待,其意义和内涵就会不同,甚至有时还会大相径庭。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正直阿里巴巴美国上市之际,这些他时他地的文字,再次发挥其“成功学似的作用”,成为了部分需要打气的人的“充气棒”。在不知不觉中,马云也成为了好多手拿窝窝头的人的远房亲戚。这种“拿来主义”就像是一场瘟疫,让好多人获得了久违的快感。不光是马云过去在创业中所说过的话,就连马云的老婆也成为了这些人心中“理想的老婆”。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有两个费孝通,一个是在外面作为社会交往的费孝通。另一个是专心做学问和生活的费孝通。在我看来,是不是还有一个费先生心中理想的费孝通呢?每个人都需要偶像,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理想自我,和一个理想重要他人。偶像在某些时候就是用来充当这两者的。马云说过的话,真是马云说的吗?那些在另一个空间和事件背景下的话语,它们曾经的使命是今天我们所需要的使命吗?我们所看到的,或者想要看到的是三个马云中的哪一个呢?外行看热闹尽管不涉及政治,不研究经济,但作为一名普通社会个体,还是经常可以透过“新闻联播”等媒体获得一些资讯的。建国初期,国家为了在国际舞台拥有朋友,获得更多支持,以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展需要。智慧的领袖们开展了坦赞铁路等一系列援助亚非拉穷兄弟的外交,这种自己勒紧裤腰带,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外交政策,让我们在国际舞台有了更多话语权,获得了更多机会。一路走来,中国政府从援助朝鲜、放弃日本国家赔偿等一系列智慧外交,让中国在每个时期都获得了最佳的发展机遇。到今天,我们又开始了再走丝绸之路,和金砖国家联合创办国际金融机构等一些列举措,都是在历史重要关头的重要之举。这些和阿里上市有什么关系呢?为了摆脱全世界最大的“黑社会老大”对中国的经济剥削,中国领导人最近几年多次奔走于不同国家。有时候为了让一个国家和我们实现人民币直接兑换,我们还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比如和金砖国家、韩国、欧洲部分国家都实现了这样的伟大目标。作为一个外行,有时候也感觉到有点意思。可以说为了不让美帝继续抽我们水,我们始终在努力。可是,现在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大公司,获得中国发展红利最大的公司之一,阿里在美国上市了。我们所有想要买阿里股票的人,都会被美国人“抽水”。从这些层面来说,我并不觉得这是多么棒的事情。对于企业来说,也许盈利是第一目标,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对企业家来说就不一定。目前阿里找到了一个“大老板”,我们即为他们高兴,也需要静观其变。作为外行,并不知道这个担忧和思考,是不是必须的。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毕竟我觉得,我们在突破美帝的经济霸权方面,还处在一个攻坚阶段。而这个工作又和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是非之心儒家思想中有“四端学说”。该学说认为,人有四肢,心有四端。人的四肢可以使其行走四方。心的四端可以让一个人的精神遨游天地。心的四端包括: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按照四端学说,是非之心是关于人智慧的心理资本。传说马云和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李一私交深厚,李一出事之后,马云曾公开说过这样的言论。“大家都觉得李一不好,我并不这样认为,首先他并没有伤害过我”。当初我听到这段话的时候,首先想起的就是四端学说中的是非之心。一个人对外界的评判标准,不能依照个人感受、好恶作为单一考量,如果只依照个人利益得失来衡量对与错。这样思考就可能有无是非之心的嫌疑。今天的中国人,不光是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举我们心理学的现象例子。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学生从湖北十堰来广州,找我做督导。他现在一家问题少年教育学校担任心理老师,困惑是:学校并不真的关心孩子,而是把主要工作放在宣传和应付家长身上。可是孩子才应该是最需要投入的,苦于自己没有发言权,和校长谈过之后都没有实际效果,问我可不可以找一些人再开一间这样的学校。这样就可以帮助到那些可怜的孩子了。我听后,跟他分享了那个古代“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之后,告诉他尽快离开这家学校重新寻找工作。问题少年的背后有问题父母,以及问题的家庭。孩子只是家庭问题或父母问题的外显和具体表现。父母种下了种子,没有很好地浇灌,现在要把苗子的浇灌责任和权力通过买卖转给一个以营利为目的心理训练学校。父母的焦虑通过花钱减小了,但也从此失去了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机会,这种失去是永远的,是作为人最珍贵的天伦之乐。孩子如果继续留在家中,父母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苦练成金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今天的问题少年学校呢?做了一件助纣为虐的事情,关键是还打着冠冕堂皇的牌子。这就好像是一个注意力训练班、学校一样。这种注意力的训练原本是针对脑发育不良的孩子,在关键时期的研究和解决。而现在的社会,父母都患上了育儿焦虑症,每一个焦虑孩子没有更美好未来的父母眼中,孩子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因此,他们就会把他们最爱的孩子,送到这些训练班中,残忍地剥夺了孩子原本玩耍的时间。最为教育者(研究者、家长、老师)更应该考虑,如何让孩子乐学、善学。而不是把主要方向放在训练注意力上。他学习不快乐,注意力再集中也是无济于事的。一个同乡的孩子跑来向我报喜:叔,我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每个月有1万多块钱,还不辛苦。我问他在那里,他说在化肥厂。那你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呢?他说是排污水,因为他在农村呆过,知道如何向农田排污水,所以,企业很重视他。我说孩子,你正在干一件缺德事情。在广州这个城市有的人正在想着如何盗窃、骗少女卖淫、抢劫;有的人正在向农田里排污水;有的人过马路闯红灯正在指挥交通弥补过错,有的人正在坚持人不害我,我不害人的活着;有的人在社区和孤寡老人谈心;有的人正在为没有血缘关系但需要帮助的人四处奔波;有的人在教堂、寺庙为痛苦的人祈祷和诵经。每个人都很忙碌,也都很有理由,甚至是冠冕堂皇的、义正言辞的。按照是非之心给他们排个序,你会怎么排呢?开办问题孩子训练获取利益的学校,和透过污染环境获取利益的工厂,以及那些减少了家长焦虑,满足了家长“不要输在起跑向上”愿望的课外辅导和注意力训练班,他们也许是政府表彰过的纳税大户,办公室里也可能会有不同类型的锦旗。但如果按照自然之“道”,他们是违背道的,也是违背德的。在学校工作的心理教师、不按照环保标准排污的高新工人、各种“毁人不倦”的老师们。也许还会笑话那些准备或正在实施强奸、贩卖儿童的人。这种现实版的五十步笑百步,其实还在上演,也许这个队伍中也有我。并非所有的“高大上”都是乐观的。中国人现在不光是要低头拉车,还应该要抬头看路,在现阶段后者也许更重要。
“我很瘦弱”“我很肥胖”“我很黑”“我很矮”“我口吃”“我手拙”“我家境不好”“我脑子不好使”“我睡不着觉”“我好焦虑”“我怕脏”“我怕黑”“我怕人”……林林总总的缺点和让自己感到焦虑紧张的情绪表现,我们总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这种种缺点和负面情绪连累自己清白的身家!可是,在你躲避...
“我很瘦弱”“我很肥胖”“我很黑”“我很矮”“我口吃”“我手拙”“我家境不好”“我脑子不好使”“我睡不着觉”“我好焦虑”“我怕脏”“我怕黑”“我怕人”……林林总总的缺点和让自己感到焦虑紧张的情绪表现,我们总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这种种缺点和负面情绪连累自己清白的身家!可是,在你躲避它们的时候,他们却总是如影随形,与你相伴不离。你于是更加迈力地去挣脱它们地纠缠,但是它们却象一个逾拉逾紧的网一样,将你裹的严严实实,让你动弹不得,你越挣扎,网收的越厉害。最后你连一线挣扎的空间也没有了。当你动弹不得的时候,你不再挣扎,你认命了,你不再嫌弃自己,不再躲避缺陷,直面负面情绪,此时奇迹却发生了:网好像不是那么紧了,你可以稍微喘口气了,而后你可以伸胳膊缩腿了。当你开始接受自己的时候,当你开始接受缺陷,当你开始与负面情绪对话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裹住你的网神奇的消失了,你现在可以发挥自己的能量,去改变自己了,去完善自己了,你按着自己的节奏和步调,一步一步的接近自己的目标。原来不就是想这样做吗?为什么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呢?其实你如果仔细想想,这已经不是原来的起点了,你已经从嫌弃自己转变为接受自己,别小看这一态度的转变,这一看似小的转变却可以带来你人生的转变!“行莫若就,心莫若和”,接受优点固然没有问题,接受缺点却是一种胸怀,正是这种接受,才是转化的起点。自我的成长,自性化的达成,从接受自己的阴影开始!
  我在讲授我的课程“自我觉醒之路”时,解梦是必备节目。每天上午,学员们到齐后,我会问,谁有梦要分享?  课程期间,学员们很多人会做印象极其鲜明的梦,所以这时解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我还会布置作业:如果你对某件事感到困扰,那么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对潜意识发出一个请求——我有一...
  我在讲授我的课程“自我觉醒之路”时,解梦是必备节目。每天上午,学员们到齐后,我会问,谁有梦要分享?  课程期间,学员们很多人会做印象极其鲜明的梦,所以这时解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我还会布置作业:如果你对某件事感到困扰,那么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对潜意识发出一个请求——我有一件事感到困惑,请梦指引我,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潜意识总是很慷慨的,当你提出这个请求后,总会有一些或奇特或神奇或印象无比深刻的梦出来。  譬如,一天课上,男学员小郑说,他有一个梦想分享。  小郑有点恐高,尤其怕坐过山车,那天的前一天晚上,他在睡觉前向梦发出了一个请求说,我希望知道我为什么会怕坐过山车,请梦指引我。  果不其然,他做了一个梦。梦很简单,他看到一个人从高处坠落,掉在地上被摔死了,而在坠落的过程中,这个人面部一直朝向他,好像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但没说出来。看着这个人的脸,他感到无比的恐惧,一下子从梦中醒来。  我请小郑出来,坐在教室中间,闭上眼睛,放松,然后开始回忆并体会梦中的感觉。  他闭上眼睛一会儿后,我问他,体会到梦中的感觉了吗?他说,体会到了一些。  很好,我说,这种感觉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不必做努力,说出第一时间跳到你脑海中的想法就可以了。  他突然间激动起来,说,我想起来了,我知道这个梦的意思。  你想起了什么,我问。  他讲出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那是约15年前,小郑刚工作。一天中午,开饭了,他去打饭,饭堂在一栋正在修葺的大楼的5楼。打完饭后,大家会挤在5楼的走廊上吃饭。  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间,一个距小郑仅1米远的工友跌了下去,小郑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一幕,而且还看到,那个工友面朝向他,嘴巴张开,好像有什么话说似的。  小郑的这次经历,让我第一时间有一个判断——这是一个创伤事件,小郑现在会有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的症状和反应,而处理PTSDD的一个常用办法是让当事人完整地回忆起此事。所以,我很详细地问小郑,事发时有什么细节。例如,当时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身体有没有一些鲜明的感受,当时还有什么想法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开始,小郑只能记起男子掉下去那一幕,但慢慢的,他回忆起了一个又一个细节,他记起,他后来回到了同在5楼的宿舍里,一个室友还质问他,那个人是你的属下,你为什么回来了,你应该去处理这件事。  我让小郑一遍遍从头讲这件事,讲了3遍后,事情越来越清晰了,但好像小郑仍没有一点解脱感,我也感觉,事情好像卡住了,再继续追问工友坠楼而死的事情,对小郑并没有什么帮助。  既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不如问小郑该怎么办。所以,我问小郑,现在你想讲什么。  小郑说,他想起了另一个噩梦,比这个梦恐怖很多。  很好,我说,请讲这个梦吧。  小郑记不起这个梦是什么时候做的,但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梦中,他和一个工友睡在一间约5平米的房间里,突然一只老鼠爬进来,爬到他的胸口后不见了,他极度恐慌,从床上跳了起来。工友也醒了过来,他问工友,你看到老鼠去哪里了吗,你看到老鼠去哪里了吗?工友说,没看见。  显然,这个梦的关键环节是,那只老鼠爬到小郑的胸口不见了。所以,我让小郑闭上眼睛,放松,然后回忆这个梦,并细细体会那只老鼠爬到胸口不见后的感觉。  很快,小郑进入状态,而我也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电流一般的感觉流遍我全身,我觉得毛骨悚然。  我问小郑,那种感觉又来了,是吗?  小郑拼命点头。  我接着问,这种感觉,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我妈妈!小郑说。  小郑的这个回答让我一时有点头晕,我本来有了一个判断,以为这种感觉和那个工友的死有关,但没想到小郑居然想到了他的妈妈,这真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不过,这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经常出现的情形,每当这种情形出现,一个合格的治疗师会在第一时间放弃自己的判断,而去关注个案发出的信息。  于是,我问小郑,请具体讲,你想到了妈妈什么。  一开始,他说,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觉妈妈站在了我面前,我很有压力。  没关系,我说,这时你可能想逃走,想远离妈妈,但试着不逃,试着去面对妈妈,然后看看,妈妈在对你做什么。  他试了一会儿说,我听见妈妈一遍遍地在对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我请他睁开眼睛,在我们学员中选一个像他妈妈的人上来,他选了一个精强能干且颇有些强势的女学员。我请那个学员想像自己就是小郑的妈妈,然后对小郑一遍遍地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小郑的选择很到位,那个女学员一上来,就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小郑,用很大的声音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听到这个声音,小郑一下子泪流满面,身子也从椅子上瘫软了下去,并喃喃自语说,不要这样子,你不要这样子说。  我问小郑,老鼠钻到胸口不见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吗?  小郑点头说,是,百分百就是这种感觉。  很好!我说。我请那个女学员下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回到自己的角色里。  接下来,我再一次请小郑回忆工友坠楼而死的细节。  之前,虽然小郑已经回忆了三遍这一事件的细节,但有些关键的细节,他有些忽略,而我也没有逼问他,而这一次,我想适当逼问他。当回忆到那个工友坠楼时的细节时,我对他说,认真看着这个工友的脸。他这样做了一会儿后,我继续问:他是谁?  这时,他有点恍然大悟地说,哦,我知道他是谁了,他是我现在的上司。  听他这么说,我又晕了,而这一次晕得尤其厉害,哦,上帝,难道那个男子没有摔死,而他现在又做了他的上司。哦,这样实在太好了……  不过,我还是问他,真的是你现在的上司吗?你是说,他没有摔死?  他愣了一会儿后说,不,不,我现在的上司不是那个工友,那个工友肯定是死去了,我只是现在想起了上司的脸,你让我看着那个坠落的工友的脸时,我看到的是现在上司的脸,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会看到他的脸?  我解释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联想,这很好,你继续看着这张脸,这又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他说,他想到了这个上司最近一次调动,总公司升了这个上司的职,但他当时预言说,这个上司的能力与那个职位不匹配,他肯定还会掉下来的。果然,几个月后,他掉了下来,又回到了以前的位置上,还是继续做小郑的顶头上司。  我提醒小郑说,我注意到,你谈到上司时,用了“掉下来”这个词。  小郑一开始有点不明白,反问说,用了“掉下来”这个词又怎么样?但他接着又一次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这是一次真正而彻底的明白,小郑那一刹那发现,工友“掉下来”摔死的事之所以对他有那么大影响,他之所以那么怕坐过山车时“掉下来”的感觉,和之所以对上司“掉下来”这么敏感,都是因为,他惧怕果真成了妈妈所指责的“不争气”的男孩。尤其是工友摔死的事情,这好像是在告诉他,“不争气”而“掉下来”就会死掉,所以对他刺激极大。  小郑的故事很经典,它充分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些事情。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而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  记得大学四年级时,我要捉一些昆虫给一个朋友,她正在做这方面研究。我所在的北京大学绿地很多,捉昆虫很容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这个在农村长大的人,居然特别惧怕很多昆虫,以至于必须鼓足勇气才能在灌木丛中穿行,因为很惧怕虫子落在自己身上。  这一惧怕令我感到惊讶,一直以来,我都自诩是一个自然的爱好者,但那时看来,我脑海中的自然,似乎只应该有绿色的植物和宜人的蜜蜂、飞鸟等,而绝不应该有那些讨厌的虫子,甚至连蝴蝶都不要有,因为假若认真去看蝴蝶,你会发现,除了那一双迷人的翅膀外,蝴蝶的身子和毛毛虫没什么两样。  站在一个灌木丛中,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最后想起了童年时的一件事情,知道那便是答案了。那是读小学的时候,我是超级爬树能手,别人爬不上去的树,像很滑的白杨树,我都能爬上去。一天,我和一个小伙伴在老家的一个堤坝上玩耍时,我看到一刻高大的杨树上有一个树洞,而那个树洞明显是一个鸟窝,于是我爬了上去,伸手去掏。  那果真是一个鸟窝,而我也掏出了一把毛茸茸的东西,但掏出来后,我才发现,那全是形形色色的毛毛虫,应该是鸟主人捕来喂食小鸟。那一刻,我感到恶心至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并在一瞬间将那一把毛毛虫又甩进了树洞里,也在那一刻,我另一只手松了,我的身体倒了下去,但就在那危机时刻,我两只手突然用力,一起抱住了那棵大树。如果没有抱住的话,估计我的小命就没了。  现在回忆起这一事件,以及童年时种种恶行,觉得惭愧极了。小时候我弄过多把弹弓,用弹弓击落并杀死过多只麻雀、燕子,一次还击中一只鸽子,但鸽子承受能力强很多,它又飞走了。此外,还杀死过多条蛇。其中最恶劣的行为,该是掏鸟窝了,而这些行为,差不多全是恶作剧,顽童无聊时的举动,实在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小孩子会追求一种全能控制感,也就是一种能操控一切的感觉,而最能证明自己有全能控制感的,就是去伤害小动物。最好是,不管自己怎么伤害小动物,小动物都不会离开自己,甚至会继续爱自己。这时,自己的操纵一切的感觉就得到满足了。幼小的孩子有时弄坏玩具,尤其是将公仔玩具弄得粉碎的行为,也是在追求这种感觉。  这种行为在童年时尚属正常,但到了成年后假若还有,还在追求这种全能控制感,那就会对周围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和伤害。一些父母痛打自己的孩子,一些男人残酷折磨妻子,有时就是在追求这种感觉——“无论我怎么对待你,你都不会离开我,你都会听我的。”  对于童年时的这些行为,我一直心存内疚,有时会想,假若我那时就能明白这一切,而从小就成为一个大自然的真正热爱者,就像宫崎骏的动画片《风之谷》中的女主人公,那该多好。那时,我,我的小伙伴们,以及我们周围的几乎是所有成年人,都对顽童们的这些行为熟视无睹,好像我们作为人这个所谓的“万物之灵”,就天然有权利可以对其他生物为所欲为似的。  话题说远了,再回到原来的主题上吧。站在那块灌木丛中,回忆起童年的这件往事后,我再看着那些形形色色的昆虫,那种惧怕感已减少很多了。  觉知会带来改变,而全然的觉知会导致全然的改变。假若我彻底觉知到为什么会畏惧虫子,那我就可以彻底不惧怕它们了。但这很难。  不过,如果真想训练自己,希望自己能从某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而抵达一种新的境界,那也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强行令自己处在新的境界中,感受其中的感受。  譬如小郑,通过前面的那番对话,相信会对他有很大的帮助。明白他之所以惧怕“掉下来”的感受,是因为妈妈老质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他会获得相当的解脱。但是,等再次处在高位而有“掉下来”的危险时,他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惧。这时,他假若想化解这种恐惧,他可以迫使自己处在高位,而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所有感受。  后来课上,我们做一个很简单的练习,其中一个环节,是要一个人站在椅子上,和坐在椅子上的伙伴对话,接着,两个人再调换位置,站着的坐下来,而坐着的站起来,继续对话。  这个练习结束后,我问小郑,感觉如何。他说,当他坐着,而他的伙伴——一位女学员站在椅子上时,他觉得很自在,而当伙伴坐着,他站在椅子上时,他感觉到很晕,很想坐下去。  这是惯性的力量,小郑习惯了妈妈高高在上而他处于低位的感觉,所谓的自在就是“又回到了习惯中”,而他既不习惯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也仍担心“掉下来”的感受,所以那时会感觉到很晕。  但我问他,想改变吗,想体会高高在上的感觉吗?他说,有时想,现在也想。  很好,我说,并请他重新站在椅子上,看着我们所有人,愿意说话的话,也可以和我们说说话。  于是,他重新站上椅子,而我们其他30多人,要么坐着,要么站在地上。  一开始,他仍然说晕,但细细地体会了一下站在高位上的感受后,他笑了起来,说这种感觉很好,他现在很喜欢这种感觉。  我对他说,任何时候他想体会这种感觉,都可以做这个练习。并且,他在生活中一定有处在高位的时候,那时,他可以迫使自己处在高位,细细体会那种感受,他会发现,他其实可以处在这种位置上。  其实,我们若愿意这样做,势必会发现,我们真的可以处在任何位置上。  读颇受欢迎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最吸引我的人物是王阳明,他被誉为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顶峰。读他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个人心中好像没有什么牵绊他的力量。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37岁顿悟“天理即人欲”后便立即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时已70岁,并且,我想王阳明应该并不喜欢孔子这个说法,因为这个说法还是先设置了一个似乎凌驾一切之上的规矩。对于王阳明而言,没有什么规矩,但他做的一切,一样是对社会有益无害的。  王阳明的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心的自由,即对他而言,是没有什么东西羁绊着他的内心的,在任何情景中,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佳的应对之道,并立即将其付诸实施。因为这种特质,他一生征战无数,但从未有败绩,他在政治上也遭遇种种风险,但与他作对的政敌不管地位高出他多少都败下阵来。同时,更难得的是,王阳明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善行。  对此,小说的作者“当年明月”说,“王先生虽说是哲学家,但某些方面却很像湘西的土匪,放下枪就是良民,拿起枪就是悍匪……”  王阳明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知行合一”,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原因是他内心中没有矛盾,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我们在行动时就有了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所以行动力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  譬如,对小郑而言,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希望有成就,但他并不敢全然地追逐成就,因为他很担心抵达高位后“掉下来”的感觉。对他而言,“掉下来”就意味着死掉——其实是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所以他会尽一切努力防止这种感觉的发生。  但是,小郑之所以恐惧“掉下来”,是妈妈给他种下的一个看法,这个看法因为妈妈一再强调,而让小郑以为这好像就像真理一样,不用检验,一定会发生的。所以,只要他一站在高位,他就会恐惧,就会怕得要死。  然而,如果小郑自己用心去探索,他就会发现,这些恐惧并不成立。如果细细体会站在高位的感觉,他还会发现,这也可以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有无数人有小郑这种心理,所以不敢真正追求成就。相反,也有无数人有和小郑完全相反的心理,会刻意追求成就,而根本不敢处于低位。这样的人和小郑有着看似相反其实类似的心理——“处于低位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被抛弃,而被抛弃就意味着死掉。”  若想破掉这种潜在的心理,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既可以去探究这种心理形成的历程,也可以试着迫使自己处在低位,而去感受其中的感受,那么最终也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很自由自在地处在低位。  假若我们最终能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处在任何位置,那么我们就破掉自己心中的种种障碍,而获得充分的自由,那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知行合一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你至少可以试一试破掉一个心中的藩篱。
“爱自己”,打入百度搜索,可见约有1亿个条目。仅是以“爱自己”为名的歌曲,就有不少在热传之中,不可谓不流行。爱自己!好吧。怎么“爱”呢?甚至于,什么是“自己”呢?不管是“爱”还是“自己”,当我们问那些高举着“爱自己”的大旗,高喊着“爱自己”口号的人,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时,他们往往会...
“爱自己”,打入百度搜索,可见约有1亿个条目。仅是以“爱自己”为名的歌曲,就有不少在热传之中,不可谓不流行。爱自己!好吧。怎么“爱”呢?甚至于,什么是“自己”呢?不管是“爱”还是“自己”,当我们问那些高举着“爱自己”的大旗,高喊着“爱自己”口号的人,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时,他们往往会陷于一时语塞,或陷于不知所云,或陷于信口雌黄之中。“爱自己”,作为爱喝“心灵鸡汤”一族的一碗营养匮乏甚至可疑的汤水,其实是被稀里糊涂地喝下去的,也不曾真正被消化和吸收。从社会文化演变的立场看,“爱自己”的流行,我以为是与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之风掀起,西学东渐脱不了干系,有着历史必然的。这一现象,完全可视为个人主义文化对集体主义文化的矫枉过正。另一方面,从文化批判与变革的特定角度看,我们决不可轻易地走不暇思索、盲目跟风、照搬照套的路线,东施效颦,类猫画虎。矫枉过正只是发展的一个阶段,却不能停留在这里。在矫枉过正之后,还应有一个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发展历程,作为进一步整合平衡发展的目标,为新时期标示并确立更美好的愿景。心理学不止一次地揭示了“人是社会性动物”的真理性,并将人的社会性作为人性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来看待。更有社会心理学,深入到人际交互影响的研究领地,努力诠释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心灵感应的规律。以现代精神分析学说为核心形成的理论体系,甚至进展到了母婴关系(依恋)类型及其对成人人际风格的深刻影响,甚至于这些影响发生在什么样的心理层面以及如何得以发生等,精微细致到令人惊讶的地步。那些盲从于“爱自己”的人们,了解多少?冲动地叫喊“爱自己”的人,非常类似于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无力于与家庭成员维持和睦的人际关系,只是一味地逆反,离家出走以示个人力量,或者独立的愿望高过一切,从而漫无目标地游离出去,自诩为英雄而已。这让我想起《荒野生存》电影中的主人翁来了,他最终的归属是自取其辱,自我灭亡啊。“爱自己”于是成了对抗社会的一个思想工具,一种鼓励与人为敌、自绝于人的误导性宣传。我们还应看到,即使是西方文明,发展到今日,也已经不全然是所谓个人主义文化了。人性中的自私性一直是西方文明的根基,如今却也被人性中的利他性所中和。西方文明正在趋于不断整合,我们呢?似乎还在这矫枉过正的混乱与动荡中苦苦摸索,被整个浮躁、喧嚣、焦虑所包围的、自我膨胀的、个体性复苏带来的巨大惯性所支配的潮流所裹挟,难以停止匆匆向前飞奔的“胜利大逃亡”的脚步,开始哪怕是片刻的冷静审视与些微的初步反思。危也。如果我们真正地爱自己,我们还要不要爱同胞?为什么我们反复地强调爱自己,是不是一种做秀?一种呻吟?我们有没有把自爱和爱人看成是不可调和的两极了?这“爱自己”之说的泛滥,是否象征着我们的无法或难以平衡地看待自我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剑走偏锋,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当我们看到受伤的路人倒地求助却无人问津时,我们还会这么叫嚷吗?我们真的可以拒绝自身的社会责任,活出所谓的“自我”来吗?
跟朋友聊天,我说自己最近升起物质欲望,打算好好工作赚钱,赚到出行买头等舱不心疼就行。朋友于是对我讲起她追随的上师的故事。上师和弟子出行,弟子年纪轻,出身豪富家庭,出行自然头等舱。上师得知,对弟子说:你年纪轻轻,这样挥霍福报,即使你福报很多,也要懂得惜福培福,把福报用在修行上。朋友...
跟朋友聊天,我说自己最近升起物质欲望,打算好好工作赚钱,赚到出行买头等舱不心疼就行。朋友于是对我讲起她追随的上师的故事。上师和弟子出行,弟子年纪轻,出身豪富家庭,出行自然头等舱。上师得知,对弟子说:你年纪轻轻,这样挥霍福报,即使你福报很多,也要懂得惜福培福,把福报用在修行上。朋友对我讲这个故事,里面蕴含一点教育我的意思,于是我也很高傲的反过来教育她:“这个事情里上师哪里是在修佛,分明在修妄念嘛,坐飞机这件事情上,用妄念在弟子心里制造了二元对立,制造了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当然,这么讲过分了一些,在我的理解中,做善事,做高尚的事,会说明这个人的品行高尚,而跟修行无关。(这里我把修行定义一下,我说的修行指的是以最终开悟解脱为目标的)。修行无关道德品行,无关打坐吃斋,修行是非常纯粹的东西,跟一切外在形式无关。那么修行到底是啥?在我理解中,修行是减少头脑二元对立的分裂妄念。修行的结果是从一切对错好坏高低的妄念中解脱。如果不是趋向这个结果的,就不是修行。比如,打坐的时候如果你觉察到了自己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从一个制约中解脱,变得更自由,那就是修行。如果没有,那就是打坐,而不是修行;比如吃斋,素食天然的吸引你,你吃素的时候充分经验到和食物之间的体验,那就是修行。如果一边吃一边觉得我吃素是正确的,因为师傅说吃素才算修行,吃肉很残忍会遭业报,那吃素则是受制于头脑二元妄念制造出来的恐惧,吃素乃无意识的恐惧驱使所为。这样吃素就是吃素,不是修行,甚至与修行的本质背道而驰。如果上师把头等舱的钱节省出来用于帮助更多人,这是做善事,我敬佩这样的人,但这个行为本身却无关修行。一个人可以是坐头等舱同时在修行的,也可以是坐经济舱同时制造妄念的,坐什么舱位只是体现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并不能帮助或者阻碍修行。弟子出身豪富,坐头等舱对她来说是件自然的事情,由于弟子对上师的极大尊敬,上师一番教导,很可能帮助她成为更节俭的人,也许她从此会把一些奢侈消费变成慈善捐助,从人类普遍价值观上变得道德更高尚,但这并不是在帮助她修行。以后她选择经济舱,是出于头脑的信念:坐经济舱是累积福报帮助修行的;如果坐头等舱,她会担忧:我这样做浪费了福报,障碍修行。上师一番教导,在弟子的意识中制造了好坏高低的对立信念,给意识和潜意识制造分裂,从此她会被妄念驱使而选择经济舱,而不是天然的没有妄念的去体验经济舱。当然没有妄念这个太难实现,至少觉知自己有妄念就是在修行,但上师这样教导,弟子估计很难觉察到自己选择经济舱是出于妄念,如果我跑过去说:hello,你为啥不做头等舱了,头等舱一样可以修行啊。她很可能给我一个眼神,里面写着:这个无知滴被物欲驱使滴凡人啊。修行本身无关体系,体系最初建立目的是分享修行方法,创造共修氛围。但问题是,体系一旦建立,人们就不管修行本质,而追求体系去了。就好像一个人到了河对岸,大家很羡慕,请教他如何过去的,他告诉大家自己是游过去的,然后大家追问他如何游,姿势如何,慈悲的他一步步地示范给大家他的泳姿。结果一大群人开始学习和研究他的泳姿,并为此创办了宗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境界高低的标准是泳姿有多正确,泳姿最符合规范标准的就是大师。大家精进练习泳姿,而忘记了到河对岸才是本初的目标。对于那些研究造船修桥却不学游泳的,以这个宗教体系的标准来看,就不是在精进修行。头脑运作的规则是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头脑生存之地。到达彼岸的人连此岸彼岸的概念都没有了,那不是头脑所能想像的。头脑能想像的是谁修行更精进,练习泳姿更刻苦。头脑会认为坐经济舱是惜福有助修行,坐头等舱是阻碍修行。头脑创造的世界也许很美好高尚,但同时也只是二元对立的妄想世界。而修行,是个无关美好,无关道德的纯粹的东西,它只关乎不断从二元的梦境中醒来。一些人毕生精进修行,都是追求美梦,而不是梦醒。做美梦没啥不好,这辈子我还有很多美梦准备做呢。只是做梦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做梦。在了了分明的情况下,愿意做梦就好好做梦,愿意梦醒就修行,别搞混了。尤其是一些梦做得特别美的人,容易被众人尊为上师圣人。这些人愿意教授大家如何做美梦,是件很棒的事,我也乐意跟着学。学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学做梦而不是梦醒,这样就好。做梦,还是梦醒,都很棒,希望各位看到这里,把我以上的全部废话抛诸脑后,好好生活,去尽情地体验,哪怕是轮回也轮回个淋漓尽致,不枉此生。-----尊重作者劳动,转载需完整注明以下信息,否则请勿转载-------作者:李雪,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微博:@李雪爱与自由微信:lixuexinlixu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暗恋尸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