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什么时候开开始转转

摘要:中国人两耳不闻“墙外事”,估计没什么人知道最近中国有家公司在Twitter上又火了一把。
中国人两耳不闻“墙外事”,估计没什么人知道最近中国有家公司在Twitter上又火了一把。老外们都在嚷嚷着“中国要统治世界”,“印度阿三被打脸”。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翻了翻国外的报道。原来是58集团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转转公开致信苹果CEO Tim Cook,指出转转有能力建立和发展中国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并让二手 iPhone可以焕新“再循环”,解决二手手机废弃产生电子垃圾的难题。
二手iPhone是Cook的老大难,就在上个月与印度总理的会面上,他还提出了在印度销售二手iPhone的计划,可惜收到了印度政府的一张好人卡。此时,转转表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时引起外媒的轰动,认为转转已成为二手手机再循环的“中国力量”。
不过,除了外媒和Twitter的火热评论,这封公开信也暗示了转转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老牌二手平台升级谋求新打法】
上个月,58集团举行了转转品牌战略发布会,会上正式宣布58同城二手频道全面升级为转转。
共享经济的盛行下,C2C二手交易业务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共享经济的理想状态下,拥有这个概念会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样物品,我购买之后一段时间再转卖给你,其中我支付的差额就是物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费用。这样的一种从占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变,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生活消费方式正在崛起。
可是做C2C二手平台远没那么简单,人们在购买或售卖二手产品时选择平台看重的是什么?第一要看这个平台买/卖东西的人多不多,第二要看这个平台的可靠性。总结而言就是用户活跃度的维护和信任体系的建立。58同城二手频道做到今天,在上述两者中已经做的不错,商品品类也涵盖了3C产品、家具家电、服装箱包等等。升级成转转重点选择手机作为发力点,恐怕不少人会看不懂,但细细品味,也能看出其商业逻辑。
【二手手机行业存在蓝海?】
要我看,对于C2C二手交易平台而言,手机行业潜力巨大!其中原因有四,刚好对应了C2C二手交易平台的四个突破点。
原因一:手机市场信息壁垒急需被打破
二手手机市场是二手产品中乱象最多的,行货、水货、翻新机这些听都没听过的名词让不少有购买意向的人对二手手机望而却步。加上作为买家,很难分辨交易另一端是个人卖家还是专门倒买倒卖的组织,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太过严重。
突破点:这时作为平台,需要建立信任等级制度,严格的审核制度。谁重塑了用户对二手手机交易的信任,谁就把握住了二手手机这一入口。
原因二:电子产品循环再利用存在市场空白
不想用的手机怎么处理?反正我是不管还能不能用,就扔到抽屉的角落不管了。二手手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污染和浪费难题。根据联合国此前的公开数据显示,仅2015年,中国就有4亿部手机被闲置弃用。即使有线下回收机构,他们所做的大多是拆解零件。现在智能手机的设计寿命往往都在数年以上,这样的情况是极大的浪费。
突破点:市场空白预示着机会的存在,而闲置资源再利用于国于民都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很容易获得政府、组织的支持。
原因三:二手电子产品需求量高
根据58同城二手频道数据体现,电子品类需求较大,通常较高比例时可覆盖二手信息的20%-30%。转转自去年11月上线至今,活跃用户保持着每月超过30%的增速;自6月23日58同城二手频道品牌升级转转后,转转优品单日订单增量5倍;转转平台订单量周环比增长226%,商品发布量周环比增长 370%。
突破点:用户对二手手机的需求无处安放,预期未来二手手机交易将很快打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谁来打开?
原因四:电子产品服务专业性强
如果买一件二手衣物,只需要付款、收货,不满意直接退回快递,可是如果买一款二手手机则要复杂的多。相比其他二手商品,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更需要专业性服务。鉴定、刷机、损伤修理、配件更换、售后等等都是交易过程的一部分,谁来把这些分散的市场连接起来?
突破点:引入第三方服务商?建立自营机构?哪个平台能为用户提供买卖二手手机的一体式服务,哪个平台就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电子产品循环再利用生态。
【转转优品,专为二手交易痛点定制而生】
四个突破点,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从专业服务入手,而转转也正是这样做的。最突出的,就是转转推出的“转转优品”。转转优品由转转自营,专门提供手机回收和寄卖服务。
与其他手机回收平台最大的不同,就是优品实现了去“B”化——不是同一回收用户手机然后批量卖给B端拆解零件、翻新处理,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质检和保障的平台,连接个人卖家和个人买家。在前面我说过,二手产品,尤其是二手电子产品的交易中,信息不对等造成的信任缺失是用户的最大痛点,转转优品这样做,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转转优品一开始以iPhone的二手交易为主,最具特色的服务就是免费验机,为了增强服务的专业性还引进前苹果公司Genius Bar售后质检工程师加入团队,免费验机一是可以作为吸引用户的入口,二是可以培养用户对二手交易的习惯和信任。最近转转优品还在拓展更多机型的免费验机服务,把这个入口做的越来越大。
信任度+用户粘性,转转用优品把二手交易最大的两个痛点解决了。从手机这个高频产品做切入点,等到模式成熟后,不难复制到整个3C产品市场去——相比手机,单反相机、笔记本电脑领域也存在着很多机会。
【结束语】
采用专业、深度服务的方式做转转优品,有人说转转把服务做“重”了。其实相比只是提供一个无序的平台,真正通过后端服务打造更好的二手交易生态,以此也能够形成自身真正的竞争力和壁垒。手机入口虽小,但这一个点却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机会和市场空间。
现在的互联网行业,隔三差五就忽悠出一个“新风口”,转转这样量级的企业,不缺乏资源和资金,需要的是找到适合入口的眼光。从转转优品目前的发展来看,或许电子产品再循环能从此开启新模式。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业务咨询电,QQ。
长按下图关注。预告:我看品牌独立运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中国经济形势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好转?
我的图书馆
中国经济形势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好转?
【转我在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写篇干货吧]我是偏乐观的。首先声明我承认中国有很多问题。但我个人是不太相信那种把中国的各种问题一罗列,就得出结论吃枣药丸之类结论的。这种论证太廉价。要说问题,三十年前和二十年前的问题更多。你要不巧看四十年前文革,那问题更大。但中国当时并没有因为更多的问题而完蛋,还是走过来了。风物长宜放眼量。看这个问题有很多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个我自己私人的一个角度。我在一家美国集成电路公司X。虽然不涉及什么机密但我还是隐去公司名字,当然行内人一看也明白。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说X在世界顶级之列应该没有争议。销售额X不是最大,Intel最大,X稳定在全球第三到第五左右。但X特点是产品线特别特别宽。宽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按完整产品型号来算:几万多,比排名第二到第十加起来的总和还多。从几千美金一片的专用处理器、中国花钱都买不到的禁运的高性能AD、到几分美金一片的小逻辑小运放芯片,X都有。正因为这样的特点,X产品应用的领域非常非常广泛。基本上只要带电的地方,都可能用上X的产品(只是说可能而不是一定,毕竟X的产品也面对很多竞争),甚至你眼前这个手机可能已经用上了。基站、服务器、手机、电脑、电视、医疗器械、汽车、高铁、高压输电、智能穿戴、点钞机、伺服、PLC、空调、机器人、工业控制、变频器、电影、照明、新能源、无人机、电梯、冰箱、洗衣机、音响、玩具、水电气表、甚至包括电动成人用品。。。。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应用,或多或少都能用上X的产品。我罗列的这些应用在中国能排进前几位的公司,肯定都是X的重点客户。行外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X就是这么样的公司。所以我自己观察一个东西:'X指数'--就是X在中国的总销售额。我觉得这个X指数能反应一定的问题,因为:1. 如前面所说,X的产品很全,可以覆盖非常非常多行业。2. 芯片是很多行业的源头或核心。很多制造业的产品都需要芯片,连运动鞋里都带芯片了。因此芯片是很多行业的指向标。很多行业要么直接是芯片的客户,要么被芯片客户所间接覆盖。通过芯片可以见微知著。3. X在中国的销售额规模已经很大。快速增长到今天已经每年两百亿人民币,这个规模我认为已经有统计代表性了。而且因为产品种类多,X在国内的客户数以万计,高度分散。4. 能用X产品的公司,或者说需要IC的公司,需要一定的研发能力。虽然不一定算高精尖科技,但在制造业里也脱离传统或低端了,不是钢筋水泥傻大黑粗,也不是衣服鞋子塑料盆。他们的产品可算中档工业品,少部分可算中高档工业品。他们的表现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5.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X的数据系统统计销售额,是把纯代工加工排除在外的。举个例子:富士康在中国生产苹果手机,里面用到X的芯片。在X的体系里这个业绩是算在美国而不是中国的。因此我这里说的X在中国的销售额,反映的是研发设计和生产都由本土客户产生的生意。行内话叫Local Demand Creation,本土需求。虽然富士康之类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一部分,但本土需求显然含金量更高。说了那么多,结论是什么呢?1. 结果是按年看05年至16年的每年,都刷新前面的记录,创造了历史最高。包括08年金融危机那两年。2. 12年还是13年,中国就成为X全球第二大市场了。超过日本,超过整个欧洲之和,台韩自然不在话下,整个印度大概还没有我们一个城市生意大。当然最大的还是美国(一家苹果就占了X全球生意的不小一块,也是最大的客户),但中美已经是一个等级。如果按照宽口径统计中国制造业,就是把上面第5条所排除的代工需求算进去,中国早就超过美国了。3. 这两年都说经济不太好,生意确实比以前难做些,但结果还是不难看--16年一季度X指数又创新高,有史以来最高的一个季度。现在2季度过去两个半月,这个季度刷新历史最高没有悬念。上半年增速还达到了近年少见的水平。所以,以我在X这么长时间观察中国制造业的理解,我觉得中国的经济远比很多人云亦云的要丰满,要复杂很多、多元很多。我们的制造业确实也扎扎实实的在进行转型。现在看耐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就宣称中国药丸的人,大概活在10年前。很多国家,连X这个以触角长为特点的IC公司,甚至连个办事处都没有。但是X在中国,晶圆厂、封测厂、物流中心、做研发,更不要提市场、销售、技术支持。投资以百亿计。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觉得中国的产业在一点点往上爬,已经和普通国家拉开差距。产业、科技能不能往上爬,我觉得是国家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甚至是推动上层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的因素。除了那些资源型国家(如沙特),所有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科技树、产业树上往上爬。老牌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就开始爬了,后起如韩国虽然时间晚但在直追。普通农业、低端制造业不可能使国家富裕,那些行业不可能有超额利润。只有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是不是制造业道理都一样)才能带来丰厚回报,这点对个人、对公司、对国家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我看到的中国和loser国家有本质不同。============补充:很多人质疑这个角度的代表性。我觉得:全面代表当人代表不了。但数百亿规模、近百个季度的趋势、高度分散的下游应用和客户,总能反应点什么吧?更重要的:制造业是百业根基,尤其对中国这么大体量和这么丰富行业来说来说。芯片是根基的根基,也是很多其它行业的指向标。很多行业要么直接是芯片的客户,要么被芯片客户所间接覆盖。想知道现在中国制药企业怎么样?去看看那些卖光谱分析设备的客户买多少东西就知道了。想知道房地产怎么样?看看我们的芯片在电梯控制器客户里如何,看看空调客户业绩如何。想知道电影院线生意好不好,看做影院投影的买了多少数字微镜芯片--这个芯片拿过奥斯卡奖。想知道国内自主汽车怎么样?看几个国内车厂要的汽车级芯片多不多。想预测下互联网巨头的生意?看看数据中心专用的电源和温湿度传感芯片卖的如何。这几天大家看到消息说世界烟草销量跌了,你以为是因为反腐或控烟?那是因为电子烟...至于那些本来就是电子产品的行业,如手机电脑之类,更是不用说了。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国家下大力气要搞定集成电路芯片。====再补充:有人在问X在中国市场是不是在持续增长份额,如果X的份额显著快于全行业,那只能说明X好而不一定说明中国的问题。答案是,考虑到X放弃的一些领域,X在中国份额应该变化不大。=======补充:大家想看一些具体数据。本公司数据由于涉及到商业保密的原因,不太方便在这里放出来。今年我们公司会庆祝入华30周年,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关注PR文章。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其它角度直观数据。德勤(Deloitte)刚刚出了一份长篇报告,'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veness Index', 全球制造业竞争分析。下面是一些宏观数据。还是做个声明:德勤的报告很全面。我侧重挑的是“正能量”部分。这是因为讲问题的部分(如环境保护、专利、法律等)大家太耳熟能详了,已经成了网络声音的主流,甚至很多都是幸灾乐祸而已。中国制造业的全貌反而被这些偏见声音所掩盖。所以大家有必要看到不同的声音。我后面如果提供数据也会秉承这样的“偏见”,需要大家自己做综合的全面思考。下图是数百位跨国公司高管评选的整体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今年中国排第一。(排名第一作为基数100)。由于美国在执行制造业回流策略,大家预期在2020年美国会夺回第一。下图是被称作“Powerhouse”国家的趋势,在这里可以理解成“原动力国家”。报告认为美德英日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制造业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在科学、技术和应用上的投入推动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本世纪以来中国被认为是Powerhouse之一。中国现在全社会(企业、高校、研究所)的R&D投入已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是中国能成为powerhouse的重要原因。同样,CEO们预测制造业会有回流美国的趋势。下图是过去10年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成长。中国的基数最大,增速也很快。下图是制造业人力成本比较。中国成长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有优势。下图是德勤总结的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关键几条补充不出所料,2季度X指数刷新了1季度的记录,又创了历史新高,而且同比增速达到了最近较罕见的速度。问了一下友商,同类型的伙伴里(不一定规模和X一样大,但产品定位类似)今年的成长都不错。还有一家居然达到了3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转什么时候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