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一帮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老驴雕塑工作室联合...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225',
container: s,
size: '91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1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
&&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诺尔曼?白求恩
?子夜星网站整理辑录?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日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意法西斯支持 F.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倡议成立了特种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71次手术。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有些伤员分散在游
击区居民家里,他就和医疗队冒着危险去为他们
资料图片:诺尔曼?白求恩
做手术。四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组成流动医院,组织制作了药驮子,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卢沟桥药驮子”;制作了换药篮,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提议设立苏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模范医院组织法》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将自己的X光机、显微镜、一套手术器械和一批药品捐赠给军区卫生学校。
  白求恩在前线,曾多次给毛泽东写信,汇报工作情况,对医疗工作提出不少建议。毛泽东也非常关心白求恩的工作和生活。毛泽东在给晋察冀边区聂荣臻司令员的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一百元。白求恩报告称松岩口医院建设需款。请令该院照其计划执行。同意任白求恩为军区卫生顾问。对其意见、能力完全信任。一切请视伤员需要斟酌办理。”白求恩很感谢毛泽东对他的关心,他在复电中说:“我自己不需要钱。因为衣食等一切均已供给。该款若是由加拿大或美国汇给我私人的,请留作烟草费,专供伤员购买烟叶及纸烟之用。”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仍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念着毛泽东。他握着周围同志的手说:“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帮助。我相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
  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建国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毛泽东在文中庄重地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优秀的一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40年4月,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建立了白求恩墓。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烈士陵园。
  1972年,白求恩的故国加拿大政府追认白求恩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雄”。
  1991年,以白求恩命名的白求恩奖章作为当年卫生部第14号部长令发布的《全国卫生系统荣誉称号暂行规定》中设置的荣誉称号,由人事部、卫生部共同颁发。它是对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的最高行政奖励。凡获得“白求恩奖章”者,同时接受荣誉证书和通报表彰,并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
  2009年10月,在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主办,由国际在线网站承办,共有5千6百多万人次网友投票,评选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国际友人的“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中,当选“十大国际友人”。
白求恩遗嘱
  亲爱的聂(荣臻)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也要写信给美国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将我永世不变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两张行军床、两双英国皮鞋,你和聂夫人留用吧;马靴、马裤,请转交吕(正操)司令;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两个箱子给叶部长;18种器械给游副部长;15种器械给杜医生;卫生学校的江校长,(可以)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打字机和绷带给郎同志;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照相机给沙飞;贮水池等给摄影队;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白求恩  日
  遗嘱写完的第二天――也就是日清晨5时20分,诺尔曼?白求恩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同年12月1日在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上,他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又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Personal Website.&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当前位置:
>>>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一次在给一位战士做手术时,需要..
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一次在给一位战士做手术时,需要输血,但是存储的血液恰好用完,需要找人输血,但是在场的战士没有与伤员血型相同的,白求恩挺身而出,说:“我是万能的输血者,抽我的!”(1)你知道白求恩是ABO血型系统中的______型.(2)那次白求恩给伤员输了300毫升血液,会影响他的健康吗?______.(3)临床上常根据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选用不同的成分输给病人体内,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输入______.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4)安全输血应以输______为原则.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的输血者.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结合题意可知,白求恩是O血型.(2)、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3)、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4)、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故答案为:(1)O(2)不会.(3)C(4)同型血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一次在给一位战士做手术时,需要..”主要考查你对&&输血与血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输血与血型
ABO血型:&&&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而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一种血型系统。它是在1900年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的。目前在医学上运用最为广泛。&&& &&&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ABO血型的对比:
同型输血:输血时,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按照这个道理就可以推断出ABO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从上表看来,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而O型血则可以输绐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易错点:误认为O型血的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为他人献血大量输血时,原则上应以输同型血为主,且献血者身体必须健康。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血量:&&& 正常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如果体重为60千克,则血量为4.2~4.8千克,平均为4.5千克。如果折算为容积,4.5千克血量约为4.5升。&&& 血量保持相对恒定的意义在于,它能使血液在循环系统中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从而使人体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水乎。也就是说,血量的恒定是保持正常的动脉血压所必需的。输血和无偿献血:&&&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200~l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所以我们每位同学将来都应做义务献血的宣传者和参加者。&&&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献一份爱心。关注心血管健康1.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2.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青少年时期就要注意保护心脏和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不偏食、厌食:偏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足,体质虚弱,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患心肌炎、瓣膜炎等疾病;营养过剩,过于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脂肪堆积,影响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平衡膳食(2)保持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3)做到不吸烟、不酗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心脏和血管受损,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4)坚持体育锻炼:青少年要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心脏强健,以增加心脏的工作潜力。
发现相似题
与“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一次在给一位战士做手术时,需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939316948517577038683177735157939揭秘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一直很纠结
列宁在共产国际会议上
  早期与共产国际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是,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关系一度被遮蔽而成为未解之谜。近些年来,随着共产国际档案的解密和海外研究成果的扩展,国内学界开始重视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研究,逐步揭开了历史真相&& 像人的成长过程一样,幼年的中共,也有牙牙学步的过程,也离不开家长的喂养、搀扶和老师的知识传授。今天,要想了解中共成长的历史,一定要了解在中共早期成长过程中曾经起过保姆、家长和老师作用的&共产国际&。这个1919年由俄国共产党人创立起来的国际组织,曾经是世界共产主义者和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大本营。二十世纪,包括中共革命在内的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大都是在它的推动、组织、指导或影响下起步的。但是,任何孩子开始步入青年之后,都势必会摆脱家长或老师的左右,走向独立。这个纯粹由俄国共产党人在幕后领导、资助的革命组织,与各国革命党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中共成立十七八年后和共产国际日渐出现分歧,最终独立自主,也反映了这样一种成长的过程。
  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史研究一直很纠结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又名世界共产党,它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双项重要使命:一是领导和帮助世界各国共产党和革命党人成就马克思列宁世界革命的理想;一是在资本主义列强包围俄国革命的情况下,通过各国共产党,引导各国民众共同拥护和保卫俄国革命的成果。由于共产国际负有如此双重使命,其成立、存在和工作,又基本上都是在俄国共产党的领导主持之下,因此,共产国际与生俱来就不可避免地兼具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两面性。它既会不惜血本,包括捐出俄国的金银财宝,甚至牺牲俄共党人的生命,来推动欧亚各国的革命运动;也会因为被援助国共产党领导人与之意见分歧,尤其是不能忠诚履行保卫苏俄的义务,而强行干预该党的事务,包括解散该党的组织,另立共产党等。因此,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的关系,就历史的角度来评价,从来都是一个是非对错纠结得不得了的问题。
   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即使从中共自身的利益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情况。新成立后,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是:尽管讲述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材和书籍汗牛充栋,但几乎从来都不提共产国际的作用。成功,是中共自己的成功;失败,也是中共领导人路线方针自身的错误,全都与共产国际无关。中苏关系破裂前后,尽管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曾系统地介绍过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历史关系问题(党内其他领导人如陈云等也说过共产国际对中共成立和指导中国革命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也仅限于高层内部,以后对这方面的情况更是讳莫如深,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样混乱的年代里,大量涉及中共历史的文献被以各种方式披露出来,也不见有这方面的资料被披露出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者不期地面对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苏联档案陆续开始对外开放。1980年代初中期,莫斯科公布的一些最重要的历史档案中,就有一部分是直接涉及当年共产国际与中共历史关系的。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海外学界的重视,并陆续有研究成果披露出来。中国研究中共党史的学者自然也不得不开始正视这段历史,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那个时候,多数研究者很长时间里也都还是沿袭着旧的思维模式,情感上很难接受共产国际与莫斯科起过怎样的历史作用的说法。他们一直坚持认为:无论如何,共产国际都是为莫斯科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对中国革命的政策,多半是民族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由此影响到许多研究成果都在着力于证明一个结论,即:中国革命一直是在和外国党错误干涉的斗争中,曲折前进的;并且是在毛泽东取得领导地位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才得以走向胜利的。
   这样一种情况,一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才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苏联解体后更多的档案被公开,有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包括与中共关系的文献,甚至被大量结集出版,共产国际在什么时候究竟起过什么样的作用,不再是一个难以弄清楚的问题了;一是共产国际毕竟只是存在于1919年-1943年间,它即使起过怎样的作用,距离今天也太过遥远了,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日渐失去其敏感性了。
   这种改变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1980年代初,北京大学向青教授发表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下成立起来的。这一结论当即受到了其他党史研究者的批评。这类说法自此一度消失,再难见诸于公开研究之中。而2001年,持同样观点,并且直接挑战传统的中共建党史研究的著作,却得以公开出版,而且还得到了多数中国学者的好评。虽然该书是学者写的,但是,围绕着该书所进行的热烈讨论,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能够公开发表在中国报刊上,没有受到任何政治方面的干扰。
  中共早期为何受共产国际的困扰
   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所以会比较纠结,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其实就宣布加入共产国际,为其下属的一个支部,自愿听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对此,中共二大专门通过决议。共产国际对加入者也有明确的纪律约束,这包括:凡加入者,党名必须为&某国共产党&&第三国际共产党支部&;&必须以全力拥护苏维埃共和国&;必须遵守第三国际的一切决议,第三国际亦&有强迫加入国际共产党之各党一律遵行的权力&;等等。
   也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早期中国的共产党人,始终是自觉地把自己视同国际共产党的党员的。李大钊代表中共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中讲得很明白,即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确是&跨党&,但这并不等于&党内有党&。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共产党员的作用,就是要在国民党与国际组织之间做个联络,使革命运动更好前进。孙中山对此也很理解,说: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国民党来帮助我。
责编:王敏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 | & 来源: & | & 编辑:赵妍 & | &
扬库医生1939年在中国(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原标题:(雄关漫道 战火仁心―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罗马尼亚的白求恩――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
  国际在线报道:罗马尼亚Titruviu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由罗马尼亚的白求恩式医生达维德?扬库(David Iancu)的女儿塔妮娅整理而成的《达维德?扬库: 在中国-西班牙前线9年的日子》一书。这本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二战时期一批国际纵队的医生奔赴西班牙和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战场,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的真实故事。
  出生工人家庭
  达维德?扬库于日生于罗马尼亚东北部文化名城雅西。母亲是裁缝,父亲是木工。1916年33岁的父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雄牺牲在罗马尼亚西部战场。1929年扬库中学毕业考进雅西医学院。他大学时期就加入左派学生组织,随后加入共青团,参加工人运动,关心和了解欧洲局势。1936年大学毕业取得外科博士学位,在家乡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
  扬库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生的欧洲许多年轻人一样,不满意当时的社会制度,梦想寻找理想的社会制度。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法西斯处于上升势头,危及到整个欧洲。西班牙佛朗哥军政府背叛西班牙共和制,引发内战。欧美各国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 踊跃参加国际纵队,前往西班牙声援革命共和军。扬库医生同其他400多名罗马尼亚志愿者一起也参加了国际纵队,投身到支援西班牙人民的斗争中。
  秘密进入西班牙
  日,扬库乘火车离开首都布加勒斯特,以进修名义去法国。抵达巴黎几天后,扬库同其他25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一起,以美国旅游者身份乘火车到里昂,然后改乘大巴抵达靠近奥地利边境的一个山区小村庄。一天法国警察突然要检查他们的护照,可是他们多数人竟没有护照,少数有的也不是美国护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一名法国共产党代表的帮助下,乘上了了一辆大巴紧急转移到由法共控制的另一个小镇阿列斯,然后又向南来到靠近西班牙边境的小镇佩皮尼昂。警察封锁了所有通向西班牙的关卡路口,以防志愿者进入西班牙。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里,志愿者们留下了全部行李,跟随一名法共指派的向导,冒着生命危险爬过法西边界的比利牛斯山,黎明时分进入西班牙,同先期到达的其他国际志愿者会合。
  在西班牙战场出生入死
  进入西班牙后,他们乘火车经巴塞罗那,来到国际纵队总部所在地阿尔巴塞特。在这里接受短期培训后被分配到国际纵队在各地建立的医院或医疗队。扬库先后被分配到第13国际纵队布埃伊峰医院下属铁路医疗站和第18集团军医疗站,负责接收、急救和转移从前线运来的伤员。1937年12月初,扬库和他的医疗队又来到特鲁埃尔山区前线。在寒冷的冬天里,这些国际志愿者还没有领到冬衣,都穿着单薄的夏装,病房不够,他们把伤员安置在屋里,自己却睡在屋外雪地里。
  他们随同西班牙共和军转战西部和北部战场,常常冒着德、意法西斯支持的佛朗哥军队的飞机和大炮的轰炸,高唱着国际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救治和转运伤员。在战火中他们见缝插针学习西班牙语,并能看懂当地报纸,这样他们了解到卢沟桥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消息。在中世纪小镇比克医院工作时,罗马尼亚皮肤科医生布库尔?柯列然在附近的莫亚医院工作。这样扬库和柯列然两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医生首次相遇,结成朋友。这里的党组织很健全,组织生活很严肃,国际纵队的战士们常常对伤病员开展政治教育。扬库还兼任比克地区党委组织工作,经常到附近农村指导开展工作,出墙报,分发西共党报《劳动报》。
  撤离西班牙被投入法国集中营
  1938年秋,西班牙共和政府失利,国际纵队决定撤离西班牙。1939年2月,作为巴尔干纵队长的扬库大夫冒着法西斯飞机轰炸,率领志愿者向法国边界撤退,他们含着泪水,依依不舍地离开为之献出青春和热血的西班牙。进入法国后,法国当局没收了他们的武器,宪兵把他们驱赶到地中海海边的圣西普里安集中营,后被转移到山区戈尔斯集中营。关押期间条件恶劣,但他们对自由却充满信心,扬库同柯列然一起开设了医务所,为各国难友治病医疗。扬库他们还从秘密收到的法共《人道报》和一台简陋的收音机里了解到的欧洲和世界形势,编辑、印刷《解放》报,每期印制三份,一份送莫斯科共产国际,一份送巴黎法共,另一份留在集中营传阅并存档。他们关注中国抗战形势,曾编辑出版过一期声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特刊。
  到中国去支援抗战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血醒大屠杀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1939年6月,国际纵队志愿者得知中国红十字代表到访集中营,了解到处于抗战中的中国军队缺医少药,急需国际支援后,他们强烈希望到中国抗日前线去。当时法国政府也正想摆脱这些国际志愿者带来的麻烦,同意他们离开集中营,条件是不能留在法国。罗政府也不接受这些曾在西班牙共和军服务的志愿者回国。这样扬库等响应英国援华医疗委员会号召,参加国际援华医疗队。从集中营释放后,扬库同保加利亚医生甘杨道、奥地利医生富华德、德国医生贝尔和顾泰尔等一起乘火车向北,经巴黎到迪耶普,乘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英国共产党人把他们接到伦敦,然后到伯明瀚,参加当地进步人士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战的募捐活动,用募捐来的钱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带到中国。
  扬库在回忆录中说,来自罗马尼亚、德国、奥地利、波兰、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苏联等欧洲8个国家的20多名医生,获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分四批去中国。
  扬库、甘杨道、富华德、贝尔和顾泰尔等一起乘火车到利物浦,并于日登上一艘名叫“安尼亚斯”的客货轮。到了法国马赛港又有一批医生,包括波兰的傅拉都、陶维德、甘理安和夫人甘曼妮、戎格曼和夫人、捷克的柯理格、匈牙利的沈恩、苏联的何乐经和罗马尼亚的柯列然等上了船。轮船在海上航行了6个星期,于9月13日抵达香港,受到当地媒体的热情欢迎。香港记者搞不清他们的国籍,就把他们统称为“西班牙医生”,因为他们都来自西班牙。
  参加宋庆龄宴请
  到香港几天后他们应邀参加了保卫中国同盟会长宋庆龄女士的宴请。宋在香港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组织,通过该组织帮助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宋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抗战状况和世界形势。宴会结束时,应宋庆龄的邀请,参加者用自己的母语合唱了《国际歌》,他们深信中国人民一定会取得抗战的胜利。
  由于日本侵占了大陆的许多地方,无法直接从香港到广州,只能绕道去中国大陆。这样“西班牙医生”们带着医疗设备走海路从香港到达越南海防,再转陆经广西柳州、南宁,于日到达贵阳附近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图云关。
  留在国民党军队工作
  来到中国的国际志愿者都想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工作,但由于蒋介石国民党的阻扰,他们的愿望未能实现。等待几个月后,他们被分配到中、南部的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省级地方部队医院服务,负责救治军队和当地百姓的伤病员,防治传染病,培训医务人员,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等工作。
  他们乘卡车离开了图云关,几天后到达湖南长沙附近,依依不舍地分手,各自奔赴工作点。下车后扬库步行近两个星期到达设在秀水的四川省军队第30师医院。医院院长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校级军官,部下有一个经过简单医学培训的军官班。这里见到的一切令他大失所望:几间破烂不堪的农民房子里住着几个军官,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躺着伤病员;官兵抽大烟,军官殴打士兵,士兵为军官洗衣做饭;疟疾,斑疹伤寒, 霍乱等传染病肆虐,许多士兵染上疥疮......。为医治皮肤病,扬库用一个大缸土法配制硫醚消毒液,每天亲自给他们全身涂刷一遍,几天后就把疥疮治好了。
  会见中共代表周恩来
  1940年夏,扬库同波兰医生傅拉都和匈牙利医生沈恩一起,作为援华医生代表,到重庆会见中共代表周恩来,提出到共产党军队服务的请求。周恩来向他们阐述了国共合作的复杂形势和暂时去不了的原因,说无论在哪里工作,他们都是为中国人民抗战服务,是对中国人民的宝贵支持。傅拉都和沈恩立即理解了周恩来的话,而杨库的脑子却一时转不过弯来。他想,“与其在反动派军队中工作,不如回国去算了。”于是他写信给罗共中央要求回国。在等待罗共回信的日子里,他在重庆阅读报纸和医学专业书籍,同中共代表处的王炳南结成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国际问题和中国形势。不久他收到了罗共总书记特拉戈诺夫签署的回信。信中说,“目前不是讨论回国问题的时候”,要求他“尊重中共安排”。这样他才安下了心。
  1940年10月,扬库和他的医疗队先后被分配到宜昌前线、江西北部和湖南的部队医院工作。为改善伤病员的生活条件,他们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制作病床,稻草做成床垫。有一天富华德医生得了肺充血。扬库受部队派遣,只身一人翻山越岭,北渡长江,走了整整三天到达富华德所在的医院为他治病。
  当时“西班牙医生”同欧洲通信很困难,国外信件送到图云关后,很难到达他们所在的部队。而外文报纸更是没有。从英国来华的轮船上扬库已开始学习汉语。在此基础上,他到中国后继续见缝插针学习汉语,能认识3000来个汉字。这样他能读懂中文报纸,把一些重要新闻翻译成西班牙文,通过邮局发给分散在各地的国际援华医生。
  1941年初他们又回到图云关,遇见新四军军长叶唇统乱阏K堑秸饫锸俏约旱牟慷友扒笠缴鸵搅粕璞阜矫娴闹С帧?墒呛焓只峄岢げ环湃耍槭蝗萌魏我缴ケ狈叫滤木兀春统乱懔轿唤荒芸帐侄亍
  日从报上获息希特勒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西班牙医生”经协商决定参加苏联红军,去消灭法西斯,保卫苏联,解放他们的国家。经周恩来同意,他们派代表到重庆向苏联大使提交了一封信,信件转到莫斯科,几个星期后收到回信说,“苏联政府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工作也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因为中国军队抵抗并牵制了希特勒盟军 - 日本的很大一部分军事力量。”于是他们决定为保卫苏联基金捐款,扬库捐出了自已全部积蓄,有好几百美元。
  在云南边境地区工作
  1942年初,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整个印度支那。扬库被分配到云南省同越南和缅甸接壤的蒙自山区部队工作,在这里他们又建起一所医院,还搭起一个简陋的手术室。
  在云南,他们接触并了解到当地苗、纳西、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和习惯。这些地区的老百姓生活虽贫苦,但对国际援华医生却很热情,他们卸下自家的大门让他们当床睡,用稀饭、烤红薯、花生米和自家酿制的白酒招待他们。
  这里的卫生状况很差,没有消毒条件,“西班牙医生”就通过煮开水产生蒸汽来消毒医疗用具,用烙铁熨烫来消毒病号服。每次从医疗室出来都要仔细检查衣服,以免携带病菌受感染。但最终扬库还是感染上了斑疹伤寒,高烧两周不退,人消瘦了,头发大量脱落,常常呓语,病情危急。德国医生贝尔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为他精心治疗,扬库医疗队的一名中国女护士为他精心护理。这样扬库的病情才逐步好转,身体得到康复。
  在扬库医生离开中国前,他所属的部队向他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为中国军民防病治病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到缅甸丛林里参加抗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决定参战,加入反法西斯联盟。日本侵略军很快占领了欧美在亚洲的殖民地,1942年12月, 经周恩来同意, 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安排下,扬库同贝尔、富华德、顾泰尔、傅拉都、柯理格、陶维德和何乐经等医生一起,随同中国部队乘坐一架美国运输飞机离开中国,飞越喜马拉雅山,当天抵达印度北部,后经加尔各答 来到设在比哈尔省蓝姆迦村的中国军队训练中心。经过几个月的培训,扬库通过考试取得了汽车和坦克车驾驶执照,之后他们进入缅甸北部的丛林参加抗日战斗,为当地军队服务,同时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联系。
  日本投降后,“西班牙医生”于1945年10月乘美国飞机回到欧洲,然后各自返回自己国家。1946年1月扬库回到了布加勒斯特,完成了支援中国人民抗日任务。1947年12月,扬库同24岁的护士玛丽娅?葛隆伯戈结婚,先后生下安卡-里娅、塔妮娅、娜迪娅 和安德列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历史还以清白,名誉得到恢复
  回国后,扬库被任命为罗国防部卫生局副局长,上校军衔。1952年初,因去西班牙被无辜怀疑为“冒险分子”,而接受审查,被降职后调到克拉约瓦警备司令部工作。三年后部分恢复名誉,回到首都,在布加勒斯特医学院学习核医学,1958年到莫斯科进修放射性同位素。1959年4月,扬库又因被怀疑在“中国抗战期间为国民党蒋介石服务”,被解除军内职务。好在曾任周恩来秘书的中国驻埃及大使陈家康为他写去了书面证明,“杨库于1939年同西班牙国际纵队一批医生来华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来华后他们要求到十八集团军(前红军)去,由于当时条件不许可没有去成,因而留在国民党军队中工作,在华期间经常同我们保持联系。”这样扬库的这段历史才被还以清白,名誉得到恢复。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罗马尼亚白求恩的功绩
  1972年10月,受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王炳南会长的邀请,扬库夫妇和柯列然夫妇一起来到中国访问,参观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亲眼目睹了这些地方发生的巨大变化。
  1979年4月,扬库夫妇再次应邀访华,同老朋友王炳南再次见面。
  日,扬库医生因心脏病逝世,享年80岁。
  胡锦涛主席2004年6月访罗时,扬库的女儿塔妮娅应邀到罗马尼亚总统府参加会见,并受到胡锦涛主席的访华邀请。不久,塔妮娅兄妹四人应邀到中国访问,受到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友协会长陈昊苏的亲切接见和宴请。
  2005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 扬库的女儿塔妮娅女士和柯列然医生夫人柯婧璞应邀到北京参加庆祝活动,并接受了作者本人的采访,讲述了两位共产主义战士在中国的抗战历程。(作者:骆东泉 罗中友协副会长)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驴雕塑工作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