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文言文助读阅读训练步步高》下篇的答...

当前位置: >>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
宋词鉴赏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分) (6 浣 溪沙 秦 观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 ,亦体现作者秦观 的心中的“淡淡的愁” 。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 分) (2 (2) “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 , 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 分) 2、参考答案: (1)词人使用或选取了“轻寒” “晓阴” “淡烟” “丝雨” “如梦的飞花”等词语或意 象,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体现了“淡淡”二字。 (得分关键: “轻寒” “晓阴” “淡烟” “丝雨” “如梦的飞花”这些意象。 )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 “飞花”和“梦”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 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该 点 2 分。如果考生围绕“通感”这种特殊的比喻来作答,此点亦可给分。 )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 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 样很新奇。(该点 2 分) ” 这个比喻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 、作者辛弃疾__词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__开创的。 分) (2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分) (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 ,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 。请就辛词这 句中“别”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 分) (23.答案(1)豪放、苏轼(2 分) (2)写出了作者夏夜行走在黄沙道中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和 农村丰收在望的景象,流露作者的欢乐情绪。 分) (4 (3) “别”字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鸟鹊都惊动 起来,很生动形象,暗示了鹊和枝对明月的依依不舍的意味。 分) (2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江城子 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 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 数峰青。 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 分)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3 分)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 分) 4.(8 分)答案: ①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或:写山色湖光为 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 ②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 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将白鹭人格化,或 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 ③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 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 无穷。(要扣信音乐评论,点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分) (6 青玉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凌波二句:指和美人离别。 “凌波”指美人步履轻盈, “芳尘”指美人走过扬起的尘土, 这里借指美人。锦瑟年华: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本词以“梅子黄时雨”之句来描写“闲愁”历来为诗家所称赏,作者由此而获“贺梅子”之 称。这样的写法妙在哪里?请以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 5、答案:运用比喻的手法,用三种景物来比喻闲愁,极言闲愁之多。当时正是黄 梅时节, 满河烟雨迷蒙, 满城飞絮飘荡, 这几句,既是以景衬情,烘托气氛,又是用来比喻愁思之多。 所以,这些诗句能获如此高的评价。 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分) (8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1) “采桑子”是本词的 。从篇幅看,本词是一首 。 分) (2(2)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思妇,本词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绪?(2 分) (3)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比喻手法的特点。 分) (4 6.古诗词鉴赏及文学常识(8 分) (1)词牌 小令(每点给 1 分)(2)表现了思妇对夫君既不满又期盼、既渴望又无奈的复杂心绪。“既不满又期盼”1 分, ( “既渴望又无奈”1 分) (3)一个喻体,却从相反的角度设喻。 分)上片,月作为喻体,是正面形象,反衬夫君 (2 的薄情;下片,月作为喻体,是反面形象,同样衬托出夫君的薄情。 分) (2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苏轼, 字子瞻, 号 (2 分) , 宋代著名文学家。 “鹧鸪天” 是他写的这首词的 名。(2)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 要分析。(3 分)(3)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3 分) 7. (8 分) (1)东坡居士 词牌(2 分) (2)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3 分) 示例: 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 “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 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 “乱蝉” “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 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 幽微的清香。 ②写景动静结合, 形象逼真。 词中写 “林” “山” “竹” 是静景, 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 “断” “明” “隐” ,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 “翻空白鸟” ,形象活泼。动静结合, 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③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 “乱蝉”描写雨后蝉的呜叫; “翻空白鸟”与“照 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 “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 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 (3)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两句似 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词语 、 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 得过且过, 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 绪。(意思对即可 3 分)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岛煨尤铩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析“吹皱一池春水”中“皱”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 分)(2)诗评家认为,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刻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请从这 一角度做简要分析。(4 分)8.(1)“皱”字写出了春风吹拂水面,荡起波纹的样子。(1 分)用“皱”字把景物写活了, 化静景为动 景。(1 分)同时也揭示出春风乍起,迷人春色勾起女主人公愁绪的内心活动。 (1 分) (2)词中无论写景还是对人物外表的描写,都衬托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1 分) 开头由景人情,引出思春少妇,接着用“闲”字描摹出她那无所事事的生活,(1 分)她无精 打采地逗着鸳鸯, 漫不经心地揉着杏花, 孤独地看着鸭子相斗等描写展示了她的内心惆怅空 虚和懒散愁闷。(1 分)最后一句喜鹊的叫声,带给她希望,使她高兴起来, “喜”字写出了少 妇微妙的情绪变化。(1 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9 分) 捣练子令①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注:①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一般 都是由妇女操作的。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 (1)这首词从风格上看,可以归入 类。(1 分) (2)“深院静”和“小庭空” ,这两句是否重复?试加分析。(3 分)(3)自古以来,砧上或捣练的声音一直成为诗人创作的诗料。例如李白在《子夜吴歌》的第 三首里写道: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 远征? ”本词和此诗所写的角度不一样。李诗是从捣衣人的角度出发的,而本词是从 的角度来写的。本词和李诗都抒发了 之情。(2 分) (4)前人评论李煜词的特点,都说他不假雕琢,纯用白描。请结合本词的特点谈谈你的看 法。(3 分)9.(9 分) (1)婉约派(1 分) (2)这两句看似重复而并不重复。第一句是诉诸听觉,第二句是诉诸视觉。然而尽管耳 在听目在看,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和看到。至于“深院” ,是写居住的人远离尘嚣, “小庭”则 写所居之地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小小天井,不仅幽静,而且空虚。这两句景物描写,衬托出主 人公内心的寂寞无聊。(3 分) (3)听砧声的人。相思离别。(每空 1 分,共 2 分) (4)李煜写词也是有雕琢的。只是洗尽铅华,摆脱了尘俗的浓妆艳抹,使人不觉得其雕饰的 痕迹而已。这首词无论结构、布局、遣辞、造句,作者都经过了严密的构思和细致的安排, 而读者在读词时却仿佛只是在自然流露。 一个作家能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 才是真正的 白描高手。(或具体就某一点展开分析也可以。如果是完全赞成“不假雕琢,纯用白描”的 观点,得分不能超过 1 分)(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分) (8 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从词的格式看, “武陵春”是这首词的 。李清照是 (朝代)婉约 派词人。 分) (2⑵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一个流荡无依、 孤苦凄凉的中年妇女形象?请 作出具体的分析。 分) (3⑶古代词人运用多种手法来形容人的愁绪。如李煜《虞美人》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江城子》云: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与这两个名句 相比,你是否认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艺术效果上比它们更胜一 筹,为什么?(3 分)10【古诗鉴赏及文学常识】 分) (8 参考答案: ⑴词牌 南宋(宋) 分) (2⑵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分) (1 “日晚倦梳头”既是动作,也是一种寂寞悲凉心情的折射, “欲语泪先流”是写泪,看似平易,但用意精深,写出了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 分) (1 (意思相近即可) 如果只答“风住尘香花已尽”句暗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伤感和自身年华已逝、流荡 无依的感慨。 (只得 1 分) ⑶三个词人都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形容愁绪, 都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但李煜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 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已经把愁物质化变为在江中可随水流不尽的东西。李清照“载不动许 多愁” 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 造语奇特而有新意。可见李清照更胜一筹。 分) (3 (本题为开放性题,能自圆其说,意思相 近即可) 1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分) (8 月 上 瓜 州 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 张揖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 “月上瓜州”是这首词的 ,从风格上看,该词应属于 词作。 分) (2(2)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一句中词人生“愁”的具体原因。 分) (3 (3)词的下阕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分) (3 11. (1)词牌。 分) (1 给分说明:如果答“词名”“题目”“标题” 、 、 、不给分。豪放派。 分) 给分说明:如果答“婉约”“抒情”“叙述”等不给分。 (1 、 、 (2)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手。③ 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分) (3 (意思对即可。解答本题时要注意 题干中 “结合词的上阕” 的要求。 第一点要扣住 “塞草连天” 的秋景来答, 第二点要扣住 “何 处是神州”的感喟来答,第三点要扣住“又见新秋”的“又”字来答。本题共三个得分点, 每点 1 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 1 分。 ) (3)①有心报国却又壮志难酬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 无可奈何之情。 分) (3 (意思对即可。以上两点各为一个得分点,答对第一点得 2 分,答对 第二点得 1 分。第一点应扣住下阕“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来答。第二点应扣住“惟有” 两字来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 1 分。 ) 12.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①造口:地名,在江西万安。②郁孤台:在江西赣州西南,又名“望阙台” 。愁予:使 我发愁。 ①本词作者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 的代表作家;另一大流派是 代表作家有、(填两个)(3 分)②此词写于淳熙二、三年(),诗人当时正任江西提刑。其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 东流去”是人们称道的名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两句诗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5 分)12.①豪放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②以无数“青山”虽阻隔了望见“长安” ,却阻挡不了滔滔江水的滚滚东流,奔腾不息, 表达了诗人收复中原的决心和重见“长安”的希望,将报国之志与山水景物巧妙融合,把个 人抱负与兴国大业彼此交织,渲染了一种穿越时空、不可遏制的锐气和力度,构筑了豪迈大 气而雄奇高远的意境。 1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 更漏子 (* * *)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衿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 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根据你的判断,这首词属于 分) (流派) ,这种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2(2)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分) (2 答:(3)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4 分) 答: 13 ( 8 分) (1)答:婉约(派) 、温庭筠(或柳永或李清照) (本词作者是温庭筠) 分) (2 (2)答:是一个容貌不整、整夜难眠、孤寂冷清、心有牵挂的思妇形象。 分) (2 (3)答: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2 分) 抒情特点: 情景交融, 那一直滴到天明, 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 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2 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台 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根据题材分类,这首诗是 诗。(2)“六朝如梦鸟空啼”中的“空”字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有异曲同 工之妙,请分析其中妙处。(3)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14.(7 分)(1)怀古(1 分)/(2)(3 分)“空”在诗中指“徒然、白白地” 。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 逝,只有鸟儿依旧在那里徒然呜叫。着一“空”字,很好地传达出诗人昔盛今衰的伤感。 (3)(3 分)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台城堤柳,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 情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玉楼春 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1)欧阳修字永叔,号 ,是 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 分) (2(2)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本词在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 “字字沉着, 句句推进, 如剥笋抽茧, 逐层深入” 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 。 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6 分) 答:15.(1)醉翁宋代(2 分)(2)①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妻子对夫君思念的愁苦之情(2 分) ②作者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 自外及内、 从现实 到幻想又回到现实,使用“风吹竹” “灯又烬”借景抒情,一层层将愁苦之情渲染得深刻、 凄绝。 分) (4 1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 分) 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嫦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鳌W砝锱家」鹗鳎思涞朗橇狗纭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注:刘克庄(),宇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 (1)《清平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名。从这首词的风格看,作者与我们读过的作品《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___________同属______________流派。(3 分) (2)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绘词人“玩月”的?试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6 分) 16.(9 分) (1)《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从这首词的风格看,作者与我们读过的作品《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同属豪放流派。(3 分) (2)这首词是用幻想(或:想象)的手法来描绘词人“玩月”的。 (2 分)这样写幻想丰富奇特, 夸张大胆,词人突破现实的樊篙,竟然能够骑蟾上天游玩月宫,天上摇桂树人间吹凉风,天 上人间浑然一体;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 嫦娥洗尽铅华, “素面原无粉黛” ,词人骑蟾、喝酒、 摇树, 风流倜傥潇洒; 描绘的幻境壮阔辉煌,宫阙铺银嵌珠,云海滔滔翻腾,人间积气鳎 整首词气势豪迈,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4 分)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 ,设置悬念(小说, 但上海不会考)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 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 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 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 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 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 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 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 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 分析作品所反映 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细读标题和注释;2 分析意象;3 品味意境;4 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 把握形象特点;2 辨析表达技巧;3 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 概括主旨;2 联系背景;3 分清主次;4 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 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附:易混术语区分 (一) “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 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 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 复。 (二) “情”“志”的区别 、 在诗歌里, “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 描写表达出来的; “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 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 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 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 “情”“景”关系区别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 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情” 不见 “景” ; “寓情于景” 、 “情景交融” 。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 ,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 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 、 “声”是听觉角度; “态” 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 浦东新区模拟)回答 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 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 而不失妩媚, 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 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 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 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 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 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 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 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 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高考语文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 之]1.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 ( )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蜀道难》 )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屈原 列传》 )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驳色,而皆若偻( 《登泰山记》 )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 ②置之地, ( ) 拔剑撞而破之。 ( 《鸿 门宴》 )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 ( )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 ( 国论》 )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陈情表》 )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 )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 ) 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鸿门宴》 )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 《赤壁之战》 )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 门宴》 )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 脊轩志》 )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 )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 得数十人而已 《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 ( )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师说》 )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 大L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 )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柳毅传》 )2.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 ②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 )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 ( ) 【何如】 【奈何】 【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季氏将伐颛臾》 )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 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促织》 )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3.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 《项脊轩志》 ) ②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 ③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鸿门宴》 )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 )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 ⑤无以,则王乎?( 《齐桓晋文之事》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 )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冯谖客孟尝君》 )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 )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 )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 ) ④吾尝疑乎是。 (乎:对。 )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 ) )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 )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比。 )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 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 )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 )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 )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 )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 ( 相如列传》 )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 )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齐桓晋文之事》 )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 )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 ②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安书》 )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 )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 )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 )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孔雀东南飞》 )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 )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印F淙羰牵肽苡浚 《孟子见梁襄王》 )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五人墓碑记》 )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 )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 )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 )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 )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飞》 )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 )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 )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 ②且为之奈何( 《鸿门宴》 )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 )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 )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ズ蹋匀粢玻 《过秦论》 )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赤壁赋》 )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报任安书》 )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 )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 )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 )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 《鸿门宴》 )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 《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 )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 )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 高帝纪》 )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 )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 )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 )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 《崤之战》 )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 )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报任安书》 )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 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 )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 )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 《闺塾》 )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 )9. 【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 )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 )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 )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 )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 )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 )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 )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 )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 )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 )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 )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庄暴见孟子》 )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 )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 ) 4.对,向。 ①为之奈何?( 《鸿门宴》 ) ②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 )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 )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10.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 )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 。《劝学》 )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 ( 墓碑记》 )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 )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 )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 ) ②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 )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 )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 ) ③则牛羊何择焉?( 《齐桓晋文之事》 )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镅桑浞克校2恢跫盖蚵洌 《阿房宫赋》 )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 《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齐桓晋文之事》 )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 )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 )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 )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 )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 ) 【……之谓也】 【其……之谓也】 【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触龙说赵太后》 )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 )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 )12.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 ( ) 之下。《石钟山记》 ( )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 ) 能以足音辨人。 ( 《项脊轩志》 ) ②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 )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 )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 )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 )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 《诗经? ) 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 《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 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 ( ) ( ) 竦立以听。《促织》 ( )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 《祭十二郎文》 )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游 褒禅山记》 )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 )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 ( )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 ( ) 不逾侈。 (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 )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 ( ) 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 )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 李园序》 )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 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把它设为。 )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 【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 )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有以】 【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鸿门宴》 )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庄暴见孟子》 )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劝学》 )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 )13.【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 )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 )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 )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 )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 )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 )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 )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五蠹》 )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4.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 ( )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 )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 《进学解》 )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 )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赤壁之战》 )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 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比)《劝学》 ( )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 )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对此)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 (因此)《游褒禅山记》 ( )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 )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 )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愚溪诗序》 )15. 【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 )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 )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 )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 )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 ) ②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 )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 )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 3.对付。 ①庞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 )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 ③然则废衅钟与( 《齐桓晋文之事》 ) 【孰与】 【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④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孰若】 【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 ,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冯婉贞》 )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童区寄传》 ) 16.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 )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 )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 )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 《促织》 )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 )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 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 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 ( 学而》 )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 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促织》 )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 )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勾践灭吴》 )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ブ健 (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 )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17.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 )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 )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 )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 )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 )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 )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18.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 )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 )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 )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 )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 )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季 氏将伐颛臾》 )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 )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 )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 )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 )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 )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 )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齐桓晋文之事》 ) ④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 )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文言文助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