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能买到 买不到什么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一元钱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啥?
  在中国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CPI也在不断上涨。过去1元钱的购买力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从1元钱的变迁史中,可以折射出国民经济发展、货币购买力变化的脉络。
  文/辛华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1.9%。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衡量通胀率的关键指标之一。
  今年6月CPI同比上涨1.9%,就表示我们的生活成本比去年6月上涨1.9%,原先100块的东西现在要多花一块九才能买到。
  在中国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CPI也在不断上涨。过去1元钱的购买力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那么,究竟1元钱现在能买到啥?
  1元钱在过去都能买什么
  1元钱在40年前都能买到啥?
  那时候,大米平均价格为0.149-0.205元/斤,食用花生格为0.86-0.88元/斤,猪肉价格为0.85-1元/斤,带鱼价格0.305-0.38元/斤。至于服务领域,1978年,理一次发要0.25-0.3元,洗一次澡要0.1-0.2元……
  这些价格放到今天来看,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30年前呢?按照乡镇的物价水平计算,1元钱能够同时买到:
  2斤大米(0.23元)、3两肉(0.18元)、2斤番茄(0.04元)、3个鸡蛋(0.15元)、1斤豆角(0.02元)、1斤土豆(0.02元)、1斤小白菜(0.05元)、1斤萝卜(0.02元)、0.5斤白酒(0.20元)、调料(0.09元)
  这些东西完全够做6菜一汤,管6个人饱了!
  1元钱现在都能买到什么
  今天1元钱都能在各地买到什么?根据向网友征集的资料显示:不同城市能购买的量不一。首先说说一线城市。
  在,一元钱可以买一个菜市场里的馒头、一根油条、一个烧饼、一块沙琪玛、一包榨菜,两袋辣条;在上海可以买几根葱;在深圳可以买五个大号塑料袋。
  人注意养生大家都是知道的,盛产各类药品,所以根据当地网友所言,1元钱能在广州买很多药。
  那二线城市呢?1元钱可以买一把本季青菜、一瓶菊花茶;1元钱可以买一个打火机、一包小纸巾;可以买一根油条、一个包子;可以坐一趟公车。
  可以买一串猪肉串、一串烤面筋;在昆明可以去两次公共洗手间;在南昌可以买一支笔,买两个小馒头,但是公车要2元才能坐到。
  用一元钱买东西,最爽的还是在三、四线城市。
  例如在三线城市,1元钱可以买一斤白菜和半斤最差的大米,可以买半斤西瓜或者买三个馒头。在广东某地可以买三斤黄瓜。
  四线城市的话,有网友反馈,1元钱可以买4个馒头。
  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只有打火机的价格基本都是不变的:一元一个,油条的价格也不会差很多。
  只能说,如今1元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1元钱的过去现在对比
  有网友更用深圳35年前1元钱的可用度与现在的可用度,在不同方面做了一个对比。35年前,深圳刚刚建市不久,1元钱的纸币还是大家口袋里的“主力”,价值堪比现在的百元大钞。而在今天,同样的1元钱,早已变成可有可无的“零钱”。
  从工资说起,在那个普通人月工资只有两位数的时代,1元钱的价值自然与现在不同。
  1970年代末,在几十块钱的工资中,1元钱不是个小数目,可能是一个工人工作半天的全部劳动所得。现在,在当时两位数的工资后面加上两个零,基本就是现代人的平均收入,1元钱,自然就只有当时百分之一的价值。
  食物也是对比的重点: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大米常常被视为“一般等价物”,以米价对比不同历史时币购买力的差别。
  1970年代末期,1元钱能买到10斤大米,三口之家可以吃十天半个月;1990年代后期,1元钱还可以买1斤米,也够一个单身汉吃两天。现在,普通大米3块钱一斤,1元钱还能买一碗,一顿饭就吃光了。
  几十年来,书籍、报刊始终是最主流的知识获取工具。纸张涨价了,版权受重视了,市场商业化了,出版物越来越多,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了。
  1980年代初期,1元钱可以买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1990年代初期,很多城市的报纸一两毛钱一份,1元钱可以买5-10份;现在,报纸已经是唯一一种零售价还只要1元钱的出版物了,而且听说也要升价了。
  学校食堂也是衡量购买力的一个重要地方。要知道,在自己不做饭的情况下,学校食堂基本是填饱肚子最便宜的地方。
  1980年代,1元钱可以在学校食堂随便吃一整天;1990年代,1元钱还可以在食堂简单吃一顿饭;现在,1元钱还可以买个馒头或者包子。
  那公交呢?1980年代,公交车一次几分钱或者1毛钱,1元钱几乎可以在城市里随便闲逛。如今在深圳,1元钱只能坐黄颜色的小巴,穿梭在小街小巷之中。
  捐给乞讨者的受重视程度,也是衡量1元钱价值最好体现之一。1980年代,把1元钱放进他们乞讨的碗里,一定会吓他们一跳,觉得你是疯子;1990年代,会对你千恩万谢,磕头如捣蒜;现在,切,才给1元钱,懒得搭理你。
  编辑/麦婉华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一元钱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啥?》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钱能买到啥-中国青年报
11版:冰点探索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钱能买到啥
中国青年报
&&&&欧美人早已发现的事实,现在终于被新兴国家的人们发现了:钱能够买到快乐——或者至少是满足感。&&&&这是华盛顿皮尤研究中心一项长期调查的最新结果。在访问了43个国家的受访者、要求他们以数字1至10形容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之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收入增长比较快的国家,民众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增加得比较快。&&&&譬如咱中国老百姓,59%都选择了7以上的数字来评价自己对生活的满意,而在2005年,只有30%的中国人作出了类似的选择。与咱一样在满意度上突飞猛进的,还有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在研究者看来,他们与我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这些年来国民收入一路高歌猛进,没有低下过骄傲的脑袋。&&&&发达国家中,满意度增幅最高的是德国,这背后也可以看到经济的影子:该国在西方国家中算是受经济衰退影响最小的;而希腊人相形之下就有点可怜兮兮了——只有37%的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还算过得去。&&&&为啥偏是新兴国家最觉得快乐呢?调查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国家的居民往往特别满意于社会治安、子女教育以及自身健康等情况的改善。&&&&相反,令发达国家居民特别发愁的事情,比如连接互联网的便利程度、自由旅行的时间和能力这些问题,在咱眼中呀,可真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但不管钱能买到什么,咱也大可不必为没钱觉得沮丧:榜单上对生活最满意的国家,并不是最富裕的国家,却是墨西哥;巴西人也远比他们北方的邻居美国人感到快乐。&&&&还好,就算快乐已经可以被拆分成几项数据细致分析,金钱依然远不是决定快乐的唯一因素。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世界上5个混乱地区,100块钱可以买到什么军火?_网易旅游
世界上5个混乱地区,100块钱可以买到什么军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中非共和国的首都班吉,手雷的价格比可乐还要便宜。出门揣几枚手雷,已经成为当地上到老人,下到正太的最新潮流。
(来源:壹读 董苏豪)根据美国彭博社的报道,最近在中非共和国的首都班吉,手雷的价格比可乐还要便宜。出门揣几枚手雷,已经成为当地上到老人,下到正太的最新潮流。是需要限制的,从武器诞生之日起,国家就对民间武器看不顺眼。比如秦灭六国后,就立刻收天下兵,销锋镝铸以为十二高达。但在乱哄哄的地区,官方限制不力,人人迫于自保,又不满足于手持柴刀。于是格调向来很高的枪支弹药到了这里,只能沦为买方市场。今天,壹读君就来聊聊,它们都能便宜到什么地步?1、中非地区: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手榴弹1美元大甩卖维和部队在中非最头疼的,就是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扔过来,最终又会落在什么地方的手雷。按中尉塞尔吉奥的说法,中非首都人民群众乱扔手雷,就好像欧洲人民打电话那样频繁。偏偏这种武器供过于求,在集市上单价仅仅1美元,比AK-47步枪的一枚子弹都要便宜。当地居民人手好几枚,实乃居家旅行必备之物。最流行的手雷是82-2式,made in China。位于布鲁塞尔的“冲突武器研究”智库表示,这批价格低得惊人的手雷本是中国出口给尼泊尔的,不知为何就流入了中非共和国。2、车臣黑市:只要300美元,给你炸坦克的大杀器在俄罗斯车臣黑市,物产丰富,过去的几次车臣战争给黑市留下了花样频繁的武器。在这里,自动步枪的单价仅为25—70美元。1公斤塑料炸药的价格是350—600美元,一枚反坦克地雷卖100—300美元。根据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武器统计,有45%是俄军在10多年前留下来的,30%是从俄各军工厂中神秘消失,过几天又在黑市上流通的。非法向武装分子出售武器,也是一些当地警察和军人的日常收入之一。俄罗斯有50万件武器都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流入了黑市,政府不得不开展回收运动。3、肯尼亚:手枪200美元,提供贷款在南非,早就流传着“1把AK-47=1只皮鞋=1只鸡”的等价公式。虽然现实并没有这么夸张,但枪支便宜是真的。最便宜的手枪只要500元人民币,左轮手枪1000元,自动步枪4000元,带狙击型的猎枪1万元。出产自世界各地。上面只是正规枪店的价格。南非的低收入者买枪,主要是通过黑市,同样的枪支,那里的价格要便宜很多。手枪300元即可入手,至于全世界恐怖分子都喜爱的AK-47,1600元人民币就搞定了。非洲的枪支一向如此廉价,倒是在肯尼亚,枪要卖的贵一点,普通手枪一只鸡搞不定,可能要200美元或几头牛。但是武器贩子经营有道,他会先把枪借给穷人去抢劫,先抢后付。4、菲律宾的手工作坊:武器DIY,葱和香菜要不要?菲律宾一向是枪支制造大国,因此价钱也非常可观。90年代在菲律宾的宿务,游客花上不到100美元,就能搞到一把美国枪。为了防止枪支流入黑社会,政府希望与民间武器制造商成立“枪支制造合作社”。虽然这种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思路值得赞赏,但没什么用。在武器作坊里,90%的武器零件都是手工制造,价格比正品低上许多,目前的民间未登记枪支早就超过了军方和警方持枪数量的总和,叫人头疼之极。5、巴西:枪支随便买,不想要了还能用来换门票在巴西,枪支和匕首常常放在一起卖,二者的价格居然差不多。巴西圣保罗最便宜的枪支只要400雷亚尔(约1100元人民币),而一柄普通匕首是300雷亚尔(约825元人民币)。当然正经枪店是买不到AK-47大神的,还得去万能的黑市购买。巴西民间拥有1600万支枪械,泛滥严重。政府看不过去,曾在世界杯前提出上交枪支换球赛门票的策略,同时还能换得足球和签名球衣。相关阅读》》》实拍俄军营阴森的武器架
这是在俄罗斯军营拍的部分照片,军营里新旧有序,整洁干净。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HOSMA49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t_AHOSMA49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600x450_AHOSMAO05LIF0006.jpg
http://img4./photo/-06/t_AHOSMAO0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600x450_AHOSMB6I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t_AHOSMB6I5LIF0006.jpg
http://img4./photo/-06/600x450_AHOSMBQV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t_AHOSMBQV5LIF0006.jpg
http://img2./photo/-06/600x450_AHOSMC92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t_AHOSMC92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HOSMCQU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t_AHOSMCQU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600x450_AHOSMDBP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t_AHOSMDBP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HOSMDRQ5LIF0006.jpg
http://img4./photo/-06/t_AHOSMDRQ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HOSMEM1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t_AHOSMEM1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600x450_AHOSMGM2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t_AHOSMGM25LIF0006.jpg
http://img2./photo/-06/600x450_AHOSMJ3H5LIF0006.jpg
http://img2./photo/-06/t_AHOSMJ3H5LIF0006.jpg
http://img2./photo/-06/600x450_AHOSMLNP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t_AHOSMLNP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600x450_AHOSMSD0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t_AHOSMSD0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600x450_AHOSO0DR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t_AHOSO0DR5LIF0006.jpg
http://img5./photo/-06/600x450_AHOSO0TV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t_AHOSO0TV5LIF0006.jpg
http://img4./photo/-06/600x450_AHOSO1FA5LIF0006.jpg
http://img2./photo/-06/t_AHOSO1FA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HOSO25N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t_AHOSO25N5LIF0006.jpg
http://img3./photo/-06/600x450_AHOSO2K75LIF0006.jpg
http://img6./photo/-06/t_AHOSO2K75LIF0006.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可以用钱买到喜欢的人吗? - 知乎3576被浏览372674分享邀请回答1.0K9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插一句,比这个大的一个是成人交友网站你懂的,另外一个是已婚人士交友网站你也懂的,美国的观念领先中国300年嘿嘿)对自己用户之间的150万个互动做了一番分析():什么?你不想看分析,你想要那两个网站的网址?这样是不对的……我要自己留着……网站统计了男女网友的收入和被搭讪的概率。首先是女网友女性年收入在2万-10万美元之间的被搭讪概率基本一样,在16-17%之间,但是收入再多一点就会有显著增高,年收入15万的会有25%的概率被搭讪。男性的收入和被搭讪的概率都比较成正比例。2万年收入只有11%的概率被搭讪,而15万年收入会有17%的概率,概率增长了82%。对于女人来说,收入达到10万美元之前,是看脸的,达到10万之后,终于可以靠钱说话了。对于男人来说,脸什么脸啊,对方只认钱。上面两句是我随口猜测,勿当真……那么可以用钱买到喜欢的人吗?如果你是女人,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前,钱是没什么用的,但是收入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还真就能提高你的受欢迎度。如果你是男人,每多赚一分钱,你的吸引面就更广一些,那么你能吸引到你喜欢的人的概率就更大一些,或者说你吸引到的人群人有你喜欢的人的概率就更大一些。这也许也解释了女人常见的一种观念: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类似问题:因为女人们辛辛苦苦工作,如果收入没有达到那个临界点,那她的受欢迎程度确实和收入比她低的没什么差别,如果收入低一点的更漂亮或者性格更好,绝对会产生一种【老娘这么累死累活的图啥啊】的感觉。也同样吻合另外一个现象就是那些真正优秀的女人(通常也是收入较高的女人)从来都是把个人能力放在最高的。因为她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层次越高就越受欢迎,同时也能接触更高层次的男人。-------------------------------------------------------------------------此时我们不禁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是真爱重要还是钱重要?上面的那些数据只是表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走心了。中山大学心理学院的周欣悦和高定国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review《社交关系和金钱作为痛苦管理机制》( 原文是英文),这篇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这篇review里,周和高讨论的是比爱情更为广泛的社交关系。他们发现,社交关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社交关系会非常有效地缓解人的痛苦,而缺乏社交或者被社交排斥在外是很痛苦的。这种痛苦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在身体上也有表现。比如婚姻问题会导致人经历各种各样的慢性疼痛。与此同时对金钱的追求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策略。1.当人们直面死亡或生存危机的时候,物质消费会让人找到动力和意义。 2. 物质可以给人一种控制感。当人们在生活中失去控制的时候,物质可以作为一种补偿给人自由和掌控的感觉。3. 物质可以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延伸,尤其是自我怀疑的时候。当人们对自己没有安全感,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的时候,物质可以作为一种证明。比如摄影新手喜欢买高端单反,网球新手喜欢买贵的球拍,所谓器材党。4. 物质是社交的一种承载和媒介。比如送礼物。金钱是一种情感上的缓冲,或者说一种隔离。比如情侣分手后会开始明算金钱帐以宣告原来的关系的结束;脱衣舞娘把这个视为一个赚钱的手段从而心理上情感上脱离这种复杂的情况;嫖客用钱来避免和小姐发生情感上的牵连。而痛苦会导致对钱的渴望。比如家庭缺乏和谐和爱的小孩会更加倾向于物质主义。不光是社交上面的痛苦,身体上面的痛苦同样也会加强对钱的渴望。实验证明,饥饿——最常见的身体痛苦,会使参与者大大降低捐款的可能性。当人们经历身体痛苦时他们往往会把钱当成是缓解痛苦的工具。钱和痛苦的种种关系表明钱和社交支持一样可以起到止痛片的作用。钱和社交又有什么联系呢?周和高认为社交支持和金钱是可以互相修复的。钱可以提高人的社交接受度,让人受欢迎从而得到社交支持。另一方面,社交支持也可以保障人们至少不缺钱,比如人脉。金钱同样也可以成为社交支持的一个补充,它可以让人变得自治和独立,不再依赖社交支撑。金钱也是安全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最终结论就是:社交支持是处理人类最基本的恐惧和威胁的有效手段,而当社交支持失效的时候,比如被拒绝、排斥、孤立、放逐时,钱就可以代替社交支持成为止痛片。至此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喜欢钱,被钱吸引,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拥有钱人的个人魅力,钱本身的魅力就已经足够了。那么如果想用钱买到喜欢的人,总结一下已知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你的成功率比较高:1. Ta有一个破碎的童年导致ta更看中金钱。或者ta自我认同缺失等等类似情况。2. Ta的社交处于崩溃状态,比如被排外被孤立,或者失恋,被拒绝之类。3. Ta擅长用钱来隔离自己的感情,比如小姐,ktv伴唱这种职业。钱买来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呢?正如菠菜所说, 要靠钱来买和心爱的姑娘快活一辈子,那就太高估金钱的作用,但是低估了人类对生活中痛苦和无聊的承受能力。也就是不稳定。以色列跨学科研究中心的Mario Mikulincer和加州大学Davis分校的Phillip R. Shaver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周和高的review作出了评论。()这两个外国哥们认为,如果按照周和高所说金钱可以替换社交支持来作为止痛片的话,周和高自己提出的物质主义的弊端(社交焦虑,自我批评,抑郁,低幸福感和低生活满意度)就是打自己脸了。因此钱的止痛作用需要更深的研究。两哥们先论述了这种在得不到社交支持从而转身去寻求金钱的行为是一种回避型行为,人群中有一类人倾向于这么做,而其他人未必会这么做。接着又证明了这种回避型行为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实验一开始,回避型参与者们都很成功地压制住了过去关于失恋的痛苦回忆,同时积极自我特质表现得比平时更加活跃。但是这种压抑痛苦的防御手段会受到干扰。研究人员给参加实验的“小白鼠”们加上认知负担之后(就是让他们记住一串7位数字),小白鼠们就压制不住了,过去的关于分手和负面自我特质的想法就全都浮出来了。同样研究人员认为给小白鼠加上高负荷的情感负担也会如此。也就是说,这种社交不够钱找平的回避型防御机制是很脆弱的,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这种机制崩溃的可能性很大。王豖当初喜欢的那个男生,就是很清晰的这个路线。用对钱的追求来回避了自己的情感需求(明明喜欢王却还和别人在一起)。到最后钱失效了回避不下去逃无可逃时,变成一个笑柄,而他自己还觉得这是自己一辈子的心结。 钱可以买来更好的医疗机会,更舒适的生活,更多令其他人羡慕嫉妒恨的奢侈品。但是在极端情况下,像生病、死亡、自然或人为灾害以及创伤这种,钱所能带来的虚假的控制感在这些完全不可控的因素面前就失去了效果。而正是此时人们会需要爱,需要他人的支持,需要和大家在一起。当然,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充满不安全感的人试图用钱来代替爱情,但是它只是第二止痛片,而感情是第一止痛片。第二止痛片可以代替或者模拟出来第一止痛片的效果,可惜就算再有钱再有名声,也无法保证效果的长久和稳定。实际上关于钱和爱情的有趣的研究和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富二代继承者们的感情和友谊和我们的普通人有什么不同这种话题,太长了我懒得写,而且也和主题无关。如果点赞人数多就写(快告诉我我没有想多。。。)1.1K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0 个回答被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钱能买到 买不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